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焊机产业报告(精选7篇)
--------2013-2018年中国直流电焊机产业发展前景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部分): 第一部分 市场发展现状
第一章 全球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国际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轨迹综述
一、国际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历程
二、国际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国际直流电焊机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世界直流电焊机行业市场情况
一、2012年世界直流电焊机产业发展现状
二、2012-2013年国际直流电焊机产业发展态势
三、2012-2013年国际直流电焊机行业研发动态
四、2012-2013年全球直流电焊机行业挑战与机会 第三节 部分国家地区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状况
一、2011-2012年美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分析
二、2011-2012年欧洲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分析
三、2011-2012年日本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分析
四、2011-2012年韩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分析
第二章 我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概述
一、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历程
二、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面临问题
三、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我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状况
一、2012年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回顾
二、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三、2013年我国直流电焊机市场特点分析
四、2013年我国直流电焊机市场发展分析 第三节 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供需分析
一、2011-2012年中国直流电焊机市场供给总量分析
二、2011-2012年中国直流电焊机市场供给结构分析
三、2012-2013年中国直流电焊机市场需求总量分析
四、2012-2013年中国直流电焊机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五、2012-2013年中国直流电焊机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第三章 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一、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二、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收入前三家企业 第二节 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产量分析
一、2012年我国直流电焊机产品产量分析
二、2013-2018年我国直流电焊机产品产量预测 第三节 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进出口分析
一、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进口总量及价格
二、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出口总量及价格
三、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
四、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进出口态势展望
第四章 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华北地区
一、2011-2012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1-2012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3-2018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13-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五、2013-2018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第二节 东北地区 第三节 华东地区 第四节 华南地区 第五节 华中地区 第六节 西南地区 第七节 西北地区
第五章 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13-2018年总体投资结构
二、2013-2018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13-2018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13-2018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13-2018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第二节 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直流电焊机投资项目分析
二、可以投资的直流电焊机模式
三、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投资机会
四、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投资新方向 第三节 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直流电焊机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二、我国直流电焊机市场蕴藏的商机
三、金融危机下直流电焊机市场发展前景
四、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二部分 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
第六章 直流电焊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直流电焊机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直流电焊机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直流电焊机企业集中度分析
三、直流电焊机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二节 直流电焊机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重点企业资产总计对比分析
二、重点企业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三、重点企业全年营业收入对比分析
四、重点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分析
五、重点企业综合竞争力对比分析 第三节 直流电焊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2012-2013年直流电焊机行业竞争分析
二、2012-2013年中外直流电焊机产品竞争分析
三、2011-2013年我国直流电焊机市场竞争分析
五、2013-2018年国内主要直流电焊机企业动向
第七章 2013-2018年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概况
一、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二、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三、直流电焊机行业总产值分析
四、直流电焊机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第二节 2011-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市场情况分析
一、直流电焊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二、直流电焊机市场存在的问题
三、直流电焊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11-2012年直流电焊机产销状况分析
一、直流电焊机产量分析
二、直流电焊机产能分析
三、直流电焊机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第四节 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一、产品发展新动态
二、技术新动态
三、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部分 赢利水平与企业分析
第八章 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产销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一、行业产成品情况总体分析
二、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总体分析
第三节 2012年年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九章 直流电焊机行业赢利水平分析 第一节 成本分析
一、2011-2012年直流电焊机原材料价格走势
二、2011-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人工成本分析 第二节 产销运存分析
一、2011-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产销情况
二、2011-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库存情况
三、2011-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资金周转情况 第三节 盈利水平分析
一、2011-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价格走势
二、2011-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三、2011-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毛利率情况
四、2011-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赢利能力
五、2011-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赢利水平
六、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赢利预测
第十章 直流电焊机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销售利润率
一、销售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三节 2012年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一、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12年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一、产值利税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第十一章 直流电焊机企业发展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一节
企业1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产品区域市场占有率分析
三、盈利能力以及利润率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第二节
企业2 第三节
企业3 第四节
企业4 第五节
企业5 略„„
第十二章 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发展特征
一、行业的周期性
二、行业的区域性
三、行业的上下游
四、行业经营模式
第二节 行业投资形势分析
一、行业发展格局
二、行业进入壁垒
三、行业SWOT分析
四、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第三节 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二、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三、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方向
四、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建议 第四节 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策略研究
一、2012年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策略
二、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策略
第十三章 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一节 影响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13年影响直流电焊机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
二、2013年影响直流电焊机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
三、2013年影响直流电焊机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
四、2013年我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五、2013年我国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二节 直流电焊机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一、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市场风险预测
二、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政策风险预测
三、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经营风险预测
四、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技术风险预测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五、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竞争风险预测
六、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其他风险预测
第五部分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及业内专家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 第十四章 直流电焊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中国直流电焊机市场趋势分析
一、2011-2012年我国直流电焊机市场趋势总结
二、2013-2018年我国直流电焊机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一、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产品技术趋势分析
二、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产品价格趋势分析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直流电焊机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3-2018年中国直流电焊机供给预测
二、2013-2018年中国直流电焊机需求预测 第四节 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规划建议
一、直流电焊机行业“十一五”整体规划
二、直流电焊机行业“十二五”发展预测
三、2013-2018年直流电焊机行业规划建议
第十五章 直流电焊机企业管理策略建议 第一节 市场策略分析
一、直流电焊机价格策略分析
二、直流电焊机渠道策略分析 第二节 销售策略分析
一、媒介选择策略分析
二、产品定位策略分析
三、企业宣传策略分析
第三节 提高直流电焊机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提高中国直流电焊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二、直流电焊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方向
三、影响直流电焊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四、提高直流电焊机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第四节 对我国直流电焊机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直流电焊机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二、直流电焊机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三、我国直流电焊机企业的品牌战略
四、直流电焊机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网 址:
7月25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 共同发布《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 (2011) 》 (以下简称《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出席发布会, 介绍了《报告》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报告》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针对中国工业发展和产业政策发布的第一份最系统、最权威的报告。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强国”为主线, 坚持“刻画主要事实、做出基本判断、传递政策信息”的宗旨, 采取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分工合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组织形式, 具有内容全面、信息丰富、观点鲜明、创新点多、政策性强的特点。《报告》由“概览、行业和政策”三部分构成, 包括我国工业总体发展情况的介绍、重点行业发展水平的评析、产业政策总体实施情况的总结、具体产业政策的深入解读、“十一五”产业发展和政策的回顾、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等内容。从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和工业增长五个维度构建了工业发展指数, 并对我国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各个行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
1990年,年轻的我刚走出学校大门来到了枣庄市薛城区纺织机械厂,从事焊工工作。首次参加正式施工工作,就参与24米长的承轨梁焊接工作。这次焊接任务遭遇到了炎热与风大的恶劣天气,困难重重,与身边的工友们齐心合力,想尽办法,最终采用帆布将整个大梁包裹起来,只留一个通风口,保证了焊接质量。焊工人员不畏酷暑,钻进帆布袋里施焊,焊一会儿,透口气,再焊一会儿,再透一口气。
刚参加工作的我刚显露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没有一丝的怯意,为了减少接头,保证焊缝质量,每次都主动延长焊接时间,加班加点,坚持将焊缝在预热的状态下连续焊完。他焊接的焊缝经无损检测,全部符合规范要求。
1997年的夏天,我已是副班长的带领10多名焊工工作。现场制作场地狭小,拼装好的屋面梁无法翻面,造成屋面梁的h型钢对接焊缝无法焊接。该屋面梁的对接焊缝需满足超声波探伤i级焊缝标准。按照惯例,是采取先焊仰面,后焊平面(正面)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无法翻面焊接的难题,但焊接时间长,合格率低。我开动脑筋,打破惯例,提出了在参加焊工选拔考试时有单面焊双面成形的工艺,这种焊接工艺既省时又省力,单面坡口双面成型的焊接工艺,构件反面如果有缺陷或者成型不好,只要打磨处理一下就可以了。在我的启发下,焊工队伍首先在组对梁之前将h型钢上下两块翼板用气焊打好坡口,留2~3mm的钝边,用砂轮机将坡口打磨平整光亮,组对时留4mm间隙,打底焊接时尽量让铁水渗透,使反面焊肉成形。打完底后用砂轮机将焊道里的焊渣清理干净,最后填充盖面。焊缝经ut,一次合格。这种焊接工艺合格率高,业主和监理公司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我以后焊接的屋面梁予以免检的特别待遇。同时建议所有施工单位都沿用此方法进行焊接屋面梁。我的极佳表现,被枣庄市人民政府评为枣庄市技术能手称号。
工业起重机一般为双梁轨结构,行车在桥主梁的轨道上运行。我国设计的行车主梁轨道一般为分段有间隙机械连接,即按供货长度在接口处进行适当地打磨或加工,贴紧对接而成。每12.5m或25m就有一处接口存在,使行车在经过接头时引起冲击和震动,造成对钢梁和行车的种种危害。因此,如何消除行车轨道的接口是厂房行车轨道技术改造的重要课题。为减少和消除这些危害,就必须采用焊接整体轨道来替代分段机械连接式接口轨道。对于钢轨的无缝焊接,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气压焊、接触电阻焊、手工电弧焊法和铝热焊法。其中,铝热焊法已被国内外认为是一种高效率的现场快速焊接方法。采用这种铝热焊接工艺,其最大特点是待焊轨头不需要作特殊处理,整个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均由预热时间、氧气流量、液化气压力等固定参数作保证。且使用的工、机具小巧轻便,易于操作人员直接掌握,不受其它因素影响。单个轨头整个施焊过程完毕不足1小时,相对于其他焊接方法省时、省工。铝热焊法具有如此多的优越性,公司决定到外面取经学习。于是,我和师傅一道,在公司工程部部长、焊接专家刘光秋的指导下,到其它行业学习借鉴先进技术,终于完成了轨道铝热焊接技术的引进,同时也填补了一冶的一项技术空白。作为一名电焊工技师,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处处牢记自己的职责,逐渐养成了用心工作、克服困难、精益求精、一次做好的工作习惯。
2000年5月份我在枣庄市福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以来,我开始着手焊工工作,负责焊工的施工工作、焊工理论钻研、超声波探伤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对1000多焊口进行了超声波探伤工作。
对于一名焊工来说光有实践是不够的,没有理论来做支撑就算不得一个好焊工,所以焊工的理论非常重要。在培训公司新员工时以更生动的方式在课堂上讲给学员,受到了学员和领导的欢迎和赞扬。考虑到大多焊工的文化水平偏低及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我改版了理论教案,使得理论知识更通俗易懂,学员更容易接受。
我先后参与了枣庄市、临沂市电焊工比赛,由山东省建设工程钢结构焊接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在枣庄市焊工比赛中,分别获得省个人第三、第四、第八和团体第一的好成绩,为公司争得了荣誉;
思想积极,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积极参加党小组会议,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平时,我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了解时事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
这次为期数天的生产见习是我们参与实践活动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掌握了某些技能,在这数天的实习中我对电焊的焊接操作等电焊常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深刻体会 。 学到了很多在课堂没学到的知识,受益匪浅。
一、实习目的
1. 了解常见的焊接方法(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和气焊等)的过程,所用的设备、材料、工艺及应用实例。
2.了解常见的焊接缺陷和焊接变形。
3.了解氧气切割的基本原理,气割过程,金属气割的条件及气割应用。
4.了解手工电弧焊和气焊气割的安全技术。
5.初步掌握手工电弧焊的引弧和堆焊平焊波操作技术。
6.一般了解典型焊接结构的焊接生产过程。
二、实习内容
1.手工电弧焊:引弧,堆焊平焊波,平焊对接。
要求熟练掌握引弧技术,引弧位置要准,初步掌握堆焊平焊波和平焊对接操作要领,焊缝成形良好。不要求焊接。
2.气焊、气割:点火灭火,调节气焊火焰,堆焊平焊波,手工气割中等厚度低碳钢板。
要求会点火灭火,能区别三种氧乙炔焰,会调到大小合适的中性焰,体会气焊堆平焊波操作要领。手工气割操作是为了加深体会氧气切割的过程和基本原理。要留心观察整个气割过程工件金属并没有熔化,因而切口窄而齐。最好再气割一下铸铁板,注意观察有何不同现象。
三.现场操作
1 手工电弧焊
1.手工电弧焊过程
观察手工电弧焊操作。了解什么叫手工电弧焊?要用什么设备、焊接材料?并用简图画出手工电弧焊工作概况,包括电网、刀闸(开关)、电焊机、焊钳、焊条、电弧、工件、焊缝等线路连接.
2. 手弧焊机
①了解手弧焊机种类及其大致结构,焊机型号及其主要技术参数,焊机的使用方法(接线与电流调节等)。 ②观摩表演:交流焊机和直流焊机均用 J507 焊打进行焊接,比较其稳弧性。记下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 3 电焊条
①了解电焊条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焊条的种类和结构钢焊条牌号的含义及焊条规格(焊条直径)。 ②观摩表演:用光焊丝和电焊条进行焊接,比较引弧难易、稳弧性、飞溅和焊缝质量(焊缝表面有没有氧化物、气孔等)。记下不同现象。
③观摩表演:碱性焊条和酸性焊条都用交流焊机进行焊接,比较其稳弧性。记下不同现象和结论。 ④在参观焊接生产时,注意观察和比较碱性焊条和酸性焊条的脱渣性。
4 手弧焊工艺
①了解四种常见的接头型式和对接接头的四种常见的坡口型式,坡口的尺寸参数及其作用。参观对接、角接的焊接和多层多道焊。
②了解手工电弧焊的工艺参数及其选择,用不同的电流和不同的速度进行焊接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和结果。 ③参观不同空间位置焊缝的焊接:平焊、立焊、横焊、仰焊和管子全位置焊。注意其焊接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上的不同,比较其焊接质量、生产率和劳动条件等方面的差别。
5 手弧焊操作技术,观摩表演:
①敲击式和摩擦式两种引弧方法。了解操作要领:手腕使劲,提起焊条要快要低。
②堆焊平焊波技术。注意其操作要领。
③锯齿形运条方式。
④对接平焊。了解其整个过程:备料——坡口加工——焊前清理——组对——定位焊——焊接——焊后清理——检验。
6 了解手工电弧焊的安全技术。
7 焊接缺陷与检验方法。
①观察焊接缺陷,了解未焊透、烧穿、气孔、夹渣、裂纹、咬边、焊瘤等缺陷的特征,分析其产生原因(从焊前准备、焊接工艺参数、操作技术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②观看常用的检验方法及其应用:着色检验、磁粉探伤、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和水压试验等。
8 焊接变形
了解焊接变形常见的基本形式及焊接变形的矫正方法(机械矫正和火焰矫正)、观看矫正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b.摩擦法
注意:轻轻接触,迅速提起(2~4mm)。
3.运条
焊条方向:向前进方向倾斜5°~15°。
前进速度:均匀、缓慢、一条直线。
送条速度:控制电弧长度,保持在2~4mm。
4.横向摆动
a.折线式
___________________
b.月牙式
___________________
c.圆周式
___________________
5.开头
稍作休顿(1~2秒)。
6.结尾
处理弧坑(断弧、画圈)。
四、安全操作规程
1.防触电
a. 焊机接地线是否良好。
b. 电源线、焊钳线是否绝缘。
c. 不要触碰焊机后面的电源接头(380V)。
2. 防止弧光灼伤和高温工件烫伤
弧光中含有大量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a. 焊过的`工件不能用手直接触碰。
b. 敲击焊渣时,注意方向,用力适当,以免伤人。
3. 防护用品
面罩、皮手套、胶底鞋、鞋盖、围腰等。
4. 保护设备安全
a. 通电前,焊钳不能放在工作台上,以免短路。
b. 焊接时,如果发现高温、焦臭味、冒烟应该立即停止焊接,切断电源。
c. 焊接完后,关掉电源。
焊工实习心得
众所周知,焊接相对其他的连接方式有着很大的优势。经过前两次的实习,我对焊接的了解有了很大的飞跃,也学会了基础的焊接技术。
我们学的是手工电弧焊,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焊接的理论知识,我知道了什么是焊接,还有焊接的分类,懂得了焊接的基础焊接技术,老师强调了在车间的安全操作规程,我们牢记于心。第一次实习课,我们没有动手操作,虽然只是理论,但是我也觉得学到了很多。我一直以为手工电弧焊在焊接时,焊条是和工件接触的,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才明白,原来焊条和工件分开的,中间有电弧的存在,而且要控制好电弧的长度。还学会了选择电流、引弧、运条等操作。第二次实习课的时候,我们动手实际操作了。我们仔细回忆了老师讲过的内容,刚开始虽然很生疏,引弧时容易把焊条粘在工件上,很是紧张。不过在操作了两三次后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很轻松就做到了老师的要求——焊缝直、长度不超过十厘米。在第一轮操作后,老师对我们提高了要求——焊缝直、长度不超过十厘米、宽度不小于一厘米。我们想到了老师讲过的横向摆动,我使用的是“圆周式”,再动手操作了两三次后,也基本达到了老师的要求。就这样,我们结束了第二次焊工实习。
前言:
许多人可能已经忘记,蜂中国蜂产业品牌营销发展报告产品(包括蜂蜜、蜂胶、蜂王浆等)是最古老的保健品,即便在今天看来,它仍然是最好的保健品之一。无论用怎样挑剔的标准衡量,蜂产品都是最安全、最绿色、作用广泛、效果明显、价格相对低廉优质保健品,可是在很长时间里,它几乎被人遗忘了。
金融危机来临,蜂产业外销受挫,恰逢内需开始增长,表现出强劲市场潜力。但是,就在这样强劲的需求下,蜂行业依然固步自封,四平八稳。
一、行业散乱,群蜂无首
不成熟行业一定处于“两低一无”的状态。“两低”,即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市场集中度低。“一无”,即没有强势领军品牌。这正是当前蜂行业的写照。
目前的蜂产业,企业多而散,规模普遍较小,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凤毛麟角;行业中虽有品牌但都不强势,全国品牌稀少,绝大多数品牌散落在各个区域市场中,行业缺乏老大;行业标准不健全,伪劣产品不断出现,竞争混乱。
老字号品牌如冠生园、老蜂农、百花等,市场信任基础不错,但在品牌营销上大多墨守陈规,无论是产品品类、包装设计,还是在品牌价值的挖掘和传播上,都没有突破。
老品牌江河日下,新品牌却未能及时补上。悦活蜂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终端覆盖面都不高,市场影响力有限。江苏、云南等产区的蜂产品品牌都未能走出地域。
二、蜂拥而出又蜂拥而入,竞争加剧
在2002年前,中国蜂产品出口量全球第一,谓之“蜂拥而出”。之后,中国蜂蜜出口量由第一降至第二。近年来,除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外,贸易摩擦、国外标准加严、反倾销等也一直困扰着蜂产品出口,尤其是在不利汇率,生产成本增加,长期存在药物残留等内忧外患之下,蜂产业外销之路越来越艰难。
相反,国内市场却随着养生热的高涨持续升温,中国蜂产品的消费总量已经跃居全球首位。其中蜂蜜销售量从1979年的不足4万吨上升到现在的近20万吨,增长率近500%;各种蜂产品均呈上升趋势。
国内市场需求的利好,使原来的外销企业“蜂拥而入”,国内市场竞争加剧。首先,积压的库存给企业生存和蜂产品收购带来巨大压力。其次,市场混乱,假冒伪劣严重,出口企业的产品质优价高,在没有品牌的情况下又没有价格优势,销售困难。第三,出口企业极缺国内市场营销组织和经验,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缺乏有战斗力的销售团队。第四,外销转内销企业缺少品牌,无法依靠品牌竞争获得品牌溢价;没有渠道终端,国内市场影响力弱,进入商超困难重重,分销环节增多,成本压力增大。
三、蜂产品,中国消费者既熟悉又陌生
从消费者的认知上看蜂产业,蜂产品是中国消费者熟悉的陌生人。
1、有常识无知识
中国消费者对蜂蜜认知度高,但是认知深度非常不够,在消费时几乎不曾想起。对蜂蜜功效的了解长期停留在润肠通便和养颜上。消费者对蜂产品有常识无知识,只知蜂蜜好,却不知更多,对蜂产品需求的迫切性不强。
2、有认知缺信任
对蜂产品有较深认知的潜在消费者,却对蜂产业缺乏信任。行业中假冒伪劣现象、功效夸大宣传令他们不安。2008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公布蜂蜜产品食品监测情况,合格率只有54%。
3、细分不够,产品严重同质
蜂产业“产品没核,品牌没芯,消费没准”,消费以初级产品为主。需求没有深挖,市场没有细分,产品趋同一致。
以蜂蜜为例,就蜂蜜卖蜂蜜,而且绝大多数是纯蜂蜜,没有独特的诉求和特点,而国外蜂蜜产品消费形态多样,固体蜂蜜、蜂蜜膏、便携蜂蜜、蜂蜜饮料、蜂蜜啤酒、蜂蜜面包、蜂蜜蛋糕、蜂蜜奶酪„„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我国蜂蜜市场长期在初级产品、低端消费上徘徊,利润不断受到挤压。
四、“蜂”起云涌,乱世变局
蜂产业是个古老的产业,可能正因为古老,所以一直守旧。目前的蜂行业就像改革初期的中国,整个行业的品牌营销水平滞后,消费者对天然营养保健品的需求走在了蜂行业前面。
在需求的拉动下,蜂产业“蜂”起云涌,乱世中出现了变局。
从单纯做产品到做功效。不少蜂产品品牌都是在单纯地卖产品,比如百花,其品牌价值只是单纯的蜂产品,近乎在卖白糖。蜂产品对营养健康的优势根本无法从品牌中体现出来。现在,消费需求的升级,反拉企业,促使新生代品牌知蜂堂等诉求产品功能功效,为蜂产业带来了新意。
从泛品牌到专属品牌。目前蜂产品品牌多为一个品牌下包括所有产品,品牌个性不鲜明,品牌价值难以突出。颐生园的“仰妍”系列开始打破这一局限,走入女性养颜美容的专属系列。蜂产品功效众多,开发具有针对性诉求点的专属品牌,将蜂产品所蕴含的功能功效一一释放,将市场放大。这是未来蜂产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方向。
从专一化到多元化。蜂产品应用领域广阔,随着品牌的发展提升,蜂产品将突破蜂蜜、蜂胶、花粉、王浆四大传统品类,将蜂产品延伸到更多领域,多品类发展。今后将诞生形态多样的蜂蜜产品,比如饮品、休闲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化用品,形成综合性、多元化大品牌。
当前,消费者的保健意识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天然绿色,人参、阿胶、虫草,乃至大蒜、绿豆陆续进入消费者乃至投资家的视野,下一个为什么不能是蜂产品?
福来认为,蜂产品是天生的营养保健佳品,是下一个不能让巴菲特发现的潜力股。未来,如果蜂行业群策群力,加强市场教育,蜂产品必将成为消费者广泛认同并接受的天然营养品!消费需求和行业发展必将迎来井喷式释放!
行业不成熟,霸王品牌未出现,竞争未形成清晰格局但是市场需求旺盛增长,这个时期是蜂产品企业做大做强,甚至抢做“蜂王”的最佳战略机遇期!这样的行业这样机遇越来越少,蜂产品企业要倍加珍惜。
有志在蜂产业做大做强、谋求霸主地位的企业,要坚持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打好五张王牌。
一个中心
不成熟的蜂产业正是大企业崛起、诞生行业老大的良机!
30年前,我国的食用油和牛奶市场没有品牌,市场高度分散着。30年后,市场高度集中,食用油品牌集中在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鲁花等几个品牌上,牛奶市场高度集中在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有数的几个品牌上。市场集中后,市场中的前三大品牌占据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仅金龙鱼一个品牌,年销售额高达200多亿人民币,伊利2009年实现全年销售240亿。
做大做强,抢做蜂产业的“金龙鱼”,应该成为有志企业的战略中心!
抢做老大之所以必须成为有志企业的战略中心,是因为“先者生存,优势富集”。
历史上每次大的商业机遇来临的时候可以称为历史节点。最初进入历史节点者,只要比别人多付出一点点成本,就能形成优势,用同济大学王健教授的话来说,叫做“先者生存”。
90年代中国家电市场爆发,接着饮料、电脑、保健品、服装、牛奶市场接二连三地爆发,一个个“新”行业形成,可以说,当今中国各行各业数得出来的大品牌,几乎都是在90年代发现行业做大行业奠定其江湖地位的。
到了20世纪头几年,房地产、汽车、网络、游戏、新媒体等等行业再次爆炸开来,又形成无数的新兴行业和行业老大。
成为老大,就会在品牌、资源、资本、成本、市场、消费者心智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优势。事情没有停止,因为有优势,就会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如此循环,更多的优势向这里聚焦,不断累加,优势集富起来,形成更大的优势。这是不讲理的老大逻辑!
“先者生存,优势富集”的老大逻辑!是许多老大成功的最大秘密!做企业,谁率先领会和运用这个规律,谁就犹如得到上帝的帮助,谁就能率先获得成功!
四个基本点:
要抢做行业老大,就要打破心智屏障 实行创新营销,从品牌上天、渠道下沉、模式杂交、产品功效四个基本点上实施突破。
品牌上天
老大,一定是品牌的,这个品牌一定要有大形象、大信任、大价值。蜂产品虽有品牌但都不强势,保健品行业只做销量不做品牌也已成惯例。在消费者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行业信任度较低的情况下,谁能够树立具有强大形象、高度信任、内涵丰富的大品牌,谁就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渠道下沉
对许多企业,尤其是出口转内销的企业来说,商超渠道难以进入,可以考虑渠道下沉,首先在三四级市场,在便利店、食杂店甚至农贸市场打开市场。
在三四级市场的,蜂产品是高价保健品的极好替代,容易建立品牌影响。企业可以先挖掘农村市场潜力,形成“农村包围城市”之势,再进入城市市场,完成品牌树立和市场积累。华龙集团在农村市场做大做强后,以“今麦郎”品牌进城的成功值得借鉴。
模式杂交
杂交出创新!模式杂交就是借鉴、融合、嫁接其他行业的资源、思路、模式、技术和方法,为我所用,获得突破,从而取得适合自己的创新基因和竞争优势。
蜂产品具有营养食品和保健品的双重属性,能够融合多种元素,具有营销创新的广阔空间。很多行业的成功经验都可为蜂产品所用,比如,在形象和传播上,学习快消品,在营销传播中娱乐化、时尚化,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在宣传功效和促销活动上,学习保健品行业、家电行业,不断推出新概念,将促销和公关、新闻相结合等。
石药集团的果维康维c含片,在产品和推广方式上杂交,让产品糖果化、娱乐化,彻底摆脱“药味”;在渠道上杂交,药店和商超双线作战,在药店显示专业,在超市让消费者更方便。蜂产品无论在休闲糖果领域或者在医药保健市场,都在广泛的杂交创新空间。
产品功效
因为产品功效没有深入人心,消费者对蜂产品没有形成迫切需求。所以蜂产品必须洞悉消费需求,提炼产品概念,培育明星产品。
创可贴怎样加强功效?云南白药说,“有药好得更开快些”。蜂产品的产品功效要深入挖掘,要创新升级。比如蜂蜜与其它食品药材配搭会出现新的功效。与菊花、枸杞搭配,可以养肝明目,与梨或银耳搭配,可以润肺止咳。这些方面需要营销者潜心研究,下点真功夫。
五张王牌:
标准牌
标准是竞争的制高点。蜂产业缺乏标准,领军企业要自己设立标准,同时在行业中牵头,积极做标准的引领和普及工作,同时促进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把行业标准建立起来,占领制高点,让全行业跟着自己跑。阿胶产业中的东阿阿胶,炊具行业中的苏泊尔,鸡蛋行业中的德青源,都是不等不靠,率先制定标准,成为行业标杆的。
市场向来都是先有企业标准,后有行业标准的。如果优秀企业也想坐享其成,恐怕最后只有失去商机了。
产地牌
对食品来说,产地往往是品质的标签。乌江榨菜来自涪陵,华圣脆苹果来自黄土高原。蜂产品也有不少生产之地,如广东从化荔枝蜜,黑龙江饶河县黑蜂自然保护区黑蜂椴树蜜,云南的紫云英蜂蜜等都有较高的知名度。蜂企业要善于把产地优势转化,投射到品牌上,形成品牌优势。
健康牌
健康是趋势,更是消费者购买蜂产品的最主要动因。蜂产品以健康为卖点,极易引起消费者共鸣。鲁花花生油的“不含胆固醇”贴合了当下人们的饮食诉求;“真香真营养”的仲景香菇酱以“300粒香菇21种营养”将营养健康诉求量化,给消费者最直接的感受;汇源的“每天两杯果汁,享受健康生活”更是直接引导健康消费的概念。值得借鉴。
出口牌
长期以来,出口产品在国人心中留下了高品质、好产品的印象,消费者对之有高度的信任,这是出口企业的优势。华圣就以“有护照,好苹果”引领优质苹果概念,蜂产业中众多出口企业也可以深挖出口优势,塑造质量优、信得过的产品和品牌价值。
文化牌
产品越是同质,竞争越是激烈,核心竞争力就越在品牌价值上体现,竞争从产品向着品牌价值上升级。
文化,是品牌价值的重要内容。哪一个悠久的蜂产地没有几个动人故事?哪一个著名品牌没有几个传奇人物?这源于产品高于产品的文化是树立大品牌必不可缺的要素,是最具差异而对手无法模仿的东西。
报告认为, 2009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全国商务系统认真贯彻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战略方针, 积极落实搞活流通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 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城乡消费。在各方努力下, 全国消费规模不断提高, 农村流通体系得到完善, 社区服务网络得到加强, 市场应急调控能力得到提升, 流通竞争活力得到显现, 流通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流通对扩大消费、引导生产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报告显示, 2009年, 流通主要行业从金融危机中实现快速复苏,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批发零售业逐步回暖。全年批发零售业投资额同比增长39.4%, 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7.6%, 虽较上年有所下降, 但比2009年上半年高2.6个百分点。批发业加快提档升级, 新型经营模式快速兴起;零售业态结构调整优化, 外资零售商加大创新和拓展力度。二是住宿餐饮业加速结构调整。全年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6.8%, 经济型酒店、大众化餐饮等低端市场发展迅速。三是物流业止跌企稳。全年实现社会物流总额96.6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四是特殊行业发展趋于活跃。拍卖业成交活跃, 典当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作用明显增强, 二手车市场发展迅速, 全年成交量同比增长22%。
报告提出, 后危机时代, 流通产业发展面临四大任务:一是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现代流通体系, 搞活城乡流通, 扩大居民消费, 推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二是优化流通产业内部结构, 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先导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三是继续推动农村流通的现代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四是通过加大流通业的投入力度, 提高流通效率, 降低流通成本, 增强流通业的竞争力。
报告指出, 2010年, 我国流通业发展面临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 国际贸易难以大幅反弹, 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较大, 流通业发展相对滞后, 但新兴市场需求空间大, 我国经济回升势头良好, 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有所提高, 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因此, 2010年要保持流通业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大力推进国内外市场一体化, 进一步完善城乡流通体系, 加快流通法律法规建设, 打造现代流通设施平台, 全面推进绿色流通, 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走进“十一五”:发展文化事业的新综合与新视野
2006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一系列重大事件凸显出开局之年的新气象。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2003年以来的改革试点进行了全面总结,发出了改革全面推开的信号;9月13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确定了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党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
以上三个文件,是指导“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发展任务以及战略方针。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如果说“十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改革”作为中心环节的话,“十一五”期间则将以“发展”作为基调,即:根据发展的需要理解深化改革的任务,以改革的举措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发展的成效检验改革的成果,并最终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由此可见,“十一五”将成为改革和发展更加紧密结合的时期,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并轨,文化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并举,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汇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逐步形成综合发展态势,为更大范围和更为根本性的改革积蓄力量。
这时,我们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以稳健务实的态度评估形势、制定策略。在这样一个发展冲动极为强烈、多股发展力量冲撞融合的时期,我们要研究一些更为基础性的问题:更加关注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作用;更加关注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运用于文化体制改革;更加关注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看待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
一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上表现出转向常规发展的态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框架已经拉开。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联姻,整体产业链条向上下游的拓展延伸,全国区域性产业布局的初步形成,以及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的遏制,均有长足的进展。
(一)首次经济普查结果发布,文化产业总量不大,但是结构趋于合理
2005年12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首次经济普查的数据,经济总量有较大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有较大提升,这使得人们对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的担心有所缓解。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GDP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原来的年报核算数多出2.3万亿元,增加了16.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3.1∶46.2∶40.7。值得关注的是,在多出的2.3万亿元GDP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有2.13万亿元,占93%,从而使第三产业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使我国经济结构趋近于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的拐点,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已经开始扮演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角。有关专家认为,由于服务业和消费的关系最直接,这一结果也说明,消费在我国三大需求中的拉动作用趋于强劲。
2006年5月19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了根据经济普查的基础数据重新测算的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从业人员996万人(其中个体从业人员89万人),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镇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数据表明,与第三产业总量大大提高正好相反,文化产业总量比以前的统计有较大缩水。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总量尽管不大,但是结构更为合理。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分析,从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数量(78.6∶16.6)、拥有资产(94.5∶4.7)、营业收入(99.1∶0.7)、实现增加值(86.1∶13.6)等指标看,经营性产业单位都大大高于公益性事业单位,说明文化部门已经不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部门”;从法人单位注册类型中内资(96.2%)、港澳台商(2.1%)、外商(1.7%)所占比重看,我国文化领域不断开放,已经呈现多样化形态;从法人单位所有制类型看,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之比为51∶49,其中国家绝对控股的占7.4%,相对控股的占0.6%,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在单位数量上已经不占优势,说明我国文化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形成。
新公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可能被低估,原因应与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指出的第三产业数据变化的原因类似。首先,第三产业大部分是服务业,在原有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中统计基础薄弱,文化机构在第三产业中是最薄弱的领域,更缺乏可供统计的价值指标;其次,第三产业单位类型复杂,财务制度不健全,统计手段落后,文化产业机构大多是事业单位,更缺乏统计条件;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绝大多数单位规模较小,经营状况不稳定,业务活动变动频繁,漏统面较大。总之,我国文化产业在整体上被纳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如果说第三产业的统计基础落后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话,文化产业就是第三产业中统计基础最落后的领域,被低估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应该对此有客观的估计。
(二)文化消费继续平稳增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新兴消费形式不断涌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6.26%,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13.8%,达到1097.5元。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9.3%,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7.16%,达到295.5元。2005年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总量为8372亿元。2006年1~3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98.32元,全年预计将达11700元以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2761.9元,全年预计将达3680元以上。若按照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均保持上年增长率计算,再加上人口增长因素和人口城市化因素,可以估算出2006年全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总量约为9370亿元。按照现阶段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中教育支出占50%计算,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将为4685亿元左右。在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改善的情况下,文化消费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将逐步提高,值得给予更多的关注。本书继续发布了关于中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市场的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由于“十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的发展,人均GDP步入1000~3000美元的新的发展阶段,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从2001年起突破1万元,到2005年达到1.8万元以上,出现了消费领域不断扩展、消费结构升级优化、消费热点变换更迭的喜人态势。新兴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新的产业空间之门次第打开,必将引发城市居民文化消费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变革。
旅游业的兴起,成为2006年文化消费领域发展的一个亮点。10月22日,杭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和“第八届西博会”,成为我国休闲旅游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根据全国“假日办”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旅游业出现“井喷”现象:其中“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游客1.46亿,比2005年同期增长20%;“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游客1.33亿,比2005年同期增长19.3%。
休闲业的发展是我国消费环境得到改善的明显征兆。对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加以审视,可以发现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除了可支配收入连年快速提高外,闲暇时间大大增加也成为一个主要的因素。近年来双休日和黄金周制度的实施,使我国居民已经享受到每年总计114天的法定假日,休闲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数字化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电子消费终端发展迅猛,新娱乐时代来临
在2006年《文化产业蓝皮书》的总报告中,我们以“三网融合将重新打造产业链条”作为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的战略任务,四大文化产业推进项目都与数字技术相关,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关注新兴文化产业,进一步证实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我国广电业在完成基本覆盖后,继续沿着“数字化”的基本路线,推动增值服务的发展。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28亿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为397万户。2006年上半年,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进一步发展到1.3亿户,有线数字用户增至650万户。到2006年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估计会突破1000万户。据国家信息产业部发布的数据,2005年全国新增电话用户9728.1万户,继续了“十五”以来每年增加1亿电话用户的发展势头,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867.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60.4万户;我国电话装机总数达到74386.1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7部/百人和30.3部/百人。2006年1~9月,全国又新增电话用户6860.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1886.1万户,移动电话4974.8万户。因此,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约4亿家庭电视用户、8亿电话用户,覆盖多种消费人群的终端体系。
如何评估这一形势?广电业和通讯业汇流集中反映了三网合一的大趋势,数字化是主流,目前主要涉及广电领域;宽带和移动是两大技术突破口,随着3G手机商用进入倒计时,三网合一的技术目前最可能在通讯领域得以突破;内容的应用是根本,目前正处在巨大变革的前夜。广电领域有带宽和内容优势,但是体制性障碍有待克服,“数字平移”正在进行,商业模式有待形成。通讯领域有市场竞争优势,显示出技术创新、内容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热络景象,可能引领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披露,我国的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2300万人、5450万台,与2005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9.4%和19.5%。此报告还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宽带上网网民人数为77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近2/3,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400万人,年增长率达45.3%。宽带上网的计算机数也在迅速增加,已达到2815万台,占上网计算机数的1/2强。这些数字足以表明,中国互联网的宽带时代已经到来。
而最为醒目的发展动向还是网络的应用,以及新型数字内容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出现。CNNIC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有约1500万人经常使用网络教育,2500万人经常使用网上招聘,经常上网购物的人数为3000万人(与2005年同比增长50%),经常使用博客的人达到2800万(而2005底的调查结果显示还只有大约1500万)。这些发展动向说明,数字化传媒手段的普及正在启动数字内容的应用,网络技术正在生产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产消合一”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新一代“生产消费者”已经出现,“新娱乐时代”已经来临。
“新娱乐时代”以“全民DIY”DIY是“自己动手”的英文缩写。为基本特征,打开了文化内容生产的新空间。2006年初,一部名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短片,通过网络的传播,“恶搞”了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无极》,在网民中引起巨大反响。这个事件的标志性意义在于:无数的普通人发现,他们具有与“精英”同样的文化表达能力和权力。数字化网络媒体使“大规模复制与传播”转向“大规模定制与传播”,进而使每一个消费者都掌握了具有工业规模的文化原创、复制和传播工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开启了新的产业之门。
(四)产业链条上移,内容原创备受重视,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水平实现历史性的提升
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位于文化产业链条的上端,是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基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来说尤其如此。近年来,在国际文化贸易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即从文化产品的全球贸易、文化资本的跨国兼并与整合,转向对本地文化资源的掠夺性占有和使用。中国文化成为对全球文化市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高水平的、唯一性的战略资源。迪斯尼出产的《花木兰》以中国民间题材打造美国大片,可以作为这一动向的端倪;中、韩、日之间关于“端午申遗”、“中医申遗”,以及《西游记》拍摄的各种争论,可以看作这一趋势的发展;2006年,Google在中国推出“图书搜索”项目,揭开了争夺数字化知识资源的序幕,可以看作这一趋势在数字内容领域的全面展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持续致力于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1年通过了《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2年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在这一形势推动下,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呼声持续升高。2004年,在基本完成《中华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基础上,文化部、财政部在全国启动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11名著名学者建议设立“文化遗产日”,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之前,国务院还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已成立了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相关机构,一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特别丰富的省份已经完成了摸底调查和非物质遗产名录的编撰工作。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国家民委共同启动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大型研究项目,计划用五年的时间,进行系统的民族文化发展状况研究,出版性的文化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并制定未来10~20年的民族文化发展战略规划。这标志着我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正在动员起来,为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提供至关重要的智力支持。
(五)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东部文化产业战略升级,产业布局开始形成,产业发展形成合力,东、中、西部各显特色
区域规划是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设想是: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这些设想已经粗具雏形。
2006年1月15日,北京市颁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创新型城市”,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要重点支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由此,北京市以前所未有的突进姿态,从“九五”和“十五”期间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转向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其规格之高、力度之大、势头之猛,为全国瞩目。11~12月,上海举办了第二届“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北京紧接着又举办了“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这一轮发展热潮推向了全国。
如果说上海市提出发展创意产业还只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侧重点的话,北京市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则更像一场声势浩大的战略转型与升级。北京和上海的发展态势使得东部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为之改观,扬起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旗。北京市国家级文化机构密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创意人才集中,软件产业发达,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在内容原创上的高端优势。上海市位于长三角全球制造业中心区,设计业发达,实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将推动文化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联姻,在全国领跑新兴工业化道路。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推断:广州、深圳可能延续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并和香港加强合作,在金融、营销等方面服务全国,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全球化的跳板。我国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的各自特色正显示出来:北京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上海侧重从“中国创造”走向“中国设计”,广州和深圳着眼于从“中国创造”和“中国设计”走向“中国营销”。
西部省份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始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前几年,当“云南映象”走红全国的时候,人们还在谈论“云南现象”,但随着“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多彩贵州风”等品牌化项目的出现,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显示出了模式化的特征:走以地域性民族文化为内涵、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西部原生态和多样化的文化资源、异域的文化风情,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开辟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极大地激发出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创造性潜力。
(六)“走出去”战略初显成效,文化贸易逆差形势有所扭转
多年来,我国国际文化贸易“逆差”问题一直广受关注,版权贸易是其中的重点,被引用率最高的“版权贸易逆差”指标即版权贸易进出口之比达到了10∶1。而2005年以来,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联合发起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采取扶持措施鼓励中国图书“走出去”。这一政策当年就获得了成效。在第57届法兰克福书展上,我国总共达成版权贸易1496种,其中版权输出为615种,版权输出和引进比由原来的1∶10上升至1∶143,为扭转图书进出口版权贸易逆差开创了新局面。2006年9月,在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国输出版权1096项,引入891项,取得输出大于引进的历史性突破。一个月后,在第58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展团推出展品3600多种、4000余册,达成版权输出或签约意向1936项,版权引进1254项,继续推进了版权贸易进出口比例的逆转。
国家版权局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2004年,我国引进与输出版权的比例是7.6∶1。2005年,全国通过出版社共引进图书版权9382项,输出图书版权1434项,引进输出比例为6.5∶1,版权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我们尚未得到2006年的数字,相信逆差将会更进一步缩小。
2006年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走出去”成功案例是出人意料的。2006年1月25~29日,上海“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组团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第33届安格雷姆国际连环画艺术节”,基地选送的漫画家郭竞雄凭借其极富中国特色和美感的漫画作品,在该艺术节上荣获组委会特别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此项有漫画界“奥斯卡奖”之称的顶级奖项。与此同时,郭竞雄还签约世界最大的漫画出版公司太阳出版社,创作根据《封神榜》等中国故事改编的漫画,报酬高达百万美元。郭竞雄也由此成为在欧洲获得版税最高的华人漫画家。
我们注意到,组织参展的机构是我国首家“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这说明产业振兴基地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已经开始发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应有作用。
二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定阶段,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上升,因而刺激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的生成,以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合理方式,缓解供给不足的状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速度快,文化需求也在觉醒之中,但是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与供给方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求不能实现,另一方面是大量无效的产品供给,以及更加巨大的文化资源不能产业化。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市场体制和机制的持续合理化构建,来缓解这一矛盾。
(一)尽管文化消费热点迭出,但是总量过低,基本面仍然比较沉寂,多种原因制约了文化消费需求的释放
在前面的形势分析中,我们做出了消费“平稳增长”的判断,这是在时间向度上的结论。从横向比较的意义上说,特别是将目前消费的总体水平和经济普查后调高的人均GDP相比,我国目前文化消费相对比重下降、总量过低的状况还是比较突出,增长速度也远不能令人满意。就文化消费的基本面而言,多年来所预测的巨大的、带有结构升级特征的增长还没有出现,消费热点还仅仅是局部的现象。
2006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约为4685亿元左右。一个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以上的13亿人口的大国,文化消费总量在4000亿~5000亿元之间,这不是一个合理的数字。根据国际经验,一定的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有相关性。在2003年《文化产业蓝皮书》的总报告中,我们曾经根据这一理论数值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该是44%,文化消费应该在个人消费中占到18%,总量应该是10900亿元;如果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为33%,文化消费在个人消费中应占20%,实际消费总量应为20100亿元。根据这一算法,2005年我国人均GDP就已超过了1700美元,文化消费总量却只有4150亿元左右,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000亿元以上。换句话说,我国居民的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仅仅不到1/4。我国目前文化消费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消费面看,首先是我国城乡之间特别是不同阶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目前我国中低收入阶层达到115亿人左右,是基本的消费群体,居民收入扣除衣食住行、住房、医疗、养老和教育准备等支出后,可用于文化消费的收入其实很少,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其次是目前我国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原来由国家统包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逐步改革为由国家与个人共同负担,导致居民收入预期越来越不确定,居民谨慎消费,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最后是目前文化消费主体素质不高、消费意识淡薄、消费观念落后,抑制了娱乐性文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从供给面看,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效供给不足了。我国文化市场开放程度过低,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管理不规范,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最终导致有效供给短缺,真正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尤其缺乏,使得潜在需求得不到开发,已形成的有效需求也不能满足。
无论用什么原因来解释,如此大的供需差距都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现实。而反过来看,这的确又是一个存在巨大潜在投资机会的领域,关键是如何转变资源配置机制,构建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使潜在的投资机会变为现实。
(二)经济普查凸显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足的“战略性短缺”,市场开放不足使得文化体制改革成果难以检验,产业发展步伐不快
我国经济普查后的数字尽管有一定缺陷,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文化产业“战略性短缺”的形势还是十分严重,亟须以改革促进产业的迅速发展予以缓解。现在的问题是,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与文化市场开放的步骤不协调,市场开放不足使改革后的文化机构没有伸展的空间,无法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中迅速成熟,因而令改革的效果打了折扣。
2003年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提出了“新文化发展观”,结束了多年来“双轨制”的历史,改变了一线文化机构与国家的关系,使之开始向市场主体转变,但是现在看来,令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还有待时日。目前我国的文化市场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也没有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关系,参与改革的国有文化机构难以在真正的市场环境中学会生存之道,因而也就难以通过市场检验改革的成效。与经济的发展相比,文化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还是太低;与已经大致成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文化领域的行政干预色彩还是过浓;与已经开始步入正轨的国企改革相比,国有文化企业还是显得不伦不类,无法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方式运作。
出版业在产品层面上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而企业化和股份化依然步履蹒跚,文化资本市场缺乏开放竞争是重要原因。从表面上看,仍然由政府主管部门控制着的、由500多家出版社构成的出版环节,实行着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行体制,但实际上,40%的畅销书的策划出版功能已经转向了总数达到近4000家的民营工作室参见本书“行业报告”篇。50%左右的发行渠道实际上已经是民营发行机构的天下,其中一些颇具规模的民营发行商实际上已将出版社变成了自己的编辑部。近年来,国有出版机构依旧在行政性垄断的特权保护下运营,越来越“有名无实”,民营书业在市场中发展壮大,却又不能“名正言顺”。这种格局已经造成了国有文化资本的流失。本书中关于出版业的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出版机构库存逐年上升,其增长速度高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2005年库存与年销售额之比已经达到100%,说明相当部分的国有出版企业已经资不抵债,成为空壳。
广电业市场化程度更低。虽然确立了“剥离转制”的改革做法,已经形成了由国有和民营制作机构共同构成的内容生产商群体,但是由于制作机构和播出机构的体制不同,难以形成正常的市场交易关系,致使内容制作机构备受煎熬,经营活动难以为继。本书中关于动漫产业的研究报告显示,在进口动画片的低价冲击下,我国电视台的播出费极低,相对于动画片的制作成本几乎达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电视台播出费只有制作成本的1/10)。如此低的回报率只能让动画片制作企业停止迈向市场的步伐,转而寻求政府的支持,因而出现了市场机制不断萎缩、播出机构在政府推动下不断增加、节目需求飞速攀升的不良局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已经形成平分天下的局面,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在数量上已经不占优势,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从监管角度看,必须考虑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和“反垄断”问题了。如果已经“企业化”了的国有文化机构仍然要求特殊的产业政策保护,甚至攫取市场垄断利益,将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雷同,可能落入产业发展的陷阱
研究显示,与我国经济发展东、中、西部不平衡的发展形势相一致,文化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态势,在整体发展不足的形势下,出现了文化资本的局部过剩。本书基于经济普查后公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专业分析,发现文化产业诸多指标均显示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但是投资收益数据却显示出西部省份高于东部地区。也就是说,我国文化产业总体上发展不足,但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更为突出。东部发达地区高于平均水平,已经开始出现产业单位过于集中、产业能力过剩、资产收益下降的情况;中西部地区则产业发展不足,资产收益大大高于东部发达地区,大有可为。这也说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文化资本过于集中,逐步成为文化资本输出地区,而西部的投资机会则好于东部地区,成为吸纳投资的最佳区域。
区域发展不平衡本身是正常现象,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有合适的发展战略,以实现良性的发展。目前,全国许多省市都完成了“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尽管都力图在盘点地方文化资源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但是仍然有发展思路单
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区域特色不够明显。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趋势,超出了自身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条件,必将陷入经营困境,成为不久就会到来的新一轮“洗牌”中的牺牲品。能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四)发展冲动巨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政策供给不足,监管手段滞后,发展环境不顺
近年来我们在蓝皮书的“总报告”中一再强调了一个观点,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文化产业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又存在“战略性短缺”,于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冲动很大,造成改革和发展处在一种“紧平衡”状态。目前看来,由于各方面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高压态势仍在继续,但是全国统一市场还没有形成,行业、区域壁垒所导致的条块分割问题依然严重,发展环境依然不顺。为了追求发展的短期利益而重新启动传统体制和机制的情况,以及因改革滞后、政策供给不足而拖发展后腿的情况都有出现。
比如说,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各种“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不断涌现;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文化节庆活动不断举办,动辄就投入大笔资金,开展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以行政命令指挥企业上阵,令一些企业疲于奔命。热闹过后,企业却发现,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产业发展环境并无改善,于是继续向政府要政策、要资源。而政府也发现,在财政资金支持下营造出来的发展氛围,还需要财政资金的后续投入才能维系。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这种持续博弈的过程抑制了市场机制的形成。
在东部发达地区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后,出现了文化部门与科技部门携手,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宣传文化部门、科技教育部门连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积极合作的有利局面。不同部门都开始在资金上向文化创意产业倾斜,有关文件也明确规定要以“产业基金”和“专项资金”等手段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究竟如何为各类产业资金设计出安全、高效的使用方案,以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又成为新的问题。
并且,对新兴产业如何实施有效的政府监管也正在成为亟须创新的领域。如前所述,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开辟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但是也凸显了新的监管难题。“网络博客”的超常增长如疾风迅雨般袭来,在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全民DIY”在落实了平等文化权利的同时,缺乏个人自律,道德责任缺失的状况也颇为明显。
从传统体制下发展文化事业到改革体制以发展文化产业,是一次历史性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势崛起,又出现了新的政策创新要求,我们所面临的局面是复杂而紧迫的。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并且已经超越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初期动员阶段,应该以一种从容的心态面对挑战。我们既不能不加思考地盲目追赶,也不必由于可能出现未曾预料的发展形势而盲目焦虑。不择手段地推动产业的发展,与害怕“管不住”而抑制发展的要求,都是有害的。对于我们这个长期以来将文化笼统地作为意识形态来管理的国家,消极防御和盲目赶超是典型的旧传统文化心态,现在应该有所改变了。
(五)文化产业发展高潮的兴起与理论研究的落后形成落差,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机制落后于发展现实需要的状况日益突出
文化产业须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推动,并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是一个特别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现代知识产业,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极为落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为滞后。近20年来,文化产业相关理论已经在国际学术界成为新的热点,并日益显示出当代学术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的特点,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独特品格,已经在政策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一发展趋势迄今为止尚未在我国产生应有的反响。本应是主角的经济学家们由于研究文化产业机会成本过高而无暇顾及,文化学家则局限于文本研究的学科传统而难以进行规范的产业分析,传媒学对于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的研究比较专业,但是仍然有视野狭窄的问题。近年来,有关部门举办了大量的与“文化产业”有关的论坛,但它们大多具有浓重的“造势”与“做秀”的色彩;成立了大量以“文化产业”为名的研究机构,但实际研究能力有限;撰写了无数“专著”和“论文”,但篇幅的浩大往往不能掩饰内容的贫乏。在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巨大需求与建设性成果的有限供给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落差。
教育机构则是另一番情景。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国各高等院校积极开辟新专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增长速度极快,特别是动漫游戏等热门专业已经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规模,但是,在师资力量、教材准备、学科建设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明显不足。这一状况令人担忧。近年来,对于教育领域中的问题各方面批评不绝于耳,文化产业的教育又是一个例证。国家有关部门对教育发展缺乏规划,对教育质量忽视控制,致使教育机构为了增加收入而盲目开办热门专业,是目前乱局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对文化产业学科定位不清,政策指导和支持不够,则是直接的诱因。
理论研究给予文化产业发展以智力支持,教育机构奠定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基础,我国文化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以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三预测与建议
刚刚过去的2006年结束了WTO的“后过渡期”,显现出文化产业发展受到多股力量的推动,将进入又一个发展的上升通道。这些力量包括: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所导致的内容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出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规模合流,以及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增长,等等。我们应该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视野,从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出发,更好地利用这些发展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登上新的台阶。
(一)建设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本书的“总报告”中,我们对消费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作为对发展形势的更全面的评估和对“战略性短缺”更为全面的解释。根据2006年公布的经济普查数据测算,我国2007年人均GDP将接近甚至超过2000美元,如果消费没有实质性的启动和结构性的升级,将使发展更加不平衡。启动文化消费成为一项战略性任务。
制约消费的因素很多,收入差别过大是主要因素,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解决方案之一。近年来,我们对文化产业供给不足给予了较多关注,着力于释放体制内国有文化机构的存量潜力,强调通过改革文化体制,区分事业和企业,达到解放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有效文化需求的目的。但是我们也发现,对私人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主要依赖于个人文化消费能力,对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消费能力不足人群,满足文化消费需求还要依靠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且,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可能很快解决,贫富分化也会长期存在,个人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明显缓解。因此,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放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是将人民群众潜在文化需求转化为现实文化需求,进一步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大任务。在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被列在发展文化产业之前,地位更加突出,就是适应了以上所说的发展需要。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是改革公共文化管理体制,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并将产生延伸性影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精神就是:政府退出公共文化产品“垄断性的生产和提供者”的地位,创造各种体制条件、政策条件、社会条件,保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提供。这套新体制成功建立的条件超出文化体制之外,取决于宏观体制环境的变化以及法治环境和公民社会的成熟。在这方面,我国社会组织中“第三社会部门”的发育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是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建议将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放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中做进一步的统筹考虑,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质性举措,有效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以达到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目的。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上市,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
我国“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体制性变量因素将有所降低,市场环境的基础性作用将加大,建设文化市场将对巩固改革成果、扩展改革空间、延伸改革影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可以预见,尽管在目前已确定的改革蓝图中,文化产业仍然是一个“有限开放”的领域,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准入限制,但是由于体制外增量领域民营文化产业机构的日益成长壮大,要求“公平竞争”、“国民待遇”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增强,政府对行业的监管方式必然从传统的“准入式管理”转向“市场化管理”,对国有文化机构的监管方式必然从“实物监管”模式转向“资产监管”模式,文化资本市场的建设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必然步入快车道。10年前,国有企业改革曾经经历过从“国营企业”(国家与企业之间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不分)向“国有企业”(国家与企业之间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离),再向“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参股,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转化过程,最后才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文化企业也将走上这条道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已经确定的政府职能转变将进一步落实,逐步切断国有文化机构与各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依附关系,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和事业制度,实行规范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框架将走向成熟,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战略性重组,以及国有文化资产价值形态的有机流转,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批“战略投资者”,壮大我国民族文化产业中国有文化经济的实力和控制力。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期,也是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机遇期。在技术进步不断加速、新的内容生产模式日益成熟、文化市场不断扩展壮大的形势下,有关主管部门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改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被动应付将延搁时日,不断增加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的时间成本,主动应对才有可能抓住机遇,从而引导国有文化企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海洋,置之死地而后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适应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汇流的发展趋势,实行体制和政策的综合创新,形成跨产业、跨部门的发展合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自2006年初中央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到年底在北京举办“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显然正在与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战略合流。中国大地正在上演着一场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双向推动,跨产业、跨部门、跨地区多方合作的文化经济发展的大戏。
跨产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依赖于体制、机制、政策的创新。上海市成立了“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有效地整合了政府和民间两种力量,营造出发展的良好态势。北京市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形成了由20多个局、委、办参与的协调机制,并正在酝酿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文博会期间,北京市为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挂了牌,开始逐步落实文化创意产业政策。
真正形成发展的合力还需要在政策创新上下工夫。从国外的发展情况看,文化创意产业体现了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汇流,是经济、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结合了文化政策和高科技政策的精华,已经成为政策创新的热门领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关注其“聚集”的特征,但是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区”不是盖厂房,也不是盖写字楼,而是要建设富于创造性的“社区”,以及提升城市整体生活品质。这就要建立合乎创意产业发展的产、学、研新型合作开发模式,要形成适合创意人才生活的宽容的文化氛围,要有规范有序的商业环境,以及完善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等。建议深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特点,启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的创新性研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特别要关注目前大笔投入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效率,防范风险,避免其成为复制传统体制和机制的无效资金。
(四)正确认识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战略趋同,主要表现在一哄而上地进行“产业链升级”,大搞动漫游戏产业。这个问题产生于对当代文化产业过于单一和片面的认识。
首先,文化产业也具有一般产业特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条件向产业链高端升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还要从事“中低端”加工制造,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正有条件的地区解放出来进行产业升级。其次,当代文化产业已经超越了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工业”阶段,其上端渗入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开发,下端深入到个人日常消费生活的每个角落,旁及当代经济的各个部门,成为经济与文化普遍互渗、多方融合,并提升整体生活质量的普遍性产业。换句话说,当代文化产业不仅有“高科技含量和资本密集”部门,也有“高传统技能含量和劳动力密集”部门。前者表现了信息产业向“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大城市为依托;后者则可以和传统服务业结合,甚至可以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将越来越多的行业卷入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产业发展的多种路径,对于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产业结构大有好处。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应该适应不同地区的客观条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东部发达地区,由于具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基础和高水平的现代消费群体,劳动力价格也较高,宜于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的文化产业类型。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有丰富而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及传统和民间消费习惯,宜于发展“高传统技能含量和劳动力密集”的文化产业类型。只要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创意,适应消费需要,无论哪种类型都有发展的机会。我国西部一些省份近年来探索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开发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衍生产品和特色产业群,实现了文化脱贫,开辟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推动了社会整体的和谐、进步。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大力推广。
认清资源优势,就会大大减少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建议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从本地资源优势出发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加快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要求;既要遵循国际上产业发展的一般发展逻辑,也要承继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特殊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学习和了解国外文化产业的理论,又不能完全照搬现成的理论模式,而要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理论。
中国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直到2000年,文化产业才完成了“合法化”阶段,开始了“合理化”过程。“十五”期间文化产业突飞猛进,文化体制改革措施和文化政策密集出台,而文化产业研究却显得捉襟见肘,成果供给明显不足。随着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趋于稳定,文化产业开始了一个更为常规化的发展时期,文化产业研究也应该有一个更加冷静与专业化的面貌了。建议少搞一些大而无用的会议和论坛,多从事一点实实在在的研究和探讨。少做些一般性议论,多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案例研究。在这方面,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仍然负有专门责任:应该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给予文化产业研究以应有的地位了。
社会科学研究的体制和机制也面临创新。我们正在进入发展知识经济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新时期,体制性创新是新时期国家间竞争的关键所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国家创新实践紧密相关,承担着制度创新的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职责,应该有所作为。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创新公共政策研究机制,加强政府采购,为培育民间研究力量、改善发展战略和相应政策研究供给短缺状况做出更大努力。
(六)全面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的文化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
2006年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结束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为标志,开始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时期。正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所指出的,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时我们应该考虑一些更为长远和根本性的问题。文化教育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复兴依赖于整整一代乃至几代的文化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但是我们今天的中小学文化艺术教育却还不符合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要求。
【中国电焊机产业报告】推荐阅读:
金工实习报告电焊工09-21
气割电焊措施06-01
电焊安全试题11-06
电焊培训总结11-27
电焊工试题答案06-18
电焊工作业规范10-29
中级电焊工试卷11-23
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05-31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报告06-09
电焊工安全作业规程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