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ssoc()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www/wwwroot/wenshuyi.com/e/action/CCYip.php on line 71
试卷评讲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

试卷评讲的教学设计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试卷评讲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

试卷评讲的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半期测试卷试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与试题对应的知识点;.让学生找出错的原因,并想出解决此类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将数学信息简单化的思想;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让生找出错的原因,并想出解决此类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将数学信息简单化的思想。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错题集

1.老师出示学生在计算方面的错题。

2.让学生找出他的计算错在哪个地方,并改正过来。3.小结:在做计算时要注意的地方。

看清楚数字,别抄错;

计算要仔细,别丢分;

注意小数点,别乱写;

要认真审题,别粗心。

(二)典型题

老师把卷子上类似的题型归类评讲,比如:

1.(1)填空题第1题和选择题第2题,都是根据积(商)的变化规律来解

决,让学生来说一说积(商)的变化规律。

(2)做一道相应的练习题。

练习:根据80.4÷12=6.7,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结果。

8.04÷1.2 =()

0.804÷12 =()

804÷1.2 =()

80.4÷0.12 =()

2.(1)填空题第5题和选择题第3题,都是根据同一个知识点来解决,让 生来说一说。

①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比1大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②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比1小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③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比1大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④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比1大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2)重点讲选择题第3题。

如果a÷1.5 = b×1.5(a、b都不为0),那么()

A.a >

b

B.a <

b

C.a = b 先请学生来说一说,老师再补充。

a÷1.5 = b×1.5

a÷1.5 = C

a > C

C

C

b×1.5 = C

C > b

所以,a > b 3.解决问题第2、3题,都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明生活离不开数学,数 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分析、提炼出题中的数学信息,知道每一步在求什么。

(三)易错题 1.填空题第6题

①小组讨论此类型的题该怎么做; ②学生说一说做题的思路与方法。

2. 选择题第1题

①让学生来说一说方法; ②做一道对应的练习题,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为2.1,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3. 解决问题第1题

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提炼出数学信息。第一步需要求出什么,第二步才能求出面积。

(四)一题多解

1.解决问题第4题

①读题后,让学生提炼信息,把题中的信息简单化。

A +B=5.2

B +C =5.4

A +C =4.6

②让学生来交流下自己的思路及解题过程。

③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优化解题方法。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期中测试卷评讲 a÷1.5 = b×1.5

a÷1.5 = C

a > C

C

C

b×1.5 = C

C > b

所以,a > b 4.题

A +B = 5.2

B+C = 5.4

A+C = 4.6

方案

(一)方案

(二)A +B + B+C + A+C

A +B + B+C

5.2 +

5.4 + 4.6 = 15.2

5.2 +

5.4 = 10.6

A+ B +C = 15.2÷2=7.6

B+B=10.6-4.6= 6 C =7.6-5.2 = 2.4

B =6÷2=3 A =7.6-5.4 = 2.2

A=5.2-3 =2.2 B = 7.6-4.6 = 3

C =5.4-3 =2.4 教学反思:

自我感觉稍微比较好的地方:

整个设计流程从易到难,第一个环节做得相对好点,让学生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不足指出:

1.课前准备不充分,导致教学思路不够清晰; 2.试卷分析不到位,对学生错的地方了解不够; 3.为了评讲而评讲,没抓住评讲的重难点;

4.评讲内容有点多,能理解的学生已经会说会写了,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教学过程中忽略了理解能力稍微差的学生;

试卷评讲的教学设计 篇2

据调查, 试卷讲评时, 大部分教师认为公布正确解题过程, 学生听懂改错就行了, 所以往往是一张试卷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订正后, 下次考到类似题目仍然不会, 收效甚微.在讲评时, 许多教师独揽讲评大权, 按照自己的理解, 重点或全部讲解一遍, 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处于接受现成答案的被动状态.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像这种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讲评, 效果岂会不大打折扣?

怎样优化试卷评讲教学, 提高评讲的效率呢?

1. 课前认真备卷

每次讲评前要认真检查学生解答试题的情况, 重视对试卷的全面分析, 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定性分析中, 要对学生答题时的错误作认真诊断, 找出真正的病因, 是属于知识性错误、方法性错误还是计算性错误;哪些是“多发病”, 即典型错误, 哪些优生在哪类中高档题中失分较多, 哪些人显著进步, 哪名同学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好, 等等都要作出定量分析, 并制成如下表格:

以便于讲解时可以及时让出错者说出当时解题时的想法, 让优生对其思路、解法进行点评、订正;让学生暴露出自然的思维过程、方法的择优过程以及各解题偏差的纠正过程, 使学生了解自己不完善的或错误的地方, 从而让他们顺利地改善思维方式, 正确地选择方法和策略, 为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准备.总之, 教师课前既要全面了解试题, 又要清楚全体学生, 还要备好整节课的讲评内容及相关作业.

2. 早反馈, 讲时效

正如病人治病一样, 发病后及时治疗总比“恶化”之后再就医的疗效要好得多.每次测试后, 教师要及时批改, 并及时讲评.一般情况下, 当天测试当天批改, 第二天就应该讲评, 这样利用学生刚刚留下的记忆表象, 容易纠正错误;否则讲评不及时, 等学生对问题的情境已渐渐淡薄后再讲, 就连学生本人也忘记了当解题时的想法, 找不出病因, 效果就差, 即使纠正后也容易重犯.

3. 精选讲评内容

试卷讲评不能面面俱到.要根照学生的实际, 确定讲评的教学内容, 有重点地攻克学生的薄弱环节, 可按知识或思想方法分类讲评, 形成知识网络, 使方法系统化;根据备卷时制定的表格, 对于一些“偶发病”, 课余时可以个别指导;对“常见病”和“多发病”, 查找错误原因时, 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点上, 还要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追根溯源;最要紧的问题是用最佳时间段予以解决;对于综合题目的讲评要重视思路分析及解题方法、规律的归纳总结.

4. 优化讲评方式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课堂内讲评方式可以是自评、互评、师评等.讲评时应彻底杜绝“注入式”、“一言堂”.坚持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讲评活动, 才能真正提高试卷讲评的效益.试卷中的一些“多发病”, 教师可把各个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混在一起显示在学生的面前, 让学生相互讨论, 找出错误原因, 辨别出真伪来.在此过程中, 学生需要复习相关知识点, 查阅有关资料, 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来解决.在群体思想交流中, 能力较低的学生, 可以受到能力较高的学生的思想和策略的激发, 从中受益;能促使每名学生积极思考并感受彼此之间的互补性, 学会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会学习, 自觉改进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中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继而培养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 促使学生的情感教育.

5. 留点时间说得失

题目讲评完毕后, 让全体学生分组, 相互之间说说失分的原因, 比如:粗心、算错、忘记或记错了概念、定理、定义和公式等;情绪浮躁, 害怕考试;速度慢, 来不及;不理解或错误理解题意;对于分类讨论不全面, 等等.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 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作出了最大努力, 在学习中有什么优点和缺陷, 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 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 也能很好地杜绝错误的发生, 而且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过程的中心, 从而使以后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效、持久.

6. 及时巩固拓展

对于数学题, 听懂了不等于就会做.卷面上发现的问题, 讲评后必须要求学生认真订正, 防止以后遗忘而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同时在讲评后,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精心设计题目, 组织好学生再练习.在设计题目时, 要有意识地将前次暴露出的问题加到新题目中去, 新的题目最好是以逆思路或变式形式出现.这样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还应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 使大部分学生及时得到巩固,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生进一步接触变式题, 如强化或弱化问题的结论, 增加或减少问题的条件, 变换问题的情景等, 为学生提供联想的平台, 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充分扩大试卷的讲评效果, 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浅谈初中语文试卷评讲的注意点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试卷评讲 教学效果

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提倡打造高效课堂,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发挥他们潜在的能力已成为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教师的课堂讲解必不可少,但要做到高效率的讲解是每一个老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我认为试卷评讲尤其重要。试卷是对学生所学结果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它对教师下一阶段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好的评讲方法能有举一反三的效果。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在评讲试卷时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试卷评讲要注意认知的规律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知道学生往往对一些教师强调得多的容易引起注意,而且学生的永久注意力并不是太强,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应该把重要的、错误率较高的题型先讲。这样可以先入为主,让学生引起重视。近年来南通市中考试卷就很好的主意了这些。试卷内容设置也是按学生学习梯度与认知规律来设置的:基础知识类的在试卷第一部分,首先考查学生对常见字的掌握、课文中名篇名句或古诗词的默写;其次是对词语的正确运用、病句分析与修改;再次是语言运用或诗词赏析。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考查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几种题材,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写作技巧方面的分析、对语句含义的领悟、挖掘内含情感、剖析蕴藏的深刻哲理等;第三部分是文言文阅读。这样,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是有储备与能力来完成这些题目的,只是在个别稍微深刻与全面的答题要求上,少数学生会与其他学生拉开差距。写作部分,注意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思想与情感的经历,让学生能从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思维层次上去挖掘需要表达的主题,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积累与需要写出自己所需要表达的文章来。

注意阶梯式的题型,科学而合理的遵循学生心理与认知规律,能准确、全面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与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如2009年初三语文期末调研试卷中说明文考试的第一道题,主要考的是学生对文本的把握程度,但但大多数学生变成自己概括题,这种学生审题不清的题型要着重强调,必要时还要强调这次本题的失分率和得分率,同时以条款的形式板书在黑板上,这样才会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下次才会少犯或不犯此类错误。

二、试卷评讲要注意语言的形象化

学生对形象化的内容比较容易接受。生动形象的课堂就像一幅画,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偶尔讲点小故事或笑话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调动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从此喜欢学语文。如用肢体语言表现一些知识。我发现有的学生总喜欢把“急躁”的“躁”写成“燥”,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曾在讲台前,模仿跳起来、跺脚等动作,形容“暴躁”“急躁”等情态,学生在我的表演下很快记住“躁”与“燥”如何区分了。再如考到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句话中就汗青是学生一个极高的错误点,这时教师不妨花点时间讲讲汗青的来历,古代记事以竹简代纸。制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份),称汗青。课后在实验室还可以做个烘干实验,那就寻找到了学生感知的出发点,从而加强了记忆。

三、试卷评讲要注意知识的归纳性

学生由于经验和阅历的缺乏,有些知识点一讲就懂,一做就错,原因很简单,他不会总结归纳,教师要发挥自己指挥棒的作用,具体的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從而深入地理解这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如病句常见的病例,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常见的题型及解题方法等均可整理,这样让同学的知识系统化,让原来纷繁芜杂的知识信息有序化,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如在2008年中考试卷(5)中的议论文,第一题考到文章开头引用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有什么作用?只要归纳为议论文开头记叙的作用:引出论点或话题,作为论据来论证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引发读者思考,发人深思。学生按这样的思路来答题,答案水到渠成。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这也是学生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还有在文言文的评讲中要特别注意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评讲,不能就题论题,因为中考大纲明确规定,加点词语的解释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答案,所以要老师归纳出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的翻译方法。归纳在试卷中无处不在,我相信如果长此以往学生遇到类似的题型会自觉的、有意识的运用这些解题规律。

四、试卷评讲要注意学生的合作性

学生是教师评讲试卷中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试卷中的解题方法和阅读文本中人格境界要靠学生这个载体来完成,所以学生要完全参与到其中来,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能让一个学生失去塑造心灵和构建完美人格的体验。老师要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浅显题就找一些成绩略差的学生,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课堂的热烈气氛,难题找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挖挖他们的潜力,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组成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征,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别人的读题方法,一字一字的读,圈圈点点的读,画重点的读等等,这些比老师的言传身教还要有教育效果。同时老师也可以就学生的一些难题进行个别辅导,这样也增强了老师和学生的合作性。同时也起到补差的效果,真可谓一举几得。

当然试卷评讲还有许多注意点,但我始终认为试卷评讲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环,试卷评讲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否,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考试的成败。教师评讲试卷,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是让学生明白“考我什么”,是将学生被动地埋头做题变为主动地审视答题,因此让学生每做一份试卷,每听一次评讲,都能巩固知识,领悟道理,开拓视野,掌握技巧,提高应考能力,这才是评讲的最终目的。

试卷评讲教学反思 篇4

试卷讲评课很重要,作为单纯涉及考点解法知识的课型,对于加深理解巩固是一个好途径;但在日常的讲解中,我们也常常忽视他的高效性。仿佛阅读课、作文课才是自己人,试卷讲评课是一个了略微熟悉的外人。

今天我是带着自己的三个问题来听的,可以说是来请教的。我很好奇,在一堂课的时间里,开课老师讲评哪些内容,这涉及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很好奇老师是怎么讲评的,这涉及教学的组织方式,很好奇讲评之后他还要做些什么,讲评课不仅仅只有讲评,还要练习拓展,所以讲评课还可以成为讲评练课。

很激动的是,这堂课给了我太多的启发。

敢于取舍,内容有针对性。取舍的标准就是借助云数据进行分析,很快圈定了这节课研讨的重点,哪些题目要讲,哪些题目学生自己校对,哪些题目学生研讨,让这堂课的方向很明确。当然呈现的形式可以更加清晰一些,比如重点出示那几道题。

学法引路,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自己率先垂范,指出分析的流程。就把陈述性知识变成了一种策略,和可操作性的流程,让学生明白接下来自己该做些什么,可以处事半功倍。

重视归类,关涉非智力因素(要养成仔细审题,科学安排答题顺序、要注意书写规范,看分答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发现分析,自主自主分析,自主制定措施,让学生主动思考,活跃了思维。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自我展示,特别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很全面。

情感激励,课堂温暖如春。注重欣赏和鼓励,展示优秀作品,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变式讲解,拓展延伸巩固。可以联系课文相关内容巩固,还可以出一道融合以上知识点的题目进行检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考察旁人。

试卷评讲的教学设计 篇5

对视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坐飞机,过安检前,你把行李箱和登机牌交给我,突然沉默了。我问:“这里你就不能进去了?”你点点头。

办完手续,我回头看身后的你,挥挥手,四目相对的那一刻,尽管有些远,我却分明能感受到你目光中的不舍,或许,还有点失落。在机场大厅的映衬下,你显得那么小,那么无助,矮矮的,微胖,与我 小时候心目中那个顶天立地的形象多么地不符。但这真的是你,我亲爱的爸爸。

记忆中有许多这样的时刻。最初有印象的是,我从梦中醒来,满不情愿地张开眼睛,便看见了你的眼睛,带着笑,还有些顽皮。想到大眼珠对小眼珠,我就哈哈地笑,精神了,快活地爬起床。那时的对视,满是温情。

上学后,考试考得好,我便看不起学校的考试,成天疯玩。你只是默默地看着我,无论是妈妈批评我的时候,还是 奶奶袒护我的时候。下一次又考砸了,妈妈要打我,你就把我拉到一边,让我看着你的眼睛。你的目光仍然是慈爱的,我却觉得脸上发烫,说:“我会好好学习。”

也犯过错误。小孩子大多都撒过谎,我也不例外。那时的谎言多么幼稚,没多久就被揭穿。我垂着脑袋,像蔫了的小草般站在你面前。你叹着气,还是让我看你的眼睛。对视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我觉得自己的一切错误都被你看穿。抖呵呵地看你一眼,看见你目光 中的责备、恨铁不成钢,当然,更多的是期待。这时,我再也忍不住地哇哇大哭,不是委屈,是自责对不起父母,那样的错误自然没有犯过第二次。

毕业典礼的时候,我站在台上,焦急地在人群中寻找你的身影。目光交汇的那一刻,我的眼中是感激,你是欣慰。

„„

这一次,我只是去夏令营,几天后就回来。但是几年后,也许还在这个地方,我将远渡重洋,几个月见不到你。你目光中的失落告诉我,你一定也 想到了这些。

我往前走,你的身影更小了,我们的目光也不再交汇。

我毅然地转过头来。前面是一个新的世界,接下来的路,我一个人走。

评分建议:一类 65分 视 “啪!”一声清脆的响声震住了课间教室里的吵闹,干净而利落。你淡紫色的刘海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而我的手掌还有些微的疼痛。

你被这突如其来的巴掌打 得不知所措,你捂着脸,定在那里。而我也被自己这不经思考的行为吓楞住了,就这样,我们对视着。

我从你那快要湿润的眸子里看出了不解和委屈。你从我的眼里看到了讨厌、质问,还有那躲在眼角的歉意。就这样,对视了很久,周围的空气也凝固了,一切都静止了。突然你跑了出去,我无力地坐在座位上,心想着自己刚才的行为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可是,我一直把你当成自己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你为什么还是背叛我,告诉别人我的秘密。想到这里,我不断地告诉自己做得没有错但是你那不解与委屈的眼神却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难道是我误会你了?“算了,不想了。”我走出教室,抬头望了望天,天空依旧是快要破碎的蓝。

掏出手机,按下那个熟悉的号码,却迟迟无法按下那个绿色的通话键。我握着手机,呆呆地望着远方,想起刚认识时你那清澈透亮的眸子对上我的眼神,想起我们只要相视一笑便知道对方要干什么,那可是一个眼神便能读懂的友情 啊!想起我们看着彼此一起傻笑的日子。而今天,你的眼神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它是那么冰冷,让我感到无法接近。

夜幕悄悄降临,夜幕的边缘掉下一滴突兀的泪,那是十七岁的雨滴。突然,一声炸雷炸开了一个夏天积蓄的沉闷,一道闪电撕开了夜幕,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宣泄成这雨夜的滂沱。突然间,我明白了许多我,我拿起伞冲进雨帘,我要去寻找我遗失的友情,因为我一不小心,把它弄丢了。我在大雨中慌乱地寻找,我害怕自己再 也找不到,我努力地看清每一个角落,壳那熟悉的身影却始终没有出现。往事一幕幕地重现在我眼前。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就当我的泪已经模糊了我的双眼之时,我却清晰地看见了你的身影。我冲过去,站在你面前,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我们对视着,我从你眼中看到 了谅解与宽容。

于是,我们对视着笑了。

评分建议:二类卷 62分

对 视

教室里寂静无声,只有笔尖在“沙沙”作响地划过试卷。甚至偶尔有人翻动纸张,那种脆响竞如惊涛骇浪般冲击着我的平睐。

我仔细地阅读着眼前的题目,被它一个冷不丁的提问镇住了。刚才如泉涌般的思绪被突然打乱,我不禁沉思起来。无意中。我抬眼四望,不想身 旁的同学也在执笔思索。我俩四目对视,就在好一瞬。像一阵经风拂过面庞,我俩会心一笑,又收回了目光。

然而就是这短暂的对视,竟然将我心中的焦急一扫而空。我感到冰冷的内心被他的目光所温暖,一股热流冲散了冰凌。如果让他开口,他一定会对我说:“加油!你能行!”然而这热忱的鼓励居然包含在了他的目光中。

我不禁笑了,这是快乐而幸福的笑,与同学的对视让我想起妈妈。

今天早晨,我拎起书包准备出门,妈妈也在旁穿鞋。平日里总是我独自上学,今天妈妈却要把我送至楼下,在我开门回头的瞬间,我们的目光相遇了。那一刻,我仿佛能听到妈妈心里在问我:“饭吃饱了吗?文具带齐了吗?都准备好了吗?”然而好却没有说话,只是关切地注视着他的孩子,也许我今天考试,她不想给我增加压力。我微笑地说道:“妈,您放心,一切都不会有问题的!”下了楼,我骑上车时她出双臂,做出了祝福的姿式,我 感动地看着她,她也看着我。母子对视,是亲情的传递,是大爱的展现!

回想这一切,我心中的好股暖流更加强烈了,在与同学、母亲的一次次对视中,我明白原来还有这些人在鼓励我,祝福我。

猛然间,一个灵感一闪而生,我赶紧将它写在试卷上,生怕漏了一个字,一抬眼,发现老师正看着我。透过那层厚厚的镜片,教师的眼睛与我对视,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他关切的话语:“认真答题,仔细检 察。”然而教室依旧是那么寂静,教师并没有说话,告诉我这一切的只有他的目光。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录的窗户,透过那一对 眸,你可以看尽喜怒 乐。今天,在这一次次的对视中,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朋友们,不要只把你们的眼睛对准学习或是工作,当你身心疲劳时,去寻找他人的目光吧!四周对视犹如一座无形的桥梁,能将两颗炽热的心连在一起,感受生命的共振。

评分建议:二类卷 58分

对 视

忘了已经绕过多少街巷、转过多少个墙角,只听得身边的友人欣喜地喊了一声:“到了!”,便缓缓抬起头。数根华丽的罗马式圆柱映入眼帘,闻名世界的大英博物馆就矗立在眼前。

我们一行人叽叽喳喳地走进去对着玻璃柜内“琳琅满目”的古物时而啧啧赞叹,时而指指点点。

拐进一扇侧门,惊奇地发现柜中摆满了中国瓷器、陶器,一问身边的朋友,才知道我们已走进中国馆。我心中一紧,随朋友慢慢在馆中穿行,一种莫名的沉重感在空气中弥散开来,压得我有些透不过气来。

突然,友人停住了脚步,我踉跄了一下,慌忙抬起头,发现我们伫立在一尊佛像前。这佛像用白瓷制成,足有十米高。慈眉善目却又不失庄严肃穆,尤其是那双大眼睛勾画得十分细腻,栩栩如生。在灯光的照射下,那光滑的眼珠闪射出耀眼的白光。

我盯着那双眼睛,那双眼睛也仿佛通人性一般看着我。看着看着,竟好似看出了些许亲切感。这也难怪,这尊佛像身处异国他乡,想必很少看到这熟悉的黑眼眸。既然看到了,便舍不得将视线移开。

身边的外国游客聚集在这佛像前,高举着照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照,一时间闪光灯刺得人睁不开眼。一边照着,还一边“叽哩哇啦”地讲着外语,听那语气似乎在赞叹着佛像的精美。

听着那些来自异国的赞美,我心中有种细小的自豪在悄悄蠕动。可没过多久,这脆弱的自豪感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原来应该竖立在自己祖国的艺术品,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英国,而我们这些中国人却还要办理繁琐的签证,经过长途的跋涉才能一睹它的尊容,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么?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自豪骄傲呢?我的心里有些愤怒,也有些羞愧,一时间竟不敢去看那佛像的眼睛了。可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憎恨这些外国人呢?记得前年去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许多雕塑都遭到了严重的损害。我很气愤骂了那些外国侵略者几句,然而导游却告诉我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功劳”。这样看来,这尊佛像放在这里也算是“幸运”的了。

临走前,我又看了看那双眼睛,那双眼睛也依然盯着我。恍惚间,我似乎看见那双眼睛流下了眼泪。我多想走过去为它拂去眼中的泪水,轻轻说声“对不起”。我知道,那不仅仅是一串泪,而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正在滴血„„

评分建议:四类 43分

对 视

无论酷暑与寒冬,无论春夏与秋冬。每每路过此处,望见此地,遇见其人,与之对视。望穿她黑色的眸子,进入她的心灵深处,那颗闪闪发亮的金色的东西。

她,没有美丽的容颜,没有阴柔的噪音,没有看上去的那般智慧,更没有,更没有光鲜的衣着。只有那苍老的面容,黑黝的皮肤,粗糙的无力的手和蹒跚的脚步。在街上独自缓慢地向前走去,手中的扫帚频繁地走在前面挥舞,“沙沙”声不绝于耳,惟有一旁的行道树,如枯骨般耸立与之相伴,也许她就是这样,孤单一辈子。她就是环卫工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清晨的时光总是清静的,阳光才微微露出笑脸,热闹总是多余的,只有那“沙沙”声在我的耳中显得格外明亮和爽朗。

市井阶层和下层人民的鄙陋在我的印象中很深刻,我对她的印象同样如此。乡下人来到大城市做这样的工作往往会让人看不起。实话实说,一身橘黄色和易扫把,整天成灰尘,垃圾作伴,的确让人产生不了多少好感。

寒风凛冽,刺骨的冬天对于骑车人来说是很不划算的,所谓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勉强上路。每当路过街角的公交站牌时,我都会听见熟悉的声音,遇见那位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到时有点横行霸道,“让一让,让一让!”我不客气地说。这时候,我回过头去,她仍然是一个人静静地立在那里,待行人过去了之后再开始工作。

当我准备回过头继续前进时,却发现她的目光似乎有些忧郁,头微微下垂,行动看上去僵硬了很多。呼出的热气还来不及盘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寒风掠起了旋儿,夹杂着树叶和碎纸片在空中盘旋,飞舞,肆无忌惮,邪恶阴森地奸笑着,嘲弄着。

嘴唇有些颤抖,几件单薄的外衣并不能阻挡严寒,刺骨的痛如针一般刺痛她的肌肤,也刺痛我的心。而我,爱莫能助。

与她对视,我看见的全是无助。

那天下午,阳光似乎多了那么一些,可是春天并没有来。

原路返回,循声而去,发现已经寻不到声,也意味着见不到其人正当我焦急寻找之际,却发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走出了流动献血车,我的心咯噔一响,也许是生活所迫,我不得而知了。但现在,我看见她的眼中,全是盛开的花朵。热血也传遍了我的全身。

人的伟大总在一瞬之间,高尚与低贱也在一念之间。

她只不过是普通的环卫工人,而现在,她并不普通。因为,从和她的对视之中,在她的眼里,我看见了那颗金色的东西,那就是爱。

世间有了爱,人情不必冷暖,世间充满爱,从此不必孤单。

评分建议:五类卷 40分

2.例文

“面包”与“包子”的学问

面包膨大、美观而内无馅,包子卖相不好而馅料丰富,其区别一在于使用了多少酵母,二在于馅料。这就好比“无良学者”和“有良学者”所著之学术成果的区别,一个“虚胖浮肿”,一个“厚实筋道”。

复旦大学杨玉良校长近日抛出“中国高校‘精神虚脱’”的观点,正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学术界的积弊。学者们坐不住冷板凳了,开始急功近利地追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高校耐不住寂寞了,开始在各项指标上做表面文章,“争创一流”从而争取更多经费。这是一种普遍的“精神虚脱”状态,令人担忧。在世人眼中,最不易腐朽、堕落的教育界、学术界沉沦了。而一旦这两块净地都被污染了,那我们就彻底地成了“腐败,从娃娃抓起”了。

反观西方社会,学术界似乎要神圣得多。特别是在德国,教授的社会地位极高,因为教授们几乎是一生严谨治学,以学术为宗教的,这样的传统大概从康德那个时期就传下来了。康德的生活极有规律,每天定时从学术研究中解脱出来去散步,当地人几乎将他当成了一只精准的钟表。而唯一的一次不准时,也是因为学术——他看卢梭的《爱弥儿》太入神了。像这样以学术为生命的人,在德国还有很多。再比如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15年只琢磨一本《正义论》,其板凳“坐功”着实了得!

然而,我们的教授们难道只是因为凳子太硬才坐不了的吗?其实,关键在于“心躁”,在于“虚脱”,所以才无限制地“撒酵母”。归根结蒂,当然是因为做馅的功夫太差,做学问的功夫下得不够。既然选择了学术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就必然要爱这门学问、敬重这门学问,而撰写论文、出版书籍就应该是情发于衷的“爱”和“敬重”的结果,绝不是出名和赚钱的工具。出版论著比印刷黄历的速度还要快,恐怕不是一种繁荣,而是一种危机。

我以为,要摆脱“精神虚脱”的状态,蒸出“大馅包子”,除了要专注之外,还应该继承中国近现代学人的优良传统。譬如西南联大,中文、外文、历史、哲学、物理、数学各系科大师辈出,在中国学术史上绝对够份量。我想,他们的学术传统无非就是三点:一是有热情,当西方学术成果、思想潮水般涌来时,他们像久旱逢甘霖般汲取精华,积淀了厚实的学问;二是有自己的学术风格,最有名的当然是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三是肯吃苦,西南联大条件艰苦,加之炮火威胁,即使粗衣敝食,他们仍坚持研究,乐此不疲。我们当代的学者,恐怕在做学问之前,还要先上一门“导入课”,学学先辈大师是如何做学问的,学学怎么少用“酵母”而蒸出漂亮的“包子”。

学术成果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滋补品,一定要有足够的营养。光吃“面包”,自然营养不够,只会让整个社会营养不良,集体“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而包子虽皮薄但馅料包含精华。希望大学能能为我们的社会多补补,而不是想着怎么从社会捞取多少油水。

评分建议:一类 65分

师 说

“教师,当不误人子弟,不苟于浊流。”

寥寥十数字,想来理解和执行也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环视如今的教育界,如此秉性的人却日渐稀少,堪称“稀世宝贝”。

这几年教育界的“花边新闻”层出不穷,教授让博士生代笔写论文可谓司空见惯,抄袭不挂“院士”头衔已算不得新闻,导师改称“老板”„„更有网友戏称教授为“叫兽”。这样的称呼可能太过偏激,但是细推原委,为何曾经在学生心目中高比山峦的人生标杆,现下却成了众人鄙夷取笑的对象呢?这背后恐怕只有四个字:学术腐败。

初看这四个字,我愣是没有反应过来,“学术”和“腐败”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竟然如此堂而 皇之地“和谐”在一起了!试想,连学术都能腐败了,这世上还有什么不能腐败的呢?

其实,这也并不全是教师的过错。虽然不排除一些人的利欲熏心,但是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志愿赤诚于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的。然而事实是,环境所迫必会压折万千教师挺直的腰杆。高中教师脑袋上顶着“高考指标”,于是也只能将学习变得无比功利。之前看何兆武的《上学记》,西南联大里自由而热烈的学术氛围让人生羡,也让我们为如今沉闷乏味充斥考试氛围的校园感到悲哀。而大学教授比高中老师更有压力,什么核心期刊若干论文,什么职称与奖金挂钩„„这便造成了年年发表文章,真正的学术研究却拿不出手的现象;名片上这个协会会长,那个学会顾问,而“教授”两个字却尾随其后,心虚得大气不敢多喘一口。

真正的教授,理应把学术和学生放在首位,而不是随社会之大潮,追名逐利,贪婪地跟在形而下的“器”的身后。要知道,多少虚名也无法证明一个不会潜心研究、不会热爱学生的人,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我认为,虽说社会上污浊的洪流已涌入校园,但只要老师能够坚定自己的立场,守住内心的一片净土,便是铜墙铁壁,无可畏惧了。事实上,教师内心的纯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事关民族未来。教师的脊梁是挺直还是佝偻,将会影响学生一辈子,乃至其后几代人。

突然想起,以前在画报看过一幅照片,描述的是政府领导视察学校的样子:校门口站着两排“笑而露齿”的学生,毕恭毕敬地向领导专座行注目礼,而其身旁时形色慌乱的老师和面带谄笑的校长。这不是一所合格的学校,而是一台只出残渣不出浆液的“豆浆机”。校长的媚骨,教师的顺从,毁掉的不是学生认知的能力,而是关乎未来的品性。

多么希望,能有更多的罗尔斯教授的出现,为这浮躁的校园泄一泄陈腐的浊流;多么希望,中国的教师能够觉醒,不再追逐出书热潮、荣誉名利恶流,而是端正做人、踏实做学问。

说实话,我很敬重教师,也请教师学会自重!

评分建议:二类 58分

拒绝浮躁

司马迁忍受巨大耻辱,潜心写作,只为心中的梦想,汪曾祺被流放下乡,仍淡定从容,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15年来不发表任何文章,只琢磨自己的学说,严谨的治学精神,宁静的心态令人敬佩。

然而在现在的中国,我们又在哪儿能寻到这拒绝浮躁的态度呢?

英国《卫报》的记者曾写到,你若和中国某些人谈问题,他们往往自命不凡,你若深究下去,他们便摆摆手,以“你不懂中国”作结,甚至被扣上帝国主义的帽子,这便是中国学术界的浮躁心态——人浮于事,又自以为泱泱大国不肯学习,导致这个浮躁的循环圏的加剧,这种心态自然跟个人品格密切相关,但这背后,何尝没有制度使然?在现在中国,教授往往要用论文的数量来保住位子或继续升,国人千百年来的“仕”的情结使得人们与等级挂钩的事格外敏感,或是家人的压力,或是自身的因素,只有交上论文,才能松口气,在这种强制性的论文政策下,肯“十年磨一剑”,耐心写作的人自然越来越少,“抄袭门”也屡见不鲜,估计若在中国,罗尔斯教授早已已被学校开除了,又怎能有如此经典传世?中国没有大师的原因,也可以想见了。

这般浮躁的歪风邪气不仅在学术界,在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中也弥漫开去。

近几日看了新版的《红楼梦》,惊觉原来在我心中如此圣洁的书怎被糟蹋成这般模样,不符合常理的铜钱头,演员们生硬的演技,诡异的配乐„„令人寒心!这何尝不是这个速成的年代,这般浮躁的风气所带来的结果?当年拍87版时,演员会在剧组里呆整整两年,有周汝昌、曹禺这样的国学大家为他们补课,有沈从文这样的大师作服装指导,他们尽心揣摩,力求把角色表现得尽善尽美,在这样的努力下,87版没有让人失望,这些,又岂是在如今浮躁社会下有人可以做到的呢?当然,这并不是导演的错,错的是这般时代风气,这浮躁的风气。于是,在各类这样的作品横出的时代下,在媒体狂热的推波助澜下,在一些单纯的群众的相信下,这股风气愈演愈烈。

朋友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需要拒绝浮躁!

评分建议:三类 52分

坚 持

“一个目标,一种信念,一份坚持”,这是我们班主任在第一期黑板报上写下的寄语。短短几个字,但要做到谈何容易?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坚持。

坚持来源于信念。小时候,我们总有许多理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大都渐渐淡忘了。但有些人 却能成为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因为他们还记得小时候的理想。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信念,那就是我们要成功的实现梦想。信念支撑着他们坚持走下去,所以他们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有理想,就是有信念。信念的强弱与坚持的长久密不可分。坚持来源于信念。

坚持成就梦想。我们常说“爱拼才会赢”,“爱”孕育着坚持。发明大王爱迪生就因为坚持,才得以发明出电灯;欧洲航海事业就因为坚持,才得以实现麦哲伦环球航行。为欧洲资本主义强国殖民掠夺,获取原料和市场奠定基础;汶川地震时,因为坚持,那些被埋地下的人们才得以被救,赢得宝贵的生存机会。坚持是多么可贵,坚持又是那样困难。我已经高三了,还有一年,即将步入高考,多么艰难而又令人害怕的一刻!但是老师说得对,有了坚持,就一定会成功。坚持就是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坚持就是心静如水,纯澈干净,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就是坚持。虽然不被容许,但非常时刻,非常做法,能做到那样,实属不易。

坚持也是在目标可实现,或经过努力,最终可以达成的基础上坚持。一位登山运动员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由于体力不支,在6320米时心跳加速,脸色变白,于是他在和队友打声招呼后就匆匆下山了。事后,队友惋惜地感叹道:“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就能越过6400米的登山死亡线了。”那位运动员微笑着说:“这已经是我一生中登上的最高度了,我一丝不悔。”说完,他满足地离开了。是的,他已经成功了,虽然他不曾坚持到最后一刻,但只要付出了努力,曾经坚持过就是成功。坚持要在适度可行的范围内坚持,有时候放弃也是坚持的另一种表现,同样值得尊敬。

坚持是成功的桥梁,由信念作为主要材料,坚持则是到达彼岸的必经之路。当然,若是走到一半桥要断了,当然放弃过河,只要坚持,仍怀有信念,终会到达河彼岸。

评分建议:四类 47分

那阵风吹过

往者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在纷繁的世事中,我们总要经历许许多多。在我们几十年的生命之中,我们总会听到父母的叮咛、朋友的关心、情人的蜜话„„,而我们也难免会有忧愁之事,累积于胸,使我们愁云重重。所以唯有忘记,忘记失败的痛苦,忘记困难的艰辛„„

珍珠忘记了在河蚌中的囚困,出来后才会光彩夺目。

宝剑忘记了在铁锤下的痛楚,磨炼后才会锋芒毕露。

杨树忘记了在沙漠之中的汗渴,才会成就“死后三百年不倒,倒后三百年不腐”的奇迹。就如同罗尔斯教授,忘记了他15年 的风风雨雨,才使得他的《正义经》名扬天下。

古今中外,这样的名人大家都是忘记了困难而后才成名。

那个是“采菊东篱下”的隐士,那个是“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那个是“戴月荷锄归”的农夫。他是享誉诗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忘记了在官场上的失意,在仕途中的不幸,使他成为了一个“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大家。正因为他忘记了在官场的失意,才能成就他在诗坛之中的成就,才能想象那个理想的桃花源。

就如如今的迪斯尼的创始人——沃尔特。他忘记了他当初的贫穷与不幸,忘记了那间车库中的心酸,全身心的投入在绘画之中。最终使他的“米老鼠”震惊世界,也因此他才能创造出迪斯尼这一世界著名的乐园。

现在中国麦当劳地区的副总裁寥羽。他虽然只有中专学历,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忘记了自己的艰辛,才从一个普通的服务员升级为见习经理,升级为管理总管,升为„„

忘记自己的苦难就如同忘记五年前的一场感冒,忘记自己艰辛就如同忘记朋友之间的小吵小闹。只要你忘记困难,忘记挫折,勇往直前,你定会成功。

就如同一阵风吹走了自己所有的困难和苦恼,吹来了别人为你的掌声。这个掌声会随这一阵风一直伴你左右,使你在很远的地方仍能听见。

忘记是成功的开始。

评分建议:五类 36分

2010--2011南京市高三摸底作文题解析 第一题:请以“对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一、审题

《辞海》解释:“对视”是相对而视的意思。有的是主动完成的,有的是不经意之间发生的,都有难以忘怀的故事。解读“对视”这一词语时,必须将“对”和“视”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完成写作。“对视” 是细微的动作,审题时必须思考三个问题:①“对视”的参与方是谁?②“对视”的细节是什么?③“对视”的结果是什么?

1.关于“对视”主体的理解

①“对视”强调的是相互作用,单方面的“看”不能等同于“对视”。

②“对视”的参与主体比较丰富,可以是人与人,也可以是人与物,或人与自然等。

③“对视”主体之间可以是同等并列关系,也可以有所侧重。

2.关于“对视”细节的理解

①人生“对视”的场景不胜枚举,所写“对视”细节必须有充实的故事内容。

②“对视”的细节场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

3.关于“对视”结果的理解

“对视”不只是相互之间看一下,往往在心灵深处有了微妙的或明显的变化,如情绪的波动、思想的变化、心智的升华等等。

“对视”如是主动发生,常 常需要勇气;“对视”常在不经意之间发生,需要用心捕捉。每个人都有“对视”的经历,或与人,或与物,或与自然,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对视”的写作难点在于:①(选材)人人有事说,如何才能说有意义的事。②大家知道事(亲情、友情等),如何突出个性化。③“实写”比较顺手,但也容易雷同;“虚写”可以避免雷同,但要选好切入口。

二、评分

1.基本原则

①忽略“对视”强调的是 相互作用的特点,仅写一方的“看”,一律四类卷(含四类卷)以下赋分;②文体不规范,一律四类卷(含四类卷)以下赋分;③生拉硬拽,没有“对视”的内容,且思想平庸、语言贫乏的文章,原则上都要在及格线以下赋分。

2.赋分等级说明

①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对视”的经历或过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意蕴;或者以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话题)为开篇,简洁而传神地 描写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对视”的细节,引发自己对“对视”的体验和感悟,且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形象,均可按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以“对视”为主体,故事情节生动,叙议得当,但重在叙写作者对“亲情”、“友情”等的体验或感悟,且主旨仅集中在“误会”、“鼓励”等层面,可按二类卷赋分。

③主体叙述的是“对视”相关的故事,且有一定的情节。但是构思无明显新意,语言表 达一般,可按三类卷赋分。

④有故事情节,但没有吸引人的地方,有叙述和描写,但没有精彩的笔墨,并且立意主旨无新意,语言平淡,表达没有明显特色,可按四类卷赋分。

⑤所写故事情节明显“贴标签”,而引发的体验或感悟又与“对视”若即若离,且语言表达有明显毛病,可按五类卷赋分。

⑥故事情节明显低幼化,乱造“对视”的故事,语言表达粗俗,前言不搭后语,文章 主题不明,可按六类卷赋分。

第二题: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哈佛大学罗尔斯教授,15年不发表任何文章,一直琢磨他的《正义论》。他讲课非常认真,当他讲完一学期的课后向大家告别,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他已经离开教室很远,学生还在鼓掌,为他的学术精神而鼓掌。有在场的中国学生问,你们要鼓到什么时候?他们回答,要这个教授在很远的地方仍然能听到掌声。现在《正义论》这本书成为了经典,全球研究它的专门论著有5000余部。

一、审题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的核心内容是赞美罗尔斯教授的学术精神,但是从不同角度审读这则材料,又能得出丰富的观点。

1.从罗尔斯教授的角度理解:罗尔斯教授“15年不发表任何文章,一直琢磨他的《正义论》”,“现在《正义论》这本书成为了经典”,而且“他讲课非常认真”,“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可以涉及“追求”、“毅力”、“坚守”,“浮躁”、“淡泊”、“专注”,“魅力”、“人格”、“态度”,“榜样”、“真正的经典”等话题。

2.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当他讲完一学期的课后向大家告别,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这是被罗尔斯教授的学术精神打动的表现,更是对罗尔斯教授的尊重,可以涉及“尊重”、“价值取向”、“表达尊重的方式”等话题。

3.从中国学生的角度理解:“有在场的中国学生问,你们要鼓到什么时候?他们回答,要这个教授在很远的地方仍然能听到掌声。”外国学生由衷地敬佩罗尔斯教授的精神,要将自己的赞美表达得最为热烈,中国学生似乎不能理解这“遥远的掌声”,也许他们并没有理解为什么要鼓掌,只是“盲从”,更显示了与外国学生的差距。可以涉及“距离”等话题。

新材料作文题,倡导多元解读与多角度立意,这是一则叙事性材料,可以从故事不同人物角度切入,进行多角度思维。写作难点在于:①不能“化大为小”,只是泛论“学术精神”;②观点缺乏依据,与所给材料若即若离;③容易出现“新题套旧作”现象,论述缺乏新意。

二、评分

1.基本原则

①曲解、误解材料内容,牵强附会,且思想平庸、语言苍白的文章,原则上都要在及格线以下赋分。②文体不规范,一律四类卷(含四类卷)以下赋分。

2.赋分等级说明

①能紧扣材料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可视为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能扣住材料本身,提出有意义的中心观点,并能扣住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举例恰当,论据分析能扣上论点,综合运用论证方法,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概括能力强,可视为二类卷赋分。

③能从不同角度解读材料,形成几个相关联的观点或其中某一个观点,进行分析和论证,写成常规式的议论文,但无明显的突出之处,可视为三类卷赋分。

④虽然观点正确,但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明显欠缺。如观点与材料缺乏内在联系,只列举而不作分析;虽是规范的议论文,但观点属于大话、套话,或者论据材料陈旧老套等;可视为四类卷赋分。

⑤形式上是一篇关于所给材料的议论文,但或者没有自己的中心观点,或者观点闪烁不明,或者观点和材料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或者缺少论证等,可视为五类卷赋分。

试卷评讲的教学设计 篇6

一、对试题“变化”

教师对某一试题进行评讲后,还要充分挖掘试题潜在的教育功能,发展功能,应用功能,有意识的对试题进行变化,激发学生的思维,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写化学用语(化学符号):

(1)氯化钠溶液中分散到水分子间的微粒是______和______.

评析:用化学用语表示物质组成和变化,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初中阶段占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不少学生在解答第(1)小题中答成“Na和Cl”,把元素符号与离子符号混为一谈,这时教者可讨论Na与Na+和Cl与Cl-的区别,加深对离子符号的理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例举哪些物质以离子构成,哪些物质以原子构成,有效突破在构成物质的粒子这方面的学习难点[1].

二、对题目进行“深化”

教师应有意识的对一些难点进行讨论“深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图1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2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系列问题.

电解一段时间后,______(填“甲”或“乙”)管内水位下降得快,其原因是______.

0~4 min内,甲、乙管内排出水的体积比为______,分子数之比为______从微观上理解问题的实质.

例1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其局部问题选择如下: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______;②E装置中______;③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______,证明有CO气体.

在上述基础性的问题之上,设计一些拓展性,有一定深度的思考题,如A、C、F装置同样是盛有石灰石水,作用有什么不同,如果没有B装置,探究固体草酸受热分解生成物质什么样变化?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追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对题目评讲“优化”

试题评讲要遵循“优化”原则,其中包括对试题本身解题方法、评讲过程的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师的评讲方法的侧重点也不同.如,以知识系统中的知识点为主线;以解题方法和思维过程为主线;以误区剖析质疑解惑为主线等.因此,对题目评讲“优化”,能够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2图4中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涉及到图4选项.)

中考化学试卷具备目标参考性考试和常摸参照性考试的双重身份,即水平线达标考试和选拔性考试功能于一体.初中化学涉及到的图像题事关着学生化学后续学习,是中考考试的常见题型,正常得分率不高.为了提高学生解这类题目的能力,可以让学生从横坐标出发作一垂线,让学生看在相等时间里产生的气体多的原金属是哪一种金属,学生很容易得到金属X与稀硫酸反应快,知道金属X比Y活泼.再从纵坐标出发作一垂线,让学生讨论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所需时间有什么不同,学生也很容易得出金属X比Y活泼.多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试题的评讲效果[2].

例3现有13.7 g Ca(OH)2与Ca 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5∶1.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50 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59.3 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

(A)8.0 g(B)3.2 g(C)6.0 g(D)3.7 g

分析:巧用质量守衡定律,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少学生做上题时做得繁琐,基础不好的学生干脆放在那里.一般学生通过差值法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克,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氢氧化钙的质量,最后算出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这种方法计算量大,步骤比较复杂,让学生望而生畏,严重扼杀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如果根据碳元素守衡,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从而得到反应物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再通过混合物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5:1很容易算出钙元素的质量.

试题是知识的具体细化,不同试题缘于同一知识块,因此存在相似的解决策略,评讲试题后,师生还要共同讨论将试题分类并找出其本质,对它的规律进行总结.做到解一题会一类,对试题进行“类化“,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试题评讲是教学重要的环节,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起着巩固加深拓展的作用,是学生知识形成的重要过程,“提高化学试题评讲的有效性”是构建化学高效课堂行之有效的环节.

参考文献

[1]罗功举.化学试题评讲要“四化”[J].化学教学,2004(7-8):83.

试卷评讲的教学设计 篇7

一、作文讲评的主要方式

1.常规讲评。常规讲评也就是一般讲评,一般先由教师提出写作训练的要求,学生参考教师的评语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寻找优缺点。最后,教师要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学生在此次作文训练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予以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需要改进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于在日后的作文中改进、提高。

2.重点讲评。一般是教师从本次作文训练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进行讲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学生认真朗读,让每个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欣赏文章的优点。然后,教师根据文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讲评,让学生明确好文章究竟好在哪里,并通过举例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集体讲评。由教师选出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或印发给每一位同学,也可通过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然后让大家共同品读,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体分析修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动脑动口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欣赏他人优点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讲评中还可穿插选读更多学生作文的优秀片段,让大家欣赏借鉴,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二、作文讲评的意义

讲评是一次作文训练的终点,同时也是下一次作文训练的起点。通过总结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作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对学生今后的写作起到鞭策和推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作文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作文讲评中应注意的问题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文讲评的功效就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文章,找到文章中的可贵之处和需要改进的部分,不断走向成功。讲评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比较随意的做法,对讲评课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备课,作好充分的准备,切实发挥讲评在作文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管学生作文水平如何,他们在完成一篇作文后,都渴望自己的文章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认可。所以,作文讲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不作任何评价,学生就会产生消极懈怠心理,对作文失去兴趣,如此,提高作文水平也就变成了纸上谈兵。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每一次作文讲评,从评语的书写到语言的褒贬,都要经过慎重考虑,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认真阅读他们的作文后作出的客观评价。

2.排除偏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们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感受、理解也不同。对同一素材的作文训练,他们写出的文章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认识水平和认知角度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要求教师在作文讲评中能对学生一视同仁,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出发,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评中,应尽可能地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被评讲到的机会。

3.讲评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并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学生写作也是如此,他们的文章肯定会有优劣之分,但不管如何,他们努力去做了,都希望自己的努力付出能被肯定和认同。如果不顾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只是一味地批评作文中的缺点,就会打击他们的写作熱情,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在讲评中,教师应考虑这一因素,多表扬,多鼓励,尽可能不批评指责,更不能挖苦讽刺。讲评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不是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都做了无用功。

4.要有的放矢。讲评要找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典型的共性问题,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只有讲评有针对性,才会有实效性,才能被学生接受。

5.要持之以恒。作文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作文讲评更要持之以恒。要在学生的写作热情被激发以后,趁热打铁,使他们的写作能力逐渐提高。要克服忽冷忽热的毛病,让作文讲评成为整个写作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使作文教学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前进。

6.形式要灵活多样。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讲评的过程中来,讲评的形式要灵活多变,要以教师为主评,学生互评、自评为辅。还可以开辟墙报或习作专栏,让学生边读边评,使讲评活动向课处延伸,成为学生的作文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总之 ,作文讲评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没有讲评,学生的写作水平只能是原地踏步,即使有进步,也不会实现质的飞跃。面向全体、客观公正、持之以恒、形式多样的作文讲评,必将给作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给学生写作的能力的提高插上飞翔的翅膀。

上一篇:关于作文题记下一篇:城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