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农民收入调查报告(通用8篇)

市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篇1

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靠发展优势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五大生产基地。抓住国家和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机遇,建设百万亩高油大豆生产基地,XX年播种高油大豆146万亩;引进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建设百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播种马铃薯45万亩;推进农牧结合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建设百万亩饲料牧草生产基地,播种饲料牧草32.6万亩;依托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百万亩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7.1万亩;结合退耕还林,建设百万亩柞桑蚕生产基地,放养柞蚕732把,栽桑树700亩。

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充分利用我市资源富集和生态环境优势,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11个,种植绿色食品面积125万亩,11个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2个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产量达12万吨。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与俄在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农科研等多个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30多项。建立了中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俄建设境外综合开发区。农副产品出口发展到10大类100多个品种。

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靠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围绕麦、豆、薯、菜、麻、糖、肉、乳、山、药等十大主导产业和5个成长性较强的产业,构建龙头企业群体、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推进产业化发展。

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全市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29家,带动基地面积137万亩。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培育 “玉铃”牌马铃薯、“双河”牌极小粒豆、“驿站”牌马肉干等6个具有较大市场影响的农产品品牌。

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在县域和中心乡镇重点建设和完善了7个具有较好基础的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全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市场88处,基本形成了以乡镇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农贸市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市场体系。

三是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

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平均每年推广项目20多个,累计推广项目300项(次)以上。农业十项适用生产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318万亩。

建设市县乡三级科技园区156处,园区总面积50多万亩,实现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大力实施种植业和牲畜业良种工程。引进推广大豆、小麦、玉米等作物优良品种28个,建设各类种子繁育基地45处,推广优良品种27个,农作物优质品种率达95%以上。建设大牲畜冻配站点92个。

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学应用水平。对广大农民进行多项目、分产业、逐层次的科技培训。每年培训乡村干部、科技户、种田大户及青壮年农民15万人次左右。

四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靠降低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和改造了***、**等堤防,极大地提高了这些地区抗旱防洪能力。目前,全市已有8个万亩以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XX年,争取国家级和省级旱田节水浇灌溉项目5个,受益面积可达16.22万亩。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三年累计7113万元,开发建设项目30个,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9.27万亩。大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实施天然林保护为目标,重点实施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生态效益补助工程和野生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四年共落实退耕还林面积5万亩,造林56.8万亩,建成多种类型自然保护区5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125万亩。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农机更新资金1.6万元,更新大中型农机具4786台(套),到XX年全市农业机械原值达6.776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5.63万千瓦,亩均耕地拥有农机动力 0.132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86.5%。

五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靠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畜牧业,实现农业内部转移。目前,全市从事养殖业生产专业养殖户达4579户,占农户总数2.3%。从事山产品采集、食用菌栽培和水产等副业生产农户也不断增加。

市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篇2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本情况

2011年,吕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743元,比上年实绩3852元,增加891元, 增长23.1%。完成年计划数4380元的108%。来自第一产业人均收入1243元, 比上年增加343元,增长38.1%。其中:农业人均收入750元,比上年增加225元,增幅为42.9%;林业人均收入171元,比上年增加57元,增幅49.5%;牧业人均收入322元,比上年61元,增幅为23.3%。第二产业人均收入1012元,比上年增加123元,增长13.8%,第三产业人均收入1120元,比上年增加111元,增长11%,外出劳务1368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增长29.8%。一、二、三及外出劳务产所占比重分别为:26.2%、21.3%、23.6%、28.9%。各产业比上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各产业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一)粮菜丰收,干果高产。

近年来,吕梁市逐年加大投资力度,2011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1.58亿元支农资金,较上年增长23.39%,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农业产业发展资金9400万元,较上年增加1800万元,以高投入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1.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小麦、玉米等这些国家有补贴的种植物成了农民目前的主要种植作物。全市粮食总产11.4亿公斤,较上年10.42亿公斤增加1亿公斤、增长9.4%。超省下达任务8.1亿公斤的40.7%。突破了历史记录,再创了吕梁新高,实现了连续七年增产增收。全市夏粮总产、单产实现双增,小麦收获面积1.05万公顷,总产4060万公斤、平均单产257公斤(其中水地平均单产285公斤,旱地平均162公斤),分别比上年增产2.25%和21.2%,实现了总产稳定增长、单产再创新高好收成。全市秋收作物收获总面积41.14万公顷,占应收面积的99%,较上年增加0.37万公顷。其中粮田收获面积36.16公顷,较上年增加0.29万公顷。特别是大力实施玉米增粮战略和马铃薯开发战略,全市玉米收获面积达15.55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22万公顷。据测算,玉米亩均产量320公斤,玉米价格走高达2.2元/公斤,每亩纯收入可达338元,全市玉米人均纯收入就达261元;马铃薯收获面积达6.90万公顷,较上年增加2.95万公顷,亩均产量750公斤,亩均纯收入565元,全市人均马铃薯纯收入194元,成为今年农业生产的一大亮点。小杂粮种植规模达300多万亩,年产量达3亿公斤左右,亩均小杂粮产量100公斤,亩纯收入达165元,人均小杂粮纯收入170元。岚县是种植土豆大县,坚持把马铃薯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努力扩大种植面积。今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33万公顷。全县规划了五大马铃薯产业区,从业农户3.4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3.8万户的89.5%。建成马铃薯专业合作社68个,康农薯业龙头企业1个,认证无公害马铃薯0.67万公顷。推广马铃薯起垄地膜覆盖栽培0.2万公顷。建成脱毒种薯繁育基地0.33万公顷,全县脱毒种薯推广率达到80%以上。产量高达3.5亿公斤,产值达3亿元。小米是汾阳市王牌之一,谷子种植面积0.3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近0.07万公顷,亩产量300公斤以上,价格4元/公斤,仅谷子收入一项就达6600万元。

2.设施蔬菜成效明显。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2.73万公顷,总产量达8亿公斤(80万吨),初步实现了全年稳定生产、季节均衡供应。今年全市完成设施蔬菜206.67公顷(其中日光温室140公顷,大棚66.67公顷),新建交城集约化育苗中心4300平方米,使全市设施蔬菜达到0.34万公顷,育苗中心达到6个(面积4.5万平方米)。受通胀影响,全年蔬菜价格一路走高,高位运行,后期虽有回落,但问题不大,菜农获益颇多,蔬菜价格平均比上年高出近1元/公斤多,除土豆外,年均其他菜价比去年上涨30%。农民人均蔬菜增收10元。据对汾阳市太和桥街办籽城坊村温室大棚户调查,李春晓的蔬菜大棚(棚内棚外共3亩,内种西红柿,外种芹菜)年可得纯收入4.9万元,亩均1.63万元,4口人人均12250元。

3.林业收入稳步增长。目前,全市已建成核桃、红枣、仁用杏为主的经济林33.33万公顷。红枣栽植面积达13.33万公顷,人均红枣0.05公顷,今秋9月前半月的降雨对红枣虽有一定影响,石楼县红枣减产50%,其他县影响不大。因而今年红枣产量达3亿公斤,收入可达12.1亿元(今年鲜枣4元/公斤,骏枣6元/公斤,),人均400元左右;全市核桃栽植面积达16.87万公顷,农民人均核桃0.06公顷,今年核桃产量达3000万公斤,收入可达6亿多元(今年核桃10元/斤),人均200元左右。除去成本人均林业纯收入可达171元。

4.畜牧产业量价同增。全市畜牧生产形势较上年相比表现为量价同增的态势,今年畜牧业肉蛋奶产量都高于去年:大畜存栏24.5万头,比上年23.411万头增长4.66%;生猪存栏70万头,比上年65.69万头增长6.56%;羊存栏110万只,比上年101.89万只增长7.96%;肉类总产量14.5万吨,比上年13万吨增长11.54%;禽蛋产量14.1万吨,比上年12.33万吨增长14.36%。奶类产量3.5万吨,比上年2.92万吨增长19.86%。肉、蛋、奶价格也一路走高,一片飘红,猪肉每公斤34元、仔猪活重每公斤36元,比上年20元和24元分别上涨70%和50%,去年饲养一头生猪收入400-500元,今年高达800余元,翻了一番;羊肉72元/公斤,比上年的50元/公斤增加22元/公斤,增长44%;鲜蛋每公斤10元,比上年7元上涨42.86%,活鸡每公斤18元,比上年15元上涨20%,商品代雏鸡每只3.2元,比上年2.8元上涨14.29%,牛奶价格为1.75元/公斤,比去年的1.5元/公斤高出17%。虽然饲料价格上涨了30%左右,但因畜产品量增价增涨幅较大,今年农民在畜牧业上的收入要远远高于上年。全市人均牧业收入比上年高出61元增幅达到23.3%。

(二)民企扩张,建筑火爆。

1.民营工业企业形势喜人。全市原煤产量较上年增长63.36%,焦炭增产10.65%,焦油产量是上年的237倍,铸铁件比上年翻了一番,粗钢产量增长85%,其中煤炭产量达到3651万吨,比上年净增1415万吨。民营企业产品价位也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以煤炭产品为例:4#煤1150元/吨,比上年1100元增加50元,增幅4.6%,10#原煤880元/吨,比上年780元/吨增加100元,增幅为12.8%;11#原煤价格490元/吨左右,同比上升130元/吨左右;主焦煤价格为870元/吨左右,同比上升270元左右;一级冶金焦出厂价为1900元/吨左右,同比上升200元左右。

2.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49户企业列入全省农产品加工“513”工程,实施了81个总投资84.2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累计培育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6户、亿元以上的11户、10亿元以上的1户,农产品加工量达到90万吨,龙头企业销售收入35亿元,形成了核桃、红枣、畜产品、小杂粮、沙棘、食用菌等十大农产品加工体系。

3.建筑市场火爆拉动增收。建筑市场年初受高房价影响,全年表现为从未有的火爆态势;市政府部署开展的“三项整治”活动,把原先未予规划属于抢建抢修的房屋、门面进行了大面积的拆除,空出的土地也进行了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村镇街道硬化等工程远多于去年。第二产业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123元增长13.8%。

(三)第三产业,方兴未艾。

以餐饮、运输、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持续走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愈发强烈,以此为契机,带动了餐饮、运输等一系列产业的持续发展。县城乡镇商铺云集,摊主多为农民老板;大小餐馆常常客满;城镇集会,市场红火。大型企业的强劲发展,拉动了运输业的强势升温,吕梁公路上的大小车辆前呼后拥,流量很大,进入冬季拉煤车辆排成长龙,蔚为壮观。年初太中银铁路开通,沿线火车站投入使用,为紧邻村庄带来了商机,周边的村庄几乎家家养有小型车辆,运送旅客进城入市,增加了村民收入。第三产业的强劲发展,人均可比上年增收111元,增长11%。

(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素质问题是制约劳务输出的主要问题,为了帮助农民实现高技术、高工资行业就业,我市在上海、北京、深圳、呼市等20多个大中城市成立了劳务输出机构,建立市级培训基地5个、县级培训分校52个,开设培训专业20多个,为农民工劳务输出提供全程服务,多年的努力使临县“的哥”、“装潢”,文水“粮油”、“铁艺”等劳务品牌享誉全国。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业的火爆和新农村建设的升温,农民工需求量激增,给农民工创造了更大的外出务工空间,同时拉动了工价的上涨。全市劳务输出人数由上年的43.91万人增加到今年的50.24万人,净增6.33万人,增幅达14.4%。今年工价十分可观,以建筑工人为例,大工工价150元/天,比上年同期120元/天增加30元/天,增幅25%,有的大工可达到180元/天(按每天完工数量计算),小工工价也达120元/日左右,劳务收入的强势增长,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五)各种补贴,助力增收。

市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

本调查以土地流转为切入口,探讨土地流转是否真正意义上给农民带来了好处,而反映是否惠农的直接指标是流转前后农民的收入变化情况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如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情况。因而本调查将其作为重要指标。

我们选择的采样地点是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在为期10天的调查里,团队采访了县国土局国土资源交易中心领导彭宏献主任,关山村村主任和村支书。对该地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并深入农户进行调查,走访了62户人家。采集到了非常宝贵的数据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关山村位于宁乡县东北部,距县城13公里,离长沙城区29.5公里,随着金洲工业新区及长沙西线工业走廊的建设,关山成为长沙、宁乡、望城三城的中心位置。全村辖16个小组,4.94平方公里。近年来,关山村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

一、调查问卷反映情况及分析

(一)农户自留土地相对较少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自留土地相对较少农户近七成土地发生流转,问卷反映出的具体数据如下:自有土地流转1%-25%的农户占被调查户数的12.9%;流转原有土地25%-50%的农户占被调查户数的21%;流转原有土地50%-75%的农户占被调查户数的45.2%;流转原有土地75%以上的农户占被调查户数的16.1%。

关山村农民大部分土地发生流转,自留土地减少促使农民就业方式发生改变,年轻的村民进城或在村办工厂打工,但年老的农民便失去了收入来源。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农户反映,原来手里土地多时,老人也可以在家做点农活,换点收入。失去土地,虽然有一定补偿,但这部分收入还是较少,老人的赡养问题让人担忧。

(二)土地流转前后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土地流转让农民的工作方式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收入来源也有了很大变化,我们通过走访农户,发现土地流转前后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见表1),且在某些形式上出现了较为集中的现象。

由于土地发生流转,农民手中的土地有所减少,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农民获取收入的来源更多样化了。由表1可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而以土地耕作作为主要收入的农户比例有所降低。随着土地流转的力度加大,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三)土地流转前后农民家庭收入组成情况

土地流转后,人们逐渐放弃了只靠种地为生的生活方式,家庭收入来源多种多样。但多种多样的收入方式最终可归结为非农业收入和农业收入两大类。由调查问卷反映的情况来看,土地流转后,非农业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百分比由流转前的61%增长为74%;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百分比由流转前的39%略降至26%。

从家庭收入组成看,流转前非农收入相对农业收入比重较大。土地流转后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非农收入比例达到农业收入的三倍。这间接表明农民的工作方式开始多样化,在家务农靠天吃饭已不再是唯一的出路。在我们调查中,很多家庭新建了两层小楼,生活水平大为提高,这也正是土地流转为广大农民带来切实利益的直接体现。

(四)土地流转前后家庭支出组成情况

土地流转让农民的收入发生了变化,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其支出方式的变化。土地流转是否给人们带来了真正的福利,日常支出情况就是良好的指标:土地流转后,农户全年总收入用在子女教育上的开支由流转前的21%降至13%;用在老人赡养方面的支出由流转前的2%升至3%;日常生活的支出由流转前的42%升为47%;储蓄由流转前的17%升为23%。

有调查数据可知土地流转前后家庭的日常支出都占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土地流转的平均价格相对于水田耕作的纯收入高,农民储蓄比例上升。同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教育优惠政策,减轻了农户教育支出的负担。总体上农民的收入增加了。

(五)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满意程度

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基本前提是让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真正意义上实现惠农的目的。所以,当地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满意度是对政策的直接检验和良好的信息反馈,为政府进一步制定完善的流转制度提供重要的参考,让政府更多的听取农民的心声,制定出让农民满意的土地流转政策。调查中,我们得知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占52%,不愿意的占44%,认为土地流转对自己意义不大的占4%。以下是我们对农户是否愿意流转土地的原因调查分析(见表2)。

土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农民的生活离不开土地。然而我国的土地流转还刚刚起步,部分农民的意识还跟不上,导致部分农民并不支持土地流转。这部分人认为自己留着土地今后生活将会更有保障,同时也能够享有国家对于土地的优惠政策。而大多数人响应则是因为务农收入低,土地流转后,既能得到土地流转收入,又能将耕作时间用来外出打工,从而获得一份更高的收入。通过我们的调查,流转前(2004年以前)关山村村民的平均收入为18019.67元,流转后至今村民的平均收入为25790.16元,上升了43.16%。可见,土地流转在农民增收方面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二、土地流转中存在问题

(一)利益分配问题

利益分配问题一直是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土地流转要想顺利开展必须要以给农户带来更大利益作为前提。

在我们的调查中,将土地出租的费用为菜地120元/亩、山地70元/亩、耕地500元/亩,同时还能获得一些额外的补偿,如土地分红或者国家给与的农药补贴等。这所有的这些补偿都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根据,更不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所给与的。很多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对其他地方土地流转的相关补偿措施有所了解。针对这一点我们参阅当地流转政策,对比分析我国其他地方对土地流转的补偿金额如湖北省竹山县旱地一律按200元/亩,水田一律按500元/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是由于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地域差别大,发展程度差异明显,很难形成统一有效的土地流转补偿机制;二是农村土地市场供求竞争不足,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等多方利益博弈,协调困难,这在农用地非农业化流转中尤为突出。另外,由于农户的知识水平较低,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对市场知识不足,在利益分配时处弱势地位,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

(二)非粮化趋势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土地流转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农业附加值,发展规模经营。这导致一些本来种植粮食的土地可能被流转为养殖业、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关山村土地流转后土地主要用于:种植高经济价值作物,如葡萄、西瓜等;用于建造方圆山庄以发展旅游业。这导致种粮面积大幅减少。希望自己拥有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由于以土地入股的农户每年都可以从方圆山庄获得不少分红,对此很多农民还是感到满意的,不再以粮食耕作为生。而这会造成粮食产量的降低,从长远来看是不利的。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仅有18.25亿亩,且土地流转过程中会出现农民非农就业困难、失地农民收入来源减少等问题,反而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效率,造成规模不经济。而关山村也认识到这一点,在方圆山庄和当地兴办的砖厂都尽可能雇佣当地失地农民,但村民也有反映,当地专门种植西瓜的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租用本村土地种西瓜,雇佣较多外村人农民作工人。

(三)农民保障问题

农村土地的流转,会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目前户籍制度的存在造成农民和城市居民有明显的界定划分,而农村户口转变成城市户口也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农民想要进城成为城市居民更是难上加难。角色不同决定二者享受的福利待遇也不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市民的社会保障待遇,而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农民的养老、医疗、失业仍没有可靠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在农民心中成为唯一可靠的保障,农民,特别是年老的农民不想放弃土地,老人拥有土地仍可以通过种地获得微薄收入,而失去土地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失去收入来源。这直接导致土地流转难以实现。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农民外出就业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农民工返乡潮依旧存在,此时,健全农民保障制度是极为关键的。关山村建有自己的敬老院,但据调查能够满足条件入住的农民较少。

三、建议

(一)积极保障农民利益

首先,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相对来说是弱者,他们缺乏必要的合同等方面的知识有时甚至没有发言权。关山村村民整体上对于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不清楚。因此,建议加强农民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如在村上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进行集中的学习,使农民拥有知情权。其次,为了解决各方利益冲突方面的问题可以将土地流转得来的一部分的资金自动转成为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以缓解各方利益的沖突,更好地保证农民的利益。再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市场体制,加强监督监管,通过市场竞争提高土地流转金额,从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

(二)保护基本农田,确保粮食产量

首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必需死守18亿亩耕地红色线,确保基本农田的安全。因此,要加大土地执法力度,违法必纠,执法必严。发挥群众的力量进行监督,设立监督部门,实行有奖举报,切实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强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并进一步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交粮食的农民给予相应的补贴。并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基本农田的保护政策,严禁变更基本农田的用途。再次,国家应对种粮大户和粮食深加工等产业给予支持。此外,按照市场机制逐步形成合理的粮食价格,缩小粮食产品与非粮种植产品的比较效益差距,确保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

(三)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政府应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做到使农民跟城市居民一样有保可依,确保土地流转无后顾之忧。其次,增加农村资金的投入,大力引入新型劳动力型外资,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并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与指导与帮助,真正让他们自己做老板,把钱掌握在自己手中。再次,增加新生力量的流入,鼓励拥有知识与眼界的大学生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以此来推动动农村向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

通过调查,整体来说关山村的土地流转工作开展较为成功,流转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农户的支持与认可。但我们仍然发现,还是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需要注意,如提高补偿金、更合理地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等等。笔者在与村主任的谈话中谈到这些问题,村主任表示这些问题村里已经认识到,并将此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篇4

【篇一】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

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我县辖 8 镇 3 乡,123 个行政村,耕地面积 148 万亩,总人口 3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9.8 万人,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大豆、瓜菜、烤烟、万寿菊为主,养殖业以生猪生产为主,养鱼水面 3.83 万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来,县委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用心采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实现快速、稳步增长。据统计,20xx 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3651 元,同比增长 14%;20xx 年为 4218 元,同比增长 16%;20xx 年到达 4881元,同比增长 15.7%,个性是 20xx 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粮食总产量实现 4.2 亿公斤,增长 5.8%,创历史新高,农业总产值实现 24.22 亿元,增长 9.6%,畜牧业产值实现 8 亿元,增长 7%,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 3.9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2.9 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 5358 元,增长9.8%。

二、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在农民收入连年增长的形势下,我县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农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差、农民增收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成为制约我县农村经济发

展的重要因素。

(二)结构调整问题。

一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我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强调粮经结构,种养结构比例的改变,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应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万寿菊、烤烟等具有市场竞争潜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二是农民分散种植,难以构成规模。农户农业生产属于以一家一户的分散模式为主。由于生产分散,不能构成必须的规模,销售也以自产自销为主,形不成规模效益,从而限制了农户收入。

三是农民既是决策者,又是生产者和管理者,还是销售者。在广大农村,由于信息闭塞,农民即要掌握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又要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往往无法兼顾。四是农民随大流现象突出。农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获取信息潜力弱,不能及时得到准确信息。在产业发展之初,嫌种子或生产资料价格太贵投资大,怕技术水平跟不上,又不能确定市场销路好坏。他们往往是在看到左邻右舍或亲戚因发展某种产业致富,而跟随进行产业调整,一拥而上,往往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状况。

?

(三)投入问题。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生产成本较高,抵消了一免三补政策使农民增加的收入,据 20xx 年备春耕期测算,农资在去年的高价位基础上部分品种如国产二铵虽然价格回落,但同近5 年的平均价格相比,化肥价格普遍上涨 2030%以上,个性是钾肥价格吨价 5600 元,比 20xx年上涨 1700 元,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亩增加成本 2530 元,全县农业增加投入 3100 万元,占农业总投入的 7%。而且粮食价格偏低,按照此刻的投入水平测算,如果玉米价格在 1.1元/公斤,大豆价格在 3.2 元/公斤,水稻价格在 1.5 元/公斤时,农民种地效益几乎为零。

(四)乡村债务问题。由于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大部分停产倒闭或改制,有的给镇村两级经济留下沉重的负担,负债相当严重。目前,我县 123 个村负债 8223.9 万元,村均负债 66.9 万元,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负债 432.8 元。每年的收入不够还银行利息,严重影响乡镇和村组织正常工作的开展。许多村组织在发展和壮大群众经济上缺乏思路,步伐缓慢,不敢担风险,导致群众经济无项目,空壳村现象还在必须范围内存在。另外,有许多村,看上去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实际上群众公用资金往往是负数。在这种状况下,领导班子威信自然降低,群众的凝聚力愈加弱化,无钱办事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农业产业化问题。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整体运行状况较好,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必须的作用。目前,全县

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已发展到 19 家,省级龙头企业 2家,市级龙头企业 4 家。全县加工型龙头企业资产总额已到达 54820 万元,实际加工潜力到达 1870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51200 万元,创利润 3980 万元,上缴税金 1776 万元。全县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到达 3.7 万户。像万寿菊产业在省级龙头企业山东诸城莲春色素提纯有限公司鸡东分公司的带动下,经过 9 年的发展,基地面积也由试种时的1500 亩稳步增长到 3 万亩,万寿菊生产基地累计种植万寿菊16.5 万亩,产鲜花 16.5 万吨,有 3000 多农户种植万寿菊,总收入 1.15 亿元,户均收入 3.8 万元,企业缴纳税金 470万元,万寿菊这个产业已成为鸡东县的富民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有所发展,但发展步伐仍较缓慢,企业规模小,农产品加工不足,产品档次低,目前,全县省级龙头企业仅有 2 户,基地总面积 4 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4%,同其他地区相比,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带动潜力,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必须的差距。大多数龙头企业对农产品仍停留在粗浅加工的层面上,精深加工比重很小,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都比较低,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效益不明显。

二是经营主体和农民的利益联接不紧密。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中介组织建设滞后,产业化经营体系还未完全构成,难以适应产业化发展形势的需要,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

梁和纽带作用很微弱,还没有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且利益联结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有市场波动时难以构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在交易中农户牌弱势地位,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而作为农民一方,也必须履行订单合约,会出现产品注射高价处的违约行为。

三是扶持发展措施不力,专项资金少。国家、省项目扶持资金有所增加,但长期以来公共财政和民营资本对农业投入欠帐太多,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投入方向分散,企业规模现状整体落后,资金扶持力度明显不足,农业公共服务条件仍然较差,产业化科技装备水平落后,许多好的发展设想难以实施,缺乏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跟踪服务,表此刻产前对市场的预测潜力弱,产中的技术服务不配套,产后的销售服务跟不上。【篇二】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

我们花庄村是俞垛镇的一个偏远村落,距离镇里大约12 公里,我村地处三县市交界处,全村共有农业人口 2358人,非农业人口 104 人,耕地面积 4000 多亩,河沟面积 3000亩以上,村群众收入 18 万元,三产总产值一亿元,人均纯收入 6480 元,村所在辖区私营企业 6 加,加油站,奶牛场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绒玩具、石油机械、锻仲、家俱制造、特种养殖为主导产业。就自己近期的调查来看,有许多的因数制约我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我村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

我村的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电灌溉率不高。

有这样有句话要想富,造公路,此刻兴泰公路全线通车了,但是我们村的村级公路还很不发达,村西面跟南面的许多地方此刻还是砖头路,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危桥,没有好的交通,就没有人来投资创业,农副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 7.9 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取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障碍。

我村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给予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

平。

(四)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群众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那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群众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群众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我村群众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就应透过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遏制我村农民致富缓慢的势头。

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

发展现代农业,繁济荣农村经,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务必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透过不断比较、调整、改善、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构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透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二)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

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资料。明年我村公路交通条件会得到改善,我村已经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进行土地整改,修建乡村公路和桥梁,国家明年对经过我村的国家 V 级航道鲁汀河进行休整。

我村要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前段时间我镇的秸秆还田现场会在我村召开,这不仅仅是对于我村前段时间秸秆禁烧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六通、六有、六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根据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兴农,这样才能强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镇注水养殖大村,就应发挥自己的产业特色,将养殖业做大做强,联合各养殖户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降低市场风险,建立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招商引资,今年我村已经引进了四个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蘑菇大棚种植,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扩大规模,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建立加工厂,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品牌化经营,包装出口,争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务必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花庄村的农村经济必须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奔小康。

【篇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

一、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和困难 ?

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十分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2003 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 2622 元,折合为 320 美元,平均每一天不足 1 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 635 元的贫困线标准,2003 年年底全国尚有 2900 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 825 元(100 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 9000 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

总数。2003 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 2002 年相比,不仅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80 万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可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十分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

(2)增收速度缓慢。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此刻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景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 6 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 1997 年以来平均仅有 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 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 GDP 为 4460 元,大约相当于 540 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 300 美元左右。到 2020 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 要到达 3000 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到达 12。2%。即使研究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 GDP 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 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到达 8.4%。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的 25 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 16 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仅有 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 1978―1983 年和 1995―1997 年的两个阶段。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前一个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而在后一个阶段则主要是农产品

价格的提高。城乡收入比例在改革开放之初的 1978 年为 2。56:1,1983 年缩小到最低,为 1.82:1;然后不断扩大,到 1994 年到达了一个新高,为 2。86:1;然后降低到 1997年的 2.47:1;从 1998 年开始,逐年显著扩大,2003 年扩大到 3.23:1。近几年来,尽管诸多因素都很有利,农民增收速度能够超过 5%,可是仍可能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地区发展不平衡。不一样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总的说来,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上海、北京和浙江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西部云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的 3~4 倍。由于城市居民在不一样地区之间相对差异较小,所以,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的递增趋势。即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较小,而西部地区城乡差别更大一些. ?

二、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 ?

(1)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一是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 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 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 20%左右。二是思想僵化,心理承受本事较差。在结构调整上,思路狭窄,不敢主动出击,存在等靠思想和过份依靠政府心理,瞻前顾后,怕担风险,不敢大胆地调整产品结构,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本事。三是绝大多数农民对市场把握不

准。从调查情景看,多数农民不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对市场需要什么,既不去研究,也不会去搞深入细致的调查,捕捉不到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在组织农业生产时,不是先看市场后抓生产,而是今年的生产看去年,对市场确定不准把握不准,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赚钱种什么,种出什么就赔钱”。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总体看,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还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产业化经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初级原料生产比重大,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科技含量产品少,加工增值率低。二是结构调整还只是停留在规模扩张上,缺乏在内在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以蔬菜为例,近两年来,有的地区蔬菜种植异常是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连年快速增长,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如不抓紧研究对策,将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结构过剩,应引起高度重视。

(3)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一是信息服务滞后,手段缺乏,不能及时给农民供给各种市场信息和致富信息,使农民无所适从,组织生产难,进入市场难。二是

技术服务跟不上。原因是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使科技人员缺乏事业心和职责感,主动上门服务意识差,其结果是科技人员得不到实践,农民得不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异常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4)农民的负担比较重.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孩子要上学会需要一笔很大的投资,此刻农民都期望自我的子女能上大学,不一辈子像他们一样只是个农民,供一个子女上大学几乎要花掉农民家庭三分之二的开支;家庭长辈的供养也需要一笔的开支.除此之外,还有农作物每年的成本开支.家庭生活费,子女教育费,农业成本费,三个最基本的方面的开支累加起来,对与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生活就难上加难了. ?

三、体会 ?

我国农民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下乡组织农民技能培训,打破思想僵化的局面,让农民大胆尝试,自主创新,随机应变,让农民更多更早的了

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收入来自与农民,农民必须从自身做好。

2、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切实抓好质量安全管理。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构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能够增加农民的资源占有量,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同时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民供给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帮忙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农村倾斜,以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二是对农业、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尤其是要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取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方式,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生产直接补贴机制。

5、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一是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坚持依法征税,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尽快取消农业特产税。二是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进取探索对农民的补贴机制。三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和卫生体制改革,进取探索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 篇5

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目前似乎都集中在提高农民收入上面。但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缺陷,认为只有发展农村金融,才能保证农民有条件进行再生产。也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农民收入太低,是因为存在着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只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就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上述观点从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两方面考虑到了农民的利益,但是,这些主张在中国的农村未必行得通。中国的农村改革必须变换思路。

在我看来,当今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大体上形成三大矛盾:

第一,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存在矛盾。与其他发达国家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没有比较优势。和中国的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投入产出之比也不高。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农业的技术含量低、生产力低下、农民负担较重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长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作为阶段性的改革成果,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作为发包方的集体所有制组织与承包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的问题。当集体所有制组织的利益与土地承包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集体所有制组织会毫不犹豫地破坏业已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者,虽然可以通过村民自治组织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由于自治组织同时也是发包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无法通过农村内部的组织机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问题。近年来,虽然不断有学者呼吁,通过合作社或者农会的方式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但现有的农村生产关系阻碍了农民的联合。更重要的是,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中国的土地承包合同关系不得不经常性地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在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制度都面临失效的危险。中国的农村承包责任制已经变成了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制度设计。在没有更好的制度加以替代的情况下,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通过农村互助组织逐渐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在一些商品化程度比较高的农村地区,农民内部之间的分工已经非常普遍,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也基本上实现。政府部门应该在稳定现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道路。今后应该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

第二,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的滞后之间存在矛盾。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失去土地的农民。近年来,关于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争论,其实质就是关于农民安置方式的争论。城市化固然能够一步到位,但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成本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的。在城市化的背后,是城市布局的合理性问题,更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吸纳能力的问题。在我看来,中国现有的城市布局并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广大的乡村普遍缺乏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和实物流动密切结合的小城镇,因此,今后应该更多地建设符合农村需要的小城镇。但是,小城镇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土地使用的矛盾。当前中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开发区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在一些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新型的小城镇。政府在清理和整顿经济开发区时,应该注意小城镇的正常发展与经济开发区盲目建设之间的区别,通过政策引导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将经济开发区逐步改造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小城镇。在一些不赞成发展小城镇的学者看来,城市化才是解决当前中国农村人口过剩问题的唯一出路。他们反对小城镇发展,认为这样会降低土地的使用效率,形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助长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但是,应当看到,城市的设计不是搭积木。在城市的布局已经初步定型的情况下,成倍地增加人口会导致城市功能的急剧萎缩。城镇化虽然不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步到位,但可以在短时期内有效解决农村剩余人口的出路问题。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小城镇仍然居住着一个国家50%以上的居民。

第三,农村村民自治和政权机构不断扩张之间存在着矛盾。村民自治在中国当代有着多重含义,从民主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国民主改革的先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的必要形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农民自主管理的社区组织结构。但是,中国农民自治机构面临着政权机构

增加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篇6

一、农民的现状和困难

(一)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具体表现出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差距拉大、速度缓慢的特征。

(二)农民的生活支出不断增加。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支出逐年在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急剧的市场化导致农民生活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这与低水平的收入和收入增长缓慢极不相称。因此,农民收入增加低于支出增加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明显。

(三)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近年来,党委、政府力图通过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农民自身对接市场能力弱、信息少,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收空间尚未彻底释放,农业生产收入还很低。

(四)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从农民自身意愿看,一方面由于农民对就业收益期望值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尽管有就业冲动,但就业适应性较差。从企业用工看,企业认为本地农民不好管理,对超劳动时间、超强度的工作不易接受。

(五)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据统计,农村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绝大多数,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绝大多数缺少必须的技能。因此,农村“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的农民人数最多,“创业无心”、“创业无门”、“创业无能”的现象十分突出。

二、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因素。受群众生产习惯、市场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有优势、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产品,如优质杂粮等,总量还很小,种植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畜牧业没有做大做强,没有规模优势,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和农民增收的主体。

(二)人的因素。突出表现为文盲半文盲的农民较多,劳动者素质不高。多数农民市场意识淡薄,适应市场的能力差,缺乏进市场、闯市场的劲头;部分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还未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要求,沿袭着传统的工作抓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究市场、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

(三)科技因素。一方面绝大部分农民不懂也不会用新技术,一些新的技术也不愿接受,年复一年地沿袭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变;另一方面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农业技术人员不足,服务机制不活,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面较小。

(四)农户信息不灵。改革把农户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农户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了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正确地掌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成为在市场中取胜的必要条件。但就目前而言,农户信息不灵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与建议

“天下可忧在民穷,天下可畏在民怨。”在现阶段,农民是否能够增收,增收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运用综合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富裕的新农村。通过此次调研,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增加农民增收工作。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并把这种重视体现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坚决把主要精力从处理一般事务性工作当中解脱出来,真正投入到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当中去,多谋促进农民增收的门路和渠道,切实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力为民所使、智为民所谋。

(二)把全面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在转变干部作风上实现新突破。抓好当前的农村工作,首要的就是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解决好农村干部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应把干部职能和工作方式方法转到服务上来,让干部当好“三种人”。一是当好引路人。进一步强化对农民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寻找致富门路,通过信息指导,及时向农民提供市场需求、产销动态、价格行情等方面的信息,使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克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二是当好明白人。新形势下的农村干部不仅要全面掌握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村工作的管理方法、信息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工业基本常识,还要让农民掌握科学致富的本领,通过典型宣传、教育培训、进村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让农民也具有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较高的农业科技素质。三是当好带头人。新时期的农村干部首先要会干、能干,会富、能富,才能领导和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因此,应倡导乡村干部直接领办、参办项目,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

(三)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使其树立起三种意识。一是树立市场主导意识。调整农业结构必须面对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不仅要以当前市场行情为导向,还要以未来市场变动趋势为导向,要重视开拓市场,抢占市场。二是树立竞争风险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有风险意识,既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又要增加抵御市场风险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三是树立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一是要解决好农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二是要切实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要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要严控定点医院的药价,简化药费报销手续,尽可能地减少农民的住院和购药费用支出。三是要严格控制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尽可能地避免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降低现象的发生。

(五)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新农村建设首先要生产发展,生产发展必须加大投入。要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入,鼓励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有工业优势的,可整合资源,建设工业集中区,形成企业集聚效应。有种植业优势的,可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形成发展种植业的规模效应。有水产养殖优势的,可引导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规模化、合作化的市场效应。

市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篇7

1 农民收入基本情况分析

1.1 当前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2004年以来, 中央连续下发了6个1号文件, 落实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 农民收入迅速增长, 并呈现出多元化增收新格局。2008年, 通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127元, 比2003年增长95.1%, 年均递增14.3%。其中, 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各为1328元、3333元、349元和118元, 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额的25.9%、65.0%、6.8%和2.3%。

通化市农民的家庭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务收入。2008年, 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0.3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3.3%。其中, 出国进城13.9万人, 就地转移65.4万人。农民从事劳务收入2910万元, 占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87.3%, 人均1160元, 年均递增16.3%。

通化市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村三大产业, 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多种经营和农村二三产业。2008年, 全市农民种植业、养殖业、多种经营和农村二三产业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21元、697元、231元和284元, 年均分别递增14.9%、10.5%、20.2和17.3%。

通化市农民的家庭转移性收入主要来源于馈赠性收入、保障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三个方面, 包括子女赡养、亲友赠送、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税费减免和政策性补助。2008年, 全市共免除农业“两税”及其附加9614万元, 农民人均减负 (增收) 78元;获中央转移支付8294万元, 农民人均受益67元;落实各项政策补贴8040万元, 农民人均145元;各级政府提供的农村各类民生建设资金6360万元, 农民人均59元。

通化市农民的家庭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转让承包土地所获租金或专利、土地征用补偿、存款和有价证券所获利息。2008年, 全市农村土地流转19.5万亩, 农民人均获利58元;土地占用补偿5976万元, 农民人均49元;农民存款余额30775万元, 获取利息1354万元, 人均11元。

1.2 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在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中, 通化各地加大了农民增收措施, 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781元, 增长幅度17.97%。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农村产业延伸、农业产业化带动、各级政府支持、新农村建设投入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拉动。2008年, 全市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生产优质、绿色、有机、特色农副土特产品人均增收391元, 占农民人均增收总额的50.1%, 其中, 粮食增产、农 (牧) 产品价格上扬、优质优价、特用特价各增收133元、127元、67元和64元;通过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等非农性经济渠道人均增收212元, 占农民人均增收总额的27.1%。其中, 发展非农性产业和劳务各增收42元和170元;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专业化生产基地, 带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96元, 占农民人均增收总额的12.3%;通过各级政府与社会向农村投入支持性资金6720万元, 农民人均受益56元, 占农民人均增收总额的7.2%;新农村建设试点 (推进) 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660元, 比全市平均高出10.4%, 全市农民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人均增收14元, 占农民人均增收总额的1.8%;全市共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43个, 成员4.05万人 (户) , 2008年纯收益22206万元, 人均5483元, 比全市平均高出6.9%, 全市农民通过合作组织建设和运作人均增收12元, 占农民人均增收总额的1.5%。

2 当前农民增收的基本特点

2.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000年, 通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653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4391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0.6, 2008年,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14100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0.36, 农民收入增长明显迟缓。

2.2 农民收入结构不平衡

在2008年的全市农民收入基本构成因素中, 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为1:2.51:0.26:0.09;在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 种植业、养殖业、多种经营、农村二三产业收入比为1:0.33:0.11:0.13, 农民收入来源仍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 而家庭式的生产经营又以传统的种植、养殖、采集为主。工资性收入虽然因劳务增长加快而比重不断增加, 但按“三分天下”格局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转移性收入中的大部分属于税费减免和政策性补助, 涉及农村重大民生问题的保障性收入不多;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份额极小, 反映出农民家庭财产持有量少, 生活殷实程度不够。

2.3 农民收入的区域性差异很大

通过对地处通化市郊、县城和边远地区的33个行政村抽样调查, 2007年, 33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5199元, 比全市平均高出1.4%。其中, 市郊的10个村依托城市消费市场, 开发适销对路的反季蔬菜、果品、畜禽养殖、庭院加工、三产、劳务, 农民人均纯收入6670元, 比33个村总平均高出28.3%;县城所在地的11个村依托资源优势, 开发优质特用粮经作物、特色养殖和劳务经济, 农民人均纯收入5620元, 比33个村总平均高出8.1%;地处边远地区的12个村因区位偏离、基础条件差、社会资源不丰富等因素影响, 农民人均纯收入4591元, 低于总平均的11.7%。三者比例为1:0.84:0.69, 农民收入的地域性差距十分明显。

2.4 农村贫富差别较大

通化市现有农户33.2万户。其中, 专业大户3.16万户, 富裕户8.53万户, 普通户20.07万户, 贫困户1.44万户, 各占农户总数的9.5%、25.7%、60.5%和4.3%。百户农民抽样调查结果, 2007年, 农村专业大户依托规模化养殖业、加工业、建筑业, 人均纯收入18328元, 比全市平均高2.57倍, 其中, 养殖业和第二产业收入占其家庭纯收入比例为92%, 种植业和工资性收入占7.9%, 其他收入占0.1%;富裕户依靠特色种植、大宗养殖、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 人均纯收入8644元, 比全市平均高68.6%其中, 种植业、养殖业、多种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和工资性收入各占家庭纯收入的20.6%、19.4%、17.2%、22.7%和15.2%, 其他收入占4.9%, 收入结构基本趋于平衡;普通农户依靠传统种植业和打零工谋生, 人均纯收入3466元, 比全市平均低32.4%, 其中, 种植业、养殖业、多种经营、二三产业和劳务收入各占家庭纯收入的52.3%、3.6%、12.7%、12.0%和11.9%, 其他收入占7.5%, 种植业比重过大, 收入结构不合理;贫困户家庭收入低微, 人均纯收入1082元, 比全市平均低78.9%。四者比例为1:0.47:0.19:0.06, 农民的户间贫富相差十分悬殊, 专业大户的生产经营对农民增收拉动作用大。

2.5 规模化生产经营对农民增收贡献突出

通过对百户不同类型的农户抽样调查, 在百户被调农户中, 建筑业户2户, 规模化养殖户3户, 农产品加工业户5户, 技能型劳务经济户9户, 特色种植户10户, 餐饮、服务业户7户, 多元化创收农户22户, 传统种植业户36户, 靠出卖简单劳动谋生户 (多为失地农民) 4户, 2008年人均纯收入平均分别为51544元、34438元、24507元、11689元、9713元、6565元、5135元、3539元和2711元, 农村的智能性和技能性产业开发对农民的增收作用十分明显。

3 推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

3.1 明确增收目标

从调查分析结果看, 当前, 农民收入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不足、家庭财产不多、贫富差别明显。新时期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健康增长的基本奋斗应当是在未来5~10年, 加大产业带动、结构调整、基础建设和落实政策4项措施, 奠定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未来10~15年, 完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交流、建立机制4 项任务, 使农民生活普遍达到殷实、宽裕、安定和有保障水平;未来20~30年, 实现工农互补、城乡共融、缩小差距、消除贫困4个目标, 达到全社会共同富裕。

3.2 增强产业化带动

在新的历史时期, 应当理性地纠正重提升、轻带动的不良工作倾向, 着力扶持那些对农民增收带动辐射强的为民型龙头企业, 通过分类指导、重点倾斜, 给以资金、信贷、土地、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特殊扶持, 并严格限制为那些只专注自身提升而不为“三农”作贡献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 进而带动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生产高效产品, 实现增收致富。

3.3 构筑区域特色经济格局

在新的历史时期, 应当依托农产品加工业推进水稻基地建设, 优化水土资源, 发展绿优水稻生产, 带动基地农民增收;利用山区独特的山野资源优势, 大力兴建生态经济沟, 发展林下参果药菜菌和特色经济动物生产, 带动山乡农民增收;依托中心城市消费市场, 在市郊两区及其周边村镇发展保护地反季蔬菜、优质果品、畜禽养殖、庭院副食品加工等城市消费品生产, 带动城郊农民增收;依托食用酒精、食品保鲜、畜禽产业发展, 带动优质特用粮生产, 推进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依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 在各大小河流和湖泊, 养殖常规鱼种和珍稀冷水鱼等特产水殖生物, 带动水乡农民增收;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城乡建设和农村分工分业, 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现金收入。

3.4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 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 大力发展适于当地林区、低山丘陵、河谷平川等发展的种植、养殖生产技术;同时, 推进市场化、信息化、机械化发展进程, 加大能源、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创新农业和农村发展格局, 建设农业产品加工、农业餐饮、农业商贸、农业旅游等新产业;强化农村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服务组织发展;使夯实的农业基础与社会化的组织管理相结合, 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3.5 建立政策扶持机制

在新时期,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及其流转和占补机制, 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完善农民工就业及其子女就学政策, 妥善安置返乡农民工;加强金融服务、社会保障、农民维权、农业保险、社会治安和民主法制等社会公共制度建设, 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份额;鼓励农民筑院建宅、买车购物, 增加财产性收入;号召农民摒弃传统陋习, 讲求文明和谐, 提倡时尚消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提高政策贯彻效力, 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林美卿等.我国农民素质现状的差异分析及存在问题[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7 (4) :35-39

[2]尹成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29 (3) :4-9

市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生活方式

初次调查过程综述

一. 缘起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則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本次调查选取苗族聚居地彭水县及其附近村民地区,查阅该村的相关资料,了解大致情况,然后选择了重点走访对象,最后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的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详查。并同时结合全国其他各地区的有关情况,试图对我国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作以分析思考,以发现在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个别或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技术,从实际出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以及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

二. 主要调查内容

1.收入状况

农民的收入状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城乡差距仍然巨大,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已是当务之急。经调查得知该村平均每户有6口人,月收入大概3200元,其人均月收入在500左右,主要收入来源有以下几个部分:

(1) 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该村农业生产主要以稻类、豆类、养殖业为主。平均每个家庭水稻种植面积1.5亩,豆类面积0.5亩左右。这部分收入来源仍是目前农村家庭收入的基本部分。

(2) 非农经营收入:主要包括农民进行的第二产业,有如:副食店,服装业,餐饮等。这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比较小

(3) 外出务工收入:这部分是该村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家庭就有一名外出务工人员,这种收入以其广阔的增长空间成为了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切入点。

(4) 其他各种收入:包括来自于各种财产投资性的收入、政府财政投入、租赁变卖财产收入、亲友赠送等各种收入。

该村经济发展情况在全县范围内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情况不理想,可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较之5年前人均总收入增长了将近增长了20个百分点,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缓解了大部分农民的经济压力。这些进步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农村社会制度,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及取消农业税收等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我们还对农民素质方面做了以下几个调查:第一是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7年,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左右。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普遍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的经验,接触现代农业知识的不足14%。三是思想观念,该村农民的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许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四是农民对国家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左右的人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33%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63%的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

这些现象或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所以要改变农村现状应提高农民素质,促使农民转变落后观念,落实科教兴农战略,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同时还应该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政策保障,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样农民的收入状况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2.文化生活

从该县的政府网站上了解到了本县以创建市级文明县城为统揽,始终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的文化惠民工程,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该县更加重视提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引导乡镇、社区开展以唱民歌、跳坝坝舞、打腰鼓、舞龙狮、看电影等为主要内容的乡镇、社区文化活动。同时结合基层建设,围绕服务农村发展,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角度出发,大力实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送电影送图书送故事送文艺送展览”五送活动,将文化送到田间、地头、广场、乡镇,大力推动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较好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健身需求。

紧接着我们就对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1)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掀起一股赌博风。

(2)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许多农民仍有封建迷信的思想。

(3) 部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程度不高,只注重挣钱而忽视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

(4) 没有规范的文化活动场所,农民的文化活动类型少,文化活动单一。

在此,我有几点建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1) 加强硬件设施,修建一些文化场所,如:图书馆,健身场地,放映厅等。

(2) 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各级政府派人下乡为农民讲授知识以及国家政策

(3) 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待遇,让农民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的学到文化知识,不要让农民的孩子还是成为农民。

三.调查心得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清晰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和实现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奋斗。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真抓实干、不懈奋斗,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上一篇:加强党支部建设 提高组织凝聚力下一篇:中学生关于道德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