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被反倾销的原因(推荐8篇)
题目: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 选题的目的: 通过分析其频繁对我国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除此之外,也由我国频遭反倾销的现状对我国自身的贸易保护措施进行探讨,旨在减小国际对华反倾销,以及因反倾销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增强我国的贸易保护力度,以促进我国经济更高速增长。
选题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出口产品遭受的反倾销案件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在全球反倾销的行动中,中国首当其冲,成为最主要的反倾销对象,根据WTO的统计数据。到2011年6月为止,全球共发起反倾销调查3922起,其中针对中国产品的案件为825起,中国出口受到国外反倾销调查的频率大大高于一般国家,这使得我国每年至少损失100-200亿美元的出口。针对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和企业该如何减轻或避免其损害,发挥出更好的优势,探讨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反倾销调查,特点分析,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一、我国遭遇反倾销的主要特点分析
1. 遭遇反倾销制裁的数量居世界之首
本文选取1995年到2012年之间, 我国遭遇反倾销制裁的数目进行研究, 我国遭遇反倾销制裁在2009年之前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金融危机爆发后,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各国更加注重自己国内经济的发展, 因此展开了新一轮的反倾销调查, 反倾销调查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从2007年起我国遭遇的反倾销制裁数急速上升, 且在2009年达到最大值共56起。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 反倾销的案件数量也有相应的适度减少, 但整体来看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的数量仍占全球当期反倾销调查的30%以上, 居世界首位。
2. 反倾销制裁的产业具有针对性
表一显示, 1995年至2012年间国外集中对我国的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机械与电子设备及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进行反倾销制裁, 针对这四类产品的反倾销制裁数占总数的70%以上, 可见国外对我国出口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不仅数量大而且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如化工产品及相关行业近几年的平均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4.5%, 贱金属及其制品占8%左右, 机械与电子设备及产品占44%,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占13%,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产业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业。
例如, 对化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主要集中于印度, 因为印度的化工产业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 同时具有资本密集和规模经济的特征, 因此其对于国内化工产业的保护度很强, 对来自中国的化工产品进口采取频繁的贸易保护措施。
3. 发展中国家作为反倾销的发起国逐步增加
从表二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遭遇的反倾销制裁除了传统的反倾销使用者, 如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外, 印度、巴西、土耳其、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也大量对我国使用了反倾销制裁。其中对我国反倾销制裁最多的国家是印度, 共122起, 其次是美国、欧盟。相较美国、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数目有增无减的情况, 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却是更加快速的增长。除了印度, 还有阿根廷、土耳其、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制裁数居多。这些国家所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有近20%都是正对中国发起的, 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与我国的相似, 在贸易中优势产业趋同, 因此更容易发生贸易摩擦。这也是近几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的新特点。
二、我国频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1. 在国际经济形势下,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的数目逐年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全球经济在经历了十数年的迅猛增长之后, 经济增长进入了放缓期, 而中国以其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持着稳步的增长态势, 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随着经济的增长, 我国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加之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成本较低, 自然为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价格优势。而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各国经济放缓、投资减少、失业率增加, 在面对来自中国较低成本的出口, 其国内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于是各国纷纷利用反倾销来实现对国内产业的保护。而反倾销作为WTO所允许的予以保护公平贸易的合法措施, 相较关税壁垒等实施过程更加灵活, 无须司法程序的介入, 也不必受国际协议的约束, 只需要国家相关行政机构即可发起实施。因此成为很多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首选措施。
2. 以美国为主对我国“非市场经济”的定位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 美国、欧盟等国家都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而在反倾销中带有歧视性的使用不公平的价格来征收反倾销税。WTO《反倾销协议》中规定, 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 确定其价格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进口国可以选取WTO成员国相同产品的价格、或者选取第三个国家国内相同产品的价格以确定该产品的正常价值, 而此处的第三国即为原出口国的“替代国”。在实践中, 进口国在选取“替代国”时, 往往选取一些产业不够发达、市场价格偏高的国家作为替代国, 造成起诉的产品成本远远的高于我国国内的市场价格, 这样就很轻易地认定我国产品存在倾销, 并征收高昂的反倾销税。例如在2005、2006年的漆刷反倾销一案中, 来自我国的漆刷产品先后遭遇了美国和欧盟的反倾销调查。2005年美国以我国漆刷倾销为由进行了反倾销调查, 在确定正常价值时, 其选取了斯里兰卡作为我国的替代国, 从而确定了漆刷产品27%的倾销幅度。欧盟在2006年也同样提出我国漆刷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效仿美国同样选取斯里兰卡作为替代国, 确定了69%的倾销幅度。实际上, 以斯里兰卡作为漆刷替代国是严重不公平的, 其国内生产漆刷的厂商一共只有两家, 而我国仅面向欧盟出口的生产厂商就有100多家, 斯里兰卡的生产主要原料来自于进口, 而我国漆刷的生产原料大部分来自于国内资源, 这样悬殊的生产规模必然会造成成本的极大差异。而美国和欧盟选取产业明显落后于我国的斯里兰卡作为替代国以确定我国产品的正常价值, 必然导致我国的倾销行为的认定。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3. 我国出口产业及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我国出口产品的机构不合理。我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集中于资本密集型或者劳动密集型等低附加值的产品, 因为我国劳动力及资源的廉价, 我国出口产品以低廉的价格优势很顺利的进入到国外市场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如化工产品、玩具、服装等。这样既阻碍了我国该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轻易地成为国外反倾销的对象。
其次, 我国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据统计我国出口总量中有近65%是面向欧美的, 我国出口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在欧盟、美国等市场, 这样大幅度地增加了产品的供应量, 而其国内并没有相应的增加需求, 因此各出口企业只能通过压低价格来竞争市场, 这样就更加造成了进口国的抵触和反抗, 进而向我国出口商发起反倾销调查。此外, 我国出口商在遭遇一国反倾销调查而失去市场后, 往往会集中涌向第二个国家进行出口, 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再度遭遇反倾销的命运。如此集中的出口市场使得我国出口失去了主动性, 而只能被动的挨打。
4. 出口企业综合实力不足, 应诉效率低
由于我国出口企业的综合实力不足, 缺少市场战略眼光, 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 而只是着眼于眼前的利益, 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进行恶性竞争而不断压低价格。在实践中, 企业在进入一国市场前没有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 往往哪里有利就投哪里, 在此种缺乏全面调查的趋利投资下, 只会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价格更低, 随之更容易被国外提起反倾销调查。
此外, 我国出口企业的应诉能力和积极性低, WTO《反倾销协议》规定:“如任何利害关系方不允许使用或未在合理时间内提供必要的信息, 或严重妨碍调查, 则初步和最终裁定, 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 均可在可获得的事实基础上作出。”反倾销作为一种保护公平贸易的合法手段, 是WTO协定赋予一项法律权利, 在面对国外提出的反倾销调查时, 出口企业应从法律的角度寻找应对的措施。然而现实是, 当一国向一类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时, 大部分企业选择冷漠对待, 使其轻易地被确定倾销行为的存在, 进而被征收高昂的反倾销税。出口企业面对反倾销调查是的冷漠并不是巧合, 而是其应诉能力和积极性低造成的。因为企业的综合实力不足, 所以企业缺乏应诉反倾销调查的人才, 其次高昂的应诉费用使得企业难以负担;另外企业在面临反倾销调查时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这是国家的事情而不愿冒此风险应诉。
三、我国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策略
首先可以适当提出反倾销规避策略。反倾销规避是指是指一国商品在被另一国征收反倾销税的情况下, 出口商通过各种形式、手段来减少或避免被征收反倾销税的方法和行为。企业在出口时应调整好企业的战略, 提前做好准备以规避反倾销诉讼带来的损失与风险。
其次引导企业调整出口战略、提高应诉能力。企业在出口之前应对进口国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 包括同类产业竞争者的生产规模、销售量以及正对进口国的产业政策、贸易环境、法律法规等。在充分了解进口国市场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的出口战略, 趋利避害,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企业在调整战略的同时应该抓住国际经济复苏的大好时机, 实现企业结构的优化。转变低价营销的观念;加大科技的投入, 研发开发新产品以实现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科技密集型转化;生产管理向国家化发展, 树立品牌意识, 发展品牌效应, 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内部也可联合发展行业协会, 成立专业的应诉团队, 这样既可以由行业协会代表零散企业应诉, 提高胜诉可能, 降低诉讼成本, 也可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主动性, 代表国内企业向国外进口商提起反倾销诉讼, 以保护国内产业的利益。这样可以真正的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企业的反倾销应诉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巨章.国际反倾销实证分析:1995-2006年[J].财贸经济, 2008 (9)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这是由内外两个因素造成的。
外因方面:第一、中国威胁论,故意放慢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出口呈快速增长之势,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因此,西方国家害怕中国强大,想方设法对我国出口产品实行反倾销措施。第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盛行。WTO成立后,传统的贸易保护方法,如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受到严重约束。而WTO所允许的主要保护措施之一的反倾销,更加受到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青睐。他们不断采用反倾销诉讼这一贸易限制措施保护本国工业。结果,反倾销诉讼被一些国家滥用,对华反倾销越演越烈。第三、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参照第三国的“正常价值”确定反倾销。由于我国传统上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给国外留下定势,即认为我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屡屡对我国采取反倾销。
内因方面:第一、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秩序混乱。从我国出口新产品的结构来看,偏重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轻工产品和农副产品。而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长期呈过度竞争状态,产品附加值低,造成了中国出口商品与低价密不可分的国际形象。我国部分企业以低价竞销抢占国际市场的营销观极易引起反倾销。我国企业往往对非价格竞争因素重视不够,主要依低价打人国际市场,不注重以新产品开发,改善产品的包装装潢、广告促销、公共关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等营销方式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缺乏良好的营销组合战略。国内企业为了出口抢占国际市场,竞向低价倾销引起反倾销。这种混乱的出口秩序是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直接原因。第二、中国企业应诉不积极使对方轻易获胜,导致国外企业恃无忌惮地频频对我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据《1994年反倾销协议》第6条第8款规定,当反倾销当局调查出口公司状况,倾销产品在出口国国内销售的价格和数量,相似产品的成本和费用时,如果出口商答复不完整,不全面或出口商不允许,不配合主管当局的调查工作,主管当局可以依据其获得的起诉方提供的资料进行裁决。在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中,经常出现无人应诉的局面。由于我国企业不应诉,或应诉,但无法提供详实、充分和真实反映中国企业生产和出口情况的基本数据,结果使进口国企业轻易获胜。除因“统一税率”使企业应诉积极性降低以外,企业缺乏反倾销应诉意识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应诉经费不足,反倾销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亦是导致企业应诉不力重要因素。
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采取对策,政府和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一、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的对策
1、融人WTO,充分利用WTO法律和制度,遏止国外对华反倾销。第一,利用WTO《反倾销守则》。中国加入WTO后,就有权援引WTO的《反倾销守则》,规范同欧盟、美国等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可以利用其中的一些条款,据理力争抵制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中歧视性的法律方法处理与我国的贸易争端,为我国出口企业争取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第二,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一旦我国与外国发生了反倾销争议,首先在WTO框架内由当事人双方进行协商。在许多情况下,协商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协商不成,我国企业就可以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加以评判,可以要求成立专家调解组。在争端解决机制下,我国企业可以据理力争,对其不公平处理结果可以上诉到WTO,利用WTO这一国际法武器来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第三,参与WTO法律体系完善与执行。既然我国已经加入WTO,就有权参与WTO反倾销法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努力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思想和原则贯穿于其中,使WTO的反倾销法得以健康发展和公平实施;同时,还可借助WTO的特殊地位,充分发挥其法律体系的主导作用,约束各成员方的行为,监督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放弃歧视性的对华反倾销政策。第四、加强我国反倾销立法、采取以牙还牙报复手段。我国加入WTO后,必须依靠WTO规则允许的反倾销法律手段保护我国民族工业,和西方国家进行抗衡。我国应根据WTO法律体系和WTO规则,修改现行法律,与国际反倾销法律接轨,与WTO规则所要求的条件达到一致,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虽然我国在1997年3月5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对国外向我国倾销作出了处罚的规定。然而,我国迄今为止刘外国的反倾销却只有7例。——旦外国对我国出口商品采取反倾销时,我们可以依法采取以牙还牙的报复措施,针对该国的产品也采取反倾销。这样,我国反倾销法律就对那些对我国采取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2、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各级商会和企业的协调作用,宏观指导协调定价。政府或商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协调企业之间对出口商品的合理价格,促成企业树立长期效益的观念、协同作战,统一对外报价,缓解彼此之间的竞争,以消除无序竞争的弊病,避免我国企业之间自相残杀,同归于尽的恶性竞争行为。对于破坏企业统一.价格的行为,可按照我国《关于处罚低价出口竞销的规定》,采取处罚措施。政府应依法规范企业的出口经营行为,创造良好、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更长远地促进我国外贸企业的健康发展。
3、监控出口市场,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我国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驻外经商处的力量,通过便捷的信息网络系统跟踪当地市场行情,尤其密切监控我国大宗出口商品的市场及价格状况,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定期向国内提供研究报告,将国外的反倾销政策动向及时反馈回国内,敦促国内企业及时调整出口价格,调整向这一地区的出口商品的数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4、成立反倾销机构,储备反倾销基金,培养反倾销人才。由于我国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加,我国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建立一支有知识、懂业务的反倾销专业人才队伍,研究外国反倾销法规,掌握反倾销动向,制定策略,对企业进行具体指导。这一机构应由政府牵头组建;另外,由于反倾销案件应诉费用较高,许多涉案企业难以支付这笔费用,可以考虑的办法是让商会或行业协会让企业每年按其出口额的一定比例交纳反倾销基金,专门用于反倾销应诉以及必要的凋研、共同对付外国的反倾销。设立反倾销基金会目的是鼓励企业参与反倾销诉讼和提起反倾销诉讼。应诉者若败诉,则从反倾销基金中列支其诉讼费用;若胜诉,则可以通过税收方面的措施给予经济的鼓励,贯彻谁起诉谁受益的原则,提高企业参与反倾销诉讼的积极性。这一策略尤其适用于我国目前经常遭受反倾销也最常出现无人应诉的商品经营领域;最后,培养反倾销人才。欧盟目前有反倾销调查官员有240多人,而我国从事反倾销调查的人员不足欧盟的十分之一。中国越来越需要了解国际市场的反倾销人才和律师。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反倾销专门人才的培养。我国个别省份已率先作出表率。2002年1月,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出面,山湖北省外经贸厅组建了全面负责反倾销基金储备,人才培养,反倾销应诉和损害调查等职责为一体的事业机构。全国其它省份可以借鉴。
二、企业层面的对策
1、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加大产品科技含量,实行多元化出口战略,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和升级,转变到通过高质垃和适当价格扩大出口,扩大市场份额,这是根本途径。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靠低价竞销获取高额利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市场在变,企业的营销观念电要改变,出口企业不应把获利的着眼点放在恶性竞争,低价倾销上,而应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出口商品的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推新款式,提高产品功能、生产标准、良好的外观包装、装潢,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争创世界驰名商标、世界精品名牌,依靠非价格因素开拓国际市场,改善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形象。同时,注重全方位地开拓国际市场,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在巩固现有的欧美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尤其是要加强对东欧、拉美、非洲等市场的开拓,以降低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反倾销风险,从而稳定地占有国际市场。
2、及时应诉,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当出现进口国反倾销立案调查时,各企业应紧抱成团、集体作战应诉,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了鼓励和规范出口产品的应诉工作,我国外经贸部近日颁布了《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规定》。我国参与的反倾销应诉是基于WTO成员方资格,必须按WTO规则行事。WTO反倾销法附录二中对反倾销裁决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当事人不与进口国主管当局配合,或向其隐瞒材料,既可以对当事人作出不利裁决;如非价格原因导致的人为的倾销幅度,进而断定工业损害存在,可以对进口商品采取征收反倾销税,限制进口等措施。出口企业在应诉中,还应聘请有经验的律师抗辩。反倾销程序十分复杂,专业性强,加之每个环节的时限要求十分严格,每个环节都对应诉成败十分关键。因此,单靠企业自身力量应诉较为困难,寻找合适的律师就十分重要,将律师的法律专长和企业的产品和市场专长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应诉工作的成效。
总之,中国加入WTO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市场经济的深化,走出国门的企业必定是越来越多,他们将会更广泛地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我国的反倾销不是减少而是增多。作为一种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反倾销刘国内企业来说还是一门新的领域。因此,制定措施,加强对策研究,是中国企业对付反倾销的必由之路,治本之路。
摘要:近年来,反倾销问题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门话题,该项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企业的频繁使用使我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也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面对这种局面,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协调配合,同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同时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促进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企业应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出口结构,建立灵活的经营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关键词:对华反倾销国际贸易&n……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速了与其它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来,对外贸易更是飞速发展。至,我国对外贸易已跃居世界第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抵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逐步取消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高关税贸易壁垒,取而代之的是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其中,反倾销以其方便、见效快的特点倍受各国青睐。我国而我国也成为该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
一、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
1、倾销指控的次数多频率快
自1979年欧共体对第一期反倾销调查案以来,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截至12月20日,我国产品共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509起,遭遇保障措施46起,两者共高达555起,涉案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给我国带来的直接损失达160亿美元,导致我国五十万人潜在失业。从下半年看来,共有17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了104项反倾销调查,其中针对我国的就有18项。我国已成为20下半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Ⅰ
2、提起反倾销的国家由发达国家拓展至发展中国家
至20底,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商品提出反倾销调查,涉案数412起,其中欧盟99起,美国78起,印度更是后来者居上,对华反倾销指控达38起,名列第三,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墨西哥4国对华反倾销均超过20亿。到目前为止,曾对我国出口商品提出反倾销的国家进四十个,其中80%案件均由发达国家提起,以美国和欧盟最多,近几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智利、泰国、印度、尼日利亚等也加入了对华反倾销的行列,并有欲演欲烈之势。
3、中国商品被认定的倾销幅度和被征收的反倾销税明显偏高
自1980年到1994年12月31日,美国对华反倾销案终裁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共计27起,税率在100%以上的有10件,占1/3强。从90年代开始针对中国反倾销的拉美国家,其确定的反倾销税率相当一部分为300%-600%,1993年墨西哥工商部长于4月14日召开记者招待会,并于4月15日于墨西哥官方日报上公布,对我国十大类400多种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征收高额临时反倾销税,各类商品和税率为玩具351%,鞋类1105%,纺织品:植物纤维331%,合成纤维501%,纱布54%,纺织制品:服装533%,其他成品379%,有机化学品673%,自行车:内外胎594%,整车144%,家用电器129%,工具312%,铁制接头33%,氟石16%。墨方宣布这批商品约占中国对墨出口的75%,包括我国对墨出口的主要商品。如此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及如此高的反倾销税率在国际上也是极为罕见的。Ⅱ
二、我国频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1、世界经济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第五次经济危机的加深和蔓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经济“滞涨”阶段,导致国内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各国都希望通过扩大出口刺激本国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保护国内市场,因而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
2、外国对中国的歧视性政策
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或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不是以我国国内的价格为依据,而往往由进口国采用“替代国”标准计算倾销幅度,并且在选择替代国时一度故意选择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差甚巨的国家。其结果是我国被认定为高幅倾销,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我国商品不得不退出该市场。近年来,市场经济待遇问题及与之相关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国外对华反倾销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Ⅲ
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国标准的确立,不仅影响我国商品的出口,而且也制约我国外资的引进,外资企业对其出口商品无法得到市场经济待遇,甚至被征收巨额反倾销税,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
3、中国企业的出口策略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期间,各行业生产水平得到飞速发展,但大部分仍集中在投入少,见效快、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由于我国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产品成本价格相对较低,较易进入国际市场,但由于国家政策指引不够,重复生产现象突出,造成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低价竞销现象普遍存在。并且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商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北美,市场过于集中,导致一旦被提起反倾销,商品便又集中涌向另一个国家,因而造成该商品连续被提起反倾销。
4、我国企业应诉不利
在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中,约有50%的案件无企业应诉,对方即可采用“最佳可获得信息原则”,利用对其更有利的数据判定我国反倾销成立,迫使我国退出该市场。我国在1974年国家外经贸部就颁布了《关于中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反倾销案件的应诉规定》,规定了出口商与生产商应积极应诉,不参加国外的反倾销案件的要通报批评,取消其部分或全部的外贸经营权并处以罚款。而且,鉴于应诉情况并不理想,外经贸部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的通知》,但中国企业仍不乏不应诉的情况。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反倾销诉讼成本较高,一个企业无法独自承担20万到50万的诉讼费用。所以我国反倾销案80%以失败告终,这样的结果更使国外的企业对中国的反倾销指控有增无减。
5、其它原因
我国对反倾销的预警机制不够完善,通常是外国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才意识到并匆忙应对。其原因在于我们信息太闭塞,不注意收集外国的市场行情及政府政策指向。
我国企业本身组织机构对倾销与反倾销理解不够,一旦遭到反倾销指控则无所适从。
我国企业与进口商合作不够。外国反倾销虽然针对我国但对其个别企业来说是很不利的,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形成了一批稳定的贸易伙伴,但并未对这些关系加以进一步巩固,造成了我国产品在受到不合理制裁时,进口商“爱莫能助”的情况。
另外我国反倾销法律人才奇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
三、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反倾销不仅从微观层面上阻碍了中国一些商品出口,也间接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影响中国商品出口2、冲击国内市场3、恶化中国外商投资环境4、阻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进的进程。下面笔者将从政府和企业角度分别探讨应对策略问题。
(一)从政府角度看
一个国家的反倾销策略,在多数情况与政府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我国在反倾销诉讼中的被动局面一方面与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有关,更需要我国政府采用一定的经济
、外交政策加以应对。
1、正确认识反倾销的本质
在传统上,反倾销被认为是一种维护公平贸易手段。而发达国家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较早得从博弈的角度、从倾销与反倾销决策过程中博弈双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规律发现,反倾销策略不仅具有防御性特征,其进攻性对抗性对保护国内市场更有效率。而现今,对中国提出的反倾销也多是以反倾销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我国政府应引导我国企业认识清楚反倾销的本质,不应总是在遇到反倾销指控时,对我国的倾销行为作自我检讨,而应主动参与到反倾销诉讼中,争取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保证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普遍的尊重和公正的待遇。Ⅴ
2、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
我国反倾销立法起步较晚,起初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尽快加以弥补。只有我国熟练掌握了反倾销的策略及技巧才能在国外提出反倾销诉讼时应对自如,同时可及时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便于保护我国涉诉企业的利益。
3、政府应加强对外宣传使我国尽快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大部分行业的市场化运营,然而有些国家却无视客观现实,妄加臆断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以不确定的“替代国”标准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市场经济地位这个先决条件不解决,中国多数出口企业就将仍旧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中国政府应利用国内外媒体加强宣传攻势,大力宣传我国市场化进程,并可以委托过国内外有关专家或权威机构对我国市场经济转轨程度进行鉴定,增强说服力,避免歧视性待遇。
4、加强宏观调控政策指引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实现“走出去”战略
我国对外出口存在市场集中,产品花样单一的特点,由此造成了易于被指控反倾销的状况。我国政府应加强对外贸易管理,引导国内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打开国际市场。如此,便形成了一旦某个市场丢失,滞留产品可以由其它市场消化的整体优势。
(二)从企业角度看
1、加大科研投入优化出口结构
我国企业要从单一的货物贸易向技术贸易领域发展,同时,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减少国内企业间的冲突,避免形成低价竞销的状况。另外我国企业应合理定价,这是我国反倾销诉讼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问题。
2、规范企业内部管理
我国企业应加快实现对帐目的统一管理,与国际接轨。这些数据将是反倾销诉讼中重要的证据来源。企业不仅要采取国际标准,还应该了解主要出口国家的相关制度,注意两者的不同。这样,我们所提出的会计报表将更加规范化,具有更强的证明力及可信度。
3、建立反倾销诉讼基金鼓励企业积极应诉
国内一些企业在遭遇反倾销诉讼时,由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不配合或不积极配合往往力不从心,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搭便车”的心理,这是片面、狭隘和短视的。一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诉讼成功,我国的同种产品以及同类产品在该市场将受重创,甚至可能从该市场完全退出。这对我国该产业的对外贸易将是巨大冲击。因此,国内企业应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应建立相关的应诉基金,对参与诉讼的企业予以支持和鼓励。
4、加强与外国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在反倾销案件中,起诉方的利益往往也是多元化和多层面的,因此,在对外贸易中,我国企业应促进贸易双方的深层了解与合作,达成相关协议,以求在中国产品被指控倾销时,该国部分相关企业能共同参与诉讼,提供有利于我方的相关证明,甚至说服起诉方撤诉,这已经是化解反倾销调查的重要途径之一。
5、加深对进口国的法律了解拓展信息渠道
我国企业应尽快培养一批专业的法律人才,同时,可以通过驻外机构、向外国资本输出的方式建立的一些海外企业,了解该国的法律法规、政策动态并及时反馈给我国相关机构和企业,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网,完善我国预警机制,为打赢反倾销诉讼作好充分准备。
参考资料:
(1)李锋章仁俊著: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遇警机制的缺陷《经济与管理研究》第3期68页
(2)于永达著:《中国反倾销报告》8月版153-154页
(3)于永达著:《2001中国反倾销报告》208月版160页
(4)高永富等著:WTO与反倾销反补贴争端2001年7月版310-311页
随着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提高。在中国加入了WTO以后,中国的外贸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也继续升温。从总体上来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不仅增长速度加快,而且发达国家对华启动贸易摩擦的手段也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问题.。而我国也成为该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根据上述背景,我将我的论文题目定为: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我将会分四个部分来论证主题。
第一部分我将介绍国外对华反倾销现状,强调反倾销对我国外贸的有着较严重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与西方国家的双边贸易有了迅猛发展。不少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认为,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基本处于顺差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外有关竞争者利用反倾销法,频频指控我国出品商品倾销。
从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盐类和闹钟发起第一宗反倾销调查,至2000年底,国外对华反倾销案调查,不能超过2000年底,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已达412起,涉及我国出口商品二十多个大类中的绝大部分类别,总金额至少有100多亿美元。我国已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我国的出口贸易正面临着 外反倾销的严峻威胁。
第二部分我将会去探寻国外反倾销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三小点:第一,高额的反倾销关税严重削弱了我国企业产品竞争力。第二,损害我国企业产品的市场形象。第三,阻碍了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
第三部分,研究我国企业屡遭反倾销的原因。主要原因分为四点:第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近些年国际经济持续低迷,西方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受“9·11”事件打击更是雪上加霜,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第二,对我国实施歧视性反倾销政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十五条关于反倾销价值可比性问题是这样规定的:中国出口企业能明确证明自己的产品是在市场化条件下生产、销售的,那么中国产品的国内价格就是可比价格。第三,不应诉或应诉不力纵容反倾销。第四,“非市场经济”问题。
第四部分,讨论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措施。主要有四个措施。第一,政府要努力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第二,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第三,配合反倾销调查.积极应诉及时抗辩。第四,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待遇”
一、简历太长
如果让我花费30分钟来阅读你的简历,以了解你之前的工作经历,那我宁愿放弃。可能现在都采用电子简历的缘故,大家都喜欢大篇幅地描述各自的成就与担任的职位,预想我会全篇读下来。而我更有可能忽略这一切,只在简历上简单写上“表达能力差”几个字,然后再继续看其他简历。如果你有一系列好的技能或有吸引我眼球的地方,你仍有可能得到面试的机会。而我决不会再继续读你的简历。
简历上应该用最简洁的文字来表述你的成就。如果你无法用一句话把它描述清楚,那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我岂不是要经常收到你杂乱无章的邮件?
一份成功的简历应该尽量贴合我所发布的招聘信息。描述时最好不要超过三句话,一句话最好。如果超过三句话,我就无兴趣再阅读了,这样既浪费你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
二、说不出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
在进一步详细谈论这份工作之前,我总会问面试者他最喜欢这份工作的哪一点。我这样做,主要是想了解面试者是否真正喜欢这份工作。如果面试者答不上来,或者答案很一般,我也将放弃这位面试者,因为我不清楚在现实生活中他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如果你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欢迎来见我。让我知道你的激情,否则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如果你的回答很一般,比如你喜欢学习、喜欢挑战、喜欢帮助客户等,这也可以。但至少在说时你要包含激情,并能为此举一个典型实例,即便这个例子与当前面试的工作毫不相关。当我问到你为什么认为这个工作可以给你带来同样的激情时,你给出一个好的回答就可以了。事实上,如果你连这个也不知道,那你为什么应聘这份工作呢?
三、没有职业技能
如果没有招聘职位所要求的技能,请不要不厌其烦地申请该职位。
因为在面试过程中,这一点将被暴露。如果申请编程工作,需要在面试时展示你的编程
能力;如果申请项目管理职位,你需要告诉我如何制定项目计划及项目目标。我甚至会设定一下项目,请你现场制定该项目的计划。这个题目可以大概考察你的项目管理能力,如果达不到要求,很抱歉请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当然如果你提前告知我,你希望获得一个职业改变的机会,并愿意从底层干起,我将会考虑。但请在简历中告知,这样会节省我们更多的时间。当然,在简历中清晰说明自己的情况,可以提高你被聘用的机会。这不一定适用于所有面试,但在我这是适用的。
这和预先设定的期望有关。例如,我的期望是聘用一位Unix管理员,而你来面试后,却告诉我“我曾读过这方面的书,我确实希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时我会很失望。相反,如果你在简历中写明“希望在项目实践中增长我在Unix管理方面的技能”,当我想招聘一个非专家级别的人,我会考虑培养你,因为你有这方面的理想及学习动力。即便你没相应的工作经历,在简历中写明自己未来职业规划也是很好的。
四、没有职业规划
当问到继这个职位之后,你下一个职业目标是什么时,你最好能给出一个好的回答。应聘某个职位的人都应该有一个职业规划。如果你回答这个职位可以帮你完成你的长期目标,那我将认为你可以很愉快、很努力地完成这份工作。如果你仅是想获得一份工作,我为什么要在乎你呢?还有很多人具有此种想法。
好的回答是对职业生涯充分思考的结果,每个人都应该如此做。下面可以给出一个回答范例:“我正在寻找更大的工作平台,它可以给我带来更大的职业发展和机会。我想在未来的十年里晋升到高管级别,但我当前的公司太小,限制了我向这方面的发展。而贵公司提供的这个职位可以充分发挥我在交际和项目管理上的长处,可以帮助我快速成长为一个领导者,提高我的影响力。几年之后,我希望可以成为一个高级管理者„„”
五、回答问题
我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来测试你。比如我可以请你描述一些场景:你曾在哪里失败过?你曾在哪里成功过?你希望自己获得哪些改变?你恨什么,你喜欢什么等等。别只是坐在那里,告诉我未来你想做什么。我不关心你将来做什么,我更关心你曾经做过什么。如果我希望你
举一个实例,如果有,请具体告诉我,如果没有,也请如实回答,当然如果我有兴趣听的话,你可以谈谈你的想法。
如果你担心回答不好,你可以花一些时间通读和试着练习一些常见的面试问题。当然,我从来不会问在网上看到的面试题,但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训练回答问题的思维,你也可适当的利用它们。我也不介意面试者思考片刻,我可以等,我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与回应方式。
(一) 遭受反倾销的次数急剧增加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世界平均每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中, 就有一起针对中国产品, 中国已成为被外国提起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截至2009年底, 中国共受到19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101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 涉案金额近116.8亿美元, 其中反倾销调查45起。据统计, 世界近年诸多反倾销案中, 中国占近15%~20%, 居全球首位, 成为世界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1]。
(二) 被倾诉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
本世纪之前, 涉案的产品多为服装、鞋类、罐头、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21世纪后, 各国对华反倾销产品扩大到了机械、家电、工艺品、钢铁等高端行业。涉案品种达4 000多种, 尤其是美国的特别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相继把保护的范围由一般产品扩展到劳务、投资和知识产权等方面[2]。
(三) 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迄今为止, 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 国际上绝大多数反倾销案是由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发起的。近年来,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秘鲁、南非等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呈增长趋势。据WTO秘书处的统计, 目前发达国家的反倾销立案占世界各国反倾销立案比重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占97%下降到了60%左右, 而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立案比例由原来的不到3%快速上升到40%左右。
(四) 反倾销税的增收幅度加大
过去国际上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率大约在10%~30%左右, 近几年来随着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的增加, 如今反倾销税率高达100%以上。一般而言, 进口国只要征收50%~100%的反倾销税率, 就足以将产品逐出该国市场。如果高的反倾销税率意味着把中国企业硬生生的赶出外国市场, 不仅造成中国产品竞争力锐减, 而且还有可能永久的排斥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之外。
二、反倾销对中国的影响
(一) 短期内阻碍产品出口, 减少外汇收入
与世界经济不景气相比, 中国经济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外贸出口高速增长, 中国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和价格, 赢得了世界市场的一块大蛋糕, 这些都为进口国当地企业造成了挤压, 致使进口国厂商利润下滑, 市场占有率下降, 工厂倒闭等, 这些情况都迫使进口国对华采取反倾销立案调查。
(二) 长期内影响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中国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些新的产业领域也将逐步向外资开放。但由于受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短期内中国的出口产业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而这些产业恰恰是遭受反倾销指控的重点产业。
(三) 助长反倾销诉讼, 形成恶性循环
当中国的某一产品遭遇反倾销诉讼时, 即使我们在反倾销诉讼中取得胜利, 但是一些不可忽视的隐性威胁仍然存在, 其产品仍然会在进口国中产生负面的影响, 也许还会被扣上一顶“反倾销”帽子, 只要被某些国家再次提出反倾销, 其他地区与国家的同行业也会提高警惕, 积极效仿, 这将对被实施反倾销的行业以及相关的国内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进入恶性循环。
三、屡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分析
(一) 世界经济形势低迷
自“9·11”以来, 美联储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 导致不动产价格上升, 继而形成房地产市场泡沫, 引发了所谓的次级贷款。2008年9月14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同一天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被收购, 标志着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开始, 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机。
(二)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外贸出口实力的加大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对外贸易顺差连创新高, 经过三十年经济的发展, 截至2007年底, GDP已达249 530亿元, 比2006年增长11.9%, 突破3.6万亿美元, 居世界第四。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1 738亿美元, 增长23.5%, 居世界第三[3]。
(三) 出口秩序混乱, 出口相对集中
中国的出口市场集中于欧、美、日三大市场, 中国从东南亚或者拉美等国家进口原材料, 经过加工后, 出口到这三大市场, 形成三角贸易的独特现象, 低廉的成本造成贸易发展不平衡, 因而导致遭到反倾销的命运。
(四) 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歧视性待遇
据CEPR (欧洲经济政策调查中心) 调查显示, 自2008年11月各国采取的保护性经济措施近280项, 其中121项是那些自称要积极取消经济壁垒的G20国家采用的。报告称, 中国成为最易受到歧视性待遇的国家:在55个国家中遭受到100项歧视性待遇[4]。
(五) 贸易保护者滥用WTO关于倾销的协议
“WTO反倾销守则” (全称为“执行GATT1994第6条的协议”) 的核心内容有两点:第一, 缔约各方承认, 用倾销的方式把一国产品以低于该产品正常价值销入另一国领域, 对一缔约方境内已有行业造成损害或损害威胁者, 应予谴责;第二, 为抵消或制止倾销, 一缔约方得对倾销产品征收不超过倾销差额的反倾销税。WTO反倾销守则是世贸组织制定的用以规范各成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套规则, 它在很大程度上在国际范围统一反倾销的法律法规, 但也为各国国内法规留下了不少余地。
(六) 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消极态度
对国外反倾销消极应对, 是导致大规模发生倾销调查的诱因。第一, 由于中国大部分企业刚刚进入国际市场, 对世贸条例还不够熟悉, 存在不敢打官司的心理。第二, 面对高额的律师费用和旷日持久的官司时, 许多企业往往消耗不起, 进而选择退而求其次。对企业来说, 打这样的一个官司, 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第三, 大部分企业存在搭“顺风车”的心理。这些企业目光短浅, 不以自身的利益出发, 希望别的企业打官司, 等别人应诉成功后再卷土重来。第四, 政府没有提供积极的帮助, 企业在面对反倾销诉讼时, 往往面对的是一个国家, 一个庞大的机器, 而企业只是一叶扁舟。这时如果政府为企业提供强力的后盾, 就更增加企业的信心, 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四、中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一) 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对出口的管理
调整产业结构, 改变营销观念, 加快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尤为重要。改变传统的“以廉取胜”的观点, 提高企业产品的创新能力, 提高生产效率, 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二) 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尽管中国已加入WTO, 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认定中国在2016年以前依旧是“非市场经济”国家,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指控, 更严重的是, 它阻碍了中国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国际贸易和经济中去。因此, 一方面中国应当积极游说, 利用国内外的媒体, 加强宣传, 改变一些国家对中国的看法, 通过政府间的合作, 早日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 另一方面中国应尽快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弥补体制中的缺陷, 消除外国对中国的偏见, 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只有中国政府、企业同时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才有望解决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三) 企业要积极面对, 摆脱不利局面
企业是反倾销诉讼的主体, 当企业遇到反倾销诉讼时, 企业的态度决定了胜诉与否。企业遭到反倾销应诉时越快越好、企业越多越好、证据越细越好。反应快是应诉反倾销的基础, 面对反倾销要做到不惹事不怕事, 积极应诉, 勇于面对。国外反倾销法一般都规定如果涉诉企业不积极应诉或不应诉, 负责案件审理的部门可依据“可获得的最佳信息”直接作出“缺席裁决”。
(四) 政府要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
在对外贸易中, 由于国内没有良好的预警机制, 在受到反倾销调查时, 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所以要求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 对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供求状况以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市场情况等重要参数变化的监测、整理和分析, 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 这一制度可以为企业出口提供参考, 了解到商品的价格范围, 避免企业低价倾销, 保证出口通畅。
(五) 充分发挥进出口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中介协调服务职能
企业在反倾销的应诉中, 单凭自己本身的力量是很难获得胜利的, 必须求助于进出口商会和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对本行业的国际惯例、相关法律、生产成本、产品标准等比较熟悉, 能尽快有效的组织应诉。作为行业协会, 应充分发挥协商与监督的作用, 协调价格、协调市场、协调客户, 加强出口自律, 规范出口秩序, 严格制止出口企业相互倾轧, 低价倾销或与进口商相互勾结低价报关的行为, 从源头上遏制反倾销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万红.各国反倾销立案程序[J].中国进口与出口管理研讨会, 2002-10-15.
[2]付未华.中国应对国外频繁对华反倾销的策略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4) .
[3]黄鹭凌, 黄平.中国经济形势与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 (8) .
关键词:知识产权;商标法;域外抢注;保护;应对措施
多年以来,一些中国的驰名商标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多次遭遇抢先注册。根据《中国财经报》报道,中国出口商品商标被抢注已有2000多起,每年造成无形资产的损失约为10亿元人民币。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遭遇反补贴、反倾销等等贸易壁垒,这些巨大障碍是中国驰名商标注册拓展海外市场经常会遇到。近些年,经常会发生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其多年维护商标在海外遭遇抢注,使得长期的累积值的商标为他人作了嫁衣。
一、我国民族商标屡遭抢注的原因
(一)企业注册海外商标意识薄弱
我国大多数企业暂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也几乎没有有效的建立保护商标使用权的市场检测预警系统,更不熟悉运用商标境外注册这一保护措施维护自己企业品牌的利益,这些原因使得我国企业商标海外注册表现出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商标意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如美国史克公司在120个国家注册了2.5万多件商标,日本索尼公司在国外注册了500多件商标,英国联合利华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注册商标达7万件,仅在中国的就超过了1000件。好多世界驰名商标都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取得了商标权,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在进入市场之前就预先申请商标注册登记,避免了日后许多麻烦。在这一方面就很值得中国的企业好好学习。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
大体上来看,我国的企业相当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醒还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只是单纯的进行技术引进再创新,不少企业忽视开发产品品牌的海外市场,且在还没扩展到一定企业规模时,根本不考虑创新品牌,更不用说具有抢先在国外注册自己产品品牌商标的意识,这些能力的缺失给国外炒家的恶意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其趁虚而入,侵害了我国企业的利益。
(三)国外炒家的恶意行为
很多老字号的中国驰名商标都被选为被抢注的对象,这些国外的职业炒家只要发现有潜在价值就会抢注,给我国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新修改的商标法的实施,为这些炒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炒家们不仅可以以个人名义注册,而且有权自由转让和变更持有的商标。这批国外的炒家会以法律漏洞为纲,对中国惯用商标进行市场进入的可能性预测,并蓄意抢先注册,而后则进行商标倒卖或起诉侵权以骗取赔偿。
二、我国商标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不够
当企业出现知名品牌之后,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假冒伪劣知名品牌产品会出现搅乱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顾客的利益,破坏企业多年维护的知名品牌的声誉,使企业多年发展的品牌效益付之东流。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对严重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假冒侵害的损失。国内的情况尚且如此,国内的企业在海外遭抢注的案件发生,政府更没有积极主动的去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二)商标保护的制度和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
我国在海外维权平台上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平台就没为我们的企业提供良好的有效解决海外商标纠纷的平台。驰名商标保护工作始于1992年,1996年国家工商总局颁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暂行规定》,直至2002年4月,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共认定了293个驰名商标,但这些驰名商标的认定依据是《暂行规定》,并不是《巴黎公约》和《商标法》意义上的驰名商标。2003年6月《暂行规定》废止,那么,这些驰名商标的继续存在将形成一些法律保护上的缺憾和空档。
三、应对民族商标域外被抢注的对策
(一)企业自身树立商标保护意识
企业要注意强化商标保护意识和先行意识,秉承“自愿注册原则”和“申请在先原则”,要对即将要进入他国市场的商标提前、及时注册,免遭抢注。
(二)企业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设立严密的商标体系
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势必要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文化的重中之重。鼓励人才不断创新,使企业的产品价值不断提升。根据每个公司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商标注册保护体系。
(三)积极防范国家炒家的恶意行为
企业自身積极运用国际条约进行法律维权。企业应当积极运用各国际条约中的商标保护条款,撤销外国厂商对我国民族企业商标的抢先注册。只要企业积极进取,努力把自己的品牌打造成驰名商标,那么就拥有特殊保护,不论是否注册,都不会受到那些别有用心的恶意炒家的威胁,使自己能够在世界企业竞争者占有一席之地。
(四)政府和有关部门发挥优势作用加大对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
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支持我国民族企业域外商标维权,为维权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海外维权机制,建立这个平台,为我国企业商标在外面遭受到抢注提供支持。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同20多个国家签署商标领域的合作备忘录,建立政府间的沟通机制,我们也要利用这个平台,使我们的商标抢注问题得到政府的支持,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总之,我国企业如果想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话语权,占有一席之地,进入世界一流的大企业的队伍中,势必要制定自己的商标战略,重视商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注册,这是为企业开拓市场、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名牌的基础和前提。
参考文献:
[1]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从识别到表彰.法律出版社,2001.
[2]朱谢群.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与实施的法律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我国被反倾销的原因】推荐阅读:
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与现状10-15
反倾销案件的管辖法院06-16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06-05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及对策09-09
我国外交的发展06-12
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06-27
我国社工机构的现状09-15
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09-20
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09-24
我国税负的宏观分析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