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三农工作总结(精选9篇)
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我县村“两委”班子换届已经结束,新产生的“两委”班子在“三农”工作中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县农民优化发展环境、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加快致富步伐谈几点看法:
一、对当前村“两委”工作环境的感受
(一)从环境上影响村“两委”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不可忽视方面
村官难当:当官难,当村官更难,当好村官难上加难,当干群称赞的村官难过上青天,基本五难:
①基层及民主政治环境不良,政治生态不优,让村“两委”干部伸腰难、放手难。
②村民文化素质不良,小农思想不改,让村干部宣传科技难、推广新技术难。
③双层经营模式不良,与市场经营不适应,让村干部调整产业结构难,新农村建设难,一村一品特色形成难。
④政治体制不彻底、不完善,让“两委”三年一届“一年看二年下,三年等着换”,自治难、自主难、治好难。
⑤村集体经济发育不良,让“两委”筹资难、办事难、发展难。
(二)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上,影响“三农”发展的制约因素不可忽视 目前村“两委”可划分四种类型:①示范型,约占30%。②任务型,约占40%。③涣散型,约占20%。④蛮干型,约占10%。
(1)示范性。有一套形成核心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好班子、有支艰苦创业、实干兴业好队伍、有一条加快发展富村富民的好路子。
(2)任务型。(看摊型)听话、守规、不冒进、不捅娄子、不出事,换句话讲,不思进取、不想事、太平思想不开罪,遇到问题绕道走,工作推推转转、催催干干,维持局面、完成任务、不出大事、没有上访,推动农村经济乏力,很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特别是隐藏了很多矛盾和问题,时间一长就会爆发,形成新瘫痪村,加快发展变成一句空语。
(3)“涣散贻业型”。问题更加严重,这类组织软弱无力,长期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无人干正事,无钱办公事、无人理民事,村困民怨、人心涣散,问题积重难返,久治难愈,经管比例很少,但对好村影响很大,对党的事业危害很大,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严重障碍。
(4)蛮干型。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陈旧,工作还是行政命令的老套路,整天怀念文革时期“黑红棍”、喝醉打人骂人恶习难改,不会做思想工作,野蛮推进工作,指挥农业生产还在搞催种、催收,无文化素养、无一技之长,不能发挥示范带动,不会处理新形势下的农村各种矛盾,多吃多占,心想好处,忘记干部宗旨信念。
(三)从农民素质上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不可忽视
(1)科技素质太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难,有文化的80、90后新一代农民变成进城务工,变成间接市民,在家经营土地从事农业多是妇女、老人,不能外出务工,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难以接受新技术。
(2)生产能力太低。妇幼、老弱、病残、新机械、新品种、高强度劳动承受难
(3)农业投入收入太低。近几年需有党的富民政策、惠农政策,减轻了农民生产成本,但粮食价格偏低,农民的土地收益太差,家里的积蓄用于建房和生活消费,很多家庭以务工收入为主,农业生产变成副业,把土地当作最后保证,没心思经营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二、新一届“两委”班子如何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谈几点感受
新一届“两委”班子想发挥在三农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就必须提升村组织的能力,只有这样农业发展才有动力,农民收入才能有增长,农村生活环境才能有改变,两委形象才能有新提升,党的事业才能有新保证。要实现这一愿望村组织要做到六必须、六突破。
(一)必须紧扣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在加快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发展是乡村党组织的第一要务,更是衡量乡村党组织战斗力的第一标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一切保证发展。作为乡村党组织必须把提升战斗力体现在加快发展上。①要在发展理念上实现转变。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必须解放思想,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协调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②树立加快发展的理念,改变跟在后面追赶式的发展,抓住机遇力求跨越式发展。③树立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搞以浪费资源高投入为代价的发展,努力实现靠科技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通过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突破传统的小农意识,切实强化经营现代农业的思想,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促进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④要在发展目标上重新定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乡村党组织都应当结合实际,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发展速度,研究落实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要在发展思路上拓宽空间。思路决定出路。通过调查我们感到,一些乡村发展缓慢,还是思路问题。当前,对农业地区乡村党组织来说,能否确定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自身的发展优势,能否摆脱传统的农村工作路子,以新的领导方式方法经营农业、经营农民、经营农村。在经营农业上,要大力推进主辅换位战略,加快产业化进程,走出一条发展科技、特色、效益型农业的路子。在经营农民上,要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和劳务输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走出一条深度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路子。在经营农村上,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镇乡村共同发展的路子。
(二)必须抓住提升村党组织战斗能力这一根本,在增强乡村班子执政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战斗力的核心是抓好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干部班子的执政能力,这是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加快建设一支以“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市场经纪人和群众贴心人”为主体的新型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新型干部队伍必须打破常规,加速乡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我县的实践看,“两委”班子形成合力、钢板一块增强攻坚克难的战斗力,大力度推进创业型乡村班子建设,在激励乡村干部实干创业上打破常规。以加快发展为统领,确立创业型乡村班子建设目标,制定乡村班子和乡村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强化激励奖惩措施努力营造一个以发展论优劣、凭实绩用干部、靠实干得升迁的良好工作导向,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提拔重用那些一心一意谋发展、艰苦奋斗创大业的乡村干部,切实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真正做到重用创业者,冲击守业者,惩治败业者。
必须把党员打造成一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力军 提高党员队伍“双带”能力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充分调动为现有老党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参加村里的民事调解小组,村民议事小组。工程旁监组,为拓宽党员在农村政治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帮两委改变发展环境。二是发展新党员要看政治素质,更要看发展经济能力,要看发展能力,更要看带动能力,不能看亲戚,更不能看宗族能力,不能看选举,更不能看小恩小惠。把优秀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吸纳到党的队伍里来,逐渐把党员队伍变成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不能变成亲情团和选举主力军。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根据产业做纽带,支部带发展的思路,自己做到有点思想、有点门路、有点产业、有点资本、有点技术基本要求。不断增强支部在生产上的辐射范围,全方位扶持经济和鼓励农民发展产业,壮大产业,条件成熟后建立以支部产业为主导,以党员产业为主体,经济产业为依托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成产业+合作社+支部的终端党组织的新模式,用能人闯市场、用规模化经营创效益、用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发展走向,把“一村一品”、“一村一业”落到实处。
(三)必须拓宽发展思路抓住以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在解决农民增收难上实现新突破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乡村党组织的领导和服务对象。同时,农民也是现代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解决好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需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条就是坚持一切为了农民,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这应该是我们加强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立足点,也是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的落脚点。使农民得到实惠,就要强化树立群众观念,把对上对下负责一致起来,树立“只要群众兜里有钱花、宁肯胸前不戴花”的思想。
让农民在五个方面得实惠:①惠农政策上不手长,不侵占农民的利益,让农民享受政策成果上得实惠。②为农民提供发展上的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让农民生产上实惠。③为农民解决生产急需的资金,让农民在发展上得实惠。④为农民牵线搭桥结成发展联合体、联合本地相同产业创产业园区,提升本村产业档次、规模、效益,让农民在产业化上得实惠。组织好党员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让农民在发展起劲上得实惠。
三、必须打破常规在村管理体制上实现新突破 现行的乡村管理体制影响和制约着乡村党组织战斗力,必须积极探索改革村管理体制和改进村工作方式的有效措施和办法。须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产业基地党组织、行业协会党组织、劳务输出群体党组织、经济合作党组织,明确其政治责任和作用,组织引导乡村干部进入这些党组织开展工作。切实转变村工作方式,在工作指导上,实现由主要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向示范引导、提供服务方面转变;在抓经济上,实现由习惯靠上级、找领导向抓信息、找市场方面转变;在处理基层矛盾上,实现由靠罚、靠压、简单从事向说服教育、民主协商、依靠法律方向转变。当前乡村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引导,通过健全和依靠村民自治处理各种矛盾,开展农村工作。尤其要积极引导鼓励乡村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的示范服务,来引带群众,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放宽思路,在解决农民问题上实现新突破。
四、必须在上下联动上下功夫,在优化农村工作环境上有新突破
1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作为基层农机工作者, 只有把“三农”服务同自身工作、自身事业发展紧密结合, 使广大职工充分意识到为“三农”服务就是以实际行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 从而进一步增强为“三农”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必须端正工作态度, 明确服务导向, 激发服务热情, 形成不怕吃苦、刻苦钻研, 乐于深入农村, 积极推广新型农业机械, 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 为广大农民服务的良好风气。切实转变农机部门只抓农业机械牌照管理, 只抓农机安全生产, 而忽略广大机手的经济效益的工作思路。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树立了为“三农”服务的标准, 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才能把基层农机工作做好做实, 做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
2 强化服务措施, 促进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落实
(1) 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每年春播、“三夏”、“三秋”生产等农业生产关键时期, 正是科技下乡的黄金季节, 广大职工应深入田间地头, 支援“三夏”、“三秋”生产。作为基层农机主管部门更应加大资金投入, 组织专家顾问、技术人员会同农业部门, 开展现场新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和指导, 手把手交给农民朋友使用、操作、保养维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把新的适用的机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带领农民大胆使用新型机械, 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 提高生产效率, 解放农村劳动力, 从而推动农村经济更快发展。
(2) 搞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带动农民利用农业机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为基层农机管理部门, 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利用好乡镇一线农机工作人员, 开辟科技示范基地, 并率先利用新型农业机械, 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机械化播种、施肥、杀虫、收割, 缩短农时,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进而全面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和技术, 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另外, 切实增强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要让农业大户、产粮大户、蔬菜大户率先使用新型农业机械, 加大扶持力度, 实行大面积耕作, 提高产量, 提高效率, 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3 健全工作机制, 维护农民利益, 促进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落实
(1) 健全工作制度。要全面发动, 广泛宣传, 统一部署, 整体推进, 确保支农惠农政策顺利实施。要充分利用乡镇基层组织、村干部的人力资源优势, 利用集市、电视、广播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 严格做到“乡镇造册、村村宣传、户户皆知”, 将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深入田间地头、农村场院, 使新型农业机械和新型技术尽快被农民领悟、掌握并应用于农业生产, 为农村经济服务。
(2)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合理利用农机补贴资金, 严格把关, 层层落实, 是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为此, 从宣传、发动、报名、再到真正购买几个环节都应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合理分配购机指标, 并张榜公布, 真正使国家的购机补贴专项资金落到实处、用到好处, 更大程度上减轻农民购机资金困难, 切实解决农民想买买不到、想买买不起的问题。另外, 作为农机推广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 坚决拒绝倒买倒卖补贴机具现象的发生。为此, 要加大身份核实力度, 充分调查, 张榜公布, 坚决拒绝挫伤农民群众购机积极性的行为发生。
对于农民反映突出的新问题, 农机部门应及时汇总上报, 及时解决, 以便使先进的农业机械更好地为农民朋友服务。对于机械操作、维修方面的问题, 要及时指导, 及时解决, 不断提高农民朋友的操作技能, 提高生产效率。
4 以“阳光工程”为载体, 搭建科教兴农的工作平台
阳光工程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布局优化的有力载体, 以“阳光工程”培训教育为基础, 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 通过开展实用技术人员培训、技术能手专业培训、技术人员田间地头示范培训等方式, 培养一部分科技兴农的带头人, 使这部分带头人率先利用新型机械, 率先得到实惠, 进而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利用新型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益的主动性、自觉性。
5 组织好跨区作业生产, 提高先进大型农业机械的利用率, 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来,我乡“三农”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密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工作目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稳步推进各项涉农工作,取得了较好实效。
一、完成耕种生产情况
为确保春耕顺利开展,今年开春后,着手做好春耕生产用水准备,科学合理调度生产生活用水,保证耕种生产用水需要。组织人员对农用物资市场进行检查,了解各项物资的供应情况,联合有关部门对农用物资市场进行督查,杜绝了买卖假农用物资现象发生,确保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正常供应,保障耕种生产顺利进行。
二、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海椒、茶叶是我乡传统特色农业,在此基础上,不断整合结构,以合作社模式带动农户。现有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乡志强泡菜厂改善制作工艺,实行订单农业,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乡铁皮石斛园今年增加了三个大棚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水利工作情况
1、做好汛期检查和设施建设工作。今年开春后,为防患于未然,对全乡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点以及水利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制定好抗洪救灾应急预案,落实好防洪值班工作制度,与村委会签订了防洪责任书,并对防洪物资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强配备。
2、做好水利建设工作。
今年,五小水利工程共修建渠道60公里,山坪塘35口,蓄水池10口,总投资1380万元。
四、动物防疫工作情况
与各村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层层召开动员会,部署防疫工作任务,提高群众防疫意识,开展了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节假日前与乡食安办一起为辖区屠宰场进行清理消毒,有效杜绝了其他疫情的发生。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目前为止,我乡未发生重大疫情,确保了一方平安。
五、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从百名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开始,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推进,各帮扶干部结合帮扶对象实际,落实了扶贫政策。对于两个扶贫村(铁道村和民益村),进行以转移劳动力、解决就业等为重点的培训,提高劳动技能。目前,在铁道村落户了200亩藤椒基地,民益村种植杂柑150余亩。
六、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
今年,乡幸福美丽新村全域试点示范建设定在江祠村,1、新建健身广场及配套设施,共计:44.4万元,广场路灯、蓝球桩、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正在建设中,房屋主体已完工,风貌打造正在进行中,预计今年11月底即可全面完工。
2、乡江祠村河西茶叶长廊握手路经过精心策划,宣传动员,全程监督,与魏沟村4社至乡江祠村3社握手路建设项目,于2015年4月20日开工,5月20日全面完工。项目总投资45.635万元。
3、XX县乡种植大户xx完成石斛品种苗培育19000多株,智能种植大棚576平方米,移动苗床435平方米,温室配套设施风机,循环水帘自动喷灌系统,温控设备,电动遮阳网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入共计62.64万元。新建智能大棚苗床、风机、水帘、外遮阳网、温控设备、喷灌系统、蓄水池等共计25.8141万元。
4、乡种植户xx铁皮石斛种植钢架大棚建设,完成种植优质铁皮石斛驯化苗15000株,此项投入7.5万元。标准化钢架连体大棚、苗床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投入7.7685万元。
今年,我乡“三农”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此问题。由于今年7月份遭受了一次大的雷雨大风天气,种植的巨桉等其他树木大面积倾倒,玉米,水稻大面积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总共达21公顷。2016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结构调整,引导农民种植高效益经济作物,在民益村扩大杂柑种植面积达200余亩。加大产业基地的扶持力度,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同时鼓励海椒种植,以示范带动推广。
二、排查防洪安全隐患,加强水利工程维护,为农业增收做保障。
三、加大力度,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争取124户扶贫户如期脱贫,并做好验收工作。督促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推进工作和完善资料。
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建设“现代工业强乡,产业结构兴村,一村一品富民”的总目标,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全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建设、非公经济发展、平安创建等重点工作,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全社区呈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现将2015年我社区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效
1、内设机构进行创新改革。年初,我们将社区原有的东西南北四个片和各站所,重新进行了合并调整和划分,共成立了9个新机构,分别是:党政综合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办公室、环境综治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农业经济发展办公室、城建办公室、民政办公室、财政所、便民大厅。明确了各个办公室的职责,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了行政工作的办事效率。
2、依法行政工作有效推进。我社区认真按照县依法行政办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工作,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着力抓好镇村级班子建设和执法队伍建设,注重建立完善执法配套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努力提升执法水平。积极开展执法宣传活动,在主要路口悬挂横幅,向广大群众散发宣传手册,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300多人次。积极开展学法活动,对机关干部开展了4次法制学习培训,对宪法修正案、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进行了系统学习,努力铸造一支政治强、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廉洁高效的执法队伍。
3、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我社区建立健全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督促检查考评机制、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机制,制定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制度,完善了机关干部管理制度和考勤制度,驻村干部及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并全部上墙,对外公布,在便民的同时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在全中心机关干部中提出了“勤学习、严纪律、树形象”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干部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工作形象,从而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新农村建设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今年年初,我们研究制定了《2015年新农村建设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召开了乡村两级干部大会,明确2015年南仁新农村建设及农业产业化目标任务,扶持政策及保障措施。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今年重点抓好肖马村示范村巩固提升工作。上半年翻新了150㎡的村级阵地,硬化村间街道5条1200米,硬化生产路1条330米,衬砌排污渠1条520米,新修各户门前花坛150余座500余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300余株,播撒花草1100平方米,粉刷墙面800余平方米刷写文化墙、宣传标语300余平方米,彻底清理了2个垃圾死角,每条街道增设了一个村规民约监督员,该村村容村貌得到有效转变,美化绿化工作进一步提升。在农业产业化方面,2015年全力将上寨、董辛、靳塬三个村打造成猕猴桃专业村,发展形成自有品牌,形成南仁7500亩优质猕猴桃种植规模。今年,新建百头以上养猪场2个,100头以上牛场1个,百头以上奶山羊场2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了1.2亿元。开展了职业农民培训6期800余人,培育家庭农场6个,发展种植养殖专业大户16户。新增猕猴桃种植面积560亩,猕猴桃种植预留地580亩,新发展露地种植蔬菜300亩,全社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7万吨。同时做好下寨健康果业,旭日循环农业和陕西圣元果业等4个标准化示范园建园工作,分别获得了省市标准化猕猴桃示范园称号。旭日公司申请注册了由国家商标局颁发的“白龙塬”品牌,获得了两农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设计制作了猕猴桃包装盒4种。靳塬村村民成立了陕西致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吴亩田”商标,设计制作了包装盒,目前主要生产的辣椒酱产品已在网上进行销售。“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武功新秀食品厂研发新产品3个,正在设计制作的新包装1个。武功得胜食品有限公司共有麻花系列产品6个品种,新研发产品2种,新包装1个。
(三)招商引资工作进展顺利,非公经济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全社区经济的战略性工作来抓,紧紧依托南仁纳入县城总体规划这一战略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各项措施,牢固树立“招商引资促发展”的招商意识,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今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3个,引进资金2.52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34520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03%。
(四)平安创建工作凸显成效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县综治维稳及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通过组装宣传车,各村开通广播,乡村两级干部发放宣传单等传统方式宣传外,我们组织派出所、司法所和机关干部深入各村开展平安创建进村宣传活动和“六五”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展牌、宣传册、纪念品、有奖问答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防抢防盗知识和预防邪教知识,增强广大群众共建平安南仁的意识。二是制定《南仁2015年夜间巡逻安排表》,坚持夜间巡逻制度。每季度每村抽查20户固话用户,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满意度进行测评排名,奖励先进村,处罚后进村,做到奖罚分明。三是全力抓好信访稳定工作,制定完善了《关于做好上访户和重点人员稳控工作实施方案》,落实重点信访人员稳控责任。积极化解处理下寨村、兴城村、西合村、倪远村、曹店村、弓家村和华宇征地遗留问题等群众信访工作。今年,中心共受理信访案件23起,成功化解22起,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平安创建知晓率达到90%以上,确保了南仁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五)土地资源规范化管理工作效果显著
按照《南仁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宅基地管理办法》,对全中心宅基地进行统一管理,严禁乱建庄基。今年,配合土地部门在全中心集中开展了土地清查清理活动,调处各类宅基地矛盾纠纷6起。开展了土地卫片执法工作,对发现的违法乱建建筑物进行了拆除,对涉事的2名干部进行党纪处分,有力地打击了非法乱占乱建、住新占旧等现象,进一步规范了各村宅基地管理,全中心耕地保有量达到了2.4万亩。同时,积极做好了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目前已有11村土地确权进行了公示,剩余5个村土地确权公示工作正在筹备当中。
二、当前深化改革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015年是全国深化改革工作的重要一年,各种矛盾和问题突显,我中心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充分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三农”增收难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三是城乡一体化工作难度较大,统筹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四是少数干部执政为民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办事能力不够强,部分群众思想意识不够高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
三、下一步打算
为贯彻中央和省政府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我市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健三农保险服务网络,全面构建“三农”保险保障体系,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保险对“三农”保障能力为目的,以县区为单位,实行“中心辐射、村级延伸”的建设模式,充分调动农村地区现有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切实做好全乡“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全乡涉农保险服务体系,提升保险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遵照“政府引导、服务三农、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依法合规”的基本原则,开展“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二、主要内容
(一)建设目标 对于条件成熟的村建立“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在行政村建立农村协保员网络。
(二)建设内容
分三级建设“三农”保险服务体系网络:
1、“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
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密集、资源相对丰富的重点村设立“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经营和管理范围辐射周边若干村对所辖“三农”保险服务站行使管理职能,负责做好所辖保险营销员和“三农”保险服务站(点)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工作。
2、“三农”保险服务站
在条件一般的村设立“三农”保险服务站,接受附近重点乡“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管理,落实“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的工作部署和指导意见,协助做好“三农”保险承保理赔服务工作,直接向农户提供相关服务。
3、“三农”保险服务点
在各行政村设立“三农”保险服务点,选择一名在本村群众支持率高的人员担任协保员。主要职责为:直接面对农户开展业务宣传、收取保费、核对上报清单、发放保险凭证、协助理赔报案、调查业务风险状况。
(三)建设标准
在条件好的村设立“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由人保财险县区支公司统一按照保监会有关标准建设,要求具有独立办公场所和明显机构标识,人员配备齐全,能够就近独立开展各项涉农保险业务。“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主要负责人由人保财险县区支公司委派,必须为人保财险公司正式员工,负责营销服务部经营管理、团队建设和业务拓展,指导辖内“三农”服务站(点)工作。
在条件一般的村建立“三农”保险服务站,应达到“七个一”建设标准,即:确定一处办公场所、悬挂一块办公标牌、配备一套办公设备、制定一套工作制度、建立一套工作台帐、设置一个宣传信息发布栏、选聘至少一名工作人员。办公场所由当地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协助人保财险各县区支公司解决,费用由人保财险公司承担。其它办公设备及工作人员由人保财险各县区支公司负责配备。“三农”保险服务站至少配备一套办公桌椅、固定电话、资料柜及其它办公用品;条件成熟的地区,可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服务站应结合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保险承保、理赔等工作管理制度,并悬挂上墙;将辖区内农户承保信息、报案信息、理赔信息等分别设置登记薄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工作台帐;在办公场所周围适当的位置设置“三农”保险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中、省、市有关支农惠农政策、开展“三农”保险情况和成效、“三农”保险赔付情况等内容;负责做好本辖区内“三农”保险承保、理赔的协调、宣传和服务工作。
(四)人员队伍建设及管理
“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服务站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村协保员的选聘和管理,由人保财险商洛分公司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选聘管理细则,负责人员的调配、聘用、培训和管理。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各级农业部门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 努力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使命感、自觉性, 始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 始终坚持维护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动摇, 始终坚持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方略不动摇, 始终坚持立足国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不动摇, 着力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 准确把握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思路措施, 以更加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有力有效的工作举措, 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力争到2020年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现代农业面貌初具雏形,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工农城乡互惠一体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更有保障, 农民收入翻番目标如期实现, 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 真正分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明确的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继续落实和完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好势头。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保障主要农产品稳定生产。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加快大型灌区改造与建设等重点工程, 抓好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 稳步提高种粮直补水平和良种补贴标准,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持续增收。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结合党的十八大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一是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 争取在3年内完成, 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继续推动征地制度改革, 合理确定补偿标准, 严格征地程序, 积极推行行之有效的安置方式, 重点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 长远生计有保障”。三是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 全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完成1亿亩的建设任务, 提前谋划好“十三五”任务。四是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着力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土地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行试点, 切实维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
水利部部长陈雷: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三农”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 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对“三农”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 加快农村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为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作出新贡献。
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广泛动员全社会掀起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 突出抓好水毁灾毁水利工程修复, 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工程实施进度, 确保春灌期间能够充分发挥效益。二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全面实施《国家农业节水纲要 (2012-2020年) 》, 突出抓好东北四省 (区) 节水增粮行动, 积极推进西北、华北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研发力度, 加快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三要加快薄弱环节建设,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抓紧落实2013~2015年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 积极推进小 (2) 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全面实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进一步推进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抓紧实施全国抗旱规划, 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和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积极兴修“五小水利”工程。四要加强工程建设管护,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 明年再解决6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着力提高集中供水工程覆盖率, 切实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 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让农民喝上洁净、足量、安全的放心水。五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重点区域以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防治, 全面开展坡耕地综合整治, 积极推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实施革命老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强化水土流失监控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 开展农村水系治理、河道清淤疏浚、山丘区山塘整治。六要科学开发水能资源, 积极发展农村水电。加快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全面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搞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和农村电网改造, 加强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水电安全监管, 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农村水能资源。七要深化农村水利改革, 健全基层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农田水利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进一步探索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新模式, 加快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和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积极推进农村水利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
一、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一是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二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三是落实农业农村改革各项任务;四是推进农业供给册结构性改革;五是以“四个好”创建为抓手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
二、积极支持“五美乡村”行动工作。一是按时完成目标任务;二是积极配合县级部门开展督查;三是按时报送材料;四是完善档案资料。
三、工作落实情况。一是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二是加强组织,落实专人负责。
一、基本情况
上杨乡地处崆峒区南部山区,全乡区域总面积45.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549亩,人均4亩。全乡辖7个村33个社,1575户7176人,其中,回族6761人,占总人口的94.2%。
二、工作开展情况
自“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上杨乡通过及时成立组织机构、认真开展调研摸底、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严格程序强化监督、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形成“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事前警示、事中监督、事后跟踪的工作链条。即以“三结合三突出”抓实事前警示(结合工作岗位,突出警示教育活动;结合项目分类,突出预防职务犯罪;结合风险排查,突出制定防范措施);以“三清查三确保”落实事中监督(清查惠农资金发放情况,确保政策落实深入扎实;清查村级财务使用情况,确保村级财务公开合理;清查惠民项目实施情况,确保资金使用有序规范);以“三配合三健全”做实事后跟踪(配合区直部门,健全协调机制;配合乡属站所,健全监督机制;配合村级组织,健全长效机制)。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迅速行动,形成专项行动强大合力。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保民生、促三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与此同时,及时召开班子专题研究“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工作会议4次,设立乡“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检察服务站,并督促各村成立检察服务联络室,全面安排部署,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认真调研、制定方案,明确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以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为契机,组织乡、村干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主要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方法、主要措施四方面扎实安排,进一步明确了任务,靠实了责任。
(三)精心组织、强化培训,严格程序建立预防体系。按照省、市、区检察院“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乡上于1月23日邀请区检察院工作人员为我乡全体乡、村干部开展了以典型案例为主的警示教育活动,进行“保民生、促三农”专项法律讲座,培训党员干部80余人,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各类法律法规4次。同时在3月中旬邀请区检察院工作人员对项目实施负责人开展警示教育座谈活动,通过座谈交流,建立了项目预警机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提前预告和警示,对全体工作人员常怀警醒之心、常筑防腐之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统筹兼顾、健全机制,确保惠民项目有序推进。紧紧围绕年度工作计划,针对实施的下杨新农村示范点续建、道路硬化、下杨文化广场绿化、下杨村C204桥建设、甲上公路维修改造等10大项目建设内容,找准惠民项目风险点37项,通过充分发挥“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事前警示、事中监督、事后跟踪职能,制定事前警示教育计划7次、事中监督措施13条、事后跟踪做法9项;针对各项惠民政策落实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招标、监理、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后找准风险点58项,制定预防措施60余条;针对惠民政策落实过程中7名领导干部存在的23项个人风险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党员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对策30余条。通过建立以专为主、部门联动,以督为主、惩防并举,以疏为主、化解矛盾的协作机制,确保推进惠民项目建设内容公开、规范施工,为“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的有序开展奠定机制保障。
三、工作成效
通过市、区检察院对我乡的积极指导,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发放教育读本、建立检察联络站(室)、设立意见箱,畅通了群众的诉求渠道。同时进一步做好矛盾排查、建立预防体系,推动专项行动工作进展有序,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效:
(一)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了乡党委领导班子的民主决策机制。重点围绕全乡各项惠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乡党委领导班子以专项行动为抓手,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管理机制、督促贯彻落实、察民情听民意、解民怨化民忧入手。截至目前,对58项惠民项目风险点、23项领导干部个人风险点,共制定完善20项40余条预防制度,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全面了解、重点把握,为乡党委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前提保障。
(二)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党员干部的行为。把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同村社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按照“八项禁令”、“工作职责”等机制内容,制定村社干部管理制度10余条,严格要求村社干部牢牢把握工作方向,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重点,确保村社干部在项目实施、村务管理、财产管理及化解矛盾等方面纪律严明、公开公平、严格程序,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三)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在专项行动的开展中,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20余次,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诉求,掌握群众难题后,在乡党委领导班子讨论研究后,通过制定计划4项,解决群众难题15件。通过“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的开展,取得了让广大群众一致好评和主动参与的满意成效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 我国走过了改革发展的30年。30年, 我国的农村有了巨大变化, 但仍然还很落后, 城乡差别在扩大;30年, 我国农业有了长足发展, 但它仍然还很脆弱, 产业化程度非常低;30年, 我国的农民有了很大进步, 但他们仍然还很贫穷, 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的判断。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关键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增收、农村民主管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重点突破, 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结合基层工作实际, 可以认为:“三农”问题是经济问题, 更是政治问题, 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 首要的是解决农民问题;抓“三农”工作应做好十道减法题。
一、减少农业人口
农村人口比重大, 农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少, 农民人均收入低, 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湖北省竹山县45万多总人口中, 农村居民近40万;全县54万亩耕地农业人口人均1.3亩, 按人平耕种5亩计算, 21万劳力中有50%剩余。那么, 减少农民是一个重要问题。一是继续推进农民进城务工, 获取劳务收入, 从地域上减少农民;二是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扩大非农就业岗位减少农民;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及其相关产业, 使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而减少农民;四是推进小城镇建设, 发展城镇经济减少农民。
二、减少分散居住
有国际友人曾经评价中国是“欧洲的城市, 非洲的乡村”, 虽夸张, 却反映出巨大的城乡差别现实。农村落后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上, 更表现在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质量上。这种局面既是二元经济政策长期作用的结果。人口适度集中既是生产力要素集成的必然选择,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人口集聚程度决定着生产力要素的集约程度和生产观念、消费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文明进步程度。加快农村小集镇建设, 一是有利于节约农业资源。二是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效率, 大幅节约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电视建设投资。三是有利于产业集成, 加速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的产业体系的配套完善和社会化分工协作机制形成,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四是有利于拉动服务性消费, 形成强劲的教育、卫生、文化、物流、社保、政治参与等集团消费需求, 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三、减少土地分散
人们挤在有限耕地上刨饭吃、找钱用, 是农村经济的基本现状, 其土地的经济效益低也是显而易见的。土地既是农民生存的出路, 也是农民发展的桎梏。家庭承包经营是党的农村政策基石, 将长期存在, 不可动摇。这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 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基本制度, 对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规模经营要求, 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解决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与土地适度规模集约经营之间的矛盾, 要靠深化改革。一是要建立健全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 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在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 让土地向大户集中、向产业集中。二是依据实际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经营服务体系, 来帮助解决一家一户的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解决不了、不好解决、解决起来不经济的实际问题。
四、减少分散投资
中央政府实行新的农业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 在整个资金的分配使用中, 部门职能强化, 政府调控能力弱化, 有限资金不能捆绑使用办大事, 零星分散效益低。由此形成的“跑、冒、滴、漏”和分散使用, 大大削弱了投资效应。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集中集成职能, 以综合规划集成项目, 以整合项目集成投资, 实行多头向上争取、一个漏斗向下的投资管理机制, 将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建设、扶贫开发、优势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民生事业建设、移民安置、财政支农等资金捆绑使用, 轮流整村推进。要树立扶持产业主体就是扶持特色产业、扶持特色产业就是扶持农民致富的投资理念, 重点扶持一批农业产加销大户和龙头企业。
五、减少零星生产
稳定解决温饱之后, 农业生产不再是以家庭自给自足生产为基本模式, 而应是一项铺天盖地的产业和顶天立地的事业, 提供丰富而优质的农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消费需求。事实上以分散、零星生产为特征的小农经济, 难以形成市场竞争能力。同时, 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高度关注, 必然会期盼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强力推进, 从农业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骨干农产品生产标准及质量标准制定实施与认证、储藏包装运输与标识各环节, 编织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网。而农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要求较高的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来保障。必须坚持农产品标准化、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业服务社会化, 走品牌经济发展道路, 坚持一乡一品、数乡一品区域化布局, 大力推广板块经济、园区经济、合作经济模式。
六、减少市场风险
由于土地质量、设施条件、自然灾害、供求关系的作用, 农业发展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互相交织的过程不会改变, 农业发展要同时承担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压力不会改变,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和国民经济基础重要地位不会改变, 农产品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会改变, 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不能依赖他国供给的特征不会改变。
事实上以分
抗御自然风险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既需要大量散、零星生产的投资, 也需用较长的时间, 是一个渐进过程。为特征的小而减少市场风险可以称之为“软件”建设, 比较容农经济, 难易做到。首先, 要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对以形成市场称问题, 不仅要建立直达农村的信息平台和网络,
竞争能力。
还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操作它, 及时向农民反映关于品种、数量、质量、价格方面的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 引导农民面向市场搞生产, 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其次, 要解决农产品进市场的问题, 千家万户“提篮小卖”、赶“露水集”, 是小农经济的贸易方式, 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要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市场, 大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队伍,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 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模式, 通过他们将分散的农产品汇集起来推销出去。还要逐步扩大政府补贴的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 健全农业风险社会保障机制。
七、减少村级债务
村级债务实质上反映的是农民负担问题, 是农民出钱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遗留问题。2003年全面清理时, 湖北竹山锁定村级债务11642万元, 主要是修公路、建水利、盖学校和发展集体经济等的欠账和借贷。2004年~2005两年间, 通过变卖资产、转移支付、清收债权、划转企业、核销无效债、债务冲减、清理高息、争取资金等措施, 化解了446万元, 而这两年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增加的基建债务有688.66万元, 呈现出债权减少、债务增加的发展态势, 这就意味着自我化债能力基本丧失, 今后国家投向农村建设发展的资金将有一部分会用来还旧债, 新发展可能难以实现预期。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靠增加投入,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投资取消地方匹配, 按批准的计划建设, 量入为出, 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二是锁定债务, 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逐步化债。三是加大对上争取力度, 利用中央转移支付化解村级债务。
八、减少文盲、科盲
现代农业必须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跨越, 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求有技术密集型的劳动者支撑, 增加科技含量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
村级债务实
质上反映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素质不高和技能缺乏是制约农是农民负担村发展的瓶颈, 竹山40岁以下的农村人口基本普问题, 是农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新文盲基本杜绝, 但适应现
代化产业发展要求的科技知识严重缺失。据调查,
民出钱办农竹山有一定专长、小规模创业有成、有一定社会影村基础设施响力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仅占总人口的1.5%, 其建设和社会中会种养的较多、会加工营销管理的较少, 有一
事业的遗留问题。
技之长的较多、懂系统技术的较少, 生产性领域的较多、服务性领域的较少, 他们的知识来源大多数靠自学和实践积累, 很少经过正规培训和技能认证。将庞大的农民群体转化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一项艰巨长期的战略任务, 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将农民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基础工程, 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常抓不懈。
九、减少弱势群体
农村弱势群体大致有三个层面, 一是年老型, 二是体残型, 三是弱智型, 竹山这类生活水平和政治权利得不到最基本保障的人群在农村人口中占有8%的比重 (残疾人4.05万人、农村低保1.96万人、“五保”0.9万人, 其中, 残疾人和低保、五保人口有交叉) , 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被逐步边缘化。他们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需要特别关爱的一族, 也是我们应该热忱关爱的父老兄弟姐妹。他们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过力所能及的贡献, 有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权利。解决好他们的衣食住行, 事关社会稳定, 事关对外形象, 既是经济问题, 更是政治问题。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绝对贫困人口要全部由政府拿钱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 逐步提高保障标准。认真落实村民自治制度, 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 不断扩大弱势群体有效政治参与。
十、减少朝令夕改
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坚持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杜绝“瞎指挥”。政府对农村工作的推进要运用市场机制和综合调控手段, 尽量减少行政命令。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 一任接着一任干, 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杜绝“一个师傅一套法”。我们付出过太多昂贵的“学费”, 不能重复以往的教训。 (编辑:王露)
编辑后记
由于种种原因, 没能跟潘教授做过多的交流。于是, 我借助于网络, 没想到却有了意外的收获。虽然这篇约稿主述的是“三农”问题, 但潘教授的“主业”却是“文化人”, 尤其是对汉水文化的深入研究, 著有《汉水文化论纲》和《汉水文化概论》。此外他在《中国文化研究》、《文艺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学术论坛》、《华中师大学报》、《宗教研究》等重要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
摘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关键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增收、农村民主管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重点突破, 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村三农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三农工作成效06-26
××市“三农”工作汇报10-16
市三农工作汇报精11-02
县财政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汇报10-01
三农企业信贷07-01
三农问题申论09-06
三农问题研究10-10
聚焦三农专题片10-31
三农问题百度文库10-29
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