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篇1

1.信誉优势。敢于使用自有品牌的连锁企业往往有良好的声誉和企业形象。连锁企业开发自有品牌,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原则上可杜绝假冒伪劣,保证商品纯正,从而更易赢得消费者信任。

2.价格优势。自有品牌战略的成功,首先,最大的优势在于可掌握商品的自主定价权,使商品价格大大低于同档次生产企业的产品;其次,连锁企业掌握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环节,简化了流通程序,进而降低了流通成本;第三,借助其他商誉提高品牌影响力,从而节省了广告宣传费用;最后,大批量进货,易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3.特色优势。实施自有品牌营销战略,大型连锁企业首先要对其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连锁企业的自有品牌与制造商品牌的最显著区别在于,连锁企业的自有品牌只能运用于开发商品的企业内部,其他企业不能使用,因此,使用自有品牌也就把本企业的经营特色体现出来,以特色经营赢得顾客。

4.领先优势。连锁企业直接面对广大的消费者,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特点及其变动趋势,从而能根据消费需求特点来设计、开发和组织商品,这样就使自有品牌的商品比制造商品牌的商品更能快捷地体现市场需求,领先一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先发制人的有利地位,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5.企业文化优势。品牌是凝结产品特征的总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连锁企业在创建并销售自有品牌的同时也创建了企业特有的文化价值:对内激发员工热情服务,促使员工不断探索、勤奋工作;对外具有不可估量的扩散效应、放大效应、刺激效应和持续效应,从而可以产生大量的潜在购买群体,而且能够持续不断地影响到将来,为企业带来长远的投资回报率。二沃尔玛“惠宜”牌卷纸娃哈哈、华泽集团 : 无比保健酒、邵阳老酒

苏果超市的苏果牌矿泉水

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篇2

一、紧跟行业发展步伐

2011年3月11日, 日本发生了福岛核事故, 各国认真吸取核事故经验教训, 改进优化核电技术与管理, 完善核事故预防措施, 积极提高极端自然灾害应对能力, 进一步提高了核电安全性。与以往重大核事故影响不同的是, 全球核电建设很快重启, 绝大多数国家没有改变本国核电发展政策。

我国核电发展40多年来,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 质量第一”, 不断完善核安全保障体系, 为核电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中央高瞻远瞩, 坚定“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根本方针不动摇。2012年, 国务院先后通过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核电安全规划 (2011—2020年)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等, 积极贯彻和落实核电安全高效发展方针。2012年核电发电量为974亿千瓦时, 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 而国外核电国家核电发电比例占10%以上的国家有20个, 所以, 我国有必要大力发展核电。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 而国内五大发电集团2014年均有积极发展核电的打算。

当前, 促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 是能源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能源及核电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 对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实现能源、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和工业技术水平, 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核电大国和强国, 具有重要意义。

二、读者定位明确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发展核电, 在选址和对外宣传时, 需要能够说服当地政府部门人员和公众的资料, 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需要了解核电知识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 以便做出选择。基于这种需求, 我社积极策划了《为什么要发展核电》一书, 主要供当地政府部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阅读使用, 同时兼顾广大公众。可以说本书的读者对象明确清晰。这样就给营销打下了基础, 有了重点销售对象, 可以有的放矢。事实证明, 本书出版后得到了广大核电厂以及当地政府领导的认可, 如秦山核电基地购买了近2000册图书用于对浙江省当地政府部门处级及以上干部的培训, 推广宣传核电安全、清洁、高效、经济的目的也达到了。

三、内容新颖

与市场上的同类图书比较, 本书内容新颖, 结构合理, 不再是简单地介绍科技知识, 最主要区别就是将核电的发展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以及世界发展趋势联系起来。本书先介绍核电在能源发展中的地位, 接着介绍了核能发电原理、核电是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核电的安全保障、核电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最后介绍了我国要积极推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从国家战略、政策层面到技术层面到安全再到贡献最后到发展, 层层递进, 向大家阐述了核电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突出了发展核电是我们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 也是我们解决能源紧缺的重要手段。

另外两个亮点是:1.近来, 我国大部分地区频繁发生的雾霾天气, 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 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人体的健康。本书直接针对公众面临的现实问题, 向大家阐述了发展核电可以减少污染, 预防雾霾, 突出了核电的清洁性。我国核电的发展能对改善环境发挥重要的作用, 就像叶奇蓁院士说的那样“发展核电突破环境制约, 清洁核能将助力美丽中国”, “联‘核’驱散雾霾, 共享蓝天白云”。2.本书附录部分摘录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核电发展的重要指示、著名学者对核电发展的重要论述, 以及我国核电发展的相关政策, 这部分内容进一步增强了读者对发展核电的认知度, 能让读者体验到从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重视核电发展了, 也了解了国家对核电发展的展望和规划。

四、名人效应

本书聘请了中国核电专家叶奇蓁院士担任主编。叶奇蓁院士在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 1990年被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担任秦山核电二期总设计师。他在业界耳熟能详, 核电相关专业人士都很熟悉, 而在中国核科学家中的影响力也很大。他认为我国核电发展的形式很紧迫, 在确保核电技术安全的前提下, 还是希望我国核电技术发展得再快一些, 希望我们国家的核电技术能走在世界前列, 而且他认为我国是可以发展内陆核电的。

有了权威人士作为主编, 更增加了本书内容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利用其光环效应也能够获取更多的读者。

五、媒体宣传

本书正式出版后, 我们根据不同的人群, 挑选了在校大学生、核行业工作者等不同的人群发放图书, 让他们阅读并撰写了读后感。他们很认真地阅读了本书并撰写了读后感, 分别在《科技日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等媒体上发表, 扩大了本书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摘录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发展核电、造福人类’, 而只有公众都了解核电, 支持核电, 才能更好地促进核电事业的发展。希望《为什么发展核电》这本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众对核电的态度, 促进和增强社会公众对核电的认识、理解、信任和接受, 为发展核电发挥宣传、普及作用”;“读完全书, 我深刻地了解到, 核电在我国能源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核电是不仅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的战略需要, 更是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什么要发展核电》是一本赏心悦目的科普读物, 如果你想了解核电, 科普核电知识, 那快去读一读吧”;“《为什么要发展核电》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对‘核电’的看法。看到书的第一瞬间, 就被它清新脱俗的设计吸引了, 让人有种沐浴春天的感觉, 如同核电的清洁、干净一般。”

有了媒体的宣传和读者真挚的感受, 才使得本书得到了推广和认可。

六、装潢精美

本书设计精美, 四色印刷, 以绿色为主色调, 配以蓝色、黄色等, 各种色彩搭配相得益彰, 图文并茂, 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让人一看就有爱不释手, 产生阅读的冲动。

书内插图生动形象, 易于理解, 如在讲述核电的经济性时, 1千克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万千克标准煤释放的能量, 用一个天平秤, 左托盘画上1千克铀, 右托盘画上270万千克标准煤, 这样就形象地表达了能量相当的意思, 很容易理解, 也方便了读者阅读、理解和掌握。再如, 讲解核电的安全性时, 插图中画了啤酒酒精浓度低, 不会被点燃, 而白酒酒精浓度高, 会被点燃, 通过形象的对比, 说明了“核电厂”与“原子弹”的燃料浓度的区别, 充分说明了核电厂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

七、绿色印刷

本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采用绿色印刷技术, 并在图书的封面上印上了中国环境标志LOGO和“绿色印刷产品”字样, 这种印刷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无毒无害, 对环境无污染、无公害, 也避免了对读者的二次污染伤害, 这也体现了对读者的负责态度。这项技术在核电科普类读物中是首次使用, 打破了惯例, 也给读者以全新的感觉。这种绿色印刷和该书所反映的发展绿色核电、清洁能源的主题遥相呼应, 充分体现了本书的环保意识。

以上这些是我总结出来的针对本书策划的一些分析和想法。在策划时, 也基本上考虑了畅销书运作的一些因素, 如紧跟发展形势、名人效应、内容优势、宣传推广、美工设计等。但是也有一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如在策划图书的同时,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数字化产品, 实现与读者的互动, 给予其活灵活现的音视频享受, 相信效果会更好, 在销售方面, 未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上营销手段。希望针对本书的策划分析, 能够给从事专业面窄的行业科技出版社以借鉴。

摘要:本文对小专业核电科普图书《为什么要发展核电》一书的策划做了分析, 主要从发展形势、名人效应、内容优势、宣传推广、美工设计、读者定位、环保印刷等七个方面做了分析总结, 以期能对相关小专业科普图书的策划出版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策划,选题,分析,核电

参考文献

[1]叶奇蓁.为什么要发展核电.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3.12.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核武器 篇3

滕建群:

说到新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历史背景,要追溯到延安时期的“纸老虎”论,即要从第一代领导人对核武器的认识开始。当时,核武器刚刚问世,毛泽东等领导人敏锐地洞察到这种武器的真正含义。毛泽东说核武器是“纸老虎”,这是战略上的藐视;在战术上,他还是比较重视这种武器的。建国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里讲了这个问题,“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建国后,国人勒紧裤腰带搞核弹试验也是出于这样的想法。

孙向丽:

中国作出发展核武器的决定是在1955年1月。当时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即我们屡次面临核武器威胁:在朝鲜战争、台海危机和印度支那战争期间,美国都曾经向我们挥舞过核大棒。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50年11月30日举行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会不会使用原子弹的问题时,含糊其辞地说:“要积极考虑使用核武器的事情。”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第一次切实地感受到来自美国的核威胁。

英国战略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在《核战略的演变》一书中谈到50年代的中国时说:“再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更接近遭受核攻击了。”说明中国在那一段时期总是受到核威胁在世界上是众人皆知的。

所以,我们要发展核武器,主要是在美国核威胁、核讹诈的特殊背景下开始考虑的。

在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中国曾出现过短暂的内部争论——原子弹项目是上马还是下马。最后领导人下决心继续干。为什么在那么困难的时期都要干?说明它对我们国家安全很重要,所以一定要发展。领导人的决心很大,勒紧裤腰带也要做,而且意见也非常统一。当时陈毅曾说,中国人有了这个(核武器),他这个外交部长腰板才硬。

滕建群:

第一,尽管在政治上、战略上中国人要藐视核武器,把它作为一个“纸老虎”来看待,但是在战术上,领导人确实深深意识到核武器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对于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来说,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压。第一代领导人最主要的任务,除发展经济以外就是维护政权——确保政权能够生存并延续下去,是第一代领导人的重大考虑。面对核威胁,需要用这种武器来制止有核武器国家对我们进行的核讹诈和可能的核攻击。

第二,第一代领导核心具有强有力的领导能力,能充分调动国家资源进行核武器的研发。我们把最好的科学家聚集起来,把充足的资源投入其中,这对于保证核武器的研发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这样的工程是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由周恩来等几个人组成了特别领导小组,其他人不太知道这方面的情况,这也是为保证工程成功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伍钧:

之所以要讲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背景,主要是为了区别于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的背景。我们跟别国不一样,我们不是为了争强,也不是为了军备竞赛,我们是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发展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出的决断。

我认为当时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根本出发点还是国家安全受到了外部威胁,特别是受到美国的威胁,包括后来受到了苏联的威胁——发展核武器是迫不得已的。

我们发展核武器也是非常节省的,没有拖累国民经济,它所用资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里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并且在核武器发展的过程中其他方面经济也在发展。

孙向丽:

周总理说过,核武器与常规武器各有各的作用,核武器不能代替常规武器。核威胁就用核武器对付;面对面的斗争,即一般的局部战争、小的冲突,主要是靠常规武器,所以常规也要发展。在一段时间内重点先发展核武器;核武器发展到一定程度,常规也不能放松,也要跟上。最开始时集中科研、技术的骨干力量,重点投入到“两弹”研发上,主要是因为开始有一个攻关突破阶段。

“精干有效”——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原则

孙向丽:

我们的领导人是在朝鲜战争中后期,特别是在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考虑要不要发展核武器的问题。当时周恩来召集中央军委的几位同志,做了一些初步讨论,但没有作出决定。对此,后来周恩来也做了一个解释:因为当时有很多条件不具备。比较重要的条件,即制造核武器最主要的材料——铀矿比较缺乏,在中国还未探明有丰富的储量,正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到了1954年秋天,地质部在广西发现了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铀矿,马上向中央汇报。听到这个消息,毛泽东、周恩来特别高兴。

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面临核威胁的时候,不少国际友人也为中国担忧。法国科学家、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托中国科学家杨承宗转告毛主席:“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毛泽东特别认同这句话。但当时我们缺条件。发现铀矿以后,毛主席认为,现在条件具备了,为了打破核垄断,为了将来能够制止别的国家对我们施加核威胁,我们必须拥有核武器。1955年1月15日,中央开会正式决定发展核武器。

在这之前他多次对国外媒体表态“核武器是纸老虎”,这更多的是从政治角度来讲的,我们不应该害怕美国的核大棒、核讹诈。但是毛泽东很清楚,从国家的防御措施来讲,没有它,还真没法实质对付可能的核攻击。

很快中央就成立了三人领导小组,1962年又成立了一个15人的专门委员会,其中包括七个副总理、七个部长级干部,周恩来是主任。专委会作为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全权领导整个核武器的发展计划,带领整个研制队伍快速发展。

滕建群:

在对核武器的认识方面,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为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核战略与核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那些认识,不单单是对核武器本身的看法,也是共产党人对战争观的全面理解,与我们传统文化和战争思维有很大关系,如“以战止战”思想。有“这个东西”不是为了打别人,而是在面临核威胁的情况下,遏制对方核武器的使用。我们提出不首先使用、全面禁止、彻底销毁这样一些原则,这些原则现在还管用。

伍钧:

我们在发展核武器的过程中也不断受到美国的压制,比如美国一再声称要用各种手段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苏联开始对我们有很大的支持,但后来也停止了。核武器主要是我们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

我不太同意中国核战略的基础是“以战止战”,我们的核武器是用来威慑其他国家对我使用核武器。邓小平同志一段话很好地阐述了中国核战略的基础:“你有,我也有,你要毁灭我们,你自己也要受点报复,迫使超级大国不敢使用。”

孙向丽:

毛主席、周总理有一套特别清晰的思路:我们发展核武器是为了对付我们国家面临的核威胁、核讹诈,是一种防御性措施。毛泽东明确说:“我们的国家将来可能生产少量的原子弹,但是并不准备使用……我们是用它作为防御的武器。”在同埃德加·斯诺谈话时也说:“原子弹哪里能乱摔呢?如果我们有,也不能乱摔,乱摔就要犯罪。”周恩来强调:“有了导弹、核武器,才能防止使用导弹、核武器;如果我们没有导弹、核武器,帝国主义就会使用导弹、核武器。”这就是一个定位:我们必须有,但只作防御用而不去炫耀,我们要发展少量的有效的核力量。后来这个思路被总结成“精干有效”——这是我们发展核武器的原则。

有了核武器,战略上的“纸老虎”才没有变成战术上的“真老虎”

滕建群:

一般来说,核武器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威慑,另一个是实战。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投了两枚,此后再也没有任何实例。克劳塞维茨有一句名言,“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戈尔巴乔夫把它演变了一下——“核战争不再是政治的继续”,因为核战争没有胜利者,达不成任何政治目的。这个论断虽有争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核大战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现在,核武器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威慑上。而在这方面,我们跟美俄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威慑目标不一致。中国的目标是对我们使用核武器的国家,而美国甚至可以先发制人地动用核武器对付别国乃至非国家行为体。

美国还有“延伸威慑”战略,也就是向盟国提供所谓的“核保护伞”。现在伞下有50几个国家,包括北约28个国家、韩国、日本等,美国给它们提供核保护。中国就没有这样的承诺和义务。

孙向丽:

我首先看重核武器在安全方面的意义。有了核武器,我们就打破了核垄断,也有了制止别人对我们实施核威胁、核讹诈的能力。你如果没有它,这个“纸老虎”就变成“真老虎”了;你有了,它才是真正的“纸老虎”,它就不那么耀武扬威了。

第二个意义是衍生出来的,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核武器是大国地位的象征。你看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是核武器国,这不是偶然的。在核时代,核武器对维持大国之间的战略稳定性还是有价值的。如果一个大国没有核武器的话,它在大国博弈当中肯定处于弱势地位。当然,这不是说有了核武器就有了大国地位。现在有些国家也发展了核武器,比如朝鲜,它变成一个大国了吗?但是反过来说,主要大国都有核武器,这是个现实。

伍钧:

核武器由于其特大的杀伤性,威胁作用明显。说它没有军事意义是不可信的,它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我们国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我们核武器的根本作用是威慑别国。当然,其他的一些政治军事作用,我认为也有。

另外,核武器的发展实际上带动了我国国防高新技术的发展,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很多高新技术都是在核武器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比如计算机、计算物理、爆轰物理、中子物理、核物理、核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而核材料生产技术等也都是在核武器发展过程中积累出来的。

孙向丽:

其他核大国的核武器除了对付核威胁以外,还有别的作用。比如冷战时期,对英、法来说,核武器对苏联大规模的常规入侵也有威慑作用。对美苏来说,核武器也是政治上意识形态竞争的需要,他们为追求核优势而进行了疯狂的核军备竞赛。

冷战后,核武器的作用开始降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要求核国家进行核裁军,无核国家不要发展核武器。这是一个互相的承诺。如果对于常规武器你也拿核武器去对付的话,就很难劝服无核国家放弃发展核武器。再加上冷战后美俄间核大战风险降低,所以他们也觉得核武器的作用没那么大了,因而将核武器从冷战时期最高峰时部署的三万到四万枚核弹头,减少到按照新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规定的1500枚核弹头,加上非部署库存的大概总共四五千枚。数量虽然还是绰绰有余,但比冷战时少多了。

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篇4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各个学校都把发展教师的专业特长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抓手。那么教师为什么要发展专业特长?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     教师发展专业特长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还是在教学技能、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要求有创新和突破。新课程从内容的选择上,课程的实施中都十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要求,决定了教师要有自己的技能和特长。教师自己独有的技能和特长就是一种个性。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教师的个性在如何塑造学生,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有个性的教师才能造就有个性的教育。特级教师窦桂梅在谈到实施新课程的体会时也曾说:“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

无数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有个性特长的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培养出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来。审视我们身边的老师不难发现,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书写规范和书面表达技能强的教师,他的学生一定也是会写规范的汉字和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一个文学功底深厚的老师,他所带的学生也一定是文学爱好者;一个能熟练使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的教师,他的学生必然会对网络和多媒体感兴趣,其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一定很强。这样的老师,其与学生的关系一定会十分融洽,必然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二、     教师发展专业特长是成就人生理想的需要

心理学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作为成年人的教师也不例外,更需要获得人格的尊重和满足发展的需要。应该说,每个老师都怀有自己的人生理想DD做一名受人尊重并且不断进步的教师。这就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人生理想。但这种理想不是凭空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中忘我工作,以实现做教师的理想。从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爱戴,更容易得到领导的青睐,一个不断获得爱戴和青睐的老师就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老师,也必将焕发出更大的活力。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发挥潜能,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也给了我们学习新知识,发展新技能,把自己锻炼成一名新型教师的广阔天地。积极投身到这场改革中,是我们实现人生理想,收获幸福的必经之路。

三、     教师发展专业特长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需要

对于一个具有特长的教师来说,其特长出自于他独特的个性,对于一所具有特色的学校来说,是指它具备了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优势。我们学校近些年来,把创建特色学校作为学校的发展思路,把创建特色学校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特色,甚至各个班级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仔细分析这些特色的形成,都源自于我们有一支具有特长的教师队伍。

如我们有的班,班主任有音乐的特长,则这个班就有音乐特色;有的班主任有舞蹈的特长,则这个班就有舞蹈特色。学校艺术特色的形成也是因为我们重视了艺术教育,有一支擅长艺术的教师队伍。如学生的手工、剪纸、绘画、音乐、舞蹈等。总之,特色学校的建设离不开有特色的老师,学校特色的形成需要有特色的教师的引导和塑造,没有一批既爱岗敬业又有专业特长的的教师,培养学校特色是困难的。

创建特色学校不仅是学校的发展目标,也是对我们每个教师的具体要求。人人有特长,学校才会有特色。作为学校的一分子,每个老师要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发展同学校特色创建结合起来,依据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总目标和自己的专业特点,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和个人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物流企业的发展要重视什么 篇5

其实有时候从我国的物流现状来说,硬件、运力等硬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问题,真正制约我们发展的还是软条件,尤其是我们的思维模式问题。

我国物流企业的思维误区是相当严重的。我分成下面几点讨论。

(1)面向现状还是面向发展

面向现状还是面向发展。这是我国物流企业首先必须解决的理念问题,它将对物流企业进行的运营、管理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客户开发方面更是具有相当的影响。客户开发本身就是一种对未知结果的追求,它应该是允许失败,而且失败的几率很大。对于面向发展而言,成功与失败都是成果。然而尤其企业的赢利性和近视性,往往是要求当前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我们的业务开发只重视现实性和可达成性,从来不去培养具有对公司有战略意义的客户,因为开发那类客户的需要投入期过长,谁也没有耐心,唯一的选择就是只作现在能做的。因此,各大物流公司有必要破除这种观念,为了公司的发展和当前利益,必须要协调中间的发展路线,不怕失败,就怕没有总结的失败,我们应该从只重视眼前的转变到重视未来的发展观,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开发过程的管理,开发人员的管理,加强对过程与结果的双向控制,使我们的发展观永远保持一种处于合理有序持续的状态。

2面向过程还是面向结果

许多物流企业往往忽视了物流开发和运作的规律,只是把注意力放在运作的最终状态上。这种思路导致物流企业仅关注最终结果,忽视物流开发和运作的规律和过程管理,甚至认为加强物流流程的管理与控制是一种多余的活动,从而使整个物流的全过程处于自由活动状态。

许多物流企业在进行客户开发时,往往把所有的注意力寄托在拉进来的结果上,但是却没有建立规范化运作流程以作为保证。由于销售人员能力与水平的局限性,运营人员的自私性和狭隘性,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服务的过程和品质。我们经常听到许多物流企业的销售管理者有这样的说法“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只要能把客户拉进来就行” 。但是这种不负责的态度直接为不良的后果埋下了伏笔。这种思路也使物流企业的销售部门容易忽视运营过程的规律,仅关心客户进来的结果。然而由于销售和运营的冲突性,往往导致销售的结果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因为运作的服务质量保证过程才是真正维护住客户的根本性的原因,然而我们的销售结果永远是“短暂的春天”。所以,我们的物流销售与物流运营整体过程必须要求统一性,而且要加强相关人员素质的提高,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保证我们整个过程的优异,从而在品质和可靠性方面得到保证,才能达到客户预期的要求。

例如:“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已成为许多物流企业开发客户和衡量业务人员的座右铭,使之许多企业在运作中放弃了过程管理控制,把希望寄托在业务人员的“自由创作”的基础上。总之,只关心结果的完成,不关心过程的控制与管理,所以导致客户开发和运作进度一拖再拖,费用不断追加,目标不断变化,问题不断增加。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管理是物流企业做好服务目标失控的主要原因。

4面向机遇还是面向战略

物流企业成功的另一主要特征是人员素质的提高、制度的合理化和规范化以及强大的规模化。“没有训练过的部队如何打仗?没有打过仗的部队如何打胜仗?”,这就是人员素质的基本原理。但是,我们好多的物流企业为了达到超常规的发展,不是从加强企业自身人员素质和产品质量出发,不愿意做预先的投入,而寄希望于“新机遇”的奇迹出现,把“抓住市场机遇”作为本身发展的希望。这种思路使物流企业容易失去发展的战略目标,忽视项目开发和运作所需的人员、制度、技术储备与积累,从而反过来影响新客户开发的成功率和开发完成后运作的成功率。同时,由于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没有人员、制度以及技术的积累,即便“新机遇”出现,企业也不具有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

物流企业不分析企业自身的相对优势,不建立企业的发展战略,不进行相关的人员、制度、技术积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只见放枪,不见结果”。寄希望于机遇,忽视企业的人员、制度、技术储备和积累是物流企业开发客户能力和运作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

5面向运作规律还是面向运作进度

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服务的高品质。所谓高品质是指除了服务在功能方面满足客户需求外,还有在成本、可靠性、可维护性(统称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指标。这也正是我国的物流服务水平与国外服务水平的重要差距。根据调研显示,大多数的物流企业对服务安全性都有相应的承诺,但是真正做到如何设计却没有考虑到,

这种高品质对许多保证和提高服务品质的过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系统分析、仿真、测试、验证、综合等,是物流供应链的服务品质保障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有很多的物流企业对这些要求控制不严密)。但是却有许多的物流企业往往只是特别关注客户开发和运作进度,不按实际的服务过程规律制定计划,而以市场需求时间为节点,忽视和取消保证服务品质的过程,使服务的品质无法保证。这种低品质的服务不仅大大增大了开发客户成功的风险,同时大大降低了运作成功的几率和企业竞争力。

物流企业以市场需求的时间确定客户开发和运作的进度,导致服务问题很多,品质低下,最终还是被市场淘汰。追求进度,忽视物流企业本身开发客户和运作的规律是物流企业服务问题多、品质低、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6面向“以人为本”还是面向“以法为本”

物流企业的开发和运作最重要的特征是团队化。由于物流过程涉及的相关细节很多,且要求有很深的程度,必须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必须建立在规范的专业分工、流程分工和协同工作的运作管理体制的法规基础上。这种运作的规律就是这里提到的“以法为本”。但是,许多物流企业(尤其是民营物流企业)不重视建立科学规范化的运作管理体系,不重视企业的团队协作,大事宣传“以人为本”和“体现个人价值”,寄希望于“人治”创造“奇迹”,把整个的运作过程成功寄托在某些“能人”身上。

例如:许多物流企业宣传“寻找人才”,“以人为本”, 往往把运作失败主要原因归结到未找到高水平的人才上。因此寄希望于人才奇迹,忽视制度建设是物流企业运营效率低、状态失控,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

最后的问题是我们应怎么样进行开发和运作管理呢?这主要要从我国物流企业战略与运作组织结构的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

1.物流企业发展战略:我们怎样做物流企业战略呢?第一是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的统一,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长期发展战略(3~5年)和近期发展战略1~2年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描述。第二是运作费用需要明晰,包括资源采购费用、运作外包费用、人工费用、培训费用、资金周转率等等。而且,我们什么都想着自己来单独做一些事情,比如买车、盖库、上系统等等,从社会物流的角度出发,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而对于发展应建立于外部资源基础上的思维观念是缺乏的。这个思维可能与我们从小到大喜欢独立做习题“打好基础”的思维有关。我们似乎不太习惯在别人的基础上作文章。第三,物流发展的进度过快,受众面过宽是决定物流运作成败的最重要因素。国内大多数物流公司的市场开发人员重视“小、快、灵”、重视新客户的开发,但对风险较小的“现有服务增加新功能和深度挖掘客户潜力”认同不多,总希望能有一个突破,创造一个卫星,而对现有服务过程的修正和改进愿望不强。但这不是“UPS”初期的发展思路,他们的思路刚好相反。

物流企业发展战略归纳起来有四种:战略一,根据本企业当前服务水平情况,延伸服务功能,提高服务竞争力。这一战略风险小、竞争力弱。战略二, 根据当前服务发展水平,对先前的服务项目进行升级换代、持续改进。这一战略风险较小、竞争力较弱。战略三,根据本企业当前面对的市场状况,开发其他服务产品,扩大现有市场。这一战略风险较大、竞争力较强。战略四,完全开发新的服务产品,进入新型市场。这一战略风险大、竞争力强。

从战略一到战略四,物流企业应认真思考:我应该定位在哪?我国的物流企业喜欢定在第三、第四,而UPS、FEDEX等物流企业一般都定在第一、第二位,难道他们不知道新产品、新市场的风险吗?当然知道,但是他们有雄厚的资金,可以跨过进度过快、受众面过宽而造成的风险,然而我们国内的少有能够承担的,大概也就中远、中海、中外运能够承受,所以其他的物流企业还是应该以扎扎实实的物流策略来发展的为好。

2.物流企业运作组织结构:目前我们物流企业的运作组织结构存在什么问题呢?

(1)层次分工不明确。运作组织应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层次分工,比如分成市场营销部、业务拓展部、客户开发部、运作管理部、配送管理部、客户服务部、技术信息部等。但是,国内大多数物流企业并没有采取一种详细的专业化分公司的模式进行组织架构的运作,完全只是简单的遵循运作3步法,市场销售部、运营管理部、客户服务部,其他的只是简单的后勤管理部门,这种简单粗暴的组织架构使我们的运作过程从来不追求细化,只是要得一个大概。而且在我们的运作组织架构中,所有的东西一般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客户需求分析到运作目标的目标定义、实施方法、最终结果、测试与验证完全由物流项目组自行完成,而没有第三方的介入,总之,这种运作组织架构给人的感觉就是只站在一方的基础上,不具有客观性,从而给客户开发也带来一定的阻力。

(2)运作流程和阶段划分不清。运作阶段划分是物流企业运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运作阶段可划分为市场销售阶段、运营管理阶段、客户服务阶段、后勤保障阶段等,在每一个阶段,都要求进行详细的二次划分。但是国内物流企业在这方面划分模糊,分工不够。

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篇6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五项要求”是什么? 在月亮上跳舞 回答:2 人气:11 解决时间:2010-03-05 20:54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其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强调“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具体作出的部署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正确处理党委同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关系。二是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部门党组(党委)工作机制、党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的体制机制。三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四是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五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其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决定》紧紧围绕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突出了许多具体措施。在落实党员知情权方面,提出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在落实党员参与权方面,强调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在落实党员监督权方面,强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还强调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

其三,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这两项制度是党内民主最基本的实现形式,也是党内民主最有效的制度保证。《决定》在这两方面作出了新的部署。在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方面,突出强调五点:一是改善党代表大会代表结构,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二是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扩大党代表大会代表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三是建立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四是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健全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和办法,做好代表联络工作,保障代表充分行使各项权利,充分反映党员意见和建议;五是继续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在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方面,突出强调了3点:一是完善党内选举办法,改进和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二是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三是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变动,维护选举结果严肃性。

其四,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强调要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和规范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核电发展空间大 篇7

下面这组数据可见一斑: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 2000亿千瓦时;力争2017年底运行核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2800亿千时。

面对如此广阔的发展空间,核电企业也迎来发展良机。不过由于核电行业部分产业链环节高度垄断,尚未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价格机制未理顺,核电自身极高的经济优势未能充分体现,未来多业主、专业化将会成为核电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而核电证券化有望成为行业催化剂。

今年有望新增5台左右

据了解,根据核电发展规划,国家将加强核电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最高安全要求建设核电项目。加大在建核电项目全过程管理,保障建设质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建成红沿河2-4号、宁德2-4号、福清1-4号、阳江1-4号、方家山1-2号、三门1-2号、海阳1-2号、台山1-2号、昌江1-2号、防城港1-2号等项目。新建项目从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择优选取,近期重点安排在靠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电力负荷中心的区域。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规划目标来看,结合2017年核电装机5000万千瓦目标,同时考虑到核电建设的周期在5年,意味着2015到2017年新增的1000万千瓦装机全部来自于2015年在建的1800万千瓦装机中。估算剩余的800万千瓦装机将于2020年之前全部完成,因此2020年5800万千瓦装机应该是确保的,同时考虑到后续核电建设的进程的加快,2016年新开工一些机组有望陆续确认,因此估算2020年核电完成装机有望超过6000万千瓦,达到6000万千瓦一6500万千瓦之间。

此外,从完成装机的角度来分析,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完成核电装机1475万千瓦,2015年完成装机4000万千瓦,意味着2014-2015年要新增完成装机2525万千瓦,预计在20-25台机组,从核电设备交货的周期来看,一般在2-4年时间内常规岛和核岛的设备要交付完毕,因此估算在2013-2014年计划2015年完成装机的核电设备应该已经交付大部分。

由于核电项目建设周期长、运行周期长、项目盈利性高度敏感于建设周期。有的建设周期长达5年。因此,从2017年建设的情况来看,相对于2015年新增的1000万千瓦设备,或已在2013年左右进行了招投标工作或者至少从设备企业设备提供的角度已经为这些设备进行了备货,后续对设备企业的影响就是这些订单的执行。

根据2013年底完成装机1475万千瓦、在建3166万千瓦,2017年完成5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装以及2020年完成装机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装机推算,假定2017年到2020年新增完成装机的800万千瓦还没有开始招投标,那么2014-2015年启动的机组有1159万千瓦,年均新增开工规模在5台左右;2016-2017年启动的项目容量有2400万千瓦,年均启动项目在10台左右,2018年-2020年启动的项目容量有800万千瓦,年均在2台左右。

多业主化是核电运营长期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核电行业的现状如何?部分产业链环节高度垄断、尚未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价格机制未理顺、核电自身极高的经济优势未能充分体现是目前行业的一个特点。

有分析人士指出,十二五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理顺新能源价格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核电建设市场将有利于核电产业链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多业主、专业化将是核电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并将有利于核电经济性的发挥。

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篇8

一想到要打针,石头害怕极了。小蜗牛也很着急,就问医生:“为什么一定要打针呢?吃药不是也可以治病吗?”

医生回答道:“打针是把药物直接注射到肌肉里,有的药物必须经过注射才能起作用,比如胰岛素。如果药物经过胃和肠道时,能够被很好地吸收,那么直接吃药就能治好病了。”

小蜗牛想了想说:“看来不爱打针和不爱吃药都是不对的。石头,你需要打针,要积极配合医生哟。”没办法,石头只好忍着疼痛,让医生在屁股上打了一针。

核电发展与环境保护 篇9

核电发展与环境保护

以相同装机容量的核电和煤电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充分说明了核电是较清洁的能源,是未来可开发和利用能源的.主要方向.文中还简述了开发新能源的途径和核电发展的前景.

作 者:金杰坤  作者单位:湖南省环保局,辐射环境监督站,湖南,长沙,410077 刊 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0(3) 分类号:X591 关键词:核电   火电   节能   新能源  

日本核电发展再遇阻 篇10

5月21日,福井地方法院正式判定大饭核电站不得启动。

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民众对核电站安全性产生了广泛质疑,政府宣布对日本境内核电站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至2012年5月5日,日本50座商用核电机组全部停运,日本进入“零核电”状态。

然而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日本多地出现电力缺口,使得业内普遍认为日本“完全废除核电不现实”。2012年7月1日,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在完成必要检查后重新启动了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这是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后,日本首次重启因定期检查停止运转的核电机组,标志着日本“零核电”状态在执行约两个月后宣告结束,被外界普遍理解为日本选择重新使用核电。

但大饭核电站宣布重启以来,遭遇来自日本民众的多次抗议。此时福井地方法院对大饭核电站做出的判决,让日本核电政策愈发进退维谷。

当地民众:

安稳生活比经济效率重要

日本虽是个贫富悬殊并不大的国家,但也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

东京向北100多公里,便是发生了核电事故的福岛县,而大阪向西200余公里,便是核电站特别集中的福井县了。长期以来,福岛与福井一直是劳动力出口的大县,经济相对落后,而县内的重要产业便是核电站。

如果开车从东京或者大阪出发,向福岛或者福井驶去,就会看到,在快要到达核电站的地方,公路会变得特别好,路边的风景也会美好很多。核电站的建设滋润了地方经济,也让劳动者有了就业的场所。

“我自己也是福井人,我深知除了核电站,我的家乡就找不到什么能赚钱的工作了。”日本经济产业省一位高级官员对《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记者说。在福井县沿海地区,人们能看到和福岛一样的景色,一座座核反应堆连成群,反应堆厂房泛蓝的颜色与大海、群山十分和谐,原本未给当地居民以危险的感觉。

然而福岛核事故使当地居民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事故发生后,福井当地居民开始要求核电站对地质情况做调查,评估核电站能否经受得住大地震。另一方面,当地居民也开始用法律手段,希望法院给出禁用核电站的判决。

5月21日,福井地方法院正式判定大饭核电站不得启动。

虽然这天电力公司并未派人来听取判决结果,被告人空席,但法官宣读了裁判结果:“核电站不得启动!”法官并没有直接谈“大饭”,应该说这是对日本核电的一个重要判决。

法官谈道,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到目前为止造成约15万人无家可归,核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的直接死亡,但附近居民等有60余人受核电站事故的影响,最后死亡。“核电技术的危险性与所造成的伤害,毋庸置疑。”法官说。

法官认为,核电站依旧有造成相似事故的危险性,法院如果回避做出判断,这将是法院放弃对重要责任做出判断。“人的生存权利,绝非能用电费的高低来衡量。把两者混为一谈,是法律所不能允许的。”法官说。

福井居民对核电站安全性的怀疑,来源于福岛核事故中暴露出的诸多安全隐患。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记者曾先后十余次去福岛县采访,日本政府在对事故一线指挥的企业高管、政府官员调查后,发现企业在事故处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对核电事故的处理,往往超出政府的控制力,而其后果又非常严重。

在大地震后,福岛核反应堆停止运行,需要供水降温,原福岛核电站站长吉田昌郎命令员工有序向后撤退,撤退到辐射较少的地方去。但传达命令的人,将“撤退”变为“逃亡”,人们脱兔般地撤退到了10公里之外的第二核电站,因为那里未遭受海啸的袭击。

“结果造成处理核电事故的人数绝对不足。”吉田站长说。

日本政府:不愿放弃核电

日本民众看到福岛核电站造成的对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从安全的角度坚决反对核电站重启。每到周六晚上,去首相官邸门前呼吁停用核电站的运动,到现在已经超过100次了。尽管最近去的人开始变少,但依旧有不少人带着孩子、家人来参加。

此次日本地方法院的司法判断,从法律的层面给重启核电站做出了违法判决,让日本国内废核、零核的声音越来越大。

日本核电何去何从,与日本的电力消费有着重要关联。在日元汇率大幅度下调后,日本出口并未增加,其国内电力消费在下降,今后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增加,对电力的使用只减不增,维持核电站在经济上的意义更加难以说服人。

然而与日本民众反对核电的声音不同,学界更多的是迅速启动核电站的声音。日本原子力学会对福井地方法院的判决结果十分不满,“法院对科学技术做出的判断以及法院追求零风险的思维方式,都很不恰当。”该学会发表声明说。这个学会由7500名专家组成,现任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委员长的田中俊一,曾经是这家学会的会长。

与此同时,政府也不愿完全否定核电技术的发展,据了解,日本政府正大力向越南、中东、美洲等地推荐日本的核电技术,一座核电站的建设将为日本带来数千亿日元的业务,带来数十年的维修保养工作,与以往的家电业务有着巨大的不同。

为什么要入党 篇11

讲政治,就是要讲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讲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的政治。对于一个普通党员来说,讲政治就要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任何时候都不动摇。

讲学习,就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建设理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这既是一个党员的政治要求,也是一个农业工作者的业务素质要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能更坚定理想和信念,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增强政治敏锐性,把个人生活目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目标、党的事业紧密地联系起来。讲学习,就是要不断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要掌握从事农业工作需要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讲学习,就是要积极向郑培民等优秀的共产党员学习,向身边的先进党员学习,学习他们高尚的人格、品质、精神,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讲正气,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革命气节。坚持真理,反对封建迷信和反动谬论,坚持原则,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同不良现象和行为作斗争,坚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自觉抵制“自由化”思想和“西化”思想的侵蚀,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经得起考验。

讲贡献,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正当

利益与不正当利益、奉献献和索取的关系问题。党的全部利益是人民的利益。共产党员应该把维护和提高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方面是在获得自己正当利益的时候,绝不能损害集体的、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党员更应该立足本职多作贡献,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周围的群众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类问题。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是党员最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上一篇: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下一篇:关于校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