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孔乙己》读后感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推荐10篇)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 篇1

“大街上,一个人,用蒲包垫在身子底下。用手挪着一点点地向前走。他的背影是那么孤独。那么悲哀,那么苍凉!”每当我读起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这个场景便会在我的脑海里若隐若现。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心地善良,饱读诗书,却连秀才都没有考上。在当时科举制度的毒害下,变得一无所能,潦倒贫困,连仅会的“之,乎,者,也”都成了人们的笑柄。穷得一无所有的他,偶尔也会偷东西。最终偷到丁举人家里。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孔乙己慢慢的死去。

也许,在刚开始读时,会觉得《孔乙己》这篇文章的语言风趣幽默。可是当你细细品味时,就会觉得《孔乙己》是“喜剧”中的“杯具”它表达了鲁迅对当时封建制度的极度不满。写出了腐朽的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残害。

“窃书不能算偷”!这是孔乙己的经典话语,此刻人们听了甚至会感到好笑,偷书不算偷吗?当然是偷!可是,正是孔乙己的这句“窃书不算偷”,恰到好处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腐败,读书人的悲惨命运吗?孔乙己想看书,没钱买,偷书看,遭人骂。正相反,那些秀才,举人们却在深宅大院里读着一本又一本书籍,可是他们最终又做了什么?谁也不明白。

如今,封建社会已不复存在,在此刻的社会中,只要有才华,敢于展示,哪里都是舞台。金子无论在哪儿,都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而此刻的一切,更让我们为孔乙己这样的人,心痛叫屈,饱读诗书的人为什么没有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

我呐喊,为什么孔乙己会生在封建时代,遭受悲惨命运的折磨?我呐喊,为什么无才之人能够作威作福,有才之人却总是找不到属于自我的“伯乐”?我呐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封建制度残害人命,却见死不救?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2

读完了鲁迅先生几十年前写的小说《孔乙己》,我不禁生出了许多感想。它使我想到了我自我,使我认真思索了“生活”这件事。

文章经过个性化的语言描述,看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反映出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而经过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又表现了他心地善良。孔乙己的一生是可悲的而又可怜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正确地认识自我。在这种穷困潦倒的状态下,他自我放任,只能退回到心灵深处的自我安慰中去,释放心灵深处的压力。当然他将一事无成,最终在贫困中死去。所以,即使他再怎样样自命不凡,也禁不住社会现实的打击,和自我早已注定的命运。

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孔乙己的人生是一场杯具,他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有着特殊的经历,他受着科举制度的残害,可是,在那时候,这却是人们想要得到荣华富贵的必经之路。孔乙己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困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仅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对他的不求上进,麻木迂腐大肆批判,同时对他身心所遭受的摧残又略带同情。事与愿违,等待孔乙己是一生的悲惨遭遇,在人们心目中他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剩余人。

他的路不知从哪里开始,但却明白在哪里结束:一段岁月的冷漠,一个旧制度的腐朽,一个时代的没落。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3

他是一个未进学的读书人。

他是一个剩余的人。

他是大家的笑柄。

他就是孔乙己。

孔乙己,那个被黑暗势力所压倒的一个人,被势利的冷漠人群所嘲笑的人,和他一样同属压迫阶层的成员也嘲笑他。掌柜的经过笑话他来招揽顾客,连十一、二岁的小孩子都看不起他。他是一个读过书的小偷,好喝懒做,“品行却比别人都好”,不拖欠钱,并且他很善良,仅有他会给孩子们吃茴香豆。他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人。

没有人愿意施舍给他一丝同情,给他一毫关心,给予他一点温暖。即使是最终被打断了腿后,仍旧被诸多看客笑话,成为笑柄,这就是当时中国人的冷漠、无情。

他极爱喝酒,就算最终只剩下那四文钱,他也没有用来买饭、买药,还是在明知会被人嘲笑挖苦的情景下,用那手“走来”喝了一碗酒。那时的他已经惨不忍睹了:“他脸上黑并且瘦,已经不成样貌了;穿着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头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这段外貌描述越发衬托出孔乙己的可怜,而他在熟悉的酒店里却也没有得到解一丝温暖,反而被嘲笑挖苦,雪上加霜。掌柜的应对这样的孔乙己仍然会笑着说:“你还欠十九个钱呢!”仍然会穷追猛打:“要是不偷,怎样会打断腿?”人们的冷漠,至此,到了极致。

难怪鲁迅先生当时要选择弃医从文。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当时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最终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4

《孔乙己》是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他不会营生,好喝懒做,死要面子,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甚至当别人嘲笑奚落他时,还要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痕——“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他在长期封建文化教育熏陶中,也和一般士大夫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会营生,养成好喝懒做的恶习。有时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最后落到被打折了腿的惨境。

他迂腐可笑,麻木不仁,至死不觉悟。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不仅毒害、摧残了他的灵魂,而且也摧残了他的肉体。作者在刻画孔乙己性格中可悲的东西、批判他的`封建落后意识的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善良心地和对他的一定的同情心,如写他教“我”识字、给小孩子分茵香豆,他在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他还“写得一笔好字”。

这些描写,更激起读者对毒害、摧残他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愤恨。这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孔乙己精神上的痛苦要超过肉体上的痛苦。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姿态、语言、行动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使这个被科举制度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在风烛残年之际,这个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离开了人世 。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5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短篇小说,主人公孔乙己更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让我们看到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而生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是何其不幸,其悲惨的下场正是对封建王朝的抨击和嘲讽,而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惊醒中国人,改变自己的思想,是从精神上给国人医治病症,让我深受启发。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去镇子口咸亨酒店喝酒的情节,孔乙己本来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但仍然穿着长衫,把自己装扮的很有学问和身份。当他在付账的时候,还将钱一个个摆出来,显得自己很阔气一般,实际情况是,他不会营生,不懂得赚钱养家,当他要面临讨饭的境地时,就去帮人抄书写字,赚取几个大子儿糊口,而这时他参加科举得到的唯一个长处了,写得一笔好字。

而讽刺的是,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穿着长衫还站着喝酒的人,因为只有短衣帮因为穷困才只喝酒,不点菜,孔乙己也是如此,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而这也是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共有的无奈和凄凉。而他也有一个读书人的气节,那就是从不耍赖,欠酒店的钱是肯定会还上的。

故事的结局并不好,孔乙己因为拿了丁举人几本书就被其私设公堂打断了腿,从此成为了一个残疾人,只能用双手爬行走路,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根本不敢和丁举人讨公道,而这样的事,在那个“吃人”的社会里也是不会被腐败的官府过问的。

孔乙己因为残疾无法谋生最后死去了,而他仅仅是封建社会里众多被刻度制度毒害的人之一,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和形象,深刻的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丑恶。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民主社会,建立自己的科学价值观,勤奋努力做一个上进的人,不能像孔乙己一样不求学问,空有一副读书人的外表,却名不副实!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6

《孔乙己》是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他不会营生,好喝懒做,死要面子,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我是与众不一样的读书人。甚至当别人嘲笑奚落他时,还要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仅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痕——“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他在长期封建文化教育熏陶中,也和一般士大夫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会营生,养成好喝懒做的恶习。有时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最终落到被打折了腿的惨境。

他迂腐可笑,麻木不仁,至死不觉悟。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不仅仅毒害、摧残了他的灵魂,并且也摧残了他的肉体。作者在刻画孔乙己性格中可悲的东西、批判他的封建落后意识的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善良心地和对他的必须的同情心,如写他教“我”识字、给小孩子分茵香豆,他在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他还“写得一笔好字”。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 篇2

《孔乙己》作为鲁迅先生代表作之一,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一大典范, 具有极高审美价值。它采用高度凝练的写作手法, 生动地叙述了一个受科举制度毒害至深的文人—孔乙己一步步沦落至失去尊严, 穷迫潦倒, 最后甚至被社会吞噬的悲剧, 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进行了控诉。尽管小说全文字数不到三千, 却成功将孔乙己迂腐, 穷酸, 善良, 诚恳的性格刻画得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深深震撼着每位读者的心灵, 令人不禁“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孔乙己》这篇小说在写作手法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之处。小说语言精练, 生动传神, 用景物渲染气氛, 用对比手法反衬主人公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具有极高的语言价值。

《孔乙己》作为一篇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小说, 具有很高的翻译价值。《孔乙己》创作于1918年冬, 于1919年4月首次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 后编入《呐喊》。

此小说自发表后, 不仅受到国内读者的热烈欢迎, 更是由于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语言价值引起了国际翻译界的注意。1922年6月, 小说首次出现日译本。中国国内翻译大师杨宪益, 戴乃迭翻译的《孔乙己》英译本于1956年由外文出版社首次出版, 1980年推出修订版。该文将从措辞、句式语序及中国特色文化三大角度赏析修订版与初版的异同, 探讨修改版是否比最初版有较大提升。

2《孔乙己》各版本译文比较

2.1 从措辞角度分析

原文虽不到三千字, 但字字有其存在价值。因此在翻译中, 词语的选择也深深地影响着译文的质量与美感。下文将从措辞方面评判两则译文的优劣。

1) 孔乙己

最初版:Kung I-Chi

修订版:Kong Yiji

分析:最初版对名字的翻译较为符合英文发音习惯, 而修订版则是纯拼音翻译。笔者认为修订版较好, 因为Kong Yiji与后文解释“孔乙己”绰号来源的句子相呼应。

2)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着长衫的唯一的人。

最初版:Kung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to drink his wine standing.

修订版:Kong Yiji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who used to drink his wine standing.

分析:修订版中"used to"译出了原文的蕴含义, 孔乙己并不是一次, 而是一直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是孔乙己的典型形象,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则翻译出句子的重点—长衫, 把孔乙己迂腐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3)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最初版:He was a big man, strangely pallid, with scars that often showed among the wrinkles of his face.He had a large, unkempt beard, streaked with white.

修订版:A big, pallid man whose wrinkled face often bore scares, he had a large, unkempt and grizzled beard.

分析:此句极简洁地描写了孔乙己的外貌。最初版及修订版中"scars"用的极其巧妙, 复数形式暗指他经常挨打的遭遇, 挨打的次数多。对于两则译文中措辞的不同, 笔者认为“青白脸色”的翻译中修订版更精确。因为"pallid"指 (of a person, their face, etc.) pale, especially because of illness (OALD) .孔乙己没钱吃饭经常饿肚子, 脸色一直是病态的青白色, 与正常人脸色不同, 无需再用strangely修饰。而花白胡子的翻译, 修订版更准确。Streak sth with sth指to make or cover sth with streaks (OALD) ;grizzled则指 (literary) having hairs that is grey or partly grey (OALD) , 一般搭配为a grizzled beard.最初版给人一种胡子不属于孔孔乙己而只是一种附属物贴在脸上错觉, 修订版更贴切, 更地道。

2.2 从句式, 语序变化分析

虽然同一句话可以翻译为不同句式, 但在小说翻译中, 不同句式会传达出不同的思想, 句式的选择在翻译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将比较两则译文句式选择的优缺点。

1)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译文:参见2.1中第三例分析

分析:此句翻译, 最初版与修订版均能再现原文中孔乙己的形象。笔者认为最初版的句式更简洁, 更能让读者在脑海里构想孔乙己的形象。鉴于最初版某些措辞的不准确, 可以结合两种译文的各自优点, 将第一句前半部分改为He was a big man, pallid, 后一句则遵从第二种的译法。

2) 他不回答, 对柜里说:“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最初版:Ignoring this remark, Kung would come to the counter to 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and a dish of peas flavored with aniseed.For this he produced nine coppers.

修订版:Ignoring this, he would lay nine coppers on the bar and 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with a dish of aniseed-peas.

分析:此句有三个连续的动作, 先无视, 点单, 最后付钱。修订版调换了动作的顺序, 与原文不合。原文动词次序的安排是有原因的:孔乙己一直以文人自居, 文人一般是先点单, 然后慢悠悠地付钱, 显示他们的高贵气质。因此原文的动作顺序不应该做任何调整。最初版句式较好。

3) 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 便是好喝懒做。

最初版:Unfortunately he had failings:he liked drinking and was lazy.

修订版:But unfortunately he had his failing too:laziness and a love of tippling.

分析:“好喝懒做”是“好吃懒做”的变异, 因为孔乙己爱喝酒, 但“懒”是孔乙己主要的性格特征之一, 因而译文中“懒”放在前面。笔者认为修订版的名词形式更好, 更简洁, 体现对称的美感, a love of tippling更具文学气息。

2.3 从中国特色文化分析

1) 别人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 替他取下一个绰号, 叫做孔乙己。

最初版:He was nicknamed"Kung I-Chi", the first three characters in a children's copy-book.

修订版:He was given the nickname Kong Yiji from Kong Yi Ji, the first three characters in the old-fashioned children's copybook.

分析:描红纸是指一种印有红色楷字, 供儿童摹写用的字帖。旧时最通行的一种, 印有“上大人孔 (明代以前作丘) 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自佳作仁可知礼也”这样一些笔画简单、三字一句和似通非通的文字。在此处的翻译中, 两则译文均选择将中国文化同化, 将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基本的意思。

2) 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

最初版: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and a dish of peas flavored with aniseed

修订版: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with a dish of aniseed-peas.

分析:茴香豆之所以称为茴香豆, 是因为大茴香的味道已浸入蚕豆内。因此"peas flavored with aniseed"的翻译更准确—带有茴香的蚕豆;而"aniseed-peas"则可能有几种理解, 比如说本身有茴香味的豆子, 或者长得比较像大茴香的豆子, 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 无法将中国特色的食物准确的传播给外国读者。

3)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么!

最初版:"Taking a book can't be considered stealing...taking a book, the affair of a scholar, can't be considered stealing."

修订版:"Taking books can't be counted as stealing...Taking books...for a scholar...can't be counted as stealing."

分析:两则译文均用take译“窃”, 用steal译“偷”。take是steal的同义词, 也有不经同意擅自利用之意。在一定语境中“拿” (不经同意便随意拿走) 也可作“偷”的委婉语一样。虽然此处take与“窃”在语式的正式程度方面不符, 但其委婉含义正好说明孔乙己故意淡化偷书行为的心态与语旨相符

3 结束语

不管是原版还是修改版的译文, 其实都是大师之作, 充分考虑了文化因素。同时, 从以上比较研究比较可以看出, 修改版相较于原版而言, 在某些句子, 措辞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值得赞扬的改进, 不过仍有一些地方不如原版具有表现力表现力。从总体上看, 《孔乙己》译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们将鲁迅先生写作的目的, 情感译得淋漓尽致。随着中国的不断现代化, 必将产生越来越多的翻译人才, 将鲁迅先生这类闪光的中国文化传播至西方。

参考文献

[1]鲁迅.孔乙己[C]//鲁迅选集第一卷.北京:青年出版社, 1957.

[2]牛津高阶英与词典[Z].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3]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 篇3

关键词:老舍;鲁迅;《牺牲》;《孔乙己》;生存哲学

一、叙述者“我”的存在意义:主体意识

《孔乙己》与《牺牲》是典型的短篇小说,要在有限的篇幅里诠释更多的意义空间,采用什么样的叙述方法会比较得当,我想鲁迅与老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了。如果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归类的话,《孔乙己》与《牺牲》是以“我”的限制视角叙述他人,但《牺牲》中的“我”更具主体意识。两个文本选择以“我”的视角叙述小说人物的意图是什么,首先要确定“我”是谁,“我”不是作家本人,但“我”肯定又会被作家赋予某种意义满足内心的诉说欲求。小说作为可以虚构的体裁被作家乐于使用,但虚构不代表不负责任,在“我”的身上除了叙述功能以外应该还承担了其他的责任。

《孔乙己》的叙述者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采用回忆性的叙述,不选择酒店老板和那些其余的顾客的回忆,这都是特意为之,因为“我”是特殊的“看客”,在观看孔乙己时经历了变化,一开始在“我”的眼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从前半部分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在“看与被看”的模式中此时的“我”还是特别的第三者,“我”冷静地叙述着酒店的环境酒掌柜及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作者将“我”设定成第二层次的“看”,时间久了以后,“我”有了变化,“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此时的“我”已在环境的熏染下开始看不起孔乙己了,甚至不认为自己会做成掌柜,封建等级制度慢慢吞噬了“我”。在这篇文章中“我”并没有很多描写但是鲁迅却在“我”的身上赋予了除了结构以外的深刻意义,鲁迅在揭示封建制度的丑陋与危害它甚至可以泯灭人性,贫穷与病痛的伤害抵不过血肉同胞的冷漠的扼杀,“我”看到了其他人的冷漠但“我”也无法摆脱这样的生存现状,为了生存。

《牺牲》同样选择了以“我”为叙述视角,而不是老梅或是毛博士自己也是有深意的,以“我”的陌生人的角度来推进故事的发展,可能更加客观能够与读者的情绪变化共进退,这样的叙述技巧显示了老舍是很会写小说的人。而这也是《牺牲》中的“我”与《孔乙己》的小伙计共同之处,一开始都是从其他“旁观者”的言语与态度中去了解,但是《牺牲》中的“我”是比“小伙计”更具强烈好奇心和主体意识的人,初次印象也是外貌描写“这个人有点特别他全份武装地穿着洋服……他不使人觉到穿西服的洋味儿而令人联想到孝子扶杖披麻的那股勉强劲儿。”文中提到“我”好奇但是“我”不愿道听途说,所以“我”是比《孔乙己》的小伙计更具主体意识的叙述者,而且其中还掺杂着想要救他的欲望,这与文中设定的社会背景还有年龄及教育程度有关。后来由于太过好奇“我”主动与毛博士交往,期望在交谈中了解这个拧巴的人,但后来有些反感了,除了谈所谓的“美国精神”而落脚点永远是女人别无其他。此时“我”已经加入真正的旁观者行列了,但这种变化与“小伙计”的转变有些不同,“我”是在努力后失望的退出。“我”确实失去耐心了但再后来“我”听说毛博士与学校辞职要工资再与女人订婚“我”还是忍不住去打听,最后当听说女人跑了,“我”又去看不让自己喜欢的毛博士,“我”为从毛博士嘴里打听到的事情与自己心中所想而暗喜,这是人性中的通病,摆脱不了对他人的好奇。整个故事中,“我”对于毛博士由好奇到厌恶再到最后的无奈,深刻的显现出作者给予叙述者“我“的意义,透过“我”表达出对于这种“假洋鬼子”的批判,但又是无法救赎这种同胞们的惋惜与无奈。

二、自始至终的“看客”:群体生存

《孔乙己》中的酒店掌柜及顾客在小说中是自始至终的“看客”,是已被麻木社会同化的怪人。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但如今变成刽子手,对于孔乙己的悲惨经历只是他们喝酒时的谈资,而酒店掌柜的也总是只惦记着有关钱的事情,并不管孔乙己的死活。在鲁迅的眼里这些“看客”的冷漠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他们的旁观与冷漠吞噬着更多的人,如十二岁的小伙计还有吃孔乙己的茴香豆的更小的孩子们,连本可以纯真的孩子也进入“看客”的行列了,这样的社会还能救吗?这才是作者更为悲伤的地方,孔乙己这样的底层人物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群体生存中奉行着随波逐流的法则。

《牺牲》中的老梅也可以归为自始至终的旁观者。他不待见毛博士但他也不拒绝与毛博士交往,他满眼是对这个留美归来的博士的嘲讽,首先确实是毛博士做事很另类,和老梅有些过节,但是老梅确实对毛博士的处境并不真心表示出同情,而是冷漠嘲讽地看待毛博士的境遇,而且刻意的引出话题让“我”也对毛博士反感。老梅因私事让“我”代课才有机会与毛博士多交流,老梅可以说间接帮助了“我”变成看客的,为“我”的转变提供了机会。除了老梅以外还有着墨不多的看客们,比如校长还有大批的和老梅一样的同事都在看毛博士的笑话,而且文中提到毛博士看起来寂寞,“我”一来他就兴奋地带着泪的跑来,这里侧面反映出更多的人不会去搭理毛博士,没人帮他倾听他,虽然他确实是没救的人,但像老梅这样的“看客”是不是也如《孔乙己》中的“看客”一样充当了落井下石的角色呢?“我”觉得毛博士是“没有根儿的人”,他除了自我的抛弃更是因为无论在哪里都是孤独的,《孔乙己》与《牺牲》中体现了群体自发的冷漠与生存法则就像是暗箭无处可躲,人性中的冷漠让濒临绝境的人跌落悬崖。

三、“洋博士”与“古文人”的悲剧:生存之虚无

孔乙己是受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古文人”。孔乙己的悲剧有社会的原因,但也有他自己不能跟随时代的变化做出选择,固步自封而酿成的悲剧。鲁迅在孔乙己这类旧式文人身上是对中国封建制度的一种批判与无奈,更是对于当时冷漠社会可以吞噬人性的焦虑,然而蕴寓其中的还有对于知识分子自身的软弱性与人性缺陷的阐释。孔乙己有知识但他去偷书,他有手有脚却不会去自谋营生,面对别人的嘲讽他应该连自己都麻木了,他自视清高却连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孔乙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替中的牺牲品,孔乙己的悲剧是他缺乏自我的正确认知还有他的固执与麻木,他坚持了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他的生存走向虚无,“科举精神”是他盲目生活的幌子罢了,最终在他人的冷漠与自我的迷失中走向了死亡。

毛博士是留美归来的新式人才,但是他也是可悲而可笑的。毛博士认为自己从美国回来理应受到高规格的待遇,他也是自视很高,他的处事方式注定会树敌而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他满口“美国精神”,而他学到的仅是皮毛而已,是崇洋媚外的嘴脸罢了,他一味得觉得美国好,也仅是物质层面的肤浅判断,毛博士是没有根的,即便他是中国人但他根本心中看不上这个本来的根,他忘了本,所以他注定是悲剧的,他是中西文明冲突下的背叛者,所以没人会尊重连自己的国都不爱的人。而他也没有能力融入西方文明中,因为只是皮毛。所以毛博士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无论是“古文人”孔乙己还是“洋博士”毛博士他们都被时代所抛弃了,一方面是社会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自救的能力。孔乙己摆脱不了科举制度,毛博士满口的“美国将神”,他们身上都有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和近乎致命的偏执性,他们的悲剧是注定摆脱不了的命运,要么死亡要么自我精神崩溃。毛博士的“美国精神”和孔乙己满嘴的“之乎者也”的“科举精神”一样,他们生存法则不适应当下,打着高尚的旗号做并不高尚的事,所以终究是可笑而可悲的虚无存在。

《孔乙己》与《牺牲》在关于个体与群体中如何生存的问题有很多重叠之处,但彼此又有所差异,都坚持了虚无的存在,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无路可走,牺牲了不该牺牲的,得到的就是无尽的虚无。

参考文献:

[1]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吴晓东.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J].北京:北京大学,1988.

[3]郑萍张靖.《孔乙己》叙述的空间形式[J].鲁迅研究月刊,2001(05).

[4]王本朝.论老舍小说的叙事伦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05).

[5]李宗刚.父权缺失与孔乙己的人生悲剧[J].鲁迅研究月刊,2013(04).

鲁迅《孔乙己》 篇4

当孔乙己在第三次出现时,更被一群孩子包围住,“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这座雕像刻上他和孩子们。这表示在他迂腐的思想之内,还有一颗善良和恳切的心。他在咸亨酒店,品行比别人都好,老实,从不拖欠。他的叹息,除了因为了解到自己的卑下,成为众人轻视、嘲笑、欺凌、侮辱的对象,也悲叹年青一代居然也参加进入以他人的耻辱和痛苦为快乐的群众队伍。他原来觉得成人社会的冷酷与无情,才转向小孩求取安慰,而他们也很现实(“眼睛都望着碟子”)、绝望(不敢企望能成为掌柜,因此不需学写字)和冷酷无情(“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时,鲁迅把原来高大的孔乙己,突然缩小成被打断腿,用手走路的乞丐: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原来高大的孔乙己现在站不起来了。因为偷了一些书纸笔砚,先后被吊起来打,最后腿也被打断了。鲁迅便以这尊雕像来代表孔乙己永恒的、最后的悲剧。

象征戏剧的对白

小说中连声音都具有象征的结构。

孔乙己一共出现在咸亨酒店四次,每次都与人作简短的对话(第一回向群众申辩窃书不能算偷。第二回与小伙计对话。第三回的对话是对贪吃的小孩子说的。第四回是与掌柜的对话):

一、“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二、“你读过书吗?”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的?”

“不能写吧?……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三、“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四、“温一碗酒。”

“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不要取笑!”

“跌断,跌、跌……”

滕云在《从〈孔乙己〉谈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一文中分析得很好:

这11句话里有孔乙己的自持与辛酸,有他的卑微与良善,有他的性格与神情,有他的每况愈下的沉沦。这11句话,句句是人物的灵魂的自白……

其实这四次对话,都是现代象征戏剧中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联想力,它是让人听见后再去感受其内涵,它不是普通的小说人物的对话。群众、掌柜、小伙计的面目都不清楚,我们需要这些充满视觉意象的声音去认识他人的面貌。譬如掌柜的说了四次话,每次只有一句,而且关心的是孔乙己欠下的十九个钱:

一、“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二、“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三、“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四、“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一直到孔乙己大约已的确死了,掌柜的才停止那句话,它虽然简短,但对穷人来说,比子弹还可怕。它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这是任何社会都可听见的声音,因为任何社会都有穷人,也有像掌柜的市侩气十足、落井下石的人。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群众、小伙计、小孩子们、掌柜轮流向孔乙己的对话,我们发现都是攻击性的,对准他的弱点、隐痛,使他难堪。最后由何大人与丁举人来把他打得遍体鳞伤,最后死于严寒的冬天。“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孔乙己生活的那个对苦人凉薄的社会风气还不是跟天气一样?所以孔乙己最后死于冬天。请看小说中三种人的口里或心中所说的一些话:

一、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痕了!”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二、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

三、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孔乙己像一个垂死的人,正在被一群尖声叫着的狼群撕咬,成为腐朽的科举制度的殉葬品。

从中国到世界性的意义

孙伏园在简括鲁迅当年告诉他最喜欢《孔乙己》的意见时说:“《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因此我们读《孔乙己》不一定永远都把它放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解释其意义。过去多数人以科举制度对中国人民的毒害的角度来解释,孔乙己代表典型的旧知识分子,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但是正如鲁迅所说“谁整个的进了小说,如果作者手腕高妙、作品久传的话,读者所见的就是书中人,和这曾经实有的人倒不相干了”。因此他坚持要了解《红楼梦》就不要去追究曹,从他身上去了解贾宝玉或小说的意义。因为“人生有限,而艺术却较为永久”。同样,我们可以超越写作时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来读《孔乙己》,它一样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鲁迅作品孔乙己原文 篇5

【内容简介】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原文】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⑴,大抵没有这样阔绰⑵。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下,羼⑶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⑷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⑸,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⑹,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⑺” 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⑻”,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⑼,又不会营生⑽;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⑾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 “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⑿,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⒀。”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⒁,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⒂,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一九一九年三月。

【作品原文注释】

1、短衣帮:旧指短打衣着的劳动人民。

2、阔绰(chuò):阔气。

3、羼(chàn):混合,掺杂。

4、荐头:旧社会以介绍佣工为业的人,也泛指介绍职业的人。

5、声气:这里指态度。

6、满口之乎者也:意思是满口文言词语。这里用来表现孔乙己的书呆子气。

7、上大人孔乙己:旧时通行的描红纸(描红纸:一种印有红色楷字,供儿童摹写毛笔字用的字帖。旧时最通行的一种,印有“上大人孔(明代以前作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这样一些笔划简单、三字一句和似通非通的文字。),印有“上大人孔乙己”这样一些包含各种笔画而又比较简单的字,三字一句。

8、“君子固穷”:语见《论语·卫灵公》。“固穷”即“固守其穷”,不以穷困而改变操守的意思。固,安守。

9、进学:明清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道考),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也就成了秀才。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省一级考试),由秀才或监生应考,取中的就是举人。

10、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11、钞:现写作“抄”。

12、回字有四样写法:“回”字过去一般只有三种写法:“回”“囘”“囬”,极少有人用第四种写法(外部一个偏旁“囗”中间加上一个“目”字)。孔乙己这种深受科举教育毒害的读书人,常会注意一些没有用的字,而且把这看成学问和本领。

13、“多乎哉?不多也”:语见《论语·子罕》:“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与原意无关。

14、服辩:又作“伏辩”,即认罪书。这里指不经官府而自行了案认罪的书状。

《孔乙己》读后感 篇6

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此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一下这么一件长衫,是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作者通过一件破长衫的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课文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显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

孔乙己读后感 篇7

一个在笑声中出场的读书人孔乙己,最后在人们的笑声中离去。是死后也欠了19文大钱。

孔乙己的确是个例子。连当时“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文明的人,也落得个小偷,酒痴的下流名号。我一开始不懂:“读书人那么老实,为什么会偷窃?”后来明白,当时的世界已经,不允许人们老实了。一个不小心,就会惨死。他们是迫不得已的。

而当时人心真的十分冷漠。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那些喝酒人的笑也许是侧面描写孔乙已的幽默。但下文孔乙已被打断腿,他们一如既往的打趣:“孔乙己,你脸上又添加新的伤痕啦!”“孔乙已,你又去偷别人家的东西啦!”他们居然不问问孔乙己的伤,不去问孔乙己是否能活下去。我甚至怀疑他的的良知,人性都去哪了?

孔乙己的事在那个时代特别多。鲁迅先生也是文明人,读书人。他比孔乙己的生活条件要好,不愁吃喝不愁穿。但他跟他侄女周晔谈论“碰壁”时,也证明了他也在受到迫害。他也在逃避,他用文章让人民快逃,快革命,别出现更多的孔乙己。

孔乙己400字读后感 篇8

从本质上看,孔乙己本应该是一位勤勉好学的知识分子。但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孔乙己接受的是封建礼教的思想,他的真理和圣言都是从四书五经中吸取过来的,甚至连偷书也被扭曲成“窃书不算偷”。穿着又长又破的长衫,十年都不肯洗,是当时的读书人自命清高的形象。鲁迅先生正是通过描写孔乙己对封建教育愚昧的崇拜,来表现出封建教育下的知识分子迂腐的人格。

正是因为孔乙己在特殊的背景下的特殊身份,他也遭到了封建社会下底层人民的嘲笑和排挤。在酒店里为了展示自己读书人的形象,滔滔不绝朗读封建教育的“真理”、“名句”,分茴香豆给孩子们的时候仍然是满口的“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一个如此勤勉的好学的,人穷志不穷的,想读书甚至要去偷书的人,竟会遭到酒店里人们的嘲笑、排挤、讽刺,“孔乙己”的绰号也因此诞生。如果不是注入了错误的教育和思想,孔乙己的命运也不会如此。侧面反映了旧时代封建教育麻痹下知识分子阶层的悲哀、可怜。

孔乙己读后感心得作文 篇9

有一次,他偷东西时被人发现了,就被打断了腿。打断腿之后他又来了这个酒店一次,要了一碗酒,就走了,以后再也没有见他来过,大概是死了吧。

看完了这篇故事,我深切的体会到旧社会的不平等——有钱人可以在店内吃饭,普通人只能在柜台外面吃饭。

我还懂得一些道理:做人勤为本——一个人想要在世界上立足,就必须勤劳,像孔乙己那样替人抄了几天书就卷着笔墨纸砚逃之夭夭的人,是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

孔乙己读后感经典作文 篇10

孔乙己这个人物本身在那个**的年代就是个悲剧。不知是哪位前人说过:“人没有错,错的是时间。”清朝末年,科举制的荼毒已经深入人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阶级与阶级的对立,还有贪官污吏的横行等等,当时的社会**不堪。人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纸醉金迷中舍弃了一些情感。而那时,一个小小的孔乙己,活着重要吗?死了,也重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便想起了这样一段对话,“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谁晓得?许是死了。”一个小小的举人在那时可以草菅人命,而没有一个人去阻止,都只是看戏,戏中谁死谁活,与我何干?漠视,似习惯一般存在。然后呢,嘲笑,讥讽,最后,再散开装着没事人样,然后再看戏。真是一些高明的观众!府衙里的人也纸醉金迷,对着散发着血汗抑或是别人希望的同时夹杂着铜臭的纸醉生梦死。

谁晓得?许是死了。

谁晓得?许是死了。

谁晓得?许是死了……

上一篇:寓言四则赫尔墨斯教案下一篇:新一年新起点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