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上学(精选13篇)
下午,我观看了学校组织的小电影《走路上学》,看完退场,我深有感触。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云南怒江峡谷地区地貌险峻,湍湍江水之上没有桥可通行,坐落在其中的几户山寨人家孩子只能靠自制滑轮溜索过江上学,走路上学这样如此简单的事在他们看来确是遥不可及的梦。
娜香和瓦娃这对情比金坚的姐弟就是这样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姐姐娜香溜索上学,弟弟瓦娃却因为不能有外出打工的父亲陪同溜索,无法上学,这对于聪慧过人对上学充满无限渴望的瓦娃来说,实在是再也等不及的大事。因此,瓦娃纯真的面庞上呈现着一片不属于孩子的忧伤。
这里的孩子要溜索上学,这里的孩子穿不起棉鞋,深圳来的支教女老师将一切看在眼里,为孩子们添置雨靴。怎奈姐弟情深,穿上红靴子的娜香多么希望不能上学的弟弟也能拥有一双新鞋,女老师再次伸出援手。
就在这小小的幸福来临的时刻,娜香为了挽救即将落水的那双弟弟的新鞋不幸落水……从此,瓦娃一言不发,直到峡谷通桥那一天,直到他可以走路上学那一天……
瓦娃是一个孤单的小孩,他的朋友只有娜香和一只叫做“明明”的小狗,他极度渴望上学,送姐姐上学,寄托他的渴望,这还不够,无惧危险与妈妈的责难,偷偷溜索去学校。娜香送给瓦娃老师教的手工品——一只纸风车,微风习习,风车飞转,瓦娃落寞的神情下流露着“上学真好”,向往与无奈交错矛盾,小小少年,平添许多愁与苦。
娜香不在后,瓦娃自此一言不发,用画画和纸风车怀念姐姐,忧伤变作忧郁,不可名状的孤独与悲伤,瓦娃只能在这样无法自拔的情绪中与时间对抗,可是,他只是个孩子,没有人不为此心碎心疼心伤!
《走路上学》,整个影片宛如一泓清泉,在这个商业电影明星大腕充斥的电影市场里,它是如此别致,带着小清新的独特魅力,用温情关怀的手法却探索出超越故事本身的更深层意义。
笔者曾经对所带的班级进行调查:每天坐私家车上学的有42%, 坐公交车的占30%, 骑车上学的占20%, 父母带孩子步行上学的只占8%。再翻开学生通讯地址看看, 大多数学生属于就近入学。就是住在离学校仅300多米的小区, 家长也是开车或骑车 (电动车、自行车) 送学生上学。当然很多情况下是家长把孩子匆忙送到学校, 再赶去上班。
记得自己上小学时是走路去上学。再大些, 上初中了, 也要走半个小时的路程, 同学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上师范时, 从家到校40多里的路程也是骑自行车去上学的。那个年代交通条件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 公交也没有这么便利, 1个多小时的单线路程却乐此不疲。现在回想起来, 那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啊!
再看看现在的学生, 不仅是幼儿园、小学车接车送, 有的学生甚至到了高中也是家长天天接送。家长良苦用心无可厚非, 殊不知步行上学的好处也是很多的。
首先, 学生走路上学有助于锻炼身体。“每天锻炼一小时, 幸福生活一辈子”, 这句话很有道理。现在, 生活条件好了, 学生体重、身高都增加了, 可同时由于缺乏体育锻炼, 课业负担又过重, 校园里的“小胖墩”、“近视眼”也越来也多了。作为家长不妨带着孩子一起走路上学, 锻炼锻炼身体。上学、放学的时间何尝不是一个锻炼的最好时间呢?
其次, 家长陪孩子走路上学可以培养感情, 增进亲子关系。现在家长和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 物质上的富裕取代不了学生情感上的荒漠。近年来, 学生中一些极端事件频发, 究其原因, 多是因家长与孩子间缺乏交流、沟通而引发的社会悲剧。有媒体曾对一所小学进行过调查, 小学阶段学生每天和父亲交流在半个小时以上的仅占21%, 一天内有高达25%的学生不曾和父亲说话, 说话时间在15分钟内的占47%, 还有7%的学生一周内都见不到父亲。找个时间陪同孩子走路上学, 在路上可以与孩子亲密交谈, 新闻、学习、体育、健康、生活……谈天说地, 其乐融融, 这不正是我们家长所追求和向往的吗?
再次, 学生走路上学, 学习效率高。根据英国的调查显示, 走路上学的儿童, 早上能立即进入学习状态, 走路上学时也可以背背书, 温习温习知识。另外, 走路上学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开阔视野, 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当然, 长期坚持走路上学, 还能增强学生的独立性, 锻炼学生的毅力, 培养学生的耐心。美国一所大学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 研究发现让孩子步行上学还有助缓解学习压力。研究人员指出, 当面对压力时, 心率及血压变化后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 会增加孩子今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学生上学走路益处多多, 这不正是我们家长所追求和向往的吗?
早在2003年, 全球已经有29个国家, 超过300万学生参加走路上学活动。2006年, 为节约能源, 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 台北市教育局在全市举办“国际无车日, 走路上学周”活动。此项活动常年开展, 全市超万名学生把走路上学当成了乐趣。2010年, 美国也开始倡导孩子走路上学, 并将每年10月定为“国际走路上学月”。走路上学, 已不仅仅为了环保, 走路上学更是为了强身健体。走路上学, 理应成为一种追求, 一种时尚!
2010年10月22日至31日,每年一度的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将如期举办。海推公司选送的电影《走路上学》入围电影节评委会竞赛单元,将于电影节期间角逐相应奖项。该片由深圳市新经典广告制片公司领衔拍摄,讲述了怒江边上的孩子们每天依靠一根尼龙绳、一个自制的挂轮,从200米的钢索上滑过日夜奔腾的怒江,去对面学校学习的故事。影片曾荣获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第13届“华表奖”优秀少儿影片奖等多个奖项。
据海推公司介绍,大约60%该电影节放映的儿童影片在电影节之后能够进入全美音像制品零售和租赁巨擘Blockbuster的营销网络。
第二届“澳门国际电影节”12月举行
第二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暨“澳门国际电影电视节目及设备展览会”将于2010年12月5日-7日于澳门举办。去年,澳门首次举办国际性质的电影节,成为澳门文化艺术界最瞩目的盛事,也是对澳门回归十周年的献礼。今年,电影节将汲取经验,再次将世界各地优秀影片汇聚到澳门这个多元文化交汇之地。不同于去年单纯的展映和市场交易,本次电影节期间将举办《华语电影的国际空间展望》和《新平台 新起点 新融和》等相关论坛,以促进国际电影行业间的交流。
受澳门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委托,海推公司协助组委会招募“国际电影电视节目及设备展览会”——“中国电影展馆”参展公司。同时,选送了《寻找刘三姐》《北京草原》《天山人》《浪漫的心》等影片参加本届电影节。
“华影在线”将在欧美举办虚拟电影周
“华影在线”(www.chinesefilms.cn)网站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合办的中国电影外宣英文网站。据悉,该网站将于2010年底前在北欧、北美和意大利举办三次网上中国电影周,采a取互联网播放、图片介绍等方式向这些特定地区的受众推介中国电影。
2010年网上电影周选择的影片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关怀,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电影科技和文化魅力。为此,“华影在线”与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合作,共同为电影周甄选影片。海推公司从众多签约影片中选出了《寻找刘三姐》《蓝色骑士》和《八月一日》等多部有特色的国产影片提供给电影周活动。
《钢的琴》多伦多全球首映
第35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已于9月9日正式开启大幕。国产温情喜剧电影《钢的琴》获邀参展,期间举办了该片的首次公映。
电影《钢的琴》由执导过《我的野蛮女友》的韩国导演郭在容担任监制,由凭借电影《耳朵大有福》崭露头脚的新锐导演张猛执导,汇聚了王千源、秦海璐、张新英(韩国)多位亚洲明星。此次作为为数不多的代表内地参展的电影,《钢的琴》广受关注。
在多伦多的首映获得满堂彩的喜人反响,为接下来《钢的琴》在各大电影节的诸多亮相奠定了更高的口碑基础。而在加拿大著名的影评人网站“Kiva Microfinance”上,影片更是被国外20多位专业影评人评为“A-”的绝对高分,成为本届多伦多电影节中不可多得的优秀电影之一。据悉,今年共有51部来自全球各大影展的佳片将在多伦多集中放映,其中大部分电影是北美地区首映,其中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影片有《钢的琴》和《唐山大地震》等5部。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走路上学是一种负担;而对于怒江边上的孩子们来说,走路上学竟然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城市里的孩子每天上下学需要车接车送;而怒江边上的孩子,他们的交通工具就是溜索——因为没有路也没有桥。
娜香的弟弟叫瓦娃,他们是一对好姐弟。娜香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溜索上学。弟弟瓦娃也想上学,可是阿妈说只有等在城里打工的阿爸回来后才能让他去上学。三年前阿妈溜索差点掉进滚滚江水中,心有余悸,所以她一辈子都不想让瓦娃去溜索。聪明的瓦娃不想一个人呆在家中,于是他偷偷溜索去上学,趴在窗户上学知识,正好碰见城里来的老师。女老师看见孩子们在寒冷的天气里赤脚穿着拖鞋,决定给孩子们量脚订做雨鞋。孩子们拿到雨鞋心里不亦乐乎。懂事的姐姐把雨鞋让给了弟弟。弟弟看见别人都穿新鞋,姐姐却没有。“别人都有新鞋,俺姐不能没有。”瓦娃边说边给姐姐穿上了新鞋。女老师了解到情况后也给瓦娃买了一双新鞋。娜香高兴地把鞋放进书包里,可是就在放学途中,就因为鞋快掉了,娜香去够鞋时,绳子断了,娜香掉进了滔滔江水中。
《走路上学》观后感1
《走路上学》是一部很感人的电影。它讲的是:在一间破旧的稻草屋里,生活着一个姐姐和她的弟弟,还有她们的阿爸、阿妈、老奶奶。姐姐每天上学,都会溜一根很长、但又生锈的粗铁索过去,她为什么不走正面的路呢?原来,这铁索下是一条很长、很宽,水很深的大江。姐姐每次都会开心地上学,开心地回家,开心地给家人讲学校的知识。
可是,有一天,姐姐遭遇了不幸。那天,姐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进了小店,买了一袋盐,回头想走的时候,她发现了一双好看的鞋子,便想把它买下来,给弟弟穿。可是钱不够,这时,她学校的聂老师走了过来,将这双鞋子买下送给了姐姐,说:“快把这鞋拿回家,给你弟弟吧!”姐姐谢过老师,急忙赶回家去。她走到铁索旁,将钩子钩在了铁索上,把绳子绑紧,就滑了出去,就在这时悲剧发生了。给弟弟新买的鞋子从背包里掉了出来,姐姐 一急,伸出双手去救鞋,不幸的是那钩子却脱了出来,姐姐从铁索上直往下掉,直听“扑通”一声,姐姐掉入了滚滚的江水之中......
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因为,姐姐为了抢救弟弟的鞋子,竟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可见他们姐弟俩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啊!
《走路上学》观后感2
今天,我们一家人一起观看了一部电影一一《走路上学》,看完之后,我从中深受启发。
故事主要内容讲了一个叫娜香的女孩和她的弟弟瓦娃的故事。主人公住在离城市很遥远的峡谷里,峪谷间有一条很宽很长的江,为了上学,和学校一江相隔的孩子们必须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溜索上学。溜索十分危险,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从百米高空掉下去,所以她们每天都十分的小心。可是,悲剧还是发生了,娜香的新老师给瓦娃买了双鞋,在娜香带回家的路上发生意外溜索断裂,娜香从溜索上掉落而死。
六个月后,江上的桥建好了。可是娜香却不在了,那走路上学的诺言呢?它还在,只不过,只有瓦娃一个人罢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热泪盈眶,我太惭愧了,比起他们,我们简直活在天堂。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上学,而我们每天爸爸妈妈开着轿车、电瓶车把我们安安全全的送到学校。他们家里有一双冬天的鞋子,就开心的不得了,可我们有许多鞋子了,还不知足,又买新的。我从中感悟到了,峡谷里的孩子在这么苦的条件下都好好学习,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呢!
听说,这部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我推荐大家观看这部电影,看完它,你一定会深有感悟。
《走路上学》观后感3
凡是不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你不和比你惨的人比较,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刚刚看完了《走路上学》这部电影,为怒江上的山区里的孩子而感动,他们虽然物资匮乏,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很充裕,他们渴望上学,为了上学,冒着生命危险,每日溜索过江去上学,他们即便是冬天,也穿着凉拖鞋。
波涛汹涌的怒江之上,渴望学习,走出家门的孩子,每日溜索过江去上学,他们渴望早日建桥过桥走路上学。
和他们比我们幸福多了,有吃有喝,还总是比吃比喝比玩的,相较于他们我们是不缺物资的,我们缺的是充盈的精神世界去支撑我们乐观积极地生活。
物质匮乏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匮乏。精神匮乏的人你给他再多的物质,他也感受不到快乐,或者说很难感受到快乐。
当下的我就是这样,我和很多人一样,追逐名利,或者说我追逐的只是名。
我们讨厌学习,不想去和别人去竞争,去抢夺有限的资源。
本质上,我追逐的是快乐,但遗憾的是我用错了方式,我把我所有的钱用来打扮自己,让自己变美、用来和别人进行虚假的交流,我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我的问题,让我自己从思想上充盈,让我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坦白说从高三开始到现在,我一直都活在痛苦中,我感受不到快乐,我很痛苦,我折腾自己,折腾家人始终得不到,我想要的。
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单纯的,只是希望我能够快乐。
我不想成为优秀的人,我只想做一个充实、快乐的人。
《走路上学》观后感4
今天我们在小桔灯看了一个印象深刻的电影,居住于怒江之上的娜香每天都会滑索去上学,对面的知识天堂自然也成了弟弟瓦娃的向往。
有一天,他耐不住好奇心,便随姐姐去了学校,遇见了新老师。她在家访时,送了他们一双红雨鞋,心系弟弟的娜香不忍心让弟弟受苦,去小卖部问鞋价,遇见了老师。老师买下了鞋,并嘱托她带给弟弟,心急的娜香滑了回家,弟弟的新鞋却在半路落下,她两手去抓,滑索不稳,跌了下去。从此以后,弟弟患上了自闭症。老师周末来补习,看到了他因思念姐姐画的画,恍然大悟。六个月后,新桥建成,姐姐走路上学的梦想实现了。弟弟也恢复正常,上了学。
故事不复杂,却是引人深思。娜香与瓦娃不顾危险,为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知识踏上了滑索,娜香为弟弟的鞋不慎殒命,都含有生命的哲理,在穷苦山区一带的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但对知识很执着,对文化很渴望,高楼大厦之中的孩子们,饮玉琼着锦袍,但对智慧很不屑,对才能很轻蔑,两方天地,天差地别,又缘何?
不到失去的时刻是不会感到珍惜的。城里孩子有条件,知识可有可无,乡下孩子没条件,知识弥足珍贵。
所以,东西不要失去拥有它的条件之后痛哭流涕,因为已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你得在万事俱备时接纳它,锦上添花,而不是让它成为附属品。
《走路上学》观后感5
周末,我和妈妈一起看了一部教育电影,它的名字叫《走路上学》。里面说的是主人公瓦娃和他姐姐娜美,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贫困山区生活。
娜美每天上、下学,都要从湍急的河水上面滑索回家,那是非常危险的。之后,来了一位深圳的自愿者,她是老师,教山区的`孩子们读书。同学们在冬天里没有鞋子穿,只有穿拖鞋。老师发现后,将朋友们捐助的第一批货物——鞋子、袜子和书包发给大家,每人一件物品。看到瓦娃那么羡慕,娜美非常想给瓦娃买一双鞋子,但要16。5元,于是老师送给瓦娃,娜美很开心,滑索回家了。中途鞋子掉出了一半,娜美想去抓住鞋子,可是滑索松了,娜美掉进河里淹死了……政府为了能让孩子们走路上学,就修了一座桥,实现了瓦娃和大家盼望已久的梦想——走路上学。
我觉得:他们很可怜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的去上学他们的学校很小没有足球场没有电脑。 而且他们家里也很平困没有电脑没有想我们有美丽的教室又有美丽老师,而我每天5分钟就到学校了。
当瓦娃看到姐姐的同学都穿上老师给的新鞋,而他的姐姐还穿这一双拖鞋的时候,瓦娃给姐姐穿上老师给的新鞋。
瓦娃是多么又爱心,他是那么关心他姐姐,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走路上学》观后感6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走路上学》。从一开始的哈哈大笑,到中间的沉默不语,到最后的潸然泪下,这部电影带给我许多感触。
娜香和瓦娃是一对姐弟,生活在有山有水的大峡谷。那里的生活条件很差,走山路需要好几个小时,于是他们在两端的山头之间架起了溜索。过江的人靠一根绳子,一条铁索,从空中穿过波涛汹涌的大怒江。上三年级的娜香每天都要溜索去上学,悲剧发生了。城里来的聂老师送了瓦娃一双鞋子,让娜香带回去,可就在溜索过程中,鞋子不慎从包里掉落江中,娜香不顾危险想去抓,就在这一刻,绳子脱落,娜香坠入了江中。还记得她走前的一句“阿妈,我走了……”,可是,这一句话竟成了永别,娜香灿烂的回眸一笑永远成了家人的回忆。
山里的孩子一年四季只能穿拖鞋,寒风刺骨的冬天,他们忍着寒冷跋山涉水,却轻飘飘地丢下一句:“不冷!习惯了。”印象最深的是聂老师给孩子们测量脚长的情景:16个孩子一齐坐在教室门口的台阶上,大声背诵着乘法口诀,阳光沐浴着他们的笑脸。聂老师笑着帮每个人都量了脚的长度……聂老师的善心令人动容。如果每个人在享受着幸福时,还能感受到别人的不幸,我们的心也会悄悄被温暖。
那条上学路上,有太多的温情,像水滴一样在我的心中化开。
《走路上学》观后感7
昨天,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部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我感触很深。
本片主要写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少数民族孩子瓦娃和娜香姐弟俩为了上学只得溜索过江,冒着随时都有可能掉到江里的危险去读书的故事。
影片后面部分,姐姐娜香在商店里为弟弟看中了一双鞋子,却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最后,从城里来的聂老师为她付了钱,娜香给老师道谢后,便溜索回家,但是在溜索途中鞋子从包里掉出来,娜香想去把它重新塞回包里,谁知,绳子突然断了,娜香不幸坠入翻腾的怒江,小小身躯被汹涌的江水瞬间吞没!在此之前,娜香的妈妈也在过江途中遇到过危险,在妈妈的心里留下了阴影,所以妈妈一直不让娜香弟弟去上学,弟弟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很想去读书,但姐姐发生意外后,使弟弟一度抑郁,后来在聂老师的开导和劝说下,妈妈才同意弟弟去上学。
那些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与我们这些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的生活学习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在那么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下,他们还想法去上学读书,而我们每天走着宽敞的马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学放学还有父母接送,条件不知要比他们好多少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走路上学》观后感8
在前几天,我观看了电影《走路上学》。
这部电影讲述了生活在小山村里的孩子瓦娃和娜香的故事。因为在山村里,非常贫穷,孩子们每天只能溜滑索到对面的山岭里去上学。瓦娃因为渴望上学但无法经过许可去上学而偷偷地在每一天溜索过去学校。但是最终被学校老师发现而被训斥。姐姐娜香为了安慰他,想送他一双鞋。可是因为贫穷而不能买。这时城市里的老师得知并买下这双鞋叫她带给瓦娃。可是在溜索途中一场意外,娜香丧失了生命。这反映了山区贫困而带来的极大的安全隐患。
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开车上学是家常菜。即使走路上学,也并不困难。而山区里的孩子们呢?他们却渴望着走路上学。
能走路上学,是他们的一种想象,更是一种愿望。一座桥,能让他们避免山路和溜索;同时在我们城市孩子眼里平平常常的在一座桥上走去上学,在山区孩子的眼里,甚至是一种享受般的快乐。
通过影片,我真正感受到了山区孩子说不清的痛苦。而生活在城市中的某些孩子,却身在福中不知福。
他们上学,穿的都是拖鞋,甚至有些光着脚。在寒冷的冬天,很容易被冻伤。一旦被冻伤,在山区的医疗水平很难医愈。一旦他们失去了双脚,在山区中的生活可能会失去一切意义。相比我们,他们就像是生活在灾难中啊!!!
《走路上学》以后期的凄惨场面向我们展出了山区孩子的痛苦,使我们感受到——他们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多么痛苦!
但是我们可以献出一份爱心,尽力帮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走路上学》观后感9
9月18日上午9点钟,我和妈妈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一部名叫:《走路上学》的影片。
它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伊娃和他姐姐娜美,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贫困山区生活。娜美每天上、下学,都要从急匆匆的河水上面滑索回家,那是非常危险的。之后,来了一位深圳的自愿者,她是老师,教山区的孩子们读书。同学们在冬天里没有鞋子穿,就穿拖鞋,老师发现后,将朋友们捐助的第一批货物——鞋子、袜子和书包,便发给大家每人一件物品。看到伊娃那么羡慕,娜美非常想给伊娃买一双鞋子,但要16.5元,于是老师送给伊娃,娜美很开心,滑索回家了。中途鞋子掉出了一半,娜美想去救鞋子,可是滑索松了,娜美掉进河里摔死了……政府为了能让孩子们走路上学,就修了一座桥,实现了伊娃和大家盼望已久的梦想——走路上学。
我觉得,他们虽然是贫困山区的孩子,但是他们的有着远大的理想,等待着被实现;他们非常懂得珍惜,只要机会在面前他们就不会放弃;他们非常的聪明,当天学习的内容有些听几遍就记下来了;他们非常的勇敢,在寒冷的冬天里能忍受寒冷穿拖鞋来上课;他们非常的……他们有着说不完的优点,虽然非常的贫穷,可是他们能坚持下来,说明他们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在此我呼吁大家:快快伸出援助之手,帮帮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吧!要像老师一样去亲身体验一下他们生活的艰难。
《走路上学》观后感10
昨天,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一部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我感触很深。
本片主要写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少数民族孩子瓦娃和娜香姐弟俩为了上学只得溜索过江,冒着随时都有可能掉到江里的危险去读书的故事。
影片后面部分,姐姐娜香在商店里为弟弟看中了一双鞋子,却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比较后,从城里来的聂老师为她付了钱,娜香给老师道谢后,便溜索回家,但是在溜索途中鞋子从包里掉出来,娜香想去把它重新塞回包里,谁知,绳子突然断了,娜香不幸坠入翻腾的怒江,小小身躯被汹涌的江水瞬间吞没!在此之前,娜香的妈妈也在过江途中遇到过危险,在妈妈的心里留下了阴影,所以妈妈一直不让娜香弟弟去上学,弟弟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很想去读书,但姐姐发生意外后,使弟弟一度抑郁,后来在聂老师的开导和劝说下,妈妈才同意弟弟去上学。
那些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与我们这些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的生活学习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在那么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下,他们还想法去上学读书,而我们每天走着宽敞的马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学放学还有父母接送,条件不知要比他们好多少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走路上学》观后感11
“阿妈,我走了!”带着口音、嘹亮的声音在幽静的大山回荡。电影的开头,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正溜索向对面的江岸滑去,那鼓鼓的花书包很醒目。直到看完电影,我才理解了“走路上学”的意思。
影片讲述了娜香(开头出现的女孩)与弟弟瓦娃的故事,姐姐每天溜索去上学,母亲却担心瓦娃的安危,不让他念书。这个小男孩对学习的渴望让我印象深刻,他不顾妈妈的命令曾偷偷溜索去学校,趴在栏杆外偷看。
“瓦娃,我等会给你一个惊喜。”姐姐拿出一个风车,自豪地说:“这个叫风车,我们学校手工课上做的。”瓦娃眼中透出光芒,目不转睛地盯着姐姐手中的风车,感叹:“阿姐,学习真好,有朋友,有玩具,你看我除了你,就明明(小狗)一个朋友!”边说,边追着姐姐要风车,一不小心摔倒,把风车压坏了。夜里,瓦娃拿着压坏的风车,渐渐入睡。
没过多久,他自己就做了一个新风车。他体验着学习的快乐,似乎又多了更大的渴望。走路上学,这条路对他来说不仅能让他渡过波涛汹涌的怒江,更是一条通向学习、通向快乐、通向外面世界的路。
《走路上学》观后感12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走路上学》的电影,这是一部公益电影,非常感人。
《走路上学》中有三位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别是:姐姐-娜香,弟弟-瓦娃和聂老师。特别是姐姐娜香,她为了聂老师给弟弟买的鞋子,掉下了怒江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对于娜香的牺牲,全部人都很难过,特别是聂老师。聂老师是从大城市来实习的。她看见学生们光着脚丫,她就给他们量脚,去买鞋给他们穿。她来学校第一个看到的就是瓦娃,他是娜香的弟弟,因为他想上学,所以偷偷溜索过怒江,来到姐姐-娜香的学校,他趴在窗外看姐姐上课,后来被聂老师发现后就逃跑了。后来因为姐姐的不幸去世,弟弟-瓦娃得了压抑症……再后来,经过聂老师开导瓦娃的妈妈,他终于上了学。为什么瓦娃的妈妈不让他上学呢?原来是这样的:三年前,瓦娃的妈妈溜索,差点跌下怒江,以后再也不敢溜索……要过对岸买东西,都叫娜香去买,后来拆了溜索用的绳子,建了桥,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会掉下怒江了。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知道幸福是来之不易啊!我要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另外,我计划将积攒的压岁钱一半用来买学习用品,另一半捐给贫穷山区的小朋友们!
《走路上学》观后感13
星期五,老师组织我们去看电影,影片名字叫《走路上学》。看完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从前有两姐弟,姐姐叫娜香,弟弟叫瓦娃。姐姐每天穿着拖鞋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或者溜绳索。其实弟弟也很想上学,溜一下绳索。可是瓦娃妈妈曾经说过:“你太小了,不能溜绳索。”“为什么”瓦娃说道,“因为你姐姐要上学。”瓦娃就是不听,他偷偷跑去看姐姐学校。瓦娃觉得学校里的学生很快乐,他们有的打篮球、有的跑步、有的踢毽子……瓦娃看呆了,又乖乖的走了。
有一次学校来了新老师,姓聂,她很善良。看见学校里的小朋友都穿着拖鞋,聂老师很担心,于是就一个个的量尺寸,给每人都做了一双靴子。可是只有娜香有靴子,瓦娃也想要。瓦娃说:“要是把靴子给我,我就不用溜绳索了。”娜香把靴子给了弟弟,瓦娃高兴的晚上睡觉都紧紧的抱着。
第二天早晨,瓦娃看见别的小朋友都穿上了靴子,只有娜香没穿,就把靴子递给了姐姐。穿之前,瓦娃用袖子擦了擦姐姐的脚,将靴子套上去。娜香放学后拿着钱帮妈妈买盐。她在商店里看到了一双靴子跟弟弟的脚很合适,又看了看手中的钱,失望地走开了。这时,聂老师来了。聂老师把鞋子买了下来,递给了娜香。可是,娜香溜绳索的时候不小心把靴子掉入了水中。她急忙伸手去捡靴子,不小心和靴子一起掉进了水中……
看到这里,我被娜香深深的感动了。
《走路上学》观后感14
我觉得她(他)们那儿很穷,而且那个小女孩很乖,但是她却在江河中而死亡,接下来我把她的经历告诉你们吧!
她的妈妈对她很好,可是,她的妈妈对她的弟弟很凶,可是,他妈妈其实很爱他的,那个小女孩叫娜香,小男孩叫瓦娃。
有一次,娜香把在手功课上学到的风车带给了瓦娃,瓦娃很想要玩儿,娜香就说:“你追到我,我就给你玩。”瓦娃追到以后,娜香借给他玩了,可是,瓦娃把风车给弄会了,娜香并没有怪他。
还有一次,娜香她们班来了一位实习的教师,是位女的,她看这里连个桥都没有,就让政府给这里建个桥,有两次瓦娃去娜香的学校看他的姐姐,都被新来的老师发现了,瓦娃来的原因是他想陪一个风车给他的姐姐,新来的老师去娜香家家访了,她认出了瓦娃,还说了出来,瓦娃他妈听后拿起扫帚就是一顿打,幸好有人保护瓦娃,不然可能会被打的落花流血的。
有一次,娜香去买盐的时候看到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一问老板,需要十六块五,她说了声谢谢后,刚出门,就看见新来的老师,老师去买了这双鞋,给了娜香后说:“这双就送给你弟弟吧,然后娜香把鞋子放进带子后,就拿起绳子滑索了,到了一半后鞋子快掉了,娜香去拿,突然,绳子断了,娜香就这样活活生生的死了,六个月之后,桥终于建好了。
这真是一个悲惨的结局呀!
《走路上学》观后感15
学校
上学。因为瓦娃还小,所以他妈妈不放心他独自溜铁索过大江去上课,太危险了!他便自己偷偷溜铁索到学校的窗户外看小朋友读书。他妈妈知道后很生气,要打他,但他仍然渴望上学。
有一天,瓦娃的姐姐把老师送给瓦娃的鞋子带回家,而她自己却在溜铁索时不慎将鞋子掉落了江,她就想赶紧拽住鞋子而松开了拉铁索的手,结果掉下江去了,被无情的江水淹没了。瓦娃和他妈妈失去了亲人后非常的悲痛。
为了山区的孩子能安全读书,乡书记、校长和新来的老师四处奔走,向社会各界人士呼吁捐款
建桥、挽救山区失学儿童,终于建成了一座大桥。从此,这里山区的孩子们可以安全地过桥上学了,瓦娃盼望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昨天下午学生军训完,给孩子们买了雪糕,作为奖励陪着他们观看了一部电影《走路上学》,今天写一下观后感。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小姑娘娜香为了保护弟弟的新鞋,在翻身去抓鞋的时候,娜香被那来势凶猛的怒江给吞噬了。从此,离开了人世。
看到这里时我的心不禁颤了一下,泪水不断的涌出,是的,对于我们来讲一双鞋子并不稀奇,但对于山区的穷孩子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因为他们无论是春夏秋冬,脚上永远是那双破旧的凉鞋,当从深圳来支教的聂老师问校长:“孩子不冷吗”,校长回答说:“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时值冬天,聂老师却发现孩子们都穿着拖鞋甚至光着脚上课,课堂上满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是一片欢歌笑语。聂老师为孩子们的脚细心地量了尺寸,给每个孩子都买了双雨鞋。当聂老师为孩子们募捐到新鞋的时候,孩子们如珍宝,娜香就是为了这双来之不易的新鞋而献出生命。
看到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我的内心被震撼着,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不愁吃、不愁穿。有时走一点路也不想,打车上学,甚至父母煮的饭菜、买的衣服、鞋等不称心,还责问父母不会买东西,强烈要求在买,山区里的孩子们没天天不亮就走路上学,而且溜索很危险,常年是那两件洗的发白的衣服和四季不变的凉鞋,与他们相比之下,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但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吃要好的、要穿名牌、要喝饮料、住要高档,不比学习,而讲物质,不讲节约、而讲奢侈。
同学们,我们要学习山区里的孩子,要学习山区孩子们那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学习山区孩子那团结和睦的风格。
我们不但要向他们学习,更需要一颗温暖的爱心,去帮助他们,让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幸福快乐的成长。现在,我也呼吁大家伸出你们援助的手,去帮助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孩子。
不是有这样一句歌词:“只要大家都献出一点爱心,世界的明天会更美好。”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少买一件名牌衣服,少喝一瓶饮料,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头微微一震,不由得羞愧起来。现在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却不懂得珍惜,电影里的小男孩和他的姐姐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滑溜索上学,而我们远的坐车,近的走路,还要什么有什么,都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条件,而且也不想上学。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走路健身对人体产生的生理效应以及走路健身的方法。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 查阅了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等等国内核心期刊以及相关国外相关文献。1.2.2逻辑分析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分析方法整理所收集的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提炼。
2 走路的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身体练习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 是构成运动量的因素之一。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的角度来讲, 训练效果来自于对训练刺激的适应。走路的运动强度到底有多大呢?许多专家、学者都建议大众走路健身, 但许多人对走路健身还存在许多迷惑, 如不知道多大的运动强度才能对身体产生良好的刺激, 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一般用来评量运动强度的生理指标, 包括心跳率、换气量、摄氧量、血乳酸甚至消耗热量等。表1是不同走路速度的心跳率与摄氧量 (受试者男性, 年龄26岁) 。表1里, 时速2至4千米的走路非常慢, 心跳率适度的上升, 摄氧量上升2至3倍。时速5千米时, 心跳率122次, 摄氧量是安静值的4倍。由表1中, 从生理学的角度上看, 走路训练的速度应该介在4至6千米之间。如果走路也纯粹地看成运动, 4至6千米时速, 仍算是“小”的运动强度。不过, 走路是应该与其他运动同样来看, 或者把它另眼看待, 可能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3 走路健身的适宜强度
美国运动医学会对一般健康成人运动训练处方的建议, 是每一个人运动时, 强度在最大运动心跳率60%至90%之间。如果采用推荐心跳率的下限, 各年龄层60%的心跳率运动强度分别在120至96次/分。美国卫生总署推荐的量是这样的:每天至少走30分钟, 每周至少走5次, 中等强度。如果每天不能保证连续30分钟锻炼, 也可累积运动量, 譬如早上走10分钟, 中午走10分钟, 晚上走10分钟, 只要加起来够30分钟即可。中等强度的感觉是, 走起来身体稍稍变热, 呼吸稍有困难。必须提醒的是, 下限是每周训练三至五次时, 起码的运动训练强度, 如果每天用走路上下班, 每周10次以上走路运动, 则每次的运动强度是可以往下调降, 而仍能确保走路的运动训练的效果的。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琴璐介绍, 国外普遍推荐的运动处方是每天步行1万步, 而我国则推荐每天6000步至1万步。为了增加走路的训练效果, 可以采用双手拿哑铃或者其他重物之类的东西, 以增加运动量。表2是根据最大心跳率是220减年龄的公式而制作成的走路运动推荐强度表。60%至90%是运动医学会的适当运动训练推荐强度范围。应用时, 先看自己年龄, 再选择强度百分比, 试着均速地走路5分钟, 走完马上量测15秒钟的运动后心跳数, 乘以4, 换算出一分钟的运动心跳率。以走路后心跳率作为走路运动强度指标, 需要尝试几次, 才能找出自己选定的走路训练强度。
4 走路对减肥的效果
有不少人运动的目的是为了要减肥, 也就是藉者运动消耗多余的热量, 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表3是不同走路速度感的走路的能量消耗, 以自然走为例, 每分钟消耗3.3千卡, 自然走一个半小时可消耗300千卡。消耗一千克的脂肪, 需运动2333分钟。事实上, 走路的能量消耗, 除环境之外, 还受体重的影响。因此, 表3只是一个估算值。如果每天走路的距离增加, 每趟走30分钟, 那每年因为一周五天上下班, 所消耗的热量, 就相当于8.5千克。连续5年, 这么走下来会累积消耗42.5千克。表3中, 值得注意的是全力走 (时速7.2千米) 时候的能量消耗。全力走的能量消耗更高于慢跑。对于一般人走路的速度, 似乎可以设定在“快步走”与“全力走”的两个感觉强度之间。
5 走路健身的正确方法
5.1 腿部。
很多人容易犯这样的毛病:为了走得更快, 试图加大步长。这样做,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效率不高, 而且容易使人疲劳;虽然步子大了, 动作幅度增加了, 消耗的卡路里也多了, 但是因为这很疲劳, 走不多远就想停下来。
较为科学的方法是, 专注于每只脚往前迈的那个力气, 迈得很有劲儿, 而且迈出后, 脚的落地点很接近身体, 这样走效果更好。
5.2 脚部。
用后脚跟先着地;加速时, 后脚跟先着地, 然后过渡到脚尖, 不要平脚踩在地面上;蹬地向前时, 用脚趾部分用力。
5.3 髋关节。
走路时, 髋关节也要前后“转”起来, 相应的, 腰部也要随节奏扭动。
5.4 躯干。
躯干要保持正直, 向前或向后倾都会降低速度。
5.5 胳膊。
肘部弯曲的角度在90度左右;手一定要保持放松;胳膊摆动时, 尽量靠近身体, 手尽量不要低于身体上下的中线位置 (腰部往下一点) ;为了加速, 先加大摆臂, 腿也随着带动起来了。
5.6 头、脖、肩部。
脖和肩部都要放松, 头部要正直, 眼睛向前看。
摘要:走路虽然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运动方式,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其锻炼的方法和要领, 同样也不能达到应有的健身效果, 甚至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走路的强度、效应以及正确的走路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走路,健身,生理效应
参考文献
[1]马楚虹, 钱永东, 田仙花.大学生健身快走与慢跑锻炼的心肺负荷动态观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8) .
[2]叶继强, 郭广辉.关于田径运动作为全民健身手段的分析与改革探讨[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3]郝海燕, 魏昆仑.对体育教学中“健身走”现状的调查及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2) .
[4]李猛, 魏真.健身走发展历史的考证及健身功能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8, (6) .
[5]陈秋丽, 翟水保.健身走、跑练习干预大学生社会体格焦虑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8) .
倒着走 倒步行走简便易行,男女老幼皆可练习。倒走时双手及两腿动作自然摆动,腹部微收,两臂自然下垂。每次倒走时,先进行原地踏步走,感觉适应后再进行倒走。初练者步幅要小,步频要慢,熟练后再逐渐加快。倒走时要注意个人安全,选择空气清新、空旷平坦的草坪或操场。体质较弱或腿脚不方便者不宜进行倒走练习,以免摔伤。
爬着走 直立行走是人们的一大进步,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大脑、心脏由于位置上升,使下肢的血液回流不畅,特别是肛门的血液循环欠佳,容易发生痔疮等。研究表明,爬行运动锻炼有利于下肢血液返回心脏,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曲张、腰肌劳损和脊椎病,还能增强腹肌和骨盆肌肉的力量等。爬行锻炼时要选择较平的地方,地面应清洁无异物。爬行要循序渐进,由短到长,由慢到快。饭前饭后不宜爬行,孕妇不宜爬行,身体不适时不要爬行。
扭着走 走路时轻轻扭动身体,对人体保健大为有利。因为当我们坐或躺着的时候,内脏极其拥挤地“堆”在一起,扭着走时身体会抖动起来,其内脏也会因此获得活动空间。大步走再加上一些适当的肢体动作,比如腰部的扭动等,相当于“按摩”心、肝、胃、肠等内脏器官,可有效地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可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对于减少直肠癌的发生也会起到一定作用。
弹力走 脚底肌肉不仅起到支撑脚弓的作用,脚部的血管也必须依靠脚底健康的肌肉保持良好的状态。如果长时间缺乏脚部锻炼,容易使脚底的肌肉退化,长出脚垫。如果学会弹力走,在走路时脚部多用些力,而且每天坚持走,就会使脚部肌肉保持健康的活力。特别是长有脚垫的人,只要长时间坚持弹力走,脚垫会逐渐减轻或消失,而且还可以降低脚踝骨骨折的几率。
刚听到电影名字的时候,我掩着嘴偷偷笑了起来,心想:“走了上学?哪个学生不用走路上学啊,这部电影能好看吗?”有点怀疑,这次陆老师是不是推荐错了。
带着怀疑,我开始了观影。这部电影讲述了,娜香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越江溜索上学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弟弟瓦娃给姐姐娜香穿新雨鞋的那个部分。瓦娃把娜香穿的鞋脱了下来,用自己的衣服轻轻地擦拭娜香的脚,再细心地给娜香穿上聂老师朋友捐的新雨鞋。这时姐姐娜香高兴地合不拢嘴。这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心头为之一震,他们穿个新雨鞋都那么高兴,山区的孩子们实在是太可怜了啊!后来,老师知道了他们的生活艰苦,就帮他们买了新鞋。这时,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当我正为他们高兴时,娜香在溜索时,一不小心,怀里的新鞋露了出来,娜香不假思索地探出身子,想拿回鞋子,手一松,这时,悲剧发生了,溜索的钩子没有挂住,娜香掉入了滚滚江水中。就这样,娜香死了,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抑制不住地流了出来。一双鞋,一条命。看完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和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对于我们来说,一双鞋并不稀奇,可对于山区孩子来说,是多么珍贵,甚至让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不好好学习呢?
同学们,我想说,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山区的孩子吧!我们可以把我们平时穿不了的鞋子,洗洗干净放进小区的回收站。一起寄给山区的孩子,让他们有鞋穿,让电影里的悲剧不再发生。我们还可以把我们的压岁钱捐给山区,帮他们造桥,让他们不再冒险溜索上学。
这部电影叫做《走路上学》。主要故事情节是——在一个山区里,住着主角一家:弟弟、姐姐、奶奶、妈妈,爸爸在城里打工。这村庄去学校要经过一条叫“怒江”的河流,没有桥,只有一条铁索,可以让村庄的人从那里“溜”过去,非常危险!而走山路绕过去必须几个小时,所以,这个家中唯一上学的姐姐只有选择冒着生命危险,“溜”铁索上学。妈妈曾经差点从铁索掉入江中,所以家里需要过江河对面的事都让姐姐去做,而且不让弟弟上学,让他等到爸爸回来后再上。弟弟因此从没有交过朋友,除了姐姐和一条叫“明明”的狗,他就没有可以说知心话的人了。弟弟总渴望去江河对面看看,终于有一天,他偷偷溜铁索过去……
故事大概就是这样的。现在再说说其中令我感动的细节:
故事刚开始,说奶奶生病,妈妈让姐姐去找医生,可医生刚好要出差。姐姐为了救奶奶,泪流满面,死活要让医生留下。医生最后没办法,只好去治奶奶的病。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家庭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姐姐一定要让奶奶活下去的强烈愿望。
还有,弟弟不听妈妈的话,偷偷溜铁索到江对面,被学校的新老师发现了。正好这天新老师要到他们家里家访。妈妈知道后,又气又急,差点要打断弟弟的腿。姐姐把新老师送给自己的那双鞋子与弟弟作交换,让他保证以后再也不溜铁索过江。这让妈妈原谅了弟弟。第二天,弟弟还是把鞋子还给了姐姐,并用衣服擦干净姐姐脚上的泥巴,亲自帮姐姐穿上那双鞋。这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姐弟情深。
最后,姐姐在铁索中为了拿回弟弟的新鞋而掉入水里,下落不明。这件事的发生让弟弟一直不想说话,伤心欲绝……
桥终于修好了,弟弟也终于能上学了!可他的姐姐呢?却不在了……
住院的第一天晚上,我一夜都睡不着觉,不仅是我腿上的伤痛,还有我最担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学。上不了学,耽误了功课怎么办?但我又不忍心跟父亲说,毕竟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光照顾我一个人。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晚父亲也睡不着,他在床上也是辗转反侧,只是当时不知父亲在想什么。
第二天上午,父亲在病房门口跟医生嘀咕了几句,就匆匆出去了。我以为父亲是去学校帮我请假。然而中午父亲回来时却对我说,下午你就去上课。听了父亲的话,我百思不解:路都不能走,怎么去上学呢?父亲见我一脸茫然,解释说,我跟你班主任说了,这段时间你腿伤了要住院治疗,上学由我背着你去,要不然你的功课会跟不上的,反正这里离学校只有几里路,不是很远,至于家里的事我来之前跟你妈交待好了,你只管用心读书就行。既然父亲做了如此决定,我也无话可说,而且这也是我求之不得的。就这样,每天上学放学父亲都背着我往返在医院与学校的路上。
经过医生的诊断,我的腿伤是属于骨折。但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没有对我的腿伤采取具体的医治措施,每天也只是吃药打针。因此一天天过去了,我的腿伤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父亲心急如焚,他把我背到学校后就去外面打听有没有医治骨折的专家,在学校即将放学的时候就回来。
半个月后,父亲才辛辛苦苦打听到我们邻县有一位专治骨折的老中医。据说该老中医医治骨折从未失手,只是年事已高,不便出门。为了我的腿伤能尽快治好,父亲把我背到那位老中医的家。老中医在我腿部骨折处敷上一层草药后就告诉我父亲,一个星期后再把我背过去换药,只要换三次药,一定会好的。父亲就去医院给我办理了出院手续,之后又征得学校领导的同意,和我一起住在学生宿舍里,照料我的日常生活。
那位老中医治疗骨折的医术果然高明,我换过三次药后真的可以下地走路了。父亲还是不大放心,还坚持照料我几天,看到我确实可以走路并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才回家忙农活。
在我无法走路的那一个多月里,幸亏有父亲背着我去求医腿伤才痊愈,也幸亏有父亲在身边悉心照顾,我不但没有耽误课程,学习成绩反而比以前有进步了,期末结束时我还被评为班级“三好学生”。我想,这就是父爱的力量吧。只可惜我后来抵制不住社会上一些吃喝玩乐等不良恶习的腐蚀,忘记了父亲背我上学的那段日子,辜负了父亲的殷切期望。
光阴似水,岁月如歌,一转眼二十多年了。岁月的无情,生活的沧桑把父亲折磨得瘦骨嶙峋,满面皱纹,憔悴多愁,特别是我犯事坐牢,更给父亲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然而,为了生活,为了唤回我迷失的心灵,年迈的父亲依然拖着瘦削的身躯在异地他乡的广州打工。
前几天的一个中午,我在南国的高墙里打电话向父亲问安。电话接通后,父亲说,他没在广州看守工地了,现在在增城跟老板干建筑杂活,刚刚把水泥背上二楼回来就接到我的电话……父亲还没有说完,惭愧懊悔的泪水已经从我的双眼夺眶而出。泪眼朦胧中,我仿佛看到千里之外的父亲背着百来斤重的水泥在狭窄的楼梯艰难地前行,而且每走一步父亲都在不停地呼唤:儿啊,这一次你不能再辜负我的期望啊!我也情不自禁想起12岁时父亲背着我寻医问药上学放学的那段日子……
上学。因为瓦娃还小,所以他妈妈不放心他独自溜铁索过大江去上课,太危险了!他便自己偷偷溜铁索到学校的窗户外看小朋友读书。他妈妈知道后很生气,要打他,但他仍然渴望上学。
有一天,瓦娃的姐姐把老师送给瓦娃的鞋子带回家,而她自己却在溜铁索时不慎将鞋子掉落了江,她就想赶紧拽住鞋子而松开了拉铁索的手,结果掉下江去了,被无情的江水淹没了。瓦娃和他妈妈失去了亲人后非常的悲痛。
为了山区的孩子能安全读书,乡书记、校长和新来的老师四处奔走,向社会各界人士呼吁捐款
建桥、挽救山区失学儿童,终于建成了一座大桥。从此,这里山区的孩子们可以安全地过桥上学了,瓦娃盼望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我在看的时候,有两个地方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是我觉得那个弟弟很可爱;还有一个是当阿妈发现弟弟瓦娃准备溜索过江时,就大喊:“你不准上学,更不准溜索,你要溜,我就先从溜索上跳下去!”
看完了,我发现以前网络、报纸上的那些评价不靠谱,是瞎扯的。我觉得短短的一个故事,其实是可以发现人身上的许多光亮点。
首先第一点,也是中心思想:就是要珍惜拥有。看看怒江的孩子们的生活氛围、条件,再比比我们的眼前、周围,二者是十分鲜明的对比。可他们咧,为了上个学,不惜冒着生命安全,玩着“笑里藏刀”的溜索,再步行余久,最后气喘吁吁的到校。而我们是丰衣足食,不愁吃喝穿,整日逍遥自在,相反还很厌学(例如我)。
再者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得知孩子们没有鞋子穿,那个城里来的女老师发动深圳的朋友,一起支援她的学生们。雨鞋虽不如毛鞋暖和,但感觉很惬意,摸起来还带着暖流。这种互助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还有,就是不能忘了那微弱的母爱之光,“爱”是一个比较酸的字眼,它沉睡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一旦有一根导火线,爱的沿浆便会爆了似的喷射出来。它是隐形的,摸不着,却感觉得出……
【走路上学】推荐阅读:
自己走路去上学作文11-25
走路――成长初二作文12-12
形容走路声音的词语10-29
小班音乐走路教学反思12-12
走路初三作文750字12-13
走路优秀作文650字09-16
小班音乐学小动物走路06-04
大班体育游戏蜈蚣走路教案11-26
会走路的树续写300字11-21
《会走路的人》优秀读后感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