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选修课开设方案(精选7篇)
一、开设的目的: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的规定,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性、发展型的中学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发展兴趣特长,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我们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及学校、教师的条件,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我们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
二、选课组织:
根据新课程方案,已经成立的选课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学校召开学生大会,具体由年级组长、班主任指导,学校视实际情况开出选修课单,让学生自由选择。由班主任统计,上报年级组长,统一到教务处,然后根据选修课人数,安排班级、教师,确定导师。
三、基本要求
严格按照省课改办文件精神,一般学生的基本要求:修习八大学习领域各学科的必修模块,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至少获得110学分,选修IA模块至少获得16学分,选修IB模块至少获得12学分(18模块选6),地方、校本课程获得6学分。共144学分,告知学生、家长,让他们自主选择。
四、课程类型及安排:
(一)、限定选修课
文理科学生需要的,新课程实验方案规定的,会考(必修模块)、高考要求(必修、IA模块、自选综合(IB18选6模块)。
(二)、自由选修课
全省学校统一开设的供学生选择的模块所对应的学分,学生至少获得12个学分(6个模块)的IB模块。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高考新方案要求,让每个学生在每个学习领域获得一定修习机会,发展学生的学习特长,扩大知识领域。
(三)、开设领域:八大学习领域,18个模块。
(四)、体育、艺术、校本、综合实践课程按照高
一、高二上半学期选修内容作一定程度的调整。(体育: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健美操;艺术:音
1乐、美术在原选修的基础上,学生互换;校本开设互换;研究性学习重新选课题。)
(五)选修时间安排:
1、高二下学期IA选修科目:
语文--《外国小说欣赏》、《语言与文字运用》(上下学段4课时)英语—选修7(上学段4课时,下学段选修IB模块)
数学—文:选修1-2(上学段4课时,下学段选修IB模块);理:选修2-
2、选
修2-3(上下学段4课时)
政治—文:必修
4、选修《国家和国际组织》(上下学段4课时)理:必修4(上下学段2课时)
历史—文:(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上半学段3课时)地理—文: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6《环境保护》(上下学段3课时)物理—理:选修3-
4、选修3-5(上学段4课时)
化学—理: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6《实验化学》(上下学段4课时)生物—文理必修2、3 *以上均为行政班授课。
2、我校IB选修科目:根据我校文理学生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师制配备情况,我们进行了反复论证,认真讨论,作出以下选课走班制安排:
3、IB模块开设时间:高二下第二学段英语(文理均选);高二下第一学段历史(理科选);高二下第一学段物理、化学(文科选);其他为高三第一学开设,高三第二学期为高考复习
4、要求文理科学生高中毕业前选修8个模块16学分。
5、工作安排:(1)
选修前要确定高二下第一学段开设的课程、模块,动员、指导学生并填报志愿表,确定人数。
(2)
根据选修人数安排好课表,确立教学班级的师制配备,配好教学班班主任和班委会,安排好教室安排。
6、说明:我们的选修既要符合课改积极、稳妥、创新、务实的原则又要根据学校条件、方便排课并学习试改地区的经验,所以IB选修我们采取了先征求教师、学生的选课意向,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定了选修模块,匡定了选修
课的人数,对少于20人以下的我们要重新进行选择,一般我们要尊重重学生的志愿。这样有相对的集中性,不至于在选课中产生的混乱局面。
五、课程师资及教材
限定选修课的课程由任课教师承担。
任意选修课的课程由各学科教师兼任(涉及到其他年级的任课教师)。教材:新华书店提供的教材。
六、教学形式
1、选修IB模块的文理学生以教学班教学为主,一个年级10个班级的文理选修相同科目的采取5、5组班形式上课,也就是说前5个班级选同一门学科我们要同排一节课,有5位教师授同一内容的课,采取走班制,文理不同的选修科目由文理科班级分别组成教学班,排同一节课,采取走班制。
2、建立教学班导师制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
七、课程的评价办法
1、对必选课,组织统一的考试,结合平时的学习情况记录,评定学分记入学生档案。
2、对任选课,通过组织课题、检测、作业等方式结合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确定学分,记入档案。
八、课程的管理
学校领导小组对于选课进行严格管理程序,指导学生选课填报的科学性、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各学科根据学校计划及课程方案制定本学科课程计划,学期初将计划上交教务处存档,由教务处统一编制课表,任选课教师严格考勤对上课情况做记录,学科组完成课时后上交教务处。
(附)选课单
同学们:
鉴于理科的文科必修模块和文科学生的物理化学必修模块学习的相继结束,高二第二学期开始各门学科将陆续进入选修ⅠB类模块的学习。本学期理科学生选修一个文科模块,文科学生选修一个理科模块。下列表格所列的便是下学期将开设的选修ⅠB类模块,请你选择(在所选模块的相应空格处打“√”)
学生签名:家长签名:
1 课程设置研究
1.1 开设现场急救通选课的意义
现场急救是指第一目击者对危重急症患者、意外事故受伤者进行必要的救护, 以维持其基本生命体征和减轻其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急救能力是对实际动手能力和维护他人健康能力的重要反映, 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获得生活、工作技能的场所, 在学生接受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 也应该得到为保持健康和避免严重健康问题所需的知识、态度、价值观及技能等教育。因此, 高校对学生进行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的教育非常必要, 原因如下:首先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最活跃阶段, 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其次, 大学生的意外伤害预防知识普遍贫乏, 但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强;再次, 大学生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 对他们进行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的教育与行为的促进、干预, 又通过他们对其周围人的知识传播, 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学习本课程, 将促使大学生初步掌握现场急救的基本技术和正确的徒手操作方法, 以便其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及时、正确有效地对伤、病员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1.2 现场急救的课程设计
参考国内外高校现场急救知识的教育现状, 本课程教材采用刘治民等编著的《现场急救教程》[2], 共40学时, 其中理论授课28学时, 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等外伤急救基本技术操作12学时, 课程为2学分, 限选人数为200人。本课程在每周有2学时, 并选择2个周六全天为实验课。理论授课任务由护理学院急危重症课讲师完成, 实验课由护理学院和附属医院的急救专家共同完成, 主要课程内容和学时的分配计划见表1。
2 课程实践研究
在开设现场急救课程之前,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专家先后论证了该课程的现实意义和在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强调要让学生真正学习到现场急救本领, 就尤其要注重对其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评审意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除采用多媒体教学外, 还加大了对学生CPR操作训练的力度, 并通过场景模拟对学生进行综合应急能力考核, 同时进行教学诊断性评价, 听取学生对现场急救课程的建议, 以及时改变教学策略。
2.1 学生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现状调查
在课程开设的第一周, 笔者自行设计了现场急救知识问卷调查表, 发放给选修该课程的200名学生。另外, 在课余时间, 对艺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物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的386名学生同时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如表2、表3所示:在本次调查中, 男生略多于女生;大四学生居多, 可能与其面临就业、即将走向社会有关;理工科学生较多;多数学生对现场急救知识的了解是通过互联网, 其次是电视介绍。由表3可见, 学生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状况不理想, 对常见的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等现场急救知识也只是部分掌握;对心肺复苏术、拥挤踩踏事件的现场急救知识掌握更差;因中原地区的气候特点, 学生对台风、海啸、海难、核爆炸等事故的现场急救知识了解更少。总的来说, 大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的现场急救知识较少, 其中还包括部分医学生。
2.2 现场急救课程的具体实践
根据调查情况, 现场急救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录像+案例分析+场景模拟的综合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及时与郑州市红十字会联系, 不断获得相关现场急救的新知识;借鉴医疗救护员的培训经验, 重新设计课堂语言, 使讲授内容通俗易懂;先后请附属医院急诊科、护理部专家现场演示自救和逃生方法, 并请学生在课堂上处理模拟情境;在徒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 对学生进行手把手指导, 纠正其动作细节, 以保证练习质量, 获得了郑州市红十字会专家的好评。为加强在本课程实施中的信息沟通, 我们开设了公共邮箱, 并及时上传有关课件、视频资料等, 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并巩固学习效果。期末考核时, 对学生的理论成绩进行分析, 发现学生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3 现场急救课程的诊断性评价
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 制订有针对性的授课内容, 笔者先后对12位选课学生进行了深度的半结构式访谈。他们分别来自物理学院、水利环境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通过整理访谈资料, 笔者总结出大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有如下感受: (1) 感受到救助生命的责任和义务; (2) 拓展了生存技能; (3) 开阔了跨学科的知识视野。同时, 笔者针对此次教学提出如下教学建议:增加视频内容;增加讨论机会;开展小组协作学习等, 这将为今后提高现场急救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课程今后的发展方向
3.1 现场急救课程授课对象需进一步扩大
目前郑州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万人, 而据本次调查结果分析, 在学生中掌握现场急救知识者极少, 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现场急救课程的授课对象, 以期达到宣传、普及现场急救知识的目标。目前, 学校对专业师资、教学资源等尚需进行整体规划, 合理安排多媒体教室、训练场所等。同时, 该选修课应尽量面向非医学专业学生, 而在医学专业院系, 应增设内容拓展后的专业现场急救教学, 从而促进学生现场急救水平的整体提升。在本次教学实践中尚缺乏对教职工的调查信息, 有待进一步考虑是否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初步的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3.2 现场急救实践教学应联合消防、公安、红十字会等机构共同进行
通过课间倾听学生的感受及笔者的教学反思, 对现场急救课程的教学模式应逐步向联合演习方向改进。对于理论授课内容, 多数学生认为略显枯燥, 且其能否真正提高现场急救能力有待进一步追踪调查。为此, 考虑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应增加消防、公安等部门的参与程度, 进行高楼救火、教室疏散、图书馆避震等演练, 并可增加对学生的防毒面具、消防器材的使用和避免人为伤害等操作训练, 以使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省、市红十字会也可派专人进行指导、考核, 必要时可授予优秀学生“初级现场急救员”等称号, 以促进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
3.3 现场急救理论、实验课时比例应更趋合理
通过分析国内外众多文献可以发现:国内目前第一目击者实施急救率低下, 原因主要与公民的急救意识不强, 对院前急救知识缺乏有关。早期心肺复苏术失败, 致残、致死率高, 主要与判断病因不准确、急救不规范、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不标准等因素密切相关[3]。对某些外伤, 如颈椎、腰椎损伤, 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是整个救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处理无失误可提高其治愈率。因此, 现场急救操作必须准确无误, 而动手练习是掌握现场急救技能的关键因素。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发现, 平均每位学生操作的机会、时间仍较少, 其操作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 应适当增加实验课时的比例, 可通过增加总课时数、精简理论内容、增加开放训练场所及时间等方式实现。不过究竟以何种比例、方式调整教学方案较合适,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摘要:现从实践角度讨论综合性大学开设现场急救通选课的意义及课程设计。通过对586名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进行调查, 了解其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现状, 以此来指导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讲授+录像+案例分析+场景模拟的综合教学模式, 与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该课程的理论、实验技能教学任务。在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1) 现场急救课程的授课对象需进一步扩大; (2) 现场急救课程的实验教学应联合消防、公安、红十字会等机构共同进行; (3) 现场急救课程的理论、实验课时比例应更趋合理。
关键词:现场急救,课程研究,非医学专业
参考文献
[1]胡桂美.社区居民急救能力的现状与需求调查[J].现代护理, 2007, 13 (24) :2276.
[2]刘治民, 杨昌南, 潘三强.现场急救教程[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英语电影以多种信息传播介质为手段,将视、听、说融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说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信息,更加主动地建构信息。它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克拉申的习得一学习假说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生成是学习中的基本认知过程,它是对学习材料中各部分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知识、经验关系的积极建构,当学习者对学习的事物产生意义时,有一种与其以前的经验相结合的倾向。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一种原有知识与从环境中接受到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观赏英语电影,可以刺激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加上英语影片较强的现实形象性,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建构信息意义。
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针对第二语言知识的获得提出了习得—学习假说。他认为获得第二语言的方法是一种潜意识习得,即在自然环境中获得;另一种是有意识的学习,也就是通过课堂学习获得,而且克拉申认为习得的语言才能在交际中自然流利地表达思想。英语电影营造的身临其境氛围,给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习得语言的条件,这有助于刺激他们的模仿行为,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2]
(一)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英语已被广泛使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近二三十年来,我国的英语教育教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仍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是迫于压力和就业,以及应付四、六级、AB级考试,积极性不强,大多数学生英语听说水平远不尽人意。现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3]与高中英语教学相比,大学英语教学更注重听说及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英美电影有着地道的口语表达、真实的语言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听说能力、扩充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开创了英语教学的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英语教学尤其是听说教学中的困惑;不但给传统的英语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而且使原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某种天赋,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即使不经过学习也可以在某种语言环境的刺激中习得。[4]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就必须创造一定的听说环境。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都局限于课堂,加上学生基础较弱而不敢开口说英语,导致听说能力普遍很低。英美电影是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及思维方式的最直观、最生动的综合反映,它以多媒体为手段,融视、听、说于一体,能够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和感觉等多种感官,多角度来接受语言信息;其人物之间的对话是自然地道的英语,具有语音纯正、语速自然、发音准确的特点。学生可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发音、语调、语速,甚至学习他们说话的方式和神态,以达到能逐渐敢于发音,敢于张口说英语,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听说”。久而久之,学生既能积累大量的词汇,掌握常用的日常口语及句型并理解这种句型的运用环境,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习得纯正的语音、语调和丰富地道的语言,从而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会自然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遗忘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才能有效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英美电影将图,文,声,像融于一起,要求学生眼、耳、脑并用,可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语言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英美影片题材多样,有呼唤人间真情的《克莱姆夫妇》等;有关于战争的《生《桂河大桥》等;有传奇人物的历史传记片《勇敢的心》等;有揭露社会政治问题的《辛德勒名单》等。语言学者Ellis曾指出:“语言知识是在下意识状态下获得的,而这种过程应该是自然的。”(Ellis,1985:261 )。以英美电影为辅助的英语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当看到一些引起共鸣的情节或者听到一些优美的台词时,学生会不约而同地通过对话、欢呼、感伤、模仿、小组讨论等方式来交流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自觉接受影片所带来的大量信息,从而可以在娱乐的氛围、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学习英语。比如,观看影片《魂断兰桥》(Waterloo Bridge),学生可以了解当时背景条件下年轻人的爱情观,观看由名著改编的影片如《呼啸山庄》、《罗密欧与朱丽叶》、《德伯家的苔丝》、《简•爱》等,可以加深对世界名著的了解,这些都是学生所感兴趣的。总之,电影丰富的内容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很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在对电影内涵的理解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来自英文“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英美电影是英美国家现实生活的反映,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传播者;是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及思维方式的最直观、最生动的综合反映,是沟通的中西方文化桥梁。中西方在文化上有很大差异,只有对这些差异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大限度地看懂英美电影。如荣获199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美国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阿甘在表达自己极爱吃巧克力时说,自己可以吃下“一百五十万块巧克力”,I could eat about a million and a half of these.“million”一词在该句中意思是“大量的”,而并非说阿甘有过人之处。通过对“million”用法的分析,对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用夸张的语气表示数量众多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又如,电影《十戒》(Ten Commandments)能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的宗教文化;《光荣》(Glory)、《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能帮助学生了解美国的南北战争;《尼克松》(Nixon)、《惊爆十三天》(Thirteen Days)则使我们了解了冷战时期美国的政治生活。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获取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识的途径很少,而英美影片正为他们了解英美文化提供了一条捷径。
英美影片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英语学习材料。在教学中,选择的影片应贴近生活,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发音标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勿太离奇曲折,能够折射出一定的西方社会文化现象。然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了解影片的背景知识•
任务教学法理论指出,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传授性的(instructional),而是经历性的(experiential)。[5]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通过参与由亲身经历形成的对客体的认识较直接被他人告知而获得的认识更具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播放电影之前通过网络、图书资料查阅与电影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影片中涉及的社会历史背景、故事情节梗概、主要内容和男女主角关系等,并帮助学生分析电影所涉及到的难句、词语等,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图式知识,帮助其更好的接受新知识。学生经过这些准备工作,为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内容和对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自如地观赏影片。它一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解说模式,突出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管理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强调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组织学生观看影片
首先, 把电影完整播放一遍, 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影片的主要情节及其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听懂对白,把能抓住的关键词记下来,培养自信心。看第二遍时,切记一放到底,最好是分段播放,一般以15分钟为宜。每一个片段放完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事先给出的一两个问题, 或就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回忆影片内容, 找出片段中出现的用法地道的词语和句型,提醒学生注意其在影片中的应用, 体会它的应用场合, 加深记忆和理解;让学生跟读并模仿电影中语速适中、发音清晰纯正的片段。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对语音、语调、断句及说话的节奏有更感性的认识, 通过反复的训练培养自己对英语的语感。最后, 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理解程度,对重点片段进行重点播放, 让学生在重复中理解好电影的主题。[6]
(三)影片观后的知识拓展
电影是文化产品,是文化的载体,反应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影片播放结束后学生的头脑里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从影片中获得的审美表象,这个阶段便是电影欣赏的延留阶段。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学生继续对电影予以解析、破译和玩味。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特点设计相应的习题和课堂活动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为下一步分析影片做好准备。[7]以《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为例:影片放映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继续进行对美国社会制度、主人公安迪对自由的向往精神以及对影片主题“拯救”和“希望”的讨论。通过补充文化知识,学生在品味电影趣味性的同时,即加深了对美国社会制度--司法黑幕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产生新的理解与认识,这对正处在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大学生来讲,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处于长期的探索过程之中。英美电影作为学习英语的第二课堂,有着生动的语言素材、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文化特色突出,贴近学生生活,能够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轻松有趣的英语学习氛围和听说环境。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有效地改善了目前学生学习英语“低迷”的状态,另一方面,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对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是促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原声电影的优势,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努力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的模仿和表达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电影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从真正意义上把英语学“活”,以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2]孙鹏.英语电影欣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电影文学》, 2008(03)
[3]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9月
[4]Chomsky,Language and Mind[M].New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5]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gman, Limited 1996
[6]信微.浅析原版英语电影对听说教学的促进作用.《科技信息》 2011(0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以及东盟贸易区的有序发展,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普遍提高,通用型、专业型、外语专业型的人才也在朝专项多语种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处于我国西南边境地区的保山,由于距离缅甸较近,当地的某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缅甸语的教学课程。但由于课程开设时间较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保山高职高专开设的缅甸语选修课为例子,分析当下缅甸语选修课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云南保山;缅甸语选修课;教学反思
0.引言
随着云南省“一带一路”策略的实施,对于各大高职院校小语种选修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要求必须开设小语种选修课,因此,某院校开设了缅甸语选修课。伴随东南亚各国与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日趋密切,各行各业对于精通东南亚各个语种的人才需求猛增,该区域的语言专业一时成为热门,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东南亚语种课程。但是,相对来说,对于缅甸语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教学,在教学的改革上也欠妥,没有具体分析应对措施,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
1.缅甸语选修课的教学现状
1.1缅甸语课程设置
缅甸语选修课包括了语音学习、基础口语、缅甸语视听说、阅读、缅甸概况、经贸缅甸语、旅游缅甸语、口译等相关内容。选修课程涉及到了多个范围,文化、语言、经济、历史、文学等多个方面[1]。
1.2缅甸语选修课教学现状
保山的某院校开设的缅甸语选修课,由于开设的时间较短,教材主要靠教师收集材料,备课教学,侧重于语法知识与简单口语的教学,仅仅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形式过意单一,缺少专业的缅甸语教师。
2.缅甸语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选修课的课时较少
缅甸语选修课的开设大多数都是顺应国家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作为选修课,课时本来就相对较少,而当下,在该院校中,所有的大一学生便要开始上缅甸语的选修课,采取大班教学的形式,一周两节课,一共要上九周。对于没有一点缅甸语基础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考验。课时少,学习难成为了教学的难点。
2.2学生的兴趣普遍不高
在英语普遍的应用于我国的今日,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会选择学习英语这门通用语言,相对来说,接触的时间较长,学习起来也相对容易。而对于从未接触过的缅甸语,大学生显得有些始料未及,无法激发出对缅甸语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导致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都显得较为低落,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难以做到改变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3师资力量的缺乏
虽然在该院校,缅甸语的教学是一门选修课,但是选修课程没有专业教师的带领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无法让学生学习到相对应的知识。在该院校,只有一位缅甸语老师 其它采取外聘形式,大多数教师在缅甸语教学经验的累积和实践经验的累积方面都显得十分不足,几乎都是在院校开设选修课程之后才进行缅甸语的教学工作;教师不仅缺乏专业的缅甸语教学知识,还缺乏相应的教学实践经验累积;同时,院校对于教师缅甸语的专业培训也少之又少,导致教师的专业性无法得到提升和加强,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不到保障。
2.4网络教学资源的.匮乏
小语种教学的发展相对较晚,能够用于学习的缅甸语网站比较少,能够用于缅甸语教学的网络资源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在近年来,缅甸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好的趋势,我国与缅甸的合作关系相对稳定,缅甸的网络信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教学资源有限[2]。网络可用资源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缅甸语教学的的发展。
3.缅甸语选修课教学现状的解决措施
3.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与途径。由于专业的教师较少,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设置科研团队、增加缅甸语听课、缅甸语讲座等内容,让教师通过对缅甸语的学习,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结合多方面学习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所学知识有效的反馈到教学中去,提升自身的缅甸语选修课教学能力。
3.2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
缅甸语选修课的开设涵盖着一定的目的性,与此同时,缅甸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完善与改进,必须要从课程教学开始。由于对缅甸语感兴趣的学生较少,对缅甸语教学课堂饱含积极性的学生也很少,因此要想教学质量达标,就必须要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缅甸语选修课的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始终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在设计课件方面,必须要用心,可以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缅甸文化、缅甸语基础口语、音标、语法等知识使用视频、音乐、动画的方式播放出来,对于有意识的案例学习、语境学习、对话学习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去,可以设置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其中,更快更好的学习掌握缅甸语的基础知识。
结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小语种在市场上将会越来越受欢迎,而缅甸语选修课的教学反思也是必然的。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学生兴趣等方面对缅甸语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改革教学模式,能够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冬梅, 龙宇. 中缅边境地区高校小语种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用缅甸语专业为例[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27-28.
[2]黎燕娜. 广西缅甸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19(6):32-36.
关键词: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时间不算太长,1995年,国家教委在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召开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内地通识教育的起点。1999年,教育部建立了首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5年,复旦大学率先成立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文理学院——复旦学院。2006年,清华大学启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计划。近年来,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基本在内地高校确立起来。湖北经济学院2011年也针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我校开始重新制定了培养方案,并把通识课程设置正式写入了2010年新颁布的培养方案中。湖北经济学院的通识课程的构成以通识必修课为核心主体,通识限选课和通识任选课作为延伸通识教育的辅助课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通识课程体系。然而处于初创期的我校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有待完善和深入的地方。因而,本人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我校通识必修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主要由封闭式问题组成。调查实际发放问卷650份,收回623份。此外,本人还对学生进行了访谈,认真听取了他们对我校通识课程的一些想法和意见,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目前通识课教学的真实情况。
一、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学生对通识必修课程的认识
调查显示,52%的学生都“知道”我校开设了哪些通识必修课程,但仍有48%的同学“不知道”我校开设通识必修课的具体科目。
61%的学生对通识课程教学在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方面持正向评价,即认为通识课“重要”。但有35%的学生表示通识必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从学生对通识必修课作用的认识上,我们看到67%的学生认为通识必修课是为了“拓宽课本以外的知识面”,55%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人文素养”,42%的学生认为通识课是为了“辅助专业知识学习”,另外16%和12%的学生认为通识必修课的开设可以“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获得人生指导”。可见,学生很大程度上还是把通识必修课程看作一种辅助专业学习的知识学习。
(二)通识必修课程的设置
58%的学生认为我校的通识必修课只能“勉强满足需求”,因为某些想上的课程却没有。35%的学生认为能满足求知的需求,还有10%的同学表示对我校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都没有兴趣,这些课程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本次调查中,有68%的学生对我校开设的通识必修课表示“都没兴趣”,由此可见,我们在通识必修课的内容设置上还存在与学生接受心理相脱节的状况,通识必修课的开设并未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就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于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能引起学生广泛的共识,在此次调查中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如71%的学生表示感兴趣的内容是“文学艺术类”,48%的学生喜欢“历史文化类”,而“哲学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则只有19%和10%的支持率,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我校作为文科院校学生主体大多是文科生的现状。
(三)通识必修课的教学方法
关于通识必修课教学方法的选择,我们看到52%的同学主张以“课堂讲授”为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学应试教育中刚刚走出的大一新生还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但我们也看到还有39%的学生把“课堂讨论”的形式当作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纳入到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中,也有16%的学生赞成“学术讲座”这种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二、对通识必修课程的反思
从这次的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我校的通识必修课的设置和教学还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对于课程的设置而言,全校的通识必修课并未凸显出应有的价值。从数量上来看,我校的通识必修课共有16门课程,而专业课程每个院系平均可以达到30门。而从学分设置来看,除了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和高等数学外,我校的通识必修课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学分平均在2分。因此,对于学生而言,通识必修课设置的权重比例,明显给学生的直观感觉就是可有可无的,它的地位远不及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承担通识课程任务的基本都是我校原有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因为学校更加倚重特色专业导致这些公共基础课教师在专业上未形成强烈的归属感,所以也把对公共基础课的惯性思维带到了通识课的教学中,所以在通识必修课的师资力量中我们也鲜有某一学术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总之,通识必修课这个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却在我校遭遇了不尴不尬的“礼遇”,即看上去很重视,但实际上却缺乏强势支撑的基础和环境。
其次,我校的人文素质类课程定位不明确导致课程缺乏科学的设置和系统的体系。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它应该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但在不少学生看来通识类课程就是一种扩大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的“调味课”,学校也未明确通识课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和前瞻性地位,这样一来,我校的通识必修课的设置很大程度上照搬以往的公共基础课内容和模式,比如我校16门通识必修课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大学英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及其应用、管理学原理、法学通论、就业指导,在其中英语课和政治课占相当比例、各种大杂烩式的概论课是普遍的形式,这就导致学生学习也不过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很难真正意义上做深广的推进性认知。显然,这种为通识而通识的方式,是画饼充饥徒有其表,当然是无法实现通识课程的真正意义的。
三、通识必修课课程设置的建设性意见
教育的大众化实现了大学生数量的飞跃,但并不必然带来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大学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意识”而忽视了教育的“教化意识”,过度注重自然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过分强调狭窄的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不仅实际能力薄弱,而且人文底蕴缺失。于是,我们不得不反省近些年,尽管我们也一再强调把人文素养的提高放在大学教育的重要位置,但为什么教育的结果却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我们在教学中缺失的到底是什么呢?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精神它将会是速朽的,如果一所大学丧失了内在的人文底蕴也将会是短命的。因此,要整饬日趋功利主义的学风,充实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需要在大学课堂上形塑一种精神的力量。由此,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群建设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真正使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典的思想成为学生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自我的精神导师。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探讨通识课程的建设:
首先,大学之道在于“立人之本”,通识课应该从人类文明的深厚积淀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大学》首章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显然,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告诉我们一个人真正通达学问之道,其根本在于精神品格的锻造与提升,社会责任的熔铸与砥砺。很难相信我们的学生如果没有人格意识上的完善,他能够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他能为社会或者为自己所投身的企事业单位承担责任。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与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区别,往往不在于他获得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他由内而外体现出的涵养和素质。因此,我们的通识课首先应该形塑一种人类共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信念,它的来源正在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包括哲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和艺术,从一定程度上讲,它们留给学生的将是受用终身的一种人文精神。
其次,通识课还应帮助学生理解当今世界的状况及其多元化的特质。今天的大学生之所以一踏入社会的大门,很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被现实击倒,就在于他们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往往是脱节的,他们缺乏对社会多角度和更加深入的体察和认知,因此,我们有必要构建与他们所身处的现今世界直接相关的社会知识,从瞬息万变的万象中了解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知识处境,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快地心智成熟起来,而且可以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将所学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增强未来从业的适应性。
再次,在通识课的开设上,我们应该改变以往“概论”和“通史”的内容模式,真正让阅读经典、深度解析经典成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主要方式。以往的公共必修课流于表面、效果不明显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开设的课程试图把要传递的信息全景式地展现给学生,然而学生往往却只能如坐过山车般极速浏览,却无深解,这样的学习效果既不能从根本上去建构一种知识体系,也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深入钻研。我们现在的教育缺失的恰恰是对经典的细读和深读,知识只求浮光掠影,当然印象不深,因此,我们的通识教育不能一味停留在讲史,讲概论,更应有一种向经典学习的认真精神,这不仅可以让学习摆脱浮躁的学风,而且也真正让学生领会原汁原味的经典魅力,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烙印下人类文明的深层意蕴。
大学选修课一般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的内容通常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宗旨, 面向全体在校学生;而专业选修课则一般只有本专业学生可选、大多为专业相关课程或对必修课专业知识的补充, 是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笔者所任教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纯艺术设计类院校, 因此所开设的公共课程当适用于所有艺术设计类专业, 让校内各专业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陶冶情操;如开设美学、古代文学鉴赏、手工艺制作、个人简历作品集设计制作等课程。通过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并持续运行修正, 来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
目前, 包括笔者所任教学院在内的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艺术设计课程已经比较完善, 能较为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知识, 毕业时基本能适应相关设计岗位需求、顺利就业。但学生如果要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 却有一定的难度, 探究其原因, 与其自身的文化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尽管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参加过素描、色彩等绘画培训, 但基本都是针对高考而进行的强化训练;学生们虽具有一定基础, 但对于更高层次的绘画艺术, 如国画、油画、版画、漆画、雕塑等门类了解甚少, 对艺术的理解及鉴赏能力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文学修养方面, 比如古典文学、诗词鉴赏方面也有待提高, 这些文化艺术素养对于从事设计的人来说具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拓展艺术思维及设计内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必修课教学中通常没有安排绘画艺术和文学鉴赏等课程的时段, 因此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 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专业发展来选课, 能够对学生在艺术及文化素养方面的欠缺进行全面补充, 为学生的设计思维升级提供便利条件, 为培养更全面优秀的设计人才奠定基础。结合现有情况, 笔者阐述几点想法:
首先, 在艺术设计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程中可开设中国画、书法篆刻、油画、版画、漆画、雕塑、陶艺、民间美术、古代文学鉴赏、纸质及数字化个人简历设计制作、网店美工等选修等课程。有的专业已将上述课程中的一两门列为必修课, 则该专业学生自不必选其作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不在于其名有多响亮、多高大上, 而在于名副其实, 能充分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储备。以在校师生求实上进的整体精神风貌, 经过精心准备的上述课程开设后当会受欢迎;同时, 由于艺术设计课程多偏重于感性, 还可开设工程制图等偏向于理性的选修课程, 以弥补并适当改变不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见数字就头晕”的不足。
其次, 高校通常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任选两门到三门公共选修课进行学习, 每门课程的授课时间通常不多, 按每周一次、每次两学时来算, 可以在一个学期内授完;授课地点则根据课程所要求的硬件条件和报名人数, 来选择普通教室或大教室、专业课工作室等;授课时间可安排在周末, 以避免与正常必修课教学或其他教务及文体活动相冲突, 如此安排既不会给学生的增加多少负担又可以丰富学习生活。在授课时, 教师应提前公布每次选修课的内容及学习重点, 以及在两次课间隔的一周时间里, 学生所应完成的作业和任务;教师在每次上课时都应抽查学生们对上一次课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如开设美学、古代文学鉴赏等课程时, 可在每次课结束时布置课外阅读、赏析任务并书写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字数不要太多, 以免空洞或抄袭) , 下次上课教师抽查并点评;开设绘画书法等动手操作的课程时, 则可在课堂上示范技法并作基础练习, 但要求学生在课外一周时间里完成一定的训练量, 下次上课教师检查等。
最后, 选修课程的学习形式除了课堂教学外, 还可以运用网络形式。近年来随着教育管理部门倡导的“世界大学城”在线教学模式的普及, 许多高职院校师生都有个人空间账号, 充分享用网络互动学习之便利。公共选修课教学当鼓励授课教师开设网络课堂, 即在个人空间中上传课程内容资料、布置学习任务, 以方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自主进行学习, 以弥补课堂学习或偶有缺课之不足。同时, 由于两次上课间隔时间有整整一周, 一周时间内学生要应付各种必修课、学生干部还需应付学习之外的各项活动, 当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时, 对选修课中的知识点、技法也难免有所遗忘和生疏, 因此, 网络选修课的建立和完善将十分必要。教师可通过空间来管理选修课教学, 将知识点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上传于大学城空间, 并开设互动栏目, 方便学生留言、提问并及时解答, 同时部分作业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空间提交, 便于检查评价。
综上所述, 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对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同时网络教学模式的普及也为开课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和补充;选修课开设、授课、作业过程中还可能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需要师生们不断进行摸索磨合, 逐步充实完善。笔者在此谨抛砖引玉, 阐述一点想法, 期待今后在更多同行的指引下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栾金花, 耿艳秋.高校选修课的教学功能[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2) .
[2]张婉春.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管理现状与对策[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1 (09) .
一、要有系统的安排和计划
作为选修课应该安排在高一和高二两个时间段按计划完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只有计划到位我们的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在一学期完成指定阅读书目,这是整个高中阶段阅读系统工程必须做好的计划,我在实际教学中曾拟定了一个两年计划,经实践后修改如下:
高一第一学期。晨读内容:《论语》背诵。阅读课内容:《红楼梦》《三国演义》《西厢记》《现代诗歌选集》《谈美书简》。
高一第二学期。晨读内容:《孟子》背诵。阅读课内容:《子夜》《茶馆》《巴黎圣母院》《泰戈尔诗选》《哈姆雷特》《雷雨》。
高二第一学期。晨读内容:《庄子》背诵。阅读课内容:《唐诗宋词选》《家》《边城》《复活》《普希金诗选》。
高二第二学期。晨读内容:复习背诵《论语》《孟子》《庄子》。阅读课内容:《史记》《欧也妮葛朗台》《尘埃落定》《呐喊》。
二、要有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
陶行知曾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古人也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任何一种教学都需要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现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
1.文学体裁开设式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也可以按照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分别开设不同的经典著作选修课,如:诗歌可设《大唐诗歌》《古典诗歌名篇选读》《外国诗歌选读》《中外哲理诗赏析》等;散文有《文言散文选读》《中国当代散文概说》《杂文大家名篇选读》等;小说有《港台小说欣赏》《中国现代经典小说精读》《鲁迅小说选讲》等。
2.经典专题探究式
专题学习可以让学生就一个内容进行深入研讨和探究,使学生对此可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拓宽知识面、系统知识点。教师在开设这类选修课时,应该围绕语文学习的需要,选取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专题来开设,使语文学习更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如“古代诗歌中的写月诗”“金庸笔下人物谈”和《中国古代寓言》《客家民居》等等。
3.交流课式
传统的讲授课让学生被动学习知识,即使有比较灵活的提问,学生也只是作为一个回答者,并没有全身心投入。交流课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自由交流有利于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题材进行开课交流。如针对新闻,可以开设“我看社会热点”“××节目观后感”等;名著交流课,可以开设“我看红楼梦”“千年追梦庄子”等;另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写作交流课、影评交流等。
4.走进社会大课堂
语文的活水之源是生活,要让学生感受自然,关注社会。如组织活动,进行《山水田园诗精读》《景点名联赏析》《名人·名山·名文》等的学习;关注社会的《广告词设计》《经济随笔选读》《××(社区)文化》《当代流行歌词》等。让学生自主选题,课堂自由发言,自由交流。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配上音乐,在读、念、赏中领悟生活的乐趣和奥秘。
5.活动参与式
学术性选修课以短期课程或讲座的形式出现,而趣味性选修课则可以各种活动辅之以讲座的形式出现。所谓趣味性选修课,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旨在发展其文学方面的特长和技能。如朗诵、影視评论、戏剧表演等等,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更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语文学习的领域,使之缤纷多彩,生动活泼。这些选修课我们可以采用学生活动参与式,让学生开展诗歌朗诵大赛、辩论赛、戏剧表演等,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高对文学的理解和感悟,让他们以青少年特有的激情去演绎文学。
三、选修课要体现教师的特色
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事实上,创新就是一种个性特征,学校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的个体化创新能力。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而选修课则可以适应学生这种求新求异的思维特点。爱好诗歌的可以引导他们尽情遨游在诗的海洋中;喜欢音乐的可以帮助他们试着用音乐的语言去读解一篇篇美妙的散文;沉醉于武侠的可以带领他们一起去研究武侠小说的发展源流,一起去品味描写语言的精妙,使之从对情节的简单了解发展到更为理性地去观照武侠作品……而这一切需要教师的渊博知识和扎实的功底。
四、要处理好学与考的关系
既然是一门课就免不了有检测,只讲不考,教和学的效果都难以衡量,但考的形式可以更自由、更灵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许更高。因而,我们选修课的考核可以是开卷的,可以是写论文,也可以是口头的答问,或者是竞赛的形式。对经典专题探究式,我们可以用论文的考察方式,放手学生去查阅课外资料,编辑成文,结束时进行成果展览。朗诵、影视评论、戏剧表演等活动参与式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
【专业选修课开设方案】推荐阅读:
市场营销学专业选修课05-31
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论证报告11-20
选修课论文封面07-06
语文选修课总结10-20
大学体育选修课12-13
选修课作业步骤01-09
选修课舞蹈鉴赏论文05-26
选修课影视鉴赏论文06-06
选修课教学管理06-19
英美文学选修课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