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刊写作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内刊写作(推荐8篇)

企业内刊写作 篇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随着企业文化的进步,企业内刊的创办和发展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企业自己创办的非赢利性“企业内刊”一万二千多种,而且每年还在以25%左右的速度递增,企业自办的内刊由于数量多,内容丰富,时效性、针对性强,使其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种新媒体。

在2004年5月22日由北京零点研究集团承办,北京光汉空间营销策划中心协办的第七届北京企业内刊沙龙上,来自于京津地区的3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就“内刊如何做好内部沟通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

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内刊的基本情况和生存状态,零点研究集团分别于会中和会后,随机抽取了京津地区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内刊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自填问卷和电话访问两种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分管内刊的总裁、总监、经理、内刊主编等,共回收有效问卷33份。调查显示,企业内刊目前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而企业内刊在其定位、内容、风格、目标读者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俨然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

内刊受众:不仅是员工,还兼顾外部客户

目前企业内刊的表现形式共有三类,即企业内部传看的刊物、专门给外部客户阅读的刊物、既内部传看又给外部客户阅读的刊物,调查显示,一份内刊兼具对内对外职能的占到了45.5%,而内外分开的占了30.3%,仅有少数的企业仅拥有对内或者对外的内刊。

而从内刊的目标读者来看,被访企业的读者主要是内部员工(90.9%),而目标客户(66.7%)和经销商(45.3%)也占到了一定的分量,同时还有一些部分公共媒体。这说明企业的内刊,已经开始被赋予了对内建设企业文化和对外树立企业形象的双重使命。

内刊表现形式:传统媒体占主导,网络和电子化崭露头角

和大众媒体一样,内刊也有很多种媒介表现形式,在本次调查的企业中,内刊表现为杂志的占据了48%,其次是报纸(34.0%),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企业对网站建设的重视,目前专门出版电子版专刊的企业也占到了一定的比重(18%)。在最终提供给目标读者的时候,除了印刷版(53.3%)外,网络版(25.0%)和企业内部的电子邮件版(21.7%)也占到了一部分。可见,企业内刊也开始呈现出传统媒体和网络/电子媒体共存的特点,网络刊物以其成本低廉和传播范围已经受到了部分企业的青睐,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传播载体。

内刊队伍:总裁管内刊,队伍专业化,主编身兼数职

媒体界的观点认为,大中型企业办不办内刊,本身是一种态度,而且反映了老总的态度,因此很多企业的内刊基本都是由老总亲自过问的。本次研究也印证了这样的迹象,调查显示,京津两地大中型企业内刊的主管领导以高层为主,由公司总裁和副总裁主管内刊的占了绝大多数(总裁主管的占42.4%,副总裁主管的占33.3%),仅有少部分企业由企划总监、行政主管或者人力资源经理等主管。这说明,大部分企业内刊的命运是掌握在老总手中的。

数据来源:零点研究集团2004年6月对京津地区33家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分管内刊的总裁、总监、经理、内刊主编,采取自填问卷和电话访问获得的调查结果。

作为一个媒体,要想获得持续性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编辑班子也较为重要,调查显示,京津两地企业专门设立有内刊编辑部或者编委会的占了69.7%,没有设专门的编辑部或者编委会的占了27.3%,据几次内刊沙龙的交流活动中的与会代表介绍,一些企业的内刊编辑部最多的达到了十几个人,一些企业还有非常细致的采编制度。可见,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专业化的内刊编辑队伍建设。

有意思的是,尽管很多企业都设立有专门的编辑部,但仅有15.1%的企业内刊编辑人员担任全职工作,其余的企业内刊编辑人员除了内刊工作之外,还分别从事品牌推广、策划、公关、人力资源、网站运营等工作,可见,现在企业需要的内刊编辑人员不仅需要专业化,还需要是多面能手。

内刊影响力:文化传达、内部沟通和企业信息传播

京津两地的企业都对内刊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从每个企业定位的内刊功能上看,企业内刊承载的功能,主要包括传达内部企业文化、建立沟通平台(96.9%)、其次是“宣传公司重要方针、政策(78.8%)、传达领导意图(75.8%)和”传播产品、服务和品牌信息(72.7%),也有部分企业将其当成培训工具(51.5%)。

企业内刊的文化特性还是比较突出的,调查显示,有57.5%的企业认为内刊在传达内部文化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另外,24.2%的企业认为在传播产品、服务和品牌信息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看来,随着企业对产品信息、品牌等宣传工作的重视,内刊也成为了一个比较好的传播工具。

内刊对于企业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对文化的影响最终会反映到企业的内部沟通上面来,在这方面,很多企业对内刊的作用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97%的企业认为内刊对于内部沟通起到了作用,其中有48.5%的企业认为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看来,内刊在企业内部文化沟通方面,发挥着“润滑剂”的角色。

但是如果和企业本身对内刊赋予的定位和责任相比较,企业内刊与企业期望达到的结果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很多企业认为内刊在宣传公司的方针政策、传达领导意图等方面的作用则较弱,培训工具的作用基本没有体现。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让内刊在宣传公司政策,增强大家对公司一些措施的理解,以在管理的决策执行中充当好宣传手,是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

内刊内容:员工非常关注,但是关注员工的篇幅略显不足

从企业内刊的状态上来看,本次被访的企业中,有66.7%的企业内刊“紧紧扣住本企业的内容,适当反映本行业内容,而分别有12.1%的企业内刊是”以本行业内容为主,本企业内容为辅的和“传统的企业内部通讯。

从内刊的内容上来看,本次调查的企业内刊的内容都较为丰富,从公司动态到员工心声,从管理知识到产品知识等,应有尽有。但是内刊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内容都能照顾,需要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普遍来看,受访企业都认为“领导言论和”公司动态是每一期所占篇幅比较多的内容,相对而言,员工活动和员工心声所占的篇幅较少。调查数据还显示,33.3%的企业的员工对内刊“非常关注,54.3%的”比较关注,12.1%的“一般关注,员工的关注代表了员工对内刊同样也有着很高的期望,因此如何增加关于员工的报道,是赢得员工对内刊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与内刊目前实际作用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尽管“领导言论和”公司动态占的篇幅较多,但是内刊在传达领导宣传公司的方针政策、传达领导意图的效果并不理想,从受众的角度来看,“领导言论和”公司动态都属于比较严肃的话题,因此如果篇幅过多,就会降低内刊的沟通力,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还浪费了版面。

内刊选题:注重管理和市场

对于内刊来说,每一期的容量有限,如何策划精彩的选题,是内刊能否发挥其积极作用的重要方面,在本次访问的企业中,内刊选题比较多的来自于公司管理需要、行业市场变化和客户关注点三个方面,而总裁和主编的关注点并不是目前内刊选题的主要来源。这

说明大部分的企业在内刊的内容方面还是紧密和公司的管理和市场开拓结合,过去的以主编或者总裁主导内容的时代已经不再存在。

内刊主编:工作压力较大,成就感不足

内刊的存在催生了一群活跃在企业中间的媒体工作人员,在目前很多大中型企业的人才需求中,内刊主编或编辑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职位,由于企业在文化、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面的复杂性,内刊主编所担当的职责要比一般的公众媒体特殊。调查显示,感到工作没有什么压力的内刊主编占到1/3左右,接近四成的内刊主编感到“压力较大,9%的主编感到”压力很大。据内刊主编的反馈,感到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量大、选题难和稿源难等方面。

如果用5分来进行评价,内刊主编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平均水平为3.58分,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相比较而言,内刊主编在“个人的教育培训和”个人的发展机会方面的满意度水平略低一些。看来,企业如何给予内刊主编更多的机会,是企业需要加以考虑的,万科的几届内刊主编都先后晋升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在这方面就提供了较好的标杆,不过内刊主编也需要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获得更多的事业发展机会。

稿源多元化,设计外包化

对于那些内外合一的企业内刊来说,不仅仅需要有内部人员的声音,同时也需要有外部的声音,以实现内外对接。现在,很多企业内刊的稿源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仅有公司员工、内部通讯员,还有行业专家学者、外部客户等。不过,让内部人员多发出声音,使内刊和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是内刊依赖于企业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从本次研究的企业来看,对于企业内部员工所投的稿件,大部分的企业还是实行了稿酬制度,当然也有一些企业仅仅给予一些荣誉鼓励,或者将投稿列入绩效考核。企业如何更好的调动内部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踊跃投稿,是目前企业内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据了解,一些企业的内刊编辑队伍里面也是人才济济,既有摄影的,也有文字编辑,大部分企业还有自己的内刊设计师,因此,在内刊的设计制作方面,60.6%的企业是内部设计师自己完成内刊的制作设计的,此外,有33.3%的企业则是企业的内刊编辑和外包的专业设计公司共同完成,有6.1%的企业是设计制作全部外包的。内刊的设计制作毕竟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要想使内刊更加精美,外包给专业的广告设计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随着企业对内刊重视,相信这将成为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这也无疑为一些广告设计公司找到了一个细分市场。

企业内刊成长:任重而道远

这十多年以来,企业自办报刊蔚然成风,说明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内部舆论导向,同时也开始懂得合理的利用内刊这个工具,来为企业的内部文化传播和外部品牌传播等铺路。但是目前,企业内刊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依然是众多内刊人关注的问题,企业内刊主编也在千方百计,希望能够获得解决的方案,例如企业内刊的定位、制度建设、内刊选题、内刊传播等问题。

尽管企业内刊已经经历了约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对于企业内刊的系统性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过去对于企业内刊的研究都是在企业文化的层面来进行考虑的,但是从每个企业对内刊的定位可以看出,现在的企业内刊已经远远超越了企业文化的界线,它与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为企业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课题:

1.内刊的内外整合和系统传播。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将企业内刊作为独立的媒体来进行运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媒体不断细分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于那些目前针对一些特定特征的人群发送的企业内刊,将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因此,企业如果能将企业的品牌文化通过内刊这个载体进行系统的传播,并能够将媒体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赢取更广泛的社会关注来获得知名度和美誉度,无疑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2.内刊人员队伍的建设问题。企业内刊的编辑人员目前是个游离在“企业”和“媒体”之间的群体,这个群体既有企业的深入体验,又具有媒体的敏锐性,因此如何提升这些人员的职业成长空间,是作为企业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企业可以对这些人员制定出专门的职业成长计划,使其可以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相结合,而外部的一些机构也可就内刊人员关注的一些问题多组织一些培训和交流,企业内刊沙龙无疑也是一种提升内刊编辑人员水平的一个好的方式。

3.内刊的受众研究。和大众传媒一样,每个企业对自己的企业内刊,都有一个定位,但是这个定位和最终的表现之间还存在不少距离,而当前企业内刊很多都由公司高层直接主管,因此内刊很容易被变成内部的舆论工具,就如零点研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袁岳所说,内刊不应当只是领导的声音和某几个秀才的声音,而应该体现企业中各种不同的声音,这需要企业内刊对其媒体受众做深入的研究,以不断的调整定位,增强生命力。

企业内刊写作 篇2

《万科》1992年创刊时, 只是几页纸的内部通讯, 印刷也很简陋。王石当时创办它的初衷很简单, 就是当年万科的规模扩大之后, 层级越来越多, 他非常希望有一个工具能够让他和基层员工沟通。因为当时还没有互联网和电子邮件, 他也不可能走到每个人的办公桌前一一沟通, 于是就想到做一本杂志, 放到每一个员工的案头。

开始的时候, 《万科》周刊还只是在万科内部传阅, 每期出刊时从老总到普通员工都人手一本。但很快它就从万科员工的手里流传出去, 版面也从12页连续扩到36页、发行从200份扩大到7000份、工作人员也从2人扩大到10人。当时的深圳, 正是一个财富飞速膨胀、社会心态极度浮躁的时期, 就是在这个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暴富城市, 一群来自北大、复旦等名校的青年人, 在理想主义的信念支持下, 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才华都投入到了一份小小的企业内部刊物之中, 创造出了一个传奇。据《万科》周刊第二任主编、当时还是普通编辑的林少洲回忆, 他自己的纪录是曾经连续十个月没有上过街, 只是在宿舍和办公室之间往返。

《万科》周刊的影响力很快扩展至全国。当时像《三联生活周刊》《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这些今天的主流财经媒体尚未面世, 《万科》周刊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早已不再局限于一本房企内刊的性质, 其普及性甚至达到了全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人手一份的地步, 每年有上百篇文章被全国公开刊物转载, 以至许多《万科》周刊的读者后来都变成了万科的客户。在这种影响力的带动下, 其他一些房企也纷纷仿效, 以企业内刊带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成为很多房企的共识。

《万科》周刊一面世就有宏大的视野, 不仅关注万科家事, 更是放眼全国。1993年, 《万科》周刊就采访了当时主管深圳城建、文化等工作的深圳市副市长朱悦宁。而同年某期对深圳蛇口招商局第一任掌门人袁庚的专访, 更是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而有一期的主题“砸碎北京”, 内容涉及到北京的建筑、交通、文化等各个方面, 可谓是一只脚踏进了学术界。可以说, 《万科》从始至终都在体现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文化倾向。

《信睿》

《信睿》是原来的《SOHO小报》, 《SOHO小报》的停刊曾经让它的读者遗憾不已。2011年3月16日, 由《SOHO小报》原团队主编的新刊《信睿》正式创刊出版, 据杂志主编李楠介绍, 该刊原定名《信小报》, 现更名《信睿》, 《信小报》变成了刊物的小名。

此前编辑团队就表示过, 将《信睿》定位成《SOHO小报》的复活升级版。新刊《信睿》计划每期推出一个封面主题, 首期为“可能的生活”。

《信睿》是月刊, 首印7万册, 预计接下来两三期即可达8万印数。零售价为15元, 包括各城市的文化书店、淘宝店、快书包、机场书店等都可接受订阅。它继承了《SOHO小报》的人文思想气质和风格, 作者也是在原先作者队伍基础上进行了扩充。《信睿》每一期将会有一个主题, 第一期的主题是“可能的生活”, 共分四个板块:思想、阅读、虚构与评论, 其中偏重于阅读方面。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撰写了封面文章《好的生活何以可能?》, 女编剧廖一梅也为《信睿》供稿随笔《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导演贾樟柯也已经成为重要的专栏作者了, 继为《大方》杂志撰写关于侯孝贤导演的随笔之后, 也为《信睿》写了小品文《广场种满树会是多少棵?》。

在虚构板块, 主打作品是台湾小说家骆以军的短篇小说《走钟》, 这也是骆以军小说首次在内地杂志上发表。另外, 每一期的《信睿》都有一个叫做“窗口”的小栏目, 刊登作家撰写的跟“窗口”有关的文章, 第一期刊登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窗口《这么美妙的风景不会让你分心么?奥尔罕·帕慕克的窗口》。

《腾云》

《腾云》是腾讯出品的一本高质量文化内刊。《腾云》的编辑策略是以文章的推荐者为核心, 其中每篇文章都来自云中智库成员的推荐。

《腾云》的每一篇文章, 都来自云中智库意见领袖的推荐, 推荐者, 而非作者, 是这本杂志真正的灵魂所在, 我们希望汇集最有深度和睿智的思想, 来影响社会的未来。我们诚挚地邀请所有关心互联网未来、中国未来、人类未来的人们加入云中智库, 请用您的知识视野, 为我们推荐思想的卓文。在这里, 您的思想将通过《腾云》、《智分享》活动以及网络平台传递给社会, 您的每一次推荐, 都为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寻找了一颗思想的种子, 这思想总会生根, 发芽, 释放光芒。《腾云》关注三个命题:互联网的未来将走向何方?中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人类社会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儒雅人家》

《儒雅人家》杂志具有鲜明的儒家文化色彩, 深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很好地诠释了鲁商置业的企业风貌、项目概述以及植根齐鲁、迈向全国的企业战略。优秀的房地产企业内刊是当今地产界先进企业其先进性的标志之一。优秀的企业内刊的存在, 为所有房地产企业内刊提供了发展的标杆。

《SOHO小报》

《SOHO小报》是SOHO中国有限公司的内刊, 最早是向SOHO现代城的业主定期发布工程进度的通告的客户通讯, 而今每月发行2.4万册, 读者群远远超过SOHO现代城的业主, 蔓延至文化、教育、影视、音乐和艺术等各阶层人士, 影响力远超一般企业内刊的范畴, 是国内最受好评的直投广告免费期刊之一。

SOHO小报办刊意在唤醒智慧, 启发人生, 使人更坚强, 更自由, 进而引领人们去追求更完满的生活。它更注重知识, 更注重思想的东西, 完全非商业, 渐渐成为一个讨论城市文化的平台。核心是文人对居住空间, 城市、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它带有雅皮杂志的特点, 请不常给杂志写稿的高手来抬高小报的档次, 但风格却十分生活化, 没有明确固定的目的, 每期都换一个话题。

可以说是《SOHO小报》成就了潘石屹, 他因为《SOHO小报》火了自己和自己的SOHO中国, 先有思想后做事, 很棒的经营模式。自此, 很多的企业都在效仿他。

《新空间》

《新空间》杂志为金地集团内部刊物, 对外宣传的平台及品牌形象的展示, 于2004年在武汉公司创刊, 为季刊, 面向广大业主、客户、合作伙伴免费赠阅。

《新空间》服务于金地地产, 在杂志的规划上, 其创造性和内容风格很符合金地地产的文化气质, 即创造型的, 年轻型的, 思考型的文化特征。在杂志的表现上, 《新空间》采用一种极具特色的手法, 无论在开本、内容安排上, 都与其它的企业内刊风格不同。在表现杂志内容的同时也表现了金地地产的独特个性。杂志成功的塑造了严谨和理性的企业性格, 提升了企业形象, 有力地推广了楼盘销售和项目推广。《深圳特区报》在“楼市点评”之《发展商的文化表情》中评价道:《新空间》“从充满艺术质感的封面设计到感性流露的栏目规划, 内容无不体现金地对于细节的考究和对提升生活品质和生活品味的用心”。

《正荣会》

《正荣会》创刊于2008年6月, 秉承“一切为了您的微笑”的办刊理念, 以可读性和亲近性, 打造一个面向全国各地正荣业主和关心正荣集团的社会各界朋友相互交流、沟通、资讯的文化平台。融合“用建筑与世界沟通”的国际视野与本土人文关怀, 细分为城市、封面故事、建筑、文化、生活等多个板块, 深入探讨建筑与文化、建筑与哲学、建筑与人居等不同领域的关系。

《雷士》

《雷士》是雷士照明的企业内刊, 在2011年第六届中国企业内部报刊大会上, 获得“第六届中国企业报刊最佳策划奖”、“中国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传播奖”和“第六届中国企业报刊杰出主编 (总编) 奖”三大奖项。《雷士》以高起点创刊, 《雷士》内刊封面清新独特、内容丰富多彩, 一直坚持推崇真实、友好、独特、纵深的价值观, 不空喊口号, 不逢迎拍马, 不故弄玄虚, 不曲高和寡, 以独特的色彩、大胆创新的观点, 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活泼, 令人耳目一新, 为关注雷士的人送上一份精神的粮食。在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信誉及企业制度、传统和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对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一跃成为行业刊物的翘楚, 越来越受到员工、客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喜爱。

《华帝世界》

《华帝世界》1997年4月创刊, 是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刊物, 关注家电行业, 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100多期。

“标榜·雅生活”, 是《华帝世界》现在的定位, 与华帝“感受创意生活”的品牌核心理念如出一辙。《华帝世界》以企业内部的报道面世, 限于资金而采用黑白色, 清新素雅。坚持“开放企业、沟通世界”的理念, 《华帝世界》一步一步走来, 从稚嫩的报纸尝试到杂志的筹办, 变得新锐时尚, 最终跃升为同行前列。

《华帝世界》现任主编、品牌管理本部经理罗斌说, “好好学习, 天天创新”是他对《华帝世界》编辑部同志们的鼓励。《华帝世界》除了征服读者外, 不断创新和超越, 给家电行业以启发。

风雨八年, 《华帝世界》记录了华帝卓越品牌的发展历程, 见证了一个优秀民营企业辉煌岁月, 也留给华帝人一个清新的精神家园。做为华帝的一份子, 《华帝世界》作为家电行业的专业刊物, 充分展现了华帝倡导“诚信、责任、创新、共赢”的家电企业核心价值观, 渗透以华帝干部为导向的能力、魅力、魄力三力论的企业管理理论, 是家电企业值得学习的一本杂志。

《风马牛》

地产业内比较著名的刊物有万科《万科周刊》、SOHO《SOHO小报》、万通《生活家》等。这些刊物在传播企业文化, 树立企业品牌, 拉近与客户 (业主) 距离上产生了重要作用。但囿于传统纸制刊物在印刷成本、发行成本和发行渠道上的局限性, 这些优秀刊物在发行和印刷上走入了一个尴尬的两难境地。

《风马牛》是国内第一份地产老总亲力亲为的电子杂志。冯仑的万通办企业内刊, 先从《万通报》开始。万通意识到了做刊物已经很难有大的突破, 于是将冯仑个人的品牌与万通的地产品牌的软性传播进行了巧妙的嫁接, 并通过最新的个人电子杂志的手段进行了实践。《风马牛》现身江湖。

《风马牛》作为电子杂志, 多媒体是它的特色, 包括里面可以有动画、音频、视频的手段, 这个确实是传统杂志没有办法比拟的。草根是现代传播的特点, 在《风马牛》里面, 采用了很多草根化的语言, 这也是冯仑的语言特点, 包括里面有一些商业经验与心得的分享以及互动式的阅读和交流。

《海尔人》

1988年年底创刊, 到现在为止, 每周一期, 从未间断。刊物的名称从最初的《琴岛电器报》, 到后来的《海尔报》, 再到现在的《海尔人》。内容方面, 从最初的保证产品质量, 到订单保有量, 再到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再到走向世界。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最重要的是它是海尔26年间企业文化积淀的体现。

在《海尔人》中, 好人好事固然可以在这里得到鼓励和赞扬, 更重要的是, 问题和不足也会在这里受到批评和指正。《海尔人》点名批评干部简直是“血淋淋”的, 入骨三分, 它是一个很好的舆论监督窗口, 也是一个极佳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海尔人》, 我们即可窥见海尔集团内部发生的许多事情, 领略到一个企业巨人“由小变大”的擅变历程。

《海尔人》报是传播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重要阵地, 在海尔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海尔集团内刊《海尔人》一直起着中坚的作用, 《海尔人》就是海尔文化的主战场, 没有《海尔人》, 就没有海尔文化。《海尔人》编辑部用文化创新带动市场创新, 变“看不见摸不着”的企业文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市场效果, 推动了企业高速稳定发展。海尔文化受到了大洋彼岸哈佛商学院的关注。

包装企业:如何办好内刊 篇3

联想到前不久在深圳出差期间,有幸参加了深圳劲嘉彩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劲嘉》杂志组织的内部通讯员交流会,为《劲嘉》杂志改版出谋划策。

两次偶然的经历,让我们对包装企业如何办好企业内刊这一话题产生了兴趣。稿源少、出彩的稿件不多、对编辑本身的综合能力要求高,这些普遍面临的问题使得经营内刊成为“戴着脚链跳舞”,然而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企业内刊又不可或缺。为此,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宁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APP宁波联讯》总编辑陈予善、劲嘉股份《劲嘉》主编廖静冬、爱诺集团《爱诺人》主编李建新、赛闻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夔,请他们谈谈对办好内刊的看法和建议。这里有的企业内刊已经创办有20年,有的已在行业小有影响,有的才刚刚起步,相信他们的观点碰撞能够给我们带来多维度的思考。

《APP宁波联讯》:展现员工风貌

讲述者:陈予善

APP内刊创办时间较早,1992年公司就有了第一份以产品品牌命名的内刊《金贝报》,采用双开四版的报纸形式,按月发行。期间内刊经历了多次改版,名称先后更改为《宁波中华纸业》、《APP宁波联讯》,其表现形式也由最初的报纸,发展为杂志,并于2009年在公司内部网站同步发行电子版。虽然历经变化,但APP内刊始终围绕一个宗旨,即打造员工风貌展示平台。

为了打造这一平台,《APP宁波联讯》注重员工活动报道,尤其注重对各类先进人物进行宣传,以先进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栏目和版块层出不穷:岗位明星、团员之星、师徒结对等。此外,在版式设计上也突出先进人物的形象,以公司最高荣誉——“星级人员”为封面,以各类先进个人和团队为封底,让先进员工像明星一样登上杂志的封面。

除对先进人物进行宣传外,《APP宁波联讯》也注重展现普通员工的风貌,采用征文、竞猜、咨询等方式,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到内刊的编辑工作中来。面对“投稿少”的问题,《APP宁波联讯》编辑部通过实行分片包干,发展通讯员队伍;通过兴趣小组建设等形式提升员工投稿的积极性,展示普通员工的工作百态。另外在栏目内容的设置上增加互动板块,以健康生活、心理咨询、英语角、摄影爱好、日常生活百科等与普通员工息息相关的内容吸引他们参与进来。

为了更好地展现员工形象,《APP宁波联讯》将继续坚持“三走进”路线,走进公司、走进班组、走进员工,贴近员工实际生活,发挥企业内刊在服务员工方面的效能。但我们也注意到在组织编辑《APP宁波联讯》时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内容分散,整合力度不足,一些报道的深度挖掘能力也欠火候。如何在保持内容丰富性和贴近性的基础上,更有深度、更系统地组织内容是《APP宁波联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劲嘉》:坚持做人物专访与专题策划

讲述者: 廖静冬

《劲嘉》创办于2003年,为双月刊,每期发行量达到3000册,曾连续五年荣获“全国企业优秀期刊特等奖”、“深圳市十佳企业期刊”。《劲嘉》广受认可的一个重要秘诀在于:坚持做人物专访,坚持做专题策划。从这一意义上讲,《劲嘉》已经超越了一般企业内刊的经营范畴,向专业的期刊方向发展。

企业内刊以人物做封面和专题的并不鲜见,但多数以公司领导人为题材,对流动性较大的普通员工关注很少。《劲嘉》的人物报道系列中,不仅有企业的领军人物、中坚管理团队,更有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例如,有一篇人物报道《陈丹怀:镌刻人生华彩》,介绍了普通职工陈丹怀给机器“发红包”的故事——将装有两块钱的红包贴在机器上,寄寓机器顺顺当当,不发生任何质量事故,通过细节的挖掘折射出技术工人爱岗敬业的精神。这一系列人物报道通过展现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心路历程,关注个人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与思想情怀,打造出了劲嘉人才精英资料库。《劲嘉》的“人物系列”受到了媒体的肯定,有时一篇文章能被转载四五次,有效地提升了劲嘉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坚持选题策划也是《劲嘉》的亮点。尽管完成选题策划需要进行全面组织,工作量也很大,然而编辑部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坚持做选题策划。各种选题策划增强了《劲嘉》的深度与广度,也充分调动了各分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版面更具活力。

从今年第二期开始,《劲嘉》进行了改版,开始思考和探索从行业的角度来做强刊物,在选稿以及专题策划上也注重开发性与创新性,并提出了“企业新视界、员工好伙伴”的办刊新理念,但坚持做人物专访和选题策划仍将是《劲嘉》报道的重点。

《爱诺人》:向外界传递爱心

讲述者:李建新

《爱诺人》创刊于2010年,采用大八开八版的报纸形式,每月5日、20日定期出刊。固定的内容板块有企业文化、知识园地、风采展示、情感驿站、荣誉PK台,有时还会根据需要另外增加专题版。虽然创刊时间较短,但《爱诺人》前后经历了三次改版,摸索出自己的特色模式:向外界传递爱心。

爱诺集团一直把员工当作家人来看待,在爱诺的企业文化中,家庭文化排在首位。因此《爱诺人》的定位是基于传统企业文化平台的情感家园,在内容题材的选择和布局上,处处体现爱、倡导爱、颂扬爱,对员工以“家人”称呼,文章的题目也多使用像“用爱温暖世界”、“为爱而行、感恩于心”之类较为温情的语言。

打出“温情牌”的《爱诺人》,展示给外界的是它感性的一面,然而在《爱诺人》上我们也会看到“如何做好业务”、“包装主营产品区域需求指数分布”类似这样的对公司业务进行思考的文章。

既有感情流露,也有冷静思考,两方面内容的融合使得《爱诺人》展现出的形象更加饱满了。

《春风》:小荷才露尖尖角

讲述者:徐夔

有别于其他企业内刊以公司名称命名,赛闻工业的内刊取名为《春风》,寓意是希望它能像春风一样吹过每位赛闻人的心田,给大家带来生机与希望。相比较其他企业已经臻于完善的内刊建设,《春风》稍显姗姗来迟了。2012年1月18日才正式创刊,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初步暂定为报纸形式的季刊,采用印刷品和电子版两种传播形式,张贴在公司文化宣传栏和内部网站上。

《春风》在内容上突出“我与赛闻共成长”的主题,一方面围绕“企业成长与发展”这一主线,突出报道赛闻工业近期的重大事件和发展战略;另一方面,突出“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成长与进步”这一企业核心价值观,记录员工在“与赛闻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春风》创刊初期,为了解决稿件供应不足问题,特别开通了内部投稿专用通道,方便员工踊跃投稿。同时,为保证期刊质量,人力资源部特设了“企业文化专员”的岗位,专职负责《春风》的组稿、编辑、编排、印刷及后期网络维护等工作,对外聘请专、兼职顾问为内刊的发展出谋划策。此外,赛闻工业要求各部门建立兼职新闻报道员制度,群策群力,为《春风》积极投稿。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赛闻工业会定期评选出优秀稿件,并给予投稿人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尽管《春风》尚处于初创阶段,仍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如组稿能力尚显不足、栏目设置缺乏多样性、版面设计有待美化等。我们会不懈努力,进一步提升《春风》的专业水准,将办好《春风》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为基础,将赛闻工业打造成既重视生产管理,又注重文化建设的现代化制造企业。

企业内刊策划书 篇4

一,项目定位

1.传播

中央精神,国资发展政策,国家经济形势,专家解读 2.思考

云南人和云南国资人的所思所想所做,专家对行业现象及其它等一些观点重要论述或点评 3.展现

行业内和云南国资人创新思维的展现,技术革新的展现 4.人文

企业故事、领导人风采、普通职工的传奇,人文的抒怀,说话的平台

二,具体设定

1.周期设定

前期计划周期:双月刊。后期计划周期:单月刊。

2.刊物预置 开本尺寸:大度16K 内文页数:80P-100P 印刷用纸:采用市面大多数周刊类的轻涂纸或者新闻纸 印张数量:3000册/期-4000册/期

受众群体:中央相关部委、国家国资委、云南省委省政府、国内其它国资监管行业、云南省内国资监管部门及各属企业、其它领域部门或个人

内容构成:详见内容设定

出版发行:前期暂不考虑出版发行,等后期磨合后再行决定。

广告投放:视业务情况而定,建议对云南省国资所属企业,每期刊登6~48P的广告内容

条件成熟后,可进行招商,吸引行业以外企业或个人参与,逐步市场化

3.团队构成 总编:1名 主编:1名 编务人员:数名 艺术总监:1名

文字编辑、记者:1~3名 美术编辑:1~2名 设计总监:1名 版式设计:1~2名 后期图片:1名 后期印务:1名

以上团队只为预计性的团队架构,其团队的具体设定(如人员配备、人事调配、待遇等)另定 4.艺术风格: 5.平面视觉:

三,内容构成

1.封面

内容说明:国内国有资产监管行业的一些新举措,创新型思维管理的一些新理念或某项技术攻关实现历史性突破,还有所属企业重大成就等等。“封面”栏目可选取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重大新闻事件或者国资监管行业、国有企业中重大举动或成绩,利用封面构成当期内文主题并重点报道,甚至做成专题,探讨事件本身所折射出的背景、行业现象以及引发的思考。

操作方式:每期由各个企业的联络员报选题,由编辑部结合行业的情况定选题;或由总编提出本期封面话题,之后编辑部根据选题进行具体策划、执行。

1、过渡内容(12P-16P,含4P广告)内容说明:每期请国资领导或者所属企业领导或省内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为特邀执笔,写一些有关经济领域、业类或者其它有意思有意义的文章,同时,选取当前媒体、民众所关注的国际国内要点热点事件,以图片或文字甚至数字的形式反映出来。还可以选一些人文的抒怀,杂文、时评、散文等,也可以作一个编读往来,对上期的选材内容发表不同的意见。目的就是提供一个“说话的地方”,将之作为版面前的过渡,这样可以软化刊物中不可避免的硬性文章,进一步增强可读性,可借鉴性,将随后的内容引向深入。

操作方式:特邀执笔文稿由编务人员协调采集,其它内容由编辑编写、筛选、整理。在当期工作开始前确定。

2.高层接触(6P-8P)

内容说明: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包括国家国资委领导人的讲话,或者其它部委领导人的讲话,目的是传达高层精神,感受高层决择,可特别刊载关于对西部、对云南省的一些重要论述或者指示 操作方式:国资党群部门选材,提供所需内容,由主编或副主编整体把握。

3.特别策划(20P-24P)

内容说明:每期结合国家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环境和大的经济事件,作为专题性的报导解读,除文字表述外,不同观点的论述都可以通过此栏目反映出来

也可以是省内领导的重要活动、重要讲话,对云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同样利用报导,解读的方式呈献给读者。

还可以是行业内或者是省内企业政策的解读,重大事件、重大举动或成绩的专题性报导 通过当期的一个策划,引发读者对国家经济运行、行业发展省内领导人决策的再思考。操作方式:每期选取以上内容中的话题做具体的策划,可指定一位当期值班编辑进行选材组稿,再邀请业内或省内企业参与讨论、并采访相关人士、撰写深度分析。形成报导、解读、评述、总结为一体的专题性版块。有些内容可与国内一些大型传媒协调,争取共享。重大经济动态、经济事件、国内知名专家约稿、专述点评等内容由编务人员收集,并协调各大型传媒或共享、或邀请等方式组稿。

4.观点星火(10P-12P)

内容说明:以学术类的文章为主体,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经济、金融的重要论述,邀请国内外知名经济领域专家、学者参与。还可以是行业内的一些观点,同时也不限于经济类的专家,也可以是技术类的专家,展示业内或者云南的技术革新和进步。

操作方式:邀请专家学者或做专题文章、或有针对性事件的点评,由编务人员协调组织约稿。稿件内容尽可能错开当期移至下一期,即已经约稿的内容当期不作编辑,提前将稿件发至行业和企业,并有针对性的展开讨论,形成百家争鸣的状态。

5.风景独好(8-10P,含插入的广告2P)

内容说明:企业的一些经验、案例、思考,主要介绍企业,推广企业,用生动的文字,拒绝生硬、文件化,通过幽默、活泼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穿插一些专家对当前企业、事件的点评,强调可读性,该栏目作为各企业之间沟通和对话平台的,也可以作为借鉴式的文章,加深彼此了解,促进交流,相互学习。

操作方式:每期由编辑部邀请其中一家下属企业,请对方提供稿件,针对当期话题,再邀请当前企业以外的其它企业发出评论,编辑部在收集企业的经验、案例、思考和相关评论后,根据栏目规划进行专业的编辑、整合、撰写等处理,并以编者按、引言等方式适当总结。

6.人文频道(10P-16P)

内容说明:

人物风采:对象可以上到高层领导,中到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下到普通劳动者,通过人物故事、事迹,以对人物亮点的挖掘体现国资行业、云南人的精神风貌。

艺术鉴赏:可以用艺术形式,或摄影、或书法、或绘画展示国资人的精、气、神,内蕴于心,从而感知其个性,气质的差异,进而揣测出其生活的状态和长远的发展。

产品鉴赏:专业技术的角度,邀请产品设计或技术人员,挑选其设计或参与制造的一件产品,围绕这件产品撰写一篇产品美文,从技术、外观、标准、参数等各方面引导读者鉴赏。操作方式:每期编辑部选定一位人物,向其发出访问邀请,由对方指定受访对象,由编辑部派出记者进行专访,或以传真、电邮发出访问提纲的形式进行访问。艺术鉴赏可以由编辑收集行业内的一些艺术作品进行筛选整理,也可以由编务人员联系国内或者省内知名艺术家、艺术收藏部门,提供相关作品。产品鉴赏由所属企业指定技术人员撰写或协助完成此文章。

四,其它

因刊物内容与行业和各属企业息息相关,该刊物应先开展一些针对性的协调,使行业和各企业对办刊的初衷和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达成共识,在后期便于操作联系,再行组建编辑部。

在初期运作时,应考虑整体架构的协调和联络,以便于工作沟通交流的顺畅。为适应市场推广的需要,和在行业中逐渐扩大的影响力,应逐步形成自己企业品牌形象,例如组建国资文化传播或国资品牌文化事务所等。

企业内刊征稿通知 篇5

为活跃酒店文化氛围,促进酒店文化发展,加强酒店于员工之间的沟通,同时也是给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现特向酒店全体员工征稿,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稿对象:全体员工。

二、投稿期限:每月1日至25日。

三、征稿内容:

1.工作心得:员工可以描述到煜丰美食后的个人成长历程、感悟或所经历的事,也可以是工作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工作中的创新或富有建设性的创意构想或建议。

2.管理经验:分享在酒店管理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思路;值得推广、总结的优秀管理方式方法;对几点管理方式方法的建议或意见等。

3.专业知识:各员工可以针对其岗位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理解你所从事的专业。

4.个人风采:可以是工作中发生的小趣事,也可以是与企业无关的个人随笔,如生活感想、散文、小说、等,内容须健康上进即可。

四、展示日期:所有采纳稿件于投稿的第二个月月初开始公开展示。

四、注意事项:

1.所有稿件必须为原创,须自行整理成文,做到语句通顺流畅、无错别字,内容健康上进,文体不限,字数必须在200以上。

2.所有稿件一经采纳,将以每字0.05元稿酬给予支付。

3.稿件一经采纳,酒店将会在员工通道出公开展示一个月。

4.所投稿件以电子文档形式或者书面形式投稿,须具名部门、姓名和投稿时间,上交至当口主管或者发送至邮箱(***@163.com)。

5.所投稿件可以根据内容进行电子配图,配图像素须清晰。

企业内刊创刊策划书 篇6

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和底蕴。企业文化的演进过程,在很大意义上是企业对自身历史和未来的不断阐释和描绘的过程。而这种阐释和描绘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传播的形式上,它必须以文字的形式“固化”,才能持续并广泛传播。

一、创刊的价值

企业内部刊物是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起着其独特的作用。创办企业内部刊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联系合作客户

若长期收到我公司刊物的客户,自然就对我公司有所了解,在需要购买相应的设备或产品时,有可能会优先考虑选用我公司的产品。

(二)树立企业形象

内刊既有广告的功能又有宣传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在扩大企业影响还是树立企业形象,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和客户初次见面,只要将公司报刊亮出来,对方就会意识到面对的是个大公司,往往会刮目相看,起到微妙的作用。

(三)吸引优秀人才

内刊起着“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增强凝聚力”的作用,是宣传企业文化的“放大镜”。现在许多人会慕名投奔一些内刊做得好的公司,即便招聘人员坦言公司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也影响不了应聘者加入的决心,因为他们已被公司的形象光环给吸引住了。

(四)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由于行业竞争的激烈,所以要想在同行业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其独特的文化。内刊的内容新颖、观点新鲜,这样更容易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

二、创刊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m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司需要一个总结与创新的平台,员工也需要一个交流与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了满足这些发展需求,为了反映公司的发展动态和职员工工作、生活中的感悟,对内外宣传公司文化,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特创办此刊物作为一个交流和宣传的平台。

三、创刊原则

内刊是公司企业文化的载体,应该体现m“和谐、责任、进取”的公司文化,弘扬m人追求创新的开拓精神和和蓬勃向上的进取心。反映职员工的心声,办成职员工身边的报纸,是我们创刊的原则和宗旨。稿件应来自职员工的采写,内容应反映职员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版面的编排要清新、悦目、灵活。

四、办刊版式

初步设想内刊以报纸形式创办,每期四个版面,出版周期以月为单位,每月一期,在次月的第一个星期内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

五、刊名、刊徽和创刊词

刊名、刊徽和创刊词待定。(注:具体刊名、刊徽和创刊词将在全公司进行征集,要求:以“自强不息、团结友爱”为理念,能够突出公司经营宗旨“品质第一,顾客至上,锐意创新,开拓未来”特色)。请公司主要领导人提写刊名。

六、版面内容

(1)第一版《公司要闻》

报道公司重大活动,公司当月内部事务的对外公布及公司业务业绩报道,好人好事报道。通过《公司要闻》要做到传递公司最新动态,传达管理层的最新信息,是公司活动信息交流平台。

(2)第二版《行业动态》

行业新闻的选择应该有地域性、亲近性、参考性,才能使报纸对读者有吸引力和可读性。新闻来源主要是网络、报纸,对选择的每一篇报道必须经过编辑人员的修改。控制字数和篇数,随时给第一版《公司要闻》让版面。

(3)第三版《员工天地》

重点建设这个版面,这是最能凝聚员工关注点的版面。版面稿件要求大部分是职员工的作品。细分小栏目,征稿更有针对性。确定每月至少三次通过向全体员工发出征稿通知。尊重作者,允许佚名发表。稿件内容定位为亲情,友情,反映职员工身边、工作中的人和事,题材可多种多样,诗歌、散文、小说、摄影等

作品,文章风格轻松活泼、调侃幽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哲理性;摄影作品符合主题,清晰、生动、反映工作和生活。编辑时不作太大改动,尽量保留作者的原创风格。

栏目设置:

①《编辑寄语》:编辑人员对过去一个月的回顾和总结,字数控制在200-400字以内。

②《领导回音壁》:职员工对工作方面的疑问可以通过邮件发给编辑部,编辑人员整理递交给相关领导答复。每期报纸刊登领导对员工疑问的答复和新的疑问,循环操作。加强公司内部上下的交流。报纸和读者互动的表现(可匿名提问)。

③《每月调查》:有针对性确定每期调查问卷的问题,职员工参与反馈给编辑部,整理后将结果刊登在下一期的报纸,每期的问卷调查都将抽出几名幸运者,给予一定的物质纪念品做奖励。(上面三个栏目初步为固定栏目,体现报纸和读者的互动性)

④根据投稿内容,灵活设置《我与同事》、《员工之星》、《员工心声》、《工作交流》、《生活万花筒》……这些只是举例分类,具体操作起来时,编辑人员可以根据稿件内容归类起栏目名称。各个小栏目不一定每期都有,但以后有类似内容稿件要用第一次使用的栏目名。这样操作的话,就把版面栏目变得灵活起来,内容也显得多变。并且省去编辑每期都要按栏目组稿的被动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第四版《企业文化》

每期最少有一篇围绕企业文化的专题论述,包括影响职员工思想和态度的激励性文章,以及安全、健康知识的宣传等。

七、稿源渠道

充足的稿源是办好报纸的保证。创办企业内刊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稿件的数量和质量跟不上,给编辑工作带很大的不便。不能打通稿件多渠道的来源就不能保证报纸质量。应主要从通讯员管理、编辑人员采编、员工征稿等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1)采编人员

组建内刊编辑部,必须有专职的采编人员。公司的活动、会议新闻由采编人员采写,采编人员不方便旁听的会议由会议记录员提供材料或是直接采写供稿,再由主要领导核定。

公司的会议新闻,重大活动要及时告知采编人员跟进报道。因为如果采编人员不到现场的话,新闻内容就很难写出现场感,可读性,准确性和信息含量都会降低。

(2)通讯人员

每月按规定供稿。确定好公司的通讯人员名单,争取得到公司主要领导人的支持。每个通讯员每月至少供稿两篇。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3)员工征稿

在公司每个区(71、23、68、西乡)指定一个厂正门口设立一个投稿箱,设立一个公共邮箱方便职员工电子投稿。

每月定期用向员工发出征稿通知,至少三次,根据稿件的质量和字数确定等级,按制定稿费标准给付稿费。版面文章尽可能多的使用员工的稿件,减少选编资料,对每篇采用的来稿应合理安排版面。

企业内刊写作 篇7

由北京碧虚文化有限公司和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内刊发展研讨会”于2012年10月16日至19日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北京、浙江、湖南、河北、山西的30多家企业40多位企业文化与内刊工作者汇聚一堂, 共同研讨企业文化的最新理论, 分享企业内刊的实战经验。碧虚公司、雷速公司董事长刘锦山做了题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报告, 山西国际电力、太原钢铁集团、汾酒集团、山西海鑫集团、浙江康恩贝、河北家乐园集团、湖南湾田集团等单位的领导与代表交流了企业文化建设与办刊经验。

核电企业内刊的发展与思考 篇8

在我国核电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单页快报《秦山核电》开始,到近几年《核电人》、《核电潮》引发创办杂志的潮流,核电企业已经成功创办出一些颇具文化品位的内刊。核电企业内刊以其对企业信息的传播交流和对企业风貌的整体反映,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得到员工的喜爱,成为备受核行业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新媒介。当前,从核电企业内刊的整体发展现状看,如何在立足企业、面向员工的基础上,按其自身运作规律,更好地发挥作用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几年来从事企业内刊编辑工作的经历,现就此作些探讨。

核电企业内刊的发展

从1990年7月,我国核电企业第一份内刊《秦山核电》报诞生算起,内刊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近年来,核电企业涌现出一批装帧精美、品位高雅的“企业类报刊”,引起核行业、电力行业,甚至新闻界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核电企业内刊的发展情况是:

核电企业内刊的作用

2005年5月,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日新在《三核情》杂志创刊时欣然题词“弘扬核工业精神,打造核电文化,情系核电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祝贺《三核情》杂志创刊。可见,内刊已经成为核电企业文化传播的教科书。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实现企业信息传播,促进沟通交流。作为宣传载体,企业内刊向下传达企业管理层的思想决策,向上以及对外反映本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通过企业内外信息的传播,激励企业员工热爱工作,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培育企业文化,实现文化管理。核电企业在培育和构建企业文化进程中,通过将本企业文化理念等在内刊上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用文化理念引领员工行为,用文化力提升员工执行力,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

开展对外宣传,提升核电美誉度。内刊作为外界认识和了解核电的重要窗口之一,是企业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内刊向外界展示核电文化,塑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增强公众对核电的信心。

培育员工写作技能,提升员工素质。内刊刊登的大都是本企业员工自己写的稿件。有些员工爱好写作,但在开始阶段怀有一种“大的报刊不敢投,都市小报用不上”的心态。创办企业内刊,爱好思考和写作的员工就有了舞台,这对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记载企业发展历程,建立企业资料库。不管是企业报或杂志,一般都能做到“企业大事不遗漏,小事刊登有择优。”随着企业的发展,内刊已经成为记录企业历程的重要渠道和编写企业发展史、厂志的重要原始材料。

核电企业内刊的特点

我国核电企业普遍重视企业内刊的创办,有的企业同时拥有报纸、杂志等多种内刊。内刊正以其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成为核电企业关注的新媒介。纵观十几年来内刊的发展,由于核电企业在自身定位、发展状况、企业文化内涵以及地域等的不同,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服务于创刊主体的需要

对于核电企业而言,承担的首要责任是“以安全、清洁、优质的核电,服务社会、造福人民。”通过创办内刊,核电企业可以达到宣传企业文化、加强信息交流、推广企业品牌的目的,最终在公众中树立对核电的信心,增进公众对核电发展的支持。

刊载主题及内容的丰富多彩

内刊已从最早的仅仅刊登企业新闻的报纸,发展到集核电科普、产业动态、员工娱乐、艺术欣赏、形象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以《核电潮》、《三核情》、《核电人》等为代表的企业杂志,其内容编排日益丰富,印刷装帧愈发精美。

逐步与市场报刊接轨

最近几年,以《核电潮》杂志、《广东核电》报等为代表的内刊,积极争取刊号,已经被新闻出版单位批准为内部发行的正式期刊,获得“准字号”,可以走向市场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竞争力。

形成比较固定的受众群体

在核电企业,内刊已经做到员工人手一份,是核电员工最容易接触到的媒体。近年来,内刊的发行范围越来越广,其受众突破了企业员工,企业管理者更希望通过内刊这个平台让上级主管部门、股东方、核电设备制造商、科研单位等了解本企业信息,积极为核电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核电企业内刊面临的问题

伴随着资讯时代的到来,社会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近几年发展突飞猛进,对新闻资源和受众资源的争夺已呈白热化;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各种信息,吸引着受众的注意力,更对平面媒体的“垄断地位”提出挑战。

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的研究成果,报纸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各个媒介在全国城市居民中的受众规模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视(95.62%),报纸(79.02%)、网络新闻(43.56%)、新闻类杂志(37.77%)、广播(34.18%)。

2007年7月,中核集团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开展了一次“员工思想状况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历时一个月,采取不记名方式,共发出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8份,有效回收率81.6%。在本次调查中,关于“你最喜闻乐见的秦山三核宣传载体是什么?”,秦山三核员工的选择从高到低依次为:《秦山三核》报和《三核情》杂志(45%)、内外部主页(42%)、宣传橱窗或图片墙(6%)、其它(7%)。可见,在多种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的组合下,企业内刊正面临着网络传播等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内刊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制约其发展

目前,核电企业普遍都建立了内、外网站,其信息传播一般能够做到当天的新闻当天上网。由于内刊的出版周期一般较长,其时效性不及网络,从而制约了其信息传播功能的发挥。

采编人员不足成为内刊发展的瓶颈

核电企业内刊的编辑部,大多附属于企业党委或行政部门,从业人员大多也属于兼职,缺乏新闻专业知识。一份正规报刊的编辑出版需要有完整的采、编、校对、印刷等流程体系,由于办刊人员不足,很难形成一套完整的办刊流程。

信息选择的多样性使内刊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当今时代,数量众多的社会媒介大大占有了内刊的受众群体,企业员工更多的是关注网络媒体、平面媒介和声像媒介,内刊受到了本应关注人群的忽视。

办好核电企业内刊的思考

现阶段,内刊仍然是核电企业最有影响力的宣传媒介之一。办好企业内刊,内刊工作人员就必须不断创新办刊思路、做出合理规划、提高办刊质量、塑造内刊品牌,打造一份更精彩的核电内刊,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的核电员工。

准确把握核电企业内刊的“三个定位”

内刊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其风格和发展方向。作为刊物,内刊具有鲜明的媒体特征,但它是彰显企业精神、传播企业文化的媒体。因此,办刊人员要准确把握其“整体定位、自我定位、受众定位”等“三个定位”,做到将本企业特点与传媒行业规律有机结合,用企业人的思维采编文稿,用企业的语言说话,用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内刊,使内刊这个产品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应。

用专业化的人才和模式提高办刊水平

内刊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拥有专业的采编团队。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新闻专业人才、组建专兼职互补的采编人才队伍、加大培训力度等方式,提高办刊人员的从业素质。办刊人员要始终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从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约稿机制、实施专题策划与新闻阅评、建立通畅的发行渠道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从组稿到编、校、审,再到出片、印刷、发行全程受控的办刊体系,做到“快速反映信息、第一时间通达、准确深刻把握、及时有效沟通”,持续提高办刊质量。

开展通讯员“三段式”培训

内刊编辑部可以通过举办通讯员培训班,采用“专家授课——集体采写——评选讲评”的“三段式”培训方式,通过实践提高通讯员业务能力。参训的学员要保证覆盖面,力争公司各部门都有通讯员参加;可邀请新闻界的专家和老师,采取理论和事例相结合的方法授课,辅导新闻写作和摄影知识;安排好集体采写的“报道点”,采用集中采访和自由采访的方式,然后进行封闭式写作;最后请专家老师对稿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还可以现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将内刊做成企业品牌新闻营销的平台

企业品牌新闻营销是发现企业和新闻媒体对企业品牌新闻主题的共同需求,并对其加以传播。社会和公众对核电企业品牌的认知、认可程度,取决于核电企业的形象传播深度。核电企业通过内刊进行品牌新闻营销,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升利益相关者对核电的信心并获得其支持,进而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例如,2007年上半年,中核集团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报》合作,在《中国核工业报》、《秦山三核》报、《三核情》杂志上连续几期刊登“秦山三核一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463天”、“秦山三核又拿下一个8兆瓦”、“秦山三核财务管理的成长十年”等重要稿件。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新闻宣传报道,提升了秦山三期核电站的品牌知名度,在社会和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高内刊的舆论引导能力

内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舆论引导能力。内刊要整合企业内部新闻资源,灵活策划栏目或专题,通过设置舆论话题、扩大舆论传播范围、改进舆论营造方式、增强舆论渗透能力等,灵活运用评论、深度报道、形势分析等方法,努力在企业重大问题、突发事件、关注焦点上不失语、导向正,进行正确引导、主动引导、有效引导,从而更多地传递核电员的心声,做到“领导想说”、“编辑所想”与“员工想看”的完美结合。

从强化贴近性入手提高内刊的影响力

内刊刊登的大多是核电员工的身边人、身边事,这种亲切感和认同感是其他传媒无法企及的。强化内刊的贴近性可从几方面入手:加大普通员工和一线班组在头版的“曝光率”,树立“让小人物上一版”、“让班组上头条”的理念,开辟专栏,刊发主题文章,为一线班组和员工的创新鼓与呼;采编人员经常到一线跟班采写通讯等稿件,多写出工作和生活气息浓郁的文章。新闻报道的人情味多了,可看耐看的内容多了,反映员工的心声就更准确、更详细了,内刊与读者的距离就近了。

实现核电企业内刊向“数字化阅读”转型

内刊要主动进军电子传媒市场,在本企业网站建立电子阅读版本。您只需登陆企业网站就能浏览内刊,这将大大减少印刷量,快捷地拓展内刊传播面。当前,北大方正、Xplus等技术支持的新一代电子报纸是内刊数字化转型的方向。这种电子报刊既有印刷报刊的面孔,又有数字信息可链接、可检索、多媒体等特点。未来几年,随着便携式阅读终端的开发与面世(类似MP4),电子报刊将能实现脱机阅读,具备与印刷报纸相似的可移动性和便携性。届时,核电员工也将能方便地在个人阅读终端上阅读企业内刊,这将标志着内刊“数字化阅读”时代的真正来临。

实现核电企业内刊与企业网站一体化运作。

当内刊的内容向企业网站上传递时,内刊与网站的设计必然走向一体化的运作模式。这时,将企业报、杂志的版面与网站进行一体化设计与运作,使内刊的版面设计既要考虑报刊的形象及品牌在网站上的延伸,也要考虑网络传播技术对传播内容和形式加以变化的新的要求,最终使报纸、杂志的版面风格和特色在企业网站上获得再现,从而形成核电企业宣传产品链,实现“报、刊、网”一体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播功效,以达到覆盖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手段更多样的传播新格局。

引导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新闻生产

全体员工参与内刊新闻生产,将进一步拓展内刊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在内刊与企业网站一体化运作后,引导核电员工运用 “博客”、“播客”、“维客”等网络新技术,广泛参与企业新闻报道、评论和信息整合,使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宣传部门工作人员集中控制主导的办刊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全体员工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办刊体系,为内刊赢得更全面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将内刊办成面向全行业的综合服务媒介

内刊的发展要着眼未来。不能仅仅局限在核电企业内部简单的信息传递,而应放开眼光,走出企业,面向整个核电行业,将内刊做成具备信息传递、情感交流、产品宣传、形象展示的综合媒介,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为员工交流提供服务,为外界了解企业文化搭建平台,为相关行业发布产品信息提供载体。内刊走出核电企业,实现由内部互动传播转向为整体服务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的变革,持续提升核电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当前,“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越来越多核电企业的共识。内刊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只要核电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内刊的重要性,加大对内刊的资源投入,持续提高办刊质量,一份高质量的内刊必将带来核电企业形象的提升和综合效益的提高,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委的喉舌、群众的心声、改革的先驱、发展的号角。”

上一篇:部队篮球赛决赛新闻稿下一篇:2019年收费所文明创建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