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规划考察报告(推荐6篇)
2月20日(D2)-----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鱼尾狮/金沙综合体/乌节路/能源大树景观/金沙灯光表演 A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 从酒店步行5分钟到地铁站(Promenade),乘搭黄色环线站,往Dhoby Ghaut方向坐1站后Esplanade – Theatres(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榴莲壳”造型--C出口)。
B 从“榴莲壳”出来后走过桥就是鱼尾狮公园(Merlion Park),在桥上可以看到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全景。
C观赏完“鱼尾狮”原路返回“榴莲壳”做环线地铁(黄线),往”Harbourfront ”方向坐1站回
到”Promenade”,转去”Marina Bay”方向的列车1站后到达---“Bayfront”---金沙综合体(Marina Bay Sands-D出口),在金沙内可去地下2楼的美食中心品尝黃亞細肉骨茶BAK KUT TEH。D 期间可以去乌节路(orchard),回到地铁站坐黄线”Marina Bay”方向列车到底站”Marina Bay”,转红线往”Jurong East“方向坐5站到达orchard(乌节路)。
E 从乌节路原路返回地铁Chinatown--“Bayfront”----能源大树景观(Gardens By The Bay)B出口,7点开始亮灯,里面有餐厅可以吃晚餐。灯光表演前离开。
F金沙灯光表演(Wonder Full)表演时间星期天-星期四:晚8点和晚9:30,星期五-星期六:晚8点,晚9:30和晚11点,观看表演地在金沙新加坡河出口,对面是金融区和滨海艺术中心。
2月21日(D3)-----新加坡动物园(Singapore Zoo--世界最佳雨林动物园)/河川生态园----(River Safari亚洲独有河川生态园)/夜间野生动物园(Night Safari)/东海岸珍宝海鲜楼Jumbo Seafood(East CoastParkway)
A 新加坡动物园(Singapore Zoo)---没有直达交通,需要地铁转公交费时1个半小时,所以建议打车。从市区出发,大概半小时可以到达。不含附加费大约20块新币。
B 河川生态园(River Safari)----现在有一部分场馆没有全部开放,里面有两只中国捐赠的大熊猫。C新加坡夜间野生动物园(Night Safari)---在新加坡动物园旁边,晚上六点开园。
*三个公园全部连在一起,可以自由选择园区买联票。
D建议晚餐可去东海岸的珍宝海鲜楼(Jumbo Seafood----East CoastParkway)-----吃新加坡有名的黑胡椒螃蟹,顺带欣赏东海岸风光,海边座位先到先坐,人均80新币。电话:(65)66997071,请提前预约。从动物园去东海岸,打车大概半小时左右,价格约为30新币不到。
2月22日(D4)----- 圣淘沙名胜世界(Resorts World Sentosa)/红点设计博物馆(red dot design museum)/新加坡规划展览馆(URA)牛车水(Chinatown)
A圣淘沙:从酒店步行5分钟到地铁站(Promenade),乘搭蓝色城市区间线,往“Chinatown”方向坐4站即到 Chinatown,换地铁紫线往”Harbourfront”方向,乘坐2站即到底站Harbourfront,E出口往Vivocity方向,扶梯到顶楼刷交通卡乘坐小火车到底站前往Sentosa岛。岛内到达两片海滩皆有免费小车接送。小火车中间两站是”*环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 Singapore)”与可以看到大鱼尾狮的景点 * ”环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 Singapore)站下还有:海洋生物园(Marine Life Park)------内有S.E.A.海洋馆(S.E.A.Aquarium),水上探险乐园(Adventure Cove Waterpark),海豚园(Dolphin Island),可以自由选择买联票。建议返回时在“环球影城”站下,有马来西亚美食街可觅食。也有亚洲最大的糖果城可购买礼物。
B 回到Vivocity,搭乘地铁紫线往” Punggol Station”方向,坐1站到”Outram Park”,换坐地铁绿线往“Pasir Ris”方向,坐1站到“Tanjong Pagar”,G出口即到Red Dot Traffic,营业时间:星期
一、星期二和星期
五 上午 11 点至晚上 6 点,周末 上午 11 点至晚上 8 点。
C 坐地铁绿线往”Joo Koon”方向,坐1站到”Outram Park”, 搭乘地铁紫线往” Punggol Station”方向,1站后到”Chinatown”, 可在A及C出口买到新加坡名牌手信”林志源”肉干。
培训考察团通过听专题讲座、看设施设备、问操作流程等方式, 详细地了解了NYP的办学理念, 初步地感受了NYP的教学品牌, 对该校的“教学工厂”、“无界化合作”、“项目经理”、“以人为本”、“职业无货架”等教学理念具有了感性的认识。现将考察学习的理性思考阐述如下。
一、NYP教学理念
新加坡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岛国, 在短短几十年间, 就从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职业教育的成功分不开。目前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到了改革与提高阶段。而南洋理工学院能独树一帜, 实质是借鉴了德国职业培训的经验, 其“教学工厂”的理念的实质是将前期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优势和本土经济的特点相结合, 从而达到“双元制模式”的本土化。任何先进的思想如果能与本地实际相结合, 那么它的精髓就势必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其效果势必是“1+1>2”。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言以蔽之:走过了一条20世纪70年代劳动密集工业、80年代技能密集工业、90年代初科技密集工业、90年代末创新及科研工业和21世纪知识主导经济的路。其中政府部门———经济发展局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 新加坡没什么工业, 最早的职业教育也仅仅是行业办技工学校。因为普通教育是由英国人办的, 普遍收费高, 要求也高, 所以职业教育成了大部分经济差的人的选择。经济发展局经过协商, 与印度达达政府培训中心、罗莱培训中心、飞利浦培训中心、日本日新培训中心等合作搞培训, 政府提供设备, 但都要与企业的需求相一致。每年工人受训48周, 培训出来的人才, 40%由政府支配使用, 于是政府就把40%技术过硬的人才分配到各企业最需要的地方去。当时与新加坡合作的培训机构都接近德国的“双元制”培训, 而这个正好给急需人才的新加坡解了燃眉之急。20世纪80年代初,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科技学院成立了, 并相继成立了德新学院、法新学院、日新学院、精密工程学院及下属的20多个科技中心, 各自在生产、软件、电子等科技行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些学院之间由经济发展局科技学院统筹协调, 实现了资源共享, 初具了“无界化”学院雏形。1992年, 经济发展局科技学院整合了各个学院和科技中心, 成立了南洋理工学院 (NYP) 。至于NYP的办学特色, 林经理主要是从创新理念、专能开发、校企政合作、组织文化四大块来介绍的。起主导作用的首先是创新理念, 因为只有观念转变了, 其他方面才有改变的可能;其次是专能开发, 这代表知和行的结合, 使之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NYP在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NYP文化, 并不断传承, 进而形成了两大特色:“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和“无界化”合作理念。NYP教学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超前的职教理念———滚动创新
南洋理工学院建校于1992年, 在短短的16年间成为世界知名的理工学院, 必有其独到的教学理念, 而从院长林靖东的经历我们便能体会出他的超前职教理念:1992年他第一个提出了机电的结合, 创立了机电一体化专业;1996年他第一个设立了数控专业;2002年他又第一个把计算机技术与数控技术结合起来……如今他每年都到德国去参加柏林科技博览会, 他认为德国的科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日本也无法与之相比。如今他又开设航天系统与管理、综合媒体与车载信息系统、财务信息、信息保安、保健护理等专业。他提出办职业教育要不断创新, 不断发展, 永无止境, 也就是滚动创新。
2.“教学工厂”教学理念———贴近企业
“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的注册商标, 是由学院院长林靖东提出的一个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它是以学院为本位, 在现有的教学系统 (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 的基础上设立的, 全方位创造工厂实践环境。它不是英式的“三明治”课程安排, 不是德式的“双元制”课程安排, 而是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
当我们在参观工商管理系时, NYP的学生们正在为电信公司作一份调查, 调查内容为电话话费的使用情况, 电信公司要求在约定的期限内完成, 学院要拿出具体数据及调查报告。那么, 调查提纲的确定、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调查方式、组成人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和报告, 整个过程不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吗?
这样的事情在国内有些教师都做不了, 而在NYP则由教师亲自带领学生操作, 使学生在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 明白该怎么应对客户、用什么样的语言语调、在什么时间地点调查比较有效, 等等, 而这些都是学生今后立身社会的本领。毫无疑问, 如果一个学生经过类似的2个项目的训练, 那肯定就能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
NYP的教学工厂逐渐成为一个优势品牌, 企业有项目首先就会想到南洋理工学院, 这样便逐渐形成良性循环。NYP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阔:国防、航空、保安、医疗、护理、金融、电子、交通、机械、模具……世界著名企业微软、诺基亚、三星、三洋等几十家企业都是其合作单位。每年各个系部都要承接项目。NYP的赖主任说, 一个项目值不值得开发, 有几个考量点:具备新的增值点;能使参与教师学习心技术;有利于内部协作, 提升团队精神;如能成为一个商品推向市场则更好。而事实上, 不少NYP开发的项目就是这样成为市场流通的商品, 同时还为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应。比如, 为生命科学系开发的一种用来检测养鱼的类似于浴缸类的存水设备, 最后被很多家企业购买。
3.“无界化”合作理念———崇尚团队合作
“无界化”合作理念能加强不同学系和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团队精神的跨系级工程项目的发展;增强师生们的专业能力;提供更多综合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机会;提高学院的灵活度与反应能力。如亚历山大医院项目, 参与企业包括微软、新加坡资讯发展局和NYP, 其目的在于为病人提供一套简易的软件应用系统。其中, NYP的无界化团队包括信息技术系、电子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的师生。又如无界化团队精神:泰国教师培训项目, 各学系教职工都积极参与, 信息工程系与工程系提供实验室, 为其量身定制培训计划, 对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迅速的反应, 这是无界化合作的典范, 体现了团队合作, 体现了校园容量的创造。
4.“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更趋人性化
我们所住的公寓, 可以说是人性化的体现, 生活用品样样俱全。
午茶时间南洋理工学院何副院长与我们会面, 亲切地问我们的适应情况, 这种茶话式的见面方式很人性化, 大家站着喝茶、吃糕点, 彼此交流思想, 严肃的领导也显得和蔼可亲, 而南洋理工学院的高层领导每年都用这样的方式和教师们交流。何院长很平和, 望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我们内心充满着真正的敬佩和爱戴。
参观学习了一下午, 正当我们坐在会议室休息的时候, 突然陈老师推着蛋糕进来, 上面插着生日蜡烛, 陈老师满面笑容地叫我们猜是谁的生日, 我们都以为是她的生日。但没想到我们一行人员中有4人在12月过生日, 陈老师是为他们四人集体过生日。我们全体唱响生日歌, 还有南洋设计系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杯子礼物, 它可以随着水温的高低而显示出不同的图画。
以人为本, 人性化服务是南洋的办学理念, 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5.“职业无货架”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知识更新频繁,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专业转换加快, 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 为此NYP不断派教师出国培训深造。NYP不是以生理年龄确定一个人的职业年龄, 只要愿意学想学, 五十岁跟二十五岁同样有机会学习, 主要看教师是否敢学敢拼, 是否愿意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是否愿意为学院出力流汗。因为学院的发展关键是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所以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6.“项目经理”制度———科研、校企合作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教学工厂”里, 由教师领衔企业需要开发的项目, 主要负责教师就是项目经理, 同时配备若干三年级毕业班的学生进入项目组, 分工合作, 这样学校就像工厂里的车间, 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尝到在企业上班的“滋味”。整个项目开发完成的过程就是教师能力提升的过程, 也是学生学本事的过程。每个项目从接手到完成都是根据企业的需求而有交货期限的, 所以每个人都要发挥最大的能力, 而一个没有凝聚力的班组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在系部下面设立项目经理, 几位教师加上若干位毕业班学生组成一个研发小组, 承接企业委托项目, 层层落实, 责任到人, 重要负责人就是项目经理, 这就是“项目经理”制度。
贴近企业, 贴近现实, 贴近学生, 贴近教师, 贴近最新发展, 贴近最新科技, 这是南洋理工成功的秘诀。
二、NYP启示
1. 职业教育要贴近社会经济的发展, 要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
2. 要使职业教育走在前列, 必须有超前的办学理念和可行的办学策略。
3. 要加强系系、系企合作, 培育团队精神, 提升科研实力, 真正做到“无界化合作”。
4. 办好职业教育要有鲜明的办学特点、专业特色。
5. 以人为本的学院文化、管理理念是学院发展的根本。
6. 爱岗敬业, 勇于进取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三、展望职教新蓝图
NYP仅仅用了16年就发展成为职业教育的品牌, 这是南洋人昨天努力拼搏的结果。只要我们努力, 就能取得辉煌, 南洋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 南洋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只要我们紧跟经济潮流, 紧盯企业发展, 紧扣学校特色, 紧握专业抓手, 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 敬业奉献, 就一定能够开创职业教育辉煌的明天。
摘要: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探讨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模式, 介绍了NYP的“教学工厂”、“无界化合作”、“项目经理”、“以人为本”、“职业无货架”等教学理念在NYP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以期这些教学理念对我们当前的职业教育有所借鉴。
关键词:NYP,教学理念,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The NYP innovative polytechnic prospectus2008/2009[M].Nanyang ploytcdhnic, 2008.
[2]黄克效, 严雪怡.职教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7.
一、考察学习情况
考察组一行6人先后对新加坡重建局、大巴窑社区和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开普敦等地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学习。考察学习期间,一是与当地有关部门和业主进行了交流,听取了新加坡国际合作促进会、南非开普敦城市公园社区服务部的情况介绍,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做法。二是实地参观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的规划展和旧城改造项目,拜访了约翰内斯堡的中国商会,观摩了开普敦城郊养殖项目和生态旅游业发展项目。
(一)新加坡城镇化发展情况
新加坡建国于1965年,国土面积713.4平方公里、人口518万,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脑硬盘驱动器制造基地、海洋钻井平台制造基地,第二大集装箱码头,第三大炼油中心,第四大乙烯生产中心、外汇交易中心,第五大生命科技制造中心和五大金融中心之一,第六大游戏动漫产业中心和六大会展中心之一。2012年,新加坡人均GDP为52051美元,居亚洲第一、世界前三名。新加坡明媚的阳光、蓝色的海洋、翠绿的青山、品位规模的城市绿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井井有条的城市秩序,和谐共融的社会管理,令人惊叹。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具体做法是--
1、规划为先,突出“四性”。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发展规划的编制。立国初聘请国际知名专家,用四年时间高起点、高质量的编制整个新加坡全国的概念性发展规划,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为未来3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提供战略指导。新加坡城市规划包括概念规划、总体规划、项目发展管制3个层次:概念规划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长期愿景,明确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土地利用的长期策略,为产业分布、市区中心和卫星城体系设置以及交通设置提供指导;总体规划主要是根据概念规划的宏观架构和策略,为每个地段或区域制订总规划图或详规图;项目发展管制是对发展项目的具体管理,通过招标的方式公开出售各类用途的规划土地,主要包括土地的分割、改变土地使用目的、土地工程、增加更改产业和建造、更改、铲除建筑物等,如出现不同项目间用地的矛盾,则负责调整解决。新加坡注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透明性和权威性。1975年建设的樟宜国际机场,已成为国际航空枢纽,是全球第19、亚洲第5繁忙的机场,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至今保持着国际机场的领先地位,全年起降航班3.1万多次,运送游客5000多万人,就是规划坚持“四性”的真实写照。
2、建设为重,关注质量。新加坡城市建设立足于追求精品、经典、完美的理念。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总体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步骤进行,建立了从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到质量保证一整套的管理体系,使每幢建筑从设计到施工,都按照精品、经典去打造。新加坡的城市建设突出理性、安全、友善。建筑注重和谐性,将每个建筑都作为一件精品来打造,每个建筑都处处体现了对自然的保护和对人的关怀。建设注重配套性,将建设用地的15%用于道路建设,把管线系统与道路工程同规划、同建设、一次到位,避免重复开挖和对城市交通的负面影响。上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大力种植行道树,建设公园,为市民提供开放空间。七十年代制定道路绿化规划,加强环境绿化中彩色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空间(灯柱、人行过街天桥、挡土墙等)的绿化,绿地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新开发区植树造林。八十年代提出种植果树,引进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植物种类,增设专门休闲设施。九十年代提出建设生态平衡公园,发展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引入刺激性强的娱乐设施,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种植人行道遮荫树,减少维护费用,增加机械化操作。仅四十多年的努力,花园城市蓝天碧海绿树的公园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莱佛士大厦(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曾获普贤利兹克建筑奖)、金融大厦等标志性建筑群体起到了重音和强调符的作用,使整个城市建筑群形成有机整体,通过丰富的天际线和竖向轮廓,给人错落有致的感觉。使人感受到新加坡的城市仍是紧紧围绕花园城市这一目标在建设,速度与质量并重。
3、管理为上,职责明确。“花园城市”利益于新加坡的城市管理。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国家发展部下设的公园及康乐局和市镇理事会以及环境部下的环境卫生局三个部门负责。环境卫生局和公园及康乐局属于政府公共部门,环境卫生局负责城市中的公共卫生,公园及康乐局负责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市镇理事会是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体,负责城市管理中绝大多数的日常管理工作。新加坡有16个市镇理事会,每个市镇理事会负责对其所管辖的市镇进行物质环境的管理。此外,新加坡15个涉及城市管理的部门和32个法定专业委员会,按照城市管理的内容各负其责;设立了“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负责拟定政策、综合协调有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
(二)南非的基本情况
南非成立于1994年,面积121.9万平方公里、人口5059万,素有“彩虹之国”和“宝石之国”之誉,是非洲“首富”。南非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南非1996年推出增长、就业和再分配三大计划,推进私有化,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劳动力就业,引导中小企业发展。2006年实施南非加速和共享增长倡议,加大政府干预经济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促进就业和减贫。2010年,南非加入金砖国家,提出新增长路线发展战略,出台《10年国家发展规划》,将就业置于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计划2030年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农业、矿业、绿色经济、制造业、旅游及服务业等6个重点领域,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将失业率从目前的25%降至15%,重点解决社会贫困、失业及贫富差距问题。2012年南非GDp为4057亿美元、人均收入8018美元。南非因拥有丰富并稀有的矿产资源已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南非基础设施建设领先于经济增长,其高速公路建设领先于多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一度仅次于美国、德国居世界第三;南非各个城市的市政、城乡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简单实用。南非被称为“非洲经济巨人”,其经济特点有两:一是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开辟外需。因低人权优势,国家可以随意圈占黑人的土地,得以大量占地用于修建基础设施。南非一直是周边各国莫桑比克、马拉维、斯威士兰、莱索托、津巴布韦等国大量黑人劳工的打工地。二是国有经济比重奇高。公营部门仍占全国固定资产的58%。南非原是英国人的殖民地(独立后是作为英联邦成员),当地布尔人主导政治,英裔白人主导经济。南非城镇化发展得益于殖民地时期奠定的基础和当今的外向型经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仍采用英国的方式方法(后文不再提及)。
二、新加坡城镇化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这次考察学习时间虽只有8天,但我们所到之处感悟良多:印象深刻、思维震撼,视野开阔、增长见识。总的来说:不虚此行、学有所获。
(一)科学规划城市贵在准确定位、刚性执行
新加坡城市概念性规划1967年由国际知名专家历时4年帮助制订,为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各类规划都充分体现先进的理念,较好运用区域生态经济、城市意象等规划理论,实现城市特色的塑造,禁止各类开发行为。城市定位后,再合理布局居民住宅区、高科技研发中心和无污染的轻型工业。以新加坡的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为例,该规划共分5级,中央商务区、区域商务中心、小型商务中心、边缘商务中心以及邻里商务中心,分布在各住宅区内。五级商业中心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对网点的选址、布局、规模具体到卖何类商品均有细则规定,新增商业设施不能影响己有商业设施的经营。新加坡的商务、商业设施虽十分集中,车辆川流不息,但秩序井井有条。
新加坡城市规划不仅具有前瞻性,执行起来更注重刚性。凡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不得随意修改。新加坡直接管到基层的具体事务很少,而对城市规划则特别强调高度集中统一,做到了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规划调整采用稳定概念性规划、定期调整总体规划的策略。执行规划,不得走展。
(二)严格管理城市贵在健全法规、执法到位
新加坡城市管理是建立在以人为本、服务在先基础上的依法办事。他们将城市管理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了一整套完整、完善、完备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做到“无事不立法”,确保城市管理有详尽具体、可供执行的法律依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特权,法律之上没有权威。新加坡城市管理的法规一多二操作性强三处罚重。城管法规多达400多种,城管执法每项工作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法规具有标准细、要求严、惩罚重、可操作性强,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特点。例如:随地吐痰最高罚款1000新元,在电梯里抽烟罚款500新元,在公共汽车里抽烟罚款1000新元,上公共厕所后不冲水罚款500新元,过马路闯红灯罚款200新元等等。在执法方面,严格严厉,铁面无私。新加坡城管法律设计了两套处罚方式:罚款或按劳改法令坐牢。你有钱嚣张,罚你到破产;你有权有势,罚你缴款又坐牢。新加坡至今保留着鞭刑,鞭鞭见血,让违法者留下终生耻辱的印记。对乱扔垃圾者,除处以罚款外,还责令他们穿上特制服装,不仅被曝光,还要罚扫街。随手乱扔垃圾一扔就扔掉你1/4左右的月薪,抽一根烟就可能抽掉半个月的薪水,一次处罚就会让你终生不忘。目的就在于让人自觉遵守城管法规,并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和氛围。
(三)全力建设城市贵在全民参与、众志成城
在新加坡,市民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真正主人。新加坡城市规划既是理性推进的过程,也是让民众参与的过程。在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中,政府注重增强各个环节的透明度,鼓励公众参与,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征求意见;规划部门常常深入民间,召开交流会议,听取群众呼声;城建局定期收集专业团体、企业和开发商的意见;规划工作做到集思广益、以民为本,公开的规划过程使市民对规划和执行政策的公平性确立信心。规划确定后,面向全国进行公开,任何人(包括新加坡居民和外国游客)都可以随时查阅城市规划。在城市绿化方面,市民更是不可替代的主力军。新加坡成立了由总理直接领导的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发动市民参与道路绿化带、小区绿地和开放空间等各类绿地建设,绿地率达到46.5%。在推进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广场绿化、街道绿化时,市民踊跃参与,齐心协力实现了见缝插绿、土不露天,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空间布局。新加坡政府鼓励私人发展阳台绿化和屋顶花园,向在高楼楼顶建造花园的开发商颁发城市花园奖,放宽对阳台空间的限制,使屋主创造空中花园。政府和市民共同营造了美好的花园城市。
新加坡政府经常在机关、学校、社区开展以“遵守法律、遵守公德,爱护公物、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增光彩”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倡导清洁、绿化美化家园的行为。先后开展了“反吐痰运动”、“取缔乱抛垃圾运动”、“保持新加坡清洁”和“防止污化运动”等几十项次全国性的社会教育运动,树立和强化国民的爱国爱家意识,自觉配合政府,履行主人翁职责,齐心协力管理城市,共同维护和分享城市建设成果。
(四)建设品位城市贵在夯实基础、创新模式
新加坡的基础设施设备齐全、配套、完善。以交通为例,地铁、轻轨、普通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完整、方式多、覆盖广、快捷高效的四级交通体系,交通顺畅程度世界第三。运量大的地铁系统穿梭于主要卫星城与中心区之间,每天运送客流量100万人次以上。轻轨有效扩大地铁的服务范围,高效而无噪声污染。公共汽车是公交系统中服务范围最广的部分,200余条线路和3000余辆公共汽车覆盖了全国的每个街区,公交出行分担率高达70%,是全世界少有的。从住宅区入口步行5分钟可达公交站,步行10分钟可达地铁站。为实现人车分流,各交通节点上几乎都建有过街天桥,既保证行人过街安全舒适,又加快车流的速度。
新加坡的管理层出不穷。大街小巷、公共车站、码头、天桥、地下通道,到处干干净净,很难少到暴露垃圾和环卫工人,这得益于他们创新的“空地一体化”的环卫管理模式:道路清扫保洁实行机械化,机械无法清扫的地方人工清扫。注清洁卫生不仅局限于地面,还包括建筑物外墙清洗、粉刷等立面卫生。超一流的城市环境,吸引全球战略投资者和国外消费者。2012年,到新加坡的游客达1800万人。
三、增强信心,加快“重庆品位小城”打造步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洋为中用”,见贤思齐。新加坡、南非之行,使我们更坚定了打造“重庆品位小城”的信心和决心。为此,我们建议--
(一)明确职责调动积极性。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按照权随事转的原则,以责定权,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权限进一步细分到单位、部门,确保职能清晰不交叉,事事有人管。规划部门要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让规划跟土地“谈恋爱”,把土地当成活的东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县城的空间结构上,要采取多中心组团式开发模式,把人口和城市建筑有机分散到中心城区和各乡镇之中。在居住和产业空间布局上,要采取高层高密度的组屋居住小区开发模式和集约式的产业园区模式,统筹建设居民小区,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强化社区配套,规划建设购物、银行、学校、商店、娱乐场所、图书馆、邮政、诊疗所、安老院、体育场馆、公园等,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二)着力提升管理水平。要制定城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以法的公平、公正来约束各种有损城市建设管理的行为,真正做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执法水平。积极运用网络、报纸、城市广告牌、城市广告电子屏等手段定期发布各类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曝光各种有损城市形象的行为,弘扬各类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保护和改善家园环境的行为,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对群众的教育。
(三)严格依法办事。我们要以方便群众、贴近民生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弥补历史欠账,满足市民需求。要用法制规范城管执法。新加坡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文明的建立和维护与从严管理、从严执法是分不开的。和谐社会不是一团和气、消极忍耐,和谐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要通过严格的执法和管理来约束、制裁违法行为,促使人们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达到和谐的目的。要构建完善高效的城管法规体系,明确处罚标准,实现有法可依、有法能依,提升城管执法的执行力;要建立公开透明公正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保证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疏堵结合,真正关注管理相对人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拓展执法思路,积极引入司法手段,提升城管执法的强制性和执行力,严厉打击违法违章行为,起到惩一儆百的作用,以矫枉过正的手段强迫市民维护环境。在严格执法中,领导带着做表率,很刹说情风。
(四)争取民众广泛参与。政府要争取民众的广泛参与支持、配合协助。要广泛宣传城管法规,宣传城市管理对营造良好市容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了解城管法规、支持城市管理,做城市环境的维护者。宣传城管知识,曝光不文明行为,唱响和谐城管主旋律,实现管与理的良性互动。要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执法水平。要从孩子抓起,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教育中小学生树立爱国爱家爱护环境的意识。在全县范围内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以“遵守法律、遵守公德,爱护环境、为城市建设做贡献”为主题的各类大型活动,最大限度动员全民积极投身城市管理,积极塑造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人翁精神。
一、考察概况
本次考察地点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地两国,考察时间为2003年3月7日~13日,总计7天行程。
二、收获
1、在香港考察了地铁、轻轨,体验了罗湖~红堪的地铁,该条线路的车辆段顶部搭建巨型平台作物业开发;在新加坡参观了自动导向交通系统,为双线,混凝土高架结构,车辆在导轨上行驶,车轮采用橡胶轮胎;在吉隆坡考察了跨座式单轨系统,与日本跨座式单轨及重庆在建的跨座式单轨相同。
2、考察了各国的经济模式特征。香港及新加坡均以港口转运及高科技开发为主业,其中新加坡还有世界第三大炼油厂,除以上优势产业外,几乎不再发展其他产业,全部依靠进口,如均不发展农业,居民消费的蔬菜、粮食全部进口。汽车业也全部依靠进口。马来西亚主要产业为农业。其棕榈树产业相当发达。家电全部依赖进口。
3、香港多丘陵,其护坡简单有效。铁路、公路边坡多使用铁丝网覆盖护坡,既防止危石坠落又可种植花草绿化
4、以上一区两国绿化极好。香港、新加坡城市中以绿色为主,马来西亚全国森林覆盖率极高。
5、香港、新加坡人素质较高,很讲礼貌工作责任心强。
三、感想
1、发展地铁轻轨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极好办法。
2、以上一区两国面积较小,故选择的是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其 1
余一律进口的经济发展方法。此方法仅为小国模式,可形成规模优势,但对中国行不同。中国应发展大而全的模式,消费品不能单纯依靠进口,应立足国产化。即使一时无法国产化,也应订立国产化计划,最终实现国产化。
3、以上一区两国国民平均收入均远远超过中国。中国现在看起来富强了,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这是因为中国国大人多。但按人口平均下来却排到了后列,国民生活质量远远落后于考察地人民。中国仍需要集中精力搞市场经济,最终达到国民共富,安居乐业的目标。
4、香港、新加坡人口密度均大于远远中国大陆人口密度,但经济仍非常发达。这说明人口多并非是达到全民致富,国家繁荣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当前中国应在计划生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口多带来的某些方面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精尖产业。
5、由于人民币实行固定汇率,汇率太低。出国后钱不再值钱,连马来西亚对中国的汇率都达到了2.5:1,而根据国民购买力实际看来只有1:1。这说明如果放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应为约3:1。
6、讲不讲礼貌与所处环境很有关系。在讲礼貌的香港、新加坡地区,随团同志均彬彬有礼,而到了马来西亚就与国内完全一样了。这说明如果在中国加大素质宣传,提高奖罚力度,可以有效提高国民素质。
四、对下次考察的建议
展览馆大厅 富有人情味能调香港规划及基建展览馆面积200平方米左右,整个陈列馆放弃图版和图纸的传统展示手法,以模型和等离子显示屏查询系统相结合,以高科技和互动形式展示香港的规划及基建,展馆布局简洁,展示手段新颖,给参观者直接而深刻印象。整个展馆最具特色部分是基建走廊。基建走廊全长18.5米,宽3米,整个展区是一个狭长通道,将香港主要的大型基建发展计划,包括兴建新市镇、重建旧区、增添旅游设施、强化运输配套、美化维多利亚港、保护环境等反映在18x2的规划模型上,模型比例1:2500,竖向挂于走廊一侧墙上,结合灯光系统。多媒体演示系统展示,生动形象。展馆的面积很小,一方面是由于香港本身用地紧张的缘故,一方面是因为这仅仅是个临时展馆。整个展馆没使用一张图纸一块展板,展示抛弃了传统手法,试图结合高科技手段采用全新方法,并获得了成功。基建走廊作为展示重点,结合香港特色的模型,配合多媒体解说词,创造走廊空间,形象而深刻地展示了香港主要的大型基建发展计基建走廊 环境保护模型划。
香港规划及基建展览馆由于其展览性质和展览内容与我们正在筹建的宁波规划展览馆接近,因此这些成功的经验使我们受
益非浅。
在香港,除了规划基建展馆,还有很多展览馆和博物馆,都对公众开放,这次我们由于时间紧张,只参观了规划基建馆和香港历史博物馆。
香港历史博物馆占地7000平方米。共有8个展区,3700件展品,750块文字说明,多个立体造景及多媒体剧场,配以声和光的特殊效果,介绍香港的自然生态、民间风俗及历史发展。香港历史博物馆以保存和发扬香港历史为使命,有着非常明确的展示主题——“香港故事”。整个展馆从筹划至完成需时6个月,耗资一亿九千万,占地七千平方米。香港历史博物馆与我们我们正在筹建的规划馆由于性质不同,因此在展览布局、展览表现、流线上都差别很大。但展览的表现手法如展板的制作、查询触摸屏的布置等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制作精美的灯箱式展板
关键词:国际对标,世界一流,电网规划,技术原则,规划管理
0 引言
新加坡能源集团公司(SPGO)成立于1995年10月,承担地区电力系统和燃气系统的运行维护任务,包括新能源资产公司(SPPA)、新能源电网公司(SPPG)、新能源燃气公司和新能源服务公司。同时,新加坡政府主持成立了具有政府职能的能源管理局(EMA)和能源市场公司(EMC),其中EMA充当电力市场管制者和系统运行者的角色,EMC充当批发市场运行者的角色。
新加坡总面积为682km2,人口约有400万。截至2005年3月31日(文中新加坡电网的数据及现状均指2005年前后,其中的电网可靠性指标目前在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的,对国内电网仍有参考意义),新加坡电网发电装机容量为9330MW。2005年新加坡电网最高用电负荷5408MW,全社会用电量333.14亿k Wh;全年负荷较为平稳,不存在夏季高峰和冬季高峰;全部负荷中商业占40%、工业占40%、居民占20%。SPGO服务的客户数超过100万户。
1 新加坡电网供电可靠性概况
新加坡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位于世界前列,已达到“6个9”(即99.9999%)的高水平。SPPG针对该国用电负荷密度大、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通过先进的电网规划思路、原则和方法,在规划理念、规划手段、管理机制以及与政府部门协调等方面值得我国城市电网规划人员学习。
新加坡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指标及说明见表1。
注:“供电恢复时间”的统计周期为 2004 年 9 月 1 日至2005 年 8 月 31 日;其他指标 2005 年的统计周期均为 2005年 1 月 1 日至 2005 年 8 月 31 日。
需要说明的是,新加坡地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统计对象涉及400(230)V~230k V各电压等级用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指标是统计到各电压等级所有用户的真正意义上的用户供电可靠性。因此新加坡地区不再统计各类输变电设备可用率指标。由于预安排停电引起的停电户数相当少,因此预安排停电不计入供电可靠性统计范畴。
2 新加坡输配电网主要技术原则
2.1 网络结构
66k 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网络均采用网状(Mesh)连接模式,并列运行,其电源来自同一个上级电源变电站;一些重要的网络还引入另外一个上级电源变电站电源(一般称为第3个接入点)。其整个网状网络的外接电源备用容量一般考虑整个网状负荷的50%左右。
22k V配电网络 采用环网 连接、并联 运行模式(Ring);每个环网(花瓣形)并联运行的两路电源来自同一个66k V上级电源点;每个环网的第3路备用电源来自不同的66k V上级电源点;每个环网的供应负荷应控制在15MVA以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加坡电网22k V配电网络采用环网连接、开环运行模式。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新加坡电网公司开始实施22k V电网改造,具体原则为:花瓣型网络的电缆截面均按300mm2考虑,以增强网络的拓展性和可适应性,并为今后的改造、割接创造条件;每个花瓣型网络引入第3个电源点,供电可靠性大大增加;每个花瓣的容量按80% 考虑,确保了网络的健康运行水平;网络改造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区域开始进行且成片实施,确保“花瓣”的一次建成。22k V配电网络改造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至90年代初期完成。
6.6k V配电网络 采用环网 连接、开环 运行模式(Mesh),每个环网的两路或三路电源来自不同的22k V上级电源点;每个环网的供应负荷控制应在4.5MVA以内(环网的始端电缆为铜芯电缆)或3.5MVA(环网的始端电缆为铝芯电缆);每个环网中串接的配电站数量应控制在8个以内。为避免重复降压,6.6k V网络的发展受到限制。
400V低压配电网络采用环网连接、开环运行模式(Mesh),每环串接多个配电分支箱(OGB),每个配电分支箱最多配置6回用户电缆出线。
2.2 系统安全性规划准则
1)正常运行状态:所有设备均运行在各自正常的热稳定额定值内。
2)单一或可能性较高的紧急情况(单个网络元件故障,即“N-1”):所有设备必须马上运行在各自最大的热稳定额定值和电压限制值以下,并且不发生任何形式的电力中断、运行设备的长时间过负荷、系统电压无法调节和一个以上的网络元件振荡或系统失稳等。
3)可能性较小的紧急情况(同时或连续失去两个网络元件,即“N-2”):故障切除以后,系统不发生电压崩溃、一个以上的网络元件振荡或系统失稳。可能需要通过调整网络运行方式和发电机组出力来减轻网络中的过负荷现象和通过切除部分负荷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极端的紧急情况 [ 失去一座发电厂;失去一座变电站或开关室;失去同一敷设通道(电缆沟或隧道)内的多条输电线路 ]:需要维持系统的静态稳定和动态稳定。可能需要通过自动切负荷装置等方式来限制这种大扰动的影响。
2.3 站内主接线模式
1)400k V变电站。400k V和230k V母线均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方式;4台500MVA变压器并联运行;“N-1”条件下供电能力可以达到1500MVA。
2)230k V变电站。230k V和66k V母线均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4台200MVA变压器或5台150MVA变压器并联运行;“N-1”条件下供电能力可以达到600MVA。
3)66k V变电站。66k V和22k V母线均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4台75MVA变压器,分成两组分别并联运行;“N-1”条件下供电能力可以达到150MVA;每组66/22k V变压器一般配置20回22k V出线,即可以连成10个22k V环网。
4)22k V配电站。22k V配电站有 两种电压 比:22/6.6k V和22/0.4k V。
在22/6.6k V配电站中,22k V和6.6k 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2台10MVA变压器。
在22/0.4k V配电站中,22k V母线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2台或2台以上的1MVA变压器(少数用1.5MVA);一般每段母线配置的变压器数量不超过3台,若所供用户为重要用户、申请容量超过5MVA的高压用户或所供变压器的数量超过3台,则可以考虑设置分段开关。
5)6.6k V配电站。6.6k V母线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采用环网负荷开关(RMU);1台1MVA变压器。
2.4 环境保护
1) 噪声要求:11p.m.~7a.m. 期间必须 小于50d B(A)。
2)电磁辐射要求:小于100m T。
3)退界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规定66k 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本体和其他建筑至少保持4.5m的间距,但SPPG为了更好地满足变电站噪声小于50d B(A) 的要求,公司规定增加间距至20m;22k 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允许与建筑相结合,没有具体的退界要求。
2.5 电力线路
新加坡输配电电网中的电力线路全部使用地下电缆。
2.6 用户接入系统
根据用户的合同容量确定其最高的供电电压等级限制,具体指标见表2。
3 新加坡电网规划工作的开展
3.1 输电网规划
3.1.1 概况
输电网规划主要由3个阶段组成,即规划研究(负荷预测、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网络设计(方案陈述、方案风险评估、建议)和规划批准(EMA、商务评估委员会、董事会)。
3.1.2 远景概念规划的编制流程(未来 35 年)
输电网远景规划以未来35年为规划水平年,主要规划远景年主干输电网架,并规划相应的电力主通道(以新建隧道为主)。
1远景年(未来35年)总负荷预测(由EMA预测提供);2输电网规划组的4位66k V电网规划工程师编制远景年区域负荷预测;3远景年发电厂分布和规模(实际由电力市场竞争确定,由EMA预测提供);4通过经济和技术比较(潮流计算、经济核算等)规划主干输电网(输电网规划科和管制事务处提供);5编制电力通道规划;6将远景年输电网站址和通道需求提供给EMA;7由EMA与政府协商确定用地控制。
3.1.3 长期规划的编制流程(未来 10 年)
1由EMA提供10年总负荷预测;2输电网规划科的4位66k V电网规划工程师编制区域负荷预测(落实到66k V变电站),并由其中一人根据总体负荷进行区域平衡;3根据区域负荷预测结果,确定66k V变电站分布和规模(计算66k V变电站容量是否够,设计调整变电站负荷, 进行10年所有变电站负荷预测,并将数据输入潮流计算软件,设计10年的6k V及以上的变电站);4根据EMA提供的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争结果(发电厂分布和规模)由2位230/400k V输电网工程师确认电厂接入系统方案;5通过经济和技术比较(潮流计算、经济核算等)规划主干输电网(输电网规划组和管制事务组提供);6将输电网站址和通道需求提供给EMA;7由EMA与政府协商确定用地落实。
3.2 配电网规划
配电网规划的设计理念基于客户申请、适时发展、密切监视负荷增长(GMap的报告)以及需求容量发展,即GMap应用软件利用SCADA系统的负荷数据每月进行一次环网负荷计算(一般采用将一个22k V环网的起点、终点负荷相加),若负荷超过环网额定容量(15MVA,该容量是由截面为300mm2的22k V电缆组成的环网考虑“N-1”原则后推算出来)的80%,需要考虑采用网络调整的方案即通过平衡周边环网的负荷或新增环网的方法来解决。
3.3 规划辅助工具
在SPPG的规划过程中,工程师的大量工作依靠有效的辅助工具完成,为他们提高规划效率提供有效帮助,这些工具主要有:
1)PSSE:主要负责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
2)GMap:电缆线路规划和变电站连接。
3)NPAC:用户信息和接电流程管理。
4)负荷预测软件:主要用于区域负荷分析和预测。
3.4 电力通道规划
新加坡当时尚无系统全面的通道规划。由于新加坡法律规定新建或开挖道路两年内不得再次开挖,且道路开挖费远比电缆本身昂贵,所以SPPG通过参加政府相关部门每3个月召开一次的道路施工计划协调会,结合5年变电站建设计划适时预先铺设排管。电缆隧道主要用于敷设400k V和230k V电缆,设计的每条隧道可走8回共计24条电缆。
3.5 变电站建设的若干问题
3.5.1 土地落实
在新加坡,230k V和400k V的土地由SPPG自行购买。EMA每年根据SPPG的变电站建设计划,向政府提出400k V和230k V变电站的用地需求,政府相应提供廉价或者打折的土地(根据市场价格最多优惠40%),并由输电规划组的两位技术员负责完成这些400k V及230k V变电站用地购买。400k V和230k V变电站目前全是独立建筑。
66k V变电站站址一般由用户无偿提供,如果没有用户提供则由SPPG自行购买。66k V变电站目前全是独立建筑。
22k V变电站站址全部由用户提供,产权归用户所有,SPPG有使用权。22k V变电站大多数和建筑物结合。
3.5.2 变电站出线通道
在变电站里面预留铺设电缆的空间,如果公路紧挨变电站,最少要留4m宽用来铺设电缆;如果没有公路,最少要留6m宽用来铺设电缆;尽量避免在铺设电缆的地面上安装消防栓、路灯等。
3.5.3 变电站从规划到施工的过程
规划阶段:1从EMA获得支持以预留所需的土地;2市区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URA)对总规划的批准;3向新加坡土地管理局(URA下属机构)买地;4从发展管理单位获得规划批准;5从建设局获得详细蓝图批准。
施工阶段:1从建设局获得开始施工的批准;2初步完工后从建设局获得暂时运用的批准;3竣工后获得官方证明书。
4 新加坡电网规划经验总结
4.1 规划理念超前
SPPG所有工作的核心是为用户提供充分、安全、可靠的电能传输。首先从电网规划理念着手,对电网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多台变压器并联运行和环网连接闭环运行等模式,可以真正的做到满足“N-1”供电安全标准,即在一台变压器或一回电缆进线故障的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同时,为了确保对重要用户的安全可靠供电,新能源提出第3接入点或备用电源的概念,使得重要用户在进线电源“N-2”紧急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供电,做到满足“N-1.5”供电安全标准(指介于“N-1”和“N-2”供电安全标准之间)。
区域负荷预测工作做得比较细致。一方面,区域负荷预测结果必须与能源管理局所作的负荷总量预测结果吻合;另一方面,区域负荷预测必须真正落地,即落实到相对应的每座66k V变电站之中,为下一阶段的输电网络规划提供扎实的基础。
电网规划原则与设备运行状况紧密结合,根据设备的使用生命周期确定网络的设计年限,具体实施时以30年为周期,确保网络在使用周期内满足负荷发展需求。
4.2 规划手段先进
新能源制定的输配电电网规划业务流程能够确保规划理念得到贯彻。由于大部分用户采用22k V及以下电压等级供电,SPPG通过建立标准化和模块化的用户接入方案流程设计,使单个用户接入方案与整个配电网络规划和设计理念相吻合。
同时,通过应用相关规划辅助决策软件,例如负荷预测软件、地理信息系统(GMap)和网络规划软件(NPAC和PSSE)等,提高规划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
4.3 管理机制保证
SPPG依靠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确保将先进的网络规划理念应用于网络规划的日常工作之中。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加强输电网络规划队伍建设,将其建成一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研究型队伍;另一方面,依据为用户提供充分、安全、可靠的电能传输的目的,制定具体的、具备实际可操作性的配电网络规划和设计细则,以便配电网络规划人员进行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从而规范和迅速地为用户提供供电方案。
同时,SPPG依靠有效的网络运行和资产管理模式,确保各级输配电网络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4.4 政府大力支持
能源管理局(EMA)通过技术(网络表现)和经济(电价和回报)指标对新能源电网公司(SPPG)进行管制,对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和电力新技术的应用等具有导向作用。
SPPG的电网规划工作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方面,针对规划400k V和230k V变电站站址和规划通道的需求,政府将为新能源公司提供廉价或者打折的土地;66k V和22k V变电站站址一般由土地开发单位负责落实,其中66k V变电站为独立建筑,而22k V变电站基本上与建筑物结合建设。另一方面,区域负荷预测工作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具体表现在:政府组屋局提供公共住宅的未来5年发展计划,每年滚动一次;工业园发展局提供未来5年工业发展计划;市区重建局提供土地征用以及出售的情况或计划、旧城改造计划及其他事宜;经济发展局提供新加坡经济发展规划;工程发展商提供大型基础设施发展计划。
5 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新加坡电网规划的了解和学习,在规划理念、规划内容及规划手段方面对我国的电网规划工作人员有很多启发,具体有以下几点:
1)提升规划理念。
电网的安全供电标准不能简单地按照全网“N-1”标准实施。在某些重点区域或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区域,应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标准,重点地区电网需满足春秋季计划检修方式下“N-1”不失负荷要求(类似于新加坡的“N-1.5”);春秋季计划检修负荷水平,宜按照最高负荷的70% 进行控制。电网检修方式下“N-1”安全供电标准的实施,将标志着国内重点城市电网规划的理念逐步与国际一流电网接轨。
2)深化规划内容。
配电网规划从简单粗放地、以电网容载比作为规划主要原则的阶段,过渡到精细化地、以变电站供电能力能否满足区域负荷发展需求为依据的阶段;负荷预测工作从传统的以功能块为单位的方式过渡到以供电块为单位,做到区域负荷预测的真正落地。同时,建立每年对规划进行滚动修改的工作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分析电网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措施。
3)完善规划手段。
借鉴国外电力公司先进的规划手段,逐步通过标准化、模块化、专业化的规划辅助设计工具,使具体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案与整个电网的网络规划和设计理念相吻合。具体来说,就是逐步通过计算机网络,共享自动化系统、营销系统、输配电管理系统等系统的已有资源,加强对现有系统数据的挖掘和整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水平;同时,采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实现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负荷预测和电网规划辅助决策功能,真正提高规划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上海电力国际同业对标报告-电网规划[R].2006,11.
【新加坡规划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情况报告02-24
新加坡考察心得09-18
新加坡教育考察感悟10-25
新加坡学习考察所得03-15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10-27
新加坡反腐案例06-08
新加坡双语教育06-23
新加坡个人旅游07-12
新加坡城市管理11-02
新加坡留学推荐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