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2024-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精选12篇)

中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篇1

1、要重视孩子中学阶段的家教

观察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是托儿所的家长强于小学的家长,小学的家长强于中学的家长。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进 了中学,年龄大了,知道学习了,不用操心了。多年来,我遇到许多家长,当孩子在学习、行为方面出了问题时,讲“我交着学费,教育孩子就是你学校的事情,孩 子出了问题就应该由学校来负责”。这不是简单的责任推卸,而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了问题。父母是子女的首 任 老师也是子女的 终身 老师,我国古代 有很多典籍记载,当子女长大成人甚至为官一方后,父母仍坚持对子女教育、引导的责任,如东晋陶侃做了太守,当其利用职权派人将官家鱼塘的鱼送给家中的老母 时,老母生气之余,将鱼原封不动退回,并写信给以严厉地批评;“梁朝王僧辨,‘年逾四十,为三千人将’,其母 魏 夫人还是严加管教,‘稍不如意,犹锤挞 之’”。中学阶段是孩子学习打基础,是非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的责任更重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还应该加强。

2、要了解孩子中学阶段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家长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期间的重要任务,中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更是其中的关键期和困难期。家长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中学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进入中学他们首先有一种新鲜感,他们怀着兴奋、自豪的心情跨进中学的校门,看到的是新的校园,结识的是新同学,讲课的是新老师,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无不充满新鲜感。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充满新的希望,他们普遍怀有对未来中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进步向上的愿望,渴望给新老师 和新同学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即使在小学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行为表现也不太好的同学,也往往暗下决心从新开始。因此,对初一新生家长要给他们以热情的鼓励 和期望。对原来就比较好的同学要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在同一起跑线上跟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对原来成绩欠佳,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从头做起,千 万不要当老师或同学的面揭原来的“老底”,以免挫伤他们的上进心。当然,家长有必要将子女的情况(包括缺点和错误)如实地跟老师交底,但要讲究方法,避免 在公共场合给孩子造成难看。

孩子进入中学后慢慢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学习知识量上的困难,与小学相比中学增加了许多学科如英语、政治、历史、地 理、生物等,学习负担明显加重,许多学生顾此失彼,觉得难以应付。二是学习方法上的困难,在小学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老师从上课到辅导甚至做作业都跟的较 紧,讲的很细,很明白;进入中学后,学科增多,知识量增大,老师盯的又没有小学那么紧,所以许多同学课堂学习的知识慢慢出现不够系统,作业完成的不够好,甚至出现不愿意做作业的现象,时间长了成绩就受到影响。三是知识特点上的困难,中学的知识较小学要抽象一些,如数学、地理,若光靠死记硬背不足以解决问题 了,学生感到不适应,学起来感到有困难。四是受中招考试的影响,中学的学习时间抓的比较紧,考试的频率较大,有时学生感到心理有压力。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 进入中学后易出现的这些新情况,经 常与 老师沟通,了解孩子进入中学的适应情况,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在中学起好步。

初二学段的学生既不像初一时那样有新鲜感、有理想、有激情,也不像初三那样面临毕业,思想和学业上感到有压力。所 以,孩子在初二学段是最关键的时段。首先是学习上的分化。初二年级的知识承前启后,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些同学适应了,有些同学感觉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学习有点吃劲,对这些同学来说,咬咬牙多用些精力学习就跟上了。反之,思想一松劲成绩上就变为差生,既原先成绩相差无几的同学,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第二是 思想上的变化。表现好的同学思想更加成熟,他们积极靠拢共青团组织,争取进步,在班上 成了 老师的得力助手;而有少数同学则往往由于学业跟不上而丧失进 步的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如果此时没有及时的帮助,或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引诱,行为就可能越变越坏,甚至走向犯罪。第三是生理方面的变化。初二学生年龄多 在14岁上下,普遍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体迅速生长,第二性特征出现。男生表现在逞强好胜,容易冲动,他们崇拜英雄,崇尚江湖义气,爱在女生面 前表现自己;女生则爱漂亮,讲究打扮,多愁善感。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于是思想和行为上总想独立,但又缺乏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 不良影响。因此,这一阶段喝酒、吸烟、早恋、出走、轻微犯罪等不良行为经常发生。而一般家长则认为这一阶段孩子已开始懂事了,可以放手不管了。但事实是 “多事之秋”,更需要家长对孩子细心观察,耐心交流,同时与学校积极沟通、携手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疏导工作。

当孩子进入初三阶段,由于临近中考,大多数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老师和家长也抓得更紧。这个阶段,多数学生都 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少数基础差的同学,则表现出信心不足,甚至自暴自弃。由于进入青春期,性机能日趋成熟,对异性由好奇而渴望接触,甚至恋慕。因此,这 一年段的家长,要多进行人生观、成绩观、就业观的教育和引导,调节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关键期。

3、要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

家长在了解了孩子中学各阶段的特点后,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光这些是不够的,构建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孩子个体差异千差万别,而良好的家教环境却有共性,并且家庭教育所特有的天然性、较强的针对性、伦 理的权威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情感的感染性以及言行举止上的潜移默化作用等都是共有的。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家长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作为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正直,奉公守法,积极进取。一个满口粗语,开口骂 人的家长,孩子讲话肯定也不文明,只有家长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影响,起到榜样的作用。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洛克,特别重视榜样 在教育中作用,他说:“最简单、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榜样放在他们在眼前”,好的榜样可以催人上进,反面榜样可以将人托下水。如一个14岁的中学生 在劳教所里谈到他失足的原因时,说:“平时爱看一些黄色的书刊,而这些书刊都是父母带回家的”。可见父母平时行为漫不经心的随意,都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影 响。家长对事业要有追求,对生活充满信心,要尊重知识,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这样对教育子女更有利。当然,如果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也不 要紧,要紧的是一定在语言、行为方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3.2、家庭成员和睦,邻里友好相处父母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如何待人接物,都将影响到子女。特别是孩 子进入中学以后,已经具有成人感,家长对他们要平等相待,家里的一些事情可以同他们商量。家长如有不当之处,应作自我批评。如果家长在这些问题上处理不 当,就将影响自己的威信,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有一个初一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每当她听到父母因一些小事而吵闹不休时,自己就像亲临一场战争,恨不得马上离家远走,再不愿进这个家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环境的不满,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学习和心理肯定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3.3、注重家庭环境的育人氛围家庭布置既要舒适,富于美感,又要考虑到子女正在学习时期的特点,除了必要的生活用 具应安排得整齐清洁以外,还应体现出高尚的情趣,有条件的给孩子单独留出一个房间,作为其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引导孩子在房间内张挂一些格调高雅的图画,或 者勉励人们奋发进取的名人名言,帮助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4家庭的作息时间要有规律,要做好孩子的生活保障 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应该在作息时间上照顾孩子,根据孩子上 学的时间,适当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如孩子在家学习时间尽量不要约朋友来家玩,看电视要控制音量,早上要早起且给孩子准备早餐等等,这些看似小事,却对孩 子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4、要主动与老师联系并支持学校的工作

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家长或光靠教师都是不够的,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 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工作关系。有些家长特别是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家长,很不愿意见老师,这是 不对的。一方面由于自己不够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和表现,对子女教育就缺乏目的性;另一方面对孩子在心理上将是一次打击,认为家长都看我不行了我肯定是不行 了。所以,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 和 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配合学校的教育,同时也使家教更加有的放矢。

4.1、做老师的帮手孩子上学回家后往往和家长谈起某某老师怎么样,同学们怎样议论某某老师,说起某某老师的一些缺 点。这时家长不要盲目顺从,而应该讲一些自己所知道的这位老师的优点,帮助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威信,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孩子信服老师才愿意 听他的课,进而学好他所教的学科。当然对某某老师确实存在的缺点,也要经过正当的渠道帮助其改正,如通过信件交流、请学校的老师或领导转达沟通等等。

4.2支持学校的工作有些家长对孩子在学校参加一些集体组织或担任学生干部不太支持,认为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是错 误的,孩子参加社团组织或担任学生干部是锻炼、提高能力的重要机会,只要将学习时间和活动时间有机的安排开,就会互不耽误,并且会互相促进,家长在这方面 应该给以支持。

4.3主动进行校访、师访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就要积极主动地去访问学校、访问老师。这样做,可使家长在家校联系中处 在比较主动的地位,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与老师就教育子女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交流。校访时,既要访班主任,也要访科 任 老师;如果能事先同老 师取得联系则更好。应当注意的是,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不要在上课时到教室里找正在教学的老师,以免冲击教学。

4.4鼓励老师上门 家访对 老师家访要热情欢迎,在家访谈话时,孩子是否可以在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 家长 和 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则应让孩子离开。家长应当认真倾听老师的介绍、要求和建议,不要轻 易打断 老师的话,更不要一听到孩子的缺点 就感到脸上挂不住,或急忙辩护,或当场打骂孩子。家长还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既不要为了给老师留下一个对孩子的好印象而光谈优点,也不要为 了说明自己严于教子而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家访后,家长应同孩子谈话,把老师家访时所讲的孩子的优点,可以扩大化地告诉孩子,这样可以融洽师生关系,鼓励 孩子上进;同时,把老师的要求同家长的要求统一起来,给孩子提些希望、建议。千万不要出现老师家访,孩子挨打的现象,以免使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4.5了解、参与班级管理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会,非不得已不要缺席或请家中其他人代为出席。不要迟到或早退,以体现 对学校、对老师的支持和尊重。会上发言不要太长,有些想法如在会上不便谈,可在会 后与 老师个别交换意见。家长会结束后,要向爱人传达会议内容,以求统 一认识,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中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篇2

现代教育理论表示, 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组成。随着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基于素质教育要求下, 如何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 家校合作作为教育孩子的主要阵地, 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知,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予以学生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当学生回到家后, 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与家庭携手并进, 在这种系统的教育工作中, 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建立学校与家长教育信息互动平台, 构建交流桥梁

要想提高学生与家长的配合度、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必须要建立学校与家长教育信息互动平台, 构建交流桥梁。当新生入校时, 学校每月将会编辑出版校报。在这个过程中, 学校可以聘请家长担任校刊的栏目编辑, 基于充分了解学校教育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优秀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 让家长在立体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能够促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完善。其次, 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上构建家长专栏项目, 定期掌握家委会的家庭工作状态, 通过开展简报活动来阐述学校的教育理念, 在刊登相关的家庭教育工作经验的过程中能够使学校与家长和谐共处。此外, 可以设立留言板栏目, 家长可以实时反映自身的看法, 或者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建议。在这种状况下, 学校的相关领导以及部门要开展留言回复工作。同时, 基于班级建立班级博客的基础上, 让家长得以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 从而便于家长结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开展家庭教育, 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通力合作, 完善学生长效发展机制

强化学校发展制度建设, 创新学校的管理机制, 促进当前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与交流, 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基于党政部门领导的前提下, 建立以学校、教育部门为主、家长自觉参与的联动组织管理机制, 明确家长与学校的责任, 强化通力合作。教育部门要做好家庭教育引导工作, 切实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 设立专人负责与管理家庭教育工作, 加强对学校办学质量的监控。同时, 教育部门要将其归入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体系之中。学校应自主承担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构建教师与家长的和谐沟通桥梁。此外, 大力发展网上家长学校, 形成多元化的学生学习模式。在此基础上, 设立家庭教育评奖激励制度以及评估督导制度, 切实配合学校, 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另外, 积极建立社区家长教育模式, 构建多元化、多渠道学生教育发展机制, 促进家长教育的发展。

三、健全学校家长互动机制,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一般而言, 学校要求班主任教师每学期要对学生开展家访工作。在构建教师家访预约制度的基础上, 有助于协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同时, 完善家长开放日活动体系, 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的邀请活动, 在全面了解以及掌握学校教育发展情况的前提下, 填好调查问卷, 及时反映学校教育存在的相关问题。其次, 构建家长委员会, 家长要定期组织家长之间的家庭教育工作心得探讨会, 完善家庭教育工作办法, 家长要积极响应学校创建的优秀家长义工活动, 基于组建家长委员的基础上, 进行共同评议, 推选出优秀家长, 交流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同时, 学校可开展优秀家长义工评比工作, 家长要积极参与, 家长之间要积极互动。此外, 要构建家长与学校的教育探索机制, 积极推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良好互动, 形成家长、教师以及学生这三者之间的沟通机制, 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建立家长委员会, 提升家长合作能力

各个家长要积极构建家长委员会, 建立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桥梁, 从而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通力合作提供保障条件。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的帮助下, 开展有计划的家庭教育工作, 提高家长与家校之间的合作能力, 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 从而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同时, 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相关权利与义务, 包括六个方面: 学校教育知情权; 选择学校权; 学校教育决策权; 教育过程参与权; 学校教育监督权; 学校教育评价权。基于家长明确自身权利与义务的条件下, 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 树立主人翁意识, 自主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 积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实现学校与家长的和谐发展。同时,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有针对性的活动, 例如专题讲座、家长自学指导活动, 帮助家长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 在认识到自身教育方式不足的过程中, 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的个性。家长在参与过程中不断进步, 获得了自我效能感, 提升了自身的知识水平, 有助于完善家庭教育工作办法,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其学习的延伸已经摆脱了学校与课堂教学的束缚, 诸多学生的学业主要是在家庭教育的背景下完成的。因此, 家长必须要积极配合学校, 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建立学校与家长教育信息互动平台, 健全学校家长互动机制, 构建家长委员会, 从而提升家长的认知水平,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工作现状, 提出如何创新学校家长模式与家长学校发展理念、建立家长学校管理机制以及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等方面的措施, 旨在强化家长与学校的配合, 从而提高学校教学水平,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工作,配合策略

参考文献

[1]方中政.“约请家长”作为一种学生管理手段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高校辅导员, 2012, (5) .

[2]董一乔, 李大鹏.浅谈新时期国防生辅导员家访工作[J].理论界, 2012, (3) .

[3]罗晶.家校合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9) .

[4]金心红.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制约及其破解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2) .

中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篇3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作为小学生,在学校教师的监督下,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但是回家后,又是另一个情况,不按老师布置说的去做,这就需要家长与老师配合起来,严格要求,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使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课前预习 认真书写 认真审题 自觉检查

一、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教师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预习是学习新课之前完成的,这就需要家长督促孩子预习。通过预习,孩子能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实际预习中,家长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实际,加强预习指导。首先,要求孩子边读边思,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自己理解的是哪些,不理解的是哪些;然后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看看是旧知识还是新知识,该查资料的查资料,该向他人请教的请教他人,力争在教师讲课前理解教学内容;最后在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者把它记下来,等课堂上在老师的帮助、引导、点拔下进行理解和掌握。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做做相关的习题,以加深理解,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为促使孩子按时完成预习,可以拟出有效而科学的督学措施对孩子加以约束,与教师取得联系,争取教师的支持与配合,让教师帮助督促学生完成。此外,家长还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适当的检查。长此以往,才能使孩子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严格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目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学习态度不认真,书写不规范的现象,这样下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正确率低,还容易养成马虎、粗心、厌学等不良影响。而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因此在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上下功夫:

1、书写整洁,字迹工整。漂亮的字体也是一种文化修养,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对孩子书写进步适时表扬,鼓励孩子要写好,与以前写的进行比较,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业越来越整洁美观,就会坚持下去。

2、规范格式。数学的有些知识有着严格的书写要求,只有将它做的规范才能称得上掌握。例如:简单的直线用尺子画、数学符号的用法及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区别等等。在培养严谨的同时领悟所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往往并不是因为不理解所学知识,而是因为缺乏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往往随便看一遍就直接去做。那么要提高自身的审题能力就要下功夫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的正确与否。我发现在学校时学生写的认真,但是家庭作业写的就潦草,不认真。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不在的时候,学生也要养成认真的习惯。所以,家长在孩子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做一些计算题目时,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运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孩子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出现字迹潦草,家长先进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话,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孩子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孩子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又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检查,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实际情况,教给孩子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把检验作为孩子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孩子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孩子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一版。

[3]李文娟,《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九州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 篇4

女儿的老师让我在家长会上谈一谈教子的心得,老师表扬孩子在学校各个方面表现很好。听了老师的话,我感触很多。

回想一年前,孩子刚上一年级,我想,这一下我可解放了。可谁知刚开学没几天,就接到她语文老师的电话,说孩子拼音字母不会拼。听着电话那头老师焦急的声音,我也心急火燎起来。孩子放学回来,我先摸了一下底,就开始让孩子读拼音,可女儿根本不想读,我气得对女儿发了脾气,孩子在我的强迫下勉强读了几遍,但效果并不好。这时女儿问我:“妈妈,这拼音好难学,为啥要学呢?”我忽然明白了,原来对于刚六岁的女儿来说,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认为学习没有用。我就拿出手机教她用拼音给她最喜欢的大姑发信息,女儿一下来了精神,连着给她大姑发了三条信息后又给她同学发了好几条,忙得不亦乐乎。我又让女儿在电脑上用拼音打汉字,看着自己不会写的汉字通过拼音一下就打出来了,女儿对学习拼音再也不抵触,见了她的小伙伴还自豪地说:“我会写信了。”

在一年级后半学期,女儿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尤其是到认识钱币一章时,由于平时孩子很少接触到钱,她做作业时一遇到关于钱币的就老出错,给她反复地讲也还是不行。我就给她讲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让她自己去小卖部买小食品,教她先问清楚商品的价格,再看找回的钱是否对。这下孩子每次都把账算得很清楚。我给她讲阿拉伯数字的来历,告诉她在远古的时期人们计数的繁琐,还告诉她学数学要格外细心,一个小数点都不能错,给她举例:如在造汽车时,小数点错了,造的汽车轮子可能一大一小呢。孩子听了哈哈大笑。之后女儿渐渐爱上了数学。

前一段时间,学校号召为贫困孩子捐款,我说:“把你的压岁钱拿出来捐一点吧。”孩子说:“不,要用你的钱捐。”我听后觉得如果强迫她,也起不到培养她的爱心的作用。过了两天,电视上播放一个七岁的小姑娘被烫成重伤,躺在医院里,正面临无钱医治的困境。我赶紧把正在玩的女儿叫过来,让她看这个电视报道,问她:“这个小女孩可怜吗?你愿意把你的压岁钱捐给她吗?”女儿看着电视上浑身缠满绷带的女孩,眼里含着泪水说:“妈妈,我愿意为她捐钱治病,她多疼呀!”看着孩子懂事而稚嫩的表情,我的心里非常高兴,并体会到用生动的事例教育孩子,比生硬的说教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篇5

父母要多鼓励孩子用英语表达,在日常的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还是派得上用场的,可以多和孩子一起用英语交流沟通,英语交流可以帮助孩子牢记知识,也可以促进亲子间的关系。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来学习英语,比如在家里的物品上贴上与之相关英文标签,让孩子时刻都在一个学习的环境中,在外出的时候,看到一些熟悉的事物,可以问问孩子这个用英语怎么说。

家长如何配合孩子学习 篇6

PPT1:

各位优秀的家长,大家下午好,今天的家长会由我来主讲。我讲的主题是:家长如何配合孩子学习PPT2:

讲这个前提是我做这个工作整整6年时间,彻底介入1300个家庭中,帮助父母、帮助孩子。在座的各位家长,我们的孩子都已经在读初中,针对初中的孩子我们家长该如何给到一些有效的指导,这是我们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看初中的学生会产生哪些问题,咱们在座的家长可以对号入座。这些问题都是我宁老师06年到现在,在全国很多中学,包括广州武汉的好多学校进行一些家庭教育知识以及中学生学习方法等这样一些课程结束后,我们家长反馈最多的问题,那么今天我就这些问题做一个整理。

首先,我们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会出现一种情况,小学成绩很好,随着年级的提高,考高分变的越来越难;而到了初二,孩子们之间的成绩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

还有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学得很刻苦,学习与班里、年级里的尖子生一样刻苦,甚至学得比他们还要刻苦,做了很多例卷,参加了很多辅导班,补了很多课,却不能够取得好成绩,反而对学习来越不感兴趣。

还有就是孩子平时学习感觉不错,每天放学回家后爸爸妈妈问孩子:今天都听懂了吗?都听懂了。作业会做吗?都会做了。平时感觉还不错,但一到考试,成绩却总是不理想,这又是为什么?

还有就是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学习没动力,主动性差,缺少兴趣,每天感到没时间,除了做作业什么也干不了,不知道该怎样学习,感觉学习过程中没有头绪,这又是为什么?

还有就是我们在与孩子沟通,试图与孩子沟通时,孩子却不听我们的,孩子越长越大,但和家长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这又是为什么?

PPT3: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孩子如何课前预习、上课听课、课后复习和咱们家长一起具体交流。

PPT4 我们讲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的时候,我们家长你肯定有感受:我平时有也在要求孩子阿,而且这些事情都是孩子的事情我能做什么呢,我能给孩子起到什么帮助呢。我们家长你不要只是看到这些名词,我们要看看孩子平时怎么做的,那么正确的方法或者说有效的方式应该是怎么样的,而且在这过程中您能做一些什么事情。PPT5:

首先第一个环节课前预习。

那么据我了解,初一学生坚持做预习的相对还有一部分,而到了初二以后很多孩子干脆就不做预习了,但这个预习我们都知道很重要阿,可我们的孩子老说没用。为什么呢?他说老师你看阿,第二天老师要讲的知识我在头一天晚上浏览一遍了,那么老师第二天要讲什么我心中有数了,按说我第二天听课应该都会了阿,可是上课的时候听不懂的地方我还是听不懂,老师你说这不是预习没用吗?

咱们孩子的思想还停留在这水平,我们家长得把孩子这思想给纠正过来,我们得告诉孩子为什么你预习过了上课还是有些地方听不懂,得告诉孩子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 包含了很多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旧知识点可能是一周前学过的、一个月前学过的、或是一个学期前学过的,因为学得时间长了所以忘了、记错了。好了,老知识点的因为忘了、记错了直接导致孩子的新知识学习,也就会出现第二天听不懂了。

然后我们得告诉孩子预习不单单是浏览新知识,我们要求孩子把新知识点中包含的老知识点都复习好,那么新的知识点就自然而然地会了。所以我们今天要形成观念:预习等于复习老知识,这样才能达到一个预习的好效果。

PPT6家长如果您愿意用这种方式的话,我给您更具体的方式。在孩子预习的过程中你给他准备一个预习的笔记本,要求他把新知识所包含的老知识划出来、列在笔记本上、一一去复习。然后我们家长您要做的就是给在他每天做的预习本上进行家长签字。我们有些家长会觉得:初一的时候我已经不签字了,小学时候的事情还要搬出来么?这是非常必要的。这并不是加重您负担了,不需要您长期来签,只要21天。因为从记忆学的角度来分析:同样的一个行为只要坚持21次就可以成为一个习惯,到这时候坚持做预习是自然而然的反应,就跟孩子刷牙吃饭一样,如果在其他方面希望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好这是第一个课前预习。PPT7:

第二个环节课堂听讲。

我们第一个问题中究竟哪个应该由学校管理,哪个应该有家长做的,这个课堂听讲我们应该知道是学校的任务、是老师的任务,但是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家长完全可以配合老师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家长想像一个班三、四十号学生,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堂、同样的授课方式孩子们学的效果却不一样呢。这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个体差异,我们家长的参与是来弥补这个差异。

课堂听讲有两项非常重要:第一是要做到专心致志地听,各位家长就像您一样,我非常感谢各位家长;第二就是要认认真真地记。上课时间听和记都非常重要的,而且缺一不可,不能只记不听或是只听不记。但是我们孩子没有意识到,要么不是一堂课瞪着眼睛来听,根本不记笔记,只听不记。要么就是一堂课埋头苦记,而根本不去听,只记不听。只听不记或只记不听都会让孩子的上课效果大打折扣,那怎么办了。当然说孩子们只听不记或只记不听是他想这么做的,不是的,他们往往是听好了顾不上记,或是记时顾不听了,孩子有无奈的,那我们家长得帮帮孩子。

我们家长得告诉孩子听和记的关系不是平行的,应该是以听为主、以记为辅的,在保证听得情况下再来有选择的记录。

那怎么来做啊,首先是保证上课听。好专心致志的听并不是孩子瞪着眼睛听就是专心致志地听,我们是有要求的,要求是思路完全跟着老师走,就像我们今天家长的做法跟着老师走,老师点到哪儿跟到哪儿,老师讲到哪就思考到哪儿,老师提问到哪儿不管有没有点到自己,我心里一定给老师一个答案。那么认认真真地记呢,就是在保证孩子思路跟着老师走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给孩子指导记笔记。

今天呢我也给家长们讲讲记笔记的方法。看我手上的这张纸,假如这是我们孩子的笔记本,要求孩子把笔记本从中间折一下,根据折印分成左右两部分,让孩子上课记呢只记左半部分,而且不是老师所讲内容全部都记,而是要有选择的来记。举个例子来说今天老师给我们上数学课,讲了一道例题,这道例题解题过程分四部,第一步我听懂了,告诉孩子阿听懂的就不记了,第二步也听懂了也不记了,第三步似懂非懂不太明白,赶紧地把第三步写到笔记的左半部分来,第四部也听懂不记了。完整的解题过程四部,孩子只是记听太不懂得某一步。绝大部分时间是跟着老师走的保证了上课的高效。老师在讲这道例题时老师有一种解法,突然灵光一闪脑子里有一种新的解法,这时候要告诉孩子不要跟着自己的思路往下想,把自己新的想法三言两语的写道右半部分后思路赶紧跟着老师走,课下时间再思考。孩子这样 做有什么好呢?第一保证了上课思路完全跟着老师走;第二这些所记的内容都是课后要重点去复习的内容。重点复习的内容一目了然了,那回到家后,家长看看他的笔记本里就知道了他今天上课是否做到了专心听讲,因为这这样记必须上课专心致志地听,才能知道哪些会了、哪些不会,这也督促他养成课堂好效果的做法。(手拿A4空白纸)PPT8:

学习过程的第三个环节就是课后复习。

在讲这个课后复习之前呢,我想先和我们家长交流一下平时我们孩子的做法。首先第一种很多孩子回到家后,我们家长要对号入座,很多孩子呢不管三七二十一,作业是硬性任务,老师明天要检查的,回到家以后就开始做作业,作业过程中遇到不会,这题好像课本上有的翻开课本,找到以后答案就抄到作业本上去,一边做作业一边翻书的习惯。还有一类孩子呢相对比较听话,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不是赶紧打开书包做作业,而是按照老师的要求翻翻课本、翻翻笔记本,从头到尾挨个来复习,会的内容呢他依然在复习,这叫什么,这叫重复用力,时间和精力都是白搭。而上课没听明白的那一点点他不知道在哪儿,和学会的一样还是一边过,没学会的和学会的平均用力。重复用力和平均用力导致我们孩子每天看似挺辛苦、挺下劲的,没有比其他人少下劲,甚至比别人还要多,成绩还是不理想。原因就在于他重复用力平均用力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那怎么办呢,我们家长得帮帮孩子,在课后复习这个环节我们给孩子这样的建议,做好复习的二个步骤。首先第一步就是让孩子回到家后,不急于翻书、翻笔记做作业,而是找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来回忆老师上课讲得内容,如何总结的、注意事项等等的。当然在孩子想的过程中有些地方会卡壳、想不起来,折实我们告诉孩子不会的跳过去先别管它了,不要停下来翻书哦,接着往下想,直至把今天的功课完完整整的想下来之后呢,再看看没想起来的地方在哪里。我们家长想想孩子没想起来的地方在哪儿呢,就是当天听课的漏洞呗,没听懂没听明白的地方呗,这不一下子就找到了孩子的漏洞了吗。然后漏洞找到了之后我们投入个三五分钟的时间,很简单嘛找漏洞补漏洞,避免了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重复用力和平均用力,大大的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效率。学校很多的家长反映孩子回到家做完作业不知道做什么,根本不愿在家,实际上做完作业他不知道该干什么。我们得通过这种方法让孩子明白漏洞在哪里,他就知道做完作业我该做什么事情了。好这是课后复习第一步找漏洞补漏洞。PPT8:

那么课后复习第二步呢是复原笔记。我们上课呢只是让孩子记左半部分,记的是重点的、很少的内容,而空着的右半部分就是用来复原笔记的。要求孩子把过电影的内容不翻任何资料的情况下,一一地写到笔记本的右半部分来,然后呢我们来看,过电影孩子对今天所学的内容有了第一次的课堂再现,那么经过复原笔记以后呢我们孩子有了第二次的课堂内容的再现。经过两次的课堂内容再现后呢我们孩子基本上当天所学的知识没有什么漏洞了。这个时候再给孩子做作业。

PPT9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原因,不能和各位家长一一探讨,各位家长可以把自己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在手上的反馈表上,这张反馈表会收集到我们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襄阳实践中心,我回去后会好好看,回头会安排工作组老师给到你们一些针对性建议和帮助,这些都是公益性的。如果您回去还有一些不透彻的地方,也可以直接打我们襄阳实践中心电话咨询0710-3311260。

中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篇7

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工作职责归根到底就是共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进而培养“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 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辅导员要想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建立并促进良好的学风, 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外, 还需要强化自身对所带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规律和发展趋势, 从而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和指导,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管理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 更好的协助任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二、树立配合参与意识、以教风促学风

学风是高校学习之风、教学之风、学术之风的综合体现, 学风建设是高校全面推进学生工作的基础, 也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 辅导员应与任课教师之间树立配合参与意识, 以教风促学风。

1、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 定期召开有关“学风建设”的

主题班会, 并邀请任课教师参加, 为学生搭建与任课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 使学生在上课之余能够对专业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技巧和专业的发展前景, 学科的边缘知识等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在开展班级阶段性工作时, 如评选三好学生、奖助学

金学生、优秀毕业生, 发展党员、推选专业类志愿者、参加学校重大活动等方面, 辅导员应听取任课教师的建议和意见, 并邀请他们参与其中。另外, 在班级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总结, 以及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参与竞赛、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 同样要注意汲取和采纳任课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从而完善管理制度及指导方法, 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3、辅导员应掌握所带年级的教学计划、进度和教学大纲

等基本的课程教学信息。在班级的管理中根据专业课程的进度和内容, 将教学进度同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 让班级管理随着教学安排循序渐进地进行, 以达到规范班风和学风建设的目的。另外, 在日常管理中辅导员对学生应该做到实事求是与以诚相待, 这样才能真正鼓励学生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4、辅导员应持续将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重

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 合理安排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参加活动的时间。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树立支持沟通意识、实现“教”与“管”相结合

辅导员应与任课教师之间树立支持沟通意识, 使二者形成科学、和谐的工作团队, 实现“教”与“管”的有机结合, 从而更好地完成高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和学风建设等工作。

1、利用每周例会时间, 增强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

和交流。一方面, 辅导员可以帮助任课老师全面了解所教班级同学的性格特点, 配合任课教师从教学中获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特征等信息, 为教学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 在清楚了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后任课教师就能“因材施教”, 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指导;另一方面, 任课教师可以帮助辅导员更好地掌握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积极性、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课堂纪律、完成作业的情况、课堂学习氛围、课上教学质量、教材使用情况等具体表现, 使辅导员客观、全面地掌握班级和学生的各类情况及信息, 从而更好地担当起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促进学生工作有效的开展。

2、辅导员工作的重点除了日常生活的管理外还应放在学习

风气和教学保障这两个方面, 而这两点就需要任课教师的支持和协助, 其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课堂出勤, 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多个方面, 从这几个方面可以反映出辅导员的工作效果, 也可以从多个角度为辅导员实施班级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辅导员可以通过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 增进彼此的默契和信任, 进而形成工作上的合力, 使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果, 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3、通过建立相应的年级教学档案和班级日常管理记录,

把辅导员的工作核心从“粗放型管教”转化为“集约型的培养”;把任课教师从“单一的传统教书”提升为“多元化的育人教学”。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相互支持和沟通在充分发挥课堂和班级两个教育阵地功能的前提下, 使课堂教学成果贯彻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 使“教”与“管”相互渗透, 相互支持, 相互促进。

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分别在高校教育教学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两个领域充当极其重要的角色。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明确并树立共建促进意识、配合参与意识以及支持沟通意识, 与任课教师互相配合, 只有这样二者才能相互提高, 共同进步;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最终实现高校对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培养目标, 为国家和社会输送“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两个重要角色, 二者在工作上的配合情况, 对实现高校的全套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因此, 辅导员如何配合任课老师做好学生工作, 就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中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篇8

又要开学了。大部分学生是怀着欣喜与憧憬的心态期待那一天的临近,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他们带着焦虑,甚至恐惧的心情拒绝跨入新学年。

经历了一个漫长暑假之后,再次迈进校园,有些学生会一时不能适应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在开学初这段时间,他们被不良情绪所困,容易引发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

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开学心理不适应,需要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从内外两方面进行调整。学生要学会积极面对环境压力、学习压力和人际压力。

家长在开学初期应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允许孩子有个适应过程和转变过程,避免让自己的急躁情绪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学校则要开展各类活动,做好由休闲放松到紧张学习的自然过渡,把学生的注意力由家庭和户外娱乐转移到校园和课堂学习中来,循序渐进开展教学工作。

调整“生物钟” 克服烦躁心理

开学的钟声敲响以后,学生们就要从相对自由的暑期生活回归到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这是一个较大的反差。漫长的暑假,很多学生已养成“夜猫子”习性,看电视、打游戏、QQ群聊天,假期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开学后,学校的作息时间与暑假养成的晚睡晚起的习惯产生很大的冲突,一些学生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白天昏昏沉沉。贪玩的心收不回,学习的劲使不上,渐渐地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

初二男生小炯,在开学初出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据他妈妈说,孩子放假期间每天玩网络游戏差不多12个小时,临近假期结束,暑假作业还只完成五分之一。父母督促他做作业,孩子常常以头疼、胸闷为由逃避;不让他玩游戏,他就坐立不安、心情烦躁。而到了开学,小炯人虽然进入课堂,但脑子里总想着放假在家时自由自在的生活。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令他感到十分烦恼和痛苦,并开始讨厌课堂、讨厌老师,无法进入正常学习状态。

对待小炯这样的学生,要把他们的心从轻松、自在的网游世界中收回来,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也不能等到开学学习压力产生后再去矫正。家长应在临近开学前1?2周,注意减少孩子的非学习活动,让孩子静静心,不至于过度疲惫。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去书店、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让孩子提前感受开学氛围,并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玩耍时间,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协助他们找到学生的角色。

在假期的最后阶段,家长要帮助孩子抓紧“调时差”,恢复正常作息制度。减少白天休息时间,恢复正常的夜间睡眠;缩短娱乐时间,适当增加学习时间;模拟开学后的作息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就寝、起床、就餐、运动。

融洽人际关系 克服焦虑心理

新学期学生面临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师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起始年级的新同学,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同学间彼此不熟悉、师生间彼此不了解。在一个新的班集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同学,有的成熟、热情,有的幼稚、冷漠,这个时候容易产生交往困惑和交往冲突。但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人与人的交往是不可回避的,同学间只有以开放、包容的心胸去了解他人、接纳他人,才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与归属。

进入新的学校,遇到新的老师,学生要努力做到用欣赏的心态去接受新老师,千万不要用对老学校老师的标准去评判新学校老师的优劣。因为不同阶段的教育特点不同,小学、初中、高中老师的教育方法和个人风格肯定存在差異。抱怨和拒绝的结果,是使自己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倍添烦恼。

某校新高一女生小璠,文静、内向,平时很少主动与人交往。妈妈的精心呵护,使她全部的生活内容就是读书,没有兴趣爱好,也没有个人特长,独立生活能力很差。考入高中,因学校离家很远,只能选择在校住读。开学前,小璠天天为自己能否适应住校生活而犯愁,她怕同学发出声响影响自己睡眠、怕整理内务不合格被扣分遭同学嫌弃、怕不会洗衣服被同学嘲笑、怕洗澡时间不够耽误晚自修等,对自己能否适应新环境焦虑不已。

小璠的焦虑,表面看来是对住校生活的担忧,其实也是对人际交往的困惑。因为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融入新集体,如何与同学交往,怎样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互助与快乐。

作为父母,要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平时多为孩子提供锻炼独立能力的机会,鼓励孩子主动与同学交往,在交往中虚心接受他人的帮助,同时也尽力为他人服务,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

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也非常重要,特别在学习上,学生要信任老师,主动请教老师,而不是害怕老师、躲避老师,甚至与老师闹对立。

而对教师来说,帮助学生从轻松假期回到繁重的课业上来,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新学期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教师在开学之初的首要任务不是利用摸底考给学生一个“下马威”,用大面积不及格的成绩警示学生。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以摧毁学生自信的负面影响替代激励学生的正面作用。所以,在开学初期尤其是第一周,老师给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宜太大,不要忙着赶进度、开新课,而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适应,并帮助学生对先前知识进行温故知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制定学习计划 克服盲目心理

面对开学后有序、严格的校园生活,有的学生会产生盲目心理。他们不知道在新学期中自己将面临怎样的学习内容、学习困难、学习目标。在稀里糊涂中开学,在浑浑噩噩中度日,在莫名其妙中结束。为了避免这种被动学习状态的出现,制定一份详细而可行的学期计划非常重要。学期计划不仅包括学习计划,还包括个性发展、兴趣特长等内容,让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充满期待和希望。

某校高二学生小诚,在开学前制定了一份学期计划如下:

1.在新学期中,针对自己的劣势科目,加紧提高,注重文理两手一起抓。文科学习注重积累和背诵。如语文,需要增加对古文的学习,学会积累难字,古今异义的生僻字等;针对写作,平日里可加强训练短篇小作文练习,联系生活积累素材与好词好段;英语要训练口语,阅读时大声读出,并增加阅读量,积累生词。

理科学习重视理解,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思维跟着老师转,尽力领悟同一题型的奥秘,懂得“万变不离其宗”之理,开拓思维,让理科学得“活”起来。学会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平时多加练习,活学活用。

2.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承担或帮助同学完成工作,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

3.在业余时间中要学会拓展视野,培养更多兴趣爱好,丰富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培养自理能力,养成自主、独立的个性。

4.合理安排时间,在空余时间多进行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注意劳逸结合。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加强社交能力的培养。

从小诚同学的新学期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不仅在学习上,而且在个性发展、能力培养上都有自己努力追求的目标,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有明确的计划,充分体现了具体性、针对性、操作性。我们相信,一个有目标的人,一定是一个充实的人。

中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篇9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学校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这么重要的场合谈谈自己的想法,目的是增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了解,达到共同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家长和老师批评指正。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非常重要,不可轻视。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准都大大提高了,大多数孩子在家都是少爷公主,要什么给什么,孩子以自己为中心,对人没有礼貌,撒娇放肆,可是进入学校以后,是有纪律约束的。那么他就会违反纪律,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老师请家长到校配合,也有不理解的,还和老师发生冲突,埋怨老师和学校。

二、家校配合要做到

1、加强与老师的联系和沟通

家长与老师之间本来就是合作者,相互信任与交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帮助。我们作为家长不能溺爱孩子,包庇孩子的错误。应慎重对待孩子错误。

2、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要先想想孩子哪一点做的不到位,不要把责任都一股脑的推向老师,应该与老师一同商讨解决问题该想到的办法,还应该与老师做个换位思考,因为班上还有其他的孩子,要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

3、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养成的。一些好的学习习惯,会成就人的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整个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愿望。为了使孩子学习成绩拔尖,能成为尖子学生,许多家长不惜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去辅导和“陪读”,弄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还有的家长不惜用重金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谋求好的老师,真可谓用心良苦。其实,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家长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要配合学校加强安全教育。

为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家长有责任必须积极配合。孩子有什么身体特殊情况,要及时告诉老师。

5、支持学校的各项活动。

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学校结合学生的情况而安排的,家长要给予支持,不要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或怕麻烦而不让参加。

家长如何教育小学生 篇10

1家长切不可先灰心,即便是灰心,也不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家长要一直坚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的!

2要经常鼓励孩子,切不可在孩子面前说令孩子灰心的话,如“你怎么这么笨呀!” “这么简单的题也能错” “你看***考的多好!”类似这样的话当免即免,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卑,自觉不自觉地就想到“我为什么会怎么笨......这对孩子今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当然不能一味地夸赞,否则小孩子会有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感觉,对今后与同学.同事相处是一大弊端,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受点委屈,在家受委屈总比在外受委屈强吧!

3马虎是学习中的一大忌,会的题做错那就是不会,这话可以这样想,但最好不要对小孩子说,他们理解不到这种程度,不妨换个语气,如”这道题既然会就要把它做对,要不然老师以为你不会呢!没准老师会以为你是一个笨小孩呢!"要抓住重点,小学生在意的是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形象!有些孩子总拿马虎当借口,有时,他根本不会做这道题,可他却说成是马虎了,这样大人也就无话可说了,千万不要让他有机可乘,马虎就是不会,要证明自己会,就别马虎!

4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不适应学习学到很晚,一坐坐很久的学习环境,你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他,这几道题40分钟做完,做完后就可以玩半个小时,半小时的诱惑对小学生来说应该是不小的吧!之后再学40分钟,再玩半小时,反正时间多的是,这样总比一坐坐几个小时却不爱学或学不进去要强!但事先要和他讲明,要么选择一直学,爱学进去不学进去,严密选择学40分钟,玩30分钟.如果在40分钟内学完该时段所学科目,如20分钟就学完,而且做的很不错,那就玩50分钟,把剩余时间都用在玩上,家长千万不要吝惜玩的时间,我认为对于小学生,玩应该是第一位,学习是其次!玩的时间要和学习的时间差不多!

5可以不必在学生身边看着他学习,给他40分钟,让其自己想,不管会不会,都只有40分钟,之后再帮他检查,给他讲他不会的.不要一发现他做错就给他纠正,让他独立做完,自己先检查,认为无误后,再给家长看.(锻炼独立)

6不要每次在孩子学习时都很严肃,很可怕的样子,让孩子畏惧进屋学习,可以将屋子布置成乐园,让孩子自己想进,而非被迫进入.在孩子学习时,40分钟内无论他干什么都不要说他,哪怕他在玩!你只需在床上(沙发上,或里他较远的地方)拿一本书看,最初只需让他感觉你不在监督他了.拿本书知识做做样子,当他走神时咳嗽一声,以示提醒.我认为以后就可以养成习惯了.7对于孩子所学内容,你要表现的很好奇,很不解,比他还不懂,甚至要作到向他请教,让他感觉他很了不起,让他心甘情愿地给你讲解他所学内容,(以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而非让他感觉你什么都懂,只是在看着他!

对待孩子需要有耐心,当初你可以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说话,现在只需用一半的耐心就可以.要将心比心!

教育活动中教师如何做家长工作 篇11

那么,如何开展家长工作呢?具体方法我将在为家长列出的关键经验中分别阐述:

一、为家长列出的关键经验:发现教养即教育

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前,他们已经掌握并能处理使人难以置信的信息量,掌握了许多复杂的技能,在父母的努力和照料下,他们已从相对无能的婴儿成了能力较强的幼儿。但许多父母并不认为自己是教师,他们对孩子的成绩很感骄傲,但经常意识不到他们自己所起的作用。相反,他们认为幼儿教师是唯一能教孩子的人,因而,教师可以帮助父母认识到:

1.教养就是教育。

2.他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幼儿一般性的发展知识和他们自己孩子的特别发展的知识。

3.教师并不是知识的供应者,而是希望能支持和丰富家庭中已经开始的学习过程。

教师传递这些观念的一个主要发法是:家庭访问。

父母和教师开始不喜欢家访是意料中的事。父母怕受到老师的嘲弄和批评,而教师可能害怕受到父母的拒绝和反对,一旦坚冰打破,大多数父母还是很希望教师到家中来的,当他们意识到教师很尊重他们,并希望向他们学习时,家访就能成为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师可用于家访过程中的方法有:

1.让父母为家访作好准备。一开始就让父母知道,家访是课程的一部分。学校一开学就把有关家访的事情告诉所有的父母——通过电话、校讯通或家园联系手册等。或者在最初的家长会议上用一点时间来讨论一下家访的问题,向家长解释一般的家访内容,为什么它很重要,因为家长和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上要相互支持,要让他们理解家访是一种双边的交流,他们可对幼儿在幼儿园里学的东西进行补充和支持,同时他们也给教师的工作提供设想和活动的建议。

父母和教师相互配合,交流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幼儿的语言、文化、兴趣和能力方面的情况,这样一个幼儿所能得到的教育的总和要多于父母或教师一方所能提供的经验。

2.利用第一次家访来建立亲密的关系和交流信息。第一次家访应以一种随便的交谈方式来进行,这样即使有教师在家里,父母也会感到比较自在。如把孩子在园的情况告诉父母,孩子喜欢做什么,喜欢和谁在一起玩,幼儿能胜任什么事情,询问父母对孩子有什么期望,希望观察他们的什么活动等。

3.根据你对幼儿和家长的了解来计划每一次的家访。

4.完成家访的计划,但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5.在每次家访中留出与父母讨论的时间。

6.评价、纪录和后续性家访活动。

7.对父母持协作的态度

每次和父母交谈宜以讲幼儿的优点开始,如果教师较多地考虑如何与父母搞好协作,而不是批评父母或设法对他们进行“再训练”的话,那么幼儿可从中得到较多的益处。

二、为家长列出的关键经验:对幼儿园的课程作出贡献

课堂是父母和教师可以进行合作和提供双边帮助的另一个环境。父母不仅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他们也可以在课堂这一更具中性色彩的环境中来尝试与自己的孩子交往的方式。在课堂中的接触还给父母提供了改进课堂环境,直接影响课堂的目标和活动,以及与教师分享他们知识的机会。

给教师的建议:

1.使父母觉得幼儿园欢迎和需要他们。教师可计划一个父母参观日,鼓励父母留在教室中观察;当父母接送孩子时,邀请他们尽可能多待几分钟;简报是让父母了解他们孩子在幼儿园情况的一种好方式,这种方式能让所有的父母都了解情况,特别是那些时间较紧,很少来参加会议或参观教室的父母;对父母感兴趣,意见、关心的问题以及观察的内容作一些非正式的纪录,它能帮助驾驶计划家访和个别幼儿教育的方法。

2.鼓励父母与幼儿分享他们的特殊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邀请父母来与幼儿分享他们的爱好、他们知道的歌曲、游戏、故事、节目、习俗、食物和舞蹈等,来进一步丰富课堂环境。

3.鼓励父母成为班级的志愿工作人员。当父母成为班上的志愿工作人员以后,他们可以参加每天的评价和计划会议,这样能给大家的信息交流提供一个重要机会。

三、为家长列出的关键经验;计划和参加家长-教师会议

如果父母和教师能够共同承担会议的计划、组织、选择主题和主持的话,家长-教师会议可以成为交换信息和思想以及提供双边支持的另人兴奋的和有价值的会议,父母贡献的越多,这个会议对他们的意义越大。

给教师的建议:

1.进行一次对父母的调查了解一下父母所关心的问题,以及他们想和其他的家长和教师讨论的问题。

2.计划和评价家长-教师会议。可根据父母选择的主体来计划会议的内容,邀请1-2位有经验的家长来帮助和主持第一次家长-教师会议,计划形式活跃的会议,在每次会后随即进行评价,并为下一次会议提出建议。

3.还应记住:在开会前给所有的父母发通知、告知时间、地点和会仪的议题,把会议的内容告知那些未能来参加会议的家长。

四、为家长列出的关键经验:学习和了解儿童的发展和幼儿园课程

所有的父母在有关他们孩子的幼儿园课程方面都会有一些顾虑和疑问。如:我们的孩子学习些什么?为什么?教师如何处理行为方面的问题?这一课程如何为我们孩子进入学前班作准备?为了帮助父母交流他们的想法和疑虑,教师可以在家长-教师会议上来提供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应鼓励父母到班上来观察和参与活动,从而加深对课程的了解。

给教师的建议:

1.给父母提供儿童发展和课程发面的阅读资料,从所有可能的地方收集有关的资料,当父母来接送孩子时,或家长-教师会议上和家访时分发给他们。

2.帮助父母了解教室的布置教师帮助父母了解环境布置的方法有:用幻灯片、照片、录象或教室实地来向父母介绍各个活动区;说明过一段时间将陆续开放的活动区;把教室中所用材料的清单发给父母;向父母解释目前教室为什么要这样布置;请父母根据教师布置一览表来评价教室的布置。

3.帮助父母熟悉一日生活制度介绍一日生活制度安排的原理,描述每一环节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计划一次家长会,让父母真正体验一下计划——做——回忆的程序;请父母讲一下他们从自己孩子那里听来的对一日生活每个环节的介绍;分发一日生活一覽表,鼓励父母把它当作课堂观察的参考。

4.让父母参与计划和评价。有志愿工作的家长在班上帮忙是,邀请他们参加当天的教师集体的计划和评价会议,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观察、认识和想法讲出来,并应用于第二天的活动计划中。

5.帮助父母学习有关儿童发展的知识。所有的父母都需要得到有关他们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展的信息,对大多数家长而言,与教师交谈,或看一些有关儿童发展的阅读材料也就够了。但有的父母,如虐待孩子的父母,和过于好动或残疾幼儿的父母都需要给予特别的关照。教师可以向熟悉情况的人请教,了解教师在幼儿园中和家访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帮助父母和幼儿。

中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篇12

1 对于孩子的特长教育, 家长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 盲目乐观, 盲从。有的家长很盲目, 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什么, 自己就跟着学什么, 不考虑这门专业是否符合孩子的特性。进特长班学习, 对于许多孩子来说不是心甘情愿的, 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 不少孩子对究竟该学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等问题都心中无数, 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至于培养孩子哪个方面的特长, 家长就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意志, 把大人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如此, 若孩子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 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反倒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第二, 贪多, 不专不精。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 今天让孩子学钢琴, 明天让孩子学美术, 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书法。这样虽然各个专业都有所涉猎, 但大多都是蜻蜓点水、囫囵吞枣, 没有一个能真正掌握, 起不到让孩子发挥特长的作用, 反而会让孩子变的浮躁。兴趣爱好广泛固然是件好事, 但物极必反, 我们的孩子毕竟还是幼儿, 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 他们的童年应该是快乐、无拘无束的, 不能把过多的重负压在孩子身上, 既然学, 就应该把孩子的潜质挖掘出来, 让孩子的天分得到充分发挥, 追求完美, 力求做到极至。

第三, 方法不当。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 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 孩子毕竟是孩子, 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 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 今天喜欢的东西, 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 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 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 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 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2 对于孩子的特长教育, 家长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首先, 家长要发现孩子的特长。尊重科学规律, 了解孩子真正的潜能天赋, 根据孩子特别的兴趣点甄别参加特长班。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 看看他平时都喜欢做什么, 然后慢慢支持他的爱好。可能的话, 家长应该尽量给他们一些空间和时间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因为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不喜欢被别人打断或是阻止他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 作为家长, 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在这个闪光点上加以正确引导, 才能让孩子发挥特长, 如鱼得水;否则, 只能适得其反, 家长也会否定孩子, 老拿自己孩子的弱项和别的孩子的强项比, 比来比去, 就认为孩子确实不如别人, 从而对孩子产生失望、抱怨的情绪, 因而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会破坏孩子学习的兴趣, 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其次, 家长们要端正认识, 不要将特长教育看得过重。孩子不同于大人, 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 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 家长还应该明白: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 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 特长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家长不宜将其看得过重, 只能将其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 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 以免造成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第三, 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特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地方, 在于它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特长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给孩子带来快乐和自信、让其更积极地享受生活的教育。特长教育有个前提, 即学有余力, 兴趣为先, 尤其不要和考级考证挂钩。许多家长往往并不关心孩子的兴趣所在和学习自主性, 而是单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 孩子的特长教育被赋予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 松紧有度, 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 如此,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特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理想归宿和落脚点, 如果把素质教育比作一个整体, 那么特长教育则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正是种种鲜活的、富于特色的特长教育的不断拓展, 才使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了扎实的基础。然而,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学习的时间对每个学生来说是一定的, 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要对学生进行有组织的特长教育, 家长应该努力去了解孩子的需要,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给孩子一片自由发挥的蓝天。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引导孩子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 为孩子报课外特长班之前, 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的爱好及智力底数, 并由此做出选择。儿童青少年正处在为各方面发展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学习班安排不可太多;否则, 不仅会分散孩子的精力, 还会加重孩子的负担, 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孩子是最需要大自然的,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课堂, 可以启发孩子的好奇心, 促进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极大好处。大自然对孩子来说是不可缺的, 尤其是城市的孩子更需要接近大自然。孩子成才是多方面的,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 尊重孩子的意愿, 重点培养孩子的性格及创新精神。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孩子的特长, 因势利导, 扬长避短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炳照.中国教育简史[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王炳照.中国教育简史[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2]童富勇, 浙教院.中国教育简史讲义.[2]童富勇, 浙教院.中国教育简史讲义.

上一篇:风雨九十年暨建党纪念下一篇:电子商务公司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