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诗词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过年的诗词

过年的诗词 篇1

燕群打北方的天空飞向南方

划出长长的像绿水粼粼的波纹

南方的动物与人也早早作出准备

用厚厚的毛绒来御寒

早秋早就该落,该是旅人的行禳未填满

还是忙持的人们用煤焰般的欲望的眼

悄悄地捱延了冬天的暂时来袭

大部分警觉地动物凭觉自己的嗅觉

辨别叶落的轻捏的足音

或是躲在洞穴齁眠或是出来晒足阳光

他们知道他们每一个自己的领地范围里

都有充足的供养的阳光与水分

他们像是不约而同地知道丛林法则里

订下的.规章,所以不敢越雷池半步

但是总有愣头愣脑的年轻的家伙

飘在草丛或水草里像潺潺地流水的呼吸

轻而易举地来了又去的生命

撞击出天地的裂痕,不断地充盈新的秩序

这秩序中也包括像迁徙的动物的人们

我身在其中 ,亦随波逐流

无论潮水来奔、夜汐暗涌

还是晴光明媚 、秋高气爽

亦随不堪劳累地人们在蠕动着行走

急忙警觉地寻找着路向

无需约定不约定,幸福与否

冷寂的凝路飘着的望穿山霭的雾

总在询问自己夜下的影

过年的诗词 篇2

一年伊始, 万象更新的新年, 即元旦, 我国历代皆指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尔雅·释诂》:“元, 始也。”“旦, 早也。”元旦的古意即一年之始, 一天之晨。南朝诗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元旦, 古时亦称春节。春节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腊祭》, 亦即春天的节序。《后汉书·杨震》:“又冬无宿雪, 春节未雨, 百僚燋心。”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称“除夕”, 即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 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除夕条:“是夜, 禁中包爆竹山呼, 声闻于外, 士庶之家, 围炉团坐, 达旦不寐, 谓之守岁。”俗称过年。古有“过大年, 忙半年”之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年才算过完了。尤其是到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祭灶, 就进入了过年的实质性阶段了。男人忙杀猪宰羊, 碾米磨面, 进城赶集, 置办年货, 俗称“打年纸”;女人则常常起早贪黑独伴孤灯制做全家人的新衣鞋袜。万事俱备后, 到年三十晚上, 在张灯结彩红烛高照、对联挂钱彩色斑斓的喜庆中全家老小共吃团圆饭, 共饮屠苏酒后, 包饺子, 迎喜神, 接财神, 待到“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 过年就伴随着喜洋洋欢声笑语达到了高潮。

古人在“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喜气祥和辞旧岁迎新年中, 蕴含着古朴的喜庆丰收连年有余, 亦祈盼与祝福新一年风调雨顺的丰衣足食的年文化, 也昭彰出人与鞋履文化的不同魅力。

【做双新鞋送塾师】

元·盛如样撰《庶斋老学丛谈》 (盛如样, 号庶斋) 有篇《赵抃》:“赵清献公未第时乡之户家陈氏延之教子, 其母岁与新履。公乡荐, 陈厚赆其行。随以家贫, 而用告乏, 复赆之, 亦然。陈乃赍行囊送入宫, 一举及第, 仕寝显。”赵抃在做秀才时, 曾被乡人陈家请为其子当教师。过年了, 学生的母亲做了双新鞋送给先生, 以表谢意。在赵秀才赴京赶考中, 陈家慷慨相助, 赠送钱财, 甚至达到了贫困仍然继续相助送京应试, 使他“一举及第”。后来, 陈氏的儿子因人命案入狱, 有人告诉他“尔家昔作馆赵秀才, 今显宦于朝, 可以为援。”于是, 陈与妻商量, “妇曰:‘翁当亲行。我仍制履送之。’”陈到汴京后, 找到赵府, 待他退朝回来“即送其履。公持而入, 良久, 乃濯足穿以出。”问其来意后, 将其留在书院, 告诉他“且宽心。”最后在赵公的斡旋下, 其子得以从轻发落。

露珠虽小, 却折射太阳的光辉, 鞋子虽为不足挂齿的普通物件, 却展示了以鞋报塾师的感恩美德。

【鲜衣新履好祭拜】

我国早在南北朝时, 古人就有“正月初一, 鸡鸣而起”之习。在经过除夕守岁, 到初一早上, 都要早早起来, 梳妆后, 开始拜年。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正月朔日, 谓之元旦, 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 此为之首。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 士夫皆交相贺, 细民男女亦皆鲜衣, 往来拜节。”

元旦朝会金蹀躞。《东京梦华录》卷之六, 元旦朝会:“正旦大朝会, 车驾坐大庆殿, 有介胄长大人四人立于殿角谓之‘镇殿将军’……百官皆冠冕朝服, 诸路举人解首亦士服立班……诸国使人, 大辽大使顶金冠, 后檐尖长, 如大莲叶, 服紫窄袍, 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 如汉服。……夏国使、副皆金冠短小样制, 服绯窄袍, 金蹀躞, 吊敦, 皆叉手展拜。”在朝鲜古代传下来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卷下中, 送于镇殿将军的装束为:“头戴四缝盔, 身披黄金锁子甲, 曜日连环;脚穿着朝云靴, 各自带七宝刀”。外使穿的“金蹀躞”书中注为一种腰带, 是否就是腰带余不敢妄断。但余据《汉语大字典》对蹀注:“蹀, 踏脚, 蹈。《广雅·释诂一》中说:‘蹀, 履也。’又, 《集韵·帖韵》:‘蹀, 蹈也。’《淮南子·俶真》:‘足蹀阳阿之舞, 而手会绿水之趋。’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眷西极而骧首, 望朔云而蹀足。’宋·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马蹀阏氏血, 旗袅可汗头。’……蹀躞, 亦称躞蹀, 为行貌。《集韵·帖韵》:‘躞, 蹀躞, 行儿。’又小步走路。”余查《辞海》蹀躞条注:“蹀躞, 亦作躞蹀, 小步貌。古乐府《白头吟》第一道:‘蹀躞御沟上, 沟水东西流。’”总起看蹀躞除了像书中注为古代一种“带”, 亦是和行走状有关的鞋履 (如《广雅·释诂一》所注) , 外使在新年为皇帝朝贺, 其华美服饰与金饰腰带或鞋履各具特色, 令人叹为观止。

先拜皇帝后祭祖。皇亲国戚祭拜则与庶民有别, 曹雪芹著《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 各色齐备, 两府中都换了门神、对联、挂牌, 新油了桃符, 焕然一新。……次日由贾母有诰封者, 皆按品级着朝服, 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贡朝贺, 行礼领宴毕回来, 便到宁国府暖阁下轿。诸弟子有未随入朝者, 皆在宁国府门前排班伺候, 然后引入宗祠……俟贾母拈香下拜, 众人方一齐跪下, 将五间大厅, 三间抱厦, 内外廊檐, 阶上阶下两丹墀内, 花团锦簇, 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 只听铿锵叮当, 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之声, 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男着朝靴女著绣履随着跪拜发出轻微的声音, 折射出皇亲国戚富贵之家的先拜皇上后拜祖的肃穆与奢华。

【百枝火树千金屧】

古时候, 元宵节又叫“灯节”、“上元节”,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大街小巷龙腾舞狮, 好不热闹。正月十五闹花灯起源于汉代, 盛于唐代, 到了宋代花灯的制作与观灯赏花更为锦上添花。

万斛金莲照碧空。《东京梦华录》卷之六元宵条:“正月十五日元宵, 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 开封府绞缚山棚, 立木正对宣德楼, 游人已集御街, 两廊下奇术异能, 歌舞百戏, 鳞鳞相切, 乐声嘈杂十余里, 击丸、蹴鞠……”更为吸引游人的是“自灯山至宣德门楼”还有“灯烛数万盏, 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其“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灿烂辉煌, 不亚于“月色灯光满帝都”盛唐。在注中说无名氏《宣和遗事》前集:“是时底王孙公子, 才子佳人, 男子汉都是顶背带头巾窣地长背子, 宽口袴。侧面丝鞋, 吴绫袜, 绡金裹肚妆着神仙;佳人却是戴郭单肩冠儿, 插禁苑瑶花, 星眸与秋水争光, 素脸共春桃斗艳……那游赏之际, 肩儿厮挨, 手儿厮把……诗曰:太平时节喜无穷, 万斛金莲照碧空。最好游人归去后, 满头花弄晓来风。”“蹴鞠”就是古人类似今天的踢足球 (详见2007年第4期《古代足球鞋探秘》, 此不赘述) , 在注中有陈元靚《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类·事林广记》戊集卷之二《文艺类圆社摸场》;对“当场蹴气球”者的着装描写为“丝鞋罗袴, 短帽轻裘。”

元宵节可谓古时的情人节, 从上文关灯游人中的才子佳人“肩儿厮挨, 手儿厮把”可见, 在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 惟有每年元宵节之夜, 历朝历代则放宽礼戒, 青年男女可借关灯游赏之机, 才能“双双美女贪欢, 对对游人戏彩。看不尽的花容玉貌, 佳景无穷。” (《西游记》·金平府元夜观灯》) 去品尝“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的惊喜;分享“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宵夜,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 的怅然。清·董舜民的“百枝火树千金屧, 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 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 一回微笑, 小婢扶行怯”的词, 可谓是古代大家千金小姐与相恋之情人, 在短暂观灯中, “相见时难别亦难”难舍难分的心态, 描写得淋漓尽致。屧, 木屐, 《广韵·帖韵》:“屧, 屐也。”也泛指鞋。

过了正月十五闹花灯, 这年的温馨与热闹色彩也逐渐降温了, 闺阁中的女人们, 在正月“忌针”之习闲散后, 也收心忙针线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认蒲团幻境拜亲祠, 破冰斧正言弹月老:“匆匆忙过了正月, 到了仲春, 春昼初长。一日, 安太太因指张金凤说道:‘我才打点出来, 大衣裳呢, 都交给裁缝作去了, 几件里衣和脚鞋 (即鞋袜) 不好交出去。我那里是一天不断的事, 想着舅母和我们亲家, 大长的天也是白闲着, 帮帮我又解了闷儿。”

过年 篇3

背上行囊, 和家人一起到风景区去迎接新年, 是我钟情的过年方式。过春节无疑是一次难得的长假, 做一只南飞燕, 享受阳光、沙滩、大海与蓝天, 让年过得舒心快乐。我和爱人平时都很忙, 现在春节的假期比较长, 因此, 我们这几年基本上都选择了在外过年的方式。

去年春节我当了回好媳妇, 平时由于工作的需要, 一天三顿饭都是在单位里吃, 根本谈不上给家里人做顿饭。因此去年春节头三天, 我大门没出, 二门未迈, 给家人好好做了几天饭, 弥补了一年的内疚, 体验了浓浓的亲情。

由于职业的关系, 我有几个春节是在外地度过的, 每到除夕之夜, 身处异乡的我远眺万家灯火, 倾听爆竹声声, 感受到的是别人过年的温馨蜜意, 游子思乡之情难以言表。今年我打算过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春节, 回老家过大年, 给白发双亲洒扫门庭, 除旧迎新, 添置几盆时令花栽, 美化居室。问问老人的健康状况, 谈谈自己的工作情况, 让融融亲情沐浴每一颗心。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读书迎新年, 抽两天时间, 逛遍全城大小书摊书店, 给炒股的姐姐买几本致富书籍, 给上学的侄子捎几本少儿读物, 给酷爱文学的哥哥选几本世界名著。带着书籍走亲串友, 也不失为感情投资的一种好方式。

回家过年真好 篇4

2回家过年,今年我是多么想回家过年,从来没有这般归心似箭。往年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汽车站、火车站挤满回家过年的人们,看到无数焦急的双眼,心里很不以为然。然而,此刻我多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多么想在冰天雪地中扑向小山村里一灯如豆的家门,多么想说一声“妈,我回来啦”,多么想听那句“孩子,你可回来了”……

3回家过年真好!能回家过年真好!

4有多少年没回家过年了呢?我1982年研究生毕业,那年就没在家过年,直到2008年!我在广州过年,在上海过年,在北京过年,在大阪过年,在长崎过年,在东京过年,在青岛过年,惟独没在家过年,没回家过年,没回母亲身边过年。简直难以置信,27年时间里我居然一次也没回家过年!我怎么会那样?我怎么会是那样的一个人?

5忙吗?忙。大年初一都几乎伏案忙碌。但我毕竟不身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不身在抗洪救灾的前线,不身为日理万机的一国总理。所谓忙,无非是忙着写论文写这个写那个,以便早点提职称提这个提那个罢了。可那东西有回家过年重要吗?世上难道还有比突然出现在望眼欲穿的年迈母亲面前更让人激动的场景吗?如果可能,我真想不要教授,不要论文,不要名声,什么都不要,只要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到母亲膝下一起度过除夕那个一年只有一次的夜晚……

6不错,27年里有三个年是和母亲一起过的。但都不是我回老家母亲膝下,而是母亲来我身边。第一次在广州,差不多20年前的事了。对母亲来说,广州这个城市实在太大了,似乎总在提醒她千万别忘记乡下人身份。母亲怯生生打量整街整巷的花市,怯生生注视手拿一束束鲜花的红男绿女,怯生生听着她根本听不懂的喜洋洋的广东方言。那怯生生的样子让我有些不忍,于是我带她去比广州小得多的肇庆七星岩游玩,在几乎没有人影的湖心路上,满目青山绿水似乎唤起了她似曾相识的归属感,露出少见的舒展的笑容。第二天中午要退房时,我走进她和父亲住的房间,发现香皂、牙具和毛巾好端端放在那里没动,一问,母亲又恢复了怯生生的神情,反问那东西是随便用的么……

7后两个一起过的春节是在青岛,第三个距今不到两年时间,一切恍若昨日。走进为父母在市中心租住的一楼套间,客厅煦暖如春,年过70的母亲和父亲正面对面坐在桌前包饺子。父亲擀面饼,母亲包,包我最喜欢吃的带有浓厚家乡味道的酸菜馅饺子。酸菜大概用凉水浸了很久,不怎么酸了,切得很细,放了炸过油的肥肉渣进去。年夜饭就吃母亲包的饺子。吃着吃着,“咯嘣”一声吃出一枚硬币——原来母亲仍按老家习惯包了两三个有硬币的饺子。“谁吃到谁有福,今年你有福!”母亲笑眯眯地说。水仙花开得正香,一盆春兰也知趣地擎起了两三朵小蝴蝶样的墨绿色小花,一家人就对着两盆花吃瓜子唠家常。母亲还拿出她戴着老花镜做的棉拖鞋叫我穿上……回想起来,那才真正是我后半生最幸福的夜晚,那才叫幸福。

8可惜长达27年时间里这样的夜晚实在太少太少了,因了我没有回家过年,因了我所谓的忙,因了我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种种理由……时至现在,即使回家过年也永远不会有那样的场景了,那样的场景只能在影集和梦境中寻找了!惟其如此,今年我才那么想回家过年,那么羡慕不顾一切回家过年的人们,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幸运的人——因为等待他们的是母亲那句:“孩子,你可回来了!”

(选自《家庭之友(爱侣)》2013年第2期)

【阅读训练】

1.阅读第1段,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2.第4段画线句中,作者为什么不厌其详地列举自己在不同的地方过年?

3.文章第6、7两段记叙了作者与母亲两次过年的情景以及他不同的感受,请你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说出作者产生的不同感受及其原因。

4.说说第7段中加点词语“知趣地”有什么表达作用。

(林 海 设计)

(参考答案见37页)

《回家过年真好》参考答案:

过年的诗词 篇5

影片英文名为《Seventeen years》, 截然不同的是中文名为《过年回家》。“过年”和“回家”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集体无意识, 由此而衍生出的“乡土情怀”和“寻根意识”都成为中国历代文人苦吟追怀的一个主题, 也是历代文学艺术作品表达的内涵。影片用这两个颇具中国文化元素的词汇传达影片的情感主旨:关注普通中国人内心的情感归宿之路。第一个颇具纪实本性的镜头流露出导演关于家庭的内涵、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追寻和探索:丈夫骑车带着妻子, 平静地在街上行走, 妻子怀里揣着青菜。这个镜头长长地从街面一直跟拍到幽长逼仄的胡同里, 景别保持着中景, 前景不断有人骑车闪过。接下来, 导演先后用两个视觉冲突强烈的镜头:背影的黑暗和赫然置于光亮区的五元钱, 通过镜头内部蒙太奇的冲突作用, 将叙事焦点置于观众视野。

陶兰的出场致使这一家人暗藏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强烈的灯光下, 各怀心思的一家人在饭桌上表现各异:看到丈夫对小琴呵护有加, 陶兰又晚归, 妻子开始对陶兰大声呵斥。影片至此, 观众随着摄影机的视点, 已了然两个重新组合的家庭中潜藏的冷漠和自私, 构成家庭最重要的情感——爱并不存在, 或者说没有人试图去建立这种情感。相对于传统家庭中父母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 常常用家长制的手段来使每个子女互敬互爱, 影片《过年回家》中的父母却一反长辈应有的态度, 各自为政, 似乎“家庭”这个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影片第三个段落层, 即小琴偷钱后栽赃的场景颇耐人寻味:小琴偷了钱准备放在自己被窝里 (判断她起初并没有栽赃的动机) , 一念之际将钱又放在书里。小琴的父亲找钱不着, 于是问妻子。夫妻俩争执起来, 一直偷听谈话的小琴悄悄回去将钱放在陶兰的枕头底下, 事件发展的背后是偶然性因素, 但却体现出情感与信任的缺失才是真正的动因, 这也为影片的主旨——情感的回归埋下伏笔。

这部影片在表达情感的回归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意义时, 特地选用了具有对立性的人物关系, 这为影片的主旨建立了叙事的可能性。影片中人物对立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杀人和被杀者、杀人者的母亲和被杀者的父亲、警察和犯人。陶兰和小琴的关系作为杀人和被杀者的关系, 在故事的演进中, 小琴一直处于优势, 即使死了也高尚在活在父亲的心里。而陶兰则处于劣势, 十七年后仍然背负偷盗和杀人的罪名。另一组关系:母亲和父亲。出事前, 母亲一直是强势而咄咄逼人的, 而出事后则温顺地回归到妻子的角色, 成为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最后一组关系:警察和犯人, 是本片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询唤作用的主要组合关系。

二、询唤:权威和人性的契合

一个女警推开沉重的铁门, 由此告知观众时间已经过了十七年。

如何将置于社会权力体系中的人物和处于不自由状态下的个体 (犯人) 最终走向同一条情感线, 完成影片主旨——情感的回归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呢?

叙事:年轻的女队长可以回家过年了。她兴冲冲地跑向售票厅, 却被告知末班车的票都卖完了。在这里, 她意外发现了被获准回家过年的陶兰。陶兰的家人没来接她, 回家的车票也没有了。由于两个人住的地方相隔不远, 富有责任感的女队长决定送她回家, 完成使命。

从这一段落直到陶兰回家, 成为影片叙事的主体部分。导演仍然用纪实的手法, 将与社会隔绝了十七年的陶兰置身于变化巨大的现实社会之中, 通过车水马龙的街道和行人, 凸现出陶兰的封闭与孤援无助。我们通过直接意指层来分析影像文本背后的精神内涵:

画面:街道、候车室、公共汽车、游戏厅;

声音:街道真实的自然音响造成的混响效果。

所有这些客观物象作为社会表层符号, 体现出中下底层社会生活面貌:嘈杂、无序、混乱。陶兰在这种乱哄哄的场景下不知所措, 她甚至不知道上车——挤不上去——她的自信已经被磨平, 当年的青春朝气已不复存在。过马路的时候, 陶兰被人潮所包围着, 只能在队长的保护和带领下畏畏缩缩地跑过去。之后俩人来到陶兰家所在地, 全景表现到处一片废墟, 俩人在碎石瓦砾间穿走, 无家可归的茫然和惶惑表露无遗。废墟的元素在影片《三峡好人》 (贾樟柯, 2006年) 中表现出社会变迁带给个体的情感和心理冲击。在此处, 更多表现的是时空变化带给个体的断裂与铭记。令人触目惊心的是, 曾经层层叠叠的胡同、院落在变迁中几乎荡然无存, 唯一留下的就是当年陶兰拿起棍子打翻小琴的那个公共厕所, 陶兰远远望见便发疯地跑到跟前呆呆站住。明亮区的陶兰面对着处于光线暗处的厕所, 这一镜头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时间怎样流逝, 过去的一切怎样消失殆尽, 陶兰必须面对曾经的污点, 这个污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它还实实在在地站在陶兰的面前, 她无法逃避。

陶兰的回家之路注定并不充满光明。

陶兰在队长的带领下到派出所查询, 得知父母已经搬迁了。从派出所出来, 陶兰不想走了, 她要队长回家, 而她呢?“我想回监狱……我觉得监狱挺好……”整部影片中, 自陶兰从狱中出来她的话就很少, 说得最多的是:“是, 队长”。监狱对个体的规范使她的个性和思想已不存在, 有的只是服从。这是陶兰说得最多的一次, 也是最具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一段。父母搬迁没通知她、过年回家无人来接, 这些汇合在一起使陶兰的内心更失落、更自卑。队长几次劝说, 陶兰都坚持己见不肯回家, 队长随之从权力和情感两方面进行了召唤:“这是你想不想的吗?这是政府对你的奖励!”“你是不是想被扣分、不按期出狱啊?你有什么权利这么做?!这么多年白教育你了……”“你不为别人想, 也要为你的父母你的亲人想想……人间自有真情在……要相信自己……”

全景中, 队长快速穿过马路处于前景, 中景是川流不息的车子, 陶兰木讷地在后景中。于是队长从前景来到后景, 这一过程因中景的车流而显漫长, 队长拉了陶兰的手往前景走, 同样因为车流的层层阻碍而显得漫长而困难。这一画面层次丰富, 信息和意义传达都十分丰富到位。

我们把这一段影像内涵称之为“召唤”, 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召唤;二是人性中情感的召唤。队长是监狱的代表, 监狱又是国家机器之一, 它所代表的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和观念。陶兰当年无意中打死小琴, 要坐十八年的牢。于是:监狱——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陶兰——犯人, 构成了一个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 前者要将后者纳入一定的监管之下, 对之进行话语、思想、行为一整套的约束和管理, 使之最终符合它的标准。后者在这个过程中, 要放弃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慢慢归入其麾下。法国学者路易·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提出了“意识形态是以一种在个体中‘招募’主体 (它招募所有个体) 或把个体‘转变为’主体 (它转变所有个体) 的方式并运用非常准确的操作‘产生效果’或‘发挥功能作用’的。这种操作我称之为询唤或召唤。”[1]本片表现了这个召唤过程, 首先是监狱对优异“学员”放假过年的奖励——肯定她们对召唤的服从和认可态度。之后队长在路上遇到陶兰, 出于职业责任感和个人情感, 她送后者回家, 甚至不惜以“政府奖励”来要求她回家——强调监狱教育的权威性和不可违性。所有这一切, 都是通过权力话语权实现陶兰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社会的回归。从某种意义上讲, “召唤”的前提是肯定对方是非常态的、边缘化的人物——一般是违反了社会共同的规则或打破了社会约定俗成的秩序的人。把非常态或边缘化的人物通过强制或非强制的手段、通过思想意识的交流和灌输引入到正常的社会轨迹上来, 这就是“召唤”的终极意义所在。

但影片主要表现的还是情感的召唤。张元说过:“在今天的社会中, 博爱的思想、人道主义思想, 包括现在这部《过年回家》在极度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应该在人们尤其是艺术家的心里存活, 应该让它冉冉升起。现在许多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状态下, 更应该有这种精神存在。”[2]导演的所思所想在剧中得到了曲折婉转的表现。车站相遇到从派出所出来, 女队长护送陶兰回家也从单纯的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进一步升化, 走向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情感共鸣。队长进一步深入到陶兰的内心, 陶兰也从开始服从权威的心态转变为对队长的认可和信赖。她们在饺子摊前一起吃饺子, 陶兰大胆地问队长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由此引出队长对自己家庭的描述, 她也有一个妹妹, 在她年三十回不了家时还给她摆筷子、放酒杯;她也跟父亲有些隔阂, 但温情大于矛盾。这些家长里短的闲聊折射的正是陶兰家所缺的温情与爱, 陶兰的心思我们无法得知, 但不可否认队长的这些闲聊, 一定在陶兰心里激起层层涟漪。相对于权威和理性的召唤, 情感更容易深入人的内心世界, 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牵绊。

寒夜里冷清的马路上, 俩女孩子走了很久很久, 除夕的灯火渐渐点亮天空, 而那个温暖的家似乎还在遥远的地方。路遇一个三轮车夫, 由于过年车夫决定少收一元钱, 在路上他热情地和队长闲聊起自己的家庭琐事……看起来似乎与“过年回家”这一叙事主旨无关的细节, 却以其自然流畅的画面和声音都构成了一个潜在的想象空间:权力人物的平民化 + 平民的温情和善良 = 温暖的回家之路, 这一切都让观众从压抑的家庭纠葛和杀人案里逐渐走出来, 走向过年团圆的温情中。

三、回归:情感与意义的终极回归

影片叙事至此, 陶兰从情感上完全认同了队长, 也可以说队长对陶兰从社会和情感两方面的召唤是成功的。但是, 这个家庭如何接纳陶兰, 使这种情感的回归与救赎显得顺理成章?

陶兰不敢进自己的家门, 跑出来寻找队长, 两人站在空阔的院子里默默无言, 楼道里明亮的灯光投射到外面, 队长给陶兰戴好围巾, 俩人默契地走进楼道。从影像语言上分析, 陶兰的继父打开了门, 却不开防盗门。他侧着身子站在黑暗里, 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阴影, 这个阴影不仅是陶兰心上的, 也是观众心中的。导演不仅成功地将处于主体地位的继父对陶兰及其母亲构成的精神压力通过这一细节表现出来, 也传达给观众同样的心理压力。在这一个片断中, 相对于陶兰入狱前, 陶兰的母亲不再处于咄咄逼人的家庭主妇结构中, 而是卑微地跟在丈夫后面, 丈夫开门时, 她在丈夫身后的阴影里, 陶兰进门后, 她仍然在丈夫身后的暗处, 这一切都表明了这个家庭主体地位的转变:由于陶兰杀了妹妹小琴, 连带地自己的母亲也要在夫妻关系上处于从属地位, 在精神上背负终生的内疚。陶兰的继父则始终在整个画面上构成主体和亮光区域, 相对于陶兰母女, 他承受的痛苦要似乎要小于她们。用布光的明暗、构图的比例, 影像成功地将夫妻所属的地位和潜藏的压力形成一种张力, 传达给观众数倍的精神负担, 同时也为进一步叙事设置了悬念。

在人物设置上, 女队长始终是这幅阴暗家庭合影里的唯一色彩, 前面她通过权力和情感一步步引导陶兰回家, 可是回家并不意味着陶兰过年回家的故事可以划上句号了, 而更像是一个故事的开始:如何让这一家人实现真正的团圆?

继父对陶兰的回来似乎很吃惊以至于无法接受, 他呆呆地站在客厅不知所措。在母亲的招呼下陶兰和队长坐在沙发上, 继父坐在桌子旁, 开始了抽烟和长久的沉默。没有人给陶兰倒水, 母亲在递香蕉给队长的时候也没有打算给陶兰, 陶兰就像一颗不适宜的钉子, 别扭地钉在沙发上。队长叫她放下背包, 她说:“是, 队长。”队长又委婉地叫陶兰洗澡, 她也只会说:“是, 队长。”对她而言, 与其说这是队长为她解围, 不如说是命令她更乐于接受。陶兰洗澡的时候, 队长开始艰难地做继父的工作, 从陶兰入狱的年龄, 到十七年的岁月对一个女孩子的影响再到陶兰在狱中的表现, 这一切似乎是队长预先设置好的台词, 既流畅又目标明确:接受陶兰吧。

从前面失手杀人到入狱, 再到艰难的回家之路, 整部影片的风格非常含蓄和蕴藉, 即使影片中最具焦点和爆发力的人物——杀人犯陶兰, 既不是叛逆和反社会的问题少年, 也不是处于阴暗生活面的心理残缺者, 她只是一个十六岁的、风风火火的单纯中学生, 被杀的小琴也不是什么恶人, 仅仅是偷钱又栽赃、不愿认错, 此外还是爱学习的小姑娘。这些人物都是那么普通和平凡, 如果没有发生偷钱引起的杀人这一系列事件, 她们就是不谙世事的花季少女。系列人物的性格决定了影片没有强烈的叙事悬念、矛盾高潮, 也没有人物性格的复杂和冲突, 因而显得那么无奈、那么悲哀。于偶然事件引发的悲剧也因此而滤去了爱与恨的强烈界线, 却具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悯之情。

在这种风格的承续下, 最后陶兰回到家这一片断就显得格外踌躇和伤感, 其叙事较之前面也格外酣畅淋漓, 队长的一番话使陶兰十七年的岁月间接而感性地展现在继父和观众眼前, 此时运用平行蒙太奇, 陶兰正在洗澡, 哗哗的流水冲击在她背上, 象征着她所经历的内心苦痛。或许是对队长这番话有所感触, 继父站起身走到屋里抽烟。母亲推开门, 叫陶兰进去, 用了一个特写使继父的脸在黑暗中, 只有侧面的鼻子和张开的嘴处于门外射进的光亮中, 怪异至极。他让陶兰和母亲出去, 随后他也走出来。这时陶兰、母亲和队长同坐在沙发上, 近景表现他们犹如八十年代的“全家福”相框, 严肃地端坐, 却有一种即将被审判的局促紧张感。画面是这三个人复杂的表情, 画外音是继父对他们所说的话:

……不过还是这样好, 还是瞒着我好。我要是真的搬出去了, 不知道该怎么进这个家, 还在现在好, 现在我可以赖在这儿不走了。

这位蹒跚的老人在影片中第一次说出了“这个家”, 这一句包含了多少复杂的情绪和往事不堪回首的辛酸, 就在以前他们争吵时还会说“你说对了, 这就是两个家”;而现在面对两个女儿一死一入狱的悲剧, 这种对“家”的认可也似乎太过沉重。一个垂暮老人, 唯一最亲的女儿已经过世了, 他最不愿面对的陶兰却是他身边相濡以沫的妻子的孩子, 就算他搬出去, 他又能去哪儿?中年丧子的痛苦还未消失, 如果再加上老年生活的孤苦凄凉, 一个垂暮老人的将来该如何?除了陶兰母女, 谁还能给他家的温暖?继父只能选择对生活低下头、选择宽恕。妻子跪在丈夫面前, 为女儿的罪行忏悔, 而陶兰哭泣之余, 艰难而痛苦地承认那五块钱自己偷的!这种赎罪太过于沉重, 太令人心痛。

继父最终从情感上认可了女儿, 女儿为了使继父心理上得到安慰, 用一个痛苦的谎言承担了偷钱的罪名。这一切, 都因为他们是一家人、都想回归这个家。对中国人而言, 没有什么比家更值得去付出去留恋的。为了除夕之夜这个团圆的家, 他们都付出了十七年的悲剧, 最终构筑起一个“父慈子孝”的家, 也最终完成了精神上的回归和人性的救赎。

参考文献

[1]李恒基, 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 2006.729.

[2]郑向虹.张元访谈录[J].电影故事, 1994 (5) .

四川民工牛文银回家过年了 篇6

我刊在2009年2月 (上) 发了《一个徘徊在北京西站的返乡民工》的特别报道, 讲述了在北京打工的四川阆中市61岁的农民工牛文银回家过年时充满曲折的经历。1月24日, 《南充晚报》以《5个馒头支撑六旬民工千里回家路》为题作了追踪报道。

报道称, 北京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告诉牛文银, 那家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老家不在北京, 一时很难找到他, 所以牛的补偿款一时还拿不到。执行法官还说牛文银的案子可能要转到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法院执行, 这让他备感失望却又无奈。

对于回家的经历, 牛文银告诉《南充晚报》记者, 遇见《记者观察》杂志记者许兰武后, 他在北京西站买了一张回家的站票, 这时兜里只剩下260元钱了。2009年1月15日, 牛文银买了5个馒头上了火车。在火车上, 他遇到了3名在京上学的四川大学生。这几个大学生对这位在京漂泊的大爷心生同情和敬佩, 主动给他让座, 扶他上厕所, 还分食物给他吃。1月18日 (农历腊月廿三) , 牛文银终于回到四川老家, 遗憾的是, 尽管他已经很尽力地赶路了, 但还是没有赶上家里杀年猪。

上一篇:案例联想集团erp实施下一篇:“导学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