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旅游业发展分析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贵阳旅游业发展分析(共8篇)

贵阳旅游业发展分析 篇1

贵阳去云南腾冲旅游线路

专业:旅游管理班级:12级旅游1班姓名:李 朝 权学号:12110123

D1:贵阳晚乘次空调火车硬卧赴昆明住:火车上 D2:自由活动、晚乘汽卧至瑞丽(12小时800多公里)。住:车 上

D3:早餐后游览:姐告开发区、中缅一条街(勐拱珠宝)、国门、畹町市容、游览天下第一奇观——原始森林莫里瀑布(游玩2.5小时)、游独树成林(游玩30分钟)。(早中晚餐)住:瑞 丽

D4:早擦后瑞丽乘车至腾冲(4.5小时)游览中国魅力名镇——和顺侨乡(2.5小时)(艾思奇故居、龙潭、图书馆、居民博物馆)、中国唯一的城市瀑布——叠水河瀑布(30分钟)、腾越文化广场、文星楼、珠宝交易。(早中晚餐)住:腾 冲

D5:早餐后火山群国家公园(2.5小时)、游览国家AAAA级景区——热海景区(2.5小时)(含奇石柱状节理、珍珠泉、美女池等景观)(盛和玉庄)。晚乘汽卧返昆明。(12小时700多公里)(早中餐)住:车上

贵阳旅游业发展分析 篇2

一、贵阳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优势

贵阳市地处黔中,充分发挥其省会优势地位,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以带动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西移,给贵州省乃至贵阳市的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契机。贵阳市现在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9个以及AAA级旅游区5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贵阳市现有旅行社139家,星级酒店85家,床位26000余张,有旅游客运公司18家,共有旅游定点车辆1000余辆。1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拉动内需的机遇下,贵阳作为西南地区的枢纽城市之一,正在大力发展其城际交通和市内交通,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已形成以贵阳市为中心,多条国道及高速公路向省内各地辐射延伸的趋势。现在贵阳市正在重点打造天河潭、桃源河、南江大峡谷为国家AAAA级景区,成为贵阳市对外的名片。贵阳市旅游业正在快速发展,来贵阳市旅游的人次数逐年增多,2010年为6.10万人次,2011年为9.78万人次,2012年为11.62万人次,2013年为13.42万人次,2014年为15.49万人次,2015年为17.81万人次。22015年接待的旅游者人次是2010年的近三倍。随着旅游业发展的不断深入,贵阳市将会形成自己的特色旅游业。

贵阳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如下优势:

(一)资源优势

贵阳市管辖三县一市六区,由于地处黔中,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息烽县的全国著名的八大温泉之一即享誉“天下第一神汤”的息烽温泉、抗战遗留下来的秘密监狱息烽集中营、息烽国际汽车山地露营基地等;修文县有桃源河魔幻漂流、以明代大儒王阳明命名的阳明洞、有特色喀斯特地貌的六广河大峡谷,还有高原森林型高尔夫度假中心和贵州唯一的森林野生动物园、珍珠岛度假中心等;开阳县有南江峡谷公园、著名的香火岩景区、紫江景区、清龙河、以及冠名中外的喀斯特大峡谷风光;清镇市有国家A A A A级景区红枫湖风景名胜区和百花湖风景名胜区等;乌当区有国家A A A A级的贵阳御温泉和保利国际温泉,以及国家A A A级旅游景区泉天下国际俱乐部,此外还有香纸沟、相思河、情人谷、新天温泉公园等景区;云岩区有黔灵公园、麒麟洞、阳明祠、文昌阁、鹿冲关公园等;花溪区有四季如春的十里河滩、景色迷人的花溪公园、贵州四大古镇的之一的青岩古镇;白云区有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贵州民族民俗博物馆、中国风筝艺术馆等;南明区有南郊公园、仙人洞、河滨公园、达德书院、明代永乐古堡遗址、甲秀楼等;观山湖区有观山湖公园等;可见,贵阳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资源类型多样,景色十分迷人。

(二)区位优势

贵阳市坐落在黔中腹地,是西南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是连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与重庆、成都毗邻,北与南宁相望,东邻昆明,西距长沙,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沪昆高铁和贵广高铁贯穿贵阳市内,为国家打造三小时经济圈奠定扎实的基础;国道210和国道320横穿贵阳市内,可进入性增强;国家高速公路G 60和G 6001环城而过,省道S45和S85成放射状连接着周边城市。贵州省是极少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之一,所以连接贵阳市的高速公路星罗棋布,在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阳市也是重点扶持的城市,具有旅游发展的带头作用。

(三)气候优势

贵阳市地处云贵高原,中心坐落于东经106度27分,北纬26度44分附近,平均海拔为1100米左右,是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的代表;地理位置处于费得尔环流圈,终年受到西方带的影响,导致其气候类型是亚热带湿润温和型,但是也夹杂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贵阳市的年平均气温为15.3℃,由于其温和的气温,贵阳被称为“第二春城”,有“爽爽的贵阳”的美称。在贵阳一年内出现的最高温度为35.1℃,最低温度为-7.3℃,表明了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征。另外,贵阳也被称为“森林之城”,市内拥有丰富完整的森林植被,使其空气中含有较高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700个以上,超出了正常值许多倍,居全国前列,被称为“天然氧吧”。贵阳市宜人的气候是贵阳人引以为傲的资本,即使是最热的七月,平均温度也低于25℃,加上其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外界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四)后发优势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趋势,但是贵州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慢的。在2011年以前,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政府衡量政绩的指标不单单是G D P总量的增加,绿色G D P开始蔓延到人们的内心,贵阳市乃至贵州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速发展。2015年全国经济增长率为7.01%,贵阳市经济增长率为15.82%。近几年在全国经济明显放缓的情况下,贵阳市的经济仍然呈现两位数的高速发展,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五)政策优势

贵阳市出台了《贵阳市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按照“提高水平、服务全省、带动产业”的总体要求,从贵阳市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发展本市有效的政策措施,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完善旅游要素体系,全力打造贵阳旅游发展“升级版”,加快把贵阳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度假旅游城市、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二、贵阳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

旅游业是众多产业的集合,集“吃、住、行、游、购、娱”合六为一2体0的16产业年,第每一12方面期的下健旬康刊发展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时。就贵代阳(市总而第言,6在46吃的期方)面,没有自己的特色小吃和招牌菜,很T难i给m游e客s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住的方面,截至2015年底,贵阳市的星级宾馆共有64家,其中,一星级5家,二星级13家,三星级20家,四星级22家,五星级4家。其它还有条件参差不齐的招待所,旅游旺季时游客住宿困难,影响贵阳市的旅游形象;在行的方面,市区内交通拥堵,尤其是上班高峰期间,车辆严重缓行,游客进入景区的时间被无情的消磨,降低游客的体验感和兴奋感;在游的方面,游客只是单纯的看看风景,拍拍照,没有深入地挖掘游客的消费欲望;在购的方面,几乎没有景区为游客建立专门的购物场所,即使有购物的地方,也只是小商铺,很难引起游客的购物欲望;在娱的方面,贵阳市娱乐施设较少,不少景区连卡拉O K厅和棋牌室都没有,市区内的娱乐设施也只能为较少的一部分旅游消费者提供娱乐服务,无法满足大众的娱乐消费。所以,从整体来说,贵阳市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有待改善。

(二)景区从业人员素质低

在贵阳市景区从事服务的从业人员,多数文化程度较低,难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有些导游人员甚至会出现坑骗游客的现象,更为甚者,还会出现强买强卖的恶劣行为。景区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不是太好,损害了景区的整体形象。所以加快景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对贵阳市旅游业的发尤其重要。

(三)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品牌形象

贵阳市虽然是省会城市,但是知名度还不如省内的遵义市、安顺市,因为遵义有遵义会址,安顺有黄果树瀑布,由于宣传到位,在全国闻名遐迩。贵阳市虽然有高原明珠之称的红枫湖,也有六百多年历史的青岩古镇等等,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品牌形象,很难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所以,贵阳市要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特色名片,提高城市知名度。

(四)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贵阳市由于特殊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周边省会城市。经济是决定教育的核心动力,由于经济的落后导致教育的落后。贵阳市内目前有大学5所,属于“211工程”大学只有贵州大学,而且旅游专业教师缺乏,旅游专业方面的学生人数得不到改善,虽然近几年高校在扩招,但是也无法培养出满足旅游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便于培养出适合贵阳市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贵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贵阳虽然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其知名度远不及省内的遵义市和安顺市。究其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化,缺乏包装。因此,贵阳市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国内大媒体,提高贵阳市旅游产品在公众面前的曝光率。此外,还应该充分挖掘贵阳市的特色美食,以美食为切入点,大力宣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贵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外,贵阳有着很多历史文化遗址及名人故居,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强宣传,在各地召开旅游景点推介会,挖掘潜在消费者,努力提高景点的知名度;景区也可以考虑给学生特价,并且定期对学生实行免费开放。这样不仅可以争取年轻人这部分客源市场,增加今后的潜在需求,同时也起到了间接的宣传作用,扩大影响力。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贵阳市虽然可进入性很强,但是市内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不完善,连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地铁都没有。地铁是一个城市的标志,也金是最方融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地铁的有无直接影响N一O个.城1市2旅,2游01业6i的n发an展c。e现在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C但u是m贵u阳la市ti许ve多ty旅N游O景.区64的6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没有及时的进行转型,许多基础设施没有及时更新,智能化的配套设施还很欠缺,但是这些设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为了提高游客的体验满意度,需要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加快贵阳市的地铁建设以及景区的硬件配套设施建设。

(三)加大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虽然贵州省提出了人才兴省战略,但是由于旅游专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欠缺,以及专业教师的缺乏,导致旅游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人才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牵引力,贵阳市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专业人才。应建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专项基金,与高校合作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以政府为主导,定期举行国内外旅游人才的学术交流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向旅游大省的旅游专业人才学习,为旅游专业人才进行免费培训。总而言之,贵阳市应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培育符合新时期需要的旅游专门人才。

(四)加强旅游精品建设

贵阳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资源遍及全市,但是比较分散,没有拳头产品,也没有特色,知名度低。贵阳市辖六区三县一市,政府必须从其中选几个景区作为贵阳市的拳头产品,倾尽全市之力重点打造,深度包装和挖掘其内涵,因地制宜,将本地特色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应从游客的消费角度出发,研究游客的消费心理,以便于顺应游客日益变化的需求心理来加强旅游精品建设,这样才不会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使有限资金发挥巨大的作用。贵阳市必须加快本地区精品旅游建设,才能让“爽爽的贵阳”很快地走出去,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贵阳度假休闲旅游。

(五)加强省会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

贵阳市是处在喀斯特地貌的省会城市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其经济发展落后。相对于全国而言,贵阳市工业基础较薄弱,城市发展水平低,污染小,但是旅游业发展空间大。自从2010年以来,贵阳市G D P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呈两位数高速增长。由于国家政策的转变,不再一味的追求G D P的增长,国家提出了新的经济衡量指标,绿色G D P的提出对贵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无疑带来了新的经济动力。但是贵阳市的旅游业基础差,必须加强与周边省会城市的合作,借鉴周边省会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只有这样,贵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才能少走弯路,而且能更好地因地制宜发展,打造贵阳市特色旅游业,才能让“爽爽的贵阳”在游客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吸引更多的客源市场,形成品牌效应,增大市场竞争力。

摘要: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发展旅游业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品牌形象,景区从业人员素质低和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贵阳市应从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搞好旅游精品建设、加强省会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等几方面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贵阳市

注释

1数据来源:贵阳市统计年鉴(2015)

太极“互联网+旅游”从贵阳起步 篇3

2015年太极股份提出了“固根基、展两翼”的业务策略,其中“互联网+行业”是其中重要的一翼。“互联网+旅游”是太极股份在“互联网+”产业布局中的重要探索,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太极智慧旅游产业即将从贵阳正式起航,这也成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在贵州省的首笔投资。

太极智旅落户贵阳,将与贵阳实现战略协同,通过自身以及其后组建的智慧旅游产业开发公司、产业投资基金一起,与贵阳共同建设立足贵阳、服务贵州、辐射西南、领先全国的旅游大数据中心,并以智慧旅游为手段推动贵阳建设集散型休闲旅游中心城市。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胡爱民希望太极股份能在贵阳结合大数据产业发展,实现旅游大数据中心的发展目标,把智慧旅游的贵阳模式打造为标杆,在全国形成示范作用。

贵阳旅游业发展分析 篇4

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是以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调速不减势,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全面协调,必须把存量调整与增量做优结合起来,让经济发展动力从依靠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将是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贵阳旅游产业已成为贵阳经济增长点和服务业中较具活力、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但同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贵阳市旅游产业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贵阳旅游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窘境。在新常态背景下贵阳的旅游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转型升级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常态下贵阳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

贵阳市是贵州省最大的旅游集散地,具有功能较为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已经成为全省的旅游中心城市。境内风光秀丽、森林茂密、喀斯特地貌奇特、温泉星罗棋布,森林围绕,夏季旅游气候优越,形成了“爽爽的贵阳,避暑的天堂”的著名旅游品牌。同时,贵阳成功开发建设了一批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基本形成了以红色旅游、城市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和精品旅游区。全市基本形成了包括游、购、娱、食、住、行六大要素在内配套较为齐全的旅游产业体系。贵阳旅游业作为蓬勃发展的贵州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起步奠基阶段、成长壮大阶段性之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旅游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14年全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240.1万人次,同比增长20.2%;实现旅游总收入874.39亿元,同比增长20%。全市完成住宿业营业额45.24亿元,增速13.1%。2015年,贵阳市共有17个旅游景区纳入省“100个旅游景区天坑旅游景区2个项目作为2015年省100个旅游景区的后备景区,其中4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重点示范旅游景区。2015年省“100个旅游景区”贵阳项目计划投资35.2亿元,今年1-3月,17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88亿元,占省下达任务数的22.4%。旅游人次213.76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6亿元。然而同国内旅游大省、强省市相比,贵阳旅游产业的发展尚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政府主导行为过强、产品(线路)单调、地方特色不鲜明、开发层次肤浅、产业整合度低、产业竞争力不强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贵阳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实现贵阳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了。

二、新常态下贵阳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贵阳四周分布着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还有一大批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奇异神秘的民俗风情。此外,贵阳正在强力打造了“爽爽的贵阳”、“避暑之都”、“温泉之城”等城市旅游品牌已经成型,显示贵阳旅游转型的基础更加凸显。贵阳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贵阳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归纳如下:

第一、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转型升级的资源基础

贵阳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人文古迹、民族风情等各类旅游资源 兼具。贵阳丰富多彩的旅游特色有:

1、气候特色显著

贵阳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属黔中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约为15.3℃。一年之中,以七月气温最高,平均约为24℃,贵阳气候宜人生活,宜万物滋生发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堪为旅游度假、消暑避寒的好地方。

2、贵阳森林覆盖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最高

目前,贵阳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2.3%,新增城区绿地4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86平方米,森林公园的森林面积达620公顷,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被誉为贵阳的“城市之肺”。

3、喀斯特地貌特色

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贵阳属喀斯特发育典型地区,喀斯特地貌占全市面积的85%,“喀斯特生态博物馆”具有神秘旅游特色,对崇尚自然和生态的旅游者极具吸引力。

4、民族文化特色

贵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苗、布依、土家等3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5%。镇山、李村、杜寨、黑土等一批苗、布依少数民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族建筑、服饰、风俗、节庆活动等,民风古朴浓郁,风情丰富多彩,可进一步开发建设成为向海内外游客展示我市少数民族风情的游览点。

5、城中、城郊文化旅游产品特色

贵阳有著名古楼阁甲秀楼,历经贵阳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是贵阳历史的见证,也是贵阳发展文化史上的标志。另外,国家4A级旅游区黔灵公园是全国最大的市内森林公园,园内集山、林、泉、湖、洞、寺、动物于一体,清绝于世。在郊区,有红枫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红枫湖,水域面积达57平方公里,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山、水、洞、林齐全,为喀斯特地貌独有之景。

6、红色旅游产品特色

贵阳的红色旅游产品有:息烽集中营旧址,位于贵阳北郊66公里处,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开阳张学良将军幽禁地旧址和黔灵公园内张学良将军的幽禁地--麒麟洞等。第二、优越的区位和快捷的交通是转型升级的需求支撑

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常常成为游客衡量旅游产业所提供的旅游产品质量优劣的一个标准。贵阳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通讯枢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川黔、湘黔、黔桂、贵昆四条铁路交汇于贵阳;上海至云南瑞丽、重庆至广西北海两条国家高速公路干线穿越贵阳,与八条出境公路形成放射状公路网络;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和年吞吐量500万人次的4D级贵阳机场,形成了东西三横,南北三纵的立体交通网络。近年来,贵州大力推进交通建设,为全省后发赶超、跨越发展鼓足了后劲。2013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全省有68个县通高速公路,贵阳机场T2航站楼顺利建成投入运营,大幅提高运输保障能力,旅客吞吐量历史性突破1000万人次,跻身国内大型繁荣机场行列; 2014年底,贵广高铁全线开通。2015年6月,贵阳至长沙、上海、北京的高铁即将开通;2016年年底,贵阳至昆明的高铁即将开通;2017年年,贵阳至重庆开的高铁即将通,贵阳“高铁时代”脚步渐近。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常常成为游客衡量旅游产业所提供的旅游产品质量优劣的一个标准。在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变化而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贵阳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将为其 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条件。

第三、充满活力的市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资金保证

旅游业的发展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这不仅表现在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更表现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亦需要强大的资金保证。贵阳充满活力的省域经济为其旅游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民间资金基础雄厚,投资开发旅游的热情高涨,强大的民营经济和灵活的运作机制,加之卓有成效的大型旅游项目的对外招商引资活动,都为贵阳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第四、坚实而庞大的潜在客源——转型升级的市场保障

旅游产业是一个出售风景和服务的产业,客源市场对其产生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巨大而富有潜力的客源市场既是旅游产贵阳业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三、新常态下背景下贵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常态背景下贵阳的旅游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贵阳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贵阳旅游产业已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经济发展贵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同国内发达省份相比,旅游产贵阳业尚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认识上存在差距。对旅游业的战略性、带动性、配套性、唯一性和国际新的旅游理念还有认识不到位的地方。体制机制的灵活性上存在差距。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需进一步加强,调节、引导市场的作用发挥还有不到位的地方。环境营造和服务上存在差距。服务理念、工作作风、人才培育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旅游产品打造上存在差距。缺乏核心旅游产品,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延伸上存在差距。旅游商品研发、市场开拓、产业融合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归纳起来是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严重限制和影响了旅游产贵阳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四、新常态下背景下贵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旅游产业已经成长为贵阳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具有提升产业素质进而实现持续发展的优势。然而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严重制约着旅游产业的顺利转型升级。因此,我们必须探寻贵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1.提升产业素质,优化产业结构

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是整个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和核心,毕竟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旅游产业有众多的旅游企业和部门所组成。拓展旅游市场,既要根据旅游需求的变化准确定位,适时调整和提升市场营销策略,又要同时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构建结构合理、开发有序的客源市场体系。

贵阳旅游产业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挤压的结果,面对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贵阳旅游市场结构的转型升级应由优先发展入境旅游向以扩大内需为主,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共同发展方向调整,建立结构合理、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体系,奠定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升级的市场基础。

3.深化体制改革,构建旅游企业集团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产品的供给者,在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贵阳旅游企业结构的转型应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由政企合一、国有为主向政企脱钩、民营为主方向转变,走“产业集团、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旅游企业发展新格局。旅游企业要转变观念,健全现代旅游企业制度,通过改组、控股等形式组建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通过股份合作制、联合经营、网络化经营等形式壮大中小旅游企业的规模,实现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规模化、网络化。以点带面,纵横贯通,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4.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旅游精品

贵阳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要实现贵阳市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就必须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组合有序的系列化旅游精品。要围绕访古、生态、休闲、文化、领域,突出“教育、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主题,完善提升贵阳市,“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 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以“气候——避暑——产业”旅游为骨干的生态特色旅游精品体系。

5.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着力优化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一是强化人员培训。二是鼓励和引导旅行社设计、开发以及组织主题鲜明的贵阳特色旅游线路,按照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观光线路、统一服务收费的要求,打造贵阳旅游的全新服务品牌。三是完善服务标准。建立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贵阳旅游业发展分析 篇5

关键词: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贵阳

农家乐是20世纪80年代国内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 是在国家扶贫政策和市场供求关系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并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于一身。研究农家乐旅游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有积极作用。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 境内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 是多民族的聚居区, 有着丰富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带动下, 贵阳市的农家乐旅游发展迅速, 但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贵州旅游大发展的实际, 分析贵阳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提出促进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旨在为贵阳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走访旅游主管部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形式, 广泛收集了贵阳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相关信息资料。向游客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5份, 有效回收率达97.5%。为农家乐经营者发放问卷37份, 收回35份, 有效回收率为94.5%。通过对相关信息和资料的统计分析, 对贵阳市的农家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促进贵阳市郊的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 贵阳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

贵阳市农家乐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产品类型多、特色鲜明。在乡村旅游中农家乐旅游发展快速而良好。例如乌当区阿栗杨梅园有农家乐60余家;乌当区东风镇有农家乐103户;纸沟景区现有农家乐经营户28家;花溪区共有农家乐、农家山庄等400余家;开阳县有农家乐旅游示范户130余户;息烽县有农家乐11家, 乡村旅舍9家;修文县谷堡乡折溪村有农家乐17户。

贵阳市农家乐旅游带来了良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对提升贵阳市旅游业的竞争力, 缩小贵阳市区域经济差距等具有重要意义。据贵阳市旅游局统计, 2009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810万余人次, 乡村旅游收入为11.64亿元, 综合乡村旅游收入为23.7亿元, 占全市旅游收入的8.04%。贵阳市已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 乡村旅游接待点1530多家;共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456人, 间接就业人员49857人。贵阳市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交通运输、饮食、文化娱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3 贵阳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家乐旅游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现有的农家乐旅游分布乡镇杂乱, 模式雷同, 明显缺乏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农家乐缺乏对乡土特色、民俗风情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 竞争力不强。在调查中, 当问到经营者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时, 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对目前的状况比较满意, 未来没有过多的思考, 只有少数几个对现在日益增多的竞争者及单一的经营内容表示担忧, 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避免盲目上户, 同时对现有的农家乐进行系统的规划, 让农家乐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3.2 宣传力度不够, 行业整体缺乏营销

由于宣传促销意识的缺乏, 部分农家乐旅游经营村 (点) 很少或者从没进行过宣传促销, 往往是以“口口相传”这一初级的方式进行宣传, 导致这些农家乐旅游知名度低, 除当地城镇居民外, 其它游客对其不知晓。在我们访问的195名游客中, 通过朋友介绍方式选择此农家乐旅游村 (点) 的有146人, 占被访问者的74.87%;通过媒体宣传方式选择的仅有24人, 占12.30%;贵阳本地游客159名, 占被访问者81.54%;外地游客36名, 占被访问者的18.46%。同时, 大部分农家乐旅游经营没有具体明确的营销策略和计划, 即便是发展比较成熟的农家乐旅游经营在营销手段的运用上也比较单一, 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在我们走访调查的35个经营者中, 进行过一定形式宣传促销的仅有5家, 占被访问者的14.29%;有具体的营销目标和计划的仅有3家, 占被访问者的8.57%。

3.3 基础设施不完善

贵阳市农家乐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如图1, 图1表明, 大多数游客对农家乐的景点风光和乡村环境比较满意, 60%的游客对交通设施不满意, 46%的游客对卫生条件不满意, 55%的游客对住宿条件不满意。这是由于农家乐位于城郊, 交通不便利, 农家乐附近又没有明显的指示牌和标识, 给游客带来极大的不方便。农家乐住宿和饮食环境卫生、安全存在隐患, 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另外很多农家乐没有配套的消防设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家乐旅游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游客满意度不高, 不利于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

3.4 环保意识薄弱

农家乐旅游发展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 导致环境、水质的污染, 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 原有的乡村污染源如猪舍牛棚、粪坑、柴垛等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大量游客的进入还带来了污水、生活垃圾等新污染源, 加重了贵阳市农村的环境污染。由于环保意识薄弱, 游客和经营者都没重视在旅游过程中给乡村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 导致乡村环境日渐恶化, 给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3.5 经营管理水平低, 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农家乐旅游开办者大多是当地农民, 文化水平较低, 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 与专业人员的服务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而游客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娱乐的同时享受优质服务。这就导致经营者在经营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把握全局和谋求长远的发展, 各个区域的农家乐在管理上主要是农户凭主观意志在进行自我运作。这将影响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

4 促进贵阳市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

4.1 科学统筹规划, 合理有序开发

对全市范围的农家乐旅游村进行统筹规划, 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区域旅游总体发展情况和农家乐旅游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 使规划既切合当前实际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旅游项目坚决不允许开发;对己经开发不合格的项目, 要有计划、有步骤的予以关停。在此基础上, 依据各个乡村的开发条件与资源特色, 合理布局, 挖掘特色, 形成重点, 确立若干个具备一定资源条件和旅游业发展基础的农家乐旅游重点村作为农家乐旅游的示范点予以优化, 同时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 遏制农家乐旅游的盲目和无序开发。

4.2 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

成熟高效的旅游宣传和营销策略是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贵阳市有关部门应整合全市农家乐旅游村 (点) 的特色资源, 发挥集约化和一体化的优势, 对贵阳独特的“小气候、原生态、喀斯特、绿色餐”等特征进行集中宣传推介, 降低宣传和营销成本。采用多媒体同时投放和多媒体持续投放的“广告轰炸”策略, 以网络、电视、户外、报纸四大媒体为主要阵地, 策划主题鲜明的宣传片和创意新颖的平面广告, 进行强势宣传, 进一步提升贵阳市农家乐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接待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基本保障。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供电、排水、道路交通、卫生设施、垃圾处理、消防安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家乐经营者可与本地运输公司签订协议, 让游客来去农家乐随时有车接送, 方便游客。农家乐应在村口和路口处设立明显的标识牌, 让游客能轻松的找到农家乐, 树立农家乐优良的形象。

4.4 提高环保意识, 建设生态化农家乐旅游

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提高游客和经营者的环保意识, 使游客树立起节约、生态的观念。定期组织当地村民和志愿者对旅游村 (点) 周边环境进行清理, 及时将破坏生态环境的“垃圾”予以清除, 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提高经营者和旅客的环保意识, 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发展过程中对农家乐旅游环境的污染, 建设生态化农家乐旅游。

4.5 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提高农家乐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水平, 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对农家乐经营者定期组织培训, 让农家乐经营者学习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还应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 对大学生村官创办农家乐的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农家乐是一种特色旅游方式, 需要专业人员, 可以通过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 培养一大批从事农家乐旅游接待的专业人才。经营农户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诚实守信, 才能对游客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实现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娜娜.襄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农家乐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24 (7) :131-132.

[2]李叶妍.农家乐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农村经济, 2010 (7) :71-73.

[3]严宽荣, 张辉.九江市庐山区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6) :150-151.

[4]罗筑玲.贵阳发展研究[J].今日贵阳, 2009 (1) :263-266.

[5]高波.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区域经济, 2009 (7) :125-120.

浅析贵阳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篇6

关键词:会展业现状问题解决方案

一、贵阳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1政策性规章及管理体系

从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贵阳市政府在8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出台三个促进会展发展的重要文件,分别是:《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发展贵阳市会展业的意见》、《贵阳市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特别是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这是自1990年以来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省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成为贵阳市会展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2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会展业,支持办好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做大做强以“多彩贵州”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动漫等文化品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积极开展民族传统竞技活动和特色体育赛事。

2场馆建设及硬件条件

2008年底开工建设,2011年1月投入使用的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位于贵阳市经济开发新区观山湖区,该场馆总建筑面积为904万平方米,会展中心由600个标准展位组成,其中包括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国际展览中心和建筑面积达到65万平方米的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停车场建筑面积约2213万平方米,该场馆的建设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使其在建筑节能、生态环保等指标达到国家绿色生态标准和获得国际绿色生态评估认证。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西南地区规模做大、功能完备、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的会展综合区域,该场馆的投入使用为贵阳市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贵州省展览馆始建于1969年,集政治、经济、科技、温和和各类展览、展销及技贸洽谈中心,具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各种展台、展具、千人宴会厅、签约厅,占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二层中央为圆拱形厅,两侧为七个环形大展厅。

配合会展业的发展,贵阳市现有星级酒店80多家,经济型酒店140家,可提供床位月4万个。随着新城区的建设,连接新老城区的主干道路顺利完工,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3会展举办

截止到2012年底,貴阳市积极引进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等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展会,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243个,观展参会人数约347万人次,其中展览42场,展出面积近67万平方米;会议133余场,参会人数约3万人次;赛事31个,参赛及观赛人数约35万人次;文化节庆活动37个,参与人数约212万人次。

二、贵阳市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行业协会及会展公司实力

截止目前贵阳市未成立任何行业协会,贵阳市会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缺乏行业系统的自律,因此大多会展企业办展水平及服务水平不高,从而导致贵阳市会展企业综合水平得不到提高。

2整体办展水平

虽说目前贵阳市办展规模已在逐渐提高,但从整体办展情况来看,结合本省或本市特色举办的展会较少,还没有形成较多的品牌化展会,所举办的展会在全国的影响力也较小。

3展会现场管理

一个展会的成功举办除了展会的规模、成交额及参展人数等外,重要的还有展会期间现场的管理工作,从目前贵阳市展会现场管理情况来看,除了“酒博会”、“车展”等大型展会现场管理工作能有序有效进行外,其余一些中型或小型展会现场管理,如展会期间安保工作、清洁、秩序维护等子在展会期间很少甚至基本没有。

4专业人员紧缺

贵阳市在会展教育方面,仅有2所专科院校开设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在贵阳市现有从事会展业工作的人中,接受过系统会展专业培训的骨干人才甚少,尤其缺乏策划、营销、客户管理等高级人才,因此会展专业人才在教育结构和层次上的不合理状况以及数量上的匮乏,对贵阳市会展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严重制约。

三、解决办法

1政府应该加强行业自律,鼓励引导成立贵阳市行业协会,以形成行业协会的宣传、统计数据、评估展会质量、咨询、协调、监督、培训及仲裁的职能。

2贵阳市应结合2012年1月国务院颁发的2号文件要求,结合本省、本市的特色及实际情况,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主题突出、专业性强的品牌化展会。且政府应予以更大的支持。

3会展组织者经营理念应有所转变,除了策划、组织之外,在实施过程中更要加强对现场的管理组织,打造综合水平较高的展会。

4要高度重视贵阳市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展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会展培训,加大对会展专业人才的引进,调动会展企业的积极性,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从多方面解决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届贵商发展大会在贵阳召开 篇7

王志雄主席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全省上下齐心协力,不畏坚难,奋力攀登,取得了骄人成就。他指出,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的有效启动,贵州经济社会将进一步迎来创新转型发展的新机遇,这将为海内外企业家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常态,在贵州这片热土上所展现的,是新常态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探索。他希望广大企业家紧紧抓住贵州新一轮发展机遇,在贵州的跨越发展中实现企业的跨越和创新发展,在贵州的后发赶超中开创企业的美好前景,在贵州的扶贫攻坚同步小康进程中,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会议安排了五大新兴产业政商对话交流活动,与会嘉宾围绕“大数据、新电商、新贵州”、“大健康与贵州中医药发展”、“绿色、生态、安全—贵州山地高效农业的新地标”、“美丽乡村时代的贵州旅游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的贵州机遇”等主题与贵州省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交流。

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奥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汤亮以及来自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致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家代表等出席了会议。

近年来,上海市工商联积极组织企业家与贵州省开展互动交流,引导企业家赴贵州投资发展。今年,培训贵州工商联系统干部28人,组织5批共90位企业家赴贵参观考察,组织85家企业参加3次贵州来沪推介活动。据统计,2014-2015年,上海民营企业与贵州签订投资项目12项,均取得积极进展。统计显示,沪贵两地企业在“2015贵州走进上海以商招商推介会”上签约项目8项,投资总额达95亿元。

贵阳旅游业发展分析 篇8

一、贵阳市旅游市场现状

(一) 游客的基本构成

据贵阳市旅游统计资料显示, 贵阳市的主要游客是一些企事业单位人员、商务人员和政府机构人员等。年龄在35—49岁的占绝大多数, 其次是年龄在20—34岁的青年人, 而这一部分多以学生为主。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 大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他们是贵阳市目前旅游市场的主体。而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的仅占一少部分。

(二) 游客的旅游目的

贵阳市旅游客源的旅游目的大多以观光旅游和会议旅游为主, 据有关部门统计, 以商务旅游和观光旅游为目的占了总数的将近80%, 其他占很少的一部分。由此可知, 贵阳市旅游资源的总体开发不足, 除了需要吸引远距离客源地的游客外, 还要加强近距离的旅游客源市场开发。

(三) 游客景点选择与旅游消费构成分析

目前, 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是黔灵公园, 其次是青岩古镇。这表明厚重的人文底蕴是贵阳景点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贵阳市的游客在逐年增长, 但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消费结构比例不合理。购物、娱乐、休闲所占比例始终较低。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 贵阳市的旅游产品要加快转型升级, 以适应市场需求, 向满足人们更高要求的方向发展。

二、贵阳市旅游客源市场的定位和细分

根据贵阳已有的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和当前的旅游市场现状, 对贵阳市的旅游市场依据地理变量因素进行细分, 可以分为省外旅游市场、省内旅游市场和周边旅游市场。省外旅游市场主要以重庆、四川两省市为重点, 此区域主打“避暑之都”品牌, 针对这些地区游客来贵阳避暑的特点, 主要建设度假胜地。宣传口号也要依据避暑、宜居特点进行宣传。省内旅游市场主要以周边的市县为对象, 这一目标市场, 主要以贵阳市的景点为吸引力, 宣传贵阳市各景区景点的特点和看点, 定位应在参与性和观赏性旅游资源上。有关文化的景点不宜大力宣传, 因为省内少数民族文化大体相同, 对省内游客缺乏较强的吸引力。对于周边旅游市场, 主要以贵阳的各个区为重点, 这一目标市场的宣传, 要突出休闲度假和一日游的项目为主, 主打休闲品牌。如十里河滩可以组织单车越野赛, 青岩古镇周边发展农家乐“开心农场”等项目, 吸引周末度假和休闲人群。通过对贵阳市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和定位, 并加以合理的宣传和促销, 借助一些大型活动如少数民族运动会、旅游发展大会等的大力宣传, 从而扩大影响, 达到增加客源的目的。

三、贵阳市旅游市场营销制约因素及策略

(一) 制约贵阳市旅游营销的因素

1.缺少特色旅游产品和高口碑品牌

作为林城的贵阳市, 其旅游产品多种多样。有黔灵公园、花溪公园、青岩古镇、十里河滩等优秀旅游产品, 这些旅游资源中很多都可以深度开发, 从而形成高品质的旅游产品, 但由于没有品牌创新, 以至于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大多大同小异。没有形成特色和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例如像青岩古镇这样古镇类旅游产品, 只是机械地复制凤凰古镇、丽江古镇的商业街模式, 而没有突出自己的文化内涵, 形成独有的特色和品牌。

2.文化旅游资源多, 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贵阳市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但是随着旅游的深入人心, 经验型旅游者的增多, 需求变化较快。现今旅游者多数热衷于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 而贵阳市没有抓住此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发这类旅游产品。目前还是处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 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如何将此类人文旅游资源转化为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产品, 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开展策划营销工作, 吸引更多的周边及外地旅游者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城市整体形象有待提升

贵阳市虽然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旅游形象, 不断向全国文明旅游城市发展, 已有“国家森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但在贵州省的整体旅游形象“多彩贵州”的大前提下, 贵阳市只是打造“爽爽的贵阳, 避暑的天堂”旅游宣传口号, 而没有意识到对城市整体包装、推介和营销的重要性。以致于多数游客对贵阳市的整体了解较少, 旅游者除了公务旅游外, 其他人很少把贵阳作为旅游目的地。

(二) 贵阳市旅游营销策略

1.打造知名品牌, 推出特色旅游产品

贵阳市主要的旅游产品有天河潭、十里河滩、花溪公园、青岩古镇、黔灵公园等。但是这些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有的旅游景点还不被人们所了解。针对这一现象, 贵阳市应重点对景点进行重新定位和设计开发, 努力打造知名品牌, 带动贵阳市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针对宣传力度不够, 贵阳市旅游形象的创建应以深入人心为主题, 同时要加入创新因素。将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融合, 精心打造旅游形象。其形象的推广需要通过电影、音像制品、电视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贵阳市旅游产品的特点。在旅游形象市场的塑造中, 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 打造目的地形象系统、完整、良好的品牌, 提升城市的品味,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吸引游客选择贵阳市为旅游目的地。因此, 贵阳市城市旅游形象要在优秀旅游城市、“爽爽的贵阳, 避暑的天堂”等旅游形象的基础上推出具有贵阳特色的旅游产品, 提升贵阳市整体旅游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2.开发文化资源, 注重文化旅游创新

充分发掘旅游文化资源, 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如布依族的八音坐唱、侗族大歌、安顺地戏等, 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风俗设计包装成适合人们参与和充满生活情趣的旅游产品, 加强游客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互动, 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加鲜活, 更具有吸引力。

3.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在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贵州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旅游大省和旅游强省”, 在这个前提下, 贵阳市要在充分利用电视、广告和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同时, 有效利用网络等现代传媒, 扩大宣传范围, 让更多的人了解贵阳。

4.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贵阳市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要克服短期行为。制定科学的旅游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促进贵阳市旅游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永德, 陈晓磬, 周可华.长沙城市旅游营销的文化休闲视点[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2) .

[2]菲利普.科特勒, 约翰.T.保文, 詹姆斯.T.迈肯斯.旅游市场营销[M].谢彦军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办公室秘书人员工作总结优选下一篇:三年级作文:孙小圣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