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防护设计方案(通用9篇)
设计方案
一、前言
由于雷电产生时所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在释放的过程中,强大的释放电流在其周围产生强烈的电磁场,使邻近的金属线路感应出强大的瞬间过电流和过电压,对现代电子设备造成巨大的威胁。据统计分析,各种类型的雷电击是现代电子设备服务中断,数据丢失和损毁的原因之一,它给通信网(包括无线通信网、有线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以及有通信功能的数据采集和工业控制网)甚至人身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近几年来,雷击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防雷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加强雷电防护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1993)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三、综合防雷环境评估
六潜高速六安西收费站地处大别山北麓,中纬度地区,是冷暖气团频繁交汇地区,雷电活动相对频繁,年平均雷暴日四十天左右,属我省多雷暴区之一。
四、防雷现状
1、六潜高速六安西收费站位于大别山北麓丘陵地带。建筑物、构筑物相对突出,高压电源易引入雷电高压,建筑物接闪几率较高。
五、设计思路
进行现场勘测后,鉴于雷电主要的几种危害形式和现场的具体情况,本次方案设计主要针对六潜高速六安西收费站内东西两处架设避雷针(接闪器),将雷电先导入地。并对站内防雷接地体进行电位连接,从而提高站内防雷系统的耐雷电冲击水平。考虑站容整体美观,将使用加粗抗风、无浪风钢索型避雷针。
六、设计方案说明避雷针设计高度为20米。
避雷针安装:本次防雷接地要求不大于10欧姆。为保证接地电阻小于10Ω的技术要求,安装接地体采用降阻剂、换土及镀锌钢材防腐等来保证地网质量,以利于电流的泄放。
接地体的扁钢与角钢用电焊焊接,焊点作防腐处理,放入适量降阻剂、降阻模块,以黄土回填,增加导电能力,同时起到保护钢材免受腐蚀作用。
接地体地槽暂设计为:6*1.5*1(高)。接地体用40*4mm渡锌扁钢焊接成30*30cm网格铺盖地槽、间隔1米加50*50mm渡锌角纲作为接地极。中间穿插2个降阻模块。再用降阻挤和黄土覆盖。
站内防雷接地体进行电位连接,用40*4mm渡锌扁钢分别与原接地端子以及建筑物接地端子作有效的等电位连接。
七、工程预算
⑴、设备价格
(2)、税收、管理费7%1918元 以上四项:雷电感应防护部分工程预算合计:29318元
另外:电子称属弱电设备,较小的浪涌也能将其电子线路击坏,建议对其电源进行整改
1 雷电入侵自动气象站的主要途径
在山西天镇县的一个自动气象站, 站内工作人员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分析及研究, 其得出的结论是:雷电对自动气象站的干扰主要通过蠢到耦合和辐射耦合等方式, 造成自动气象站受到损害或失效。以下是对自动气象站进行观察所得出的主要集中雷电入侵方式。
1.1 直接雷击
顾名思义, 这种方式就是雷电直接击在了设备或建筑上。这种情况的发生虽然很少, 但是雷电还是有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动气象站的突出物体造成危害的。例如:风杆一旦被雷电击中, 就会直接造成气象站设备受损, 从而使数据丢失。
1.2 雷电波侵入
当雷电击中导体时, 会有强烈的电压波和电流波产生, 并由雷击中心点向两侧传播, 当这些电压波或电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气象站的电源线或网络信号线等线路时, 就会使得这些雷电波直接通过这些线路侵袭气象站设备。
1.3 雷电电磁干扰
当雷电在气象站附近放电时, 就会产生一个非常强大的电磁场, 如果自动气象站正好处在这个电动势中, 立即就会感受到它的导体, 这些电动势就会导体立刻传输到站内设备上, 这种情况下也会对自动气象站的设备造成损坏。
1.4 地电位反击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气象站的接地电网中的电阻超标时, 在发生雷电时, 就会有大量的电流传输受阻, 但是当发生雷击事件时, 受到电荷的影响其电位发生浮动, 从而形成高压, 并对设备进行反向传输攻击, 导致设备受损。
2 自动气象站雷电灾害
2.1 以气象站构成角度分析雷电灾害的形成
自动气象站是完全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的一种观测系统。以其构成特点的角度出发, 其雷电灾害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受到设备敏感度及脆弱性的影响, 使得其非常容易遭受雷电感应的侵袭;自动气象站内的线缆错综复杂, 因此很容易传播雷电感应过电压和雷电电磁脉冲。
2.2 以自动气象站的安装环境角度来分析雷电灾害的形成
很多自动气象站为了更准确的收集气象信息, 因此很多都将地址选在比较空旷、凸现的环境中。其中风速传感器, 其安装位置要高出地面10~12m, 其高耸、孤立的状态非常容易形成雷电放电的导体, 破坏气象采集装置。
2.3 以山西天镇县的地理特点分析雷电灾害的成因
山西天镇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 其地形多为山区, 属于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而多雨。据资料统计, 每年山西天镇县落雷数在10万个左右, 属于高雷区。这种自然条件的影响使得, 其自动气象站更容易发生雷电灾害。
3 自动气象站的防雷措施
3.1 针对直雷击的防御措施
针对这种直接雷击现象, 气象站的管理人员和防护人员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和设计方案。考虑风杆防雷措施, 一般情况下, 设计人员会在风杆上安装避雷针、连接导体, 从而实现引雷击电流倾入大地的目的, 达到防雷效果。
3.2 防御雷电波以及电磁波干扰的方法
气象站的设计人员主要是通过供电线、数据线以及信号线等线路的连接从而起到导电传输作用, 所以说, 对2种电波的防御就是对这3种线路进行保护。对于供电线, 由于其线路较长, 因此也比较容易引入雷电波。所以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对供电线路的保护, 可通过安装泄流型保护器对接线位置进行保护;对信号线而言, 可依据其不同的材质, 分别采取电缆敷设和电涌防护与接地装置相连达到防护的目的;数据线, 主要是引入PVC管或设立电缆井或电缆沟, 并做好防雨、防虫、防腐等工作, 从而达到防雷效果。
3.3 地电位反击的防御措施
其根本在于将电流引入大地, 从而避开雷电流对气象站的影响。因此接地防雷装置就是基础, 其关键在于接地电网的质量, 这是由于防雷措施是通过接地电网将电流引入大地的。因此, 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必须将自身的地理位置特点与电路情况相结合, 进行合理的设计, 选择质量较好的防雷地网,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接地网的材质、面积以及电阻等, 从而使接地网能更好的服务于气象站的防雷工作。除此之外, 自动气象站在进行防雷工作时还要安装这些泄流及防雷装置外, 还有对这些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 特别是在雨季要确保其全面、系统、科学的运行, 一旦有问题发生, 及时处理, 保障其处于良好的状态中运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 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建设是一项复杂、专业性强、危险性高的系统化工程, 应以预防为主、安全可靠为原则, 长期坚持, 并在工作中将自身特点同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等技术相结合, 不断的完善, 归纳总结, 合理安排防雷措施及防雷工作, 从而确保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安全, 确保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国晋, 邬铭法, 孙荆茶, 等.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浅析[J].大众科技, 2010 (03) :94-95.
【关键词】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区;雷电防护
引言
最近几年,对气象部门在气象信息系统进行雷电防护的工作上,我们国家逐渐开始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我国在很久以前就在许多领域都采取了雷电保护措施,比如说:气象卫星通信、局域网络、宽带网络、可视会商等信息系统,甚至还有在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站等,可是,这样做的效果并没有什么成效,在近两年里,我国还是时常遭受雷电的损坏在气象信息系统的有些设备里,这其中损失最大的是自动气象站。所以我们对雷电袭击气象系统进行研究,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气象信息系统进行雷电防护的措施。
一、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的基本原则
当我们在进行对气象信息系统懂得雷电防雷设计时,应该认真调查气象站周边的地理环境、气象、地质等条件,以及研究在这区域的雷电活动的可循规律,在根据气象信息系统的性能特点再进行全面的规划防护措施。在雷电发生的时会发出一种电磁脉冲,电磁脉冲是一种很强的干扰源,它是属于电磁效应,在闪电时,直接雷击在建筑物的附近和防雷装置上产生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连接导体而形成的干扰,比如部分雷电流、被雷击中的防雷装置的电位升高[1]。对于气象信息系统雷电总的防护技术有:屏蔽、分流、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过电流电涌防护等,我们应该这许多措施的综合进行防护。
二、雷电防护区的划分
对于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我可以从被保护设备的位置以及设备能够承受的电磁场强度,在根据防护要求相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再进行防护区域的划分,所分的区域就是雷电防护区。通常,雷电防护区可以分为5个,分别是:直击雷非防护区、直击雷防护区、第一屏蔽防护区、第二屏蔽防护区、第三屏蔽防护区。
三、气象信息系统的防雷措施
(1)在直击雷防护区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
我们可以在直击雷防护区通过使用避雷带、避雷针以及引下线,它们可以使雷电分流转到地里,用此防护直击雷对气象信息系统的危害。
(2)在第一屏蔽防护区利用屏蔽对雷击电磁脉冲进行防护
对于减低雷击的电磁脉冲的最基本的防护措施使屏蔽,它将有利于降低信息系统的干扰。对于屏蔽是如何形成的,它是通过建筑物中的混凝土中含有的金属构件组成的格栅形的大屏蔽,从而降低雷击电磁脉冲对气象站内的设备干扰[1]。除此之外,电缆的外导体也静电屏蔽作用对内导体,因为电缆的外导体与内导体共同组成电容,这个电容能够将芯线上具有的高频性质感应电荷转入到地,这也可以防止雷击电磁脉冲的干扰程度。由此,我们应该把建筑物内所有线缆的金属屏蔽层,把它们的两端正确的接地,如何要求系统只在一端接地时,这时我们应该使用双层屏蔽电缆,其中对于外层屏蔽我还是要两端接地。对于室外的各种线缆,线缆应该通过铁管或者是敷设在金属槽内而引入,但是铁管或金属槽的两端要放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并且让它们等电位连接。
(3)利用等电位连接进行第二屏蔽防护区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通过等电位连接可以减小电位差,等电位连接的形成是将建筑物内所有金属外露的电气装置以及可导电部分用金属导体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对于等电位连接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总等电位连接、辅助等电位连接以及局部等电位连接[2]。而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等电位连接,它主要是利用各种地网然后采用等电位连接器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如果是在机房或者是电子设备密集的地方,我们还要应该在防静电的地板下敷设等电位连接网,并且还要与建筑物混凝土钢筋中的金属结构的共用接地系统正确可靠的连接;将室内的PE线、SPD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地以及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都应该作等电位连接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做好等电位连接在雷达天线、雷电监测系统、观测场、卫星天线、人影作业系统、自动站、雨量站、预报室和机房内以及值班室内各金属设备外壳。
(4)巧用“雷电防护区”设计安装电源SPD和信号SPD
对于不能直接参加等电位连接的带电体(电源线、信号线),我们可以通过SPD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这样一来,电源线、信号线就变成了等电位连接的组成部分,这样会起到限制瞬态过电压的作用,把电涌电流分走从而起到对信息系统设备保护的作用。
依据我们对雷电防护区的划分,在直击雷防护区与第一屏蔽防护区界面上最好是用Ⅰ级开关型电源SPD,开关可以安装在建筑物的总配电箱旁,这样就可以当作设备的第一级防护在整栋建筑物内;在第一屏蔽防护区至第二屏蔽防护区界面上应该使用Ⅱ级能量稍低的限压型电源SPD,安装地方与上述一样,它可以作为第二級防护对第二屏蔽防护区内的各用电设备;在保护的信息系统设备的旁边应该安装Ⅲ级电源SPD进行保护,将Ⅳ级限压型电源安装在第三屏蔽防护区设备前,这样可以对设备精细保护。
(5)接地系统
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是作为泄放雷电电流的最基本的保障,然而信息系统设备是一类精密、较为敏感的电子器件,因此它对防雷接地有着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地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假如建筑物无基础钢筋地网,则应该采取在建筑物周围埋设人工垂直接地体和水平环型接地体,但是要求其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4欧。
四、结束语
由于气象信息系统的损坏主要时原因遭受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我们应该根据雷电防护区,随时注意直击雷防护,在气象信息系统里,最好的雷电防护方法就是采取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屏蔽、安装多级SPD等措施,如果能将这些措施综合使用,那么将会有更好的防雷效果。此外,我们要经常对气象信息系统安装的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它们正常运行,达到保护的效果,并且对于个别重要的、特别的防雷装置,我们要针对性的维护,如果运到故障,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英]R.H.GOLDE.李文恩译.雷电(下卷)[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2][美]E.A.雷西.仇钰译.电子安全防护手册[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
近年来,全省雷电防护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和建设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穿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社会防灾减灾做贡献为主线,突出规范化管理、工程服务质量,狠抓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和市场开拓,改革工程技术服务,创新工作运行机制,拓宽工程业务领域,狠抓目标落实。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实际,各防雷工程公司坚持用资质优势引导市场、用技术力量服务市场、用品牌质量赢得市场,规范管理工作树形象、规范技术服务促效益,为防雷工程工作注入活力,增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生存能力,工作实绩赢得了各级气象部门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普遍关注。但是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全省雷电防护工作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一、全省雷电防护工作现状
目前,**省气象系统拥有两家双甲资质的防雷公司、15家乙级资质的防雷公司。现以天科公司(甲级)为例,近三年来公司营业总额达450余万元,其中去年工程净收入额约为70万元。在已完成的防雷工程项目中,有易燃易爆场所(71939部队军械弹药库)、高层建筑(如明珠大厦)、通信和监控网络系统(如全省工行金库监控系统)等防雷工程。在近三年内所完成的防雷项目中,直接依靠省防雷中心提供工程项目或者由防雷中心提供检测、验收等优惠措施取得的防雷工程约占75%,约340万元;剩余25%工程总额是公司依靠自我开拓取得,约为110万元,该部分工程防雷中心在检测、验收环节给予了一定的支持。防雷工程的实施与防雷管理、政策等方面支持密不可分。全省气象系统内乙级资质公司业务收入基本情况与天科类似。
二、全省雷电防护工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全省防雷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防雷工程产业的发展距离集约化、科学化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问题如下:
(一)公司运行机制不灵活,影响市场竞争力。以天科公司为例,作为**省气象局投资的国有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在人事、编制、财务管理等方面却按照省局事业单位的要求管理,不像社会公司灵活、方便,根本无法与社会防雷公司在市场上竞争抗衡,有相当部分工程均由于机制等原因而无法承接,近三年来因此而流失的防雷工程初步估算为数百万元。
目前天科公司所实施的防雷工程,95%以上是在济南市区内完成,由目前机制所带来的工程领域具有相当的局限性;而各市县普遍存在一类防雷工程项目,部分乙级资质的单位也展开了设计、施工工作,这属于违规行为。一方面市级乙级资质公司超范围违规经营,另一方面省级甲级资质公司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天科公司迫切需要与地市展开合作的好机制。
另外,在事业单位管理机制下的企业——全省各防雷工程公司运行起来非常困难,也严重影响了公司人员的工作热情,公司应当寻求一种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运行机制。
(二)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目前公司防雷工程设计专业人才短缺,严重影响公司的技术发展;市场开拓型人才不足,影响了公司的市场开拓;科技领军的复合型人才贫乏,影响了公司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并且公司没有自己的施工人员,工程施工时需要依靠外聘人员或与社会防雷公司合作才能完成,公司人员的缺乏及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三)注册资金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目前天科公司注册资金仅50万元,距离甲级公司要求的150万元注册资金相去甚远。另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公司不具备参与50万元以上防雷工程的招投标工作的资格,也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四)防雷管理工作不到位,影响公司的工程总量。主管机构对防雷装置安全技术检测、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图纸审核及竣工验收等各方面的综合执法检查不严格、管理不到位。以济南市为例,约90%的新建建筑物均避开防雷检测、验收,**备案的外系统防雷公司,在实施的雷电防护工程项目时,基本没有申报设计审核及竣工验收,严重影响着雷电防护工作的开展,并可能导致相关气象主管机构承担不作为的责任。
(五)防雷宣传力度不足,地方单位人员思想不重视,影响公司的工程开展。社会上个别单位和个人不知道气象主管机构是法定的防雷主管机构,防雷减灾意识不强,雷电防护意识不足,认为开展防雷工程没有必要,而且部分民营企业、房地产商不配合防雷中心进行防雷检测、验收,部分防雷装置长期无人管理和维护,不合格的防雷装置和设施较多,避开防雷装置的安装和防雷工程的实施,造成潜在的防雷工程消失,影响了公司的长期发展。
目前天科公司及全省各市防雷工程公司均存在宣传经费严重不足,规模小(没有集约化发展)、无知名品牌等一系列不利因素,需要妥善解决。以天科公司为例,目前在济南市还有相当单位、企业对天科公司没有印象,因不了解、不熟悉从而产生的不信任也使得相当部分防雷工程与天科无缘,阻碍了天科公司发展。这种现象在全省各地市防雷工程公司均普遍存在。
(六)地方相关机构不配合,影响公司的市场开发。济南市建委以他们早已开展防雷图纸
审核和竣工验收程序为借口,迟迟不让气象主管机构进入新建工程流程,导致气象部门防雷管理及技术服务工作开展困难,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防雷验收量的减少,防雷工程量的降低,严重削弱了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管力度。
(七)公司的局限性及无自主产品,影响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外系统的五家双甲公司在济南均设有子公司或相应机构,并在全省多个地市设有办事处。天科公司与这些公司相比,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员和管理都没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全省各公司没有自己的防雷产品,需要代理别人产品,造成在与外公司竞争时没有任何价格优势,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系统外防雷公司经常利用天科此项弱点,采用超低价格的恶性竞争方式去掠夺防雷工程,造成天科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逐步下降。
三、发展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
公司未来应当向做大、做强、做专三个方面进行发展,即要求公司规模大、整体实力强、技术力量专。
结合目前公司实际情况,天科公司要想做大做强做专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通过与各市地气象部门防雷工程公司合作,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路线,即在全省各市设立分公司(子公司),集中全省气象部门防雷工程公司优势力量,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全省气象系统一家人以及得天独厚的防雷管理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天科公司如果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并在相适应的机制、政策配合的情况下,公司的营业额应在1000万元以上。
过去两年内,天科公司也有过与基层(如禹城、五莲、东平等)及外系统防雷公司合作的经验,就目前情况看来,效果良好,所实施的防雷工程用户均反应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机制
全省防雷工程公司目前的运行机制不仅在市场开拓上有着相当强烈的限制性,并且在市场范围也存在相当的局限性。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要务。公司采用集约化发展模式,应首先建立以下三方面的运行机制:
1、人才机制。公司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将在如何管理及更好的运作发面产生全新的问题和矛盾,寻求顶尖的管理人才是解决这些新问题、新矛盾的有效办法。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是否可以采取引进外系统的顶尖管理人才协助管理公司,聘用优秀的业务人员协助更好的开拓市场的方法,与此同时,公司现有人员在工作中也不断吸收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办法,从而更好的促进公司发展。
2、财务机制。天科工作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财务机制却采用的是省局事业单位的要求办法,事实已经证明,这种财务机制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天科公司如果在正常纳税的基础上采取一种更为灵活的财务机制将加快公司的前进脚步。
3、奖励机制。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如果一味按照“阳光工资”去卡去套是非常不合理的。作为市场运作的公司应当具有一定的奖励机制。
如果采取集团公司的发展模式,则年终应对经营业绩良好的分公司经理按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对分公司员工也应具有一定的奖励措施。如全年任务超额完成,应对公司总经理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措施,公司员工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促进公司发展。
(三)加快工程人才建设,推动公司长远发展
公司目前的人才匮乏,也是近年来公司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人才的匮乏使得公司在各种日常工作中均是处于一种疲于奔命的状态,应当加强雷电防护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如果采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模式,通过在全省各市地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将全省防雷技术人才进行整合,让全省防雷技术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当某一子公司需要政策、技术支持与帮助时,总公司可以给予大力支持,人员不足时,也可临时调配,总公司成为各分公司的坚强后盾。
(四)生产自己的防雷产品
纵观所有外系统甲级资质公司,均是集防雷产品生产、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与一体,拥有自己的防雷产品不仅具有了价格优势,更在一定层次上提高了公司整体实力及市场竞争力。
去年**省气象系统防雷工程净收入为4914.4万元,截止目前,今年全省工程净收入已达3539.90万元。从上述净收入情况进行分析,每年**省气象系统防雷工程公司所使用的防雷产品应当不少于3000万元,所使用的防雷产品的数量是非常巨大。
鉴于目前气象系统对全省雷电防护工程具有管理职能的大好时机,全省使用防雷产品的数额巨大,如果生产出具有自主产权、质优价廉的防雷产品,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公司自身实力,还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打出天科公司自己的一片天地。
就现阶段而言,主要是通过与部分防雷产品生产厂家的合作来实现,已经有部分厂家愿意与天科公司合作,并同意天科公司占51%的比例,但必须满足其产品在全省范围内占据一定数额的市场比例。
(五)加大市场宣传
应当通过电视广告、气象短信、广告牌等各种宣传手段,对防雷减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宣传,在防雷减灾意识深入人心的同时,也加强对天科公司的宣传,增加天科公司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从而促进天科公司的整体发展。
(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法规建设是坚持依法行政的根本保证,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有效的保证防雷工程工作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11号)、《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10号)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已经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防雷法规体系。在今后工作中还希望济南市人大尽快出台针对性更强的地方性防雷法规,争取济南市建委相关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政策法规来保障防雷减灾工作的整体前进,从而保证防雷工程的顺利开展。
在争取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还必须加大执法力度。气象、安监、建委等相关管理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肃查处违反防雷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对防雷安全责任事故的执法检查力度,把日常执法和防雷安全检查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执法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各种防雷安全隐患,维护防雷工程和产品市场的规范,确保各项制度得到落实。
与此同时,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备案公司的监管力度,在对其资质进行年审的同时应对其所实施的防雷工程是否申报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一并进行年检,督促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操作。
为切实做好执法工作,应当建立专职的执法队伍,每年执法队伍应具有一定的成功执法案例的数量,充分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并可以将执法工作的力度及效果列入目标考核。
(七)加强职能部门联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目 录
安全培训制度
自检巡查制度
防雷装置维护保养制度 防雷档案管理制度 交接班制度 定期报检制度 事故报告制度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河南省《防雷减灾实施办法》和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雷减灾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公司雷电防御管理,有效预防雷电引发的事故,减轻雷电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安全培训制度
一、公司要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进入操作岗位。
二、对于电工、金属焊接、切割、锅炉、压力容器、等作业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准许持证上岗。
三、在采用新方法,添设新设备,调换工人工作岗位的时候必须对工人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四、公司建立安全活动日和班前班后安全例会制度。对职工进行经常 的安全教育,并且结合文化生活,进行各种安全生产的宣传活动。
五、五、经常对职工进行用电、防雷、消防知识教育,使每个职工均能熟练掌握所用器材的使用。
六、组织好用电、防雷、消防演练,提高技能。
自检巡查制度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加强防雷装置的安全监察力度,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防雷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二、操作人员负责公司电气、仪表、配电设施,通排风装 置及建筑物的巡查管理,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三、操作人员负责配电室的安全装置,变压器、避雷装置 及用电设备上的负荷行程限制装置等的巡查管理工作。
四、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五、防雷操作人员,每天对运行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对设备 安全运行负责管理,并做好记录。
六、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每天深入作业现场检查、及时 整改事故隐患,积极督促有关人员做好防雷设备安全装置的维护保养工作,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七、每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活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组织 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
八、严格劳动纪律和工艺操作,制止违章违纪行为。消除用 电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
防雷装置维护保养制度
为加强防雷装置安全维护保养,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班前检查保养:要求操作工班前对设备的润滑、运转系统、操纵机构等定点部位进行检查,加油、紧固松动部件,确认无问题后,再开动设备,同时在“交接班记录”中填写检查记录。
二、操作工要严格执行《防雷安全操作规程》,坚守岗位职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协助维修工修理,因故障停机维修须在“交接班记录”中填写故障停机记录。
三、下班前要认真清扫设备,擦拭清洁。每周末班要对设备彻底清扫、擦拭,按照“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四项要求进行维护。
四、维修工每周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工作,车间设备管理员根据日常检查记录的情况,安排维修工每周实施周检。对设备进行局部或重点部位拆卸和检查,彻底清洗内部机件和外表。疏通油路,清洗或更换油毡、油线、滤油器等,调整配合间隙,紧固各部位,清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完好运转。
防雷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防雷技术档案的管理,确保技术资料的齐全、完整 和准确,发挥技术档案在生产、基建中的作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制定本制度。
一、技术档案指本单位的防雷生产技术、基本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归档保存的各种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等技术文件材料。
二、技术档案工作是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必须将技术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纳入各室责任范围,工作程序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进行严格考核。
三、各部门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必须按一个技术项目进行配套,加以系统管理,组成案卷,填写保管期限,注明密级,经技术负责人审查后,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人不得据为已有。
四、技术档案应分类编号和必要的加工整理,排列整齐。
五、已归档技术图纸、说明书的修改,补充应先请示领导,履行审批手续。
六、建立技术档案的收进,移出总登记薄和分类登记薄,及时登记。每年年未,要对技术档案的数量、利用情况进行统计。
交接班制度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加强防雷设备安全监察力度,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交接班工作必须严肃认真,交接班记录妥善保管。
二、交接班必须做到:
1、交清当班记录、设备、安全以及处理情况。
2、做好各项生产(工作)准备,为下一班创造条件。
3、提出建议,共同商讨,搞好工作。
三、接班者必须做到:
1、提前到岗位,认真阅看交接班记录的各项内容,写出意见和评语,做到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2、接班中发现问题要共同商量,解决不了的及时报告当班领导。
定期报检制度
一、在用防雷装置定期进行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全部检验。
二、运行检验及内外部检验由用户向安全、气象、电力部门提出申请或由安全、气象、电力部门向用户下达检验通知;
三、检验时,用户应向检验员提供以下资料:(1)防雷装置运行登记证、质量证明及有关材料等。(2)防雷装置运行记录、事故记录、维修改造记录等。
四、检验员按商定检验时间进行检验。
五、检验结束后,检验员应出具检验报告,用户应按商定时间到安全、气象、电力部门交纳检验费,领取检验报告,按报告要求进行整改,将报告存档备查。
六、停用锅炉如需重新启用,应向锅检所提出申请,锅检所派检验员进行内外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启用。
七、在用防雷装置的修理改造需在定期检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报检。
事故报告制度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雷安全设备管理的法规政策,按规定程序投入使用,并定期进行检测、维护、保养,保证安全可靠
二、对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治理,一时难予治理的,要采取防范监护措施,同时要积极防止新的隐患形成。
三、防雷使用和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上级安委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气象部门备案。
四、防雷使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组织抢救,按规定立即向上级安委会和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气象部门报告,不拖延隐瞒,不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私自处理。
五、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生产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做到事故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公司主管部门的正职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三、对公司重大事故或了现重大险情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或指挥不当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对发生伤亡事故隐瞒上报、谎报、虚报的公司将对生产安全责任人追究领导责任。
四、对公司连续发生重大、特大事故的或事故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极坏的净按照有关规定加重处理有关责任人。触犯《刑法》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刑事责任。
摘 要: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智能化在通信设备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各种先进通信设备对过电压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因过电压及其所产生的过电流对传输线路、通信设备和人员造成的危害。本文重点介绍“整体防御、综合治理、多重保护”的防范原则,力争将其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点。
关键词:通信设施 防雷措施 降低危害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智能化在通信设备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各种先进通信设备对过电压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雷电在电源线、信号线、天馈线等上感应的瞬间过电压造成的危害时常发生,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因过电压及其所产生的过电流对传输线路、通信设备和人员造成的危害。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少危害,国际电工委员会已将雷电灾害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击、感应雷击、电源尖波等瞬间过电压已成为破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从大量的通信设备雷击事例中分析,专家们认为:由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是通信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了解了它的形成过程,寻求有效地防护措施才能减少雷电带来的损失。根据气象观测,地球上每秒钟要出现大约100次左右的闪电雷击。按照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通信大楼一般都安装有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带,并且均采取了联合接地的方式。从形式上看,它已具备了良好的防雷和抗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然而通信设备为什么有时还会遭受过压过流而损坏呢?甚至还会对操作维护人员的人身构成威呢?这是由于当发生雷电时,带电的云层会在通信设施的天线上产生感应电荷或雷电感应通过通信和电力线路侵入,如果天线和通信线缆与大地之间直流通路不畅,就会由于感应在天线和线缆与大地之间产生高电位而引起过电压,致使通信设施无法承受强电流的侵入而损坏,甚至会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随着长江通信建设速度的加快,先进通信设备在长江通信网的大规模应用,单一的防护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通信网络安全的要求,我局也加大了对防雷接地系统的投入,防护体系也日趋完善。防护体系已从单一防护体系转为多级防护,多级防护包括防直击雷、防感应雷电、防地电位反击引起的瞬间过电压影响等多方面的防护,应根据数字程控、数字微波、VHF、光电传输、交直流电源等所有微电子设备的不同功能、不同受保护程度确定防护要点和保护等级。根据雷电引起瞬间过电压的危害的可能侵入的通道,从电源线到数据通信线路都应该做到多级保护。为此我们应采取的防范原则是“整体防御、综合治理、多重保护”,力争将其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点。
一、通信设施的防雷措施
通常来说,避免建筑物及设备遭受雷击的方式大致有四种:①疏导,即将雷云中的电荷通过引线疏导至大地,避免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电流流经建筑物或通信设备,从而使建筑物或通信设备免受雷击。②隔离,即将雷电所产生的过电压和被保护物隔离开来从而避免雷击。③等位,即将铁塔地、天馈线地、设备工作地、建筑物的公共地等置于等电位上。④中和,即释放出异性电荷和雷云中的电荷进行中和,从而阻止雷电的形成。根据以上的四种避雷方法,具体到一个通信工程的防雷电过电压来说,其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外部防护
1 RBN-DGPS系统原理和构成
RBN-DGPS即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 (Radio Beacon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 System) , 是一种利用航海无线电指向标播发台播发DGPS修正信息向用户提供高精度服务的助航系统, 属单站伪距差分。
RBN-DGPS主要由基准台、播发台、完善性监控台和监控中心组成。
1.1 基准台
基准台由二台高性能的GPS接收机和二个调制器组成。接收天线安放在位置已精确测定的点上, 通过跟踪视野内的所有卫星, 计算出相对于每颗卫星的修正信息, 按规定格式送至调制器。调制器采用最小移频键控 (MSK) (Minimum Shift Keying) 调制方式将接收机送来的修正信号调制到无线电指向标载频上 (频率283.5~325.0k Hz) 。
1.2 播发台
播发指向信号, 依规定的强度和速率播发DGPS修正信息和指向标状况及基准台状况信息。
1.3 完善性监控台
完善性监控台由导航GPS接收机、指向标接收机和完善性监控计算机组成。其功能为:监测GPS系统的完善性和播发的差分修正值的正确性, 计算并登录系统运行数据的统计结果。
1.4 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的功能是监测、控制各RBN-DGPS站的工作。
2 RBN/DGPS台站雷电防护
雷电对自然界的危害是巨大的, 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严重。据统计, 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800万次闪电, 每秒钟有近百次雷电奔驰入地, 每年受雷害损失达10亿美元之多, 仅在我国每年受雷害而伤亡人数就达l万人以上。而我国沿海更是雷电的重灾区, RBN/DGPS台站设备遭受雷击现象屡有发生, 严重时致使台站设备损坏而无法正常开机也发生多起。如何保障台站设备免遭雷击, 已成为台站管理部门、科研部门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通过对我国大量导航台站 (包括RBN/DGPS台站) 遭受雷击的情况分析, 发现许多共同问题:
(1) 铁塔及天线系统受击;
(2) 发射机、GPS接收机、计算机、打印机等受击;
(3) 电力输变线路被击;
(4) 建筑物及家用电器受击;
(5) 电话机、MODEM等通信设备被击。
雷电防护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从防雷、引雷、接地、保护等多种渠道整体考虑, 防止和抑制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 采用科学手段进行台站雷电防护。
随着台站高科技、高集成度设备的增多, 如GPS接收机、计算机以及通信设备的大量使用, 雷电以及操作瞬间过电压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而以往的防护体系已不能满足RBN/DGPS系统发展之安全要求。现应从单纯一维防护 (避雷针引雷入地==无源防护) 转为三维防护 (有源和无源防护) , 包括:防直击雷、防感应雷、防雷电电磁感应, 防地电位反击以及操作瞬间过电压影响等多方面作系统综合考虑。
2.1 RBN/DGPS台的防雷原则
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接闪引入地下泄散 (外部保护) ;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波 (内部保护及过电压保护) ;限制被保护设备上浪涌过压幅值 (过电压保护) ;这三道防线, 相互配合, 各行其责, 缺一不可。
2.2 RBN/DGPS台站的防雷设计
雷电主要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RBN/DGPS台站的大多数天馈系统采用了双铁塔T型和伞形天线, 高度一般在30~40米之间, 它是雷击的主要目标。然而目前台站的天线 (已有较完善的避雷设计) 及接地系统 (接地井、地网) 性能良好, 能保证使雷电迅速泄入地里, 从而使机房等免受雷电的直接袭击 (设备机房处于天线的保护角内) 。机房外墙还加有屏蔽网, 这对于雷电及雷电脉冲的防护效果较好。
3 对感应雷的防护
3.1 电源防雷 (配电系统)
雷电侵害主要是通过线路侵入, 按国家规范, 配电系统电源防雷应采用三级防护。即:从市电 (经过高压变压器后) 到台站总配电盘的入口处加装电源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防护, 抑制雷电从高压串入传输线路;第二级防护安装在机房配电柜 (箱) 入口处, 用于保护机房内的空调、照明等用电设备;第三级防护用于保护最终的设备, 将其安装在交流稳压电源的前端, 对交流稳压电源、UPS以及GPS接收机、计算机 (显示器、打印机) 、发射机等进行防雷保护, 以确保在雷电存在时, 设备能正常工作。
实施电源三级保护, 目的就是用分流 (限幅) 技术即采用高吸收能量的分流设备 (避雷器) 将雷电过电压 (脉冲) 能量分流泄入大地, 达到保护目的。
电源三级防雷保护情况, 参见图3。
3.2 信号系统防雷
与电源防雷一样, 信号线也需要进行雷电保护。这里所指的信号线是指同机房外部有联系的信号线, 如GPS天线的馈线、发射机到天调的射频输出电缆、电话线、DDN通信线等等。信号系统的防雷参见图4。
RBN/DGPS台站因设备差异, 信号线的情况略有差别。现将RBN/DGPS台信号线分类如下:
(1) 电话线及数据通信线;
(2) 同轴电缆避雷器;
(3) 发射机输出控制线;
(4) 天线底部避雷器;
(5) RS232接口数据线保护。
3.3 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 在于减小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防止雷电反击。将机房内的主机金属外壳, UPS及电池箱金属外壳、金属地板框架、金属门框架、设施管路、电缆桥架、铝合金窗的等电位连接, 并以最短的线路连到最近的等电位连接带或其它已做了等电位连接的金属物上, 且各导电物之间的尽量附加多次相互连接。
3.4 金属屏蔽及重复接地
【关键词】防直击雷;天馈线路防雷;信号线路防雷;防地电位反击;接地
国际电工委员会将雷电灾害称为“信息时代的公害”。广播电视系统正在向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雷电电磁脉冲干扰对广播电视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广播电视系统损坏也很大。
造成雷电灾害的原因很多,以下几种原因较为突出。一是摩天大楼引起的。现代化的城市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造成雷电击穿空气的距离缩短,因为雷击的概率与建筑的高度成正比,所以雷击概率加大。二是天气变化引起的。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现象增多,使城市的大气环流形势出现了新特点,夏季雷暴期延长。三是微电设备的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侵入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微电设备的应用广泛,城市通信电源大幅增多,城市电磁场发生变化,特别是微电子产品普遍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力差,容易遭受雷电侵袭,其中电脑网络、通讯指挥系统和公用天线都是重灾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越发达,雷击对人们的威胁就越大。本文主要从广播电视系统的雷电防护进行阐述及其应采取的措施。
雷击危害可分成三种: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浸入。一般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强大的电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和脉冲电压却能潜入室内危及电视、电话及联网微机等弱电设备。
为了防止雷击灾害,我们必须依据“综合治理,整体防御,多重保护,层层设防”的原则加强广播电视设备的防护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防直击雷
由于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接收和传输转播设施大多安装在高山、高楼、高架铁塔上,因而遭受直击雷的概率较大,通常采用的措施是架设一定高度的避雷针,通过避雷针把闪电引到接闪器上,而后把闪电传导入地。把直击雷的能量耗散到地下,从而保护了地上的建筑物。
由于避雷针的缺陷,对于受避雷针保护的各种发射、接收天线及建筑物内的设备,必须安装相应的电子避雷器,尽量减小地网地阻,楼顶上的各种管道、金属缆线外皮等必须用足够粗的导线连接,并与避雷带焊接好,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环向垂直距离应小于12米,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设备均应连到环上,尽量减少由于避雷针引雷时产生的二次感应雷击对广播电视设备造成的损坏。
2、天馈线路防雷
户用天线、共用天线、电视接收卫星地球站、电视发射机等,由于对收发信号的需求特点,天馈系统大多安装在高楼顶、高架铁塔上,电子设备由天馈系统引入遭雷击机率很大。
由于雷电流冲击波的主要能量分布在40khz以下的频域,而广播电视信号能量分布在几百千赫以上频域,应采用集中或分布参数元件构成高低通滤波器组合网络将雷电冲击波和有用信号截然分开,解决宽频带、大功率、低损耗、快进响应等长期困扰光电天馈防雷难题。
3、信号线路防雷
广电系统中,天线放大器、应用电视、电视摄影机、电视接收机、计算机等往往使用同轴电缆、带状电缆等金属信息传输线,及时埋地传输电缆也常出现雷击故障。所以要加强对电缆的屏蔽,电缆外金属皮进行良好的接地,通过串联信号电子避雷器进行信息与雷电通道分离,在设备入口处截断雷电浸入波。
4、防地电位反击
由于避雷针引雷入地也会在接地提出产生大于1KV以上的冲击过电压,而土壤的冲击击穿场强约为200-1000 KV/m,平均值为600 KV/m,因此在接地体3m以内的土壤会产生大的新冲击电流。更远处则会由于土壤的暗流及各种地下管道、导体的传感诸多原因,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为了防止地电位反击,主要是防雷地、工作地、保护地等地系统连接成一个接地网形成等电位。
5、接地
机房的各种地线间及地线与大楼结构主钢筋之间,必须进行有效连接。全部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当雷电引起地电位高压反击时,整个大楼及机房呈现系统等电位,防雷系统呈现工作状态,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6、综合性防雷电
综合性防雷电是相对于局部性防雷电和单一措施防雷电而言的,要考虑多种因素。除了考虑广播电视系统的结构以外,还要考虑周围的天气条件和防护区域的雷电规律,确定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等级和主要技术参数,采取综合性防雷措施。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供电系统的防雷。平时应注意对防雷技术的维护,定期对接地电阻的测量。尤其是雷雨季节,加强对防雷系统的维护,发现原因及时处理。
在直击雷的防护过程中,需要加装单支或者多支独立的接闪杆,以此来确保接闪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制订雷电防护策略时,除了借助设备中独立的接闪器之外,还要在合适的部位加装单支接闪线。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对直击雷的防护效果,还可以将符合结构要求的设备安装到整个系统之中,如GB50057—接闪器等。接闪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只能对三维空间区域进行保护,在二维平面的保护上几乎无法发挥保护作用。另外,在接闪器接地系统安装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在接地电阻的选择上一般不会超过10Ω,在独立防雷设施、钻孔以及管道等结构的设置过程中,它们之间的间距需大于5m,与行人通道之间的距离要大于3m。
3.2电源系统的防雷策略
在煤矿发展过程中,对电源线路的设置主要分成地面和井下两部分,因此,在雷电安全防护的研究方面,也需要从这两方面进行考虑。下面以A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例,对实际安全防护操作进行深入解析。3.2.1煤矿地面电源设备雷电防护策略煤矿电源系统的接地形式主要以TN-S为主,并设置四级防护。在电源一级防护过程中,波形选择主要以8μs/20μs为主,导线容量在100kA左右,波形为10μs/350μs,并配有A、B两级电源保护器,以此来确保雷击电压不会超过6kV;在电源二级防护之中,主要是针对TN系统来设计,最合适的波形为8μs/20μs,通流容量也应该保持在60kA左右,并保证雷击过程中线路残留的雷击电压不会超过4kV;在电源三级防护过程中,在波形的选择上与以上两级相同,但在通流容量上,需要保证大于20kA,并确保雷击电压不会超过2.5kV。3.2.2井下电源设备雷电防护策略井下供电系统中的电源线路具有较高的特殊性,在对雷电防护策略进行选择时需要注意:在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中,SPD启动电压与漏电压等的选择十分关键,例如在660V供电电源系统防雷上不能选取常规的避雷器,否则会导致避雷器长期处于导通状态,最终引起异常供电现象的出现。一般来说,SPD保护必须是多级的,促使专业的避雷器可以安装到各种变电所之中,还可以将专用避雷器安装在矿井变电所的配电端和出线端。图1是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井下电源设备雷电防护示意图。由于SPD的作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各级数据就能通过放电电流计算得到,从而满足雷电防护标准,实现SPD可靠性的有效提升。除了上述策略之外,在供电线路防雷过程中,需要对避雷器进行防潮、防水等处理,增强整条线路的防雷效果。在使用避雷器时,需要保证启动电压不低于1.15U0,通流容量也要大于20kA,接地面积要大于25mm2。
3.3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策略
在传输信号线路选取过程中,需要对屏蔽线进行合理控制,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屏蔽层在煤矿入口位置的选择更加合理,为接地电阻的确认提供基础。而在井下分站线路的确定上,应该将避雷器信号SPD1安装在分站总线的前端。对于井下监控和连接口的主线路,还需要将主控端接口形式信号设置于设备前端,增强SPD2信号的使用强度。之后再根据服务器和交换器的相互作用,对SPD4进行合理安装。图2是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整体雷电防护设计图。另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端口数量也应该与多口端的接口型号保持一致,并通过保护器的安装降低雷电对其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要确保SPD3和SPD4具有较宽的频带区域,可在系统自动恢复过程中迅速做出响应动作。这样,即使遭受到多次雷电攻击,依然可以确保避雷器的循环使用,提升整个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设备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3.4静电防护对策
由于煤矿生产中的瓦斯和粉尘较多,很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静电问题,对煤矿正常生产影响十分严重。因此,相关企业需要提高对煤矿静电防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煤矿安全制度,如果相关工作涉及到用电雷管的使用,应该在整个电雷管库内对静电防护装置进行全面安装。除此之外,还应该对阻燃非铝电缆及静电装置进行合理选择,防止工作过程中静电现象过于严重。为了防止静电现象的出现,还可以对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设备和元器件进行电气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电气连续的整体。
4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雷电安全防护十分重要,可为整个煤矿的自动化生产提供有效保障。在实施煤矿雷电安全防护综合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煤矿所处的地理特征、气象等进行深入了解,保证煤矿周围地质勘查工作的全面性和精确性,从而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罗玲.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问题的分析及提升策略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8):42.
[2]赵献平.广播发射台站危险因素和不安全行为原理与维护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1):91-92.
【雷电防护设计方案】推荐阅读:
煤矿雷电防护设计方案05-24
雷电颂教案教学设计05-24
预防雷电的安全知识06-04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07-23
雷电的基本知识10-03
小班安全教案防雷电10-26
学校防火、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06-17
我的青春,风雨雷电作文11-02
箱变防护施工方案06-02
企业安全防护方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