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安全生产条例(精选7篇)
无锡市房屋登记条例
(2009年8月27日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制定
2009年9月23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批准
2009年9月23日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号公布
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房屋登记行为,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保护房屋权利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国有、集体土地上依法取得的房屋的登记,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房屋登记,是指房屋登记机构依法将房屋权利和其他应当登记的事项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的行为,包括房屋所有权登记、抵押权登记、地役权登记、预告登记和其他登记。
第三条
市、县级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屋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房屋登记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市区范围内的房屋登记事务;县级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房屋登记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房屋登记事务。
第四条
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遵循公开、便民、规范、高效的原则,建立全市统一的房屋登记簿和房屋登记信息系统。
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制定房屋登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并向社会公开。
第五条
房屋权属证书包括《房屋所有权证》、《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证》、《房屋他项权证》等;房屋登记证明包括《房屋预告登记证明》、《在建房屋抵押登记证明》等。
第六条
房屋登记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其中从事房屋登记审核工作的人员还应当持有房屋登记上岗证书。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七条
房屋应当按照基本单元进行登记。基本单元是有固定界限、可以独立使用、有明确唯一编号的房屋或者特定空间。
基本单元的确定条件为:
(一)区分所有权建筑:具有独立的门牌号、户室号或者占位号,专有部分有固定界址,共有部分可分摊并共同管理的房屋为基本单元;
(二)非区分所有权建筑:住房有独立的门牌号、独立的出入通道、有包檐和山墙等独立的围护结构及必要的生活设施的房屋为基本单元;非住房以幢、层、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空间为基本单元。
第八条
房屋登记申请,应当由有关当事人共同提出;因下列情形之一申请房屋登记的,可以单方申请:
(一)合法建造房屋取得房屋权利的;
(二)继承、接受遗赠取得房屋权利的;
(三)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房屋权利的;
(四)有本条例所列变更登记情形之一的;
(五)房屋灭失注销房屋权利的;
(六)放弃房屋权利的;
(七)预售人与预购人有预告登记约定的;
(八)以房屋设定抵押的合同有预告登记约定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共有房屋应当由共有人共同申请登记,但按份共有的共有人向共有人以外的其他人转让其拥有份额,并能够提交其他按份共有人放弃优先购买权证明的除外。
第十条
当事人可以委托他人代为申请房屋登记。代理人代为申请房屋登记的,应当提交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以及书面委托书。
境外申请人委托他人申请房屋登记的,其委托书应当按照规定办理认证或者公证。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申请房屋登记的,应当由其监护人代理,监护人应当提交合法有效的监护关系证明以及被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证明;因处分被监护人房屋而申请登记的,还应当提供为被监护人利益的书面保证。
第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房屋登记的,应当使用中文姓名或者名称。
第十二条
申请房屋登记,申请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屋登记机构提交有关材料。申请登记材料应当提供原件,不能提供原件的,应当提交经有关机关确认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
申请材料是外文的,应当提交中文译本。外文材料与中文译本内容不一致的,以中文译本为准。
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十三条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查验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并就下列事项进行询问:
(一)申请登记事项是否为申请人真实意思表示;
(二)申请登记房屋是否为共有房屋;
(三)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是否同意更正;
(四)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其他有关事项。
询问结果应当经申请人签字确认。
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凭证。出具受理凭证的日期为受理日。申请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补正。
第十四条
登记申请受理后,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对申请登记材料进行审核。需要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补正,申请材料补齐时间不计入工作时限。需要公告的,应当进行公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地查看:
(一)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
(二)翻建、改建、扩建房屋变更登记;
(三)因房屋灭失导致的所有权注销登记;
(四)在建房屋抵押权设立登记;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登记申请符合下列条件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予以登记,并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
(一)申请人与登记原因证明文件记载的当事人一致;
(二)申请登记的内容与有关材料证明的事实一致;
(三)申请登记的事项与房屋登记簿已有记载不冲突;
(四)申请初始登记、在建房屋抵押登记的房屋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范围内,申请预购新建商品房预告登记的房屋在商品房预销售许可的范围内,申请其他类型登记的房屋在房屋登记簿记载的范围内;
(五)本条例规定的其他条件。
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后,依据本条例需要发放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登记证明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根据房屋登记簿的记载缮写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登记证明。
第十六条
房屋登记机构将申请登记的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之前,申请人可以撤回登记申请。
第十七条
登记申请已受理但申请登记的事项尚未记载于房屋登记簿之前,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中止办理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一)更正登记或者异议登记被受理的;
(二)利害关系人对正在申请登记事项提出异议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止登记事由消失后,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恢复办理登记。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登记机构不予登记:
(一)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或者超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面积等内容建造的房屋申请登记的;
(二)房屋已被依法征收、没收,原权利人申请登记的;
(三)房屋被查封或者以其他方式依法被限制处分的;
(四)不符合有关基本单元规定的;
(五)房屋权属争议在诉讼、仲裁或者行政处理中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予登记的情形。
房屋登记机构不予登记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登记的原因,并退还登记申请材料。
第十九条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日起,于下列时限内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或者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
(一)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三十个工作日;
(二)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六十个工作日;
(三)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更正登记、抵押权登记、地役权登记、预告登记、换证补证:十个工作日;
(四)异议登记、限制措施登记:一个工作日。
房屋登记机构就登记事项进行公告的,公告期间不计入前款规定的时限;申请登记中止办理的,工作时限从恢复办理之日起继续计算;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登记时限的,应当经房屋登记机构负责人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原时限的一倍。
法律、法规对登记时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
房屋登记簿应当记载房屋基本状况、权利状况、其他状况等依法应当登记的事项。
房屋登记簿采用电子介质形式。电子介质应当异地备份,并有唯
一、确定的纸介质转化形式。
第二十一条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将登记资料及时扫描、整理归档,并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提供利用。
房屋登记簿由房屋登记机构管理并永久保存。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为房屋权利人及利害关系人查阅、复制房屋登记簿的有关内容提供方便。
第二十二条
房屋权属证书、房屋登记证明有破损等情形的,权利人可以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换发。
房屋权属证书、房屋登记证明遗失、灭失的,权利人在当地主要媒体或者指定的房产网站刊登遗失、灭失声明后,可以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补发。房屋登记机构予以补发的,应当将有关事项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补发的房屋权属证书、房屋登记证明上应当注明“补发”字样。自补发之日起,原房屋权属证书、房屋登记证明作废。
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权属证书、房屋登记证明补发前,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就补发事项在房屋所在地公告。
第二十三条
申请房屋登记的,申请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登记费用。
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按照收费管理的职责分工对登记费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三章
所有权登记
第一节
初始登记
第二十四条
合法建造房屋竣工后,当事人申请初始登记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或者宅基地使用权证明;
(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
(五)房屋测绘报告;
(六)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除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外,还应当提交竣工验收证明。
第二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前,在合法取得的土地上建造的房屋,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的,当事人可以凭房屋权属来源证明,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登记。
房屋登记机构受理登记申请后,应当向有关单位核查,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
第二十六条
申请集体土地房屋初始登记,以及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申请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受理后,应当将申请登记事项在房屋所在地公告,经公告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并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
第二十七条
申请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的,应当对建筑区划内依法属于建设单位所有的房屋和全体业主共有的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用房、物业服务用房和汽车库(位)等一并登记。
建筑区划内根据规划和居住区公建配套标准建设,未计入公用建筑面积进行分摊的汽车库(位),符合房屋登记条件的,登记为建设单位所有;其他依法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汽车库(位),符合房屋登记条件的,登记为全体业主共有。
第二节
转移登记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办理转移登记:
(一)买卖;
(二)赠与;
(三)继承;
(四)交换;
(五)房屋分割、合并;
(六)以房屋所有权作价出资;
(七)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立、合并;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条
申请转移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或者宅基地使用权证明;
(五)房屋权属证书;
(六)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分国家所有的房屋申请转移登记的,还应当按照规定提交相关部门同意转移的材料。
除继承外,申请集体土地上的房屋转移登记,还应当提交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证明材料。
第三十条
当事人申请建筑区划内汽车库(位)转移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分别在汽车库(位)和相对应房屋的登记簿上予以记载,并在相对应房屋的权属证书上注记。
房屋所有权人转让附有汽车库(位)所有权的房屋,不再拥有本建筑区划内业主身份的,该汽车库(位)应当连同房屋一并转让;单独转让汽车库(位)的,应当首先满足本建筑区划内业主的需要。
第三节
变更登记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一)房屋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变更的;
(二)房屋坐落的地名、门牌号或者房屋名称变更的;
(三)房屋用途变更的;
(四)房屋面积发生变化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条
申请变更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证明发生变更事实的材料;
(四)房屋权属证书;
(五)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四节
注销登记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办理相应的注销登记:
(一)房屋灭失的;
(二)放弃房屋所有权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四条
申请注销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证明房屋灭失或者放弃房屋所有权的材料;
(四)房屋权属证书;
(五)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五条
经依法登记的房屋上存在他项权利时,所有权人放弃房屋所有权申请注销登记的,应当提供他项权利人的书面同意文件。
第三十六条
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生效征收决定致使原权利人丧失房屋所有权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依据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征收决定,将注销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原房屋权属证书收回或者公告作废。
第四章
抵押权登记
第三十七条
以已办理所有权登记的房屋或者在建房屋设定一般抵押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办理一般抵押权设立登记。
以已办理所有权登记的房屋或者在建房屋设定最高额抵押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办理最高额抵押权设立登记。
第三十八条
申请房屋抵押权设立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抵押合同;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五)房屋权属证书;
(六)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九条
申请在建房屋抵押权设立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抵押合同;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
(六)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四十条
申请最高额抵押权确定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登记证明;
(四)证明最高额抵押权担保的债权已经确定的材料;
(五)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四十一条
申请抵押权转移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证明抵押权发生转移的材料;
(四)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登记证明;
(五)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四十二条
最高额抵押权担保的债权确定前,债权人转让部分债权的,房屋登记机构不得办理最高额抵押权转移登记。但当事人约定最高额抵押权随同部分债权的转让而转移的,应当在办理最高额抵押权确定登记之后,办理抵押权转移登记。
第四十三条
申请抵押权变更、注销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证明抵押权变更、终止的材料;
(四)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登记证明;
(五)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四十四条
在建房屋抵押权登记申请转为房屋抵押权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房屋权属证书、房屋登记证明;
(四)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五章
地役权登记
第四十五条
在房屋上设定地役权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地役权设立登记。当事人申请地役权设立登记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登记证明;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或者宅基地使用权证明;
(五)设定地役权的合同;
(六)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供役地为土地、需役地为房屋的,提交的供役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或者宅基地使用权证明应当已记载该地役权事项。
第四十六条
申请需役地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当事人应当一并申请地役权转移登记。申请供役地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当事人应当一并申请地役权变更登记。当事人解除地役权合同的除外。
第四十七条
申请地役权转移、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登记证明;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或者宅基地使用权证明;
(五)证明地役权发生转移、变更或者注销的材料;
(六)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六章
预告登记
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申请预告登记:
(一)购买房屋的;
(二)以房屋设定抵押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九条
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书面同意处分该房屋的,房屋登记机构不予登记。
预告登记失效后,原申请人就相同的事实和理由再次申请预告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不予受理。
第五十条
申请预告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房屋转让合同或者设立抵押权的合同;
(四)当事人关于预告登记的约定;
(五)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购买新建商品房单方申请预告登记的,还应当提交付款凭证。
第五十一条
预购房屋未办理预告登记的,不予办理以该房屋设定抵押的预告登记。
第五十二条
经预告登记的抵押权发生转移或者变更,当事人申请预告登记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证明抵押权发生转移或者变更的材料;
(四)房屋登记证明;
(五)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五十三条
申请注销购买新建商品房预告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申请书和身份证明。申请注销其他预告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申请书、身份证明和房屋登记证明。
第五十四条
预告登记后,当事人应当自能够进行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转移登记。
预售人未在约定的期限内与预购人共同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或者未按照预购人的委托代为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预购人能证明其支付全部房款的,可以单方申请转移登记。
第五十五条
抵押权预告登记的当事人应当自房屋能够办理抵押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抵押登记。
第五十六条
各类预告登记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抵押登记或者债权消灭的,预告登记失效。
第七章
其他登记
第一节
限制措施登记
第五十七条
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对房屋依法实施财产保全等限制措施的,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要求协助办理限制措施登记。
房屋登记机构发现被实施财产保全等限制措施的房屋或者其权利人与房屋登记簿记载不一致的,应当告知有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
第五十八条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根据法律文书的内容及有关规定,确定限制措施登记的有效期限并记载于房屋登记簿,期限届满限制措施登记失效。
第五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解除限制措施登记:
(一)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解除限制的;
(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节
更正登记
第六十条
房屋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房屋登记簿记载有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申请更正的事项涉及第三人房屋权利的,应当征得第三人同意。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有关证明材料和房屋登记簿的记载所依据的原申请材料进行核查。
房屋登记机构审核认定房屋登记簿记载无误的,不予更正,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经房屋登记机构审核认定房屋登记簿的记载确有错误的,予以更正。
第六十一条
申请更正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证明房屋登记簿记载有误的材料;
(四)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登记证明;
(五)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利害关系人申请更正登记的,应当提交权利人同意更正的证明。
第六十二条
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的房屋权利归属或者权利内容与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权利状况不一致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人民法院的执行要求办理相应的登记。
房屋登记机构发现房屋登记簿的记载存在错误的,应当书面通知有关权利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更正手续;权利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更正手续,并且错误记载不涉及房屋权利归属的,房屋登记机构可以依据现有档案或者有效的法律文书对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予以更正,并书面告知权利人。
第三节
异议登记
第六十三条
利害关系人认为房屋登记簿记载有误,但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
房屋登记机构受理异议登记的,应当将异议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并通知有关权利人。异议登记期间,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处分其房屋申请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暂缓办理。
第六十四条
自异议登记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请人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异议登记失效;已经提起诉讼的,应当在三日内告知房屋登记机构。
异议登记失效后,原申请人就相同的事实和理由再次申请异议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不予受理。
第六十五条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注销异议登记:
(一)异议登记期间,人民法院因与异议登记相同的原因对房屋实施财产保全,并已办理限制措施登记的;
(二)因办理更正登记等手续导致异议登记的原因消灭的;
(三)异议登记期间,申请人提出的请求未被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受理或者被驳回的,申请人或者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申请注销的;
(四)其他应当予以注销异议登记的情形。
第四节
撤销登记
第六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登记机构可以撤销原房屋登记,但影响房屋上已设定的其他权利或者房屋所有权已由善意第三人取得的除外:
(一)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证明当事人以非法手段获取房屋登记的;
(二)因房屋登记机构的原因导致登记事项错误,通过更正登记不能纠正的;
(三)登记原因证明文件被依法认定无效或者被撤销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七条
撤销房屋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书面告知权利人,收回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登记证明;无法收回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公告作废,并在房屋登记簿上记载其尚未收回的事实。
第六十八条
房屋登记撤销后,房屋登记簿信息调整为原登记状态。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九条
因当事人未依法及时申请登记,导致房屋登记机构仍依房屋登记簿记载的内容办理登记,造成的损害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第七十条
因房屋登记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过错,导致房屋登记错误,造成他人损失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登记错误的工作人员,房屋登记机构有权追偿。
第七十一条
伪造、使用伪造的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登记证明,故意涂改或者毁坏房屋信息资料,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伪造的房屋权属证书或者房屋登记证明,由房屋登记机构予以收缴。
第七十二条
房屋登记申请人提交错误、虚假的申请登记文件,或者唆使他人冒充权利人申请登记,或者申请异议登记不当,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三条
房屋登记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涂改、毁损、伪造房屋登记簿;
(二)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登记申请予以登记,或者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登记申请不予登记;
(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九章
附则
第七十四条
该《条例》共计8章47条内容,包括江苏省无锡市富有江南历史文化特色的历史街区、村镇、建筑物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享有盛名的锡剧、宜兴紫砂、惠山泥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确认、规划编制、保护利用等工作被涵盖在内。专家指出,《条例》通过立法形式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地位和相关法律责任,将为无锡城市精神的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我国其他城市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无锡,作为近代史上民族工商业发源地之一以及江南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500年的建城史。可以想像,无锡市的古街古镇、园林庭院曾经是一派星罗棋布的景象。
但和国内许多城市一样,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变迁中,由于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偏差和保护手段的缺乏,无锡小桥流水的江南特色风貌建筑群落在文革期间以及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建设的兴起而逐渐消失。
记者了解到,在无锡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区附近的崇宁路,包括一些明清状元府邸在内的建筑也没有逃脱“被推倒”的命运。
据无锡市政府法制办主任焦克介绍,在《条例》正式纳入无锡市人大常委会2009年立法项目之前,经过普查申报,该市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85处、工业遗产34处、乡土建筑15处、文物藏品3万余件、历史文化街区4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处、历史文化镇(村)1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9项。
在这个背景下,为保护仅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无锡市以“历史文化遗产”为题进行立法,以解决在发展中面临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等特殊类型文物立法滞后,国有土地转让、出让过程中文化遗产尚未形成保护机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少法律保障等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无锡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镇(村)、文物保护单位、工业遗产、乡土建筑、名人故居、文物藏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先后被发现、保护和修复,保护的外延和内涵随之全面扩大。
为此,《条例》结合无锡市的实际,将保护范围相应地扩大到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个历史文化遗产范围。
《条例》第3条明确——
■本条例所称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条例》是无锡市一次积极有效的探索,是我国第一部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题的地方性法规,具有鲜明的无锡特色。《条例》直面无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难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操作办法和加强保护的具体措施。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先于利用
随着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先后被发现、保护和修复,越来越多历史文化遗产被开发成文化产业或休闲旅游产业,随之产生的是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对此,《条例》提出了保护性利用概念,即指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利用。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表明,保护性利用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其更富有生命力。
《条例》第4条规定——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管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根据《条例》内容,规定了“历史建筑可以结合其自身特点,以文化展示、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及休闲旅游等形式进行保护性利用”,“各级人民政府对锡剧、宜兴紫砂、惠山泥人等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开发传统文化产品,拓展文化旅游功能”等。
同时,为避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情况发生,《条例》也对保护性利用行为进行了具体规范。《条例》第2 3条规定——
■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应当与其历史价值、原有功能、内部结构相适应,重点保护其风貌特征、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得改变历史建筑主体结构和外观,不得危害历史建筑及附属设施的安全。
■利用历史建筑从事文化展示、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及休闲旅游等活动的,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前,应当征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两个最迟不超过24小时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突出了从源头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强调规划编制——《条例》第9条要求,及时编制历史文化街区、镇村保护规划;并根据保护规划,进一步编制具体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实施方案。
明确产权人保护责任——《条例》第19条、第20条分别明确了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责任人,设置了《文物保护责任书》制度,规定了保养修缮责任和要求。
除此之外,《条例》中的两个最迟不超过24小时令人印象深刻:
《条例》第21条规定——
■房屋拆迁过程中发现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拆迁实施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到达现场,并在三日内提出处理意见;确有特殊情况的,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条例》第28条则规定——
■在进行建设或者生产活动中,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地下文物,应当立即停止施工或者生产,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到达现场,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并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个人举办博物馆受法律许可
据了解,随着无锡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收藏爱好者等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文物收藏单位,开展各种展览、展示活动的情形也日益增多,一方面有利于全社会对文物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依据上位法规定的精神,结合无锡市实际,《条例》第35条明确规定——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陈列馆等文物收藏单位。
降低社会力量开办博物馆、收藏馆、陈列馆的门槛,是《条例》的创新之一。和国有博物馆、陈列馆等文物收藏单位相比,社会力量开办文物收藏单位不强制要求有必要的经费来源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人士表示,这么做有利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不过《条例》也对民间收藏、保管和利用文物提出了要求。例如,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陈列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保管、利用文物,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还必须要有固定的场所、库房,要有一定数量的藏品,有符合规定的安全、消防设施,并达到风险等级安全防护标准等;同时还要接受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传承代表
《条例》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在于《条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历史建筑或文物,它可能是一项技艺也可能是一种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简单地修复,而是要把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因此,《条例》第39条规定——
■单位和个人可以按照国家、省等有关规定申请或者被推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单位和传承人,申报成功后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承担传承义务。
显而易见,《条例》的这一规定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了法律保障。
《条例》还规定,“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确认、登记,建立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并要求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定保护措施,明确保护责任主体”,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部门的保护职能。
另外,对于社会力量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或者进行交流与合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条例》要求政府给予鼓励和支持。
据焦克介绍,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锡剧、宜兴紫砂、惠山泥人等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市将视情况后续制定相关配套实施细则,以进一步明确特定的扶持政策。
破坏文物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
焦克认为,《条例》的实施,将标志着无锡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更上一个台阶,其中关于随意拆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建筑的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的规定引人瞩目。
《条例》第43条强调,房屋拆迁过程中发现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拆迁实施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条例》同时要求,在进行建设或者生产活动中,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地下文物,应当立即停止施工或者生产,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及其相关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有关法律、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建设工程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职业卫生安全等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支持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或者确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监督、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其他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工会应当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行业协会应当根据行业特点,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对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指导,提供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切实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防范事故的能力。
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单位应当开展安全生产公益性宣传,履行公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义务,加强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舆论监督。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安全生产要求:
(一)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二)生产经营场所和设施、设备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要求;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五)在有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六)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七)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八)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九)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特种作业人员依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有下列责任:
(一)建立、健全并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和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
(四)组织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组织事故抢险,配合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七)向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接受工会、从业人员、股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本单位各级、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形成包括全体从业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
(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
(三)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整改;
(四)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
(五)危险作业的现场管理;
(六)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
(七)安全生产责任和奖惩;
(八)安全生产台帐的管理;
(九)应急救援措施;
(十)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十一)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内容。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障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保证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海上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交纳风险抵押金。
第十七条矿山、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使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五十人的,应当配备不少于两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五十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五十人的,应当配备不少于一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不少于两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或者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决策;
(二)参与制定并督促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
(三)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制止和查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四)发现事故隐患,督促有关业务部门和人员及时整改,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五)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广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和经验;
(六)参与本单位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测及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
(七)参与本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的审查,督促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
(八)参与组织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
(九)协助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九条矿山、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使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生产经营单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考核不得收费。
前款规定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培训合格。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负责培训部门的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省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制定并公布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考核大纲,协调培训计划,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避免重复培训和考核。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应当由从业人员本人签名。
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办理工伤等保险;
(二)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了解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和应急措施,获得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四)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五)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可以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后依法要求赔偿;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工会应当维护从业人员依法享有的安全生产权利,及时制止生产经营单位侵害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及时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四)参加事故抢险和救援;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安全标准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其中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报经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审查;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安全设施设计组织施工;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和使用前,安全设施应当经验收合格;未经验收合格,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具体办法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采取下列监控措施:
(一)建立运行管理档案,对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控;
(二)定期检查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
(三)按照国家规定对设施、设备进行检验、检测,定期进行安全评估;
(四)在重大危险源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申报重大危险源,并至少每半年报告一次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的实施情况。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生活、储存区域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及周边防护安全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履行统一管理的职责。
发包方、出租方发现承包方、承租方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禁止以现金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的提供。
生产经营单位在购买劳动防护用品时,应当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并归档保存。
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设备(构件)吊装拆卸、高空悬挂和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设置作业现场的安全区域;
(二)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专业人员施工;
(三)确定专人进行现场统一指挥;
(四)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第二十九条使用机械冲压设备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以及标准要求,安装和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并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机械冲压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定期检验、检测。
从业人员发现所操作的机械冲压设备不符合前款规定时,有权停止作业。
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依法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鼓励从事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交通运输、高空悬挂作业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和雇主责任险;鼓励人员密集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公众责任险。
第三十一条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
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二条承担安全评价、检验、检测、认证、咨询、安全培训等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事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活动,并对中介服务结果负责。
第三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实施行政许可。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第三十五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互相配合,实行联合检查;确需分别进行检查的,应当互通情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其他有关部门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人员,并责令其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应的设施、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相应的设施、设备。
第三十六条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对本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管理,行使以下职权:
(一)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二)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建议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答复;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排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改正的,应当报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五)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在责令排除的同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报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和协助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监督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应当形成书面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三十八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当予以劝阻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九条在居民区(楼)、学校、医院、车站、码头、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距离内,不得设置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危险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场所;已经设置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在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区域的安全距离内,不得建设居民区(楼)、学校、医院、车站、码头、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已经建成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第四十条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省重大危险源信息监管系统,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省、市、县(市、区)三级监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重大危险源监管信息和其他科学数据,组织专家对重大危险源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第四十一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对收到的举报进行登记。经受理的举报事项,在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为举报者保密。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对举报者实施报复的,应当及时依法查处。对举报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功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第四十二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通报制度,在有关媒体上公布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重大违法行为及处理情况,并将有关情况记入该单位信用信息。
第四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四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并将所制定的预案及时报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使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与当地人民政府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
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单位负责人应当即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的,应当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存、保管现场重要痕迹和有关物证。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四十六条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组织事故抢救、进行事故调查。
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当地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关责任人员逃逸或者转移、隐匿财产。
第四十七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事故调查,不得阻挠、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对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责任人员的处理。
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予以批准、许可、颁发证照、验收通过的;
(二)对应当依法制止和处理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未予制止和处理的;
(三)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未采取相应措施的;
(四)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未按照规定组织救援的;
(五)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的;
(六)阻挠、干涉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或者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
(七)违反规定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
(八)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的追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
(二)未按照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或者交纳风险抵押金的;
(三)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四)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第五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审查同意的;
(二)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安全设施的施工单位未按照安全设施设计组织施工的,按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用现金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进行高空悬挂和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进行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机械冲压设备未按照规定安装和使用安全防护装置或者未按照规定对机械冲压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测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
第五十七条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有关法律、法规对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实施行政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八条本条例下列用语含义: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以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隐患。
不得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公共信用信息的采集与使用,有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却也让人有担心,是否会涉及个人隐私?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人士介绍,公共信用信息如采集、公开和使用不当,很容易侵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此,《条例》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注重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护。《条例》共七章四十二条,对公共信用信息采集、公开、使用和管理等进行了全面规范,其中明确规定公共信用信息的相关活动,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条例》规定了禁止采集的信息范围,比如规定公共信用信息机构不得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信息;未经自然人书面同意,公共信用信息机构不得采集其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纳税和贷款数额等信息。
信用记录好,可获优先优惠待遇
信用记录好的单位和个人,将尝到“诚实守信”的现实利好。按照《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财政补贴、评优评先或者人员招聘等活动中,应当使用信用信息、信用报告等产品;对信用状况良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优惠等待遇;对有失信记录的,视其情节可以采取限制、禁入等惩戒措施。
不良记录努努力也可以修复
更人性化的举措是,建立不良信息修复激励机制。“有些不良记录的产生,可能有一些客观因素。”参与立法的工作人员在调研中发现,有些人是因为出国、出差等原因造成了失信记录,并非恶意,“一时迷糊”可以努努力来弥补。《条例》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失信公共信用信息产生的规定期限内,主动履行法定义务,减轻或者消除不良行为后果的,可以向信息提供主体申请信用修复。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材料清单》的函
锡安监〔2008〕67号
各市(县)、区安监局,各安全评价公司:
根据省安监局《关于做好换发<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工作的通知》(苏安监〔2008〕37号)的有关规定,为统一和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材料的组织、接收及受理,现将《无锡市安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材料清单》印发给你们,请按规范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请及时与市安监局危化处联系。
二OO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无锡市安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材料清单
1、书面申请书(一式四份)
2、申请书电子版(Access数据库)(一份)
3、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
4、换证企业原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5、市(县)区安监局出具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预先核准和形式审查记录》(二份)
6、书面申请材料一套(内容见苏安监〔2008〕37号文附件二)
7、申请材料电子版本(光盘二张)(内容及要求见附件“申请材料电子版本的要求”)
8、企业出具的“书面申请材料与申请材料电子版本完全一致”的承诺书(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二份)
9、由安评公司代理申报的需提交与申报企业签订的《危险化学品行政许可申请委托代理协议》(二份)
附件:
申请材料电子版本的要求
1、首先建立一个文件夹,命名为“xx公司(全称)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材料电子版”
2、在“xx公司(全称)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材料电子版” 文件夹内再建立18个子文件夹,依次命名并存放相应的材料:
01、安全责任制
存放内容:(1)企业发布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扫描件);(2)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等安全生产责任制文本(正文部分可采用word文档,同时提供加盖企业公章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目录的扫描件)。
02、安全管理制度
存放内容:加盖企业公章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清单(扫描件)。
03、安全操作规程
存放内容:加盖企业公章的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清单(扫描件)。
04、安全机构和人员
存放内容: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扫描件)。
05、安全资格证书
存放内容: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监部门考核合格后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安全资格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扫描件)〔注: 扫描证书的正面和安全培训资格记录及再培训记录页面〕。
06、特种作业人员
存放内容:经考核合格的特种作业人员名单(扫描件)〔注:名单应注明姓名、工种、资格证书号、取证日期和有效期,并加盖企业公章〕。
07、其他从业培训
存放内容:第05、06项以外的其他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证明材料(扫描件)(注: 证明材料应加盖企业公章)。
08、工伤保险
存放内容: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税务部门专用发票或市(县)、区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的证明材料(扫描件)。
09、安全投入
存放内容:(1)《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结余表》(扫描件);(2)专户储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凭据(扫描件)〔注:市政府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政策出台前, 企业应提供“执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政策的承诺书”(扫描件),承诺书中必须载明:待市政府相关政策出台后及时按照规定执行的承诺,并经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加盖企业公章〕。
10、职业危害和劳动防护
存放内容:(1)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情况说明(扫描件);(2)为从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登记清单(扫描件)〔注:情况说明和登记清单应加盖企业公章〕。
11、重大危险源
存放内容:有重大危险源的提供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在当地市(县)、区安监局备案的证明文件(扫描件)〔注:未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在文件夹名称后加注“无”〕。
12、应急预案
存放内容:(1)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注:预案正文部分可采用word文档,预案封面采用扫描件(须经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2)在无锡市安监局备案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备案通知书(扫描件)。
13、工商执照
存放内容:(1)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2)涉及工商变更的,提供工商部门的变更文书(扫描件)。
14、建设项目安全许可
存放内容:有新、改、扩建危化品建设项目的提供(1)市或市(县)、区安监局出具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合格的文件(扫描件);(2)无锡市安监局颁发的危化品建设项目设立批准书(扫描件)〔注:无新、改、扩建建设项目的,在文件夹名称后加注“无”〕。
15、危化品登记
存放内容:(1)危化品生产单位登记证副本和危化品登记台帐(扫描件)〔注:盖有国家安监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公章〕;(2)未取得登记证的,提交江苏省化学品登记中心开具已进行登记的证明文件(扫描件)。
16、规划许可
存放内容:(1)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扫描件);(2)无一书两证的提供书面承诺(扫描件)(承诺书内容见苏安监〔2008〕37号文, 须经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注:企业租赁土地或厂房的,提交双方租赁协议和出租方的一书两证或书面承诺(出租方法定代表人应签字并加盖章公章)的扫描件〕。
17、安全评价报告
存放内容:安全评价报告书(正文可采用word文档,加盖企业公章的封面、加盖安评机构公章的封
二、安评机构资质证书、安全评价报告工作人员组成表、安全隐患和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复查表、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表以及非文字类的检测检验报告和证书等附件提供扫描件,并依次形成一个扫描文件)〔注:与企业申请材料有重复的不再作为评价报告附件〕。
18、其他证明材料
2011年,无锡市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以下简称工商贸企业)安全监管工作的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为主线,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工商贸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杜绝重大、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主要措施如下:
一、明确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安全工作目标
1、贯彻文件,明确责任。结合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宣贯活动,以贯彻落实国家总局•关于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领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四„2010‟169号)精神为主要内容,结合各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生产的全覆盖培训教育,明确工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使工商贸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月份无锡市局完成对各地安监部门的宣贯和工作布置。
2、执行规章,严格管理。工商贸企业应严格并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修订完善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作业现场管理,落实外来施工队伍、检修作业、特种作业等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的要求,杜绝“三违”事故的发生。
3、排查隐患,加大投入。督促工商贸企业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全面开展作业场所隐患排查治理,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机制。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要制定计划及时整改,做到计划落实、资金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措施落实。继续开展对冶金企业煤气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和高温液体安全隐患治理,督促企业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加大投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相关行业(领域)的企业在6月底前完成自查自纠;各地区在9月底前完成复查、督查工作;市局10月份检查。
4、落实措施,遏制事故。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证管理工作,落实工商贸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规定,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杜绝重大、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安全生产事故的安全监管工作目标。
二、强化基层基础管理,夯实安全工作基础
1、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按照局安全培训工作要求,各级安全监管人员要全面进行培训教育,提高监管工作水平;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培训,持证上岗,提高安全工作意识。同时,企业要按照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素质。
2、完善制度,有章可循。工商贸企业要按照•无锡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的要求,将完善制度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特别是要把安全生产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纳入安全生产制度的修订完善内容,做到责任明确,制度完善,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有章可循,职工依规操作,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相关行业(领域)的企业在5月底前完成制度修订完善工作。
3、加强管理,健全台帐。工商贸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培训、项目“三同时”、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重大危险源及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事故等基本台帐。加强职工劳动保护,做好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转岗时的教育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档案,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企业安全工作基础管理水平。
4、现场作业,落实措施。工商贸企业要加强现场作业管理,及时纠正和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对实施票证的作业,要明确专人进行监督和监护。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和及时撤离危险场所,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5、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确保技术服务支撑。根据工商贸企业安全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首先要加强安监系统队伍自身的建设。及时调整和充实熟悉相关业务的监管人员;同时要做好相关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使他们了解工商贸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掌握工商贸企业安全检查方法和安全隐患及危险源辨识方法,拥有与监管工作相适应的业务知识,以满足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工商贸企业的专家库,为工商贸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充分依靠专家力量,参与工商贸企业的各种督查工作,逐步形成“政府搞督查、专家查隐患、部门抓监管、企业抓落实”的监管格局。
三、实行长效化管理,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
1、冶金、机械制造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照•关于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锡安监[2011]31号)的要求,以宣贯•基本规范‣为载体,以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抓手,推进标准化创建活动,做到100%全覆盖,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装备设施逐步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于3月份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部署发动,4月底前完成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2、非煤矿山企业。在企业自评运行的基础上,进行考评,2011年底100%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标准。
四、突出监管重点,深化专项整治
1、加强非煤矿山企业的监管
(1)根据•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实施办法‣,结合我市非煤矿山企业经营的实际,宜兴市安监局要制定2011年度专项整治方案及矿山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从责任、制度、组织、培训、安全评价、应急预案、职业健康检查、工伤保险等几个方面进行规范,加强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工作。对专项整治工作不达标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
(2)深化“打非治违”工作。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开采、不按设计进行施工等违法行为。按照省政府淘汰落后产能和省安监局安全专项检查要求,重点打击以探代采、以复代采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整顿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2、加强冶金企业的监管
(1)根据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部署,继续开展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加强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的贯彻实施。从培训教育、制度完善、特种作业管理、检修作业、外来用工队伍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等8个方面提出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提高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冶金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
(2)与•关于印发无锡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整合整治3年(2010-2012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锡政发„2010‟89号)相结合,凡是列入全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淘汰落后产能、相关企业关停、退出钢铁行业的标准和条件的二大类26种情形,按规定限期整改、实施关停或退出冶金钢铁行业。
3、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工商贸企业要对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监控措施,并到所在地安监部门进行备案。安监部门要督促企业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重大危险源实施严格监控,制定预案,定期演练,确保重大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
五、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提高监管工作水平
1、严格行政许可,把好发证关。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进一步规范安全许可证网上申报、审查、审批程序,对于年开采能力低于50万吨以及开采年限少于三年的非煤矿山建设项目一律不予上报审批。按照省局要求,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回头看”活动,对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现场管理混乱、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对于到期不整改或经整改仍然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实现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动态管理。
2、严格“三同时”,把好源头关。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总局令第36号)的宣贯,全面落实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严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关,对不符合安全标准规范、不按要求施工、安全设施不到位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通过竣工验收;强力推进工商贸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完善安全预评价、安全专篇、安全验收评价备案管理,把好建设项目的源头审查关。
3、严格监督检查,加大责任追究。各地安监部门要根据当地政府批准的年度检查计划,突出重点,依法进行监督检查。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对因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而造成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各级安监人员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以服务为宗旨,以调研为抓手,探索工商贸企业监管工作新路子。重点在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问:《食品安全法》中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公布食品安全信息,为公众咨询、投诉、举报提供方便。那么,食品安全信息将以什么方式向消费者公布?
顾:《食品安全法》解决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要靠政府、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协作来完成。政府管理部门在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管的同时也要为公众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得消费者对国家的政策信息、食品安全的现状以及国家采取的措施和措施所起到作用具有清楚的了解,而不是把问题夸大化。信息公开分为向全社会公开和特定环境公开两方面,要做到“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特例”,即在原则上一切信息都应向公众公开,但是当信息危机到商业机密和国家安全等“特例”时是不予以公开的。
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整合、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和食品检验等技术资源的共享。此举意义何在?
顾: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政府要对食品安全负总责,信息与技术的共享可以使得政府的监管力度大大提高,技术资源以及信息交流平台,能将我们现有的信息、资源、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带来的浪费。
问:从1995年的《食品卫生法》到如今的《食品安全法》,两个字的改变,折射的是我国立法及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从概念到模式的巨大改变。《食品安全法》承载着无比沉重的生命安全与社会成本代价,您对此的看法是怎样的?
顾:食品安全分为三个层面:1、食品的质量安全即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公众健康的影响,2、食品的数量安全即由于食品供应数量的不足对公众造成的危害,3、人为的恐怖活动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即人为地在食品中故意加入有毒有害的物质对特定人群造成的健康危害;食品卫生也有三层意思,分别为:1、食品要具有无毒无害的特性;2、食品要具备固有的营养素;3、食品要具备特定的感官性状。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故我们首先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法》要从本质上解决我国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问:《食品安全法》首次明确食品生产经营第一责任人,并加大对违法的第一责任人的处罚力度,请问什么是第一责任人,加大处罚力度会为消费者带来哪些实惠?
顾:所谓的第一责任人就是食品的生产企业,一个好的食品不是靠政府监管出来的,而是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所以要求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对社会,对消费者负责。
对于第二个问题,过去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生产者的违法成本低,提高其违法成本要从提高市场监察频率和加大处罚力度两个方面同时进行,《食品安全法》在这两个方面都加大了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还提出“民事赔偿优先”的政策,即当违法者同时触犯了刑法,行政法以及民法等法律时,首先赔偿民事违法应当赔偿的份额,然后在考虑其他违法赔偿。从“刑事赔偿优先”到“民事赔偿优先”可以看出《食品安全法》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问:《食品安全法》中正式将保健品纳入食品的范围进行统一监管,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保健品,有些是“卫食健字号”有些的是“国食健字号”,作为消费者应当怎样鉴别保健品的真伪?
【无锡市安全生产条例】推荐阅读:
无锡地脚螺栓生产厂06-06
无锡市历史11-27
无锡市限购政策10-22
无锡市除四害工作管理办法(无锡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10-16
关于转发无锡市教育局07-07
无锡市科技项目申请书10-19
《无锡市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11-05
无锡调查10-06
无锡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09-25
无锡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六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