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通用8篇)

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篇1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我镇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新农村试点镇建设以后,村级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面临的形势、所承担的任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纵深推进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全面铺开,对村级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全镇村级基层党组织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全镇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近日,我们深入全镇42个行政村,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镇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村干部队伍情况。全镇共有村党支部42个,村干部180人。

1、任职结构:在职干部180人,主职干部114人,副职干部66人。

2、在职村干部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21人,占12%;35岁到45岁的59人,占33%;46岁到60岁的89人,占49%;60以上的11人,占6%。

3、在职村干部文化结构:初中及以下94人,占52%;高中、中专68人,占38%;大专以上18人,占10%。

(二)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5万元以下的40个,占97%;5万元到10万元的2个。

(三)村级阵地建设情况。有村委会的22个,占52%;没有村委会的20个,占48%。

二、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我镇共有农民党员1176人,45岁以下的247人,占21%;46岁至60岁520人,占44%;60岁以上409人,占35%。中专以上文化34人,占3%,高中以上文化的168人,占14%,初中及以下文化的974人,占83%。绝大部分年轻有文化的农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尤其是在土地相对较少,经济欠发达村,常年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妇女和老人,从而导致“村官”难选,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导致经济发展没有后劲。村干部中掌握专业知识的少,懂得现代农业的少,了解熟悉市场经济的少,整体素质偏低。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缺乏抓好支部建设的知识、能力和水平。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村干部是老办法不管用,蛮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又不会用,缺少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本领。

(二)村干部待遇较低,工作热情不高,村级组织缺乏活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支部建设是基础。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目前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

是村党支部书记难选、难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村党支部的活力还有待增强。一是党委缺乏对村干部有效的激励手段。调查中发现,村干部年工资不过在4000-6000元之间。由于政治上无奔头,经济上无想头,造成了村级组织干部很难安心工作,队伍难以稳定的现象。二是村党支部缺乏增强自身活力的经济基础。调查中发现,全镇仍有50%左右的村集体没有固定收入,客观上影响到基层组织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村级组织的活力难以增强。

(三)村级组织负债较多,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运转困难。部分村级组织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有的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债务,使村级组织背上了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的包袱。村级组织开不起会,办不成事,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

(四)政策刚性不强,村干部工作压力过重。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上级组织要求依法行政,不能搞强迫命令。所以,现在的群众是“吃饭不靠你,花钱不求你,有麻烦就找你,处理不满意就骂你,结下怨恨就报复你”。在落实退耕还林政策、重大项目建设、处理矛盾纠纷等工作中,少数群众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四处上访告状,蛮横无理,捣乱不断,使村干部的绝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调解矛盾和处理纠纷上,没有心思考虑如何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使村里一些工作处于停滞状态,从而感到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和隐退的念头。

(五)村干部民主责任意识不强,民主化进程推进缓慢。在推进民主政治过程中,村级组织遇到的明显问题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村干部对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够,思想认识跟不上,缺乏工作经验,部分村干部遇到问题束手无策。二是村干部工作责任意识淡薄,“走读”现象严重。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部分村干部在县城或是公路沿线买了房子,与原来的村和村上的老百姓脱离了,他们只忙于自己的事情,村上有事情的时候才会回去有时即使有事情也见不到人,使党委政府的要求无法及时宣传到户到人,老百姓办事也找不着人,导致村干部名不副实。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虚设。现在虽然村级财务虽然统一由镇财政所代管,但这并不意味着村级财务无需村再管,部分村财务没有账目,一年花了多少钱,花在哪儿不知道,一年到头过糊涂日子。村级党务村务财务没有公开即使公开了也不符合党委政府的要求,公开也不及时,致使老百姓对村干部意见大,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在人民群众的威信,更严重损害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四是村级重大事物不按“一会两票”制度严格落实。很多事情都是村干部或是村上一两个人说了算,党员、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有时连村干部之间也没通气,等到事情发生时大家才知道,有时事情过了才知道,这严重违背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为老百姓上访埋下了祸根。五是村干部一碗水不能端平,有失

公平公正。六是有些村家族势力有所抬头,影响和削弱了村“两委”班子职能的正常发挥。七是部分村“两委”关系不和谐,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削弱。

(六)村干部配备不完善,村级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按上级党委和《水坪镇村级组织暂行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无论村大小,村干部工资财政只认可主职干部、计生专干和纪检小组长,但对有些建设任务大的村来说,光靠财政认可的村干部,不利于村上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必要配备副职干部并给工资,大村要配,小村要酌情考虑。

三、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村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现在的村干部学历都不是很高,文化素质有限,加之年龄普遍偏高,在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等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严重制约了村级组织建设的发展。

(二)村干部学习力度不够。由于村干部直接面对的是老百姓,他们事情多,平时很难抽出时间学习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加之党委政府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同时又没有硬性的监督机制,从而使村干部根本不会去自觉学习,导致在调解矛盾、处理事物时底气不足。

(三)村干部创新意识不强。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村干部对新时期的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应变能力不强,引导力度不够,缺乏创

新意识,尤其是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深不透,仍沿用以前的老路子、老办法,“一年一个会,年末扣党费”,就党建抓党建,没有找准党建工作和农村具体工作的结合点,缺少必要的党建活动载体,结果党组织在群众中缺乏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够。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创收来源,更没有发展项目,党委政府很多项目都是优先于交通便利的省道沿线村,致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很少甚至是没有收入,加之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致使村集体财产流失、造血功能减弱,出现了一些集体经济“空壳村”。另外,有的经济条件较好的村由于没有好班子带领,管理不善,浪费严重,也把集体经济搞垮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类似的村级组织不但不能为群众谋福利,而且维持自身运转的一些必要开支都要靠向农民摊派,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号召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受到了一定影响。

(五)农村家族势力和班子“贿选”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村级“两委”班子“两推一选”,村民委员会的海选,大大加快了农村的民主进程,但是也产生了相应的负面影响。在某些村一方面是家族势力干扰,不管能力水平如何,谁家族大就选谁。另一方面,农民的狭隘思想、认人唯钱、认钱选人现象也比较严重,完全背离了选出好班子、选出好干部 的指导思想,致使有些素质不高的人进了村班子,群众意见很大。个别当选的干部存在“一年干,二年看,三年就滚蛋”想法,没有长远思想,走马灯式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根本谈不上为群众谋利益、带领群众发展,既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又影响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老年党员由于其社会角色、身体状况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力、范围、程度都受到影响和限制;贫困党员由于自身的生产生活难于维持,甚至靠社会救济、供养,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可想而知,其先进性已经打了折扣;流动党员忙于奔波、忙于生计,致使一部分人组织观念淡化,有的超过六个月不落组织关系成为“口袋”党员,不少人成了“不受组织约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发挥模范作用、甚至不缴纳党费”的“四不”党员;一些在村里无职无权的党员,感到自己靠不上前,也不愿参与。

(七)村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现在大部分村干部工作只是出于应付,流于形式,根本没有想过真正为村集体发展付出点什么,为老百姓办好事实事做点什么,很多时候想的都是我怎么能最大限度的赚到钱,工作很多时候都直接与经济挂钩,没有油水的事情不愿去做甚至是以各种接口推诿,基层组织建设本来就是一件出钱又出力的工作,很多人并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位,加之现有的机制不健全,对于村

干部的管理监督没有现成的方式方法,致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甚至是根本无法开展,部分工作尤其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都是随着村干部的性子开展抓落实的,这使得工作很被动。

四、对策建议

(一)不断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为村级组织建设提供必需的人才。一是充分利用好镇党校,每年组织开展两次以上的村“两委”班子负责人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培训,强化村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解决“双建双带”能力不强的问题。二是充分利用镇党校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农民党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同时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提高农民党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政治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增强致富本领。三是有计划地组织村干部、农民党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参观学习,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更新观念。

(二)努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村级组织建设提供必需的资金支持。一是继续抓好水、电、路、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并引导更多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多渠道盘活村级集体资产,不断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三是利用扶贫资金和扶贫政策,有计划地从最贫困的村入手,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扶持,利用当地资源及市场信息抓经济发展,解决“造血”功能问题。

(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村级组织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承担者和组织者,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报酬低,权力小。因此,镇党委政府要着手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着力激活基层,放权基层,减负基层。减少达标验收,加大支持扶持力度,做好指导、引导、服务。对村级组织反映的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努力为村干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全力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为村级组织建设提供必需的后备人才。针对目前农村党员年龄老化,作用弱化的实际,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把培训教育党员、发展新党员、处臵不合格党员等项工作列入农村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一是抓住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有利契机,培训教育农民党员,提高党员素质。二是注重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及时培养和吸收那些文化素质高、作风正派、有带头致富本领、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农民入党,充实后备力量。三是对那些年纪轻、综合素质较高的党员,优先选拔、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之中,纳入村干部队伍管理。

(五)强化对村干部的管理监督,规范农村干部施政行为。

要以健全村级配套组织为基础,以村级民主管理为重点,以村务公开为抓手,切实加大农村日常管理,规范干部施政行为。一是规范决策机制。村重大决策和事项要严格按照“一会两票”落实、镇党委政府审查、村“两委”组织实施的步骤进行,防止违背民意乱决策和“一言堂”现象。二是完善公开机制。在公开内容上,由财务公开向党建动态和经济发展等村务党务内容拓展;在公开形式上,由常规性公开向群众点题公开和群众质询答复延伸;在公开环节上,要由事后公开向事前、事中公开拓展,不断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三是完善述职评议机制。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制度,严格评议标准,规范评议程序,提高评议质量,让村干部接受群众评议与监督,对于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四是健全监督机制。镇党委政府和有关涉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定期对农村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等。

(六)切实改善村干部待遇,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村干部常年工作在农村一线,直接面对群众,身处矛盾焦点,条件艰苦,工作辛苦。只有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他们,才能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要认真落实财政转移支付,扩大农村干部补贴范围,提高农村干部补贴标准,稳定农村干部队伍,保证基层组织健康运转;要采取“乡镇补一点,村集体拿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积极为村干

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调查,公民道德,基层社区

道德作为人们之间行为的基本准则产生于人们的各种社会交往之中。社区作为一种地域性社会是社会道德形成与实践的重要平台,也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社区道德建设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水平。为此,我们对当前基层社区道德环境的进行了一次调研,分析我国基层社区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构建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次调查开展于2013年7月份至10月份,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两种形式。一方面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了解社区居民对于社区道德建设状况的直观感受。包括五个内容,一是社区工作,了解居民对于社区工作的认可度;二是公共活动,了解社区公共活动条件;三是邻里关系;四是社区认知,即社区文化的整合力;五是道德感受。另一方面,通过对于社区工作人员的直接走访,了解社区的道德建设的基本环境、具体内容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在江苏境内开展,选取了徐州、连云港、南京、南通、无锡五个城市作为调查地点,每个城市选取四到五个相对成熟的社区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8,有效回收率88%,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走访调查选取了其中10个社区进行。通过对于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基层社区道德建设的情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社区硬件条件有待提高,公共活动需要进一步强化

社区硬件条件是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强化社区文化的基础,只有16.1%和9.1%的受访居民认为本小区的公共活动场地和设施比较充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交往的可能性。在公共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方面来看,高达72.9%居民认为本社区对于公共活动不够重视,有91.5%的居民认为公共活动数量不够丰富,同时,其中65.7%的居民在公共活动中都没有真正参与过。这与高达83.8%的居民认为应该强化公共活动以及高达91.1%的居民有参与公共活动意愿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反差。

二、居民对社区工作不熟悉,认可率低

现代基层社区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社区单位主导的状况,社区管理者需要承担起社区发展和服务的主要责任,这对于培养社区文化,构建和谐社区,酝酿公共道德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只有21.9%的受访居民认为社区工作对于社区居民生活比较关心,只有1 2.6%的受访居民认为社区在积极主动的工作,只有8.2%的受访居民认为社区工作对于自己的生活有很多的帮助。调查显示只有7.5%的受访居民熟悉社区工作人员,7.3%的受访居民很了解社区工作的内容,8.9%的受访居民经常与社区居委会交往。这些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居民并不熟悉本应该与居民生活紧密联系的社区工作,当前的社区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居民的认可,社区工作在道德建设中组织、引导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居民重视邻里关系,但交往较少

社区居民的邻里互动是社区成为公民道德培养平台的基础,有必要积极促进社区邻里关系以优化道德培养环境。但是调查显示现代社区邻里交相对较少。调查显示虽然高达71.5%的受访居民认为邻里关系很重要,且有81.4%的受访居民认为正常的邻里之间应该互相认识或者互相熟悉。但是高达52.1%的受访居民认为本小区居民之间基本不熟悉或很不熟悉,高达53.4%的受访居民基本不认识或完全不认识本单元的邻居,能和其他邻居经常交往的只占到受访居民的14.1%。调查显示72.7%的受访居民有意愿和邻居加强交往,23.2%的受访居民愿意保持现状,只有4.1%的受访居民不愿意进一步加强与邻居的交往。这说明当前社区邻里关系的现状不仅不利于促进公共道德的培养,也并不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区邻里互动,构建和谐社区。

四、社区文化需要提升内涵,社区凝聚力差

社区文化是体现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表现,优良的社区文化对于良好公民道德的培养是极大的促进作用。调查显示,社区工作集中于常规管理上,多数社区没有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居民缺乏归属感、信任感,不利于道德情感的培养。调查显示,只有24.5%的受访居民认为经常得到邻里的帮助,只有10.2%的受访居民认为自己经常得到社区或志愿者的帮助,只有10.2%的受访居民认为自己经常帮助其他邻居。在关于遇到困难需要寻求帮助的情况下,只有8.5%的受访居民会首先想到的是社区,只有16.3%的人首先想到邻居,高达52.1%的人首先会向亲戚、朋友求助。在遇到困难请求帮助的情况下只有14.7%受访居民认为社区或邻居一定会提供帮助,高达35.4%的人认为社区不会向自己提供帮助。说明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社区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还很淡薄。

五、居民道德感受平淡,公共意识需要加强

针对社区居民对于社区道德状况直观感受的调查显示,多数受访居民对当前社区道德状况缺乏较明确的感受或认识,68.3%的受访居民认为小区居民道德素质一般,另外14%的受访居民表示基本没有感觉。对于近两年社区居民整体道德素质的发展趋势,56.1%的受访居民也没有明显的感觉。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了当前社区的道德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培养公民道德的平台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间接印证了本次调查关于邻里之间交往互动较少,多数居民还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的分析。多数人在看待公共道德的时候还主要把它看做是由个人修养决定的问题。

根据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社区道德建设总体上比较被动,处于初级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式大多还是传统的说教式,形式化的东西较多,实际效果不太理想。道德建设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总的看来,当前基层社区公民道德建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社区文化基本没有形成,居民缺乏主人翁精神和归属感,这使得基层社区不能很好地发挥公民道德建设平台的道德养成的作用。我们认为今后社区道德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和推进。

1. 完善自治,从根本上构建公民道德基石

现代社区居民独立性变强,相互之间不再具有同事或亲属关系,社区由传统的“单位宿舍”和“自然村落”转变为单纯的聚居地,邻里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对于社区结构的调整,社区治理模式也在逐步的转变,由过去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变为平等协商的自治管理。传统社区是传统道德的实践平台,现代社区也必将成为现代公民道德的培育基地。但是,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基层社区治理模式虽有所转变但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的治理思维还很浓厚,传统的治理手段还有很多保留,居民自治还没有充分展开,居民的依附心理还很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自主精神还没有完全养成。具体表现在调查数据上就是居民对于社区工作的陌生,这种缺乏主人翁精神的状态很难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意识。所以,进一步营造自主管理的氛围,创造条件使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真正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主动性,不仅关系到社区本身和谐氛围的构建,更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公民意识的培养,为逐步适应现代社会养成现代社会公民道德打下基础。现代社区需要居民自主管理,也只有充分发挥基层民主,才能从根本上搞好社区建设。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居民具有很强的参与愿望,这就要求社区工作者能够广开渠道,对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热情进行充分的挖掘、组织、利用,从根本上构建社区和谐的基础,从根本上构建公民道德的基石。

2. 转变思路,从实践着手培养公民道德情感

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紧贴群众路线,为群众所欢迎的事情上来,这样才能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对于基层社区来讲,进行公民道德建设不同于国家层面的宏观布局,必须改变以宣传教育、树立典型等传统手法为主推动道德建设的模式,转变思路结合基层社区特点围绕个人生活、家庭需要,从实践着手以切实的行动建立居民与社区以及居民之间的充分互动,构建积极参与、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社区文化,形成居民的社区认知和社区归属感,培育居民的公民道德情感和公共道德意识。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社区在这一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养老活动、社区未成年人之家等,这些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总体上来看无论是在推动居民参与管理上,还是关注居民生活上,社区工作都还有许多需要改善和强化的地方。只有在实践中切实地让居民感受到来自于社会和他人的温暖,才能真正让每一个人都投身于自我道德教育,基层社区才能真正成为公民道德实践的有效载体。

3. 强化制度,从政策层面支持社区道德建设

在现代社会,基层社区作为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有一定自我管理的机制,但是其发展和运行又必然受到社会大环境方方面面的制约。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基层社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还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限制性因素。其一,必须完善相关法律体系进一步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由于现代社区的居民结构,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展开,社区居民自治几乎成为基层社区管理的唯一出路。但是由于我国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一些社区没能成立有效的自治组织,更多的社区虽然成立了自治组织但在实际开展工作当中却难以完全满足社区自治的需要。进一步厘清业主自治组织和居民、物业公司、居民委员会等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是完善基层民主相关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其二,必须做好整体规划,实现社区公民道德建设与相关制度的贯通。有很多问题仅仅靠社区、家庭无法解决,如孩子入学问题、老人赡养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在设计制度的时候将社区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考虑的。还有如社区文化建设等问题也是需要政府部门在多方面提供支持的。

总的来讲,通过本项目的调查,我们认为当前基层社区的发展还处在现代社区建设的起步阶段,当前基层社区的道德环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公民道德实践平台的作用。今后,必须充分发挥基层民主,为基层社区自治构建良好的环境,将基层社区建设成为我们每个人温馨、美好的家园,全面提升基层社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能力。

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篇3

一、村级组织收支状况

(一)村级组织承担的主要职能。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村级(社区)组织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主要职责有六个方面:一是经济建设,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扶贫开发;宣传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管理本村的土地、房屋、森林及其他财产等。二是社会事业,包括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管理;农业配套设施建设,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弱势群体救助扶贫等。三是党建与基层民主建设,包括落实党建工作目标;党员发展教育;落实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等。四是党风廉政建设,包括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村级民主决策制度,严格控制村级支出等。五是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制定村规民约,组织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开展村容整治建设,加强村民思想道德教育等。六是其他工作,包括上级政府交办的重点工作政策处理、危旧房改造、村庄整治、土地征迁、农民异地转移、防汛抗旱等。

(二)村级组织收入情况。

1.地区间保障水平差异较大。村级组织各项收入主要包括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财政补助收入(含村级项目补助)和其他收入。从我们调查的3个县(区)情况来看,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欠发达的遂昌县共203个行政村,2014年村级总收入4925.14万元,村均24.26万元;中等地区的金东区512个行政村,2014年村级总收入26343.42万元,村均51.45万元;较发达的海盐县85个行政村和20个农村社区,2014年村级总收入20163.03万元,村均192.02万元。其中村级收入最低的遂昌县北界白水村0.98万元,最高的是海盐县武原街道南环村422.89万元。

2.村集体自有收入占比小且分布不平衡。各地村级组织收入中普遍以财政补助收入为主,集体经营性收入占比较小。遂昌县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958.65万元,占村级总收入的19.46%,村均4.7万元。金东区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0302.03万元,占村级总收入39.1%,村均20.1万元。海盐县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5823.47万元,占村级总收入的28.88%,村均55.46万元。村与村之间集体经营性收入差距较大,如金东区2014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村均虽然达到20万元,但分布不平衡,5万元以下的村有339个,占64.25%,其中收入为零的有145个,占28.3%。遂昌县2014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村均4.7万元,但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有116个,占57.14%,其中收入为零的有78个,占38.4%。

(三)村级组织支出情况。

1.村级组织支出地区间差异较大。2014年,海盐县村级组织运转支出村均62.28万元,金东区村均20.85万元,遂昌县村均12.79万元。

2.支出项目繁多。包括村级办公经费、村组干部报酬补助、报刊杂志费、交通及通讯费、卫生保洁费、排灌费、计生费、征兵费、文体活动费、节日慰问费、济困帮扶费、公共设施维护费、村民会议费用等支出项目应有尽有,几乎等同于一级政府的预算开支项目。

3.刚性支出占比较大。村级经常性支出中以刚性支出为主,主要是村级办公经费、村民会议费、报刊杂志费、水电费、村组干部报酬补助等“开门费”开支。不仅欠发达地区如此,在发达地区这种情况也普遍存在。海盐县2014年全县村级经常性支出中刚性支出6539.75万元,占经常性支出的76.8%,其中村组干部报酬补助5310.73万元,占刚性支出的81.2%。

4.收支平衡难度大。即使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收不抵支现象也较普遍。如海盐县全县村级组织经常性收入少于经常性支出的村有69个,占总村数的66%,这些村的经常性开支主要靠挤占项目经费。

二、浙江省级财政支持村级组织建设投入情况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一)村主职干部基本报酬基本实现财政保障。2009年浙江省下发《关于全面解决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基本报酬的意见》,将村支书、村主任两个主职干部的基本报酬参照当地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全额列入地方财政,2012年起又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基本报酬按村主职干部的70%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省对纳入补助范围的41个市县实行转移支付补助,并实行“三年一调整”。2015年,省财政加大对纳入补助范围市县的村主职干部基本报酬转移支付力度,安排村干部基本报酬转移支付56286万元,比上年增长45.9%,并且从2015年起省财政转移支付改为“一年一调整”。

(二)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财政支付保障制度。2009年浙江省下发《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最低保障标准(当时是3万元/村,2012年起提高到5万元/村),对未达到最低保障标准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由地方财政予以补助解决,省对纳入补助范围的41个市县实行转移支付补助。2015年,省财政大幅增加转移支付补助,省级预算安排2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2%(省补助由上年的1.2万/村,提高到3万元/村)。

(三)建立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从2012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8000万元设立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村级物业经济专项扶持资金。从调研情况看,各地都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方式。遂昌县建立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打包扶持”机制,依托企业化运营打造集体“大物业”经济,统筹各类扶持资金“打包”投资或联建大型优质物业项目,扶持薄弱村获得稳定持续的经营性收入。海盐县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十分重视,县级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收项目的奖补。

nlc202309042042

(四)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运转经费财政补助制度。从2012年起,各级财政安排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运转经费专项补助,省财政对困难较大的32个欠发达市县给予转移支付补助资金4461.6万元。

(五)新设立了财政支持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专项经费。2015年,省委组织部联合省财政厅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障的通知》,要求各地建立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制度,按副省级市所属社区20万元、地级市所属社区10万元、县级所属社区5万元确定保障标准,所需经费以县级财政解决为主,省对纳入补助范围的41个市县给予一定的转移支付。2015年省财政专项安排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转移支付5062万元。

三、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政府责任没有落实到位。省里已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障措施,省级财政也积极落实预算安排,逐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但部分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财政保障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如金东区、遂昌县村主职干部报酬均低于当地劳均收入水平,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没有达到省级要求的5万元/村最低保障标准。

(二)项目补助多,村级经济经常性收入少。村级总收入中项目补助收入占比较大,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少。这种现象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遂昌2014年村级总收入4925.14万元,村均达24.26万元,其中项目补助收入占67.34%,2014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仅4.7万元,其中集体经营性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有116个,占57.14%,收入为零的有78个,占38.4%。项目经费一般为专项补助,通常是账上过过而已,村级难以统筹用于日常运转,导致财政补助不少,但村级组织运转仍然较困难。

(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自给能力不足。仍有相当数量的村缺少收入来源,经费自我保障能力弱。特别是一些山区村,受基础设施条件、资源的制约,村集体增收较难。从遂昌、金东区看,大多数村收入单一,仅靠山林、鱼塘、村集体留地等几年一次的发包收入,有较多的村没有常态持续性的收入来源。

(四)村级组织自治作用发挥不够。村级组织一届任期三年,去头掐尾,实际任期时间短,村两委往往只关注任期内的政绩,注重基建,而没有把发挥村级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放在主要位置,村内建设缺乏长远规划。一些村没有节约意识,在村级运转开支困难情况下,仍千方百计建起了村办公大楼。

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保障工作的思考

虽然浙江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已处在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但地区之间的农村情况差异仍比较大,部分村仍然是低水平运转,经费开支较为紧张。为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两美浙江”建设,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需要更多更好地发挥村级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村级自治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多措并举,为村级组织建设营造更为有效的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一)落实县级主体责任,提高财政保障水平。要进一步明确县级党委政府是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责任主体。县级要认真制定落实财政支持政策,从制度上切实落实村级组织运转保障长效机制。大力归并整合现有各类进村财政扶持资金,减少专项资金,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按生产经营类、运转保障类由地方统筹使用。省级财政要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加强预算体制监管上进一步引导和约束地方政府做好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

(二)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自我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村级主体作用,政府加以支持引导,谋求多方结对帮扶办法,变“输血”为“造血”,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在发展项目上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在扶持方式上可以“抱团式”为主,集中财力发展多村联合兴办的物业型项目和服务型项目,要避免竞争性项目的市场风险,以稳定收入来源。

(三)加强村级自治建设,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农村税费改革后,要引导村民在享受公共财政阳光的同时,通过村规民约,建立村公共事业合理负担机制。如惠及广大村民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可鼓励村民筹资筹劳,美好家园的卫生保洁费可由村民适当负担,农田水利排灌费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共同生产费用可由村民合理分担,天灾人祸济困帮扶的开支可建立村慈善基金制度等等。通过充分调动村民群众和村贤志士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既可弥补村级组织运转开支和建设公共设施资金的不足,又能推动村民自治制度建设。

(四)重视股改中的集体股,保障村级公共开支。当前正是浙江省全面推进村集体经营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时期,要避免将集体经营性资产和收益一分了之的简单做法,要立足首先满足村级公共开支要求,设立必要的集体股和分配起点,避免“富了和尚穷了庙”的现象,否则与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初衷是相悖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财政厅)

责任编辑:洪峰

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报告 篇4

关于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情况报告

省残联:

根据省残联关于深入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落实“一个中心、三大保障”,按照•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切实加强了全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从根本上提升了我市残疾人组织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残疾人事业更好更快发展,2012年10月,我会对全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残联机构建设情况:截止2012年10月,**市、区县残联机关共有在编在职人员45个,其中市级11个,区县34个,残疾人干部6人,市级1人,区县5人。另外还有市、区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站)、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等事业编制11人,其中残疾人2人,另有聘用人员一批,其中有部分残疾人。

2.残联组织建设情况:截止2012年5月,**市共有1个市级残联,规范化建设达标数为1个;有7个区县残联,均已单列,是中国残联第一批和第二批基层组织建设达标单位。142个乡镇(街道)都成立了残联,理事长由政府任命,一般是由社会事务办主任兼理事长,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兼副理事长或专职委员,负责全乡镇残疾人工作。其中,纳溪区14个乡镇(街道)均配齐残疾人专职委员,经费由各乡镇(街道)负担,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与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一致。1665个村(社区)早在2006、2007年就成立残协,为更好地开展工作一般是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任残协主席,聘请该村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兼任专职委员。

3.制定出台本地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文件情况:几年来,我市将中、省残联相关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文件一一转发,按中、省残联安排部署开展工作,要求各区县贯彻落实,各区县残联也因地制宜,努力开拓创新,积极开创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2011年纳溪区政府第55次常务会通过了全区每个乡镇配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决定,采取定点定向的方式为招聘各镇、街道配备了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各镇、街道为残疾人专职委员提供必要的办公经费和场所,解决专职委员的工资待遇。区财政一次性补助各镇、街道残联5000 元,用于购买必要的办公设备,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4.残疾人专(兼)职委员业务培训情况:每年市、区县两级残联都开展至少1期基层残疾人干部培训,随着“量服”工作的开展,2近两年参培率达到或超过100%,同时,按要求选送干部参加省上培训。

5.残疾人专职委员发挥作用情况:全市配备残疾人专(兼)职委员的乡镇、村(社区)数达到100%,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较好地配合了市、区县、乡镇(街道)残联的工作,较全面地掌握残疾人情况,能积极、及时地反映残疾人的心声和愿望,能协助市、区县、乡镇(街)开展各项残疾人工作,在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龙马潭区红星街道红星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胡远彬工作热情高,相关残疾人政策掌握较好,他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反映残疾人困难,努力解决残疾人困难;有些专职委员在身兼多职的情况下,能不折不扣地担负起残联日常的业务工作,使残联工作正常运转。

二、存在的问题和未完成任务情况说明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更加活跃,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加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更加活跃”的预定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组织建设还有很多待完成的任务,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本地残疾人组织建设文件出台少。由于本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涉及面广,导致残疾人组织建设文件的出台相对滞后。

2.聘任残疾人专职委员比重相对小,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流动性较大等。乡镇(街)残联理事长仍由社会事务办主任兼任,由乡镇党委或政府人民,大多专职委员由工作人员兼任,虽然工作效率、工作能力都能达到要求,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达标的残疾人工作者。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由于在村(社区)中的威信不够、学历较低、能力不够、外出打工、生病、年龄、收入不稳定等原因流动性很大,很多工作实际落在村(社区)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身上,造成目前残疾人专职委员所占比重较低。

3.资金和经费的紧缺,严重制约了残疾人组织建设。由于专项资金、经费、补助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直接影响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和残疾人工作者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和工作建议

“十二五”期间,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面临大好发展机遇,我们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中心谋发展,服务大局抢发展,不断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切实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领导,为残疾人组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和残联要始终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基层残疾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坚持持之以恒,出实招,出新招,不断加强和巩固区县、乡镇(街)和村(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使残疾人组织的功能不断得到健全和提高。目前,市残联已经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并将向市委专题汇报,力争解决乡镇(街)残联和村(社区)残协组织建设的组织保障和经费落实问题。

二是吃透政策内涵,科学制定残疾人组织建设政策规章。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19号),抓住残疾人工作日益完善的政策优势,深刻领会政策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和覆盖面的政策规章。

三是以农村为重点,健全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健全和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特别要解决好乡镇残联理事长专职和专职委员问题,从乡镇社会事务办与残联是一家的现状中探索工作思路,选准理事长,聘齐专职委员。

四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解决残疾人组织建设瓶颈问题。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争取各级残联经费统一安排,列入财政预算。残疾人专职委员补助要明确标准,除了保障金外,加大财政支出,能增则增,充分调动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残疾人组织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上级残联和本级残联的中心工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挥残工委成员单位的作用,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建设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体系。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5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2007-02-08 08:04:0

4某某镇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二00x年三月

某某镇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二00x年年初,某某镇七个行政村进行了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选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较强群众观念及工作能力的村组干部,配备了具有一定带动能力和凝聚能力的两委班子。当前,农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村组干部和两委班子成员能否把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开展农村各项工作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凝聚和带动力,我

们进行了一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查,并就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不妥之处,请上级领导指正。

一、某某镇村组干部及两委班子现状

目前,某某村七个行政村共有村27人,35岁以下的有11人。(横沟村两委班子是最年轻的领导集体,书记31岁,主任27岁)。支部班子共45人,从性别看,男41名,占 %,女4名,占%;从年龄看,支部班子平均年龄岁,较上届降低岁,其中40岁以上的33人,占%,35-岁的8人,占 %,34岁以下的4人,占%;从文化程度看,大专(含大专)以上1名,占 %,中专1名,占 %,高中13名,占 %,初中26名,占 %,小学4名,占 % ;支部班子中,任村党支部书记10年以上的1人,任村党支部书记6-9年的3人。村委会班子共46人,从性别看,男41名,占%,女5名,占%;从年龄看,村委会班子平均年龄岁,较上届降低3 岁,其中40岁以上的22人,占%,35-岁的13人,占%,34岁以下的11人,占%;从文化程度看,中专1人,占%,高中5名,占 %;初中36名,占%,小学4名,占% ;村委会班子中,任村委会主任10年以上的4人,任村委会主任6-9年的6人,任村委会副主任6-9年的1人。

总体上看,新的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以来,很好地维持了农村社会秩序,村里的各项事业稳步推进,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党员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奉献精神,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两委班子成员仍然存在文化水平不高,平均年龄较高等现象。还有个别党员的生活水平不如一般群众,先锋模范作用无从谈起。更为突出的是个别村中党员发展缓慢,积极分子队伍薄弱,有的村改选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村主任接班人。

二、税费改革后,村组干部报酬现状及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02年,我市按照中央、省委的

统一部署,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这次税费改革,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

(一)、机构难运转。改革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减负率在30%左右,但与此相伴的是镇村两级财力大幅度减少。以村级财力为例,改革前,我市村级财力是102万元,村平6万元;改革后,村级财力为45万元,村平万元,比改革前减少57%,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镇村组织越发显得窘迫。

(二)、队伍难稳定。一是得失不相称,心理难平衡。改革后,为了弥补收入上的减少,各镇相继采取精简干部的办法以减少支出,使得基层组织人少事多的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村组管理幅度增大,工作难度增强,使基层干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按照嘉郊办字(2002)45号文件

精神,村干部正职每月400元,副职每月350元,队长每月120元。按照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组干部定岗、定编及精简工作的原则,村级干部交叉兼职,每个村干部必须兼任一个小组的村民小组长。但是某某镇目前有84眼机井,每名组长平均管理两眼机井,到农忙浇井水时组长需要全天候的管理,不可能真正精简掉,从而造成实际在职的组干部多于编制规定的组干部人数。如某某村9个组仅有6个组长编制,中沟村6个组仅有3个组长编制,给村上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面对当前繁重的农村工作,村组干部都快成了脱产干部,很难顾及自已家里的事,干得再好,一年也就是三四千元,等于或少于种一亩地洋葱的收入。二是激励无手段,后顾之忧难解决。村干部在村任职,最多干到村支书,既不能进事业单位,又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青春都奉献了,离任后却没有保障。普遍反映村干部“劳多酬少,前无出路,后无退路”,现实的反差不可

避免地导致村干部心理的失落感和不平衡,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得有些村干部得过且过,个别村基层干部干脆“摞挑子”。

(三)、实事难兴办。随着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力的下降,“无钱办事”的问题日显突出,群众思想难于统一,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村里在搞集体建设项目时举步维艰,一些有利于村民的科技项目、公益建设项目也难以落实,搞农村基础建设缺少可调动的资金。

(四)、地位难巩固。应该说,税费改革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影响还很多,比如,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经费如何解决;合村并组管理幅度增大后,如何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党组织如何有效地开展活动;农村干部如何进一步提高能力素质,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等。这些影响,集中反映一点,就是税费改革使得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原有的困难和矛盾更凸显出来,构成了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生

存威胁。在农村基层组织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不具备、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农村党组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的情况下,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已在现实中受到了威胁。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矛盾增多、难度增大,归根结底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所引起的。从实际来看,不少村班子之所以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绝大多数都是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必要物质基础,群众长期不能得到任何实惠,必然对干部缺乏认同感、信任感,班子必然失去凝聚力、战斗力;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农村基层组织长期局限于财力的限制,必然导致党群、干群之间容易滋生矛盾。因此,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建设遇到的种种问题,发展不够是关键的症结所在。根据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开展工作。

(一)、必须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

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不仅要通过税费改革减负增收,更重要的要通过加快发展致富。只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在抓发展问题上,基层组织要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只坚持紧扣发展这一主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唯一出路。二是思路问题,即发展经济要有正确的思路,思路决定着出路,如何形成正确的思路?第一,必须看准市场抓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结构调查,力争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层次调高、机构调活,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第二,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发展农村经济各村有各村的实际,要结合各地实际,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因地制宜。第三,必须发展科技强后劲。发展农村经济也要朝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坚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农业专家型人才,走

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的道路。第四,必须在富群众的同时富集体。在鼓励、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基层党组织必须考虑和抓好村级集体的发展。各村应发挥资源及劳动力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创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将本地的种植、养殖产品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再推向市场。这样,既可以积累集体资金,又可以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消化个别存在的隐形失业人员。只有集体有了积累,有了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物质基础,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要夯实配套改革这个基础。农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但目前一些配套的改革制度还考虑得不够,带来了基层组织建设上的难度。财政转移支付的改革力度太小,乡镇部门机构改革,尤其是“七站八所”的改革不到位;教育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上,等等。由于这些配套改革没有及时跟上,农村基层

组织建设就处在了“夹缝”中,暴露出不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要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的步伐,必须切实理顺权责关系,努力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改革氛围,利用节约下来的有限资金,为群众兴办实事,让群众看到改革的成效,从而自觉地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三)、改善村组干部待遇。村干部作为村上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工作辛苦,待遇不高,为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的功过是非,公道地对待每一位干部,对那些公正清廉、奋力工作,时时处处把群众利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为改变本地落后面貌,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干部,要充分肯定、表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他们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全面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为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乐于奉献,多作贡献。将目标、考核、评议、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

对先进班组、优秀村干部、先进帮扶单位、优秀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贤内助”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坚持每年春节、“七一”前慰问老党员、贫困党员和先进典型,开展送温暖活动。进一步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工作,认真落实村办公经费和干部报酬,使村干部的收入与所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与本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也与村民收入的水平相协调。通过建立离任村干部养老保险、补贴制度,这样即能激发村组干部创业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广大农户的拥护。

三、基层班子建设及作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及作风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没有达到目前工作的要求。首先反映个别村组干部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够,缺少学习资料积累,没有学习的记录,致使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时缺乏应有自觉性和坚定性;其二是党建

理论知识较贫乏。许多干部对党建基本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在遇到党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时不能妥善处理。个别村党支部在两委会的核心作用不够突出,对本村发展没有长远的考虑。村组的组织生活也不正常。有的党支部一年组织不了几次学习,即便开展活动也是流于形式,缺乏吸引力。

(二)、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较弱。一些村干部满足于过去的成绩,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上将群众放在对立面,在工作方法上习惯于凭经验办事,不善于和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致使基层组织建设趋于弱化。个别村组党组织制度不健全,教育管理工作没有正常开展,导致冬季农闲时出现赌博现象,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及村组干部的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应充分引起广大村组干部的高度警惕。

(三)、农村基层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村干部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另一方面缺少对农村干部的培养途径;再一方面农村还存在着“少数人选少数人”的问题,致使一些优秀的,有潜力的农村青年难以脱颖而出,有些村组干部连任已达十几年,没有培养后备干部。

(四)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职能定位不准。在当前的农村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必须思考“干会么,怎样干”的新课题;基层干部必须重视 “复合型”、“市场型”、“民主型”干部的新要求。但目前我们基层组织还没有实现这种角色的转换,基层干部还不具备这种能力素质。突出表现在工作职能、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上,没有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定位在依法行政,以法律的、经济的手段来管理村组事务上来,没有定位到研究市场、规模经营和产供销配套服务上来;没有定位到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自身示范做样子,教育群众换脑子,引导农民找路子,建立一个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上来。

经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

(一)、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形成全镇各单位部门齐抓共管,抓好农村基层建设的良好氛围。

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确定为全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对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提出规范性要求,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确保农村党建工作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的工作体制。充分利用“三个代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机关干部中开展联系农村基层活动,扎实有力地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切实改进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密切与农村广大群众的联系。

1、针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反映的问题,做好规范。例如:进一步对财务收入、支出两大项的内容公开的表式进行修改完善和统一,对村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如强调 “饭店就餐不许

挂帐”、“干部报酬群众评议”、“村民办事不得过夜”等,以此进一步促进村务公开的制度建设。进一步突出“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公开时间的经常性,公开形式的有效性”三个重点。可按照有关程序选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切实履行职责,尝试实行“村民质询会议制度”,把监督制约权交给群众,争取使村务公开成为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绿色通道”。,2、针对思想作风存在的问题,切实强化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大力进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有实效,内容应涉及党建理论、科技文化知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等方面,通过组织讨论,谈体会,找差距,理思路,定目标,切实发现和改正思想作风中存在的问题。

(三)、在党组织生活的规范化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农村干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

1、针对转型时期农村党员的思想

状况,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党性,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党员干部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教育,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规范健全村两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要通过定期召开党委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实行村民议事会制度,做到村里的大事、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经过村民大会讨论决定。

3、实行民主评议村干部的工作制度,将民主评议村干部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通过一年一度的述职报告、民主测评、听取意见和召开民主生活会,使广大村干部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看到成绩,找准差距,确定目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群众对村干部工作和言行的监督,促进干部与群众的交流。

4、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依法推

进村民自治。按照宪法、法律和党的政策,组织村民充分讨论酝酿,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村规民约。对应当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违反了村规民约应怎么办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共同遵守,共同监督,在坚持合法性、群众性、实效性原则基础上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

(四)、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工作,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放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各级党组织的信任程度、支持程度。

农村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要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工作方法上必须做到眼睛向下,以群众的需要为工作的第一信号,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围绕着群众的需要开展工作。各村可以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大会将绝大多数村民关心的问题、提出的要求一一列出,在两委会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围绕这些问

题和要求制定出工作的计划,力争在短期内给群众满意的答复。多办与农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如修路建桥,通水通电,为农民群众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等等。

(五)、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

1、进一步形成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合力。继续坚持和落实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通过联系点工作能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2、进一步明确党支部在村级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在处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中必须明确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其领导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治领导;二是思想领导;三是组织领导;四是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上的领导。一方面要加强党支部班子自身建设;另

一方面要将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抓落实。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在优秀年轻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切实改变目前农村党员年龄大、文化低、观念旧的构成结构。

(六)、抓好班子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能不能抓好,关键在领导班子。必须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明确村镇党政之间、村“两委”之间的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好基层干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一是要健全选拔机制,在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大胆进行改革,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解决基层干部“难选”的问题。要健全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坚持继续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上工作,引导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长期在外打工的人在农村创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选拔村级干部储备人才。二是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难当”的问题。

农村基层干部难当,有客观环境的原因,要通过理顺关系、发展经济、创优环境来逐步加以解决。同时,也有主观因素的原因,那就是针对农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干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能力水平难以与新形势相适应,存在“本领恐慌”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要利用各级党校阵地,力争通过一至二年时间把要村支部书记轮训一遍,教育培训经费由各级财政解决,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要有目的地选择一批村级主职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跟班学习。三是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的“难留”问题。要在政治待遇上给予适当考虑,经济待遇上给予必要保障,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干部队伍。

四、其它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共青团、妇女工作的组织生活情况中存在问题

群众组织是村级组织的重要组成

部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同时抓好共青团、妇联这些村级组织的建设。团支部是农村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妇代会是联系广大妇女的群众性组织。但是近年来,我镇七个村的团支部很少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活动和参加组织生活,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团员开展教育和监督,有规定不遵守或不执行规定,使规定形同虚设,团组织建设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妇代会领导和组织妇女组织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但也还是不能完全适应和跟上目前农村改革的形势和步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挥团组织、妇代会的作用,教育团员青年和广大妇女同志在思想上不断提高,在政治上不断进步。一是指导团支部在急、难、险、重等任务中打头阵,让广大农村青年在实战中得充分的锻炼,尽快成熟和成长,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二是进一步理顺青年团、妇代会等组织和党支部的关

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围绕村里的中心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三是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发挥青年团和妇女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凝聚力,多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营造新时代农村的和谐氛围。

(二)、党建活动室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村党建活动室建设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有个别组没有象样的村民党建活动阵地,或是有党建室而设备不配套。现在进行的“四进五化”教育,内容较为枯燥,对于文化层次较低的村民们来说,缺乏吸引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抓住关键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加强村级组织的配套建设,利用党建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室对村民和村干部进行培训,使用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语言,为村民展开讲解。同时抓好平时的学习培训,在村民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空气,使村干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不断提高做好工作的本领。

2、针对个别村组无文化活动室和部分村组的文化活动室简陋,年久失修,内部设施配备不够完善的现状,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兴建、维修活动室,解决村级组织没有活动、议事场所的问题,对党支部工作成绩突出的要补贴建设资金,配发电教设备。安排单位结对帮建,村村实现“有室议事”。

3、以文化活动室为载体,切实加强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办农村用技术培训学校,农民夜校提高和增强村民的农业科学技术、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法规意识。按照农村实际需要编制教材,常年办班。以村民党员为主体,对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村劳动力实施实用技术培训。邀请院校专家进村授课,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将农业技术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使农民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使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劳动技能大大提高,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和农

业及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三)、村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有些村组干部认为,只要把经济抓上去,其他工作自然就上支去了,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导致村里歪风邪气抬头,赌博之风风行乡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及社会治安,污染了社会风气。在村里还有相当的人存在着见利忘义,是非不明,封建迷信,邻里不和,家庭纠纷等不良现象。

针对群众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村党支部要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村民进行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结合村民办理婚丧事宜,开展反对封建迷信,移风易俗教育;结合调处民事纠纷,开展赡养老人、团结邻里,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教育;伴随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建设农村文明小康

城镇的长期目标。

基层法治建设 调查报告 篇6

“法治中国”是中央提出的建设目标,法治不仅仅要停留在形式上,更体现在内容上、执行上取得的效果。由于我们的国情,乡镇人口总人口占比重较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将是社会进行深化改革过程中重中之重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一、做好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是我国生存的根本,要解决近13亿人的吃饭问题,首先要发展好农业,农业的组成单位是农村,农民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起着生产资料供给的作用,能提供最为公平、公正的环境的只有法治。因为法治是公平正义的,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特别是在农村意识、信息、发展较为落后的情况下,法治更能彰显其管理治理作用。(一)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让农民的生产产生最大效益。通过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可以让让村民更加放心没有后顾之忧。通过自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加上智慧,以及靠自己的勤劳来过上富裕的生活。环境是基础,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发农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经营土地及生产。

(二)建设法治环境,才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落地执行不变样。农村是以村屯为管理单位,村屯的领导是当地最能直接接触与传达政策的人,农民是政策的最直接的受益人,村屯是最基层的执行单位,各项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与执行,看的是基层基础工作的效果与扎实程度。法治能保证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群众的利益才会有所保障。所以,法治的环境可以让农民真正的享受国家的政策,得到实惠。(三)农村的良好经济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农民的经济收入决定整个国家真正的经济情况。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农村,农村的日子好了,才会安心进行生产,才能保证城市供应。农民经济收入水平高了,全国的经济水平才会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了,才会带动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业真正带来效益,市场经济才会快速发展。

二、我国目前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思想深植,造成畏惧“法律”和“诉讼”解决问题模式。农民的意识因为受传统思想影响比较深,对法律的了解不是甚多,从心理上根本畏惧法律和诉讼,一方面畏惧对他们来说繁琐的程度,一方面畏惧是否能得到公正性以及因诉带来的费用。一般个人权力受到侵害的时候选择息事宁人,实在无法忍受的,选择暴力解决。没有用法律武器维权的习惯与想法.认为 “打官司”是不普通老百姓的事。(二)“家族式”聚居习惯,有“理大于法的”思维模式。在农村一般家族式的聚居区比较多。按照中国传统的文化,一家当以老为尊.在一个村屯各家都会各种各样排法的亲戚,而农村的村风相对比较淳朴。对亲族比较在意,发生了事情之后.不是选择法律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而是选择威望较高的老人来对事实情况进行评说,对事实进行定论,而且通过调解一般一锤定音。在这种生活模式下,人伦的处理问题,忽视了法律的客观性与重要性。

(三)部分干部长期不依法行政,农村极大缺失法律信仰。在有些农村,村民无法依法行使自己手中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当地家族势力比较庞大的情况下,会有家族来承担当地的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隐瞒欺压的情况。

三、如何加强前我国农村基层法治建设

农村是我国最基础也是最薄弱的环节,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对于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一)真正从内容上加强新农村建设,形成法治文化氛围。要想在基层农村建立法治文化,形成法治文化氛围。必须从农村的建设上下功夫,现在农村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家有所剩人员因年龄、学历对外信息接触的更少,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状,打破思想的禁锢,通过一些文化站的集体活动,调动大多数人参加,通过参加一些活动来了解法律、知道法律。

(二)增加司法公信力和政府信任度。乡镇会有相应的司法机构,首先司法机构的工作人员平时要树立执法人员的威信,要秉公办案,依法行政,不可凌驾于法律范围之上,提升司法的公信力和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响应中央的要求,真正的到群众中去.用适合本地的独特方法管理本,一切行为要在合法的范围之内。处理问题时一定要不偏不倚、不脱离群众。

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篇7

进入21世纪,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的基础上, 又有了新的发展, 学校规模、招生人数、科技投入等均有了很大的增长, 高校科技工作者群体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突飞猛进的变化, 高等院校成为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建设高校科协组织, 发挥高校科技工作者的作用, 2007年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启动了“全国高校科协组织建设调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并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共同合作, 成立了课题组, 对全国高等院校开展科协组织建设基本情况的调研。本文介绍了课题调研工作开展的目的与实施步骤, 以及在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 分析和阐述对当前高等院校科协组织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一、调查目的与实施步骤

(一) 调查的目的

高校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聚的地方。大学之所以能成为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 是因为拥有一支数量庞大、质量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2006年, 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员工达244.99万, 其中专任教师99.35万, 占69%;科研机构人员3.23万人, 占2%。在专任教师中, 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10.02万人, 占10%;副高级教师28.18万人, 占28%;中级教师32.72万人, 占34%;初级教师22.01万人, 占22%;其他无职称教师6.42万人, 占6%[1]。可以看出, 我国高校已经聚集了100万左右的科技工作者, 而且是较高层次的科技工作者。

高校还是培养科技工作者的基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我国高等教育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 规模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模式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1998年到2008年, 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由700多万人增加到2907万人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021万) , 增长了3倍,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3.3%, [2]被称之为“准科技工作者”的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了。

作为中国科协的基层组织, 高校科协组织发挥着联系和凝聚高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作用。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建设高校科协组织, 推动“高校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建设, 调动和发挥高校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的积极性, 有必要对全国高校科协组织的建设状况有所了解, 为此, 课题组于2007年11月启动了面向全国高校科协组织的摸底调研工作。

(二) 实施的步骤

首先, 制定了问卷调查[3], 确定了问卷调查的范围、对象, 以及实施问卷发放与回收的步骤, 以确保问卷发放做到100%的覆盖率。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 其中, 本科院校740所, 高职 (专科) 院校1168所, [4]本课题组以此为依据, 将这1908所高校作为问卷调查的范围, 按时间进度完成问卷发放, 覆盖率为100%。主要发放给高校校长或校长委托人员、高校校长办公室负责人、高校宣传部、高校科研处人、高校科协等, 由本人或指派的专人填写问卷调查内容。截止2008年3月, 本科院校问卷的回收率达到91.35%, 专科院校问卷的回收率到为84.67%, 高校的总体回收率87.26% (合1665所) 。

其次, 2008年3月, 课题组将回收到的1665所高校的问卷调查表的内容进行整理、录入和检查等, 使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 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高校科协组织建设问卷调查情况的档案数据库。课题组在对《高等学校科协组织建设情况调查》的填写内容的核实过程中, 注意缺失问题的人工追填工作, 特别是针对成立科协的高校给予关注, 对问卷缺失数据较多的学校, 进一步以电话调研的形式, 再次回访并征询答案;对出现逻辑错误的数据进行电话回访;对重点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 电话回访落实真实性。关于高校的基本情况, 本调研报告采纳教育部编写的《2008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 并重新进行了统计分析, 使本调研报告的整体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最后, 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 课题组在北京和武汉召开了两次座谈会。邀请了北京市科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学院、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几十所大学的科协领导参加座谈。他们交流了所在高校科协的组织建设和活动的基本情况, 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等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

基于上述调研, 课题组将问卷调研和座谈调研等数据和情况进行归纳和整理, 并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对策建议, 形成了调研报告。

二、结果与分析

(一) 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基本形态

第一, 已建科协的高校大多是本科层次的地方高校, 且以综合类和理工类大学为主。

截止到2008年底, 对1665所高校的调查显示, 已经建立科协组织的高校有274所, 占被调查高校总数的16.5%, 而另外83.5%的高校 (1391所) 目前还没有建立科协组织。

调查表明, 在20世纪80年代有51所高校成立了科协组织, 虽然数量较少, 只占总数的18.6%, 但是这些学校是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他们率先在我国教育界成立了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科协组织, 并且在学术交流、科技普及、保障科技工作者权益等方面做出许多工作。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成立高校科协组织67所学校, 占总数的24.5%。他们是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积极响应者, 使高校科协组织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工作内容范围也逐步扩大。需要说明的是, 这一时期成立的高校科协组织的数量要比调查显示得多, 因为在我国高校体制改革过程中, 有相当数量的高校进行了合并和重组, 随着高校数量的减少, 必然导致高校科协组织的数量减少。调查还发现, 占总数50%的高校科协组织是在近7年之间建立起来。说明进入21世纪后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出现了新的高潮, 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总目标激励下, 有建设科技工作者群众组织的内在要求 (表2-1) 。

单位:所

调查显示, 在已建科协组织的274所高校中大多数是本科及以上的高校, 占74.5%;大专类的高校只有25.5%。可见, 所建科协组织的高校在学历层次上还是比较高的, 他们的组织建设经验、活动模式可以为大多数高校借鉴, 他们遇到的困难也可以警示其他高校, 因此, 他们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的。

从学校类型上来看, 已建科协组织高校中超过一半是综合类大学 (56.9%) , 理工类大学比其他专科大学要多些, 达到19.7%。而农林类、医学类和其他类均只有5%~7%左右的比例, 最少的是文科类学校, 这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科技的涵义基本上还是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 理、工、农、医仍然是主体。而具有多学科教育与科研并重的综合性大学, 由于其研究力量较强, 科技工作者中作为核心人员的R&D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人员较多, 所以对建立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组织也有较强的动力 (表2-2) 。

单位:所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在已建科协组织的高校中, 按学校性质来划分, 依表2-3显示, 比例最高的是“国家办的地方院校” (43.4%) , 其次是职业技术学院 (17.9%) , 教育部与地方共建的学校和教育部直属的学校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 (15%和9.9%) 。

单位:所

我国高校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 目前公办的地方院校占据较大比例, 而直接归属教育部的高校数量较少, 因此, 已建高校科协组织数量中地方院校占最大比例还是正常的, 但是教育部所属的高校往往是具有较长的历史、较高的社会影响力的大学, 他们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对其他高校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本次调查发现, 我国最具名望的两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至今没有建立科协组织, 还有一些名列我国前50位的大学也没有建立科协组织。如果这些大学能建立起科协组织, 那就能带动更多的高校成立科协组织。

第二, 已建高校科协组织有三种模式:独立建制模式、合署办公模式、虚拟混合模式。

由于各学校的情况不同, 领导和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的认识情况不同, 在已经成立高校科协组织的274所高校中, 组织形态差异较大。调查发现, 主要的组织模式大约有三种 (表2-4) :

单位:所

第一种是独立建制模式。调查表明, 有独立建制并有办公条件的有30所学校的科协, 占10%, 这类高校科协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 得到学校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学校给独立编制, 通常是正处级或副处级, 专门配备专职干部, 至少有2~7名工作人员, 而且有自己的办公地点, 财务独立, 经费主要由学校拨付, 自己通过开展活动也能有部分收入。据初步了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科协属于这一类型。由于有了组织保障, 这些高校科协在过去的活动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它们注重奖励高校科技工作者, 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层次较高, 每年都有国际学术会议。科普活动、科技合作、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活动也有较好的成绩。

第二种是合署办公模式。调查发现, 目前有2 2 8所大学科协是挂靠在学校的科研处或科技处等, 并与其合署办公, 比例高达82.5%。这也是某些高校领导和管理者将科协看作是高校的一个行政管理部门的理由。仔细分析可以看出, 合署办公对于某些高校科协开展活动是有一定便利的, 通常高校的科技处等管理部门掌握着相当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其他资源, 能够支持科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科普活动。而且合署办公也有利于科协掌握学校内部较多的人员信息、科技信息等, 有利于和学校有关部门协调工作。调查表明, 科协挂靠在科研处并发挥较好作用的有东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科协。虽然是合署办公, 但是他们明确了科协的专职干部, 明确了经费和职责, 所以, 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 合署办公的做法, 后果是可能会将一个科技群众团体的基层组织等同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 甚至只是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一部分, 这在理论上混淆了两类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的性质和任务, 在实践中容易将行政命令和计划管理代替自治组织和自主管理, 难以充分发挥科技群团的优势, 也难以让科技工作者认同, 对于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目标的实现十分不利。

第三种是虚拟混合模式。这种模式的高校有8所, 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令人担心的模式。因为, 虽然学校领导层面认为学校已经有了科协组织, 但是, 这个组织既没有设立专职人员, 也没有明确的组织建制章程。只是有事情了便以科协的名义去做, 临时派遣一两个科研处或科技处的工作人员, 以科协的名义来与外界联系、与地方科协打交道而已。所以, 这样的高校科协在工作总结或工作汇报时, 难以说清楚科协的工作与科研处、科技处的工作有何区别, 只能将它们混在一起。长此以往, 科协的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当然也就更难形成科技团体的自身特色。

出现上述三种不同组织模式的主要原因也是一个长期困扰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现实问题, 即科协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调查表明, 有专职工作人员的高校科协与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的高校科协大约是一半对一半 (49.3%与50.7%) , 其中让我们关注的是, 有21所高校虽然成立了科协, 但是既无专职人员又无兼职人员, 难以想象这样的科协组织是如何运作、如何发挥作用的。而且调查发现, 有118个高校科协 (占43%) 仅有兼职人员。在有专职人员的科协中, 多数只有1~2人, 而有2人以上专职工作人员的只有21所高校科协, 占有科协组织的高校总数的7.7%。对于科技工作者非常集中的高校, 有一定专职工作人员是十分必要的。仅有兼职工作人员的科协是难以做好复杂的工作, 凝聚科技人员, 承担为他们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为提升公众科技素质服务这样的重大任务的。可是, 目前高校中教师和工作人员的编制十分紧张, 要普遍地严格要求所有高校设立或增加专职科协工作人员编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因此, 还需要我们有极大的智慧, 发挥创造性的思维, 在新的高校体制改革中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 即使是兼职的科协工作人员, 目前来看, 在高校科协组织中数量也并不充足, 有3名以上兼职人员的只有73个高校科协, 占26.6%。而有36.5%的高校科协只有1~3名兼职工作人员, 如此少的人力资源对于支撑科协工作是难以有较高的要求的 (表2-5) 。

(二) 高校对科协组织的认可度与支持度情况

第一, 高校领导对科协组织建设的认可度与支持度达60%。

单位:所

学校对科协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已经成立的高校科协组织往往得到本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尤其是在资金、人员和信息方面, 而且, 从组织建制来看, 很多高校科协的主席是由学校领导来兼任的, 目前在中国的体制下, 这不能不说是对科协组织的一种无言的支持。

在已经建立的274个高校科协中, 认为本校领导“非常支持”其工作的占24.5%, 而认为“比较支持”的占35.8%, 两者相加得到60.3%。即使我们将“一般支持”和“不太支持”以及“未填”的均算“不支持”, 那么支持率仍然高达60%以上。当然, 我们还要考虑到本次问卷主要是通过学校有关领导管理部门下发, 填表人可能本身就是学校领导或管理部门的领导, 但是, 即使再打一个折扣, 这些已建科协的高校领导对于科协工作的支持也仍然是不可否认的 (表2-6) 。

单位:所

第二, 学校最高领导层担当高校科协主席的达76%。

调查表明, 高校科协的主席由学校领导层中的副职, 即副校长或校党委的副书记兼任的最多 (占52.9%) ;而由学校领导层的正职, 即校长或党委书记兼任的较少 (占23.0%) , 但是这两项加起来高达75.9%。这说明成立科协组织的学校领导对科协工作还是比较重视的, 虽然均是兼职, 但由最高领导层兼任主席, 对于科协展开活动是非常有利的 (表2-7) 。

单位:所

然而,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科协作为科技群众团体, 自主治理应该是管理的重要原则。由科技工作者自己管理自己, 选出科技工作者中有学术权威、又有组织管理才能的人来担任主席以实现民主办会的基本目标还需要在组织体制上进行重大的创新。同时, 在资源配置和人事管理中还要有重大突破, 高校科协组织领导的选举工作才能焕然一新。

第三, 教师与学生对高校科协组织评价的认可度分别高达79%和69%。

在已建科协组织的高校中, 教师认为科协工作“很重要”的占12.4%, 认为“比较重要”的占66.1%, 两者相加得到78.5%。高校教师亲眼目睹科协的工作, 有的甚至参与了科协组织的很多活动, 他们对科协工作的评价是比较高的 (表2-8) 。

单位:所

在已建科协组织的高校中, 学生认为科协工作“很重要”的占11.7%, 认为“比较重要”的占56.9%, 两者相加得到68.6%。这一评价也是较高的。考虑到科协的工作主要是面对教师, 学生评价稍低于教师评价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也需提醒高校科协的同志, 要关注高校的学生, 千万不要忽略他们,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 他们是我国未来的科技人力资源, 他们在高校的经历很可能是他们能否在科学技术道路上成功的重要而关键的一环, 高校科协应将他们纳入工作的范围。

(三) 高校科协组织的经费渠道

调查表明, 学校拨款是高校科协组织的经费的主要来源。

对高校科协组织经费来源的调查显示, 88.7%的高校科协的经费主要来源为“学校拨款”, 只有少数高校科协由于和各级科协及与社会有较好的联系, 并承担了部分工作, 才能够得到科协和社会的支持与赞助 (表2-9) 。

单位:所

缺少学校的支持, 绝大多数高校科协的发展状况是不太好的。这说明科协的工作确实是在学校支持下才得以维持和发展的, 同时也说明高校科协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仅依赖高校行政拨款, 这样也失去了科技群众团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也是高校科协往往被认为是高校内部一个管理机构的原因。

正是经费来源单一并依赖高校行政拨款, 所以, 大多数高校科协的经费总额不大。调查表明, 近1/5的高校科协每年活动经费不足1万元, 大多数高校科协 (53.3%) 的经费只有1~5万元, 如果两者相加, 可以清楚地看到, 经费在5万元以下的高校科协占总数的73%。10万元以上的只有22个 (表2-10) 。经费少使高校科协难以开展有影响力的工作。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办公经费也不够, 科协工作人员怨言较多, 难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也影响了科协活动的开展。

单位:所

(四) 高校科协组织的活动开展情况

第一, 高校科协代表大会基本正常召开, 但加入高校科协组织的教师与学生的数量甚少。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 按中国科协的章程, 科技工作者的代表大会是科协的最高权力机构。因此, 能否按时召开代表大会是衡量一个科协组织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据调查, 不同高校科协召开代表大会的周期不同, 从1年召开一次到5年召开一次的均有, 其中“不能按时召开代表大会”的约有52所, 占总数19%;而未回答的高校, 如果被认为是没有正常召开过代表大会, 那么这两类相加的高校科协共有74所, 占总数的27%。其余的73%, 可以看出, 高校科协代表大会基本上能正常按时召开 (表2-11) 。

单位:所

调查还可以看出, 高校科协组织的规模情况:10所高校科协的个人会员在100人以下, 37个高校科协的个人会员在100~1000人之间, 1000人以上的有9所 (表2-12) 。

单位:所

从中可以看出, 加入高校科协组织的会员总数并不多。也就是说, 高校科协组织的建设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建立起一个办事机构, 争取若干名工作人员编制, 还应该将高校的科技工作者作为高校科协的组织基础和主体, 将他们吸引到科协组织中来, 并且要以他们的需求变为高校科协的需求, 以他们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作为组织发展的目标, 高校科协组织才有活力, 才可能体现科技群众团体的特色, 才有工作基础。如何调动高校教师及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高校科协组织, 并参与科协的各项活动, 是未来发展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此外, 调查中还发现, 按团体对象区分, 高校科协组织有“教师科协”、“研究生科协”和“大学生科协”等形式。其中老教师科协有28所, 青年教师科协有21所, 研究生科协有10所, 最多的是大学生科协37所 (表2-13) 。应该说这是高校科技群众团体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与我国有将近2000所高校的总量相比, 这方面的组织建设虽然进展迟缓, 但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单位:所

第二, 高校科协经常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但他们以服务教师为主, 忽略了学生群体。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是高校科协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调查结果显示, 有37所高校科协 (占13.5%) 每年的学术交流活动超过100次, 而多数高校科协 (占46.4%) 的活动次数在10次~100次之间, 只有少数 (占25.9%) 每年的学术交流活动低于10次 (表2-14) 。

单位:所

另外, 从学术交流与合作内容的统计中可以看出, 学术会议最多, 比例高达75.2%;其次是承担合作项目或研究课题, 以及合作撰写科技论文或著作等, 分别为36.9%和19% (表2-15) 。

单位:所

调查还可以看出, 参与科协组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群体是本校教师 (占55.5%) , 如果加上“校内外科技人员均有”的这一选项所占的17.2%, 那么科协面向高校教师开展学术交流的覆盖面高达72.7%。而参加学术交流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 只有15% (表2-16) 。可得出结论, 高校科协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为教师服务的。

单位:所

在调查中还发现, 高校科协组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虽然从数量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但是在学术界的影响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还远远不够, 特别是与农村的科协组织和企业的科协组织相比, 缺乏有号召力、有特色的活动。如农村科协组织开展的“科普惠农”计划, 在农民中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还有企业科协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 至今在产业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高校科协组织是科技工作者最密集的地方, 但至今却没有一个发挥自己应有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第三, 高校科协组织举办科普活动较少, 潜在的科普资源尚未有效开发。

调查显示, 科普活动方面, 有190所高校科协 (占69.3%) 每年开展10次以下的科普活动, 而有44所高校科协 (占16.1%) 每年开展超过10次的科普活动 (表2-17) 。

单位:所

从他们采用的方式来看, 最多的两种方式是展板展览和报告讲座, 分别有85.4%和84.7%的高校科协选择它们, 这也是高校科协组织比较擅长的方式和手段 (表2-18) 。

单位:所

另外, 调查发现, 大多数科普活动是高校科协 (59.1%) 根据当地科普活动所需和自己的条件独立开展的, 但是也有部分高校科协 (32.1%) 是与省市科协联合举办的 (表2-19) 。

单位:所

调查表明, 高校具有巨大的潜在的科普资源, 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科普资源还没有充分发挥。高校拥有专业知识和科技人力资源, 甚至还有包括标本、设备、材料、图片等各种珍贵资料在内的实验室、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资源, 因此, 高校科协如果能够进一步发挥作用, 深入挖潜, 激发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投身科普活动, 使这些潜在的科普资源发挥作用, 那么高校科协在科普领域将会大有作为。

三、问题与建议

(一) 问题

根据本次调查, 通过分析和归纳, 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一, 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缺乏动力, 发展缓慢。高校是我国科技工作者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但是, 目前多数高校没有建立科协组织, 而且其中的大多数在未来1~3年内也没有建立科协组织的计划。尤其是很多研究型大学和有影响力的、科技工作者数量较多的高校也还没有建立科协组织, 甚至没有建立科协的打算。这说明, 高校中的教师等科技工作者并不了解科协组织, 同时, 各级科协组织对高校科技工作者的需求也不多, 没有激发教师参与科协的热情;而科技工作者直接提出要建立高校科协的呼声很少。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在很多高校中没有占据重要地位, 高校领导对高校科协的性质、任务和宗旨等没有清楚的认识。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缺乏应有的动力和基础。

第二, 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缺乏主体, 凝聚力弱。高校科协组织应该体现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科技群众团体性质, 以民主办会为组织运行的原则。但是, 目前来看, 尽管已建高校科协也召开代表大会, 也有自己的章程, 但是多数缺乏民主办会的意识, 代表大会中的民主选举往往流于形式, 民主办会没有基础, 科技工作者在科协组织中难以体现主人的地位。高校科协缺少科技群众团体的特点, 难以独立运作。为了能够得到学校领导支持, 获得部分资源, 在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中, 科协主管领导绝大多数是学校领导 (占75.9%) , 秘书长多数为科研处长兼任, 所以, 已经建立的高校科协组织名义上是科技工作者的组织, 但是, 实现会员制的少, 高校科技工作者认同度低, 运行机制仍然局限于学校行政体系的轨道内, 没有群众团体组织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由于科协的领导不是科技工作者选举的, 而是学校领导内定的, 所以科协的主席和秘书长不需要对学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负责, 也不需要对会员负责, 所以, 科协工作的好坏优劣仍然是由行政领导来评价, 与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关系不大, 因此, 高校科协面临没有建设主体的尴尬局面, 一旦学校行政领导不重视科协工作, 那么科协机构的工作立即陷于无人指导、无人评估、无人负责也无人激励的境地。

另外, 与其他科技群众团体相比, 目前多数高校科协开放性差, 社会活动能力低, 往往只局限于学校内部开展工作, 除了挂靠在本校的学会、协会和研究会以外, 高校科协与其他的科技社团联系很少, 与各级科协的关系也不紧密。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 高校科协很少考虑科协的网络作用, 没有意识去调动和挖掘高校外部的力量和资源, 这样也就难以发挥科协整体的优势。

第三, 高校科协组织基础薄弱, 工作人员少。目前我国高校科协不仅数量少, 而且发展遇到很多困难。首先, 高校科协目前的组织状态是独立建制很少, 受到人员编制等因素的制约, 高校科协多数为合署办公。有专职工作人员的高校科协不到半数, 即使有专职人员, 多数也只有1~2名。这种状况下, 科协工作被淹没在科研行政管理中, 校内外的科技工作者无法辨认科协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的区别, 科协作为科技群众团体的性质难以体现, 影响了科协组织的长远发展。其次, 工作人员少。一个高校科协往往面对数以千计的高校科技工作者, 面对数以万计的“准科技工作者”——高校研究生和大学生, 但是工作人员却非常少, 甚至没有专职工作人员, 这样的科协组织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这样的工作机构显然是没有战斗力的, 既无法组织大型的、有影响力的活动, 也没有人能专心致志地考虑科协组织的发展问题。

第四, 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缺乏资源, 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已经建立的高校科协普遍缺乏资源, 既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 (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均少) , 也缺乏财力资源, 所以很难独立开展工作。本次调查表明, 多数高校科协年均经费在5万元以下, 而且来源单一, 主要依赖学校行政拨款, 极少数可以通过活动筹集一部分资金。他们还存在其他很多问题, 例如有的高校科协缺乏起码的办公条件、有的对外开展信息联系困难、绝大多数高校科协没有自己的刊物。因此, 高校科协很少开展直接为会员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活动。

很多高校没有建立科协组织, 主要也是考虑到一旦建立了, 如果没有各类资源支持, 活动难以维持, 还不如暂时不建。有些活动如学术交流、科技普及可以交给科技处、学生会等其他机构去办。而高校科协组织没有建立起大家公认而有效的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 又缺乏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 甚至难以组织志愿者队伍, 这一切成为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和发展的一大障碍。

与学会比较, 高校科协既缺乏专业性的科学学会的同行认可机制, 又缺乏技术类学会的社会权威机制, 所以, 既难以通过收取会费来解决部分资金需求, 又难以通过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手段解决资金来源。多元化的资源配置渠道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 只能寄希望于本校领导重视, 多给拨款, 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一定要跟随学校行政当局的“指挥棒”转, 多数是配合科技处的主要工作来开展活动;难以有自己独立的按照章程活动的空间和权力。

第五, 高校科协组织缺乏制度建设, 难以发挥作用。目前高校科协组织的规章制度建设很不完善, 很多组织的运行和各类活动无章可循, 随意性大, 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不少高校科协没有独立运行的机制, 而是完全依赖学校行政体系, 所以也就不重视自身的规章制度建设。他们没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制度、没有多元化的经费筹集制度、也没有科协活动制度, 所以, 难以评价科协组织的工作和运行, 也难以评价科协工作人员的努力和付出, 更难以建立有特点、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

同时, 没有组织建制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导致高校科协机构和工作人员队伍弱小, 专职工作人员很少。新加入科协工作的年轻人不了解科协的性质和宗旨, 没有制度和规章来引导他们逐步了解和融入科协组织, 给他们的印象只能是“科协工作和科协组织是可有可无的”, 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少勤勤恳恳工作多年的科协专职干部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和激励, 他们的工作在高校中没有地位, 甚至有人抱怨被“边缘化”。高校也很少有适合科协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

(二) 建议

高校科协组织在发挥科技人才潜力、提高学术水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进行广泛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为此, 课题组对高校科协组织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希望在新时期高校科协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一, 为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搭建开展科技普及与传播的工作平台。科普内容可以根据本校的研究领域进行, 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与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沟通, 开设公益讲座, 为不同人群进行科学普及知识的传播。为确保该活动的实施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绩效考评中应对这些活动给予充分认可, 甚至能与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享有同等的地位。

第二, 改变自上而下被动开展科技普及与传播工作的形式, 采取引导方式开展活动。高校科协组织机构的管理者要引导科技工作者面向市民开展活动, 活动既需要听取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各种建议, 同时也要听取市民的需求, 从而设计科技普及与传播的活动。

第三, 提高科协组织负责人的认识并交流经验。通过这次对1600多所高校科协组织团体的普查发现, 尽管成立科协的学校并不多, 但有成立意向的学校很多。因此, 建议组织积极参与填写的学校有关负责人聚集一堂, 提高对高校科协组织的认识。同时, 也可推出有特色的高校科协组织介绍经验, 引导其他高校的科协组织, 提高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最大效应。

参考文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整理而成。

[2]教育部.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48/info948.htm, 2009-01-08;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52/info29052.htm, 2009-07-17.

[3]问卷的客观题除部分题项特殊说明为“多选题”外, 其余一律为单项选择。

基层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篇8

基于实地查看、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形式对渝东北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概略情况作了简单梳理,并以此为例,对西部欠发达农村地区在新形势下抓好基层党支部提出了一些建议。

1.农村基层支部建设现状

本次抽样调查共选取位于重庆市“北大门”的城口县三个自然村庄党支部、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进行了数据分析。

1.1党员自然状况

议学村党支部是全县三个“农村优秀党支部”之一,全村人口1658人,加上外来暂住人口将近两千人,党员数量共计34人,其中男性27人,女性7人,退伍军人5人,经济来源主要为外出务工和本地务工或经商,单纯在本地务农者已经较少。

中岭街党支部有老党员18人,年长者有八十多岁的,各个年代都有,当前在世党员入党时间最早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目前六十年代入伍的党员较多。该支部有女党员7人,男女党员比例为5:1,其中3人干过副支书或居委会主任等职务。党员年龄结构偏大,45岁以上党员占所在支部比例为63%。

在新华村和三湾村党支部调查获知,当前年轻一代有入党意愿的人比例有所增加,过去四年时间两村共发展新党员26人,其中已转正20人,成为组织生活中一支充满朝气的力量。值得指出的是,随着部分村民通过外出承包工程或在本地开发钡矿、锰矿、煤矿,积聚了一定财物,在农村地区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于这一阶层,积极争取加入党组织也是他们获取更大话语权,凸显个体价值,力争有所作为的自然选择。

各支部党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大学生只是个别,高中生的比例为27%,初中为58%,五六十年代入伍的老同志多数只有小学文化。

1.2支部硬件设施

自重庆市直辖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加大了力度。村级党支部硬件设施条件和办公环境也有了较大改善,统一新建了单独的办公场所。现在支部书记配有办公室、电脑、电视、电话,已连通党政互联网,基本能做到网络上情下达,为组织生活的正规化打好了硬件基础。必须看到,村级支部建设自身供血能力不足,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基层财政收入和村级组织经费收入来源的减少,使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县、镇、村公益事业陷入“无钱办事”、“无人办事”的尴尬局面。缺乏乡镇集体经济实体,没有经济收入,没有活动经费,上级下拨办公经费仅1000元左右,无力开展有效工作。

1.3支部主要活动

各支部至少每季度召集一次党员大会,落实上级指示精神传达等要求,在坚持按纲建设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业务学习,开展反邪教等教育活动;各支部重视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主要采取集中授课和个别谈心、按期组织思想汇报,并注重在随机访谈中观察了解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坚决做到积极动员、严格把关;牵扯支部精力最多的还是为民服务方面,协调村民矛盾纠纷,办理计生、新农合医疗保障、外地务工人员保险、退耕还林管理、森林防火、河道、沟渠治理、防旱抗涝等许多具体事物都由村级党支部牵头办理;各支部还联合筹措,大力配合政府组织协办了一年一度的乡镇农村运动会,项目设置因地制宜,主要有具有较高群众基础的篮球、乒乓球、赛跑,和较具农村特色的拔河、负重跑、扁担挑物等。

2.农村基层支部建设局限

2.1党员构成有待优化

在当今中国发展大势“孔雀东南飞”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本地经济发展滞后,农村人口部分通过高考改变农民身份,分流进城镇公私单位,富余劳动力多选择前往广东、江浙沿海及外地矿山务工挣钱。农村基层支部管理所属党员则多为经济收入相对稳定无需外出务工,或年事已高及家庭现实原因不愿选择远行的居民,只占人口总数的2% 左右,在年龄结构和成长经历上都相对单一。从现实需要而论,稳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扩大基层党支部的辐射范围,应当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党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和时代要求也还有较大差距。

2.2参政意识有待加强

在体现参政意识最明显的村长和支部候选人选举过程中,相当部分村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思维依然严重,认为无关个人切身利益,个人投票对选举结果影响微乎其微,“管他选谁无所谓”的理念仍然具有市场。部分民众未能意识到这是自己的合法政治权利,更无积极的维权意识,在权利行使上消极作为。

2.3资金投入有待增加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党的农村基层政治工作的投入长期存在经费不足。资金開支主要是公益事业的道路、沟渠,此类资金主要靠找上级等靠要。道路治安施行属地管理。组织防火防盗等巡逻执勤,经费支出也主要靠自筹解决、自贴腰包。经费支出中村级干部要面对群众的质疑。干部个人付出较多,要有所作为的话,必须先期投入,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上级下级的误解。在市场经济建设背景下,党支部在处理实际矛盾和利益纠纷时发言权不足。

3.农村基层支部建设求解

3.1贯彻科教兴国基本国策,提升广大村镇人口素质

农村的发展,关键是培养出一批新型的农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在人口素质的提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广入人心的今天,科教兴国的观念在农村地区还需抓好落实。在调查区域,适龄学生提前辍学、外出打工的名额远非个例,人们立足温饱、得过且过的状况仍然普遍。经前往政府办公室了解,初中毕业选择外出打工的约占乡镇青年的37%,上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比例有所增加,也仅为42%。县委秘书袁诗建补充说,高中毕业后又有约32%的毕业学生加入民工洪流,人口继续教育的空间还相当大。要加速西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势在必行,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刻不容缓。解决教育问题与进行经济建设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所以农村基层党支部在地方经济建设上应该发挥更直接的效用。

3.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在西部地区尤其如是。城口县各界深入讨论,统一思想,提出了“国家林业生态经济强县”的建设定位,各级党委支部为此做了大量实际工作。

修好村级路,健全交通末梢。城口地形为高山峡谷,地势崎岖不平,人群聚居和经济发展雏形主要沿河谷地带线性分布,公路交通充当了当地沟通交汇的供血动脉。经过新华、议学、三湾等村组党支部的积极争取,几条盘山公路蜿蜒上行,昔日骡马行处逐渐马达轰鸣。交通末梢的健全为全局一盘棋的产业结构规划打下了现实的基础。

自力更生,对外开放谋发展。各村截止09年1月底,已规划出种植养殖联营基地7处。“城口县花卉苗圃基地”占地面积68亩,对口保障市政绿化建设,林木花类繁多,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去年销售产值实现76万的预期目标。新华村的蚕桑养殖加工联营农户也在过去两年初尝甜头,在村委会财政统计报告中,人均增收487元,同比增收34%,持续三年保证了全镇领先的增幅增速。各村已达成共识,在经济危机外地劳工需求下降的情况下,联合发展养殖和种植,就地消化富余劳动力,争取发展到一定规模,寻求国家补贴政策支持。

3.3弘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充实基层支部建设内容

城口位于大巴山山脉,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所在的一片热土,区内留下了众多当年红四军部队英勇战斗的痕迹。在笔者调查涉及的议学村,也还保存着当年红军某部指挥所的遗址,在新时期继续发挥着爱国爱乡教育的效用。

弘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要做好对老区精神的宣传和传承。充实新时期农村基层支部建设内容,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体系为指引,切实承担起战斗堡垒的职责使命。新的时期,各党支部要用丰富的文化活动方式,千方百计地促发组织生活生命力,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积极性,激发爱乡建乡热情,鼓励建设,提倡创新;深入了解社情民论,要将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宣传到基层的千家万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人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乡风民约,旗帜鲜明地拥护改革开放进一步走向深入,带领广大农村居民走向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

4.调查感言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做好基层党务工作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和高度的理论智慧。总体而言,各党支部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基层工作。但是如何进一步统一思想?如何与村组行政事务搞好统筹?如何增强村民对于党支部工作活动的认同度?在活动主旨思想的提炼、工作计划的拟定、思想动员的实施、活动过程的监控、活动效果的反馈、活动经验的总结,各环节都还有较大空间可供探索提高。

上一篇:是你教会我努力优秀作文下一篇:学习新党章 做合格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