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共13篇)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1

一、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3~5分钟)

1.学生自读学习目标 2.教师导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 课内探究(30分钟)

1.学案导学、自主学习(8~10分钟)

学生根据学案知识导航,结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对自己不理解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标注,以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交流探究。

教师可通过巡视,对个体存在误区给予适当点拨。2.组内交流 合作探究(5~8分钟)

在小组长的主持下,组内成员交流学习成果,对组员个体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组合予以解决,对组内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加于解决。

学习过程由组长主持,学习成果、为解决问题由记录员记录。教师巡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学习小组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给予适时点拨。

3.集中展示、质疑补疑(5~8分钟)

教师主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学习成果,鼓励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质疑,并针对疑问进行释疑、补疑,同时让其他有问题的小组提出自己的困难、疑问,给予帮助解决。

由小组发言人进行展示,其它成员可提出质疑,进行补疑。在展示交流、提出疑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倾听,适时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交流探讨。

4.精讲点拨、释疑解难(5分钟)

总结课堂学习情况,对知识点、中心问题、重点、难点进行精讲或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难。

三、达标检测 及时反馈(10分钟)

针对本节课课标要求,设计课堂达标检测,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效果做到及时了解。对存在问题的,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教师在设计达标检测时要有针对性,既要紧扣课标、紧扣教材,又要注意适量,保证当堂完成,当堂解决。

四、巩固训练 拓展提升

精心设计练习题,通过习题训练,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全面,要注重习题的质量,要紧扣课标,链接中考。同时习题训练设计要有梯度,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2

“预习学案”的制作在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时也重视应用。多音字、形近词、成语和近义词等基础知识应在课本的基础上适当向外扩展, 毕竟高考考查的字词等知识不仅仅只来源于课本。但只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就可以了吗?在交流《我不是个好儿子》“预习学案”时, 学生解释“心安理得”的意思是“自信事情做得合理, 心里很坦然”, 学生的解释没有错, 但让学生用“心安理得”造句时, 该生是这样造的“过年时, 我给爷爷奶奶拜完年, 心安理得地放鞭炮去了。”学生知道成语的意思, 但是在运用时却出错而不自知。所以在制作“预习学案”时, 我们给学生加上了“造句”这一环节, 并规定不可以抄用仿写课本或字典上的句子, 有了这一要求, 学生不仅知道成语的意思, 学会了运用, 更重要的是将成语运用到写作中, 让文章增色不少。

“预习学案”在制作时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如果学习语文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下字词的音形义, 让学生登书山游题海, 这样的语文缺少生命力, 这样的语文课堂必定只是单一的重复, 只会让学生离语文越来越远。我们在制作“预习学案”时, 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学海拾贝”“灵光闪现”等小栏目, 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之余, 要么潜移默化地增长知识, 要么从中悟出人生哲理, 涤荡心灵。《我不是个好儿子》的“预习学案”中, 不仅有中外礼赞母亲的名篇佳句, 更有“制作老师感言”:去世三年的老父亲, 患脑血栓行动不便远在异乡的老母亲是制作老师心中的痛。后面的两部分感言, “m other”的英语诠释, 让学生与老师之间真正地产生感情共鸣, 更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不少学生在读时潸然泪下, 德育教育的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在“预习学案”的制作过程中, 我们也没有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思维的训练。在“初读文本”对文本内容有大体了解的基础上, 再“熟读文本”, 力争一篇课文训练学生哪怕一小小方面的能力。理清文章基本写作思路, 在《六国论》“预习学案”中, 文本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提出, 例证、引证、对比论证和假设论证方法都由学生自己讨论完成, 并将此方法按要求运用到以后的写作实践中。体会细节, 如《祝福》“预习学案”中就设计了“一个日子”“二次微笑”“三样眼神”“四场飞雪”“五张帐单”细节描写对文章主题的作用。虽然这对学生来讲颇有难度, 但从训练学生思维的角度去考虑, 却是大有益处的。

当然, 我们制作的“预习学案”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预习学案”的制作是教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体现不出学生的观点, 有时甚至出现以教师的想当然代替学生的想当然, 认为“一定会”或“一定不会”, 忽略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心理特点。《古诗二首》“预习学案”中“古诗分析”《氓》, 老师们的设计初衷是让学生借助“预习学案”的学习, 通过婚前婚后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不同态度, 为分析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打基础, 结果学生却讨论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有没有爱, 有的话, 爱的程度有多深, 且全班同学双眼发亮, 激动异常, 完全不同于往日的“瞌睡虫”形象。如果老师在制作前和学生适当沟通, 了解他们的理解力与兴趣点, 在讲解时就不至于出现让学生牵着走的现象了。

老师们制作的“预习学案”, 不仅关注基础知识, 更关注知识的积累梳理。于是, 文言文的“预习学案”中,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纷纷登台, 学生会做的题没几个, 真正认真在做的学生也没几个, 这固然与学生预习不充分有关, 但老师唯恐学生归纳总结得不全, 向外扩展太多也是一大原因, 《屈原列传》“预习学案”中一个“本”字的词义老师找出的例句有十一个, 整个“预习学案”满满五大页, 学生做了三节课还没有做完, 真是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

三板块四环节教学模式反思 篇3

“预习学案”的制作在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时也重视应用。多音字、形近词、成语和近义词等基础知识应在课本的基础上适当向外扩展,毕竟高考考查的字词等知识不仅仅只来源于课本。但只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就可以了吗?在交流《我不是个好儿子》“预习学案”时,学生解释“心安理得”的意思是“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学生的解释没有错,但让学生用“心安理得”造句时,该生是这样造的“过年时,我给爷爷奶奶拜完年,心安理得地放鞭炮去了。”学生知道成语的意思,但是在运用时却出错而不自知。所以在制作“预习学案”时,我们给学生加上了“造句”这一环节,并规定不可以抄用仿写课本或字典上的句子,有了这一要求,学生不仅知道成语的意思,学会了运用,更重要的是将成语运用到写作中,让文章增色不少。

“预习学案”在制作时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如果学习语文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下字词的音形义,让学生登书山游题海,这样的语文缺少生命力,这样的语文课堂必定只是单一的重复,只会让学生离语文越来越远。我们在制作“预习学案”时,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学海拾贝”“灵光闪现”等小栏目,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之余,要么潜移默化地增长知识,要么从中悟出人生哲理,涤荡心灵。《我不是个好儿子》的“预习学案”中,不仅有中外礼赞母亲的名篇佳句,更有“制作老师感言”:去世三年的老父亲,患脑血栓行动不便远在异乡的老母亲是制作老师心中的痛。后面的两部分感言,“mother”的英语诠释,让学生与老师之间真正地产生感情共鸣,更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不少学生在读时潸然泪下,德育教育的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在“预习学案”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也没有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思维的训练。在“初读文本”对文本内容有大体了解的基础上,再“熟读文本”,力争一篇课文训练学生哪怕一小小方面的能力。理清文章基本写作思路,在《六国论》“预习学案”中,文本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提出,例证、引证、对比论证和假设论证方法都由学生自己讨论完成,并将此方法按要求运用到以后的写作实践中。体会细节,如《祝福》“预习学案”中就设计了“一个日子”“二次微笑”“三样眼神”“四场飞雪”“五张帐单”细节描写对文章主题的作用。虽然这对学生来讲颇有难度,但从训练学生思维的角度去考虑,却是大有益处的。

当然,我们制作的“预习学案”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预习学案”的制作是教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不出学生的观点,有时甚至出现以教师的想当然代替学生的想当然,认为“一定会”或“一定不会”,忽略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心理特点。《古诗二首》“预习学案”中“古诗分析”《氓》,老师们的设计初衷是让学生借助“预习学案”的学习,通过婚前婚后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不同态度,为分析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打基础,结果学生却讨论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有没有爱,有的话,爱的程度有多深,且全班同学双眼发亮,激动异常,完全不同于往日的“瞌睡虫”形象。如果老师在制作前和学生适当沟通,了解他们的理解力与兴趣点,在讲解时就不至于出现让学生牵着走的现象了。

老师们制作的“预习学案”,不仅关注基础知识,更关注知识的积累梳理。于是,文言文的“预习学案”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纷纷登台,学生会做的题没几个,真正认真在做的学生也没几个,这固然与学生预习不充分有关,但老师唯恐学生归纳总结得不全,向外扩展太多也是一大原因,《屈原列传》“预习学案”中一个“本”字的词义老师找出的例句有十一个,整个“预习学案”满满五大页,学生做了三节课还没有做完,真是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

虽然我们的“预习学案”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完善,相信会真正满足学生的要求,为他们的成长助一臂之力。

宋俊姿,教师,现居山东荣成。

四环节教学模式案例 篇4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张华

学习目标:

1. 在学习中能正确天气与气候术语。、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3、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学习重点:

1、天气和气候术语的正确使用。

2、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学习难点:

1、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2、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阅读课文42-49页和地理图册18-19页,了解本节学习内容。

2、认真读图3、1思考怎样描述天气,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完

成43页活动1、2小题。

3、思考怎样描述今天的天气。

4、阅读45页图3·4学习风向标怎样表示方向的。

5、完成46-47页活动1、2、3、4小题。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

【】。

6、空气质量的高低的标准是哪两个方面?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不会的问题和

质疑的内容。

2、与小组伙伴互相交流,把你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给大家再叙述一

遍。并且记录下来。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修改完善。

2、认真观察哥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写

在下面。

3、小组之间互相检查。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记住46页常用的天气符号。

2、下列词语中,属于描述天气的是【】

A.风和日丽B.长夏无冬C.阴雨连绵D.天高云淡

3、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

A.查看卫星云图B.听天气预报C.浏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

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

写字课教学四环节模式、高峰 篇5

保太中心小学高峰 毛会强

【内容提要】

一、绪论:

“四环节”写字教学模式,它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前提,以知识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训练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从而优化教学,提高写字课的质量。

二本论:

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

<一>“看”是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看,能正确了解并发现汉字的点画、结构、取势特点和规律。

<二>“说”是反馈。学生的说和教师的总结能将看的表象在大脑中形成扎实清晰的汉字图像。

<三>“写”是实践,动笔操作,反复练习,形成技能。

<四>“评”是激励。肯定成绩,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结论:

教师正确引导“四环节”,学生得以了解汉字规律,掌握写字技能,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真正提高写字水平,练写一手好字。

【关键词】审美情操、揣摩、相对称

【正文】

写字课教学四环节模式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认真搞好写字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打好写字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课标》对写字教学的阐述,明确地提出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指出了写字的本质。即写字不仅是简单地让学生仿帖低层次地重复抄写,而是老师要

求学生明白每一步为什么这样写,力争达到写出的字正确、美观、有神。因此,抓好写字教学,必须将每周一节的写字课确确实实地让学生写,课堂教学中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坚决克服教师不指导,学生盲目地写,教学效率低的现象,让学生在精讲多练中形成写字技能。

1第一环节“看”——即认真观察。

写字从感觉途径上说即为视觉艺术。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古今书法家大多倡导练字先练眼力,所以在写字指导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不仅看字的形,还要捕捉字的神,观察可分为三步完成。

(1)、写前观察。古人有“读帖”之说。“读帖”即观察字帖,观察每一个范字点画形态和布局特点,揣摩笔画间呼应的妙处。这种观察是写前的准备。实践证明,写前观察越仔细,范字在头脑中的印象就越深刻,“眼”中的字变成“心”中的字,书写起来自然就准确、应手。

(2)、写中观察。这一步主要指导学生力求把范字电画在“米字格”的位置看清楚。在书写时做到眼到、手到;瞻前顾后,不要写一笔,看一笔。事实上,笔画的起、行、止全凭眼睛的感觉行事。在写字练习中,指导行学生仔细观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逐步养成严谨的学风。

(3)、写后观察。即指导学生把自己写的字与字帖中的范字进行比较,重新审视自己所写字的电画、结构、取势,找出不足之处,当即进行改正。

总之教师在看的环节中,不能局限在叫学生“埋头”写字上,要指导学生“抬头”读帖。这样,眼“读”越熟,心计越牢,易从中发现规律,找出特点。

1、第二环节“说”。这一环节包括学生说和教师说两个方面。其目的在于发现规律,畅谈所得。

(1)、学生说。在看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相议看中所得。之后及时找部分同学各抒己见。通过角色相议、部分表述,此时不仅见观察的表象进行了巩固、反馈,而且也收到了相互的取长补短效应。

(2)、教师说。即教师据学生的反馈效应,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规律,贵在落脚指导,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点:

——说结构。汉字之间的笔画布白要均匀。一是纵向布白,如“

三、王”等字中纵向横画三间留空相等;二是横向布白,如“川、州”等字中横向纵画之间留空相等;三是斜向布白,如“乡、多”等字中斜向的笔画布白要均匀„„

——说比例。汉字部件占格大小有其规律性。如左中右结构的字,有的左右占位大,中间占位小,如“辩、辨”等字;有的左右占位小,中间占位大,如“倒、渤”等字;有的左中右占位相等,如“嫰、懒”等。再如上中下结构的字:有的上窄下宽,如“燕、爱”有的中宽上下窄,“茶、帚;”同样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都有占位比例的问题,教师也要以具体字分析、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其规律。

——说对称。汉字中应用对称原理来结体的不少,要指导学生掌握这个规律。汉字中相对称的字有三种情况:一是有明显的对称轴,如“坐、小、羊”等字中的中竖、竖钩即是,写这类字时,对称轴两边笔画力求对称或相对对称;二是部分有对称轴的,如“尚、恙”等字中的短钩即是,写这类字时,可凭借这一短竖,力求把字写得重心平稳;三是无对称的,如“非、只”等字,写这类字时,眼中要有条无形的对称轴,或凭借“米字格”的中竖线把左右写得对称稳当。

——说变化。对于笔画重复,取势多变的字要写的方正有神。有长有短的,如“参”字底下三撇,要长短有别,“反”字撇的取势不同,首撇短而平,次撇长而直,横撇弧而短。部件重复的要有大有小,有展有收,如“从、森”等字,写的时候,要做到变化有致,写法生动。

2、第三环节写。写就是让学生在观察后,掌握构字特点的基础上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1)、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是把字写好的基本条件。写字训练同其他语文知识的学习一样,应该是循序渐进逐年段的提高,但重在起步。目前有许多小学生写字姿势和握笔不正确,这是学生写字不规范的一个用锄头锄地,一定要前腿弓,后腿绷,如果不是这个姿势,不是速度慢,就重要原因。因为写字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这就好比农民是锄伤了苗。写字也是如此,如不掌握要领不会写好字,所以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讲解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2)把握两个“基本”。即基本笔画和基本笔顺。任何汉字不论繁简都由各种笔画组成的。上好写字课,必须让学生认识各种笔画和它们的书写方法,并反复练习以形成技能。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笔顺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

(3)指导方法,培养能力。

——在“描”“仿“基础上指导写。

写字不能只求多,不求质量,更不能急于求成。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方法和规律。描字和仿影对于写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和笔画的基本方法,降低写字教学的坡度,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临帖能够做到“成字在胸”,写出的字才会安排合理,笔画合乎标准。

——准确示范模仿写。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必须给予准确规范的示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直观教师的示范写,在此基础上,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教育学生书写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耐心细致的按照范字进行书写,把在写正确、端正、整洁。

——归纳推理写。

汉字之多,无法计算且千变万化,教师不可能逐一进行指导书写。此时应教给学生分门别类,触类旁通的方法。

笔画重叠字。可借助“平行、等距”概念指导写好重叠笔画。横画重叠的,如“

三、王”,竖画重叠的,如“川、郴”;撇画重叠的,如“形、勿”;教师应反复强调两点:

一、重叠笔画长短不一,但基本平行,二、几个平行笔画之间基

本等距。学生掌握了这两点以后,遇到同类字之间基本能达到结构匀称,重心平稳的要求了。

第一、利用“夹角”概念,可写好“撇、捺、折、竖弯”等笔画。

第二、利用“比例”概念可使笔画协调。

第三、利用“圆弧”概念可写好弯钩

第四、至此,通过认真的看,具体的说,细致的写,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写字教学的三个环节,但最后一个环节也不容忽视。

4、第四环节“评”。即对写出的字进行欣赏评价。虽说是最后环节,且勿虎头蛇尾。由于儿童心里素质决定着他爱听表扬话语的特点,此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环节因人施教。否则,前面的工作将会付之东流。因此,作为教师应根据课标对各年级的写字要求标准结合具体实际进行合理、正确的评价,可采取如下方法:

(1)、用橡皮刻上一朵小红花或者一面小红旗等图案,批改作业时,在工整、美观的字旁印上标记,待写字本用完时,计算一下公得多少,评出优胜者。

(2)给写字姿势正确,字写得漂亮的同学拍照片组成一个专栏:“你看,他们多认真”。

(3)开展游戏活动“漂亮字店”。定期把评议出的规范、美观的字组成专栏——漂亮字店,供其他同学展览,这样既肯定了“小书法家”的成绩,又树立了一种比、学、赶、超的写字风尚。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篇6

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在今年的“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永城市教育体育局提出了“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目标,下发了“关于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强力推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通知”。根据市教体局工作安排以及“通知”要求,结合我学校的实际情况,特拟订演集一中“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命。”然而当今我市的课程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发展不够平衡。穿新鞋走老路;满堂灌一言堂;重知识轻能力;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比较普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依然停留在形式上。

国家实施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创新事关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大计,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改革当中去。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强化五种意识:“不改革就没有生机和活力;不改革就没有创新和发展;不改革就要被时代潮流所淘汰;不改革的教师就是不称职的教师;不改革的领导就是无作为的领导。”只有强力的改革欲望,才能产生无穷的改革动力,只有坚强的改革决心,才能克服艰难,取得成功。

二、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是教研室在学习借鉴外地成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所形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该模式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至少应确立以下两种理念:一是“教”为“学”服务,教师要把“教”落在为学生“学”服务的基点上。二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和丰富的潜能。教师通过提供信息、点拨启发、讲解释疑、查缺补漏,主动与学生合作,给学生创造动手和实践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共同探索事物真相,寻找规律。

三、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和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构建有效、高效课堂,使我校全体教师在

课堂教学改革的征程中,能够勇立潮头,锐意创新。学校结合“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实际,决定从2010年3月起,利用三个学期的时间在全校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形成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改的重心,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努力形成教育创新的良好局面。

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提高认识(2010年3月)

1、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永城市教育体育局“关于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强力推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通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召开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动员会,深入进行思想发动,端正态度,明确任务,将“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意见纳入到学校管理制度汇编;通过学习宣传达到自觉运用目的。

3、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河南省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广泛深入开展“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学习研讨,利用校报、展板、黑板报等方式重点宣传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课改标兵及教学新秀典型事例,榜样示范。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0年4月—2010年7月)

1、学校各年级、教研组制定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工作计划,统一认识,明确目的。

2、以各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讨论。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工作中心,组织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爱育爱”、“以学论教”,树立新的教学观和质量观;学习各项教育教学规范;学习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和身边优秀教师的有效做法。

3、运用生成提升:自觉运用“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通过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汇报课、研讨课、课例设计、教案评比、案例分析、教学心得等多种形式,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阶段:查找问题,边整边改阶段(2010年9月—2011年2月)

1、对照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查找自身在常规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深入分析成因,确定需要整改的共性问题和改进目标。

2、广泛征求家长、学生对任课教师及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

3、实事求是写出自查报告,找准抓住查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阶段:总提高推广阶段(2011年3月—2011年7月)

1、根据评议反馈情况,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整改内容具体分解,将责任到人,一项一项抓落实,以巩固前期工作的成果。

2、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开展“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活动,表彰“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召开学生“进步奖”表彰会,让有进步的“问题生”与三好生一样上台领奖,激励教师、学生爱学习、勤钻研、讲奉献,将争先创优、典型引导落到实处。

3、推广运用。

五、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推进措施:

(一)强化教改意识,加强组织领导

深入学习教学改革理论,深入理解国家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学习借鉴外地教改先进校的成功经验,强化教改意识,树立“教学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工作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名单附后)。确保“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发挥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单兵作战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在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流程”的基础上,对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都要依据“四环节循环教学流程”,按照“个人备课—小组说课—讨论研讨”的程序,共同确定教学方案。

为了强化教师集体备课意识,使之成为习惯,避免流于形式,要通过举行研讨会、教研组长专题报告会、全员培训等形式,从细微处着手,让教师弄清各种课型集体备课的内容、形式、步骤,抓住一个问题一抓到底,力争彻底解决,以利于课堂教学,实现“严、细、实、恒”的管理目标。每次活动,分管领导都要亲自参加,由学科带头人组织实施。集体备课要落实到位,确保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三)改革评课标准,抓好听课评课

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落实教改方案的主阵地,课前确定的方案是否切实可行,还存在那些问题和不足,必须通过课堂实践去检验,必须通过听课评课去发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能单纯的看上课的老师讲的怎么样,更要看听课的学生学的怎么样。对课堂授课的评价标准,要由传统的单一评教师所“教”,转为侧重评学生所“得”。

评价教师活动部分包括:教学设计运用是否合理、情景创设是否有针对性、处理偶发事件策略是否灵活、点拨是否适时恰当、激励性语言是否到位、综合测评的设计运作是否科学等。

评价学生活动部分包括:学生是否全面参与、学生参与次数多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怎样、师生互动情况、生生互动情况、学生质疑答疑的科学性和准确率、综合测评的效果等。

在全校开展实施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听评课系列活动:

(1)示范课: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举行示范课。

(2)汇报课:参加各种外出学习行动的老师回校后要举行一节汇报课,并向本学科介绍外出学习体会。

(3)研究课:从5月份开始,用三周左右的时间,全体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人要至少讲一节研究课,同教研组老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其他教师随机听课。

(4)推门课: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随机推

门课。

(5)公开课:在研究课的基础上,各教研组推出1-2名

老师举行公开课。

(6)开展 “全员参与型课改竞赛课”活动。

(四)组织经验交流,做好教学反思

要经常研究、改进课堂教学。不同的学科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在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及时组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大家共同制定的教学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哪些有待改进,都需要及时反馈交流。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每一位教师每月要写一篇或教后感、或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或课例设计、或教学心得、或教改论文等(每周五例会交教导处)。从而达到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目的,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六、“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五个“突出”:

1、在教学目标上,突出“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清晰,面向全体学生。

3、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突出启发引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4、教学评价上,突出信息多向交流、师生互动、评价及时、矫正有效。

5、在教学效果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乐学、会学,达成预定教学目标。

(二)吃透流程,灵活运用:

这四个环节在一节课中既可以整节课上使用,也可就某个知识点的教学使用,而且四个环节可以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同时,教师在具体环节中要注意结合学科实际,突出学科特点。

(三)要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一是将学生平时对学科的情感纳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中去;二是测评的内容在强化“四基”的基础上,体现能力培养,尤其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动手操作及思维空间大的内容。

(四)教师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由于“自主探究”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学生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业务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五)坚定教改信念,循序渐进开展:

对待每一项工作,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不要出现新的工作刚一安排,就考虑如何困难的问题,就先为自己找退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可以先求“有形”,再求“形似”、再要“神似”。最后达到“形神兼备”。

浅谈拉丁舞“四环节”教学模式 篇7

基础训练是学习拉丁舞的基石

“四环节”教学模式中的“基础训练”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身体姿态、舞蹈表现意识及其乐感,是学生日后学习拉丁舞基本动作和技术的必备素质基础。

拉丁舞基础训练的内容可以采用“擦地、蹲、划圈”等芭蕾舞的基础动作以及爵士舞的一些基本动作。教师们可以将这些基础动作与体育舞蹈拉丁舞的特点相结合,编成组合或套路动作,并配以合适的音乐,让学生进行训练。

特别提示:训练时,教师需要根据拉丁舞的需要,结合具体的动作,对学生的身体姿态提出严格要求,矫正学生不良的身体姿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身体感觉,并培养学生的美感和乐感。

基本动作和技术训练是学习拉丁舞的入门课

“四环节”教学模式中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训练”两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拉丁舞不同舞种的基本动作和技术,并初步了解、熟悉不同舞种的风格特点。

●“基本动作”是拉丁舞动作中最稳定的部分,也是进行动作组合以及成套动作编排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基本动作的技术训练是学生能有效合理地完成舞蹈动作的保障。它不仅能保证学生在完成动作时身体运行的方向、步法、脚位、旋转角度的准确性,还能使学生在运行中的稳定、起伏、控制,髋部的摆动、躯干部位向侧面延伸,髋部与躯干部位用力的衔接等动作达到规范要求。

特别提示:拉丁舞技术包含了方向、路线、幅度等空间特征、动作过程中的时间分配的时间特征和肌肉用力以及动作过程中产生的速度变化的力度特征。拉丁舞技术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舞伴之间进行合舞时的“引带和跟随”,主要反映在相互之间的领舞、跟随及互换、相互支撑达到的平衡状态,和在已有合力点基础上彼此共同展现音乐感觉时所反映出的合理时间差。

●“乐感训练”是拉丁舞基础训练的关键要素:舞蹈的表现离不开动作的节奏,学生对节奏的自我调控能力在舞蹈艺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不论是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及舞伴之间情感交流的语言都是在接受音乐刺激之后而产生的。因此,音乐对加深舞蹈组合动作、语汇的记忆,激发舞者的表演热情,培养其表现能力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

特别提示:在拉丁舞教学的初级阶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教师准备大量的音乐给学生听,使学生能够迅速听准音乐的节拍与节奏,并辨析出舞种。

●“呼吸节奏”要与动作特点能协调配合:呼吸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通过“呼吸肌”的节律性收缩实现的。而运动中的呼吸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出发,不仅可以改变呼吸的方式,还可以改变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人在平静时的正常呼吸是节律性呼吸。粗略计算,呼、吸的时间周期为2.5秒~3.5秒,呼吸频率约16~18次/分。但在拉丁舞运动中,由于动作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的不同,必须使呼吸在节奏和速度上采取相应的变化,以保证舞蹈动作的质量。

特别提示:学生必须要学会并掌握呼吸要随人体所处状态的需要而调整。比如:旋转、造型、亮相等动作时的“闭气”,就可使肌肉收缩,以提供巩固支撑、保证动作平衡和稳定,由此能更好地体现姿态的优美。

动作组合训练可深层次挖掘学生潜能

“四环节”教学模式中的“动作组合训练”是指将基本动作形成有机组合,虽然方式千变万化,但仍有规律可循。组合出的动作新颖程度和难易程度取决于教师所选定的基本动作的数量,基本动作数量越多组合出的动作新颖度就越强,难度也就越大。

特别提示:教师所选择的动作组合方式不仅要与学生接受能力相吻合,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还要注意:由于基本动作组合方式的不同,对学生完成动作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音乐的选配应与动作组合相适宜:学生需要不断地积累在音乐方面的感觉和感受,积累得越多,其在用动作展现这些感觉和感受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就越强。因此,训练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所采用的动作特点选择由慢至快的音乐进行训练。

“四环节”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成套动作”的训练

以上为大家简单介绍了拉丁舞教学中的“四环节”教学模式中的三个模式:“基础训练、基本动作、技术训练、动作组合训练”。舞蹈动作技能是一种较复杂的连锁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其技能形成过程在不同阶段是相互联系、逐渐过渡的,彼此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在实施“四环节”教学模式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环节与环节间的联系及相互作用”。

●成套动作的类型选择:在进行成套动作的类型选择时应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与掌握的基本动作数量、类型以及组合方式有直接关系。掌握的数量越多,动作类型以及动作方式越复杂,其协调能力也就越强。

●成套动作的配合方法:“顺势引导法”:这是男士领舞的总体原则,也是在拉丁舞当中最常用的一种引带方法。它是指在程式化套路组合流程中引导对方顺着力点的转移方向产生位移,使之到达预定的位置,完成某个舞蹈动作或某个组合动作。这种引导方法是以男士引带为主、女伴积极配合的双向反馈式的信息传递。传递信息时,要求力度和柔韧性适中且自然,切忌生硬、过猛。否则,会破坏共舞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平衡感,从而导致配合的失败。

另外,领舞者和跟随者的水平高低是决定整体形象最根本的因素,是双方跳好拉丁舞的先决条件。在实践过程中,男、女士还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之间“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1

1衡量男伴领舞的信息传递的好坏标准,在于女伴在心理上引发的感受的舒适程度;

2尽管男士处于领舞的引导地位,其引带的最终意向和目的是陪衬和突出展现女伴的婀娜多姿,而不是表现自己。

3虽然女士是舞蹈的主要表现者,但不能因此而争夺男士的领舞主权。

而当男女舞伴脱手分身各自舞蹈时,双方应在共同的意向和目的的支配下按预定的舞蹈路线完成整体动作和形象。

●成套动作的音乐处理:结合舞蹈动作组合的需要,有目的、有步骤的选择和配置好音乐并使音乐与舞蹈融为整体是拉丁舞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让学生尝试在同一段的组合动作中,运用同一首音乐完成不同的节奏切分,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乐感,还可以提高其音乐节奏切分、双人配合技术等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舞蹈音乐,使其亲自感受各种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情感,了解不同配器和和声给人带来的不同情感感受,从而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各种舞蹈音乐的特征及其结构特点,提高其音乐感觉和感受能力。

只要他愿意跳、愿意尝试,教师都应该采取鼓励赞扬的态度,让他们在不断地鼓励中找到自信。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8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模式 四环节

一、新课程“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构建新课程背景下“对话、交流、互动”的新课程文化,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1.概括:学——议——评——练

2.解释:

学:将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布置给学生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学。

议: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交流、探索。

评:师生共同总结规律,达成共识。

练:举一反三做练习,及时反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二、“四环节”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中的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学”

包括读(读课本、读资料等),看(看表格、看插图等),做(做练习、做实验、做游戏等)。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如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中,让同学们观看门捷列夫事迹介绍,并阅读教材,然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门捷列夫是按照什么原则来排列元素的?

2.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3.哪种依据更科学?

4.元素周期表有什么排列规律?有什么特点?

5.有多少横行,多少纵行?每横行、纵行所含元素种类是否相同?

6.思考什么叫族?什么叫周期?

第二环节:“议”

“议”是指讨论、交流、汇报。这一环节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参与为辅的共同研究环节。“议”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问题,这时教师主要讲学生不会的地方。如: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一节中图4~6提到“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时,学生通过议论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果,因为玻璃中含有的二氧化硅会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随后又马上会产生怀疑,既然它们之间会反应,为什么又能用玻璃瓶装呢?在议的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思想、会心地倾听、大胆地标新立异。

第三环节“评”

“评”是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讲”的环节。如: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通过分析比较氧化铜与碳的反应和铁单质与硫酸铜反应特征可以归纳出氧化还原反应为“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在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中,通过比较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和在氯气中的燃烧得出燃烧的新的定义。

第四环节“练”

“练”是指练习、运用、提高。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环节。通过练习强化运用,通过运用巩固提高,获得能力。针对当节课内容精选出合适的习题,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完成,让同学们将所学内容及时运用,并加以巩固。如在硫酸和硝酸氧化性教学中设计该练习:下列现象分别体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

1.浓硫酸滴在纸上,纸变黑。

2.木炭放入浓硫酸中,有气体放出。

3.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变重。这样将浓硫酸的特性知识点一并巩固,也让同学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实施“四环节”教学模式在化學教学中的意义

1.“四环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策略的四大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

2.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理论。

3.体现了“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这一新课程理念。

4.构建了师生融洽的教学氛围和民主的情感境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建设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我校已经多次酝酿构建适合我校教情、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先提出的“3—15课堂教学模式”,经2015年11月20日学校全体领导、各学科组长讨论会论证,拟修改为“三突出四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现将该模式的内涵与实施细则进行解读,请各位领导、学科组长、全体老师认真研究,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以书面形式反映到教务处,再进行商讨修正。

一、“三突出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

右图中的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二、“三突出四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内涵

“三突出”:一是突出学生的自学、交流讨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突出教师的精讲,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是突出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培养 “四环节”:

(一)复习回顾,创设情景(约5分钟)

(二)自学理解,交流讨论(约10分钟)

(三)解疑答难,方法指导(约15分钟)

(四)知识训练,能力提升(约15分钟)

三、“三突出四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细则

(一)复习回顾,创设情景:本环节是承上启下,为学习新课做准备,有些课也可直接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时间不宜过长。对上节课的作业讲评包含于本环节之中,作业点评要抓重点,点方法。如要对某些题目花费十几二十分钟讲解,不妨移到自习辅导时间进行。

(二)自学理解,交流讨论:

教师活动:学生学习前教师要对学生研读提出明确、具体的提纲,提纲可以提问、叙述的形式提出,但提纲不要以教学目标来展示。

举例如下: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是:

1.知道什么是力,知道力存在于两个物体之间,力的大小用弹簧秤来测量,单位是牛顿。会用力的图示来表示一个力。

2.知道重力是地球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G=mg,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3.了解自然办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教师为学生提出的学习提纲为;

1.力存在于哪儿?它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单位是牛顿还是千克? 2.怎样来形象地表示一个力?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一样吗?

3.重力是如何产生的?它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回事吗?它的重心有什么特点?

4.自然界的力都有哪些?它们存在于哪里?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解决通过自学能掌握的知识,不能掌握的通过学习小组(前后左右同学)相互交流讨论等方法解决,再不能理解的准备提问解决。

学生活动:研读教材。读——通读教材,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尽可能自我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应用。研——在通读的基础上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对难点知识进行讨论交流,达到理解与掌握。

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针对看不懂、看不深、看不广的问题,是否需要进行交流讨论,要视教材难易程度,学生的理解程度而定。注意:

1.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讨论的时间要足,不能走过场,具体时间由知识多少与难易确定。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行为、表情等判断是否学习结束,这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保证。

2.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设利于学习与理解的情景,为自学搭建必要的登高台阶,情景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思维活动的因素之一。

3.学生在阅读、思考、交流时教师不宜再有提醒、引导、强调等干扰学生思维的举措,教师的任务是观察学生自觉情况,指导学生的个别疑问,对课堂出现的问题个别处理,个别引导。

4.阅读提纲要以板书或课件展示出来,便于学生有目的的学习。

5.自我学习时间要依据知识多少、难易程度灵活掌握。

(三)解疑答难,方法指导:

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解难。

教师的答疑解难不是面面俱到,要讲学生看不懂的,看不透的,看不全面的地方,要突出重点、难点与考点的指导,要注重学习方法技巧的指导。

教师活动:解答控制在15分钟左右,事先要对教材反复剖析,要对学生的自学有预测,教师讲解要言简意赅,一针见血。不要讲与内容无关的话而浪费时间,更不要讲一些评价学生,甚至挫伤学生积极性的话。

学生犯错误的课才是有效的课,学生有看不懂的问题才说明看了,思考了。如果说一节课学生提不出任何问题,学生没出现任何错误,那一定是学生没有认真看,没有去思考。所以老师要耐心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抱怨、责怪甚至讽刺挖苦是最愚蠢的作法,也是导致一节课效率最差的作法。

(四)知识训练,能力提升

用约15分钟时间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学生活动:通过自我或相互讨论的形式完成相应练习题。教师活动:1.巡回指导

2.待学生基本完成练习后再进行点评,而不能学生还没做就以讲代练,图节省时间。

环节要求:1.练习题适量。

2.既有知识点的训练,也有方法、技巧的训练。题目要有实效性,不经思索就能得出结论的题不是好题,只能占用学生时间。每一道题都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3.课堂上所选的练习题要反复推敲,形式要接近高考题型,建议题目既要能考查较多的知识点,又要能揉合能力与技巧的训练。

4.题目要有层次,既要有适合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性题,也要有针对优秀学生的拔高性题,要在训练上体现分层教学,各有所得,均有收获。

5.作业布置:要对配套资料进行增、删、改,要体现知识性、能力性的练习。要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作业要有选择性,既一般学生做中等与简单一点的题,对好学生可适当布置

一、两道提高性的题。

四、“三突出四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对教材的解读要深入,要准确。

2.对课堂教学设计要详细,要有预见性。

3.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要强,要恰当合理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4.教师课堂用语要精炼,与教学无关的话要少。

5.习题选取上要针对性强,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点、技能技巧充分结合起来。6.要对配套资料进行合理的取舍。7.板书要突出主题,要体现知识结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有法者,指教学要遵循的基本理念,要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无定法,指要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灵活运用模式,也鼓励各位老师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一讲到底的低效教学。

五、几点说明;

1.我们的教学仍停留在讲、讲读、视听等被动学习阶段,其学习习近平均存留率不到30%,推行“三突出四环节课堂教学” 模式旨在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让学生通过先自学,再讨论、会的给不会的讲以达到主动学习之目的。

2.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3.模式只是一个大框架,具体实施及各个环节需要老师在备课中细化,时间分配也是大概的,它与知识的多少、难易、学生的认知情况有关,要由老师具体分配。

4.考虑到学生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有限,作业量大,如果有的学科能做到学生的提前预习应当更好,但对无法保证预习及不自觉学生预习走过场,课堂留置了必须的学生自学时间。

5.模式不是每节课要套用,模式主要体现在对新知识的学习上,推行模式就是要限制教师的一讲到底,不给学生活动时间。要不要配备相应的导学案,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自行决定。

6.教师要有耐心来试行该模式,一开始会感觉学生不会自学,提不出问题,课堂时间不够用,教学进度会拉下等,但我们相信,模式的应用会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它对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会有帮助的。

清水六中教务处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10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是永城市教研室推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模式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儿童的学习机智,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释疑等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环节”指的是:“自学质疑―合作释疑―展示评价―巩固深化”四个环节,各环节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依托生本教学理念,采用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独立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实现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真正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一、“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运用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1.“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促进了我校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教师具有了学生本位意识、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个性意识。新的课程观已在教师心中生根,教师在教学中不再以本为本,把教材当“圣经”解读,而是十分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向学生已有经验的回归。部分优秀教师能以教材为平台,并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师上课不再是一味传授知识,而是分享彼此的思考和收获,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进。

2.“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促使教师自觉地转变了自身角色

教师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究。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主动反思,把教材当作课程资源,根据学生与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风格和特点,提高教师自身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教育教学智慧。

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根本思想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法的本质就是学法,教是为了不教,为“学”引路、架桥、导航。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找到学习的“金钥匙”才是教学的关键。

“四环节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精心设计的“自主学习提纲”帮助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逐步养成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机械模仿、封闭读书转变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的状态。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关系的变化从教师带着教材走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近教材,开始转变成学生带着问题和教材走向教师。“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下,“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显著特点,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的品质。

三、“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构建了生本高效课堂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具有容量大,参与多和探究性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教会方法,教会思考,教会应用。该模式教会学生善于对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包括整理系统、分析结构、构建联系线索、总结各种规律、比较知识异同、归纳知识特征等,力争使学生在参与中领会知识内容,在体验中培养健康情感,在探究中形成科学态度,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应用中获取实践能力,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在联系中构建知识网络。如此设计,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1.学生课堂学习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时效性强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要求课堂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示,既让学生明白了学习方向,又给孩子提示了学习方法。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学习,有方向、有方法、有动力,改变了以往那种满眼都是问题,又抓不住实质性问题,满脑都是方法又不知用什么方法,结果什么问题也没解决,课堂学习收效甚微的现象。

2.课堂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深度参与教学过程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讲得再多再好,也不能称为高效课堂。“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他们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学生始终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认真研究,踊跃发言,这样的课堂精彩纷呈。

3.课堂上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学生分组学习,全员参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好学生圆满完成了任务,差学生也有收获。学生有收获的课堂就是最有效的课堂,巧妙的设计,科学的指导,多元的评价使每个学生在自己认知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有最大收获的课堂就是生本高效课堂。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是一种实践性强、效果好,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把握“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积极推进,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解放学生,提升课堂,成就教师,发展学校。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11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 教学模式 实践

教学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充分练习,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发挥的不是很好,课堂上老师表演的时间多,学生展示的时间少;老师全神贯注的又教又学,学生的思维在被动的跟着老师的思维疲于奔波。其结果是老师对知识愈来愈烂熟于心,运用自如,而学生却懵懵懂懂牺牲大量课外时间去复习巩固和领悟知识,课业负担日益加重,学习能力日益下降,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好。殊不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学生要有效练习,积极思考,尽量当堂掌握学习内容,老师应做好学生成长的导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的提供高效率的服务,当好学生发展的有力帮手和推动者。根据我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本人总结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四环节教学模式,四个环节依次是自主预习、交流展示、探究深化、达标测评,现将主要做法简介如下:

第一步:自主预习,梳理知识

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简洁明了的预学案,引导学生快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整体的宏观把握,从而抓住教材要点,使后面的学习有的放矢。编写预学案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用时要少。如果用时过长,反而会导致学习内容复杂化,学生会抓不住要点。(2)问题设置要简。问题的设置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找出教材的主干知识,起到梳理教材知识的作用。(3)条理和逻辑要清。预学案的内容要体现出教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结构。这一环节学生在预学案问题的引导下,一边阅读教材,一边完成预学案,花5~7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例如,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节,预学案我设置了四道题:(1)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2)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这一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4)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有何意义?这些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快速准确把握主干知识,理清教材知识结构。

第二步:交流展示,准确理解

自主预习完成后,紧接着学生自主完成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的若干道练习题,以检测自主预习效果,并把学习活动向前推进。练习过程中,以自主练习和探究为主,对遇到的个别疑难问题小组内适当进行合作学习。然后各小组推举代表对答案进行交流展示,小组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进行完善。要忌讳对同一问题的重复展示,要忌讳对问题的肤浅展示等形式主义的做法。例如本课我结合一段材料设置了三道基础交流题:(1)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各是什么?(3)历史唯物主义者和历史唯心主义者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看法有何不同?第三道题有一定难度。在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认真听讲,对学生的误解、疑惑要进行纠正和点拨,做好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发展的推动者。学生通过展示,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明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教材的观点会更加认同。

第三步:探究深化,提升能力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第三个环节老师设计一道综合性较强的探究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适当的合作探究,以起到灵活运用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的作用。探究问题材料的选取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使学生有探究的兴趣;在设问上要有综合性和灵活性,起到训练思维,培养多种能力的作用。本节课我选取了毛主席的一段名言和十八大报告的一段选文,设置了两个问题:(1)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观点?(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两则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探究问题的设置要有难易层次上的区分,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探究的过程要求真务实,要重视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阐述问题,表达要尽量运用当堂所学知识,尽量运用科学术语,并注意探究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要切忌乱哄哄的一窝蜂或个别人探究大伙儿旁观的做法。老师要注意驾驭好课堂,使学生的探究要活而不乱,尽量围绕学习目标进行,通过探究解决知识上的疑惑点和易错点。

第四步:达标测评,查缺补漏

经过以上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综合探究这些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内容会有比较准确全面的理解。为了查缺补漏,再编选5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评。6道练习题,既要考查基础知识,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因和方法论。也要考查学生容易误解的知识点,如人民群众的内涵、人民群众和劳动群众的关系。还要注意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如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在测评过程中,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再次进行强化点拨和提醒,必要时要求学生把有关的注意点和方法写在课本上。主观题的设问要先易后难,设问规范,学生的回答要注意原理运用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条理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分析的透彻性等多方面的要求。达标测评要重视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四环节这一模式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体现了反复强化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轻松容易,能当堂完成作业,能较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经过近几年个人的教学实践,教学收效很好。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12

一、“四性四环节”生态课堂的定义

“四性”即愉悦性、探究性、生成性、全员性;“四环节”即自学、合作、展示、提升。“四性四环节”生态课堂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探究、展示评价、质疑互动、训练提升等环节,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地讲, 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和谐统一, 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四性四环节”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 编制学案

教师在每次授课前, 应该针对教学内容精心编制学案。教师对学案的编制必须以“先学后教”为前提, 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 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好学习过程。如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 我是这样编制学案的:

1. 让学生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学法:朗读课文, 并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让学生完成成果记录一:

课文主要写了 () 的“我”在 () 时, 摆书摊的残疾青年 () , 买下 () , 让“我” () 的事。

利用这样的方式, 来帮助学生梳理清楚文章的脉络。

2. 引导学生研读文本

学法:

(1) 找一找课文中有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 想一想每次的用意是什么?

(2) 用波浪线划出描写人物的美好品质的句子, 并在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完成成果记录二:

在课文中, 三次出现了“别饿坏了那匹马”, 第一次是 () 说的, 他是想 () ;第二次是 () 说的, 他是想 () ;第三次是 () 说的, 他是想 () 。由此可以看出, 残疾青年欺骗“我”是为了 () , 他有 () 的心灵。

通过这一步, 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文章主人公的情感。

(二) 课堂实施环节

1. 目标解读

都说心中有目标, 学习就有方向。在每堂课的开始, 我就让学生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如在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这一课时, 我是这样为学生设计学习目标的: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 领悟作者是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并模仿作者的写法, 写一写自己和喜欢的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当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后, 他们就有了学习方向, 就会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 自学自悟

在自学自悟的环节, 我要求学生在学案这位“不说话的老师”的导航下, 对教学内容进行自学, 尝试解决学案上设计的导学题。在教学《跑进家来的松鼠》这课时, 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试用小标题概括每件事的内容。然后, 让学生速读课文, 找出文中能体现“我们”对小松鼠的情感的句子, 用横线划出来并旁批体会。最后, 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 争取将“我们”对小松鼠的情感读出来!

3. 合作探究

当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 他们掌握较简单的知识。此时, 老师可以开展合作探究环节, 鼓励学生把那些在自学时理解起来有困难的问题提出来, 在小组内进行探讨和交流。

如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时, 我先对学生提出问题:“别饿坏了那匹马”的语句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接着, 由小组长主持, 组织学生深入探讨以下问题:

(1) 每当“别饿坏了那匹马”出现在课文中, 作者都有什么用意?

(2) 你如何看待残疾青年的做法?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组内的成员都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他们各抒己见, 最后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当然, 在合作探究这个环节, 学生也会出现不能达成统一意见的情况, 这时, 我就会鼓励学生把问题提出来, 请求其他小组为其解决。当其他同学都不能解答时, 我就会给学生做出指导。

4. 展示评价

展示评价是学生能力生成的重要环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制定好展示的内容,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展示和点评。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时, 我是这样给学生设置展示内容的:

展示一: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并到讲台上读给其他同学听。

展示二:

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思考作者的写作用意, 派代表把小组的意见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学生的交流展示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因此, 教师要认真组织, 控制好教学节奏。首先, 老师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畅所欲言。其次,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 教师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启发学生, 要在疑点、易错点对学生进行追问, 引导他们深入地探讨学习。最后, 老师要及时梳理学生的发言, 对他们进行点拨和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 在学生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 老师也要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要将自己的理解、认识、感悟和心得与学生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不断接受新思想, 生成新方法, 获取新知识, 提高学习水平。

5. 训练提升

在学生展示结束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引导学生把知识点梳理成线。接着, 老师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 独立完成达标检测试题, 以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每节课我都会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给学生制订巩固提升的达标训练题, 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三) 课后反思

老师要给学生留出归纳、梳理总结和自我评价的空间, 引导学生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 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 让他们在反思和评价中提升自我。

三、“四性四环节”生态课堂实施中的一些困惑

(一) 怎样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我在刚接手这个班时, 班上有几名学困生。他们虽然已经上六年级了, 但连一年级就应该掌握的很多字都不认识, 更别说理解课题, 读课文了。虽然我在课堂中开展了教学活动, 小组讨论等, 但由于这些学生基础太差, 他们根本就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步伐。于是, 每天早上我都给他们做义务辅导, 甚至还在课间给他们单独辅导, 可是就连一个最简单的词语, 我都要教上好多遍他们才会记得。对于基础这么薄弱的学生, 我真的不知道要怎样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二) 怎样提高学生的自信

在让学生展示的过程中, 我发现部分学生上台没有自信, 说话支支吾吾, 没说两个字, 脸就变得红通通的了。我也尝试着开导他们, 鼓励他们, 但他们还是没法建立自信。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13

本学期在上级的指导下,我课题小组积极实施《“三段四环节”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并已取得初步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留有探索和思考的余地,让全体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探索与实践,交流与合作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学会方法,在正确方法的启发与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例如: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几条线段: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尝试实践,数出有几条线段,然后在线段AB内适当增加点,再让学生数一数,通过数,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归纳结论。得出:线段的条数等于从单一线段的条数开始向下加到1的和(即5+4+3+2+1=15)并把这种方法迁移到数三角形、长方形中。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还注意加深探究性操作,使学生通过操作,从不同途径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主要成效

1、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明显

12月份我组对四年级二个班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测试,具体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运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实验班级的成绩明显优于非实验班级。另外,从教师平时实践课看,实验班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同样优于非实验班。

2、增强了现代教学技术运用意识

在教学中积极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使之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使学生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去探索,去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课题组成员的目标。本学期课题组成员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上示范课,在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效果不错,但由于此课题研究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和方法可依,只能靠我们不断探索去完成实验。

3、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实践表明,通过实验,实验教师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并深受其它教师的好评。

三、存在的问题

l、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任课教师熟悉教材,对教材的深度,广度要把握的很好,而且要求任课教师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有较强的接受新的教学方法的能力和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善于不断的学习与总结,能达到这种要求的教师比例较小,必须对实验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2.本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规律,并非短时间内能解决的,需要长期的引导,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质疑,很多同学都只能停留在很肤浅的问题。

3、各课题组成员都是满负荷超工作量,尤其是毕业班的教师教学任务更为繁重,加之部分教师认为科研可搞可不搞,搞与不搞一个样,教学和科研是分开的,因此工作难以开展。

四、今后实验工作的思考

上一篇:简洁的温暖的早安朋友圈问候语下一篇:向身边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