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诗赏析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岑参诗赏析(推荐10篇)

岑参诗赏析 篇1

暮秋山行

唐代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译文

疲惫的马儿睡卧在长长的山坡上,太阳已经落到水面上。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树叶飒飒作响,好像有人进入林中。苍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没有了灰尘。千万种念头,都在这傍晚出现在脑海,万物的`声音都在萧瑟的清晨悲鸣。鶗鴂昨晚还在鸣叫,蕙草已经开始枯萎。何况我这远行的异乡人,自然就会有很多艰苦的辛酸。

注释

飒飒(sà):风声。

旻(mín):天空。此处指秋季的天。

鶗鴂(tíjué):亦作“鶗鴃”,即杜鹃鸟。

赏析

诗的开头就以“马”“长坂”写山行,但并非写山间行走,而是写山间停歇。而且这种停歇又并非那种充满雅致逸兴的停歇,而是“疲卧”,以马的疲于山行,衬托了人的倦于奔波。接着,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阳来烘托诗人的心境。

诗的下面四句写“暮秋”,是山行的环境。“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幽深静寂的环境写得十分生动。“如有人”的比喻,更加反衬出树林的空寂。“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正值秋日凉雨初霁,路上行尘不起。前两句从左右,这两句从上下将山间景色点染得更为幽静空寂。这四句所写的山色极其生动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就其本身而言,如唐代殷璠所说,是“宜称幽致”的,然而在此时此地,它所映衬的却是诗人空虚惆怅的心境。诗人之所以“卧”,并非由于山色幽雅宜人,而是由于千般烦恼与愁绪集于一身,是由于“疲”。由“千念”一转,写所感。此时正是岁暮时节,而迎萧瑟秋风,诗人百感交集,而其感情基调则是一“悲”字。以“千念”统领,说明诗人感触很多,这一切都由“暮节”而引发。“万籁”表明其声响之多,然而这一切音响只能越发触动诗人悲愁心绪。客观环境中的“万籁”,反衬主观心境中的“千念”。

岑参诗赏析 篇2

《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 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 黄州黄冈县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 并引杜牧《木兰庙》为证。其后, 据地方志所载, 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 都曾立庙奉祀木兰, 反映出《木兰诗》的深刻影响。全诗紧紧围绕“木兰是女郎”这一特点来精心选材, 中心突出, 繁简得当, 语言刚健质朴, 风格粗犷豪放, 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的杰出成就,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的作品之一。直到今天, 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木兰诗》的出现, 木兰形象的出现, 有巨大的历史社会意义。像木兰这样的劳动人民的女英雄形象的出现是史无前例的。在《木兰诗》以前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不是没有用肯定的、赞美的态度创造出来的正面的女性形象, 但创造出这样出色的劳动人民的女英雄形象, 并当成和男人相同甚至超过男人的英雄人物来歌颂, 就我们接触到的资料, 还不曾有过。因此, 木兰形象的出现,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作品中是第一次显示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男女平等的观念。这在客观上是对男性中心的封建社会的一个抗议。这抗议, 虽还比较微弱, 但它是最先出现的, 因而仍然是十分重要, 十分可贵的。

人民创造了木兰的形象, 也是把她当作劳动人民的代表的。那时的劳动人民都是被压迫被剥削的。木兰的形象显示了劳动人民对社会, 对时代的愿望和要求, 也表示了他们对社会、对时代的抗议。木兰形象的创造带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但思想情感是健康的, 这样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从木兰形象中显示出来的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抗议, 是深深地生根于现实的。木兰, 她要求劳动, 她回到家里, 即刻恢复了原来的面目, 这表明她对原来的劳动生活的热爱;完全可以想到, 她又将不倦地“当户织”了。木兰, 她要求过和平生活, 她希望父母兄弟姐妹团聚;在战争结束后, 她什么都不要, 只求有“千里足”很快地送她“还故乡”;她爱家乡, 她爱家乡的亲人, 她爱家乡的和平生活。木兰, 她从军是为了代替年老的父亲, 为了争取和平劳动的生活。在诗的开头, 从她对战争所带给人民、带给她一家的灾害的忧虑中, 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战争的抗议。可以说, 人民的作者创造了木兰, 正寄托了在当时可能有的合理的生活理想。

寒山诗赏析一则 篇3

(唐)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是唐贞观时期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

诗的内容,写寒岩附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首联写山水。“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颔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颈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尾联写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使用叠字是这首诗的最大特点。通篇句首都用叠字,是不多见的。“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聲;“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但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叠字,各具情状。就词性看,这些叠字有形容词、副词、象声词、名词,也各不相同。叠字还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使人读起来感到和谐贯串,并借助于形式上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

岑参诗鉴赏分析 篇4

这首诗,前十八句描摹慈恩寺塔及周围景色,末尾四句,抒发情怀,流露出怅惘之情。

开头两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耸立,直达天宫。用一“涌”字,增强了诗的动势,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又给宝塔

注入了生机,将塔势表现得极其壮观生动。

接下去四句:“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写登临所见、所感,到了塔身,拾级而上,如同走进广阔无垠的宇宙,蜿蜒的石阶,盘旋而上,直达天穹。此时再看宝塔,突兀耸立,如神工鬼斧,简直不敢相信人力所及。慈恩寺塔,不仅雄伟,而且精妙。

再下去四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写登上塔顶所见,极力夸张塔体之高,摩天蔽日,与天齐眉,低头下望,鸟在眼下,风在脚下。这鸟和风,从地面上看,本是高空之物,而从塔上看,就成了低处之景,反衬宝塔其高无比。

下面八句,以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描绘东面山景,连绵起伏,如滚滚巨浪;“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状摹南面宫苑,青槐葱翠,宫室密布,金碧交辉;“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刻写西面秋色,金风习习,满目萧然,透着肃杀之气;“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写北边陵园,渭水北岸,座立着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它们是前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当年,他们创基立业,轰轰烈烈,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诗人对四方之景的描绘,从威壮到伟丽,从苍凉到空茫,景中有情,也寄托着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忧思。

末了四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想辞官事佛,此时,岑参得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当朝皇帝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图谋不轨..真可谓“苍然满关中”,一片昏暗。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

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

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

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

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

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

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

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

今见功名胜古人。

★ 岑参诗歌中的西域

★ 岑参《山房春事》鉴赏译文及赏析

★ 岑参《逢入京使》唐诗鉴赏

★ 岑参的经典名篇

★ 岑参名言名句

岑参古诗赏析 篇5

古诗《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

年代:唐

作者:岑参

夫子傲常调,诏书下征求。知君欲谒帝,秣马趋西周。

逸足何駸駸,美声实风流。学富赡清词,下笔不能休。

君家一何盛,赫奕难为俦。伯父四五人,同时为诸侯。

忆昨始相值,值君客贝丘。相看复乘兴,携手到冀州。

前日在南县,与君上北楼。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

客舍梨花繁,深花隐鸣鸠。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

醉后或狂歌,酒醒满离忧。主人不相识,此地难淹留。

吾庐终南下,堪与王孙游。何当肯相寻,澧上一孤舟。

古诗《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

年代:唐

作者:岑参

春与人相乖,柳青头转白。生平未得意,览镜私自惜。

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

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却为文章累,幸有开济策。

何负当途人,无心矜窘厄。回瞻后来者,皆欲肆轥轹。

起草思南宫,寄言忆西掖。时危任舒卷,身退知损益。

穷巷草转深,闲门日将夕。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昨者初识君,相看俱是客。声华同道术,世业通往昔。

岑参山房春事古诗翻译赏析 篇6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译文]园里的树木仿佛不知道人已离去,春天到来时仍然开出几朵小花。

[出自]岑参 《山房春事》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两三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释:

春事:春天的景象。此题原作二首。 梁,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周围三百多里。园中有各种山池洲渚,宫观相连,奇花异树。

园:亦名梁苑,即兔园错长其间,珍禽怪兽,出没其中。当时著名赋家枚乘还特为写了《梁王兔园赋》,极颂其宏丽。

乱飞鸦:作者当时看到萧条景象,言已今非昔比了。

庭树:指梁园中残存的树木。此二句是反说,诗人不言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道无知的花树遵循自然规律,不管人事沧桑,依然开出当年的花来。

译文:

夕阳西下,昔日的梁园里鸦雀飞来飞去,远远望去只见到两三户破败的人家。园里的树木仿佛不知道人已离去,春天到来时仍然开出几朵小花。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之作。梁园又名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周围三百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到了春天,更见热闹: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接轸,士女云集。

岑参诗赏析 篇7

古体四言诗常常是八句、十句、十四句、二十句、三十二句。这首《泰山赞》采用的是少有的十六句, 反而显得形式更加美好。它给人以均齐美, 节奏美、音乐美、对称美和简洁美。所谓均齐美, 就是充分利用了汉字独体、方块的特点, 每个字就像一位士兵, 每一句就像一个队列, 每一节就像一个方阵, 整首诗就像阅兵式上的一支仪仗队, 在视觉上给人以均齐的而不是散乱的美感。所谓节奏美, 就是平仄或相间或相对, 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声调阴阳相错, 吟诵起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所谓音乐美, 就是借助有规律的韵脚, 同一韵的声音间隔出现, 往复回应, 使人听起来悦耳动听, 产生一种和谐回环的美感。所谓对称美, 就是充分利用了“单音”“独体”“方块”的独特优势, 把对称融于句型、结构、音调、词意中, 使对称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擎日捧月”和“凌云驭风”都是动词性并列短语, “磐石摩崖”“绝壁峻峰”“泉潭溪瀑”“汉柏秦松”都是名词性并列短语, “百姓祈福”“文人题咏”“帝王封禅”“三教共生”“盛世和谐”“华夏太平”“天人合一”“万事俱兴”都是主谓短语。这些巧妙工对的短语所具有的对称美是这样悦耳、顺口和赏心。这首诗还具有简洁美, 从字数上看仅仅64字, 符合一般作文“起承转合”的规律, 为完整表意留下了必要空间, 这就客观上要求必须在炼字、炼句、炼意、炼格上狠下工夫, 以最简洁的语言文字描绘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和丰富的内心情感, 从这首诗来看, 的确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从内容上看, 第一节“巍巍岱宗/雄峙天东/擎日捧月/凌云驭风”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和神奇。“巍巍岱宗”是对泰山形象的集中阐释:“巍巍”, 有两个词义:高俊的样子;形容崇高。用在这里形容泰山是再恰当不过了。高俊指泰山的外表, 崇高指泰山的精神。“岱”为泰山。“宗”为长, 《五经通义》云:“宗, 长也, 言为群岳之长”。“岱宗”意泰山为五岳之首、群山之首。“巍巍岱宗/雄峙天东”两句是这首诗的起句, 开门见山, 直接交代了泰山的宏伟气魄和所处的地理位置。“雄峙天东”把我们的视线一下子集中在泰山身上, 在总体上对泰山有了一个雄伟的印象。“雄峙”二字, 紧扣题目, 使“赞”字得到了落实。“擎日捧月/凌云驭风”意思是说:泰山白天用高大的臂膀向上托举起太阳, 晚上就用巨手将月亮捧起, 它具有宏大的志愿, 它直上云霄并将天风驾驭。“擎日捧月”体现的是泰山的高大, “凌云驭风”体现的是泰山的胸怀。“擎”就是“向上托”;“捧”就是用手捧, “凌”就是“升上”;“驭”就是“驾驭”。这两句对仗工整, “擎”对“凌”, “捧”对“驭”, “日”对“云”, “月”对“风”。同时, 还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格, 形象地照应了前两句, 使“雄峙天东”得到了落实。“擎”“捧”“凌”“驭”四个完全人性化的动作将泰山开阔的胸怀、磅礴的气势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泰山观察之细致、体会之深刻、想象之丰富和对泰山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第二节写的是泰山的自然景观。“磐石摩崖/绝壁峻峰/泉潭溪瀑/汉柏秦松”。一幅幅优美宏大的山水画从眼前缓缓滑过, 仿佛作者把我们带进深山正一一述说泰山的妙处, 而我们也乐意陶醉于泰山的美景中。“磐石摩崖/绝壁峻峰”两句写的是泰山的石头, 由“磐石”到“摩崖”到“绝壁”再到“峻峰”, “泉潭溪瀑”一句写的是泰山的水, 由“泉”到“潭”到“溪”再到“瀑”, 山水的体积愈来愈大, 而空间的位置也依次由低到高, 体现出泰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神奇和灵秀。“汉柏秦松”一句写的是泰山的树木, 秦松、汉柏代表着泰山最古老的树木, 体现出朝代的变迁和历史的久远。在这一节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中, 石头代表了泰山的骨骼, 水代表了泰山的血液, 树木则代表了泰山的衣冠。第一节写泰山的宏伟气魄, 这一节写泰山的自然景观, 前后照应, 使这两节衔接得更为紧凑。第三节写的是泰山的人文景观。由于泰山是一座文化山、宗教山, 老百姓从古至今为了祈求幸福纷纷来泰山焚香朝拜;历代钟情泰山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歌颂泰山的诗篇和石刻;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太平盛世和天降祥瑞之时登上泰山祭祀天地, 强调君权神授并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和谐盛世;泰山的道教、佛教、儒家文化的三教合流, 融为一体, 是泰山宗教的重要特征。普照寺是现存泰山最完整的佛教寺院;五贤祠内祀孙明复、石守道、胡安定、宋焘、赵国麟五贤神位;三阳观是道家全真教派著名道观。儒、释、道三教集为一体, 是泰山宗教文化的一个特点。“百姓祈福”写的是百姓文化, “文人题咏”写的是文人文化, “帝王封禅”写的是帝王文化, “三教共生”写的是宗教文化, 涵容了泰山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第四节是对当今太平盛世、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深情歌颂。“盛世和谐/华夏太平”两句从政治的角度着眼, 对当今和谐社会给予了真实反映。在作者眼中, 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泰山就成了中华民族这一东方巨龙的伟大象征。“天人合一/万事俱兴”两句则揭示了万事兴旺发达的深刻哲理。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 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只有具备天人一致、天人相应的思想, 各种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天人合一/万事俱兴”作为结句既是对全诗的概括, 同时也使全诗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 点明深化了主题。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 篇8

地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星海学校

学生:大连红星海学校 七年级六班

开课: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好听,下面我们就进入课文学习。大家把屏幕上的材料读一读,《木兰诗》,读——

(屏幕显示,全班齐读。)

《木兰诗》,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师:上面这段话在哪里呀?

生:(找答案),(齐声)在课文前面的“导读”中。

师:对,拿起笔,把里面的四字短语圈下来。

师引导学生发现并齐说导读中四字短语的奥秘:内容:代父从军;故事的特点:传奇色彩;主人公:巾帼英雄;这首诗,它的典型性,是家喻户晓;木兰诗的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师:大家看这些语言写得多精致多美好!

评:如此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导读部分,既告诉学生应该关注导读,也提醒学生要学会从导读中提炼概括信息。这里的四字词语是美的,余老师的巧妙提醒更美。

师:我们这个课,是诗歌选段品析课。

我们还是先从朗读开始。我刚才听到大家的朗读,就一个字没有读准确,“旧时裳”,“裳”就是指古时候穿的衣服下裙叫“裳”,读“cháng”。你们到了初二,还要学到《三峡》,“猿鸣三声泪沾裳”,就是这个音。好,一起来,把这些重要的字词的音节,把它读准确。“机杼”,读!

生:机杼(zhù) 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 辔 (pèi)头 燕 (yān)山胡骑(jì) 朔 (shuò)气 金柝(tuò) 策勋(xūn) 赏赐(cì) 旧时裳(cháng) 溅溅(jiān) 啾啾(jiū) 霍霍(huò)

师:我们开始朗读这首诗吧。

朗读,要进入情境。看第一段,明显地表达出是一种焦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师示范)这样,我们就读出它的味道来,再比如,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师示范)表现的是一种气魄,一种战争的氛围。然后,亲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窗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师示范)好,各自体会,不齐读。开始吧——

生:(体会读)

赏析:课进行到这里,每个环节的处理都是简洁而充满美感的,一种余映潮老师语文课独有的简洁美:从开课的直接导入,到导读的巧妙分析,从字词的简单处理,到老师的深情范读,无不营造一种简洁而充满美感的课堂氛围。没有花哨的赘余,却深深地吸引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木兰诗》的美好境界。

师:好的,再来读。这一次的朗读,是要明确每一段的大意,就是,每一段究竟写什么呢?

我发现了这篇课文的一个秘诀:可以用每一节诗里面的句子来概括段意,但是我只告诉你们一半的秘密,另一半的秘密,你们马上可以从我的点拨里感受到。

这样来做:每读一段就停下来,老师插一句话,然后你们继续读。好,“唧唧复唧唧”,读。

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师:这一段的段意是:“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生:(做笔记)

师:好了,第二段开始了,“问女”,读。

生:“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师: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生:(做笔记)

师:“东市买骏马”,读。

生:“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师: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来概括。征战远行啊!好,下面就该你们说了,你们读一段,然后马上告诉我,一齐说这一段的段意是什么。

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说出来!

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多聪明啊,怎么就知道是这两句呢!

生:“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师:更加聪明了,“爷娘闻女来”,读。

生:“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师:这一段,可以用这样两句诗来概括——

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师:“雄兔脚扑朔”,读——

生:“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说起来——

生:“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大家聪明在哪儿呢?就聪明在发现规律了,老师说了三句,你们找了四句,从规律里面能够提炼出,哦,这首诗几乎每一段的最后两句诗,都是可以用来概括段意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全中国的《木兰诗》的教学中,只有你们这个班发现了这个秘诀,(学生笑)。没有任何人发现,是真的,不信,你们去查,所以,谢谢大家!

评:美美的示范,美美的引导,美美的诵读,美美的发现,细节到位,水到渠成。这里体现了余老师研读教材的细致、深入;而且明明是老师发现了规律,却归功于学生,看似不经心,实则是对学生大大的鼓励,这也是课堂美好氛围的一种营造。

师:好,继续,开始我们的选段品析:第一个片段:“万里赴戎机”,读起来!

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看(大屏幕显示)!这六句诗的层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起说,几个层次?

生:三个。

师:这一节的内容与结构是很简单的,但是我们要把它读得深刻一点,读出它的文学味道,读出这一节诗语言表达的精练之美,然后你们要品析这一段写出哪些内容呢,你们还要品析哪些字用得特别的美呀,特别的精致呀……先思考一会儿,再说话吧。

生:(思考,作批注)

师:真好!用笔来记录自己的思考。下面,我们可以说话了。

生1:首先,在这一节诗里,我抓到了这几个关键词。第一个词是“万里”,第二词是“飞”,第三个是“百战”,然后是“十年”。找到了一个好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首先,从“万里”这个词体会到的是木兰代父从军,奔赴战场的路途遥远。“关山度若飞”中的“飞”字用得也很好,是写出了木兰去征战的行程之快吧。

师:那样一种英姿!好,继续说。

生:“寒光照铁衣”,从中我感受到了,既然是寒光,我觉得它指的是晚上的月光。而“铁衣”,下面的注释中解释说是“古代人穿的铠甲”,也就是说写出了他们征战的艰难,连晚上都得穿着铠甲睡觉。后面那一句中“将军百战死”的“百战”,和后面一句中的“壮士十年归”中“十年”是写战事时间的漫长,并且这里所写的十年,并不是实指的十年,而是指比这十年还要多,指出了木兰代父从军的艰难。

师:百战之苦哇,十年之艰呀!就这样用简短的句子写出来了!

生2:我和刚才的同学找的一样,就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山度若飞”的这个“飞”字是指像飞一样跨过一座座山,那就是说这个战事是非常紧急的。

师:这个“飞”字,不仅仅是表现战事很紧张,形势很紧张,它表现的是一幅极其美好的画面,英姿飒爽,奔腾向前。没有任何危险能难得住她,没有关隘、山头能够难得住她。“关山度若飞”呀,任何险峻的关隘山头都很轻松地过去了,这就写出一种气概。

生3:我找到的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我找到了最喜欢的两个词语,就是“传”和“照”,这两个词语,生动地写出了当时战地的艰难,也突出了木兰这次替父从军打仗的辛苦。

师:对,这两句诗就是特写镜头:“朔气传金柝”写的就是声音;“寒光照铁衣”写的是色彩。“朔气传金柝”写的是动景,“寒光照铁衣”写的是静景。

多优美的表达,而且它的取材,写的是夜间的军营生活,就从这个角度来表现征战的艰苦。继续说,请你来。

生4:我找到的是这一段的最后一节诗。“壮士十年归”,“十年”体现的是木兰打仗的艰苦,而再联系上文,是“将军百战死”这句话表明了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丧生。我认为这句话衬托了木兰的勇气。

师:对,“将军百战死”,写的是战争残酷;“壮士十年归”,写的是英雄的凯旋。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军们和士兵们有的牺牲了,有的荣归故里。

生5:我想说的是“万里赴戎机”这句话,它的意思就是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我觉得这句话就说明了木兰去奔赴战场信念的坚毅、坚定。

师:远征,再远征。无所阻拦。“万里赴戎机”,“戎机”指战斗,不远万里去战斗。到哪儿去战斗啊?燕山,胡骑,鸣啾啾,那个地方有侵略者呀。

师:好,我们来系统地梳理一下。三十个字的精炼之美,到底美在哪里?

承上而启下,注意下面的四字短语呀,(屏幕显示)表现了“征途之遥”,“征战之勇”,“军旅之苦”“百战之烈”“十年之艰”,可谓“字字千金”。三十个字写了漫长的军旅生活,战争生活,战斗生活,太美了!太精致了!这就是三十个字,六句诗的魅力。

这六句诗,两两对称,对偶精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都是对偶的。

“飞”字用得特别精彩,写出了战事紧迫,行军神速,表现了木兰跃马驰骋,勇敢矫健的英雄形象。一个字写出了这样丰富的内容!这就叫做语言的表现力。

师:好,请大家关注下面的学习内容:积累一个“戎”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戎”就是军队、军事,由于戎的兵器军队的军事含义,就有了“兵戎相见”这个成语,就是打仗,我和你兵戎相见;“投笔从戎”,指的是文人不写文章了,去打仗。你看看抗日战争的时候,有很多抗日的将领是投笔从戎。“一身戎装”,写的是军人穿的军服。“戎马生涯”,就这一辈子就是在打仗里面过来的。“戎马倥偬”,成语,这一辈子就在战斗里面,感觉忽然就过去了。“万里赴戎机”,“戎机”就是战争,就是战斗,就是军事。大家看,“戎”字很古老,但是并没有远离我们。

师:还要积累一项修辞知识——互文,大家要做笔记。上下句或者若干句,它们的意思是互相交错,兼顾、补充的,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互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就是,将军们有的战死了,壮士们有的回来了。就这样互相地交错补充,或者说是互相渗透。大家翻到课文练习二,这里都是互文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不是说到东市专门买马,到西市专门买鞍鞯,这几个句子是相互渗透补充,是说往各个方向去买来了参军的用具。“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就是打开我房间的门,这里看一看,那里坐一坐。“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就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来理云鬓贴花黄。句子与句子之间,彼此交错,互相补充。明白了一点道理了吧?

好,还有一个积累,四字词语。就是这一段文字,我们用文学的语言来评价它,它的表达特点是什么呀?惜墨如金,墨是什么呀?

生:墨水。

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呀?

生:字。

师:对,文字,文字用得极其精练,就像金子一样的宝贵。舍不得用,为什么舍不得用呀?生动的描叙在后面呐。《木兰诗》,如果我们把它看成写女英雄的诗歌,那就错了。女英雄是娇美的女儿呀,还要回到她女儿的生活里面去。她是一个既能战斗、又热爱和平的人物形象。

评:这一块的教学,师生对话精彩;启示我们:教师该何时出场,师生的对话究竟该达到怎样的一种境界。课中积累也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戎”字的积累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互文”是一种修辞的积累;“惜墨如金”则巧妙地从本段表达艺术角度进行积累,真可谓丰富多彩,一举多得。

师:继续我们的学习,你们说,下面是应该品析哪一个片段呢?

生:“爷娘闻女来”。

师:那么聪明呀,是不是呢?

生:是,(大屏幕显示)哇……

师:我就知道大家会“哇”一下子的。读起来,爷娘闻女来——

生:“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师:观察,瞬间做出反应。又是三个层次。好,阐释一下。

生:我认为在“开我东阁门”之前,“磨刀霍霍向猪羊”之后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是“对镜帖花黄”是一个层次;剩下的另一个层次。

师:分别是家人、木兰和伙伴,你们的眼光很敏锐。继续深思,例说这一节诗语言表达的传神之美。

生:(思考)

师:好吧,先表扬一句。你们的聪明表现在哪里呀,第一次,我一说完大家就急着举手,我说“思考吧”才开始思考。第二次就没有举手了,先思考再举手,这就是聪明的学生。好,你来说。

生1:我找的是第一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相扶将”写出她的爸爸妈妈已经很老了,但是还要扶持着出来看木兰,说明他们对木兰很是想念的。

师:多么欣喜的感觉呀,“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着去迎接自己女儿的凯旋。

生2:我找的是“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这句话也写出了她的姐姐对木兰的想念之情,所以她穿上艳丽的衣服也出来迎接木兰。

师:也是一种喜悦,而且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迎接自己的妹妹。这个细节太漂亮了。

生3:我找到的是第三句“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从“磨刀霍霍向猪羊”,可以看出她的弟弟也十分兴奋他姐姐回来,想要杀猪羊来庆祝姐姐回来。

师:对,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弟弟脸上的笑容,“磨刀霍霍向猪羊”呀,多么快乐呀,姐姐回来了。

生4:我找的是最后一个层次,“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句话是讲木兰的伙伴根本不知道木兰是个女的,说明她在打仗的时候和男兵一样勇猛,借此赞美木兰打仗的时候非常勇猛。

师:对,伙伴皆惊忙,就是侧面烘托。

生5:我找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因为木兰在征战的时候,她是和男兵一样,没有好好地打扮过自己,这里体现出她回家后的快乐心情。

师:对,通过“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句诗的描写,让我们可以看见木兰回家的快乐,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当窗理云鬓”,那种秀发像云一样的美丽呀。

生6:我不是找了一个单独的点,我是在前两个层次中找了六个小细节来阐释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我在第一个层次中找的是前三个同学找过了的“出郭相扶将”“当户理红妆”和“磨刀霍霍向猪羊”。这三句话,完全可以表现出听说了木兰得胜归来之后,这一家人的其乐融融,杀猪宰羊来庆贺的场景。这是第一个层面。

师:你说的是其乐融融,我再给你加四个字,亲情融融啊!

生6:这是第一个传神的层面。第二个传神的层面,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三句,因为我觉得从这几个小小的细节中,可以体现出木兰征战之后回到了自己多年未见的故乡之后的一种喜悦的心情,到处看一看,走一走,坐一坐。并且是换了她自己原来女性的衣裳,这样可以体现出木兰回家时的喜悦和快乐心情。

师:闺中情怀,女儿本色!

生7:我找到的也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一段,还原了木兰本是女儿身柔美的那一面,木兰本是一个很美丽的女子,然而为了父亲要征战沙场,也体现出了木兰的勇敢,和她的那种男儿气概。

师:这一句就像前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那样,是一个特写镜头,细腻地写出她的动作,同时表现的还有她的心理。“当窗理云鬓”是多么一种欣喜的感觉。

生8:我找的是“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同行十二年”说明了征战时间非常长,“不知木兰是女郎”,伙伴却仍不知木兰是女子,看出木兰的心思缜密,把自己是女性的一些细节掩盖得非常好,再加上刚才那位男同学说的,她打仗作风特别勇猛,加在一起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女子。

师:是啊,“惊忙”两个字用起来很传神。不是惊慌,惊慌就不好听了,既惊讶,而且忙起来,“惊忙”一词很传神呀。好,同学们大家品析得太美妙了!这一段话叫做尽情渲染。

师:这里,我们会学到好多好多的四字短语。传神的动作描写把爷娘的“疼爱之心”,阿姊的“喜悦之态”,小弟的“快乐之情”,以及木兰的“闺中情怀”、“女儿本色”,和伙伴们的“惊讶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创造了热烈欢快的喜庆氛围。这就是84个字,16句诗的魅力。

评:不难看出,在余老师不着痕迹的对话引领中,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品析的最佳境界。教师、学生、文本渐渐融为一体了。课堂对话简洁、融洽、切题,充满浓浓的文学色彩和《木兰诗》独有的诗歌意境。

师:继续积累:一个“阁”字。“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屋中的一种,就是楼阁。《木兰诗》中的阁,特指女子的卧室。闺阁,女孩子的房间叫闺阁。有的地方,小木头房子也叫阁,楼阁。还有许多美好的词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古诗里面:“亭台楼阁”、“仙山琼阁”,“束之高阁”,还有“空中楼阁”,现在把它用来比喻不切实的想法,或美妙的幻想。

师:还要积累一对成语:“磨刀霍霍”就是一个成语。但现在这个成语情感色彩已经有变化,它的用途也有了变化。现在的成语就把它解释为: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地活动;“扑朔迷离”,现在把它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

师:现在,你们要猜猜,老师刚才讲了一个四字短语叫“惜墨如金”。那么现在还会有一个带“墨”字的短语出来,会是什么“墨”呢?

生:“挥墨泼毫”。

师:能够马上想到“泼墨挥毫”,不错啊。其实是“泼墨似水”呀,就是在这里不惜用繁笔来进行描写。多有味道呀,中国的语言文字里面的文化是太漂亮了。

评:又一次课中积累,“阁”字与“戎”字一样,是浓浓的文化积累;“泼墨似水”与“惜墨如金”遥相呼应,巧妙至极。两次课中积累可谓简洁中见丰厚,质朴中见灵动,美妙至极!

师:好,同学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屏幕显示),《木兰诗》,读!

生:《木兰诗》有时惜墨如金,极其简练;有时又泼墨似水,尽力铺排。紧扣木兰是女郎来塑造既有英雄气又有儿女之情的木兰形象,传达出美好的意蕴。

师:一身戎装,英姿飒爽,云鬓花环,楚楚动人,这就是木兰;“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这也是木兰。木兰诗写的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的画册上唯一有这样美好形象的文学形象,再也找不到诸如此类的第二个人了。好的,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谢谢大家!老师很高兴!

生: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

总评:这是一节诗歌品析课,这堂课本身何尝不是一首诗呢?这首诗美在精致的教材研读,美在精美的教学设计,美在精彩的师生对话。

一、角度独特的教材研读。读导读,余老师能抓住四字词语,将《木兰诗》的内容、故事特点、主人公形象以及这首诗的典型性及其风格诗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清新而自然。读诗歌内容,余老师能奇妙地发现这首诗几乎每一段的最后两句诗都是可以用来概括段意的。诗歌用词、用句乃至修辞等手法的研读之精深自不必说。

二、精美而有韵致的教学设计。由导读入手的整体感知,由朗读入手的内容把握,由第四段过渡段入手的选段品析,再到课中的两次积累(看起来是知识的积累,其实更重要的是文化底蕴的积累),无不简约而精美,丰厚而有韵致,整个课堂节奏充溢着诗歌一样的精美与凝练。

三、精彩而有品位的师生对话。整堂课的活动主角是学生,老师看似不经意的插话,却巧妙地将学生的品析推向了更细之处和更高境界,不难看出,在第四段品析之后,学生对木兰还乡那一段的品析更细致、更有深度、更立体、更具品位了。就这样,整堂课,师生的对话洋溢着诗一样的顺畅与自然之美。

总之,这堂课的美正体现着余老师课堂教学的美,余老师为学的精致与细腻,为人的温和与谦逊,做事的简约与干练都在这堂课中体现着、演绎着。

岑参诗赏析 篇9

1、作品介绍:《送杨子》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00卷。

2、原文:

送杨子

作者:唐·岑参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3、注释

一作李白诗。

4、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5、繁体对照

岑參

鬥酒渭城邊,壚頭耐醉眠。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惜別添壺酒,臨岐贈馬鞭。

岑参诗赏析 篇10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赏析 篇1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

(1)轮台:地名,唐贞观中置县,治所在今新疆轮台县。

(2)封大夫:封常清,唐大将,蒲州人。时受命为御史大夫、北庭都护、西伊节度、瀚海军使。封奏调岑参为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3)角:军中乐器,即画角。

(4)旄头:指旄头星,即昴星。古人认为昴星象征胡人,昴星落下,即象征胡人必败。

(5)渠黎:地名,汉时西域国名。

(6)单于:匈奴君主称号,此指播仙首领。

(7)金山:即阿尔泰山,此处乃泛指西北边塞之山。

(8)戍楼:驻防的城楼。

(9)汉军:指唐国。唐诗中多以汉代唐。

(10)上将:指封常清。

(11)旄:古代出征的大将或出使的使臣,都以旌节为凭信,为皇帝所赐。旌节用金属或竹子做成,而以牦牛尾装饰在端部,称旄。

(12)阴山: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泛指边城。

(13)虏塞:敌方要塞。

(14)兵气:战争气氛。

(15)屯:聚集。

(16)剑河、沙口:地名,不详。

(17)亚相:秦汉官制御史大夫仅次于相。故后世称亚相。此指封常清。

(18)勤王:为王事而操劳。

(19)静边尘:使边境安定下来。

(20)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意思是说封常清的战功将要超过古人。

【韵译】: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了阵阵号角,轮台城北预兆胡人的昴星坠落。

紧急的军书昨夜飞速送过渠黎,报告单于的骑兵已到了金山西。

从岗楼上西望只看见烟尘弥漫,汉家的军马屯驻在轮台的城北。

封将军拥旌节衔亲自出去西征,凌晨吹号集合了大军威武前进。

四方的战鼓雷动宛如雪海汹涌,三军的喊声轰鸣象是阴山震动。

敌营上空的乌云屯集气氛阴沉,战场上的尸骨与草根纠缠不清。

剑河风急吹得阴云布满了天空,沙口石冻快把虎马的铁蹄冻脱。

封亚相为了王事勤劳含辛茹苦,发誓报答君主平定边境的烟尘。

自古来英雄名垂青史谁人不见?

而今可见封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译文:

轮台的城头,夜晚吹响了画角。轮台的城北,看见旄头星坠落。紧急军书昨夜送过渠黎,书报单于已到达金山以西。登上戍楼向西远望,烟尘一片昏暗,唐军已驻守在轮台以北。将军持旄率军西征,黎明时大军在军乐中前进。战鼓四起如雪海中涌起波涛,三军大呼阴山也被震动。敌军气焰嚣张直冲云霄,战场上的死者的白骨缠结在草跟。剑河风力急增雪片宽阔,沙口的石头结冰,马蹄踏上就会滑落。为王室操劳,亚相不辞辛苦,立誓报答君恩安静边庭。自古以来青史留名的谁不知晓,看今人的功名胜过古人。

赏析:

这首七古与《走马川行》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赠同一人之作。但《走马川行》未写战斗,而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具体手法与前诗也有所不同。此诗可分四层。

开始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诗人没有从自然环境落笔却直接从战阵入手来创造战争气氛: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暗示部队已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史记·天官书》:“昴为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将“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就能表达一种敌忾的意味,又象征唐军之必胜。接着倒插一笔:“羽书昨夜过渠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单于已在金山(阿尔泰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寇。“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句式相同,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对双方如此逼近,以致“戍楼西望烟尘黑”,描绘出一种濒临激战的静默。局势之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突兀,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诗人写军事,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象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以致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振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披靡的气概。

“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而下面四句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衬托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

“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渲染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都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战争之艰苦就可想而知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他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以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就“越发得意,好像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徐嘉瑞《岑参》)。

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封常清于天宝十三年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因此诗中美称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虽只是“誓”,但通过前面两层对战争的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已经有力地预示出此战必胜的结局。

“今见功名胜古人”,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遥应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

全诗四层一张一弛,抑扬顿挫,结构紧凑,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

这一首诗写的是白天出征,诗中写景状物都紧紧扣题,并寓含歌颂揄扬之意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

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

全诗一张一弛,抑扬顿挫,结构严谨。有描写,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张,手法多样。情韵灵活,充满浪漫主义激情。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此二句预祝之词,说“谁不见”,意味着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觉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则当看今朝。“今见功名胜古人”,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遥应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在别的诗人看来,一面是“战场白骨缠草根”而一面是“今见功名胜古人”,不免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类感慨,盖其同情在于弱者一面。而作为盛唐时代浪漫诗风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参,无疑更喜欢强者,喜欢塑造“超人”的形象。读者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所感到的,不正如此么?当然了,岑参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的豪迈、雄壮是为了安边报国,决不是某种无情和冷血。

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就此而言,又与《走马川行》并无二致。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赏析 篇2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作品赏析】

这首七古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赠同一人之作。但《走马川行》未写战斗,而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具体手法与前诗也有所不同。此诗可分四层。

起首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虽是制造气氛,却与《走马川行》从自然环境落笔不同。那里是飞沙走石,暗示将有一场激战;而这里却直接从战阵入手: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暗示部队已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史记·天官书》:“昴为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把“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既能表达一种敌忾的意味,又象征唐军之必胜。气氛酝足,然后倒插一笔:“羽书昨夜过渠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单于已在金山(阿尔泰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寇。果因倒置的手法,使开篇奇突警湛。“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以相同句式,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对双方如此逼近,以至“戍楼西望烟尘黑”,写出一种濒临激战的静默。局势之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手法上与《走马川行》写夜行军大不一样,那里是衔枚急走,不闻人声,极力描写自然;而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奇突,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作者写自然好写大风大雪、极寒酷热,而这里写军事也是同一作风,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象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仿佛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摇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无敌的气概。

“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殊不知下面四句中,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极写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均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则战争之艰苦就不言而喻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便“越发得意,好象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徐嘉瑞《岑参》)下一层中说到“甘苦辛”,亦应有他自身体验在内。

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封常清于天宝十三载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故诗中美称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虽只写“誓”,但通过前面两层对战争的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已经有力地暗示出此战必胜的结局。末二句预祝之词,说“谁不见”,意味着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觉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则当看今朝。“今见功名胜古人”,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遥应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在别的诗人看来,一面是“战场白骨缠草根”而一面是“今见功名胜古人”,不免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类感慨,盖其同情在于弱者一面。而作为盛唐时代浪漫诗风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参,则更喜欢强者,喜欢塑造“超人”的形象。读者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所感到的正是如此。

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就此而言,又与《走马川行》并无二致。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赏析 篇3

[唐]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

【1】封大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

【2】西征:此次西征事迹未见史书记载。

【3】角:军中乐器,吹奏以报时,类似今日的军号。

【4】旄(máo)头: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星。古人认为它主载胡人兴衰。

【5】旄头落:为胡人失败之兆。

【6】羽书:即羽檄,军中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以表示加急。

【7】渠黎: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

【8】单(chán)于:汉代匈奴君长的称号,此指西域游牧民族首领。

【9】金山:指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一说指阿尔泰山。

【10】戍楼:军队驻防的城楼。

【11】上将:即大将,指封常清。

【12】旄:节旄,军权之象征。古代出征的大将或出使的使臣,都以节旄用以标明身份的信物,为君王所赐。节旄用金属或竹子做成,而以牦牛尾装饰在端部,称旄。

【13】平明:一作“小胡”。

【14】伐鼓:一作“戍鼓”。

【15】雪海:西域湖泊名,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16】三军:泛指全军。

【17】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18】虏塞:敌国的军事要塞。

【19】兵气:战斗的气氛。

【20】剑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一说即今俄罗斯境内的叶尼赛河上游。

【21】沙口:一作“河口”,地理位置待考。或指剑河河口。

【22】亚相:指御史大夫封常清。在汉代御史大夫位置仅次于宰相,故称亚相。

【23】勤王:勤劳王事,为国效力。

【24】静边尘:犹言平定边患。

【25】青史:史籍。古代以竹简记事,色泽作青色,故称青史。

作品赏析:

这一首诗写的是白天出征,诗中写景状物都紧紧扣题,并寓含歌颂揄扬之意。??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

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

全诗一张一弛,抑扬顿挫,结构严谨。有描写,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张,手法多样。情韵灵活,充满浪漫主义激情。

这首七古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内容不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未写战斗,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具体手法也有所不同。全诗可分为四层。

起首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虽是制造气氛,却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从自然环境落笔不同。那里是飞沙走石,暗示将有一场激战;而这里却直接从战阵入手: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暗示部队已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史记·天官书》:“昴为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把“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既能表达一种敌忾的意味,又象征唐军之必胜。气氛酝足,然后倒插一笔:“羽书昨夜过渠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单于已在金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寇。果因倒置的手法,使开篇奇突警湛。“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以相同句式,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对双方如此逼近,以至“戍楼西望烟尘黑”,写出一种濒临激战的静默。局势之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手法上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夜行军大不一样,那里是衔枚急走,不闻人声,极力描写自然;而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奇突,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作者写自然好写大风大雪、极寒酷热,而这里写军事也是同一作风,将是拥旄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像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仿佛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摇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无敌的气概。

“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殊不知下面四句中,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极写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均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则战争之艰苦就不言而喻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便“越发得意,好像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徐嘉瑞《岑参》)下一层中说到“甘苦辛”,亦应有他自身体验在内。

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封常清于天宝十三载(754年)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故诗中美称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虽只写“誓”,但通过前面两层对战争的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已经有力地暗示出此战必胜的结局。末二句预祝之词,说“谁不见”,意味着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觉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则当看今朝。“今见功名胜古人”,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遥应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在别的诗人看来,一面是“战场白骨缠草根”而一面是“今见功名胜古人”,不免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类感慨,盖其同情在于弱者一面。而作为盛唐时代浪漫诗风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参,则更喜欢强者,喜欢塑造“超人”的形象。读者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所感到的正是如此。

上一篇:在全县各界代表人士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