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2024-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论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篇1

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what i want to do?)2)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how i did it?)3)主要结果及结论(what results did i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i draw?)4)本文的创新、独到之处(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this paper?)5.3 英文摘要各部分的写作根据《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英文摘要的写作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但一般来说,英文摘要是对原始文献不加诠释或评论的准确而简短的概括,并要求它能反映原始文献的主要信息。5.3.1 目的(what i want to do?)目的。主要说明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或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一篇好的英文摘要,一开头就应该把作者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非常明确地交待清楚。必要时,可利用论文中所列的最新文献,简要介绍前人的工作,但这种介绍一定要极其简练。在这方面,《ei》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1)eliminate or minimize background information(不谈或尽量少谈背景信息).2)avoid repeating the title or part of the title in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abstract(避免在摘要的第一句话重

复使用题目或题目的一部分)。5.3.2 过程与方法(how i did it?)过程及方法。主要说明作者主要工作过程及所用的方法,也应包括众多的边界条件,使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在英文摘要中,过程与方法的阐述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头交待了要解决的问题(what i want to do)之后,接着要回答的自然就是如何解决问题(how i did it),而且,最后的结果和结论也往往与研究过程及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大多数作者在阐述过程与方法时,最常见的问题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只有定性的描述,使读者很难清楚地了解论文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在说明过程与方法时,应结合(指向)论文中的公式、实验框图等来进行阐述,这样可以既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又给那些看不懂中文(但却可以看懂公式、图、表等)的英文读者以一种可信的感觉。5.3.3 结果和结论(what results did i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i draw?)结果和结论部分代表着文章的主要成就和贡献,论文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读者阅读,主要取决于你所获得的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因此,在写作结果和结论部分时,一般都要尽量结合实验结果或仿真结果的图、表、曲线等来加以说明,使结论部分言

之有物,有根有据;同时,对那些看不懂中文的英文读者来说,通过这些图表,结合英文摘要的说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论文的结果和结论。也只有这样,论文的结论才有说服力。如有可能,在结尾部分还可以将论文的结果和他人最新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突出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独到之处(回答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this paper)。5.3.4 如何提高英文摘要的文字效能《ei》很看重英文摘要的文字效能。为了提高文字效能,应尽量删去所有多余的字、句。在这方面,《ei》提出了两个原则:1)limit the abstract to new information(摘要中只谈新的信息)。2)trive for brevity(尽量使摘要简洁)。就目前来看,由于大多数作者在英文写作方面都比较欠缺,因此,由作者所写的英文摘要离《ei》的要求相距甚远。有的作者写出很长的英文摘要,但文字效能很低,多余的字、句很多;有的作者写的英文摘要很短,但也存在多余的字句。总而言之,就是文字的信息含量少。因此,《ei》中国信息部还对英文摘要的写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要求。5.3.5 关于英文摘要的句法关于英文摘要的句法,《ei》提出了以下三个一般原则:

论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篇2

(1) 英文摘要须在中文摘要修改的基础上进行撰写,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一致。

(2)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中的格式一致, 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

(3) 英文摘要的文字应注意语法严密、准确, 符合英文科技语言的语法习惯。字母拼写正确无误, 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明确, 同时附3~5个关键词 (Key words) 。

(4) 英文摘要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 需要时, 必须在该缩略语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

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篇3

关键词:论文标题;英文摘要;关键词;写作方法与技巧

论文摘要是全文的精华,是对一项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对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笔者根据自己摘要写作的经验并结合专业英语教学和对学生英文摘要的批改,谈谈写好英文摘要的方法和技巧。英文摘要的写作包括论文的英文标题、作者及其相关信息、摘要和关键词四个部分,下面分别介绍每个部分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1 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是全文内容的缩影。读者通过标题便能够预测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意图,从而决定是否阅读全文。我国期刊要求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1]。学术文章的标题主要有三种结构:名词性词组(包括动名词)、介词词组、名词词组+介词词组。间或也用一个疑问句做标题,但一般不用陈述句或动词词组做标题。

(1)名词性词组 名词性词组由名词及其修饰语构成。名词的修饰语可以是形容词、介词短语,又是也可以是另一个名词。以下各标题分别由两个名词词组构成。例如:Global Change and Green House Effect(名词词组+名词词组);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to the Global Change(名词+名词)。

(2)介词词组 介词词组由介词+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如果整个标题就是一个介词词组的话,一般这个介词是“on”,意思是“对……的研究”。例如:On the Ecological Obligation。

(3)名词/名词词组+介词词组 这是标题中用得最多的结构。例如: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Plants(名词词组+名词词组);Discussion on System Method of Study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名词+介词词组)。

(4)其他形式 对于值得争议的问题,偶尔可用疑问句作为论文的标题,以点明整个论文讨论的焦点。例如:Can Global Change Bring Dramatic Disasters to Humans?

2 作者

学术论文既可以个人名义署名,也可以集体名义署名。如以个人署名,则应在论文题目后写明作者全名,并且另起一行写上作者的工作单位、国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自然科学研究往往由一个集体来完成,作者姓名很多,但必须标出一个通讯联系人(Corresponding Author) [2]。

3 英文摘要

3.1 摘要及其功能

摘要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主要内容的短文[3]。摘要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研究成果或最终结论。摘要应放在论文正文之前。

一篇好的英文摘要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要具有独立性、完整性。(2)应精炼,不不包含讨论和推理。(3)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4)宜以第三人称书写。(5)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6)要正确使用动词时态,最常用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7)文摘要的长度一般为100~300词,。(8)应注意包含3~5个关键词(Keywords)。

3.2 摘要的写作

摘要是要用较少的文字传达重要的信息,因此第一句话要高度概括文章的目的、性质、方法乃至重要的成果,然后再写所得到的重要数据、结果或结论。摘要中句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相对独立,一句话说明一件事。

3.2.1 常见的主题句

摘要中的第一句话——主题句的常见句式有:A new approach is proposed to,A new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This paper describes,This paper analyses,This paper discusses,This paper gives a new approach of,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as studied/prepared by/discussed/presented 等。常见的谓语动词有:report,study,investigate,present,develop,discuss,show,describe,introduce 等。

3.2.2 时态问题

英语论文摘要中的动词时态的使用原则一般为:1)实验结果、方法描述等都用现在时态表述;2)一般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所做的工作;3)叙述从某一时间开始,与现在有直接关系,并对目前有影响的事情,用现在完成时;4)叙述今后的研究、打算、预期的结果、倾向等均用一般将来时。

3.2.3 结尾句

在英文摘要的結尾有时写上作者的结论或建议,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句式:关于结论可用如下表达方式:We may conclude that…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We think(consider,believe,feel)that…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rom… .The results indicated/ show that …It turns out that …It has been found that …It can be concluded/ noted that…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believed,held,and acknowledged)that….

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5]。一般每篇文章选择 3~8个关键词,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规范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

总之,在写作论文标题、作者和英文摘要时要做到准确、简洁、清楚,即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的内容,表达直接、清楚,以便引起读者注意。此外,还需熟悉本行业术语的英文表达,扩大英语词汇量,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多看英文文献,提高英文写作及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鸿.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刍议[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3164.

[2] 曾佐勋,索书田,刘立林,等.“构造地质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高等理科教育,2006,(1):7475.

[3] 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

[4] 任胜利.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摘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论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篇4

1)英文摘要重点撰写论文的主体核心内容,切忌过多涉及论文引言部分的论述,若确属必要,原则上用一句话精炼概括。英文摘要核心内容需要清楚阐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该包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时上述部分的展开分析,能够单独地向读者提供主要的论文信息。英文摘要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600个实词。

2)在英文摘要中,研究目的和结论需精炼概括,研究方法和结果部分的写作应尽可能详实、信息量丰富。研究方法主要指作者的研究过程及采用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包括原理、理论、条件、材料、工艺、结构、应用范围等;研究结果主要包括试验所获得的试验数据与结果、理论性成果、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与结果,以及设计与测试中得到的效果与性能等。

3)在英文摘要的时态方面,阐述自己的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果、引用他人已完成的工作时采用一般过去时,叙述研究结论时采用一般现在时。

4)英文摘要要比中文摘要详尽,不要求与中文摘要对应一致,不需要由中文摘要一一对应地直接翻译。

5)英文摘要中的数字除位于句首外统一用阿拉伯数字,分数形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且分数表示范围时“%”不能省略;英文摘要中不能出现公式及符号;缩写第一次出现需括注全称。

6)关于其他英文信息:英文标题和图表标题尽量简练,冠词the,不定冠词a、an省略;英文标题尽量不出现study on、research on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图题、图例名称、图标目、图注、表题、表栏头、表注等内容均应为中英文对照,而且要求英文翻译准确、与中文一致。

7)英文摘要的撰写与图表中的英文翻译务求准确无误,简洁精炼,尽量使用短句。

《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

论文摘要翻译要求 篇5

本文以000岩质边坡工程为实例,依据其地质模型,基于赤平投影与实体比例投影方法建立其力学模型,对该边坡可能破坏模式予以分析,重点探讨了四面体形式的楔形体破坏模式与五面体形式的楔形体破坏模式,同时研究了在两种破坏模式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边坡在各种工况下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岩体地质模型 边坡岩体 岩体稳定性 楔形体破坏 赤平投影 实体比例投影

The paper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geological model of rock mass. It involves rock mass structural[fabric] model, slope geometry model and external influence factors that destabilize the slope; 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types of slope failure due to excessive deformation and its mechanism; slope stability using wedge failure model for different cases wa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XXX rock slope project was adopted for geological modeling. The possible slope failure type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model and mechanical model derived from stereonet analysis and scaled entity projection technique. Tetrahedral and pentahedral wedge failure models were adopted in the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Impact of groundwater on the stability of slope was also studied in the models, and slope stability for different cases was evaluated.

摘要的写作方法 篇6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对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撰写随文摘要。其作用有二:

1)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科技文献数量大,读者不可能一拿到文章就通读。读者是否需要通读某篇论文,从题名上进行判断后,主要的就是根据摘要来决定,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

2)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可避免由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和错误,这就为科技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 摘要的分类 2.1 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即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它用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多为学术性期刊所采用。篇幅以200~300字为宜。

2.2 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它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仅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篇幅以50~100字为宜。2.3 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摘要段的内容

摘要中应写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下面的例子比较符合这一要求。

摘要的写作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可以把摘要的写作要求归纳成如下几点。

1)用第三人称。作为一种可供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文体,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他人称来写。

2)简短精练,明确具体。简短,指篇幅短,一般要求50~300字(依摘要类型而定);精练,指摘录出原文的精华,无多余的话;明确具体,指表意明白,不含糊,无空泛、笼统的词语,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3)格式要规范。尽可能用规范术语,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并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考文献序号,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分段。摘要段一般置于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之后,关键词之前。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篇7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 不加评论的解释, 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具有自明性和独立性, 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过400字为宜。应以第三人称的语气书写。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语。

摘要一律采用四要素式, 即: (1) 目的 (objective) :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 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 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 (2) 方法 (methods)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 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 如何分组对照, 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 数据是如何取得的, 经何种统计学方法处理。 (3) 结果 (results) :简要列出研究主要结果和数据, 有什么新发现, 说明其价值及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需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 (4) 结论 (conclusion) :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 是否可推荐或推广等。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大体相一致, 英文摘要四要素的小标题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单复数。

在英文摘要内容前仍需附英文文题、作者单位 (包括邮政编码) 及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具体书写格式同前。敬请广大读者、作者周知, 并遵照此要求投稿, 力求杂志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论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篇8

摘 要:英文摘要目前已成为国内大多数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者的英文摘要结构成分缺失,长度不足,某些连接词使用的数量较多而种类偏少,时态和语态的使用都与国际流行趋势有较大差距。上述问题是由作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和英语水平不足以及当前的研究水平有限等因素造成的。随着上述不利因素的克服,中国学者英文摘要中存在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关键词:英文摘要写作;问题;出路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8-0156-4

Abstract: English abstracts have now become obligatory in most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China. However, problems exist in some abstracts written by Chinese writers: certain key components missing, length failing to meet requirement, conjunctions redundant and lack of variety, tense and mood differen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tendency. These problems generates from the writers neglect, improficiency in English, their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level in this area and other elements. As these unfavorable problems elements mentioned above tackled, English abstracts will see a persistent improvement.

Key words: English abstract writing, problems, solutions

1. 引言

摘要是位于正文前的一段概括性文字,它高度概括了正文的主要内容,是对正文的提炼和浓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作出规定,全世界公开发表的论文,不论用何种文字写成,前面都必须附一段英文摘要。摘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目前,中国正在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无疑正在加速这一进程。中国学术界也已采取行动,各项学术规范正在与世界接轨。早在1986年,我国就对摘要写作的规范作出了规定:摘要撰写要用第三人称,要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而不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国内的大多数期刊1999年以后都对英文摘要作了要求。但由于作者外语水平不一、认识不足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期刊英文摘要尚存在很多问题,这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是不相符的,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并找出解决的可行性办法。

2. 摘要的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除具有学术论文英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外,还必须重点突出,结构固定,内容完整。一般来讲,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由五部分构成:背景(background)、目的(purpos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其中,背景主要是介绍研究的背景信息;目的指研究的前提、目的任务以及研究的范围;方法指此项研究所运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设备和工艺等;结果指实验研究的结果、观察结果、被确定的关系等;结论指结果的分析、研究、评价、启发、预测和建议等。各期刊对英文摘要的字数都有限制,一般在100-250字左右。目前,有许多作者把背景和目的放在文章的引言当中,英文摘要很多情况下只包含后面三个部分。还有很多中国学者的英文摘要只是对文章的内容作了概括,摘要的结构并不完整,有的必备成分缺失。请看下面的例子:

(1)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the low efficiency of pres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linguistic input and output theories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ino-western education models, and their implications.(目的)It is emphasize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teaching habits should be modified, input qualities be improved and both input and output be balanced in order to upgrade the teaching efficacy.(结论)

(2)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superiority of a quite new foreign/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Balanced Activity Approach.(目的)It is argued that this approa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and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s of other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refore is a more promising teaching approach.(结论)

在上面两例英文摘要当中,两位作者都只提及了研究的目的和结论,却未提及研究的方法和结果。从这一点上说,两例摘要的结构都不完整。虽然这里只列举了两个例子,但摘要结构上的不完整却不是个别现象。笔者对《外语教学》近五年来发表的95篇论文的英文摘要作了统计,发现有近60篇英文摘要在结构上存在问题(2004)。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目前国内的期刊只对摘要的字数作了规定,对摘要的结构要求不是太严;另一方面,论文作者对摘要的结构不是很熟悉,所写摘要仅仅是对文章内容的大致概括。另外,目前国内很多学者的科研方法不是太严谨,综述性的定性分析类文章多,有数据、有分析的定量类文章少(桂诗春、宁春岩,2002)。 而方法和结果在定性分析综述类文章当中又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3. 摘要的长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摘要的长度因摘要的类型和期刊的要求不同而有所变化。会议论文的摘要(论文未完成前所写)一般在500—1000字之间(Bassey, 2008)。期刊论文的摘要一般在100—300字之间(杨永林等,2002:135),如《中国外语》对论文摘要长度的要求就是200字以内。虽然各期刊对摘要长度作出了规定,但摘要长度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却很普遍。笔者对《外语教学》近年来所发表的95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平均长度作了统计,发现这些英文摘要的平均长度只有84词/篇。而《外语教学》对摘要长度的最低限要求也得100字以上(2004)。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作者本人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摘要只是一个装饰品,长点短点都无所谓;另一方面,期刊对摘要长度的要求不严格,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作者摘要字数的不足。笔者又对《ELT》杂志上近五年来发表的论文的英文摘要长度作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表3.1显示,《ELT》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平均长度是113词/篇,而《外语教学》上的是84词/篇。以英语为母语的学者每篇英文摘要的用词数量基本符合各杂志的基本字数要求;中国学者每篇英文摘要的用词数量却与基本要求相去甚远。前者每篇英文摘要包含4.35个句子,后者则只包含3.41个句子。前者所用的平均句子数量也超过了《外语教学》上中国学者所写英文摘要的句子平均数。由此看来,外国学者的摘要长度是符合学术规范的,而中国学者所做的却稍嫌不足。

4. 摘要中连接词的使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韩礼德和哈桑根据意义关系的实现区分了四种连接词:并列连词(additives)、转折连词(adversatives)、因果连词(causals)和时间连词(temporals)(1976: 65)。笔者对上述两杂志中的连接词作了统计,表3.1显示了中国学者和英美学者英文摘要中连接词使用上的差异。

表4.1表明,中国学者比英美学者在摘要写作中使用了更多的连接词。无论在连接词使用的总数上还是在各类连接词使用的数量上,中国学者都超过了英美学者。然而,尽管前者使用连接词的数量比后者多,其使用的连接词的类型却没后者多:两者在因果连词和时间连词的使用上有较多的共同之处,时间连词和因果连词使用的数量和类型都非常接近。但他们在并列连词和转折连词的使用方面却有着很大差别:中国学者使用并列连词的数量远比英美学者多,但其所使用的并列连词的类型却比后者少。而在转折连词的使用上,中国学者所使用的数量和类型都比后者少。本研究发现,在收集的95篇英美学者所写的英文摘要中,作者们用了178个“and”和5个“therefore”,而在收集的95篇中国学者所写的英文摘要中,作者们则使用了275个“and”和8个“therefore”。这两个连接词在两类摘要中的出现频率分别为0.16、0.04和3.44、0.10。显然,中国学者过量地使用个别的连接词。中国学者并列连词使用的数量多,但种类少,转折连词使用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英美学者少,这一问题说明中国学者在连接词和转折连词的学习上还存在问题,有待改进和提高。

5. 摘要中的时态和语态及其存在的问题

“摘要简述的是一项科学研究的时空过程,涉及到现在、过去和未来”(许传贵、徐锡华,1998:19)。 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历时的过程,在对其进行表述时难免会涉及到时态的变化。总的说来,撰写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所采用的时态主要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其中,一般现在时是应用最广泛的时态,主要用来陈述事实;一般过去时主要用来陈述一个项目的发展情况,尤其是过去所做的研究;现在完成时用来说明论题的发展背景,介绍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但现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对时态的处理方法是:全用一般现在时或是不同场合用不同时态。国外目前的趋势是更多地运用一般现在时(藤真如等,2004:6)。

至于语态,过去学术界较为强调被动语态的使用,因为使用被动语态可以避免提及动作的执行者,使行文显得客观。另外,被动语态有较大的调节余地,有利于作者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被动语态在二战前的英文摘要写作中被大量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必用时态。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国外学术界的流行做法是顺其自然,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熊第霖、滕弘飞,2001:43)。藤真如和谭万成对2001—2003年间发表的100篇中外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的时态和语态作了比较,其情况如下(ibid.):

表5.1显示,英文摘要写作在时态方面的主流还是在不同场合运用不同时态,但外国学者一般现在时的运用比例要大大高于中国学者;表5.2显示,外国学者和中国学者在语态的选用上存在较大差异。外国学者更多地运用了主动语态,而中国学者还是以被动语态为主。虽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学术规范,时态和语态的比例大小也应顺其自然。但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接受国际上通用的学术规范,才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如此看来,中国学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时还要适当地关注时态和语态。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以外,中国学者所撰写的英文摘要还存在标题中心词不突出,语法错误多,词句之间关系表达不清,关键词提炼不准确、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许传贵,徐锡华,1998:19)。

6. 造成问题的原因及出路

上文提到的各种问题是由众多因素造成的,既有摘要作者方面的因素,又有研究者和杂志方面的因素,还有规范方面的因素。但无论如何,摘要作者在摘要创作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否认的。

6.1 作者因素

摘要作者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都会直接影响摘要的质量。一方面,中国学者的英文摘要在结构、长度、时态和语态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作者主观上不重视造成的(因为摘要结构成分的缺失、长度的不足和时态、语态比例的失调都是可以避免的)。另一方面,摘要中连接词使用方面的问题则是由作者英语写作水平造成的。英语中的连接词是较难掌握的内容,连接词的掌握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何佩嫦,2000:296)。摘要作者连接词掌握的种类和用法少都导致了其英文摘要中连接词运用单一和某些连接词的滥用。

6.2 研究者因素

国外以Ventola(1991;1994;1996)为代表的学者对摘要这一文体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摘要研究有望成长为一门新的学科——摘要学。更重要的是,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被及时运用在了摘要写作的培训中。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学者在摘要研究领域尚有更多工作要做:在清华同方论文数据库中,以“摘要写作”为关键词在1994—2004的时间段内进行搜索,仅找到99篇论文,其中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只有9篇(以常用外国语类核心为准)。除了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与国外同行有较大差距以外,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应用也相对滞后。迄今为止,国内还未举行过摘要研究的专门学术会议,摘要写作的培训班也屈指可数,目前在Google中仅见张顺兴等(2008)针对医疗系统科研人员英文摘要写作的网上培训。由此看来,研究和应用的滞后也是制约中国学者英文摘要质量的因素之一。

6.3 杂志因素

如第二节所述,国内杂志对英文摘要的字数都作出了规定,但大多数摘要作者并没有按照规定写够字数。杂志在这方面应负主要责任,因为尽管摘要作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时有偷工减料之嫌,但如果杂志严格要求,摘要作者自然会遵守规定。

6.4 规范因素

如第四节所述,我国各杂志仍然采用1984年颁发的摘要写作规范,该规范的规定虽然是针对中文摘要,但英文摘要实际上是对中文摘要的英译,该规范间接对英文摘要的时态和语态都产生了影响。

要解决上述提到的各种问题,摘要作者、研究者、杂志和规范制定者四方面需要共同努力。摘要作者不仅要端正态度,严格遵守投稿杂志的稿件要求,遵守英文摘要的结构和长度规定,还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尤其是连接词的使用能力。国内摘要研究人员也要加大研究的力度,举办各类培训班,以帮助提高摘要作者的水平,并通过组织专门学术会议等形式加强交流。除此之外,杂志方面也要严格要求,把准备采纳、但英文摘要字数和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稿件交给作者修改,合格者才予以刊发。最后,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组织制定颁发新的摘要写作规范,以适应新的国际学术形势的变化。相信随着上述诸方面的努力,中国学者英文摘要中存在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参考文献

Bassey, M. Education-line guidance on abstracts[EB/OL]. Creating Education Through Research: A Global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the 21st Century Kirklington Moor Press,http://www.leeds.ac.uk/educol/abstract.htm, 2008-6-10.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65.

Ventola, E. Native and non-native revising of scientific articles[A]. In Ventola, E., et al. (eds). Functional and Systemic Linguistics: Approaches and Uses[C].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1.

Ventola, E. Abstracts as an object of linguistic study[A]. In Havtola, E., et al. (eds). Writing vs Speaking[C]. Tubingen: Gunter Narr, 1994.

Ventola, E. Packing and unpacking of information in academic texts[A]. In Ventola, E., et al. (eds). Academic Writing: Intercultural and Textual Issues[C].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桂诗春、宁春岩. 语言学方法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何佩嫦. 英语连接词在中国学生理解和记忆说明文中的作用[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296.

孟令新. 中英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语体正式度对比研究[MA]. 清华大学,2004.

藤真如、谭万成. 英文摘要的时态、语态问题[J]. 中国科技翻译,2004(2):6.

熊第霖、滕弘飞. 英文科技写作[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43.

许传贵、徐锡华.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技巧[J]. 中国科技翻译,1998(4):19.

杨永林、杨芳、杨莉. 英语论文写作研究[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135.

论文摘要关键词格式要求 篇9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请不要使用引号、书名号等。

范文1:

从《诗经》婚恋诗看古代女性地位的变迁

[摘 要]《诗经》婚恋诗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广阔而复杂的礼仪制度、婚恋习俗及婚恋生活状况。由于婚俗在民间有一定的传承性,《诗经》婚恋诗中存在着一些对远古自由婚恋风俗和母系社会婚姻遗迹的描写,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女性在母系社会曾居于崇高地位。同时,通过《诗经》婚恋诗对女性婚恋无自主权、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沦为生育工具等男尊女卑社会现实的深刻描写,我们也能看到周代的女性地位已由崇高逐渐走向衰落。

[关键词] 诗经;婚恋诗;周朝社会;女性婚恋;女性地位;男尊女卑

范文2:

滇池流域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研究

[摘 要] 目前滇池流域的人口离土地承载力的上限还有距离,因此各个资源环境因子承载力从小到大的排列为:水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滇池流域人口承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由于水资源严重不足和水环境恶化,目前的人口总量已超过生态承载力。第二层次:若主要通过科技手段和人文治理,使水环境恶化的状况改善,主城的自来水可供人口为438~456万人。第三层次:如果未来牛栏江和金沙江调水工程能够实施,则主城人口可以达到滇池盆地的土地人口容量500~550万人,到此土地承载力的极限后,再无人口增长的空间。

[关键词]滇池流域;人口承载力;资源环境;水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人口增长

范文3: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贞节观念

[摘 要]魏晋南北朝是个乱世时代,统治阶层和精英阶层,都意识到肃严贞节观念的重要性,女子的贞节被反复强调,并出现了女子由守节到开始殉烈的趋向。隋唐时期,进一步加强礼教,妇女的道德标准进一步强化。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实现了由礼入律的转变,贞节观念在唐代经历了不断趋严的势头。但总体来看,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贞节观念仍比较淡薄。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隋唐;贞节观念;妇女道德;古代伦理;两性关系

摘要写作规范 篇10

[转载自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1、摘要的目的

简洁、具体的摘要是论文的梗概,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示论文内容足够的信息,明确论文的创新性,方便读者检索,提高论文被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的概率。

2、摘要的要素

科技论文摘要一般由具体的对象、方法、结果、结论组成。

对象是说明作者写此文章的研究、研制、调查等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方法是说明作者主要工作过程及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结果是作者实验、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结论是作者对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等。

3、摘要的写法

正确全面地掌握论文研究的主题范围,认真地进行主题分析,从摘要的四要素出发,找出论文所研究的具体对象、作者运用的具体方法、得出的具体结果及对结果进行剖析而得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结论,正确地组织好这些主题内容,简明地写出来。尤其是信息性摘要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扼要,摘要逻辑性要强,结构完整。

4、摘要的风格

(1)中文摘要字数为200~300字,英文摘要为100~150 words;

(2)第一句的开头部分,不要与论文标题重复,用重要的事实开头;

(3)突出新的信息,删去背景与过去的研究信息,不要用文学性修饰;

(4)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扼要,逻辑性要强,结构完整;

(5)不应包含作者将来的计划;

(6)涉及其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时,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

(7)不能出现“图×”、“方程××”和“参考文献××”等句;

(8)不用特殊字符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

(9)词语拼写,用英美拼法都可以,但每篇中须保持一致;

(10)中、英文对应,避免用词与前言和结论重复。

5、英文摘要的特点

(1)尽量用短句子,避免句形单调;

(2)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所做的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得出的结论;

(3)可用动词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

(4)注意冠词的用法,不要误用、滥用或随便省略冠词;

(5)避免使用一长串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可将这些词分成几个前置短语,用连字符连接,作为单位形容词(一个形容词);

(6)不使用俚语外语表达概念,应用标准英语;

(7)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

(8)尽量用简短、词义清楚并为人熟知的词;

(9)慎用行话和俗语;

(10)组织好句子,使动词尽量靠近主语;

(11)对那些已经为大众所熟悉的缩写词,可以直接使用。对于那些仅为同行所熟悉的缩略语,应在题目、文摘或关键词中至少出现一次全称。

6、英文题目要求

摘要的题目力求简单、明了,直接反应论文的主题。

(1)英文题目开头第一字不得用 The、And、An 和 A ;

(2)英文题目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下列情况除外:专用名词首字母大写,首字母缩略词全大写,德语名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句号后任何首写字母均大写;

(3)主副标题(题目)必须用句号分开,不得用分号或破折号;

(4)题目中不要用缩略词;

(5)题目不用特殊字符,即数学符号和希腊字母。

7、实例分析

根据以上写作规范,给出中文摘要与英文摘要写作的具体范例,以供作者参考。

(1)中文摘要实例

题目:声带振动功能模式识别

摘要:应用小波变换估计传导语音的谐波噪声比(具体方法),研究了不同发声方式、发音及声带病变对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影响,并与口腔语音的谐波噪声比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对象),发现发不同元音时,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是5dB,口腔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为20dB;不同发声方式的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可达18 dB,口腔语音的变化范围为12dB(具体结果)。结果表明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能够更好地反映声带振动模式,是一种研究声带振动功能和模式及喉部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具体结论)。

关键词:口腔语音;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小波变换

(2)英文摘要实例

THEME:Identification of vocal cords vibration functions and modes

上一篇:创园方案下一篇:区域物流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