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艺术赏析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赏析(精选8篇)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赏析 篇1

1、诗人张若虚入手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格外幽美恬静的春江花月夜,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前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面对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诗人张若虚神思飞扬,探索着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里,诗人张若虚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和绝望,而是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表现了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回荡着初唐时代的强音。

2、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亦波澜迭起,诗情被推向更为深远的境界。从大自然的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了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月光、流水、落花,处处浸染着深深的离情,处处烘托出浓浓的相思。尤其是那一轮皓月,不管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斜月的迷离,落月的缠绵,以及楼上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珠帘内的流照,砧石上的幽光,以及晨雾中的余晖,都是月与人的互相渗透,彼此交 融,情韵袅袅,情景浑然。

3、《春江花月夜》一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展现出一幅充满着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的淡雅清幽的水墨画卷。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赏析 篇2

一、以乐造景, 让学生置身诗境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不少作品具有诗情画意, 意境优美。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 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 将这些画面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美好世界中, 与诗人产生共鸣。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上课一开始, 我先播放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 伴随着古筝优雅的旋律,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 你来到江边, 在你面前是浩渺的江水, 在你头上是一轮孤独的明月, 在你耳畔拂过的是和煦的春风, 在你的身边是月光笼罩下的梦幻般的花林。在这样的氛围之中, 我问:“大家步入春江花月夜了吗?”学生回答:“有些感觉了。”

这一环节, 我借助音乐和想象, 先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为迎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做好了准备。

二、以诗释诗, 让学生表达难以言说的内容

在赏析诗歌内容时,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 感觉诗歌写得很优美, 但美在哪里?怎么表现这种美?却又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我想, 如果将新接触到的诗歌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诗歌来解释, “以诗释诗”, 唤起学生已有的赏析体会, 也许就能让学生将那些不可言传的内容表达出来。

因此, 我在引导学生赏析《春江花月夜》第一部分“月之景”时, 先让学生自由回答最喜欢哪一句, 当说到“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句时, 学生一时回答不出, 我便让他们思考一下, 我们有没有学过类似的诗句, 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那句“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两首诗有相同的意象“海”和“明月”, 有了海的映衬, 明月更加空灵、气势更为壮丽。而且学生还主动比较了两者的差别, 《春江花月夜》的气势更为恢宏, 因为这里的月是随着潮水一同涌现。借助想象, 便可以领略到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另外, 这两首诗里还有一个相同的动词是“生”, 而不是“升”, “生”字体现出了月和海潮活泼的生命热情。因此, 有了张九龄的这句诗, 学生不但理解了《春江花月夜》中这句诗空灵壮丽的意境, 而且通过比较不同点, 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本句诗宏伟的气势。

在赏析《春江花月夜》的第二部分“月之感”时, 我觉得首要的是唤醒学生的思维共鸣, 因为有些道理,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 是诗人还是普通人, 都是共通的, 即面对自然界中永恒的东西, 如明月、江水, 人往往会引发哪些感慨?学生马上把苏轼的那句“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背了出来, 有了这个共同的感情基础, 即对“宇宙无穷, 人生短暂”的感慨后, 为了让学生明白本诗感慨的独特之处, 便于得出结论, 我挑选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和曹植《送应氏》中的“天地无终极, 人命若朝霜”这两句诗来与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这几句相比较, 思考两者在人生态度上有何区别?学生经过比较, 发现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这句表现出了生命的传承, 比前者多了生命的希望和热情, 少了颓废和绝望之情, 由此读出本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春江花月夜》的最后一部分“月之情”, 是古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离愁别绪, 因而能唤起学生共鸣的句子就更多了,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这一部分我们关键是领悟诗人如何展现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我让学生重点赏析思妇的思念之情:“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装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我问学生:“这是怎样的思念呢?我们有没有类似的诗句可以相映衬呢?”一个学生立刻想到了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说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思念之情。能够说出这句诗, 表明学生已经能够明白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了。那是一种往复回环的思念, 是一种诗意的痛苦, 可谓“不思量, 自难忘”, 又可谓“剪不断, 理还乱”。学生随之慢慢步入了这样一种感情氛围之中。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这种愁思, 我还展示了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等。不同的诗句, 相似的愁思, 让我们体会到了那种缠绵哀怨的诗境。但这首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诗情中如何体现这点呢?我抓住了“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一句, 这又跳出了哀怨的范畴, 让我们想到了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 像轻梦飘过, 却又笼罩心头, 哀而不伤, 具有永恒的普遍性。最后, “落月摇情满江树”, 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 化为淡淡的哀愁。

通过以诗释诗, 先把这首诗的感情普遍化, 再引导学生体会本诗的独特之处, 使其在领悟这首诗意境的同时, 又深化了对此诗的理解, 还可以把难以言说的感情用恰当的句子表达出来, 这也是拓宽学生思路的一种好办法。

三、以文释诗, 深化意境, 提高写作能力

本节课最后的大环节是写作实践, 它是课内知识的课外延伸与检验。让学生将感受到的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由景到情或者由景到理, 力求文句语言优美, 有自己的见解。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 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并流畅表达出诗歌的意境, 为了了解学生对诗歌的把握程度, 我让他们把自己设想成诗人张若虚, 或是诗中的一个人物来写诗歌的意境, 这样不仅写起来简单, 而且角度新颖、容易出彩。还可以带入现代思想, 进行比较, 说一下古今的不同。

为了让学生明白我的目的, 我还示范写作了一小段:月点春水, 漾起阵阵涟漪;月洒花林, 闪耀点点银光;月满江树, 勾起缕缕情思。站在水边尽情欣赏, 心情顿觉舒畅。抬头仰望月儿, 它还是那样无私地奉献着, 为黑夜增添光明, 为人间营造宁静和谐。它孤独但快乐着。

有了抛砖引玉的段落, 再让学生本着“孤句 (孤段) 压全篇”的精神, 力争写出一些亮点, 不用很多, 但要有深度。写作压力小了, 学生的写作热情就比较高涨, 也就会对这首诗作更为深入的思考, 并写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春江花月夜》赏析 篇3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水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呼应《春江花月夜》的题目。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张若虚在此处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的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易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情绪,但并不颓废与绝望,而是充满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天上,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将笔触由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景,引出下面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借景抒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又平添几多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闲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寂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之情。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色回归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月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上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它是“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也是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诗人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特意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是诗人跳动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明月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妆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同时,此诗还探讨了宇宙永恒和人生短暂这样带哲理性的问题,反映了青春的美好、造化的神奇,表现了初、盛唐社会中,人们热爱生活的心理状态。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现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全诗韵律婉转悠扬,节奏感强,一唱三叹,余味无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因而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

《春江花月夜》音乐赏析 篇4

《春江花月夜》全曲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都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尾声。乐曲的演奏形式很多:既有琵琶、洞箫、二胡、筝、大胡、大鼓、碰铃等组成的小型民族乐队的演奏形式,又有增加了扬琴、笙、中胡、拉阮、云锣、大锣的中型民族乐队的演奏形式,还有大型民族乐队的演奏形式,不同的演奏形式各有特色。

在音乐欣赏课上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这首优美的民族音乐作品,有利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把音乐知识传授、音乐能力培养及审美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构思非常巧妙,随着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在渐渐变换:时而幽静,时而热烈,展示了大自然景色的变幻无穷。在教学中,笔者根据《春江花月夜》诗情画意的内容,为每一乐段创设不同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这种融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于一体的音乐欣赏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欣赏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例如:第一乐段“江楼钟鼓”:落日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远处江楼屹立,微风习习,耳畔响起源自江头尽处的阵阵萧鼓。第六乐段“渔歌唱晚”:洞箫在琵琶和木鱼的伴奏下演绎出一段悠扬如歌的旋律,曲调欢快,如同从远处晚归的渔舟中飘来的愉快歌声。然后乐队齐奏,速度加快,让人联想到春江月夜下白帆点点、渔歌四起的情境。而最后一个乐段“尾声”的音乐又是那样缥缈、悠长,如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更显优美、宁静。

二、运用视频,拓宽学生知识面

欣赏《春江花月夜》之后,学生还需要学习许多知识点,其中就有认识琵琶这一乐器的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在欣赏乐曲的同时,仔细辨别这首民族管弦乐曲都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由此引出琵琶这一知识点。但对于这个知识点,如果只凭教师抽象讲解,学生一定会觉得很枯燥,为此笔者播放了一段琵琶独奏曲《春江花月夜》的视频,这其中就有琵琶演奏技巧的特写镜头。在观看这种形象直观的视频画面后,再加上笔者的适度讲解,学生对琵琶这种乐器的声音特点、演奏技法等就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样,通过观看音乐视频,学生在了解有关琵琶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和琵琶独奏曲《春江花月夜》各自的艺术特点,从而拓宽了知识面。

三、运用同步练唱,提高学生音乐能力

欣赏一首音乐作品,一定要熟悉该作品的音乐主题。只有熟悉了音乐主题,才能在欣赏时更好地把握主题的发展变化,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视唱音乐主题旋律是让学生熟悉主题,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好方法。以往的教学就是将音乐主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练唱,但这种形式比较枯燥,又与欣赏曲目的内容相脱离。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步练唱,在学生视唱的同时配上乐曲的伴奏,使音乐画面的内容立体丰富,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能力。

四、学科横向联系,相互渗透

音乐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又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美术、文学、历史、地理等。在《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教学中,笔者注重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之间的横向联系,让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如在讲解琵琶的历史渊源时,笔者选取了敦煌莫高窟里飞天横抱琵琶和反弹琵琶的几幅壁画,使学生对琵琶的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乐曲欣赏结束后,笔者让学生把印象最深的音乐画面用自己的画笔在画板上描绘出来,使他们从有形的画面中体会无形的音乐魅力。一首优美的乐曲也是一首美丽的诗。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结合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春江花月夜》来赏析乐曲;而在介绍琵琶有关知识的时候,笔者采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来讲解琵琶的声音特点和演奏效果。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赏析 篇5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抒情,意象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诗”、“孤篇压全唐”、“顶峰上的顶峰”等盛誉。《春江花月夜》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即是勾勒一幅融雄浑、壮阔、清丽、优雅为一体的春江花月图, 抒发了青春易逝、人生短暂的感伤之绪。后世读者多被其优美的语言, 恬美、优雅的意境, 淡淡的忧伤所倾倒, 往往忽视了华丽外表下的不足, 尽管这种缺陷亦是美不胜收。但是, 这些缺陷违背诗歌创作的规律, 有必要加以清醒的认识, 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之。

一、意象流动诗脉活, 密度虽高不失其美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 据此, 诗歌的意象即是诗人借以抒发情感的载体, 而这一载体是富有主观情感的载体。意象密度合理与否关系到诗歌艺术价值的高低。莫砺锋先生认为:“唐诗意象密度的合理性还与意象的类别有关, 无论一篇作品之内, 还是一位诗人的全部作品之中, 凡是同类意象比较集中的就会显得意象密度过高, 所以同类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意象单调、复沓的缺点。” [2]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正是以“春”、“江”、“花”、“月”等四个同类别而高密度的意象织成了一幅优美恬静的“春江花月夜”图, 其中“春”的意象在诗中仅出现了4次, “花”仅出现了3次, 而“江”出现了10次, 集中反复出现在第一层与第三层。明为月意象的“月”意象出现“16”次, 暗写月意象2次, 它们是“空里流霜不觉飞”“玉户帘中卷不去”中描写的“流霜”与“卷不去”的月光。“月”这个意象共出现了18次, 密集度之高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其所在的诗句密集度亦相当高, 频繁地出现在诗歌第二层“望月哲思”图中,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3]四句诗中, 皆有“月”, 出现多达5次。在第三层“睹月思人”“归乡心切”这两幅凄美的图画中, “月”意象更是频繁交替反复出现,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3]

《春江花月夜》中“江”和“月”意象过于集中, 密度之高超乎寻常。据莫砺锋先生所言:“意象过于密集也会是一种缺点呢?简单地说, 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 从而显得堆垛、板滞。”[2] 然而,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却未因意象密度高而意境暗淡、语言无光, 而是由于意象的重复警策名句迭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何处春江无月明”等警醒世人的千古名句, 不仅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而且读之余音绕梁、口有余香。这就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问题, 意象密度高并不一定损坏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 关键在于张若虚笔下的意象不是停止不动的, 而是富于流动感。张若虚笔下的江、月意象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 如写江则“春江潮水连海平”、“江水流春去欲尽”, 写月则“月徘徊”、“流照君”、“斜月沉沉”、“待何人”, 一系列的动词的运用将江、月意象写得活灵活现。更奇妙的是“海上明月共潮生”, 用动词“生”将江水与明月融为一体, 互生互动, 画面壮观。这些动态的意象, 一下子触动了诗脉的流动, 整首诗歌顿时活络起来, 灵动而美妙无比。

诗人用一线穿的手法, 以月意象作为全诗的主线, 不仅统摄了“春”、“江”、“花”、“夜”等意象, 而且紧紧围绕其写景抒情。张若虚大笔如椽巧妙地借助月意象, 写出月之美与月下景色之美, 以及美中不足的情感缺陷美, 这就使得月意象密度虽高, 却无法掩盖其语言与情感的美。“月”又名婵娟, 其美丽绝伦, 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月生月落各是一番美景, 月在广阔无垠、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与潮水一道升起时, 发出的光芒照耀在江面上一泻千里, 真是奇观啊!月光照在开满花的树林上像晶莹剔透的露珠, “月照花林皆似霰”, 景色是如此的幽静。空中流动的月光不知不觉地洒在了沙滩上, 柔和的月光与银白的沙尘分辨不清, 二者浑然一体, 意境是何等的恬静。月慢慢地走进了抒情主人公的心灵, 淡淡的忧伤, 营造了凄美的意境。月沉、月落, 是时间在流逝, 是游子思乡不得归, 心情如麻的写照, 情景交融, 月包含的情感更加沉重。月, 正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美景抒发了抒情主人公微妙的情感。尽管“月”意象反复出现, 却不显得冗沓, 原因皆在此:它是流动着的美, 承载着美好而忧伤的情感。

二、情景交融手法差, 抒情逻辑欠思考

诞生于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日臻成熟的盛唐时期的《春江花月夜》, 当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 写景是为了抒情。然而张若虚虽然勾勒一幅奇妙、壮观的春江花月夜图, 令千载以下的读者为之陶醉;又抒发了亘古不变的哲理:人生短暂, 宇宙无穷, 游子牵肠挂肚的思乡不得归、不得归倍思乡的挥之不去的感伤, 让千古之人感同身受。但这不足以掩饰作者用力写景与极力抒情的同时留下的两大败笔。

首先, 《春江花月夜》一诗辞藻华丽, 语言优美, 美词妙句叠加, 如芳甸、花林、滟滟等具有亮丽色彩的词语, 沉沉、藏、留照、潜跃、光不度等动词使得意象流动、诗脉流畅, 从形式上看极富美感, 颇有初唐诗坛追求辞藻华丽, 重形式轻内容的南朝诗风遗韵。诗人精力倾注在语言辞藻华美之上, 难免顾此失彼, 自然其诗思想情感缺乏厚度, 也就是说情景交融的诗句所包含的情感与杜甫、王维等诗人诗作相比缺乏感情表达的力度。

另外, 诗人开篇描绘了一幅由春江、花月等意象构成的优美意境奇观如“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意境恬静如色彩鲜明如“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色调柔和如“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共潮生的春江”、“花林”、“白沙”、“芳甸”、“流霜”等奇妙无比的意象共同构成了春江花月夜图, 而作者却撇开其他意象将目光聚焦于“月”一个意象上。可见, 不似杜甫写春恨指向春:“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抒秋愁集中在秋风、秋花:“一片飞花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作者寓情于景之景描写得不够集中、简练, 而是众景捧景, 却剔除余景所蕴含的意象置之不理, 仅以其中一景的意象作为直抒胸臆的对象, 因此春、江、花、月等意象看似多余。

三、结语

读者与学者忽视了作者张若虚为了一味地制造美词华章, 高频度地重复意象, 意象密度过于集中的弊病, 以及为其哲理美与情感挚背后的与抒情传统及发展趋势相违背的混乱的抒情逻辑与蹩脚的情景交融之法。尽管如此, 《春江花月夜》一诗虽然富有明显的南朝诗风遗韵, 刻意雕琢词藻, 勾勒才子佳人追求的美丽画面;但是瑕不掩瑜, 《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 警策名句迭出, 发千古之叹, 抒旷世忧伤, 千载之下犹能震人心灵, 今人读之尚可余香满口, 算得上是锦绣诗文。因而, 《春江花月夜》虽是千古绝唱, 但却是美中不足, 而虽美中不足, 却难掩其美仍为名篇。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2]莫励锋:论唐诗意象的密度[J].学术月刊, 2010 (11) .

《春江花月夜》艺术探赏 篇6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音声相和 双重时空 类型化意象

《春江花月夜》千百年来无数读者为之动容,被其倾倒。其作者张若虚,存诗仅2首,凭借此诗跻身唐代优秀诗人序列,堪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更是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现当代,依托该诗改编创作的国画、乐曲亦层出不穷。

《春江花月夜》属旧体乐府,诗人突破窠臼,拟题而作。开篇围绕春、江、花、月、夜诸物象,勾画出一幅富于生机、空灵幽美的月夜图景;继而望月问月,融入诗人情韵哲思,明月千里寄相思,推想月夜中多少相思离情;最后回归眼前,月亮西沉天之将明,一切归于静谧。全诗给予了读者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无尽的遐思怀想。本文试着抽丝剥茧,理清该诗表达技巧,试图探寻其经久不衰广为传颂的内在密码。

一.音韵和谐——平仄交错、音声相和

诗、歌同源,诗是案头化的歌,歌是唱出来的诗。中国古典诗歌一贯追求韵律规整,诗歌发展到南朝齐梁间沈约提出“四声八病”说,继而于唐代形成格律诗,确立了包括平仄、押韵在内的一套严密的韵律规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成诗于初唐,处于格律诗草创定型期。用韵方面,与格律诗规则有相通之处。

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换九韵。每韵韵脚依次如下:平、生、明(平声庚韵),甸、霰、见(仄声霰韵),沉、轮、人(平声真韵),已、似、水(仄声纸韵),悠、愁、楼(平声尤韵),徊、台、来(平声灰韵),闻、君、纹(平声文韵),花、家、斜(平声麻韵),雾、路、树(仄声遇韵)。[1]某种程度上,该诗可看作由九首七绝连缀而成。

1.平仄交错,高低起伏,吟诵之,悦耳动听。前四韵平仄交错,中四韵全为平声,末一韵仄声收尾。通篇平仄相间,交错频率前密后疏,仿佛一首小提琴曲,舒缓悠扬。

2.音声相和,音韵节奏与意义层进同步。前四句拟题写景,由远及近,有俯看,有抬首,视角多变换,音韵有起伏,充分展现出春、江、花、月、夜的静谧景致。中四句由月亮联想到人世间的离情别绪,聚焦于“明月楼”之思妇,其相思是一贯地柔弱、隐忍、和缓,音韵上一律用舒缓的平声。末尾处,月亮西沉,帷幕将合,发出最后的诘问,情绪小幅激荡,选用仄声收尾。

二.构篇精巧——双重时空、多视角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的长篇抒情诗,布局构篇十分精巧,呈双重时空镶嵌模式。

1.外时空层次——涵盖诗篇的前半部分和末尾处。暮春望日,“我”于江畔的所见所想。“皎皎空中孤月轮”可断定时间为农历十五或十六月圆之夜。开篇“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月初升冒出水平线,结尾处“斜月沉沉”、“落月摇情”,月亮西沉入江树。根据月相规律,满月之时,月亮与太阳出没时间相对,此起彼伏。由此可推测出“我”漫步江畔的具体时段,应是傍晚至下半夜间的四五时辰。因何独步江畔呢?或许有愁绪,或许为月夜美景所召唤,或许……我们不得而知。诗人依次呈现江、月、花之情态。花是春的主角,月是夜的精灵。花与月,暗含春与夜。春、江、花、月、夜,诗题所含五象齐全了。其实,五象之外,还应有人——“我”。毕竟一切都是“我”之所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信步远眺,摹写出江与月的情状。一轮圆月跃出水面,清冷的月光播撒向江面,月光与水波交织,绵延无际。“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驻足俯首,看到了朦胧月光中脚下并不明朗的团团花垫,感受到来自江面飘忽弥散的轻柔水汽,推想出沙汀上净无泥的茫茫白沙。多温柔的月,多静谧的夜,多迷人的景。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抬头望天,明月高悬,吸引了“我”所有的目光。此时寂寥无人,笼罩四野与吾对视的就是这一轮圆月。“我”看着她,她照着“我”。多么奇妙的相遇,多么神奇的瞬间!这相遇,这瞬间,是“我”与她独有的吗?是宇宙洪荒中的第一次吗?显然不是。那么,月与人美妙的初次相遇究竟发生何时,又落在了何人之身呢?“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去想,不必问,答案已淹没于时间的长河中。古已有之,将来亦会反复呈现。没有第一,也无所谓唯一,唯有轮回。此处极富禅意。高悬的圆月真是在等待谁吗?没有。长江之水不舍昼夜地奔腾流淌,为的是奔向某个目的地吗?不是。月亮也好,流水也罢,都似拈花微笑,都是独我地冷眼旁观着人世间反复上演的离情别绪、悲欢离合。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亮西沉,天快亮了。“我”所牵挂的“明月楼”、“扁舟子”,再会!“嗟余听鼓应官去”,被这月夜勾起的所有飘忽的思绪和柔情都须暂时收起。一切戛然而止,给人无尽遐思。

2.内时空层次——夜半时分,“明月楼”里思妇的活动和怀想。这全是“我”发挥想象,推想出来的时空和画面。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明月楼”中思妇孤单影只,夜不能寐,对镜枯坐,月亮透过窗子洒在铜镜上,映照出无绪的面庞。“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思妇索性起身卷帘出户,往水边浆洗衣裳,月光亦紧随其身。坐也随,走也追,挥之不去。月圆人不圆,月光撩拨、刺痛着思妇。“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既然挥之不去,索性与月相量。希望能在月亮的光照下,让鱼雁作信使,为其传达相思之情。只可惜鱼雁受助,愿景落空。“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浆洗衣裳,凝眸流水,忆起了昨夜梦境,梦里落花。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怕伊变心。春暮花落,美人迟暮,怕吾老去。思念的人儿啊,何时才能重回吾身旁。没有答案,唯有流水落花,唯有月沉西天。

3.多视角。诗的前半部采用第一人称限制视角[2],通过“我”的视角,摹写江畔所见所想。描绘真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的后半部分主要运用第三人称限制视角,以“明月楼”之思妇口吻,传达出月圆人缺的无奈与惆怅。通过思妇的自我呈现,有动作有细节,令人感同身受,备受感染。诗歌中间衔接及末尾处,选用第三人称非限制视角,以全知全能口吻,追问感叹人世间普遍的困顿和惆怅,仿佛一位智者传达宇宙真谛,提升了诗歌思辨意蕴。

三.类型化意象——凝炼、深广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诗歌源远流长的传承中,形成了一系列类型化意象,甚至意象原型。这些类型化意象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集体情感,具有典型性和象征性,足够以一当十。诗歌中融入类型化意象,往往事半功倍,能使诗歌既凝炼又深广。该诗采用了诸多类型化意象,下面分三类予以辨析。

1.借代型——扁舟子、明月楼、青枫浦、碣石、潇湘。扁舟子,用所乘坐之舟借代游子。“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七哀诗》)明月楼,用所居之阁楼借代思妇。“泛舟漂泊”和“独守高楼”的典型特征,显然比具体的某男某女更具普遍性和代表性。“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楚辞·招魂》)“送美人兮南浦。”(《九歌·河伯》)青枫浦,代指离别之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碣石代指北方,潇湘代指南方。碣石、潇湘,一南一北,天各一方。上述人名、地名皆非确指,都为类型化名称,使诗歌表达更形象,内涵更普遍。

2.语带双关——鸿雁、鱼龙。“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鸿雁、鱼龙既是实体的空中飞舞之大雁、水中跳跃之鱼儿,又是具有功性客体,能作信使的鱼、雁。“鸿雁传书”、“鱼传尺素”。作为传信的使者,鸿雁飞不出月光,鱼龙跃不出水波,相思无法传达。

3.最核心的类型化意象——满月。月亮是此诗的核心意象,也是中国诗人千百年来吟咏之对象。意蕴一,月光幽静之美。月球不发光,不发热,完全反射日光。月光清冷,素有“冷月”、“清辉”之称。月色清冷、静谧,给夜以沉静、温柔。“海上生明月”、“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出水面。诗的开篇描绘了月光笼罩下江流涌动、花石静伫、人月共享的静谧幽美画卷。意蕴二,月亮永恒之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事更迭,一代代,一年年。月亮却永远的东升西落,圆了又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亮并不等待谁,只是独我地运行,不为人事纷扰所左右,静静地高悬中天。“波心荡,冷月无声”中有过类似的感叹。“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中有过同样的吟唱。意蕴三,圆月离情之哀。“举头望明月”,“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十五的满月犹如圆盘。然而月圆人缺,使人不由心生相思。

上述三方面正好契合闻一多先生倡导的“三美”原则,即音乐美——音韵和谐,建筑美——构篇精巧,绘画美——类型化意象,诗歌形象越发凝炼深广。

参考文献

[1]俞平伯等撰写.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春江花月夜阅读赏析 篇7

诗从被写出来的那刻起,沉淀的就是其本身写者的心情。后人,纵使有多高深的造诣或者怎样的心情的历史性重叠,都没有办法真正的解释。所以,现在我写这篇文,充其量就是挖掘一点我自己情绪的断章,凑不上什么赏析。——题记

春江花月夜的诗评泛滥,网上什么版本的都有,若是此时我再浓墨于其字词运用的引经据典,大概就逃不出捡人剩下的落魄甚至会遭蒙抄袭的嫌疑。所以作罢,写写我的理解就够了,所谓托物言志或者抑扬顿挫之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留给有水平的大家去做吧。

春江花月夜的长度还算适中,可是为了把自己融入进里,也着实花了我不少功夫。阅诗,最忌讳的就是读,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进而不同的语调流转,都有极大的可能让诗原本的意境面目全非。人和人之间,不是这么容易便能驾驭了彼此的心情。所以我选择抄写,整整一上午高山流水地沉浮在字里行间,感情毫无预兆地就漫溢了出来。

张若虚连字号都不为人详,沧海一粟地茫然在唐朝灿如繁星的诗人堆里,却仅凭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春江花月夜归于乐府,带有乐府诗一贯的情愫,缕缕歌章唱的都是诗人曲婉的离愁,通篇白话文一般的浅显,不需要任何的注解,一个离人立于江岸的形象便跃然印入眼帘。我看见他背着双手,傲然地仰头望向无垠的汪汪白水,赞叹自然的浩淼荡漾,心意空洞眼神苍白如昼,流露出了怎样的一种哀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他站在辽阔到分不清哪里是海岸线的水边,在熏风里望见明月凄楚地随潮涌翻滚而来,好像听不见浪涛的`呱噪和海鸟的悲鸣,行云流水地营造了他自己不被打扰的安静和美景。是了,春江某种程度上成了他情愫的归宿,寄托了他的情成就了他的美,顺便再给我们精彩回放了那晚的夜色妖娆。月色美,在诗人的乡思离愁里,却如蚌体内的珍珠,是凄苦的延伸和凝固。诗人看“滟滟随波千万里”,月影倒映,水波涟漪,却突然感到了心理不平衡:为什么月笼春江千万里,我却望穿了秋水也望不见家舍屋顶的袅袅炊烟!就连江边的芳甸也因为有江流不息的陪伴,惹人妒忌。

或者他突然发现月亮其实和自己一样孤独。明月爱慕着春江,却苦于时空蹁跹,一天一地,惟能只知昼夜不知岁月地映照着白水,不离不弃。就如诗人自己一样,望这长水,只期盼能望见家中玉帘后的牵挂。

又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无奈人与天的绝对力量悬殊,明月一岁一千年,看尽人情的薄凉锦暖,世人却伴月初生,望月临终,至死了也看不透自然的玄妙。可他又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类啊,年华如水去而不返却繁衍生息绵延久长,看着江月,总该有看尽的一天。诗人天真的自我安慰,“哀而不伤”,与李白的《把酒问月》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诗人举目而眺,“有乘扁舟为客者,有登楼而伤别者”,更有自己不可尽言的思念。他似乎还看见了家中“妆镜台”前的同样思念他的女子,辗转反侧,苦于月色的柔情更添了她的愁思。那多情的女子,多想随明月光华一起,“逐月华流照君”,瞬思闲就能流转到意中人的身侧。可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跃深水,只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功。“;尺素在鱼肠,存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长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思念。

对于“水成文”,其实我还有别的理解。诗人的思念,望穿了秋水,也望成了幻觉,他好像看到了鱼跃激起的水纹里有远方传来的书字,一篇思愁蔓延水面,情深亦如水。

全诗到这里,我的激情大约也到了个终点。近乎审美疲劳,后面的内容,已经不足以翻起我的思绪。

春江花月夜歌曲赏析 篇8

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此曲扩展为10段,分别为:一、夕阳箫鼓;二、花蕊散回风;三、关山临却月;四、临水斜阳;五、枫荻秋声;六、巫峡千寻;七、箫声红树里;八、临江晚眺;九、渔舟唱晚;十、夕阳影里一归舟。各分段标题是: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此曲音乐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听起来十分和谐。在汉族民间音乐中,这种手法叫“换头合尾”,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春江花月夜》构思非常巧妙,随着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逐渐地变换,时而幽静,时而热烈,实现了大自然景色的变幻无穷。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的意境。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归舟”,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强,激动人心。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欸乃”,由远而近的意境,达到了情绪的顶峰。

上一篇: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试卷下一篇:泌尿外科考试试题一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