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学院课程中心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海商学院课程中心(精选8篇)

上海商学院课程中心 篇1

财务基础知识

Financial Basics

课程天数:2天

【深入浅出】直击财务核心知识的基础课程

【轻松掌握】短时间内掌握财务最核心工具的实用课程

财务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也是比较枯燥难懂的学科,作为非财务人员需要系统地学习吗? 听几次课就能学会财务吗?对我的工作应该没太大帮助吧? 有专业的财务人员辅助我的工作,我需要学财务知识吗?

财务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但一部分非财务人员总认为财务枯燥难学,自己能不懂就不懂,造成与财务人员沟通困难,无法深入了解企业状况,并且限制了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EDP中心的财务培训课程根据非财务人员的需求建立财务基础框架,帮助您快速把握财务核心知识。教您学会财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从此能看懂财务,沟通无障碍,理解企业经营活动,让财务知识真正为您所用,有效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课程收益

构建财务基础知识框架,把握财务核心知识 掌握财务报表的阅读技巧,快速捕捉财务关键信息

全面理解三张报表所透露出来的企业经营信息,对企业经营状况有更深层次地把握 学会运用财务知识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支持理性决策,提升管理绩效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层非财务管理人员和骨干 企业部门(生产、销售、市场、人事)经理 银行业务人员、研究发展部人员、创业者

后续课程

总经理的财务课程、非税务经理的税务课程、经营分析报告谜局与改善

课程内容

第1天财务基础知识

中国上海市中山北一路369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电话:021-60837999传真:021-60837901

邮箱:sophie.shen@shufe-cec.com

中国财务培训第一品牌

一、财务基础知识框架

----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资产及分布状况

--企业盈亏状况

成本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成本和费用对利润的影响 三项基本活动

现金流量在财务弹性评价中的运用

中国上海市中山北一路369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电话:021-60837999传真:021-60837901

邮箱:sophie.shen@shufe-cec.com

中国财务培训第一品牌 -财务分析应用于企业经营状况 关键指标透视企业真相 财务分析如何运用于业绩改善

-财务杠杆:企业为什么要负债经营 资产利用效率分析 投入资本报酬率的衡量 企业获利能力哪些因素影响

案例分析:

案例4:企业为什么要负债经营? 案例5:企业现金流分析。

拓展应用:

应用1:根据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经营特点(20家不同行业知名企业指标特点分析)。

应用2:讨论什么是高质量的资产?什么是好公司?

中国上海市中山北一路369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电话:021-60837999传真:021-60837901

上海商学院课程中心 篇2

1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

1.1 总体目标

以建设正常和疾病组织 (含体液) 样本和临床资料库为基础, 以日益发展的现代医学、生物技术和理化技术为支撑, 围绕人类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以多学科交叉手段, 打造白血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临床新药研究关键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等五大转化研究基地, 为发展人类重大疾病预防和诊治的新技术、制定国家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并形成一个适合转化医学研究需要的系统化、规模化、集成化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1.2具体目标

主要包括三方面: (1) 以重大人类疾病为研究对象,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大规模的现代化临床样本和临床信息库, 为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提供资源保障; (2) 建立转化研究基地和技术平台, 针对重大人类疾病的预防、预测和个体化诊断与治疗开展研究, 产生若干成果, 实现研究成果转化; (3) 初步形成一支致力于转化医学研究的学术型医生、科学家及管理队伍, 支撑转化医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2 转化医学中心建设思路

2.1 总体思路

聚焦转化医学研究中的瓶颈问题, 以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为中心, 以临床生物样本库建设为基础, 以学科交叉为纽带, 依托学院基础研究特色和临床优势, 组建多学科交叉团队, 开展转化医学研究, 建立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平台, 真正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 构建从实验室到病床双向快速通道, 把基础研究所获的知识和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诊治的新技术、新方法, 力争在重大疾病的研究和诊治上取得新突破。总体建设思路见图1。

2.2 实施方案的考虑

转化医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两端之间涉及众多领域和环节, 从实际情况来看, 转化医学中心不可能一次性地将这些环节整体都纳入进来, 需要按照建设的总体思路来分步实施。首先, 可以考虑把部分相关基础性公共资源和技术平台的建设作为启动抓手, 集中力量先行进行搭建;其次, 遴选部分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研发基础的学科作为转化研究基地, 支持尝试开展转化研究实践;第三, 在全院征集适合进行临床转化的科研成果, 通过政策和经费扶持, 推进成果转化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的探索。第四, 在完善前期管理运行模式探索的基础上, 对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进行深化和拓展。按照这一设计原则, 制定了以下转化医学中心具体总体建设思路。

2.3 建设项目及运行管理

管理运行模式是转化医学中心建设的核心[1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中心首期建设主要包括生物样本库、转化研究基地和研发成果转化为主体的三大任务体系, 即以白血病、实体瘤、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精神疾病、小儿先心病、眼科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临床样本库建设为基础, 推进若干重点转化研究基地及支撑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 并加快实施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探索。

2.3.1 生物样本库建设

生物样本作为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是转化医学研究的基石[12]。本院共有12家三级大型医院, 临床资源和病例非常丰富, 建立生物样本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实地调研中, 发现大部分医院样本库都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场地分散、缺乏统一管理和专业化的技术规范等问题, 医院样本库处于条块分割, 各自为政的状态, 难以形成有效的开放和共享。对此, 学院明确了以生物样本库信息化建设为突破, 按照分散存入, 统一管理的原则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样本库建设, 并通过政策和项目资金的导向, 促使各医院重点落实5项任务, 推动样本库的整合[11]。

2.3.1. 1 信息化建设

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 组织力量开发统一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样本库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立全院性的生物样本库信息化平台, 在实现样本统一管理的同时逐步推动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2.3.1. 2 制定统一的样本库技术规范和标准

组织各类医院特色领域专家牵头起草相关疾病分型诊断标准及样本库采集规范, 并在征询各医院意见和建议及组织专家审议的基础上, 形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共同遵守和执行, 确保样本库建设的规范化和高质量。

2.3.1. 3 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

各医院要建立样本库管理的专门机构, 组建专职的管理人员队伍, 落实专人和专业化的管理。

2.3.1. 4 样本建库

转化医学中心根据各医院的临床优势和特色, 明确各自重点建库的疾病种类, 着力建好自身特色样本库作为示范点加入中心样本总库。

2.3.1. 5 组建相关专委会

各医院在实施样本库建设中, 应建立各自的专家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 以指导和审查样本库从采集到使用流程中的学术与伦理问题。

2.3.2 转化研究基地建设

转化研究基地是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对接国家重大需求, 瞄准国家重大专项, 面向国际学科前沿和形成科学高峰”的总体建设目标, 中心对进入平台建设的学科级转化基地进行了规划整合, 遴选了白血病、基础研究、新药临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四个综合实力强、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学科作为转化研究基地。各基地负责人由相关学科带头人兼任, 以三年为周期, 与转化医学中心签订承诺协议, 总体负责基地的建设。通过规划研究领域, 凝炼主攻方向, 每个基地都组织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实施方案、运行和管理举措, 明确了考核的转化成果及建设成效。转化医学中心组织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论证, 明确准入标准, 量化成果指标, 要求各基地除了争取常规的科研项目、成果、论文等, 必须明确把获取国家临床试验批件 (SFDA) 、入选国家重点学科等作为具体考核目标。

建设期间, 转化中心根据建设任务承诺和指标, 确定各基地年度建设任务、进度及完成的要求, 年中、年底分别对照进度进行检查和评估, 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基地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强化过程管理, 确保基地建设按进度推进。

2.3.3研发成果转化

研发成果的临床转化是转化医学中心工作的重点, 也是探索快速、有效转化机制和运行模式的重要载体[13]。在中心成立初期, 就率先启动转化项目征集工作, 共征集具备一定研究基础和并有望在未来三年内获国家SFDA生产批件的医疗器械、新药创制、诊断试剂等7大类在研项目100多项, 并与相关行业协会、政府产业促进中心等部门进行协作, 从五个层面对项目作进一步遴选和转化推进: (1) 分类梳理和分析征集项目, 筛除在建设周期内达不到预期目标和转化条件不成熟的项目; (2) 组织医学、工程材料、知识产权等领域专家和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等机构的专业人员组成专家组, 对拟转化项目进行调研和遴选; (3) 举办对接交流会, 搭建研发组与企业沟通桥梁, 推动双方达成书面合作意向; (4) 组织行业协会、政府审评和注册中心等单位专家对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作进一步评估, 并与企业商谈合作具体协议, 确定最终资助的转化项目; (5) 转化中心与研发组以及企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 企业支持资金转入学校, 与学校经费一起作为共同扶持资金推进研发项目的转化。

3 思考与建议

经过二年多的大胆尝试和具体实践, 在建中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中心运行平稳, 三大主体项目按进度有序推进, 并在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 生物样本库专业化的集中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在有效政策及管理机制牵引下, 转化医学中心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样本库采集技术规范》及十大类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技术规范, 并出台了相应的运行操作流程和监控制度, 初步形成了样本库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同时, 制定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样本库编码规则》和《知情同意书》范本, 完成了统一的样本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首期开发, 并正在各附属医院推广应用。目前, 各附属单位都已完成样本库专用空间布局, 建立了相关疾病的分型技术规范和组织管理体系, 初步形成了一体化和规范化的样本库运行管理架构。其中附属仁济医院在规范技术标准和统一运行管理基础上, 安排1000平方米专门空间, 对原有样本库进行重新规划建设, 规划建立样本预处理区、质控与测试分析区、样本储存区以及行政办公区等四大专业化功能区域, 并制定具体的运行和管理办法, 规范样本采集和技术处理等流程, 为形成专业化、国际化的开放共享样本平台奠定了基础。

3.2 转化基地的学科交叉平台基本建立

以新组建的四个转化基地为基础, 重点围绕肿瘤, 代谢和心血管疾病, 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 建立了首批基于肿瘤、代谢、心血管疾病、感染、免疫性疾病等研究的六个跨系、跨基础-临床交叉合作团队, 并通过建立定期学术交流沙龙机制、联合组会、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及共享特色技术平台和其他科研资源, 对跨学科交叉研究试行前瞻性探索建设, 形成了多个开放共享技术平台, 有效支撑和促进了基地中转化项目的研发。

3.3 科研成果临床转化的有效机制初步形成

通过推动研发项目临床转化实践, 不仅首批遴选的转化项目成功签署转化合同, 有望在建设期内获国家SFDA批件和产出转化成果, 而且在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 积累了不少经验, 为未来科研项目转化以及转化中心模式的建立提供很好的借鉴。

当然, 在实践和探索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样本库集中管理运行机制的效果还不明显, 样本整合与开放共享仍有不少困难;样本库与医院His、Lis等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仍有不少障碍, 无法形成高质量的、综合性的生物样本资源库;转化基地对转化研究积极性不高;研发成果的临床转化和市场化应用推广还存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转化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制度不够完善, 难以形成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不理想等等。为此笔者建议如下。

3.3.1 加大政策创新和扶持力度, 破解阻碍转化医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转化医学倡导基础与临床结合, 致力把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 代表了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未来必须将转化医学理念尽快融入到医学科学发展的政策思路和管理举措中[14]。当前, 研发成果的临床转化、市场化推广以及人才考评等都还存在着不少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需要从上到下加大改革和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制度创新, 完善考评标准, 优化分配激励机制, 形成更有效的支撑转化医学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促进转化医学中心健康、快速发展。

3.3.2 持续推进样本库的专业化、标准化、一体化建设

生物样本库是实施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发挥样本库功能, 需建立专业化和统一的技术标准与流程来规范样本库的运行, 推动样本库信息化系统与医院的His、Lis等平台对接, 确保样本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随访信息, 形成临床信息和样本数据相互关联的一体化资源库体系, 提升样本的质量和有效性, 满足转化医学研究需求。

3.3.3 实施转化医学技术支撑平台和基地建设

按照转化医学中心建设规划, 结合自身基础和优势, 整合资源, 集中力量, 重点支持建立高通量生物数据获取、海量数据分析统计、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新药创制、公共卫生研究等一批支撑转化医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平台和重大疾病的转化研究基地。

3.3.4加快高层次转化医学交叉团队建设

推进转化医学的研究和中心的建设, 关键是要构建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队伍[15]。要以转化医学中心的生物数据获取、海量数据分析、统计技术等公共技术与服务保障等平台的建设为载体, 打造专业化的生物信息采集、数据测试与分析、临床研究和管理服务等专职队伍, 支撑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和稳定发展。

摘要:转化医学是21世纪以来国际生物医学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和推动的新方向, 其倡导的“B2B”模式正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每年都有大量经费用于转化医学中心建设及相关研究, 对于为数众多的转化医学研究机构,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是确保其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中心建设实践, 具体分析其设计理念、建设思路、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以期更好地推动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上海商学院课程中心 篇3

关键词:课程建设;现状分析;效果综述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对高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201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我校成立已有十几年了,课程建设也进行了十几年。从最初的一个专业、几十门课程,发展到现在的25个专业、数百门课程。十几年来,随着学校对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学校的课程建设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向着更有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根据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调整课程结构,分层次分步骤推进课程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性质,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它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它有其内在的本质特性和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坚持“教、学、做”一体化,既有“学中做”,又有“做中学”,达到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多年来,我校课程建设一直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为核心,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依托,以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为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课程建设。

二、课程建设目标

我校课程建设分三个层次: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市级精品课程建设。

我校现有市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重点课程20门。到“十三五”末,我校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市级精品课程达到10门,校级精品课程达到20门,校级重点课程达到30门。

三、课程建设措施

1、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课程是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课程设置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有利于克服课程设置的盲目性,有利于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思路,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制定课程标准过程中,我们坚持“能力为本、就业导向、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宗旨。当然,社会在迅速发展,课程标准也要随之进行动态调整。

2、强化师资队伍,推动课程建设

2011年之前,我校的师资队伍非常薄弱。具体表现在:1)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只有50%左右,也就是说,一般左右的教师是无证上岗。2)教师职称普遍较低。在全体专职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凤毛麟角,并且是从校外引进的;拥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40%左右;多数教师都是年轻的助教。3)教师的年龄结构很差。当时的专职教师要么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要么是从校外招聘的其他高校退休的老教师。4)双师型教师占比较小。

2012年以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整体水平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良好效果。截止目前,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专职教师比例达到了90%以上。并且,学校明确要求,新进的年轻教师必须在两年内拿到高校教师资格证。教师职称比例趋向合理。几年来,学校自主培养了6名副教授,20余名讲师,现在高级职称教师占比17%,中级职称教师占比48%,初级职称占比14%。教师年龄结构明显好转,基本形成老、中、青梯队式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占比有明显提高。

最近几年来,学校配合上海市教委的强师工程,出台了一些有关提升教师学历和职称的文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在相关专业引进了大师级专业人才,建立了大师工作室。到目前为止,我校近一半的专业逐步组建了学历、职称、年龄分布合理,团队成员稳定、爱岗敬业的课程建设队伍。这些教学团队的共同特点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他们的工作特色是:“高级职称教师现场指导、率先示范;中级职称教师献身一线、争当骨干;初级职称教师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我校现有的5门市级精品课程都出自这些教学团队。其中,物流管理教学团队和艺术设计教学团队分别获得2015年和2016年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

3、调整课程体系,促进课程建设

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过程中,部分专业能够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将课程体系调整6个板块: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集中实践课。从2016级开始,我们又做了如下改革:1)全校实行统一学分;2)为学生提供真正的选修课。我们为一、二年级的学生提供12门公共选修课,学生在两年内可从中自选两门课程,取得2个学分即可。3)去掉任意选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以前我们没有真正的公共选修课,也没有专业选修课,所以有些专业就在任意选修课模块中为学生开设一些与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课程,学生又不得不学,在课程设置上显得不伦不类。如:汽车专业开设了影视欣赏;物流、金融、会计等专业开设了中点制作、西点制作、名菜欣赏等课程。现在,我们不但设置了专业选修课,而且限定了专业选修课的学分。4)规范了全校各专业的学时。第五学期上八周课的专业,各专业总学时控制在2450学时左右;实行2+1模式的专业,总学时控制在2550学时左右。5)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50%。这次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优化教学内容,满足职业需求

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材,我校对教材的征订提出三条要求:1)必须是高职高专专用教材;2)最好是国家高职规划教材;3)最好是近三年的新教材。

聘请行业专家,指导课程建设,参与课程开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课程内容要满足职业需求,教学内容要密切结合职场需求。2)在理实结合的课程中,增加实践课的比重。3)各专业都把考证内容列入课程中。

5、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课程建设

1)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方针,简化理论教学,注重技能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到精讲多练,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2)倡导案例教学。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有趣的案例,引出抽象的概念或理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3)提倡多样化考核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大作业、调查报告、学期论文、课题分析等形式来代替传统的试卷。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运用电视、电脑、投影等现代化教学媒体,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利用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目的。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学生可以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来接受知识,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6、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多年来,我校建立和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出台了实践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环节的质量要求。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规范了课程实训、实习教学大纲。指导教师要明确课程实习、实训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熟悉课程实习、实训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了解课程实习、实训的重点;清楚课程实习、实训的考核方式。

2)强化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过程的指导。在学生实习期间,指导老师要下企业进行现场指导,下企业的次数不少于3次。在实习中期,教务科研处将组织中期检查。

3)建立督导信息反馈系统。学校的督导专家定期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及时反馈实践教学信息,提出改进意见。

4)对实习过程中某些指标实行量化。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不少于5次,实习学生要一周提交一篇实习周记。

5)改毕业论文为实习报告。起初,学校盲目地套用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模式,要求学生在结束毕业顶岗实习后要提交一篇理论性较强的毕业论文。但几年下来,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能称得上论文的没有几篇,多数论文都是学生从网上下载拼凑而成的。实际上,这个要求已经超出了高职高专学生的能力范围,背离了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致使学生不得不以网上下载、东拼西凑的方式来应付完成毕业论文。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重申:“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我校大胆改革实践教学环节,让毕业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来代替毕业论文。结果,效果很好。学生写的实习报告内容真实,感情真挚,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生写起来容易,因为自己有经历、有体验、有思想,所以他们有话可说。指导教师也轻松。以前学生的论文都是东拼西凑的,指导教师看的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现在,学生写的是实习经历和个人思考,指导老师只要为学生把握方向,不出现原则性错误即可。

让学生撰写实习报告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

1、师资队伍中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的比例相对较低,需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以改变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2、多媒体教室的数量仍然不能满足全校各专业的教学需求。

3、网络资源不完善,更新频率较低。

4、课程建设中行业专业参与程度不高,学生参与度更低。

5、课程建设意识不强,精品课程数量不多。

参考文献:

[1]顾建军.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6(3)

[2]刘东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3]孙睿,郭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4]张玉欣,姚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管理学家,2011(10)

上海商学院课程中心 篇4

UserUser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介绍与课程设置

表演系为我国文艺事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话剧、影视表演艺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获国家和国际大奖的就有近百人次,他们在广大观众心目中享有很高威望,杨在葆、祝希娟、焦晃、赵有亮、潘虹、奚美娟、李媛媛、丁嘉丽、吕凉、刘威、宋佳、王洛勇、尤勇、陈红、于慧、宁静、剧雪、陆毅、周杰、任泉、李冰冰、佟大为、胡歌、严宽等都是表演系的校友。

近两年来,为了办好音乐剧表演班,上海市科教委和学院领导给予了上海戏剧学院极大的支持,“音乐剧表演教学工作室”成为上海市科教委的“教育高地建设”项目之一,与欧美音乐剧演出实体和艺术院校建立了紧密联系,邀请了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专家来校讲学,开设“音乐剧表演工作坊”,我们的学生与美国学生一起接受音乐剧表演的训练并在上海和美国举行了汇报演出;在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的训练下,学生们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不仅在话剧、影视表演方面取得了成绩,学生们还大胆地参加了中国版《悲惨世界》和美国音乐剧《我爱你》的招聘演员面试,受到了世界著名音乐剧制作人喀麦隆·麦金托什先生和美国百老汇音乐剧《我爱你》的导演裘·比夏弗的好评。裘·比夏弗在来信中写道:

“今天我写这封信,是想告诉您我在面试时非常欣赏您的学生,诚切地恳求您能让她参加我们的演出,我为她在学生时期就能有这样的机会感到非常的激动„„ 我希望她出演的角色是全剧里最难、最重要的。她将从喜剧到正剧总共演出15个不同的人物,还将演唱多首不同风格,不同音域的歌曲。我觉得这将是她演艺生涯中最难得的一次机会。”

目前,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已建立了一支音乐剧表演教学的师资队伍和音乐剧教学资料库,为专业教学的正常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下为大家介绍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与介绍,以便大家了解:

《表演基础训练》

该课程为专业主干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在自己创作的规定情境中真实有机地行动,建立正确的舞台创作自我感觉。首先是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训练,包括创作注意力,创作想象力,生活观察与感知力、模拟力,节奏感和信念感等。接着要对学生组织舞台行动的能力进行训练,了解组织舞台行动的规律,把握舞台行动创作的主要环节,学生能够通过行动揭示出时间、地点、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做,并以小品为主要教材形式,在创作实践中寻找正确的创作方法,建立正确的舞台创作自我感觉。有效地完成了以上训练表明做好了进入角色创作的准备。本阶段中心环节还是舞台行动。

《表演片段训练》

该课程为专业主干课。主要以剧本片段为教材,教会学生运用一年级所学的内外部技巧,以剧本为依据创造人物形象。要学会在作家创造的规定情境中按着人物的个性行为逻辑真实有机地行动。创作的主要手段是语言和行动。学生还要学会运用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积累对剧本进行补充和修正,通过教学排练,以真实、合理、有机、有效的行动过程创作出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学生在本阶段要学习分析剧本片段和人物的科学方法,学习塑造人物个性的技术技能,初步掌握剧作的风格体裁,在表演中体现这种风格体裁。以上内容分三个学期逐步完成。

《表演多幕剧训练》

该课程为专业主干课。主要以多幕剧为教材,写实主义戏剧剧本对贯彻本阶段表演教学内容更为有利,第二批或第三批也可以考虑适当选用写意戏剧、先锋戏剧或风格感更强的多幕剧。学生要学会分析多幕剧的剧本和角色,创造完整的人物形象。学会掌握角色的最高任务和贯穿动作,解决演员与角色的远景问题。在合成阶段学生要学习将自己的表演创作与灯光、服装、道具、音乐、效果、化妆等艺术创作进行深度的融合,还要学习与导演及各艺术创作人员的合作。在最后的演出中,学生还要学习与观众的交流和共同创作,在重复创作中保持演出青春等问题。

User Page 1

上海戏剧学院专升本:http://sh.yuloo.com/gaoxiao/staedu/

UserUser

《声乐与语言发声》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在音乐剧培养方向为专业主干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舞台语言的发声基础。掌握如何运用声音的技巧技能,为表演艺术,塑造人物角色,提供语言声音 的条件。同时,进行歌唱训练,掌握音乐节奏,节拍,音准及乐感。达到说与唱相对统一的教学目的。

《语言技巧训练》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艺术言语能力的训练。它包括基本功训练;基本技能训练;表现力训练三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学习艺术言语的内、外部技巧;掌握戏剧艺术言语的基本创作规律和方法。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培养学生自如地驾驭艺术言语的能力,并在艺术创作中懂得如何调动和运用艺术言语手段进行角色台词的再创造。为更塑造角色、完成戏剧演出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形体技巧训练》

本课程的性质为专业基础课。它是影视、舞台表演艺术的一门必修课,它包含了舞蹈、武术、体育、戏曲以及各类人体的动作选取提炼的对演员的体形、技能表现有益无害的内容。通过科学、规范的芭蕾基本功训练,把学生原始状态的身体,如树苗修枝一般变得舒展、端正、挺拔,在解放关节的同时,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身体的控制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并加强节奏感。通过舞台技能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跌、扑、翻、滚、打等技术。通过外部形体语言可塑性训练,学生不仅要学会模拟各类生命形态的变化,还应将形体技能与创造形象结合起来。形体对演员的整体形象塑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形体是演员进行表演艺术创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用自己的神情姿态的变化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千百万化的形体语言作为影视剧演员创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段,可以说没有脱离了形体语言的表演,哲人孟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形体课的教学目地是让学生掌握自己创造的工具,运用形体技能技巧,使学生的形体更富可塑性,创造内外统一,神形兼备的人物形象。

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报名咨询电话:021-51602254

上海商学院课程中心 篇5

人大法学院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开设食品安全前沿课程

根据我校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协议中有关人才培养的项目,法学院在2013级法律硕士中选拔了10名同学作为食品安全方向首届学生。为了让食品安全方向的法律硕士能够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食品安全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开设了食品安全前沿课程,邀请校内外研究食品安全法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质量科学等方面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讲授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目前已连续举办四期食品安全前沿课程讲座。

11月14日晚,食品安全前沿课程系列讲座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品安全的隐患。

食品安全前沿课程系列讲座还将于每周三继续进行,近期将邀请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环境学院以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授课,等教授为食品安全法律硕士系统性、深层次、全方位地掌握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提供支持。

上海商学院课程中心 篇6

术学院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位于上海市。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以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为建校基础。xx年学校整体升格为副局级事业单位。2016年5月再次升格为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即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4月26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部署下。在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支持下。经过四年多的共同努力。经国家发改委批复。

上海电力学院将学海路校区515亩土地。228000平方米校舍转让给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中文名,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英文名,SHANG HAI CIVIL AVIATION COLLEGE。简称,SCAC。校训,志高行远 厚德尚能。创办时间,1985年。所属地区,中国上海。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理工 综合。学校属性,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主要院系,航空运输系。航空乘务系。空港管理系。航空维修系。航空制造系。现任校长,于再。主管部门,中国民用航空局。学校代码,14394。学校升格,2016年。

办学历史。上海民航学院前身为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5月9日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当日上午在上海市挂牌成立。国家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致辞。上海市市长韩正致信祝贺。副市长沈骏出席。经上海市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以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

为基础组建的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是上海市新增加的一所高职学院。该校将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以服务民航事业为己任。以行业岗位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为支撑。

立足上海。面向华东。辐射全国。为民航强国战略培养更多。更适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民航局在2016年9月正式向教育部递交了《关于申办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函》。申请在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民航局和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走上快车道。2016年3月获得教育部批准备案。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是是一所面向行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大专层次。

培养服务于民航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高校。

办学定位。立足华东。服务民航。特色鲜明。

社会满意。发展目标:培育适应高

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体现行业特色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打造职业技术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的国内一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学院占地面积181亩。有超过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和价值近6000万元的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有14个专业实训室。

馆藏图书及电子图书达20余万册。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教育和科研资源。民航学院学院拥有上海市民航职业技能鉴定所资质。是上海地区唯一同时取得民航局CCAR-147部和CCAR-66部考点资质的学院。

院系简介。学院王牌专业:空中乘务。空中安全保卫。

民航经济管理系是我校区两大专业系部之一。主要培养面向航空公司。机场以及航空运输销售代理等企业单位的第一线从事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检查。民航客票销售。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 的知识型技能人才。系部在校学生1600人。民航工程系的前身是专业二科。由”专业二科”更名为”民航工程系”。现有在编教职工37人。民航工程系下设机电教研室。

安检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实训教研室四个教研室。民航工程系下设三个专业:航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制造技术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主要承担学校机电。电子和安检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和学校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近年来。工程系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大了对机务专业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建成了一系列专业实验。实训室。开发了相关实训项目。并获得了东航无偿捐赠的一架退役BAe-146飞机。

购买了一台退役JT-8D涡扇发动机。2)积极进行了专业布局的调整和专业方向的拓展。根据行业的需求以及上海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于2016年新增了高职飞机制造专业和五年一贯制航

上海商学院课程中心 篇7

一、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优势

(一) 医院零风险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节能服务公司可对项目进行全权运作, 并向客户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因此, 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了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 医院无需承担节能改造的任何风险。

(二) 医院零投入

医院在无需任何资金投入的情况下, 从项目启动起即可节省节能改造、能源消耗等费用支出, 并且在合同期满后还可得到节能服务公司所投入的节能设备, 继续享受项目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节能收益, 同时节能改造落实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可谓一举两得。

(三) 节省设备管理

相对于自主聘请节能专家设计节能方案、采购节能设备、督导施工、聘用工程师操作维护、自主运营,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但避免医院自主进行节能改造和管理带来的繁冗工作, 还可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 同时医院也能享受到专业化的能源管理服务, 进而可集中精力建设好医疗服务, 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

(四) 保障节能效益

相对于医院自主进行分期分散的局部节能技术改造, 专业节能服务公司拥有专家团队, 并且综合采用成熟的节能技术以及稳定高效的节能设备进行项目整体运作, 可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 而且使整体节能收益更有保障。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应用与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与某能源科技公司历经近9个月, 通过对节能改造项目的前期策划、方案论证、节能设备的比较, 以及节能项目的实际测试及节能效果的理论预测等步骤, 经双方多次讨论研究、专家咨询论证、科学分析, 最终双方确定签订了为期7年的节能效益分享型能源管理合同。

(一) 项目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位于沪闵路3210号, 占地9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核定床位数1300张。整个医院由24栋单体建筑组成, 全院共有19个病区, 其中普通精神科病房11间, 老年病房4间, 传染病房2间, 康复病房1间, 戒毒病房1间。

1.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外观

院区内的A、B、C、D、E 5栋新建建筑, 全部采用风冷热泵系统满足建筑的全年冷热量, 每栋均设置2台风冷热泵;闵行院区老病房楼L1至L10建筑采用VRV进行供冷供暖, 其余建筑采用分体空调满足冷热需求。全院的供热水及供蒸汽系统采用2台燃油蒸汽锅炉进行集中供热, 其单台额定蒸发量5t/h, 额定蒸汽压力1.0MPa。全院的供热负荷主要包括各类病房洗澡用热负荷、衣物消毒用热负荷、食堂用热负荷、医疗器械消毒用热负荷等。由于医院常年存在热负荷的要求, 锅炉常年要运行, 导致医院每年耗油量较大, 运行费用高;医院门诊楼、新建5栋病房楼, 以及食堂、后勤楼、行政楼、老门诊楼、宿舍等处仍广泛使用普通荧光灯和白炽灯, 并且每栋楼均配有电加热开水器, 共有32台功率均为12k W的电加热开水器提供饮用水, 开水器基本未采用节能手段, 有一定的节能潜力。综合上述医院的情况, 项目组针对该院进行了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照明系统节能改造、电加热开水器节能改造及能耗监管平台的建设等节能措施。

(二)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

1. 集中供热系统简介

医院供热系统采用2台燃油蒸汽锅炉, 单台额定蒸发量5t/h, 额定蒸汽压力1.0MPa, 锅炉房设于地面一层单独房间内。全院的供热负荷由各类病房洗澡用热负荷、衣物消毒用热负荷、食堂用热负荷、医疗器械消毒用热负荷组成。其中, 食堂、衣服消毒、医疗器械消毒为直接用蒸汽的形式, 其余为通过板换提供热水。根据锅炉操作人员介绍, 2台燃油锅炉最多运行1台, 目前采用自动控制, 控制参数为锅炉出口蒸汽压力。当蒸汽压力超过0.85Mpa时燃油锅炉卸载, 当蒸汽压力低于0.53Mpa时燃油锅炉再次加载。由于医院常年存在热负荷的要求, 锅炉常年要运行, 导致医院每年耗油量较大, 据统计2009年2台燃油锅炉年燃油耗量为381t, 2010年为401t, 2011年为375t。

2. 节能改造措施

根据医院要求, 结合现有能耗数据资料及多次现场踏勘、综合分析, 本次医院供热水系统改造由更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的空气源热泵系统代替, 而医院消毒、厨房等蒸汽较小的需求则改为小型燃气蒸汽锅炉和小型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方式满足, 这样既满足了院方正常需求, 又避免了继续使用燃油锅炉供蒸汽严重浪费能耗的现象, 进而有效降低能耗, 减轻了能耗运行费用。

通过对医院各栋楼宇的热水需求量、热水供应时间段、屋面承重、管网铺设, 以及每次使用时放空部分冷水对使用者造成不适而可能发生投诉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改造中各栋楼宇利用了原有管路, 改造机组安放于具有良好通风条件的位置。本次改造中根据每栋楼宇的热水及蒸汽需求量, 供热水系统安装了空气源热泵21台, 循环水泵27台;供蒸汽系统安装了15台小型燃气蒸汽锅炉和3台小型电加热蒸汽发生器。

3. 节能改造效果

合同能源公司实施了对集中供热系统两台燃油锅炉的节能改造, 改造系统经过3个多月的使用, 系统运行正常, 节能效果明显, 并且通过能耗监管平台对改造系统空气源热泵、电蒸汽发生器及小型燃气蒸汽锅炉耗电量进行了监测。改造前燃油锅炉年耗油量为375t, 其运行费用为312.6万元, 而单月平均运行费用为26万元。改造后2012年3月份的空气源热泵、电蒸汽发生器及小型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耗电量为5.3万k Wh, 耗气量为1.2万平方米, 而运行费用为9.5万元;4月份的空气源热泵、电蒸汽发生器及小型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耗电量为3.9万k Wh, 耗气量为1.4万平方米, 而运行费用为8.9万元;5月份的空气源热泵、电蒸汽发生器及小型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耗电量为3.5万k Wh, 耗气量为1.2万平方米, 而运行费用为7.5万元。依据上述数据, 该改造系统预计年节省运行费用212万左右, 节省标煤180t。

(三) 照明系统节能改造

1. 照明系统简介

改造前, 医院门诊楼、新建A、B、C、D、E病房楼, 以及老门诊楼等处仍均广泛使用普通荧光灯, 单管功率为36W, 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2. 节能改造措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 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新型的节能灯管, 新型节能灯管要比传统灯管具有更高的照度和更小的功率, 针对医院的实际情况, 将原有的荧光灯T8灯管+电感式镇流器更换成T5节能型灯管+电子镇流器, 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次节能改造共更换1311支28W的T5节能灯。

3. 节能改造效果

项目组为了实测出新型T5节能荧光灯的节能效果, 通过分项计量电表对原有36W的T8荧光灯和28W的T5荧光灯进行了48小时不间断测试,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项目组通过对1311支新型T5节能荧光灯的节能改造, 效果明显。根据医院照明开启时间 (医院每天平均开启10小时) 和上述测试结果, 预计年节约6.7万k Wh, 节省运行费用6万元, 节标煤20t。

4. 电加热开水器节能改造

(1) 电加热开水器

改造前, 医院每栋楼均配有电加热开水器提供饮用水, 共设有32台, 单台功率均为12k W。电加热开水器的具体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2) 节能改造措施

依据医院引用水的实际使用情况及开水器的运行能耗, 本次改造将原有的12k W传统开水器替换成为12k W即热式节能开水器, 共更换32台。本次改造中所选择的即热式节能开水器可24小时连续不间断提供开水, 从而解决了普通开水器一次仅接出可饮用开水约6~8瓶后, 再等待7~10分钟才能再次接出开水的问题。同时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考虑, 选用的即热式节能开水器可杜绝阴阳水和千沸水。

2.小型燃气锅炉2012年3月份实际耗电量

(3) 节能改造效果

项目组为了实测出即热式开水器的节能效果, 通过分项计量电表对原有的普通电加热开水器和即热式节能开水器进行了168小时不间断测试, 测试结果见表4。

项目组通过对32台新型即热式开水器的节能改造, 效果明显。根据医院开水器的运行情况 (每天平均运行10小时) 及上述测试结果, 预计年节约10万k Wh, 节省运行费用9万元, 节标煤31t。

5. 能耗监管系统

(1) 能耗监管系统

此次改造, 为医院建立了一套能源监管信息平台, 可对建筑的耗电系统、设备进行分项、分设备计量;同时对各耗电系统、设备实施在线监测、实时计量、及时汇总、分项分设备动态发布能耗信息。建立了网络化管理系统, 建立、健全了医院的能耗数据和能耗标准, 为科学管理、合理考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严格控制能源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 并且通过能耗监管平台的精细化管理手段, 提高了医院的能源管理水平。

(2) 医院能耗监测

医院能耗监测按照不同的监测需求, 可以监测建筑总体能耗、建筑的能耗模型、建筑动态能耗等, 分类分项监测建筑的能耗, 界面采用直观的图形化界面来监测能耗数据, 支持逐时、逐日、逐月、逐年能耗监测页面之间的自由导航。支持按照区域、建筑功能、分项、分类来监测建筑的用能情况。

(3) 重点用能设备能耗监测

可以监测重点用能设备的运行能耗、状态 (停止、运行、故障等) , 设备运行安全等, 利用图形化界面对重点用能设备如热泵机组、空调设备、照明、电梯等实行动态监测, 掌握重点设备的用能高峰期、用能超标点、设备起停情况等。

(4) 配电系统监测

显示配电线路监测情况, 可根据各条件, 定位查看监测情况及安装方位。系统提供配电监测模型, 可以根据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组态配电监测界面, 监测各低压配电回路三相电流, 电压, 有功、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 并且系统还可以通过组态配电监测界面, 监测配电线路的损耗, 计算线损率。

(5) 节能改造效果

当前, 能耗监管系统已经投入运行, 通过对医院用能数据进行查看和分析, 可以进一步开展管理节能工作。同时, 结合监测数据平台, 可有效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 提升医院的用能水平, 形成节能运行的长效管理机制。医院2011年用电费用在480万左右, 根据安装能耗监管系统后双方约定的节能率计算, 预计年节约6万k Wh, 节省运行费用5.4万元, 节标煤17t。

四、结束语

通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 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集中供热水系统、照明系统、电加热开水器以及能耗监管系统等, 年节约总费用232.4万元, 节标煤248t, 投资总费用为469万元, 投资回收期为2年左右。由此可见, 合同能源管理不但符合医疗系统后勤社会化的趁势, 而且有利于深入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 在享受到专业化节能服务的同时, 还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节能管理机制, 为医院带来了明显的节能效益。 (编辑刘鲁)

摘要:介绍了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优势, 针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对节能方面的专业知识、技术及经验比较薄弱的现状, 分析了其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能源管理的效果, 总结了经验, 以供借鉴。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改造,能耗监控

参考文献

[1]路宾, 曹勇等.上海医院建筑用能状况分析与节能诊断[J].暖通空调, 2009.4

[2]王伟明.医院节能降耗的意义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J].中国卫生资源, 2009.12

“两个中心”建设 改变上海 篇8

60位专家预测“两个中心”如何改变上海

未来十年上海十大热门生意

未来十年上海十大热门职业

未来十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十大关键词

未来十年延缓乃至阻碍上海发展的十大问题

沪上学者纵论未来十年上海前景

陆铭: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张结海:让欲望告诉未来

余南平:“两个中心”建设道路漫长

真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吴亮:像一个局外人那样去观察

陈钊:壮年上海的智慧

策划:邓的荣

执行:吴留芳 管志华柳友娟张镇镇(按姓氏笔画顺序)

顾问:干春晖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中国产业经济研究理事会副理事长、经济学博士、博导

崔宜民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张结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心理学博士

陆铭 复旦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导

鸣谢:本次专家预测调研得到诸多专家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上一篇:数学二年级混合计算试题下一篇:暑假里的一件事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