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作文:关于教育方式的看法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英语作文:关于教育方式的看法

高中英语作文:关于教育方式的看法 篇1

正方

教育应该激励孩子快乐成长,应该让他们享受只有在童年时期才能拥有的幸福。

反方

真实的人生就是快乐与痛苦同在,在童年时期也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请你为学校的英文校报写一篇文章,向同学们介绍这本新书以及其引发的讨论,并表达你自己的观点。

要求:(1)词数150个左右。(2) 文中不得提及考生所在学校和本人姓名。

参考例文:

A debate heated up recently, thanks to Amy Chua’s book about a Chinese “tiger mother”. In her latest book entitled “The Battle Hymn of a Tiger Mother”, Amy describes how she adopt s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s to educate her children, which is considered by many westerners to be too hard and inhuman.

One of the issues being discussed after the book was published is whether early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children’s happiness. Those supporting the idea argue that early education is intended to help children grow up in a cheerful atmosph ere and inspire them to better themselves in an all-round way. Therefore we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enjoy the happiness which can only be found during their childhood. On the contrary, people holding the opposite view insist that since in reality life is full of happiness and pain, children should be well prepared for that even during childhood. Otherwise, they would find it hard to adapt to life in the future.

高中英语作文:关于教育方式的看法 篇2

一、各阶层的重视

(一)学校领导阶层的重视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执行者,各个高中的各项举措决定了新课程改革获得的效果。而学校的领导阶层作为学校各项措施的决策者,对高中音乐教育能否搞好起着决定作用。

(二)家长阶层的重视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造成了社会上普遍把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优劣的重要标准,这给学校造成了很大压力,使得部分高中对音乐等非高考科目采取“缩减课时,让位主科”的做法。家长阶层的重视,是高中音乐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三)教师阶层的重视

由于没有高考的压力,许多音乐教师也失去了动力,自身对音乐课也不够重视。音乐教师是高中音乐教育的实际实施者,只有音乐教师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学生阶层的重视

许多学生因为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把音乐课当作“副科”,认为上不上都无所谓,有的甚至觉得开设音乐课就是浪费时间。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对音乐课不重视,也会导致音乐教育效果差。

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师范教育课程和教法陈旧落后,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双基教学层面,只会照本宣科地去传授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的音乐教师始终把自己的角色简单地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者”上,教学方式就是采取“我教你学,我唱你听”的传承方式。1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

(一)教师应该是引领者、促进者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教师不能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学习方法。

(二)教师应该是合作者、交流者

教师应该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能总是一节课从头讲到尾,让学生当听众。教师与学生要相互合作,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合作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多采取提问、讨论等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教师应该是设计者、研究者

一节好的音乐课不是一份简单的教案,它更需要音乐教师花费心思去设计,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起来。同时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仔细研究,以研究者的目光分析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加以改进。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提出:“我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2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一)尊重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

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被迫地进行音乐学习,那就不会产生有效的学习效果。3我们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相联系,适时进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让学生展示自己

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课堂缺乏展示空间。音乐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赋予学生“讲”的权利、“练”的情趣,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教师应当立足教材,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灵活组合收集来的各种材料。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以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之间的共性作为突破口,就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英语作文:关于教育方式的看法 篇3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重点

今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刻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笔者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长方式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取得积极成果。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经济规模的扩大,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鉴于此,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通过进一步深化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了新时期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进一步提出,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而把过去我国一直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或质量改善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新时期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点分别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方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了概括。结合“十二五”规划,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扩大内需为主导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长期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内需为主导,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市场庞大,内需潜力是发展的最大优势。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牢牢地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扩大消费是提高经济内需型增长的根本途径。释放我国的内需潜力,关键在扩大消费。从消费的需求看,重点在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从城市与农村来看,方向在统筹城乡发展,将农村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逐步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要处理好内需中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应当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把增加消费需求作为主要的着力点,把投资增长更多与扩消费、惠民生结合起来,实现一举多得。扩大内需另一个巨大潜力在于统筹城乡,也即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会突破50%,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这不仅会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由农民变成市民以后,其消费支出将大大高于在农村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城镇化战略转折的机遇,使其内需巨大潜力能够持续地、有序地释放出来。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制约未来中国发展的巨大瓶颈之一。区域协调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乃至于发展的后劲,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要统筹考虑,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贯彻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此,国家应在区域发展整体布局思路的前提下,以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两个基本支撑,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国家扶持机制。鼓励区域之间开展优势互补的合作,鼓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技术、资本和产业。同时,要增强国家区域政策的整合能力,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的政策支持,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三)科技创新是关键

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最关键的措施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应下大力气,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发展品质和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技术创新,企业是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于提高原创能力,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2010年,国家相继制定了科技、人才、教育三个方面的中长期规划规划,这都覆盖“十二五”,需要认真加强执行。在此基础上,我国“十二五”规划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可以带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是现在全球都在抢占的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四)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承载能力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解决好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发展压力前所未有,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前所未有。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我国确实单位能耗高,对我国来说,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极为紧迫的重要举措。当然,针对国内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浪费,节能环保不仅可以产生生态环保的效应,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通过倒逼机制形成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调结构、上水平。这样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

关于养成教育的看法 篇4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家庭养成教育是重中之重

长春工业园实验中学 贺晓凤

论文摘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其中家庭养成教育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家庭养成教育

学校养成教育

社会教育

幼儿

学生

品性

行为习惯

我有一个亲戚,在外地打工,孩子没人看管,暂时寄宿在我家里。我对孩子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就答应了下来。孩子读小学五年级,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已经是读五年二期的学生了,几乎没学到什么知识,写出的字已乎无法辨认,爱游戏爱漫画爱零食爱玩具,爱零花钱爱撒谎爱玩爱咬指甲,不知道什么叫学习。要改掉这些习惯谈何容易,愁得我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不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完全凑效,最后只得放弃,因此我生出诸多感慨——对孩子的养成教育真的太重要了。

最近看了几个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报道、访谈,主持人谈到最多的是“子弟教育”问题,说要在学校教育方面下苦工夫。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完全没有提到,甚至连政府、公安部门都这么认为。把儿童和青少年存在的一切不良现象的问题,几乎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这包括学生安全、犯罪等问题。就连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务劳动等的教育都让学校负责,这样就无形地把家庭养成教育等同了学校教育。夸大和泛化了学校的功能,把过重的任务放在学校的身上,让它担负着本身的压力和越俎代庖的压力。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都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都是这三方面合力的结果,如果三方面教育步调统一,互相促进,它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反之,教育影响就被削弱。在三方面的教育中,家庭的养成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我看到过一则资料: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者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家,60多个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7个是杀人犯,60多个犯过诈骗和盗窃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这两个家族的历史说明什么?良好的的家庭环境、父母优良的家庭教育、父母的素质如何,对下一代的影响很大,或者说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养成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婴儿落地到幼儿上学前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家庭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在这个过程中进入的最基本、最初步教育的社会群体,特别是早期的养成教育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都难以起到的奠基作用。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 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从心理学的解释中,可以认识到: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还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对学生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

人的成长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家庭的养成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助手和补充。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哲理性很深,它深刻地说明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养成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近年来家庭养成教育更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家庭养成教育可以理解为由家长按国家、社会的要求,对孩子实施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养成教育,在相同的家庭条件下,由于实施的家庭养成教育不同,其效果也不同。我国现阶段的家庭养成教育,是由家长和其他年长成员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培养人才的需要,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配合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对孩子实施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正确的家庭养成教育应该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参照园、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进行,以配合园、校教育,使之完美。使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

家庭养成教育有着早期性、基础性、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儿 童的可塑性很强、善于模仿、意识单纯、是非能力差,行为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俗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良好的家庭养成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分清对错、善恶、美丑等,会使人终生受益,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克服把家庭养成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协助老师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而应看成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一个工程。教育的重点应以品德、习惯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包括家务劳动、青春期的教育、个性意志的形成、生活习惯等方面,这样就提高了孩子的综合素养。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志士都是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养成教育,日后才成为名家、大家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家庭养成教育。家庭成员的态度、习惯、素养将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总有一些走向两个极端的家庭,如有些家长遵循“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古训,总认为严格就是好的,对儿女的教育采用防范的方法,生怕儿女变坏,于是整天盯着,看着,跟着,说着,于是矛盾不断,冲突不断,这无疑是最坏的家庭教育。还有的家长则对孩子却是百般迁就、溺爱,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都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在家庭养成教育中,往往会制订一些“规则”,如: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晚上8:30前睡觉、上床后听半个小时故事等等。对于这些规则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一忙把什么都忘了。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比如:星期天的晚上,妈妈正在赶第二天要急用的材料,6岁的儿子一个人觉得没事可做,一会儿一会儿跑来问妈妈:“你陪我出去 玩,好不好?”“妈妈,你什么时候好啊?”“妈妈,我的雷达车找不到了,你来帮我找找好不好?”„„不到3分钟,儿子就来了4趟。妈妈觉得真的是很心烦,实在无法安心写材料了。这时,妈妈想到了儿子平时最爱看《奥特曼》了,而且一看就是很长时间,非常专注(平时,妈妈是绝对不让儿子看的)。于是,妈妈帮儿子开好了影碟机。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儿子再也没有来打扰妈妈,妈妈终于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工作。从表面上看,这个妈妈似乎处理得很好,儿子终于不来打扰妈妈了,她也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我们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在此过程中妈妈在使用负强化手段,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埋下了伏笔,使他的行为也得到了巩固。当他下次想看“奥特曼”时,第一反映就是围着妈妈、烦妈妈。

在家中所作的一些决定或叫规则,所有的家庭成员也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也会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儿子在幼儿园能自己进餐,在家中却不能,每次都要奶奶喂。妈妈很着急,觉得这样下去总是不好的,于是,决定从今天开始,让儿子自己吃饭。到了晚餐时,妈妈说:“宝宝长大了,能自己吃饭了,是吗?”宝宝点点头。由于习惯了有人喂,所以宝宝吃得很慢,奶奶几次想要喂,都被妈妈阻止了。等大家都吃好了,宝宝还没吃好,而且弄得满桌都是,奶奶再也看不下去了:“还小吗,才6岁,喂喂也没什么„”这次,妈妈再也没说什么。这样,孩子的习惯不但没有养成,反而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试想:如果下次妈妈要再让孩子自己吃的话,孩子肯定采取的是相同的措施:反正有人喂的嘛,不急。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当下家庭养成教育却存在一些问题。其最大的误区,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定位”上。定位不明确,职能不明确,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又管得太多,致使很多家长“错位”现象严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我认为关键是两个东西: 一是品性,二是习惯。前者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自己是个好人,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后者确保他一辈子成为一个好人。这两样东西正是家庭养成教育的主要任务。现在,做父母的大都只有一个孩子,对教育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们没有把上述两个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孩子能识多少字,能背多少古诗,是不是能歌善舞,是不是能弹琴画画。社会上针对家长的关注点,开发出各种培训班来投其所好,于是,孩子从小就被迫接受各种培训操练,失去了童趣与天真。家长也参与其中,或当陪护,或当陪练,弄得身心疲惫。适当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本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实施家庭养成教育时,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不是其主要任务,更不能作为唯一的内容。从结果上看,这样做只能是劳命伤财,缘木求鱼。

教育孩子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是家庭养成教育的首要任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如果一个人始终认定自己是个好人,那么他这一辈子就不太会在人格上、道德上出大问题。如果一个人在行为习惯上没有问题,不论他将来做什么,他都有可能走向成功。孩子是一张白纸,这张纸上呈现什么底色,绘成怎样的图画,关键在于他的童年成长期,关键在于家长的构想、设计。此外,家庭养成教育的属性也要求家长须注意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情景化、生活化。譬如,看到花草树木,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尽量自己去做;教导孩子尊重老人,和同伴们和睦相处,养成懂礼貌的习惯。同时,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养成他们好动脑、动手的习惯,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鼓励。此外,家长的自身形象也很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比空洞的说教有用得多。

现在的企业管理中常用到这样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我认为它对于教育人也有很大的意义,细节在人身上的体现就是“习惯”。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人在7岁以前习惯、语言、思想、态度、情绪都打下了基础,基础打得不好,健全人格就难以建立。”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为重要,它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生活有着深远影响,好习惯能使幼儿终生受益。很多家长觉得培养幼儿习惯是幼儿园、是教师的事情,只要孩子会学习,那么吃饭、收拾玩具、整理书本家长都可以代替,家长们还说:“这些事情孩子大了就会做的,现在只管学习”。虽然家庭不是专职的教育机构,家长也不是专业的教育人士,但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家长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家长在家庭养成教育中应该该怎样做呢?

一、“以身做责”:幼儿期孩子喜好模仿,并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习惯。家长应注意为孩子树立好榜样,任何事情从自身做起,凡是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也必须做到,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要坚持下来,却是更要考验家长持之以恒的毅力。有个孩子每天上幼儿园迟到,而他入园的时间又是进餐结束的时候,他每次都不能吃到热腾腾的食物,老师们看在眼里很是心疼,于是每天早上特别留一份,如果冷了就再热一下,可是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将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映,并将其中的弊端很诚恳的解释给他听,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能够在晨间活动中看到孩子的身影。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孩子又迟到了,问及家长却将责任推到了孩子的身上,说他起不了床。可以说,培养孩子习惯还得从家长自己做起,更要避免受到自己的情绪和心情的影响。

二、多用正面教育,慎用责罚:要多给孩子鼓励和赞扬,少责骂和殴打,但是过于严格或是过于宽容都不适合孩子发展。有个小女孩很乖巧,生活学习都不用家长操心,可就是胆小,缺乏自信心。在与孩子的妈妈交流了以后我们才知道,孩子的爸爸对其特别严格,他自己就是接受棍棒教育长大的,他觉得孩子就得打更何况是个女孩,不严加管教是不行的。爸爸的态度使孩子唯唯诺诺,在爸爸身边不敢做错事情,可是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爸爸又很吝啬去赞扬孩子,觉得表扬多了就会骄傲。于是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犯错,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懂得道理,所以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如何改正,才是主要的。而对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儿,要更加耐心,不断用语言强化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三、教育态度一致: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常常不能保持爱的度,对孩子的爱应是长远的,而不是溺爱、放任自流。家庭成员中,不能一个对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另一个却维护偏袒孩子,这会使得孩子变成“两面派”。这样的情况多数是出现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长辈已经完成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对于年幼的孙子喜爱大于责任,还会常常拿出当年的育儿经说教,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是要自己尽到责任的。还有的三口之家,或是妈妈或是爸爸总是扮演好人的角色,使得对孩子的教育很难开展。但是,做为幼儿的监护人,有责任和义务就孩子今后的发展与其他家庭成员进行讨论,让所有人意识到教育不是短暂的行为,而是长久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完成的。我想为了孩子的明天,家长们要能够把对孩子的爱放在心里。其实家长教养方式的改变是为自己而变,为孩子而变,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为他今后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失时机地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当孩子自动想要尝试新事物时,大人就算已经预知会遭到失败,但仍应该让孩子去试试看,也就是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的滋味。在有的家庭中,当孩子在准备做新的尝试时,家长或是说当心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 了,这样既剥夺了孩子尝试新事物、获取新经验的机会,又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家庭养成教育中必须要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

父母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肯定、鼓励他们。对于事物的发展总有他的两面性,父母的目光千万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记得有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说得非常精彩,对每一幅画都是持表扬肯定的态度,当老师拿出一幅画得乱七八糟画,老师看了看,满怀惊叹地说:“大家看啊,这幅画,他用了多少种颜色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我觉得所有的父母们都要向这位老师学习,深入挖掘孩子的优点,充分肯定孩子。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样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就会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 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面对一只新装好的小钟,两只旧钟都有古道衷肠,可是,“一只旧钟”有教育但没有艺术,“另一只旧钟”是有教育又有艺术,很容易让人想起生活中的许多教育现象。

一个小男孩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希望自己长大,每长大1岁,他就自豪地说:“我是大哥哥了!”可是上小学一年级以后,他就非常后悔自己长大了。因为老师说以后就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想学就学、想玩就玩,每天都得写作业,每天都得按时上学,不交作业或者迟到了就得挨批评,不团结同学要挨批评,不遵守纪律也要挨批评„„总之,要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做一个刻苦学习的好学生!男孩儿回家问妈妈上学是不是一直这样苦?妈妈说:“上学很快乐呀,写作业能学习更多的知识,按时上学就是锻炼身体,周六周日想睡懒觉就睡懒觉,妈妈这辈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上学!”“妈妈不喜欢上班吗?”“喜欢!我更喜欢上学的儿子,看到你高兴地上学,妈妈上班就像上学一样高兴!”听了妈妈的话,男孩儿入学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

其实,妈妈和老师对孩子的要求是一样的,只不过老师像“一只旧钟”一样从负面提出警告,进而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害怕,妈妈则像“另一只旧钟”从正面引导,让孩子感觉到轻松和快乐。于是,上学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孩子上学的心态却改变了,学习的效果自然随 11 之提高。学习就像钟表的滴答摆动那样漫长而简单,只要每次付出一点点,最后就收获“3200万”那样巨大的进步与快乐。

“另一只旧钟”的教育艺术至少有两点可供家长模仿。说正话不说反话,给孩子信心。教育就是期望对方接受忠告,怎样使自己的忠告入耳入心呢?首先就是给对方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不是把对方吓倒。“一只钟表”的“担心”和“恐怕”把刚要参加“工作”的小钟表吓得事情还没做就说“办不到”,以后“吃不消了”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这等于给自己树立一个假想的敌人,人为地形成心理障碍。而“另一只钟表”鼓励小钟表“不用害怕”,小钟表就决定“试试”,一试果然没问题。孩子学习会遇到大大小小很多困难,家长要像“另一只闹钟”那样给孩子多提供正面信息,让孩子对困难形成积极的应对态度。说小数不说大数,指导孩子操作。小闹钟涉世尚浅,第一次听说“3200万”这样的天文数字,他还没有积少成多、化难为易的丰富体验,所以“吃惊不已”,以至认为自己“办不到”,而“另一只钟表”指导它:“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小钟表能够操作这种“简单的事情”,最后他完成了“3200万”的工作任务。平时家长不但要给孩子提出正确的要求,更要善于指导孩子可行的操作过程,这样孩子才能像小钟表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地完成各种任务。

还有个这样的故事:有个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 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岁月的沧桑让渔王攥了一大把捕鱼的经验和窍门,他想把这些秘笈传给儿子,渴望他们通过捷径再速成一个渔王。但是“招数”不对路,导致欲速则不达。

做父母的也拥有像渔王一样宝贵的人生财富,又何尝不急切想地传授给孩子呢?一位妈妈牵着儿子快走到幼儿园门口了,妈妈问儿子:“你是不是觉得今天走的时间短一些?”儿子点了点头。“你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以前咱们绕了一个弯,今天没绕弯。你再跟妈妈重复一遍,“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儿子重复了一遍,妈妈赞赏地摸摸儿子的头说:“对了,以后记着,啊?”儿子又很乖地点了点头。其实,孩子虽然对“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点头了,但他只是一种被动的附和与生硬的记忆,不可能真正理 解这个几何原理。这位妈妈和渔王一样忽略了有效教育的一个关键词:体验。

对于幼儿和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来说,教育的重心在于丰富他的“体验”,即直接经验。学习理论研究成果发现,孩子的知识来源并不是父母耳提面命传授的直接结果,而是主动积极建构的成果,这就是说,他必须获得真实完整的生活、游戏与学习过程,既积累经验也遭遇教训,而只有经验没有教训的学习结果不能内化为孩子的认知结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没有获得“真才实学”,顶多只是死记硬背但不会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

这位妈妈可以换个方式让孩子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真实体验,比方说:走到铺垫瓷砖的人行道上,妈妈在地面上圈出两米见方的正方形,指出正方形的任意两个顶点,然后问孩子:“这两点之间,我们怎么走最短呢?”然后让孩子量步,走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步数肯定少,走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步数肯定多。这种方式更加直观地向孩子展示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真实含义。妈妈用手表或者手机与孩子一起计算两条路线所用的时间(当然走两条路的速度要一样),孩子通过亲自观察、比较可以得出“抄近路更快一些”的结论,其科学道理的实质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是一样的。这样即使孩子对“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等词汇不明白,但这三个词有机联系起来的几何原理他已经有所体验和领悟了,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在重点谈了家庭的养成教育发后,学校又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青少年在上学这段期间,受到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最牢固的,它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青少年教育中心在学校,因为学校教育有很多优势。首先,学校,是对孩子进行专门教育的机构,应该是对孩子进行知识、技能、品行等更为全面的补充教育。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最集中,一天中除了睡觉、吃饭,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学校教育范围内进行学习,全身心地接受学校的教育和各种知识的传播。学校有着积极向上的氛围,它给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优雅的校园、整齐的校舍、干净的楼道,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环境的布置,这些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有着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学校的育人功能是按国家的德育《规程》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所以学校的教育是主体,它对一个人起着动力、导向、保证作用。

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试试:

一、组织学习,规范训练

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风校纪,让学生明白在学校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上下楼梯 靠右行,不在楼道内奔跑、追逐,放学跟路队,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每日一诗每日一句激励的话,经典诵读,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把训练贯穿于学生的一日活动之中,因为学生年纪小,常常不大能明白一些大道理,但这时若能给予他们很好的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那样做的好处,等到他们长大了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此时,良好的习惯也已经养成了。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但要养成好习惯,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则是一个十分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要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的练习。特别是针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矫正起来比较难,要克服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并不提倡苦行僧式的训练,如果孩子光是苦练,过不了多久就会感到厌烦。所以,不妨“苦练”与“趣练”相结合,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例如培养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就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来进行,抓住去商场购物、乘车买票、外出游玩等机会,提醒和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好礼貌用语。如乘车时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要诚恳地向对方道歉,说声“对不起”;售票员递过来车票,最好道一声“谢谢”;中途下车跟朋友分别,要记得说“再见”,等等。这种自然的生活场景对孩子培养良好习惯十分有利。训练的过程是痛苦的,即使学生们不愿意,也要鼓励他咬着牙坚持下去。训练需要一个 过程,因为好的习惯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巩固,不可能一蹴而就。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培养习惯是个长期工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人的行为往往具有惯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情况就会出现反复。所以,在进行训练时,一定要反复抓,不能放松,即使学生在某种行为上已经表现很好了,也要反复抓。

二、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学校一—家庭相结合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所在,是学生轻松、快乐、有序、有效地学习的必要前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收益终生。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社会教育又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社会教育无处不在,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极为广泛,社会教育既是多方面的,也是终生的。凡是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人际关系等,都会对学生浸透着许许多多的影响。尤其是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侵染、安全诚信、不良文化因素等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危害,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社会信息进行反馈,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中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要深入到社会的大课堂,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扩大社会交往,养成现代素质。学校面向社会,社会参与教育。只有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好,才能使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需要,也才能使人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紧密联系。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设的“生活教育”,实践和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一个社会人。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走进学校时,已经是在一定教育基础上的继续教育。学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引申、补充和完善,是连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枢纽。其中,良好的家庭养成教育对学校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补充和促进。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地与社会联系,使社会了解学校的状况,动员社会力量为学校的教育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消除不良的影响。

关于网络在线教育的一些看法 篇5

1. 在线教育可否代替传统教育,这是个伪命题。这是个老话题,也是个伪命题,笔者曾经就此到场过过细的讨论,但忽然发明,陷入这个话题争论对付实战彷佛全偶然义。正如汗青从师徒教育进化到学堂教育,再到买办教育的生长履历,教育模式对个另外讲授结果是不停弱化的,但其生长满意了教育服从和尺度化的需求。考前培训一对一辅导在线学习也是如此,它只是提拔教育服从的帮助本领,与传统教育并无辩论。对付用户而言,这雷同必要快餐的人去麦当劳,爱美食的的去吃全聚德的区别

2. 和十年前差别,在线教育的大环境简直到来了。互联网生存方法的遍及,家庭网络的大面积提速,90后消耗群体的崛起,网络付出环境的成熟,这都为网络教育提供了精良的配景条件。更要害的是,年轻人的事情节拍提速,生存本钱的增长,职业竞争的加剧,这使得民众对线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提拔。前者是必要条件,后者是需求牵动,因此,在线教育的时机简直与十年前绝对是差另外,就这一点可以说,在线教育的东风简直来了。

3. 外洋和海内的在线教育,大概基础不是一回事儿。社会体制差别,教育大环境差别,民众的生存压力差别,民众的学习目标差别,这些统称为“你懂的”的种种差别,使得线下的传统教育的环境都纷歧样。而在海内,仅靠管帐的在线培训就能支持正保教育在纽交所上市,依赖教辅培训就能有N多大机构做得风生水起,这在外洋有没有可以类比的,笔者也还真是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一个民众的住房、医疗、教育等底子需求得不到全面保障,年轻人生存压力与日剧增而,职场生长是多数人的唯一生存出路的社会里,在“教育成绩抱负”的理念异化成“教育转变运气”的时间,非功利化的教育远远不及功利化的培训来得着实。因此,这种无奈的近况注定教育环境、贸易时机完全差别, 与其阐发名校公然课的贸易模式和外洋的在线教育生长偏向,不如站在地平线上去阐发什么样的在线教育可以大概帮助国人快速升级人生。

4. 三个板块,间隔创业者近来的大概有一个半。在线教育最让人高兴的是想象空间。然而实际是,现在在海内市场上可以大概得到收入的只有三大板块,即成人培训,K12教辅和学历教育。许多人理想的“在网上付费分享技能”,大概面向纯粹的知识型、兴趣型的的第四大块实在并不存在,由于民众还没有为非功利性目标付费的学习风俗,此中已经有不对败案例。

在三大板块里,学历教育来自于体制内的学校,把体制内课程在线化,再与学历挂钩,这一点很难碰触。我信赖这个板块肯定会催生几个赢利的公司,但这些公司不在咱的讨论范围内。面向K12的在线教育,囿于中小门生的自制力的因素,使得这个偏向不停在争论中。用户对品牌的追逐,使得学而思等大机构占据了半壁山河,但创业者仍旧可以在产物创新和二线都会推广上做文章,因此这个偏向上至少有半个板块为创业者开放。值得光荣的是,成人教育范畴的空间仍旧是充足的,只要培训考据的大环境稳定,这个范畴每年都市有新的大批门生汹涌而来。网校首页大快要300个学科的种种培训学科,每个学科都有网校提供课程火爆招生,这便是例证。在这个偏向上,语言类、外贸类、建工类、财会类等偏向,现在仍旧有深度可挖。

5. 将来的在线教育之争,肯定是产物体验之争。对付行业而言,既有的线下教育已经完成了各培训偏向的底子结构。正如前文讨论的,在线教育作为讲课东西,起到的是进步旧有模式的教育服从的作用。要是市场对在线教育有需求,那也是对线下课程的互联网化的需求。因此,偏向创新虽然紧张,怎样把线下教育转化成有用的线上课程,怎样提拔线上讲课结果,这肯定的将来的竞争点。

就实际而言,当前盛行的在线教育方法是视频播放。这种模式虽然有其上风,但业内的人士已经了解到,单纯的视频播放缺乏互动性,很难更好地模仿真实的讲授历程和学习气氛。从互联网的UE及技能角度,重新计划实现讲授平台,这对互联网产物身世的创业者而言,貌似不是很难。 因此,可以大概把成熟的线下课程,有用的变化成成熟的线上课程,这是创业者的发力点,也是新兴在线教育机构与传统机构的竞争时机。

6. 在线教育的素质是教育,要害在互联网。作为教育行业,其办事内容和素质在于讲授本领,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就在线教育创业范畴的讨论,笔者以为,此中的要害照旧在于企业的互联网本领。先做个纯粹逻辑推导,即,要是互联网教育的要害在于教育,那么为什么海内浩繁的教育培训企业中,为何没有出现多家在线教育的巨擘。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履历的缺乏不停是困扰这个范畴生长的紧张题目。

教育产物的素质是办事,互联网的素质也是办事,但此中的要害是,互联网是办事的第一窗口,要是没有精良的互联网体验,再好的教育办事也无法转达给用户。反过来讲,任何一个在线教育的机组建立之初,只要不是本着忽悠大众的思绪,那么肯定会有本身的讲授构造、教法研究和师资筹办。即便这些本领还不可熟,但精良的互联网体验下,完全可以通过办事补充临时缺憾,为讲授本领的成熟夺取时间。因此从行业实战的角度,我们可以天然地得出一个结论,即,在线教育的创业和行业生长,应该从提拔互联网本领入手。

7. 东风来了,抽芽还得靠本身。先吐个槽,我们可以看到,当前较大的在线教育机构的网站,其页面计划还停顿在web1.0期间,十个用户进去有九小我私家会说眼花狼籍。仅网校的客服就常常遇到用户告急,帮助用户在网校完成注册和选课流程。要是那些探求学习课程的学员,有一部门人由于眼睛疼而脱离,一部门由于课表乱而失去选课耐烦,一部门由于产物体验不知心而动摇了对办事的信心,那么很难说在线教育的市场空间不敷大。电商也好,微博也罢,之以是可以大概深刻地影响民众生存,除了大环境之外,也在于运营企业所下的内功,造就和创造了市场。就连业内子士也认可,海内教育行业的互联网程度团体广泛偏低,在这种行业状态下否认在线教育的远景,这简直为时尚早。因此,对付网络教育的春天是否到来,岂论是多方照旧空方看法,都应该抱以审慎的态度。行业的春天是否到来,要害还在于行业内的企业怎么做。

8.千里之行,始于SEO 。与其他热门的互联网模式雷同,在线教育面对的市场推广的竞争同样惨烈,只是惨烈之处差别。电商和其他生存办事类面向的是大众需求,而教育培训面向的是相对小众需求。在微博上群发一条“化装品打折”的信息,全部女性读者都是潜伏用户;而在微博上发一条“雅思培训”,恐怕很难找到要批量推送的工具。同时,没有几多机构可以大概拥有新东方、举世、中华管帐网校如许的品牌驱动力。因此在推广上越发依赖于用户的自觉需求的立室。君不见,任意搜刮一个学科,百度上的推广链接占了首页的多一半,这种付费点击也不是创业企业们可以大概蒙受得起。因此,从实战角度,在线教育机构的推广难度不容低估,其营销的难点甚不在于创意之争,而在于推广通路之争。照旧从SEO开始吧,岂论结果多慢,岂论是否有其他的惊艳的推广方法,教育培训范畴对搜刮引擎的依赖性永久是底子,不管你信不信,横竖我是信了。

9. 好老师必要重新界说。师资题目固然是在线教育的焦点,“会押题的老师是好老师”这个不在咱的讨论范围内。对付通常意义的好老师,在网络教育里不愿定能成为被用户喜好的老师,由于有 “晕镜头”的环境存在。老师在线下讲堂面对门生,有互动交换有情绪体验,而在网络天下里,老师面对的是聚光灯和摄像头,以及种种互联网东西,除此之外空空如也。没关系估算一下,有几多富有讲授履历的,非互联网范畴的老师可以大概具备这些体验,可以大概纯熟操纵网络,可以大概在镜头下侃侃而谈,并且口音纯洁可以大概被各地域的用户听清呢。要是仅谈这几点,还真的不如平凡的网络主持人做的好。

这是在线教育的难点么?笔者以为大概这是时机,由于网络教育机构大概不必去争抢有限的名师资源,只需名师的教案和答疑支持,其他的交给具备网络主持履历的助教去做,因此大概,这方面大有空间可挖。

10. 关于在线教育的平台。提供一个平台,让老师自由录制网络课程,到达有偿的知识分享的目标,这简直是个冲动民气的创意,但这个期间远未到来。上文所述的用户付操心态是一个紧张缘故原由,除此之外,即便提供功利化的测验课程,面对社会资信环境、讲课质量的掌握,这都是难以临时办理的题目。更紧张的是,民众的学习点浩繁,很难有用地把学习点构造起来形成范围。于是就出现了摊子铺大了没法推广,摊子小了没法红利的僵局。之以是谈这个看法,是由于近期不停听到新近的创业者这方面的创意。很想报告抱有这些抱负的创业者,这个偏向大概有辽阔的将来,但现在应该是个禁区,除非有壮大的投资配景支持,不然很难到达幸福的彼岸。网校便是例子,本身也是平台,之以是选择“貌似很土”的切入点去构造现有在线教育机构的资源,其缘故原由也在于此,即,先办理务实的题目。固然,这只是网校的一个生长路径罢了,这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综合以上看法,咱们再回到“在线教育的春天是否到来了”这个话题,我想从网校的视角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东风实在已经来了,但抽芽还得靠种子本身”。

高中英语作文:关于教育方式的看法 篇6

本次调查访问了两位60后,两位80后。借助面谈,电话访谈的方法,通过一些问题,不仅访问了他们对家庭教育的看法,还简单了解了一下对学前教育的看法。从不同年龄层来看待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

60后的被访者,均为女性,高中毕业,家中各有一女。她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人中龙凤。认为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相对比较重要。对于当年的学前教育不是特别在乎孩子能学到什么特别的技能,倾向于顺其自然的教育模式,认为教师能帮助自己照顾好孩子,让孩子在一个开朗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就好。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倾向于让孩子就读公立幼儿园,因为她们觉得公立幼儿园更为正规,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就读于高学费的幼儿园自豪。对家庭教育认为很重要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她们往往不重视自己的表达与沟通方式,通俗的说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她们常常把自己的关心用错误的表达方式传输给孩子。不会指导和沟通,谈话往往变成了讲大道理。而且她们过于强调自己为孩子所做的辛苦努力,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不喜欢大道理是因为这些道理过于空洞,缺少关怀、理解、宽容、支持等感情色彩。孩子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厌学。家长恨铁不成钢,被情绪控制,造成与孩子的争吵。

80后的被访者,均为男性,分别本科与专科毕业,暂无子女。他们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不至于人中龙凤但也要小有成就。在儿童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时候多培养艺术方面的特长,比如:男孩发展音乐、体育、钢琴、吉他;女孩发展舞蹈、绘画、歌唱。各项技能可以不精通,但要略知一二,并且有一样可以擅长。对于80后的父母来说,他们不但要求幼儿园可以帮助自己照顾好子女,而且要求孩子在学前教育时期不仅可以简单识字、算数还要加入英语的学习。他们认为要从小抓英语学习,存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倾向于让孩子就读于私立幼儿园,他们认为私立幼儿园交费多,所以老师较为负责,可以提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从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教师的各方面技能要求较高。他们觉得孩子每天和怎样的人打交道,会对其以后的性格养成有影响,这要求幼儿园教师有较高的素质,并且博学,这样可以正确的引导幼儿。同样,80后认为家庭教育在幼儿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虽然重视家庭教育,他们自己对怎样正确的引导孩子并没有独到的见解,大多数认为教育孩子就是遵循自己父辈的教育模式,或者根据自己想象的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大多数人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育儿信息基本来源于亲朋、网络、电视。这让80后的准父母有略微的慌乱。由于基本都属于独生子女,80后大多需要双方父母帮助照料孩子,这就容易产生隔代溺爱。这是大多数80后父母所担心的,家庭教育中的计划与规则往往因为爷爷奶奶的宠爱被破坏。出现问题孩子会依靠爷爷奶奶的保护来逃避父母的责罚。交谈中发现,80后在遵循自己父辈的教育方法时会沿用“只要你„„我就„„”的语言模式。这样的语言方式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是有代价的。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无论哪个年代的父母、准父母都十分看重家庭教育。只是因为不同的成长经历存在不同的教育误区。但是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孩子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释放天性,培养其自身的特长,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在我看来为了更好的发展家庭教育,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应该更多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不是所有的给予都是好的,要给孩子在各个年龄段最需要的才是最恰当最好的。从专业教育人员来看,为了配合家长更好的发展家庭教育,应该通过各年龄层的家长特点,选择其可以接受的方式来普及正确的教育方式。

09513297

陈萌

高中英语作文:关于教育方式的看法 篇7

一、投资者教育的困境

困境一:现代财富管理中强调投资者教育, 财富管理者对投资者的教育往往时间短且存在很多难以很快解决的问题, 比如投资者在被提示风险的前提下仍然陷入“跟随狂热”中或在同一个风险问题中反复, 无法认清现状和目标。这是因为已经形成的观念和定势的存在, 使财富管理者也陷入了反复进行投资者教育的困境中, 使财富管理的效率低下。因此, 投资者教育仅仅在财富管理阶段开始还远远不够。许多投资者在接受了财富管理服务后表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等等。可见投资者也认识到了自身的投资理念的缺乏。

困境二:根据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体会, 很多高等学校的学生对理财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但实际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和批改学生有关理财方面的论文可以看到, 学生对于理财的认识还停留在产品和技术的角度, 认为理财就是理财产品或投资股票等, 存在很大的误区。从课堂教学学生的兴趣来看, 个人理财选修课程报满的情况就反映出学生对理财方面却存在强烈的求知欲望。华侨大学对福建省几所重点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信用卡消费情况及理财观念的调查中发现, 有59.86%的学生希望能接受相关的理财培训及教育以便规划自己的财富, 积累理财经验, 有75.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没有提供适当和足够的个人理财教育, 对学校理财教育的满意度偏低[1]。

困境三:“互联网+”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接触到了理财, 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理财服务, 选择理财产品, 坐等收益。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如何选择理财服务, 如何选购理财产品, 更不要说分析自己的情况后再选择了。而盲目选择的结果往往带来的不仅仅是投资者本身的资金损失, 这种风险还会借助于互联网的作用快速扩散和放大, 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后果, 也会让更多人丧失对投资和理财的信心, 不利于理财行业的发展, 更不利于全社会的理性投资。

二、从国外理财教育的发展看我国理财教育的现状

(一) 国外理财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早在1983年, 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就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商业计划竞赛。2005年英国政府发起一项中学学生做生意的计划, 要求所有12-18岁的中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两周的商业培训课程。美联储与财政部、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银行家协会等政府组织及100多家企业一起组成了个人理财入门知识联盟 (The national jumpstart coalition for personnel financial literacy) , 以提升美国年轻人的个人理财能力。该组织还给那些为提高年轻人个人理财素养做出杰出贡献的社团组织颁奖[2]。可以看到在国外发达国家, 理财教育不仅仅是贯穿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 而且也受到了政府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 国内理财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 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制约, “理财”在我国出现也是最近10年的事情, 而对于在高校中开展理财教育更是起步晚, 发展慢。在众多高等院校中, 关于理财课程的开始往往是有限学科有限专业才设置, 作为选修课程的一般也要求财经相关专业限选, 这对于理财理念的普及非常不利。在走出校园后, 往往是不具备财经专业背景的学生才更需要理财方面的帮助, 他们不具备基本理财理念, 对获取理财帮助的渠道又不熟悉, 往往容易陷入前面所说的那三种困境中。

而对于财经专业的学生来说, 实际上在未来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从事理财相关行业, 而且即使是从事财富管理行业, 作为财富管理者也并不需要样样皆通, 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更趋向于协同, 借力于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实现全方位的财富管理。因此即使是财经专业学生也不必要求人人都精通财富管理的方方面面, 而理念教育则是必须的。

三、高校理财理念教育的普及化发展的必要性

理财理念的教育现在已深入人心, 很多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在教育孩子如何理财。但是这种理财教育应该说只是基本的财务或储蓄教育。在没有掌握一定的投资基础知识之前, 理财教育也只能停留于此, 也就是说受教育人在成为投资者的路上才刚刚起步。而对于高等院校而言, 投资者教育就是迫在眉睫的了, 因为不难发现现在高校中的学生, 绝大部分已经在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甚至期货市场上小试身手, 他们对于资本市场的好奇和跃跃欲试使他们已经俨然成为真正的投资者, 但实际上, 这些行为也仅仅是好奇, 出于非理性或是一种冒险精神。如果这样的投资者大量出现在我们的资本市场中, 通过一次次失败或者悔恨来成长, 不论从效率上还是从资本市场的稳定角度而言都是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 目前在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接受过任何理财方面的教育, 其投资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 而且18岁以后是人的投资理念的升华期, 可塑性很强。孙凌霞, 马国振等在《对我国高校理财教育的反思》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投资者理财教育对其投资观念有正面的影响, 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对于提升他们的投资观念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此时良好的投资者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财理念, 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对投资机会时可以更好把握, 面对诱惑时可以有效抵制, 面对投资问题时可以冷静思考, 找到自己和家庭所真正需要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品。

此外, 高校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人对其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对一个学生的理财理念教育往往可以带来整个家庭理财观念的转变, 这对于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正确的理财方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为社会输出高级人才的高等院校有责任对学生或者说是未来的投资者进行基本的理财理念的教育和培养, 对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合格理性的投资者具有重大意义。

四、高校普及理财理念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 建议对非财经专业开设有关理财理念教育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设置可以与财经专业理财课程相区别。比如仅就理财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家庭财务报表等内容做讲解, 也可以适当综合财务分析, 消费心理学, 行为金融学, 保险学基础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在教材选用方面, 可采用可读性强趣味性强的书籍作为课程用书, 有利于激发非财经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 理财课程本身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对于有财经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 重点提示案例背后隐含的理财理念和方法。综合财经课程体系中的相关课程内容, 既可以启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又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三) 可开设全校范围内的理财理念通识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自主学习, 定期在课堂中与教师讨论的方式进行。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内容的难易程度上要有区分, 以适合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选择其适合和感兴趣的内容。

(四) 在发生投资相关时事时, 可临时增设投资者教育讲座, 从时事出发, 引发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发现投资事件中的关键点和应遵循的基本理念。这样的方式对于财经专业或非财经专业的学生都较适合, 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大学时期是获得人生第一笔收入的最后准备阶段, 是创造财富的出发点, 也是理财的起步阶段, 高等学校担当着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合格投资者的重要使命。投资者教育在高校的普及是势在必行的, 对大学生进行理财理念教育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摘要:本文从投资者教育的困境出发, 分析我国理财教育的现状指出高校理财理念教育的普及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高校普及理财理念教育的几点建议:对于财经类专业和非财经类专业差异化的理财教育内容和方式;设立理财理念教育的通识课程;开展投资者教育讲座等方式。

关键词:投资者教育,理财理念,财富管理

参考文献

[1]汤国英.高校学生理财教育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35) :10-11.

[2]肖璐.美国个人理财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金融与经济, 2006, (4) :32-33.

[3]孙凌霞, 马国振等.对我国高校理财教育的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7) :9-11.

[4]孙君芳.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与理财教育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08, 23 (3) :74-75.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些看法 篇8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首先,精辟开讲,先声夺人。"文如看山不喜平"一种新奇巧妙、引人人胜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一上课就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准备心理之中,很快就能集中全部的情感、意志于学习新课上,因此,教师应精心组织导入,或巧设疑问,或以情动人,或结合时事……通过不同的方式巧妙、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渴望获取知识的境界,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其次,求新求异,不断创新。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但大部分的学生不爱学习历史,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还是由于历史课堂教学不尽人意,缺乏趣味性。为此,我大胆探索,力求在"新"、"异"上创出特色来。最后,营造情景,以情求趣。恰当合适的语言会很快将学生引入思辨的天地,趣味横生的语言会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教师应该用语言魅力征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喜学、乐学,陶醉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2重实践和观查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用于感化我们的同学构建今天的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以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心去融化别人的错误,那不是放纵而是原谅,在潜移默化中改正别人的错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那"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是最好的三观教育的材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而扬起三观教育的激情。学习历史要与现实相结合,做到社会化实用化。经世致用为现实服务学习历史关注社会,既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又关注高考热点、难点问题。从古代的毁林开荒到今天的退耕还林,从大跃进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到今天的改革开放,从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到今天的全球一体化和地球村。都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从历史的悲剧中去领会和总结今天的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加快社会发展。让学生学以致用,从成就感和责任感中去增加兴趣。

3观今察古,把历史教学与现实相联系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意联系现实,可以使学生获得现实的启迪,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今天的青少年一代,思想解放,关心现实,如果历史教学只是"为历史而历史",远离现实,他们就会感到无趣,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在讲述历史知识时,一定要联系现实。例如,在讲必修三《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在和平年代,青年学生如何实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和对比,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一些历史人物更加尊敬,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再如,在讲必修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搜集了很多80后的小孩从小吃到大的零食的图片,比如大白兔奶糖、大大泡泡糖、街头爆米花等图片展示给大家,学生们看到这些图片都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巨变,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恰到好处的联系现实,不能牵强附会。只有那些和教材内容存在有机联系的重大事件和现实问题,才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联系。因此,不必要求每节历史课都要联系现实。如果为追求形式而联系现实,在课堂上拉扯一些与教材内容并无密切联系的事件和现实问题,就是画蛇添足,这样做,反而把历史教学庸俗化了,也难以收到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基础知识的目的。

4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

“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熟悉;"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熟悉聪明,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聪明。"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熟悉过程。我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间的开放与融通上做出一些尝试。如讲授《戊戌变法》一课时,首先,确定了以戊戌变法为重点教学内容,用以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熟悉人生价值的教学目标;在思维能力培养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就"戊戌变法为什么没有成功","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历史上里程碑"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为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我对教材的知识内容大胆地进行了取舍。从教学实践看,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在探讨历史问题的同时把握和理解了重点知识,练习了历史思维能力,从活生生的历史中受到了做人、行事的启迪。

5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展示

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模型、投影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历史叙述的是过去的社会生活的现象,教师的叙述无论怎样形象生动,如果学生没有视觉上的感受,就会印象不深。借助直观教具,帮助再现历史现象,就显得十分重要。实物和模型不仅能形象地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情况,而且是许多重要历史知识的直接来源,在历史研究中和历史教学中有很高的价值。图片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它可以把历史的资料展示给学生,通过感观的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但在操作过程中,也不能单纯为有趣而激趣,弱化其它方法和手段,放松对内容的深层理解、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完成历史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亚美.试论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J].考试周刊,2011(45):160-161.

[2]卢锡君.试论新课程改革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教书育人,2013(25):57.

高中英语作文:关于教育方式的看法 篇9

——— 假期学习心得体会

华山小学张黎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容乐观。该如何正确而积极地看待如今青少年道德水平欠佳的现象呢?通过假期的学习,我有了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看法。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伴随着社会发展脉搏的跳动,中国教育无容置疑地得到飞跃性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教育资金的加大投入,先进教育设备的完善、更新,教育改革的百花齐放,无不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沐浴在教育事业的春风中。但是,与教育事业发展看似很不适应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容乐观。如小学生作弊行为层出不穷,偷窃现象更是屡禁不止,更令人吃惊的是有偷窃行为的不仅仅是平时行为不端的那类后进生,我们多次发现偷窃者本身是宿长、组长、甚至是班长,我们一直教导的大公无私,团结互助,雷锋精神在许多学生心中成为过时产物,如今的许多青少年讲究的是实际,把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看成是时尚的“酷”,而正义、勇敢在他们的脑子中已被利己所淡化。我们老师们不禁惊叫“现在的学生怎么啦?”也有慨叹:“哎!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那么该如何科学正确地看待今天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欠佳的现象呢?回答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我们承认“一代不如一代”的话,难免有些悲观色彩。我们都清楚知道,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促使中国经济向更高层面发展,但同时产生负面的社会风气。有不少学者都承认,与50-60年代淳朴风气相比,今天社会道德水平明显下降,呈现一个大滑坡的现象。在《道德中国》一书中作者提到“在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背后,潜伏着国民道德、伦理上的危机,而这种精神上、灵魂上的危机更深刻也是更大的隐忧”,如今社会上假冒伪劣商品随处可见,政治、经济腐败蔓延的势头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揭制;本世纪已绝迹的黄、赌、毒正疯猛回潮;而我们的社会道德危机已经侵入到本来比西方国家稳固的婚姻家庭之中。面对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我们的学生能够不受影响吗?正如王本陆教授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全社会的道德滑坡必然影响着教育系统的道德世界,给教育道德以巨大的冲击。教育要想抗拒社会性的道德滑坡的冲击,希望微乎其微。”

如此说来,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岂不是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为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而高谈道德,最好的道德教育离开了社会那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其实,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去看待今天社会道德危机的问题,我们并不难得出一个观点:事物不会一成不变的,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而社会道德水平和评价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社会道德虽然有丑陋的一面,但绝不能否定它有进步的一面,比如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以人为本的个性、人格得到更大的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等等。借用宋惠昌教授的话说:”今天社会上腐败风气都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它正是我们这个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变革中的一种特殊反映,从本质上看,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不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过渡现象。”他引用恩格斯的论述道:“奴隶制取代古代氏族社会,人类从此便由淳朴道德高峰上堕落下来了;不过,却开始走向人类的文明时代。”从而他又指出:“道德文化的进步总是在一条曲折的道路上向前发展,而这种发展和进步又常常是要付出一定的历史代价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必也不应该因为有今天的“过渡现象”而沮丧,社会道德文化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只是,我们不禁会问:这些“过渡现象”要维持多久?我们还要付出多少“代价”呢?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是:我们既不能悲观地对不良社会风气、青少年道德教育抱绝望态度,也不能太乐观地被动地等待良好社会风气的来临,我们应该清楚知道,要有道德教育、社会风气的美好未来,其中不可缺少的一条便是道德教育的变革发展,我们应该在“代价”中吸取教训,于“冲击”中探索发展。

实际上,物质生活再富足,也不一定能够满足一些人的贪欲,虽然法制的不断完善的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一些不良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法制的主要作用是在于制约和惩罚,对于人们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并不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道德教育的发展才是有望提高人类道德水平的关键。并且我们应该注意到,经济、法制的进步并不能与道德水平的高低划上等号,美国的经济、法制可以说是较先进了,但据美国加州的约夫森道德中心在1998年对美国青少年道德行为的调查报告中显示:美国青少年道德水平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他们向全美国中小学生发出问卷,调查他们在一年里说谎、偷窃和作弊的行为,以及了解他们的看法,结果显示,有百分之十七的学生承认偷过一次东西,有一半的人承认偷过2次以上,这比该中心两年前的调查结果增加了五分之一。而且有将近七成的学生承认作过弊,有九成多的学生曾向父母说谎,更有百分之四十三的学生承认在答卷中说谎。可以说,现在全球都存在青少年道德水平下降的现象。我国青少年道德水平的下降有来自我国现实情况的小气候,也有来自全球性大气候的影响。因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加要正确处理其中的关系,在道德教育领域中勇于改革,探索良好的教育办法。总结几年来的德育工作,在参考其他同行的实践、理论的基础上,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我们教育部门要深刻地对学校道德教育体制进行科学性改革,要切切实实地找出造成我们道德教育“华而不实”的真正原因。

虽然我们把社会道德风气之所以败坏的责任往往归咎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从而找出学生道德水平下降与社会道德风气之滑坡的关系,但是更进一步地想一想,今天社会道德风气、学生道德水平的大滑坡,不也正说明了我们道德教育工作的不健全吗?试想,那么多曾经受过中等甚至高等教育的贪污分子,为什么就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呢?当然,我们说教育不是万能的,被教育者也是千差万别的。但这么严重的社会道德滑坡,是否也反映出我们以往所进行的传统道德教育的确尚有不足,也要为之负起一定的责任呢?而道德教育系统的改革,绝不是单凭一部分学校的探索改革就可以进行的,国家教育部门必须对德育工作进行整体的规划,制定科学而系统的结合当前教育实际的道德教育方案,深入地开展道德教育方面的讨论和研究。

二、在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德育工作更应该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

道德教育应该避免老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老师讲大道理滔滔不绝,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左其沛老师说过“品德心理形成的基本过程,即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而是一种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实践活动。”我们不应害怕学生出现问题,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许多学生问题往往就揭示出学生思想症结所在,此时引发我们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思考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明辨是非,弃恶扬善的目的,而教师在这过程中起点拨者的作用就足够了。教师更应善于安排道德教育场景,以及多安排实践活动,“所谓实践出真知”,想尽办法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应坐着与学生谈心,不应站着作演讲。

三、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有成效,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班风的建设十分重要。正如教育家哈桑和梅在对诚实这一问题的探讨中总结说:“即使诚实的行为并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或被人察觉,但也主要是取决于团体赞成和榜样直接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偏心”给“后进生”给予过多的照顾,同时对一些“优等生”颇为放心,而实际上,有些看似优秀的学生,他们的道德水平不一定比看似行为散漫的后进生高。因此,德育教师更应该注意做到既要面向集体,又要因材施教,于集体生活中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更为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实许多学生都十分重视这一点。然而在许多中学甚至大学,对学生的道德评价方法,通常借以量化形式来实施。量化手段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它的确起到较好的规范、制约学生不良行为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水平评价的时候,过多地以加分扣分方法来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容易把对学生良好道德培养的工作演变成学生只在乎加分扣分多少的数字法规,甚至许多学生为得到高分?quot;努力捞分“,从而渐渐形成了虚伪、功利等不良的道德意识。当然,归根到底,我们作为评价者,就必须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公正的心,当评价者不被被评价者信任,那么你作出的评价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五、学校要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

上一篇:学校法制建设工作计划格式下一篇:姥姥的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