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执教(通用8篇)

执教 篇1

师:(课前板书课题:燕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读!生:(齐读)燕子

师:课文中一些生字词(出示第一组词),谁会读? 师:好,不会读的请认真听同学读。生1:微风 掠过 稻子 翼翅 荡漾

师:很了不起,课文没有教,他已经会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说明你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请坐!现在谁会读了?认真听的同学都会读。生2再读

师:不错。现在会读的举手!

(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师:好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师范读,生整体跟读)

师:好,再看这一组词(出示第二组词),谁会读? 生1: 沾 小圆晕 电线杆 几痕细线

师:不错,四个词里面读对了三个。有一个字音要纠正一下。小圆晕(yùn),念第四声,再读一下。生1再读

师:不错,请坐!现在会读的请举手。(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师:哈,真好,你来读。生2读

师:不错,会读的举手!

(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师:好的,我们一起读,起!生齐读

师: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课前可以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根据课文后的生字表上的注音来预习,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这些生字当中有两个字是多音字,我们看一下第一个(出示“晕”及相关词语)这个“晕”还有一个音念“yūn”,看一下后面组成的几个词语,你读读看,到底念“yùn”还是念“yūn”。来,读读看!指名读

生1:晕 晕(yūn)倒 晕(yūn)头转向 师:两个都读对了,下面两个词 生:月晕(yùn)晕(yūn)车

师:“月晕”读对了。我们一般都说是“晕(yūn)车”,其实啊有的同学坐在车上感到头晕目眩,不叫“晕(yūn)车”念“晕(yùn)车”。

“晕(yùn)车”、“晕(yùn)船”,念“yùn”。读一读。生:晕(yùn)车 师:再读。生:晕(yùn)车

师:很好,请坐。把这四个词读一下。生齐读

师:“月晕”和“小圆晕”一样,都念“yùn”。

师:看第二个多音字(出示“杆”及相关词语)“几根电线杆”,它还有一个音念“gǎn”。看看后面的三个词,当中的字是念“gān”还是念“gǎn”呢?

生:杆(gān)旗杆(gān)一杆(gǎn)枪枪杆(gǎn)

师:枪杆(gǎn),真好,对了。都读对了。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

师:如果我们在读到的课文中遇到一些多音字的时候,你拿不准念什么音,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吗? 生1:查字典。

师:很好,查字典。请坐。生2:问老师。

师:问老师,问家长。如果没有字典,可以请教别人。好的,请坐。

师:课文中的生字,课文中的生词,要会读,要念正确。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中还有这样一些词组(出示词组)会读吗?能不能读好?谁来试试?(生有点犹豫)

师:刚刚同学们读得真不错。

生1: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师:读对了。但不够好。想一想怎样的羽毛,怎样的翅膀?羽毛美吗? 生1:美。师:翅膀美吗? 生1:美。

师:体悟到了就能读得好。读。

生1再读,师范读正音:“俊俏轻快的翅膀”,“俊俏”

师:对了。多美的羽毛,多美的翅膀,要读得轻快。明白吗?再读。生1再读 师:嗯,不错!

生2: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师:听到了吗?读得多好啊!你再读一遍,同学们要仔细地听。生2再读

师:好的,这叫读得轻快。一起读。生齐读

师:跟着老师读(师范读,生跟读)

师:你读的时候,这些词组重音落在哪一个字,落在哪一个词,要体会。再听一遍。(师范读,生聆听后跟读)师:读得真好。师:(出示词组)会读吗?你来试试看。生1:剪刀似的尾巴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这样的尾巴,这样的小燕子美吗? 生1:美。

师:好,那你要美美地读。怎么读呢?(师范读 生跟读)

师:把两个字读得再快一些,节奏再快一些。生1再读:剪刀似的尾巴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你看,这样读就读好了。明白了吗?请坐。一起读。生齐读

师:“似的”(生跟读)对,念翘舌音,“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生跟读)师:(出示)这个词会读吗?要读好!生1:鹅黄色的嫩叶 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想一想,体会一下再读这个词。生1再读:鹅黄色的嫩叶 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好的,第二遍读得比第一遍要好。生2:鹅黄色的嫩叶 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好,请坐。“烂漫无比的春天”,把这两个词组读一下。生齐读: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前面的也要读

生齐读::鹅黄色的嫩叶 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像这样清新的优美的词组。这篇课文,用词用句就是这样清新优美的。下面我们打开课文,大声地读一读,感受一下《燕子》这篇清新优美的文章。打开课本,自己大声地读一遍课文。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老师要听得到你读书的声音;)

师:同学们读书非常专心,这是一个好的习惯。《燕子》这篇课文,它围绕着燕子,写了它的哪些方面呢?我们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哪一个方面?(板书:1 2 3 4)

默读课文,读完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这个自然段写的是燕子的哪一个方面?你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一下,写在这个自然段的后面。会吗? 生:会。

师:拿出笔,默读课文,概括每一个自然段写了燕子的哪个方面。(生默读概括段落大意)

(师巡视指导:看看第一自然段写的是燕子那个方面?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哪个方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每一个自然段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一下内容;)(指名生1上黑板写下概括好的各段段意)师:第二自然段有点难,好好想一想(指名生2上黑板写下概括好的各段段意)师:每个同学用不同的词来概括。好了的请举手。(指名生3上黑板写下概括好的各段段意)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看一看我们同学都用了哪些词语来概括。看黑板,这里有三位同学概括的词语。看第一自然段,第一位同学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外形

师:第二位同学用了什么词?一起读。生:燕子的长象

师:“长相”的“相”不是这样写的。(圈出“象”)不是“大象”的“象”,是“相貌”的“相”。师:第三位同学用了什么词? 生:模样

师:三位同学用了不同的词语,但是都概括出来了燕子它长的样子,是吗?老师告诉你,长相、模样、外形、样子都可以。我们形容鸟,它的样子,用一个恰当的词,叫?读!生:外形

师:对,这个词最恰当。那么如果写一个人他的样子,用一个什么词? 生1:长相

师:可以。还可以用什么词? 生2:模样 生3:相貌

师:好的,和“外形”对应起来还有一个词叫“外貌”。好的,第一自然段写的就是燕子的外形。你看,尾巴,羽毛,翅膀,写的都是它的外形。写对的举手!(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师:真了不起,会概括。请放下。

师:第二自然段用了三个词,(对照板书)读一下

生齐读:赶来春天的景色回来师:下面同学还有没有别的词了? 生1:飞回来

生2:我写的是燕子的习性 师:什么叫习性啊? 生:就是生活的习惯

师:就是生活的规律,是吧?恩,他用了“习性”这个词,不错。(板书:习性)

师:那么这个自然段到底是写赶来呢,还是春天的景色呢,还是写回来呢,还是写习性呢?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好吗?(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请你轻声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注意一句话一句话地读,每一句话写的是什么事物?读第一句,读!生齐读第一句

师:写了哪两个事物? 生:微风 细雨

师:好的。第二句呢?读!生齐读第二句 师:写了哪些事物? 生:柔柳 嫩叶 师:第三句,读!生齐读第三句

师:它写了哪些事物呢?青的草,简称? 生:青草

(以此引导:嫩芽,鲜花,烂漫无比的春天)

师:注意这一句里面有一个词语读一下(出示词语)读!生齐读:赶集

师:什么叫赶集?你赶过集吗? 生1:上街

师:上街叫赶集?我今天去上街了我去赶集了?怎样的上街才叫赶集?你一个人上街叫不叫赶集? 生1:急匆匆地上街

师:急匆匆的?哪个字的解释是这个意思? 生1:赶

师:赶是急匆匆。那一个人急匆匆地上街叫赶集吗?想一想。生1:很多人

师:对了,很多人,大家在约定的时间急匆匆地往集市上去,这样的情景叫?(赶集)一起读!生齐读:赶集 师:你有补充的吗? 生2:上学要迟到了。师:什么意思啊?

生2:上学马上就要迟到了也叫赶集。

师:那不叫赶集叫赶学。但是他有一个意思,他生怕迟到,所以他用一个什么字? 生:赶。

师:赶啊有担心迟到的意思,有争先恐后的意思,明白了吗?想象一下赶集的时候集市上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生1:热热闹闹的,还有许多讨价还价的声音。师:好的,人声鼎沸。生2:是热闹非凡的。生3:人山人海的。

师:是这样的情景:大家在集市上买卖货物。课文当中啊,它这样说(出示句子)读。生齐读: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师:课文当中讲谁去赶集?(生没找到思路)自己再读一读。生再读。

师:谁去赶集啊?好,一起说。生:青草,绿芽,鲜花。师:它们像人一样跑着去的吗? 生:不是

师: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它和人们去赶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很多

生2:都很急

生3:都是赶出来的,赶到那边去了。

师:赶到哪边去了?(生一时答不上来)赶到该赶的地方去了。(生笑)

师:它长出来了,它就像人赶集一样,到哪个地方去了呢?到了春天里。草长出来了,芽发出来了,鲜花盛开了,这样的情景叫“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一个烂漫无比的春天。师:(出示句子)前面三句话读一读写了哪些事物?读!生齐读:微风,细雨,柔柳,嫩叶,青草,嫩芽,鲜花,春天。师:前面的事物跟春天有关系?这些事物都是写? 生:春天。

师:(对照板书)前面三句写的是,用这个同学的概括就是? 生:春天的景色

师:但是这一小节这三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最后一句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最后一句话。

师:这句话写的是小燕子怎么样? 生:赶来

师补充:从南方赶来

师:对了,燕子是冬天去了南方,到了春天又从南方回来,你看,这里写出了一个?(对照板书)生:回来

师:冬去春来,这是燕子的生活习惯,也叫习性。因为它属于候鸟,所以用“习性”,用“回来”,用“赶来”都说明燕子是一种候鸟。

师:它在什么时间从南方赶来的? 生:春天

师:所以要准确地概括这一小节的主要意思,(对照板书)写的是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应该写两个关键词:春天和赶来。

师:下面同学有没有这样概括的?(没有学生举手)

师:很遗憾。注意,像这样的段落,写了两层意思,我们要把两层意思归纳在一起,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明白吗? 生:明白

师:好的。下面我们看第三自然段,(对照板书)用了那些词? 生齐读:飞行(声音较轻)师:大声地读 生:飞行,燕子的飞行样子习惯(声音响亮)

师:我们看,这一小节写的是燕子在天空中飞行。这位同学用“飞行”概括得非常正确。(板书标出)这位同学说“飞行的样子”。注意,燕子的外形也叫样子,飞行的时候我们也叫样子,能不能把样子换个词?(圈出“样子”)用个什么词最恰当? 生1:姿态

师:这个词好。(板书“姿态”)

师:最后一位同学说是习惯。燕子它不飞它还叫燕子吗?(圈出“习惯”)所以这个词概括得不是很准确。师:好了,第三自然段概括为“飞行”或“飞行的样子”或“姿态的同学”举举手看!(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

师:好的,说明你们概括的是正确的。放下。第四自然段?读!生齐读:休息

师:落在电线杆的样子,它就是在休息,也就是休息的样子。这个“样子”我们也可以用哪一个词来概括?(生一下子答不上来)

师:这个样子也是一种姿态(板书:姿态)它休息时的姿态,它停在电线杆上的姿态

师:同学们,我们读一篇课文,要读懂它就是要学会概括。用准确的词语,用准确的句子来概括。下面我们看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师加以引导)(写了燕子的?)外形(写了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还写了燕子?)飞行的姿态(和它?)休息的姿态

师:谁能看着板书,用一句话连起来概括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你行吗?试试看!

生1:写了燕子的外形,然后春天来了小燕子就从南方赶来了,它在赶来的路上飞行的样子和它飞倦了休息的样子。

师:清楚了吗?好,如果老师就像她刚才一样说,写了这样一句话作为一篇文章给你看,你要看吗?喜欢看吗? 生1:不喜欢 师:为什么? 生1:太少了

师:不能用“少”,你觉得这篇文章字数太少了。生2:不喜欢。因为太简单了。

生3:不喜欢。因为不生动。小燕子飞行很生动的。师:这样写看不出它生动的样子。说得真好。生4:没有一点有趣的意味 生5:太单调了。

师:是啊,所以这篇课文,它把燕子的外形,春天的景色,飞行及停歇时的姿态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很有情趣。下面我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感受一下。拿起课文,自己读课文写的燕子的外形,春天的景色,飞行及停歇时具体的描写。自己读。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用心地读,才能感受得真切。”)

师:读好了吗?来说说看,你们感觉到燕子的外形怎么样?用一个词来概括。生1:乌黑光亮 师:小燕子整个的外形给你一种感觉,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最恰当? 生1:黑

师:你觉得它黑得美吗? 生1:好像有点美

师:你还不肯定。好,你说。生2:活泼机灵

师:用一个字概括,我们可以说它外形?美!春天的景色呢?用一个词。生2:迷人 师:一个字? 生2:美

师:飞行的样子,飞行的姿态?一个字? 生2:美

师:停歇时的姿态?一个字? 生2:美

师:你心里的滋味? 生2:美

师:你看,多美啊!外形美的,春光美的,飞行姿态美的,休息时的姿态也是美的。如果就用一个“美”来概括,你,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作者是怎样把燕子的各种不同的美描写出来的,让我们感受到那么具体生动形象的呢?我们来读课文。作者是怎么写的?我们先看第一自然段,写外形之美。(出示)他写了这样一句话。一起读。生齐读: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师:你能不能发现一下,作者是怎么写出燕子的外形之美的?有点难,你要用眼睛去发现他是怎么写的?我们平时只注意写了什么,很少注意它是怎么写的,这是要靠你去发现的。(师范读)

师:好,有更多同学发现了。你来说。

生1:用了“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还有“活泼机灵”概括小燕子的外形的特点。师:好,他注意了这些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词语。用得特别的美。请坐。生2:他写燕子身上每一样东西都是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都各不相同。师:燕子身上的每一样东西都写了吗?

生2:它写了燕子的羽毛、写了燕子的翅膀,还写了燕子的尾巴,然后再是整体。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一只燕子它有头,由眼睛,有爪子,对吗?为什么它只写了羽毛、翅膀、尾巴,其他地方不写了呢?

生3:它是抓住特点来写的,所以不是每样都写,只抓住特点写。

师:好,这就是抓住特点。(板书:抓住特点)不是样样都要写,样样都要写这只燕子就写得很啰嗦。一啰嗦还美吗? 生:不美了 师:所以我们说,写一个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比如说薛老师,你看看,我的外貌能抓住哪些特点来写啊?是不是从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到嘴巴一样一样写啊? 生:不是

师:你看看能抓住哪几样特点来写?要会观察,要会抓住特点。你说对吗?(生笑不语)

师:你们会吗?不会是吧?我有一个同学他是这样写的,用了四个词,你们看是不是很形象,抓住了特点。说“瘦高个,骆驼背,小脑袋,大板牙”。(生笑)

师:抓住了几个特点啊? 生:四个 师:形象吗? 生:形象 师:美吗? 生:不美

师:怎么就不美呢? 生1:写得很有趣

师:不美但是很有趣。谢谢。(生笑)这叫抓住特点。写外形时写出来了它的特点,而且写出了它的美。美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那些形容的词语。我们来读读,怎么形容它的羽毛啊,翅膀啊,尾巴啊。好读一下

(师出示词组,生跟读)

生: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你看,它的羽毛用了“乌黑光亮的”,它的尾巴是“剪刀似的”。如果用这个词,你看还美吗?说“黑乎乎的羽毛”,还美吗? 生:(摇头)不美了

师:同样写黑,但这个词不美。“剪刀似的尾巴”美的,“树杈似的尾巴”美吗? 生:(笑)不美

师:所以你要抓住特点,还要用优美的词语来写(板书:用词优美)读一下 生:用词优美

师:同样写薛老师,如果这样改一改,你觉得美不美?“高高瘦瘦的个子,微微有点驼的后背,小小的脑袋,两颗兔牙总想出人头地。”(生笑)师:形象吗?

生1:不形象(生笑)师:还不形象啊?形象吗? 生:形象

师:所以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来描写非常重要。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抓住特点,用词优美写出的燕子的外形之美。一起读。

生齐读: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师:你还注意,它这些词语啊,什么的什么,什么的什么,字数都是差不多相等,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读起来很有节奏,你看(师范读),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也便于背诵。你能背吗? 生:能

师:好,自己练习背背看。(生练习背诵,师巡视)师:能背的同学举举手看。

(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

师:好,还不少呢。老师也能背。听好,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看看老师能不能背下来,好吗?(师示范背诵,故意漏了“小”字)生:是“小燕子”

师:还漏了一个“小”。漏了这个“小”,要紧吗? 生:要紧

师:真的要紧吗? 生:要紧

师:谁说要紧的?

生1:因为漏了那个“小”就不可爱了

师:有没有发现,用了一个“小”,这只燕子就变得更加? 生1:可爱了

师:“小家伙”可爱吗? 生:“家伙”可爱吗? 生:(笑)不可爱 师:“小鬼”可爱吗? 生:可爱

师:“鬼”可爱吗? 生:(大笑)不可爱 师:“宝贝”可爱吗? 生:可爱

师:“小宝贝”可爱吗? 生:更可爱

师:这个“小”字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什么感情啊? 生:喜爱

师:好。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背一背可爱的小燕子。一身,起!

生齐背: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师:你看,课文抓住燕子的特点,用了优美的词语来写燕子的外形之美的。课文当中还有这样的特点,还有这样优美的词语,请你用发现的眼睛,自己轻轻地读一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你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它描写的美是很独特的,看看它是怎么写的,可以用笔把它画下来,好吗?(生轻声读课文,师巡视指导:它怎么写的?有什么特点?它怎么把特点写出来的?)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交流的时候,你先读一读你觉得写得非常特别的句子,然后从怎么写的角度说说你的想法,你发现了什么,好吗?谁愿意来?(生稍显胆怯)

师:以前没有说过,是不是啊?你说一个字也行,说一句话也行。它怎么写的?谁愿意第一个来试试? 生1:“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毛毛细雨从天上洒下来”抓住了春雨的特点 师:虽然你声音很轻,但是你说得很好。春雨的什么特点? 生1:细

师:多准确呀。抓住春雨的特点:毛毛细雨。多好呀,这叫会发现,这叫用词优美。哗啦啦的大雨美不美啊?就不美了。请坐。

生2:“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我觉得这个句子是一句比喻句,把燕子比喻成了音符,我觉得在这个音符里面,它好像会唱歌,在赞美春天。然后作者就流露出了对春天和燕子的爱和赞美之情。

师:发现了吗,它用来什么句?比喻句。用比喻句描写它停歇时的姿态,那种样子。如果你眼前有一只燕子,你会把它比喻成音符吗? 生2:不会

师:什么情况下,看这燕子就像是一个一个的音符?

生2:电线杆上的那几痕电线就像五线谱一样,然后燕子停在上面就像一个个音符。远处看就像是音符似的。

师:放在眼前看,这是一个音符,会吗?不会。放在远处,就像一个一个小黑点,就像音符了。但是如果我心里很郁闷,很痛苦,然后抬头一看,嫩蓝的天空有几痕细线,有几个小黑点,我感到这几个小黑点像什么?

生2:就不一定像音符了。师:为什么?

生2:因为心情不好就不会喜欢燕子了。

师:是啊,这与作者对燕子的感情是联系在一起的。你把它读一读,带着喜爱的感情,喜爱的心情。生2: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师:最后一自然段 生2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比喻句优美。还有其他的吗?

生3:“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写得很有意思 师: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哪一个? 生3:“赶”

师:用赶写出急切之感。好。

生4:燕子从稻田上飞到柳树下了,就是说 师:你把句子读完整

生4:“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前面的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后面赶来的只是掠过湖面。“掠”讲它们速度很快 师:这个发现好。燕子就是飞,这里用来什么字? 生:掠 师:掠,圈出来。这个掠,刚才你说? 生4:就是说它飞行速度非常快

师:对,“掠”形容速度很快。这里写了几种掠的姿态?

生4:写了两种。一种是斜着身子,一种是横掠过湖面。写的飞行姿态各不相同。

师:对,你看,两种不同的姿态,速度非常快。你从这个“掠”字还能看出什么?不但快,而且这个姿态怎么样?

生4:非常的优美。

师:它的姿态很优美。斜着掠过,横着掠过,姿态优美。这句还有写得特别好的:它不直接说它飞得很快,它的快没有告诉你快,有没有说它飞得快?

生4:有。就是“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说明它刚刚叫了一声就从这边到那边了,速度非常快。师:叫一声 生4:唧 师:再叫一声 生4:唧 师:响一点 生4:唧

师:这样不够美。“唧”,飞走了!再叫一声 生4:唧

师:飞走了。再来!生4:唧

师:飞走了。快吗?“唧”不但写它的叫声,更是写它飞行的? 生4:速度,还有飞行的优美

师:速度之快和美。还有一个地方写它快的,不直接说它快,但是也在写快的。你发现了吗?

生4:“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刚刚沾一下就飞走了,小圆晕才会那么快荡漾开来。师:它不写它快,它写小圆晕。小圆晕见过吗? 生:见过(没见过)

师:你把一粒小石子扔在湖面,它就会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燕子飞走了,什么留下了? 生4:小圆晕留下了

师:看到小圆晕就马上想到? 生4:它飞行的速度快

师:飞走了!你看,小圆晕给人留下了韵味无穷的美感。这里不但写出来燕子飞得快,而且写出它飞得是那么美。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快与美。请坐。(生自读段落)

师:好,我请个同学来读一读,读出那种飞行之美,谁愿意来读?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美啊。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写燕子就是抓住了特点和优美的词语来描述,也表达了作者一种喜爱的感情。这样优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朗读、背诵,留在自己的心里。要记住,读优美的文章,就像给自己美容,给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美容。课后好好地读一读这篇课文,把它背下来,好吗? 生:好

师:课外啊,再去看一看这篇课文的作者叫谁? 生:郑振铎

执教 篇2

1 因材施教

我们学校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层次和接受能力差别很大,在备课时就不能完全按照既定的教案和教学大纲中的要求来进行,另外每篇课文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比如现代文和古文的差别很大,同一单元同一文体的文章,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差别很大,在设置三维目标时就不得不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文言文课堂教学,我只要求学生能熟读课文,能基本疏通文意,能掌握书下注释就足够了,至于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和分析不做过多要求。对外国文学的教学,提取出这一篇文章的独特之处,不要求学生分析句子的含义。我的方法是 :与其教一些深奥的内容让学生接受不了,还不如让学生们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上听得懂了,能学有所得了,才能有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动力,课堂教学才有了效率。

2 有的放矢

向40分钟课堂要实效,不能是教师演独角戏,应以学生为本,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是主体,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抓住学生善于想象的个性,精心设计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问题,有的放矢。比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设计了“如果别里科夫没死,会不会和华连卡结婚,他们婚后谁能改变谁?”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符合学生的想象性,又能对主人公个性和小说背景主题深入理解。学生在想象时出现了意见分歧,他们各抒己见,争相发言,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在积极的探讨中不知不觉提高了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创设情境

语文课程的拓展空间很大,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不囿于课文本身,背景和作者的介绍,课文内容相关的链接等等,都是教材本身不具备的,如果把这些内容,包括所设置的问题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就会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贾府的人物繁多,府第庞大,林黛玉所走的路线又是对贾府环境了解的关键,我找到了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课件,用动画演示林黛玉行进的过程,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像《边城》这么优美的小说,人教版教材所选的部分并不是表现人情美最精彩的地方,学生单凭自读很难体会,如果找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翠翠和傩送初次相识的片段,翠翠那种单纯、可爱,傩送的热情开朗会感染所有的同学,人物形象不说自显。情景再现,既直观又省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4 授之以渔

任何课堂教学的目的都是以教材为切入点,教学生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书本以外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中我尤为注意教学方法的渗透。在教《拿来主义》一课时,明白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和写作方法不是目的,让学生把握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从而能运用到写作中才是目标。因此,在这一课中,我给学生归纳了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提取方法和议论时先破后议的好处,多方举例引导学生明白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的写法,学生通过《拿来主义》的学习知道了如何阅读议论文和写议论文,学生用这些方法基本上能独立完成后两篇课文的阅读。

执教得法 激活课堂 篇3

学生都比较单纯,基本上通过眼神就能知道他在想什么。笔者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先让学生看着老师,并且和他们说:“亲爱的同学们,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缘分,应该彼此好好珍惜这份缘分。”看学生是不是有求知的愿望,就看他们的眼睛。有些学生不习惯,笔者激励他们抬起头与老师的目光碰撞。通过这种形式,无形中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

笔者还通过眼神来选组长。扫视全体学生,看看谁的眼神最期待、最渴望当小组长。学生不会掩饰内心的想法,真的就很容易选出来。笔者觉得这个方法很能激活课堂气氛。

二、以德执教,戒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

“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首先,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听其师,信其道。信其道,听其授”。师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体现在教师身上,笔者觉得就是对待学生的态度。在上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个别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这时候,教师应该怎样处理?有时候,有些学生是故意犯错误来引起教师的注意,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谁都不喜欢被人批评,所以,不能当着所有同学的面批评学生。

从此,上课时,笔者变得慷慨大方了,经常表扬学生,哪怕是一点闪光点,笔者也给予表扬。举手快者,受表扬。举手多者,受表扬。坐得直者,受表扬。善于提问者,受表扬。回答错了问题,也表扬。告诉学生,他们就是在错误中学习。学生不害怕犯错误,所以笔者的课堂气氛活跃。

三、提倡传统教育,赠学生《弟子规》

有人说,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不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不德者是危险品。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偶然的机会读《弟子规》,笔者发现此书很适用于教育还未涉世的学生。它能使学生明事理、讲道德,孝顺父母、友爱同学。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一定会为学生们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奠定基础。为此,笔者决定赠学生《弟子规》看。当书发给学生的时候,学生问,老师考试吗?笔者说不考。学生又问要钱吗?笔者说不要。学生从来就没见过的东西自然充满了好奇,他们有空就读。笔者也把书中的内容及时应用在课堂中。

有一次,因为一个同学在班上说的问题的答案,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嘲笑。这个同学立即变了脸,变了声,很生气。笔者立即在黑板上写上:“怡吾色,柔吾声。”并与学生开玩笑:“看你们怎么学的《弟子规》嘛。”气氛自然缓和。经过两个周每天上第一节课前的诵读,学生们有了很大改变:更加听老师的话了,学习气氛更加浓厚,和同学交谈变得文明礼貌,会以礼待人了。还有一个学生,笔者让他回答问题,他说:“我站着吧。”态度十分诚恳。笔者说:“我没有习惯让学生站着,你可以回答错,但不可以不回答。”接着笔者引用“勿自暴,勿自弃”,很多学生接着就能说出“圣与贤,可驯致”。

四、制定口号,激发情绪

我校的校训是:“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服务人类走出去。”笔者受到启发,也专门定了一个课上口号:Nothing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I must study English well.两遍英语,两遍汉语,场面令人震动。同时教育学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就一定会学好英语。至少这两句话,学生已经学会了。笔者让他们写作文的时候,在能用上这两句话的时候,一定要用。知识就这样在反复强化中被记牢。

五、教育学生懂得感恩

感恩是学生道德上的净化剂、学习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教育学生能懂得感谢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孝顺父母、用刻苦学习来报答父母;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尊敬老师、认真听讲;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热爱集体、和谐相处;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助人为乐;感谢祖国的呵护之恩,肩负责任、报效祖国。

六、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抱负

今年班里的一个男学生,在课上无精打采。笔者课后找学生做调查得知,他对同学这样说过,“学习不好没什么。大不了就是出大力,流大汗。”笔者感到很震惊,只是七年级的学生,就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究其原因,笔者觉得,就是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责任感。所以,作为教师务必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感。上课听讲、作业认真,这是他作为学生的责任;回家做做家务活,这是子女的责任;认真参加集体活动,努力为集体争光,这是作为集体一分子的责任;升旗时要严肃,要不忘国耻,这是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学生有了责任感,就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教育成果比喻为清渠的话,那就可以把学生比喻为源头的水,只有水活起来,教育才会见成效。只有学生充分参与,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充分互助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气氛,才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成为高效劳动。

依法治校,依法执教 篇4

案例回放:某学校正在上下午第二节课,任课教师李某因故未到教室上课,也未向学校领导请示派人代课,而是自己安排本班班长王某坐在讲台上,看管学生自习,并示意说:“哪个学生捣乱,用棍子敲!”上课没十分钟,该班学生范某斜坐在座位上削铅笔,王某以为他在吃东西,遂从讲台上将教师常用的教棍扔下打范某。范某出于本能,用手一挡,棍头正好刺往后排坐着的女同学陈某的左眼。造成左眼失明。经市公安局法医鉴定,其左眼珠已萎缩,需摘除并安装义眼,属于重伤乙级,父母带着陈某四处求医,累计花费数万元。

读了案例,令人失色,悲惨一幕,既是偶然,亦是必然。当务之急,解决问题,追究责任。我不是律师,仅从自己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历经验出发,结合教育教学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谈谈对此事件的看法。

首要责任是学校。从案例看出,该校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平时管理不严,管理不善,对教师到岗情况监督不到位,造成教师李某自由散漫,擅自旷课,这是事故发生的根源。

当然教师李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不该未经请示领导,私自缺课;

2、不该示意班长王某哪个捣乱,用棍子敲,显然这是体罚学生的做法,这种处理违反纪律学生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可以看出李某平时很大可能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这违背了教师法,有悖师德。

此起案例,再次警示学校领导,警示全体教师: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

学校领导要“依法治校”,应当积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履行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保护学生安全,积极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制度和良好的法制环境,明确学校的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教师要“依法执教”,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做到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必须是做人的典范。我认为一个好教师最起码的要求,首先是要做一个依法执教的教师,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一个普通教师至少要做到这一点,方不枉为人师。自觉增强法律意识。现在,有少数学校的个别教师法律意识不强,法纪观念淡薄。因此,广大教师应当把坚持正确的职业行为方向的问题自觉地提高到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高度来认识。除了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和作为教育基本法的《教育法》之外,与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密切相关的还有《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于每个教师来说,认真学习、掌握和贯彻《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自己依法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自觉地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应当增强法律义务意识,懂得不履行或违背法律规定教师应该担负什么责任。这样,才能促使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更自觉地端正行为方向。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当然值得称道,但如果连做一个依法执教的教师都不能的话,那就不配“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了。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做到依法治教首先要加强学习,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履行《教师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为此,我们要从点滴做起,平日的教学管理中充分贯彻“依法执教”的精神,结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充分尊重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实施教学。

执教4A教学反思 篇5

这次四年级学生期终考试被轮到了区抽考,如何根据区抽考题型帮助学生全面地复习整个4A教材?那几个学习态度极其差的后进生怎么通过这一次考验?好好地制定一套复习方案,是必定的。根据班级薄弱环节,首先我对学生未掌握牢固的知识点再次讲解并操练,如一般将来时will 和be going to的区别,行为动词句型与其他动词句型的区分。其次出好练习题。第三自己写几篇下水文,课上帮助学生审清作文题目,并能够举一反三。根据制定的复习计划,我每天帮助学生默写单词,包括数字,日期,反义词和动词词组。每天适时操练学生改句、选择填空和回答问题,及时反馈学生的正误。临近抽考最后一星期,帮助学生练习听力及作文的默写。在区抽考中,老师和学生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因为学生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而教师对4A教材了解得更深透

爱岗敬业 依法执教 篇6

四强专题二“强法制”研讨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如今,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健全,国家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高度民主的法制轨道。在教育领域,主要体现在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树立高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众所周知,‘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执教作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部分,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在世界教育日趋法制化的当代,依法执教不仅具有职业道德意义,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得以更好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对人格的尊重,反对教育过程对人的压抑,反对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中伤、对人格的污辱和伤害,认为污辱、折磨、体罚无疑是对学生精神和肉体的摧残,是一种非人道的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依法执教,以德育人呢?

首先要懂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读一点与法律有关的书刊,多了解与教育有关的法律问题,起码要知道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的不妥性和不良的后果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国务院颁布了《〈教育法〉实施细则》、等行政法规,国家教育部、省人民政府等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行政规章,初步构成了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其次, 要将良好的师德师风与教师法制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去。将师德的管理纳入法律的层面,用法律的手段迫使每个执教者不得不充当净化人类灵魂的使者。要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法律素养,必须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形成法制观念。在法律面前,我们有些老师感到惆怅和困惑了,认为老师是越来越难当,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对学生严厉一点,他们就会说你违法。是啊,教书容易,育人难啊,人民教师肩负着开蒙启智,精教巧育,启愚化顽的培育祖国下一代的任务。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再次,教师要做到依法执教,还应依照法律进行教师职业行为的选择。例如发现一位学生偷少量的公共财物,怎样处理这件事呢?这就要讲究一定的尺度。如果对学生进行严刑迫供,就会触及法律;如果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虽然这不是违法行为,但也难免道德责任;做老师的应视其情节的轻重,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引导学生走回正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依法执教。

(一)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普遍公认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公共道德、法纪、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这就要求教师遵循教师职业道德,以职业道德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也是法律赋予教师应尽的基本义务。

遵守职业道德是国家对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近年来,由于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有的教师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加之有的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弱化,导致教师队伍中违法乱纪和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败坏了教师的声誉,损害了教师的光辉形象。也有个别教师丝毫没有一丝道德底线,为了个人利益,而将“黄、赌、毒”的黑手伸向了学生,这样对于教师来说,将不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犯罪行为了。

(二)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

尊重和保护学生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而且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到的一项基本义务。

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

我国《宪法》、《教师法》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学生的受教育权具体表现为就学的平等权、上课权和受教育的选择权等。因此,教师不得因为学生迟到、未完成作业或学生违反纪律而随意将学生赶出教室,或者随意侵占学生的上课时间或安排其为教师个人办私事,或者随意改变教学计划。

a.教师不能随意剥夺学生的上课权 教师应当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的违纪现象,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要求他们。但是,实践中,有些教师看待学生不够客观、科学,当学生犯错误时,他们便怒火中烧,不是动用武力体罚学生,就是将学生逐出课堂。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教师随意剥夺学生的上课权,这一问题实际涉及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问题。学生上课的权利是受教育权的重要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违纪现象应通过教育的方法来使之改正,而不能采取停课的方式。停课不仅会影响师生关系,而且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并且往往会激化矛盾。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不注意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有些教师在学生上课时间役使学生为自己服务,这在法律上都是不允许的。比如,某中学初一英语教师刘某,动员所教学生利用上英语课的时间为其建私房搬砖引起了家长们的质疑。

b.教师不能随意缺课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是教师必须尽的一项最主要的义务。对此,我国多部法律作了相关规定,《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执行学校的教学工作,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尽管有如此多的法律规定,然而许多教师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和学校监管机制较差,经常无故不上课。例如,某中学物理教师杨某对工作缺乏责任感,好喝酒、赌博,经常因喝酒、赌博等事情缺课,让学生上自习自学或把课让给其他科任教师。学校领导对其进行多次教育而不改,最后家长将其反映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杨某受到了行政处分。学生到学校是接受教育的,如果教师不给学生上课,实际上就已经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包括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项人身权。生命权是以生命安全为内容的、他人不得非法干涉的权利。侵害生命权是指不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侵权行为,其表现为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健康权利是以身体的内部机能和外部的完整性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人格权。保护公民的健康权,是我国法律的主要任务。公民的健康,既包括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的健康,也包括精神上的健康;既包括身体外部的完整,也包括身体内部各器官和劳动能力的完整。学生生命健康权的涵义非常丰富,作为教师来说,主要是指教师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未造成身体痛苦,但造成心理痛苦,又系籍由控制身体而行使的,是体罚,如强迫学生“当众”罚站两分钟等。

4.身体上的“痛苦”不以“痛苦”为限,所有生理感官上的不舒适均是,如以强迫憋尿、强行搔痒、强吻等处罚,都是体罚。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人们追求人格受到尊重,追求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这是精神文明的一种高层次追求。但是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管理者,往往不重视未成年学生的人格权利,而常常以某种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侵犯学生的人格权,如讽刺、挖苦学生;故意侮辱、谩骂学生;给学生起外号;对学生的家庭、性格、性别、民族、长相等表现出歧视的态度等。据不完全调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有体罚的错误行为,而大多数体罚都会伴随着对学生人格的侵犯。

a.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做有损人格尊严的事 b.教师不能侮辱、谩骂学生 c.教师不能歧视学生 4.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所谓隐私,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尽管学生年龄很小,每个学生也毫无例外地有自己的隐私,也享有公民的隐私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但是,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教师应当而且有必要全面地了解学生个人情况,其中也包括学生的隐私。但是,教师在工作中,要谨行慎言,尊重学生的隐私。

a.教师不要随意泄露学生隐私

隐私是不希望被他人知悉或不愿意公开的,如私人日记、个人身体秘密等。隐私一旦被他人知晓,当事人会觉得羞愧难当,在心理上引起强烈反响,有的甚至会因此而结束生命。青少年的身心都未成熟,更难以承受隐私泄漏所带来的压力,引致不良后果。下面就是一起关于教师泄露学生隐私,造成学生精神分裂的案例。

b.教师不得随意翻看学生物品

教师了解学生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例如让学生填写各种登记表,或到学生家调查了解,或是通过日常观察,等等。在这过程中,教师的大部分做法都是必要的、合理合法的,但其中也可能有些做法欠妥,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情况严重者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在校学习的学生应当遵守校规校纪,如有违犯,应当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但学生依法享有的各种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教师和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予以侵害,否则,即为侵权行为,并应依法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本案纠纷的发生,是由杨宇旷课违反校规而引发,学校教师在主观上虽然是想对其违纪行为进行教育,但所实施的行为,从一开始就超出了教育管理的范围,直接侵害了原告所享有的合法权益。

绝不能在当事人未同意又不在场的情况下,擅自翻弄、检查其书包物品,更不能开拆和检查其信件。开拆和检查他人信件,就侵犯了信件所有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三)依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按照教学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教师应尽的最重要的义务。教学计划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及其他相关教育政策而制定的,对教师来说同样具有规范效力,教师必须认真执行。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脱完成依照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的责任,教师权利的享有是以这项基本义务的履行为基础的。因此,在现实中,有些教师不经学校统筹安排,单独以要参加进修,或者忙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为由拒绝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是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对于这样的教师,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视其情节严重程度,可以相应地做出警告、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等处理。

(四)保障安全健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

安全健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是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广义的教学环境即包括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也包括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环境等由情感和精神所构成的教学氛围。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的责任应该是保证学生在安全健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下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般来说,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意外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实验室教学;二是使用教学工具的过程。实验室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少中学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为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在实验中,做到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师生的健康,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安全防卫制度等。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有些学校和教师忽略了安全防卫工作,致使师生中毒等恶性实验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他人带来了损失和不幸。

应该引起教师注意的有以下几点:其一,教师必须有安全防范意识,万不可因为一时的疏忽或者心存侥幸而酿成严重后果;其二,教师应该加强专业业务学习,熟悉本教学领域的教学工作;其三,教师必须遵守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安全教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一堂课的好坏,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然而,一名教师要想保证一节课的成功,除了具有最基本的素质之外,还应该认真地准备教学内容,包括教具。尤其是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熟悉教具十分必要,这是对体育教师最主要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保证教具符合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不超出学生的适应能力,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造成学生的身体伤害,就会引起法律纠纷。为了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减少伤害事件,要求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要学习和掌握有关规定,保证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

(五)教育方式必须合理、合法

1984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通知》。自此,“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成为了学校的一条禁令,产生了明显的效力,至今已深入人心。但是,校园中出现的另一种现象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冷暴力”在校园中虽不能说普遍存在,但并不少见。例如,侮辱学生、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不理不睬、揭学生的隐私或学生家庭的隐私、剥夺学生参加某项活动的权利等等。表面上,“冷暴力”的伤害不及肉体惩罚大,但实质上危害更深,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终生。“冷暴力”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厌学、逃学、退学。但“冷暴力”的伤害还有更深层的,就是会扭曲学生的人格。心理专家分析,“冷暴力”对孩子会造成长期的性格影响,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退缩性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不敢与人交流;另外一种是“暴发性人格”,会给社会带来直接影响,例如有的孩子受到这种“冷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教学中有些老师,只喜欢成绩好、品行好的学生,喜欢好学生,这本无可厚非,但俗话说得好:“一碗水要端平”,对于后进的学生,我们不能以歧视的眼光“横眉冷对”。

从教师应履行的义务可见,教师有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有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学生作为权利人,虽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受教育者地位,但同样享有人格尊严。尤其是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教师更应给予特别关怀,使他们也能健康地成长,绝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不能侮辱、歧视他们,不能泄露学生隐私,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不能使用“冷暴力”、“软伤害”。学生是受教育者,但并非“管教”对象,学生应该在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环境气氛中接受教育。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等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学生的权利观念淡薄,也未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教师的义务,因此造成有些地方、有些时候对学生的权利尊重和保护不够,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

现实教育活动中,有时虽然有些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恶语相向”,实施“冷暴力”,但是由于教育工作不细致,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同样会给学生带来类似与“冷暴力”相同的效果,也是间接对学生人格的侮辱。这也是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

(六)妥善处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中,教师和家长的关系难以和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教师是经过相关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应该能够及时总结经验,运用法律、教育和心理等学科知识,积极采取行动,从而构建一种与家长和谐、通达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教师对待学生方式不当

教师与家长法律纠纷的核心都是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和睦。一般来说,教师与学生关系僵化,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就会紧张,相反,教师与学生相处融洽,家长往往会对教师充满感激之情,二者关系也相应融洽。所以,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和态度往往成为家长与教师发生法律纠纷的诱因。

2.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当

由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不尽一致,所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就会认识不同,理解也不同,于是双方产生心理分歧、会有矛盾出现。这就需要教师经常与家长沟通,并且善于同家长沟通。现实中,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受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不带有组织隶属的性质,双方的关系是松散的,所以交往的内容、形式、数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和家长均没有意识到双方加强沟通的重要性,或者是意识到了,却没有去做,有的也是因为做了,但没有做好。基于此,则应这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水平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是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的,有时甚至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但是,也有很多教师总认为自己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家长是外行,不能虚心接受家长的意见,由此产生各种矛盾。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在学校内,教师对学生负有一定的看护义务。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看护义务要求教师必须对家长尽一定的告知义务,尤其是在以下几种情况时:①学生在校受到伤害或者突发疾病;②学生擅自离校;③其他涉及学生人身安全或切身利益的事情。

3.教师不尊重家长

教师与家长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不要动辄训斥、指责家长。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学生家长的人格。面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客观地分析症结所在,公正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教师以权谋私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作出了如下规定:“教师应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不利用职责谋取私利。” 教师利用职责谋取私利主要存在三种形式:

a.利用职务之便向家长索取贿赂 b.利用家长职权为自己办事

总之,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法制化的时代,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而且是教育内部的一个重要的执法者。只有依法执教,才能争取教育社会地位的保障,才能自觉维护和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谢谢大家!

两次执教《吆喝》的教学感悟 篇7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师:看到“吆喝”这个题目, 你们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思考片刻后回答)

生1:谁在吆喝?

生2:在哪里吆喝?

生3:他们吆喝什么?

生4:为什么要吆喝呢?

生5:在什么时间吆喝呢?

生6:他们怎样吆喝的?

师: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听读课文, 拿起你手中的笔, 将你找到的问题答案用波浪线划下来! (课件出示以上问题, 学生听读课文)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阅读”一项中明确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看法和疑问”, 的确“疑”是思维的发动机, 是学生独立思考、主动积极学习的表现。教师让学生在课前自由质疑, 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而且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 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较快掌握]

片段二:

师:回荡在街头巷尾的吆喝声, 在无心之人听来顿生厌烦, 但在有生活情趣的作者听来却有一种独特的美!究竟它美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跳读吆喝声最集中的十至十三段, 划出其中你最喜欢的吆喝, 在小组内试着吆喝吆喝, 再按这种句试评析一番。

(课件出示:我喜欢___句, 它运用了____ (修辞手法、限制词) ,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____)

(学生读课文在小组内交流, 学吆喝, 品吆喝)

师:合作交流时间结束了, 现在请各小组展示一下刚才探究的成果吧!谁先来呢?

生1: (跃跃欲试) 我喜欢“葫芦儿———冰塔儿” (模仿吆喝) 它运用了比喻, 把葫芦儿比成冰塔, 形象地写出了冰糖葫芦“塔”的形状。

师:不错, 你读得很细!

生2:我想补充他的回答, 这一句还写出了葫芦的晶莹。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生2:从‘冰’这个字。

师:你真不简单, 比那位同学读得更细心。那么, 你能学商贩的样子给咱们吆喝一下吗?

生2: (不好意思的、小声的) “葫芦儿———冰塔儿”

师:这么小的声音你能吸引顾客吗? (生笑) 同学们咱们得怎么吆喝呢?

生齐答:大声、放开了嗓子吆喝。

师顺势说:我们一起吆喝一遍行吗?

生: (兴趣高涨、面带微笑) “葫芦儿———冰塔儿” (声音清脆有几分韵味)

师:你们真棒!还喜欢哪些吆喝呢?

生3:我喜欢“蒸儿又炸呀, 油又白搭, 面的包来, 西葫芦的馅儿呀, 蒸儿又炸”, 它的语言很风趣, 读来又琅琅上口。

师:为什么琅琅上口呢?

生3:因为它押韵。

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 吆喝美在音韵上。 (师板书:音韵美)

生4:我喜欢“小玩艺儿———赛活的”, 因为它运用了夸张手法, 吆喝出了小玩艺儿逼真的特点。

师:说得不错。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些句子里都有“儿”字, 这可是富有老北京浓郁地方特色的京白语言, 在名词后面加个“儿”字, 使语言悠长、有韵味。谁能有味儿的吆喝一下这句话?

生4:我来 (清清嗓子) “小玩意儿———赛活的呦!”

(该生吆喝得十分到位, 还加了个“呦”字, 使句子韵味更悠长,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为他鼓掌)

生5:我还喜欢“喝了蜜的大柿子”, 它运用了拟人手法, 写出了柿子味儿像蜜一样甜、汁儿多、个头大的特点。

师:哎呀, 好想咬上一口。这小小的吆喝词儿, 魅力真是无穷呀!或比喻, 或夸张, 或拟人, 写形、写色、写味儿, 语言十分美。 (师板书:语言美) 为奖励大家赏析有功, 我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老北京的吆喝声, 感受一下这种美吧!

(师播放课件, 学生聆听, 赞叹不已)

师:听完吆喝大王的吆喝, 感觉我们刚才吆喝得怎么样呢?

生齐答:不行。

师:觉得哪里不行呢?

生:声调上没有变化, 不婉转。

师:对, 老北京的吆喝, 还美在声调上。 (师板书:声调美) 文章哪一段介绍了声调美?

生6:第十二段, 有的声调细而高, 有的低而沉, 还有的忽高忽低。

师:原来声调要富于变化才能使吆喝更美。你能学一段吗?

生:6 (大方地) “一包糖来, 荷叶糕。” (吆喝得不够标准)

师: (用手势引导, 和学生一起吆喝这句) 我们再来欣赏几段不同的糖葫芦的吆喝声, 进一步感受声调美。

(师播放课件, 生再听欣赏)

师 (小结过渡) 吆喝不仅语言风趣生动、声调富于变化、而且十分讲究合辙押韵。作为民俗的一种, 它的美更体现了民俗文化的美。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言赏析能力培养这样表述:“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吆喝》正是引导学生赏析语言, 培养能力的好教材。我设计了请学生畅谈喜欢的吆喝声, 并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句式指导, 让学生自由品析, 与文本对话。学生有了初步感受后, 再让学生模拟、表演吆喝, 因为这种贴近生活的鲜活语言, 只有让学生模拟语气、语调, 通过他们的心、口、声真正绘声绘色的表演出来, 他们才能体会吆喝独特的美。]

片段三:

师: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心门, 学学身边的吆喝, 说说身边的民俗。

(学生小组内交流、活动三四分钟)

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呢? (生纷纷举手)

生1:我吆喝磨剪子的:“磨剪子嘞———炝菜刀!”

生2:我学卖豆腐的:“豆———腐。”

生3:我学卖麻花的:“咸麻花、甜麻花、咸甜麻花焦麻花、喝酒品茶吃麻花。”

(学生们兴趣浓厚, 争着表演, 气氛热烈)

师:大家吆喝得真有韵味儿。下面我们再说说身边的民俗吧。

生4:我们老河口的南派木板年画很有名, 他的传人陈义文老先生被请进央视作访谈节目呢!

师:你知道得还挺多。确实, 年画在老河口历史悠久, 能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过年了, 家家户户都贴上年画, 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生5:我们老河口的民间剪纸也挺悠久, 今年的梨花节上一位剪纸艺人现场剪了一幅《牛年春耕图》, 获得全场好评。

生6:还有踩高跷、玩蚌壳。

生7:还有赞阳一带的威风锣鼓, 都能增添节日气氛。

师: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相关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播放图片) 这些年画、剪纸漂亮吗?生齐:漂亮!师:可惜这些宝贵的民俗文化精髓在逐渐消失, 同学们作为中华儿女、时代的接班人, 我们有责任拯救、发扬传统文化。请大家课后商讨、整理拯救建议, 并将它写成书信寄给老河口文化局。

[设计理念:教学要回归到生活, 要让学生从课文中走进去再从课文中走出来。一堂有品位的好课, 不只是学习的结束, 而是把结束作为一种新的开始, 即把结束作为引导学生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在这里, 我设计“学身边的吆喝”“说身边的民俗”活动, 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身边吆喝的美, 启发他们关注身边的民俗。这样的延伸, 不仅与文本主旨紧密相连, 而且在愉悦的交流中使学生保护民俗的意识得到强化, 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廉洁执教 崇高师魂 篇8

一、廉洁执教是为师根本

廉洁是从教的前提,师道是立教的根本。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办教育,都是持廉守洁,捧一颗红心来到世间,洒满中华大地博爱,不带走半根草去,留下五车民族宝贵精神。陶老的高尚人格魅力让他的学生敬重,让更多的教师效仿,筑成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垂范楷模;陶老的廉洁从教的作风,让学生在无比的敬仰中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我激励,自我砥砺,影响了一批批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及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这些教师深深懂得,如果教师没有健全的人格,规范的言行,做事不能自律,工作不能廉洁,就会给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既是教学生知识,更是教学生做人,以教师的高尚人格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以教师的优秀品质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质,以教师的崇高灵魂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人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学生不会敬佩老师,也不会努力的跟老师学习。为师不廉,师道必坏,育人不专,教书无效。

二、廉洁从教须自尊自爱

爱岗敬业、廉洁从教是维系教学活动和教师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绳,在新形势下,我们把廉洁从教定位为教师道德规范,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性和明确的针对性。我们教师从教就应该把坚守高尚情操、坚持无私奉献当做一生的追求,坚决主动抵御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坚决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教育是教师育人,是向国家输送优秀人才,是培育祖国的未来,不能参杂任何经济活动,绝对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来取代教育教学规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是商品供需,更不是利益交换,是心与心的靠近,是精神与精神的对接,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教师是在用心和学生说话,是在用灵魂和上帝交流,代表着人的最高境界。我们把自己看作是有高尚的情操,有较高的思想境界的人,有着我们自己永远值得坚守的精神家园,值得自己经常擦拭的灵魂净土,我们自己要自尊自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思想和营利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很多方面,甚至有人提出教育产业化,把教育活动作为营利性活动,把赚钱当做衡量办学的一项指标,给伟大的教育事业和我们高尚的教师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廉洁从教是我们教师为人师表的人格前提,是构成教师良好素质和高尚品质的最为重要的内容,每一个老师坚守职业道德,坚守精神家园,坚持高贵灵魂,自尊自爱不仅是整个行业受人尊敬的保证,更是我们这个社会道德大厦稳定的基石,是社会良好风尚的定海神针。

为此,每一位高中教师都应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把学生利益、国家大计、民族大义放在突出位置,把个人私利放在次要位置,守护好原则。不收不义之财,违法之利,坚决不收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礼品,更不能变相收取或索要财物,不贪占学校的财物,不染不良习气,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良知,以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为学生和社会做出榜样。同时,还应公正执教,教师是所有学生的教师,是所有家长值得托付的对象,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一员,都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应把自己的温暖送给给一个需要关怀的孩子,将自己的关心赋予每一个需要关照的学生,让自己的爱均匀地洒向每一个同学。不能因为学生的性别而区别对待,不能因学生的智商而另眼相看,更不能因学生的家长差异而使用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的廉洁从教和高尚师德不仅仅反映在金钱和名利面前淡泊宁静,也应在无形的情感态度面前表现出公平公正,更应该在学生和教育面前表现出热情和慷慨奉献,这才是我们教师的崇高灵魂。

三、做廉洁事、育廉洁人、铸崇高师魂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也只有在工作中才能真正践行廉洁从教,也只有在岗位上才能铸就崇高师魂。所以,我们教师应用一个红心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做廉洁事;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和辛勤汗水去教育我们的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培育德才兼备之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用心工作,以自己廉洁、忘私、奉公、拼搏之石铸就自己的崇高师魂。

现在的高中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更需要老师的帮扶,更需要老师给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成就他们的未来。他们将来承担着他们家庭的重担,撑起家庭大厦的责任,他们更是家长未来的希望,我们教师应该站在家长的角度,多为学生的发展考虑,多替学生的家长着想,多听学生的心声,多走进学生的心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学生,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自信,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用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去充实学生的知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用我们的廉洁品质和高尚情操去塑造学生灵魂,培养高尚廉洁的人才,服务学生的成长、祖国的发展;用心去教学,去管理,用爱去关怀,去帮助;用无私和奉献去成就学生,也成就我们的崇高灵魂。

【执教】推荐阅读:

上一篇: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下一篇:全套党务资料目录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