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朋友乒乓球体育游戏活动教案(精选4篇)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秋天的农作物,我们一起走进了农田,雪白的棉花、金黄的水稻,还有农民伯伯、阿姨忙碌的身影都引起了孩子们的目光。但孩子们最为感兴趣的就是金黄的稻子用手轻轻一剥竟然露出了白白的大米,对此孩子们非常兴奋,在回学校的时候,他们还捡回来好多好多的的稻穗。于是回来后我们展开了对水稻一生的探索,请家长帮我们搜集了有关插秧、水稻慢慢长大及打稻机的图片。体育活动《小朋友收稻子》就是其中的一个活动,旨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不怕辛苦、热爱劳动的好品德。
【活动目标】
1、探索手推小车快速前进的方法,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知道劳动最光荣,愿意与同伴分享丰收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探索、掌握推小车快速前进的最好方法,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难点是怎样引导幼儿去探索、掌握推小车的方法。
【设计理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幼儿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小朋友收稻子》活动富含劳动教育意义,让幼儿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提高品德修养。
【设计思路】
以“割稻”为主线,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通过想想、说说、试试,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丰收和劳动带来的快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场地。如图:
2、小推车若干。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做妈妈,幼儿做宝宝。
师:今天天气真好,宝宝们跟妈妈一起去劳动吧。
音乐响起,妈妈带领宝宝一起劳动:播种—插秧—施肥—浇水。
二、幼儿自由探索,学开“收割机”。
1、秋天到了,田里的稻子都成熟了,农名伯伯阿姨是怎么收稻子的?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归纳。
2、出示“收割机”(手推车),这是什么?“收割机”是怎么开的呢?
幼儿自由探索开“收割机“的方法。(手推车只有一个轮子,一不小心就会向歪的地方驶去,所以推起来必须找到正确而又顺手的方法。)
3、引导幼儿交流玩法,说说并示范自己是怎么开“收割机“的,鼓励幼儿相互学习。
如:有的幼儿双手握推车把手的时候握得很里面,觉得这样开起来省力;有的幼儿觉得握在外面开起来快;还有的幼儿把推车放得很低,也有的幼儿把扶手抬得高高的等等。
4、幼儿再次分散探索快速前进的方法。
三、游戏:收稻子。
1、幼儿分4队站在起跑线后。
2、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妈妈说:“宝宝们,丰收的季节到了,我们要去收稻子,路上一定要小心,去的路上有个山洞(塑料山洞架),特别要小心,在割稻的时候一定要直,不能破环稻田。”教师发出信号,各队从第一位幼儿开始,手推“割稻机”经过一个山洞,笔直的稻田,割稻再装进稻穗,原路返回,交给第二位幼儿。第二位幼儿继续出发。
3、4队幼儿进行比赛,看看哪一队又快又好。
四、舞蹈:庆丰收。
活动目标:
1、能充分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巧运乒乓球,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2、乐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每人两个小操作盘(一个装有乒乓球);每组一个大托盘(内有材料:小勺、小瓶子、吸管、电线、硬纸板、小剪刀、橡皮泥等)。
2、幼儿人手一份记录表、笔。
3、大记录表一张、“√”和“×”卡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幼儿做出设想。
1、教师讲述游戏规则:
“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巧运乒乓球”的游戏。这个游戏有个奇怪的规则:手不能碰到乒乓球也不能拿起操作盘,把球从这个操作盘运到另外一个空的操作盘里。”“虽然不能用手但可以用老师准备的.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介绍材料。
2、请幼儿将猜测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进行交流。
“先请小朋友想一想,猜一猜,哪些材料能运球的就在“想一想”一栏里打“√”,哪些材料不能运球的就打“×”。并请你记录在“想一想”一栏。(幼儿猜测记录)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并把幼儿猜测的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在这些材料中有的幼儿认为有的材料能运球,有的材料不能运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二、幼儿利用材料进行操作并交流。
1、教师讲述操作要求
“请你们自己去试一试,能运球的在“试一试”的前面一栏里打“√”,不能的打“×”。”“注意了,一定要试过之后再记录,还要记住手不能碰到球。
2、幼儿操作。
教师适时指导幼儿实验,并提醒幼儿注意:手不能碰到球。
3、幼儿交流。
(1)请幼儿介绍操作结果并做记录。
“你动手试了后结果怎么样?”教师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2)适时请幼儿示范给没有成功的幼儿看。
三、幼儿再次操作、探索多种运球方法。
1、教师讲述操作要求
“在刚才操作中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运球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老师也用小勺试了一下,真的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师示范给幼儿看,并用数字2记录在表上。“大家再试一试同一种材料用不同的方法运球,并用数字记录在表上。”
2、幼儿操作
3、幼儿介绍同种材料不同的运球方法
四、结束活动
“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动动脑动动手就用了很多的方法巧运乒乓球。那除了表上的材料,还有哪些材料也能运球呢?”“我们回去可以再想一想,试一试,好吗?”
活动反思: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各国有不同的传说。我们主要根据国际乒联1976年的资料并参阅了日本《百科词典》以及南斯拉夫《从伦敦到塞拉热窝》中的有关部分和我国1935年出版的《乒乓球须知》,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
采用球拍作为击球器具的三个现代运动项目(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均派生于中世纪的网球。19世纪后半期,在三项运动最早始于英格兰。因当时网球运动风靡欧洲,所以英国一些大学生在室内以餐桌作球台,用书或用高被椅子挂上一根线作球网,采用软木或橡胶作成的球,以羔皮纸贴成的长柄椭圆形空心球拍,在台子上打来打去。这就是乒乓球运动的前身,最初这种游戏不叫乒乓球,而叫‚弗利姆-弗拉姆‛(Flim-Flam),又称‚高西马‛(Goossime)。球台和球网无统一规定,记分方法有10分、20分、50分或100分为一局,发球也无严格控制,可以先击到本方台面再落到对方台面,也可以直接将球发到对方台面,这一时期处于游戏阶段。后来打这种球的人多了,于是形成了一种贵族娱乐活动。1900-1902年传入日本,1905-1910年传入维也纳和布达佩斯。
1890年左右,英国一位退休的越野跑运动员詹姆斯.吉布,从美国带回了作为玩具的塞璐珞球。由于羔皮纸球拍击球时发出‚乒‛球落台后发出‚乓‛的声音,模拟其声而叫‚乒乓‛。其后也称‚桌上网球‛(table tennis)。1904--1918年间,乒乓球始终停留在游戏阶段。直到20世纪20年代,举行了多次乒乓球邀请赛,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视之为运动,但主要在知识分子、学生及职员中间传播。
第一阶段(1926-1951年):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
1926年-1951年国际乒联共举行了18届世界锦标赛,锦标赛的地点除1939年仅一次在埃及外,其余均在欧洲国家。18届锦标赛共117项(本应118项,由于第十一届女单决赛每能决出冠军,故为117项)冠军中,除美国选手取得8项冠军外,其余的109项全部被欧洲选手获得。在这里找不到亚洲和非洲运动员的名字,由此可见,1926-1951年间比赛成绩欧洲占绝对优势。
打法方面:虽然第一个男单冠军雅可比和女单冠军玛丽亚﹒梅德扬斯基,都是横拍左右开弓的进攻型选手,而且梅德扬斯基连续保持了5届冠军,雅可比也先后获得4枚金质奖章。但其后的世界冠军,男子的密可罗维茨﹑彼里﹑班那﹑沙巴都士﹑鲍格曼﹑李奇等,女子的西波斯﹑法卡斯﹑罗齐亚娜等,均是以削为主或削攻结合的打法。因此,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是后一种打法占主导地位。后一种打法取得这样的地位以及匈牙利队占突出优势的秘密,很重要的因素是英国发明的颗粒拍,既能进攻,又能制造旋转,而匈牙利很好地发挥了武器特长。乒乓球技术由木拍时代单调打法,进入了胶粒拍使球产生旋转的有趣时代。因此,在乒乓球史册中我们不应忘记发明者-英国和发展者-匈牙利的功绩。并且也还归功于规则和比赛器材的改革。
因当时削球打法占主导地位,所以,‚马拉松‛式的比赛经常发生。第十届锦标赛奥地利与罗马尼亚男团比赛进行了31小时,一场单打要用7个半小时,1分球要花1小时又20分钟。由于时间关系,第11届锦标赛女子单打没有决出冠军。因此11届以后决定: 1.球台放宽152.5CM,网高降到15.25CM。2.比赛用球改为硬质.3.比赛定出时间限制,在一场比赛中,如有一局达到20分钟,不管双方比分多少,谁领先谁就算胜了此局;同时,该局以后的每局比赛不得超过10分钟;若在一局比赛中,限制的时间已到,而双方的比分相同时,可延长5分钟,此间谁胜了一分就算赢了此局;若双方比分仍为平等,则判双方各无所得,如果在淘汰赛中则双方皆被淘汰。(比分最少的一场比赛是在1948年第15届世乒赛上,匈牙利的乒坛女英雄法卡斯遇上了奥地利的好手普里希。普里希就 1 是致使第11届没有决出女单冠军的两位女将中的一位。两人一上场就做了死守到底的打算。你守我也守,你不攻我也不攻。球来球往,比分罕见变动。幸好有了比赛时间的限制,法卡斯终以8比1,4比3,3比0连胜三局。两人的全部比分相加才19分,比分之少,堪称世乒赛之最。)
4.禁止那卡尔式发球.(早期的乒乓球规则中,对发球没有特别的规定。因为当时的光板拍或胶皮拍很难发出强烈的旋转球。但在10届世乒赛上,美国运动员那卡尔把球捏在手里,使球急速加转后,再用球拍极力摩擦,使球的旋转骤然增加。他每发5个球,对方能吃3、4个球。结果,美国乒乓球队在第10、11届成绩突出。那卡尔式发球引起乒坛的一场轩然大波,赞赏者极少,反对者极多。所以,国际乒联对此球做出了明文规定。)
应该说,这次规则的修改对乒乓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结束了冗长乏味的‚马拉松‛式的比赛,为进攻型打法开辟了道路。
1940-1947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战争使一些乒乓名手死亡﹑漂泊或被关进集中营;使原订的14届锦标赛不得不无限期推迟举行。直到1947年才在巴黎恢复举行了中断8年之久的世界锦标赛。战争使14届锦标赛处于低水平的状况。
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开始的情况是这样的,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经理王道平,从日本买来10套乒乓球器材:
第二阶段(1952-1959年):日本队进入世界乒坛
日本乒协1928年就加入了国际乒联,但它的队伍迈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行列却是1952年在孟买举行的第19届世锦赛。尽管首次参加锦标赛,然而震动了世界乒坛。他们以直握球拍的长抽进攻型打法展现了它的锋芒,夺得女团﹑男双﹑男单﹑女双4项金牌。其后,又在第21-25届比赛中蝉联男团桂冠,获19﹑21﹑22﹑23﹑24届男单冠军,第23﹑24﹑25届女单冠军,以及多次男双﹑女双﹑混双冠军共24项。尤其是在1954年的第21届,日本男﹑女队同时获得团体冠军。到了第25届全盛时期,日本队又夺走了7项冠军中的6项(男单冠军由我国选手容国团所获),他们取得偌大成绩的原因: 1.有所发现,佐腾博治在第19届比赛中成功地使用了海绵拍,在一定意义上将乒乓球技术推进了快速阶段;
2.打法的独创-创造了长抽进攻型打法; 3.运动员的勤奋努力。
他们的技战术独具一格,并在这一阶段始终坚定不移,从而冲破了欧洲防线,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第三阶段(1959-1969年)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队的崛起
50年代末,正当日本队处于高峰状态时,我国运动员容国团以其独特的近台快攻打法,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连续打败许多世界强手,为我国夺得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男单冠军,世界乒坛出现了分水岭。
中国乒乓球运动初期阶段的发展历程
前中国乒乓球队教练 李仁苏(现旅居加拿大)
1959年,容国团为我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迄今已有40多年了,40多年来,国球长盛不衰,先后两次囊括世乒赛7项冠军(36届、43届),为祖国争得极大荣誉,令炎黄子孙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自52年到59年容国团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乒乓球队在短短8年里荣登世界世界冠军,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哪? 1 摸着石头过河
我国最早的国家乒乓球队是1952年首届全国乒乓球比赛结束后初步形成的,隶属于‚中央体训班‛。队员大多数来自广东和上海,教练是梁卓辉。经过不足5个月的训练,这批队员便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的第2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这次锦标赛上,男子被评为一 2 级第十,女子被评为二级第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各项事业都提倡‚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当时,许多体育项目都秉乘这个方针纷纷请来苏联和东欧一些教练,或者排出队伍到东欧训练。惟独乒乓球队,从未请过外国专家,可以说中国乒乓球队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的。2 乒坛两只拦路虎
当时国际乒坛有两大技术流派:一是执直拍使用海绵球拍,以进攻为主的日本队。他们基本技术扎实,步法好,善于正手长抽,但反手较弱,他们自52年开始一直雄霸乒坛,如日中天;一是执横拍,以削为主的欧洲队(以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和英国为代表),他们削得转,守得稳,且有一定的进攻能力,50年代之前威震乒坛,虽然在日本选手崛起之后气势稍降,但仍足以与日本队一争长短。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队。为什么1952年日本选手第一次出现于世界锦标赛便能一鸣惊人,夺取四项锦标?原因有三:第一,日本队员全是直拍进攻,这种打法在当时的国际乒坛尚属罕见(只流传于亚洲),使得视其为旁门左道的欧洲选手很不适应:第二,日本队员所使用的海绵拍尚是首次面世,它速度快,反弹力大(海绵厚达6-8MM),比单层胶粒拍优越的多;第三,日本队训练十分严格,且队员服从性极强,因而队员都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动作稳定,击球准确,移动迅速。由此可见,中国队要想在乒坛夺魁就要打败日本队,但要碰到日本队,首先要闯过欧洲关。3 快稳准变建奇功
中国队教练认真总结了乒乓球队的经验和乒乓球技术发展趋势,认识到使用海绵拍的人必然越来越多,技术发展的趋势是速度和力量的加强,而海绵拍的性能有利于攻球。在中国队员当中,多数人使用直板攻球,正手攻击力量强,摆幅小,适合近台进攻;以上海队员为代表的打法反手推挡速度快,动作小,线路多变,正好符合海绵拍的要求。因此,教练们意识到中国必须发展直板近台快攻,树立‚快‛字当头,以快打慢的指导思想,同时辅之以其他打法。这个方向完全符合当时国内外的主客观因素,加上政府和人民的支持,训练条件越来越好,因此短短几年我国就培养了一大批堪当重任的快攻选手。同时,在相辅相成的情形下也涌现出了一些技术高超的削球手,从而征服欧洲,打败日本,登上了世界乒坛高峰。‚快‛字当头的近台快攻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到了60年代便形成了中国队独特风格,并创立了‚快、狠、准、变‛指导思想。
没有洋拐棍、洋专家的中国乒乓球队,正是这样自力更生地迅速成长起来,并一直雄居世界乒坛的霸主地位,使乒乓球成为享誉中外的‚国球‛。
进入60年代,中国队的近台快攻,在积极﹑主动﹑快速进攻的指导思想下,形成了‚快﹑狠﹑准﹑变‛的技术风格,采用了快打狠压侧身攻和反复调动的一系列有效战术。1961年在我国首都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上,不仅竭制了日本队的中远台攻势,同时也胜了欧洲的旋转。获得了男团﹑男单﹑女单冠军。从1961年-1965年的三届比赛中,我国获得11项冠军,占了一半多。其中男团﹑男单连续保持三届冠军,在第28届世锦赛中中国队共得5项冠军,标志着中国男女队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60年代后期,正当中国队处于鼎盛时期,中国发生了十年**,训练停止了,比赛取消了,大字报铺天盖地……,中国队不仅失去了参加第29﹑30届世乒赛的机会,还失去了功勋卓著的三位精英-容国团﹑傅其芳﹑姜永宁因**所迫,含冤自尽……。
中国队没有参加29及30届世乒赛,两届大赛其中7项锦标在日本和欧洲﹑朝鲜各队之间进行争夺。进步较快的朝鲜男队,在第29届世界锦标赛中连续打败许多欧洲强队,获得了团体亚军;女队也成为世界强队之一。
第四阶段(1971-1979年)欧洲的复兴,亚洲的发展
第31届世锦赛中,19岁的瑞典新手本格森(Bengtsson)连胜中国﹑日本的强手,一跃 3 成为世界男单冠军。32届锦标赛瑞典队荣获男团冠军,33届匈牙利的尼约尔获男单世界冠军,35届匈牙利又获男团冠军。这说明欧洲已经结束了20年来由于日本﹑中国运动员的猛烈冲击,在技术发展方向上处于混乱的状况,掌握了教符合自己情况的打法。他们在吸取了日本弧圈球打法和中国快攻打法的同时,结合自己传统打法,形成了横拍弧圈和横拍快攻﹑弧圈相结合的新打法。70年代世界乒坛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欧亚已进入相互争夺十分激烈的新阶段。
第五阶段(1980年至今)中国队艰难的历程和辉煌的成就
进入80年代后至今,共举行了1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在这10届比赛中成绩突出,因1979年第35届世乒赛中国男队全军覆灭,所以中国队提出‚从头跃‛,厉兵秣马,准备打翻身仗,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键儿奋力拼搏,以其快﹑狠﹑准﹑变﹑转的技术风格横扫世界乒坛,一举囊括全部7项冠军,5项单打亚军,3项单打季军。赛后徐寅生作总结,在描绘赛前紧张气氛时说:‚中国队与匈牙利队决赛上场的是三位小将:谢赛克﹑蔡振华﹑施之皓,教练李富荣显得很激动,眼睛瞪得溜园,表情严肃。队员有的不住深呼吸,喘粗气,有的显得很拘谨,象是要上轿的新娘子,有的则频繁上厕所。也许有人感到好笑,这到使我想起一段史话:想当初,有人曾问拿破仑头一次上战场有什么感受,拿破仑老老实实地说‚想上厕所‛,一代天骄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的小将是头一次经历这种决赛的场面呢‛。最后,小将们以3︰2战胜了匈牙利队,男队打翻身仗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乒乓球击球的基本原理
旋转
“一” 球产生旋转的基本原因及增强旋转的一般方法
1、球产生旋转的基本原因:击球时,力的作用线不通过球心,使力线与球心有一定垂直距离“力臂”,球就会产生旋转.2.增强旋转的一般方法:物体转动的快慢取决于转动力矩“M”的大小.而转动力矩“M”的大小又取决于作用力“F”的大小和力臂“L”的长短.既F=FL, 根据力学原理,增强旋转的一般方法有以下几种: 1.击球时,适当增长力臂,加大摩擦力,也就是使力的作用力线远离球心.2.加大击球的力量.3.用球拍适当的部位击球,以利于增强球的旋转.4.选用粘性较好的球拍.5.在不影响摆速的情况下,增加球与拍的摩擦时间.“二”、乒乓球基本的旋转轴及其性质
乒乓球本身虽是一个无固定轴的可旋转物体,但在外力作用下,它旋转起来后,自然会呈现出旋转轴,这是由于击球时,球拍触球部位、用力方向的不同,使球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旋转,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旋转轴。为了说明乒乓球旋转的一般规律,下面按三个基本的旋转轴来加以分析。
1.左右轴“又称横轴”
球绕此轴旋转的为上旋球、下旋球。
“1” 上旋球和下旋球对飞行弧线的影响:
旋转的球带动周围的空气形成涡流,在飞行时与迎面来的空气相互作用。上“下”旋球上半部的空气流速减慢“快”,下半部的空气流速加强“弱”,根据流体力学中流速越慢压力越大,流速越快压力越小的原理。上旋球上半部的压力大“小”,下半部的压力小“大”,上旋球在空中飞行中除了乒乓球自身的重量外,还不断受到空气的压力,因而改变了弧线的弯曲度,使球下降的快“慢”,缩短“增长”了打出距离。弧圈球上“下”旋越强,下降越快 4 “慢”。
“2” 着台反弹情况 上旋球着台后,球体给台面一个向后的摩擦力,这个力与球本身的重力合成对球台的作用力是向后下方的。根据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的原理,球台给的反作用力则是指向前上方的。因此,上旋球着台后跳得低而远,有一定的前冲力。弧圈越强,前冲力越强。
下旋球着台后跳得较高又较近,前冲力较弱。下旋很强时,如果球台给予球向后的反作用力大于球的前进力时,则球会向回跳。
“3”上旋球和下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情况:如果用平挡来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出上旋球碰拍后向上飞。下旋球则向下跑。2.上下轴“竖轴”
球绕此轴旋转的为侧旋。
“1”侧旋球对飞行弧线的影响:球前进时由于左右两半球所受空气的压力的不同,其飞行弧线向左或向右偏斜。左旋向对方左侧偏,右旋向对方右侧偏。
“2”着台反弹情况:因球的着台点接近旋转轴,是旋转的最弱区,着台后飞行弧线无明显变化。
“3” 侧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情况:左侧旋球触对方球拍后向己方的左方反弹,右侧旋球触对方球拍后向己方的右方反弹。3.前后轴
球绕此轴旋转的为顺逆旋。
顺逆旋对飞行弧线的影响不大。但着台反弹时的拐弯现象较明显。若用球拍挡球时,容易使拍面碰到球的旋转轴的地方,并较难借力,容易下网。
乒乓球制作工艺
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乒乓球,其实是需要经过复杂的步骤和长时间加工而成的。从原材料到制成品质良好的乒乓球,一般大约需要5个月的时间,就算只是加工处理的工序,也需要大约50天之久。若要制造出没有偏差,弹跳力强的球,生产商必须在长期的制造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调试出一套有系统及完善的制造工艺技术。球友们如果知道乒乓球的制作过程,就能真切的感受到它的可贵性了。乒乓球的制造过程如下列所示: 1.分原料-> 2.挤压-> 3.磨滑-> 4.软化-> 5.第一次成形-> 6.干燥-> 7.切割-> 8.测定厚度-> 9.粘合-> 10.热风烘干-> 11.测定重量-> 12.第一次打磨-> 13.干燥-> 14.第二次成形-> 15.第二次打磨 16.检查、鉴定-> 17.印章、出品挤压 及 磨滑把预先切割好的圆片状赛璐珞(硝纤象牙)浸泡在含水70%,酒精30%的溶液中。进行这工序的目的是要使赛璐珞圆片变软,以方便进行随后的工序。
第一次成形在第一次成形后,把这些半圆形的球浸泡在酒精溶液里。随后,把它们取出来,待干燥了2天后,再用人手把半圆球形的多余边缘切去。进行此加工后,就完成了如上图所示的半圆球形的样品。
测定厚度测定厚度后,把两个配套的半圆球组合在一起。在接缝处放上溶剂,边融合边粘结,最后形成球形
热风烘干-把两个配套的半圆球粘合大约进行一周左右的热风烘干。之后,测定重量,用1/100g为标淮加以区分
第一次打磨之后经过30到40天的自然烘干,进入第二次成型阶段。为了修正接缝处的差异和决定球的尺寸,将会一边加热一边进行成形的工序。
因为有时候半圆球之间的接口位臵,会出现细微的偏差,或是赛璐珞的厚度不平均的情况,所以要进行最后的检查。把组合了的球,放在上图的倾斜台子上并让它们进行滚动测试,能够直线滚动的标记为三星,其余的作为练习用的球。最终被选定的球将会印上标志正式发售。
一、选片:这里的‚片‛是材料塞璐璐,把大张的塞璐璐切成小圆片;
二、轧片:就是将小圆片轧成半圆的形状;
三、胶球
1、胶边:就是将两个半圆的球粘在一起;
2、膨球:这样使球有了良好的圆度了;
3、切边:是将球体表面多余的材料修掉,以确保接缝处的平滑;
4、打磨:作用在于保证球表面物理性能的稳定性,如合理的摩擦系数;
四、检验:比赛用球要在恒温恒湿的状态下对圆度,重量和偏心度进行检验。然后就可将其储存入库了。在打上球印前有储存3个月,行话叫‚熟球‛,这样的球性能相对稳定,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小。
看似简单的乒乓球做起来十分复杂。两张圆片要经过数次变形,再用胶水粘丝合缝,打磨外加多道细小工艺才能制成,想象不到的是,这些过程有些竟然是在热水中完工的。
乒乓球的原材料叫做赛璐珞片,像塑料板一样,一般有饭桌大小,锤子一冲,一片片比巴掌稍小的圆片应声而落。经过第二次变形,圆片变成“草帽”。圆片被模具轧出一个圆鼓鼓的大肚子,肚子朝上,就像一顶迷你型的草帽,这就是半个乒乓球原型了。第三次整形,锋利的切刀把半球体的“帽檐”削得一干二净,只保留了圆鼓鼓的肚子,如地球仪的东西半球面。用胶水将“东西半球”合并,并且在热水中膨胀磨平,等它出水后,再稍稍“涂脂抹粉”就可以在球台上活蹦乱跳了
建国初期的乒乓球拍
乒乓球这项起源于英国运动,1900-1902年传入日本,1904年乒乓球由日本传入中国上海。20年代乒乓球只是一种游戏,直到1926年在柏林举行了正式比赛。
我所见到最早的乒乓球拍是椭圆形木柏。拍面上打了许多孔,呈梅花状。孔是透气用的,防止把球‚吹走‛。这种拍子的孔非常容易把‚赛路络‛的球打坏,拍子很快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是在拍面上贴一层羊皮,加大弹力。
刚解放时我国市场上只有木板拍子,由北京木质文具厂制作的,非常简单:一块实木板,手柄上贴两块凸形的木条。每支售价8角5分。这种拍子声音极大,弹力很小。后来在这种拍子的基础上改进为‚三合板‛、‚五合板‛、‚七合板‛,弹力稍大,拍子的背面刷上了桐油。
随着乒乓球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拍子的要求也提高了。1953年我国市场上出现了颗粒胶皮拍,是北京制造的松鹤牌,相继有广州生产的‚乒乓牌‛,上海出品的‚和平牌‛。在所有拍子当中,精品当属上海‚顺风牌‛,以底板木质好,弹力大,做工精细而受到广大乒乓球爱好者一致好评,被亲切称之为‚老顺风‛。鉴定方法是看其背面刷的桐油呈裂纹状 6 为真品。俗称‚裂纹顺风‛。我国优秀运动员世界冠军削球手张燮林的‚魔杖‛,削遍世界无敌手的乒乓球拍底板就是‚老顺风‛。
1957年下半年,我国市场上出现了国产海绵拍,单面厚度为5毫米,弹力大,速度快,这种拍子很快流行起来,无论是攻球手和削球运动员,都使用清一色海绵拍。
由于这种拍子旋转性强,声音小,速度快,不容易掌握。1959年在25届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对海绵子进行‚封杀‛禁止使用海绵拍,规定海绵上应贴有胶皮,而且厚度不能超过4毫米,一场新的拍子革命开始了。
张燮林的顺风拍底板,目前保存在中国体育博物馆,供大家参观。
注:赛路络,即当时对乒乓球材料的音译。
乒乓球拍制作工艺
优质的乒乓球拍选用的材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仅是木材的种类,哪怕对木材的纹理都有非常苛刻的要求。
做工主要是由制作工艺决定的,名牌厂家生产的球拍都有严格生产规程和质量标准,使得不同批次生产的球拍的物理性能几乎完全一样。好的材料结合上乘的做工才能制造出世界冠军的装备。乒乓球拍制作技巧
乒乓球拍单板底板的制造方法:由于单板底板要求板面纹路顺直,弹性均匀,重量轻,因此不能采用常规的木材破料方法。本发明所述乒乓球拍单板底板制造方法,由于列工序组成:破成木板→浸泡→煮→浸泡→烘干(蒸汽烘)→切割成型→漂白所用的木料必须是直径40-50CM,含油量少,无枝节,纹路顺直,年轮间距均匀的樟松中段木材,以年轮圆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切割成站材,将木板放入水中浸泡、煮、浸泡三个工序各24小时,之后经蒸汽烘干,成型,漂白。由上述方法制成的单板底板特点是:纹路顺直,外观白洁,重量轻,弹性好,击球力量大,拉出的弧圈球前冲力强。权利要求
一种乒乓球拍单板底板的制造方法,它由下列工步组成:
(1)破料成板,以圆木年轮圆心为中心,呈放射状破料成板;
(2)浸泡木反:将破成的木板放在水中浸泡20~30小时;
(3)煮板:将浸泡过的板加热煮20~30小时;
(4)浸泡木板:将煮过的板再浸泡20~30小时;
(5)烘板:将经过煮、泡的板用蒸汽烘干,烘干时间为5~8天,烘干室温度达到90℃~110℃;
(6)切割成型:将烘好的板切割成所需的球拍形状,两面刨平、磨光;
(7)漂白:漂白剂为过氧化氢60~75%,蒸馏水20~30%,氨水5~10%。
乒乓球拍底板的塑合层板及其制造方法。塑合层板由木材单片组成,木材单片经液态树脂纤维聚合物渗渍,聚合物分子进入填充木材管胞和纤维胞腔中,把不同经纬方向的渗渍单片放在一起,在高温高压中固化胶合成为液态树脂纤维渗渍塑合层板。塑合层板制造方法为:使用液态树脂纤维聚合物真空渗渍木材单片,辐射渗渍单片,链接固化塑化单片,把渗渍单片按不同经纬方向叠放在平板热压机上,热压形成塑合单片;塑合单片间的液态聚合物作为粘接剂在以上工艺条件下,压缩胶合成塑合层板。
乒乓球拍用各种纤维材料成份的比较
随着40mm大球时代的到来,为了提高击球威力,超越纯木底板的性能,符合当前世界乒乓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内外众多公司和厂家都对加入特殊纤维素材的复合材料底板进行了开发。
已经被用于制造复合纤维底板的纤维材料有碳素纤维、芳基纤维和玻璃纤维等,它们的 7 的共同特点是能够提高底板的击球效率,是制作乒乓球底板的常用复合材料。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独特作用。
第一,碳素纤维材料。碳素纤维的化学成分是‚聚丙烯氰基碳材料‛,是由碳纤维与基体树脂反应生成的复合材料,其物理性质比如强度、比弹性率等可以与金属媲美,但是重量却轻的多。因此,这种材料被用来制作高弹性乒乓球底板,特点是底板重量轻,反弹力大,击球弧线低平,速度快。
第二,芳基纤维。芳基纤维又称芳纶纤维,在军事上常被用作避弹衣的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高柔韧性材料。用这类材料制造的底板,可以保持高的柔韧性和弹性,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乒乓球员制造足够的旋转,还能使球员打出足够长的弧线,满足弧圈球攻击技术的需要。
第三,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最后形成各类产品。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材料,其强度不如碳纤维,韧性不如芳基纤维,但是就其性价比而言是最高的,能以低廉的价格带来良好的性能。
底板和套胶是世界冠军们夺冠的法宝,不同的乒乓技术对底板和套胶的弹性和黏性程度要求不同。弹性好的速度快,而黏性好的则是制造弧圈球、控制球路的秘密武器。底板的弹性跟板的层数和材料密切相关,除了木头,还有其他很多的新型材料。贴在底板上的套胶也需精挑细选,胶粒朝外的正胶球速飞快,而胶粒朝内的反胶皮则更好控制球路,易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乒乓球球台
乒乓球的球台为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离地面高0.76米。台面应与水平面平行。乒乓球台的台面一般用木材制,也可以用其它材料。但不论何种材料,其弹性标准是一致的,即标准球从0.3米的高处落至台面,弹起的高度约为0.23米。台面平整,颜色为墨绿色、海蓝色两种。
用SMC片材制作乒乓球台面的工艺 申请号/专利号: 200410024339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SMC片材制做乒乓球台面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a.切割成500-1000MM大小不等的SMC片材;...SMC酚醛树脂,胶木等橡塑制品
规则修改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乒乓球被我们自豪地称之为‚国球‛,这足以证明我们国家乒乓球水平在世界乒坛上的霸主地位。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乒乓球水平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尤其随着北欧强国瑞典老瓦的退役,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与乒乓运动比肩齐跑的,是我国的乒乓运动装备2000年悉尼奥运会,对于中国乒乓球的历史来说也许够得上意义非凡,因为,这届奥运会以后,人们发现,乒乓球变大了。一块球板的变革就能破解敌人的战术,稳操胜券。在乒乓球赛场上看不见的东西——胶水也有诸多的门道。1.乒乓球从小球变大球
2000年9月,在悉尼奥运会赛场上中国实现了男子乒乓球‚大满贯‛。然而,在此之后,一个足以让世界乒坛风云骤变的改革已经悄悄开始了。从我国乒乓事业正式发展以来,乒乓球的大小就从未改变过,为什么突然把乒乓球变大了呢?一时间,各种猜测声四起,其中有这样一种猜测。中国乒乓球从50年代开始发展,包揽了各项大赛的奖牌,占据了乒乓球世界霸主的地位,所以,国际乒联要改变乒乓球的大小,会不会只是为了增加难度,打压中国乒乓球队?这样的推测很快就被推翻了,因为,推动小球变大球的,也有我们中国人自己。徐寅生是中国乒乓球届‚三巨头‛之一,曾担任国家乒联主席,为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大 8 家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是大球取代小球的积极推动者。他认为乒乓球发展到今天,就是打乒乓球的速度跟旋转,一个是速度快,一个旋转强。因为它太凶了,运动员一个发球,有可能把对方就吃了,往往一板就解决问题了。观众买了票来看你一个精采的比赛,结果一发球对方就完了。
也许看到这样的球,在我们拍手称快之前,是不是还要经历一次大脑反应的盲区?没错,球打得太快,还来不及看明白,精彩就已经错过了,所以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提出把球变大,为的就是降低球速,增加击球来回的次数,增强比赛的观赏性。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国际上提了很多方案,难度比较大,从运动员、教练,包括器材商,涉及到很多利益,所以有一些方案,就比较难实行。比如什么网加高,球台加大等等。
如果把网加高、桌子加大,那么,对于人高马大、手臂长的欧洲人,控制起来没什么难度,而对于身材比较矮小精悍的亚洲人来说,打起球来可就吃大亏了。而且,还牵涉到运动员的习惯问题,所以在众多方案中,改球成了最合理、呼声最高的改革。可是,区区两毫米,真的能起到那么大的作用?
小球和大球尽管差那么一点点,因为它重量在那儿放着,在空气当中受到的阻力也不一样,40毫米的球要比38毫米的球明显的会减少旋转和速度。别看只是改动两毫米,技术人员为此所做出的科学实验却没少,为了证明40毫米的大球比38毫米的小球耐打,从击球回合、观众反映、转播效果上,技术专家们设计了大量的测试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增加两毫米,可以让球赛的观赏效果得到保证,也可以让运动员打起来没有手感上的区别。
小球阻力小、旋转强、速度快,不用猛力攻击,只是靠发球高速旋转,就能控制对手,掌握赢球机会,甚至在前三板就能结束战斗,所以小球时代,是灵巧型、技巧型运动员的天下。而改成大球后,球大阻力大、旋转慢、回合相对较多,要像小球那样靠发球和玩技巧取分太难,必须凶狠大力扣杀才能占据上风。所以到了大球时代,就成了身强力壮,攻击猛烈,力量型、进攻型运动员的天下。
有一组数据显示,在小球时代,王励勤和马琳在发力暴冲的时候,弧圈球最高转速超过了每秒钟100转。当改为大球以后,球的转速明显下降,发球最转的是刘国梁,他的下旋长球最高转速达到每秒钟75转,这就明显看出了小球和大球的区别。无论是小球还是大球,因为标准是我们国家最先制定的,中国乒坛的老将新人们能够更早地适应大球的打法,因此,中国乒坛霸主的地位至今无人动摇。2.乒乓球拍
除了球这个法宝,中国乒乓的制胜法宝中,还有一掌见方的乒乓球拍。
最古老的乒乓球拍是用羊皮制成,因为乒乓球发源于欧洲,最早,喜欢打网球的人们在喝咖啡闲聊之余,突然有了在桌子上架个网打球的想法,正是这个原始的想法,让乒乓球运动得以诞生。因为羊皮拍子速度和力量太小,又演变出用木板做拍子,直到大家都觉得木板做拍子也不好用,才出现了胶皮拍子。
到了现代,乒乓球拍基本上已经演变成以下的几种:胶皮拍、海面正贴拍和反贴拍。正贴拍,指的是海绵上覆盖的颗粒向外的拍子,击球时这些小颗粒能‚吃‛住球,适合快攻型的运动员使用。
而反贴则刚好相反,颗粒向内粘贴。这种球拍胶皮表面有较大的粘性,摩擦力强,加上胶粒朝里,反弹力小,能主动制造令人匪夷所思的旋转变化。0年代日本发明的旋转非常强的弧圈球,说穿了其实就是反贴乒乓球拍。日本人的弧圈球用反贴球板,拼命用力,往上摩擦,使球产生强烈的旋转,上旋力很强,对手一旦摸不准球体的转向,就会陷于被动。日本人是单面进攻,拉弧圈球位臵,他的反手比较弱,我们中国人呢,靠的是进攻,速度比较快,他们进攻的速度比较慢,动作大,我们动作小。
从球板上,与日本人的乒乓球赛就是反贴跟正贴之争,从打法上,是快攻和慢攻之战。9 弧圈球威力虽然很大,但也并非无懈可击,中国队做出决定,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最终,我们的快速进攻把日本的弧圈球制得伏伏贴贴,在第26届世乒赛上,中国队一举夺得男团、男单和女单三项冠军,从此全面登上世界乒坛的最高峰。一块球板的变革则破解了敌人的战术,稳操胜券。3.胶水
胶水跟乒乓球也有非常重要的联系,要把海绵、胶皮和底板粘合在一起的,中间要有胶水。最早,我们使用的是那种普通的、用粘自行车内胎漏气的这种胶水,这种胶水有一定的毒性,后来,国外又发明了一种快干型的有机胶水,粘了这种海绵以后,海绵就会膨胀起来,因为海绵里有海绵孔,胶水一刷,海绵就胀大起来,就像发面似的蓬松。松了以后,孔里面会进空气,一进空气,海绵孔的弹性变大,打起球来旋转性就变强,击球速度也快了。而且打起球来声音很脆,用了这种有机胶水以后,打起球来,手感很好。因此各个乒乓球赛事都设粘胶室,供运动员在入场参赛前重粘胶皮。习惯刷胶水的一些运动员,甚至每次比赛都要刷上几十遍胶水,几乎到了不刷胶水打不了比赛的地步。
有机胶水中的有毒成分甲苯很有可能对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在2007年5月份的第49届世乒赛期间,日本一名业余选手在粘拍时突然晕倒。可能因为他刷的遍数太多了,时间太长了,空气又没有流动,送医院经过检查,主要的因素是因为闻了胶水的味道。有机胶水的毒性历来是争论的热点,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哪怕‘禁胶令’使乒乓球运动倒退20年,他也要坚持!‛谁也没有料到,一个小小的‚胶水‛竟然能掀起轩然大波。
出于对运动员健康的考虑,大会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原来的有机胶水,而改用水质胶水,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将不会受到这项新规则的影响。我国已经完成了水质胶水的研发工作,并在今年3月获得了国际乒联的生产批准。新型的水质胶水无色、无味,稀得跟水一样。刷一遍就可以使用。用这种胶水的底板易清洁,不留残留物。虽然它没有增加海绵弹性的作用,但仍然可以通过发挥海绵和胶皮的特点来弥补胶水膨胀率低的特性。
除了球、球拍和胶水,其他的乒乓器材也伴随着乒乓球事业的发展而逐渐改革,而每一项改革,每一处细节,都倾注了技术专家、体育专家和运动员的智慧和汗水。运动器材对于一项运动非常重要,运动器材的每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既能对这项运动本身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也能对我们的观赏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现在比赛我们使用的新球台,彩虹球台,以前乒乓球桌都是单调的四根腿,现在,就把桌子腿去了变成拱形的圆弧,视觉效果就大不一样,有的底下还是水晶的,里面镶一些射灯,通过光线的变幻来营造不一样的效果,让观众们在体验比赛刺激的同时,也能增加一些美的享受。
乒乓球胶皮的种类
正胶
也叫短颗粒胶皮,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过去庄则栋、李富荣、江嘉良、谢赛克等一大批世界冠军都采用正胶海绵直拍。当今世界冠军刘国梁也是采用这种类型胶皮。如果你觉得自己手腕动作灵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够,那最好正面选择以速度制胜的正胶球拍。
目前国际市场上还有一种介于短颗粒与长颗粒之间的一种中颗粒胶皮,有不旋攻击的奇特效果,对手攻来的强烈抽球或下旋球,这种胶皮压根儿就不怕,回过去都是不旋球,而且飘忽,让对手使不上劲。它被人称作‚魔性胶皮‛。反胶
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对于专业选手而言,又有多种不同性能的反胶海绵拍供选择,如胶皮粘性强、配套的海绵软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胶海绵胶皮是直、横拍选手目前最常用的胶皮,几乎100%的欧洲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亚洲选手也有近80%选手使用。因为这种胶皮比较好地兼顾了速度与旋转的要求。
目前国际超一流选手中,绝大部份都使用反胶胶皮。如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塞弗、马文革、王楠等,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盖亭、王涛、孔令辉、邓亚萍、李菊等,直握拍的马琳、阎森、冯哲等,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是正面或二面均为反胶胶皮。
打反胶的选手都希望胶皮有高裹力,即胶皮面要粘,这样才能有高的摩擦系数。除了专业运动员有条件打比赛即换胶皮外,业余爱好者恐怕就没有这个条件了,所以要懂得保护胶皮的粘性。最简单的办法是每次练习以后,用软泡沫海绵沾清水清洗干净,市面上也有专用的清洁剂出售,使用效果会更好。清洁后用聚脂薄膜复盖上,这样既可防尘又可防氧化。生胶
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目前一批横拍两面攻选手,为求得击球的变化,采用了正手反胶(拉弧圈)和反手生胶(快拨及摆短)的搭配方法。当今世界冠军王涛及著名选手陈静、耿丽娟等都采用反手生胶的打法,韩国及朝鲜女选手对这种搭配方法更是情有独钟。这种性能的胶皮可作为直拍反打反面贴胶的一种选择。长胶
这是一种胶粘细而长的胶皮覆盖在一薄海绵上面而胶皮海绵,是我国在六十年代发明的。当年张燮林用这种胶皮削出变幻莫测的球,被称为乒坛魔术师。这是因为这种胶皮球在拍面会产生反常的旋转现象,典型的变化是:对方搓来的下旋球,己方用长胶对搓时,将以上旋飞回;对方攻来的上旋球,己方用长胶推挡后以下旋飞回;用削球回击对方拉来的弧圈球时球会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时回球则不旋。这些反常的变化常令对方失误或回出高球,对付不熟悉长胶性能的人打这种球常可轻易取胜。但用这种胶皮打球,不但对方失误多,己方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观赏性和娱乐性。1998年5月,国际乒联在南非德班市召开理事会,以19票对18票,作出关于禁用使用长胶的决定,并对正胶作出高度与直径之比不得大于1:1的规定。少年运动员千万不要用长胶,一方面长胶难掌握,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错误的定型。中国乒协早已明文规定少年比赛一律不得使用长胶。防弧胶皮
专门对付弧圈球的还有一种叫‚防弧胶皮‛的反胶海绵胶皮,这种胶皮拍面无粘性,表面较光滑且轻微发涩,击出球运行牲速度较慢、弧线较短,着台后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按常规判断,对付弧圈球尤为奏效。如前述当年蔡振华反面贴的就是这种胶皮。
上述各种乒乓球拍面覆盖物中除了注意胶皮特性的选择外,还应注意海绵的选择,即注意海绵的厚与薄、硬与软。一般来说,厚海绵吃球较深,咬球时间较长,击出的球后劲较足,在拉球时特点更明显;相反薄海绵吃球时间短,击球快、控球好,但球的后劲不足,不易把对手打死。至于硬海绵则有咬球时间短、球速快的特点,适合快攻的打法;而软海绵则球速逊色些,但控制球较佳,一般人打起来比较顺手,也打得比较稳。
除了海绵与胶皮外,用于粘合海绵胶皮的胶水,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种专用的无臭快速胶水,比赛前粘贴能大大发挥‚药效‛(据说能提高胶皮弹性20%-30%),如同给球拍吃了兴奋剂。这种奇妙的特性是由匈牙利选手KLAMPER偶然发现的,当时他比赛输了一局之后,觉得正手的胶皮没粘好,于是重贴,竟然想不到这半干的胶皮少球使球速提高了不少。如今快速胶己不是什么秘密,但有些人却变得过于迷信它的作用了。
在练球时,教练一直让我们摆动作,“球拍稍微倾斜,转腰,重心压下来。”教练一边示范一边说道,并要求我们反复做这个动作。终于,我有点不耐烦了,问道:“为什么要一直摆呀?”“打球就和搭房子一样,如果你底下的房子没搭好就往上搭,能不倒吗?”教练解释道。于是,我以耐心地摆起了动作。
开始打球了。教练详细地讲解道:“打球和摆动作一样,只要找到球在哪里,就用小碎步移到球的左边,把拍对准球,放到球的下侧中,转腰,胳膊肘沉下与身体平行,回收小臂。”说完,教练亲自给我们示范了一下,又抓住我们的胳膊指导,同时发出指令:“一会摆200个动作后打一下试试。”轮到我打了,可是球不是飞出去就是没过网,这时,教练走过来,一只手抓住我的胳膊,一只手抓着我摆动作,我按照这个方法又打了几个球,终于打了几个好球。
发球时,教练又强调:“手里先拿着一个球,轻轻一抛,用球拍摩擦、撞击球。”我在教练的指导下,终于完成了这一连串的动作。
【关于小朋友乒乓球体育游戏活动教案】推荐阅读:
关于朋友的伤感句子06-30
初一关于朋友的作文07-19
空间说说关于朋友背叛09-17
关于寒露文案朋友圈句子07-03
关于感恩朋友的优秀素材09-11
关于友情的动人故事:朋友10-21
关于处暑朋友圈问候语10-23
关于无奈朋友圈话语40句09-13
关于正能量的朋友圈励志句子07-07
关于好朋友好句子说说心情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