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创新教育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的语文创新教育(共8篇)

我的语文创新教育 篇1

------我的语文课堂形式的创新

塔畈中心小学叶小飞

今年我担任了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几年来的实践,对小班化语文教学也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我深知,为了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最优化,必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思想和小班化教育理论,根据小班教育的特点。开学以来我也做了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课前要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教会孩子收集、查找资料和运用资料。学生在开展某项活动之前,自己查阅资料,进行自我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生学习每篇课文前,都要学生花时间自己查找资料,做好生字卡片。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有人认为,主动探索的学习只适合于高年级学生,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其实,这是一种保守的看法。低年级的学生,同样具有探索的兴趣和愿望,只不过要为他们设计适宜的活动方式,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尽管他们的知识少,但已经有各不相同的学习积累。另外,学生学习的渠道很多,如电脑、课外书、父母的帮助都有利于他们进行活动。于是,我针对孩子不同的生活经验,区别不同的课型,课前准备,课中引导,课后布置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方法。当学生尝到了甜头,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的时候,学生加工提炼材料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并将这些好的习惯保持着。每周一的阅读课上,要学生摘抄一点好词好句一周交流一次,认真的学生加以表扬,激励学生多看书。

2、多形式多途径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我还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途径和方式。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学生很喜欢。因此,如有的课文,让学生演一演;有的课文,让学生讲一讲;通过续说课文,让学生编一编;通过每周的日记,让学生写一写。总之,在教学相长活动中,注重根据教材实际,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增进了学生对文学的鉴赏力,使我们的孩子表达、交流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为正确、合理使用语言文字,提高实践和运用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3、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能力,朗读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学生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的提高,主要途径就是范文的内化。因此,我积极探索读中悟、悟中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感悟、意会、借助收集材料,想象其情景,从而积累语言。首先,针对低年级小班学生处于阅读的起步阶段,我借助色彩明快的图画、头饰、动画、声像等手段,在愉悦的情景中去欣赏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我第一次读的目的是读准读通,第二次读的目的是读中感悟理解。第三次读则是熟能生巧,拓展思维。

4、展开联想,拓宽渠道,形成综合实践能力,学中求广,滚动学习,举一反三,学一组带一串,学一篇读几篇是小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途径。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仿写,时而续

编课文,时而表演课本剧,让学生展开联想,发挥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中,我先做了课件让学生观看不同的黄山奇石,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样子,自己再编一块奇石,学生有的编了“双狮抢球”、有的编了“龟兔赛跑”等等,学生们的思维得以尽情驰骋,学生通过再造想象,写作能力得以提高,听、说、语言组织能力得以发展,课内知识得到有效延伸。这样一来,学生既能活跃思维,又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很好地提高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5、教师要变换角色,以学生的身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耐心的倾听,全身心的投入。“平等对话”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到孩子中去,蹲下身来,与孩子双眸对视,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理解、学会欣赏,成为孩子们的真心朋友。师生的共同实践活动,既是增进彼此感情的良好途径,更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要树立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扩展学生实践的时空。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跳”出课堂,才会具有生命力。在上《秋天来了》这篇课文前,我带领学生到大千公园去观察,在课上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感受到的说一说,学完课文后,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练习:大自然中的秋天美丽无比,只要你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肯定会有不少的收获。因此老师让你们利用星期日与家人一起去郊外走走,喜欢画画的小朋友把你找到的秋天画下来,喜欢说的就说给爸爸妈妈听,喜欢写的人还可以用几句话连贯地写成周记。这样的作业对

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特长,同时将知识寓于有趣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学得有趣扎实。这节课,学生从课前找秋天,课上说秋天、到课后画秋天,写秋天,其实就是一个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过程。

6、宽松的情感氛围,构建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小班化教学中,如在学习生字时,我总是说:“谁能来带读?”“谁能来教教小朋友,这个字怎么记?”遇到难题时,我总是说:“谁能帮老师想想怎么办?”每当这时,教室里总是小手林立。因小班人数少,在教学中我尽可能满足每位学生当小老师的愿望。这样在老师及时随机的表扬中,小老师们的自信心更强了,学习积极性更高了,知识掌握也更牢固了。特别是那些学困生,他们也多想展示自己啊!让他们来领读,他们可乐了。

我的语文创新教育 篇2

尝试学法指导

20世纪80年代初, 语文教学研究日趋活跃, 一些教学类期刊陆续介绍语文教育界前辈们的教学思想, 其中以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思想传播和研究为最多。我根据叶老的思想尝试着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归纳, 先后发表了《教给自学方法》《分段训练的时机和方法》《谈学法的指导》等经验总结, 其中以《运用“结构———功能”原理改进学法指导》最为完整。这篇文章以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为指导, 提出了优化学法指导的几点做法, 主要有:

1.优化教者的思维流程结构, 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

该做法强调教者在处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学过程这几者关系的时候, 应根据教材内容优先考虑学生可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接着考虑教师该如何教给相应的学习方法, 然后设计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真正体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和“以学论教”的思想。

2.系统组织安排学法结构, 保证学法指导的科学性。

该做法强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语文的规律, 将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方法进行系统的设计。如, 在低年段重点指导学习字词的方法, 在中年段重点指导学习句段的方法, 在高年段重点指导学习篇章的方法, 提出了每个年段学法指导的具体内容, 形成了低、中、高年级的学法结构, 使学法指导更具层次性和系统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结构, 增进学法指导的实践性。

该做法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很强的学科, 语文学法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掌握。设计了“示范———归纳———运用”“自学———讨论———归纳———运用”“迁移———自学———讨论———总结提高”等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结构。

4.全面培养学生运用学法的能力结构, 提高学法指导的有效性。

该做法强调语文学法指导, 不仅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更指学生应具有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 即学生获得有关学习方法的使用价值的认识, 充分认识具体学法的适用范围, 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方法。

经过这一阶段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 我足够重视了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自学能力的问题。但是由于自己对语文教学目标任务缺乏整体把握, 教学过于集中在“学法”这一点上, 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比较薄弱, 学生获得的学习方法比较抽象, 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由于我教学的不当, 这阶段我所带班上的学生在语文素质的发展上是蒙受了损失的。

模仿思维训练

1983年9月,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在以吕型伟先生等为代表的教育家们提出的“创造教育”“创新教育”改革思想的影响和特级教师们的引领下, 我也逐步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 并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了《浅谈儿童的思维特点与寓言教学》《阅读教学与培养创造思维》等经验论文, 并发表于《教育研究》, 其主要内容有:

1.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教育要开发人的潜能, 满足儿童生存、发展与创造的欲望, 让儿童在创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2.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可能性。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性、汉语的灵活多变性、汉字的构词能力特别强等特点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3.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特殊性。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是一种特殊的创造, 是指创造了学生个体世界中前所未有的东西。对小学生来说, 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 就称得上是创造。

4.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与方法, 主要有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创新氛围, 丰富形象感知、提供创新素材, 体验成功乐趣、强化创新动机, 引导自主探究、体验创新过程等。

“创造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和实施,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创造热情, 语文教育改革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就我个人而言, 由于存在着与前一阶段同样的认识上的偏差, 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上, 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学生的语文积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导致学生的语文基础还是不够扎实。

强化思想教育

1989年, 全党全社会组织开展了以“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为内容的“两史一情”教育活动, 学校自然成为开展此项教育活动的重点部门, 而语文学科更是适合开展此项教育的重要课程。那时, 我已经踏上了学校语文教学的管理岗位, 有条件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响应上级的号召开展教育工作, 此后在《江苏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考》一文总结了当时的主要做法:全面领会“两纲”精神, 整体把握教材体系, 确保思想品德教育有高度;广泛探寻渗透渠道, 丰富扩展语言内涵, 确保思想教育有深度;遵循德育规律, 有机提供知行迁移机会, 确保思想教育有力度。

应该说, 从当时的政治形势来说, 我所组织开展的语文教学渗透“两史一情”教育工作是非常全面、非常深入的, 也是非常有成效的。但是, 由于过分地注重政治的内容, 过多地强调思想教育的因素, 使得语文教学带有明显的思想品德课甚至是政治课的色彩, 有必要如李伯棠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所呼吁的那样:“要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尾巴彻底割掉, 以保持阅读教学的纯洁性, 让阅读教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探索朗读教学

1990年,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制定颁发了45号文件, 提出了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 提出以语文学科为切入口, 以此带动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1993年, 我被推荐为苏州市语文教改带头人。秋季开学不久, 苏州市语文教研员黄年胜老师和著名特级教师庄杏珍老师来校对我进行考察, 听我执教《古井》一课。听完课以后, 两位老师对我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批评意见, 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 培养语感。当时, 由于我缺乏对语文教学的正确认识, 只知道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却不懂得其实质意义, 更不明白该如何操作。幸运的是, 那年我在《江苏教育》上读到了著名特级教师陈树民老师关于朗读问题的系列文章, 对朗读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1996年9月, 我被调到常熟市教育局教科室工作, 无意之中在一个小书橱里发现了一本改变我语文教学观念的好书———《阅读教学论集》。我如获至宝, 认真阅读摘录并努力实践。《谈以朗读为主线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朗读与对话》《诵读教学研究》等论文, 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此后的实践中, 我通过实践明理、自读品味、想象体味、角色体验、演读体悟、比较领悟、评议深化等方式组织以朗读为主线的语文课堂教学, 朗读已经成为我如今设计教学的基本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 在上世纪末新世纪初开展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中, 我有幸与巢宗祺、陆志平、方智范、成尚荣、朱家珑、李亮等语文教育专家们一起参与了《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在与专家们东奔西跑的一回又一回的研讨过程中, 我从他们身上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对语文教学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握, 这对于自己的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都有莫大的帮助。如今, 由巢宗祺教授领衔的华东师范大学语文研究中心将我校作为他们的教学基地, 也正是得益于当初与他们的共处。

迷恋学科整合

上世纪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信息化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应用。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启动, 教育信息化工作正式列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了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我校自1998年开始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构建数码校园, 学校围绕独立承担的教育部“十·五”立项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 依托学校完备的网络教学环境, 以“整合课程内容, 变革教学方式”为指导思想, 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 对教师、学生、语文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 围绕“基于网络环境的阅读教学”“基于网络环境的作文教学”“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开展“自主发现, 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其中尤以“基于网络环境的读写一体化训练”为一大特色, 这是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要内容, 以班级网站为平台, 以突破时空限制为主要特征的一项语文学习活动。其基本的操作流程为:教师每天选择某部儿童文学名著的一个章节发布到名为“起跑线”的班级网站的“美文推荐”栏目上, 学生每天在家里阅读并发表读后感想, 全班学生和教师相互浏览并发表评论, 形成一个超越时空的“网络读书交流场”, 一个学生、教师、家长共同成长的心灵家园。

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思考与实践, 我校初步形成了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化学习的教育环境、教师队伍、教育方式, 充分发挥了信息化的教育教学功能,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但是, 如何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关系, 使学科特性不受到影响?信息技术如何从课堂外围进入到教学的全过程?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保障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主运用?这些问题至今依然困扰着我们, 需要在今后作进一步的探索。

着眼整体发展

作为一名决定学校发展方向的校长, 一名起着教学引领作用的语文特级教师, 我执着地追求, 不懈地思索, 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话题, 并向上级教育科研规划部门申报了《小学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科研课题。该课题最终被确立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在2007年第22期《人民教育》发表的《学一生有用的语文》一文中, 我阐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的三个核心理念:

1.为成人而非仅仅成事。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成长, 而不是仅仅为事情的成功。事在人为, 有了人的成功, 才会有事的成功。“成人”是“成事”的先决条件, 成长比成功来得更为重要。因此, “发展性课堂教学”要超越成绩, 超越成就, 只有获得了成长, 才能获得成绩, 获得成功。在“成事”的教学中, 人围着事转, 人居于事的外围, 教学可以无视人的感受和需求, 按照人以外的目的“塑造”受教育者, 人居于被动的地位。而在“成人”的教学中, 人是居于首位的, 一切从人出发, 心中有人, 目中有人, 通过教学影响人, 发展人。它不仅关注学生今天的得失, 而且关注学生明天的幸福, 为学生生命的全程发展保驾护航。

2.重应世而非仅仅应试。

学生的学习是获得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学生通过学习, 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探索、学会相处、学会创造……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应试”是应付和适应考试, 教学活动围着考试指挥棒转, 考什么, 教什么;怎么考, 怎么教。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 人的应试能力得到了增强, 但是其他生活本领必然会受到影响。发展性课堂是在全球化理念下的新课堂, 它与沸腾的社会、缤纷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它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 克服考试的负面影响, 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 培养学生的各种生活本领。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在素质, 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应对内外部世界各种挑战的本领。

3.似农业而非工业。

教育不是制造, 学生不是标准件, “发展性课堂教学”更似“农业”, 而非“工业”。发展性课堂教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识习得的规律, 按规律办事, 强调发展的自然、和谐、协调, 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客观差异。发展性课堂教学“师法自然”, 是充满田园风光的课堂, 是听得到花开花落声音的课堂。它不像“工业”, 以刚性的生产方式制造符合某种标准的产品, 而是顺应自然, 讲究和谐, 体现“柔性”, 倾听自然的声音, 和着自然的节律, 以渐进的方式展开, 给人润物无声的影响作用。

通过思考和梳理, 我提出了发展性语文教学的六个切入点。 (1) 由文本语言向再造语言发展。开发教材的“例子”功能, 学好文本语言;开发教材的“材料”功能, 再造个体语言;开发教材的“示范”功能, 养成自学能力。 (2) 由语言理解向语言表达发展。让语文教学经历感知、感受、感悟、感想、鉴赏五个完整的阶段, 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 (3) 由线性教学向散点教学发展。强调语文教学要以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对话理论、多元解读理论、动态生成理论、作者理论、文本理论和读者理论等为指导, 引导学生开展散点式、个性化阅读活动, 以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提高理解感悟的能力。 (4) 由教学对话向文本对话发展。强调“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5) 由课堂语文向生活语文发展。强调语文教学既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又要谋求学生生活的语文化。 (6) 由语言学习向文化滋养发展。强调语文教材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 把握特定的文化内涵, 要精心设计教学, 引导学生体会教材的文化内涵。

回顾自己30年的语文教学经历, 虽然走了不少弯路, 但也在迷惘和艰难中逐步地找到了前行方向, 悟出了一些门道:

1.语文教师必须整体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回想当年的学法指导、思维训练、思想教育、朗读教学、学科整合, 就单项来讲, 它们应该都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 问题在于,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方面的综合体, 如果仅以其中的某一方面作为语文的全部, 那么教学必然走向片面, 教学的质量必然受到影响。语文教师决不能像盲人那样, 教学和研究不能只及专题不及其余, 以为抓了一项训练就是语文教学。只有全面认识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 才能使语文真正姓“语”,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当下和长远发展的统一。

教学要为学生的当下负责, 更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同时, 教学又不能以“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为理由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实现“两个负责”目标的唯一出路就是轻负担、低消耗、高质量, 就是“既要马儿少吃草, 又要马儿跑得好”!我想, 我所追求的发展性语文教学的理想与第八次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促进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原则。我多次郑重地向老师们、专家们声明, “发展语文教学”这个话题的提出, 绝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杜撰一个新的语文教学概念, 而是希望以此重新唤起语文教育工作者“以语文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强烈意识, 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索“以语文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彰显三原色办学理念, 奠学生终生发展之基础;践行发展性语文教学, 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是我的教学座右铭。

3.走一些弯路并非一定是坏事。

我的创新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中学教育;语文教学;创新课堂

转眼我任高中语文教师也有将近四年的时间了,在这几年里我亲身感受到了学生对语文的态度,总的来说就是:“爱不起来,恨也恨不起来”。为什么呢?笔者在所教的学生当中找到了答案,因为语文课讲的内容总是能够听懂的,不至于像英语课那样讲的都是听不懂的英文字母,所以对语文课是恨不起来的;但是,语文课长期以来,都是以应试教育为指挥棒,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已经使学生忘记了鲁迅,李白语言的博大精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机械训练,学生就像机器一样做着各种各样枯燥的套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以学生们对语文是爱也爱不起来。笔者以自己浅薄的教学经验来说,认为我们可以从创新课堂的角度出发,创建创新的语文课堂。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而在众多的科目中,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最能实现和体现创新课堂。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创建创新语文课堂呢?

首先,应该构建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

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是民主、交流、沟通的环境,如果没有民主与交流,这样的和谐环境就不能构建,创新课堂也就不能得以建立。語文创新课堂的建立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交流平台。

第一、师生之间的交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是学生的学习朋友。如果教师以权威自居,那么交流沟通便成了空话,创新的语文课堂就不会形成,教育改革也不会成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只有满足了学生对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真正达到自主、自尊、自重,学生自主学习的人格才能真正建立。所以说在教学中,教师的平等和宽容,必将使学生享受到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奇妙的情趣、思维、想象,就会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师生之间就会营造出一种民主的充满人情味的氛围,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新语文课堂的形成,也是教育改革所期待的。

第二、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和学生直接的交流则是将这样的学习氛围长此以往地发扬下去,并能有效的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平等交流,合作学习的氛围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甚至点燃了他们创作诗歌的火苗,涌现出很多文采飞扬的“小诗人”。

其次,要为老师创建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和学习的舞台。

第一、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是构建创新课堂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教师必须把教材挖透、挖深,多角度地理解教材,精心备课,大量查阅备课资料,具有既能走进教材里,又能站在教材外的能力。比如说在讲《边城》的时候不仅要讲授节选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补充沈从文的生平,特别是他对湘西的喜爱之情,我们还可以给学生补充讲解一些沈从文的爱情观以及他与张兆和之间的爱情故事等。可以说,教师对教材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的知识延展程度以及课堂的创新程度。一个语文教师若没有对自己手中的教材进行一番详尽的解读,那么创新课堂就成了空谈,甚至可能连基本的预设都很难达成。教师只有认真解读好教材,找到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才能使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与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达到最完美的统一。

第二、要充分了解教师自己。备教材、备学生都是为了知彼,充分了解自己才是知己。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学校生活的环境相对封闭,教师难以“与时俱进”,这也许就是导致我们的语文课堂沉闷、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充电更新观念,要学习掌握语文教学领域最新出现的学术动态,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动向,以便及时调整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多阅读各种语文学科领域的优秀书籍,掌握多方面知识。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能构建创新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最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

语文教学已开始从注重繁琐分析走向重视感悟,从注重繁重练习走向重视积累,从注重语言理解走向重视语言运用。感悟、积累和运用都离不开读书。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读书过程中会充满个性色彩,极富创造性。有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朱光潜先生也说过,一首好诗,可以是一幅“画境”,可以是一幕“戏景”。比如说笔者在讲解《逍遥游》的时候,学生读了文章之后对“逍遥”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逍遥”是身体上的无拘无束,有的则认为“逍遥”强调的是心灵的自由自在等;这只是课堂中学习课文的一个读书的例子,学生读书,展开想像的翅膀,浮想联翩,形象跌出。学生的脑中之“形”是作者眼见之“物象”,是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意象”,所以学生读书,教师要引导体情悟理,渐入佳境。我们不要吝啬让学生去读书,相反,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们读书,宁可少讲些机械的练习册,也要让学生们多读书,把学生引入浮想联翩、声情并茂的读书之境,这本身就是极具创造力的活动,同时,学生在读中积累了事物形象、思想感情的原型和语言,久而久之,沉淀内化,就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支持;最后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创新课堂的构建不仅对我们的学生、老师极有帮助,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创新课堂其实我们可以逐渐推广到其他科目中去,让大家都能从创新课堂中受益。以上就是我的创新语文课堂的几个简单做法,其中很多都只是个人的浅见,还有许多的不当之处,望大家指出并以此共勉。

参考文献

[1] 赵厚玉.语文教育学的现代阐释[M].中央翻译出版社,2003-05.

[2] 王相文,韩雪屏,王松泉,等.语文教材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2.

[3] 苟越鸿,曹琼.守望文化:语文教育的使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04.

我的语文创新教育 篇4

渗透素质教育重视创新教育-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开展与实施

创新教育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生与自身双方面对创新教育进行开展与实施.小学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创新意识,注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使他们不但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的交际功底,而且具有个人独特的创新能力,真正成为对当今社会有用的创新人才.

作 者:王忆晗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教育学院08小学教育浙江台州317000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年,卷(期):“”(12)分类号:G62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篇5

教师肩上担负着培养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创新人才的特殊使命,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就首先要有创新意识,那些传统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会妨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式。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树立创新意识,努力挖掘教学过程中有创新价值的因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

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感悟 篇6

新课标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依据创新机制去开拓教学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体现着创新教育。我校在语文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入坐,轻松和谐,富于情趣

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语文课堂才会富于情趣,学生才会对语文有兴趣,才有可能培育创造力。语文课堂少了一些限制,多了一些宽松,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大胆鼓励学生“想、说、做”。

二:读书,浮想联翩,声情并茂

我校的语文教学已开始从注重繁琐分析走向重视感悟,从注重繁重练习走向重视积累,从注重语言理解走向重视语言运用。感悟、积累和运用都离不开读书。读书的基本过程是感形入境——体情明理——出境悟文,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到文章中去走个来回”。

三:讨论,各抒己见,妙语连珠

我的语文创新教育 篇7

请各位语文教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教别人学语文的人,我们自己应该有较高的语文水平,那么,我们的语文水平是怎么来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教给我们的吗?当然是,但仔细想想又不是。我们的语文水平归根到底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自己多读、多写慢慢形成的。从教多年后,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一个学生,即便把语文教师上课讲授的东西全部接受了,甚至消化了,也不一定能把语文学好。有些学生听课笔记做得很好、很详细,课后巩固也非常到位,但语文就是学不好。而语文程度比较高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但这个共同点不是上语文课认真,而是平时喜欢看书、喜欢写文章。由此看,学生的语文水平主要不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出来的。

据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形成这样一个朴素的观点:看一个语文教师有没有本领,判断一个语文教师是不是优秀,就看他能不能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看书,喜欢写文章,能不能激发起学生读的兴趣和写的兴趣。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其实就是让学生喜欢看书,喜欢写文章,激发起学生读的兴趣和写的兴趣。因为“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法的核心是学法,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的本质,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明乎此,我们就可以谈论下面一个问题:教师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课堂?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要把一篇文章分析得如何透彻,而是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课后去看书、看报、看杂志,引导学生去写文章,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和写的兴趣。

举一个例子。苏教版必修一中有一篇课文《致橡树》,是朦胧派诗人舒婷的一首诗。笔者是这样来处理这篇教材的。

先就文本的内容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讨论,也就是文本分析,耗时大约20分钟。接下来的大半节课时间都花在“扩展性阅读”上。作者舒婷是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朦胧派诗人,朦胧派诗人还有北岛、顾城、梁小斌、江河、杨炼等。

展示北岛的《回答》给学生看:“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展示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展示海子的《秋》:“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在言语/秋天深了,王在写诗/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选了许多,读了许多。主要是“读”,中间也插进去一些“点到为止的分析”。最后问学生一个问题:“喜欢不喜欢朦胧诗?”学生深有感触:“喜欢。”笔者便抓住时机推荐学校附近的博库书城就有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朦胧诗选》。当时是周五早上的语文课。

让笔者感动的是,周一的早读课上,很多学生都在读《朦胧诗选》。笔者知道,上周五的这堂课成功了。《致橡树》这首诗本身讲授得怎么样并不是最重要的,最要紧的是有没有据此把学生阅读朦胧诗的欲望激发出来。

现在教育界都在呼吁要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这当然是不错的。但就语文学科而言,笔者觉得还需要明确两点。第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关心“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应该关心“引出”了多少问题,“引导”得好的语文课才是效率高的语文课。第二,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并不意味着要在课堂45分钟里面解决语文问题。语文课仅仅解决“引导”的问题,语文问题的解决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在课外进行。

笔者经常跟年轻教师这样讲:“理想的语文课就像是给学生吃鸦片,让学生在课后欲罢不能。”比如教师上完《致橡树》,学生产生了“朦胧诗真好,不读不行啊”的冲动,这就等于给学生吃了鸦片。可以肯定地说,给学生的将来产生影响的,不会是这一堂《致橡树》的课,而是学生自己课后看的《朦胧诗选》。

这是不是在鼓吹教师无用论?不是。教师有作用,教师的作用是“引导”。通过教师不懈的“引导”,学生养成一种“积习”,一天不看书就难过,一天不看报就难受。晋人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宋人黄庭坚也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如果我们的学生也有了这样的“积习”,语文焉有学不好的道理?

二、“引导”的具体内涵阐释

第一,引导学生“怎么读”。

也就是文本解读。这是时下语文教师最为用力的地方。很多教师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孜孜不倦搞研究,研究的正是文本解读。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固然很重要,但我“固执地”认为并不是最重要的。

第二,引导学生“读什么”。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更何况我们的学生不但要学语文,还要学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还要学政治、历史、地理。这就要求阅读材料必须有选择。但,哪些书必须读,哪些书可以缓读,哪些书可以不读,学生是不清楚的,需要“见多识广”的语文教师给予“指导”。比如《儿女英雄传》和《水浒传》,虽然都是名著,但两者对学生的“语文影响”显然是不同的。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水浒传》还是必须得看,《儿女英雄传》则可以暂时缓一缓。我国读书界自古以来就有开书单的传统,张之洞《书目答问》等得以流行,个中原因正在于此。

“怎么读”也许可以靠学生自己领悟,“读什么”则必须由教师告知。

第三,引导学生“喜欢读”。

这也就是我的“吃鸦片理论”。为什么在上舒婷《致橡树》的时候,要花大半节课的时间读北岛、顾城、海子等人的精彩诗歌片段,就是给学生“吃鸦片”。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喜欢读一些(如果需要也复印一些)课外的精彩片段给学生听。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没有《阿Q正传》这篇课文,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篇高中生必读的小说,所以就找机会在课堂上读其中的“优胜纪略”和“续优胜记略”,以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读《阿Q正传》的兴趣。又比如利用上《林黛玉进贾府》的机会,笔者印发《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细讲其中的金陵十二钗“判词”,让学生感觉到《红楼梦》是“很有讲究”的,以激发学生细读《红楼梦》的热情。

有一个问题笔者觉得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学生的语文老师究竟是谁?”不错,我们当然是学生的语文老师,但笔者认为我们仅仅是站在讲台上的语文老师。学生的语文老师应该有无数个。读司马迁的文章,司马迁在教我们怎样塑造人物形象、怎样讲故事、怎样表情达意。读鲁迅的文章,鲁迅在教我们怎样拟标题、怎样谋篇布局、怎样开篇、怎样收尾、怎样遣词造句。所以,司马迁、苏轼、鲁迅、朱自清等古今名家也是学生的语文老师,读名家名篇就是听最好的语文老师上最好的语文课。跟这些古今名家比起来,应该承认,我们这些站在讲台上的语文老师是“最差”的语文老师。但我们这些“最差”的语文老师的作用又是无可替代的,我们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向更好、更多的语文老师学习,向鲁迅学习,向朱自清学习,向司马迁学习,向苏轼学习。

三、教语文要学会“偷懒”

语文教师都有或曾经有这样的困惑:一篇课文,写得很好,但看来看去又觉得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好讲;有时又刚好相反,一篇课文,可讲的东西实在太多,这个要讲,那个也要讲,教学计划安排给这篇课文的一个课时、两个课时根本不够用。

以前人教版教材是如此,现在苏教版教材更突出。

要解决这类困惑,我觉得还得把语文教师的祖师爷叶圣陶先生搬出来。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句话每位语文教师都耳熟能详,但笔者认为真正理解这句话的语文教师其实并不多。叶老的意思是语文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也就是说,在处理教材的时候,要以“我”为主,不被教材牵着鼻子走。既然“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例子多一个少一个便不是原则问题,所以教材是可以“大胆地取舍”的。既然“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用这个例子还是用那个例子便不是原则问题,所以教材是可以“大胆地替换”的。

实践证明,教材中的文章一篇一篇都“讲”过去,教学效果不见得就好。最重要的是每位教师都要有一个三年六个学期的整体规划,有一本自己的账本。一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师可以不一样,但整套教材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一个一个的“点”组成。这个“点”你可以不在这篇文章里面讲,但你必须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面讲。每位教师心中都要有一个体系,都要有一棵知识树,碰到这篇文章讲什么,碰到那篇文章讲什么,必须清清楚楚。所以,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处理教材。

现在有一个很时髦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叫“讲深讲透”。受此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条分缕析,人物形象甲乙丙丁,艺术特色一二三四,发掘微言大义,极尽“抉微索隐”之能事。看各地的公开课、观摩课,“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出来的,清一色都是大容量、快节奏、讲深讲透、45分钟用实用足。以前是满堂灌,现在是满堂问、满堂讨论,反正学生的读书声音少,教师讲课学生发言的声音多。

“满堂灌”的课堂一直饱受批评,但我个人认为也不能一概而论。我至今还经常回味读大学时听过的那些名人讲座。说实话,这些名人讲座给了我很多滋养。所以,满堂灌的课也未必就是不好的课。关键的问题是,教师们要扪心自问:我们自身有没有足够的学养?如果真有,满堂灌又有何妨呢!

“满堂问”现在很流行,因为它貌似启发式教学。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时候,教师“启”他一下;在学生“口欲言而未能”的时候,教师“发”他一下。可见,启发的前提是“学生自己起疑”,而不是“教师设疑”。而“满堂问”正是典型的“教师设疑”。“学生自己起疑”和“教师设疑”,从教育的角度讲是完全不一样的。

“满堂讨论”颇合新课标“合作探究”的理念,故而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目前很是流行。不过据笔者观察,现在的“讨论”往往形式多于内容,基本上是表演式的,是做给听课老师看的。

不管是满堂灌、满堂问还是满堂讨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讲深讲透”。而讲深讲透的课显然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一览无余,缺乏张力,激不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思考和对更新知识的追求。笔者认为,理想的语文课要富有张力,授课要留有余地,有时点到为止反而更好。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涵泳”,认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只是偶尔作一些必要的点拨。清人姚鼐在《尺牍》中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姚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教师“教知”,而是学生“自悟”。

笔者有一份“私塾作息表”(据乔羽先生回忆),很有意思:

早上———背书,温书,写字,读生书,背生书,点生书;散学。

早饭后———写大字,读书,背全读过的书,点生书,讲书,发字带认字;散学。

每天周而复始。

学习的内容照例先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而后《论语》《孟子》《诗经》之类。

早上、早饭后,除了“点生书”“讲书”需要劳动教师外,其余背书,温书,写字,读生书,背生书,所有环节,统统是学生自己在折腾。从这份作息表中可以看到,在古代私塾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时间甚少,学生与教材的对话时间很多。而当今的大多数语文教学却正反其道行之。

语文教师真的要想把语文课“讲”好,当务之急是自己少“讲”,而让教材多“讲”,让教材直接去教学生。

现在的语文课,教师用来讲的课太多了,学生用来读的课太少了。教学处安排的每周5节语文课,是用来给学生“学语文”的,不一定是用来给教师“上语文课”的。可是我们的有些教师,每周5节课都用来上课还“意犹未了”,常常还占用早读课上课。

国学大师吕思勉早在1922年就指出:如今国文课“根本上之弊病,则在重讲授,重讨论……而不重实际之阅读”,“故今日谆谆之讲授,及无谓之讨论,十分之九,皆可省去也”。吕先生的话讲了已经将近百年,可是现实针对性还是如此之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活动却很多。”联系当今的语文课堂,我们不能不佩服苏霍姆林斯基的高瞻远瞩。

这些年笔者一直在追求这样的课堂:每堂课教师的“讲”不多于30分钟,学生的“读”不少于15分钟。每周坚持开1到2堂阅读课。阅读课中教师不说一句话,把时间完全交给学生,学生看自己喜欢看的东西(教师可以引导,但不规定)。阅读课的价值不仅仅在这45分钟当中,学生在课堂内看出了味道,课后自然会想方设法继续看。所以阅读课本质上是给学生“吃鸦片”,并且努力让学生吃上瘾,让他们在课后“欲罢不能”。

《我的空中楼阁》的语文教育价值 篇8

一、高明通达的立意

《我的空中楼阁》的立意何在?这是解读这篇文章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有论者将其立意局限于“亲近自然”,有教师则演绎为“景物美”“情感美”等。这些都是没有读懂文章。因为,这样的解读似乎无法解释何以只在山上而不到水边,更无法解释文章的题目:“我的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比喻幻想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显然,按照一般的理解,“空中楼阁”是一个贬义词。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贬义词做这样一篇优美散文的题目呢?

其实,“空中楼阁”的古义并非如此。翻开《中国成语大词典》,“空中楼阁”的解释是“比喻高明通达”。在这里,“空中楼阁”不仅不是贬义词,反而恰恰是个褒义词。《二程全书·遗书七》称赞宋代大儒邵尧夫:“邵尧夫犹空中楼阁。”《三邵于无名公传》诗曰:“醉里乾坤元广大,空中楼阁更高明。”

“空中楼阁”的语义揭示了这篇散文的立意,即“高明通达、超凡脱俗的境界”。以“空中楼阁”作为题目的关键词,作为全文的文眼,这本身就是超凡脱俗的表现:在一般人看来是贬义词,作者却用褒义。然而,这并没有违反语言约定俗成的规律。因为“空中楼阁”的本义就在于“脱离实际”,作者正是从这一本义出发,表达了“远离世俗”的意义。而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过于关注现实,注重实惠,急功近利,这是现代特别是当代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弊端。“空中楼阁”这一褒义词成了贬义词,生动地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念渗透社会文化的深度。作者从传统文化中将“空中楼阁”这一成语挖掘出来,一反世俗的贬义,表明了作者超凡脱俗的价值取向,足见这篇散文立意之深刻。

教育应当关注现实。但教育又应当具有超越现实的维度。因为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人的尊严和幸福指数,而人的尊严和幸福指数既需要物质的保障,更需要精神的涵养。由此,我们可以说,《我的空中楼阁》的立意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语文教育价值。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志趣清雅的好文章。例如《记承天寺夜游》表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境界:“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那种境界毕竟是偶然得遇,远不如《我的空中楼阁》这般主动追求。又如《醉翁亭记》表现了寄情山水的襟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但亦免不了远离政治中心的无奈和借酒浇愁的“颓然”,远不如《我的空中楼阁》这般乐观、昂扬和意气风发。苏翁、欧翁的文章是特定生活情境中的情感体验,而李乐薇的“空中楼阁”则是超越世俗的宣言。

二、托物言志的构思

有了深刻的立意,这只是一篇好文章的起点。如何谋篇布局,这是成文的关键。李乐薇运用了我们民族文化具有深厚传统的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将自己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寄寓在自己的山脊“小屋”。

从写作学的角度说,托物言志的方法的运用,其难点在于物象,即所托之物的物象必须确实渗透、蕴含着欲言之志,从而使读者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其欲言之志。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树的形象是“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正是在这样的形象中,作者寄予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我国北方质朴的农民”“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那种坚强不屈,力争上游的精神”,正是在这一形象的基础上,文章的议论和抒情才显得那样的自然:白杨树虽不是婀娜的好女子,但却是挺拔的伟丈夫。又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莲的物象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其寓意只一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散文的物象同样是十分成功的。

这一物象是“小屋”。山上的帐篷或凉亭之类,或许也可以说成空中楼阁,但却免不了临时的意味。而小屋则可以是永恒的居所,昭示着我与某种境界之间的永恒关系。

这小屋是立于山脊的。山是高的,而山脊则是大地上最高的所在。小屋立于山脊之上,才获得了“高明通达”的境界。山峰尽管也很高,但本质上只是一个点,缺乏开阔性和稳定性。

小屋与环境的关系和谐。“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柔和:小屋与山的关系不生硬,不突兀。玲珑:“凌空而起,姿态翩然”。小屋与环境关系和谐,恰到好处,“十分自然”。小屋点缀了山,山给了/J、屋一个背景。

小屋领空无限。小屋坐落山脊,尽管领土有限,却“领空无限”。可“俯仰天地”“游目骋怀”。山外青山,绿野阡陌,尽收眼底。

小屋的生活是美好的。鲜花姹紫嫣红,空气清新芬芳,光线明暗相宜,伴以乌语盈耳,出入自如,一天一个美梦。

这样一个完美的物象,很好地寄予了作者的精神境界:超凡脱俗,高明通达,自然和谐,“诗意地栖居”。

三、清新典雅的文笔

朱自清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领悟篇章的“情思与文笔”。深刻的立意,托物言志的构思,其实都属于情思的层面。一篇佳作的完成,归根结底要靠优美的文笔来实现。《我的空中楼阁》文笔清新明快,高妙典雅,很值得学生欣赏借鉴。

作者高妙的文笔,首先表现在匠心独运,别开生面的题目:“空中楼阁”,贬词褒用,返璞归真。读者先是在风光无限的小屋与“空中楼阁”当下一般贬义的矛盾中困惑,继而一旦了解了“空中楼阁”本来的褒义,便豁然开朗,对作者的寓意心领神会。

《我的空中楼阁》优美的文笔也表现在有序而灵动的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有序的,从小屋的坐落到小屋的环境、出入的山路。其环境是从整体到局部,从有形到无形。文章结构的有序还在于开头和结尾的点题,开头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结尾说:“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这样的点题使文章首尾呼应,获得了整体之美。文章的结构有序而不拘谨,灵动而自如。这种灵动表现在它几乎不用“坐落”“环境”“整体”“局部”这些体现内容结构的术语,而是直接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自然而不事雕琢,使人觉得远眺近看左顾右盼全是美景,全是美好。结构的灵动,即使在标志结构完整的点题之中也表现得很精彩:开头说“小屋”,结尾才点明“空中楼阁”照应题目。开头的“小屋”,既表明这“空中楼阁”是适于居住的所在,又叫起来亲切,而且带来了整篇文章行文称说的方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结尾点题之后,文章又生出三行文字。这从理论上说似乎是违反规律的,然而我们读起来却感觉并非蛇足而是恰到好处。结尾点题后戛然而止,这是正格;点题后再说两句,说得恰到好处,这是高格。文章最后两个句子本身就能看出文笔的灵动。“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乌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前半句“虽不养鸟”与“无需挂画”本来对偶齐整,后半句却故意散开,句式从容,自然而更加上口。

《我的空中楼阁》文笔的优美还表现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文章有记叙描写,也有议论抒情。文中的议论,如“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轻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光线以明亮为好”等。这些议论在叙写美景的同时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情趣,表达了美好境界的合理性,使文章更有思想的深度。

上一篇:税局自我工作总结下一篇:连锁餐饮业的员工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