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管理规定(精选12篇)
为加强放射科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放射科诊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 放射科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 规定》 ,特制定放射科 X 线辐射防护管理规定,适用于全省各级各类医院放 射科。
1、放射科 X 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制定兼职人员协助主 任做好 X 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 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 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X 线检查设备必须有《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 放射技术和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 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 发生。
4、放射科各 X 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 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 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 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 X 线检查前, 应问明是否 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 5周至 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 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 流和小光圈。
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 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 尽量远离 X 线球管。
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 废片, 避免重复照射。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采用数字化 X 线检查, 减少辐射。
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戴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 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医院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操作规程
1.定期检查 X 线机和防护设备的性能,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2.工作中尽量使用各种防护设施和辅助防护用品,最大限度的减少投照剂 量。3.在不影响诊断的原则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滤过和小照射 野进行工作。
4.在进行 X 线检查时, 除检查人员外, 其他人员一般不应留在机房内。如果 确实需要在机房内携扶病人也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5.移动或携带式 X 线摄影时, X 现工作者必须 X 线管 2米以上,并注意周 围人员和自身的防护。
6.放射粒子插植过程中,要严格按规程操作,杜绝粒子散落或丢失,如发现 丢失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岗位职责
1.机房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负有对机器使用、保管、清洁维护之责任。凡参 与使用的其他人员同样负有责任。
2.机房内保持清洁整齐、严禁会客。非本科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机器。进修实习人员经考核证明其已了解机器操作规程后方可参与操作。严格遵守投照 技术操作规程, 使用中要密切注意仪表指示和机械功能状态, 遇有异常是 立即停机并报告机修人员。使用者应参与检修, 只有在机修人员认可已恢 复正常时才能投入使用。
3.对病员接诊应热情、耐心、及时、尽量缩短候诊时间,摆位准确、标准。注意对病人的必要防护, 对危重病人或行动不便者应及时检查并观片后才 可嘱患者离开,以避免因重拍而致病人往返不变。
4.投照前应仔细审阅申请单, 核对姓名、病历号、X 线号、投影部位和位置, 插片前特别注意左、右号是否正确。技术条件选定、胶片规格使用等必须 按操作规程进行。投照条件记录完整并签名,与 DR 操作人员密切配合, 及时了解 X 线片情况,随时调整条件,保证摄片质量。
5.在使用碘对比剂时,工作结束后再观察 15分钟,及时发现迟反应。6.每日对机器使用及工作状态, 使用者等项目进行质控记录, 使用后及时关 机。下班时关闭电源。
安全保卫制度
1.各种电器必须在下班前关闭,机房内禁止易燃、爆物品存放,禁止吸烟, 对室内电源电器应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工作人员必须学习使用消防器 材,各种消防器材需定期检查更新。
2.科室所有门窗均采取安全防盗措施,保险柜由专人管理,大门、机房门钥 匙由专人负责,加强工作人员的防盗防破坏教育。
3.辐射装置机房无人时,要关好门窗,关闭电源、水源。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配重块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 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 透视曝光参数(KV、MA、MAS 检查。
3.剂量监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4.每日对 CT 进行一次水膜检查。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1.每日开机后线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必须先排除。2.对于 X 线机和 CT 开机前必须先 W ARMUP 后才能工作。每日共组完后, 必须清洗机器上的赃物和血迹等。
人员培训制度
1.定期组织辐射工作相关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放射 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相关文件。
2.按期组织辐射工作人员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有关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的 培训与学习。
台帐制度管理
1.科室对铅衣、铅橡皮等防护用具进行登记, 分别放置于各检查室固定位置, 并且加强放射粒子的管理, 保险柜以及放射粒子要双人负责, 注意合理交 接。
2.白班、夜班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门、窗及防护用具的使用情况进行交接班。
3.如果发现辐射防护门、窗及防护用具有使用异常或损坏情况, 应立即报告 科室射线防护小组,并进行记录。
检测方案
1.成立科室射线防护小组负责射线装置的检测工作。
2.每两年检测一次, 请环保或卫生监督部门进行射线装置实验室周围辐射水平进行检测,照射量率无固定人员者不大于 10R/h,有固定人员停留者不 大于 2R/h,保证射线装置辐射安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伊犁州各级医院的各类X线机机房。在职放射工作人员, 其年龄为21~58岁, 放射工龄为1~36 a, 左胸佩戴个人剂量计12个月。
1.2 检测方法
1.2.1 机房检测
抽取该州部分州、市及乡级医院, 对其各类型X线机相应环境进行辐射检测。
1.2.2 个人剂量检测
对从事相应放射工作≥1 a能正规佩戴个人剂量计满12个月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检测。
1.3 检测依据
GBZ 130-2002《医用X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 138-2002《医用X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和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1.4 检测仪器
451P型加压电离室巡测仪, FJ427A1型热释光剂量仪, FJ411型热释光退火炉, Li F (Mg, Cu, P) 圆片热释光剂量元件。仪器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校准、检定, 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5 统计学分析
均数比较用小样本t检验法, 率的比较用四格表校正χ2法。
2 结果
2.1 各种X线机机房辐射情况 见表1~4。
在该州天然环境中共检测300个点, 求得本底水平值为 (0.13±0.04) μGy/h, 如以检测值均数≥本底均值的2倍为准, 达到此水平者有:州、乡级医院透视拍片机, 州、县级医院CT机, 州级医院C形臂机和牙科机的机房门;州级、个体医院透视拍片机, 州、县级医院CT机, 州级医院胃肠机控制室门;州、县级医院CT机, 州级医院牙科机的铅玻璃观察窗;州级医院CT机和牙科机房墙;州级医院C形臂机工作人员位。除1县级医院CT机控制室门共7个检测点数据均明显超标外, 其他检测值都未超标。
2.2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
见表5。各组个人剂量比较, 介入工作人员高于透视拍片人员 (t=2.17, P<0.05) , 高于CT人员 (t=3.54, P<0.01) , 高于牙科人员 (t=2.61, P<0.05) 。其他比较:拍片人员与CT人员 (t=1.57, P>0.05) , 拍片人员与牙科人员 (t=1.19, P>0.05) , CT人员与牙科人员 (t=0.71, P>0.05) ,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据此次检测结果, 基本可以认为伊犁州各级医院X线机机房设施辐射防护情况整体尚好, 相对薄弱之处主要是机房门、控制室门、铅玻璃观察窗及个别机房墙体。据文献[1-4]报道, 机房设施辐射超标率为:汕头市机房门的辐射超标率为5.1%, 墙为零;福建省机房门为1.2%, 控制室门为2.0%, 铅玻璃观察窗为1.4%, 墙为0.6%, 资阳市乡镇医院放射科门为21.5%, 控制室门为13.0%, 铅玻璃观察窗为5.0%;商丘乡镇医院机房门为62.5%, 墙为零;由此看来, 医院X线机房设施中易出问题者主要是机房门、控制室门和铅玻璃观察窗。其原因首先是铅当量不足, 其次是结合部位欠严密。我们认为, 只要在机房设计施工中严格把关, 就能有效杜绝此类问题。为此, 相应的监督部门必须强化医院X线机房的设计、施工、验收中的审查、督查工作, 确保存在安全隐患的X线机避免投入使用。
本文检测结果, 心脏介入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明显高于放射诊断人员。由相关文献个人剂量数据 (m Sv/a) 可知, 北京军区介入为2.90[5], 大连市2006—2009年介入为5.73, 放射诊断为1.32[6], 广州市2005年介入为1.77, 放射诊断为1.07[7], 宁夏地区介入为14.44, 放射诊断为0.89[8], 绵阳市2005—2009年介入为4.17, 放射诊断为2.0[9], 各地数据有明显差异, 但介入人员的个人剂量均明显高于放射诊断人员的剂量。由此可见, 介入人员辐射防护问题是医院放射工作者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认为可行的办法是从多角度综合考虑问题, 例如:相应的X线机及介入人员的防护用具的研究进一步优化, 介入人员防护意识的提高, 曝光条件的优化选择, 工作时间的适当限制, 对医院X线辐射状况经常性监测, 尤其是介入人员的受照剂量监测等。
参考文献
[1]张晓儿, 黄树斌, 蔡振练.汕头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现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 (3) :299.
[2]郭进瑞, 陈新弟, 郑森兴.福建省管医用诊断X射线机放射防护状况[J].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 (3) :305.
[3]刘先平, 周龙成, 郭鲁琼.资阳市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防护状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 (2) :194.
[4]郭瑾.商丘市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状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 (2) :208.
[5]李秀芹, 谷悦, 赵进沛.北京军区2002—2008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 (1) :59.
[6]叶倩鸥, 郭旋, 董倩倩.大连市放射诊疗职业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 (3) :292.
[7]黄润玲, 谭汉云.2003—2005年广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 (1) :49.
[8]卢桂才, 孔庆宇, 李鸿成.2006—2010年宁夏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 (1) :28.
[关键词] 铁路 X射线 行李包检查系统 放射卫生防护
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的使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铁路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的放射防护管理问题,不仅关系到该系统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而且也关系到在该系统周围场所工作的其他人员(如车站服务员、安全值勤人员等)以及广大旅客的健康与安。因此,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的放射防护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基本情况
福建铁路企业现在使用的28台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均为SEVI008系列机型,分别安装在福建省境内20个火车站侯车大厅入口处和行李房进货处。共有工作人员120人。28台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均未取得《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工作人员也未经过放射卫生防护知识的培训和健康检查。放射卫生防护的管理工作还是一个空白。
2 存在的问题
2.1 法制观念淡薄,防护意识不强
使用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的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对放射防护的法律、法规了解甚少。对X射线的特征及危害性没有足够的认识,防护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由于法律意识差,在没有办理“许可”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就安装使用了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在没有进行上岗前健康体检和放射性防护知识的培训情况下,让其工作人员上岗。
2.2 管理职责不明确,安全隐患多
铁路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是由铁路公安部门负责管理、安装和招聘保安人员进行仪器操作,而使用单位却是客运部门。在放射卫生防护和管理问题上,两个部门都不愿意负责。因此;放射卫生防护和管理工作没有具体负责的单位。导致了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的检测报告无单位接收,发现不符合放射卫生防护要求的问题需要改进时无人负责,造成了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辐射计量监测、放射性防护知识的培训等工作无人管理的局面。再加上铁路防疫站由于管理科室性质的改变(劳动卫生科改为职业卫生检测科),失去了合法的放射卫生监督权利,更造成了管理上的又一不便。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
大力加强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对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射线装置的有关单位领导、相关工作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使他们知晓相关的法律、法规,知晓X射线的危害性,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3.2 明确职责,消除安全隐患
铁路有关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规定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的管理单位,消除多头管理、避免相互推诿的现象。另外,还应设置铁路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岗位,以便具有合法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放射卫生防护的监督工作,为提高铁路放射防护卫生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3.3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确保放射防护措施的落实
放射科X线诊断报告签阅制度
1、X线诊断报告必须逐项填写,字迹清楚,用词恰当,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描写合理,诊断意见确切,板面整洁,签名正确无误。
2、凡在科内的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等书写之诊断报告均经本科高年或总住院医师或/和主治医师签名后发出。
3、凡新来科的住院医师除急诊值班时的急诊报告发出外,其余的书写报告均须由上级医师签名。
4、每日的诊断报告均由主治医师主持签发,凡疑难病例诊断报告,由值班医师书写后由科主任或/和上级医师签发。
一、放射科必须持有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
二、放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和放射卫生防护知识的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持放射工作人员证及佩戴个人剂量证方可上岗。
三、机房门外必须安装“正在放射”指示灯及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四、照射期间除患者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若需要陪伴协助的,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穿戴防护服。
五、常规体检时只能一次一人,不得有多人在机器房内等候。
六、育龄妇女、孕妇及小儿的X线检查,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方可行下腹部屏蔽照射。
七、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放射事故发生,杜绝隐患。
八、机器发生故障,及时向院领导汇报,视其情况,由医院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1(共1页)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
一、非本科人员未经许可,严禁擅自使用和操作诊断X线机及其他设备。
二、本科人员在上机操作前,必须掌握本科机器设备的性能指标及熟悉操作手册,熟悉机器的操作、控制,未熟悉前不得上机操作。
三、在设定暴光条件时,不得超过手册规定的上限值,如因设定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操作者后果自负。
四、在机器使用中,必须按手册要求设定环境温度和湿度,随时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五、除维修人员及指定的相关人员以外,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设备故障,以避免设备进一步损坏,如因此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由本人负责。
六、当班人每天必须检查电源、设备、器材及药水情况,如有问题,立即停止运作,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七、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当班人员每天工作结束后,须将机器上粘附的照影剂等清除,每周进行一次设备的常规维护、保养。
八、严格执行双签名制,特殊照影检查,必须向患者解释清楚检查的目的、方法及使用照影剂可能出现的反应,如患者未签字进行检查而发生事故者,责任由操作者承担。
九、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女性患者做需要暴露特殊部位的检查时,需两人或请患者家属陪伴到场。
通过对天津市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学习,我们了解到要依法开展放射防护管理,是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与安全的需要。为了规范日常医用X线诊疗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医用X线辐射的负面影响,国家特制定以下放射防护规章制度,作为日常开展放射防护管理的依据。内容如下:
1、辐射防护三原则:
“检查的正当化”,“防护的最优化”与“个人剂量限制”。
2、X线检查必须遵循:
①“检查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即在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同时,尽量使受检者受照剂量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②X线工作者与受检者防护兼顾; ③兼有安全防护为主、个人防护为辅;
④合理降低个体的受照剂量与全体居民的检查频率。
3、未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允许,不得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1993年10月13日卫生部第34号令)]。
二、对临床医师的要求:
1、在获得相同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临床医师应:
① 优先选择非X线辐射类检查法,尽量避免采用放射性诊断技术(X线、CT); ② 严格掌握X线诊断适应证,是否进行X线检查应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和防护原则进行分析判断,确有正当理由方可申请X线检查; ③ 合理使用X射线检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照射与重复照射。
2、不得将X射线检查列为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3、育龄妇女的盆腔部位及婴幼儿的躯干部位X射线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4、非特殊需要,早孕期间忌下腹部X射线检查(受孕后8~15周)。
5、X线透视下进行骨科整复和取异物时,不得连续曝光,并注意尽量缩短时间
6、从业人员就业前或定期体检,X射线胸部检查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
7、接触粉尘工人的X射线胸部检查间隔时间,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对X线工作者的要求
1、必须熟练掌握放射学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仔细核查每一项X线检查申请是否合理,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拒绝没有正当理由、以及不合理的X线检查。
2、透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透视中应采用小照射野透视技术。
3、完善影像学科病案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4、实施X射线照射操作时:
a.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机房; b.开启工作警示灯;
c.候诊者和陪检者(病人必需被扶持才能进行检查的除外),不得在无屏蔽防护的情况下在X射线机房内停留;
d.各机房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铅围裙、铅围脖。
5、放射科医技师必须注意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减少受检者受照剂量。
6、对婴幼儿、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
7、未经特殊允许不得用儿童做X线检查的示教和研究病例。
8、非特殊需要,早孕期间忌下腹部X射线检查(受孕后8~15周)。
外科
口腔科
1 X线的特性
X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95年11月8日发现的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肉眼看不见, 是一种电磁波辐射。具有: (1) 穿透性:X线能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 并在穿透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 (2) 荧光效应: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 使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 (3) 摄影效应。 (4) 电离效应:当X线通过任何物质而被吸收时, 都将产生电离作用, X线通过空气时, 可使空气产生正负离子而成导电体。
2 X线的辐射损伤
辐射损伤是指一定量的电磁辐射能量作用于机体后, 使受照射的机体产生病理反应, 辐射效应显现在受照身体时, 称为躯体效应, 如影响到受照者的后代, 称为遗传效应[2]。X线对人体的损害主要为穿透与电离。空气电离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 如氮氧化物、臭氧、自由基等致空气中正负离子平衡失调;X射线主要损伤的器管有性腺、红骨髓、眼晶体。可能会造成脱发、乏力、食欲减退、眼晶体的浑浊、白内障、良性皮肤的损伤、造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降低、甚至诱发癌症, 生育功能减退、妊娠期易造成胎儿严重的智力低下、畸形、致死等等不良反应。对心血管的影响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3]。
3 导管室护士易受X线辐射的主要原因
导管室护士的护理工作与传统的放射科X线检查、CT、核磁等的护理工作是不同的。因其工作性质需要将眼、面部、四肢等全部暴露在X线下。特别是导管室的护士在手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几乎完全暴露在X线剂量较大的辐射场中进行护理操作, 且操作时间长 (十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不等) 。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时, 护士须在患者的头侧观察、抢救和护理, 因而离射线源 (球管X线发射器) 最近。还有一些医院导管室只配备了一个护士, 没人轮流替换, 加之连续X线透视与曝光, 日积月累所接受的X线剂量往往高于安全剂量。因此与其他放射人员相比, 接受的辐射剂量要高出数十倍。工作时间长了, 抵抗力降低容易感冒、食欲减退、头晕乏力、脱发明显。
4 导管室X线辐射的有效防护措施
4.1 掌握X线辐射防护的3个原则
即缩短照射时间、增大与X线源的距离、设置屏蔽防护[4]。 (1) 时间防护原则。对于相同条件下的照射, 人体接受的剂量与照射的时间呈正比。减少接受照射的时间, 就可以明显减少吸收剂量。另外, 拉长两次照射的间隔时间也会减少吸收剂量。护士在术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护理操作, 把患者的准备工作、手术用物与药品的准备工作有计划的放在非曝光时间完成。 (2) 距离防护原则。照射剂量随着照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成反比, 距离增加1倍, 则射线量可减少到1/4。护士应注意把手术用物合理放置, 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远离辐射源, 减少不必要的射线接触。 (3) 屏蔽设备的防护原则:管理者应积极为导管室的护士配备齐全的防护设备, 护士应正确的使用这些防护设备保护自已, 不要嫌麻烦。这3个原则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合理调节, 做到最有效的防护。
4.2 导管室内要有足够大的空间和标准的防护墙面
医用X线有效的防护, 另一个重点应放在对C臂机本身的固有安全防护和机房的固定防护设施上。导管室内除安装大型的C臂机外, 还安放有大量的辅助设备:如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等抢救设备、护理操作台以及药品柜等。X线球管发出的直接射线可对护士产生直接损害, 然后直接射线照射到室内物品及四周场壁被折射产生的散射线又可进一步造成护士的损害。因此无关紧要的物品尽量不要放在手术间内, 以减少散射线。根据X线的强度和能量与距离平方呈反比关系的原理, 介入室内空间越大, 所产生的散射线的量及强度就越少, 对人体的损害也就越小。所以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规定200mA以上的X机使用面积>36m2, 100mA以下的X线机使用面积>24m2。主墙防护的厚度有2cm铅当量, 副墙防护厚度为lcm铅当量。
4.3 导管室内要保证良好的通风
导管室是一个需要屏蔽的区域, 室内安放着各种贵重的机器, 既要防水、防尘, 又要防止射线的外泄。因此导管室的设计较严密, 导致室内空气难以流通, 空气被X线电离后产生的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室外会对护士的身体有害。因此导管室应配备通风装置, 定时开放通风换气, 必要时安装空气净化器, 以确保室内空气新鲜。
4.4 完善辅助屏蔽设施
导管室的操作室和控制室中间需有铅玻璃隔开。室内配备监视和对讲机等设备, 如可在控制室安装一个与操作室内一样的同步显示心电监护仪, 尽量减少护理人员入室被照射;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量远离放射源, 使用摇控装置或自动化操作设备等。充分利用DSA机器的一些特殊功能如图像冻结功能 (LIH) 、路标功能 (Roadmap) 、COMPAS功能等, 可对手术提供帮助,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曝光量。另外护士要善于合理利用各种防护措施, 如穿戴铅衣、铅帽、铅围脖、铅橡皮手套、铅玻璃眼镜、使用铅挡板、铅屏风等。所有个人防护用品均应妥善保管, 并应对其性能进行定期检验, 所有防护用品的含铅量不得低于0.25mm铅当量[5]。
4.5 导管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护理人员不必盲目的强调奉献精神, 自我防护一定要重视。护士进人手术室必须穿铅衣, 戴铅围脖, 工作中要把铅门确实关严、关到位、不留空隙, 杜绝门缝不严泄露射线。尽量集中安排护理活动, 缩短在手术室内滞留的时间。充分利用可移动的屏蔽装置, 随时遮挡减少辐射损伤。无需护理配合时, 两手尽量置于铅衣背后, 用退步法离开手术间。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提前向患者解释好手术时的注意事项, 如吸气、屏气的训练, 取得患者的配合, 争取术中一次取相成功, 尽量避免重复照射。如果出现X线的辐射损伤症状一定要连续几次检查身体或暂离工作岗位。有症状明显者要暂停工作, 休假1个月后重新查体后再决定是否上岗。护士长在人员安排上要合理, 避免少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X线造成蓄积反应。在不影响导管室环境的条件下可种植一些防辐射的绿色植物, 如芦荟、仙人掌等。为保护视力建议多饮绿茶, 绿茶多酚因子 (ASPF) 是一种生物类活性物质, 可阻隔辐射。可多吃油菜、青菜、芥菜、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蛋白质的需要量要可略高于正常人, 有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 增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工作之余, 合理安排休息,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加强营养, 减少生理、心理疲劳, 促进身心健康, 增强免疫力。
4.6 加强对手术医师的监督, 禁止滥用射线
一部分临床介入医师自身防护意识差, 很多时候为收集清晰、完美、有代表性的图像作其他用途, 经常多次多角度投照, 导致大量使用射线, 这对手术操作者、护士、患者都没有好处。护士应提醒医师在操作中应把患者接受治疗剂量严格控制在最低水平, 要保证球管电流毫安值最小, 使用时光圈开到最小, 球管尽量降低, 对准中心线, 并用铅板遮挡。使用射线应以手术需要为依据, 尽量避免滥用。另外介入手术前医护人员均需对病例详细分析与交流, 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 做到配合默契, 缩短手术时间。如术中提供适合的导管与导丝, 争取尽快到达靶血管, 少走弯路, 少吃射线。严格要求医师遵循医疗放射防护三原则, 即实践正当化, 防护与安全最优化和剂量限值[6]。
4.7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监护档案
导管室必须制定规范化操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认真贯彻执行防护法规与标准系列。根据1986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辐射防护标准, 规定放射工作人员所受的年剂量当量不超过50000usV, 辐射防护剂量率不超过28usV/n[7]。导管室的护士在手术间进行操作时不要忘记配带个人射线剂量监测卡, 每3个月或半年送防卫所测定一次, 检查是否照射剂量超标, 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工作时间的调整。医院应建立介入护士个人剂量及健康监护档案, 定期健康体检。每月检查血常规1次, 一年1次或2次体检。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 提高机体免疫力。严格上岗前的体检制度, 凡健康状况不符合要求者, 不得从事介入工作。未完成生育的已婚护士暂时不安排在导管室工作。
4.8 加强介入专科护士的岗前培训、进行心理疏导
加强介入专科护士X线危险因素及防护知识学习,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其实X线并没有传说中的可怕, 曾过高的估计了它的危害程度。X线对机体细胞组织的生物效应主要是损害作用, 其损害程度依吸收X线量的大小而定。微量或少量的X线可以对机体不产生明显影响;超过一定的剂量将引起明显的改变, 但仍然可以恢复;大量或过量的X线则导致严重不可恢复的损害。所以在对专科介入护士进行培训时, 除了详细介绍导管室的整体防护措施外, 还要把X线照射对人体的伤害和对X线的有效防护二者必须辩证的来讲解, 切不可只讲伤害, 而不讲有效的防护, 否则会引起恐惧感。要让护士明白, 虽然X线过量照射是有伤害的, 但只要只要我们了解X射线的性质与规律, 防护得当, 这种伤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使她们正确认识X射线, 消除对射线的恐惧, 适应环境。
综上所述, 护士应了解X射线对人体损害之严重性, 必须克服重效益轻防护的思想观念。为了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士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 遵循以固有防护为主与个人防护为辅的原则。在正常的情况下, 辐射的损伤是可以防止或者可以降低到安全的范围。我们护士要善于掌握X线的规律、利用X线的规律、有效的防止辐射线的伤害, 对于放射线的损伤应有正确的认识, 即战略上应藐视它, 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 而在战术上应重视它, 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导管室成立近5年, 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每次体查均正常, 未见不良反应, 工作中对X线的辐射已没有思想顾虑。
参考文献
[1]明艳, 明洁, 胡保青.导管室护士职业性损害相关对策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 2007, 22 (1) :77.
[2]张慧艳.X线对人体的损伤及X线的防护[J].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4, 17 (2) :125.
[3]任永华, 梁立微, 江萍, 等.放射线作业人员心电图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 7 (5) :42.
[4]周小兵.浅谈X线防护[J].实用医技杂志, 1996, 3 (2) :72-73.
[5]严景恩, 罗香国, 张伟国.如何做好介入手术中的放射防护问题[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 26 (5) :428-431.
[6]陈静媛.安全与防护最优化原则是采取防护措施的前提[J].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 (2) :180.
一、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二、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三、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遵守国家有关放射防护管理法律法规。
四、从事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应取得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并定期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放疗科主任负责放疗科质量保证和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
五、从事放射诊疗工作必须依照标准和有关规范的规定配备必要的个人放射防护装置,佩戴个人剂量监测装置。
六、放射装置场所必须设置放射性警示标志和必要的安全防护联锁装置、辐射报警装置和工作信号指示装置。
七、建立放射安全防护管理组织,切实做好放射安全防护工作,发生放射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 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使用、销售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放射工作单位)。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卫生许可制度。
第二章
卫生许可
第五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放射工作的卫生许可,并 根据本办法制定卫生许可证的发放管理办法。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严格执行许可程序和要求,建立 并完善许可档案。卫生许可证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 放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 产。
第七条建设单位在进行建设项目放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向所在 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审查,提交下列资料;经审查 同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一)建设项目 放射防护设施卫生审查申请;
(二)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评价报告书;
(三)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中(高)能加速器、进口放射治疗装置、γ辐照加工装置等大型 辐射装置的建设项目,应当提交由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放射防护评 价报告书审查意见。
第八条建设单位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放射防护 设施防护效果评价,并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验收,提交下列资料;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或者使用:
(一)建设 项目竣工卫生验收申请;
(二)建设项目放射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 查资料;
(三)建设项目放射防护设施防护效果评价;
(四)省级人 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中(高)能加速器、进口放射治疗装置、γ辐照加工装置等大型 辐射装置的建设项目,应当提交由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放射防护效 果评价审查意见。
第九条从事生产、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工作必须 取得卫生许可;未经卫生许可、登记的,不得从事放射工作。
第十条申办卫生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相应条件:
(一)建设项 目的放射防护设施,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计审查与竣工验 收认可;
(二)有放射性同位素准购批件;
(三)涉及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的,还应当有经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批准的环境影 响评价文件;
(四)放射工作场所及设施、设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 放射防护要求;
(五)有必要的放射防护措施和防护检测仪器设备;
(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经健康检查、放射防护专业知识和相关法 规知识培训合格,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七)设置放射防护管 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
(八)建立健 全放射防护责任制和放射防护规章制度;
(九)符合放射卫生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一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卫生许可申请之
日起七日内,书面做出受理、不受理或者限期补充有关资料的决定。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审查,对合格的予 以批准,并发放卫生许可证;对不合格的,出具卫生审查意见书。
第十二条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单位取得卫生许可证后,应当于三十 日内到当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放射工作登记,逾期不办理放射工作登 记的,卫生许可证自动失效。
第十三条卫生许可证每二年复验一次。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在规定复验期限前三十日,向原发证部门提出 申请,并提交经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放射防护检测评价资料,原发证部门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复验,符合要求的,予以 验证;不符合要求的,出具复验意见书。
第十四条放射工作单位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地址、场所、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或者卫生许可证规定的项目的,应当在变更事 项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发证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有关资料。
原发证部门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做出审查决定。
第十五条放射工作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原发证部门应当注销 其卫生许可证:
(一)逾期不申请办理复验或者擅自变更的;
(二)经复验或者变更审查不符合卫生要求,逾期不改进或改进后仍不符合 卫生要求的;
(三)自行歇业或者停止生产、销售、使用连续一年以 上的;
(四)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的。
原发证部门应当及时收缴被注销的卫生许可证,并登记存档,予 以公告。
第十六条遗失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及时在所在地省级报刊上刊登 遗失公告,持遗失公告到原发证机关报失,并申请补发。
第十七条放射工作单位取得卫生许可证后,应当严格在卫生许可 范围内从事放射工作,不得擅自扩大范围、变更项目或者场所。
禁止伪造、涂改、转让、出租卫生许可证。
第三章
卫生防护
第十八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建立放射防护责任制,并采取下列管 理措施:
(一)设置放射防护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兼)职放 射防护管理人员,建立放射工作管理档案;
(二)制定并实施放射防 护管理规章制度;
(三)定期对放射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放射 防护检测和检查;
(四)组织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法规、专业技术的知识培训;
(五)制定并落实放射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预 案,发生放射事故,应当按有关规定报告。
第十九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对下列设备和场所设置规定的警示标
志:
(一)放射性同位素和装有放射性同位素的仪表、容器,应当贴 有电离辐射标志;
(二)放射性同位素的储存场所醒目处,应当设置 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三)放射工作场所出入口,应当设置电离辐射 警示标志。含密封型放射性同位素装置和仪表以及射线装置使用和调 试维修场所,应当设置必要的警示装置;
(四)在室外、野外从事放 射工作及其野外作业放射性同位素临时储存场所应当划出安全防护区
域,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五)开放型放 射工作场所按有关标准分为控制区、监督区时,可采用国际通用颜色(红、黄)作为工作区域标志;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应 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第二十条在地面或地下水中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时,应当 经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批准后,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 交放射防护评价报告书备案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一条放射性同位素的储存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储存放射性同位素必须符合放射防护要求,并不得超过该储存场所防 护设计的最大储量;
(二)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 物品同库储存,储存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安装相应的报 警装置;
(三)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应当有专人负责,有完善的存 入、领取、归还登记和检查的制度,做到交接严格,检查及时,账目 清楚,账物相符,记录资料完整。
铁路、民航、交通等运输部门的货运仓库、危险物品储存场所或 者可能储存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应当符合上述要求。
第二十二条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使用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放
射卫生标准和下列卫生要求:
(一)配备与使用场所相适应的防护设 施、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
(二)定期进行辐射水平检测;
(三)开 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应当做好个人防护,每次操作离 开时,应当进行个人体表及防护用品的污染检测,发现污染要立即处 理,并做好记录存档;
(四)辐照加工装置、加速器、工业探伤及钴 -60治疗装置等辐射源工作场所,应当设有多种联锁装置和应急装置,并做到单一联锁装置发生故障时,其余联锁装置仍能正常工作;(五)放射工作场所的剂量监测仪表、个人防护用品应当经常检修,保证 正常使用。
第二十三条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的生产场所,射线装置启 动与调试的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相应防护设施,并符合国家有关放射 卫生标准和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及其他卫生要求。
生产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产品与射线装置应当符合放射防 护要求,不合格的不得出厂。
第二十四条使用含放射性同位素设备或射线装置,应当符合下列 要求:
(一)安装、维修或者更换与辐射源有关部件后的设备,应当 经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启用;
(二)使用单 位应当配备必要的质量控制检测仪器,并按规定进行质量保证管理;
(三)制定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和校正,每年 应当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保养,并接受检测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状 态检测;
(四)禁止购置、转让、出租或者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和国家 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产品、制品及设备。
第二十五条从事放射诊断、治疗的单位,应当制定与本单位从事 的诊断、治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控制实施方案,遵守质量控制监测规 范。放射诊断、治疗装置的防护性能和与照射质量有关的技术指标,应当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控 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对 孕妇和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事先告知对健康的影响。
第二十六条单位和个人购置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性同位素设备 时,应当事先在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准购批件,经批 准后,凭准购批件办理放射性同位素的订货、购货及运输手续。
禁止将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性同位素设备或者射线装置转让、调拨、出租给无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七条销售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性同位素设备和射线装置 的单位,应当详细记录销售去向,做好登记,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备案。
禁止向无准购批件的单位和个人出售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或者
含放射性同位素设备。
第二十八条托运、承运和自行运输放射性同位素者应当遵守下列 要求:
(一)按有关运输规定对所运物品进行包装,并在外包装上加 贴放射性货包等级标志,其内容有:电离辐射标志、货包等级、核素 名称、活度、运输指数;
(二)对货包进行剂量检测,由检测机构出 具《放射性物质剂量检查证明书》,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 政部门核查后,方可运输;
(三)承运单位应当查验《放射性物质剂 量检查证明书》无误后,方可办理运输手续,并保证货包在装卸、储 存、转运等运输过程中的放射防护安全。
装过放射性同位素的空容器应当按规定进行包装和剂量检测,被 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的空容器的运输,也应当遵守上述要求。
第二十九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将废弃的放射性同位素送交放射性
废物管理机构处置或者交由原供货单位回收。在处置或回收后,应当 到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注销手续;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办理其注销手续后,应当及时通报公安机关和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第三十条放射工作单位被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撤销或者吊销卫生 许可证后,应当及时将放射性同位素送交放射性废物管理机构处置或 者送交原供货单位回收。
第三十一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委托经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含 放射性同位素设备及射线装置、放射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放射防 护设施性能等进行经常性检测,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评价,并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存。
第三十二条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应当按《放射工作人员健 康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章
检测机构
第三十三条从事放射防护评价、检测和个人剂量监测等工作的检 测机构,应当具备相应条件并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资质认证。
取得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应当在认证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第三十四条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取得
医疗机构执业资格,方可开展健康检查工作。
第三十五条从事放射防护评价、检测和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检测 机构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开展工作,其出具的检测、检查和评价报告应当客观、真实。
第三十六条检测机构应当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并设专人、专门科 室负责检测工作及质量控制。
第五章
监督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放射工作单位应当
建立档案,进行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对γ辐照装置、放射治疗 装置和γ探伤检查,每年不少于二次,并详细记录监督检查结果,发 现其不具备放射防护条件的,由原发证机关撤销其卫生许可证,并按 本办法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经常性的放射卫生监督检查
和技术指导。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放射工作单位、检测机构和医疗卫生 机构,了解情况,调查取证;
(二)查阅有关资料,必要时可以复制
相关资料;
(三)责令放射工作单位、检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立即 停止违法活动。
第三十九条发生放射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危害状态可能导致放射
事故发生时,卫生行政部门可以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并在事故或 者危害状态得到有效控制后,及时解除控制措施:
(一)责令暂停产 生放射危害的从业活动;
(二)封存造成放射事故或者可能导致放射 事故发生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
(三)会同有关部门控制危害 现场。
第四十条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对涉及放射工作单位的技术的秘密负
有保密的义务。
第六章
罚则
第四十一条违反《条例》及本办法规定,建设单位有下列情况之 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一)未进行放射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二)未进行放射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运行或者 使用的;
(三)放射防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运行或者使用的。
第四十二条违反《条例》及本办法规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 卫生许可证失效仍从事放射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伪造、涂改、转让、出租卫生许可证的,除按前款规定没收违法 所得并罚款外,收缴卫生许可证。
第四十三条违反《条例》及本办法规定,放射工作单位有下列行 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产 生放射危害的从业活动,或处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放射防护责任制或者未按规定落实管理措施的;(二)放射工作场所不符合国家放射卫生标准或者卫生要求的;
(三)未按规定设置电离辐射标志或者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的;
(四)未经备 案,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的;
(五)储存场所未按规定贮存放 射性同位素的;
(六)使用含放射性同位素设备或者射线装置,不符 合卫生防护要求的;
(七)未按规定制定放射诊断、治疗的质量控制 方案,或者未按放射防护规范、技术标准及卫生要求,进行诊断、治 疗的;
(八)未按规定对含放射性同位素设备及射线装置、放射工作 场所及其周围环境、放射防护设施性能等进行检测的;
(九)销售的 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性同位素设备或者射线装置未按规定登记或者 未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
(十)托运、承运和自行运输放射性 同位素,未经剂量核查或者经核查不符合卫生防护要求的;
(十一)对废弃放射性同位素,未按规定处置或者办理注销手续的;
(十二)未按规定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体检或者 未建立健康档案的;
(十三)超出卫生许可范围或者变更项目未按规 定经审查同意的。
第四十四条违反《条例》及本办法规定,放射工作单位有下列行 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产 生放射危害的从业活动,或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和没收违 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
(一)生产、销售不合格放射 性同位素及其制品、产品或者射线装置的;
(二)购置、转让、出租 不符合防护要求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制品和国家规定淘汰的产品的;(三)向无准购批件的单位和个人出售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或者含放 射性同位素设备的;
(四)将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性同位素设备或 者射线装置转让、租借给无卫生许可证单位的。
第四十五条违反《条例》及本办法规定,发生放射事故,造成人 体健康损害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产停业,根据事故级别处以一 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卫生许可证;构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 任。
放射工作单位被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撤消或者吊销卫生许可证后,未按规定将放射性同位素送交放射性废物管理机构处置或者送交原供
货单位回收,造成放射事故,由卫生行政部门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 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未按规定取得资质认证,擅自从事放射卫生评价或者 检测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或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
第四十七条从事放射卫生检测评价的检测机构违反《条例》及本 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 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或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 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认证机关取消资格:
(一)超出资质认证范围 从事评价或者检测工作的;
(二)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四十八条违反《条例》及本办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 监督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导致放射事故发生,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 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一)对不符合法定 条件的放射工作单位发放卫生许可证或者其他卫生许可批件的;(二)对已经取得卫生许可的单位不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三)发现事 故隐患,未及时依法采取措施造成放射事故的;
(四)有其他违反本 办法行为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本办法中所称放射工作,是指从事生产、使用、销售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工作,不包括从事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在 豁免水平以下的工作。
中、高能加速器,是指粒子能量高于100MeV的加速器。
γ辐照加工装置,是指用于医疗用品辐射消毒、农业育种、工业 产品加工、食品保鲜、以及辐射研究用的γ放射源装置。
第五十条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本办法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1981年5月29日由卫 生部发布《医用高能X线和电子束卫生防护规定》、1986年11月26日
由卫生部和石油工业部联合发布的《油(气)田测井用封闭型放射源 使用管理办法》、1991年1月10日由卫生部发布的《非医用加速器放
射卫生管理办法》、1991年4月26日由卫生部发布的《γ辐照加工装
置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1991年9月14日由卫生部和中国石油天
然气总公司联合发布的《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放射卫生管
理办法》、1993年10月13日卫生部发布的《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安装在某地铁一号线16个地铁站的34台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
1.2 检测仪器
451P X、γ巡测仪(美国),该仪器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合格。
1.4 检测方法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泄漏辐射水平检测:按照《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CBZ 127-2002)[5]的要求,在系统柜体两侧和出入口铅帘外5 cm处,每侧设置3个测量点,在柜体顶部外5 cm处,设置5个测量点,在门及盖板全封闭并固定到位,X射线管的电压、电流、射线束方向及散射状况的组合保证处于操作状态的系统外表面X射线辐射达到最大时,在直线距离不超过5 cm,横截面不小于10 cm2的接受面积上进行平均测量。
在旅客通道、送包处、拎取包处和安检人员操作位各设置1个测量点, 安检人员和旅客活动区域辐射水平检测,检测条件同上。
2 结 果
2.1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泄漏辐射水平
某地铁一号线共计36台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其型号分别为CX6550BI(共32台,在用30台,其额定电压为160 kV,额定电流为0.6 mA)和CX100100TI(共4台,其额定电压为160 kV,额定电流为0.6 mA),分别安装在17个地铁站入口处。32台CX6550BI型X射线检查系统和4台CX100100TI型X射线检查系统均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2010年8月和2011年5月生产。
由于该地铁一号线某地铁站尚未开通,本次仅对在用的30台CX6550BI型X射线检查系统和4台CX100100TI型X射线检查系统的泄漏辐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1。
注:此值己扣除本底。
从表1可知,CX6550BI型X射线检查系统泄漏辐射水平以行李包入口侧为最高,最高值为1.36 μGy/h,其次为行李包出口侧(最高值为0.45 μGy/h),再其次为柜体顶部(最高值为0.22 μGy/h),左侧壁、右侧壁基本接近本底辐射水平;CX100100TI型X射线检查系统泄漏辐射水平也以行李包入口侧为最高,最高值为0.63 μGy/h;其次为行李包出口侧(最高值为0.42 μGy/h),柜体顶部、左侧壁和右侧壁基本接近本底辐射水平。CX6550BI型X射线检查系统行李包入口侧、顶部泄漏辐射水平的最大值均比CX100100TI型X射线检查系统包检查系统的大,但所测2种型号的X射线检查系统泄漏辐射水平均低于国家标准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CBZ127-2002)规定的限值。
2.2 安检人员和旅客活动区域辐射水平
从表2可知,2种型号X射线检查系统安检人员操作位和旅客通道的辐射水平基本接近本底辐射水平,旅客送包处的辐射水平相应较入口侧辐射水平最高处低,其最高值为0.83 μGy/h;旅客拎取包处的辐射水平相应较出口侧辐射水平最高处低,其最高值为0.29 μGy/h。
注:此值己扣除本底。
3 讨 论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X6550BI型X射线检查系统和CX100100TI型X射线检查系统均属柜式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其外形大小分别为2 038 mm(长)×910 mm (宽)×1 345 mm (高) 和3 612 mm×1 320 mm×1 790 mm。CX6550BI型X射线检查系统和CX100100TI型X射线检查系统在运行时将产生X射线,其有用线束分别朝向上方和下方照射。
因2种型号的X射线检查系统柜体两侧和顶部均用足够防护厚度的金属板进行屏蔽,出入口侧用足够防护厚度的铅橡胶帘进行屏蔽,2种型号的X射线检查系统整体防护状况均良好,其泄漏辐射水平(最大值仅为1.36 μGy/h) 均低于国家标准《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CBZ 127-2002)规定的限值(5 μGy/h)。但由于行李包进出时会将铅帘掀起产生缝隙而致出入口处泄漏辐射水平较柜体两侧和顶部为高;由于CX6550BI型X射线检查系统出入口处距散射源的距离较CX100100TI型X射线检查系统的近而致该处泄漏辐射水平较CX100100TI型X射线检查系统的为高;由于CX6550BI型X射线检查系统运行时其有用线束朝向上方,而CX100100TI型X射线检查系统的有用线束却朝向下方而致CX6550BI型X射线检查系统顶部泄漏辐射水平较CX100100TI型X射线检查系统的为高。
安检人员的年工作时间按单位提供的每3 d工作2 d,每天工作8 h(实际曝光时间不足8 h)计,其年工作时间不超过2 000 h(按2 000 h估算),安检人员在工作场所的居留因子取1,安检人员操作位的辐射剂量为0.00~0.09 μGy/h,据此估算出安检人员年受照剂量最大值为0.18 mSv,远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限值20 mSv的10% (2 mSv),也低于公众年剂量限值1 mSv的30%(0.3 mSv)。所以,该系统正常运行时,不致于对安检人员的健康与安全造成影响。
地铁旅客按每年365 d、每天通过地铁安检2次,每次在旅客送取包处(或出入口处)停留时间约10 s计,其年受照时间约为2.03 h(按2.5 h估算),旅客送取包处和出入口处的辐射剂量为0.13~1.36 μGy/h,据此估算出地铁旅客年受照剂量最大值为0.0034 mSv(由于旅客通道辐射水平接近本底辐射水平,旅客经过通道时接受的辐射剂量可忽略不计),远远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规定的公众年剂量限值1 mSv的30% (0.3 mSv)。所以,该系统正常运行时,不致于对旅客的健康与安全造成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有些旅客在进行安检时,近距离(在行李包出入口处)送取行李包,而不是尽可能远地送取行李包,有的甚至在行李包尚未完全通过出口铅胶帘时,就提取行李包,或将手伸进铅胶帘内提取行李包,而安检人员未加以制止。此种情况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的情况相同[4]。如此,势必造成个人受照剂量的增加,从而增加了公众集体剂量的负担。所以,旅客应尽可能远地送取行李包,并且不在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周围逗留,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将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本次检测的36台X射线检查系统的生产日期分别于2010年8月和2011年5月,由于生产日期不长,检查中未发现铅胶帘的破损,但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5],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有铅胶帘破损而致破损处辐射剂量率超标的情况。所以,应按《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CBZ 127-2002)规定的要求,定期对系统泄漏辐射水平行进检测(每年1次),以便发现放射防护的薄弱环节并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
参考文献
[1]李连波,李炜,张显鹏,等.某机场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辐射安全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2005,12(4):282.
[2]侯金鹏,邓大华,朱建国,等.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放射防护状况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1999,8(4):231.
[3]雷建华,彭忠革.铁路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放射防护检测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02,29(4):59.
[4]庄振明,张瑞菊,谢咏梅,等.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防护情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08,17(3):346.
福山区环保局
为进一步加强对放射源的安全监管,彻底消除辐射安全隐患,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放射源安全检查专向行动的紧急通知》(鲁环办[2011]19号、市局《关于开展全市放射源安全检查专向行动的通知》(烟环办发[2011]40号)要求,我局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放射源应用检查计划。
此次检查针对全区所有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源的辐射工作单位。
1、已经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
2、可能利用放射源的单位;
3、已经破产、倒闭、淘汰企业可能利用放射源的单位。检查的内容包括:
1、历史用源情况,是否存在废旧放射源,是否有历史遗留、掩埋在地下等未经处置的废旧放射源;
2、在用放射源安全情况;
3、辐射项目环评审批及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
4、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情况;
5、辐射工作人员培训情况;
6、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7、辐射监测和防护设备配置使用情况;
8、工作场所的防护及安全设施落实情况;
9、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水的处理处置情况;
10、放射源档案建立和管理情况;
11、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及定期演练情况;
山西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办法 山西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办法 山西省政府 第51号
第一条 为加强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含制品)与射线装置的生产、订购、销售、安装、运输、使用、贮存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卫生行政、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机关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条例》的有关规定,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一)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放射防护监督:
(1)负责对放射工作监督监测;(2)组织实施放射防护法规、规章;(3)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放射事故;
(4)组织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法规教育;(5)处理放射防护监督中的纠纷。
(二)省环境保护部门对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源的射线装置在应用中排放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实施监督:(1)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2)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进行审查和验收;(3)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实施监督监测;(4)会同有关部门处理放射性环境污染事故。
(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对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中的安全保卫实施监督:(1)登记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源;
(2)检查放射性同位素及放射源贮存、保管的安全性;(3)参与放射事故处理。第四条 省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负责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省科学技术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放射性同位素的订购管理和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应分别报省卫生行政、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机关根据各自的职责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安全设施、放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
建设项目竣工后,须经省卫生行政、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机关验收合格后,方可按本办法规定申领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许可登记证(以下简称许可登记证)或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第六条 凡在本省境内从事生产、订购、销售、安装、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和个人,事先必须办理许可登记证或许可证,其程序是:
(一)申领许可登记证,应向省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涉及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的,应向省卫生行政部门递交经省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二)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根据各自的职责按《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申请单位进行审查和现场监测、检查。
(三)经审查合格后,由省卫生行政部门签发许可登记证,经省公安机关登记后,报省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四)申领许可证应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监测合格后,由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许可证。
(五)许可登记证和许可证每年核查一次,每五年换发一次。
(六)变更、终止许可登记证或许可证许可内容的,须提前30日向原发证机关申请。申请办理注销许可登记的,应持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废源入库证明或原放射源供应单位出具的回收证明,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办理注销手续,并收回许可登记证或许可证。停止使用,仍存放放射性同
位素或更换放射性同位素的,应办理变更手续。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涂改、转让、借用,倒卖、伪造许可登记证和许可证。遗失许可登记证和许可证的,必须在一个月以内向原发证机关挂失、注销并申请补发。第八条 订购放射性同位素及制品的单位须持有效的许可登记证,经省科学技术主管部门审核后统一办理。省科学技术主管部门应每年向省卫生行政、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机关通报订购放射性同位素及制品的单位名称、数量和活度。
第九条 进口设备进口前未知有放射源,进口后发现有放射源的,必须在发现后立即向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并申请补办许可登记证。
第十条 进口含有超过放射性豁免水平的矿品、成品、消费品和其它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向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放射性监测检查。
第十一条 托运、承运和自行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必须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核查和剂量监测,并经公安机关审查后方可运输。
第十二条 生产、订购、安装、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持有有效的许可登记证或许可证,不得超越许可工作范围,不得向无许可登记证的单位订购、安装、销售、转让放射性同位素及含有放射源的射线装置。
(二)应有专职、兼职放射防护管理机构或者人员,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品,监测仪器。
(三)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就业前的体检、就业后的定期体检和个人剂量监测。建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及个人剂量档案。
(四)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经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上岗。
(五)保管放射源应作到帐物相符,严防丢失和泄漏。
(六)建立严格的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 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省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禁止无证人员从事放射工作。
第十四条 凡生产、销售放射防护器材、用品,必须经省卫生行政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
第十五条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和治疗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确定诊疗检查的适应范围,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二)制定照射方案,确定照射部位。控制照射剂量;
(三)放射工作场所必须具有必要的放射防护设施。
第十六条 凡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必须设置和使用专用源库。
第十七条 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治理与排放设施以及放射性同位素保管贮存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需拆除的,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第十八条 从事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和建有贮源水井的含放射源辐照装置的,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治理与排放。
第十九条 发生放射性同位素放射事故,应立即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同级公安机关报告,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的监督及指导下,及时采取妥善措施,尽量减少和消除事故的危害和影响。
发生射线事故的单位,应及时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对因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治理或排放不当,以及在地面水、地下水中放射性同位素试验不当,造成环境污染的放射事故,应向省环境保护和省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第二十条 违反《条例》和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改进、责令停止放射工作、没收其非法所得,或者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其许可证,或会同省公安机关吊销其许可登记? ぃ?
(一)没有有效许可登记证或许可证,或者超出许可范围从事放射工作的;
(二)涂改、转让、借用、倒卖、伪造许可登记证或许可证的;
(三)末经批准购进、销售或为无许可登记证、许可证的单位、个人转让、购买放射性同位素及制品或射线装置的;
(四)变更或停止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不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的;
(五)进口放射性同位素及制品,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检测的;
(六)使用无证人员从事放射工作的。
(七)放射工作人员未按规定体检、培训或未做个人剂量监测的;
(八)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或放射防护设施,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或未经验收投入运行的;
(九)发生放射性同位素事故或射线事故,不按规定报告或未建立放射事故档案的;
(十)擅自拆除、改装放射工作场所放射防护设拖的。
第二十一条 违反《条例》和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从事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和有贮源水井的含密封源辐照装置的,不按规定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二)擅自拆除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治理与排污设施的;
(三)擅自排放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
第二十二条 违反《条例》和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及制品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不按规定登记的;
(二)托运、承运和自行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及制品未办理审批手续的;
(三)发生放射源被盗事故不及时报告的。
发生放射事故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生产、销售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产品,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省技术监督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管理规定】推荐阅读:
放射科X片管理制度11-14
放射科防护培训总结09-21
放射科职业安全防护12-06
9.放射防护制度07-26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11-22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11-03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09-15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07-12
放射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0-28
放射卫生监督管理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