科技馆信息化建设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精选8篇)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 篇1

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唐瑞芳

来源:《海峡科学》2011年第03期

[摘要]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科普教育和创新的必然要求。该文分析了推进信息化建设对科技馆各项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当前科技馆信息化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培训、高水平管理和高效率应用,并从推进管理工作信息化、科普教育信息化和建立信息化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对建立竞争情报系统、运用网络与仿真技术、探索综合应用多媒体与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也作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科普科技馆

1引言

21世纪是数字化生存的新世纪,人类社会已真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日趋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计算机技术,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一场全球性的信息革命,正在包括科普系统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地展开。科普信息化成为科普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已逐渐成为共识,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对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

2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2.1 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是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是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21世纪新型科技馆的技术特征必然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数字化,使得信息处理技术显得简单、统一、可靠;网络化,可以达成资源共享,科普的时间、空间得到拓展,趋于多向互动;智能化为科普提供智能导师、智能交互界面、自动答疑和咨询、学习助理等系统;科普信息多媒化使得科学知识展示具有多信媒、多通道,集成性、互动性等特点,可以为我们提供多媒化的科技知识展示,人性化的学习环境,交互化的学习交流和智能化的学习辅导。

科技馆作为普及科技知识的前沿阵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型社会科技教育设施,是体现我国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重要窗口,在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管理上应起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要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更加广泛地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促使科技馆在强化管理、提高效率、规范流程、拓展功能等方面更上新台阶。

因此,要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必然要强化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科技馆管理和科普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的目标。

2.2 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是促进科普教育创新和深化的必然要求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促进科普教育创新和深化的必由之路。运用和推进信息化技术有助于更加形象地揭示所要展示的事物的内涵,丰富其表现力,有助于激发受众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恰当运用自动控制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代技术、影视技术等,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展示模式,促使科普展品与公众互动性的完美结合,大大提高了公众的认知效果和兴趣。

把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充分运用于科技馆的管理和发展中,建立虚拟科技馆和网上科技馆,利用网络、多媒体、仿真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突破科技馆传统科普教育所受到的空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为科技馆的科普展示和科普教育带来新的变革和创新。

3当前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要有效、深入地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笔者认为规划是前提,建设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管理是保证,应用是核心。

3.1 坚持高起点规划

我们必须着眼于用发展的眼光,长远的眼光,战略的眼光面向应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于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和基础条件,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做好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3.2 坚持高标准建设

有了高起点规划,还要有高标准建设来保证它的质量。在网络建设上,要建立统一的应用平台,软件开发和设备投入要立足长远,适当超前,保证质量。

3.3 坚持高质量培训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因此我们要把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推进信息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要经常性组织技术培训和再教育,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化水平;要组织信息化关键人才进行深度培训,让他们有机会汲取新知识,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要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自主开发软件和深度运用软件,逐步形成一批专业性强的技术队伍,这是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宝贵力量。

3.4 坚持高水平管理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和基础性的工作,要健全组织,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创新机制,成立一个层次高、专业性强的专门机构进行综合协调管理,使信息化建设真正发挥科普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推动作用。

3.5 要坚持高效率应用

办公自动化、数字科技馆、虚拟科技馆等的建立,必然引起我们工作方式的极大转变,但要真正提高科技馆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科技馆信息化,关键是加强应用,推进网上办公、科普信息化,加快建设网上科技馆,建立综合性科普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及时快速地掌握工作动态和科普信息,提高科技馆管理水平和促进科普工作的全面进步。

4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根据目前科技馆信息化管理现状,结合建设21世纪科技馆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探索:

4.1 推进管理工作信息化

4.1.1 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有效提高办公效率

建立和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科技馆公文处理的现代化,有效缩短公文处理时间,规范办文、办事流程。同时,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办公,这都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办公场所智能化管理,提高科技化水平。一是要搭建科技馆局域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二是设置电子触摸屏,方便公众查询科普展品介绍、展区分布导引指南;三是设置一面电子滚动屏,滚动播放当日国际、国内最新要闻,播放馆务、政务信息(科技馆馆训、科普活动、学术会议安排、培训项目、气象信息等),广泛应用电子技术扩大信息资源。

4.1.2 建立竞争情报系统,提升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竞争情报,就是有关自己、竞争对手、竞争环境以及由此引出的相应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是企业为获得和(或)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决策行动所必需的信息。基于智能信息技术处理的竞争情报系统,实现情报规划、信息采集、情报加工和情报服务的完整功能,能利用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如海量信息的自动分类、自动聚类、重排以及智能检索等,有效实现了情报处理的深度加工和自动化。

建立竞争情报系统将有助于搜集所有外部各类科技馆管理和科普工作的情报信息,通过采集、加工、分类和自动检索等功能为科技馆日常管理提供学习借鉴的平台,也是汇聚各类先进科普知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扩大员工的知识面,从而提升整体综合素质。同时,竞争情报系统还具有内部资料的档案化管理和智能化检索的功能,将促使科技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4.2 推进科普教育信息化

4.2.1 加强网站建设和局域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化网络共享

科技馆网站是作为面向全国宣传科技馆和馆际交流的平台,也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普知识的窗口,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网站的建设要经常推陈出新,内容充实新颖,版面设计独特,能够起到提升科技馆形象、打造品牌的作用,使之成为访问率较高的网站。

4.2.2 拓宽思路,加快信息化建设在教务培训上的衍生应用

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学术研讨是科技馆的中心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运行效率,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在教务培训上采用多媒体信息、远程信息等教育网络,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1)建立问题探究网页和专题学习网站。问题探究网页是一种探究学习的模式。采用网上交流的方式,可以把科普研究任务、背景资料、研究方法、指导意见等发布在网页上,受众也可把研究进程、体会、成果等在网上发布,问题探究和交流等都是在网上完成;专题学习网站以某一科普学术研讨为专题,并围绕专题构建网络资源,提出学习任务,提供教学指导与学习交流场所、数据检索和访问服务。

(2)大量运用网络技术与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它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通过仿真技术,创建仿真科普实验室,让受众在仿真的环境中对科普模型等微观或宏观现象进行观察,并可操作改变其结构、状态,并记录其产生的变化结果,获得真实的体验。

(3)探索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结合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由于具有“教学决策”模块(推理机制)、“学生模型”模块和“自然语言接口”,因而能确定受众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能根据受众自己的意愿和理解能力去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实现“人机对话”,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4.3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化长效机制

要强化全员信息化建设意识与信息化管理的观念,广泛宣传信息化的重要性,引导大家正确地使用网络和信息资源。加强对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要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对科技馆信息化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在推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在管理项目正式实施进入正常状态后,纳入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或计划,进行业绩和效能评价,以保障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5小结

信息化建设是创建21世纪新型科技馆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唯有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不断掌握和研究、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加速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科技馆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 篇2

科技馆的信息化建设, 可以提升科技馆的形象, 提高科技馆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科技馆向公众展示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 展品是科技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怎么让科技馆内陈设的展品以更生动形象的面貌展示与人, 是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因, 科技馆内陈设的展品是一种有形的文化载体, 它们把科学知识浓缩到具体的实物上, 便于广大公众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因此, 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和意义。科技馆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俨然走在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前列, 科技馆一定要充分利用科技馆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利用有趣好玩科学试验吸引青少年走进科技馆, 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 科技馆如何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怎样才能把青少年观众吸引到科技馆?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合作。就目前来看, 科技馆要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的第二课堂, 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就必须主动配合学校教学现状的需要, 以创新的意识, 拓展馆校结合, 使广大青少年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科技馆,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科普教育的过程中, 无论是实施主体还是实施对象都是人, 凡事都需要人的贯彻和执行, 培养和建立一支拥有科普知识和教育背景综合素养的人才队伍, 是发展科普事业的重要基础, 此时的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意义就更加的重大。

加快科技馆信息化建设, 运用高科技手段, 结合科技馆的展教特色, 丰富科普教育的表现力, 激发公众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提高科技馆的科普教育作用。但是有了好的科普资源, 有了丰富的展教内容, 如果活动形式呆板, 对公众没有强有力的吸引, 提不起公众的兴趣, 同样不能起到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 因为没有受众。目前, 科技馆的展教内容主要通过围绕国家法定假期等节假日, 当下时事热点和科技活动周等主题开展相关的科普活动, 以及利用科技馆的科普大篷车, 进社区、进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更取得了显著的科学普及效果。科技馆所开展的科普活动还具有另一个很微妙却很重要的作用, 就是它能吸引原本原先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的青少年学生, 在到科技馆参与自己能动手的有趣科普活动之后, 改变了学习的态度, 变的有很强的求知欲, 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加快科技馆信息化建设, 通过网络开展远程科普教育, 建设数字科技馆和网络科技馆, 使公众的科普学习网络化、社会化, 最大限度的发挥科技馆的资源优势, 突破了空间、时间、地域的限制, 为公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拓宽知识面提供便捷渠道, 在网络上吸引了公众的眼球, 了解了新奇好玩的科普试验活动的乐趣, 也会产生走进科技馆去看看的想法, 会有到科技馆去亲自参加科普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愿望。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公益性的事业, 科技馆应牢固树立“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科学思想, 普及科学知识, 提倡科学方法”的指导方针, 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己任, 不断提高科普展览教育水平和服务质量, 充分发挥科技馆的素质教育功能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作用, 为科技馆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对于现代科技馆来说, 发展壮大固然重要, 可持续性发展才是重点, 可持续发展则意味着如何追踪现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新发生的事情和高科技成果并加以展示, 利用高新技术设计的展品就是介绍前沿科学知识与发展动态的, 保持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势头, 促使科技馆事业做强、做大。科技展品展示设计的创新, 好玩有趣的展品是科技馆与观众沟通的主要方式, 因此, 设计浓缩科技知识精髓的展品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科技展品设计的创新是科技馆创新的关键, 科技馆展品展示强调先确定主题, 编拟故事或提纲使展品生动活泼地串联起来并达到吸引公众, 激发其兴趣而加深其印象的效果。科技馆是一个城市甚至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科技馆不再是简单的展品展示, 而应该成为面向全社会、服务于公众的文化教育机构, 而科技馆的信息化建设更是为了建立健全的科技馆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朱伟东.探讨利用互联网优势延伸科技馆展示功能[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西部科普场馆建设与发展[C].2005.

[2]孔海生.我国科普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D].山东大学, 2007.

[3]刘萍, 李一丹.浅谈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办公室业务, 2007.

[4]钟镔.企业信息化怎么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范玉顺, 黄双喜等.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篇3

关键词: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人才

前言:近些年来,国家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发展越来越重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日益更新,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相关单位必须要重视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建设,针对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这就需要相关单位了解并做到以下内容:

1 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分析

要知道,由于档案被长期保存在密封的空间内,经常会受到潮湿环境以及火灾的影响,所以相关单位必须支付一定的文档保管费用。所以,这样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系统的整体发展。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办公自动化以及无纸化的出现,使得整个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意味着档案工作将以多种多样的形式面向整个社会[1]。

另外,从档案信息化的角度看,环保档案管理的科技信息化也迫在眉睫。现今,许多的环保档案工作人员只是将档案管理的形式停留在一个肤浅的表面上,对信息化的理解过于狭隘。环保档案工作人员只是一味的照搬传统体制手法进行工作,而忽视了信息化所带来的快捷、方便。甚至于有些地方的环保部门没有充分按照要求进行信息化改革,只是进行口头的讲解,并未进行实际上的落实,这不仅消耗资源,不利于环保,更加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 环保档案局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法

2.1 转变思想,树立新观念

首先,环保档案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改变传统的意识,突破自我,对信息化进程加以重视。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进行信息化模式的调整,加强环保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根据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进行信息化改革。另外,單位人员还要根据环保局的自身发展情况,为单位内部的发展制定适合的管理体制。更重要的是,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还应该对档案包含的文件、数据以及软件等进行统一的管理,从而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档案管理人员还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观念,树立良好的信息化意识,为整个档案管理单位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2 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

一直以来,大多数的档案管理单位都是采用较为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虽然也可以完成档案管理的工作,但是却缺少一定的效率和保障。所以,在加强科技档案管理的同时,档案管理单位应该在内部构建一个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其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来,档案管理单位就可以运用高科技的管理系统,促进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在整个档案管理单位中,不仅可以为档案管理人员节省一定的时间以及提高一定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保证整个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永久性,这无疑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2]。

2.3 重视人员培训

相关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要知道,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工作人员要想更好地完成任务,就必须要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还要不断培养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奉献精神。尤其对当前情况而言,相关档案单位完全可以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促进整个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档案管理单位还要定期为员工安排一些专业技能培训,让其在不断的锻炼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此来保证整个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注重这点内容,为其日后快速稳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

2.4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是环保档案局进行科技信息化的基础,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就应该加大物质基础的投入,让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和领导人员重视信息化建设。在完善合理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加强信息化改造,如果某一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能力有限,也可以进行分期式的投入,首先进行硬件系统的升级,加强信息安全式的防护[4]。第二、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单位内部结构的不同特点,加强其硬件系统的建设工作,以保证其日后更快更好地发展。

2.5 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信息化制度

合理科学的制度能够保障科技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运行,所以,环保部门以及档案建设部门应该全力改善信息化体制,确保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过程当中都能实现科学信息化。安全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稳定的网络平台,对于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时刻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并且档案管理人员还要拥有较高的警惕性,了解安全管理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档案管理人员还可以采取身份认证、使用杀毒软件等方式,对科技档案管理系统进行严格管制,以此来保证整个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问题越来越重视,它对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档案管理单位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其工作的科技水平。更重要的是,档案管理单位还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管理体制,为档案的保密性做出更多的努力,真正地将管理档案的重要价值发挥出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档案管理单位的不断发展,而且还可以提高其整体的工作效率,最终为我国的整体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丽英.浅谈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2):195-195.

[2]龚霞,钟霞.浅谈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9):19-20.

[3]张永宽.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技资讯,2014,12(8):232.

[4]管意.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刍议[J].大陆桥视野,2014(22):92-93.

以科技强院为目标推进信息化建设 篇4

南城县人民法院

南城县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经过近五年来的努力推进,至今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集三级网站、视频会议、审判和安全监控、互联网与局域网分离、安全保障、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服务和管理体系,为我院审判工作及其他工作的健康有序地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统一思想,规划目标。2007年新的党组班子组成伊始,我院党组就把信息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求将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引入到审判工作和审判管理之中,为法院的各项工作服务。2008年,省高院制定了《江西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2008-2012年),我院党组认真进行了学习,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发展规划,即在建设新的审判综合大楼的同时,建设网络设施、监控设施、电子显示屏、视频会议设施和门户网站,实现内部管理网与互联网的隔离。

二、适度超前,未雨绸缪。2007年之前,我院的信息化技术除电话、互联网外,其他的几乎为零。因此,我院在设计新的审判综合大楼时就与设计人员充分沟通,要求设计人员贯彻信息化建设同步设计且适度超前的设计理念。当时对于每间办公室设一个还是两个网络终端时,有不同的意见。一些同志认为每间办公室设两个终端是浪费行为,但多数同志认为每间办公室设两个网络终端是发展的趋势。现在我院办公楼每间办公室都不少于两个网络终端,为互联网和局域网的物理隔离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在机房的设置上,我院选用了两间相通的房间,总建筑面积45m2,将网络机房、视频会议室机房和监控机房融为一体,既方便使用,又方便安装和管理。在网络、监控、三级专网和视频会议室的建设之前,我们预先将需要的网线、电缆线预埋至机房,避免了重复施工带来的麻烦和开支。负责三级网站和视频会议室施工的技术人员在完成施工后感慨地说:“南城法院的前期设置在全省法院是最科学的法院之一。”

三、注重投入,积极配合。信息化建设既要技术方面的支持,更需要资金的投入。近年来,我院因审判综合大楼的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但我院还是想尽办法挤出资金支持信息化建设。2009年3月我院通过中院采购了一批监控设备,包括16路音视频输入数字硬盘录像机1台、硬盘2块和摄像头10台等,但在安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摄像头数量太少,因此我们将摄像头数量增加至26台,将16路录像机换成32路,增加硬盘2块,为此增加经费54800元。现在我院的摄像头分布在7个审判法庭,每个羁押室及其外围、大门口及院内四角、车库进出口和电梯内等场所。在每年的装备经费分配上,我们都优先考虑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目前,我院实现了干警人手一台手提电脑,保障了每个部门至少有一台以上台式电脑及打印机等设备。主要审判法庭也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同时,建设了电子阅览室,安装了四台电脑供干警查阅资料。安检门已安装并投入使用,花费了3万余元的电子显示屏在审判大楼投入使用时一并建成使用。为加强我院的审判管理科技水平,我院挤出6万余元购买了北京紫光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目前正在调试之中,即将投入使用。

在信息化设备的建设过程中,有不少的项目是由上级法院统一采购和施工的,如监控设备的安装、三级网站的建设和会议室的设备安装等,为此我院总是积极地沟通、协调,并全力配合施工。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节假日,我们都能按照上级法院和施工人员的要求到场配合,做好各项配套工作,为三级网站和视频会议室的顺利完工赢得了时间,在施工人员面前树立了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

四、建章立制,培养人才。我院的信息化建设硬件设备已经基本到位,基本完成我院的五年规划(除门户网站尚未建成)。为保障我院的各项设备健康、有序及安全运行,我院已制定了相关制度予以保障。为保障局域网的安全,我院规定台式电脑只能上局域网,不能上互联网,手提电脑不能上局域网,做到两网的绝对物理隔离。同时正在制定机房的管理制度和视频会议室的管理规则。我院在人员编制极为紧缺的情况下,于2010年8月招录了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负责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日常操作和保养工作。该同志于去年11月参加了全省法院司法技术人员业务培训。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 篇5

2009年是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年,公安信息化建设是部党委提出的“三项建设”之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实现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新突破,不断提高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的重点,也是走科技强警的必由之路。

一、领导重视是全力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局领导高度重视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早在2006年我局就提出了开展“电脑代替人脑工程”即人口信息化工程,将人口信息按照常规动作、自选动作和发挥动作录入自主研发的实有人口信息系统,形成集文字、声音、视频一体的鲜活生动的人口信息,切实为户籍管理、侦查破案和社会救助服务。此项工作在当年召开的全市第二次创安现场会上,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认可,给予了较高评价。三年多来,人口信息化工程已初见成效,直接或间接提供犯罪线索或破获案件180余起,直接实现社会救助220余次。这也是我局走科技强警和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范例。

为确保2009年公安信息化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3月10日我局成立了以王军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所队室正职为成员的公安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了信息化办公室,即平台办,具体由网监大队负责。我局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认真吃透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多次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信息化工作,确保了信息化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

特别是在今年7月全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后,旗公安局与局属各基层所队签订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责任状》,明确了职责分工,量化了指标,将信息化工作与争先创优,绩效考核、晋升奖励等挂钩,未完成信息化工作任务的单位还将在年终实行“一票否决制”,这一举措有力强化了基层民警的信息化意识,危机感、使命感明显增强。同时,也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广大民警的创业积极性和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使全警上下牢固树立起信息化工作为公安主业服务的理念,进而全局统一了思想。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强警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基础设施要做最基础的保障。随着金盾二期工程的有力推进,公安中心工作上升为党委、政府工程,在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倾斜的有利时机,在短短地二年间我局基础设施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投入770万元用于平安建设,截止目前,我旗巴彦托海镇、巴雁镇内重要交通要道、商业区、党政机关共安装电子监控97处,科技防范工作迈进了一大步;投入20万元完成了公安四级网的升级改造,采取了光纤传输技术,网络带宽达到4兆以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局的网络延时和阻断问题;还建成了四级网视频会议系统,建立了34个分会点,实现二、三、四级公安网视频会议的声音、图片同步传输。11月9日,全市公安机关打击假币犯罪“09行动”攻坚战全面打响,我局利用四级网视频会议系统首次全面部署了“09行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大节约了业务工作运行成本,节省了民警开会途中消耗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两年来又投入140余万元购置了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必要设施,仅2009年就购置了68台计算机、37个公安数字证书、50个录音笔、27台打印机、30部数码相机和120个指纹捺印盒。目前,我局共有注册计算机287台,百名民警拥有注册计算机率达到104台,拥有数字证书率达到了100%。为打好“信息采集会战”,各基层所队全部建成了统一标准化的信息采集室。按照公安厅的要求,为全面提升公安基础工作和打击犯罪的效能,使信息化作战能力实现

质的飞跃,我局准备为全局一线民警配备220部警务通3G上网手机,现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加强信息化工作培训,确保网络安全,努力实现全警参战、全警运用、全警维护的工作新格局。

在信息化建设中,全面加强民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手段,信息化建设绝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儿,更不是一个警种就能做好的事儿,需要全警联动,全警参与。为此,我局采取多项措施,确保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

——加强信息化操作技能培训,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广大民警对信息化手段的操作熟练程度,切实加强我局民警网上开展工作的能力。我局始终把公安信息应用培训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支撑点,率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王军局长、苏立柱政委等局领导带头参加信息化技能培训班,为广大民警做出表率。今年4月,我局聘请为全市公安机关开发警务平台的技术人员为我局民警开展培训,在此基础上又在每一个部门选拔具有较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民警充实师资队伍,采取集中授课、自学辅导、开辟网上课堂等形式,具体帮助指导民警参加日常培训。在培训中从每个所队选拔至少一名计算机教官,在民警应用警务平台录入各种数据时出现的小问题做具体解答,这一举措大大调动了新手操作计算机的积极性,迅速提高了民警操作计算机的熟练程度。目前,我局已举办公安信息应用培训班6期,受训民警达800余人次,通过测试,参训民警达到了会打字、会录入、会查询、会本岗位业务系统使用、会安全维护的“五会”要求。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有力地调动了各部门推进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所队领导及民警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做到了全警会应用,人人能过关,实现了公安工作由传统的人工作业向信息化应用技术的转变。现在,广大民警已经养成“上班必开机,开机必上网,上网必查询”的良好习惯,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学科技用科技热潮正在我局悄然兴起。

——加强信息化安全保障,确保网络安全正常运行。为切实加强公安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确保信息和网络的安全运行。我局在2009年3月对旗公安局网监大队警力进行了重新调整,充实力量,从基层选派3名懂技术的民警到网监大队工作,向社会公开招聘,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聘用了3名专职网络技术安全维护员,配合民警进行网络安全维护。在工作中,我局根据安全技术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要求,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要求每台上网计算机安装“一机两用”监控注册软件,目前上网计算机一机两用监控系统注册率达到100%,无网上违规行为。联入公安网计算机安装防毒软件覆盖率达到了100%。同时,建立和完善了网络及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网监部门每天负责对全局公安网设备运行和软件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在全局开展计算机安全保密大检查,实行“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全面提高公安信息网络和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保障公安信息网的正常运行。

四、综合运用各种系统平台抓实效,使信息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我局在信息化建设硬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设备,为信息化实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民警更好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各项工作搭建了实战平台。

一是运用警务平台录入基础信息数据。自2009年3月20日全市基础信息采集大会战开展以来,我局积极部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创造性地开展采集录入工作。在采集会战中,平台办对各基层单位录入情况采取周通报制度,并将每周各派出所采集数量以及不合格数据在网上公布,严把录入数据数量、质量关。截至6月14日,共采集录入常住人口信息144067人,采集率为99.99%,常住人口中身高、血型状况等常口信息数据质量各项采集率均达到99.96%以上,项目饱和度全市排名第一。经过6个多月的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截至9月底,共采集录入特种行业、公共场所、出租房屋、暂住人口以及从业人员等各类基础

信息114237条,民警人均录入量409.451条,圆满完成了基础信息采集任务,排名全市第五位。各办案单位在警务平台中共录入接处警信息和各类案件509起,采集率达到应采集比例的95%以上。基础信息数据得到了有效的积累。

二是实现了网上绩效考核。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网上绩效考核工作,我局不断加强对民警网上办公的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对各部门民警网上工作台帐的检查、各类基础信息录入数量及质量,网上案件工作流程的操作和对相关所队长案事件网上审批、发布通知通报等实际业务工作的检查,确保网上绩效考核系统工作的全面开展和顺利实现,同时也通过考核,促进了全体民警进一步深刻理解推广应用网上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纠正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多错多、不干不错”等思想错误,增强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公安队伍整体战斗力,真正体现奖优罚懒。

三是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实现打击犯罪效能的有效提升。我局以“服务实战、注重战果”为总原则,以“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为总目标,进一步发挥公安综合动态管控系统、网上信息研判平台和旅店业治安管理系统在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使公安综合动态管控系统和网上信息研判平台真正发挥实效,我局将信息采集与实战应用相结合,将“大会战”工作同日常实战应用结合起来,并要求民警和各信息研判员每天登录动态管控平台和网上信息研判平台,浏览和签收平台中的各项内容,结合本地案件线索,特点开展串并案件工作,通过推行“网上信息研判平台”的应用,把各类人、案、物等信息资源用活、用足,使每一名民警养成浏览“网上信息研判平台”的习惯,为打击各类多发性侵财提供信息支持。

截至2009年11月30日,我局民警共登陆动态管控平台4633次,处置系统警情85起,反馈处警情况85 次,反馈率为100%,利用动态管控系统抓获在逃人员8人,抓获吸毒人员3人;登录全区网上信息研判平台8019次,发布信息990条,签收研判信息22252条,通过信息研判平台串并案件3起。

2009年至今,共通过查证查询、信息研判平台、动态管控、户籍地签收、警务平台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3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47人。其中网上在逃人员28人,占抓逃总数的36.84%,信息化手段破案占全部破获的现行案件43.32%,大大高出市公安局要求。

为强势推进旅店业治安管理系统安装使用工作,充分发挥旅店业治安管控作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分子落脚空间,提高公安机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我局实现了全旗在册旅店中端全部入网的要求,覆盖率达到了100%,各终端住宿人员信息上传率为100%,共上传住宿人员信息14600条。通过旅店业信息系统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名,破获案件1起,系统效能初步形成。

五、加强制度建设,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为全面开展2009年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局公安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机制,结合鄂温克旗公安局各单位实际,力争将我局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局制定了《网上信息研判工作机制》、《网上信息研判平台应用规范》、《公安信息网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公安综合动态管控系统运行管理办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制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奖惩制度》、《网上追逃工作奖励机制》等各项信息化机制,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并通过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方式充分调动民警的信息化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为使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鄂温克旗公安局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特点,在机制建设上奖罚分明,注重实效。由懂技术的领导直接负责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使专业技术直接转化为执行力,有效整合了资源。我局将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化应用作为民警绩效考核的常态工作,对成绩突出的所队予以全局通报表扬,对没有完成任务的所队全局通报批评,对每周的警务平台录入量进行通报、排名,并计入年终考核中。成立了由警务平台办与各业务部门组

成的联合考核组对全局各单位采集与录入的数据进行考核,确保平台的数据鲜活、保质、保量。通过制度保障,全局信息化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在公安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加大了各项机制的执行力度。截止目前,在信息化工作创新、网上追逃等工作方面,我局共为民警发放奖金8000余元。

信息科学系参观南京科技馆简报 篇6

“党团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简报

为响应学院党委开展的“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党员、团员的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内容,增加大家对科学技术的了解,培养大家的科学激情和创新精神,6月1日下午,信息科学系党总支联合系团总支组织了096321班级团支部团员前往南京公共安全教育馆参观学习。

公共安全教育馆位于南京科技馆负一楼,去年4月开工建设,今年1月建成,共设有序厅、人民防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用电安全、4D影院、自然灾害、卫生健康、核生化知识、生产生活和地震体验等11个展区。融各类影响人类健康与安全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预防知识与自救常识为一体。展区里运用了大量先进的科技,各种逼真的灾难场景的模拟,每个展区都设有相应的体验项目,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地球万象展厅,各支部成员们通过体验模拟的暴雨、雷击、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情景,进一步了解了灾害发生的科学原理和政府防灾减灾的政策措施,学会科学面对灾害的基本常识;在智慧主人展厅,支部成员们参与互动体验各类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深入了解交通科技知识,畅想高速、便捷、人性化的未来交通并学习面临交通意外的自救措施。随后,大家分别在各展厅参观学习地理地势构造、防空警报、安全急救等方面知识并体验了虚拟现实的各项活动场景。

科技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篇7

2013年12月26日, 科技部召开了新一轮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指导专家组会议, 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出席会议, 孙九林院士等18位示范省建设指导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部农村司王喆副司长主持。

会上, 科技部农村中心蒋丹平副主任宣读了科技部、中组部、工信部关于依托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浙江等五省开展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的函, 科技部农村司产业处胡京华处长宣布了新一轮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专家安排、分组情况。与会专家就“示范省建设指标框架指南”、“涉农信息资源整合”等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在讲话中首先感谢专家们在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中付出的大量心血, 要求各位专家以“示范省建设指标”为抓手, 做好浙江等五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修订完善工作;指导各省聚焦食品安全平台建设, 促进各省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 早日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 篇8

2011年,普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63.5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软件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18.2%,均实现了快速增长。继2009年以来普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已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为普陀区科技产业三年发展推进计划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政策聚焦,提升产业能级

为进一步优化区域内的创业环境,普陀区加大了政策供给。在已发布《普陀区信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政策专项扶持资金的落实,分别就政策所涉及的企业资质资助、信息产业项目扶持、企业房租及入驻补贴、信息产业人才奖励等多个方面给予资金配套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普陀区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人才强则科技强,科技强才会产业强。信息产业是科技产业的重要领域,通过对接普陀区人才专项政策,推进实施《科技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出台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团队奖励、科技進步奖激励、科技创新项目研发人才专项扶持等3项支持科技人才实施细则,从而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养一批科研型领军人才和项目型领办人才,切实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集聚效应,从而助推区域经济的发展。

加大区内政策支持力度,必然提升了产业能级,提高了信息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普陀区着力培育信息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软件认定企业,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仅2011年,区内11家信息产业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48%;积极实施科技小巨人工程,成功推荐电科智能、中软、天地数码3家企业为市级小巨人和小巨人培育企业;培育市科技小巨人、市科技小巨人(培育)及区科技小巨人企业中,信息产业企业32家,占比44%;积极推进8家信息产业企业为区级小巨人工程立项单位,新培育软件认定企业14家。

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合作氛围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为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普陀区积极组织区内信息产业企业申报市经济信息化委、科委的各类专项计划项目。2011年,普陀区信息产业类企业主要承接了国家、市、区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各类科技专项计划项目75项,占普陀区科技企业承接以上科技专项总数的42%。其中,信息产业类企业获批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10项,市级创新基金项目12项,市软件和集成电路发展资金专项3项,区级创新基金项目27项;获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项;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上海市人才计划、国家、市科技进步奖等其他各类项目25项。依托各类项目的成功申报,大幅度提升了区内企业创新能力。作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的科技项目,普陀区还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培育,以激励区域信息产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培育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为了降低创新门槛,提供深化创意的基础,普陀区还搭建起知识产权公共平台,支撑行业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推动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合作共建“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智能电网用户端中心”。通过依托电科所在智能电网用户端领域的技术及行业资源,建成一个开放共享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高效的知识产权问题解决方案核心服务平台,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建立专题数据库、专利检索分析、重大专项知识产权评估、行业知识产权宏观分析、专题专利分析等专业化服务,以同步全球的科技情报信息和专业化服务为智能电网用户端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产学研结合,合理布局规划

推进创新的重要办法即放宽视野,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普陀区积极指导上海谈家二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利用两大园区各自优势,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特色项目调配、信息互通、渠道畅通的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为整个区域经济的腾飞注入活力。

同时,继续优化和完善信息产业园区的整体布局和功能规划,培育和壮大重点园区,加大信息产业集聚力度。通过落实园区政策,促进园区健康有序发展。2011年,天地软件园荣获“上海市软件出口(创新)园区”和“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基地”等称号,以其为核心的天地科技谷被认定为“上海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园区”;武宁科技园则顺利实现体制转换,依托电科所技术优势,集聚发展智能电网终端产业,使国家智能电网终端检测中心和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用户端电气设备研发(实验)中心成功落户;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积极协调谈家二八市级孵化器对接市创业火炬中心和市科创公司,形成普陀区科技创投初步方案,谈家28被认定为市级A类科技孵化器。辅导孵化器逐步拓展创业苗圃及向加速器、科技投融资及国家级孵化器方向发展努力,同时推荐同济大学沪西科技园和华东师大科技园成功获批上海市科技孵化器。

加强沟通服务,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良好的沟通是政府与企业一致的需求,普陀区进行了两方面的努力。首先,通过发挥普陀区IT企业家联谊会、科技园区、楼宇等科技载体的功能平台作用,及时发布最新科技项目;以政策宣讲会的形式,向IT企业宣传科技政策,指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降低成本。其次,不断扩大统计工作范围,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开展企业创新需求调查工作,为下一步采取有效形式和途径,向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和周到的服务做好铺垫。

为使企业顺利开展资质认定、财税缴纳工作,特召开培训会议,分别邀请软件行业协会、市高新办专家开展软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题培训辅导。同时加强同区税务分局的沟通协调,并对企业指导审查流程,提高了软件认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年审通过率。在科技项目申报工作中,做好项目前期调研,辅导企业组织申报材料,2011年普陀区信息产业企业获得科技项目数量和金额均创下历年新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市区联动项目的资金匹配工作,帮助企业及时享受项目资金支持。普陀区科委作为支持单位全程跟进指导上海灵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资举办面向全国的2011大学生游戏创意竞赛,为其解决竞赛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优势特色IT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步骤。一是充分利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统计分析功能,挖掘潜力企业,主动开展企业调研,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等各类瓶颈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已申报项目的管理,规范各类专项计划项目的跟踪、统计、验收工作,做好科技项目立项后期服务。三是转变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使用思路,从资源集聚向服务导向转变,统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更好地为企业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培育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是区域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具备持久生命力的关键,普陀区科委将积极支持IT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

在充分利用市、区两级政府的科技政策和项目的基础上,普陀区进一步拓展资源,指导企业、企业家申报各类资质和荣誉,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塑造形象、扩大行业影响力。2011年,在科委的全程参与和指导帮助下,维鹏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维络城)董事长兼CEO张毅斌、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许星成功当选“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红洁、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燕芳等2人荣获优秀软件企业家称号;上海天地軟件园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荣获上海明星软件企业称号;上海金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金档光典综合档案管理软件等6家企业的8项软件产品均被评为优秀软件产品;新天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易辉总经理获得“2011年度上海青年高端创意人才”称号;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虞鸿等5人加入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

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发展空间

聚焦“十二五”开局,围绕“创新求突破、提升促发展”的指导方针,普陀区坚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引领创新”的工作定位。如在天地软件园进一步集聚信息产业,完善和拓展上海手机动漫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促成天地软件园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合作,使该平台扶持下制作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电信的发布渠道面向市场推广;同时,发挥平台的服务功能,及时跟进普陀区支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政策,为区域内相关企业应用平台提供资金补贴,降低手机动漫企业研发成本,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创业;充分利用发展手机动漫公共服务平台的媒介作用,做好企业集聚和招商引资工作,形成以网络游戏、数字内容为主的创意新媒体产业链;依托武宁科技园建设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用户端电气设备研发(实验)中心项目,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终端与智能交通特色产业,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项目信息,带动区内系统集成企业、嵌入式软件企业的发展。

进一步拓展空间,优化载体功能,推进普陀各园区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科技含金量,落实科技园区政策,促进园区健康有序发展。如在以天地软件园和武宁科技园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集聚区,大力推动园区内的软件出口企业积极进入国际软件用户和承包市场,拓展软件外包及产品出口。同时将园区定位于数字内容的设计与制作领域,与华大科技园、长风生态商务区形成整体规划,共同打造一条集设计、制作、播放、运营为一体的数字内容产业链,努力成为普陀区乃至上海市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

上一篇:食品厂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部队安全大检查对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