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改革论文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术教育的改革论文

美术教育的改革论文 篇1

函授学习了《当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一门课程,老师布置了任选一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的启示作为作业来完成。一直向往的英国教育模式成为了我的研究对象。于是查找了相关的许多资料,发现英国的基础教育对我国的教育改革确实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课程改革是全社会参与的运动

1995年,英国开始实施《提高中小学水平计划》;1996年,英国政府发表了基础教育白皮书《学会竞争:14—19岁青少年的教育和培训》,要求所有的初中都能向学生提供“普通职业教育课程”五年级的第一级;1997年5月2日,英国政府开始了面向21世纪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经过两年的努力,1999年7月,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出台,从2000年9月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内容包括:开设12门核心课程;提出学校课程的价值和目的;构建了国家课程、宗教教育以及其他全国性的教育框架;实现四项课程目标;提出六项基本技能。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就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到2010年,将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教育系统认同度高,参与面广,改革步伐大。但在全社会还未形成支持课改、参与课改的氛围。特别是众多的家长和部分非教育系统的各级组织对这次课改的重要性知之甚少,不少人既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也没有参与的渠道。

二、课程改革中更关注教师的成长历程

(一)教师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英国主要存在两种教师教育模式:时间顺序模式和同时发生模式。时间顺序模式是学生入学后,先接受普通教育,获得某一特定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学位,在学习结束后或即将结束时,再接受职前专业训练,以保证他们能胜任教学,而这一阶段仍然要学习一些普通教育类课程。同时发生模式是学生一入学就把某一或多个学科的普通教育与以理论和实践为主导的专业教师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教学。

如果以英国提出的教师教育模式做比照,我国教师教育的传统模式应该是同时发生模式。在我国的传统模式中,在公共课课时不能减少的情况下,要突出师范生的职业特点,如增加普通话和“三笔字”技能课时,只好压缩专业课,加之教学实习又很短,造成培养的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我国应该在保持传统培养模式的前提下,探索使用时间顺序模式或对传统培养模式进行改造,形成一种综合性模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必须坚持以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和提高教学实习效果为重点。

(二)使见习期真正发挥作用

我国对新教师上岗有明确的规定,见习期一年。为保证教师质量,应对师范生进入实习期前进行二次选拔。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师范生供大于求,已经开始了二次选拔。但是对教师严重短缺的农村学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优秀师范生通过选拔留到了大城市,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财力有限,即使是二流、三流的师范生,农村学校也不敢要。针对新教师上岗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新教师上岗的统一标准和见习期教师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及评价和考核机制,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而且还应对担任辅导员任务的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

(三)严格师范生的入口关

所谓的“严格”并不完全指通过严格的选拔考试把优秀学生选出来,而是指要严格按照学校的需要制定培养计划,培养合格教师。目前,我国师范生毕业后的走向基本上是以市场为导向。师范院校只负责出产品,至于产品的去向就不管了。也就是说,师范院校与学校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没有任何联系,师范院校根本不了解学校最近的教学事件,师范生在大学以偏重于学术的理论学习为主,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只是从书本到书本,而且师范生只有到最后一学期的教学实习期间才能有机会到学校去几次。师范院校的招生计划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决定的,而上级主管部门又是从基层教育部门上报的需求计划中决定的,当然,基层教育部门的需求计划来自学校。从理论上讲,这些需求计划也反映了学校的需求,但是明显滞后于学校的需求。英国国家不断加强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培养,但我国不可能实现。在现实条件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加强中小学和师范院校的联系,如召开培养目标、内容研讨会等,让中小学校长和师范院校的负责人直接见面洽谈,以保证培养计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四)重新认识和加强校本培训

我国经常谈论的校本培训实际是指在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而欧洲国家所指的校本培训还包括职前培养,即学历教育阶段。这种教师培养方式增加了师范生联系教学实际的机会,他们的见习期可以缩短或取消,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但是操作起来较难。然而,我们可以组织安排部分在校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和一线教师座谈、听课甚至讲课等。每学期2-3次,这些学生返校后,给全班同学传授他们的体验。

(五)统一规划每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

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分阶段的连续体。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但是要保证每个师范生从进入师范院校到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这一漫长的时间内,专业成长的前后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因为教师是在动态环境下成长的。然而,有一点可以做到,给每个在校的师范生建立专业成长袋,成长袋里记录学生专业成长变化的关键过程、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等,成长袋和人事档案一起随学生到终身。见习期间师范生的培养计划以原有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制定,之后的在职培训也是如此,这样就基本保证教师职前职后培训的一致性。

三、重视儿童的学习过程,促进其全面发展

尽管英国20世纪60一70年代的“开放教育”使教育质量有所下降,我们还是能从中借鉴一些先进经验。例如,根据儿童的活动和经验组织课程,以小组活动或个别活动代替传统的班级教学。我们的课程改革应在立足本国的基础上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就可以在儿童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组织活动课程:教师采用灵活的时间表;教室设计成各种不同的活动室;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组成一个个非正规的小组在各自的活动室里活动„„培养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及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兴趣,鼓励儿童逐步地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情感,启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同情心。

开设活动课程,重点是要开阔儿童的眼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儿童在课堂上如何学,没有统一的规定,而是根据教学大纲,顺应儿童爱动、容易转移兴趣的特点,随时随地由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英国中小学课程演进的整个历程显示,它的发展轨迹经历了从注重基础课程到注重儿童发展,再到注重基础课程的循环过程。当然,这种循环并不是简单的重复,1988年改革后所确立的基础课程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基础课程有着根本的不同,它在注重基础教育内容的同时也并未抹杀英国注重儿童个性发展的传统,而是试图在儿童的经验活动与基本学科素养方面谋求相对的平衡。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然也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但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儿童为中心,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根据社会需要又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

英国新的国家课程将目标确定为传递国家政治形态的核心价值,而居于中心地位的是尊重个人的价值。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应该反映有利于达成促进机会均等、身心健康、公正民主、民主法制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并肯定了对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可见,新国家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逐步成长为“自由民主”大国家公民,使受教育者具备摆脱贫困、毒品、恐怖、被忽视、受支配等诸种束缚的能力,而能自由地选择一种有价值的生活。

2000年英国新实施的国家课程不仅调整了课程结构,还提出提高“学力”的基本方针。英国新课程从提高学生基本学力出发,特别强调要加强对本国语和数学的指导。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在新的国家课程中,英政府将以前的“信息技术”改为“信息和交流技术”(简称ICT)。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是为学生有能力参与快速变化的世界生活作准备,学会发现、探究、分析、交换、提供信息,创造性和独立性地学习。为使信息和交流技术的教育落到实处,英政府还制定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提出“人人上网,校校上网”的口号。信息和交流技术的提高,对学生的交流、探究等技能的发展,基础教育面貌的改善,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从英国的传统来看,人文科学历来是最受重视的学科,而自然科学则往往在一定范围内被视为“二类”学科而得不到重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英国也开始重视自然科学的教学,强调自然科学课程应反映最新成就和新的研究方法等,因此,大大加强了课程的科学性和理论性。

课程目标既要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两基),同时又要培养未来公民所需要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如理想与道德观念,诚信与法制观念,民主与合作意识,使命与责任意识等。课程改革要兼顾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综合和分科。当今教育投入的大幅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的广泛应用,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课程多样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我国在课程设置方面曾出现过偏重人文科学或偏重自然科学、注重学科性课程忽略综合社会实践、重视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的现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社会适应性都受到了影响,为此,我国这次课程改革也提出重建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提倡综合活动课,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视儿童的学习过程,促进其全面发展。

科目:当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

层次:专业: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本科函授 小学教育

2005级 小教本科班

王冬萍

美术教育的改革论文 篇2

关键词:国际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改革,改革方向

1. 由只重教育质量到兼顾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将这一问题列为首要问题来处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对教育质量的理解和认识有所不同,尤其是进入到上世纪末期,世界各国对教育质量的内涵赋予新的内容,不再是简单强调教育质量如何提高,而是在对教育质量进行高度关注的同时,开始重视教育普及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

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和方法,世界各国不尽相同,普遍在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师资管理、教学方法、“高考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但差距并不太大。而在对待教育公平的问题上,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明确指出:“每一个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教育机会以满足其基本的学习需要。”世界各国在此问题上是持一致的态度,美国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日本是“教育机会均等”,中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在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上完全一致,但应对方法则因国情不同而有所不同。美国对教育的公平追求主要表现在要不同种族、肤色和不同家庭出身、不同国籍的人都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日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我国的国情与日本和美国不同,决定了我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也有所不同,我国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的普及、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中央政治局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政府、教育有关部门和家长都希望通过避免儿童在入学起步阶段遭教育不公和避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两项工作的落实来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部为了应对教育不公问题已经明确了解决方案,比如针对择校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加快、加强薄弱校建设,校长及老师流动制度,让优秀的城镇教师志愿到农村学校去任教,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等等。

2. 教育权力“下放”

早在中国的孔子时代,西方的柏拉图时期和亚里士多德的岁月,教育都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实现的,可以说,世界各国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从私学开始的。

就中国而言,从清末到民国,从未出现过以“国家”的名义来垄断教育的现象,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私立学校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仅私立高校数便“占高校总数的29.8%”。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全面介入教育管理,尤其是高等教育。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国家将所有大学收为国有,私立高校无一例外地全部被改为公立,所有的民办高校从此绝迹。而从教材的编写与发放来看,也有一个演变史,“从编审合一、一纲一本统编通用的国定制发展到编审分离、多纲多本竞编选用的审定制,大陆教科书制度体现了国家政治、经济由动荡到稳定与开放的变革历程,反映了国家教育由集中、计划、统一、单一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与多样化转变的轨迹。虽然国定制因其不能顾及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实际而被否定,但一纲一本统编通用的做法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国家统一管理人才培养规格以适应计划经济的要求发挥了作用,并且也为后来的教材建设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审定制的确立正是国家正常发展中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必然结果,尽管它还存在制度本身的完善和制度操作的规范等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沿着多元化与多样化、标准化与规范化彼此结合的思路,审定制教科书制度的改革将不断开展下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中的“权力下放”均略占上风。而随着“权力下放”到省、到地方,教育的“私有化”和“市场化”越来越显化。这两种改革潮流相互促进,便加速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进程。

事实上,不只是中国,世界各国在教育的权力上,也大同小异地走“中国式”的道路。比如在西班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央政府的教育财政投入是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7倍,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这个比例就变成了2比1,而到了上世纪末期,西班牙的教育地方分权化已经全部完成。而墨西哥教育部采取的方式是循序渐进式的“放权”,最后将初级教育的管理权全部转交地方政府。

总之,到了上世纪末期,教育“权力下放”已是全球性的,而且就目前的趋势看,将会进一步加速该权力“下放”的进程。

3. 由单元化到多元化

“权力下放”和教育的“市场化”和“私有化”加速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进程。

在这方面,美国表现得比较明显,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最突出的就是将公立学校变成“特许学校”,并且完全由私营教育管理公司自主经营,转瞬间这一改革变得到认可,到了九十年代末,有32个州的公立学校全面实施了这一改革。

美国自九十年代以来推行“私有化”的教育改革,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在教育领域为选民提供更多的选择自由,另一方面也是向选民宣示促使学校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心。这种教育改革背后的动力,与发展中国家通过“市场化”引入民间资本补充教育投资的动机有明显的不同。

新加坡政府在1987年首先实施了“独立学校计划”,在1993年又出台了“自治学校项目”,教育的改革结果也是将公立学校变为私立,但不同的是改为私立后政府还继续给予资助。

我国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教育上也同样鼓励民间投资办学,此间,相继涌现了相当数量的民办学校及民办公助学校,使过去的全部“国有”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尤其是近几年来,又相继出现由公立转私营的转制学校。

总之,教育改革后,由单元化变为多元化,在竞争中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便于求学者的选择。

4. 由民族化到国际化

艺术界有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指只有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艺术,才能在世界文化宝库里占据一席之地。而教育则不同,教育是科学,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尤其是在如今的“地球村”的年代,全球为一家,教育的国际化势在必行。

早在九十年代,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教育改革是世界经济发展大潮的需要,更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人才战略意味着什么,都希望通过教育服务获得更多的、更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希望以此来吸引其他国家的优秀人才,更希望在国际上扩大自身的影响。教育的国际化绝对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融入国际大家庭的需要。

到目前为止,美国及英国的教育国际化都做得相当出色,但是相比之下,从上个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在英语学习及高等教育范畴,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抓住了有利时机,在悄无声息间把可观的教育市场从美国手里夺了过去。近年来,英国的教育获得相当可观,每年逾100亿英镑,占英国GDP总量的1%。

澳大利亚在教育的国际化上也做足了文章,尤其是市场的开拓上做得相当出色,如今排名第三,仅次于美英。新西兰在这方面也很有成绩,从1990年起步的,到2000年止就有了3.9万国际学生在新西兰学习。2004年统计数据证实,新西兰仅教育出口的总税收就高达363万新西兰元。

由此可见,教育由民族化向国际化的转变不仅能培养更全面的人才,而且能为其国家创出很高的经济收益,更能扩大其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

目前看,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中国的教育国际化,尤其是国际教育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我们应该看到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服务市场的市场优势,看到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逐步扩大,汉语,中医药,中国历史、哲学,以及中国的戏曲等专业,甚至是中国法律、财经等都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另外,来我国高等学校读书成本比较低,这些都是我们将国际教育服务提升一个层次的优势。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国许多大学的学历和学位在国际上的认同度还比较低。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改革方向一定要跟上国际教育发展的步伐,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还要兼顾教育的公平化,并努力使教育多元化,权力下放尺度再放大一些,并在教育国际化上做好文章,推出自己的品牌,展示本国的风采,为国家创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文俊.农村教育改革应采取的对策[N].甘肃日报, 2010-04-06.

[2]谈松花.体制创新:教育改革的关键[N].光明日报, 2009-02-11.

[3]张立勤.中国民办高校生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3.

美术教育的改革论文 篇3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41-01

隨着教改的火热进行,基础教育也随之对教师课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全面改进。

一、促进课程教学理念的革新

教学理念是大众化、普遍化与具体化的教学思想,它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改革层面,主要是在教育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与不同人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相触碰与融合的基础上的变革。它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以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理念为准则,并将文化内蕴融入其中来进行变革。而衡量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是否有效,最佳的判断标准是看它是否自然地而不是强制地形成社会文化、课程文化、课程行为。其实,形成理念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只有进行不断地实践才能形成真正的理念。

对于我国目前的新课程理念,它是在师生关系平等性放在第一位,以此为前提下进行的互动式的教学。但在此理念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在教学进行中,教师仍处于主体地位,满堂灌与死记硬背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对于此类现象的不断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今的教育、教学制度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改革比较浅显,不足以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推进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因此,为了使教学理念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加大它与学科教育、基础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实践的配合力度,使之最终成为适应、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加紧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教学内容是教学理念的反映,也是教学理念形成的基础。我国当前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很多优秀成果。但它们大多停留在学术层面,或是经其他路径对教学实践而产生的影响,却并不是载入呈现社会主导或正统思想观念的教科书中,这使得基础教改理念与教师的教与学教学并未达到真正的融合。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就难以成功。

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的教师教学课程教学,教师必须对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社会课程改革的背景、文化、社会基础、价值追求、思想理论及经验教训等作全面地了解。并在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运用辩证的思维,而不是以偏概全的运用某种教学方式来排斥或否定其他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教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进程中,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也随之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由于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是缩短时间、加快速度、简化某些可省略的程序与内容的发展,因此在发展中,有时对课程教学与其改革的过度简化,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也不是自觉的课程教学与其改革,也就只能对个别的精英产生自觉,而对普遍大众而言依旧是处于盲从状态。这样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事与愿违。

因此在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一定要把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系统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时效性,真正达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三、加强对课程教学过程与方式的革新

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必经的环节、阶段与条件作基础,但终将由实践行动来促进它转化为具体的、可实现的课程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学方式就是教与学的方式,包括观念性与物质结合的技术性方式两种。其中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及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知识不仅包括认识结果的知识,而且包括怎样认识知识、创造与运用知识的知识。所以,除了认识结果,知识更是规范与引领人的认识方式。如此一来,教学方式的各异不仅是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也是因为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不同所导致的。一切的教学目标都是在教学之中经由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完成的。其中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教科书等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方式与及实践来完善的。

教师在讲授中的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接受程度,与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的程度,甚至对学生的品德习性与教学的整体质量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把知识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多个三维目标融合起来,是教师教育的主导方向。作为这个方向的重要内容、重要过程和方式,三维目标的统一、融合是有效教学过程与方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结语

要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深认识、逐渐完善在具体教学中所需的新内容、新方法与新理念的教学理论。教师不仅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知识传授者,还要努力成为一名对课程教学进行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追问者与创造者。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不但可以应对新课程新文化的教师,而且能够建构、开发与创造课程的教师。为实现不断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阶段持续奋斗。

参考文献:

[1]黄正夫.为新课程塑造高素质的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美术教育的改革论文 篇4

今年以来,XX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稳步推进,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带来的社会影响,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四项改革工作成效

(一)县直机构改革情况

根据省、市要求,通许县积极推进县直机构改革。一是将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撤销了乡镇企业管理局,成立了工业经济发展局(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合署办公,挂民营经济服务局牌子);撤销了商业公司、外贸总公司、物资总公司,组建了商务局;成立了城管局(与建设局合署办公);将县经贸委领导的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并入县政府办公室,保留牌子。以上单位职能也随之进行了调整。二是对撤销单位的资产及人员进行了清理审核。三是将计划生育委员会、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名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截止目前,我县县直行政机构32个,县直行政编制核定为435名,现实有在职人员410名;县直一级事业单位11个,核定事业编制223名,现实有在职人员195名。

(二)乡镇机构改革情况

我县共有十二个乡镇,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乡镇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机构和人事制度进行了改革,尤其是事业单位实行了全员聘用制,每个乡镇都选聘39名工作人员(城关镇49名)。改革前,全县乡镇共有在职职工2300人,改革后为874人,减少1426人,精减1.6倍。目前,各乡镇设党政机构设置3个,即:党委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主要负责党委日常工作,综合协调民政、城建、国土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政府办公室(挂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主要负责乡镇政府日常工作、机关后勤工作;科技兴乡的普及推广,文教卫生、计划生育的组织领导和有关行政管理工作。经济办公室,主要负责乡镇财政、企业的组织领导和有关行政管理工作;农、林、水、牧、机各业的生产和技术服务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各乡镇事业机构由原来的9个站所合并为4个中心一个所。即农业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农田水利建设及规划,畜牧养殖、林业、农机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文化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乡镇文化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活跃农村文化市场);村镇建设发展中心(主要负责村镇规划、土地管理、公路建设、环保、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财税所(负责农业税征收、管理、稽查、监督乡镇及所属单位的财政支出)。本次乡镇 ,使全县乡镇事业站所由原来的108个精简为60个,精简44.4%。人员编制由原来的2547名精简为478名,精简81%。

(三)粮食体制改革工作

全县共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19个,职工总数2038人,目前共分流安置职工1730人,占职工总数的85%,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70%的分流安置任务。其中解除劳动合同1575人,内退79人,协保39人,退休11人,上岗留用308人,占职工总数的15%;遗留待处理26人,占职工总数的.1.3%。改革过程中,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经济补偿金1969万元。

(四)教育改革工作

1、中心学校教育改革情况。顺利完成了全县12所中心学校校长、282所中小学校长的选配工作。严格按照省核定的4378名编制进行了教师的聘任工作,分流了665名超编人员,分流精简率12.3%,撤销了原乡镇教育办,中心学校正式挂牌办公。同时,按照上级要求,从元月,执行了教师新工资标准,并由县财政统一足额发放。此外,县第一中学、实验中学和职业中专也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激活了用人机制,优化了资源配置。

2、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情况。全县撤并中小学校91所,撤并学校校长和教师均得到妥善安置,撤并后遗留下来的旧校舍和校产由各乡镇统一处理,所得收入由撤并后的新学校使用。同时,把民办学校纳入全县统一管理。教育改革后,新学期按照新的布局方案配置和运行,目前运行态势良好。

二、改革所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大力宣传。对各项改革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分别成立了由县级领导任组长、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专项改革领导小组。同时,各乡镇、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层层抓改革的工作格局,并制定了改革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县电视台制作改革专题,在黄金时段播出。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悬挂横幅,刷标语10000余条,出动宣传车80余辆,在全县范围内巡回宣传改革政策,切实把改革的各项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妥善安置,确保稳定。为促进改革的健康发展,对改革后精减下来的富余人员,我们采取得力措施有计划地进行妥善安置。在县直、乡镇机构和教育改革工作中,凡是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全部办理退休手续,对因身体健康状况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不宜上岗的人员,可提前办理退休手续;根据实际需要,为部分人员安排临时性工作,鼓励和引导部分人员创办私人企业;有针对性的选拔一些有文化、懂管理,既有农村工作经验,又有培养前途的人员下村任职。其中我县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分流富余人员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我县长智镇在乡镇人事制度改革中制定了《镇政府外出务工优惠政策》,凡外出务工人员保留原级别、原编制、原档案,年终考评定为合格,对非财政供给人员中愿意外出者自批准之日起,每月补助100元。现该镇有83名职工停职外出务工。原镇政府职工孔玉玲,在北京筹资创办的玉玲花卉公司,经过苦心经营,现年销售收入已达50多万元。在粮食体制改革中,主要采取办理退休、内部退休、协议保留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上岗留用、转岗从业的方式妥善安置分流,离退休职工全部由改制的购销企业接续管理,并享受政策规定的各项待遇。此外,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外来企业,安置职工就业。如粮食局与武汉黎氏面业机械有限公司合资的挂面厂,已有两条生产线投产,并将逐步扩大到10条生产线。与江苏春丝集团合资新建的总投资为3000万元的面粉厂,目前立项、设计、征地工作已经结束,预计明年九月份投产运营,届时将为粮食系统富余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明确责任,加强督导。县委、县政府针对改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方案,进行统一部署,制定出了相应的奖惩措施,明确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抽调县委办、政府办、纪检会、组织部等有关部门人员深入实际,进行督导,确保改革正常进行。

(四)严肃纪律,规范程序。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严肃改革纪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改革。在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我们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层层聘用。在考试时,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时间,统一评卷,各乡镇设考场,县直抽出36名同志巡视督查。在考核时,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给予正确评价,当场计分,并将考试考核加分情况予以上榜公布。在粮食体制改革中,坚持以现行的企业改革与劳动法规为依据,做到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有序操作,稳步推进。对省、市拨付的改革配套资金进行严格把关,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并严格按规定程序审议、报批,做到公正、公开、公平、透明。在教育改革工作中,我们按照自上而下、层层聘用的原则,通过民主测评,群众推荐,择优选聘了中小学校长。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各中小学聘任了中层领导。为规范聘用程序,我们对聘用合同制的原则、岗位设置、受聘人员条件、聘任方法及程序、竞岗聘用工作的时间安排、聘用合同的内容与要求、落聘解聘与辞聘、落聘教师分流的措施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设置、公布了举报电话。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实施,我县各项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转变了政府职能,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问题

教育改革是科学的 篇5

一.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

我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英语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此英语教师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 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我们应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3、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五、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例如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开展英语对话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等英语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提高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这次高中英语新课程培训的学习,聆听专家、同行们的报告,使我受益非浅,并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追求新的自我 “教而后知不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以前曾有人对我说过,当一名好教师很不容易。慢慢地,我相信这话不假。我非师范专业毕业,却在工作几年后逐渐转为一名专职的高中英语老师。从教数年,本人在这个领域里不断学习、实践、思索、改进,现在谈谈自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对教育教学的初浅看法,与同行们进行分享交流。我觉得,本着对学生和本职工作负责的精神,一名教师应做好两方面的事情:做人与做事的修养和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修炼。

一、做人与做事的修养

现代社会中,教师的角色更加多样化,不仅社会角色增加,职能角色也变得多元化,频繁的角色转换和多方面的角色期望,使得教师的角色冲突时常发生。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各方面的压力,如果教师不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就可能造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健康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认为,在做人与做事修养方面,教师除了育人,还要育己,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学科、对老师的好恶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新的课程标准也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上,老师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对学生起着实实在在的影响。比如老师敬业的精神、待人真诚和关心爱护别人的品格,将为学生的一生树立楷模;老师穿着整洁得体、精神放松、沉着自信、神情自然、说话亲切,学生上课将感觉到安全和舒适。而一位经常带着不良情绪、动辄发怒生气、喜欢抱怨骂人的老师,将为学生不齿和厌恶,学生又怎会喜欢听他的课、积极跟他配合?人无完人,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一点都不例外。“不能总是看到自己的优点,而要多想想自己的不足。”学校一位年长的老师曾经这样启发我。确实,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从学生的反应上我们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要改进自己,首先就要有意识、有勇气地省察自己的不足,然后对症下药去弥补或纠正,而不应该刻意去回避或掩盖。虽然到了教师这个位置,我们自身的成长并未停止,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做人和做事是一辈子的事情。哪怕是已经做得很好了,也要依靠勤奋和谨慎保持良好状态,抛弃一劳永逸、坐吃山空的错误思想,严格责己,承担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正确引导学生做人、做事。不少人简单地认为,一个人只要懂什么、会什么就可以教什么,教师不过是“吃开口饭”而已,没什么了不起。这种认识实在可悲,更可悲的是一些已经做了教师的和准备做教师的人也有这一类糊涂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会的与将其转化为他人知道、他人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两码事,这之间有一个如何有效地转化的问题,有一个如何促进人的发展的问题,有一个如何保证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愉快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重新确定自己的角色,并根据新的角色要求和社会的期望去进行自我协调和自我修炼,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意识和角色参与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理想与信仰以及教育价值取向,这样才能有合理的教育行为和正确的教育态度,才能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人格和才能等方面发挥恰当而有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修炼

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知识与技能应该包含几个方面:一是丰富的、超越所教学科范围的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二是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学科专业技能;三是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智慧与教学方面的能力和经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得心应手地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学科专业技能是教师教好所教学科的起码条件;相关的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智慧与教学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是教师把自己所知转化为学生所知、把自己所能转化为学生所能的一套独特的智慧的和艺术,是教师自己所知和自己所能本身所不能代替的。

教育管理的改革论文 篇6

(一)

1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目前,护士人力资源的不足,护士编制的缺乏,在各医院中普遍存在,在基层医院中尤为突出。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护理职责范围的延伸,护理工作也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在基层医院,护士都是身兼数职,不仅要完成治疗护理工作,还要承担对病人的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康复锻炼、办理出入院、配送等等,使护士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活动。

1.2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护理人员消极地参加继续教育,不愿意占用业余时间,学习不认真、不主动,对学习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少人认为参加护理继续教育只与职称晋升有关,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期间集中学习拿学分,一旦晋升后则热情锐减。有些已晋升到高级职称或不再想晋升职称的人员,对护理继续教育热情不再。甚至一些科室认为护士工作忙、任务重,参加继续教育费时间占人力,影响科室工作,对此项工作支持不够。

1.3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参差不齐:继续医学教育名目繁多,有各类学习班、培训班、提高班、学术会议等等,名目繁多,从各种渠道涌入各医疗单位。有些学习班的内容重复陈旧,有些学习班有人数限制参加名额有限,有些甚至打着继续医学教育的招牌,将学习商业化,费用高、学习内容缩水、学时不足、学分授予管理不严,使学习班的作用大大下降。

1.4条件有限:护理继续教育形式包括专题学习班、学术会议、学术讲座、论文、科研、自学、进修等等。基层医院有相当多的在职在岗护理人员无法离职离岗学习,阅读学术期刊和网上学习是他们获取专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参加护理继续教育其他活动如进修、专题学习班、学术会议等,因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机会较少。

1.5疏于管理:护理继续教育管理不严,只对晋升期间的学分进行审核,忽视其它年度的学分审核。安排不科学,各级护理人员不分学历层次、工作经验的多少,都采取一样的教育内容,造成高层级的吃不饱,低年资的听不懂,丧失了学习兴趣。对继续教育效果没有跟踪,流于形式。

2对策

2.1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医疗护理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提高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在医疗卫生行业,护理工作者必须通过各种继续教育途径,才能担负起迅速接受和应用这些新技术,以解除患者病痛的责任,才能不被社会发展所淘汰。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及要求,使每个护理人员明确继续教育的学习目标、意义及要求,积极主动参加护理继续教育。

2.2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护理部每年年初结合实际,针对需要补充、加强、和拓宽的知识和技能等,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级要求,统筹安排,作出计划,尽量做到按计划、按岗位、按层级要求完成护理继续教育。同时注意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新动态,不断更新学习,不断进步。

2.3教育形式多样化:护理继续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组织院内科内的护理业务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学习班、学术讲座、专业进修、撰写学术论文、参与护理科研、阅读学术期刊、远程继续教育、自学等等。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护理继续教育以业余、短期、自学为主。

2.4教育内容丰富化:护理继续教育在内容的安排上应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层级人员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内容。应体现成功的护理经验、规范的护理操作技术、最新的护理理念、前沿的护理理论、科学的护理管理和科研方法以及与护理学科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等等。还可以根据人的兴趣爱好,学习管理、法律、外语等专业,拓展知识面。

2.5完善管理:由护理部负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严格学分管理,对院内科内举办的护理业务学习、自学等进行督导检查并按相关规定授予相应的学分;对外派的学习、进修等,严格把关,严格审核,学成后要在科内或院内汇报并开展工作。继教工作纳入科室护理管理考核,科室护士长负责安排和督查本科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二级管理,分层负责,层层把关,确保护理继续教育质量。

作者:刘方 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二)

一、中职教育管理现状

1教师方面

教师管理理念落后,教育思想相对滞缓。面对消极且有很多积习的学生,部分教师对待他们的态度,带有浓重的轻视色彩,不能从教育本身出发去关爱他们,而多是管而不教,如单纯重视纪律,坚决压制个性;一味重视安全,忽略人性发展;绝对坚持高压,过度轻视情感。很多教师只要学生服从纪律,不吵闹、不早恋、不带来负面影响,就万事大吉。这样的管理方法简单、粗陋,不但不会管好学生,而且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2评价体系落后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依然是以成绩为主,单纯地以分数定优劣,这种考核方式违背了以综合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原则。特别是在德行评价方面,仅以是否违反纪律、打架等来评定学生的好与坏,完全不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进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其发展积极性就会受到极大压制。

二、如何做好中职教育管理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乘长风破万里浪,勇于改革,积极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不断学习先进思想,充实自己的头脑,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让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中建立自信,找回自我,走向美好未来。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爱学生,让他们摆脱被冷落的自卑意识,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要求。在职业教育和管理中,实现以人为本,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信满满地成长。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处于变化发展中的身心特征,尊重学生发展的不成熟性,不能把学生当成机器,控制其思想、言行,而应当求同存异,给学生提供更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自由的发展空间,接纳学生对自己行为的选择,重视学生做出的独立判断,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赞许中获得成就感。再次,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做他们的严师益友。师生交流中,教师要放弃师道尊严的观念,与他们交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慢慢教导,渐渐感化。只要情到深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改变学生,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创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原有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应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构建多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评价体系,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技能和德行的共同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实现评价的多样化,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功能,从而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肯定,告别自卑,建立自信,全面发展。

3定位技能发展,用实践检验成果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和能力,而社会实践是检验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建立合理的实践机制。让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充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技能,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实现自我激励、自我检验、自我成长。

4建立优秀学生管理团队,实现学生自治

浅析中职院校美术教育的改革 篇7

一、中职院校美术教育现状

在人类文化的组成中美术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具备人文教育的功能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并没有具备这样的功能。中职院校的生源组成结构,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差,生源背景复杂,而选择美术专业的学生往往都没有什么美术的相关基础,有些学生有点兴趣,有些学生一点兴趣都没有。一个学生如果对所学习的内筒没有兴趣,由于年龄原因,对自身发展还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这样很难讲美术学好,另外,应试教育仍然是当前教育的主导,并影响着中职院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中职院校的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很多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美术这个学科仍然是附属品。

二、素质教育下中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变革

1、明确中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目的

中职院校美术教育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劳动技能方面的技能,假如

在美术教育中纯粹的将学生指引到纯艺术的发展道路上,是行不通的,仅仅依靠扎实的美术功底这样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明确中职院校的美术教育目标,以学生为本,以服务社会为根本目标,才能使我们的中职学生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了解到美,认识到美,通过不断的技巧训练增强美术认知,提升美术功底,掌握到更多的技能创造更多的美。

2、改良中职院校美术教育的课程。

中职院校学生整体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较低,只有两年的在

校学习时间和一年的顶岗实习,就要达到学到知识,顺利就业的目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在第一学年的学习中着重美术的基础模块的教学,了解一些企业及相关就业信息。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后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奠定夯实的基础,从素描、色彩、速写、图案、美术构成基础、肩上、电脑基础美术等各方面全面进行学习。在美术教育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初步认识美术在职业中的作用。在第二学年的学习中则以职业技能教学为主,基础模块教学为辅,将基础模块的教育和职业技能相联系,从设计构图、造型、色彩搭配等进行优势互补,用最短的周期让学生学的更多,整体教学的基础是明确了教学方向,集中教学资源,极大的提高了教育质量,进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成果。

3、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中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中,即使教师的综合素养再高,但是没有学生的话就没有了教学的对象。要想让学生在教学中真正学到知识,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学生有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配合学习的态度、愿意与老师交流。我们的美术教育要在内容上源于生活,贴近于生活,教学题材、表现形式上要多种多样,让学生有好奇之心,还要让美术教育走进学生生活,将生活变成美术教育的大课堂,只有源于生活的美术才是真正的美术,否则都是没有灵魂的美术。美术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只有真正认识到美术的含义,才能体会到美术的精神。

4、从学生着手促变革

在科技不断进步,知识爆棚的今天,没有哪一所学生能够提供

给学生所需的全部,中职院校更是如此。美术教育不在同于过去,学生不再停留于过去的被倾注式教育,而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美术、学习美术。如绘画欣赏、制作装饰画、手工画等等,这些知识含有较高的概括性、实用性、实用型、共同性,学生在生活领悟美术,在学习的时候就能用理论联系实际,与此同时,还要在美术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中职院校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发扬创新精神,中职院校的学生因自身文化基础较差,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就已经很有压力了,基本上谈不上对教学等方面的质疑,我们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告知学生教材、教师观点都不是百分之百正确的,需要同学们多思考、多质疑。在这个基础上的思索,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

5、从教师角度的变革来看

我们的传统教学中,重视教而不重视学,师生间往往缺乏必要的。

活动、互动、交流,教与学这一双向的活动就变成了单向的活动,在美术教育中则着重要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关心学生,在学习中的体会,把情感、价值观、专业知识潜移默化到教学中,并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学生互换立场,让学生成为主角,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在教学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找到打开美术大门的钥匙。

总而言之:美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最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要想做到均衡,需要中职院校在实际教育中增强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增加师生相互交流、模拟职场教学、学生的团队协作都成为新时期教学发展的必要条件.中职院校美术教育的改革需要的就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好不同类型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不断总结,不断变革,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邢大伟-《大观》-2015

[2]浅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内容安排陆志整-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4

[3]探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刘丽娜-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

[4]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曲岩-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2010

美术教育的改革论文 篇8

关键词: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城区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A-0003-06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破解教育改革难题、构筑现代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路径,是改革与完善基础教育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基础教育管理权限下移到以县(区)为主的背景下,城市新区建设、跨县(区)教育集团的组建等,都给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及特点

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各级教育领导的隶属关系、工作关系、工作范围、职责、权限、管理方式以及实施措施。[1]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体制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应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两大方面。教育行政体制主要涉及的是教育管理权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同一层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主管教育的政府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分配与协调,所解决的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教育责任分担问题以及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问题,关注的重点是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地管理学校。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涉及学校内部决策、执行、咨询、监督以及反馈等机制运作的形式与方式,所解决的是学校内部运作及其各种关系的协调与处理问题,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提升学校自主办学的能力。本文侧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发生的变化。

(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的历程可以通过梳理党和政府颁布的一些重大政策得以明晰。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这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思想是放权,即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地方政府向学校放权。通过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管理的热情。这次体制改革具有开创性意义,为我国后续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了基调,对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使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至此,基础教育领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与权力划分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定,考虑到全国具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涉及面较广的方面,强调中央政府的管理权,比如,教学大纲的制订、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科书的编撰与审定等由国务院来统筹。但是,《义务教育法》对地方政府职责权限表述相对笼统,实践中缺乏操作性。为了增强可操作性,199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这一原则。中央政府过度集权、大包大揽的办学格局得以改变,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得以调动。然而,地方不同层级政府(省、市、县区、乡镇)的权限和责任还缺乏明确的劃分。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深化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进一步厘清了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与权力划分,解决了行政管理中地方政府缺位、越位、错位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扩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区两级政府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和调动了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缺乏一些跟进和配套措施,地方政府在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不到位,有时连基本的办公经费、教师工资都拖欠。1999年,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根据各地实际,加大县级对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校长任免等方面的统筹权。”

受我国自上而下管理体制的传统与惯性以及基础教育涉及面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分级管理的体制在权力、责任、义务等方面仍存在脱节的问题。针对此,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分级管理由原来的省、地、县、乡四级管理改为省、地、县三级管理,特别强调和明确了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至此,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权利配置相对合理、权责划分基本相称以及统筹协调相对有力的教育管理体制。[2]

2005年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修订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政策、法律的出台,以及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教育公平战略,使得“教育均衡与公平”成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主题,其重点是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与发展的教育管理体制。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政府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成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资源的有效配置离不开高效运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保驾护航,这对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和学校的自主办学都是严峻的考验。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呈现出教育行政管理权不断下移、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的特点,还存在权力分工关系不清、运行缺少法律保障、评价体系不够合理等问题。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呈现权力分配趋向均权、行动方式更加民主、管理主体日益专业等发展趋势。我国城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确定市、区级两级政府之间的权限,理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主体的教育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城区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A-0003-06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破解教育改革难题、构筑现代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路径,是改革与完善基础教育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基础教育管理权限下移到以县(区)为主的背景下,城市新区建设、跨县(区)教育集团的组建等,都给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及特点

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各级教育领导的隶属关系、工作关系、工作范围、职责、权限、管理方式以及实施措施。[1]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体制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应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两大方面。教育行政体制主要涉及的是教育管理权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同一层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主管教育的政府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分配与协调,所解决的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教育责任分担问题以及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问题,关注的重点是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地管理学校。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涉及学校内部决策、执行、咨询、监督以及反馈等机制运作的形式与方式,所解决的是学校内部运作及其各种关系的协调与处理问题,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提升学校自主办学的能力。本文侧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发生的变化。

(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的历程可以通过梳理党和政府颁布的一些重大政策得以明晰。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这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思想是放权,即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地方政府向学校放权。通过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管理的热情。这次体制改革具有开创性意义,为我国后续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了基调,对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使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至此,基础教育领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与权力划分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定,考虑到全国具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涉及面较广的方面,强调中央政府的管理权,比如,教学大纲的制订、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科书的编撰与审定等由国务院来统筹。但是,《义务教育法》对地方政府职责权限表述相对笼统,实践中缺乏操作性。为了增强可操作性,199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这一原则。中央政府过度集权、大包大揽的办学格局得以改变,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得以调动。然而,地方不同层级政府(省、市、县区、乡镇)的权限和责任还缺乏明确的劃分。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深化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进一步厘清了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与权力划分,解决了行政管理中地方政府缺位、越位、错位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扩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区两级政府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和调动了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缺乏一些跟进和配套措施,地方政府在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不到位,有时连基本的办公经费、教师工资都拖欠。1999年,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根据各地实际,加大县级对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校长任免等方面的统筹权。”

受我国自上而下管理体制的传统与惯性以及基础教育涉及面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分级管理的体制在权力、责任、义务等方面仍存在脱节的问题。针对此,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分级管理由原来的省、地、县、乡四级管理改为省、地、县三级管理,特别强调和明确了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至此,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权利配置相对合理、权责划分基本相称以及统筹协调相对有力的教育管理体制。[2]

2005年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修订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政策、法律的出台,以及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教育公平战略,使得“教育均衡与公平”成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主题,其重点是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与发展的教育管理体制。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政府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成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资源的有效配置离不开高效运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保驾护航,这对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和学校的自主办学都是严峻的考验。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呈现出教育行政管理权不断下移、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的特点,还存在权力分工关系不清、运行缺少法律保障、评价体系不够合理等问题。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呈现权力分配趋向均权、行动方式更加民主、管理主体日益专业等发展趋势。我国城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确定市、区级两级政府之间的权限,理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主体的教育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城区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A-0003-06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破解教育改革难题、构筑现代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路径,是改革与完善基础教育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基础教育管理权限下移到以县(区)为主的背景下,城市新区建设、跨县(区)教育集团的组建等,都给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及特点

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各级教育领导的隶属关系、工作关系、工作范围、职责、权限、管理方式以及实施措施。[1]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体制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应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两大方面。教育行政体制主要涉及的是教育管理权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同一层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主管教育的政府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分配与协调,所解决的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教育责任分担问题以及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问题,关注的重点是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地管理学校。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涉及学校内部决策、执行、咨询、监督以及反馈等机制运作的形式与方式,所解决的是学校内部运作及其各种关系的协调与处理问题,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提升学校自主办学的能力。本文侧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发生的变化。

(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的历程可以通过梳理党和政府颁布的一些重大政策得以明晰。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这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思想是放权,即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地方政府向学校放权。通过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管理的热情。这次体制改革具有开创性意义,为我国后续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了基调,对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使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至此,基础教育领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与权力划分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定,考虑到全国具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涉及面较广的方面,强调中央政府的管理权,比如,教学大纲的制订、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科书的编撰与审定等由国务院来统筹。但是,《义务教育法》对地方政府职责权限表述相对笼统,实践中缺乏操作性。为了增强可操作性,199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这一原则。中央政府过度集权、大包大揽的办学格局得以改变,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得以调动。然而,地方不同层级政府(省、市、县区、乡镇)的权限和责任还缺乏明确的劃分。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深化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进一步厘清了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与权力划分,解决了行政管理中地方政府缺位、越位、错位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扩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区两级政府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和调动了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缺乏一些跟进和配套措施,地方政府在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不到位,有时连基本的办公经费、教师工资都拖欠。1999年,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根据各地实际,加大县级对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校长任免等方面的统筹权。”

受我国自上而下管理体制的传统与惯性以及基础教育涉及面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分级管理的体制在权力、责任、义务等方面仍存在脱节的问题。针对此,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分级管理由原来的省、地、县、乡四级管理改为省、地、县三级管理,特别强调和明确了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至此,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权利配置相对合理、权责划分基本相称以及统筹协调相对有力的教育管理体制。[2]

2005年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修订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政策、法律的出台,以及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教育公平战略,使得“教育均衡与公平”成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主题,其重点是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与发展的教育管理体制。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政府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成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资源的有效配置离不开高效运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保驾护航,这对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和学校的自主办学都是严峻的考验。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呈现出教育行政管理权不断下移、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的特点,还存在权力分工关系不清、运行缺少法律保障、评价体系不够合理等问题。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呈现权力分配趋向均权、行动方式更加民主、管理主体日益专业等发展趋势。我国城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确定市、区级两级政府之间的权限,理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主体的教育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城区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A-0003-06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破解教育改革难题、构筑现代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路径,是改革与完善基础教育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基础教育管理权限下移到以县(区)为主的背景下,城市新区建设、跨县(区)教育集团的组建等,都给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及特点

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各级教育领导的隶属关系、工作关系、工作范围、职责、权限、管理方式以及实施措施。[1]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体制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应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两大方面。教育行政体制主要涉及的是教育管理权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同一层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主管教育的政府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分配与协调,所解决的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教育责任分担问题以及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问题,关注的重点是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地管理学校。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涉及学校内部决策、执行、咨询、监督以及反馈等机制运作的形式与方式,所解决的是学校内部运作及其各种关系的协调与处理问题,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提升学校自主办学的能力。本文侧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发生的变化。

(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的历程可以通过梳理党和政府颁布的一些重大政策得以明晰。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这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思想是放权,即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地方政府向学校放权。通过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管理的热情。这次体制改革具有开创性意义,为我国后续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了基调,对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使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至此,基础教育领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与权力划分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定,考虑到全国具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涉及面较广的方面,强调中央政府的管理权,比如,教学大纲的制订、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科书的编撰与审定等由国务院来统筹。但是,《义务教育法》对地方政府职责权限表述相对笼统,实践中缺乏操作性。为了增强可操作性,199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这一原则。中央政府过度集权、大包大揽的办学格局得以改变,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得以调动。然而,地方不同层级政府(省、市、县区、乡镇)的权限和责任还缺乏明确的劃分。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深化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进一步厘清了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与权力划分,解决了行政管理中地方政府缺位、越位、错位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扩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区两级政府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和调动了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缺乏一些跟进和配套措施,地方政府在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不到位,有时连基本的办公经费、教师工资都拖欠。1999年,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根据各地实际,加大县级对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校长任免等方面的统筹权。”

受我国自上而下管理体制的传统与惯性以及基础教育涉及面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分级管理的体制在权力、责任、义务等方面仍存在脱节的问题。针对此,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分级管理由原来的省、地、县、乡四级管理改为省、地、县三级管理,特别强调和明确了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至此,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权利配置相对合理、权责划分基本相称以及统筹协调相对有力的教育管理体制。[2]

上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下一篇:事业单位法人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