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参考1)树之歌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反思参考1)树之歌(精选9篇)

(教学反思参考1)树之歌 篇1

识字2(教学反思参考)树之歌

识字2《树之歌》是一首儿歌,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树木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木,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既然是一首儿歌,那么了解儿歌的特点,以及学会朗读儿歌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所以我以朗读儿歌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熟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 篇2

《杨树之歌》这首诗歌意境美,韵律强,适于朗诵,而且要求背诵。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后,在熟读的基础上,课后马上就能将诗歌背诵下来,在背诵过程中还能将诗的韵味读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在第二天早读时都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可有少部分的学生只能背出一句半句,或者结结巴巴的半天才背完。这么大的差异,该怎么办呢?对那些掌握得快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表扬,可对那些没能背出的学生就该指责吗?指责他们就能背出了吗?——不,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有可能他们尽力了,可给他们的时间太少了,以至于背不下。所以,我告诉他们:你朗读这首诗歌时很有感情,只要你花心思,多读几遍,你一定能将它背下来的,老师相信你能行,你什么时候会背了,自己来找老师背诵,好吗?在接下去的几天里,那少部分学生陆续来找我背诵,有些学生的表现甚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所以,不妨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要求,让他们跳跳、伸伸手就能触摸到各自的胜利果实。在识字教学中也一样,要求识的字,有些学生写一遍就会了,就没有必要让他们抄写好多遍;有些学生写二遍、三遍还不会,就应要求他们多写几遍,直到掌握了为止。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3

东安县白牙市镇第二小学 朱艳华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 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 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 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 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 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 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你喜欢树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几种树。

我会读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梧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桂花 枫叶

松子 梧桐 手掌 松柏 服装 桦树

耐寒 守护 银杏 水杉 杨树 强壮

棉花 化石 边疆

.........二、课文讲解

默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1)《树之歌》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请仔细体会。

(2)《树之歌》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丰富,一共描写了几种树木?

齐读第一句话: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这句话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写了什么?

树木、树叶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

齐读第二句话: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这句话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写了什么?

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

.........三、归纳总结

树之歌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这些树的名字,比如“梧、桐、枫、松、柏、桦、杉、桂”都是“木”字旁,都是形声字。

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

.........四、拓展延伸

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树”是培养的意思。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

.........五、课堂小练

阅读课文连一连

梧桐 秋天叶儿红

枫树 四季披绿装

松柏 树叶像手掌

木棉 耐寒守北疆

桦树 喜暖在南方

银杏水杉 开花满院香

金桂 活化石

.........六、课后作业

你家周围是不是也有很多树,请画出你喜欢的一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教学反思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本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

(教学反思参考1)树之歌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1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相关树木的外形和特点。

4、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树木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美好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教师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树木的图片,并板书:树。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交流对树的了解(可以从树的用处、树的样子、树的特点等不同方面去交流)。

3、教师过渡:是啊,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到树的大家庭里,去认识这些好朋友。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难读得地方多读几遍。

2、初读指导: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句话,出示词语:杨树、壮大、梧桐树、手掌,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壮、掌”都是后鼻音。(2)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话,出示词语:枫树、松柏、绿装,强调:“枫、松、装”三个字都是后鼻音,特别是“柏”字的读音,要指导学生读正确。(3)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话,出示词语:木棉、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名学生认读,提醒学生:“桦”字读第四声,“耐”是鼻音,“守”是翘舌音。指名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耐寒”的意思。

(4)指名学生朗读第4句话,出示词语:银杏、水杉、化石、金桂,指名学生认读,注意:“银”是前鼻音,“杉”是翘舌音。

3、鼓励学生再次练读课文,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并与同桌互读。

4、多种方式巩固识字效果:

(1)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识字,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

(2)游戏巩固:摘苹果,多媒体出示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苹果,每点击一个苹果就出示一个汉字,读正确,苹果就落在树下的篮子里。

5、全班齐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味。

三、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1、学习第1句话:(1)出示第1句话,指名学生认读,说说这句话中写了哪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2)图片出示这三种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种树的样子,教师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流畅,恰当地运用一些描述性的词语。(3)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这三种树的特点:杨树长得十分高大;榕树粗壮,可以独木成林;梧桐树的叶片像手掌。(4)全班齐读第1句话,教师小结:树木的外形各不相同。

2、学习第2句话:

(1)教师过渡:大自然中的树木除了外形各不相同,颜色也有区别呢!请小朋友们读一读第2句话,说说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话,并交流自己的发现:枫树的叶子在秋天变红,而松树和柏树却是四季常青,就像披着一件绿色的外套。(3)教师出示秋天的枫树和松柏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4)教师拓展出示不同季节树叶的颜色变化,鼓励学生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来说一说。(如:嫩绿、碧绿、浓绿、淡黄、金黄、绿中泛黄、浅红、火红等。)

3、学习第3句话:

(1)教师过渡:树木除了叶片的颜色各不相同,脾气性格也有所不同呦!瞧,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树(多媒体出示木棉树和桦树),它们一个喜暖,一个耐寒。

(2)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话。

(3)教师小结: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树木的生活习性和外形也有所不同,这是树木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4、学习第4句话:

(1)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在树的大家庭里了解了树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接下来我们还要认识几种特别珍贵的树。

(2)教师出示银杏、水杉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种树的外形。

(3)鼓励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活化石”的意思,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当补充小结:在亿万年前,有许多动植物曾经特别繁茂,但是后来由于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类群中的绝大多数种类都灭绝了,变成了化石,剩下的个别种类,只是在局部地域得以保持下来,一直活到今天。在我国,著名的活化石植物有银杏、水杉、银杉、谁送、台湾杉、金钱松等。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是植物界的“明星”。

(4)出示金桂树的图片,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金桂开花的香气。

5、整体回归,指导背诵:

(1)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多种形式进行趣味朗读:同桌分句朗读、拍手打节奏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3)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教师提示学生要抓住每一种树木的特点帮助记忆。

(4)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认读,指名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汉字的。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本课的生字大多与树有关,所以木字旁的字很多,如:梧、桐、枫、松、柏、桦、杉、桂等,可以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帮助理解和记忆。

3、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10个汉字都是左右结构,其中有8个字都是木字旁,书写时注意做到左窄右宽。

4、教师范写“杨、壮”,提醒学生“壮”字右边是“士”不是“土”。

5、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同时强调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树的大家庭,学习了许多有关树的知识,收获可真多!树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是大自然的绿色外衣,让我们一起爱护树木,呵护我们的绿色家园。板书设计 树之歌

外形、颜色、生活习性、价值各不相同

树之歌作文 篇5

我是天上的神器,失足掉入了森林之中,为森林“铲尘除灰”。

我是四季的代言人,春使我冒出新头,夏使我茁壮成长,秋令我结出美好,冬令我纯美洁白。

我是鸟儿们谈笑的主题,我是花儿们仰慕的大哥哥,我是守林人的瑰宝。

清晨,百灵鸟婉转的歌声将我轻轻唤醒;傍晚,我伴着彩霞迎它们归巢。

白日,我扬着手臂在清风中挥舞,留给空气一片清爽干净;夜晚,我在月亮姐姐的安抚中沉沉地进入梦乡……

《树之歌》教案 篇6

1、认识掌、装、耐、疆、银、化6个生字;会写壮、化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化”的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摘星星游戏巩固生字(杨桐松柏棉枫杉桂梧桦),组织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

2、教师出示本课10个表示树名的词语,引导学生认读,并选择最喜欢的树或最熟悉的树介绍样子。

二、读中感悟,合作识字

1、教师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并说说11种树的特点,并用横线画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句。(1)思考并回答:第一句介绍了哪些树?各自有什么特点?(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第一句。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对比学习“壮”和“装”。(1)引导学生回答:第二句介绍了什么树的什么特点?(2)课件出示梧桐树和松柏的叶子,引导学生辨别,朗读相关句子,背诵。(3)教师板书“装”和“壮”,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对比识字。“壮士”穿上衣服,就有了“服装”。(4)教师引导学生扩词区别两个生字。(壮士、壮实、粗壮、壮大等;服装、军装、包装、安装等)。

4、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三句,学习生字“耐”“守”“疆”。(1)联系课文中句子理解“喜暖、耐寒、活化石”等词语的特点。(3)教师板书“耐”“守”“疆”,组织学生展开同桌合作,商议识记方法。(4)引导学生对照课件中的图片背诵这句话。

5、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四句,学习生字“银”“化”。(1)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2)教师板书“银”“杉”“化”“桂”4个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方法。(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银杏和水杉被称为活化石?(因为银杏和水杉生存的年代久远。)(4)引导学生背诵第四句。

6、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

为了避免单一出示生字集中学习,要借助语境识字,把识字和读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趣味识字。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写字表的“壮”和“化”两个字,指出难写的笔画。(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一边写一边说清每一个笔画的书写方法。(“壮”右边的第一横略长,写在横中线上,“化”右部第一笔是撇,不是横,而且要出头。)

3、学生在写字表中练习书写。

4、教师巡视,予以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把课文背诵给家人,根据他们的建议再背一背。

2、把你了解的树介绍给家人。

板书设计

2.树之歌

外形颜色各不相同

2.树之歌(优质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9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群、旗、铜”三个字的书写。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9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 春夏长绿发, 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 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本课讲了 种树,分别是。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2)(课件出示: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课件出示: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4)(课件出示:梧桐树图片)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课件出示: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

(6)(课件出示: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课件出示:木棉树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课件出示: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

(9)(课件出示: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

(10)(课件出示:金桂树图片)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开花满园香)

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3﹒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杨 壮 桐 枫 松 柏 棉 杉 化 桂(带拼音)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壮、杉”为翘舌音,“松”为平舌音,读 “sōng”。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桐”是“木+同”,“化”是“亻+匕”。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杨”是“扬”换掉“扌”加“木”。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板书:壮、杉、化)

(1)(课件出示:“壮、杉、化”笔顺图)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注意:所有带“木”字的字,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壮”的右边是“士”,不是“土”;“化”的第三笔是“撇”,不是竖弯钩。)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所有含有“木”字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树,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杨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水杉 桂树 榕树壮 活化石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杨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水杉 桂树 榕树壮 活化石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树。(板书:树)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说说你知道的树还有哪些? 介绍自己知道的树。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树的一些趣事。2.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小组合作学习:儿歌中,哪些字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2.指导读读儿歌。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3.说一说。

这些树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就好了。

4.指导读儿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2)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3)学习第一句:了解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教师重点讲榕树,(课件出示:杨树、梧桐、榕树图片)(板书:杨树榕树 梧桐树)

(课件出示)榕树:原产于热带亚洲。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4)学习第二句:认识三种树:枫树、松柏。(课件出示枫树、松柏图片)(板书:枫树 松柏)

①枫树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儿看出?

(枫树是红色的,从“枫树秋天叶儿红”看出。)②“松柏四季披绿装”说明了松柏的什么特点?

(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特别是冬天不怕冷,依然苍翠挺拔。)

(5)学习第三句:认识两种树:木棉、桦树。(课件出示22:木棉、桦树图片)(板书:木棉 桦树)

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木棉喜欢生长在温暖的南方,桦树生长在寒冷的北疆。)(6)学习第四句:认识三种树:银杏、水杉、桂花树。(课件出示23:银杏、水杉、桂花树图片)(板书:银杏 水杉 桂花)

(课件出示)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

(5)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教学反思参考1)场景歌 篇8

识字1(教学反思参考)场景歌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在识字1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学习语言文学的情境。

学文时,我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把最后一小节:少先队员欢笑的场面作为导入片断,以旅游观光的形式变换不同场景进行学文,使得每一幅画面连成一条线,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

(教学反思参考1)树之歌 篇9

(教学反思参考1)青山处处埋忠骨

这是一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从课文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为什么有此感悟?你是从哪些词句当中感悟到的?为了使自读课文和谈论交流更有实效,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开展课外阅读。最后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因为有感情的朗读,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许多感受,有的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可能通过读能表达出来,在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到位的,可学生的朗读还欠加强指导。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去感受情思美感,所以组织好朗读教学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教学中学生集体感情朗读的时间欠充分,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去自由地感受作品。其次,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基本特点。文章当中有很多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可在体会情感中没有涉及到描写人物的方法,我觉得在体会情感和了解写作方法有一个自然的融合就更好了,这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上一篇:图书漂流瓶活动策划下一篇:三年级劳技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