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教育管理概论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三讲教育管理概论(推荐7篇)

第三讲教育管理概论 篇1

一、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和逻辑结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本章论述的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世界观基础,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之中,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与发展。

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进行了深刻阐述,在空间上展开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解是理解全章内容的一把钥匙,也是理解整个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基础。第二节阐述了毛泽东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重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在时间上呈现出党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历史轨迹。第三节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进行阐述,并且对如何做到这种辩证统一和处理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统一思想的关系做了探讨。如果说前两节是在理论上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进行阐述的话,那么,本节则是进一步说明它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第四节强调了“与时俱进”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以及对我们党保持其先进性的关键作用。

四节内容在逻辑上由空间到时间,由理论到实践,由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到重新确立再到发展创新,思路清晰,层层深入。

二、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紧紧围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展开论述,全章共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 ⒈解放思想的科学含义。

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要从教条主义、错误的观念和“左”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努力开拓进取;就是在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⒉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最根本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

⒊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⒈毛泽东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毛泽东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后来,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受到“左”的思想和教条主义的冲击。

⒉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为了冲破禁区,打开局面,邓小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始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立场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邓小平理论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⒋党的十六大把“与时俱进”的精神贯彻到党的思想路线之中。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⒈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作了全面分析。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实事求是的根本体现是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愿望与首创精神;要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确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把握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要处理好主观预想与实际需要、实际可能的关系,处理好敢闯和敢试与从实际出发的关系;把握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要处理好外地经验与本地实情的关系。调查研究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本过程,也是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有效方法。

⒊对如何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作了论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统一思想的辩证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统一思想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思想的前提和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统一思想是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所领导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不断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就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要实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统一思想的统一,关键是要对马克思主义有科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如何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一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个别具体结论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主要论述了以下基本观点:

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也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党要真正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必须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决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

⒉创新是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坚持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创造的观点,实践、发展和创造是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发现和认识规律,是时代赋予的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更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冲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实践中探索、发展。

⒊与时俱进是党坚持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

党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方位上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发展自身的理论与实践。

三、理论研讨与现实思考

(一)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

邓小平对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 ⒈第一次明确将实事求是规定为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首创了实事求是理论,并且首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在革命实践中也明确将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但是,他并没有在理论上将党的思想路线明确概括为实事求是,没有对党的思想路线做出完整的理论表述。邓小平深刻反思了建国以来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深深感到实事求是对党、对中华民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他倡导并第一次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概括,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还将党的思想路线的各部分进行了阐述,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起点,“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特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途径,这一切的核心是实事求是。邓小平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素合乎规律地、有序地组成了严密的结构,使党的思想路线有一个完备的理论形态。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在实践上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⒉第一次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邓小平精辟地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出发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在延安为中央党校的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之所以将实事求是提高到无产阶级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基础及毛泽东思想精髓、出发点、根本点、活的灵魂的高度,就是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结合在一起。他反复强调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不仅是哲学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邓小平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问题。

⒊在反对思想僵化,倡导解放思想中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是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而邓小平恢复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则是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在反对思想僵化,倡导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对立面是主观主义,而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是教条主义,教条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唯上、唯书、,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就其本质而言,教条主义也是一种思想僵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事求是思想的对立面有两个,一个是主观主义,一个是思想僵化。主观主义主要表现为对国家政治形势估计失误,夸大了阶级斗争,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违背了经济规律。而思想僵化则主要表现为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表现为不能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就其本质而言,思想僵化也是一种教条主义。因此,毛泽东和邓小平提倡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思想僵化,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但是,解放思想的口号是由邓小平首先明确提出来的。邓小平一复出就向人们发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伟大号召,强调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在这里,邓小平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解放思想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解放思想的依据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关键也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先声,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就必须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既防止思想僵化又防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倾向。邓小平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实事求是思想具有批判的、革命的意义,更充满生机和活力。

⒋邓小平把正确对待领袖作为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方面。邓小平在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时,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不仅从正确运用理论的角度,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条化,而且也从理论和理论创造者本身的角度,反对把无产阶级领袖及其理论神化。因此,在邓小平那里,贯彻实事求是不仅包括正确运用理论的问题,而且还包括正确对待理论和理论创造者本身的问题。在如何实事求是地对待革命领袖及其理论的问题上,邓小平坚持两种正确态度:第一,反对个人崇拜、个人迷信,坚持领袖是人不是神。毛泽东逝世后,当大多数人的思想还受到极“左”错误的严重束缚时,邓小平就给党中央写信,表示了对毛泽东同志的深切哀悼,严肃地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全面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用完整的准确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这在当时需要多么大的政治勇气和清醒的理论头脑!根据邓小平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突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条式的理解。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正确的,在现有条件下仍然适用的原理,也必须灵活运用,与实际相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扬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已经过时的结论,代之以符合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结论;剔除附加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错误成份;区别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观点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摒弃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开放的体系,它只是给人们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而决不是认识真理的终结。它从不把自身视为超时空超历史的绝对真理,而是强调要在历史的时空中超越自身,突破局限,永葆活力。因此,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领袖本身,正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生命力之所在。第二,反对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始终坚持: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立下的伟大功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要从集体责任出发分析毛泽东晚年的错误。邓小平对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的科学评价,不仅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而且坚决顶住了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不仅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路线,并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作者:林宇宏 参见吴圣苓等主编《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赋予党的思想路线新的内涵。国内外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路线,才能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方针政策,引导革命、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贯彻于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邓小平的伟大贡献之一,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左”的路线严重破坏的形势下,重新恢复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引导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反复强调全党要增强坚持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并结合跨世纪改革和建设的新实践,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新概括和新阐述。

⒈坚持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做到“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

“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是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落脚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这是党的思想路线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只能是时代提出的崭新课题,现实需要回答的实际问题,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就是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落脚点。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这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思想跟上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同时,也要自觉防止事务主义、经验主义,学会并善于对实际问题做理论思考,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和创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客观生活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近一百年来,这种变化越来越剧烈和深刻。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变化、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发现和认识新的规律,是时代提出的永恒课题。

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弘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思想路线方面特别强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为在新世纪里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向前发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创新问题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深刻总结和概括了创新的意义。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人民出版社,2001,第46页)二是全面论述了创新的内涵。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认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三是把“创新”看作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的高度去理解创新问题,使其成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内容。

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来衡量和检验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新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新世纪,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思想认识、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看其是否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符合的就坚持,不符合的就纠正。

(三)“十六大”精神与党的思想路线创新。

⒈“创新”是“十六大”精神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从《江泽民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到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新《党章》”)都始终贯穿着“创新”的精神。《报告》所提出的大会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报告》第1页)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创新”二字,但其中包含的创新精神是显而易见的。《报告》在总结十三年来的宝贵经验时,第一条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特别强调了坚持与发展理论的辩证关系: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报告》第7页)《报告》在谈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对创新问题讲得最多,把与时俱进看作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报告》第12页)在这一部分还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的意义和具体做法。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报告》第12页)

⒉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

通过对“与时俱进”的阐述特别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在过去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后面又加上了“与时俱进”四个字,什么叫做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报告》第12页)在1980年12月25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真正坚持党正确的认识路线、思想路线,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的一致性,体现了辩证法和唯物论的有机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有机统一。如果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要求人们从旧的、教条主义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话,那么,“与时俱进”则更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更注重要求人们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理论的发展、创新和实践的进步、创造。但这种发展又不是脱离实际的发展,而是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去寻求发展。

把党的思想路线与“创新”范畴联系起来,用“创新”范畴突出党的思想路线的精神实质。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报告》第13页)在新《党章》中,党的思想路线是这样表述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新《党章》)在这里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创新”范畴,但全面贯彻了创新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党章》原文)怎样做到思想路线的创新?《报告》号召人们要做到三个“解放出来”: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报告》第13页)《报告》特别强调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报告》第13页)统一思想就是要统一到党的思想路线上来,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

⒊思想路线创新是一切创新活动的“灵魂”。江泽民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报告》第12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报告》第12—13页)

四、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⒈邓小平理论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答:AB)。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为人民服务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E、发展是硬道理 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是(ABCDE)。A、尊重群众

B、尊重实践 C、确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

D、处理好主观预想与实际需要、实际可能的关系 E、注重调查研究

⒊坚持与时俱进就是(ABC)。

A、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B、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C、要用理论创新来带动各方面的创新

D、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方法进行修改、完善 E、要不断改变我们党的性质和阶级基础

⒋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ABCDE)

A、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B、不大大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C、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D、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E、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二)辨析题

⒈从一定意义上说,解放思想也就是实事求是。

答: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为哲学基础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的一致性,体现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有机统一。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第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不做本本、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解放思想就是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的过程中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使我们的思想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真正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总之,越是解放思想,就越要实事求是,离开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会走入主观主义的歧途。

⒉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源泉。

答:正确。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句话用到一个民族也同样是正确的,对于当代的中华民族尤其是如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创造的观点,实践、发展和创造是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发现和认识规律,是时代赋予的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更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冲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实践中探索、发展。

(三)问答题

⒈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与意义? 解放思想是针对思想僵化的教条主义和个人迷信等错误倾向提出来的。“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9页)“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4页)毛泽东曾经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江泽民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观点,根据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经济、科技竞争与迅速发展的形势,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并对与时俱进的内涵与作用进行了明确界定,从而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更明确的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产生、发展的哲学基础;其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再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在邓小平理论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最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

⒉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精髓,同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始终,是这一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理解这一理论体系的钥匙。

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分析了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作出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新判断;总结了以往在经济建设和生产关系改造方面超越历史阶段的经验教训,作出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的新判断。这两大判断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论根据。

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

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了一整套新的蓝图。

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确定了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和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的提出、形成和发展,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各个方面,是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只有掌握这个理论的思想精髓,才能深刻理解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坚持这个精髓,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⒊联系当代社会实际,说明为什么我们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使马克思主义主动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这个检验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正是由于坚持了与时俱进,列宁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正是由于坚持了与时俱进,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正是由于坚持了与时俱进,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也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

第三讲教育管理概论 篇2

1.1 金属制品

金属医疗器材品种很多, 有尖有刃, 使用中常因腐蚀和机械性损伤而损坏。故保管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 应避免强力碰撞, 根据其性能和用途, 使用时不得超过其机械强度, 以防造成变形, 关节失灵、剥落以及断裂等损伤。 (2) 附件应保持配套完整, 不得随便拆卸。必须拆卸处理或保存时, 应按常规处理, 安放在固定的地方, 标记清楚, 妥善保管, 以防散失。 (3) 刃具类手术器械, 特别是眼科器械应注意保管其利刃部分, 使用与保管都应与一般器械分开。 (4) 钳类器械有龄锁牙者, 用后应扣在第一扣处放置。 (5) 金属制品的贮存应保持干燥, 温度在10~35C左右。为了防止金属制品发生腐蚀, 除与各种腐蚀因素隔离, 经常进行擦拭外, 还应执行稳定的物质涂于器械的表面。常用的保护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为物质保护法, 此法材料易得, 使用方便, 为一般医院所常用。对经常用的器械, 应采用较稀的防锈油, 对长期保存的器械宜采用较稠的防锈油。在温度高的环境中, 应选择较稠的防锈油。在温度低的环境中, 应选择比较稀的防锈油。目前通常使用凡士林或液体石蜡。常用配方为: (1) 环酸烷锌20%, 中性凡士林40%, 50号机油40%; (2) 硬脂酸铝5%, 混合蜡 (蜂蜡, 固体石蜡各半) 14%, 50号机油36%, 中性凡士林45%; (3) 单油酸甘油脂25%, 中性凡士林25%, 50号机油50%。

第二种为可剥性保护法, 该方法是将保护材料涂于器械表面, 能生成无色透明光亮的薄层, 不粘手, 也不发脆, 使用器械时, 用手将薄层剥下即可。防腐效果较好。可剥性保护材料的配制方法, 较好的是热浸类可剥性塑料保护法, 其常用配制方法:乙基纤维30.45%, 季戊四醇松香树脂12.19%, 二苯胺0.59%, 缓蚀剂1.0%, 变压器油45.72%, 蓖麻油9.0%, 混合蜡 (蜂蜡固体石蜡各半) 1%, 防霉剂 (碳柳汞) 0.05%。

1.2 橡皮与塑料制品

1.2.1 医用橡皮制品品种很多, 用途甚广。

使用和保管中损坏的原因多为:受氧、热、光的作用发生老化, 机械性损伤, 有害化学药品及挥发性溶剂油脂腐蚀等。因此, 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洗涤。应先用温肥皂水冲洗, 再用清水冲洗, 然后用布擦干或晒干。干燥时不能放在日光下或加热器上。 (2) 消毒。在可能范围内, 尽量用化学消毒法, 常用的化学溶液有乙醇、福尔马林、来苏儿、酚等。如必需用煮沸或热压消毒时, 事先尽量将制品伸直, 以防变形。煮沸时应待水热后放入, 并垫以纱布。橡皮制品尽量不与金属制品一起消毒, 尤其不宜同锐利器械混在一起消毒, 因金属对橡皮有损害, 而橡皮中的亚硫化合物对金属也有损害。 (3) 使用。应根据各类物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操作, 避免强制拉拖、伸长、弯曲等, 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4) 放置。除注意氧、热、光的损害外, 还应避免挤压、折叠, 特别是空心制品, 如胶皮气垫、热水袋、水囊等, 存放时应稍充一些空气, 以防粘连。橡皮手套乳胶制品, 应撤滑石粉, 封闭于纸袋或纸盒内。橡皮管宜直放, 避免弯曲或挤压, 如必须盘圈放置时, 应尽可能用最大直径成圆。长期不用的带金属零件的橡皮制品, 在可能情况下, 应拆卸保管, 并有固定位置和标记, 以防遗失。橡皮制品不宜久粘挥发性溶剂, 受油脂、氧化剂粘染后应及时清洗, 防止受损。 (5) 贮放场所。存放地应尽量减少空气流通, 温度以5~200C为宜。

1.2.2 塑料制品。

医用塑料制品, 多以聚氯乙稀醋酸纤维、有机玻璃及酚醛等原料制成。由于原料不同, 其化学物理性能常有较大差异。按受热变化情况不同, 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易受温度变化影响而变形, 如温度升高逐渐软化, 冷却时又硬化, 可以反复塑制, 如有机玻璃等。热固性塑料制成则不能再软化, 如酚醛塑料。使用管理上的注意事项有: (1) 防热。常用塑料最大缺点是耐热性差, 除聚四氟乙稀和酚醛塑料外, 多数塑料一般只能耐热到700C左右, 再高即变形。 (2) 防寒。有些塑料制品, 特别是薄膜塑料制品, 温度较低时易变硬、变脆, 较易损坏。 (3) 防溶蚀。应避免与有机溶剂接触。 (4) 防变硬。热塑料制品要避免与矿物油接触。 (5) 防止损坏其表面而降低透明性。 (6) 避免磨损和碰撞:由于塑料制品质软易磨损, 故在消毒时应避免磨损和碰撞, 塑料制品消毒根据塑料性质不同, 选择化学药品消毒或其它方法消毒。

1.2.3 玻璃制品。

医用玻璃制品种类多, 易破碎。在使用管理上, 应注意的事项有: (1) 防止热损伤非耐热的玻璃制品, 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或直接用火加热。 (2) 避免磨损有活塞的玻璃品、器皿、如滴定管、曲颈瓶、分液漏斗, 气体分析器等放置时, 应垫一层纸片, 使玻璃塞与插口之间不会凝固在一起, 减少不必要的启闭, 防止非正常的磨损。活塞亦不宜分散单独存放, 以防丢失或配错。 (3) 清洗去污用后的器皿应立即洗净。沾污油脂的器皿, 可用去污粉或碳酸钠加热水制成糊状物, 以湿布沾取擦之, 再以冷水洗涤, 也可用清洁液浸泡。 (4) 消毒玻璃器皿时, 应先放人冷水中, 徐徐加热煮沸, 以防因温度骤然改变, 器械壁膨胀不均而炸裂, 尤其是镶有金属的玻璃器械更易损坏。煮沸前用纱布包好, 以免因水沸腾相互碰撞而损坏。注射器应拆开用软水煮沸消毒, 防止产生沉淀而增加针筒与针栓之间的磨擦。大量消毒时, 可应用热压灭菌。 (5) 玻璃制品, 质脆易碎, 应轻拿轻放。

1.2.4 电气器材。

电子学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各种电气医疗器械 (不包括精密医疗仪器) 不断增加。该类器材不仅包括电学部件, 还包括各种机械设备机件。因此, 必须从电学角度严格执行一系列操作规程, 妥善维护同时对机械部分注意保养, 、保持各部件完整, 性能良好, 运转灵活。以下主要从电学方面, 提出使用管理的注意事项: (1) 电源电压必须与器械标示规格相一致, 如不符合者应加变压器。还应有相应规格的保险丝, 一般都应有地线。 (2) 使用放置场所应通风干燥, 清洁无灰尘, 内部不宜用湿布擦拭。切忌受潮, 潮湿季节不常使用的电气器械, 应定期通电, 有生霉或尘埃时, 应用柔软布拭去, 或用吹风机吹除。 (3) 每一新设备使用前, 都必须弄清性能、用法, 进行顺序检查, 切勿盲目接通电源。使用中应在规定容量范围内, 逐渐增高, 防止由于突然强大容量而招致损坏。检查时首先检查各部件是否完整, 电源线、电容部件绝缘是否良好, 有无漏电, 短路, 保险装置是否完好。接通地线之后, 再行初级通电检查, 顺次拨动开关, 观察指示讯号, 仪表是否灵敏, 控制装置是否有效, 机械运转是否正常, 有无噪音及机身过热等, 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检修, 不得勉强使用。 (4) 机器在使用中不宜移动, 震动, 尤其是高频率的电子管仪器, 应切断电源, 待仪器冷却后方可移动。机器使用后, 应按顺序将各开关降至零位, 所有高频机器应避免与地面接触。开动前应检查各导线接触是否完善, 板级有无裂损, 否则不能使用。 (5) 器械一般不宜长时间连续使用, 通常不超过2~3小时, 必要时应采取散热措施。 (6) 所有滑动部分及轴承, 必须经常添加滑润油, 保持运转灵活, 对电动机械尤应注意。

2 精密医疗仪器的技术管理

2.1 电子管仪器 (包括核子医学仪器) 管理

电子管仪器大都属于精密仪器, 容易受温度、湿度、高压电场等诸因素的影响, 干扰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损害仪器的性能及寿命。因此必须实行严格的技术管理。电子医疗仪器的技术管理, 除本身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外, 一般的管理通则为:

2.1.1 安装仪器的室内环境。

温度:电子管仪器中的电子管、变压器、大功率晶体管及电阻等部件, 在使用时均可产生较高的热量, 影响仪器的性能。因此, 电子管仪器一般不宜长时间连续使用, 室内温度应保持相对的稳定, 通常以4℃至40℃之间为宜。炎热夏天如室温过高, 应采用人工降温措施, 如设电风扇, 自动空调装置等。降温时应避免骤然突变, 影响仪器的稳定性和寿命, 甚至造成晶体管连接处裂开。按规定一小时内温度变化不超过3℃为宜。湿度:电子管医疗仪器元件或外壳多用金属结构组成, 室内过度潮湿部件会发霉、生锈、漏电, 甚至发生短路, 损害仪器, 影响寿命。故一般要求室内湿度应低于80~85%。潮湿季节室内除经常自然通风外, 还应备有防潮装置和空调装置。不经常使用的仪器也要定期通电, 必要时用40℃左右的电热鼓风机干燥。为保持仪器通风良好。覆盖布不宜使用塑料制品。仪器开动前应先行干燥, 然后再进行正常运转。防尘:常因仪器表面敷盖不当或仪器开动时室内有尘埃飞扬, 使尘埃降落到仪器内, 特别是易降落在涂有润滑油的部件内, 容易形成油垢, 引起生锈, 影响仪器的性能和运转。为此, 室内地面可铺胶垫或塑料制品, 不宜铺地毯。室内工作人员操作前应更换拖鞋和衣帽, 定期清除仪器内的尘埃。最好用吸尘器吸取。防震:电子管医疗仪器部件结构大多有固定的插座, 震动或移动时很容易造成部件移位, 接触不良, 影响仪器的性能。所以, 仪器要放置在稳定的仪器台上或仪器架 (车) 上。若需移动仪器时, 应轻拿轻放, 不可倾斜使用, 更要防止重力突然冲击仪器外壳。仪器不得重叠放置或在仪器上面放置过重物品。防止强光直接照射:强光 (如阳光) 直接照射仪器部件, 可引起仪器局部温度升高而遭受损害。因此, 应避免放置在强光直射的位置, 仪器应敷盖防护罩, 室内设窗帘。

此外, 还应避免高压电场干扰, 仪器附近有高压电缆或有高频电源存在时, 常对仪器产生电干扰, 无法正常运转。所以仪器安装的位置应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般在30m (包括垂直距离) 以外为宜。

2.1.2 仪器使用的技术要求。

使用时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不熟悉机器性能、没有掌握操作规程者, 不能开动机器。同时应建立仪器专用制度, 他人使用时要有严格的交接规定。

使用电子仪器前, 如属交流电源, 应检查电源频率、电压是否与仪器要求一致;如直流电源, 应该了解放电性能与极性 (阳极或阴极) , 还要检查电压是否稳定。如电压变动范围超过仪器的要求时应安装稳压器。确认电源连接无误时, 方可准确完好地连接地线及各种导线。

开动电源开关前, 要检查仪器各种旋扭是否处于零位, 未恢复零位时不可开动电源开关。移动各种旋扭时用力应均匀, 避免粗暴强力转动。打开电源开关后, 再按仪器操作程序逐次开启动转, 不可“跳跃式”启动。

使用时应先按规定要求进行灵敏度校正、定标, 待稳定后方可使用。使用中如发现异常现象或异常气味, 应立即停止使用, 切断电源, 查明原因, 方可继续开动。使用完毕要按顺序依次关闭, 使各旋扭恢复至零位或规定位置。各种导线要严禁粗暴拉扯, 应保持一定弯曲度。

如使用的仪器需直接与病人接触, 应首先向病人解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取得病人主动配合。操作中要密切注意病人的异常现象, 必要时中止检查, 及时处理。

2.1.3 仪器管理与保养。

仪器及其附件应由专人保管, 保管的容器要与名称相符, 应有固定放置位置, 决不可乱放, 更不准任意搬动。应按规定要求定期检查防潮、防尘、上机械油等。

仪器用完后, 各种附件、电缆、导线放回原位, 防止接触水、盐及腐蚀气体和物品。经常保持各种传感器的清洁, 用后要清洁去垢。如仪器发生故障, 不懂机器构造原理者不准随便拆卸, 应由专门技术人员检修。检修前应按仪器破损报告制度经上级批准后方能进行, 并做好检修记录。

2.2 光学仪器管理

第三讲:婴儿的营养 篇3

在本讲中,主要介绍如何根据婴儿时期的生理特点,提供适合的饮食。如母乳或人工喂养的方法、月龄婴儿辅食的添加、在婴儿喂养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人们越来越关心“吃”了,但是你是否发现“吃”出来的毛病却越来越多了?

以现代的眼光反观我们传统的饮食习惯,再以传统的饮食习惯反观现代人的健康问题。现代人,包括孕妇、婴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各个年龄段该如何吃得营养呢?人们在“吃”这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我们荣幸地请到了我国目前营养界泰斗,从事临床营养工作近70年的著名临床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在本刊独家开辟“李瑞芬讲坛”,介绍营养缺乏症、营养过剩导致的“现代社会文明病”、饮食宜忌、饮食与美容、饮食与疾病、食疗食补等现代营养学热门话题。从第一期开始每月一讲。

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我们将根据读者的需求选出有价值的选题请李瑞芬老师详细讲解,或针对你个人的健康问题专门指导。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给读者的健康带来更大的帮助。

增加辅助食品与断奶

乳类虽然营养全面,但终究是流质食物,只能适应于未出牙及胃肠道娇嫩的新生儿。婴儿3个月后,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逐渐完善;6个月后出牙,胃容量也较初生儿增长了3倍以上。此时应从流质、半流质到逐渐增加软质及固体食物,使婴儿逐渐增强咀嚼能力,适应固体食物,为断奶做好准备。要使婴儿在断奶时不致因食物的突然改变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代谢失调、对营养特质的利用不全以至营养不良。

我国的婴儿与国外相比,6个月前发育基本相同,以后发育的距离渐渐拉大,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抓住添加辅食这个关键。

大多数的婴儿应在1~3个月时添加维生素A、C、D、E,维生素A、D、E可以从鱼肝油、晒太阳中获得,维生素C可以从各种菜汁中获得。

3~4个月时开始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但不能单纯以月龄的大小为依据,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因为母亲的奶量、婴儿的食欲、生长速度以及生理发展和活动等方面都不相同。如有的婴儿个子大、活动力强,就比文静的婴儿需要早些添加辅助食品。

热能是生命活动的动力

婴幼儿为了维持生命,促进生长发育,必须每天从食物中取得足量的热能。热能来源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热能的单位是用“千卡”表示。即在正常大气压下,将1公斤水,从14.5℃加热到15.5℃所需的热能。食物经氧化后,可产生一定的热能,经测热器测定,每克蛋白质产生热能4.1千卡,每克脂肪产生9.3千卡,每克碳水化合物产生4.3千卡。但在消化过程中,热能稍有损失,故这三种营养素实际的产热分别为4千卡、9千卡和4千卡。

婴幼儿有一部分生长所需的热能,所需热能与生长的速度成正比例。如果饮食所供热能不符合这项需要,生长发育就会迟缓或停顿。这项热能需要是不能用测热器测定的,因为饮食的一部分存储于体内,供生长发育,并不燃烧消耗。

1岁以内婴儿体重增加最快,按每公斤体重每日所需热能,初生儿第一周时约为60千卡,第2、第3周时约需100千卡,第2个月至第6个月时约需110~120千卡。1岁以内婴儿,用每公斤体重每日110千卡计算,以后每3岁减去10千卡,至15岁时为60千卡左右。这种计算方法是根据正常婴儿所需热能的平均数。月龄相仿,体重相差的健康婴幼儿的需要量可以相差很多。

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和相互关系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密切的相关。0~1岁婴儿吃母乳或饮用牛乳,糖类以乳糖为主,但此阶段正是婴儿大脑细胞发育的高峰,大脑中除水分外,一半物质由胆固醇、磷脂、糖酯等构成。因此婴儿食物中要有充足的脂肪,脂肪比例应占总热量的40%~50%。如婴儿在吃米糊的时候在其里面加入一勺猪油,才能保证大脑的高度发育(见图1)。2~3岁婴幼儿,以粮食中的淀粉为主要糖类,应占总热量55%~60%;断奶后的婴幼儿,如有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不吃五谷杂粮,挑食鸡、鸭、鱼、肉,淀粉摄入量过少,总热量就不足。

所以三大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一般是碳水化合物供热不足时,才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来供热。以致体重减轻、消瘦,严重时易发生浮肿。如长期热能不足,蛋白质食物作为热能消耗,影响了蛋白质补充机体组织的新陈代谢作用,因而婴幼儿生长缓慢而消瘦。反之,如不论餐次的喂食,使婴幼儿热量过多,造成脂肪细胞数多和增大,引起营养过剩而肥胖。

合理的食物结构应该是主食与副食同时食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作用。如两者供给的时间相距在4小时以上,则蛋白质的利用率也会降低。因此,婴幼儿半岁以后,就应逐渐食用混合食物的平衡膳食。

添加辅食的原则

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从一种食物到多种食物,由稀到稠,由少到多。每当添一种新食物时,从一茶匙开始,观察第2天大便的颜色和气味,如正常,再逐渐添加一种;如发现异常,即要停止。

在添加辅食时,膳食要注意平衡。婴儿若摄入蛋白质不足,碳水化合物过多,即摄入肉、蛋类少,主食和糖过多,就会不正常地积存一些脂肪,肌肉生长不好,出现一时性的虚胖。如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则会出现血糖降低和营养素缺乏的表现,使体内蛋白质作为热能消耗,形成营养不良。

应当如何搭配婴儿的饮食,逐渐过渡到断奶呢?下面介绍一个比较实用的断奶食谱和辅助食品制作方法。

米粥的制作:将米洗后,浸在水中,米与水的比例是1∶10,大火烧开然后改小火煮70分钟左右。中间不要加水或停火,煮至粘稠为止,放置5分钟后取米油。

菜汁:将胡萝卜、白菜、白菜花切碎,加水烧开后,关火焖10分钟左右。1个月后即能在两次哺乳之间喂食。

菜泥:将胡萝卜、土豆煮熟调味后研碎,再用勺子边压边擦边加牛奶。3~4个月时即可从一茶匙开始喂。

熟蛋黄:鸡蛋带壳煮熟后,去皮,取出鸡蛋黄,压碎后加入碎米粥里喂食。

添加辅食要过好两个关

要过开口关 训练婴儿由吸吮到咀嚼的能力,为断奶做准备。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牛乳喂养的婴儿,都只会做吸吮动作,不会上下张口咀嚼。当添加辅助食品时,婴儿接触到一些固体食物时,会试用唇的动作试吃食物,称为唇食期;当食物由唇进入口中时,会运用舌头的动作,叫舌食期;最后能在牙龈的动作下进食。在母乳或牛乳喂养过程中,要及早训练婴儿学会这一过程,使他们不断提高咀嚼和吞咽能力,体验不同硬度、脆度、粘度和不同营养性质的食物。要让婴儿逐渐适应,过好张口关,首先要训练他张口。

喂奶时,娃娃是用嘴吮吸汁液,若要让他张口,改用口腔上、下运动咀嚼食物,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母亲启发诱导得好,过不了多久,喂饭时只要举起勺,他就张圆小嘴,用口腔的上下动作,把喂进嘴里的饭吃下去。小儿咀嚼时,口腔内分泌大量唾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许多家长不注意及早训练幼儿张口,两三岁的幼儿,还叨着妈妈的奶头,或捧着奶瓶吃喝。虽已长满了牙,对于蛋糕类的固体食物,还只会含在嘴里不会吞咽,结果因咀嚼能力差,不能食用多种食物,影响了正常生长。

要过适应关婴儿在出生后头几个月,由于唾液腺细胞不太发达,唾液分泌少,缺少酶,所以只能消化乳糖、葡萄糖。随着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各种酶也逐步发展完善。

从3~4个月起,婴儿的唾液分泌量开始增加,唾液内的淀粉酶才随之增加。因此,不宜过早喂食淀粉类食物。有些父母怕孩子吃不饱,未满月就加喂代乳粉、奶糕,结果由于食物中含淀粉类过多,在肠内引起发酵产酸,刺激肠蠕动而引起腹泻。

粪便是婴幼儿健康的晴雨表

正常粪便含水分80%,其余是黏液细胞和食物残渣,包括中性脂肪、脂肪酸和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淀粉类和矿物质。

婴儿的大便能反映体内消化吸收的变化,并可以提示婴儿健康状况的好坏。父母经常注意观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早纠正。所以说,粪便是婴幼儿健康的晴雨表。

正常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即初次排便。最初3天内排胎便,质黏稠,色深绿或黑绿,不臭。因为它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浓缩的消化液及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组成的。

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金黄色,软硬均匀,偶尔微带绿色,酸而不臭,每日排便2~4次。

人工喂养的婴儿粪便淡黄色或土灰色,较硬。因牛乳中蛋白质较多,所以有明显的蛋白质分解后的臭味,每日排便1~2次。

混合喂养的婴儿粪便添加淀粉食物多时,大便深棕色,有泡沫,量多。

吃菜泥食物多时,大便绿色,较稀。

吃蛋白质食物多时,大便干燥,有凝块,色淡黄,呈碱性。

吃脂肪食物多时,大便水泥色,油滑,排时成条形,后散开,酸性,有腥臭味。

吃糖多时,大便软而糊,初排时黄色,渐变绿色,酸腥;如糖很多则促进肠蠕动,成泄泻,带出未消化的蛋白质和脂肪。

吃肉多时,粪便黑褐色。

吃副食多时,粪便泄泻,带出未消化的蛋白质和脂肪。

中小学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第三讲 篇4

校园防火安全教育

(学会报警安全教育歌)

火警电话1 1 9,特殊电话要记清。

遇到火情才使用,私乱报警要严惩。

报警时侯要讲清,门牌街道及号码。

燃烧物质要说明,放下电话去迎警。

争取时间损失小,生命财产有保证。

(宿舍防火安全教育歌)

同学们,别玩火;玩来玩去把祸惹。

火灾无情防为上;各位同学要提防。

遵纪守法服管理;安全常识记心上。

不再校园玩明火;禁点蜡烛和蚊香。

乱接乱拉遭祸殃;小小火灾把您伤。

教室宿舍别充电;小小电器惹祸端。

自防自救靠教养;设施器材要爱护。

血的教训要牢记;平安相伴喜洋洋。

实验室里作实验,化学药品多易燃。

严守规程听指导,穿戴简单莫花哨。

酒精明火不用水,湿布一捂火自退。

严禁乱摸和乱动,以防灼伤或触电

实验室里做实验,按规操作最关键。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发生了那场震惊中外的大火,325条生命瞬间丧身火海,其中更有288位是豆蔻年华的孩子们。

当燃烧的火团不断地从舞台上空掉下时,克拉玛依市教育局的官员出来叫学生们:“大家都坐下,不要动!让领导先走!”学生们很听话,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动。在场的克拉玛依市副处级以上官员有20几个,当时它们的位置离火源最近,离逃生门最远,竟“奇迹般”地无—人伤亡,而且走出剧场门口时还个个衣冠楚楚!

更有一个官员,不但不指挥打开所有安全门和组织学生疏散,而凭借著对友谊馆地形的熟悉钻进了厕所,“她”又凭著成年人的力气,把原本可塞三十人以上的厕所反锁顶上,任凭孩子们哭喊也绝不开门;事后在厕所门外地上发现一百多具学生尸体。它还骄傲地告诉记者,“自己的逃生知识有多丰富”。

案例1:巴拉圭超市火灾死亡人数369人,遇难者名单中,至少有40名儿童。此外,409名伤员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包括106名儿童。

2008年11月14上海商学院火灾【新民网·独家报道】11月14日上午7点,新民网接到网友报料称,中山西路2271号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楼今晨发生火灾,并有4名女生死亡。

事故原因:上海商学院学生在宿舍违规使用违规电水壶,引发大火。

宿舍防火常识教育

1.防火要领

(1)使用安全电器,应到正规商店购买电源插座、台灯,认准安全标志、出厂证明和检验合格证。

(2)不使用热得快、电炉、电炒锅、电茶壶、电热毯、电磁路等大功率危险电器;及时制止或举报其他同学使用类似威胁大家安全的电器。

(3)在寝室内不可使用蜡烛等明火、不焚烧信件杂物。

(4)离开寝室前取掉所有充电器、拔掉所有电源插头。

(5)寝室内提倡不吸烟,如吸烟请及时熄灭烟头。请不随地乱扔烟头,更不把烟头扔到垃圾桶内。

(6)留意宿舍楼内的消防器材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熟悉宿舍楼内的安全通道,以防万一。

(7)台灯应放在桌上使用,不能放在床头等处使用。

(8)电源接线板不应放在床上,电线不要与床架等金属物接触。

2.灭火器使用方法

使用手提式1211灭火器时,应用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带到距燃烧处5米左右,先拔出灭火器的保险窃销,一手握住开启提把,另一手握住喷射软关前端喷嘴处,如无软管灭火器则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圈。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提把,1211灭火剂即

从喷嘴喷出。

如果扑救的可燃液体呈流淌状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扫射,同时将灭火器快速推出,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在容器内燃烧,应对准火焰上部左右晃动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推进喷射,直至将火焰完全扑灭;

如果是容器内液体燃烧时,不能直接喷射在液面上,以防可燃液体溅出;

如果是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则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 如果在室外灭火,应选择上风方向。

3、发现着火时怎么办?

不管情况如何,不能见火就跑。俗话说得好,“临危不乱,灾情减半”。因为初期火灾容易扑灭,若能及时扑灭,火情不会扩大。应一边呼救,一边进行扑救。但却要首先估量自己是否有能力,有把握将初期火灾扑灭。如果认为自己无能力灭火,应该立即报告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灭火措施。

二.消防安全:消防安全教育的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6月16日凌晨2时40分左右,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内的“蓝极速网络”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伤。

中学生的消防知识

发生火灾的原因:

1.用火不慎发生火灾。

蜡烛照明、蚊烟香、用电器、液化气灶

2.用电不慎发生火灾。

电线老化、乱拉乱接、铜线当保险丝、电热毯、电炉故障

3.用油不慎发生火灾。

油加热温度过高、容器滴漏

4.燃放烟花爆竹。

5.吸烟乱扔烟头。

6.玩火。

学生宿舍火灾预防

第一、不在宿舍内使用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电热设备以

及煤气炉、酒精炉、液化气炉等明火。学生宿舍内可燃物品多,使用电炉、酒精炉等,稍有不慎或疏忽便能引起火灾。

第二、不乱接电源。乱接电源容易使电流过载,如使用不合格的电器或电线老化,易引起火灾。

第三、不在室内点蜡烛看书。人疲乏入睡后,蜡烛容易引燃蚊帐、被褥,引发火灾。

第四、不在室内燃烧杂物。被燃物飘飞到床上,或者被燃物末彻底熄灭,人离开室内,都容易引起火灾。

第五、人走熄灯、关闭电源。切断室内电源,能彻底保证不发生火灾。

第六、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个别同学顺手带回实验用酒精,藏匿在床铺下,如有滴漏,一个烟头就可能引起起火或爆炸。

火灾应急处理和灭火基本方法

一旦发生火灾,头脑要冷静,任何一起火灾,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和猛烈阶段。

1、火灾的初起阶段,火焰面积小,燃烧温度弱,易于扑救,只要及时发现立即用灭火器材灭火,均能将火扑灭。其方法:一是发现初起火灾不要惊慌失措,要勇敢的以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进行灭火,同时呼喊其它同学帮忙。扑救时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如烟雾大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将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尽量使自己处在上风位置。二是如果是电器导致火灾发生,首先要切断电源,防止救火中触电。

2、火灾的发展阶段,如果火势较猛不能立即扑灭,要一边灭火,一边向学校保卫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火情(火警电话119)。报告时要沉着镇定,讲清起火地点、部位(如:某大学某校区某宿舍楼某房间)、火势情况、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把自己所用电话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当对方讲“消防来了”,即可将电话挂断,派人到校门口和必经的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灾现场。

3、火灾的猛烈阶段,火灾发生后如被大火围困,头脑要冷静,不要慌乱,应选择最佳的疏散方法进行逃生自救。

(1)争取时间尽快脱离现场

火灾发生后不要为穿衣、找钱财等琐碎小事而延误宝贵的逃生时间,要选择与火源相反的通道按顺序迅速逃脱险境,现场有浓烟时,捂住口鼻,应尽量降低身体或爬行,千万不能直立行走,以免被浓烟窒息。衣服被烧时,不要惊慌,可立即在地上翻滚以使明火熄灭。

(2)选择通道,果断逃离

如果楼梯上起火,但火势并不太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裤或被单,由楼上快速冲下,如果火势太猛而不能顺利通过时,可以利用绳子或床单撕成条连接成绳子,将一端拴在牢固的物体上(如:暖气管道)再顺着绳子从窗口滑下。如果火灾威胁严重,有生命危险时,若楼层只有二、三层高,可以将被褥、垫子等扔出,然后挟住窗子尽量缩短高度滑下,要保证脚先落地确保生命安全。逃离时千万不要乘电梯,以防电路断掉后而被困在电梯中。

(3)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当各种逃生的路均被切断,则应退回居室内,采取防烟、堵火措施,关闭门窗并用湿被将门堵严,并不断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的时间,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做好个人防护,同时打开外窗呼喊或用电话手机同外界联系争取时间尽快得到救援。

火 场 逃 生 四 法

一、毛巾保护法:逃生时把毛巾浸湿,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行进,穿过烟雾,呼吸困难时也不能将毛巾拿开。

二、隔离火场法:大火封门,无路可逃时,可用湿被褥、衣物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关闭所有窗户,等待救援。

三、绳索滑离法:当各通道被火封死,可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撕成条拧成绳,固定于暖气管道等处,顺绳缓慢下滑。

四、低层跳离法:如被火困于二楼,可向地面扔些棉被、枕头等织物之后,手扒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落,切勿高层跳离。

火场逃生要点

1.楼内失火可向着火层以下疏散,逃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不要贪恋财物。

2.穿过烟雾逃生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太平门和安全出口。

3.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4.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或阳台,逃向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或将门窗封闭,防止烟火入侵。如果烟味很浓,客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

5.在发生火灾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建筑物内或室内备有救生缓降器,救生滑道及绳索的,要充分利用这些器具逃离火场.。

几 种 常 见 火 灾 的 扑 救 方 法

一、家具、被褥等起火:一般用水灭火。用身边可盛水的物品如脸盆等向火焰上泼水,也可把水管接到水龙头上喷水灭火;同时把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泼湿降温。但油类、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

二、电气起火: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三、电视机起火:电视机万一起火,决不可用水浇,可以在切断电源后,用棉被将其盖灭。灭火时,只能从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若使用灭火器灭火,不应直接射向电视屏幕,以免其受热后突然遇冷而爆炸。

四、油锅起火:油锅起火时应迅速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还可向锅内放人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将锅平稳端离炉火,冷却后才能打开锅盖,切勿向油锅倒水灭火。

第三讲 读书养心 篇5

讲三个问题,先儒谈读书养心、儒家读书的次序、儒家读书的方法 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书能很好地达到一种心灵的平静,读书是养心的最好方式。如果我们饱读诗书,能改变我们的气质,使人心、精神、气质高贵和华贵起来。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 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语言无味。” 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晓理可以养心。2013年第六期的美国《读者文摘》,读书有七个好处: 防止大脑衰老。锻炼大脑

减压。根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表明,阅读6分钟,就能使压力水平降低68%,比听音乐和散步效果都好。

提高记忆力。生活方式健康,注意力集中。缓解疼痛。治疗抑郁。

一、先儒谈读书养心

读书是儒家十分重视的一项修养身心的工夫。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诗书之邦,古人都会吟诗作对的。(电视)4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的“世界读书日”,提示国人读书日少,存在大量碎片化、垃圾式、快餐式阅读。全民阅读呈倒退趋势。

现在人们普遍患有“信息疲劳综合症”——每天一睁开眼睛,信息铺天盖地到手机、电脑、邮箱、微信、微博——导致我们分析能力下降,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在作结论或选择时自我怀疑。很多人沉溺于网络、手机,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自己,以平面化的阅读来取代经典的阅读——人生的平面化和思想的平面化。

儒家的读书养心就是要把人们从平面化阅读中拯救出来。读经典,跟古圣先贤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跟最优秀的人和最优秀的书进行交流,提升生命的广度、厚度和宽度,使你的心灵更加博大,生命更加强大,精神更加高贵。

使你成为一个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我,走向圣贤的过程。或者说,读书是对我们人性的装饰,通过读书,使你变得高贵、高雅,富有生活情趣,提升生命质量,生命的境界。

1、读书能养心。读书能丰富心灵的智慧,能滋养干涸的心灵。西汉经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能医愚。

张载: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可以拓宽心灵、视野,体认天下万物,融而一体。关心他人的痛痒,能参与天地的化育。只有我们把心胸无限地放大,我们的生命和它的生命才能息息相关。就好象宋儒讲,要观生意,春天来了,就去看小草刚刚冒出芽来,鲜花盛放,看到宇宙自然一片生机勃勃,体验天地生物之心和良苦用心,了解宇宙的信息,了解宇宙天地最高的道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北宋胡瑗的学生,他强调学以致用。读书——开拓眼界,去实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南宋诗词四大家之一有尤袤。文见清代叶昌《藏书纪事诗》卷一,第52条引李焘)(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无诗书,心臆无佳想。一日无诗书,耳目失清爽。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的心灵辽阔,自由,自我明确,那么他跟这个世界的默契就打开了。不是这个世界由此变得温柔,它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坦然面对人生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大其心,然后体天下之物。我的心变得温柔,有一种包容、博大)

读书对我们知识的增长非常有效,一万小时定律:马尔科姆·葛拉威尔写一一本书《异类》,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四五年就可以成为专家,当然你要去读专业书、经典书)在任何一个领域,如果我们掌握最前沿的动态,半年你就可以基本了解这个领域。

读经典可以脱胎换骨。你整个人都会改变,你的举止言行,你的气质完全改观。读五十本就够了。50本脱胎换骨,3000本成为大家。

2、读书之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过学习,不断地实践,难道不是很快乐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渊明《移居二首》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但欣然忘食。心意相通,有所领悟 朱熹《四时读书乐》: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弄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一阳来复,其见天地之心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陈继儒: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明,王心斋《乐学歌》: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歌德有言,读一本好书,就好象是跟很多高尚的人说话。尚友古人,读古圣贤之书,与之为友。

3、读书变化气质

苏试: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化底蕴,心性空灵。通过阅读,来滋养你的心灵。

具体表现为三大特征:一是博学多识,汇古通今;二是豁达大度,心胸宽广;三是礼貌优雅,与人为善。

张载: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文在密察,心要洪放。写文章要非常严密,要明察秋毫;学者不可志小气轻,志小容易满足,气轻就不厚重,学问不够深沉,认识不够深刻。心清自得读书味,室静时闻翰墨香。读书广识,可去浅陋之气,存渊博之美。读书励志,可去怠惰之气,存上进之美。读书养心,可去浮躁之气,存沉静之美。读书健脑,可去盲从之气,存独立之美。读书宽怀,可去狭隘之气,存悲悯之美。读书不仅可改变气质,还可以改变骨相。

曾国藩家书——曾纪泽。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性难变,惟读书可变气质„„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贞之志。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内化,成为你内在的东西,成为你身心的一部分。)

4、朱子:存心与读书为一事

人之为学固是欲得之于心,体之于身。但不读书,则不知心之所得者何事。须是存心与读书为一事,方得。

(存什么心?朱子认为,我的心和圣人的心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为什么有差别,可能你内心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要把它去掉。用先达之言,求圣贤之意,求天地之理。存心,得之于心,体之于身,身心的实践、体验。)

人常读书,庶几可以管摄此心,使之常存。横渠有言,“书可以维持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其何可废!”成为自己内在的心灵的主宰。读书与存心

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穷理。常不间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自安且固矣。

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如此,方是有本领。

读书闲暇,且静坐,教他心平气定,见得道理渐次分晓。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

要收拾此心,怎么收拾——专心、静心、纯心、一心,把心放宽、放平、放下 读书须是虚心切己。虚心,方能得圣贤意;切己,则圣贤之言不为虚说。(跟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

观书,当平心以观之。

观书,须静着心,宽着意思,沉潜反复,将久自会晓得法。(还有恒心)

5、读书养德

心灵的充实,境界的提升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德。这是伊川:《程氏易传》对大畜卦的解读。大畜卦下面是乾卦,上面是艮卦。乾代表天,艮代表山,是天在山中,是非常博大的气象,所以学问也应该这样子,蕴蓄天在山中的大气象,通过学习才能达到。最后还要看到实际的功用,看到圣贤的内心,转化为我自己的德行。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周敦颐《通书·陋第三十四》

穷究圣贤所说之道理,乃可以培植本原,庶几枝叶自然兴旺耳。朱子《答陈明仲》《朱文公文集》卷四九

6、读书求道

提升(心灵)境界

孔子:君子学以致其道。(道,儒家的文化理想,儒家的最高境界。)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可到也。求入其门,不由乎经乎?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蔽,人人皆是。经所以载道也,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伊川《程氏易传》卷三 体道、见道、悟道

7、读书便是做事 知行合一,身心兼修

读书乃学者第二事。读书已是第二义。(什么是第一要事,体道)学者当以圣贤之言反求诸身,一一体察

学问,就自家身心上切要处去理会方是

二、儒家读书的次序

学不可躐等,不可草率,徒费心力。须依次序,如法理会。一经通熟,他书亦易看。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间一节甚广大,到末梢又约。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故必先观论孟大学中庸,以考圣贤之意。其节目自有次序,不可踰越。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抽绎玩味。(抽绎,先理出个头绪。玩味,然后体察。)

先读此四书,便知人所以不可不学底道理,与其为学之次序,然后更看诗书礼乐。朱子: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

《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三纲领八条目)1700多个字 《论语》,10000余字,是日常生活具体的践履,身心应该落实在什么地方。《孟子》,观它的发展和超越,对孔子有发展和超越,十字打开,横向方面,由仁推广到仁政;纵向,一方面就是把这种仁落实到内心、人心、人性,向上,要尽心、知性、知天。《中庸》,讲性命,参天地之化育。每个人要参与天地之生长发育,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达到中和的高度,天地得到一种定位,万物得到一种化育。

三、儒家读书的方法

朱子的读书法,上下两卷,是中国甚至是世界最全面的读书法,用余英时的话说,它什么都讲到了。中国两位系统地讲读书法的人:荀子、朱子。

1、循序渐进。根据读书向度,一步一步地来。次序,四书到五经,由《大学》到《论语》到《孟子》到《中庸》。在宋代,叫读书日程,叫日课。吕祖谦说,为学之本莫先于读书,读书之法须令日有课程。郑 老,《读书说》,取四书和五经来读。《毛诗》39224字,《尚书》25700字,《周礼》45806字,《礼记》99020字,《周易》24870字,《春秋左传》116845字,《论语》12700字,《孟子》34685字,《孝经》1903字,九经合起来是48万90个字(实际只有400753字),如果每天读300个字,4年半搞定;150字,9年搞定,成为大家。

2、熟读精思。最好是背下来,反复地思考。

3、虚心涵泳。沉浸到圣贤里面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毫杜撰。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却将圣贤言语来凑。有不合,便穿凿之使合,如何能见得圣贤本意!其虚心涵泳之说如此。(不要排拆圣贤,先入为主)

4、切己体察。读书乃学者第二事。读书已是第二义。朱子曰:入道之门,是将自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元不相干。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已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覆,我实能克已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其切己体察之说如此。

6、着紧用力。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一刮一条痕,医生下猛药,逆水行舟),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其着紧用力之说如此。

6、居敬持志。朱子曰: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不精明。须得养得虚明专精,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其居敬持志之说如此。

7、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

8、读书贵疑。大疑大进,小疑小进,不疑不进。读书要在不疑处有疑,有疑处不疑。看书要看缝隙处,最能启发你的心灵。

第三讲 初唐诗歌 篇6

初唐诗歌

一、初唐诗歌概况

初唐诗歌——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

1.从时间上说,初唐诗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前五十年,是延续齐梁诗风,宫廷诗占据主要地位的时期。

 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齐梁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

2.从风格上说,初唐诗歌逐步把北方文学质朴劲健之气与南方文学清新明媚之风相融合,使唐诗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

3.从形式上说,初唐诗歌完成了从“永明体”到格律诗的进程。

(一)隐逸诗人王绩

 王绩(585—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龙门)人。

 王绩是最早的唐代诗人。其诗多以田园的闲适情趣为内容,风格平淡自然,摆脱了南朝诗歌的雕饰华靡的习气。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王绩的诗歌是唐初诗坛清新朴素的别调,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构成了时代的一个不协调的异体。

 王绩上承陶渊明,下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是六朝山水田园诗到唐代山水田园诗之间的过渡诗人。

(二)宫廷“艳妇”上官仪

 上官仪(约608~664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上官仪是太宗朝后期和高宗朝初期重要的宫廷诗人,也是初唐宫廷作家,齐梁余风的代表诗人。

早春桂林殿应诏

上官仪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这是上官仪应唐太宗之命而作的应诏诗。“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生动地勾画出初春灵动的美景,以动写静,远景与近景结合,天上与地下辉映,体现出诗人的杰出写景技巧,是本诗的警句。

 上官仪诗歌被称为“上官体”,其特点:“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 “绮错婉媚”是指词藻的典雅优美和花样翻新,诗风的委婉与柔媚。

“上官体”是唐代诗人第一个自成一体的风格称号,也是唐初宫廷诗的代称和标志。

 所谓“宫廷诗”,主要指长期以文学侍从或朝廷重臣身份,集于君主周围的诗歌活动和在宫廷范围内创作的诗歌,以及其他创作于宫廷之外却带有宫廷趣味的作品。

 宫廷诗的内容一般浮华空泛,多为应制、奉和、应诏之作,注重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 宫廷诗在形式上追求程式化,词藻华丽,绮错婉媚,讲究对偶,有形式主义倾向

 宫廷诗在风格上表现为绮靡、卑弱。

(三)走出“宫廷”的杜审言

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樊),实洛州巩县(今河南)人。

 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崔融齐名,四人合称“文章四友”。

 “四友”皆为高宗、武后朝的宫廷诗人。

 “四友”皆以格律诗著称,对格律诗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 杜审言诗歌成就最高,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此诗大约作于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时。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虽写宦游思归题材,透露出气象不凡的新格局。

(四)刚健“风骨”初建的“四杰”

 “初唐四杰”指初唐高宗、武后时期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合称。

《旧唐书 • 杨炯传》: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

他们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四人中三人死于非命)——因为行为浪漫,所以受尽了人间的唾骂,因为遭遇悲惨,所以也赢得不少同情。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送别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霍松林评:“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体现其超拔流俗的高远志趣与开阔胸襟,格调高朗。

2.杨炯《从军行》

—— 边塞诗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一介书生愿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整首诗歌体现了唐诗的昂扬精神和壮大的审美追求。

3.卢照邻《长安古意》——七言歌行

内容上:把怀古、艳情、游侠等多种内容交织一体,使都城题材扩大化与复杂化。并以激情的抒发代替宫体诗的词藻堆砌。

 在形式上:篇章结构铺张扬厉,在句式声调,结构布局上突破了宫体诗的旧制。4.骆宾王《在狱咏蝉》—— 咏物诗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情感充沛,用典自然,语多双关,达到咏物诗物我统一的境界。

“初唐四杰”的贡献

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

“四杰”为初唐柔弱委靡的诗风注入昂扬、壮大、浓烈的情调。

 四杰不足:新倾向与旧遗存并存。明•陆时雍《诗境总论》:“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五)格律诗的完成者“沈宋”

“沈宋”是初唐武后及中宗朝的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

“沈宋”的出现,标志着律诗的全面成熟和定型。

宋之问(656 —712)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

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有归日,不敢恨长沙。

宋之问于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春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这首《度大庾岭》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真实生动地叙述了过岭的情景。

这首诗与宋之问前期的应制诗相比,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感情真挚,真正写出了其去国怀乡之痛与贬谪蛮荒之愁。整首诗含思凄婉,哀感动人,而表现上欲露还藏,笔意深曲。

沈佺期(约656~约714或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旧唐书•沈佺期传》说他“尤长于七言之作”,《独不见》是一首较早出现 的优秀七言律诗。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这首诗,虽取材于闺阁生活,语言也未脱尽齐梁以来的浮艳习气,却显得境界广远,气势飞动,读起来给人一种“顺流直下”(《诗薮·内编》卷五)之感。

(六)唐诗的革新者陈子昂

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射洪(今属四川)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以“复古”为革新与进步

陈子昂的诗歌: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与贤人失志的幽愤心态的结合。

1.《感遇》

 形式上——五言古体  思想上——广阔深刻  题材上——丰富多样

感遇(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

诗歌用比兴手法,借兰若在林中“幽独”,悲叹自己虚度年华;借兰若在风中摇落、凋零,难以成就“芳意”,抒发了自己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

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

2.《蓟丘览古》七首及《登幽州台歌》

《蓟丘览古》七首分别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来表达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而《登幽州台歌》是最后一首、带有总结意味的诗歌。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以无限的时间和无穷的空间为背景,高耸起一个伟大而孤傲的自我,给人以崇高的美感。这正是唐代具有浪漫精神的理想人格的象征。

《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自然阔大浑厚之境界与纵览宇宙古今之博大胸襟的结合。形成苍茫辽阔,雄浑有力的艺术境界。罗宗强:

《登幽州台歌》一出,六朝绮靡的诗风的余迹便一扫而光了。诗人的眼光,已经完全从生活琐事中挣脱出来,投向宇宙与人生,浓烈壮大的感情基调,慷慨悲歌、苍凉浑茫,使作为盛唐风骨的序曲出现了。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纠正齐梁以来诗坛习气,完成了诗风改革的使命,使唐诗走上更为广阔的、健康的发展道路。

韩愈《荐士》:“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高棅《唐诗品汇》:“继往开来,中流砥柱,上遏贞观之微波,下决开元之正派。”

(七)唐诗情韵、意境的缔造者刘希夷、张若虚  刘希夷和张若虚以七言长篇歌行著名。

刘希夷(约651—?)唐代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临汝)人。

《代悲白头翁》: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

一方面是韶华易逝,青春不永,另一方面是万物生生不息,衰而又新。所以在伤感之中,又透露出对大自然的永恒生命力的向往。诗中的情思,也并不限于女子的自叹自怜,而包含了更广泛的人生哲理。诗人用明快轻捷的七言歌行体来处理人世沧桑之感,笔调流丽,遂使全诗避免了沉重颓丧之感,而呈现为美丽动人的青春惆怅。

这种青春情调,到了张若虚笔下,又由惜春而一变为对春天的更为炽热的正面讴歌,并融合着对宇宙、对美好人生的热情礼赞。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称为“吴中四士”。

从刘希夷到张若虚,诗歌从 “人”“花”联系,发展到“江”“月”映照,即从着重表现“情”发展到突出表现“境”。

 《春江花月夜》把过去同题的五言短制,变为长篇七言歌行。使诗歌的情韵第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 《春江花月夜》把优美的景色、动人的爱情和深邃的哲理有机融合。

 《春江花月夜》之“境”也从宫体诗的明丽流婉之境升华为晶莹澄澈之境。

初唐诗歌总结

上官仪、文章四友和沈宋等宫廷诗人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律、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 “四杰”及陈子昂打破了宫廷文人一统天下的局面,自觉地批判六朝文风,有意识地在开拓新的诗歌内容、开创新的诗歌风格上进行尝试,促进了唐诗诗风的转变。从“四杰”到陈子昂,才是唐诗的“始音”。

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初唐诗歌在题材范围的扩大、体物写景技巧的成熟、声律的完善、风骨的形成以及情调的营造、诗境创造等方面,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名词术语:

 上官体

 初唐四杰

 沈宋

 文章四友

近体诗

思考问题:

 “四杰”对初唐诗歌的改造。

 陈子昂诗歌主张及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 初唐宫廷诗人对格律诗的贡献。

 王绩田园诗的意义。

第三讲教育管理概论 篇7

一、发病机制及分类

氧的获得和利用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和内呼吸。其过程为外界氧被吸入、弥散入血液, 再与血红蛋白结合, 由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 最后被组织细胞摄入利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能引起组织缺氧, 导致血氧分压降低, 使动脉氧含量 (Ca O2) 降低, 组织供氧不足, 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反应, 表现为呼吸困难。按疾病系统和特点, 呼吸困难分为以下几种。

(一) 肺源性呼吸困难

是指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 导致缺氧和 (或) 二氧化碳潴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大类, 按发病机制分为吸气性、呼气性和混合性呼吸困难。

1. 吸气性呼吸困难

主要是由于喉、气管、支气管等大气道不畅致使进入肺内气体减少, 引起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降低。当P a O2低于8k P a (60m m H g) 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 反射性地增强呼吸运动, 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 吸气时可出现“三凹征”。但当P a O2低于4k P a (30m m H g) 时, 缺氧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大于反射性兴奋作用, 则表现为呼吸浅慢、节律改变甚至呼吸暂停。

2. 呼气性呼吸困难

主要由于小支气管狭窄、阻塞或肺组织弹性减弱所致二氧化碳潴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 a CO2) 升高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 使呼吸中枢兴奋, 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但当P a CO2超过10.7k P a (80m m H g) 时, 反而抑制呼吸中枢, 此时呼吸运动主要靠动脉血低氧分压对血管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得以维持。

3. 混合性呼吸困难

主要是由于广泛性肺部病变, 呼吸面积减少, 影响换气功能所致。肺换气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弥散障碍、肺泡通气与血流功能失调、解剖死腔及动静脉分流增加。无论是弥散功能障碍、肺泡通气与血流功能失调均可引起P a O2下降, 但P a CO2可正常、下降或增高。

(二) 心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呼吸困难是由循环系统疾病所引起, 主要见于左心或右心衰竭。两者发病机制不同, 左心衰竭所致呼吸困难较重。

1. 左心衰竭所致呼吸困难机制

(1) 左心衰竭时左室的阻力增高导致左房压力增高, 致肺静脉、肺毛细血管压力也相应增高, 产生肺淤血、肺水肿使气体弥散功能降低, 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障碍, 通气/血流 (V/Q) 比例失调。肺换气障碍致P a O2降低, 颈动脉体与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兴奋, 从而反射性兴奋呼吸, 引起呼吸困难。 (2) 肺泡内张力增高, 肺牵张感受器受刺激, 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使呼吸中枢兴奋, 而表现为呼吸困难。 (3) 肺泡水肿渗出增加, 肺泡弹性减退, 肺组织顺应性降低, 妨碍其扩张与收缩, 使肺活量降低, 代偿性使呼吸增强, 表现为呼吸困难。 (4) 肺水肿时肺毛细血管旁J感受器敏感性增高, 同时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由于缺氧刺激, 均可引起呼吸困难。 (5) 肺水肿同时伴有支气管、细支气管充血水肿和平滑肌痉挛, 使气道阻力增加, 合并阻塞性通气障碍。

2. 右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1) 右心衰竭时右室射血分数下降, 右室舒张末压力升高, 导致右心房与上腔静脉压升高, 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导致呼吸困难。 (2) 由于右心衰竭时外周阻力增高, 体循环淤血, 血氧含量减少, 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积聚, 刺激呼吸中枢, 表现为呼吸困难。 (3) 下腔静脉压力增高, 并发淤血性肝大、腹水及胸水, 使呼吸运动受限, 也可出现呼吸困难。

(三) 血源性呼吸困难

主要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 以致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呼吸困难。动脉血氧容量和 (或) 血氧含量大多降低, 而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正常。虽然氧分压正常, 但毛细血管床中的氧含量减少, 平均血氧分压降低, 故使组织缺氧, 主要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兴奋呼吸, 表现呼吸困难。多见于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或硫化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强等。大出血或休克时, 因缺氧与血压下降刺激呼吸中枢, 也可出现呼吸困难。

(四) 神经、精神性、肌源性呼吸困难

主要可分为器质性、精神或心因性。器质性主要见于重度颅脑疾患, 当颅内压增高和血供减少时, 可刺激呼吸中枢, 使呼吸变慢而深和 (或) 节律异常。精神性或心因性主要见于癔症, 由于精神或心理因素的影响, 可有呼吸困难的发作, 特点为呼吸浅表而频数, 常因通气过度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有些疾病, 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等可累及呼吸肌, 呼吸运动受限导致呼吸泵衰竭引起呼吸困难。

(五) 中毒性呼吸困难

1. 当各种原因使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增加时, 强烈刺激

呼吸中枢, 出现深而规则的呼吸, 称酸中毒大呼吸。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小管酸中毒。

2. 体温升高及毒性代谢产物刺激呼吸中枢, 使呼吸频率增加。如急性感染、传染病。

3.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 可抑制呼吸中枢, 使呼

吸变缓慢, 表现为呼吸节律异常。如吗啡类、巴比妥类药物、有机磷中毒。

(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由于上呼吸道解剖上的狭窄和呼吸控制功能失调, 上呼吸道开放的力量减低, 睡眠时由于是在快速动眼睡眠期, 咽扩张肌包括颏舌肌及腭帆张肌的张力均明显降低, 加上咽腔本身的狭窄, 使其容易闭合, 从而发生阻塞性呼吸暂停。主要见于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喉气管软化、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

二、病理生理

正常呼吸的维持需经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 包括呼吸中枢的控制, 神经、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性调节, 胸廓的正常结构及运动, 呼吸道通畅, 血循环正常, 吸入肺泡的气体能与血液的气体进行有效的交换等。以上任何一环节发生障碍, 均可导致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按病理生理分为泵衰竭和肺衰竭。

(一) 泵衰竭

驱动或制约呼吸运动的中枢与周围神经、呼吸肌、胸廓等统称为呼吸泵。因呼吸驱动力不足或呼吸运动受胸廓限制而引起的呼吸衰竭称为泵衰竭。其特点是常引起通气不足, 表现为既有低氧血症又有二氧化碳潴留。

(二) 肺衰竭

由气道、肺组织或肺循环障碍引起的呼吸衰竭称肺衰竭。

1. 通透性肺水肿的形成

炎症反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通透性增高, 形成肺间质甚至肺泡水肿, 肺泡透明膜形成和肺泡壁炎症细胞浸润及水肿至肺泡膜增厚。如小支气管管壁因充血、水肿而增厚, 管腔变小甚至完全堵塞, 则可致肺不张, 影响气体交换, 从而引起低氧血症。

2. 肺不张和肺内分流量增加

炎症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 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活性降低, 使肺泡表面张力增加, 肺顺应性降低, 功能残气量减少, 肺泡易塌陷, 从而发生弥漫性肺不张, 后者可导致右至左的肺内分流, 肺内分流量显著增加。

3. 肺血管阻力增加

缺氧、多形核白细胞和血小板在肺内毛细血管内聚集, 微小血栓形成以及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组胺、五羟色胺 (5-H T) 释放等因素, 可导致肺血管阻力增高。晚期肺纤维化导致毛细血管闭塞而引起肺动脉高压。病情越重, 肺血管阻力增高越明显且持久。

4. 肺顺应性降低由于肺间质和肺泡水肿, 以及小气道和肺泡的塌陷导致肺顺应性降低。

上一篇:高一(13)班家长会发言材料下一篇:文秘实习周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