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设交流材料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支部建设交流材料(精选8篇)

支部建设交流材料 篇1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汇报材料

宝塔区职教中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自成立以来,现有离退休老教师二十余人,其中老党员9名(男7人,女2人),在区离退党总支、区教育局党委和学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离退休老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自建立离退支部以来,通过全体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结合自己支部的实际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工作情况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自区离退党总支召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会后,我支部积极组织全体离退休党员干部认真了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学习了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上级的相关文件,吃透精神,提高认识,使广大离退休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对因身体状况不能及时到会的老党员干部,支委会成员研究后分别采取上门送学习资料、家访、谈心等形式,向每位老党员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并及时掌握离退休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引导离退休党员干部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二、以人为本,搞好工作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工作对象是一批资深、功高、年老、体弱的老教师,少数离退休党员随年龄普遍增高,健康壮况逐年下降,有的党员退休后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松懈情绪,因年长有病、行动不便或经常不参加组织活动的老党员逐年增加,有时影响到党内组织活动的开展。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团结依靠他们,结合他们的实际和特点,开展好各项工作,要充分调动每位老同志的积极性。开展活动必须结合这些特点,为此是我们本着以下四个方面做工作的:

1、紧扣职教中心的工作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哪些方面能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就从哪些方面着眼、着手。

2、根据离退休干部的身体状况,他们能发挥多大作用,就发挥多大作用,对年老体弱、病疾缠身的老同志只要能关心国家大事、能支持领导工作,也就是发挥了作用。

3、根据志趣爱好,在哪些方面能发挥作用,就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不求统一。

4、本着自愿量力的原则,离退休干部的第一要务是安度晚年,他们想发挥多大作用,就发挥多大作用。这样老干部们还乐于为支部搞工作。如老党员赵世杰自愿管理老干部活动室,收交党费,上山植树和其它事务。老党员朱荣同志的工作热情不减当年,为支部工作出谋划策,每次搞活动都带头积极参加。

今年三月份开始,区离退党总支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后,我支部及时传达上级领导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老同志们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总的要求(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和三个阶段的任务(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认真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相关书籍及领导的重要讲话。在学习中老同志们用心领会其精神,使思想认识明确,信心坚定。用颤抖

2的手做笔记加深理解,感受内涵,如老党员赵世杰同志认认真真做了一百多页笔记,并写了心得体会,其他老同志也认真做笔记,用心写文章 “庆祝党诞辰88周年”、“学习科学发展观有感”等。

三、领导重视 群众高兴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照顾好老同志,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真正体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退休人员逐年增多,老干部工作已成为各单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队伍的稳定。对此我们形成了共识,做好离退休工作,不仅是为单位稳定做贡献,更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表现,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从继续和发展党的教育事业、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去认识离退休工作,重视离退休工作。因此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离退休工作的方针、政策,在确定各项工作总体布局时统筹考虑离退休工作;在研究制定各项改革措施时,注重照顾离退休教职工的利益,使他们既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又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由于认识正确到位,我们把离退休治理工作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加大了工作力度,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设立组织机构,负责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把离退休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离退休党支部;建起和完善离退休党员活动室,为老同志提供了活动场所;制定离退休管理工作制度,做到责任到位,具体到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做到离退休工作有机构、有组织、有活动阵地、有管理服务人员、有工作制度,深入细致地做好离退休工作。

我校在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党支部从去年开始,把关心老同志纳入支部主要工作之一,一是每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老同志外出参

3观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及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只要老同志生病住院,必须前往看望。三是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对老同志表示一定的慰问。这些工作的开展,老同志非常感激,他们认为钱不在于多或少,外出不在于远或近,而是感受到了组织没有忘记他们,还在关心他们。

要搞好离退支部工作,必须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初期建立支部时,房子问题、设施问题、资金问题等无着落,当向学校领导汇报后,得到了大力的支持,领导们一致认为,离退休老同志在教育岗位上辛苦了一辈子,退了应该有个休闲的好场所;我们要理解老教师、大家都有退休的一天,老干部工作和他们安康对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团结有好处,再说,老教师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所以学校经费紧一紧,该给老教师解决的一定要解决。为此给活动室增添了不少娱乐设施。教育战线的老同志因近年学校的变化大,想回去看一看,教育局党委秦书记就组织相关人员带上大家参观了四中、蟠龙、临镇、金盆湾等十几所学校,介绍新发展,高鹰区长和候忠义局长还设宴招待,并逐个敬酒,真叫老教师高兴、感动!

在离退休党支部刚成立时,组织大家学习有关文件,开会交流经验,离退总支的领导同志多次跑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帮助建立制度,布置活动室。他们还组织老同志红色旅游到外省、外县参观学习;每年“七·一”组织文艺座谈会,有唱有跳、笑语回荡。为了让老干部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变化,老干局又组织部分离退干部参观南川三个乡镇蔬菜一条川棚栽产业和城区工程建设。现在老同志们对老干部工作理解了,也有兴趣了,离退党支部的工作也有头绪了,体会到上级部门的支持是关键。

四、形式多样、人尽其才

离退党支部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精神,结合本支部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中,各离退老党员争先恐后,不怕苦和累,积极参加;在四川汶川地震后,人人奉献爱心,先后向学校党支部募捐一次、向区离退党总支缴特殊党费一次。个别生活本来就困难,经济十分拮据的老同志宁愿自己家里省吃俭用点,也心甘情愿地奉献爱心,帮助他人。在特殊党费缴纳中,我支部没有具体限定要求,老党员有多缴多,有少缴少,采取自愿,其中魏长雄同志一人就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给我们做了示范榜样;在参观学习过程中,老党员们不甘落后,生怕拖了整体的后腿,显得非常积极;在庆“七· 一”活动中,七十多岁的老党员朱荣同志高歌一曲,赢得了在场人的阵阵掌声;在为学校发展谏言献策的大会上,大家争着、抢着各抒己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大家一致认为现在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加大了,面临招生困难的生源问题,老同志们义务宣传,讲政策,使部分学生走进了校园。

五、积极工作,弥补不足

适合从事离退休党员支部工作的人员选择面越来越窄,有的兼职,有的不懂自己的工作职责,方法陈旧、单一,对离退休党员没有号召力、感染力。造成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不能得到较好落实。退休党组织中有部分属于离退休老干部,他们在参加党组织活动中反映出的一些政策性问题,涉及面广,是党组织需要多方协调才能解决的,对加强基层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离退休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我们注重了解和关注离退休职工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细致地做好他们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学习通报制度,及时组织学习,传达文件,使离退休教

5师能够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家、学校的新形势。使离退休职工认清了当前教育工作的新形势以及改革发展的方向、思路。他们认为要提高认识,跟上形势,确保学校稳定,支持在职同志的工作,支持单位领导的工作,少找麻烦,不添乱子,让他们集中精力抓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再次是注重倾听老同志的意见。要实实在在搞好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工作。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结合各自实际,围绕党支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适合老干部特点的,有益于老干部身体健康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各离退党员干部的信任和各级党组织的支持,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要经常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汇报工作,反映老干部们的意见和建议。万事开头难,刚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时,许多老同志不理解,这就要我们多做一些宣传工作,直到大家认可,我在支部委员赵世杰、李纪安的配合工作下,为此跑前跑后,解决了不少问题。我们每次召开离退休职工座谈会,学校党政领导参加并向离退休职工报告学校的发展情况,同时认真广泛听取离退休同志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并且努力解决好他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让老同志感到自己仍是学校的一分子,学校的生存发展与他们息息相关,从而更加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如今不论是开会还是活动老同志们都积极参加,有说不完的话、建议很多,兴趣很高,由此可以看得出老同志的心情是非常舒畅的。让老同志感到自己仍是学校的一分子,学校的生存发展与他们息息相关,从而更加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

在区离退党总支和学校党支部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职教中心离退党支部自成立以来,虽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8被评为优秀离退党支部,但是距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与广大离退休党员干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此,我们要总结经验,团结一心,在上级党组织的正 6

确领导和指导下,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常抓常新,避免以前那种满足于读读文件、看看报纸的老套路、老办法,使老同志感到枯燥无味,对组织生活无兴趣。所以我们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我校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推上新的台阶,是广大老党员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积极参与,发挥余热,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恳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支部建设交流材料 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阅读材料,选材原则,选材策略

一、前言

跨文化交流的研究首先出现在美国这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 跨文化交流理论的奠基人是美国人类学家Hall, E.T.。20世纪80年代开始, 学者们逐渐把研究重点从对比分析不同文化交流的差异, 即静态研究转到了跨文化的交流多变过程即动态研究。进入到21世纪, 社会语言与应用语言学界逐步形成了跨文化交流的概念并将其引进大学课堂。阅读是读者以语言为载体, 根据自身文化水平, 语言能力和动机对相关阅读材料进行的书面语言交流活动它是跨文化交流中的一种书面交流活动。美国学者Goodman K.S.认为, “阅读是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活动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 它包含思想与语言的相互作用过程”。当前, 英语阅读仍然是我国大学生英语输入的主要手段, 而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通过足够的阅读得到提高。但传统的阅读材料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 在跨文化交流的研究方向上, 大多数语言教学研究者都是选择从口语教学或写作教学等语言输入或者翻译的角度展开。有关阅读输入尤其是阅读材料的选择对跨文化交流作用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这种研究缺失性, 从跨文化交流和阅读的关系, 阅读选材的现状以及选材原则和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跨文化交流和阅读的关系

1. 跨文化交流的实质及重要性

胡文仲认为, 跨文化交流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即跨文化环境中的交流活动。跨文化交流要求在教学中不仅传授学生有关语法, 词汇、语音等基本的语言知识, 还要适当地引入相关文化教育。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 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在交流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的障碍, 从而导致交流的失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跨文化交流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性质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 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 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 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是语言基础教学, 更是跨文化交流的素质教学。

2. 阅读的实质及其选材重要性

阅读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 它是以语言知识为工具进行的一系列心理思维活动。根据Goodman对阅读的本质表述, 阅读实质是一种书面的语言交流活动。钟启泉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阅读和听力都被认为是被动吸收语言知识的“接受性技能 (receptive skill) ”。近年来, 随着心理语言学与脑科学的发展, 人们才认识到阅读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实际上, 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总是对看到的书面信息不断地进行着假设, 并不断的预测即将要读到的内容, 并根据已有的中外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推理与判断以达到理解的目的。因此, 阅读的本质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心理过程。阅读一直是成年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 也是最需要掌握的外语技能。路文军认为, 影响阅读教学的两大因素一个是学生本身, 而另一个就是阅读材料的选择。因此, 好的阅读材料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阅读进行的所有目标

3. 跨文化交流与阅读选材的关系

跨文化交流是阅读的终极目标, 英语阅读不应当仅仅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提高阅读理解效果和在考试中获得较高分, 那样只会使学生成为简单的阅读机器。另一方面, 阅读能力的改善和提高是可以反过来帮助学生扩大文化背景知识, 并对阅读材料的内容, 文化知识以及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语言水平产生积极地影响。阅读材料的选择已成为提高或制约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关键环节。所以, 跨文化交流与阅读材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的。

三、阅读材料选择的现状

一直以来, 我国教学者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更多地看重包括语法与词汇在内的语言形式, 外语阅读材料的选择完全服务于单纯语言知识的学习。胡壮麟教授 (1982) 曾指出这一问题:“在教材中一般满足于阅读一些简写本小说, 很少组织学生阅读有关历史, 文化, 政治, 科学技术的通俗性著作。”

目前, 我国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者都认可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但精读选材方面文化的导入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精读教材的选择, 首先, 考虑的是基本词汇与语法知识的重复覆盖率。其次, 是一些基本阅读技巧的介绍。这种以语言知识为主要指标的阅读材料, 使学生束缚于被动的接受单一语言知识, 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不利。另一方面, 即使有些精读材料涉及到了跨文化方面的内容, 但它们很多带有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人物等的痕迹, 往往要么太陈旧或太深奥, 超出了学生能够理解的范畴;要么太肤浅, 不利于课堂教学中跨文化交流的展开。因此, 这些精读材料忽视了语言和文化的适度性和针对性。

泛读材料比精读材料能提供更多社会场景中使用语言的实际范例, 因此泛读课的教材不仅围绕词汇语言等方面展开, 而且常常更多考虑篇章结构和阅读技巧如浏览 (Skimming) 与快速查阅 (Scanning) 等方面的问题, 对文化背景知识涉及较杂。大学英语泛读教料的选择上, 文化等非语言方面的有意识输入基本上是忽略不计的。尽管有些泛读教材相对而言考虑到了贴近跨文化交流的阅读目标, 但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的导入, 因此不太适合我国的英语学习者。

当前, 大学英语阅读选材方面出现的问题与听说写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是一致的。钟华、樊崴崴等 (2001) 对武汉市150名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调查与测试表明, 学生的语言能力与社会文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低, 他们的社会文化能力明显落后于语言能力。这充分说明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 学生们都普遍存在着社会文化能力培养的不足。因此, 阅读材料如果只考虑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是无法帮助学生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标的。

四、阅读材料选择的原则

跨文化交流下阅读材料的选择原则和策略对于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 阅读选材的原则应当从学习者的需求, 跨文化交流目标和语言自身特点三个方面考虑。具体地说, 就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材料的针对性, 从跨文化交流目标出发考虑教材的双语性和泛文化性, 从语言自身特点出发考虑材料的适度性。

1.选材的针对性

针对性指阅读选材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跨文化交流的需要。首先, 选材内容必须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并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兴趣。教师选材要贴近学生了解的社会生活, 尤其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联的一些跨文化的材料。比如, 有关世界性的政治, 体育, 经济大事的英文报道等。另外, 还可以选择一些西方人撰写的有关中国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 这样使学生既了解异国文化又可以从外国人的角度更深层次地认识中国自己的文化。此外,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作为阅读材料。通常, 学生自选材料较自然地与文化交流有关, 这样不但可以激发他们阅读的自信心, 还能尽可能保证他们的语言水平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同步。

2. 选材的双语性

双语性指教材既要包含母语文化, 也要包含目的语文化即英语文化。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发展, 我国培养的外语人才必须精通双语 (bilingual) 和双文化 (bi-cultural) ,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影响跨文化交流。例如中国人在交往时, 常常注重迂回委婉, 而西方人则往往开诚不恭。但不断发展的跨文化交流将会毫无疑问地缩小中西文化上的障碍。这里还有一个值得引起教学者注意的现象, 即很多英语阅读材料完全忽视了中国文化元素的考虑。颜婷 (2009) 提出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地位并指出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是教师在文化导入时的弱点。因为教材的编写者很自然地认为, 英语阅读材料没有必要涉及中国文化, 加上中国学生本身就很熟悉中国文化。事实上, 不论是外语教学者还是英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并不具备深厚的功底, 加之中国文化本身就博大精深, 要比许多西方文化复杂得多难得多。所以, 在选择的阅读材料中, 既要有足量的西方文化内容, 又要注入适量的中国文化元素。

3. 选材的泛文化性

所谓泛文化性是指教材不能仅仅选择以英语为母语国家如美国, 英国的文化因素, 还要尽量安排一些体现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甚至是外语的国家的文化元素。英语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最广泛运用的语言,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使用英语的习惯, 风格都有差别。中国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 也经常会与英美等母语国家以外的其它英语作为母语国家的人民交流。因此, 他们要熟谙多文化 (multicultural) 。跨文化交流的外延应根据具体的专业需求适当的扩大, 对于旅游, 外贸等专业的学生其跨文化交流的对象将十分广泛, 因此, 这些专业的英语阅读教材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跨文化的广度和多元化, 也就是选材的泛文化性。

4. 选材的适度性

所谓适度性包括对阅读材料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的难易程度的准确把握。毕竟, 从提高阅读能力的角度出发, 上述语言因素的安排是必不可少的。跨文化交流下的阅读并不是否定词汇与语法, 但如果一味的强调它们而选择词汇量过大, 语法结构太复杂的阅读材料, 就会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美国语言学家Lewis, M.和Hill, J.指出:“一篇文章中每100词中出现6个左右的生词就应被视为难度过大。”而许多语言教学工作者总是把词汇量作为检验阅读能力的唯一标准, 因此常常以单词难度和句子长度等要素来决定阅读材料选择的合理性。这种方法显然难以确保教材对学生的适度性。另一方面, 选材时不能只选突出文化背景的材料那样会把阅读课当作文学课来对待的

五、阅读材料选择的策略

选择合理的阅读材料服务于跨文化交流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情况。选材的策略既离不开教师、学生等内在因素的考量, 也需要借助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

1. 以学生为主体的选择策略

在跨文化交流英语阅读课中, 教师要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策略。教师主要负责阅读方法的引导和阅读效果的测试, 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需求来选择阅读方法和阅读材料。实践证明, 只有通过学生自身文化阅历的学习和积累, 才能提高领悟文化信息的能力。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主动性, 才能增强他们与其它文化书面交流的信心和能力。

2.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选择策略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为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无论是何种体裁和题材的阅读内容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 无论是什么样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周丽娜认为, 网络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文化网站, 使学习者获取大量信息, 培养他们评价判断和感知语言的能力。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了解与学习各国文化并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便利的平台和窗口。它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阅读材料选择的内容与范围, 也必将对跨文化交流的教学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

六、结语

高三送考经验交流材料 篇3

大家好,今天有幸坐在这里,向各位汇报一下高三一年来的工作,内心实在惶恐,在各位行家面前班门弄斧,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下面我从学科备考和情感投入两方面汇报。

一、学科备考方面

高47级在进入高二下学期才得到明确通知,要考全国卷。对于我们备考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很大。在学校和年级的统一指导下,我们虽然很着急,但不慌乱。扎扎实实的做了下面这几项工作。

1.为充分了解山东卷和全国卷之间的差别,我们全组老师深入研究了近5年全国卷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对比与山东卷异同,从而制定出新的详细的全国卷双向细目表,迅速调整教学方向,特别是选修模块,扬长避短,回避学生普遍感觉难得分的有机化学部分。

2.多渠道、多角度获取最新考试信息。学校先后组织高三老师外出去济南等地参加各类高考研讨会,去市内兄弟学校听课学习;特别是去年年末,到使用高考试卷多年的省份进行学习,走进课堂,学习先进经验。面对新的高考改革形式,咱们学校的这些做法,给老师们提供了开阔眼界和思路的机会。

3.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力强。高三一年来,几乎每周都在进行周练,年级每周一都按时汇总、统计成绩。特别是到了冲刺阶段,为更好强化理综训练,每次理综周练后,年级都要求第一时间进行阅卷,为避免三个学科流水制约阅卷进度,理综组的全部老师都周六中午加班,一般都是上午11:30拿到试卷,下午3:00 就能阅完。保证周一的试卷准时讲评。

总结高三教学,我们突出了“三抓”,即抓阶段计划,忙而不乱;抓高效备课,有的放矢;抓考前训练,求真务实。

二、情感投入方面

高三一年的备课备考就像一场马拉松,既是体力、智力的比拼,也是家校情感付出的比拼。回顾高三一年的生活,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瞬间,其中有几件事情对我感触很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1.有关家长的故事

我教的高三四班有一女生,升入高三后成绩一般。在批阅她的作业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她的解题方法经常与老师讲的方法不同,解题费劲、走很多的弯路,费时费力,其他学科老师也发现同样的问题。

四班有一位家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孩子成绩在班级倒数第二,第一次周测后,我在办公室接到这位同学爸爸的电话询问孩子在班级上课情况,我耐心和家长说明了孩子的情况。过了一会儿,我又接了他的电话,说是找李辉老师。我一听是李辉老师,就把数学组李辉老师的电话给他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他又把电话打了回来,要找生物老师,李辉。这时我才明白他想找的是我们办公室李光军老师,可能是家长把光和军弄到一起读成辉了,我当时就给他进行了纠正。巧合的是,接下来的两次周测后,我都接到了这位家长打来的电话,还是先找我,再找李辉老师。我当时心里想,把老师名字多次搞错的家长,肯定不会把从老师这里了解的情况准确无误的转达给孩子。出我意料的是,接下来的月考,这名同学的成绩竟然从班级倒数第二进步到了38名,后来家长专程来办公室对老师表达谢意,我顺便问出了我的一个疑问,问他为什么每次他明明知道我和李光军老师就在一个办公室,还要先打一个,挂掉,然后过一会儿再打。家长的回答又一次让我震惊。他说想把老师们给的建议整理记录下来后,再问另一个学科。可见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视;对老师又是何等的期待与信任。

对于老师来说,班级每一个学生是五十分之一,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这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要尽己所能,最大程度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因为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2.关于学生的故事

一般来说,一位既教A层班级又教平行班的老师的大部分注意力都会放到A层班级上,在平行班也是会主要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我教的另一个班级——五班,是一个平行班。一名学生的故事,让我意识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重要性。她是一位表面上性格活泼、开朗的女生,有一次课间我发现她眼里含着泪水,我便走过去了解情况,安慰她。事后从别的同学了解到,她是离异家庭的孩子,跟妈妈生活,妈妈常年生病。表面看似坚强,实际上内心很脆弱。知道了这种情况后,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便有意识的主动去关心她、关爱她的学习与生活。由于通过了铁路系统的单招考试,她最终没再参加高考。毕业后,她送给我一小盒贺卡,里面有50张,每一张上她都亲笔写满了我们之间的故事,字里行间都是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这更使我体会到,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考取高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的教育。

作风建设交流材料 篇4

年来,市XX局开展了一系列的作风建设活动,在转变机关干部作风,推进行政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风建设呈现出稳步推进、逐步深化、快步提高的良好局面。但是,对照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愿望,机关作风建设还存在着不小差距,主要有:一是部分同志大局意识淡化,工作纪律松散,执行制度不坚决。二是工作缺乏创新、办事推诿拖沓。三是责任意识薄弱,集体荣誉感不强。四是贪图安逸享受,想问题做事情,习惯考虑个人利益。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也说明机关作风方面仍有需要继续改进的余地。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上,主要是社会生活的变革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机关工作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日益加深,个别干部职工在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制度约束与日常监督不到位,机关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教育检查还不够到位,工作运行上还缺乏可行的措施办法。主观上,部分机关人员放松了对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价值取向日益功利性,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不强,优良作风逐步丧失,道德情操出现了滑坡。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烟草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查找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克服存在问题,巩固建设成果,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立足实际、深刻教育,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开展好教育是机关作风建设的根本前提,是作风建设的基础。必须首先立足于教育培训,从根本上进行干部的作风建设,培养干部为群众干事的综合能力。教育培训首先要有明确的是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一方面,教育要突出重点对象。在班子成员、中层干部、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中,针对教育对象分层次、分类别、分专题进行培训教育。通过开设多形式的业务学习培训班,举办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报告会、座谈会,不断提高干部团队意识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带领所在部门人员加强学习,使整个团队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另一方面,教育要突出重点,狠抓思想建设。机关作风的好坏,干部思想领域的净化是关键。要根据单位实际,围绕中心工作,适时搭建载体,强化干部的思想建设。可以通过走进法纪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走进革命教育基地重温革命先烈光辉事迹,挖掘系统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廉内助”座谈,与结对社区、部队、学校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使每一个主题活动都盛载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渗透力,让干部们的政治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二要立足岗位、深入一线,拓展干部作风建设的多种渠道。作风建设重在解决问题。机关作风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作风建设抓得实不实,群众感受最直接。各单位(部门)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督促干部职工经常深入基层,以重行、重做为工作着力点,经常性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落实,真正把上级部门的各项任务目标和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要确实树立民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解决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差,服务态度不强等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服务制度。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责任追究制等类似的工作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三要立足考核、强化能力建设,以高效的工作展示机关形象。要把机关作风建设作为干部业绩考核的依据之一。各部门要把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与作风考核紧密结合,精心设计考核办法,变抽象要求为具体指标,对作风正派、务实清廉、讲求实效的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和使用;对那些工作拖沓、屡教不改,群众印象差、基层意见多的干部,要及时予以整顿,不断教育干部、纯洁队伍。同时,积极探索并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对干部使用的把关、监督作用,把群众的评价、基层的评议以及服务对象的评判作为选择、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不断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亲民意识。同时,要不断完善评议的方法和手段,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跟踪问效,确保评议工作科学合理、公正公平,营造办事快捷、环境宽松、文明和谐的经营氛围。

四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性教育

实践活动,把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抓起,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来解决,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人民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使机关管理更加规范化、服务更加人性化、保障更加便捷化,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五要立足监督、深化制度建设,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深化制度建设,是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党内监督,坚持和完善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组织对个人的多方监督,提高监督的透明度和约束力。积极推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将领导个人报告情况在公告栏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全体干部职工监督,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明查暗访力度,采取机关纪检干部与行风监督员相结合进行暗访、专门人员与临时抽调人员相结合进行暗访,建立长效的明查暗访制度,使机关人员在潜意识中始终保持一种“警惕”状态。改进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正确处理好权力和义务的关系,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履行好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学校行风建设交流材料 篇5

在苏州市XX中心小学的校务公开栏最醒目的位置上有这么一行字:“面向家长、公开校务、依法治理、办好学校”。这行字,是我校校务公开的承诺词,更是我们学校的治校之本。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全面推进校务公开,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在学校工作中依靠教职员工办好学校,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是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性,维护教职员工合法权益,深化教育改革、确保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学校党群、家校关系的客观需要。”由此可见,强化校务公开已是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而深化我校行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就是强化校务公开。为此,我校在加强学校行风建设中,坚持强化校务公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我校将校务公开工作作为加强我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大事来抓,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教师民主政治意识的日益增强,那种浅层面、初层次的校务公开根本不能适应和满足学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现代管理需求,难以正视广大教职员工所关心和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更与党和人民以及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面对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为了使学校各项工作与时俱进、特色突出,真正办成教师拥护、领导放心、学生成才、社会满意的一流学校。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深化校务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基于这样深刻地认识,学校党政工团班子成员再一次认真学习和讨论了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论述,按照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以及市区有关深化校务公开工作的要求,将“深化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列为了学校工作的重中这重。具体地讲,就是在“两延伸”上细心琢磨,在广大教职员工所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做文章,创造性地开展好学校校务公开工作。为此,我们建立了以沈校长为组长、党政工团为成员的学校深化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中心小学进一步深化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意见》和《平江实验学校校务公开工作检查考核细则》,《XX中心小学校务公开网站》并将深化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目标进行管理与考核。这样,正为我校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和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建设

财务公开、民主当家理财。财务公开是校务公开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家长、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此,学校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财务公开制度,在校内通过公示栏、公示墙等方式,向家长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投诉电话;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及范围等。决不出现越权收费、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对此,我们坚持做到每年财务预决算均提交区结算中心审议通过,同时按照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及上级相关规定,分别在不同层次、不同场所公开学校经费收支情况。凡学校临时重大开支和重大事项也要提交行政及区结算中心审议通过。如今年,我校涉及教师结构工资分配时,行政就是在教职员工提出的各种建议方案之上,将拟出的讨论稿交与教代会代表、工会讨论通过后实施的。不仅如此,对学校如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设备大宗采购,也均采取有教代会代表和学校部门负责人参加共同讨论决定。群众明白,干部清白。

我校将学校财务对外公开,使其透明化,不仅只是针对校内的教职员工,更是针对家长与社会。当前,中共中央教育部十分重视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统一协调,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并强调、重申了此项工作的紧迫性及重要性。而将学校财务中每一项对外收费、退款情况向家长公示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乱收费的现象。我校财务公开后,家长们对自己向学校所付出的每一分钱的去向、用途都能清楚明白,并能在部分缴费中享有更多的自主权。例如:我校的招生收费是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来收取,决不向家长多要一分钱;学校的代办费用也是由市物价局统一确定,家长如有疑问可以随时向物价局咨询、查核;对于学生的一些日常学习生活的费用支出,如报刊征订费、周六兴趣班报名费、饮水费、疫苗费用、学习磁带、光盘费等学校一律采取自愿支出方式,先将收费名目以通知、告示的方式向家长公开,然后在家长自愿的情况下收取费用,不统一、不强求。对于学校多收的费用,也及时向家长通知并退还,如本学期的35元上网费学校就如数退还给了家长,并附上通知,要求家长写通知回执,真正做到费用收发的公开化、透明化。得到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

三、深化校务公开,建设民主政治

(一)在“两延伸”上深化校务公开。我校在认真搞好常规性校务公开工作的同时,通过“两延伸”,即向室务公开延伸、向班务公开延伸。首先,全校各部门处室均确定了标准规范的校务公开内容、制定完善各部门处室的工作职责。校务公开栏主要公开学校办学目标、教务工作、财务工作、领导分工和重大事项,室务公开栏充分反映了办公室人员职责、主要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及其成果展览;班务公开栏则全面公开本班本期课程设置、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名单、学生座位设置以及学校作息时间安排,让家长也能了解班级有关情况。护导教师挂牌上岗、学生挂牌上学。其次,我们制作了统一规范的校务公开记录本,由校务办公室负责登记填写公开内容、公开形式、执行人和监督人,并记录在校务公开记录本上。再其次,学校领导小组依据《XX中心小学进一步深化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意见》,从“校务公开制度规范化、校务公开内容真实、校务公开及时、校务公开讲求实效”等条款和档案管理办法管理学校,从而保障了校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在教师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上深化校务公开。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各地各校应把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人民群众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努力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除按规定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员工聘任办法,教职员工奖惩办法,经费预决算、教职员工购(建)房方案,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障基金及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应通过多种形式让教职员工参与和知道”。

广大教职员工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出于对学校真诚的关爱,出于对学校领导所寄予的期望,必然会对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非常关心。搞暗箱操作必然会极大地伤害到教职员工的自尊心,也会严重地挫伤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怎么办?身为学校领导,必须充分相信全体教职员工,尊重教职员工,坚持群众路线,严格按照校务公开原则,毫无顾虑地将教职员工所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向他们公开,认真接受教职员工的民主监督,公开、公平、公正地为教职员工办好每一件事情。

定期召开教职员工代表大会。行政、工会、财务部门真实全面地向教师代表报告工作,学校各项重大决议提交教职员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如我校二届一次教代会就审议通过了《XX中心小学教职员工奖励条例》。对教职员工在提案中反映的热难点问题,行政做到认真研究办理,定期答复。如在2003年9月的学区第三届1次会议上,我们就收到了教职员工代表“关于教师违反师德处罚办法”、“制定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和“进一步改善教师办公条件”“评选先进、职称评审、考核、工资晋升”等等问题的提案25件,我们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该纠正的做到及时纠正,该办理的立即办理,不能做到的如实说明,得到了教职员工的理解与支持。

评优选先、晋职晋级、考核等,完全实行政策公开、条件公开、指标公开、过程和结果公开。如2003年15%的评优选先,由于指标少,符合条件者多,我们根据《XX中心小学2000年教师评优选先、提前晋升实施意见》,将德能勤绩量化、年级评比以及评优选先人员结果经考核小组一致通过并公布在校务公开栏,在教职员工没有异议的前提下上报主管部门。又如在每年的教师考核中,我们同样做到条件、指标、程序、结果公开。按照自下而上进行考核推荐,经学校考核小组将审核拟定人员向教职员工公示一周无异议后再上报。由于学校时时处处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地办事,教职员工心服、口服。既避免了暗箱操作,又密切了干群关系。由于我校坚持不懈地在“两延伸”和教师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上深化校务公开,有效地加强了学校民主政治建设。

四、加强队伍行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工作永恒的课题,我校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感受到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必须一着不让,落到实处,抓紧抓好。在工作中,我们要扎实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大名师、名校长的培养和选拔的力度,加快中青年教师和干部的培养步伐,全面提高两支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启动学校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导向正确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淘汰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同时,还要继续加强教育的行风建设,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牢记历史的责任、学生家长的重托,视学生为服务对象,把学生当子女,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实践“三个代表”,提高师德、练好内功、树立形象的基础和前提。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让教育充满爱”的主题教育,让“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美好感情,内化为每个教师的基本素质,把服务意识细化到每一个细节上,提倡“微笑服务”,善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与他们谈心,探讨学生的教育、教学问题,关心学生的学习上的疑难,生活上的困惑,成长中的烦恼。比如,全校上下,无论是校领导,还是普通老师,对于家长的每一次来访,总是能够本着耐心而真诚的态度予以接待,和他们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学校认真研究社会、家长对我校教育教学的反映和要求,及时发现问题,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每学期开学初,我校教职员工都会自愿捐出一定的钱款资助一些贫困学生,学校也会根据情况减免部分贫困学生的学杂费,让这些学生安心学习。我校领导在教师队伍的廉政建设方面也十分重视,在大力宣传下,我校渐已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廉洁氛围,在一些节日特别是教师节时,教师们能洁身自好,向学生们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如我校的林滨芳老师在面对学生家长无法拒绝礼品的情况下,将礼品如数上交学校处理。

五、建设民主政治,学校成绩斐然

我校坚持深化校务公开,稳步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给我校各项工作带来了新变化。

(一)是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得到了进一步转变。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观念显著增强,时常把“教师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乐为教职员工做好事、办实事、服好务、引好路成为了学校干部的自觉行动。相应地,教师中理解干部的多了,与干部成为知己的多了,关心信任干部的多了,为干部排忧解难的多了,对干部交口称赞的多了。在上级组织的民主测评校长工作中时,满意率达99.5%。

(二)是教职员工工作热情高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积极性倍增。教职员工爱校如家、关心学校、爱岗敬业、遵章守纪蔚然成风,充分信任行政、理解支持学校工作、全心参与学校创建活动的人和事令人感动不已。如在去年我校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和区校风示范学校活动中,广大教职员工以“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为信念,不计功名得失,奋勇当先,同心同德,勤奋工作,忘我拼搏,实令行政一班人感动万分,赞不绝口。

(三)是学校各项工作成果裴然。建校五年来,立足于以人为本、科研兴教,确立“高、特、谐、美”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的”,积极探索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路子,高起点、全方位地追求现代化教育品位,在学校管理、课程改革和计算机、双语、艺术教育方面努力办出特色。学校被苏州市命名为“市文明单位”、“市青年文明号”、同时也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现代数学教学示范学校。爱国卫生、绿化工作、校园环境管理等受到市级表彰,评为区先进党支部、区安全文明单位、区校风示范学校、区工会先进集体。

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材料 篇6

良好的班级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着每一位学生向上向善。自建校以来,我校就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用良好的文化环境感育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一、明正文化理念。学校多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班级文化新理念,明晰班级文化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各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根据各班实情共同创建适合自己的、独具特色的优良班级文化。

二、做实环境文化。常言“环境造就人才”,崔人奋进的环境更能促进孩子成才于无形。因此,学校统一制定了饱含期望、爱意深厚的班队牌,或如寓意勇敢正直协作的“雪狼”、或如寓意坚强无畏的“海燕”、或如寓意向善向美的“花儿”、或如平凡中见辉煌的“蒲公英”。同时,各班依自特长布置了墙体文化,并完善了不同“内秀”的室内布置。

1、班队牌“牌小意深”。每个中队的班队名称都是由各班主任根据各班学生整体特长,结合各班实际所起。中队格言、辅导员寄语等都紧紧围绕班级特色所提,饱含期望。多彩多姿的中队,造就一批又一批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七小新人。

2、墙体文化展“英姿”。室外的墙体文化,以展示各班学生的成果成就为主,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现班级独有的成绩成果。通过榜样的力量,点燃学生比拼的斗志,激励学生拼上争优、奋发进取。

3、室内布置“秀”特色。各班根据不同的实情和特长,开辟了各自不同的板块和专栏,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目标,丰富着不同的追求和理想,熏陶引导学生启迪智慧,向上向美向善。家长学校:

自成校以来,学校始终致力于“办有灵魂的教育”,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同时,不断完善家长学校工作制度,丰富家长学校办学内容,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学习活动,逐步形成了家、校携手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家长学校”,“郑州市文明学校”,荥阳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师德师风先进单位”;并获得郑州市第二届游戏节比赛二等奖、荥阳市校园集体舞一等奖。

一、更新观念,健全组织,筑实家庭教育平台。

建校初,我校就把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学校工作日程,成立了学校、班级、家庭三级家长委员会,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家长学校规章制度,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完善设施,改善条件,增强家长学校办学实力。一是专辟了家长委员会活动室,并添置完善了多媒体、计算机等各类活动所需物品。二是积极培训提高班主任的授课技巧技能,确保了家长委员会的教育学习成效。三是在严格使用上级指定的规范教材,开展深入透彻的学习培训。并借助网络,积极搜索前沿的、精要的家庭教育理论、学说,指导家长学习。

三、创新方式,丰富内容,确保家庭教育高效。

一是更新班级授课形式。大力倡导班主任及授课人员积极从家长的实际出发,收集身边的鲜活实例,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家长参与互动、“现场说法”,有效调动了家长的参与积极性。二是不定期邀请家长、有关专家,组织学校领导家长进行互动交流,传经解惑。三是极筹备组建家长委员会,听取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组织召开学期始末的两次家长会。对会议的时间、形式、目的、安全等严密安排,确保了每次会议顺利实效。四是深入走访调研,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五是利用“开放日”邀请家长到校参观学生从早读到下午放学的学习生活,让家长亲自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和体验孩子的在校生活。六是经常主动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促进了家长对老师、学校的了解与支持。

支部建设交流材料 篇7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二、支持单位: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成都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

三、协办单位:

无锡兴达节能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江苏恒耐炉料集团有限公司。

四、支持媒体:

中国建材报、《水泥》、《中国水泥》、《水泥技术》、《四川水泥》、《新世纪水泥导报》、中国水泥网、中国建材网、中国水泥技术网。

五、参会主要对象:

全国各水泥企业、科研设计院所、大专院校、水泥设备生产企业、协会、学会的领导、技术负责人、科技及管理人员等。

六、会议主要议题:

(1) 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

(2) 国际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的发展趋势;

(3) 水泥回转窑耐火砖的损坏机理;

(4) 水泥窑用碱性砖;

(5) 回转窑耐火砖的正确砌筑方法;

(6) 回转窑筒体椭圆度的测量及典型案例解析;

(7) 水泥生产线浇注料的优化配置;

(8) 水泥窑关键部位浇注料的应用;

(9) 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和预分解窑大型化对耐火材料的需求;

(10) 耐火材料的研发、施工、维修方面的先进经验;

(11) 浇注料施工注意事项和工程实例。

七、会议时间:

2009年4月12至15日, 4月12日会议全天报到, 13日至15日开会。

八、会议地点:江苏省无锡市湖滨路运河大酒店

联系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京859信箱)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甲1号邮政编码:100024

联系人:汪海滨李思源联系电话:010-65474862

传真:010-51164626

河南高校大学生艺术交流平台建设 篇8

摘要:伴随经济的发展,思想也在不断的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织,催生出了艺术形式的不管革新与发展。在互联网告诉发展的今天,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得到了增强,但是对事物的感悟却是一个模糊的轮廓。从人眼直观获取的信息量变得少而又少,以至于各自沉醉在自我的社会生活中。缺少了沟通与思想的碰撞,又如何使文化艺术朝着高远的方向发展呢?针对目前现状,我们对河南部分高校进行走访调查,创建平台繁荣文化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平台;艺术交流;河南高校;文化

回顾历史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无不与一种平台的建设息息相关。在信息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我们提出河南高校大学生艺术交流平台建设,诣在推动高校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进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灵活程度,减少大学生与市场、社会的脱节。

一、背景与理念

河南省高校艺术生极其缺少一个交流和展示平台,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一个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也没有太多机会与省内其他高校艺术生进行艺术作品及思想的交流和展示,各高校艺术生之间相互借鉴的机会也很少,此次交流平台为河南大学生提供更广阔,开放的舞台。通过调查研究准备成立一个绘画作品交流平台,让参与学生之间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接触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使自己的眼界得到提高,并根据学生需要提供一个学生间与大师间交流的平台,通过此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也可以通过在学校之间开展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当代潮流艺术的认识,不至于跟不上当代艺术潮流的脚步。与此同时学生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市场与企业的需求,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艺术类大学生对市场和企业缺乏一定的了解,不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市场更好的结合起来,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平台致力于学生在锻炼自身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更加及时的了解市场动态,通过这个平台加强学生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认识。

二、大学生艺术交流平台建设思路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之间极其缺乏对艺术思想及作品的探讨交流,所以很需要建立一个相互交流的、借鉴的、广阔的固定平台,定期进行交流展示,使专业技能得到训练提高。学生的作品没有充分的得到展示、评价,也没有充分发挥作品的价值,现在河南省境内还没有专门针对学生的定期作品展示交流平臺,各大高校的交流展示只局限于本校甚至本专业,很少有机会与其他高校学生交流和探讨。以及没有固定的探讨艺术大家的美学思想的平台,共同讨论艺术大家的作品,从而汲取更优秀成熟艺术家的创作思想。

如今经济发展,市场对优秀学生作品也有一定的需求,而学生作品的展示平台却非常缺乏,一方面企业无法了解学生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也无法了解企业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确立以下研究内容:

1.如何将各高校学生聚集、不同的作品收集整理在一起,并且定期开展一些探讨,展示作品的活动,使参加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训练和提升。

2.如何提高同学们参加的积极性,使他们彼此形成一个团队,培养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创新实力。

3.如何使学生了解大师的创造创作思维,培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与艺术修为。

4.如何使学生的作品产生最大的价值。

5.如何使学生和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供和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6.如何探讨更成熟的艺术作品,提高艺术品位和修养。

7.如何实现学生自身的价值和准确自身定位,找到更理想的工作。

8.如何吸引企业家的关注使其加入。

三、河南高校大学生艺术交流平台建设的目标与方法

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更加清楚的定位自己,并且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与其在大学之间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以及基本的专业知识有着直接的联系。仅仅靠学校内部举行的作品展对开阔学生的眼界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就通过作品交流这个平台,以“走出去,引进来”这种方式,把学生推向市场这个更广阔的舞台,同时把一些优秀大师的理念和作品引进校园,把学生的思想引领到一个更高的艺术领域,再通过与市场的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自己对以后的就业方向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和规划,为在校优秀艺术人才提供一个向社会汇报和展示的平台。

平台项目就是为广大的在校学生提供一个与作品展示,提高创新与探讨发展的平台。这个平台中所有的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可以在该平台里实现作品价值,作品理念的更新,眼界的开阔,同时学生在平台内互帮互助促进自己专业能力的进步与提高。学校应给为这个平台提供支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步:调查我省高校学生关于开展此类活动的想法,以及大家的建议。根据大家的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安排。

第二步:在得到学校和学生的支持下,进行定期的作品交流展示,作品鉴赏能力的评估。同时邀请各高校老师参加,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促进学生进步。

第三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展开名人作品欣赏的讨论,使大家相互讨论,了解分析探讨大师的理念和较为成熟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的理念思潮,同时不断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达到双赢的原则。

第四步:引进购买市场,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沟通了解。

第五步:学生定期举行自己的总结,在每次活动中争取有所学、有所获从而达到建设平台的真正目的。

四、平台的的创新点、特色和结论

该平台是各高校学生间、学生与市场、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名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展示、共赢。通过不断的作品展示,交流,探讨,提升训练,使学生在此平台中不断提升自己,扩大眼界,提高水平,不断明确自身的定位,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此平台也是河南省高校中所缺失的,构建这样一个广阔的平台,不仅仅使其突破局限在自己小的范围与层面,更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提升与进步。平台的学习作用更强,让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更好的合作、创新、突破。平台所起到的链接作用,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与交流,更是一种对待学术的态度与探索。平台在一定层面上弥补了学生与社会之间交流过少的不足,也能够培养学生高的眼光与能力。为学生与企业,市场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平台的开创不仅仅会将省内高校连接起来,同时也会是一个全新的展示学生潜力的舞台,高校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所学有所获,那么平台将会是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实现人身自我价值的钥匙。

【参考文献】

[1]冯韬.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李勤.论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3]王瞻宁.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化

[4]高东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发实训基地思路探索

[5]黄兵.关于高职院校动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考

上一篇:电子商务配送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下一篇:人参水品牌宣传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