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中级职称论文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化工中级职称论文(精选6篇)

化工中级职称论文 篇1

本人于

年7 月从*****学校毕业,毕业至今,一直在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主要从事方案的编制、图纸会审、施工现场技术处理、工程科研课题的研究等工作,自工作以来,积极投身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在工作期间,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努力推行“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对项目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倾注满腔热情。经多年的努力,积累了较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绩,现对几年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专业技术任务、业绩成果

在此期间,公司业务稳步发展,工程任务多,我作为公司的技术管理者,更愿为公司多出一分力,为公司和全体职工、为社会多作贡献。我从开始接触项目到现在为止共接触了6个项目,逐步从一个项目技术员成长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具体项目如下: 1、2005年7月参与无锡万科魅力之城二期工程(该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7.38万㎡,造价7100万)作为该项目的技术员,在项目中积极配合技术负责人开展好项目部的技术管理工作,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参与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该项目工程全部完成,在施工中没有发生任何的质量安全事故,竣工验收合格已交付使用,并已进行竣工验收备案。2、2009年12月参与无锡万科魅力之城五期二标工程(该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7.38万㎡,造价7100万)我在该项目中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更加需要担负项目的主要责任,工作中我一丝不苟积极与设计院、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开展关于设计变更等技术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并和合约预算部门及时沟通,使涉及到设计变更的内容能及时做好相应的签证工作。在项目开展中积极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最终在项目竣工时取得了较大的收益。3、2011年10月参与了无锡万科魅力之城B4B6标工程(该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6.75万㎡,造价16500万)担任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甲方对实测实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垂直度和平整度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在甲方对该项目的几次检查中实测实量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且在平时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本人通过对项目施工中的走访发现项目施工采用散拼散拆式的胶合模板或木模板,易导致施工质量欠佳,出现墙体垂直度偏差大、楼面标高偏差大、降板区域质量差、墙体烂根涨模等质量问题,同时模板支承系统的搭设费工费时,常常因为不规范搭设造成许多安全事故。

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提出了《高成型质量的标准化模板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了模板锁口技术、混凝土楼面降板定型化吊模技术、梁侧模加固技术,并且获得了两项专利《一种可部分回收的楼层降板吊模装置》、《刚性可循环利用的梁侧模夹具》。这些施工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满足了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的高质量要求,不仅安装简单、快捷,可多次周转使用,大大节省了成本,而且整个加固结构强度较好,混凝土成形尺寸精确、观感好,确保剪力墙的施工质量,构件尺寸规格统一、垂直度及整体混凝土观感质量符合验收要求,且提高了项目在实测实测实量成绩。4、2013年10月参与了苏地2013-G-40号地块(相城万科)项目工程(该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21万㎡,造价22000万)担任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在该项目中为了实现优质高效施工,实现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实现工程又快又好的建造,特组建了项目的研究小组对项目的穿插施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住宅工程地上部分各专业同步施工技术研究》,在带领小组研究了层间断水施工技术、标准化施工技术、免抹灰施工技术和同步施工技术后,成功的解决了穿插施工过程中的难点,总结出《住宅工程地上部分与装饰部分同步穿插施工工法》,在该项目中穿插施工的应用解决了过程中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作业面分散,管理难度大的问题,该工程应用穿插施工,大大减少了室内装修的工期,比传统十倍装修工程提前了4个月,且在施工过程中未出现一例安全事故。

二、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

在多年的施工管理工作中,从技术员到技术负责人,从一个项目到另一个项目,但都在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就是“安全、高质、高效”。不同的工程有着各自的工程特点和客观条件,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需根据工程的工程条件、施工强度和项目的岗位人员等,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编制实效、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等。实施中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人、管理完善、跟踪落实。只有方方面面都做好才能将工程项目管理好,达到预期目标。在经历了几个项目后本人也对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做了总结:

1、做好技术资料准备

熟悉图纸,做好图纸自审工作,熟悉有关施工工艺、技术规程、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编制施工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资料,并根据具体要求健全各项技术资料。在开工前做好技术资料的全面准备工作,以便开工后技术资料能随施工进度,及时按系统专业归类整理、保存,保证完整准别。

2、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中重要是做好实场勘察工作,根据工程特点结合现场条件做好现场总体布置规划,布设临时设施,为日后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3、做好双优化工作

对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的优化,在对项目实施条件及设计文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保证质量、工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四新技术”,形成新的更完善,更先进,更合理的方案。通过“双优化”,可降低项目成本,节省工期,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以科学技术指导施工生产,充分利用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和成熟工艺,可促进项目精细化管理。

三、强化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为此,我珍惜每次培训、技术交流的机会,先后参加各种专题培训、技术交流二十多次,获得我们施工管理所需的各种岗位资格证书。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努力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和建设事业垫定了基础。

化工中级职称论文 篇2

一、企业集团内涉及不同企业的股份支付交易的会计处理

集团股份支付可能同时涉及母公司职工和子公司职工, 因此结算企业一般是母公司, 而接受服务企业可能是子公司, 也可能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其账务处理如下:

(1) 结算企业 (母公司) 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 接受服务企业 (子公司) 没有结算义务。结算企业借记“长期股权投资”, 贷记“资本公积 (按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资本公积) ”;接受服务企业借记“管理费用等”, 贷记“资本公积 (按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资本公积) ”。合并报表中应编制抵销分录:借记“资本公积”, 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中反映的是, 相当于母公司授予母公司职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结果。 (2) 结算企业 (母公司) 不是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 接受服务企业 (子公司) 没有结算义务。结算企业借记“长期股权投资”,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按现金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接受服务企业借记“管理费用等”, 贷记“资本公积 (按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资本公积) ”。合并报表中应编制抵销分录:借记“资本公积”、“管理费用等 (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 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中反映的是, 相当于母公司授予母公司职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结果, 合并报表中最终体现的是按现金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和管理费用, 因接受服务企业确认的管理费用是按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定的, 所以合并报表中会出现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3) 结算企业和接受服务企业均为母公司, 且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其本身权益工具。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资本公积 (按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资本公积) ”。 (4) 结算企业和接受服务企业均为母公司, 且不是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按现金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

[例1]甲集团由甲公司 (系上市公司) 和乙公司组成, 甲公司为乙公司的母公司。2009年1月1日, 经股东大会批准, 甲公司与甲公司50名高级管理人员和乙公司10名高级管理人员签署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 (1) 甲公司向集团6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 行权条件为这些高级管理人员从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连续服务满3年, 甲集团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2%; (2) 符合行权条件后, 每持有1股股票期权可以自2012年1月1日起1年内, 以每股3元的价格购买1股甲公司普通股股票, 在行权期间内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将失效。甲公司估计授予日每股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2元。2009年至2012年, 甲公司与股票期权有关的资料如下:

(1) 2009年5月, 甲公司自市场回购本公司股票600万股, 共支付款项4800万元, 作为库存股待行权时使用。 (2) 2009年, 甲公司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 乙公司无高级管理人员离开, 本年甲集团净利润增长率为10%。该年年末, 甲集团预计甲公司预计未来两年将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 乙公司无高级管理人员离开, 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2%;每股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3元。 (3) 2010年, 甲公司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 乙公司无高级管理人员离开, 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4%。该年年末, 甲集团预计甲公司预计未来1年将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 乙公司无高级管理人员离开, 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2.5%;每股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4元。 (4) 2011年, 甲公司和乙公司没有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 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5%。该年年末, 每股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5元。 (5) 2012年3月, 57名高级管理人员全部行权, 甲公司共收到款项1710万元, 相关股票的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成。

甲集团会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 下同) :

(1) 甲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时的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2) 甲公司2009、2010、2011年与股份支付有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2009年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 (50-2-2) ×10×12×1/3=1840 (万元) 。

2009年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10×10×12×1/3=400 (万元) 。

2010年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 (50-2-1-1) ×10×12×2/3-1840=1840 (万元) 。

2010年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10×10×12×1/3=400 (万元) 。

2011年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 (50-2-1) ×10×12-1840-1840=1960 (万元) 。

2011年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10×10×12×1/3=400 (万元) 。

(3) 乙公司2009、2010、2011年与股份支付有关的会计分录如下:2009年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10×10×12×1/3=400 (万元) 。

2010年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10×10×12×1/3=400 (万元) 。

2011年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10×10×12×1/3=400 (万元) 。

(4) 甲集团2009年、2010年、2011年合并报表中与股份支付有关的抵消分录及各年合并报表中的结果如下:

2009年抵消分录

合并报表中结果应确认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1840+400=2240 (万元) 。

2010年抵消分录

合并报表中结果应确认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1840+400=2240 (万元) 。

2009年抵消分录

合并报表中结果应确认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1960+400=2360 (万元) 。

(5) 甲公司和乙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权时的相关会计分录

甲公司会计分录

乙公司会计分录

二、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所发行的认股权符合权益工具定义及其确认与计量规定的, 应当确认为一项权益工具 (资本公积) , 并以发行价格减去不附认股权且其他条件相同的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后的净额进行计量。如果认股权持有人到期没有行权的, 应当在到期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的部分转入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 。其会计处理如下:发行时, 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应付债券———面值 (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差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付债券一级科目反映的是应付债券的公允价值。“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发生额也可能在借方。发行债券的发行费用应计入发行债券的初始成本, 反映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期末计提利息, 每期记入“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的利息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每期确认的“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记“应付利息 (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发生额也可能在贷方。认股权证行权时, 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应付债券到期归还本金和利息, 借记“应付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 ”、“应付利息 (分期付息债券的最后一次利息) ”, 贷记“银行存款”。

[例2]甲公司有关分离交易可转债资料如下:经批准, 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 期限为5年, 票面利率为2%, 按年付息, 每年付息日为12月31日, 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 共发行1200万张债券。债券所附认股权证按比例向债券的认购人派发, 每张债券的认购人可以获得公司派发的15份认股权证, 即认股权证数量为18000万份。发行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不附认股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4%。认股权证的存续期自认股权证上市之日起15个月;认股权证持有人有权在认股权证存续期最后5个交易日内行权。本次发行所附每张认股权证的认购价格为5元。甲公司发行债券所筹资金用于某基建项目, 项目建设期为3年。

已知: (P/F, 4%, 5) =0.8219; (P/A, 4%, 5) =4.4518。

假定不考虑相关费用, 按年确认利息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 2011年1月1日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会计分录如下:

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1200×100×0.8219+1200×100×2%×4.4518=109 312.32 (万元)

应确认的资本公积=1200×100-109312.32=10687.68 (万元)

(2) 2011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及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3) 假定认股权证持有人于2012年3月31日全部行权, 则:

中级职称业务自传 篇3

自参加工作以来自己在政治思想上能严格要求自己,关心时政,关注国家的改革与发展;长期以来,以正确的政治观和人生观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各项组织活动,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尊敬上级,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在工作上,本人更是爱岗敬业,不甘落后,任劳任怨,从参加工作,担任技术岗位职务以来,认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2009年自己获评助理工程师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培训自己的业务技能有了长足的提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屡获佳绩,现将概况汇报如下:

2005年5月,自己有幸成为×××有限公司的一员。公司初创,生机勃勃,自己与公司一块成长,次年4月,因自己见习期的优越表现,得以提前定岗,成为一名正式员工。2006年9月,在公司的严格培训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自己岗位晋升为集控高级巡检,在此期间自己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培训、学习,还积极参与了公司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善制定,(例如初期规程、系统图的制定)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08年6月,自己担任集控副值,期间因为多次的出色工作获得公司嘉奖,例如09年公司#1锅炉长期出力不足,锅炉炉膛负压在580MW后一直呈正压状态,大家普遍认为是吸风机出口风道堵塞所致,而自己通过对锅炉状态与再热汽温的分析认为锅炉再热器挡板存在故障,经检查发现:再热器挡板拉筋断裂,挡板几乎处于全关状态因此限制了锅炉出力,随后经过紧急抢修,锅炉恢复正常运行,自己也因此获得了最佳缺陷发现奖。

中级职称论文 篇4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也就是一项工程通过建设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用一次性费用的总和。本文是选自国家级期刊《建筑经济》中的职称论文范文: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规范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推动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控制,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益。

关键字: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0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久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严重困扰着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管理。通过研究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为优化资金使用,降低投资成本,合理使用人力、财力、物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忽视前期工程的造价控制。

长期以来,建设单位普遍忽视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是把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价款。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及其管理人员的作用重视不够,忽略了前期工作阶段作为投资控制基础的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的作用,因此,造成了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

1.2不重视成本控制管理。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成本控制管理不到位,不能切实地将经济问题与技术问题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没有尽早发现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待工程竣工时才发现经济问题,已无法弥补。在施工过程中只重视技术、生产,不重视成本的节约,不能将优化技术方案、改进施工工艺降低建设成本列入到生产管理过程中来。技术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互不通气,造成成本的人为不可控制状态。

1.3工程造价控制各环节相互脱节。

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工程结算价分别由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各自管理,互相脱节,没有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企业的报价管理人员与项目的经营管理人员工作沟通不够,大多数的企业报价管理人员和项目上的经营管理人员是分开的,管理环节上存在漏洞,投标人员的投标思想没有制度来保证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施工现场的经营管理人员,迫使投标者与施工管理者只能依据社会平均水平这一标准来完成各自的工作。

1.4缺乏对已完工程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评价体系。

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企业无法形成适合本企业的报价体系,这就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珍贵的经济技术数据随着建筑物的完成而消失。由此,企业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此方面的管理上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2、加强管理与控制,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合理

2.1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建筑施工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管理控制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造价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只有加强政府的管理与控制,在造价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努力提高现代化管理质量和水平,才能减少问题,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

2.2工程决策阶段

①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认真做好市场研究,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做好几套方案比较、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②在投资估算上尽量具体,尽量估算大概工程量,通过评价价格和基准参数进行测算。

2.3工程设计阶段

①以行政和经济手段促使设计人员主动实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是今后必然趋势。

②加强对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③严格把好设计单位的准入制度,更加严格的做好资质审批工作。④对于建设单位要树立正确政绩观。

2.4工程招投标阶段

①建设投资单位自身要明确本工程的实际用途,要从思想上认清工程的实际需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定实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②制定合适的招标准则,投资方内部要设好标底,不能在招标上出现“无标的”的情况,既不能过分压价,也不能过分抬价。同时完善招投标制度,坚决查处围标、串标、卖标的违法行为。

2.5工程施工阶段

①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细分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段比较长的过程,在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因素很多,有设计的变更、甲方的变更、材料的变更等。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合理的签证,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

②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额外用功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做到先算账后花钱。与此同时,在建筑材料信用上实行限额信用制度,鼓励材料节省行为。

③在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上也要加强造价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更施工量清单内容。

2.6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避免与欠款单位出现扯皮现象,做到质量合格,资料完备,技术过硬,造价合理,力求为广大业主与百姓创造安全舒适、质量合格的建筑产品。严格检查隐蔽工程见证,初步审核施工单位的结算书。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丢下。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益,需要政府、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共同努力,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取得最佳效益。

3、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首要,加快管理理念的转化,是思想方法的转化,要逐步树立起国际化的意识以适应加入WTO后引发的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和新要求。其次,还要强化自立自强、公平竞争、尊重知识产权、以质取胜、依法经营、吸视人才的理念。规范国内工程造价咨询市场。首先,要积极开展人才培训,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其次,对现有从事咨询服务单位进行清理、整顿,对不合格的要清除。最后,制定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改革和完善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的改革和完善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关键。要继续完善和改革现行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改革和完善的思路应该是:统一量,放开价,指导费。真正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是通过价值规律来起作用的,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自发地调节着建设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工程价格若真正实现市场化,就有可能自发地调节建筑市场的供求,就有可能通过企业成长与破产来维持市场的均衡。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市场为取向的,对于工程造价的确定不可能游离于经济体制改革之外,因此,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取向,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最终建立以市场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积极推行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为主要模式的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方式。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建立在充分完善市场和工程担保制度基础之上的国际通用计价方法,也是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的主要计价模式,是我国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推行。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建设及应用。为了确保编制工程概算的质量,除了要有足够深度的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外,还必须具备正确反映工程造价的信息。信息化工作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造价信息化应该围绕为工程建设市场服务,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服务这条主线,组织技术攻关,开展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更大发展。

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管理职能。入世后政府原有的管理经济的权利将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制约,但并不意味着WTO否定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作用,相反对政府运作经济的能力和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面对入世带来的挑战,政府的作用不可缺少,其中,在工程建设造价管理领域方面,政府应该发挥主要作用。对造价工程师的重新定位。目前我国的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造价工程师还不能得到国际互认,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承揽业务更有困难。之所以同国际上同行相比较缺乏强劲的竞争力,除了体制问题外,归要结底是个专业人才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式下急需对我国的造价工程师的考试要求、职责范围等进行重新定位。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建筑投资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搞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造价管理人员必须与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总结经验,共同把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使造价管理工作对建筑投资的合理控制乃至对建筑业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王春海;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潘文军;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N];建筑时报;2006年

[3]赖红雨,蔡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所遇问题以及对策探讨 [J];广东科技;2006年10期;137-138

[4]戴莉莉,王国英;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 [J];今日科苑;2006年06期;93

中级职称聘任报告 篇5

考核聘任报告

一、基本情况

潘晓龙,男,汉族,1988年8月出生,干部身份,本科学历,2012年9月参加工作,现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从事养老保险工作。二、工作实绩及奖励

潘晓龙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在工作上生活中均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荣获县人社局、市人社局的表彰,无违法违纪行为,是一位群众公认组织信任的优秀青年干部。

根据潘晓龙同志的平时工作表现及我单位工作需要,同意推荐聘任李学斌同志为中级经济师职称。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

化工中级职称论文 篇6

一、近三年《财务管理》考试分值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考题中近年总题量保持在51题, 且题型保持相对的稳定;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为55%和45%, 主观题的题量虽只有6道题, 但分数比重较大;而且对考生的计算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在对中级职称本门课考试中难度大的题型的调查中, 有63.51%的人选择了多项选择题, 所占比重最大。详细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多数考生对多选题和综合题普遍感觉有难度, 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理解, 要在有效理解的基础上, 积极思考, 特别是结合平时实务经验, 仔细体会、理解基本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 最好尝试用基本理论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思路, 这不仅仅有利于通过考试, 也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和《经济法》课程有一个重大区别, 就是绝大部分内容不存在准则、法律规定, 许多决策和分析都要依靠决策者自己的职业判断。因此, 对于综合性强的试题, 教材上往往没有标准答案, 只有积极的思考, 有意培养思路, 方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另外, 笔者对今年《财务管理》试题做了分析和统计, 发现指定教材的每章都有考点, 覆盖面很广, 考题的综合性较强, 但难度不大。如综合题一几乎把教材中有关涉及股票相关的计算做了较全面的测试, 其命题点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附权优先认股权价值”、“留存收益筹资成本”、“股票股利”、“股票回购”等内容。因此, 考生不仅要熟悉教材, 而且能够对教材各章内容融会贯通, 并且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近几年命题中, 虽然各章的内容或多或少均有涉及, 但重点比较明确, 难点也较突出, 主要分布在第2、3、4、6、7、8、10、12等八章中。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 考生有效地借鉴以前年度试题导向性, 对于更好地把握该门课的知识结构和考试命题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考生要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和指定的辅导教材认真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 而且要对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情况和要求有所了解,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准备, 这才是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的有力保障。

二、2008年《财务管理》命题规律总结

一是严格命题范围, 主要集中在考试大纲和指定考试用书中。考试大纲是考核时的纲领性资料,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全面性, 包括了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框架;指定用书是大纲的具体化和细化, 是考生最应该认真掌握的内容。考试大纲和指定用书既是考生复习的范围, 也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从这些年考试的试题来看, 基本上没有超过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范围的试题。因此, 考生应当以书为本, 学透教材, 全面掌握考试用书的基本内容。

二是考试命题重实务性, 兼顾理论性且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财务管理》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实务为重、结合理论。因为会计资格考试的对象主要是从事实务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 考核目标是检验考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水平。因此, 考试的重点在于对实务方法的掌握, 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尤其是理论在实务中的运用。不过近几年考试中, 涉及到理论方面的试题多围绕基本理论, 难题、偏题、怪题较少。因此, 考生在准备理论部分时, 关键是要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中多会出现理论性问题, 其目的是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与原理。而实务操作技能主要集中在计算题和综合题, 这类题目综合性强, 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是考核的知识点较全面, 题量多、计算量多、综合性强, 重点难点突出。

首先,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广, 理论和方法问题都比较多。按照“全面考核”的要求, 历年的考试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辅导教材的主要知识点。由于每门学科都有其重要的知识点, 因此每年的考题对重要知识点的考察所占的分值都较高, 为此考生要认真分析和总结历年考题, 从中把握重要考点和答题技巧, 提高应试能力。

其次,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前后的关联度较高, 由于在实务上财务管理的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 所以在考试中, 往往容易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 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如第七章资金需求量预测的比率预测法与第八章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的结合;第七章息税前利润的计算与第四章现金净流量、净现值以及内含报酬率的结合;第七章综合资金成本或第二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式的计算折现率与第四章净现值、计算期统一法的结合运用;第二章风险衡量指标与第八章杠杆的综合计算;第九章剩余股利政策与第八章每股利润无差别法的计算、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与第七章资金需求量预测的综合计算;第九章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与第十二章上市公司财务比率的计算;第八章杠杆计算与第十二章因素分析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结合运用等。

最后, 《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定量计算分析, 课程内容的这一特点反映在考试中, 表现为考题的计算量较多。从历年的考试情况看, 试题中与计算有关的内容大体上占50%以上。并且, 不管是计算分析题还是综合题, 其计算量都较大, 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试题的这些特点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 要将有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及其原理作为学习的重点。

需要强调的是, 考生要学好财务管理这门课程, 总体上要掌握三个基本项:第一, 要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主要指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以及基本特点, 如时间价值、风险、最佳资金结构等。这些内容是掌握财务管理方法的基础, 必须下功夫反复的记忆和理解。第二, 要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 主要是财务决策的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以及财务评价等方法, 如债券价值评估、财务分析体系等这些内容会涉及到一些较深奥的数学知识, 对某些考生有一定难度, 考生要下一定的功夫。第三, 要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 考生对书中涉及到的内容, 应系统掌握其计算前提、步骤及注意点, 弄清业务处理的原理、公式的演变、数据的来源、方法的选择、理论的获取以及案例的启示等。通过记忆公式-案例练习-总结公式, 不断反复, 从而提高自身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务操作能力。

三、对2009年《财务管理》考生应试的几点启示

《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相对于其他中级职称考试科目知识层次更高级、更复杂, 学习难度更大一些, 因此, 考生们在学习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个正确的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现将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建议如下:

其一, 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制定一个详细周密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 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员们也可以根据辅导课程的进度, 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笔者建议采用“有所侧重”的原则来分配宝贵的学习时间, “有所侧重”有两层含义: (1) 前期侧重理解性章节, 如第2章、第3章、第4章, 后期侧重记忆章节, 如第1章、第5章、第9章等; (2) 侧重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 因为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当年一般都要考到。

其二, 教材至少看三遍。第一遍粗读, 不求甚解, 只要求了解《财务管理》一书的大概知识体系, 对主要的内容快速浏览, 做适当的标记;第二遍精读, 仔细阅读教材各章节, 适当选择习题加以练习和巩固主要知识点;第三遍, 融会贯通, 这一阶段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应快速看书, 寻找自己还未记牢的知识点, 对其进行重点理解;只有深刻理解知识点, 反复演练习题, 熟练掌握其原理和计算方法, 才是考试制胜的法宝。具体时间可安排如下:

第一轮 (12、1月份) :教材看完第一遍, 要求看完就好, 坚持到底, 不半途而废, 不做题目。

第二轮 (2、3月份) :开始做题, 同时教材看第二遍。要求做如经济科学出版社的《精选题库》, 每门课程一本, 此外根据做题进度精读教材。

第三轮 (4月份) :融会贯通, 教材第三遍。要求开始做综合专题, 精做研做, 彻底搞懂, 举一反三。

第四轮 (5月~考试前) :补缺拾差, 教材第四遍。要求做模拟题, 回顾自己的专题总结, 回顾历年真题, 完成全部教材学习。

其三, 选择典型的例题练习并熟悉近三年的考题。做练习既可检验看书的效果, 又可增强看书的效果, 对于应试既必要又重要。在看教材第二遍的同时, 可就各章的内容做一些典型习题, 力求掌握该章的重要知识点;在看教材第三遍的同时, 要选择一些跨章节综合题 (历年考题) 演练, 力求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考前一般应做5~6套左右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 两天一套, 最好安排和《财务管理》的考试时间保持一致, 即安排在上午做, 一直持续到考前, 做完试题后, 可针对做题的情况再将教材浏览一遍, 做最后一次补缺。这既可以检验自己的综合应试能力, 也可以检验自己是否已进入考试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 考生千万不要放弃书本, 一味追求题海战术。只有弄懂教材, 掌握了主要知识点, 系统地掌握全书的内容, 才能真正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因此, 考生不要机械地死背概念、死记公式和例题, 要在必要的记忆基础上, 真正理解有关公式和内容, 要了解例题中数据来源、计算步骤和公式的运用技巧, 多锻炼自己对财务问题的职业判断能力。考生在对近三年试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时, 要注意了解教材中的知识考查点和例题是怎样转化为考题的, 从而掌握出题规律, 并对未来年度的试题做出大胆的预测;此外要注意了解财务管理考试的特点, 以便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 更好地把握考点和难点, 制定好学习计划, 积极有效地备战财务管理的考试。再者, 为适应改革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 财务管理教材每年都会调整或新增一些内容, 请考生务必注意, 这些新增内容一般都是当年考试的重点内容。

其四, 提高一次性计算准确的能力。《财务管理》考试题量大、难度深, 考的是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临场应变能力。考生在平时做题时只给自己一次计算的机会, 不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克服粗心的毛病, 提高计算精确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考生可以在平时注意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 多动手亲自计算。

上一篇:篮球赛闭幕式通讯稿下一篇: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