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管理者工作心得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管理者工作心得(共11篇)

基层管理者工作心得 篇1

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总书记对“中国梦”作了深情的阐述。至今迎来伟大祖国成立64周年之际,经过半年多的践行,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国之梦的深层含义,也明白了在自己的岗位上要更加严格要求,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企业的辉煌,身体力行,鞠躬尽瘁。

一个人需要梦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需要梦想。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民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努力,勇于奉献,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的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要具有奉献的精神,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以实际行动来贯彻落实中国梦。事实证明,不折不扣完成分内之事,不自觉中也就做了一名好党员,也就为党旗增添了光辉。

古语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华复兴的梦想添砖加瓦。

作为企业的职员,首先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心态:什么样的心态才是好心态?其实心态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在学习求识之时我们要有一个“空杯的心态”;在得意之际我们要有一个懂得居安思危的“谦虚的心态”而在我们工作之中要有一个“高度负责的心态”。好的心态可以引导你正确的开展你的工作。常言道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大到对社会,小到对我们的集体对我们的工作亦或是对自己的家庭都将是一种危害,没有责任感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也不会使自己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在好的心态下我们才会很自然的接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会把问题困难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做有价值的事情是必须经历挑战的,战胜了困难,我们的工作自然就会慢慢有声有色。在好的心态的基础上要对所任职位有全面的了解,知道自己需要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哪些事情,对于工作要掌握哪些知识,了解些什么内容,对工作要有个完整的规划。对工作要不懈的努力,坚持自己。同时要有钻研的精神,勇于尝试不要错过每一次升华自己的机会,俗语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工作中我们还要具备另 “正确的事业观与求知上进的心态”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促进个人发展、求得长足进步的取胜之匙。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工作是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的应变能力,决断力,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里得以展示。工作不仅能赚到生存的物质需求,同时也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拓展我们的才能,培养我们的合作能力,提升我们的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犹如古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世事沧海桑田,知识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自己,要用与时俱进的素养去提高工作能力,要自觉加强学习。工作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惟有靠刻苦学习,长期积累。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才能创造新业绩。

另外,作为企业组织中的一员,我们要不断掌握更好的,团结、合作能力。:“只有团结才会产生无坚不摧的力量”工作中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使工作健康良性发展。我们尽力去增进团队彼此间的沟通,良好的沟通能促进相互理解并发展关系,正确传递信息,消除障碍。在同事间要以沟通促进友谊,增进了解,增加互信;以谅解促进合作,珍惜缘分,相互补充,奋发进取,多一份宽容,多些帮助,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精诚合作,奋斗的目标方向一致才能有更高的发展。

作为企业基层的管理者,平时工作中难免要受点气、受些委屈,这就需要我们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想得深些,说到底是要有度量,要大气,容得下人。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既要有目标、方向,又要不怕受挫折、伤面子,应当把个人看淡些,把事业看重些,努力干成事。把握时机,掌握分寸,对纷繁复杂的事情应当细思量,不急不燥,寻找好切入点。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努力了,用心了,始终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一颗负责任的心态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使得企业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面对新局势、新要求,我们需要立足本职工作,端正态度,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够履行好职责,负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我们不能因多而倦怠,因小而松懈,因重而退却,因苦而埋怨。

基层管理者工作心得 篇2

1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1 体系文件的编写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 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核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 首先应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作为基层疾控中心, 我们依据GB/T15481《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制订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并作为质量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1.2 领导牵头, 全员参与领导重视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 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最关键的因素和先决条件。

因此, 无论是领导层还是一般员工, 都要参与到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来, 领导层起决策、支持、协调作用;群众则出谋划策、各司其职、共同协作。中心将一把手确定为本单位技术负责人, 中心副主任为质量负责人, 并设立有两名内审员, 各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相关科室技术负责人, 每个业务科室确定一名业务能力强且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为科室质量监督员, 负责跟踪科室业务活动全过程, 要求发现不合格现象能及时向科室领导反映并采取纠正措施。

2 质量管理体系的维系和有效运行

2.1 体系文件的宣贯

体系建立后, 除培训内审员外, 对领导层的培训、中层干部的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只有使更多的人能从较深层次来理解、领会标准要求, 掌握操作方法。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应该遵守的工作程序, 才能使体系运行较快纳入常规。所以必须在体系正式运行之前对全体员工进行体系文件的宣贯。中心利用每周四单位的固定业务培训时间由业务科统一安排上课培训及考核, 将三大体系文件知识宣传贯彻下去, 使中心全体职工基本做到了熟悉并理解中心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权限、熟悉与本岗位工作有关的准则、文件、标准规范等。

2.2 定期开展质量体系的审核、评审工作

定期开展质量体系的审核、评审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标志, 也是不断发现问题、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基础。它包括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1) 强化内部审核,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持续符合要求:内审工作的目的是审核疾控机构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手段, 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实验室内审是管理体系自我完善的有效手段, 有利于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 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中心按照体系文件要求, 每年开展一次内部审核, 涵盖质量体系13个要素, 由获得内审员资格的人来承担, 其实施按照首次会议、现场审核、碰头会、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及召开末次会议的程序进行。内部审核通过与受审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交谈、查阅文件、现场检查、调查验证等方式进行。对于发现的不合格项, 立即运行“不合格工作控制与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制定切实有效的纠正措施, 并实施跟踪审核。 (2) 认真做好管理评审, 确保管理评审的有效性: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之一, 是最高管理者为了解、促进、改进本组织质量体系运行的主动行为, 是发现质量体系存在问题并进行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该项活动应由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 中心各科室负责人及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管理人员均参加。参会人员对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时行充分讨论、认真评审, 对存在或潜在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期限。从而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进而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2.3 有效实施日常质量监督管理

质量监督工作是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疾控中心根据各项具体工作需要及不同专业领域要要求, 设置相应数量的监督员, 日常工作中, 监督员认真履行职责, 对检测现场实施监督, 重点监督人员资格及资格保持情况、熟悉作业指导书及执行情况、检验规程/规范的符合性, 设备操作情况, 环境、设施的符合性, 样品标识情况, 样品制备及试剂和消耗性材料的配置情况, 抽样计划及执行情况 (抽样计划在现场能否获得) , 原始记录及数据的核查情况, 结果报告的出具情况等, 对发现存在的问题, 进行监督记录, 并责令立即改正。通过日常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使质量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得到维护, 检测质量得到监控和保证。

2.4 积极参加能力验证, 提升实验室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

能力验证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是否有效的手段之一, 有利于纠正或证明实验室的检测结果, 有效消除偏差, 对分析结果起到校准和复核作用, 参加能力验证活动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补充, 是评估实验室质量控制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首先, 单位内自上而下经常开展比对实验 (多为盲样比对) , 可加强和考核实验室检测能力, 也是上级质检机构对基层实验室资格认可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 同级之间开展横向比对、实验室自身开展纵向比对是室间质评的一个有效补充环节。通过能力验证, 可以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检测工作的能力, 正确评估实验室自身检测技术和检测质量, 还可以增加客户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

2.5 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人员是实验室最宝贵的财富, 而人员素质和水平对实验室至关重要。中心对从事检测检验的所有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并考核, 对所有从事检测及仪器操作的人员要求持证上岗。为加强检测人员队伍建设是, 保证人员知识更新, 业务技术能力不断提高, 中心实验室对各级各类人员保持着常年持续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以确保检测人员的检测技能和水平不断提升。

3 质量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将质量管理变成一种习惯”, 从实际工作出发, 坚持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原则, 体现出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 健全组织机构, 完善制度措施。强化人员的质量意识, 有序推进实验室科学发展。重点落实可持续发展, 绝不能急攻近利, 这是值得我们去不懈追求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王陇德.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浅析基层土地管理执法工作 篇3

【关键词】基层土地管理;执法难;对策

【Abstract】From global and local planning conflict led local protection phenomenon, difficult to find violations, illegal ways to diversify, protect the weak awareness of farmers' l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re are omissions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quality of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 and other aspects to be improved grassroots land management law enforcement difficult problem analysis, and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fully mobilize all sectors to work together to strengthen the farmers' land conservation education,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reverse local misconceptions and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of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 and other aspects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Grassroots land management;Law enforcement difficult;Countermeasure

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为保证粮食安全,解决建设用地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政策。

1. 基层土地管理执法基本情况

1.1整体与局部的规划冲突导致地方保护现象出现。 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紧缺以及土地资源保护三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基层土地管理难的基本原因。在国家整体的、长远的土地规划确定后,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实际情况制定了局部规划与当前规划,因此在实际过程中长远的与当前的,整体的与局部的规划出现了矛盾。当地政府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土地管理部门对涉及土地使用的项目放行,加强服务意识,使得基层土地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来自地方保护与行政干预方面的阻力,造成了基层土地管理和执法难的问题较为突出。

1.2违法行为不易发现,违法方式多样化。 随着国家对土地管理的不断加强,违法行为逐渐从地上转到地下,如非法买卖土地、非法批地、非法转让集体土地、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等行为。违法行为的隐蔽性越来越强,而且越来越不易被发现。特别是一些地方招商引资、政绩形象工程等都隐藏在政绩工程的背后,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将法律规定形式化、违法行为隐藏化、土地管理空白化。违法方式的多样化也使执法人员在辨别违法行为时遇到困难,出现了以租代征、明租暗征、老城新建、扩建开发区、擅自调整土地利用规划,规避占用基本农田报国务院审批和违规下放规划审批权,拆分项目化整为零报批用地等多种形式,造成土地管理失控于法律漏洞之外,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就目前法律赋予的权力很难找到和取得证据。

1.3农民保护土地意识薄弱。 由于国家在要求办理征地出让手续时有严格的审核、审批手续,部分基层干部为了躲避手续的办理,而非法将集体土地私自转让给开发使用或是承包人。部分农民只看到土地占用补偿费用或是使用土地的经济收入等眼前短期利益,使得农民或基层干部支持甚至纵容违法用地行为。农民保护土地意识薄弱,不能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利益的面前妥协退让,从而使执法人员很难发现土地问题,即便发现问题在进行管理时也会受到来自农民和基层干部的阻力。

1.4管理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存在疏漏。 从土地管理执法体系、管理机制来看,基层土地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如土地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得不到其他职能部门的协助与配合,使得管理成效较低。同时相关制度法规规定的模糊,可操作性差,原则化过强,规定查处案件时间较长,再加上违法手段和工具较为先进等问题,导致违法行为被发现时已成事实,土地的破坏或非法使用已基本建成。违法者在收到执法者的书面停工通知后,仍继续施工,基层土地管理者由于没有办法通过强制手段阻止,所以管理失去力度与威信。如果涉及强制执行还要依法申请法律程序,时间拖延较长,给执法带来难度,同时也助长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再加上,违法当事人躲避工作人员,不协助配合工作进行,造成工作人员调查取证较难,管理被动。在惩治力度上,由于规定惩罚金额较小,对于非法占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来说起不到威慑和以儆效尤的作用。

1.5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 首先,部分基层土地管理的执法人员素质较低,业务能力差,对自身的工作职责还不完全了解,对国土资源管理、行政执法、办案流程等知识缺少学习和了解。土地执法人员制止违法占用土地时,经常会遇到暴力抗法的事件,导致执法者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使得办案过程中执法受阻,部分人员存在办案畏惧心理或缺失办案尺度,对涉及势力较强的案件畏首畏尾,不能依法办案。对于普通案件执法人员还存在不文明执法、不按法律程序执行,粗暴蛮横等行为,严重影响基层土地管理者的形象。其次,执法监督机构组成人员较少,管辖范围较大,巡查过程缺少法律化、科学化。

2. 基层土地管理执法对策

2.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协同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行为处分办法、制度、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缩短办案时间、减化执行环节,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基层土地管理执法应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协作,如规划、建设、城管、环保、电力、供水、工商、税务等,全面管理和制衡违法使用土地的行为;与纪检监察、公安、法院、司法联合查处,实施违法行为联合问责,以法律法规、行政制度等形式增加对违法侵占土地的行为进行经济处罚,加大基层土地管理的力度。

2.2加强农民法律法规政策教育,增强保护土地意识。 对于土地保护意识较为薄弱的农民应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促进国家的土地政策与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从而提高农民对土地的保护与利用的正确认识,可以从长远性、全局性、生态发展等角度进行考虑,摒弃狭隘的、自私的、个人的经济利益观念,减少基层土地管理执法的难度。

2.3加强监督管理,扭转地方错误观念。 对于部分地方政府只重视地区经济发展而忽略土地保护,存在违法用地的行为和意识,一方面应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从重处罚,避免来自地方保护和行政干扰等问题。另一方面应改变衡量地方政府业绩的标准,摆脱盲目追求经济目标的现象,加强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软指标的考核力度、减少基层土地管理的阻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思想教育,提高认识,从国家发展出发,树立全局意识。

2.4加强管理人员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应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对国土资源管理、行政执法、办案流程等知识进行学习,了解工作职责,提高责任意识,摒弃畏惧心理,把握办案尺度,避免不文明执法行为,将基层管理队伍统一化、专业化,提高基层土地管理者的形象。稳定和配置管理人员,合理安排组织工作,使监督管理科学化、法律化。

3. 结论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具有数量有限、可持续使用、方向变更较难、经济供给稀缺等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加大了对土地的使用,同时也增加了对土地的破坏,人类生产生存活动与土地资源出现了矛盾,土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问题逐渐凸显。为了避免国家土地资产的流失,维护土地管理和土地市场的秩序,保护土地合理的使用,加强土地管理成为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途径。我们需要从与时俱进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从立法的更全面、更具可操作性入手,从建立、健全完备而有效的机制、体制方面入手,从根本上全方位地解决。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19亿亩耕地红线,解决土地执法难问题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每个公民共同的义务。

参考文献

[1]曹秋平.湖南省农民违法占地建房及执法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基层工作心得 篇4

——**作业区**五年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

我2005年7月****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同年进入****公司工作,现将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基本经历

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工作于**开发公司热注作业区生产组任组员、生产综合调度。

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工作于**开发公司热注作业区中心二站任副站长。

2009年4月至今工作于**开发公司热注作业区中心三站任中心站长

二、工作方法

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了三个结合,即:

1、注重学习与注重实践的结合。初到工作岗位,陌生的人际环境、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与书本暂无对接的业务环境,我首先要求自己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热情待人、主动待事,努力融入环境中,坚持学经验、学知识、学能力,通过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向其他的领导学、身边的干部学、基层的员工学;同时,我深深明白到基层锻炼既是磨练心性,增强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更能历练经验,提高业务水平,所以我必须依靠踏实勤奋地参与实际工作取得生产管理的宝贵经验。

2、勤于工作与勤于思考的结合。“思必出位,所以穷天地之大;行必素位,所以应人事之常”。在五年的工作中,我也要求自己注意思行的结合,在工作中埋头扎下去,在思维里积极跳出来。在勤于工作的同时,要勤于思考,既思考工作思路,也思考工作对策;既思考实然,也思考应然。发明了“排污泵自动启停技术”,参与多次作业区QC小组活动。

3、机关工作与基层工作的结合。在热注作业区工作期间,我经历了多个工作岗位,先后在基层和机关工作过一段时间,特别是在经验积累和能力锻炼方面,有着不同的侧重。在基层,我学到形式多样的工作方法、判断决策的工作艺术、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在机关,我学到坚定敏锐的党性观念、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上下沟通的协调能力。在工作中,我给自己这样定位:首先通过为人赢得其他同志的信任;其次通过能力赢得其他同志的尊重。

这几年,领导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使我有了向上的动力,我不断的汲取养分,不断的自我加压,不断的思考总结,在工作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一些工作也得到了认可,简单梳理呈报如下:

2007年荣获**油田开发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技术创新二等奖、优秀党员责任区、资产设备管理先进管理者

2008年荣获**油田公司:质量科技成果一等奖

2008年荣获**油田开发公司:优秀管理者、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技术创新二等奖、五小成果三等奖、优秀共产党员责任区

2009年荣获省质量科技成果二等奖、辽宁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2009年荣获**油田开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三、工作体会

以此次公司组织部要求个人递交书面总结为契机,在工作之余,我对自己的工作和在工作中成长的历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现将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基层的锻炼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开展工作时应该具备“三心”。一是崇高的事业心。事业心是成功者的基石,胜利的源泉。在基层工作的我们由于工作对象的特定性及工作环境的艰巨性与复杂性,需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显得充实,精神才会有所寄托,困难才能得以克服。二是爱心。情感的交流在工作中必不可少,处理好“钢性制度+人文关怀”的关系尤为重要。时刻关心身边员工的冷暖,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三是进取心。虽然我们是人们眼中的“天之娇子”,但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挤出时间充实自己,继续接受教育,勤奋刻苦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

其次,要做到“三勤”。一是勤动口多沟通,放下架子,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熟悉掌握人员、设备、流程等生产中一切因素。多请教、多交流、多接触。二是勤动脑多思考,对问题多角度多方位思考,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改正不足,以利再战。三是勤动腿跑现场,对于各级指示要做实做好,对精细管理执行到位。坚持靠前指挥,多了解一线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倾听大家意见,解决实际困难。

基层管理心得 篇5

一:基本管理方法

a:树立诚信,形成领导力。

1,身先士卒,宽容别人的缺点,认识自己的不足。

2,主动关心下属,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坚持原则,否则给予了好处后,下属仍然会说你无能。

4,处事公正,严明,尤其是对自己关系好的员工,应更加严格要求。

5,处理问题时,应以大局出发,心底无私天地亮,否则处处受制与人。

b:沟通,引导,培养感情细节。

1,用正确的观念把每次沟通作为引导的机会。

2,从别人的切身利益很感受出发,寻找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平衡点。

3,尊重每个人从语言和行为表情上,这是赢得尊重的基础。平等互助,职务是用来完成工作,帮助团队进步的。

4,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反对意见,并与之沟通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5,不要在别人面前说下属的缺点,缺点要直接对下属说,多表扬你的下属,因为说下属的缺点同时也在说你自己的缺点。我们应先看别人优点,在看别人缺点。在公众场合应该多说别人优点,同时激励别人改正缺点!

c:工作管理

1,正确利用错误事例处理员工情绪,引导员工行为。责任不妨有的时候自己担当,有下属在场合时候,自己的错误应当下属面向上级承认错误。

2,协助下属完成任务取得突破,把功劳和赞扬一起给他。

3,启发下属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正确的思考。发现员工的优点,激发员工的潜能。

4,保持适当的距离感,不要让下属觉得你不会处罚他们的感觉。

5,把下层最典型的人想激发出工作热情,使他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6,不收小便宜,多施小恩惠。

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心得体会 篇6

我1994年7月毕业于省农业学校,同年8月份分配到区镇人民政府工作至今。的乡镇基层工作,我太多的感受与体会。现在我从本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谈谈自己在基层工作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群众工作是重点。我在工作中发现,乡镇工作绝大部分是需要直接面对农民群众,与群众面对面的做工作,因此个人认为,了解群众意愿,并解决群众问题是乡镇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农税取消后,农村的难点工作也落在计划生育工作上。我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群众的生育愿望大概如下:多数希望有xxxx孩子,少数希望xxxx,极少数希望多个。分析群众不愿只有xxxx孩子的原因:一是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二是生病或早亡;三是部分群众养儿防老,多子子福的旧观念;四是部分家庭仍缺劳动力。面对这些现状,国家、市、区层层都制定了相关政策予以解决,比如积极发展生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给落实国家政策的群众奖励、补助等。而乡镇基层这块的任务便是到群众中收集信息,深入了解群众情况,将信息整理反馈上级单位,再将上级政策传递给群众。在政策宣讲过程中,除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载体宣传手段外,干部的讲解为重要。群众在理解一项政策时,难免断章取义,狭隘的看问题,理解能力也有限,利民政策到了群众心里或许变了味,此时,干部的理解和耐心细致的讲解显得犹为重要。

工作辛苦是职责。基层工作过半时间都在“下乡”,不管是天晴下雪还是远在深山,该做的“活路”还得做。一旦进村入户了,三餐也没有了定时,下午3点吃午饭,8点吃晚饭也是再正常不过。我曾跟随同事调查了一户最远的计划生育对象户,我们走路来回近5小时。我在感叹自己走得想哭的同时,也觉得这样的距离成了那家人离小康生活的距离。进村入户虽然让我担心走田砍会有可能掉下去,也可能突然下雨把自己淋湿,更要为自己多准备几双结实的鞋子,但当我跟那些热情淳朴的农民交谈时,一切都无所谓了。

干部素质是要点。这是所指的干部素质,更多的`是干部的个人魅力,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取信度。年初,我随镇上驻村干部下村了解农村合作医疗推行情况,发现其中一个社完成情况相当好,9xxxx的农民参保,剩下没参保的是外出联系不上的,而另一个社却恰好相反,参保率不足2xxxx。为了摸清情况,我们走访了两个社的农民,前一个社的社员对他们的社干部评价高,他们很相信干部传达的政策,所以也很支持他的工作。而另一个社的社员谈及社干部时却很不屑,说他们经常上他的当,曾经因为他的原因损失了多少多少,所以,他们基本不响应社干部号召的。由此我认为,一项政策推行的顺利与否,跟最基层的政策宣讲员在群众中的信任度有密切关系,村社干部是政策在基层推行的关键因素。

浅析煤矿基层安全管理工作 篇7

一是要从强化基层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入手, 做到“三个坚持”, 即坚持每年对基层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进行安全轮训、考试, 实行全员安全培训制, 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坚持每年举办不同形式的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会、安全规章制度学习、岗位培训等;坚持把班组安全教育作为重点, 把班组里的重点人 (要害岗位的关键人、不懂业务的糊涂人、盲目蛮干的鲁莽人、加班延点的辛苦人、爱喝酒的麻烦人) 列为重点安全教育对象, 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教。不仅要把有关安全知识的教育贯彻到班组每个人, 还要发动职工踊跃为安全生产出谋献策, 提倡班组成员每日安全一提示, 结合企业实际健全安全网员、青年岗员安全监督检查责任制, 鼓励职工现场查隐患、堵漏洞、反三违, 开展群众性安全互检活动, 杜绝和减少事故。

二是积极推进标准化作业, 全面推行科学化安全管理, 包括班组安全台账、岗位事故预案、危险预知训练、危险源点分级管理、典型事故案例教育、联保互保措施等。不断完善和改进生产现场的工艺设备、作业环境, 制定规范标准的规程, 按章操作。要使班组员工系统掌握安全操作、安全技能、安全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三是抓好现场的查隐患、抓整改的工作。加强对现场工作的严格检查, 规范现场工艺设备的合理布局, 为员工营造一个宽敞整洁、舒适明亮的作业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消除环境隐患, 确保人、机、环境和谐发展。现场的设备、安全设施、环境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隐患, 需要基层管理人员去查、去落实、去整改, 并发动员工积极查处身边隐患, 确保生产安全、人身安全。另一类是人的思想隐患, 消除此类隐患的良方是增强人的安全意识,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作为基层管理人员, 不但要自身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更要深入到班组员工中, 适时家访、安抚体贴、暖其肺腑、解其困难、消除心中阴影, 辅之思想工作, 使之轻装上阵, 愉快工作, 安全回家。

四是加大对职工的安全培训力度, 保证“三级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对新上岗、轮岗及重要岗位的职工每年坚持百分之百地进行一次正规安全业务知识的培训, 对特殊工种人员要建立培训档案, 重点安排培训, 做到培训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

五是抓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安全生产、预防为主。要做到这一点, 每个员工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能够在生产中及时发现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 采取相应措施, 消除隐患, 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要善于总结他人的事故教训, 预见可能发生的事故, 进而多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既要做到亡羊补牢, 又要做到延伸预防, 扩大外延教育, 外延检查, 整改, 就会实现“预防为主”, 防止事故发生。

六是大力推进安全责任连带制。班组是各项规章制度的落脚点, 如果班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那么企业的安全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安全责任连带制”系指在安全管理中, 不但要处罚违章者本人, 而且还要处罚与违章者有连带责任的其他人。这一制度的推行, 不仅促使班组成员在作业时相互关心、相互监督、相互提醒, 隐患早发现, 事故早预防, 而且也增加了员工之间相互了解、相互配合、团结协作, 亲和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 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班组的各项工作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上几点认识, 是我从事安全工作的一点体会, 即煤矿安全工作重在抓好落实, 从基础抓起。基石不稳, 大厦何安。要把安全责任制落实到每个员工头上, 使人人感到自己身负责任,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因此, 作为基层安全管理者, 在安全工作上一定要下工夫, 在落实上动真格, 以重于泰山的责任感, 以安全文化的内敛力, 严格管理的影响力, 来扎扎实实地做好基层班组的安全工作, 这样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才会有保障, 社会才能稳定, 企业才会有效益,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才会有序地发展壮大。

摘要:本文围绕煤矿基层区队、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从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积极推进标准化作业, 狠抓现场的安全管理, 以及加大对职工群众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做了一般性的论述。

如何做好基层土地档案管理工作 篇8

关键词:基层土地档案;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02-1

1 基层土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基层土地档案管理是土地相关资料积累的重要来源与保障,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1 确定权属

土地档案管理是对土地权属进行确定,并且采用法律、经济及行政手段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工作中所形成的征地文书、土地登记、违法占地、土地调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等,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依据。当今社会土地纠纷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和妥善处理这类纠纷问题,首先就要从源头做起,从工作中所掌握的资料开始进行调查、研究,认真、仔细地查阅档案资料。调查占地建设是否触犯法律,也要对积累地资料档案进行整理。因此,在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依据和保障,是处理权属纠纷和违法占用土地、规划使用土地的法律依据,同时对维护土地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土地档案是一种技术资源

土地档案对于土地规划、土地使用、土地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换而言之,是如何高效利用土地,如何管理好土地的基础。土地档案不仅是属于过去的产物,同时也是现在和未来土地利用的基础。它属于技术层面,它的管理关系着有限土地资源的开发和规划,它的管理形式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改变。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基层土地档案管理,意识到它存在的重要性,同时要有重点有核心地开展这项工作。

2 基层土地档案管理措施

2.1 要按照相关要求确立“六个一”的建设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

六个一包括:要具有独立办公场所,要有一个规范的服务性窗口,要建设一个完善阅读室,要有一个资料完整且健全的档案室,要有简洁舒适的职工宿舍同时还要配有设施完善、要求达标的职工餐厅。这是“六个一”的建设标准和内容。要认真落实这项建设标准和原则。要确定这项工作的重点。每项工作都会存在重点和难点,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确定工作中的重点作为着重攻破部分很有必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变。档案管理可以吸收和借鉴传统管理方式和方法,但是不能完全照搬,档案已经走向信息化管理时代,这就要求管理的方式多样化,管理方法的丰富性。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及纸媒等)为社会提供最新土地资源咨询以及最有价值的土地信息,让人们了解土地开发利用状况。土地档案管理的重点是土地档案信息的管理,要不断加强土地档案资料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档案信息服务系统,以及适合信息时代要求的档案管理模式,着力实现基层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

2.2 适应时代发展,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创新意识、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了解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方针和政策,熟知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具有正确、坚定的政治方向;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发展前景。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是档案与利用者之间的媒介纽带,默默无闻、辛苦奉献是档案工作者的突出特点,因此土地档案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具有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基层档案管理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过硬的业务技能是每个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土地档案管理人员是储备知识、传播信息和连接应用的桥梁,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之外,要了解和掌握历史学、目录学、社科情报、英语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从而保证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档案事业。

3 土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土地档案是不同时期土地管理的一种真实写照,是对现实土地政策以及土地开发利用的记载,对土地应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土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建立一套形式多样、实用性较强的检索目录,一套目录的编制应当快速、系统的查询不同类别土地档案,从而提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孟完兰.中国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工作指导[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 篇9

以人为本、务实高效的服务理念和宗旨,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大力倡导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做百姓的贴心人,知心人。

我也一直积极树立这样的思想观念,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群众。在我工作期间,碰到过这样一个独居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子女不在身边,自己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由于离银行太远,交通不便,他都是每月15号直接来财政所领退休工资,每次看着他拄着拐杖蹒跚前行,还要爬楼梯上下,总让人觉得有一种心酸。他平时的生活费用一直是靠自己微薄的小乡干部补贴,而且由于年纪太大,身体不好,还要常年吃药,所以常常出现入不敷出。记得那次他又来了,可那天才10号,离发工资还有5天,他说自己没钱了,吃早饭都没有钱了,看着那样一个迟暮老人说出这样的话,大家都很心酸,但是财政所不同于别的部门,牵涉到财政资金就必须严格遵守制度,这是对单位负责。最后我拿出自己的200块钱交给他,让他这几天不至于没饭吃,同时我也跟他说他的工资只能按规定发放,我必须严格按照机关财务管理规定,做到对单位负责、对领导负责、对自己负责。

后来银行在各个村上也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可以进行小金额的支取,避免他的来回奔波,我们就帮他办了一张银行卡,这样每个月的工资都会按时打到他的卡上,至此之后,我就没有再见过他。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 篇10

我也一直积极树立这样的思想观念,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群众。在我工作期间,碰到过这样一个独居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子女不在身边,自己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由于离银行太远,交通不便,他都是每月15号直接来财政所领退休工资,每次看着他拄着拐杖蹒跚前行,还要爬楼梯上下,总让人觉得有一种心酸。他平时的生活费用一直是靠自己微薄的小乡干部补贴,而且由于年纪太大,身体不好,还要常年吃药,所以常常出现入不敷出。记得那次他又来了,可那天才10号,离发工资还有5天,他说自己没钱了,吃早饭都没有钱了,看着那样一个迟暮老人说出这样的话,大家都很心酸,但是财政所不同于别的部门,牵涉到财政资金就必须严格遵守制度,这是对单位负责。最后我拿出自己的200块钱交给他,让他这几天不至于没饭吃,同时我也跟他说他的工资只能按规定发放,我必须严格按照机关财务管理规定,做到对单位负责、对领导负责、对自己负责。

后来银行在各个村上也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可以进行小金额的支取,避免他的来回奔波,我们就帮他办了一张银行卡,这样每个月的工资都会按时打到他的卡上,至此之后,我就没有再见过他。

基层管理者工作心得 篇11

一、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在于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因此,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提升社会功能,就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权的社会管理属性,决定了检察机关将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基层检察院处于打击犯罪、执法办案的第一线,处于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第一线,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积极推动社会管理手段创新,主动回应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维护司法公正,理顺群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

(二)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可行性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府、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社会成员各主体在社会管理中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和责任。结合强化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工作的应有之义。基层检察院深处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应从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通过履行职责化解社会矛盾、结合强化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延伸法律监督触角等方面,切实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落实到基层。

二、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1.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检察职能,通过执法办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新时期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检察机关要通过充分发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职能作用,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认真抓好涉检信访积案化解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力争尽快消化解决检察环节的信访积案;结合执法办案,建立健全检察环节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检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新举措;高度重视敏感案件的办理及“三个效果”的统一,防止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的矛盾;组织检察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诉求、解决困难,切实把排查化解矛盾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真正践行执法为民。

2.积极参与对特殊人群的帮教工作。特殊人群是社会管理的难点也是重点。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要着眼实际,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所检察工作,促进监所依法、文明、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认真贯彻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妥善安置、融入社会;与共青团、学校、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密切配合,加强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工作。

3.积极参与对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着力解决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的整治开发、服务管理与协调发展问题。在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过程中,检察机关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对排查整治出来的黑恶势力、“两抢一盗”等犯罪案件,适时介入侦查,依法快捕快诉,及时、准确、有力地打击。密切关注社会治安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隐患、强化管理、预防犯罪的建议,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广泛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活动,增强公民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4.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互联网不仅是新技术、新产业、新媒体,也是新的意识形态阵地。在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思路指导下,检察机关要坚决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诈骗、盗窃和“黄赌毒”等犯罪活动,维护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环境。高度重视涉检网络舆情,建立健全应对、引导等机制,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情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涉检负面报道,认真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正确引导网上舆论,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二)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法

1.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预防和减少涉检信访

(1)探索试行点名接访、预约接访制度。由来访群众点名要求检察长或主管检察长、部门负责人、案件承办人接访,根据来访群众要求,控申部门及时安排被点名接访人接待。(2)完善案件信访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制定《案件信访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办法》,将案件信访风险等级分为三个级别。风险等级评估为“一级”的案件,息诉工作预案报本科室审批;风险等级为“二级”的案件,息诉工作预案报主管检察长审批;风险等级为“三级”的案件,息诉工作预案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审批。该工作办法规定,对于应当进行信访风险评估预警的案件,因案件承办部门未进行风险评估而造成涉检上访的,根据相关规定追究案件承办人员的责任。(3)实施主动排查化解制度。重点排查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或者反映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的案件,全院各部门每月排查一次。(4)加强协调配合工作。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积极争取上级院的支持与指导;加强院内各部门间的配合,做到通力合作;加强与公安、法院、信访等有关部门的联系,通过召开多方联席会议等形式协调解决重大疑难涉法案件,最大限度地做好息诉息访工作。(5)建立说理析法制度。对“三不一撤”案件在采取法律文书说理和口头说理的同时,采用“论证会”、“听证会”、“说理会”等形式让当事人明白不捕、不诉或不立案、撤案的理由,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2.建立检察工作联络站制度,主动联系群众、服务企业

一是建立乡镇检察工作联络站制度。建立乡镇检察工作联络站,明确院党组成员、部门负责人分包联络站,聘请乡纪委书记、村支书、主任作为兼职联络员,明确分包联络站人员的任务和职责,以联络站为媒介,把检务公开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大限度地把可能引发信访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完善服务企业工作站制度。(1)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定期派员到企业工作站进行接待,受理案件、开辟案源。通过法律咨询、法律宣传、送法进企业等活动,为企业解答法律疑问,提供法律帮助及延伸服务工作,提高企业自我保护意识。(2)建立涉企案件优先快办制度。对涉企案件做到优先受理、优先立案、快速审查逮捕、快速审查起诉,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3.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加大教育、矫正力度

一是结合检察职能,拓展管理和服务渠道。监所部门要把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被宣告适用缓刑和适用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等在社会执行刑罚的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纳入社会管理的重点来抓,对此类人员的执行监督逐人建立相关检察档案,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帮教管理,并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妥善安置、融入社会。

二是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1)建立矫正对象信息收集管理制度。要求司法行政管理部门每月通报矫正对象信息,主动收集监狱送达的假释、保外就医犯人的资料和外地法院对本地籍人员判处监外执行的资料,将两方面信息比对整理,形成社区矫正对象总表、社区矫正情况分类表、各地区社区矫正情况表、社区矫正情况变更表、分类监督管理表等五类表格,充分掌握矫正对象信息和每月变动情况。(2)建立社区矫正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每月例会制度,必要时随时召开、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共同分析交付执行、监管活动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改进工作的措施,促进跨系统、跨部门之间的互动,形成社区矫正的整体合力。(3)联合开展矫正效果综合评估制度。在矫正期限届满前与司法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联合组成考核组,对于即将解矫的社矫对象再次进行违法情况核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社矫对象在矫正期间的考核情况、奖惩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填入《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如果矫正对象期满行为考核评定为良好,可监督社区矫正机构及时办理解矫手续。

nlc202309022001

4.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县域稳定

一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全院参与、单位协同、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1)建立信息传输协作配合制度。加强与公安、法院、信访等部门合作,畅通传输渠道,实现对县域范围内治安信息的动态采集、整理,实现情报等信息资源的相互交换和共享,提高动态环境中科学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积极参与防范、控制和打击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建立健全快速反应处置制度。对县域各类社会治安稳定问题特别是突发的重大案件、重要事件、重大安全事故、集体上访,以及其他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重大问题,能够快速掌握、协同相关单位迅即作出反应,并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应对措施,确保处置突发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延伸检察机关的服务保障职能。

二是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1)重点打击故意杀人、黑恶势力犯罪、坑农害农犯罪、企业周边的黑恶势力干扰、无偿占用企业水电资源或以征用土地、环境污染为由强行索要、敲诈企业的犯罪行为。(2)积极解决群众民生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参与平安建设的根本目的。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及依法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推进检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5.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继续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机制

一是完善“未成年人维权岗”制度。配备业务素质高、熟悉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女检察官专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监所检察、控告申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细则办案,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全面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实行案后回访帮教制度。制定《被不起诉未成年人回访教育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对被不起诉未成年人回访教育的对象及帮教方式。在做出不起诉决定后,公诉部门的承办人将于三日内对该未成年人建立回访教育档案,通过与被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或监护人电话联系或直接会面联系,了解未成年人接受管理和教育情况,及时协助、指导家长或监护人落实家庭教育措施的工作。同时,对判处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也比照“细则”实行案后回访帮教。

三是组织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校园计划”。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每月抽出半天时间,到学校开展内容丰富的法制教育讲座活动,进行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运用典型案例、图片展示等形式,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

6.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发挥网络正面引导作用

一是加强检察门户网站和“心连心”网站建设。设置“检务公开”、“工作动态”、“交流互动”、“媒体播报”、“检察长心语”、“控申接待”“检察长信箱”等多项栏目,开通案件信息查询系统,包括审查逮捕案件、公诉案件、自侦案件、民行案件、控申案件在内的五大类案件内容,定期及时更新内容、不断完善栏目建设、积极发挥网络宣传阵地的正面引导作用,杜绝损害检察机关形象的公共事件发生。

二是完善涉检网络舆情监控机制。进一步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处置、反馈制度,指派专人负责对涉检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研判,及时上报有价值情报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使舆情信息真正发挥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引领网络主流舆论、敏感案件的风向指南、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等作用。

三、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了三项重点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各司法部门必须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但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新课题,各级检察机关都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地的做法不一,从目前检察机关的创新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存在检察机关内部人员思想不重视、创新不切实际、创新背离检察职能、创新走过场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突出社会管理创新职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

一是要强化服务职能。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首先必须从理念上反思、重构,凸现司法工作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服务作用。要树立牢固的服务为先、服务为本意识,不断优化工作思路,不断彰显检察机关的服务职能,使检察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是要以办案为中心。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办案为中心,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现阶段,检察机关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群众才有安全感;只有严肃查处职务犯罪,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才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司法的公平正义,才能树立良好的法治、道德标准,整个社会的发展环境才能得到净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检察机关必须守土有责,其根本点就在办案,必须通过办案活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三是要坚持依法参与。检察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参与的原则,在方式方法上仔细遴选,科学取舍,对通过行政手段、道德手段能解决的问题不宜过多介入,对依靠社会组织和当事人自治能化解的矛盾不宜启动诉讼程序,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度的消极性、被动性,不能大包大揽,自我放大检察职权。

四是要注重方法创新。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深入分析当前的国情特征和当地的具体情况,掌握社会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新变化,了解社会各阶层真正的司法需求,在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找检察工作新的切入点,要保证既不突破法律框架,又确实具有新的思路和方法,只有这样此项活动才能真正对检察工作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才会真正收到各方认可的社会效果。

五是要关注长期效果。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有长远眼光,对工作部署落实动作要快,但不能仓促上阵,要有较长的规划,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宏观方略结合起来,与检察机关近年来制定的检察改革、队伍建设、基层院建设等长远发展思路结合起来,整体推进。

上一篇:工作日汇报总结表下一篇:介绍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