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报告

2024-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报告(推荐6篇)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报告 篇1

总结评估报告

根据安监总厅应急(2016)79号,晋煤监救援(2016)166号,吕煤安发(2016)303号,柳煤字(2016)26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参与抗洪抢险工作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切合我矿实际情况,特作出以下总结及评估报告。

一、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应急平台、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为了加强我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及应急办公室,负责做好各类突发事故及抗洪抢险的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应急平台管理机构配置人员93人,具备了一定的应急指挥救援能力,每月不定时进行的对应急小组成员通讯畅通情况进行检查,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总 指 挥:矿

长(苏利平)

副总指挥:生产矿长(穆三奴)安全矿长(宋明明)总工程师(王亮生)机电矿长(刘兵成)矿长助理(李彦清)工会主席(刘林林)盘区区长(高旭平)

成员:安监站(任照才)调度室(双永永)技术科(高

鹏)通风科(杨建亮)机电科(刘艳军)供应科(张明明)

救护队(刘汀浥)保卫科(王国明)医疗室(苏缠英)劳资科(高

健)财务科(高候旦)综合办(刘爱云)培训中心(马永飞)

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编制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发布。同时编制了《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确保我应急救援工作开展执行,且每月进行一次应急救援专题会议,并每月进行一次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

三、救援队伍的建设情况,事故救援情况,应急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情况;

(一)我矿与吕梁矿山救护中心签订了救护协议,并建立了应急救援专业小分队,共31人,小分队队长并取得国家级矿山救护大中队指挥员资格证,应急小分队每季度进行一次规模训练,是应急救援的辅助力量,职工群众的基础力量,并下设有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装备库房、消防材料库房。

(二)指挥部并下设11个救援组:技术保障组、现场抢救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信息发布组、警卫保卫组、财力保障组、后勤服务组、交通运输为突发事件时服务。

(三)2016年上半年未发生事故,每月组织进行预防性安全检查,并在雨季多发期间进行预防性安全检查,检查问题共31条,并按期整改,整改率100%。

四、应急物资准备工作情况;

根据我矿实际配备应急物资主要包括:

应急救援小分队装备库房、消防器材、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带电绝缘手套、引路线、氧气瓶、呼吸器检验仪、消防桶(帆布折叠型)、救生索、保险绳、负压担架、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风障、光干式甲烷测定器、自动苏生器、消防头盔、氧气袋、行李袋、镜片防雾剂、工具包、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反光救生衣。各个办公区域、场所等地点设有应急照明灯、消防栓、消防箱、消防斧、沙袋等,现场应急救援物资配备齐全、充沛具备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分布矿区各个应急点,可及时应对突发事故。

五、预案编制、执行及演练情况;

(一)编制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预案》 并编制各类事故应急预案;根据2016演练计划并组织了一次应急演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提高了单位的应急能了,并提高了职工的自救、互救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演练组织得当,人员分工细致,安排合理、准备充分,演练很成功。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演练指挥忙而不乱,演练现场环境基本逼真,安全保证基本到位,演练达到预期效果,不足之处是下井人员统计清点时间过长,也稍显零乱,在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的规范、时效方面:

(1)演练记录不规范,没有完整地把演练情况记录下来;(2)现场参演人员对各归口汇报的内容不规范。

六、应急管理培训及宣传教育情况;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制定了培训和宣传教育计划;

(一)培训:每月进行一次全矿人员培训,培训方式,专职教师进行对各个队组的应急预案培训和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知识及近期雨季多发期间的抗洪抢险的应急处置方法、应急避险和防范工作,脱产培训及月关考核,每日一题,班前会期间的安全教育防范。

(二)宣传教育:我矿采用板报、广播、班前会宣传、和培训多种宣传手段。现雨季多发期间我矿利用这种宣传手段,使得职工更好的学习了抗洪抢险的知识和自救互救的自我保护意识。

现阶段我矿已组织人员培训共8次,宣传内容每月更新共8次,培训人员1000余人。

七、应急管理经费投入情况;

2016年现投入经费9万余元;

雨季多发期间,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抗洪救灾的准备工作共投入4.3万元。

八、事故救援及存在的问题;

九、应急管理工作评估报告

以上内容为我矿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评估现阶段,各项内容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出发,符合了国家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标准。

山西柳林寨崖底煤业有限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报告 篇2

近年来, 研究人员针对应急管理方面的评估开展了一些工作:文献[1]引入云模型理论评价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成熟度;文献[2]采用G1法计算指标权重, 继而采用指标体系法评估油气管道应急预案的质量;文献[3]针对事故应急预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相关的评估工作。以上的研究工作在权重获取方面只采用主观或客观权重计算方法, 并未同时体现出两类方法的优势。为此,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 首先建立油气管道企业的应急救援指标体系, 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 并采用组合赋权模型得到指标的组合权重以突出两类赋权方法的特点, 最后用于油气管道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评估, 以期为应急管理提供一种新的评估途径。

1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油气管道企业应急救援包括危险监测、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事后恢复等过程, 在遵循科学性、可比性、系统性、符合性等原则[4]的基础上, 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1,2,3,4,5], 采用德尔菲法 (Delphi) 确定了各方面的主要底层指标 (图1) , 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

2 基于组合赋权的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方法

2.1 指标权重的获取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的关键在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方式是否合理。主观赋权法能够反映决策者的意愿或专家的经验, 但客观性不足。客观赋权法从样本数据出发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获取指标的权重, 但无法体现决策者或专家的意见。为突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各自特点, 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主观和客观权重, 然后将两类权重融合成组合权重。

2.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是一种成熟的定量系统决策方法, 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管理、风险评价和系统分析等领域[6]。采用AHP计算评估体系中各权重值的主要步骤[6,7,8]如下: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结合图1所建立的油气管道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相应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即以油气管道应急救援能力U作为目标层;以危险监测能力U1、应急准备能力U2、应急响应能力U3和事后恢复能力U4作为准则层;最后, 将所有底层指标作为指标层。

2) 构建判断矩阵。根据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采用“1~9标度”描述在同一准则下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含义见表1[6], 得到判断矩阵A= (aij) n×n。

3) 一致性检验。为了避免判断矩阵偏差过大, 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式中:CI为一致性指标;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由式 (2) 计算随机一致性比例CR。当CR<0.1时, 可认为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否则应进一步调整判断矩阵。

式中, RI为平均一致性指标, 取值查表2[6]所得。

4) 计算因素权重。采用式 (3) 计算同准则下的各因素AHP权重值wAi, 所组成权重向量为wA。

根据以上过程计算得到图1中所有指标的AHP权重值。

2.1.2 基于熵权法的客观权重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的权重获取方法, 它依据指标的客观数据样本, 以信息熵的形式反映了数据的变化程度, 进而得到各因素的权重值[4,9]。现假设有m个待评价对象和n个底层指标, xij为第j个评价对象的第i个指标的得分值, 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第j个评价对象的第i个指标得分值的比重pij。

2) 按式 (5) 计算第i个指标的熵权值wSi, 所组成的权重向量为wS。

2.1.3 指标组合权重

为体现主观和客观赋权法的特点, 本文采用式 (6) 计算得到所有指标的组合权重向量wZ[10]。

式中, α∈ (0, 1) , 为权重系数, 反映了主客观权重的偏好, 可视实际情况调整。

2.2 应急救援能力评价

采用[0, 10]的数值论域评价各底层指标的状况, 分值越高表示其状况越好。根据式 (6) 得到所有指标的权重值之后, 根据式 (7) 计算得到能够反映油气管道应急救援水平的分值C并可按表3进行分级[2]。

式中:wZi为第i个底层指标的组合权重值;Fi为第i个底层指标的评价分值;n为底层指标总数。

3 案例分析

根据建立的评价方法, 对我国东部某天然气管道公司所辖的4个输气站场进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

3.1 指标评价及权重获取

在收集完4个输气站场的评价所需资料之后, 以问卷调查方式邀请专家对20项底层指标进行评价, 通过式 (1) ~式 (6) 计算分别得到所有指标的AHP权重wA、熵权权重wS和组合权重wZ, 其中权重系数取α=0.6, 所得结果见表4。从表4的权重分布看, 应急准备能力U2和应急响应能力U3的权重和的比重达到74.27%, 应作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在二级指标中, 应急预案响应和救援队伍分别达到了15.27%和12.14%, 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3.2 应急救援能力等级评定

依据式 (7) 和表4中的数据, 计算可得4座输气站场的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分值及等级, 见表5。

由表4和表5可看出, 该公司的B、C和D 3座站场应急救援能力较强, 但A输气站处于一般水平, 需要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预案响应等方面的工作, 以确保能够较好地处理天然气管道的突发事件。

4 结论

1) 油气管道企业应急救援是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从危险监测能力、应急准备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事后恢复能力等4大方面建立了响应的评估体系。

2) 采用组合赋权模型评价能够发挥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特点, 能够体现决策者意愿和专家经验并使结果更具客观性。通过实例验证, 评估结果基本与客观实际相符, 可为应急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黄亮亮, 姚安林, 祁云清, 等.基于云模型的石化企业应急成熟度评价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5, 44 (2) :118-122.

[2]赵忠刚.基于G1赋权法的油气管道应急预案质量评价[J].油气储运, 2008, 27 (9) :6-9.

[3]张丽, 柏萍, 汪忠雨, 等.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的事故应急预案评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5, 11 (9) :127-131.

[4]黄亮亮, 姚安林, 鲜涛, 等.考虑脆弱性的油气管道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4, 24 (7) :93-99.

[5]杨力, 刘程程, 宋利, 等.基于熵权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J].中国软科学, 2013 (11) :185-192.

[6]孙宏才, 田平, 王莲芬.网络层次分析法与决策科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

[7]何沙, 王志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含硫气井钻井风险评价研究[J].钻采工艺, 2010, 33 (2) :28-30.

[8]赵勇, 安翠花.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质量管理定量评估方法研究[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5, 31 (5) :5-8.

[9]蒋常春, 李灿, 周福刚, 等.基于熵权物元理论的管道坡面水毁失效可能性评价[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5, 31 (6) :47-50.

应急救援演练报告 篇3

应急救援演练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地铁项目部

2014年6月12日

应急救援演练报告

演练项目:暴雨倒灌张沙布站项目部驻地

演练目的:为贯彻落实沈阳地铁公司《关于开展2014年第二季度安全检查暨防汛专项检查活动的通知》编号:SYDT-TZ-AQC-2014-21文件要求,检验项目部应急抢险队的反应速度、应急救援能力、组织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和救援技能,经项目部领导商议,决定在张沙布站组织开展一次暴雨倒灌张沙布站项目部驻地处理应急演练。为顺利开展此次演练,结合我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演练时间:2014年6月13日

演练地点:沈阳地铁十号线土建施工第二十合同段张沙布站 参演人员: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地铁项目部全体员工

一、演练目标:为了贯彻项目经理部快速抢险、应急救援的理念,增强队员的应急意识及遇到重大事故时沉着冷静、紧急快速的心理素质,锻炼队员应急救援的能力,以便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使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组织安排:项目部高度重视这次演练,本着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范运行、标准操作、反应迅速和救援高效的基本原则,为确保此次演练圆满成功,项目部预先组建了了演练活动指挥部。

1、下午2:30 由项目部应急救援队副指挥刘存涛向总指挥杨君汇报:发现连日的大雨下不停,且有越下越猛的感觉,已有部分水流开始向办公驻地倒灌如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将办公设备淹没,对项目

财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总指挥杨君根据汇报情况立即前往办公驻地现场,经现场查看后,认为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通讯联络小组组长付建勇下达命令:启动应急预案,同时上报业主相关领导。通讯组立即通知各小组组长进行应急抢险,3、各小组组长通知组员立即在项目部进行集合,并准备进行现场抢险。

4、各组进入现场进行如下行动:

A、抢险组将抽水设备及人员立即调入现场,包括:抽水设备、应急电源线、电箱等;

B、物资保障组通知组员赶赴应急仓库,将麻袋、铁锹等物资运到现场,并通知小面包司机现场待命;

C、紧急疏散组将办公室内人员及现场非抢险队人员疏散并在现场设置隔离带,做好维持工作;

D、通讯联络组安排指挥车到达现场,白永龙将对讲机拿到现场,E、信息收集组将现场情况及时收集报告总指挥,收集附近建筑物、道路情况及多工种、多程序用时收集记录等;

5、抢险人员到达后由于雨水倒灌严重,立即报告总指挥;

6、总指挥根据汇报情况要求进行回填土装袋封堵各个一楼出入口

7、抢险队人员分两组,一组封堵出入口,另一组抬高办公电子设备;

8、总指挥不断接到监测组的监测报告,各出入口封堵完毕及所有电子设备均已抬高,雨水倒灌得到控制直至完全控制。

9、完成后,向总指挥报告险情解除。

10、总指挥宣布抢险结束,恢复生产。

11、各组将抢险物资归位。

三、心得和体会

根据项目部制定的方案,我部举行的首次应急救援抢险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应急救援抢险演练活动,安排周密,全体救援抢险队员高度重视,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确保演练活动万无一失。

通过此次演练,为应急人员提供一次实战模拟训练,使应急人员熟悉必须的应急操作,进一步增强了职工抢险意识和应急逃生自救的能力,为真正的事故应急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保证。

演练后只有经过认真总结才能达到演练的目的。从总结中,每个演练者都可获得再次学习和提高的目的。对于指挥和管理者来说,通过演练的总结,可以发现应急预案中的问题,并可从中找出改进的措施,把预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演练后的总结是演练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就此次应急救援抢险演练进行全面总结。

1、领导高度重视,工作亲临部署

随着国家在工程施工中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引起了地铁公司领导和项目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到正式演练所经历的各个阶段,项目部领导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项目经理杨君作为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和演练总指挥,对这次演练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审定演练方案,确定演练目的、指导思想和演练程序;分别在生产例会和全体应急抢险队员会议上亲自对演练工作进行部署,并亲临演练现场进行指挥,下达演练命令,观察演练情况,对演练工作实施全面控制。

项目书记付建勇对演练工作的全过程进行领导和指挥。主持并参与演练方案的多次讨论和修订工作;主抓演练主管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为保证演练前宣传和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不仅亲自为抢险人员做动员,而且还积极带头参加演练前的学习和培训。

总之,这次演练所取得成功,完全得力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从而充分体现出我部各级领导的安全意识很强,确实把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

2、演练目的明确,预案策划周密

演练的成功、失败与否,策划好演练的预案是关键,而策划演练预案的首要前提是明确演练目的。经过认真研究,确定本次预案演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一次地连墙接缝渗漏水事故的应急演练。其主要目的是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改进;使应急人员熟悉各类应急操作和整个应急行动的程序,增强应急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

我们为本次防洪演练制定的演练预案,受到了地铁公司质安部的高度评价。认为这个演练预案非常专业,内容全面、周密。为演练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

3、宣传培训到位,职工意识增强

应急预案是行动的指南,应急培训是应急演练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为配合这次消防演练,我们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和正式演练前期,开展了演练的宣传、培训工作。

通过演练前期对演练的广泛宣传和培训,使全体员工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报警、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熟悉应急演练的程序和要求,了解所有危险的可能性及防范措施,使大家得到锻炼,一旦发生事故,懂得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何去做等。从而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确保应急行动高速有效的完成。

4、各小组协同作战,演练保障有力

各个小组在应急救援抢险中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既有明确分工,又不被分工所限。抢险小组主抓人员救援及地下连续墙接缝堵漏,通讯联络小组主要负责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输、监测组主要负责地连墙变形监测等等。在实际演练中,各小组配合非常默契,从不相互推诿,而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策划的方案,我积极参加讨论,提出建议;我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你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由于各小组的通力合作,使演练工作顺利完成,并受到业主的认可。

5、演练紧张有序,获得圆满成功

应急救援抢险演练于6月13日下午2:30正式举行。参加演练的全体工作人于下午2:30分准时在规定地点集结,并举行了短暂的演练启动仪式。全体工作人员列队完毕,由各个工作组组长陆续向演练总指挥杨君报

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报告 篇4

垚志达煤矿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六月

垚志达煤矿水灾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报告

一、演练时间:2012年6月20日

二、演练地点:105回采工作面

三、演习灾害性质:水灾事故

指 挥:段五红(矿长)

总 指 挥:崔先虎(生产副矿长)

郑保书(安全副矿长)张军宏(机电副矿长)付水良(防治水副总工程师)杨旭彪(矿长通风助理)程玉珍(安全指挥中心主任)权马义(驻矿安监站站长)

员:郭 宁(防治水科科长)

崔丁丁(安监科科长)杨鲁平(安全技术科科长)杨彦科(生技科科长)陈文凯(机电科科长)张怀真(综合办公室主任)

四、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总常务副总指挥:吴俊伟(总工程师)副成

崔建荣(保卫科科长)杨建斌(供应科科长)驻 矿 安监员:王素来、郭育斌、杨旭东、赵 云、孙志栋

五、当日值班领导:杨旭彪

六、当班带班领导:吴俊伟

七、演练前准备工作:

1、首先由崔丁丁同志组织重新学习《垚志达煤矿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2、由通风队、机电队、监控维护队负责,检查井上、下所有通讯线路及瓦斯监控系统,保证井上下通讯畅通。

3、由通风队负责,检查井下通风设施、装置是否完好。

4、由机电队负责,检查井下所有机电设备是否完好。

八、演练经过:

1、首先由矿长段五红同志下达演习开始命令。

2、然后由调度室主任程玉珍同志介绍井下生产情况并核对下井人员情况。

3、9时30分,调度室值班员王强接到105综采工作面跟班队长王国平打来电话,说105工作面顶板垮落,工作面淋水加大,气温降低,空气变冷等透水症状,调度员王强作好记录后,将此情况向值班矿领导杨旭彪同志作了汇报,杨旭彪得知这一情况,立即命令105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按避 3 灾路线紧急撤离,通知防治水科人员,让其去现场做水源调查与水量测定,通知中央泵房司机启动备用水泵,加强排水,同时并通知其他矿领导和相关科室人员,要求其尽快到调度室集合,进行会议商讨。4、9点40分,矿领导与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已经到达调度室,等候派遣,10点整,公司领导都到达调度室,等候地测防治水科技术人员现场调查汇报。5、10时20分,地测防治水科人员已经到达105综采工作面涌水现场,据目测涌水量已达50m/h左右,并有加大的趋势,并初步判定为老空积水,调查后,司俊营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称水量增大,并很有可能造成事故,建议启动水害事故应急预案。6、10时25分,调度室正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时,值班调度员王强接到地测防治水科现场技术人员汇报,称水量突然增大,已经达到70m/h左右,此时,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启动“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并成立水灾救援抢险指挥部。7、10时30分,105综采工作面跟班队长王国平再次往调度室打来电话,称水量继续增大,涌水量已超过105综采工作面水泵排水量,涌水流向105运输巷,105运输巷即将被淹。调度室立即通知105综采面区域人员,按避灾路线紧急撤退。通知105综采面区域人员,在东回风大巷临时集结,根据水情发展态势,决定下一步撤退命令。105变电所及泵房做好排水工作准备。

4 8、10时35分,救护队赶到事故现场,根据现场指挥部制定的救灾方案,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完成对灾区遇险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9、10时45分,根据入井人员的挂牌和领取矿灯情况,已查清入井人员的人数和姓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救护队营救方法。

10、救援指挥部成员在矿井平面图上明确透水地点,要求各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开展施救工作。救护队、矿安、通科人员迅速下井赶到事发地点,查明井下发生事故的性质、原因、范围、遇险人员数量和所在位置,以及巷道通风、瓦斯情况,为制定救灾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保卫人员在副井口拉起了警戒线,调度员每隔十分钟汇报一下井下人员数量,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下井施救人员反馈的信息,为指挥部制定救援方案提供准确的数据。

11、12时10分,井下救护成员全部升井,演习结束,工人重新下井工作,恢复正常生产。

八、演练工作总结。

1、救灾指挥部能够迅速成立,并制定了切实可靠的救援方案。

2、救灾指挥部能正常把握救灾要点。

3、井下遇险人员接到指挥部指令后能够迅速组织人员迅速全部撤退。

4、整个救灾演练过程有序开展,演练顺利。

5、演练从上午9:20开始到中午12:10结束,历时2

垚志达煤矿有限公司

年6月20日 小时50分钟。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报告 篇5

一、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凤凰大道东、西侧片区河湖及滨水景观带建设工程各类事故工作,保证工程建设中各类事故及时上报、调查和处理,维护国家和项目部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市、区政府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凤凰大道东、西侧片区河湖及滨水景观带建设工程范围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设备事故和火灾事故。

三、总则

1、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凤凰大道东、西侧片区河湖及滨水景观带建设工程(标三段)监理部首先应制定事故调查、处理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对发生的事故及时报告、调查、分 析和处理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2、伤亡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遵重科学的原则,严禁弄虚作假、谎报、瞒报。

四、事故等级划分

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凤凰大道东、西侧片区河湖及滨水景观带建设工程施工中发生的事故分为人身伤害事故和非人身伤害事故,非人身伤害事故分为设备事故、火灾事故。

1、人身伤害事故划分

1)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指损失工作日1日至105日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发生的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

3)一般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下(多人事故时包括轻伤和重伤)的事故。

4)较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10人以下(含10人)的事故。

5)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含30人)的事故。

6)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的事故。

2、非人身伤害事故分类

1)一般事故:指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10万元下(不10万元)的事故;

2)较大事故:指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指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不含1000万元)的事故; 4)特大事故:指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五、监理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为了能及时正确处理好公司内部一般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和积极协助有关政府部门对事故的处理,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设以下机构:

(一)指挥部

总指挥:法定代表人 副总指挥:分管安全领导 成 员: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 指挥部履行以下职责:

1、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时,组织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总指挥部决定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事故信息上报;

3、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4、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5、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6、向上级、事故发生地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7、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发布疏散命令;

8、组织、协调并配合事故调查。

(二)应急救援办公室 组长:安全科科长 成员:档案安全员、开票员 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

1、执行应急指挥部的决定;

2、负责组织公司各应急救援小组,落实应急救援人员(包括应急救援队伍及各专业小组负责人和人员),并存档;

3、实施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4、检查装备器材配备情况,是否符合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

5、检查应急救援的物资的准备情况;

6、负责从业人员的应急救援教育及应急救援演练;

7、负责与外部有关部门的应急救援的协调、信息交流工作;

8、建立并管理应急救援的信息资料、档案。

(三)救援队伍

1、安全警戒队 队长:资质审查员 成员:保险员 事故车辆押运人员

1)发生事故后,安全警戒队根据事故情景配戴好防护用品等,迅速奔赴现场;根据事故影响范围,设置禁区,布置岗哨,加强警戒,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

2)接到报警后,引导外来救援力量进入事故发生点,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现场围观;

2、医疗救护队 队长:安全科科长

成员:停车场站管理员 档案管理员 医疗救护队职责: 1)熟悉车辆所运危险货物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

2)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急救;

3)当现场急救力量无法满足需要时,向其他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迅速转移伤者;

4)事故发生地在涪陵区时应立即将伤员送涪陵区急救中心治疗,当在外在时应立即将伤员送当地较近的医院治疗;

3、通信联络队职责 组长:出纳 成员:会计 通信联络队职责 1)通讯联络队接到报警后,立即采取措施中断一般外线电话,确保事故处理外线畅通,应急指挥部处理事故所用电话迅速、准备无误;

2)迅速通知应急指挥部、各救援专业队及有关部门、部门,查明事故源外泄部位及原因,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下达按应急预案处置的指令;

3)接受指挥部指令对外信息发布。

4、抢险、抢修队 队长:隐患整治员

成员:开票员 事故车辆驾驶员 抢险、抢修队职责

1)接到事故通知后,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形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协助事故车辆迅速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的易燃易爆物质;

2)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迅速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扩大;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及操作者被困,及时使严重中毒者、被困者脱离危险区域;

3)现场指导抢救人员,消除危险物品,开启现场固定消防装置进行灭火;

4)负责现场灭火过程的通讯联络,视火灾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请求联防力量救援;

5)负责向上级消防救援力量提供燃烧介质的消防特性,中毒防护方法,着火设备的禁忌注意事项;

六、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发生事故的信息后,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当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级处置能力时,要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七、事故报告和现场处理

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凤凰大道东、西侧片区河湖及滨水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部 1.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在1小时内上报主管单位,并同时上报监理单位。发生人身伤害重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或非人身伤害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必须 1小时内快速电话逐级上报,随后按程序上报。2.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 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事故情况及经济损失初步估算;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还应说明报告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

3.在报告的同时,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按规定采取应 急措施。

4.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救护受伤人员、实施应急措施防止事故蔓延、组织非应急人员撤离现场,并负责对事故现场实施保护。

5.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因抢救人员和国家 财产,防止事故扩大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绘制现场事故图,摄影或录相并做详细说明。

八、事故调查职权

1.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凤凰大道东、西侧片区河湖及滨水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部所属人员发生轻伤事故,由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凤凰大道东、西侧片区河湖及滨水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部 组织事故调查;重伤事故和较大以上非人身伤害事故由中铁五局集团公司领导,公司安质部组织事故调查。并将事故报告和统计报表按有关规定上报。

2.发生一般伤亡以上的事故,由所在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 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凤凰大道东、西侧片区河湖及滨水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部部门调查,相关单位协助。

3.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由设备主管部门会同安全生产管理 部门和有关工程技术等部门进行。

4.火灾事故调查处理,由消防主管部门会同安全生产管理部 门和有关工程技术等部门进行。

九、事故调查和分析

(一)成立事故调查组

事故发生后,为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处理事故责任者和教育 群众,保证尽快恢复生产,应 根 据 事 故 严 重 程 度的不同,组成 相应的事故调查组。

1.事故调查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2至3名。组长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部门派员担任,负责主持事故调查工作。调查组成员应包 括 安全、技术、设备、工会及其他相关单位或部门的人员。2.调查组成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一方面专长;(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3)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4)具有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品德;(5)知识面要广,实践经验丰富。3.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组织技术鉴定;

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凤凰大道东、西侧片区河湖及滨水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部

(2)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3)查明事故的性质、类别及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者;(4)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5)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6)事故调查人员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部门和有关人员了解发生事故的情况,并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 绝,并 如 实 反映 情 况,不 得 隐 瞒 事 实,更不 得 出 具 伪 证、破 坏现场或阻挠事故的调查。

(二)事故调查

通 过 调 查,掌 握 事 故 情 况,查 事 故 原 因,分 清 事 故 责 任,制 定整改措施。事故调查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调查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经过、原因、损失情况。

2.调 查伤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工龄、伤势部位、死亡原因;受过何种安全教育、技术培训。

3.调查人证、物证、旁证,了解事故前的情况,有无预防事 故的措施,事故中的变化,事故后的状况。4.调查方法

(1)现场勘察:保护与事故现场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并做好记录;采用照像和录相方式,保存事故现场视频资料; 绘制事故现场图、工艺流程图、设备结构图。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报告 篇6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较好的好转, 但是依然存有安全隐患, 不仅小事故经常发生, 而且重特大事故也未得到有效遏制。许多研究表明, 提升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 能够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 而且能够减少损失和伤亡[1 - 2]。根据相关研究成果, 确定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价指标, 提出评价指标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验证, 并分析每个评价指标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 研究结果能够为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

1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

1. 1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的建立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涉及多个方面, 科学选取煤矿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 将对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设计合理的符合要求的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关键的[3]。煤矿企业应急能力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的预防、监测、控制和恢复等能力[4]。分析每个环节中煤矿企业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文件并参考相关的研究成果[5 - 7], 在咨询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多次分析比较、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价指标。

1. 1. 1 监测监控能力

煤矿企业为了能够提前发现和判断煤矿事故, 必须做好监测监控工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立足于煤矿事故的监测监控上, 监测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 并定时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监测的工作, 并将监测监控的信息及时传递到管理层,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 提前制定应对煤矿事故的各种措施, 准备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设备。因此, 监测监控能力通过信息传递对应急救援能力产生间接影响。

1. 1. 2 应急培训能力

煤矿企业的应急机构应该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类事故的应急培训工作和应急演练活动, 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明确各应急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 对不同应急机构和人员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改善, 分析人员培训和应急演化的需求, 汇总相关信息并传递到管理层, 使得应急预案落实到煤矿应急管理中。因此, 应急培训能力将通过信息传递对应急救援能力产生间接影响。

1. 1. 3 组织管理能力

应急救援的基础是组织管理, 对应急管理的各个机构及其职责需要明确, 做到职责分明; 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并能够根据事故而灵活运用, 建立完善的应急规章制度, 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展开。机构的设置、预案的制定和规章制定的建立等状况通过信息传递对应急救援能力产生影响。

1. 1. 4 资源准备能力

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如物资和装备等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的最基本保障。在日常管理中, 必要的应急资源是必须配备的, 并定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以免缺乏应急资源而耽搁应急救援行动。应急资源准备的信息应及时传递到应急机构, 确保应急资源的充分配备, 保证顺利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因此, 资源准备能力将通过信息传递对应急救援能力产生间接影响作用。

1. 1. 5 信息传递能力

煤矿企业必须在井下建设通信系统, 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发出报警信息, 通知人员的撤离, 实现通话的需求, 完善煤矿企业的通信联络系统, 得到或发生危险时, 能够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撤离。因此, 对应急救援能力将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另外, 信息的获取将有助于应急机构能够及时根据险情调整应急预案和措施, 故对指挥决策能力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1. 1. 6 指挥决策能力

指挥决策是对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整个过程进行指挥协调, 启动应急预案之后, 负责指挥应急救援的整个活动。根据救援的实际情况, 密切配合好各部门, 配置好各种应急资源, 并能够与其他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沟通。指挥决策是煤矿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 它对救援的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此指挥决策能力对应急救援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1. 1. 7 应急救援能力

发生事故时, 首要工作就是及时疏散员工并做好安置工作, 减免人员的伤亡。在发出应急救援指令时, 救援人员是否及时出动以及救援工作是否有效; 应急救援物资供应是否及时, 各项救援技术是否能够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同时, 各个部门之间应及时沟通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1. 1. 8 企业恢复能力

在初步控制事故影响之后, 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恢复煤矿企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到正常状态。企业恢复是对应急救援行动结束之后处理善后工作, 将直接影响到应急救援的实际效果。因此, 假设企业恢复能力对应急救援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1. 1. 9 总结分析能力

总结分析能力是指在完成应急救援行动之后, 总结和分析整个救援过程, 发现不足之处, 分析具体原因, 有助于应急预案的进一步完善, 提升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因此, 发生事故后及时总结和分析应急救援过程对应急救援能力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直接影响。据此, 假设总结分析能力对应急救援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1. 2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理论模型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知识可知, 外生潜变量是自变量, 内生潜变量是因变量, 即外生潜在变量会对内生潜在变量有影响作用[8,9]。本文将影响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监测监控能力、应急培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源准备能力、企业恢复能力、总结分析能力等6 个因素作为外生潜变量因素, 将信息传递能力、指挥决策能力、应急救援能力等3 个指标作为内生潜变量。

为了验证构建的理论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提出如下的研究理论假设:

H1: 监测监控能力会对信息传递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H2: 资源准备能力会对信息传递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H3: 应急培训能力会对信息传递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H4: 组织管理能力会对信息传递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H5: 信息传递能力会对指挥决策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H6: 指挥决策能力、企业恢复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会对应急救援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H7: 资源准备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H8:应急培训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据此, 建立如图1 所示的初始结构模型。

2 实证分析

2. 1 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根据对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调查研究以及充分的比较分析, 从选取的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指标即监测监控能力、资源准备能力、应急培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指挥决策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和企业恢复能力等方面考虑对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 主要有24 个二级指标 ( 详见表1) 。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类型, 定性数据则用等级标准来表示, 实际变量用本文所设计使用的调查问卷《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状况调查问卷》来获取定量的数据。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状况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即问卷指导语、被调查人员的个人情况和问题, 采用Likert五级量表的方式测量每个问题的变量。本文在原来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状况调查问卷》, 遵循李怀祖等人提出的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为了使得调查问卷中设计的问题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在完成问卷的初步设计之后, 征求了淮南市和淮北市煤矿安全管理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和研究专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修改了初始问卷中的模糊不清、有偏差的问题, 最后设计成最终的调查问卷。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状况调查问卷》中共设有9 个组, 25 个题项, 分别测量监测监控能力、资源准备能力、应急培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指挥决策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和企业恢复能力这9 个评价指标。其中反映测量监测监控能力状况有3 题、反映资源准备能力状况有3 题、反映应急培训能力状况有3 题、反映组织管理能力状况有4题、反映信息传递能力状况有3 题、反映指挥决策能力状况有3 题、反映总结分析能力状况有3 题、反映企业恢复能力状况有4 题和反映应急救援能力状况有5 题。表1 的第四列给出了每个问题的具体说明及判断标准。

本文以安徽省淮南市某煤矿企业为调查对象, 重新组织学生和相关人员现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并于当天现场收回, 有效问卷共153 份。获取的25 个指标具体数据比较庞大, 本文省略。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采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平均值基本位于3. 5 上下波动, 标准差基本位于1. 0 上下波动, 说明获取的数据稳定。

2. 2 潜在变量和观察变量的确定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潜在变量共有7个, 分别是应急预防能力、资源准备能力、应急响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急指挥能力、企业恢复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它们分别由相应的观察变量测量。本文设置如表1 变量。

2. 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为了保障结构方程模型的准确性, 需要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进行运算, 采用克龙巴赫a系数 ( Cronbach. salpha) 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 如果a系数大于0. 7, 则信度是接受的[10 - 11], 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知各变量的a系数都大于0. 7, 说明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 ( EFA) 检验得到各观察变量的因子载荷系数, 见表3 的第五列, 所有值都大于0. 7, 表明问卷具有很高的效度, 是可以接受的。

2. 4 初始模型的验证

根据构建初始模型的理论假设, 运用AMOS软件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得到初始模型的验证结果, 见表3。

由表3 可分析出, 提出的8 个因果关系假设中, 所有路径参数的临界值C. R的值都比参考值1. 96大, 而且显著性水平都比0. 05 小, 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符合显著性水平的要求。虽然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但仍需要修正初始模型。AMOS软件给出了表4 和表5 的修正建议, 根据修改建议修正初始模型。

表4 中的M. I. 值说明如果在监测监控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这两个变量间再增加1 条相互关系路径, 那么就会减少6. 380 的卡方值, 而且初始模型的拟合度就会更加好。同理, 在资源准备能力与监测监控能力之间、应急培训能力与资源准备能力之间、总结分析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系的路径。

表5 中的M. I. 值说明如果在监测监控能力与指挥决策能力这两个变量间再增加1 条因果关系路径, 那么就会减少7. 316 的卡方值, 而且初始模型的拟合度就会更加好。同理, 在应急培训能力与指挥决策能力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路径。

最终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见图2。

2. 5 模型结果分析

根据图2 分析得出, 监测监控能力、资源准备能力、应急培训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4 个因素两两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而且通过信息传递能力和指挥决策能力这两个中介变量对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产生影响。而信息传递能力、指挥决策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和企业恢复能力直接对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产生影响, 路径系数分别是0. 637、0. 863、0. 708和0. 359, 且数值越大表明影响越大。

3 结论

( 1) 本文在确定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 提出了这些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假设。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构建的理论假设。实证研究表明,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出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方式。根据各评价指标对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不同影响程度, 指挥决策能力对应急救援能力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 863 高于其他三个因素的直接影响程度。

( 2) 煤矿企业应该抓住关键因素且从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入手, 但只片面地提升某个因素的水平对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不一定直接产生作用, 甚至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 需要准确把握所有评价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关系, 对关键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准确定位, 才有助于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段文广.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构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 7 (4) :171-173DUAN Wen-guang.Construction of permanent mechanism for coal safey management based on risk pre-control[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7 (4) :171-173

[2]鲜林.现阶段小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煤矿安全, 2008, 39 (3) :106-108XIAN Lin.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mall coal mine accident-prone[J].Safety in coal mines, 2008, 39 (3) :106-108

[3]谷威丽, 李新春.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研究[J].煤炭工程, 2011, 43 (9) :106-108GU Wei-li, LI Xin-chun.Study on emergency capacity evaluation of coal mine enterprise[J].Coal Engineering, 2011, 43 (9) :83-91

[4]冯珍, 郝晶星.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0, 12 (3) :53-56FENG Zhen, HAO Jing-xing.Assessment on emergency rescue capacity of coal mine accident[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10, 12 (3) :53-56

[5]张江石, 傅贵, 陈娜, 等.矿工应急处理能力评估方法研究[J].煤炭学报, 2012, 37 (2) :290-294ZHANG Jiang-shi, FU Gui, CHEN Na, 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iners'emergency handling ability[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12, 37 (2) :290-294

[6]朱桂明, 程凌, 高健, 等.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6 (2) :82-87ZHU Gui-ming, CHENG Ling, GAO Jian, et al.Study on emergency capability assessment of production accidengs in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based on extenic theory[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6 (2) :82-87

[7]钱洪伟.煤矿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探析[J].煤矿安全, 2011, (3) :157-160QIAN Hong-wei.Evaluation analysis on mine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J].Safety in coal mines, 2011, (3) :157-160

上一篇:赞美老师的祝福语下一篇:卫生局双拥工作总结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