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在眉睫的近义词是什么(共14篇)
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当务之急
燃眉之急:燃:烧。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燃眉之急
火烧眉毛: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火烧眉毛
迫不及待: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迫不及待
急如星火: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急如星火
近在咫尺:咫尺:很近的距离。形容距离很近。近在咫尺
刻不容缓: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刻不容缓
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千钧一发
反义词
慢条斯理( 注释: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 )
迫在眉睫造句
1、那是一个暂时匮乏和灾难迫在眉睫的清凉时代。
2、这条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
3、由于所谓的迫在眉睫的婚礼,他们同住在一间客房里。
4、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你才准备,是不是太晚了?
5、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开发出新的替代能源已经迫在眉睫。
6、裁减工人迫在眉睫,恐怖气氛笼罩整幢楼房。
7、马上就考试了,我还没有复习,时间迫在眉睫。
8、抗旱保苗,迫在眉睫。
9、炮打个不停,估计一场进攻迫在眉睫。
10、那是一个暂时匮乏和灾难迫在眉睫的凄凉时代。
11、这次的联欢会迫在眉睫,可是我还没有准备好节目。
12、现在形势已经迫在眉睫了我们必须刻不容缓地赶去他们修饰的对象不同。
13、甘肃阳曲最近几日又将出现强降雨天气,抢灾救灾工作迫在眉睫。
14、亨利相信大衰退迫在眉睫,下令从今后产品计划中削减二十亿美元。
15、当打击迫在眉睫时,我一下子就跳到了一边。
16、奥文认为他能够很明白地看出柯帕乌迫在眉睫的灾祸。
17、若是死亡迫在眉睫,那我至少要说我已享受过人生的乐趣。
18、房屋燃起了熊熊烈火,情况迫在眉睫,关键时刻,消防员奋不顾身冲进火场援救,终于化险为夷。
19、她迅速的举动表明,他跟阿切尔夫人一样觉得这事迫在眉睫。
20、格劳科斯睁大眼睛,盯着迫在眉睫的灾难。
21、现在的严峻形势已经迫在眉睫了。
22、大火就要蔓延到那片红松林了;就在这迫在眉睫之时;消防队员赶来了。
23、还有他的父亲--死期迫在眉睫,还在那里等着消息!
24、焦虑不安是指由于出现迫在眉睫的、惩罚的征兆而产生的情绪状况。
[作者简介]潘飞,全国重点报刊特约文化记者、专栏作家、书评人。
《审丑:万物美学》
[英] 史蒂芬·贝利 著 杨凌峰 译
金城出版社2014年9月版
定价:138.00元
在美学中,丑指否定的审美形态。小学生的语文考卷若出现“美的反义词是什么”一题,孩子们会毫不犹豫地填上:丑。因此,在人类自小接受的任何美学知识灌输或培训的知识体系里,“丑”都是作为“美”的对立面出现的。
“美”的定义是每个时代的哲学家和艺术家都在孜孜以求着的终极命题,借由他们的皇皇巨著,我们完全可以构建起一部关于如何“审美”的观念史。然而,大多时候,丑被界定为美的对立面,却不曾有谁为此而撰写一部专论——丑沦落为边缘,被世人刻意回避、忽略,甚至歪曲。
关于美与丑的关系,人类一直在思考和探讨。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们,在美和丑的问题上,他们主张美是绝对的,丑是相对的,孤立的丑是形成美的积极因素,丑只是美的较低等级而已。意大利学者翁贝托·艾柯在撰写那本惊艳之作《美的历史》时,仍然不忘记专门设立单章《怪物之美》来阐释美与丑的辩证关系:“所有文化皆有其美的观念,亦有其丑的观念……在西方人眼中,其他文化的拜物与面具是可怖、畸形之物,当地人则可能认为其中刻画着正面价值。”
在人类美学史上,无数文学、雕塑或绘画等艺术作品都热衷于刻画怪物、地狱、畸形人,黑格尔的《美学》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也对丑恶在审美中的快感有所形容。这是否与审美的基本特质相悖?艾柯指出,“表现丑”的艺术实际上与宗教的神秘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怪物”形象被纳入神学的普遍象征系统中,从而获得了道德意义;同时,就个体而言,“审丑”心态源自人类“天然的好奇心”。
丑首先是历史的丑。希腊古典时期里的神话传说创造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来证明异教神话的虚妄;《启示录》中以魔鬼、怪物、凶兆等形式出现的基督教宗教形象给人以恐怖之感;巴洛克时期风格主义大兴天下的背景下,人们对超乎寻常和引起奇妙之感的事物充满了探寻的好奇心,艺术家们热衷于探索暴力、死亡与恐怖的世界;在浪漫主义时期,以雨果为代表的艺术家对丑加以最热烈的赞美,并将丑视作新美学的典型;工业革命不仅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文明成果,也极大地冲击着固有的精神家园,表现出别样的颓废之态;随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盛行,人类创造并追捧的文明日益媚俗、低廉……丑在每一个时代均伴随当时的各种思潮、文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丑不外乎于恐怖、恶心、荒怪、污浊、肮脏,可怕、畸形等含义(现象和情感)的综合,是一种“我们无法将之化成喜悦快感的对象”。罗森克兰茨在1853年写就的《丑的美学》一书中,援引传统概念,说丑是美的反面,正如恶是善的相反,丑则是“美的地狱”。
总的来看美丑的区别更多只是审美情趣的千差万别。前几年,在中国人眼里无论如何都进不了美女队伍的模特吕艳却成了西方时尚界口中的“东方美女”。若干在建筑师看来可以自我陶醉的设计方案,却沦为了民众嘲笑和讥讽的对象。给人类带来诸多好处的现代文明,反过来却给人类带来了戕害……由此来看,美和丑的差别居然只在一线之间。但是,值得警醒的是,如果丑真的是“美的地狱”,当人们在这个地狱中越跌越深,即当所谓“审丑”也开始疲劳的时候,其表现就是——对真正的丑恶现象越来越麻木冷漠,其恶果就是——经典和优雅被破坏和颠覆。比如,热播的电视征婚节目屡屡炮制的雷人语录就折射出了当下中国人屡屡被击破的道德底线和病态心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审丑”实际上是“审美”的倒影。审丑越流行,审美自然就越萎缩。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就会受到冲击。
2 科学家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拯救大自然迫在眉睫。
3 考试已迫在眉睫,你还不抓紧复习?
4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一天天减少,拯救濒危物种迫在眉睫。
5 新生入学迫在眉睫,学校正抓紧准备。
6 都市固体废物亦是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
7 现在的严峻形势已经迫在眉睫了。
8 实现这两个目标越来越迫在眉睫。
9 现在失去她的可能已迫在眉睫。
10 当打击迫在眉睫时,我一下子就跳到了一边。
11 裁减工人迫在眉睫,恐怖气氛笼罩整幢楼房。
12 那是一个暂时匮乏和灾难迫在眉睫的凄凉时代。
13 中专英语分层次教学迫在眉睫。
14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但一定要按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循序渐进的开展工作。
15 既然考试迫在眉睫,我不得不放弃做运动。
16 他不相信战争已迫在眉睫。
17 与其迫在眉睫才临渴掘井,不如早点准备,免得慌乱。
18 进行德育评价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19 奥文认为他能够很明白地看出柯帕乌迫在眉睫的灾祸。
20 可是现在突然间欧洲通货危机已迫在眉睫。
21 此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2 被洪水困在屋顶上的村民,危险已迫在眉睫,如不能及时把他们救出险境,他们会遭灭顶之灾。
23 首先,迫在眉睫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4 除了几处迫在眉睫的战斗,没有太过激烈的场面。
25 因此迫在眉睫的会谈就这么中止了。
26 那就是为什么一场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27 格劳科斯睁大眼睛,盯着迫在眉睫的灾难。
28 马上就考试了,我还没有复习,时间迫在眉睫。
29 事情迫在眉睫,他却举棋不定。
见解的近义词
主张、看法、见地、见识、观点
见解造句
1、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2、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事过境迁,就此湮没了。
3、这篇社论见解力透纸背,精辟绝伦。
4、人们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5、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船上的罗盘指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
6、他的那篇文章,由于提出了独特见解,石破天惊,大家推崇备至。
7、我的见解只是一孔之见,希望引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8、去生活,不管怎样,不管什么地方!……睁开眼睛,瞧文明席卷而去的一切:好的坏的意想不到的不可想象的!兴许此后你才能对人对社会对自己说出点见解!
9、他如果坚持自己以偏概全的见解,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怎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10、贪心是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11、一个出了名的、享有荣誉的人物,偶然讲了一句话,有时甚至是一句愚蠢的话,但在人们看来,也比一个碌碌无闻的“凡人”提出的完全明智的见解份量要重得多。
12、我们把别人的学问和见解保存下来,便算完事了吗?我们必须把它们变成自己的。
13、生命,每个人都在享用生命。但每个人对生命的见解,享受过程不一样。有的人可能会用这一生的时间来好好生活,好好奋斗;而有的人却颓废的等待死亡的召唤。
14、在学术讨论中,不可能所有见解都是一致的,可以通过平心定气的讨论来解决。
15、当人生经历一段困难的日子,一个毫无生气的时期,我总是这样做,坚持某几句话,表达某种见解的几句话。即使这些话已经过时并毫无意义,我知道生命一定会回归,从而使它们重焕生机。
16、同学们见解不同的时候,不能反唇相讥,既不利于团结,又不利于解决问题。
17、除非有不同的见解,否则就不可能有决策。
18、可以说,我们对今后十年的主要见解是这样的:假如数字通讯是免费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回答是,我们学习、采购、社交、做生意和娱乐的方式截然不同。我们希看软件和软件标准在其中起重大作用。
19、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着,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逃脱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20、不同历史时期的空想家们给出了各种答案,甚至由于见解的不同,引发了意识形态斗争,直至兵戎相见。
21、我倒比较倾向你的见解。
22、这家报社的社论总是要言不烦,而且见解精闢独到。
23、自从拥有了友谊,我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对于同一个问题,我们时常会有相同的见解。我们崇拜同一个明星,喜欢同一种颜色,热爱同一种写作风格……还有,我们都同样珍惜着这份友谊。
24、舆论虽有令人生畏的力量,但它是由一群无知的自鸣得意的傻瓜营造出来的。我认识几百个记者,其中大多数的个人见解并不值钱,但当他们报纸上说话时,那就成了报纸的意见,于是,他们的话也就成了震憾社会的雷鸣般的预言。
25、你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能像矮人看戏那样,人云亦云。
26、抽象概念作为一种见解倒是不错的,但应用到人们身上,就不那么行得通了。
27、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一个棋子,它可能被子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
28、对此我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
29、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的一仃棋子,它可能被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
30、鼓励甚至逼迫每个人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31、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一个棋子,虽然它可能被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
32、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
33、学术上有不同见解,应当允许百家争鸣。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党同伐异。
34、这样愈显得宇文所安的拓殖难能可贵,他的见解犹如空谷足音。
突然的近义词 :
陡然、蓦然、倏地、遽然、顿然、卒然、猝然、蓦地、猛然、乍然、骤然、忽地、倏忽、忽然、刹那、瞬间
用突然造句:
1、他突然就失去了勇气。
2、敌人突然改变了对我们的进攻方向。
3、这突然的消息使我们为之愕然。
4、正在我束手无策之时,老师突然来到了我身边。
5、突然一只野兔从洞里窜了出来。
6、小红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就停电了
7、她突然把电话挂断了。
8、他突然发现这是敌人的一个圈套。
9、你最好与前面的车保持相当的距离,以防它突然停下来。
10、琼斯先生突然在门口出现。
11、这些国家的货币突然猛跌。
12、野兽突然向我们冲了过来。
13、我们正在操场上玩,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雨。
14、这位年轻人的突然死亡使这座房屋有一种诡秘的气氛。
15、突然在我们面前有一只兔子在跑,于是狗就追了上去。
16、他脚下的土地突然陷下去了。
17、我正在家里看书,突然电话想起来了。
18、我正在睡觉,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四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19、敌人突然从我们的北面冲了上来。
20、他突然不辞而别。
21、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的,突然就下起了暴雨。
22、这只猫突然转而进攻它的训练者。
23、刚才还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滚滚,大雨如注。
24、他突然被吓得大惊失色。
25、突然一个新念头涌进我的脑海。
26、刚才还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滚滚,大雨倾盆。
27、他的病症在这个时候突然就恶化了。
28、我正在看电视,突然停电了。
29、我们小女儿突然感到害羞,把头埋在我肩膀上。
30、军事任务的一个不定因素是,你决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突然调离。
31、该产品在九月份突然热销起来。
最近,叛逃成为舆论热词,媒体纷纷解读叛逃与叛国的区别。到底什么是“叛逃罪”,什么是“叛國罪”,区别有多大?
i:壹读iRead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仁文。
在刑法上,叛逃罪与背叛国家罪有不同。《刑法》对叛逃罪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
以上,有三个关键词必须同时满足。
首先,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一般公民叛逃,并不构成“叛逃罪”。其次,叛逃必须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比如国家机关代表团在外访问期间。再次,就是不管怎么说,你“逃”到外面去了。
而“背叛国家罪”是“勾结外国或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否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不管是你否是在“履行公务”期间,还不管是你否是“逃”到了境外,只要你有勾结行为,且危害了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就是“叛国罪”。
曾有媒体将二罪混淆,也有引用叛逃罪的旧条文规定,认为叛逃罪需要达到“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后果才入罪。但事实上,去年《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已将这句话删去,即只要求有“叛逃”的行为便入罪。
还有媒体认为叛逃罪的最高刑是死刑。但根据规定,本罪最高刑应为10年有期徒刑。即使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叛逃罪的,也只能在10年以下有期徒刑内“从重处罚”,而不是在法定刑以上“加重处罚”。
但背叛国家罪则最高可判处死刑——刑法“危害国家安全罪”一章的最后一条中对此做了规定,而叛逃罪被排除在外。
审视是一个动词,意思是仔细的看,边看边反复分析。
造句: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回头重新审视一下这段时间自己的学习生活。
2、凝视
凝视指特别专注的看,不眨眼睛聚精会神的看,目光集中于一点;对象常是人或具体而静止的东西。
造句:汤姆猫趴在墙角,屏息凝视,等着老鼠出洞。
3、凝望
凝望的意思指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引申意思为期望、盼望等。
美丽、富丽、瑰丽、秀丽、绚丽、艳丽、绮丽、华丽、奇美、壮丽
二、【基本解释】
◎ 奇丽 qílì
[singular and beautiful] 新奇美丽
奇丽的塞上风光
三、【英文翻译】
1.sweep past; skim over; sideswipe; fly past
四、【短语造句】
1.他们找到的是空旷的海面,便宜而美味的海鲜,还有奇丽的风景,从人迹罕至的海滩到大陆团队游客人头挤挤的景点,游客们从头到脚一派夏威夷打扮。
What they found were uncrowded waves, cheap and delicious seafood and a quirky landscape that skipped from isolated coastline to spots jammed with mainland package tourists outfitted in matching head-to-toe hawaiian prints.
五、【详细解释】
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一股跃进式的“产业互联网化”热潮在全国蔓延开来。其中,以汽车领域的“互联网+”现象体现的尤为明显,传统汽车企业纷纷亮出自己在“无人驾驶”、“智能互联”方面的研究成果,一大批互联网企业也涌进了汽车圈,试图借“互联网智能汽车”成为汽车制造商。
然而,很快就有业内人士开始批驳这种热潮带来的乱象,指出互联网汽车绝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汽车”,无论是传统汽车行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必须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全新的发展生态。
在此背景下,3月20日,由寰球汽车主办,寰球汽车旗下媒体平台《汽车商报》承办的“思辨互联网汽车”高端论坛,在浙江乌镇召开。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ITS中心主任李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自动驾驶项目负责人田小陵、财经专栏作家石述思、第一代科技媒体人项立刚、互联网专家刘兴亮等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企业家和社会精英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关于互联网汽车,互联网经济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的话题。
不是一场发言秀
这绝不是一场为任何人准备的浮于表面的发言秀,因为现实情况已经不允许企业和专家高谈阔论。
目前,一直在无人驾驶方面先行一步的美国,在今年1月,由总统奥巴马带着运输部长Anthony Foxx,高调宣布未来10年政府要投入40亿推动无人驾驶发展,并将在6个月内出台无人驾驶汽车指导原则;英国政府则计划于2017年开始在高速公路上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如果该计划顺利实施,无人驾驶汽车在2020年以前能在英国全面普及;甚至在去年底召开的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也涉及到了自动驾驶的议题。
很显然,中国并不是第一个发现智能互联汽车重要性的国家,更要命的是,中国也不是站在该技术领域制高点的国家。也就是说,想要在智能互联汽车方面拥有领先地位,必须要依靠国家政策和企业研究的共同推动。
正如寰球汽车董事长兼CEO吴迎秋在论坛一开始所提到的:“汽车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是大变革的风口;而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使得汽车行业的变革成为了可能,这种新技术可能带给汽车很多有关于安全、节能、环保,乃至对汽车重新定义的东西,同时也深刻的改变了人们对汽车的认识。然而,对于中国汽车、中国汽车市场以及中国消费者来说,该如何看未来的汽车,大家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未来汽车的定义
的确,目前的智能汽车圈已经成了谁都想走一遭的红毯,上至传统汽车大佬、下至名不见经传的小车企,外加各种互联网公司都声称他们已经研发出、或正在研发中的汽车产品具备最先进的智能互联功能。其实,大量汽车产品不过是加上了一些远程控制、人机交互、呼叫救援等功能,就敢对外宣称自己是智能互联汽车;而不少互联网企业甚至连产品都没有,就能拿着所谓的战略计划四处拉风投,被戏称为“PPT造车”。
其实,这些“汽车手机”并不能概括智能互联汽车的全部定义,在此次论坛上,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阐述了他眼中的未来汽车,他表示:“主导未来汽车与交通有四大要素,一是消费者行为的变革,二是IT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三是基础设施的变革,四是人类文化的变革。未来汽车除了动力和工艺外,将更多聚焦时尚、科技和跨工业间的融合,尤其与IT和通信行业的融合;另一方面,进入高度智能时代的未来汽车更注重用户体验,同时将实现零排放和零伤亡,并向着使用共享的方向发展。”
同时,李书福还评价了现在大量互联网企业加入造车阵营的现象,他认为目前的造车运动正在中国如同发烧般地蔓延。“有梦想值得鼓励,‘中国梦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但对于汽车工业来讲,实干比梦想更重要。”李书福表示。
殊途同归
事实上,像李书福这样的有识之士,已经看清了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一些有能力、有担当的企业,已经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展开了研究,而就目前所取得的成果来看,不同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相对丰富的成果。
比如Google无人驾驶,自2009年宣布项目启动开始,至今其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行驶了300万英里(约483万公里),并且企业方面一直在为无人驾驶立法奔走呼吁;来自硅谷的UBER,为消费者带来了汽车共享的概念,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覆盖了121座城市,据称UBER未来的目标是用无人驾驶汽车取代有人驾驶汽车,让UBER真正成为一种交通方式;在17年前就开始关注汽车智能化的沃尔沃,如今已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代表企业,并且是中国汽车界首个在实际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的企业,就在去年,沃尔沃推出全球首款具有高度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车型全新沃尔沃XC90,而接下来推出的旗舰级豪华轿车全新S90,配置全球最先进的高度自动驾驶技术Pilot Assist。
就此看来,这些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研发方向各自努力,但又在向同一个未来汽车的方向前进。李书福对此评价:“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共享共赢的时代,只有大家协同发展,无论是什么公司,互联网公司也好,传统的公司也好,其实传统汽车公司也在研究互联网技术,这本身就是互联网技术。相互之间要协同发展才能不断地推进新产品和新技术,相互启发、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很重要,无论是传统汽车公司还是互联网汽车公司都要相互协同共同发展。”
[释义]
(1) (形)非常疲乏。
(2) (动)使非常疲乏。几天的艰苦训练;同学们都疲惫不堪了。(作谓语)
[构成]
并列式:疲+惫
[同义]
疲乏、疲劳
近义词
疲乏、疲钝、疲顿、疲劳、疲困、劳累、疲倦、怠倦、委靡、委顿、困顿
英文翻译
1.(非常疲乏) tired out; weary; become fagged; exhausted
详细解释
◎ 疲惫 píbèi
[tired out;exhausted] 极度疲劳
以明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迅风之扫秋叶也。――《三国演义》
(1).疲乏。 宋 陆游 《乾封驿早行》诗:“扶衰犯霜露,疲惫不可状。”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因精神疲惫,登舟酣卧。” 玛拉沁夫 《鹿的.故事》:“鹿的速度渐渐地变慢,停下歇息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这说明它已疲惫不堪。”
(2).衰败困乏。 宋 梅尧臣 《送鄞宰王殿臣》诗:“愿言宽赋刑, 越 俗久疲惫。”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t阴》:“ 嘉靖 初, 长垣 胡锭 撰《t县减差碑记》载有昔人咏 t县 诗……观此则 t邑 疲惫非朝夕之故矣。”
(3).懈怠。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 仁宗 以 淮 z疲惫日甚,特命公以巡抚衔巡视两 淮 盐政。”
造句
(1) 他在长城上饱览了壮丽的风景,洗却了一路上的疲惫。
(2) 经过长途奔波,爸爸显得十分疲惫。
(3) 闷热的天气让大家感到既口渴又疲惫。
(4) 日夜兼程的旅途劳顿,令他非常疲惫。
(5) 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下了飞机,真想现在睡一觉呀。
(6) 同学们在假期里要早一点睡觉,别疲惫不堪呀!
(7) 他已经疲惫不堪,一坐在沙发上就睡着了。
(8) 琼斯神态疲惫,仿佛早已盼望着卸下身上的重担。
(9) 连日的下地插秧,累得全家人疲惫不堪。
张品成(职业作家):去年清明特意请了些香烛,去海边焚了。大凡在海南的人,多半以这种方式悼念亲人。
我父母都曾期望我出息,所以最好的纪念方式是勤奋工作。
对亲人,关怀方式有两种,一是对长辈,要更体贴,因为他们在世日子没有我们晚辈多。与其死去后悼念,不如让他们活着时更感觉幸福。对晚辈,那就得学习前辈,更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
曹超凡(职业教师):去年到了爷爷的墓边,奶奶哭了几声,然后要我站好了,往爷爷那土堆作揖,奶奶在一边念叨,:求爷爷在天之灵保佑,然后,我们就在爷爷的墓边坐下来。奶奶要说一阵爷爷生前的故事,我们方得离开。我的爷爷很疼我。记得小时候爷爷让我骑在他脖子上,行走在集市中,旁若无人。我什么也不懂,当时三岁不到,我要的是快乐,爷爷用他的老手和老的肩膀给了我,而成为我最纯洁的回忆,即使模糊得认不清爷爷的一张脸,但那冰冷的石碑告诉我,爷爷曾那么爱过我,那么单纯,也那么廉价,却在我的心头烙下了一个方向,让我活得不迷惘。
让自己和自己的亲人过得更好,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纪念方式,也是最好的祭奠。
刘丽(职业编辑):去年清明节我们全家去给奶奶上坟。奶奶活着的时候,一直很硬气,从不向自己的孩子伸手,按照自己的逻辑而活着,不给人添麻烦,直到生命临终,也只是说:如果活的人还记得,清明节就到坟头烧把纸吧。
曾纯辉(职业金融):清明节,我们全家去给爷爷上坟。对健在的亲人应把心思放在父母的养育之恩上,体贴关照他们的风烛晚年。而不能像有些儿女把目光盯在现有的一点点父母赖以安度晚年的财产上,过早地计较继承与分割,甚至有的产生怨恨情绪。
汪欣(职业国企员工):可能人人如此,到了晚年这一段的日子最难安排。因为到了这个阶段都是无权无力了,实用价值没有了,又面临人生的终点,身体也会日趋衰弱,家庭中会有一些难题,这段日子最难熬,所以儿女们要经常回家看看。
父母死后守孝三年不如临终前守病榻三日。平素的亲情敬意固然可嘉,而真正困难时的全力扶持才是尤为需要的。
刘红艳(职业公务员):当代人如果对待自己父母像对待自己的儿女那样就好了。如今在社会变革时期,旧有的伦理道德在淡化,新的养老制度还不完善,有的老人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冷落父母的现象时有发生。
江萍(职业医生):多一些关照和温暖总比麻木和冷淡要好得多。家族之间、亲友之间的亲疏冷暖,不可以财势取人,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急所急帮作需。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亲情之亲友谊之密,只有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甚至是无偿的帮助。那些锦上添花之类的做法,不如雪中送炭为贵。
王刚(职业房地产管理):我家祖籍是天津的,我有很久没有回老家去了。2004年,我曾经回去过了一个清明节,那里的风俗是祭拜、上香,时间一般在清明当天最为鼎盛。那一天,我们是全家出动,买了“曹子糕”等糕饼,祭拜了去世的亲人,然后去踏青、放风筝。我觉得清明节是我们纪念亲人的一种传统方式,应该延续下去。
照应、帮衬、照管、关照、光顾、照望、照料、照拂、照看
用照顾造句
1、我们得照顾他的情绪
2、我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逐渐长大。
3、我已经学会照顾自己了。
4、病人生病了,医生每天都会去照顾他
5、护士正在照顾病人。
6、对待孤儿,我们应该多加照顾
7、妈妈整天照顾我们,很辛苦
8、我要慢慢学会照顾别人。
9、妈妈每天都在细心地照顾我。
10、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11、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天天都照顾我。
12、我们的班级是一个集体,要照顾一些成绩差的同学。
13、我长大了,应该学会照顾别人了。
14、奶奶生病了,妈妈在家照顾她。
15、小狗真可爱,我要把它照顾得好好的。
16、他正找人脱关系照顾一下孩子。
17、我能照顾好自己,请妈妈放心。
18、我帮忙照顾生病的同学。
19、姐姐用心地照顾她家的小狗。
中文发音:勤勉[qín miǎn]
词语解释:努力不懈;勤劳不懈;勤勉好学。
反义词:懒惰、怠惰、懈怠、慵懒、懒散
用勤勉造句
1、勤勉好学是我们应当追求的.高尚品质。
2、原是勤勉守时的她,开始常常请假了。
3、老师经常勉励我们戒骄戒躁,争取更大的成绩。
4、她本是个勤勉的孩子,只是需要大人多多勉励。
5、在这充满音韵和僻静的世外桃园中,勤勉之人在这里也是一种享受!
6、今天看报纸,说现代社会需要低调做人,勤勉做事。
7、历史用事实勉励我不断进取,我用勤勉好学来成长。
8、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们都要勤勉。
9、老牛为了我们的温饱而勤勉的耕田,我们应该感谢它。
用勤勉的反义词造句
懒惰:勤奋使人成功,懒惰使人失败。
怠惰:勤奋是时间的主人,怠惰是时间的奴隶。
懈怠:他对工作一向尽心竭力,从不懈怠。
我是初二年级的一名学生,我现在有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与我小学时最好的朋友思思有点矛盾,请您帮帮我吧!
我和思思在初中很有缘地又分在了同一个班。在这个班,她又认识了另一个女生,外号叫蘑菇。開始我们仨一直玩得很好,可就在这个学期,我与思思的矛盾越来越多。
前一天我们仨还在一起说笑,可第二天一早,她就理都不理我了,但和蘑菇还有别的同学却有说有笑,一看见我,脸立刻拉了下来。下课我问她怎么了。她却说没什么,然后就把我推開,和蘑菇玩去了。
以前,蘑菇跟思思吵架或怎样,绝对是两分钟之内就好。现在的我,像插足的第三者。她俩下课相互叫着出去玩,从来都不想到还有一个我。不叫我也就算了。心胸開阔点,笑一笑。没什么事过不了。我从来不计较她们,可她们却计较我。有时我叫她们出去玩,思思的动作是最慢的,有时蘑菇把我拖出去没等思思,思思就不高兴了。可她们却从没顾过我!
我是一个活泼、開朗、爱開玩笑、不爱计较的女生。按理说我应该很受欢迎的啊。为什么会这样?我也被别人诬陷过,说我讲了一个与我关系也很好的女生的坏话。可我没讲啊!她却听信别人,再也不理我了,还见我就骂。以至于原来跟我和她也玩在一起的女生也不理我了。
怎么办呐!
受难不起的丫丫丫丫:
你好!
1人的一生要更新很多次朋友圈,每次更新都是一次蜕皮,蜕几次,才是真正的长大。所以,过去的朋友疏远了很正常,说明你正在长大,不必痛苦,应该欣喜,一个新的世界正在打開。
2不要把自己的交流圈子限制得太小,试着与更多的同学去接触,如果你真像你描述的“活泼、開朗”,你可以发现更多的交流的快乐。不要做那种嘀嘀咕咕的小女生小团体,那最没劲。
3什么叫“好朋友”?朋友不是仅仅能整天腻在一起的人,如果这样定义,猪圈里的两头猪都算朋友。朋友是有共同见解、共同的情趣的人。
4在获得友情愉悦之前,必须有自立的一面。在独处时也不寂寞,在独行时也不失落,当朋友不在身边的时候,也不会因为无所事事而无聊无趣。能如此,再谈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