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要求

2024-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要求(精选16篇)

小学五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要求 篇1

1、认识祖国的版图、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

2、同学之间互相尊重,真诚待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3、尊敬老师和长辈,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4、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

5、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

6、在客人面前要大方、热情、有礼貌,不胆小、不扭捏。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教室卫生,不随便扔纸等废物,看到地上有纸屑,随手捡起,看到桌椅不整齐要主动摆好。

8、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公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9、不在教室、走廊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10、爱惜粮食,节约水电,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

11、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12、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13、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

小学五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要求 篇2

一、唤醒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大门, 这对儿童来说是一件令人多么激动和兴奋的事。绝大多数儿童入学前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学校对儿童有一种神奇的召唤力和吸引力。孩子入学态度是积极的, 但是, 他们在满怀欣喜和豪情地迈进学校的大门时, 他们没有想过, 小学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将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此时, 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在儿童由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环节中, 发挥着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进入小学后, 儿童学习生活的环境由以家庭、幼儿园为主转变为以小学校园、班级为主;儿童的活动由以游戏为主转为以学习为主。学习与游戏是不同性质的活动, 学习有一定的任务, 要求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 发展一定的能力, 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等。当然, 进入小学后, 游戏并没有立即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消失。在低年级的教育教学中, 不能硬性剥夺孩子的游戏, 而应有机地将学习活动与游戏活动相结合, 给小学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学前时期幼儿的主要指导者是家长和幼儿园阿姨, 进入小学后, 主要指导者转为小学教师, 其中对小学生影响力最大的是小学启蒙班主任。一年级儿童心目中, 班主任的地位是神圣不可动摇的, 父母的话可以不听, 还常常用“我们老师讲的”这样的话来否定父母。所以, 一年级班主任应该体察到刚进小学的儿童所面临的各种变化, 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 引领他们适应这些变化, 教育他们遵守学校常规, 唤醒其习惯养成意识, 帮助儿童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

1、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我根据学生的特点, 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 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 再进行示范练习, 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 (举左手, 略高于头, 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 。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 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和认真做作业时, 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响, 快步进课堂, 悄悄静息好, 等着老师把课上。”“本子到, 垫字板, 拿起笔, 细心做作业。”又如, 在训练学生摆放和整理学具时, 把一般顺序和方法利用晨会, 班会让学生演示说步骤, 同时我把文具摆放的位置, 也通过儿歌的形式教给学生作为指导, 儿歌内容是:“书包抽屉里, 圈笔刀放右上, 今天用的各科书, 放在右下好取放。”其三, 注意了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项重要环节,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 因此反复抓, 抓反复, 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在这一阶段, 多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

2、行为习惯的培养。

(1) 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 长期熏陶才能形成。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 以常规训练为主线, 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刚入学的新生, 我首先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 严格要求, 一抓到底。为了规范小学生行为, 我根据小学生评价手册上的内容及本班的实际情况, 制定班风、班规, 再配以寓言故事、名言警句、儿歌等加以强化。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生动, 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学生牢记其内容, 用它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我还利用家长会, 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 我还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 要求学生养成一定的时间观念和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的习惯, 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如让学生学会自己洗脸、洗脚、洗小件衣服, 会帮助父母扫地、倒垃圾以及怎样打扫教室等, 开学初, 老师引导他们怎样扫地、擦玻璃、拖地板并亲自示范, 所以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学会了劳动, 正是这样, 我们班几乎每周都得到流动红旗呢。总之, 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真正理解劳动的意义, 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从而明白该如何体贴父母了。此外, 我还利用班会课、晨会课开展了包书皮、洗手绢、穿衣服、系鞋带、整理抽屉等小型比赛活动, 同学们在活动中都充分得到了锻炼, 学会了生活本领。

(2) 重视一年级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1) 从“坐、立、行”起步,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校大门, 要训练他们的“坐、立、行”的规范姿势,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要求, “坐、立、行”的规范姿势, 可用九个字来概括——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其次要指导学生理解意思:“坐如钟”就是要坐得端正, “立如松”就是要立得精神, “行如风”就是要行得稳健;再次教师要示范并加以细致耐心地指导;最后, 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 并在学习生活中评选出每周“坐、立、行”姿势规范最佳者, 并给予表扬。 (2) 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 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文明礼貌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应当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称呼, 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节做起, 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3) 从爱护学校花草树木入手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入学教育的时候, 我带领全体同学参观了校园, 他们熟悉了校园环境, 当我问道:“你们的感受怎样啊?”他们齐声回答:“我们的校园太美丽了!”我抓住这个契机, 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 不能攀折花朵, 不能践踏草地, 不仅仅是爱护学校的, 其他地方的也要爱护。这样, 无意识地就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小学五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要求 篇3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国分类号:G455

从教以来,我大多都是教高年级,可今年教一年级。当我面对那些天真可爱,但又没有任何规矩的一年级小学生,我一时不知所措:课堂上,他们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干什么,老师的要求根本不放在心里;课下,这些孩子像出了笼子的小鸟,满楼道奔跑,喧哗声不绝于耳,长此下去,课堂教学不能正常进行,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身为班主任我有些提心吊胆,生怕孩子们出危险,怕孩子的学习和安全受到影响。而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首先从学生的习惯培养上下功夫,让孩子们能在最短时间内懂得自己作为一个小学生,该如何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学习,保证自己的学习质量。

一、抓住时机,具体指导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业等等,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的练习。受到学校编制的习惯谣的启发,我也查找和编制了一些简单的口令式歌谣对学生进行反复式的教育。如:上课铃声响后,带着他们一起说: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

课堂里,有时候因为讨论或者其他让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而使学生到达一个兴奋的极致,很长时间不能安静下来,我就从网上搜索了一些顺口溜,比如,课堂上讨论后,我会大声说:一、二、三,学生马上跟着喊出:端端正!并立刻坐好;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讨论或者交流的时候,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停下自己的话语,我就大声说:三、二、一,学生马上喊出:嘴闭严!并随之安静下来;每当朗读前,我就大

声说:“身坐正!”学生马上跟着喊出:“腰挺直!”口令一出口,学生马上双手拿书,端正坐好,做好朗读前的准备……这样的小方法,小口诀,让学生不但明确了自己课堂上应该怎么样去做,而且让他们懂得了课堂上是有纪律约束的,不能任由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写字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坐姿极其不正确,歪着身子的,两腿在桌子下面晃来晃去的,趴在桌子上的,双手不能配合,一只手写字,一只手却在摆弄文具的……这些写字的不良行为极易造成学生身体上的不适和欠缺,所以,每当学生写字之前,我会让小班干部带着说这样的口令:头——(学生喊)正;肩——(学生喊)平;身——(学生喊)坐直;脚——(学生喊)放平。

在这样的口令带动下,学生马上坐正身体,摆好姿势,做好了写字前的准备,使学生在写字时认真踏实,保证了写字质量,也对良好习惯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行为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坐到,而且要作得更好。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

三、重视联系,多方配合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班主任,离不开任课教师,也离不开家长。因此,我会联系各科任课教师从中了解学生在他们课堂上的表现,最近我制定了班级规章制度也将之告知给任课老师们,让他们也了解到了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以求教育方法和行动目标和我达成一致,共同要求和训练学生,使习惯教育成为各科老师共同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双向管理,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高兴了。双向管理学生主要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或者打电话、借助校讯通等方式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与之交流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使得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决不是学校一方的事,要把家庭、社会结合起来,齐抓共管。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引起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视,争取家长支持,形成合力。

四、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教师要善于用集体力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的卫生评比,领巾佩带,纪律评比等等,都是班级之间的竞争,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参与活动。集体荣誉来源于每个同学,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因此就形成了坏事有人管,好事有人评,事事有人管、人人都为集体荣誉争光,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随手丢垃圾,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学习用品摆放,坐立姿要端正,书写规范,集会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出校门有序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的。

五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度 篇4

1、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检,强化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严禁学生带零食、瓜子进入校园。如有学生违规,班主任将没收其物品,并扣除该生纪律分5分/人。

3、严禁学生在校园,上、放学路上所乱扔果皮纸屑。如有学生违规,将扣除该生纪律分5分/人。

4、严格执行路队制。放学回家严禁学生在路上追逐打闹,如有违规将扣除该生纪律分5分/人。

5、对制止不良行为并检举的同学,将奖励该同学纪律分5分/人;对举报人实施威胁、报复的同学,将加大处理力度。

6、在校外开展活动产生的垃圾,同学们应主动清理并妥善处理。

7、各类集会和出操,应严格按照“快、静、齐”的要求,5分钟内完成队伍集结,听从指挥教师的安排。活动结束时,应按要求解散,不得擅自离开现场。

本制度经大家共同制定,并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如何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篇5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由于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新生,入学后,他们首先感到非常新鲜,尤其是刚开学前几周,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伙伴、新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异常兴奋。原来幼儿园一直窝在教室里分不清楚上下课的他们,仿佛终于尝到了什么是自由的滋味。每到下课,他们就冲出教室,如同出笼的小马在操场狂奔,结果可想而知,重则头破血流,轻则大哭小叫。下课是这般模样,那上课呢?有的自由漫步,有的大声交谈,有的嘴里吸着什么,有的才坐下又像弹簧一样跳起来冲了出去,原来他刚想起来要上厕所了。他们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外面的铃声,从外面走进来上课的老师,他们全都没有看见没有注意,或者说看见了还是继续他们的事。

一、养成教育要坚持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这些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很简单,可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做好并不容易。小孩子看懂了,学会了,还不等于他们会按要求去这样做。要想让他们养成习惯,必须经过长时期的坚持才能形成,还要经常检查,经常指导,力求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习惯成自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作为一年级孩子的班主任,我们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我们需要经常在孩子们耳边耐心唠叨,并且以身示范,让孩子们耳听目染,学会跟着做。看不懂的就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可不能灰心无辄。要知道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就好似一个漫长的较量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有的学生做作业动作慢,坐姿不正;有的学生握笔姿势错误,屡教不改;有的学生坐立不稳,东张西望;有的学生喜欢吮吸手指;还有的喜欢课间追跑„„这些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你要一下子让他改正过来,是不可能的。往往你刚提醒,转身之间他又那样了。又比如扫地,有些孩子直着腰,拿着扫帚满地乱划拉。我就告诉孩子们,扫地要弯下腰去,用扫帚的整个斜面接触地面,按顺序从后向前扫。小角落就把扫把竖起来扫。抹灰时,有些孩子抹布上的水太多,在门上、讲台上留下一道道脏水印。我就教孩子们,抹布拧干再擦。排课桌要横里竖里一起看。劳动的程序讲得越清楚,指导越具体,孩子学会、学好的可能性越大,成功机会越多,就越能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所以,我们要在平时多提醒,多督促,多鼓励,多表扬,多示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一定能看见成效和回报。

二、养成教育要方法多样

1、以儿歌规范学生的言行

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的是汉语拼音,其中就有不少关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如“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学生通过读这个儿歌,就能知道要爱护文物,爱护公共物品,这比老师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讲要好许多倍,再比如讲握笔姿势的时候有一首儿歌:“头正、肩平、脚着地,一寸、一拳和一尺。”学生一下子就加深了印象,在平时写作业的时候也注意到互相提醒了。

2、以故事指导学生的言行

时间一长,就免不了产生矛盾,有的时候事情接连不断地发生,老师就忙于解决这些事情,非常费神。虽然在晨会课上,我多次给他们学习《小学生守则》,学生学完了也知道要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但他们毕竟年龄太小,一遇事就又不知该如何做了。这时,我便找来王二小、小萝卜头、邱少云、雷锋的故事,利用晨会、班会课时间给学生讲。通过讲故事,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以榜样感染学生的言行

模仿是一年级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他们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对周围的人和事很关注,尤其崇拜自己的班主任。所以,老师的言行对于引导一年级的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说至关重要。平时在和学生、家长和其他人的交流中,我经常有意识地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当发现包干区有纸片时,我总是立即拣起;教室桌椅不齐时,我总是轻轻地摆放整齐;讲台不干净时,我总是及时清理干净„„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学着去做。有的时候老师怎么说学生也记不住,这就要求老师抓典型事例,加深学生印象。

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起点要低要从最根本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要求抓起,扎扎实实地为学生打好基础,如儿童入学第一周就要教他们坐、站、听、写和答等要求,教师要一边要求一边指导儿

童做,在此基础上,经常进行强化训练,正确的坐姿、站姿、听姿、写姿和答姿就养成了。

二、坡度要小抓行为教育,就从容易做到但又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小事抓起。教学生懂得,“在学校”进办公室或与老师说话要“轻声”,不要妨碍其他老师办公;“在家庭”如有人工作、学习、生病或睡觉时,说做要“轻声”。这种小坡度的要求和训练,即培养了小学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又培养了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做事就近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坚持从小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做了就能见效果的事情做起。如教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首先要教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穿衣、穿鞋、洗手绢等,逐步养成自我服务的好习惯。逐步树立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集体的事情抢着做”的初步概念。

四、要求要细对小学生提出的每一点要求,都应该是具体的,让他们听得懂,学的会,记得住。如教小学生认真听课,可编成顺口溜:“要想学习成绩好,认真听讲很重要;课前准备要做好,眼看前方坐端正;不玩东西不说话,举手回答声音响”。

五、重视实践养成教育的关键要导之以行,把说理和指导实践结合起来。要使行为教育做到“可见、可学、可仿、可行”。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命脉,其根本目的是更有效地教育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快速成长。而游戏、玩耍、活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天真,可塑性强,开展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花力不多却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何乐而不为呢?班级活动就像是催化剂,让学生活泼向上,让他们充满活力与朝气,摆脱学习沉重的束缚,让他们享受快乐,享受蓝天阳光。

五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篇6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为了进一步加强我们五年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文明素养,我们年级经过认真讨论、研究,特此拟订养成教育的方案。

二、目标

从3月至6月,利用4个月的时间分别从环境卫生、文明礼仪(做人习惯、生活习惯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班风,做到班风、班容、班纪有大改观。

三、实施细则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1、保洁好各自班级的卫生区,教室每天要清扫干净。

2、不扔烂纸,发现烂纸主动捡起。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不在校园内疯跑,追逐。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右行礼让。做操时动作规范,精神饱满。

4、上操、放学时排好路队,做到“快”“静”“齐”,放学路每班必须集体放学,学生不得擅自离开路队。

四、工作措施

1、成立学生检查领导小组,具体制定、落实、实施方案。

值周教师;五年级各班副班主任

组长:各班大队委

值周成员:五年级各班三名学生。

2、班级成立学生“自律队”,及时纠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

3、年级成立红领巾监督岗,稽查年级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

五、实施步骤

1、2月研究、制订方案,各班做新的“让”字牌。

2、3月完成以“规范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教室布置。

3、4月组织“争做可爱文明人”行为规范摄影比赛,给予年级、学校的表扬并制作“向我看齐”的板报。

4、5月各班围绕年级“规范”要求,自查自纠,针对薄弱环节强化训练。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篇7

一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小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够长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玩, 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办”, 大多数学生成了“陪读”。从随堂观察来看, 90%左右的小学生, 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注意力比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 越容易偏离教师的教学内容。在家做作业时, 不够专心, 大多数家长需要陪孩子一起做作业。

2. 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

在课堂上, 常常是老师一提出问题, 有很多学生便把手举得高高的, 甚至有的学生会站起来, 嘴里不停地喊着:“我来, 我来。”最终被叫起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 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未被叫起的学生则有些垂头丧气, 有的甚至不愿意听同学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 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在布置作业时, 往往教师读了几遍题目, 但仍然有学生听不清楚题目的要求。

3. 语言表达的能力不足

在小学的课堂中, 还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 当老师提问时, 很多小学生都会把手举得高高的, 但是让个别小学生回答时, 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 声音很小;有的孩子则是表达的内容和题目的要求完全无关。

4. 做作业的习惯普遍比较差

有的小学生还没能掌握正确的做作业姿势, 做作业时头趴得很低, 作业本斜放, 握笔过低, 大拇指压着食指, 经常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个别小学生做作业时随意涂改, 页面不整洁, 作业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的要求。

二造成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

造成小学生上述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家长缺乏表率作用, 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 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 不管好坏, 要什么就给什么, 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思办。久而久之, 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 从行为上就难以约束自己, 自制能力差。更有甚者,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做点事, 就会影响和耽误学习, 因此事事由父母包办代替, 不注重锻炼孩子的独立性。渴了, 大人忙着给倒水;铅笔断了, 家长忙着削;书包乱了, 父母帮忙整理等。虽然这些看起来不算什么大事, 但时间长了就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其结果可能使孩子做事责任心差, 缺乏学习主动性, 上课不认真听讲, 作业马虎, 影响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2. 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应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和保护伞, 但在实际工作中, 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品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心中只装着教案, 没有注意课堂纪律, 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师教法比较陈旧, 教学内容枯燥,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有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不正确、启发性的提问设计不到位、不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 这些都将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社会方面的原因

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 社会上各色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适合学生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建议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由于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 所以良好习惯培养应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在培养方法上重视激发欲望, 反复训练, 形成习惯。

1. 及时提醒

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 行之有效的提醒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 及时送去一个眼神、做出一个手势, 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2. 树立榜样

在孩子们的眼里, 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 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的特点, 教师必须发挥榜样作用,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应首先做到。学生耳濡目染, 对其良好习惯的形成, 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模仿性强, 还有争强好胜的心理, 多激励他们向身边优秀的小伙伴学习。

3. 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表扬和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手段, 恰当的批评和表扬, 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融洽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教师既要表扬优等生, 也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可采用鼓励性的语言, 如“你真行!”“你棒极了, 我们为你感到骄傲”“你真聪明, 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了”等, 积极利用表扬手段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犯错时, 批评要注意场合与分寸, 注意刚柔相济、因人而异, 注意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

4. 家校互联

学校的教育若没有家长的配合, 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师的指导, 教育便不可能形成合力, 教育就难以产生预想效果。因此, 家校联系相当重要。一方面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另一方面, 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等多种途径,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转变家长重知识轻习惯的观念, 及时与家长沟通, 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篇8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二、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堅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时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手软的训练中,使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三年冠”。如此,广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小学五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要求 篇9

五年级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书院小学何燕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素质就是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克服意味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可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使人受益终生。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小世界,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集体。如何让这个大集体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从一点一点抓起,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下面就本班的养成教育工作做一简单的总结。

一、及时进行思想教育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因此,班主任应当适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树立起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对于发现的不良习惯,要及时予以纠正,如果大多数学生存在同一不良习惯,那么就要利用班会或其他教育活动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这些,是班主任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反馈,而这一反馈,必须及时且正确,要让学生明白,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给周围人带来愉快,不良的行为习惯会是他人厌恶。

二、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第一、行为规范教育,也包括法制、社会公德教育。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差,所以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常抓不懈。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规范内容,督促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平时,发现某些同学或者某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在班中树立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在班里实行班干部分工负责,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对有些学生多讲、多提醒、多督促,对随地乱扔、说脏话、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等不好行为及时指出,要求改正。一学期来,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维护集体荣誉。

第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个人的行为融入集体之中,个人要服从集体。由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缺乏顾全大局的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所以,开学来,通过学校的三操、队列比赛和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集体意识,教育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增进友谊,大家共同进步,并通过参与,培养学生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意识,大大增进了集体的凝聚力。在各种活动中,我班学生都表现的比较突出。

第三,学习重要性教育。开学一段时间后我就发现我们班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意识差,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好好学习,多学知识和技能。一是加强和任课老师联系,了解学生上课情况,对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共同教育、帮助;二是安排好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结对子,负责督促、检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三是注意对他们的教育方法。采取鼓励与表扬相结合的方式。“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在日常工作中,我总是告诉学生:“你是最棒的!”“你很聪明!”“老师相信你能做好。”“加油!老师为你们喝彩。”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一旦发现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给予表扬,甚至进行物质奖励。尽量克制自己,以免态度粗暴。同时,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经常与他们谈心,讲解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小学五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要求 篇10

班别:姓名:学号:1.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如果你的爸爸妈妈不让你放学后看电视,限制你的自由,平时对你爱唠叨,你将怎样对待他们?()A、顶撞他们。B、不理睬他们。C、偷偷地看D、管好自己,少让他们

操心。

3、下列哪个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A、多看看有益的课外书。B、帮助那些生活有困

难的人。

C、打电子游戏机D、锻炼身体。

4、运动时什么技巧是对的?()

A、运动时尽量要流畅、优雅。B、出汗就可以了。C、运动量要大。D、运动不能深呼吸。

5、哪个方面是学习不够勤奋的表现?()

A、上课前预习功课。B、上课时没有认真听

讲和记笔记。

C、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复习功课。

D、不懂得的问题及时问老师和同学。

6、别人乱扔可纸屑,老师批评了你,你该怎样正确处理?()A、和老师说清楚情况。B、既然老师批评了我,那我以后就

乱扔垃圾.C、以后不再理采老师。D、和老师对骂,怪老师错怪了自己。

二、判断(每小题3分,共30分)

1、运动时务必要深呼吸;要面带微笑。()

2、同他人交往,要求他人守信用,自己却不守信用。()

3、烦恼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没有不良影响。()

4、我们不仅要做“读书”的典范,而且要做“动笔”的楷模。()

5、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有效利用时间的“边角料”。()

6、家庭是温馨的港湾,在和睦的家庭气氛中,我们才有健康的身心和美好的童年。()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8、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对老师关上心灵的大门。()

9、精彩的世界不会使你生活更美好。()

10、在人际交往中嫉妒别人,别人超过我,我就不和他来往。()

三、简答题

1、你想送给爸爸妈妈什么礼物?该如何做呢?(20分)送给: 礼物: 理由:

做法:(1)、(2)、2.当你比赛中失败时,你的心情又会怎样?(13分)

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习惯的养成 篇11

一、培养学生倾听和阅读的习惯

1、针对特点,培养倾听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精神容易涣散,致使孩子们在课堂不注意听讲,或者听了注意力不长久,几分钟就东张西望,或者摆弄玩具。那么,如何让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持久、全身心投入,教师应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使他们专心听老师讲。教师的语言应赋予趣味性,力求语言生动,条理性强,引人入胜,使孩子们乐听。

孩子们对老师的语言容易倾听,而其他同学发言时,易受到干扰,不能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当“小老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让他们当“小小侦查员”,找到学生们发言的漏洞和不足。经常让他们说一说同学的发言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你有什么好办法等。这样,慢慢地孩子们养成倾听的习惯,并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习惯,以及培养他们的善于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好习惯,更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石多鸟”。

2、“授之以渔”,培养阅读的习惯

对于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们来说,阅读似乎不可思议,你或许也会认为,字不认识几个,怎么阅读?其实,这样想的话,存在误区。阅读不一定是读文字,插图、图片都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尤其是读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数学应用题是通过图形呈现的,如△△△△   △△△△△△,让学生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通过观察、读图、析图,左边是4个△,右边是6个△,一共是多少个△?也可以理解为总共是10个△,减去左边的4个或者减去右边的6个,还有多少个?对于这个图形,在孩子们的意识中应形成这些概念,那么4个算式:4+6=10,6+4=10,10-4=6,10-6=4才有实际意义。此外,对于加减法的应用题,图例很多,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对于应用题的解决助一臂之力。

此外,对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时,用减法,问一共多少时用加法,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可见,阅读的习惯之重要性。

二、培养思考和合作的习惯

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是学生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孔子也有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数学的最大特点是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思、勤思、善思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低年级儿童,容易人云亦云,比如老师问12+36=?只要一个学生说“等于48”,其他儿童一起响应“48”。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算出了等于48,而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也就是说的随大流。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在创设问题情境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尽量避免整体回答,而采用个别回答的方式。对于简单一点的问题留给中下等的学生,对于难度大、需要多考虑的让优生回答。在问题的设计上,尽量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表现的机会,都感受成功的乐趣,都享受到被表扬的滋味。只有乐学,才可能充分调动其自主性和积极性。

其次,新课标下,合作学习是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合作学习,在合作中集众人之智慧,使孩子们感受到人多力量大,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如一道数学思考题:从给出的9个数21、23、41、36、46、73、76、81中,任意找出2个数,使他们的差是35,你能找到几个?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个题显然有点麻烦,6、7岁的孩子容易满足,找到一个就认为做对了,再让找就会不耐烦。那么,可以小组间合作,一人找一个,写一个减法算式,再让其他组员检查对不对,相互监督,与其说是相互监督,不如是向其他学生学习。最后,将不同的答案归纳一下,看哪个小组找出的最多。这个活动,增强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三、让孩子们做数学,培养实践能力和做数学的习惯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学做合一是行知理论的基础,那么,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从直观的生活开始,学习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让他们感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如学习“估数”时,让学生估计一下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走进班级,估计班级到校人数,估计教室可以容纳多少学生;估计跑步的步长,估测自己走路的路程;学习“数据的收集、信息的处理统计初步”时,让学生做社会调查,调查社区的成年人的工作、职业状况;调查班级同学一周的生活零用钱的多少和开支情况;从2000年到2015年之间出生的男孩和女孩的比例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发展了数学思想。

如何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篇12

抓好了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生的成绩会自然地在教师辛勤工作的努力下得到提高,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发展阶段, 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相对较容易改变, 所以在思想品德教育基础上进行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是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养成的, 错过这个阶段, 即使再对其进行培养也会事倍功半, 难以奏效。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初步发展又缺乏自我判断力的阶段, 是施教的最佳时期, 也是易受外界不良干扰的危险时期。紧紧把握这一关键时期,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明礼貌等习惯, 不仅对他们现在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会使其终身受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一旦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就会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因此,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行为习惯决定品质, 品质决定命运。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种种外界的不利因素, 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一、端正态度, 进行自我激励

人的行为受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制约, 这三种心理活动构成人的态度整体, 而态度整体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及人的行为方向。因此, 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是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 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 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意向, 进而端正行为态度, 产生良好的行为动机的关键。

二、确立养成教育目标

设计目标能使养成教育规范化。因此, 我们可以建立不同的三种目标体系, 即纵向目标体系、横向目标体系和交叉目标体系。

纵向目标体系就是根据各阶段学生的特点, 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再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目标, 制定不同阶段的教育方法, 以达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教学进度的效果。

横向目标体系就是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分成德、智、体、美、劳五大教育块, 分块实施, 整体组合。

交叉目标体系就是在不同的活动中建立不同的关系, 形成互补的交叉式体系。

三、树立示范典型

在几个班级中互相学习, 树立典型班级, 各班学生每班观察后回到班级报告观察结果, 典型模范的学习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鼓励作用。这种以点带面的方法, 积极地推动了养成教育的进程。

四、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对小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导之以行”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为此我们强化了学生的行为训练,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强化训练中, 我们采取了两种训练方法:一是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二是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

五、对行为结果进行评定, 及时反馈

反馈是对良好行为养成的评定, 是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 从而产生新的行为动机, 具体强化作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评比方式, 用“大雁”表示守纪, 用“公鸡”表示昔时, 用“蜜蜂”表示勤劳, 用“小白鸽”表示讲卫生, 用“春风”表示助人为乐等进行反馈。同时不定期地对学生中的不良典型事例进行一事一评。这种方法, 促使学生产生新的行为动因, 并使行为路线周而复始,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随之得到巩固, 并向更高层次发展。

六、抓好思想教育

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生活习惯给小学生带来的影响不同, 使得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就行为习惯来说, 很多学生做得并不好:说脏话、穿拖鞋上学、男生留长发、随地吐痰、佩戴首饰、奇装异服……他们不愿听从家长、老师的劝阻, 对学生的言语不屑一顾。显然, 他们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是由于平时家庭教育的缺失及自身行为规范的不足养成的, 从根本上说, 这一切都是受其思想支配及外界影响所致的。因此, 从他们的思想入手, 从他们身边的教育入手就能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 思想教育成为改变行为习惯的当务之急。

七、搞好行为训练

行为训练是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进行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加以强化的方法。行为规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只有“反复抓、抓反复”, 改变回生现象, 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如学生坐、立、行、走、读书和写字的姿势, 仅仅依靠教育者的提醒、灌输, 没有严格的行为训练, 是很难形成的。进行行为训练不能只是单纯地在机械训练动作的层次上下工夫, 还要辅之以理、提出要求、具体指导, 讲究行为训练的系统性、巩固性、量力性。进行行为训练要讲究层次性, 可以考虑将一项或一类行为按照具体情况分为若干步骤, 制订具体可行的训练计划, 层层推进, 螺旋式上升, 不能急躁, 切忌拔苗助长, 如若不然, 则会导致事倍功半、难以奏效。进行行为训练还要讲究整体性, 学校教育内部的各种力量要协调一致, 尤其是家庭要密切配合, 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只有形成整体化、立体化的养成教育网络, 才能收到实效。

八、实践锻炼亟待加强

培养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思想教育与生活中的小事相结合。如:孝敬父母, 待人真诚, 勤学好问等优秀品质的形成, 就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踏踏实实, 步步到位, 上课认真听讲, 努力学习, 回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待人接物落落大方, 彬彬有礼, 不说脏话、痞话、粗话,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 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都要经历的。如果班主任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 对这些方面加强教育, 就会更好更快地使小学生养成思想品德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 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但只要我们确立明确的目标, 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咬定青山不放松”, 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一定会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基, 闫立超.养成教育定义考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

[2]谢亚男.论养成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3]王丽平.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五字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小学五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要求 篇13

安全教育片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个安全教育片,主要讲的地震、游泳、交通事故、火灾来袭时,怎样保护自身安全。

当地震来临时,如果是在家里,一定要躲在卫生间或坚硬的床底下,用柔软的枕头保护头部,千万不要躲在窗户底下,更不要从窗户上往下跳。如果在学校里,要躲在桌子下面,用手或书包保护头,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迅速撤出教室,到操场上去抱头蹲下。

夏天天气炎热,有些孩子会到水塘边玩耍,这是很危险的,我们要在大人的带领下到游泳池里去游泳,还有就是不要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

在马路上行走一定要靠右侧,过马路时,要看清红绿灯,走人行横道,不要跟汽车赛跑,也不要横穿马路。

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朝最近的`安全通道撤离,如果逃不出去,要呆在有窗户的大房间,便于呼救。另外,在宿舍里不要随意点燃蜡烛看书或是写作业。

这个教育片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在学校也进行过各种演习,以后再出现危险时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珍惜生命!

《安全大于天》观后感

星期四上午,学校组织我们在教室里观看了《安全大于天》的动画片。一开始,大家认为这个动画片没什么好看的,有什么好防的?只要不玩火、水、电,不给陌生人开门,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就行了。

这个主人公是小虎和小明因为他们不听爸爸妈妈,贪玩,不讲卫生,不仔细发生了火灾,食物中毒等等的危险。

我学到了许多日常生活知识。我们要注意安全,不要走黑暗的地方,遇到坏人一定要冷静,先往人多的地方去,再叫警察来帮忙。不要在楼道里打打闹闹,以免发生踩踏,如果自己在家有人敲门先问是谁,如果不认识不要开门,让外面的人跟爸爸打电话,如果外面的人还不走,要给警察叔叔打电话。

观看《安全大于天》,让我学会了怎样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受到伤害。记得爸爸以前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算你很守交通规则,也有可能会出事——因为别人不一定会遵守交通。如果要不出事,就得人人遵守规则。”我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让我们永远记住:“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生命只有一次”

《安全教育》观后感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 有人会说,是聪明智慧,有人会说,是家财万贯,其实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不是有一句话说生命是革命的本钱吗 生命是珍贵的,是公平的,它对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再拥有.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在星期三,学校组织我们看了安全教育篇. 看了这部篇子,最令我吃惊的是,一年中,竟有好几十万的中小学生是因意外事故而死亡.游泳,玩耍,踩踏事件,就轻易的夺走了一个个脆弱的生命,一朵朵祖国未来美丽的花.生命真的好脆弱啊,禁不起一点点的风吹雨打.可是往往因为我们的不小心,就会酿成一场悲剧的发生.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一个8岁的小女孩,因玩耍时不小心掉进了一条小河,但是她不会游泳,这时候她旁边的一位小女孩奋不顾身地跳进水里,可她也不会游泳.因此,俩人都陷入困境中.这时,大人来了,救了一个,可那个想救人的小女孩却走了,永远地走了. 有时候,帮助人是一件好事,可是盲目地去做,到头来,反而会令自己发生不幸.这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向他人求救.

小学四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篇14

养成教育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学部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见到家长、领导、老师要问好;校内一律讲普通话。

②尊重长辈,听老师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③接受奖品或锦旗时要起立双手接,少先队员行队礼,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④不在教学楼、行政楼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未经他人允许,不得进入各专用教室或其他处室;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节假日主动打电话问候;

⑥有客人来访,要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并能主动让座、倒水;

⑦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同学之间高年级让低年级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根据学校要求穿校服,挂好红领巾,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天看半小时以上;关心国家大事,多看多听广播电视新闻,阅读报刊。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不喧哗——做健康人;

④上学、上课不迟到——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勤剪指甲常洗澡,穿戴整洁,勤洗红领巾、黄帽子、书包——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晨会或出操、退场讲秩序,认真做好早操、眼保健操;认真遵守路队纪律,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在公共场所游吃,不乱扔纸屑,不乱涂乱画,爱护公共财物——讲公德;

⑧按时认真完成值日工作,主动帮助同学、老师和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乱丢弃;

⑤爱惜粮食,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纸篓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少吃零食;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强化学科渗透功能,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2、班级成立“学生自律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学生自律队限3人)。少先队大队部成立养成教育监察组(红领巾监督岗、礼仪岗),重点检查学生不文明行为;

3、建立养成教育工作宣传栏,及时批评和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典型人物采取各班推荐核实评选的原则确认,定期公布养成教育阶段性评比结果;

4、周一公布本周养成教育目标,周五最后一节课后利用十分钟由班主任、班自律队,总结本班本周养成教育工作情况(要有记录),安排大扫除,强调周末注意事项;

5、完善学生心理咨询室,对个别特殊学生进行重点心理辅导,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6、将少先队大队部的检查结果作为“优胜班级评比”的重要考评依据。

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五字策略” 篇15

一、养成教育突出——“实”

叶圣陶说,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只有在实实在在的教育中才能收到实效。

养成教育要做“实”, 应从办学理念上来做“实”。把德育特别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下大力气把养成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抓好, 充分认识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对培养人的重要性。重视不仅停留在口头上, 而是落实在行动上, 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 从学校工作计划的制定到每周的工作安排, 都把这块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 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教师工作的点点滴滴。

工作措施上要落的“实”。个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 而教育更不是一蹴而就。所以说, 养成教育必须要“务实”, 不能走过场, 要俯下身来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要把眼光放长远, 舍得花时间, 舍得花气力, 切忌空谈大道理, 流于形式, 做表面文章, 要真正地放在心上, 抓在手里, 以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态度, 做好养成教育这项工作, 让每一个学生成长为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人, 这样就把养成教育做“实”了。

二、养成教育要突出——“细”

“天下大事必成与细, 天下难事必成于易”。细, 就是仔细, 不粗枝大叶, 要求要具体, 指导要到位。这是从过程上说, 养成教育有个过程, 这个过程反应出儿童身心发展与成长的规律。首先, 从对学生的指导上, 要做到细化。分低、中、高三个不同年级设立不同的目标层次, 而每一层次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进一步细化。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要有明确的要求及指导, 包括要求学生站有站样, 坐有坐相, 这些要求不是刻板的, 而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比如, 在校见到客人要敬礼。这一要求细化三个要点:敬礼的姿势要正确, 要站好, 手举过头顶。问好的声音要宏亮, 问好要表达真情实感, 可用不同的问候语。这一点对教师也应有具体的要求, 学生向教师问好, 老师必须热情回应, 可以摸摸头, 笑一笑, 这对孩子就是鼓励和尊重。反之, 老师视而不见, 问好声就会慢慢地消失。再比如, 集会时指导学生学会鼓掌。而且在要求的同时, 注意强化训练。家庭礼仪应从怎样待人接物做起, 做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指导得越细, 学生学得越快, 也就做得到, 做得好。

三、养成教育突出——“小”

养成教育要从“小”抓起, 即教育要求的坡度要小。抓行为教育, 就要从最容易被忽视的小事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因此, 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小事做不好, 何谈创业立大事。特别是小学生从小养成什么样的习惯, 长大了, 习惯难以改变, 敬礼、问好、让座这些看是小事, 却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良好素养。再比如, 吃饭是简单不过的一件事, 但怎样通过吃饭培养学生生活的好习惯,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这是我们所追求的。首先, 学校应要求吃饭的同学站好队, 要谦让;在吃饭的过程中不交谈、不挑食、不剩饭、菜。虽然看似这种难度小的要求和训练, 是学生容易做到的, 但这种训练和要求, 能培养学生懂得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 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特别是行为是一个积淀的过程, 小事做好了, 也就形成了好习惯。虽看似小事, 但如果小事一个个过去, 何谈形成好习惯, 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立足于身边实际, 努力在“小”字做文章, 在小事上见精神, 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 从点滴抓起。

四、养成教育突出——“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特别是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常做常新才有生命力, 吸引力, 感召力, 学生才能由“让我做”变成“我要做”, 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合理多样的教育形式是养成教育的根本保证, 它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 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 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将教育引向深入, 创设一个充满无限快乐、诗意、一天一个新变化的校园, 学生在其中就会被所有的魅力浸染, 这是小学生的天性。养成教育就要出新招、有新意, 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并在活动中行为得到规范, 品德得到养成, 树立正确的思想, 变成自觉的行动。要突出活动的教育意义, 体现训练、实践的环节。坚持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发展性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 活动不断推陈出新, 学生们才乐于参加, 实现自我教育。反之, 教育的方式、活动的形式没有新意, 陈规蹈矩, 应付了事, 这样对学生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甚至还不如不做。活动还要体现学生是主人, 自我设计, 教师引导, 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创新实践平台及载体, 每一项活动都要力求给学生新的教育和感受。

五、养成教育突出——“恒”

养成教育最主要的是要突出坚持不懈, 少诺成天性, 习惯成自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 需要长期抓, 持之以恒, 切不可一口吃个胖子。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要有一种坚持, 要有耐性。把一件小事做久了, 也就做成了品牌。我们所追求的是一个长期的习惯, 而不是短期的收益。学生是一个成长中的个体, 在成长中会不断的变化, 一个好习惯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 教师更不要急于求成, 慢慢的一个一个习惯去养成, 直到这个习惯成为学生生活里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再继续培养下一个好习惯, 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是一生积累所有习惯的总和。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漫长的、艰难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 持久才有收获。所以, 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就要从每一个习惯养成做起。养成教育要取得成效, 就必须时时抓, 处处抓, 十几年如一日, 努力去做, 才能取得较好成果。

总之, 养成教育要在“实”“细”“小”“新”“恒”上下功夫,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使德育有了载体和抓手, 也使学生养成了一生的好习惯。抓住养成教育不放松, 真真正正把养成教育看作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 真正为每个学生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淑仪.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2.

[2]格珍, 翻多.浅述小学生的养成教育[M].西藏科技, 2010, (10) .

浅析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篇16

[关键词]农村学生;养成教育;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榜样教育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对于我们人生来说有着绝对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习惯长年累月的影响着我们的品德,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取得成功,就必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因此学生的养成教育最佳时期为少年儿童时期。然而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全国各地人民的文化水平并不均衡,有一些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尤其一些偏远地区就更不理想,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子女在习惯的养成方面也不尽如人意。我多年在农村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亲身体会到农村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下面针对农村孩子的养成教育就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重视学前幼儿时期的养成教育,奠定好养成教育的基础

幼儿时期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记得一位荣获若贝尔奖的科学家曾与记者有这样一段对话:“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这位科学家的话直接点明了幼儿时期养成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在现信息快速发展,许多家长把“不输在起跑线上”作为教育好孩子的宗旨,千方百计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用以提高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然而家长却忽视了孩子习惯的培养,这恐怕是导致许多孩子长大后高分低能,不会与人沟通,以自己为中心等等弊端产生的原因吧。因此,在孩子幼儿时期,家长、幼儿园要注意对孩子的养成教育的培养。培养生活习惯,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体现幼儿综合素质;文明礼貌习惯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养成道德习惯,将来才能成为成熟可敬的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让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劳动习惯的养成不仅使孩子爱惜劳动成果,更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父母或幼儿园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时,要注意坚持不懈,还要注意以身作则。

二、开展好学校养成教育活动,使习惯养成系统化、主动化

学校作为系统的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儿童自踏入学校就开始了各种学科的系统学习,养成教育在学校也应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对于各年级的要求也应不一样,实施时要根据学生年级特点设定相应的养成教育。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的具体要求来制定一些离农村孩子实际生活近一点的、具体、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习惯进行培养,这样才能适合年龄特点,便于孩子理解、掌握、执行。养成教育可以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来进行,创编教材,制定具体的工作流程,在系统、规范的教育中使学生的各个好习惯逐渐形成。我们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农村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由于家长自己文化修养所限或周围的环境不适合孩子习惯的养成,或多或少给农村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从不同程度上带来一些影响,有的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这样学生的养成教育在与其他学生共同学习的情况下应加强教育,特别是其家长一定要参与养成教育当中,构建家校共同培养的桥梁

三、发挥榜样在少年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使养成教育由自我约束向自觉行为推进

少年儿童的内心还需要方向性的指引,需要从别人的言行、思维中进行学习,从而不断成长,而给孩子内心帮助就是榜样。因此,对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树立榜样是非常必要的。儿童认知世界往往是从对父母的认知开始的,家长不仅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是其最有权威的说教者,家长要养成高尚的情趣、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表现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以良好的行为习惯熏陶教育学生。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教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的人,他认为教师应是学生的榜样,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用爱心来教育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让教师成为孩子的行为榜样。所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言传身教。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所以让孩子多与同龄孩子中优秀者学习相处,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不由自主的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长时间的相处使孩子们不自觉地被优秀孩子的好习惯所影响,好品行所感染,久而久之,也不自觉的养成了一些好习惯。对于孩子的养成教育我们也可以利用社会中的一些名人事迹进行教育、培养。

上一篇: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五单词表下一篇:赞美校园的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