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大学生读书笔记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菜根谭大学生读书笔记(精选12篇)

菜根谭大学生读书笔记 篇1

《菜根谭》共分前、后两集,其根本思想是中国的思想、儒教的现实主义、老庄的玄旨,以及佛教的道法,集结儒、释、道各派的精华。

作者把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通俗易懂的阐述出来,使人读的咀嚼玩味,体会到困苦艰辛的经验、清冷淡泊的趣味,对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等,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菜根谭》,感受书中的博大、淡泊、宽容与善良,习得无处不在的谋略和智慧,得到善意的忠告和警策。

如:修身;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揭示了没有人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背后,是长期不懈的默默的艰辛付出。

如:应酬;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方圆结合,坚守底线而又进取应对。

如:评议:物莫大于天地日月,事莫大于揖逊征诛;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对待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用广阔的视角去看待,用包容的胸襟去拥抱,将会看到别致的风景。

如:闲适: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世事变化无常,对得失不必过于喜悲,用平和的心态迎接、化解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困境。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坐观天外云卷云舒”,“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真味是淡,至人如常”,简单的诗句,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彰显了生活的本原和方向。它们牵引着我们追求灵魂的充实与圣洁,追求情怀的虔诚与温馨,追求心境的坦然与淡泊,追求奉献的自甘与坚守。

以读书笔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篇2

【关键词】读书笔记  综合能力  阅读教学

阅读不是简单的阅览书籍,而是需要“手”“脑”“口”并用,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还需要动手记录,也就是记读书笔记。然而,在当前高中阶段,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更遑论记读书笔记了。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认识,认清读书笔记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自愿地通过记读书笔记切实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读书笔记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十分重要,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意义重大。

1.读书笔记是对阅读的深化

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是浅层次的,对于字词句的体会也是表面的,很多时候阅读都是一目十行,浅尝辄止,使得阅读的效果低下。而记读书笔记则会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放慢脚步,用心体会每一个细节,记录每一句精美语句,感悟每一处思想感情,使阅读成为思想与思想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从而深化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2.读书笔记是写作材料的初步积累

很多学生写作水平较低,针对一个题目往往不知道如何下笔。虽然高中生在阅读量方面要远远大于初中生,但是写作水平却没有相应的提高。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积累,缺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精神。而读书笔记,则是阅读过程中的点滴积累,不仅包括文字、词语,也包括句子、文章大意、写作思路、写作手法等,将这些记录下来,就会变成写作材料的积累,逐渐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提高其写作水平。

二、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1.鼓励学生动手去记

很多学生会以“没时间”“没精力”“没兴趣”为借口,不去记读书笔记。因此,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首先就要鼓励学生动手去记,去写。比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留出几分钟时间,特意叫学生将自己想写的写下来,给学生创造机会,也可以开展一些读书笔记大赛,激起学生记读书笔记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以与学生一同记读书笔记,以此勉励学生……总之,要让学生逐渐产生一个“我要记笔记”的想法,慢慢形成习惯,就会主动去记。

2.指导学生方法

记读书笔记虽然没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但是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为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记读书笔记的方法,告诉他们如何记读书笔记可以既省时间,又省力气,效率又高。比如,对于记录故事情节,完全可以利用简化语言描述:主人公在什么时间段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这样简单的语言完全起到了记录事情经过的作用,在今后翻看读书笔记时,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描述回想起故事情节。我们班上有一位学生暑假阅读了名著《傲慢与偏见》,但是读书笔记中只是简单记录了一些名句,而且比较混乱。问之,学生回答:“我不知道该怎么记。”笔者引导他:“这本书是谁写的,她的行文风格怎样,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是谁?都有哪些性格鲜明的人物?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这本书中最显著的是什么特色?你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发……这些都可以成为你读书笔记中的构成因素,只要你细心阅读,细心记录,就会越来越游刃有余。”

3.拓展读书笔记空间

首先,读书笔记可以不局限于书籍。

很多人一听到“读书笔记”,就会想到书籍,认为其是在读书过程中记录的笔记。其实不然,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所阅读的、欣赏的不仅仅是书籍,也有一些诗歌、散文,还有同学的文章、老师的范文,以及报纸、杂志,甚至看电影、看电视、看网络小说……这些都可以记录下来,只要自己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有所获,有所感,就可以及时记录下来,这些可以说是十分宝贵的积累,是一种阅读与写作过程中的“量变”。

其次,读书笔记可以不局限于笔记。

读书笔记虽然名称是“笔记”,但是可以突破拿笔记录和记在本上的形式。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卡片,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获记录在卡片上,随时拿出来翻看;也可以要求学生对优美的语句拍照,将自己想要说的东西敲击在键盘上,上传到空间、微信、论坛,不仅有利于今后查找,也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还能激发学生记录的兴趣。一段时间下去,班上学生的空间里传满了好词佳句,论坛里也写满了学生的心得体会。

三、结语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就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记下重要的知识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为此,教师可以以此勉励学生,鼓舞学生无时无刻不记录,以滴水穿石之功,提高自身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秀娟. 让学生走向读写新天地 ——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2] 冉茂武. 教会学生作读书笔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6).

[3] 李弗不. 不动笔墨不读书——谈谈如何写好读书笔记[J]. 创新作文(初中版),2006(11).

菜根谭读书笔记 篇3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一部集修身、生活、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之所以叫菜根谭,原因各不相同,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从宋代学者的一句古话“人能咬根,百事能做”得来的。通过这本书,作者借此书表现了甘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和平凡超脱的生活理想,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每天都忙于我的工作和生活。我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挫折,困惑和心结,这往往留下阴影和伤疤在我的心里。

《菜根谭》中的语录都让我感触颇深,受到启发,每天读几段,每天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在阅读中,我打开心门,让这些醒世的语录,唤醒包围我的心灵,改变着我的心态,我的生活,改变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这句话对当今社会追求财富和荣誉的人来说,对相互攀比的思想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在过去,我也迷失在对物质的欲望中,不断地向往更好的物质条件。结果,我的心从来没有满足过。与别人相比,我总是想要一些超出我能力的东西,我的生活是浮躁和虚荣的。

现在,我知道,对物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虽然我没有奢侈的物质条件,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有一份稳定可靠的工作,虽然我的生活很平凡,但我的精神是幸福的,是丰富的。知足是对幸福的追求,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生活就是这样,要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幸福,要能在荣誉面前保持警惕,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教会我如何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

菜根谭高一读书笔记 篇4

关于这部书,有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你既可以理解为,只要肯吃苦,这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也可以理解为,看过这部《菜根谭》,做任何事情都有所裨益。总之,这本书字字珠玑,讲透了中国传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方法。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有儒家的智慧;“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有道家的仙风;“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也有佛家的慈悲。而在读到了这么多的道理之后,我们也应该明白,锤炼自我是一件很苦的事儿,然有可能也是让人生柳暗花明的转机。

读了《菜根谭》,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我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我充电、加油。

八年级的菜根谭读书笔记 篇5

八年级的菜根谭读书笔记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冲刷、洗礼下,留下了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一颗。有人评价此书:“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能够用鼻来品味,果香能够用舌头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初看此书,觉得可是如此,都是些常见常听的劝告,但细看之后,就让我越看越着迷,这些道理在平时常被我们忽略,就如菜根一样,一旦细细品味却是有其独特之处。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是自古以来多少前人成功与失败所得到的结论,就如秦始皇的统一无疑是因他能够进忠言,最终使得他成为第一个开创中央集权国家的人,从而得到了千古一帝的名号。而楚怀王客死异乡的收场也终因其不能听进忠言,无视屈原的忠言,最终落得客死秦国的悲惨境地。秦始皇与楚怀王相比能够说是成与败的比较,无疑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句名言的最好诠释。

“大智若愚,大巧似拙”,这是在劝戒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会轻易显露自我的才智,一旦锋芒过露,只会招人嫉妒,因为树大招风。杨修就是最好例子,他自以为聪明,三四次猜出曹操的心事,却又到处宣扬,最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说杨修聪明吗他确实聪明,可是又为何会死呢这便是他愚蠢的一面,因为他猜透了曹操的心事,却猜不透曹操的为人性格。曹操内心里怎样想,大臣们几乎都明白,但就是自以为聪明的杨修不明白,只因他不懂得才大招妒这个道理。所以,“大智若愚,大巧似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人生准则。

我喜欢《菜根谭》,因为它是一本历世阅人的书。充满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

八年级的菜根谭读书笔记2

《菜根谭》中有句名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展云舒。”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遇事要淡泊话往往说出来容易,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但有一位大师却做到了,他就是齐白石。

不论是誉还是骂,都能做到听之任之,这属于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如此一来,便逃出了自我的约束,走出了自我封闭,于是,拳脚大展,专心于自我的事业,不为名所扰,更不为利所烦。这种不求名利之心,唤起了精神上的觉醒,反而会成就一番大事。

对于他人对自我的赞誉,能够淡然视之的人固然有,但应对他人对自我的谩骂,又有几人能够“一笑而过”呢

所以,人活在世上,要学会用一颗简单淡薄之心入世,不要总活在他人的议论之下,不管是应对着他人的称赞,还是别人的诽谤,不必大费口舌与他人争执。古话说的好“清者自清,浊着自浊”,所以清浊自有定数,只求问心无愧便可。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的,可是心理专家还是给出了我们两点提议和方法,具体如下:

别把自我看的太重

有的时候,在特定的某个环境中,我们不要把自我看得太重,太把自我当回事。应对他人的赞美之词时,必须要坚持清醒,自我真正的水平仅有自我明白,8能把他人的话全部信以为真,这样只会迷失自我。有时候假如把自我看的太重,就是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再也难以装下他人,也就更容不得他人对自我只言片语的负面议论之词,暴露自身的狭隘心胸。

事过心随空

无论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是处在人生的低谷,我们要时刻坚持一种低调的态度。遇事不大肆张扬,遇悲事不盲目急躁,并且不要时刻放在心上,事过心随空。如果只是陶醉于自我取得的一点小成就上,只一心期待得到别人的了夸赞,很容易盲目自大,不思进取。所以,要想做到宠辱不惊,首先要学会低调为人处事,这样能够有助于到达“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人生境界。

最终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想做到这一切,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事过心随空”如果能够做到这点,那么就没什么烦恼呢。努力的去改变吧!

八年级的菜根谭读书笔记3

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了融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菜根谭》,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能够用鼻来品味,果香能够用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菜根谭》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我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我觉得《菜根谭》思人间事,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商界巨子们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我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好书。读起来感觉内心很平和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朴素无华的语言,感觉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让自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哦,原先有些事情还能够这样处理的。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看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大多是滋无味,可嚼之则会甘之如饴,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们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幸福感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这本书中写道:“人的心灵由大脑里的脑干、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组成。其中有一种神经,当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会使人快感。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坚持喜悦的心境,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能够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能够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一样人的意见,并改变自我,要坚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我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我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如此类推,我们作为教师的如果具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的精神、崇高的师爱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能一个严于律已的教师才会让学生信服,否则再多的说教只会令人生厌。所以,我们应当常常反思自我:我的教育到底给予了学生多少的欢乐、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

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十分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我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育人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师,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职责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期望自我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八年级的菜根谭读书笔记4

长久以来好书总经得起反复推敲咀嚼,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一位好朋友的热切推荐下,我阅读了一本好书——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这是一本历史都无法轻易忘却的奇书,就连同志都很喜欢这本书,并且对此书有很高的评价:“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可见这本书给人的教益,非同一般。

这本书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齐家,人世间的大道无所不包。政治家可以从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比如“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厉害之情;任事者自居事中,当忘厉害之虑。”商人可以找到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它的博大宽宏,而我喜欢《菜根谭》,更多的是喜欢作者的思辩和处世哲学。

书中充满富有变通的处世哲学,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这样的辩证,生命就有了柔度和韧性。能用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活着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自始至终能保持头脑的冷静。

对待世态炎凉,作者告诉我们:“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它让我们用与世俗给予的外物决然分开的态度去看待荣辱,这不失为一种大智慧。如果为官作宰的人能看透这层意思,就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吹捧者所迷惑,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

对于天上掉馅饼的事,洪应明则说:“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著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假如大家都能领悟这个道理,就不会一时糊涂,做一些作茧自缚的事来。相反,可以提高警惕,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善良,以及由此透出的谋略和智慧,所有这一切,都让人觉得自己岂止是在读书,而是在与一位智者在交谈,心中的疑虑会由此消失,留下的则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

这就是《菜根谭》,一本经得起反复研读的好书,在它淡雅的眉目下藏着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

八年级的菜根谭读书笔记5

今天,当我们还在为欲望而挣扎,为欲望而勾心斗角,为欲望而忽视身边平淡的幸福,为欲望而抛弃自己纯真的信念,为欲望而苦恼的时候,很多很多的道理,在很早以前我们的先人们就已经悟出来了

还是在今天,当我们还在烦闷于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时,当我们面对工作消极懒惰时,当我们还在为衣食住行劳心劳力时,很多很多的思想,在那古老淳朴的年代里,在那个欲望还没有埋没灵魂的年代里,我们的先人早就有所交代了。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三十二个字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作者洪应明先生在书里阐明“性定菜根香”的真义,因为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

说到人的欲望,大到可以吞噬宇宙,没有几个人能满足于一碟菜根。还记得在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里,颜回的道德是孔子所推崇的,《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他却能自得其乐,丝毫不受外界的物欲困扰,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君子忧道不忧贫”,“一箪食,一瓢饮”这些古老朴素的道理,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描绘了多么平淡的幸福画面。

现代社会里,恰恰相反,到处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很少能选择明智的。正如当我们习惯了吃、喝各种气味浓烈的东西之后,已经完全丧失了欣赏凉水、清茶、淡饭的能力;当我们习惯了宝马香车之后,却浪费了上帝给我们用来脚踏实地走路的双腿;当我们习惯了阿谀奉承之后,却忘了耳朵的功能是用来过滤留不住的风声的;当我们习惯了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之后,却忽略了天空是蓝色的,草儿是绿色的。太多太多的习惯,太多太多对美好事物的视而不见,也许若干年之后,回想自己的一生,早没了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清净的耳根,甜美的味觉,灵活的双腿。到那时,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声叹息吧。

看完这本书,心情顿时感觉明亮了很多,书上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成功的心态等等,给我很多很多的启示.正如书上所说,一个人的思想不应该被欲望给蒙蔽,太多对物质的欲望会阻止理想的完成,牵绊我们前行的脚步。有了工作,我们还希望工作是轻松的,能赚大钱的,其实手头上的工作能做好了,样样都充满意义;有了房子,我们还希望房子再大一点,再豪华一点,其实房子不就是休息的场所么,能放下一张床足以,在这一次比一次更高的要求中,我们忽略了握在手中的平淡的真实,更遗忘了这份真实中我们拥有的幸福,于是,人生显得越发不如意起来,在欲望的面前,我们成了一只可怜的摇头乞尾的哈巴狗,一个会说话的奴隶。

人生的滋味,真正的口味是平淡。在粗茶淡饭中,体会淡泊的美妙。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真切的享受人生。

这本书里阐述了为人应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内容。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非常值得一读,我确信读过之后一定会为你打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亲爱的朋友们,当我们年老,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如果我们不够伟大,至少我们应该是善良的。

如何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 篇6

一、让学生认识读书笔记的价值

正确的认识是正确行为的基础,人的判断和行为是根据认识和思想来活动的,因此想要改变学生的行为,首先要改变学生的思想。一类学生认为写读书笔记就是浪费时间,自己不过是应付作业罢了。可以确定的是这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是很大,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推荐一些图书和报刊,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鼓励学生将摘录下的内容应用到作文中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作文进步水平与读书笔记的间接关系。

另一类学生认为读书笔记有用,但是自己懒于写。老师要鼓励学生养成坚持做笔记的习惯、不可以半途而废,长期的积累与坚持才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总结原因,很多学生还是缺乏或者没有正确认识到读书笔记的价值和意义 ,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心得分享,使学生认识到做读书笔记带来的成长与进步,也可以请有做读书笔记习惯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起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我把每周的两节自习课作为学生的阅读与读书笔记课,使学生有集中的时间一起阅读。为了避免长时间单一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失去兴趣,可以将阅读和写读书笔记的时间设计得更加丰富些。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主办一次主题书单读书活动,学生们把自己近期看的比较好的书籍以演讲的方式进行介绍,并展示自己读这本书的笔记情况,哪里令自己印象深刻,为自己带来了哪些感动和启示等。

比如一位学生推荐的图书《小王子》,推荐理由是所有的大人最开始都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美好的小事,偏见与成见的危险,人生探索的启迪,勇于承担责任的重要……小王子带给我们太多太多。这位同学用读书笔记摘录下了《小王子》里的温情语录,并且用的双语摘录,既文艺又使人回味无穷。“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这句经典的语录后来出现在很多学生的读书笔记上面。浓厚的氛围使学生摆脱了为了写笔记而写笔记的压力感,真正找到为了丰富知识而写读书笔记的轻松、愉悦感。

三、掌握几种读书笔记方法

读书笔记并不是只局限于单一的抄写方式,学习多种读书笔记的方法,会从中找到不少乐趣。第一种是摘录式,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阅读中遇到的优美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句子、段落摘抄下来,当写作需要时可以直接拿来用,实用性非常强。摘录式须要注意的是尽量选择自己认为有用的片段,做到“少而精”。第二种是体会式,即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记录下来。第三种是提纲式,即把一篇文章中作者的中心思想、思路整理下来,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四种是剪报式,即将不用的书和报纸上有用的内容剪下来贴到读书笔记上。第五种是索引式,前提是你想用的时候可以找到这本书,将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做好书名、题目、出处等详细记录。第六种是卡片式,可以将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用卡片整理下来,可以随时带在身上读读、背背。除此之外,还有批注式、书签式的读书笔记方法,主要针对的是自己的书籍,可以随时拿出来查阅。掌握了读书笔记的方法,可以充分实现读书笔记的价值和意义,并使学生在其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四、开展读书笔记展览评选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读书笔记作为学生的一项学习积累成果,用于展示并鼓励学生享受坚持做笔记带来的成就感,促使学生相互学习。老师可以每月组织开展一次读书笔记展览活动,选取优秀的读书笔记让学生们翻阅欣赏,并由学生投票选出“最美读书笔记”。

参与评选的同学还可以准备一些自己在平时做读书笔记时的心得体会,使其他同学也可以感受到读书笔记带来的成长乐趣。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批阅读书笔记,并认真写下评语。这种方式的交流不仅使学生在批阅读书笔记中找到了趣味性,而且通过批阅学习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一本读书笔记就是很多本书的精华,在别人的精华中汲取能量,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眼界和情操,使学生用心体会读书笔记的美妙之处。

写读书笔记并不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难,难的是把这件事情培养成学生的习惯,只有坚持做下去才会保持兴趣的延续性。因此,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把读书笔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多注入一些新鲜元素,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读书笔记的使用方法,使读书笔记真正成为积累知识的法宝。

菜根谭读书心得 篇7

初读《菜根谭》,第一感觉是字数不多,简练扼要,内含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之真悟,读起来犹如口嚼菜根,初试无味,然经嚼不烂,且历久弥香。只可惜人生经历不够,未得其中精髓之处,偶尔翻阅几页,竟也读出几番滋味。

全书分为修身、应酬、评议、闲适四个篇幅,遂逐个笔记,以期找出心灵的平静,以及致学的动力。

修身篇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经一事而长一智,谨小慎微则大事可期。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静时常存修身之念,动时方能即兴而为,动静相宜之法也。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无欲或名利自来。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洒脱的活,随性的做。

应酬篇

士君子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不为外人、外物所牵扯,是涉世第一步。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以诚待人。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守拙于前。——做人先疏而后亲,做事宁拙而不巧。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人之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凡事留有余地,则进可改进,退可补救,完全之法。

评议篇

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宠辱不惊是大智慧。

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查。盖伺查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小事要糊涂,守拙即是大聪明。

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遇折不挠,居安思危,是君子做派。

闲适篇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大巧不工,重剑无锋,做事要大处精明,小处糊涂。大破大立的人生,可以看见人生的全貌。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任何时候,先把自己摆到后头。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一句话切入人性本质,人情上的循序渐进要注意。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吝,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任何事情要做到适度,让别人和自己都好受,这就是好的处世方式。

四篇之中,仅摘得些许文章稍加感悟。

总结为以下两点 :

处世方面要外圆内方,张弛有度;

为人方面要宽厚本然,淡泊宁静。

高中菜根谭读书心得 篇8

《菜根谭》一书难以说是哪一家之言,糅杂着儒释道三家的东西,里面既可以看到《中庸》的影子,也可以看到《道德经》的影子,同样禅宗的思想也贯穿其间,这样一本书同样有其糟粕,但完全可以去其糟粕慢慢的嚼其菜根之味。

就处世而言,如读到“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愤而疾之,是以顽济顽。”人都有短处,对于别人的短处要婉转的替别人补救,但人有个毛病往往喜欢拿人家的短处来取乐,一旦有纷争冲突更是互相揭对方的短处,以短攻短一点都不少见。当然人都有顽固的时候,而且在年少的时候和年老的时候尤其如此,年少不经世事,所以容易顽固,等到老了自以为经验很多,也容易顽固,而且越老越容易顽固。一个学生顽固的犯错老师肯定愤怒的责备和批评,至少我曾经那些老师都是这样的,但结果并不理想,善意的引导对顽固的老人和不经世事的少年才是对的。但缝以后有口舌之争,或碰到讲理讲不通的人,暗暗告诉自己不可以短攻短,不可以顽助顽,那才是智慧。

又如读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宁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者。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尽管人人都希望时间的人都是善良的,但那时绝对可能的,因此有一颗善良的心,还得有防人之心,毕竟最美美不过人性,最恶恶不过人性。因此善良的人更需要一颗防人之心,因为善良的人更容易上当,而后半句明显有些中庸之道的味道,警觉性高的人,大可不必像书上说的那样宁受人欺骗也不要事先拆穿,泯然一笑不上其当就可以了。

又如读到:“君子宜净拭冷眼,慎勿轻动刚肠”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需要保持冷静态度细心观察,不要动不动就拍案而起,不然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搭上自家身家姓名。无论社会怎么复杂,一个人心肠是不可少的,但是一双冷眼更不可少。我们要有拍案而起的胆量,还得懂“韧的战斗”,这才是明智之举。

书中精彩之处不胜枚举,更好的处世是为了更好的人际更好的沟通。但凡一本书内读者自己喜欢部分或觉得警醒的部分,都是暗合读者的性格和修养的,当然就有不同偏好。说道处世,与人打交道,就不该忽略几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人的大多数情绪都产生于需要和被需要当中,当我们需要被满足同时也被需要而且能体验你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容易产生快乐的情绪,而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别人的需要让你觉得很累没有价值拖累了你,那么产生的情绪就是负面的,几乎所有的关系和行为都可以用需要和被需要来解释,因此不吝啬自己掌声和赞美之言,真心为别人的成功鼓掌,《人性优点》几乎整本书都在讲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对于人际关系和谈恋爱都一样使用。

还有一个道理就是,人的性格不同,只是体现为不同的特点,绝无好坏之分,一个人讨厌你的某一方面可能另外一个人正喜欢你这一点。讨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可以假装,但讨厌不可以,如果有一个人很讨厌你,绝对不是因为你做错了某一件事,有句话叫做在一个不需要你的人哪里,你的呼吸都是多余的,只要不是你周围的人都讨厌你,没有不要去为谁改变,因为你做错了一件事只是讨厌你的人的爆发点,再此之前他已经讨厌你了。当然是你的恶习,比如从不洗澡让人不爽,你你就改洗澡去了。性格只有特点,没有优缺点,但习惯定有好坏之分。就如细心的人多不果断,温柔的人可能偏向于柔弱。自信可能会死在细节上,但是恶习就是恶心习。

还有一条是,不管是否谈恋爱的人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容易忽略对方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特别是小情侣,往往错误的希望对方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要把对方变成“另外一个自己”,这个时候就大错特错了。

怎样写读书笔记 篇9

嘿,这本书真不错!图文并茂,还加了注解。我大体上可以读懂,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读书笔记。于是,我和表哥便相约去向爷爷请教。

爷爷说:“笔记,笔记,就是拿笔记下来而已。至于记什么,怎么记,全取决于你读书的目的。学校让你们诵读《弟子规》,是为了什么呢?”

“这还用说?当然是要让我们懂得应该遵循哪些道德行为规范。”小羽说。

“更主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我补充说。

“由此看来,你们的读书笔记应该以写读后感为主。写读后感也是不拘一格的。可以先摘抄《弟子规》上的有关语句,然后就此发表看法。也可以像记日记那样,按日期来写自己的阅读心得。”

“我要送给你们一件小礼物。”说着爷爷便翻箱倒柜地找出两本很漂亮的小本子,“不过礼物不是白送的,得先在上面写一篇读书笔记给我看。”

我俩就像从首长那里接过枪一样,毕恭毕敬地向爷爷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接过小本子:“坚决完成任务!”

到了第二个星期天,我和表哥又来到爷爷家,向爷爷交了上次布置的作业。

2012年10月6日 多云转晴

今天,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了这么一幕。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艰难地爬上了车,站在一个坐着的年轻人的旁边。车上的乘客都把目光射向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这才很不情愿地把座位让给了老爷爷。

年轻人边让座边嘟嘟囔囔地说:“这是啥道理?花钱的站着,不花钱的反而坐着。”(按照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乘车是免费的。)

我听了这话,就感到很不舒服。《弟子规》上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良好的社会风尚。你现在年轻,随着时光的流逝,你也有年老的一天呀。所以我建议大人们也应该读读《弟子规》。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读到这几句,我不禁会心地笑了。这几句话太有针对性了,好像是对我说的,因为我叫门的时候就是这么回答主人的。

这样回答显然是不合适的。“是谁在叫门?”“我!”十分熟悉的人或许能听得出来,否则,主人便不知道你究竟是谁。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养成“人问谁,对以名”的良好习惯。

爷爷很感兴趣地看了我们俩的小本子。我的读书笔记是用日记的形式写的:

表哥的读书笔记则采用了另外一种形式:

菜根谭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篇10

明清两代近六百年作为封建社会的末期,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导致了各种文学思潮空前繁荣,于是有了很多经典著作问世,《菜根谭》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作者洪应明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道教无为思想和释家出世思想,结合自身官宦起伏后又隐居山林的经历,加之前人的智慧妙语,形成了一套出世入世的警语,以语录体的道德格言方式,教导人们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从中解脱出来。该书从修身,应酬,评议,闲适几个部分来阐释了作者那份大起大落后的恬淡,并树立了一个相对的处世观念,辩证的看待尘世变迁,跳出了世俗的眼光,但又不落于孤僻怪异的误区。

其实早在高中读书期间就看了蔡志忠的《漫画菜根谭》,幽默诙谐的简图配上醒世恒言的佳句,让大家在赏心悦目之余,又能将做人处事的道理领略于心,使我一直记忆犹新。现在重温了《菜根谭》(清刻版),因为年纪的增长,领悟的多了,感想也多了。看似简明的句子,有些甚至类似于白话文般通俗易懂,但是细细回味下则涵义深邃,隽永悠长。

通观《菜根谭》全书,说它“外儒”,在于书中内容不少是入世的言论,从做人、处事、做官甚至生财之道都侃侃而来;说它“内道”,在于从书的中心思想来看,作者似乎更推崇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讲求人之在世随意而安,道法自然;说它“禅意”,在于它宽忍宏大的待人接物之道也符合于佛家的教诲,即石语觉禅蒙,破石本相空。不少人就此评价《菜根谭》为三教合一的大成之说。

但是就如常言所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鉴于我的阅历和经历,可能无法深刻感知作者那种炫极始知平淡的心态,更别提大起大落后而归于大静大定的高远境界,但并不妨碍我对《菜根谭》的人生感知,无论是出世入世还是佛解禅意,在我看来可以说是一颗“心”的区别,有心才有色彩,有色彩才有五味人生,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一种心性,一种心情,得失贫富之事,荣辱悲喜之间,不过是过眼烟云般瞬急即逝的。

近百年来我们的世界以着前所未有的速度正在不断地发展,呈现出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的多重发展趋势,可是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也给我们带来了快节奏生活下的浮躁之态。这年头,看娱乐视频的多了,看好书品好书的少了;看暴力疯狂的多了,看平淡真诚的少了;听所谓流行之歌的多了,听稀世之音的少了;享一时之欢的多了,而平心中妄念的就更少了。就是想想自己,大学四年早已没有了高中读书的一股子拼劲一股子决心,实习、奖学金、考证、考研、工作等等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大学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的少了,多了分为求职为前途的急切心,也不是说这么做就是错的,应该说是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逼着我们必须成长起来,不前进必淘汰,那么浮躁之心就更重了。

宋人汪信民曾说“咬得菜根,则百事可为”,菜之根基的菜根即可作人生的根本,要想做事先要养心,调服身心后,往往条理自然来。一个“咬”字,形象的展示了慢慢咀嚼、细细品味之态,如此,才可品尝出菜的真滋味,才可领悟到处世的真滋味。

人常道“难得糊涂”,何为糊涂,不是做事无章法,而是把握心态上的一种衡平,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曲折磨难视作必然,糊涂一点反而会快乐一点或者更潇洒一点。文中的“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不正是“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最佳印证吗?无论多在意富贵荣达,财、名、权不过是一时的拥有,最后的结果何尝不是留不住也抓不住,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心态,自己立世的根本,才能把握当下。何为失败,何为成功,外力环境故不可缺,心性之稳也是关键因素,“心静自然凉”,心净又何愁烦恼丛生,心定又何愁百事不顺!至于作为一名新入公职的我,面对新工作新体验新前途,茫然惶然之心不减,心定、心净更是我所必须的,只有把心态放正,立足于岗位好好完成我的工作职责,才能知其然、顺其然、搏其然,进而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读书笔记 篇11

题外感受:

1、比腰封更恶俗的是在书得封面上印有跟腰封同性质的推语,比如此书封皮上单向街三个字。有事会因为进行了这样的链接后二败坏掉一方之名,出版社却自作聪明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用自认互相下嫁的方式互相高攀,或者以互相高攀的姿态互相下嫁。这是何必?谁不知道你单向街的创办呢?

2、书的叙述方式更像《新周刊》的十年总结特刊,在每个时代拎出些典型,却乏善可陈。特别是书的后半部分。用跳色的符号事件说理,跟书的前半部分很不协调。你还是故作老态严肃打太极就好啊,严肃的跳恰恰这又是干嘛嘞。

言归正传:

“每一代人都是特定经验与偏见的俘虏,因为历史成为了不断被重新诠释的过程。试图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与任务变得如此困难,如果你置身其中,你可能会被自己的直接经验所左右,而无法用更长远、客观的眼光观察现实,但当你出生时,惨痛的悲剧早已过去,你获得了新的观察视角,却又可能被一厢情愿的抽象、肤浅左右。”

70年代生人,现在大多仕途平坦,赚到手软,有革命浪漫情怀。青春律动刚好跟上了时代节拍,随着国家开放、国民觉醒,这代人的年少冒险有了最大限度实现的可能与合理性。

而这代人内心也有焦虑迷惘,单从许知远之前书作的名字即可窥见一斑。她们在试图丈量,觉醒与崛起的差距,并努力用行动将其变得更短。他们更在焦虑,为什么醒来的国民还是一张张受过欺负的骄横嘴脸,时而唯唯诺诺时而飞扬跋扈。娴熟变化角色。二中国知识分子更趋向在时代革命中从政界、商界分得利好。

许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树立了110年的觉醒过程,打破砸烂、推到重来、激进无返、回归道统等等,这些努力只言片语在纸上轻扫而过,却是血泪浇铸的鲜活历史,所有的探索试尽后,问题又处在哪里呢?就像许讲到,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某些事情上似乎仍在遵循类似的方式,我们生活的有些方面似乎仍留有彼时的烙印。

110年有多少重复迂回,难道旨在权衡辩证某路与某主义的可行与否? 知识分子或被社会推就为勇者或无名氏的头衔一世终了。而非见风使舵明哲保身。不论对于权力还是众人,知识分子都不会因此成为嘴舍或领袖。言论中立而富有建设性。从知识分子的言论或行为中,民众不再一味孤行,更多的是获得常识以及行为上的启发。权力者更不会空谈混日,他所面对的将是一群冷静聪明的反对者。许知远记叙着110年各个时期知识分子的努力,而呼唤的则是当代知识分子的觉醒。

姓名:王学飞

学号:200918303114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12

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

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中想起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以及当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这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灭了,她的痛苦也永远摆脱了。

二、安娜的形象分析

安娜是个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色彩,但同时又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道德规范束缚因而充满内心矛盾的贵族妇女形象。同时,她也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女人。

当她不懂爱情时,身不由己的嫁给了虚伪,冷酷,自私自利且与自己年龄悬殊很大的沙俄政府官僚卡列宁,并与他维持了八年平静而无聊的婚姻生活。随着她个性的成熟和人格的独立,她开始对自己的婚姻状况感到不满,她越来越明白她不可能从卡列宁那里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爱情,她也不可能爱卡列宁。她的内心燃烧着一把火,这注定她不可能从一而终,而是会拼死追求幸福,宁可遭受社会唾弃,也要过上真正女人的生活。

当她与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相遇时,她那长期被压抑的人性和爱欲终于冲破了种种道德观念的束缚,她不顾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攻击,大胆的向伏伦斯基表达了火一般的爱慕之情,俩人很快坠入情网。安娜因私情怀孕,虽切齿痛悔,又大病一场,但还是弃家而走,依伏伦斯基而生。

这也许是女人共性的悲哀,把自我全放在一个男人身上。安娜也不例外。与伏伦斯基在一起,她体验了偷偷当一个情人的甜美和紧张,品尝了私生子的痛苦和与死神相见的恐怖,经受了忏悔,认罪,再反悔,再决心私奔的挣扎,享受了与爱人相伴出国旅行的幸福舒畅......她对伏伦斯基倾注了全部的爱。可是安娜并没有意识到,她那如火如荼的爱伤害了伏伦斯基的自由,她想控制伏伦斯基的全部生活,甚至垂死挣扎时,还自己以为“他不敢不爱我,不能不爱我”。伏伦斯基感到她的爱是“沉重”的,“阴沉”的。所以他逃避安娜,这无疑是安娜走上极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临死前的安娜不再信任任何人,她怀疑伏伦斯基与索多金娜幽会。她的思想行为处处走极端,觉得她“从来没有像恨伏伦斯基这样恨过任何人”,决心要用死来报复他,一会儿跟他大吵大闹,一会儿低三下四的向他认错。她突然有了很多错觉,一会儿像见到了儿子谢辽沙,一会儿好象伏伦斯基在亲吻她,一会儿听见伏伦斯基在说粗鲁的话,她忽然梦见一个小老头在敲一块铁板。她莫名奇妙的恐惧,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她盲然不知所措,烦躁不安,胡思乱想。她忽然热衷于梳妆打扮,心想只要打扮的漂亮了伏伦斯基就不会离开她。她一会儿决心去死,一会儿又自言自语“不啊,怎么都行,只要能活着”......安娜就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混乱和自我误导下一步步走到那火车轮下......

三、结语

这样的爱情从一开头就是一场灾难,它从伤口出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伤口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渐渐她便陷入恨意与悔意的深渊中。在这过程中,她折磨了那些无辜的人。安娜就这样由一个思想单纯的贵族妇女而演变成一个思想复杂,充满怨恨的可怜妇女,就如渥伦斯基回忆第一次见到安娜的模样。当时也是在火车站上,她是那样神秘,迷人,充满爱心,自己在寻找幸福,同时也给别人幸福,而不是他记忆中最后一刻那种冷酷,复仇的形象。安娜虽有反抗社会的勇气,然而却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惯性生活,即使她最后选择以死来控诉社会,她的思想也太狭隘,她的死也是犹豫不决,矛盾的,以至于在死前那一刻,她被自己的做法吓呆了。“我在哪儿?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她想站起来,想往后闪开,可是一个庞然大物无情地撞在她的头上,拉住她的背部。

因此很明显,她的自杀并非是想与社会彻底决裂而是以死来实行报复,假如在自杀前一刻,渥伦斯伦在他身边,我想无论如何她也舍不得这样做。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不用说在当时社会,即使当代,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种因赌气而选择以死来惩罚“敌人”,解脱自己的人。

在安娜的身上,我很自然地看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影子,某些家庭潜在的危机。生活并非太多矛盾在为难我们,而是我们将太多的时间用在缠住这些无中生有的矛盾以致于栽倒在这些矛盾的旋涡中。

【菜根谭大学生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上一篇:毕业联欢会家长发言稿下一篇:工商银行员工上半年工作报告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