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说一教案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英语听说一教案

大学英语听说一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会使用“你好“,“早上好”,“再见”等礼貌用语,能听懂“上课”,“下课”等课堂用语。2.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你好!” “早上好!”

“再见!“ “明天见!”

3.教学难点:会使用“你好…”“再见…”表达意思。

教学过程:(利用DVD光盘)

自学指导

(一)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礼仪.老师边讲解,边问:

(1)小朋友有哪些日常礼仪?(2)见到有认识的人应该说什么?(3)道别的时候要说什么?

1.引导学生观擦图画,让学生说一说图画上有谁,他们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在说话等句子,借以复习“你好……”这一句式。

2.学生借助拼音读句子,练读对话,解释学生不理解的词语。3.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连读对话,读完一遍,换角色再读,多读几遍。

自学指导

(二)深入学习重点句式

请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学生”可以直接读句了,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1)引导学生说一说日常礼仪。

你好!

再见!

(2)引导学生跟老师一起学唱一唱儿歌“老师您早”,要教会儿歌的内容和意思。引导学生的兴趣。

布置作业:

1.回家练一练,唱一唱儿歌:“老师您早”。

2.给父母说一说图画中的“学校”“教室”“老师”,“学生”。课后反思:

2.你叫什么名字

教学目标:

1.会使用疑问词“什么”,询问姓名,会使用疑问词“几”询问年龄。

2.能使用完整的句子,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及所在学校,班级。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巴特尔” “你今年几岁“ ”我今年7岁“ 教学过程:

一、会话

二、自学指导

(一)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哪里。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里的情况。

2.学生拼读句子,练读对话。教师解释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并引导学生读好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

3.对话中出现的“名字”“年龄”是本课的重要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画面形象地理解词语的意思。5.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对话。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互换角色,反复练习,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对话内容。自学指导

(二)、让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互问互答,每个同学能机会提问:也有机会回答。“你叫什么名字?” “你今年几岁?”。还可以运用给出的词语。展开更为丰富的对话。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跟老师一起学唱一唱儿歌“找朋友”,要教会儿歌的内容和意思。引导学生的兴趣。

二.要求学生跟同桌一起读一读,唱一唱。然后让同学们一起读,并结合儿歌的内容来做一做动作。

三.让几个学生上讲台扮演找朋友的动作,从而让学生更加理解儿歌的内容。

布置作业:背诵儿歌 课后反思:

3.这是什么

教学目标:

1.会使用“这是什么……”进行说明:并能简单地说明到底是什么。

2.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常见文具的名称,能借助图画大体听懂对话的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对话内容并重点词和重点句式。教学难点:要会说出文具的名称。教学过程:

一、调动学生对文具的认识的经验,导入邀趣。

1.教师:“这是什么?”

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活动”中的图片,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常用的文具。

2.教师读对话或播放教学光盘,学生初步了解对话内容。“铅笔”“书包”“橡皮”等文具里常见的文具名称,是本课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借助“活动”中的图片,说一说巴克提看到的文具的名称。

3.学生借助拼音读句子,教师适当讲解。引导学生读好问句的语气,再分角色练习对话。

二、自学指导

(一):会话

课前准备:相关词语的卡片(正面是图画,背面是加注拼音的词语)。

1.学生看图,把知道的文具名称大声说出来。

2.学生拼读词语。教师可以做动作演示某些文具的特征,引导学生读相关文具名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记忆。3.游戏:看卡片说词语。

教师刮序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大声说出相应的名称。教师注意纠正发音。学生两人小组,一人出示卡片的正面图画,另一人说出相应的文具名称,两人交替进行练习。逐渐熟练后,教师组织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记住的词语多。

三、自学指导

(二):活动

(扩展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本课重点句式,谈论对文具的认识。

“我有小书包”

“我文具盒,铅笔,橡皮,尺子。”

2.对话练习。教师依次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使用“卡片上有……“的句式说名称。学生从词语卡片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文具。

四、自学指导

(三):读儿歌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中的学生在干什么。2.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注意读准拼音。3.教师范读儿歌,并适当讲解。

4.教师指几名学生,读儿歌。然后学生分组读儿歌,还可以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好。布置作业:熟读儿歌“刚上一年级”。课后反思:

4.他是谁

教学目标:

1.会使用疑问词“ 谁“询问任务身份,会使用”是不是“进行简单的是非问。

2.能听懂并称说“ 爷爷“ “ 妹妹”等有关亲属称谓的词语。教学重点:

1.重点句式:

“他是谁?”“他是我爷爷”

“她是不是你奶奶?”“不是,她是我姥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2.学生自主拼读对话,询问身份,询问职位,肯定、否定,用疑问代词询问人物时,有多重指向,如:询问姓名,询问身份。

3.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对话。教师指几组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对话,及时评价。

二、自学指导

(一):活动

(学生两人小组对话,巩固词语)。

1.先巴克提到李杰家玩,看到李杰的家庭照片合影,询问照片上的人是谁,李杰进行回答。

2.学生自行拼读词语,并试着用上这些词语,表述人物的身份,如,“爷爷”“叔叔”“舅舅”“姨妈”“姑姑”等。展示:读儿歌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理解意思,要分清爸爸妈妈的兄弟姐妹应该怎么称呼。

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并对正确认识对亲属的称呼。课后反思:

5你想吃水果吗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想……吗”询问意愿,会运用“想……”表达意愿。2.会使用“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3.能听懂并称说“苹果”“葡萄”“香蕉”等常用的有关水果的词语。4.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你想吃水果吗?”

“你想吃苹果还是葡萄?”“我想吃苹果” “谢谢。”“不客气。” 教学难点:

认识水果并说出水果的名称。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对话发生的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读对话。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释“水果”“帮”等词语。

2.教师领读对话,学生跟读。注意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的语气。3.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互换角色练习。4.扩展练习。引导学生使用新学的句式谈论日常生活的某种能力。“妈妈,你想吃水果吗?”“我帮你洗一个” “谢谢”“不客气” 自学指导

(一): 会话

把全班学生分四组个小组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进行会话练习。课前准备:相关词语的卡片(正面是图画,背面是加注拼音的词语)。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试着说一说图画中有谁。2.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借助图画理解意思,识记词语。

3.学生俩人小组合作学习,会话练习。然后两人学生交换角色练习。4.开展“比赛阅读”的游戏。教师随机点小组比赛,比一比,谁读的好。

复习句式。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会话练习。读儿歌

1.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七个妞妞来摘果”,将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向教师提问。

2.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图画理解儿歌内容。3.教师领读儿歌或教学光盘播放儿歌,学生跟读。4.学生跟着一起学唱《七个妞妞来摘果》。布置作业

唱会并朗诵《七个妞妞来摘果》。课后反思:

6.今天有什么课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星期几”询问意愿,“上午”“下午“等词语表达意愿。2.要明确一个星期里有几天,分别怎么说。

3.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与有关课程的词语:能借助图画大体了解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今天星期几?”

“我们今天有什么课?”“上午有数学课,语文课………….”等课,“下午有班会和活动”。教学难点:

对星期,课程种类,上午,下午、班会等词语的准确认识。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扩展练习,真实对话。先是师生问答,然后学生互问互答。“今天星期几?” “我们今天有什么课?”

(一)会话

1.学生借助拼音拼读对话。

2.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经验学习新词语“星期”“班会”“活动”。3.学生自由拼读对话,画出不懂得地方。教师解释句子的含义,并示范带读。4.重点词语运用。学生交流:今天下午有什么课? “今天下午有美术课吗?”

5.学生两人小组份角色对话。教师指几组学生学生到前面分角色表演对话。

(二)读儿歌

1.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在那里干什么。

2.教师朗读儿歌或播放教学光盘,学生朎听,感受汉语的音读美。3.学生借助拼音拼读儿歌,将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向教师提问。4.教师领读儿歌,学生跟读。

5.播放教学光盘,学生边跟读边理解词语。布置作业:

熟读儿歌:“牧羊童”

课后反思:

7.你要去哪儿

教学目标:

1.会使用“请问”“这是…..吗?”等句式询问。

2.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询问的句子,能借助图画大体听懂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请问这是教学楼吗?” “你要去哪儿?” “你知道在几楼吗?” 教学难点:

认识并记住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式。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练习对话中的重点句式。“请问这是教学楼吗?” “你要去哪儿?” 会话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对话的场景:古丽娜向马阳询问这是不是教学楼。

2.教师逐句讲解对话内容。3.教师领读对话,学生跟读。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场景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在图画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拼读学校里的场地以及场景。让学生一边问,一边答。学生用图画中公共场所的名称替换问路的目的地。教师先示范读,然后学生练习。自学指导

(二)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练习,一人问,一人答。然后互换角色练习。角色可以指几组学生当众表演对话。

唱一唱

1.学生观察图画,读儿歌

2.学生提不理解的问题。可以适当讲解。布置作业:背诵儿歌:我们的学校亚克西

课后反思:

8.你喜欢什么动物

教学目标:

1.会使用疑问代词“什么” 询问爱好。能说出一些喜欢的动物的名字。

2.能听懂并能说,“骑马” “经常”等词语。

3.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与动物有关的词语:能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你喜欢什么动物?”

“你喜欢骑马吗?”“喜欢,我经常骑马。” 2.重点词语。

与活动有关的词语,如“蜜蜂”“蝴蝶”“鹰”“青蛙”“蝌蚪”“金鱼”“螃蟹”。教学难点:

认识并说出各种动物的名字。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扩展练习。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之间合作问答。“你喜欢什么动物?” “我喜欢狗。” 会话

1.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对话的场景。可以让学生说一说。2.学生拼读对话。教师逐句讲解对话。对话中出现的词语“骑马” “经常”等词语。

3.学习新词语。可以借助第二部分“活动”中的图片帮助学生识记“蜜蜂”“蝴蝶”“螃蟹”“鹰”等动物的理解。

4.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理解重点句式。如: “你喜欢什么动物?”

5.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练习对话。指几组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对话,并及时评价。活动

1.了解学清,激发兴趣。本课学习的有关的词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语。在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2.学生拼读词语,借助图片识记词语。3.学生两人小组合作巩固词语,练习对话。唱儿歌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2.教师朗读儿歌,学生朎听。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儿歌的词语。如。

3.教师领读儿歌或播放教学光盘,学生跟读儿歌。4.学生学读这首儿歌。布置作业:学读儿歌

课后反思:

9.你在干什么

教学目标:

1.会使用“在干什么“ “画画”“像”等词。

2.能听懂并称说,“在画画”“眉毛“ ”眼睛“ ”鼻子“ ”耳朵“ 等常用词语。

3.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有关的词语和表达的句子:能借助图画大体理解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你在干什么?”“我在画画。“

“画的是谁?”“画的是你,像你吗?“ 2.重点词语。

与活动有关的词语,如“头”“媚毛”“耳朵”……..等人的身体部位。教学难点:

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并牢记人的身体部位的名称。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扩展练习。

1.借助身边常用的活动练习运用新学的词语。2.借助活动中的图片指出自己的身体部位并说出名称。会话

课前准备:活动的图片。1.引导学生看图。2.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有哪些认识的图片? 活动

1.学生看图,不看图下的词语,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名称。2.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

3.学生两人小组合作学习。一人盖住书中的文字,指着图,另人说出这是什么。然后两人互换角色练习。自学指导

(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干什么。如: “我在画画。” 读儿歌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教师大致讲解意思。可以借助图画理解。3.教师领读儿歌和教学光盘播放儿歌,学生跟读。布置作业:

学唱儿歌“两只老虎” 课后反思:

10.李杰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会使用“中间,上,下,左,右”等位置。

2.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与位置有关的词语和表达意思的句子:能借助图画大体理解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这是我们班的节目。”

“中间的是巴克提吧?“ ”对。他左边是买买提,右边是古丽娜。“

“李杰在哪里?”“他在古丽娜的后面。” 教学难点:

准确认识并运用位置。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扩展练习。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如: “我在他的左边。”

“我在她的后面。”“她在我的前面。” 会话

课前准备:图片。

1.引导学生看图,说说有什么,在干什么。

学生借助拼音读对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然后在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应引导学生理解。如: “李杰在哪里?” “他在古丽娜的后面。”

2.教师领读对话或播放教学光盘,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读出对话的语气。

3.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活动

1.学生看图,如果有能说出具体位置,就大声说出来,并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

2.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看图说出位置。

3.学生两人小组合作学习,一人指着图,另一人说出哪个图在什么地方。读儿歌

1.教学光盘播放儿歌,教师随着一起读,并相应地做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借助听读儿歌,说一说读懂了什么。教师适当讲解。再次播放教学光盘,学生跟读。布置作业:

背诵儿歌《丢手绢》。课后反思:

11.你早上几点起床

教学目标:

4.会正确使用时间的用法。

5.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有表述时间的句子:能借助图画大体听懂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现在几点了?”

“我该上学了,我们走吧!” “你早上几点起床?” “我晚上十点睡觉。“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时间的运用。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教师引导学生熟悉行为习惯用语。会话

1.教师导入,可以问问学生平时几点起床。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对话的场景:第一场景中,在家时:第二场景中,在去学校的路上。

3.学生借助拼音读第一场景的对话,不懂的问题教师提问。然后,学生分角色练习对话。4.学生借助拼音读第二个场景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然后,学生分角色练习对话。

5.教师引导学生巩固重要对句式。

6.学生两人小组分练习两个场景中的全部对话。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说一说图画中标的是几点。2.再让学生自己指出钟表的时间,指针标的是几点就说出几点。听读故事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教师领读第一自然段。2.教师领读第二,三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教师适当讲解。如,可以借助图片。

3.教师朗读第四,五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图画中的表指的是几点。4.教师朗读第六,七,八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贝贝跟妈妈和琪琪的对话以及意思。

5.学生看图,听老师读故事或听教学光盘播放故事,可以小声跟读。

唱一唱:《我的好妈妈》 布置作业:

背诵儿歌,并学会唱。课后反思:

--------------------------

12.谁来擦黑板

教学目标:

6.会使用“谁来擦黑板?……”等句式询问。

7.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相关的的句子:能借助图画大体了解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我们俩扫地吧!“

“李杰,你和加娜儿擦窗户,好吗?“ ”谁来擦黑板?“ 教学难点:

认识重点词语并正确了解意思。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表达的句式。会话

1.学生拼读句子,继续对话。教师重点解释表达场景的意思。2.对话中出现的句子是本课的重点句式。

3.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练习对话。指几组学生当众分角色对话,并及时指导,评价。

4.替换练习。教师指几名学生上台,进行师生对话,或者学生两两对话。引导学生运用本课学习的句式。活动

1.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新学的句式。在同学之间的互问互答。自学指导

(二)扩展练习。同学之间交流。听读故事

1.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故事里出现的主人公是谁。

2.学生借助拼音读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引发对下文的期待。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借助拼音读第二自然段。教师适当讲解。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三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以及场景的变化。学生借助拼音读第三自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5.学生借助拼音读第四、五自然段,教师适当讲解。6.教师朗读故事,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故事。7.教师读故事或播放教学光盘,学生再次感知整个故事。如果有条件,可以分角色表演故事。唱一唱

1.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歌曲的情景。

2、教师唱歌,学生听歌。教师大致讲解歌词的意思。

3、学生试着跟唱,感受歌曲的旋律。布置作业:

熟读并练一练唱儿歌《粉刷匠》。课后反思:

13.你每天怎么来上学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上要学生认识去学校时的交通工具。2.听故事的时候,能借助图画大体理解故事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你每天怎么来上学?”“我走路上学。“ “我坐校车上学。“ 教学难点:

用本课重点词语,正确认识交通工具。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教师指学生上台,以两人小组的形式表演,一人询问,另人上前回答。除了教材中提供的词语,学生还可以使用更为丰富的语句加以回答。如:“你喜欢做什么车?”“我喜欢坐火车。” 会话

1.学生借助拼音读对话的内容。2.学生分角色朗读,分角色练习对话。创设多种情景,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内容。活动

1.引导学生观察这几幅图画,说一说图画上的是什么。2.学生自行拼读几句话。角色解释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学生两人小组练说。一人说,另一人听,并判断同学说的是否正确。自学指导

(二)扩展活动。学生交流:还有哪些交通工具。听读故事

a)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这个故事里有那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应该可以说出。

b)教师读第一自然段,并适当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c)学生反复观看教学光盘,借助动画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小声跟读。唱一唱

d)学生观看教学光盘,然后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e)教师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地方。f)教师领读儿歌,学生跟读。g)再次观看教学光盘,学生跟读。

布置作业:

背诵并学唱儿歌:《小船》。课后反思:

14.这件毛衣真漂亮 教学目标:

1.要学会说出衣服的名字。教学重点: 1.重点句式。2.重点词语。教学难点:

用重点句式并了解着装的名字。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两个人组分角色练习对话。然后,更换练习会话

1.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场景,说一说:这是什么衣服? 2.教师逐句讲解对话内容。

3.教师领读对话,学生跟读对话。注意读出语气。自学指导

(二)学生两人小组合作学习。指着图,练习对话。活动

1.学生看图正确认识衣服的种类和名称。如“外套“ “毛衣” “裤子” “裙子” “帽子” “围巾” “手套” “鞋子” “袜子” 2.学生两人小组练说。一人说,另一人听,并判断同学说的是否正确。读儿歌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教师大致讲解意思。可以借助图画理解。3.教师领读儿歌和教学光盘播放儿歌,学生跟读。

布置作业: 练习提问常用句子

课后反思:

15.这样太危险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了解这样玩的危险性。2.让学生初步了解最基本的安全教育。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注意安全!这样做太危险了!”

“我撞到你了,对不起!“ ”没关系,请不要在楼道里乱跑。“ “好的,我以后会注意。“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安全教育。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扩展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图画联系 会话

1.教师谈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绘画内容。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说一说图画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3.教师讲解句子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复述本课重点句式。4.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表演对话。然后两人互换角色表演。活动

1.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画中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学生借助拼音练习图画中的内容。“要靠右边走。”

“从楼梯上滑下去很危险。“ “这样做不安全。“ 听读故事

课前准备:相关词语卡片(汉子加注拼音。)1.学生拼读题目,教师借助第一幅图说一说。2.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画,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教师领读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听懂了什么。教师讲解大意。

4.学生借助拼音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读懂了哪些内容。提示学生注意有关活动的词语“太危险了”。有关学习的词语“注意安全”。5.学生观察第三幅图,说一说图画在干什么。学生借助拼音看第四幅图。教师提问:“小熊对下鸭子说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小熊说的话多读几遍。

6.学生观察第五,六福图画,猜一猜这两幅图的内容。教师提问:找出小熊说的话,多读几遍。

7.播放教学光盘,学生再次感知整个故事。鼓励学生跟读。唱一唱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看出了什么动物。5.教师朗读儿歌,学生朎听。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儿歌的词语。如。

6.教师领读儿歌或播放教学光盘,学生跟读儿歌。7.学生学唱这首儿歌。布置作业:

1.学生回家多学习安全知识,路上,教室力等等应该要注意哪些事项。2.朗诵儿歌,学会唱。

大学英语听说一教案 篇2

近儿年,越来越多的英语能力测试体现了对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考量,人们开始将英语学习从单纯的单词和语法研究转移到实际交际中最重要的两种能力上来——听力和口语。事实上,教育部高教司在2004年1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也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书面和口头信息交流。这就将听、说训练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把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作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课程来学习,人为割裂了这四项技能的内在联系。根据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的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语言不应该被肢解成音素、词素、词汇、语法等,不可忽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互动性和内在联系(胡兰英,傅昀)。笔者主张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看作一个整体,融入大学英语精读课,特别是独立学院的英语课堂,变单一乏味的“填塞式”课堂为多种感官刺激的综合性语言能力强化场所。

二、“四合一”的模式探索

1. 语境输入

传统的英语精读课堂往往一开始便直奔生词和语言点的机械讲解和操练,如此“开门见山”的直接授课法很难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面对相对陌生的主题,学生需要一个适当的心理“缓冲期”,这就需要引入语境的概念。徐默凡先生认为,语境是一次交际中发话者为了使受话者理解一段主体话语所传达的真正意义而试图激活的交际双方共有的相关知识命题。这种命题如果来源于上下文,即为上下文语境;若是来源于交际现场,即为现场语境;若是来自受话者的背景知识,即称为背景语境(范琳)。就精读课而言,上下文语境可指目的篇章创造的整体语用环境,包括体裁、题材、语言风格、特殊词汇、创作年代等;现场语境可指讲授目的篇章时教师根据个人理解所营造的语用环境;背景语境则包括教师和学生对特定话题的熟悉程度,尤其是学生,作为受话者,了解背景知识与目的篇章的关联程度对积极消化语言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则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相关语境的输入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教学不能忽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切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塞,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己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范琳)。因此,在进行语境输入(包括上下文语境、现场语境和背景语境)时,教师不能机械性地提供或呈现相关语境知识,而是应选好语境输入的切入点,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启发学生主动地将现有知识和新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建构出新的知识经验。

学习者心理上的“缓冲期”是他们面对新知识之前的必经阶段,在保证有效语境输入的前提下,他们主动建构着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为下一阶段新知识经验的生长做好了充分准备。这一阶段,教师不能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学习活动的启发者和促进者(facilitator)。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调动一切可能的手段刺激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以口头形式表达出来。因此,语境输入阶段不单单是教师的“独角戏”,而应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交际互动以及学生的主动口头表达。

2. 单词导读

正如没有砖块石料就无法盖房子一样,缺乏足够的单词量也同样影响语言能力的提高。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相当多的人在记忆单词时是采取静坐默读的方式,也有人默读的同时反复抄写单词,还有人口中念念有词,轻声重复着单词发音。诚然,这些方法都有可取之处,记忆单词离不开读、写、说的过程,但笔者觉得这些还远远不够。比较一下汉语和英语两种文字,中文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常常根据偏旁部首或者字形组合就能将字的音和义猜个八九不离十了;而英文却完全不同,英文单词是以音素为基础的,单词的含义和发音得依据音素的不同组合来实现。换句话说,中文是看形识义,英文则是听音辨义。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在记忆英文单词时,一定要发音先行,所以静坐默读是不可取的;再者,音素的组合也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记忆单词时如能根据字根、前缀和后缀的组合规律,那记忆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了,因此反复机械的抄写单词也没有多大意义。另外,即使学生们出声朗读单词,也根据组合规律记忆单词,但还是有可能出现偏差,问题就在于,他们在朗读的时候发音就是错误的,错误的发音导致的结果是,他们即使听到某些学过的单词或表达,也会因为无法辨别正确的发音而阻碍正确的理解。

笔者认为,一切语段篇章的理解都要从语音开始,如果教师能在篇章学习之前引导学生正确发音,或示范领读,或有的放矢地对单词预习情况进行抽检,同时对每个单词的记忆特点和记忆方法进行点拨或总结,甚至分享某些单词的奇闻趣事、文化内涵等,那么学生们记忆单词时就不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将一个个单词放到英语语言甚至整个英语文化中去认识记忆。此种单词导入法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逐步启发他们建立立体动态的词汇网络,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渐渐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这一阶段可以很好地强化语音语调,提高了耳朵接收单词的灵敏度,锻炼了口腔肌肉,为完整的语篇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奠定了良好基础。

3. 快读模拟

传统的精读课上,常见的做法是一开始就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读全文,然后将文章划分层次,归纳大意。这种做法实际操作起来效果并不理想。问题就在于,面对陌生的语言材料,一是生词众多,二是缺乏有效的语境输入,再加上盲目阅读,很难保证阅读理解的正确性,更不用说篇章结构分析了。有人可能会说,学生上课之前都预习过课文的,粗略归纳大意应该不难,同时也可以作为检查预习情况的一种手段。但实际上,相当多的学生,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绝大多数向来没有预习新课的习惯,他们的语言积累几乎全靠课堂的学习。所以面对这些学生,英语老师除了耐心引导,敦促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还得在课堂的内容安排上下一番苦功。

其实学习者在面对一切陌生语言材料的时候,都可以进行一次速读训练,之后才能断定是否有进一步详细阅读的必要。学生们既然没有提前预习的准备,那就不妨先把课文当成快速阅读来处理。老师需要模仿快速阅读理解设计问题,并使之具有启发性和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在给定的时间里去文章当中寻找答案。我们不妨称之为“任务型”的教学策略。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运用语言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阅读文章时是有的放矢,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快速建立起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的知识建构扫清障碍。这样速读的好处至少有两个,一来学生们对文章的脉络有了整体的把握,有助于进一步欣赏全文和学习相应语言点;二来也很好地锻炼了快读技巧,对输入信息的筛检和存储意义重大。

4. 听读结合,篇章欣赏

精读课教师最辛苦的时候往往是讲解语言点的时候。讲解语言点似乎属于知识的单向传授,逐段朗读课文,再逐个讲解语言点,如此授课,课堂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生理负担(如慢性咽炎),吃力不讨好。

要改变精读课单调乏味的沉闷局面,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概念。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不可分割的;教育的理想是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刘玉芹,张宁)。这种理想体现在教学上,突出强调了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必须关注和尊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利用一切可能调动的手段营造轻松自然的环境,让学生能以积极正面的情绪对待学习内容。

在具体操作步骤上,笔者建议:

a)全文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不看课文,全神贯注地倾听录音。在之前速读理解的基础上增加听觉刺激,以另一种方式来把握全文大意。

b)以段落层次为单位,再次播放课文录音。

建议学生边看课文边听录音,重点关注段落停顿以及语音语调。这里的段落层次可能包含着围绕同一主题的几个自然段,讲解完每个层次的语言点之后再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学习,以体现文章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不少老师建议,段落朗读可以让学生来完成,有助于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问题是,独立学院基础薄弱、语音糟糕的学生不在少数,短期内又无法让他们提高,让他们来朗读陌生课文无论对朗读者还是听众都无异于一种折磨。语言学习原本就始于模仿,模仿之后再加以强化练习,最后才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境界。笔者在精读课上不奢望所有的学生都能从课堂的录音播放中学到标准地道的发音,但却相信此种做法可以不断向学生们传达一个信息:学好英语必须注重听力,模仿与训练并重。

三、教师朗读段落,分析重点难点

在播放了两次课文录音之后,教师又一次朗读可以加深印象,启发学生们欣赏语言文字的优美和精妙。分析重点难点时,教师给出的范例不仅限于例句的单一呈现,可以融合视、听、说等手段,选择难易适中、生动活泼,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语言范例,唯有如此,才能产生一定的亲和力,找到学生情感和认知的契合点,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自然生成新的知识经验。

1.“视听说写”强化练习

好的课堂向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更是如此。知识点讲解之后,为了巩固学习效果,通常离不开相应的练习。这不仅仅是做习题、对答案。练习的形式可以多样,除了传统的填空、选择、翻译、复述等,也可以设计妙趣横生的语言游戏,以视频、音频、口头表达或肢体语言等形式来呈现,将活跃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推向高潮。

2. 学生提问,检验学习效果

传统的课堂复习,总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进行。学生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接受检验的场面必然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激发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笔者尝试着将提问与回答的主体对调,即学生提问,教师回答,事实证明,此种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而且给他们带来了成就感。当然,提问的内容应与上一堂课所学内容相关。学生事先设计好问题,问题内容可以是文章大意、主题思想、词汇应用等。提问时可以模拟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教师作为“发言人”接受“与会记者”即学生们的提问。由于提问必须用英语进行,没有既定的参考模式,教师的回答也缺乏预见性,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孤立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和读是信息输入,说和写则为信息输出。任何简单割裂四项技能的教学过程都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只有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的不间断交替出现,才能保证语言交际过程的完整实现。大学英语精读课必须结合语言学习规律,把听说训练融入到精读课上来,以读写助听说,以听说促读写;同时充分尊重学习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利用听、说、读、写多种手段开启多种感官刺激,积极营造积极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唯有如此,才有希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距离扭转大学英语教学成效不高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李艳.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的影响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胡兰英,傅昀.把学生带入语境,上好大学英语听说课[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19 No.4.2005.12.

[3]张薇.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探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4]范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4.

大学英语听说一教案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说课 教学模式 时适教学理念 操作程序

新课改形式下要求对知识及时巩固,及时练习,及时反馈,及时检测,还要求教学内容适量,教学方法适当,教学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校学习适应未来的发展,这就是“时适”教学模式的精髓所在。针对新目标教材情况,为达到目标语言的输入到正确输出,提出了以下五步“时适”教学模式:

一、自主预习

要求学生做好自主学习,听单词录音,熟记Section A—1a-Grammar的新单词,或者完成1a,或者搜集话题相关的资料做个人展示。在课上教师应常用谈话或问题式导入、借助图像或音乐素材导入、表演式引入等,为全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连,自然衔接,并检测学生自主预习的学习效果。教学的导入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

二、合作探究

Task One(1a—1c部分)

Step 1Study new language:教学1a,通过图片谈论导入新语言知识的学习,学习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目标词汇、句式等,再在1a图片所提供的情景或者创设新的语境来进行交际练习,体会、使用语言。或者以PPT 图片加解释的形式展示新单词与词组。

Step 21b 听力训练

1Listen and do 1b:教学1b,完成1b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要求,并且给出一定的听力方法指导。(其他方法包括听力填空或者听录音跟读)

Step 31c 任务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灵活采用下面提供的方法之一:

1Pairwork:结对练习对话,根据对话内容,进行模仿练习。本课采取这一方法,有效地练习了礼貌地表示请求这一目标语言句型。

2Make a survey:调查汇报。教师根据话题提出任务,给出适当的语境,通过语言或图片等提示,可以是make a survey或者是to be a reporter等make new conversations的口语交际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任务1。

Task Two(任务2:2a-2b部分)

Step 1Pre-listening (听前活动)

教师通过图片介绍、听力话题预热等方式降低难度。

Step 2While-listening (听中活动)

1Listen and do 2a:听录音,完成2a部分练习。经过图片表述以后,学生对听力的内容有所预知,降低了听力的难度。学生在听第一遍时,一般能顺利地完成2a的内容, 并且为2b的听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听录音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关键信息。

2Listen and do 2b:听录音,完成2b部分练习。再次听录音,对于较难的2b听力填空题,可以适当把教材内容改编成判断题或选择题,训练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Step 3Post-listening 听后活动

1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Order the conversation:漏词填空/对话排序。设置漏词填空时要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把本课的基本句式和重点词汇等作为漏词的内容,让学生在训练听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强化识记了单元话题的有关词汇和句式。

2Listen and repeat/ Read aloud:跟读或朗读。此时学生已经熟悉了听力材料,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跟读。这样,使有限的听力材料得到反复听、反复用。

三、展示提升(2c 部分)

Step 12c Pairwork

根据对话内容,进行模仿练习。(可以改编教材内容根据话题提出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目标语言完成任务模仿练习)

四、教师点拨

对Grammar Focus进行语法归纳,掌握目标语言的语言结构。是总结点睛之笔。语法点的例句可以要求背诵、默写,或者当堂做题检测。巩固目标语言的掌握,并适时提出个人情感目标。

五、巩固提升

作业可以布置听写听力材料和以编写对话或写小短文为主的两个笔头作业,让有听力条件的学生再巩固听力,并将课堂口语任务活动落实到书面。

作者简介

商务英语听说教案 unit 3 篇4

Unit 3 Placing Orders

教学目的:

After learning this unit,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1.To place an order after acceptance 2.To talk about the availability of goods 3.To offer help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supply by recommending a substitute.教学重点、难点: Teaching focus 1.Sentence patterns to place an order after acceptance 2.Vocabulary building: terminology about placing orders including good, order and stock.Teaching difficulties 1.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how to place an order 2.Sentence patterns to place an order and ask for the quality of goods 教学方法:

1.Situational Teaching Approach 2.Lecturing method 3.Group Activity Approach 4.Task-based Approach

教学器材、设备:

1.Multi-media classroom 2.Projector 3.microphone 4.Computer

2.Let the students work in pairs to talk about how to place an order and write them down;3.Talking about considering placing an order and confirming the order;3.Talking about how to make some changes on the order;4.Offering help to solve the supply shortage.Part II listening and speaking 2 Task 1: listening

1.Get students to do the exercises on P52;2.Check the answers.3.Summary: Summarize what students have learned in this lesson, point out what they should master.Task 2: Interpreting 1.Let the students write down the answers by themselves.2.Check it with their partners 3.Choose one or two answer to share with the whole class.4.Give them the correct answer.Task 3: Supplementary reading

1.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text by themselves;

2.Divide them into groups and talk about the answers with their partners.3.Choose one or two answer to share with the whole class.4.Give them the correct answer.Task 4: Supplementary vocabulary 1.Read the vocabulary to the students 2.Explain some important words in details

汉语听说教案 篇5

汉语组:玛尔比娅·阿布都克尤木

2016年9月3日

预备课一:好久不见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所学到日常用语

2)通过录音跟读纠正发音

3)掌握练习口语的有效方法,做好预备工作

知识目标:掌握所学知识的熟练应用

能力目标:利用学到的新拥有到平时的交流当中,加强口语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只要勇敢的说出来,汉语口语每一个人都能练好、说好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语音的听和说与发音练习教学方法:操练法

教学安排:共分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日常用语和练习(1)(2)(3)第三、四课时: 课堂用语和练习(4)(5)(6)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1)点名(2)宣布上课(3)师生交流

(二)检查旧课

和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了解学生的口语水平。

(三)新课教学

第一、二课时:日常用语和练习(1)(2)(3)题 第三、四课时:课堂用语和练习(4)(5)(6)题

1、学生听教学录音连续三遍,通过听力来感受每一词的发音。

2、老师连续领读三遍,通过领读发现并纠正学生发音上的问题。

3、学生自由练习五分钟,同桌之间相互读相互听相互纠音纠错。

4、按学号循序每个同学单独读,边老师纠正发音上的问题。

5、请学生到讲台上对话,每次两个人一组,鼓励学生勇敢的说汉语。

6、分组对话,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7、根据练习要求完成每一题。

(四)作业

1、预习新课

2、反复复习所学内容,学会灵活应用到生活中。

(五)课后分析

预备课二:再见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所学到日常用语

2)有效提高口语水平学习效率,加强口语学习的预备工作

知识目标:掌握所学知识的熟练应用

能力目标:利用学到的新拥有到平时的交流当中,加强口语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相信自己能说好汉语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语音的听和说与发音练习教学方法:操练法

教学安排:共分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日常用语和练习(1)(2)(3)第三、四课时: 课堂用语和练习(4)(5)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1)点名(2)宣布上课

(二)检查旧课

请学生到讲台表演上一节课的上课的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了解课程掌握和练习情况。

(三)新课教学

第二、二课时:日常用语和练习(1)(2)(3)题 第三、四课时:课堂用语和练习(4)(5)题

1、学生听教学录音连续三遍,通过听力来感受每一词的发音。

2、老师连续领读三遍,通过领读发现并纠正学生发音上的问题。

3、学生自由练习五分钟,同桌之间相互读相互听相互纠音纠错。

4、按学号循序每个同学单独读,边老师纠正发音上的问题。

5、请学生到讲台上对话,每次两个人一组,鼓励学生勇敢的说汉语。

6、分组对话,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7、根据练习要求完成每一题。

(四)作业

3、预习新课

4、反复复习所学内容,学会灵活应用到生活中。

(五)课后分析

预备课三:对不起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所学到日常用语

2)口语练习预备工作之际使学生相信自己能提高汉语口语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所学知识的熟练应用

能力目标:利用学到的新拥有到平时的交流当中,加强口语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生活中自信的说汉语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语音的听和说与发音练习教学方法:操练法

教学安排:共分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日常用语和练习(1)(2)(3)第三、四课时: 课堂用语和练习(4)(5)(6)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1)点名(2)宣布上课

(二)检查旧课 请学生与老师对话,观察学生日常用语的掌握情况与对自己说汉语的自信程度

(三)新课教学

第三、二课时:日常用语和练习(1)(2)(3)题 第三、四课时:课堂用语和练习(4)(5)(6)题

1、学生听教学录音连续三遍,通过听力来感受每一词的发音。

2、老师连续领读三遍,通过领读发现并纠正学生发音上的问题。

3、学生自由练习五分钟,同桌之间相互读相互听相互纠音纠错。

4、按学号循序每个同学单独读,边老师纠正发音上的问题。

5、请学生到讲台上对话,每次两个人一组,鼓励学生勇敢的说汉语。

6、分组对话,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7、根据练习要求完成每一题。

(四)作业

5、预习新课

6、背诵前三课里的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对话,反复练习。

(五)课后分析

第一课:你叫什么名字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

1)本科的重点生词和词义以及基本用法;

2)培养锻炼学生用学过的词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能力,熟练掌握介绍自己与介绍他人等情景的有效应用

3)把学到的课文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知识目标:掌握所学知识的熟练应用

能力目标: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流利的用汉语介绍自己与介绍他人 情感目标:建立学生对自己汉语听说能力的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1)生词教学。掌握词义,读法并能灵活使用。

2)能够流利的介绍自己与介绍他人。

教学安排:共分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生词学习,生词讲练,练习(1)(2)第三、四课时:课文讲练,练习(3)(4)(5)(6)(7)(8)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1)点名(2)宣布上课

(二)检查旧课

背诵预备课阶段的日常用语与课堂用语的内容

(三)新课教学

第一、二课时:

1、生词学习(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生词)。

1.教师领读生词2.学生齐读生词

3.教师讲练学生比较陌生的生词 4.教师领读词组(用PPT)

2、生词讲练。

1.请问:1.敬辞,表示请教询问 2.口气较重,表讯问 2.贵姓:询问他人之姓的敬语

3.叫:呼喊:~喊。~嚣(呼喊,吵闹)。~阵。~座(戏曲或演员能吸引观众,看的人多)。~苦不迭。鸣冤~屈。

4.什么:表示询问某人、某物或某事的本身或性质 5.名字:人的称号

6.认识:1.确定某物 2.知晓;认明 3.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7.高兴:1.愉快而兴奋 2.喜欢做某事 3.高雅的兴致

8.也:1.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你去,我~去 9.以后:比现在或所说的时间晚的时间 10.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11.联系:1.互相之间取得联通关系 2.结合起来 12.谁:1.疑问人称代词:你是~?

13.一下儿:1.一下子,表示很突然,迅速。如:一下子就来了

2.一下,数量词

14.同学:1.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的人 2.对在校学生的通称

15.朋友:1.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 2.恋爱的对象

3.指幕友

3.出示生词让同学齐读一遍,要求读的同时思考词的含义。4.综合练习

练习课本里的练习(1)(2)5.作业:

1.复习巩固所学生词,听写生词。

2.词语抄三行并从生词中找五个词造句。3.预习课文。

第三、四课时: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检查学习读词语,造句情况,听写词语。3.课文讲练。

课文

(一)1.学生听教学录音连续三遍,通过听力来感受每一词的发音。2.老师连续领读三遍,通过领读发现并纠正学生发音上的问题。3.学生自由练习五分钟,同桌之间相互读相互听相互纠音纠错。

4.教师播放第一遍课文录音,学生回答问题(用PPT)5.教师播放第二遍课文录音,学生回答问题(用PPT)6.学生看文本,再听一遍录音(用PPT)7.去掉文本,再听一遍 课文

(二)1.学生听教学录音连续三遍,通过听力来感受每一词的发音。2.老师连续领读三遍,通过领读发现并纠正学生发音上的问题。3.学生自由练习五分钟,同桌之间相互读相互听相互纠音纠错。

4.教师播放第一遍课文录音,学生回答问题(用PPT)5.教师播放第二遍课文录音,学生回答问题(用PPT)6.学生看文本,再听一遍录音(用PPT)7.去掉文本,再听一遍 4.综合练习

练习课本里的练习(3)(4)(5)(6)(7)(8)5.作业:

1.背诵所学课文,反复练习并掌握熟练 2.预习新课内容

(四)课后分析

第二课:你是哪的人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

1)本科的重点生词和词义以及基本用法;

2)培养锻炼学生用学过的词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能力,熟练掌握询问家乡与询问工作或身份

3)把学到的课文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知识目标:掌握所学知识的熟练应用

能力目标:掌握日常生活中怎么去询问别人的家乡与工作或身份 情感目标:建立学生对自己汉语听说能力的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1)生词教学。掌握词义,读法并能灵活使用。

2)能够流利的询问别人的家乡与工作或身份

教学安排:共分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生词学习,生词讲练,练习(1)(2)第三、四课时:课文讲练,练习(3)(4)(5)(6)(7)(8)(9)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1)点名(2)宣布上课

(二)检查旧课

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并在班里进行分角色进行表演

(三)新课教学

第一、二课时:

1、生词学习(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生词)。

1.教师领读生词2.学生齐读生词

3.教师讲练学生比较陌生的生词 4.教师领读词组(用PPT)

2、生词讲练。

1.老家:1.指在故乡的家庭 2.指原籍 3.对人称自己的或他人的父母

2.地方:1.地面的某一个特定地区;一个特定的所在地点 2.一个特定的地点 3.漂亮:1.好看;美观;鲜明 2.出色,精彩 3.喻通情达理 4.不错:稍高于一般的,尚好;良好的,令人满意的,过得去的,合格的 5.听:1.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

6.口音:1.带有个人、地方、民族语言特征的话音 2.说话的声音7.像: 8.做:1.进行工作或活动:~活。~事。~工。~手脚 9.工作:1操作,做事2.业务;任务

10.工程师:受过以某一工程分支为职业的训练的人,能独立担负某项专业技术任务的设计、施工

11.还:1.依然,仍然2.更加 12.学生:1.在学校学习的人

13.上: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3去,到 14.大学: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

15.哥哥:称同父母或父母一方所生比自己年长的男子。对同辈男子的尊称 16.老师:教师的尊称,古为年老辈尊的传授学术的人;泛称传授文化、技艺的人

3.出示生词让同学齐读一遍,要求读的同时思考词的含义。4.综合练习

练习课本里的练习(1)(2)5.作业:

1.复习巩固所学生词,听写生词。

2.词语抄三行并从生词中找五个词造句。3.预习课文。

第三、四课时: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检查学习读词语,造句情况,听写词语。3.课文讲练。

课文

(一)1.学生听教学录音连续三遍,通过听力来感受每一词的发音。2.老师连续领读三遍,通过领读发现并纠正学生发音上的问题。3.学生自由练习五分钟,同桌之间相互读相互听相互纠音纠错。

4.教师播放第一遍课文录音,学生回答问题(用PPT)5.教师播放第二遍课文录音,学生回答问题(用PPT)6.学生看文本,再听一遍录音(用PPT)7.去掉文本,再听一遍 课文

(二)1.学生听教学录音连续三遍,通过听力来感受每一词的发音。2.老师连续领读三遍,通过领读发现并纠正学生发音上的问题。3.学生自由练习五分钟,同桌之间相互读相互听相互纠音纠错。

4.教师播放第一遍课文录音,学生回答问题(用PPT)5.教师播放第二遍课文录音,学生回答问题(用PPT)6.学生看文本,再听一遍录音(用PPT)7.去掉文本,再听一遍 4.综合练习

练习课本里的练习(3)(4)(5)(6)(7)(8)(9)5.作业:

1.背诵所学课文,反复练习并掌握熟练 2.预习新课内容

(四)课后分析

第三课:你家有几口人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

1)本科的重点生词和词义以及基本用法; 2)培养锻炼学生用学过的词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能力,熟练掌握询问家庭,通过询问家人的身体及工作学习情况等来了解身边的朋友 3)把学到的课文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知识目标:掌握所学知识的熟练应用

能力目标:掌握日常生活中怎么去询问别人的家庭询问家庭的身体及工作学习情况等,并熟练掌握生词。

情感目标:建立学生对自己汉语听说能力的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1)生词教学。掌握词义,读法并能灵活使用。

2)能够流利的询问别人的家乡与工作或身份

教学安排:共分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生词学习,生词讲练,练习(1)(2)第三、四课时:课文讲练,练习(3)(4)(5)(6)(7)(8)(9)(10)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1)点名(2)宣布上课

(二)检查旧课

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并在班里进行分角色进行表演

(三)新课教学

第一、二课时:

1、生词学习(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生词)。

1.教师领读生词2.学生齐读生词

3.教师讲练学生比较陌生的生词 4.教师领读词组(用PPT)

2、生词讲练。

1.几:询问数量多少(估计不太大)的疑问词 2.口: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3.妻子:现代是指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 4.孩子:儿童。如:男孩子;女孩子 5.今年:指现在的这一年

6.学习: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7.怎么样:用于否定句,代替不说出来的动作或情况,是委婉的说法 8.爷爷:祖父,对跟祖父辈分相同或年纪相仿的男人的称呼 9.奶奶:祖母。也称跟祖母辈分相同或年纪相仿的妇女 10.爸爸:父亲 11.妈妈:母亲

12.身体:指人或动物的整个生理组织,有时特指驱干和四肢 13.都:全,完全

14.司机:机动车驾驶员 15.没有:不存在

3.出示生词让同学齐读一遍,要求读的同时思考词的含义。4.综合练习

练习课本里的练习(1)(2)5.作业:

1.复习巩固所学生词,听写生词。

2.词语抄三行并从生词中找五个词造句。3.预习课文。

第三、四课时: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检查学习读词语,造句情况,听写词语。3.课文讲练。

课文

(一)1.学生听教学录音连续三遍,通过听力来感受每一词的发音。2.老师连续领读三遍,通过领读发现并纠正学生发音上的问题。3.学生自由练习五分钟,同桌之间相互读相互听相互纠音纠错。

4.教师播放第一遍课文录音,学生回答问题(用PPT)5.教师播放第二遍课文录音,学生回答问题(用PPT)6.学生看文本,再听一遍录音(用PPT)7.去掉文本,再听一遍 课文

(二)1.学生听教学录音连续三遍,通过听力来感受每一词的发音。2.老师连续领读三遍,通过领读发现并纠正学生发音上的问题。3.学生自由练习五分钟,同桌之间相互读相互听相互纠音纠错。

4.教师播放第一遍课文录音,学生回答问题(用PPT)5.教师播放第二遍课文录音,学生回答问题(用PPT)6.学生看文本,再听一遍录音(用PPT)7.去掉文本,再听一遍 4.综合练习

练习课本里的练习(3)(4)(5)(6)(7)(8)(9)(10)

5.作业:

1.背诵所学课文,反复练习并掌握熟练 2.预习新课内容

听说教案 篇6

听说教案

课 题 Lesson 65 教 学   目 标 Try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how totalk about sole agency and do some practice. 教 学 重 点 How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correctly 教 学 难 点 The content of the passage 教 学 教 具 Chalks, blackboard, computer ect. 教 学 方 法 Teaching & Learning Step1: Greetings Step2:  Revision 1)  Revise the content learnt in the last period. Step3: Learn the new words. 1)  1)Give the 5mins to the students to pronounce the new words by themselves. 2)  2)Learn the new words together. 3)  3)Explain some important ones. wise---unwise reduce---reduction insist on meet each other half way bid price gap it is difficult to do sth. agree to     Step 4: Listening Practice 1)  Let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let them try to remrember the Chinese meaning of each new word. 2)  Let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twic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on P121. 3)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help of the computer. 4)  Explain the difficult points. 5)  Let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for the last tim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on P190 5)Let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sentences on P190and give responses to them. Step5: Oral Practice 1. Interpret the sentences onP191.(let the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s with 15mins 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help of the computer) 2. Pairwork.(let the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and check the answers one by one.) 3.Situations(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in groups within 15mins and then pick out some pairs to act the given situation) Step5: Summary Summerize the content learnt in this lesson.  

大学英语听说一教案 篇7

一、引言

随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越来越受欢迎, 学习者成为实际教学的中心。这种趋势要求外语教师要了解他们学生的目标、态度、对外语课程的期望以及他们的学习策略 (Buckingham, 1981;Van Els, et al., 1984) 。Graves认为在外语学习环境中, 需求分析是“收集学生们的语言需求和喜好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作出相应的课程策略以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它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 需求分析还可以指导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任务甚至教学语言, 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也更好地了解学生 (Nunan, 1988;Kaur, 2007) 。简而言之, 学习者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自己的需求, 而这些需求会一直影响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所以要想取得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必须关注和考虑学生的需求, 同时需求分析引导教师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当中采取怎样的教学行为。一旦学习者的需求受到高度关注, 就可以很清晰地鉴定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目标, 教师也能找到适应学习者的教学模式。而且, 需求分析还可以帮助学习者评价他们的语言课程以及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 促进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学习需求, 并根据需求调整学习方式 (Brown, 1995;Jor-dan, 1997;Dudley-Evans&St.Johns, 1998;Richards, 2003) 。

根据需求分析理论和实际教学情况, 本文调查了中南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英语听说课程的学习需求。这和多数的本科大学生需求分析研究不同, 因为硕士研究生经过了中学和大学的英语学习, 大多数研究生有了相对较高的英语水平 (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 ;加上各方面趋向成熟, 对英语的态度和需求有了比较全面和现实的看法。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英语听说课程现实状况, 本研究致力于调查和分析学生们对该课程的需求期望以及课程结束后的真实评价。希望通过该调查能给英语听说课程以建议并能改善研究生的英语教学。

二、需求分析相关理论

本部分将回顾需求分析的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 讨论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并着重介绍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模式和框架。

(一) 需求分析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Michael West在给印度公务员授课时第一次使用了需求分析这一术语。他发现在教学之前先分析学生们的需求非常重要。1972年, Richterich在外语教学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分析模式, 指出该如何去满足语言学习者的交流需求。从此, 外语教学就采用需求分析探究学习者的需求。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习者不同的社会和教育背景导致了他们不同的语言学习经历和语言水平, 所以鉴定和分析他们的需求是设置课程的第一步。一门课程要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就像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样 (Munby 1978;Richterich&Chancerell 1980) 。这种分析让学习者真正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做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

早期的需求研究源于欧洲委员会委任Richterich研究学习者的需求, 此后, 大量的需求研究开始涌现 (Kathleen Graves, 2009) 。许多学者也给需求分析下过定义, 本文采纳的是Brown的定义。Brown在他的论著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中做过深入的研究, 在参照所有需求分析定义的好与坏后指出:需求分析是收集必要信息作为发展一门课程的基础, 从而使这门课程满足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 (2001) 。需求分析的分类也是纷繁复杂, 国外专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需求分析应该包括“目前情景分析”和“目标情景分析” (Robinson, 1991:8-9) 。国内学者束定芳的分类则比较宏观, 她将需求分析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

(二) 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论

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论包括两个大的部分:需求分析模型和需求分析框架。在需求分析模型中, Hutchinson和Waters把需求划分为目标需求 (target needs) 和学习需求 (learning needs) 。目标需求是指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下应该完成的任务, 关注的是学习起点和结果;学习需求则是指学习者需要了解自己该做些什么以便成功学好英语, 也就是学习者需要掌握什么程度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够在目标情境下成功达到要求, 关注的是教学过程 (Hutchinson&Waters, 1987) 。学习需求涵盖了学习者的教育背景、动机、兴趣;喜欢的课程时间、学习安排、教学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目标、课程期望等。

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框架从不同的角度鉴定学习者的需求, 进一步分析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这个框架提出了五个问题来分析目标需求:1.为什么需要这门语言?2.这门语言将如何使用?3.这门语言将运用于哪些领域?4.学习者将用这门语言和哪类目标人群交流?5.在哪些场合会使用这门语言?同样的, 分析学习需求也有五个问题:1.学习者为什么要上这门课程?2.学习者是如何学习的?3.有哪些可用的学习资源?4.学习者是谁?5.上课时间是如何安排的?这些问题涵盖了学习者在语言教学中的所有需求, 本研究的需求分析问卷和采访都是基于这个框架设计的。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调查的是中南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英语听说课程的学习需求, 同时采用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方法。

(一) 研究问题

本项实证研究旨在探索一下两个大问题:1.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基本需求是什么?2.英语听说课程是如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的?

(二) 研究对象和工具

本研究是定量研究也是定性研究, 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进行了数据收集。此次调查的对象是60位中南大学非英语专业的研一学生, 他们来自四个不同的学院:文学院、法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和冶金学院。所有的学生都是随机抽取的, 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本研究使用的匿名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 共有14个问题。

访谈以笔者发问受访学生回答这种面对面的形式进行, 访谈是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 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笔者对访谈内容做了详细的记录。

(三) 数据收集

60份问卷于2013年6月发给研究对象, 共收回55份, 剔除无效问卷后, 剩50份有效问卷用于数据分析。

四、数据分析

这部分将采用SPSS19.0来分析由问卷收集来的相应数据, 可靠性系数为0.707>0.5。详细分析学习者的英语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 然后根据数据结果做了深度采访。

(一) 目标需求分析

1. 为什么需要这门语言?

图1表明了研究生学习英语的主观目的。通过观察该图发现大部分学生 (56%) 上英语课是为了得到学分。在研究生课程中, 英语仍然是一门必修课, 所以学生如果想顺利毕业就必须要得到这个学分。另一个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以后工作的需要 (52%) , 许多的企业都要求他们的职员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 所以学好英语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36%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想留学深造, 以及32%的学生是为了准备大学英语六级、托福、雅思等各类等级考试。只有20%的学生学习英语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余下的8%的学生则选择了其他目的, 比如出国旅游、交外国朋友、看英文电影, 等等。

2. 这门语言将如何使用?

这个问题又可分为两个小问题:

(1) 学习者需要哪些语言技能?

根据图2的显示, 绝大部分学生 (84%) 想通过听说课程来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其次是听力能力 (58%) 。其他的几项语言技能依次排序是:阅读能力 (50%) , 词汇量 (34%) , 写作能力 (32%) , 翻译能力 (30%) 。通过这些数据可看出学生急于提高听说能力, 这也和他们的学习目的是保持一致的, 比如好的工作, 与外国人交流等最看重的也是听说能力。所以他们还是非常重视听说课程的。

(2) 学习者将会使用哪种语言形式?

下图再一次证明了听说能力的有用性和重要性, 分别有82%和74%的学生认为将来使用英语的形式是说和听, 其次是阅读, 最末的是写。

3. 这门语言将用于哪些领域?

表1清晰地表明不同学院的学生由于专业不同将会在不同的领域使用英语, 也可以说, 未来从事的职业领域决定着使用英语的领域。冶金院大部分学生 (57.9%) 认为他们会把英语用在制造业, 其次是商业 (52.6%) , 最不可能使用英语的领域是农业生产 (5.3%) 。几乎所有的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 (90%) 都觉得极有可能使用英语的领域是机械电子和制造业, 这两个领域其实也是他们以后工作的领域。而法学院 (64.3%) 和文学院 (71.4%) 这个文科学院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其他领域比如教育界, 日常交流等是他们使用英语的领域, 其次是商业。没人会觉得他们会在制造业, 机械电子和农业生产领域使用英语。我们从中也发现每个专业都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会在商业中使用英语, 说明商业中使用英语的频率较高, 且和各行各业都有联系。

4. 学习者用这门语言和什么人交流?

从图4很容易看出, 50%的学生觉得将来在工作中会用英语与外国的专家或与同事交流, 特别是在一些外企或合资企业, 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非常重要。另外, 40%以上的学生都觉得他们还会用英语与海外客户以及访问专家或顾问交流。当然, 大部分学生觉得他们不会也没必要用英语与国内客户和其他不相关的人士交流。简而言之, 大部分学生用英语和什么人交流也是以他们的职业为导向的, 如果工作中频繁交流的人群是说英语的, 那就会促使他们也说英语。

5. 在哪些场合会使用这门语言?

根据问卷的数据 (图5) , 最频繁使用英语的地方是办公室 (80%) , 然后依次是电话交际 (56%) , 商店 (44%) , 饭店 (40%) , 展示会 (40%) 。令人吃惊的是, 只有26%的人认为会在车间使用英语, 这可能是在车间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中国人, 所以也没有必要使用英语交谈。

(二) 学习需求分析

学生的需求分析也是根据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框架的五个问题来逐步分析的。

1. 学习者是谁?

本研究调查的学习者都经过了中学6年, 大学4年, 研究生一年共11年的英语学习时间。也就是说, 他们都有了比较稳固的英语水平, 其中一些人还非常善于英语。

2. 学习者为什么要上这么课程?

从图6可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观看英文电视电影 (80%) 和与外国人对话 (70%) 是最好的英语学习方式。接着是听广播 (40%) 和阅读英文原版名著 (50%) 。只有28%的人认为上英语课是好的学习方式, 说明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不是很有效。我们从表2也发现, 仅有少部分学生 (34%) 认为英语听说课能提高听说能力, 38%的学生对该课程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 而另外28%直接否认了听说课程的有效性。尽管大部分学生不认可听说课, 但他们 (84%) 依然赞同开设这门课程 (见表3)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有些学生想要系统性地学习英语, 有些学生则认为英语课是他们会学习英语的唯一渠道。

3. 学习者是如何学习的?

经过调查, 学生们采用学习方法的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 (66%) 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地听老师讲课;24%的学生则完全依赖课堂和教师;仅有10%的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堂学习仍然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4. 有哪些可用的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常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联系在一起。他们用到的学习资源也是和教学密切相关。大部分学生只用到了教材及配套磁带、光盘等学习资源, 但随着网络盛行, 60%的学生也借助了网上资料, 至于其他课外资料就很少用到 (见图7) 。

5. 上课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根据学校安排, 每周只有两节英语听说课, 每节课45分钟。表4显示的是课堂上学生听说的时间。大部分学生 (72%) 能在一堂课上练习听力16-35分钟, 练习听力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 但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情况则不太乐观, 60%的学生只有3-7分钟说英语的时间, 还有16%的学生完全没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这表明听说课上的听说时间都比较短, 尤其是说英语的时间。所以听说课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

(三) 学习者对英语听说课的态度

为进一步了解学习者对听说课的真是评价, 笔者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采访了3位研究生。此次采访主要围绕以下三个主题:1.是否满意该课程;2.该课程是否能满足学习需求;3.如何调整该课程。结果分析如下:三位学生都比较满意听说课程, 上课内容较新颖, 教学速度也适合他们的水平。但只有一位学生觉得该课程满足了他的学习需求, 其他两位则表示由于听说课学生太多, 上课时间太短等原因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至于如何调整课程, 他们给出的建议有:1.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更加有趣一些;2.每周上听说课的时间应该多一些, 要控制每班的学生人数;3.教师应该多鼓励哪些英语口语不好的同学, 师生之间最好能多交流。

五、结语

以上的调查分析表明, 研究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课程学分和未来的职业需求。他们想要提高的英语技能, 使用英语的形式, 运用英语的领域和场合, 进行英语交流的对象等都和他们以后要从事的职业紧密相关。也就是说, 研究生这个学生群学习英语有着比较全面而现实的目标需求。

通过分析学习者对英语听说课的学习需求, 发现英语听说课能基本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尽管大部分学生怀疑该课程的有效性, 但仍表示需要开设听说课, 因为他们急需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 而课堂教学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比较系统的学习方式。通过后面的采访也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听说课还是比较满意的, 当然该课程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例如有些上课内容老旧, 上课时间较短, 能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很少等等。此外, 学生还表示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待改进,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和教学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调整课程, 采取相应的教学行为。

浅析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篇8

【关键词】 实用性 建构主义 任务型教学方法

一、引言

为了适应新形势,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英语水平的更高要求,2004年初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可见教育部对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视。因此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已成为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英语学习是一个听、说、读、写、译逐级、全面发展的过程。听力作为口头交际的语言输入(language input),在人类语言交际行为中所占比例最大。听说教学法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开始建立的,50年代全面铺开。这一方法立足于结构语言学和行为心理学的原则,强调语言学习首先是口头的,而不是书面的,重视发音训练和大量的口头句型操练。Rivers在60年代率先提出听说的重要性。他指出"单方面地听与说本身都不构成交际,除非所说的话被另一个人理解","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对话语的理解以及合理的回应是至关重要的"。(Rivers, 1966)

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方法局限于传授语法、讲解解题技巧,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偏低,口语能力很差,根本不具备基本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众所周知,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生源、学习目的和施教手段与一般本科学院的英语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面对的问题更为突出。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间缺乏互动。

传统的听力、口语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在听的过程中完全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与步骤。教师的讲解和陈述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几乎没有互动交流的机会,教师只能通过适当提问来了解学生对于听力材料的掌握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忽视了听力能力的培养,丧失了说的兴趣。

2、听说教学方法单一

英语听说教学方式单调、呆板,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缺乏有意义的交际式练习,学生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并非出于愿望或需要而进行交流,难以培养起自觉说英语的习惯。

3、学生基础薄弱,心理障碍影响口语交际

独立学院多数学生英语语言基础包括词汇、词法、句法基础相对薄弱,忽视语言的实践交际功能,缺乏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习效率相对低下,普遍存在听力内容大部分听不懂,不愿意主动进行口语交流的现象。因为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形成心理障碍,怕说错,说不好,遭人讥笑,被嘲讽。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4、班级学生人数过多

培养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使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少,英语口语的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5、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

独立学院的学生缺乏一个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语言氛围。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上学生进行的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由于以上的种种问题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想要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本文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实用性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

三、以实用性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实用性英语听说教学的目标是训练英语听说基本技能、提高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其主旨是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真实性,从而突出学以致用的基本原则。《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课程设置要兼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和基础较好的学生,"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

实用性英语听说教学的内容应尽量联系实际的语言环境,满足专业环境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根据日常活动的交际类型,选择学生应掌握和运用的交际内容和听说交际的主题,诸如日常活动的安排、宴请、产品介绍、贸易谈判等。教学内容还需包括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技能的训练,例如语音、语调、日常交际用语等。对于英语基础稍差和听说能力薄弱的同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或自学来巩固语言基础,提高交际能力。应要求学生多练习一些实用性表达,以便在今后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得心应手,这也是实用性英语听说教学的目的之一。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际交际情景和交际任务,让学生了解交往规则、礼仪、沟通技巧等,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理论依据

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奠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由外界刺激(stimulus)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不是靠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互联网),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该理论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五、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随着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多,以听说技能为主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越来越重要。因此,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应重点突出"语言运用(language use)"的理念,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用英语去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故而,在听说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主要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在交际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由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提出的有重要影响的教学方法。Skehan认为,任务型教学方法要求二语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如描述某个生活、学习或旅行活动;提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的方法等。语言学家Jane Willis设计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如下模式:

(1)前期任务(pre-task):由教师引入任务,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2)任务环(task-cycle):即学生执行任务。此阶段包括任务(task),计划(planning)和报告(report)三个环节。

(3)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此阶段包括分析(analysis)——学生分析其它组执行任务的情况;练习(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形式。

2、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试图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unit5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为例,来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上一篇:节粮下一篇:失而复得的宝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