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精选8篇)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篇1

2009年,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按照省局下发的《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2009年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等有关文件要求,以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和市城区畜产品市场准入为契机,着力抓好鲜乳、饲料、兽药及兽药残留、无公害畜产品和生产资料打假五项整治任务,大力实施无公害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强力推进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和产品一体化认证,加强畜产品质量监测,严格检疫监督,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明显成效。

一、畜产品市场现状

预计今年全市生猪存栏××万头,出栏××万头,同比分别增长××%和××%;牛存栏 ××头,出栏×× 万头,同比分别增长××%和××%;羊存栏××万只,出栏××万只,同比分别增长××%和××%;禽存栏××万只,出栏××万只,同比分别增长××%和××%。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万吨、××万吨和××万吨,同比分别增长××%、××%和××%。畜牧业产值增幅达到××%。

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情况

(一)积极开展执法年活动,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成效

2009年以来,我市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为契机,按照省局要求,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五项监管工作,全面推动了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向纵深开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1.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

截止11月,共检测原料奶××批次,原料奶××均为××性。我市对奶站进行清理整顿,对验收合格的××个奶站严格审查是否执行生鲜乳交接单管理制度,对获得《生鲜乳运输车辆准运证》运输车辆,重新核实,实现生鲜乳生产标准化,收购站管理规范化。我局每月对全市××个奶站生鲜牛乳进行“××”抽样监测一次,并且对每一个运输环节加强监管,确保市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环节生鲜乳不出现质量问题。

2.饲料及××专项整治行动

在饲料及××整治期间,我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饲料生产企业××家,经营门市××家,查处违法饲料产品××吨,涉案金额××万元,立案××起,结案××起,发放禁止使用“××”等违禁药物告知书××万份,编写饲料和养殖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宣传册××万份,有效地净化了饲料市场。各县(市、区)对全市生猪规模养殖企业每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对发现可疑的场进行抽样监测,全市抽检饲料××批次,未发现使用××、××等违禁有毒有害物质行为。采集尿样××份,其中,抽检生猪养殖场××个,采集××个尿样,肉牛育肥场××个,采集尿样××份;抽检屠宰场××个,采集尿样××份;采集生猪肉样××份。经××监测,结果全部为××性。

3.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

据统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执法车辆 ××辆(次);检查兽药经营企业××家、规模养殖场××家、动物诊疗单位××家,重大动物疫病疫苗供应单位××家,查获并没收假劣兽药××件,查处违法案件××起,全部立案处理。

4.无公害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生产监管,严厉查处非标生产行为。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全市共检查获证企业××家,其中检查获证产品企业××家,获证产地企业××家。二是在全市开展无公害畜产品标志市场专项检查行动,深入超市、畜产品批发市场和连锁专营店查看标志使用情况,共查超市××家,批发市场××家,连锁店10家,没有发现违规行为。三是加强监测。共监测畜产品××批次,其中鸡蛋××批次,鸡肉××批次,鸡肝××批次,畜产品合格率达××%以上。

5.畜牧业生产资料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进一步加强对兽药、饲料市场的监督管理,对国家明令禁用药品和化学品进行了重点查处。一是进一步摸清辖区内饲料原料企业和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的情况,登记造册。二是加大对全市饲料原料管理运营工作的检查力度,对饲料饲料企业的场区设施,卫生环境、饲料来源等执行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三是对全市家兽药生产企业按GMP生产要求进行了全面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畜牧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单位××家。四是对经营企业严格执行“两书一帐一卡”制度,严禁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三、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我市城区自××月××起正式开展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目前这项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一是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超市、宾馆、连锁店、饭店必须购买经检测合格的畜产品,并就所使用、经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向消费者作出承诺;二是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登记备案制度。超市、宾馆、连锁店、单位食堂、饭店与畜产品经营者建立畜产品购销台帐,登记备案。台帐应详细记录购销渠道、品名、数量、日期、检疫证号、品质检测,台帐保存时间不得少于2年。三是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公示制度。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连锁店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每天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进行公示,标明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销售价格等内容。四是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逐步建立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登记制度。五是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畜产品经销场所有检验检测场所,并配置现场快速畜产品质量检验设备,有检验监测人员;有检查检验和畜产品经营纪录;有畜产品经营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

目前市区××大定点屠宰企业,××、××等交易市场的快速检测室均由市局承建完毕,监管人员已派驻到位,××家超市公示牌已全部悬挂,市本级监管已按方案监管到位。市内也已制定了小型农贸市场的畜产品市场准入监管方案并正在推行。同

时,基本按时完成了基础设施配套。通过现场勘验和质量监测,确定市场准入企业××家,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室××个。

(二)饲料××整治工作

该项工作特点主要有:一是建立了饲料××监管承诺和“一岗双责”制度。各级兽医卫生监督所、区域动物防检中心站公开向社会作出公正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抽样的承诺;各级畜产品质检中心对检测结果公开向社会做出及时、准确、公正的承诺;屠宰加工企业、畜产品市场销售企业要公开向社会作出不收购、不销售含××的生猪及畜产品的承诺。生猪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饲料加工企业、饲料销售企业、根据管理权限分别向各级畜牧部门作出不添加、不使用××等违禁药品的承诺;散养户要向区域动物防检中心站做出不使用××等违禁药品的承诺。产地检疫员要向县兽医卫生监督所做出不向不能出具生猪出栏前××监测阴性报告的养猪场户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和出县境检疫合格证明的承诺;生猪经纪人要向县级兽医卫生监督所作出不引导养殖场户使用××,不经营、运输含××的生猪及畜产品的承诺。推行防疫员和产地检疫员“一岗双责”制度,明确我市招聘的防疫员不仅有做好防疫工作的责任,而且负有××等监管责任。产地检疫员要承担动物检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双重责任。产地检疫员只有凭养猪场户出具的“××”检测合格证明才出具产地检疫证明。二是建立了养猪企业××监管积分档案和“两书、一卡、一帐”制度。各县(市、区)畜牧部门对每个生猪养殖企业建立企业违法违规积分档案,积分达到一定分值或被查出使用××的进入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两

年内不再享受国家有关扶持政策,对已享受国家资金扶持政策的企业,停止拨款;属于无公害认证企业的,取消无公害认证企业资格。严格执行“两书、一卡、一帐”制度,“两书”即供应商对经营门市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经营门市向当地畜牧部门签订不掺杂使假诚信经营承诺书,“一卡”即经营门市向养殖户出具销售产品明白卡,“一帐”即购销台帐。这两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从养殖和经营环节预防了××事件的发生,净化了畜产品市场。三是实行“双备案”监管机制。市局下发了《实行“双备案制度”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能力管理办法》,加强对畜产品生产和投入品的监管。“双备案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要求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生产企业的每批产品都留样两份,一份自存、一份交市局畜产品质检中心备检。市局定期下达备案样品的抽检任务,根据科学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检测,不合格产品迅速召回,并按有关规定处理。检测结果不定期在有关媒体公布。对饲料、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经营单位,其所经营原料及产品同样实行“双备案”。该制度的实施,加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规范了畜禽养殖生产和畜禽养殖投入品生产销售行为,为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打算

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县(市、区)对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强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具体责任不到位。二是县级畜产品监测设备缺乏,地市级监测经费有限,不适应当前日益复

杂的食品安全形式。三是监管经费不足,难以适应复杂的监管工作。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篇2

1 广泛开展宣传工作, 使养殖户主动参与, 配合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发放、张贴宣传资料等方式, 大力宣传《食品卫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在辖区交通要道张贴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标语, 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养殖户了解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主动参与、配合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 加强培训, 提高畜产品质量工作执法人员和生产经营人员知识水平

组织辖区官方兽医、村干部、村动物防疫员、动物产品生产经营人员、涉牧农资经营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开展畜产品知识及法律法规培训, 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了解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自觉守法经营。

3 全面抓好检疫工作监管及疫情监测

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的基础, 做好产地检疫是防止疫病蔓延的根本措施之一。要求村动物防疫员作为协检员参与产地检疫工作, 同时出具产地检疫报告单, 凭产地检疫报告单到出境点或市场上再次检疫合格的开出正式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要求每个检疫人员严格执法, 严格按照检疫检验操作规程操作, 实行谁检疫谁负责的原则, 严禁漏检, 杜绝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流通出入辖区境内, 杜绝病肉尸上市出售。要求畜产品经营人员到村寨购买动物必须提前3天向村动物防疫员报检, 成交当天开产地检疫报告单, 以便在出售时查验。同时注重辖区动物疫情监测, 掌握动物疫情态势, 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按照国家要求及时处理发生的疫情。

4 扎实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措施之一。以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为重点, 兼顾常规疫病的防控, 构建有效免疫屏障, 从疫病防控技术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要成立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全镇动物防疫工作动员培训会议, 乡镇行政领导、技术干部分村负责指导、督查, 各片区集中村组干部、防疫员统一安排, 集中开展防疫注射、动物免疫标识佩戴及免疫登记, 建立免疫档案, 做好消毒灭源工作, 对补栏动物、因未达到适免条件而未免动物、免疫抗体监测不合格的动物要进行补免。

5 有效开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加大国家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偿政策的宣传力度, 指导养殖场 (户) 按规定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每月上报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情况。

6 重视涉牧农资监管, 防范动物“摄入性”安全隐患的发生

加强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 对辖区饲料、兽药经营企业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加大市场巡查力度, 杜绝经营违禁药物和含违禁药物饲料的行为。加强对畜禽养殖环节的监管, 对辖区每个规模养殖场进行登记, 业务干部分片包干, 责任到人, 每月至少巡查检查1次。重点检查规模养殖场兽药、饲料使用情况, 建立健全养殖档案, 要求每个养殖场建立畜禽标识制度、动物预防免疫接种制度、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动物消毒管理制度、动物用药管理制度、养殖档案制度、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等, 养殖场技术人员能够按要求科学合理使用兽药, 遵守各项制度安全使用兽药, 并建立用药记录、休药期记录, 不使用假、劣兽药以及农业部规定的禁用药品, 有休药期规定的兽药用于食用动物时, 要严格执行停药期, 从生产源头上保证畜产品安全。向兽药、饲料经营户及时传达相关规定和要求, 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 规范经营行为, 经营兽药、饲料要符合相关准入条件。每个月对辖区养殖户开展瘦肉精 (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 抽查检测, 并上报检测结果, 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7 做好引种政策宣传, 防范疫病传入

向养殖户介绍引种政策和引种知识, 做好备案、检疫、运输、隔离等工作, 防范疫病传入和蔓延。

8 不定期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联合执法行动, 维护辖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篇3

一、坚持源头治理与全程监管并重

一是建立档案、源头控污。以控制源头污染为出发点,强化兽药、饲料监管,建立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档案,实行网格化管理;二是完善体制、提升水平。建立健全进药备案、售药登记、使用追溯、有奖举报等制度,进一步提高兽药、饲料监管水平;三是重拳出击、严打严办。深入开展源头治理与全程监管整治行动,强化监测,重点查处无证生产、经营、使用假劣兽药、违禁兽药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和打击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化学物质,保证养殖环节源头安全。

二、坚持农村与城区并重

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做到农村与城区监管全覆盖、无缝隙。一是农村设置村组防检员。针对农村养殖量大这一现状,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一名防检员,具体负责该行政村的动物防疫、检疫、畜产品质量监管等工作;二是城区设置片区防检员。对于城区畜禽养殖相对分散这一情况,将城区划分为3大片区,每一片区配备2名专业防检员。通过双管齐下,形成“乡有人包、村有人管、户有人负责”的责任体系,确保全县范围内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覆盖。

三、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管理并重

一是专项整治重实效。针对畜禽在生产、流通、屠宰等环节,集中力量开展饲料、兽药、“瘦肉精”、生鲜乳、病害畜禽五项专项整治,“咬”定标准不放松,严厉打击在生产、经营、使用违法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二是日常管理重长效。在做好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注重日常管理,定期召开监管人员工作会议,交流监管工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研究解决办法,做到周有交流、月有小结、季有通报,确保专项整治与日常管理到位。

四、坚持定点检疫与流动车载检疫监督并重

一是集中区域定点指导。根据我县养殖业分布情况,在养殖集中区域设立定点检疫站点,进一步规范报验程序、完善报验方法、规范报验行为、改进报验装备,提高报验水平。二是流动车检灵活快捷。在河南省率先实行了流动车载检疫电子出证制度,专门设立了三辆流动检疫车辆,在接到报检情况后,在最短时间内到现场进行检疫,既保障了检疫效果又为养殖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五、坚持集中抽样与分散抽样监测并重

一是集中抽样、查漏补缺。在春秋两季每次集中免疫过后,畜牧局专门安排人员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对免疫畜禽进行集中抽样,检测畜禽抗体水平,对于抗体水平不达标的畜禽,要求进行补免补防。二是分散抽样、科学指导。组织人员不定期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户抽样,积极开展流行病学监测、抗体检测等行动,科学指导养殖场户适时免疫,做好动物的饲养管理工作。共开展血清学抗体监测1260多次(份),确保了全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共出动执法人员17651人次,出动车辆10511辆次,检查单位7080家次,其中,检查生猪养殖场2425家次、奶牛养殖场286家次,屠宰加工企业1884家次、饲料生产经营企业355家次、兽药生产经营企业2130家次,抽检“瘦肉精”尿样23148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为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

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专题汇报 篇4

王浩副书记、耿涛副市长:

近几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稳定。我市农业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缺机构、缺人员、缺经费、缺手段等诸多困难,创造性开展工作,经受住了各种严峻挑战,圆满完成各项监管任务,保证了近几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但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仍然大量存在,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加上中央、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要求越来越高,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大的问题,任务艰巨,压力更大。特别是我市对标准体系、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建设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难以承担新形势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标准体系建设

1、我市现状。农业标准及技术操作规程的制定、修订滞后,标准化基地建设档次普遍偏低,“三品”认证数量少、品种单一,标准化仍停留在病虫害防治环节。目前已制定的56项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已不适应当前新形势和群众的 需求,急需修订完善。现有180万亩的市级以上标准化基地面积达不到全市种植面积的50%,真正达到“十有”标准的基地不足20%;291个已通过“三品”认证的产品不足全市优质农产品产量的10%,大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至今还没有通过认证的产品品牌,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管理难以实施。

2、上级要求。2012年,全市瓜果菜食用菌基地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全覆盖,所有初级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以上标准,认证率达到90%以上。

3、典型经验。临沂市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菏泽每年拿出50万元的财政资金用于“三品一标”认证奖励。

(二)监管体系建设

1、我市现状。目前县级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多数没有编委批文,乡镇级多数没有机构,少数有机构的乡镇还没有检测手段,村(市场、超市、合作社、企业基地)监管员有名无实,基本没有开展工作。

2、上级要求。2012年,100%的乡镇(办)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包括监测室);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达到全覆盖、无遗漏;100%的标准化基地、批发市场、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设立检测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100%的村设立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

3、典型经验。德州、临沂分别成立了正、副处级的监管机构;潍坊安丘、寿光,威海乳山成立了副处级监管机构;东营市所有乡镇建立了监管机构;济南市自今年起聘任200名村级监管员,市财政给予每人每年3000元工作经费补贴。

(三)检测体系建设

1、我市现状。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设备落后、人才短缺、检测能力较弱,县区间建设极不平衡。争取到国家质检站项目的县配套资金不到位,难以完成项目建设。全市3个通过计量认证的质检中心(市级、邹平、沾化)都不具备检测50种农药残留的资质和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市级季抽检制度负债坚持、县级月抽检制度难以维持。

2、上级要求。承担国家、省级农产品质检站项目的县区地方配套资金100%到位,并按计划进度进行建设与验收;从2012年开始,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由过去的22种农药提高到50种,农业部每年分四个季度抽查山东五个地市(济南、青岛、寿光必查,其他两个地市由剩余地级市轮流承担),省厅每年3次抽检雷打不动,要求市级实行季抽检制度、县级实行月抽检制度。

3、典型经验。济宁自2009年起,连续三年每年财政投入1000万元用于市县乡三级检测体系建设;东营、威海市县两级所有检测机构全部建成并通过计量认证,且依据新的检测要求随时加大投入用于升级改造。

(四)执法体系建设

1、我市现状。我市是农业大市,全市有农资生产和经营业户3000多家,其中滨农、京博、先达、侨昌、一松等在国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农资品种齐全广泛,农药品种3000多个,种子品种200多个,肥料100多个,仅农药一项全市经营额就超过30个亿,但经营品种和质量良莠不齐,受利益驱动,不法商贩制假、造假、售假泛滥,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针对以上实际,按照上级要求,我们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近几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3500多人次,车辆3600辆次,检查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业户2300家(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00余起,查处假冒伪劣农资货值1500余万元,捣毁、破获制售假冒伪劣黑窝点9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9000多万元。严厉打击了坑农害农行为,较好地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

2、上级要求。新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八十七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健全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56号文)明确要求:“一个政府部门下设的多个行政执法机构,原则上归并为一个机构。”省政府《关 于进一步推动政府工作提速的通知》对实行综合执法也有明确规定。从我省其他市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看,绝大多数业已成立了综合执法机构(多数副县、青岛副厅、济南正县)。并且,东营、济南、青岛等市每年都有固定的100万元左右的执法经费。而我市实际是:县(区)只有3个正式编批的综合执法机构(沾化、阳信、无棣),即使成立的综合执法机构,有的工资不能全额发放,工作经费全靠自筹。市局是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综合执法多年来借助局法规科和农药协会(收取点会员费作为工作经费)来实施,农资监管的职责与队伍建设极不适应。

我们也多次行文申请呼吁,成立综合执法机构,但均无下文,尽快成立与其职责和职能相适应的综合执法队伍是势在必行。

3、典型经验。潍坊安丘市成立农安办(县级),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加强了重视-领导。构建了农药电子交易市场安全监管平台,并实行农药准入备案制度,从源头上提高了农资质量。提升了农产品质量。乳山实行“准入备案”与“识别标签”双保险,强化农药市场监管。济南每年开展“绿箭”护农行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宣传培训工作

1、我市现状。社会各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还不够,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农产品、农业投入品销售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甚至部分领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建立,不安全的农产品尚有市场空间。

2、上级要求。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继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春秋两季农资打假行动,并要求各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做好各个层面的培训,增强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3、典型经验。临沂每年安排沂蒙优质农产品品牌宣传专项资金260万元,叫响“生态沂蒙山,绿色农产品”宣传品牌;威海、东营、烟台每年拿出300万元资金用于境内外各类农产品展览会、交易会的参会补贴。

(六)财政投入情况

1、我市现状。2005年至2007年,市财政共投资150万元建立了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并通过省级计量认证。2009年、2010年、2011年财政只是分别拨付30万、30万、15万元经费用于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各县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不平衡。

2、上级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将标准体系、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建设及宣传培训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

3、典型经验。全省除滨州之外的十六个市都有专项农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每年1000万元以上的有济南、青岛、东营、济宁、潍坊等地市,其余多数在500万元左右,菏泽每年也有100万元的财政支持资金。该资金列入预算,用于标准制定、标准化基地奖励、“三品”认证奖励、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各类展会参展补贴等支出。

(七)监督考核机制

1、我市现状。2009年,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量化考核的意见》(滨政办【2009】74号文),但近两年没有很好地坚持,成为一纸空文。省厅自2009年开始对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量化考核,且考核标准越来越高、程序越来越严。受投入不足影响,我市综合排名每况愈下。

2、上级要求。各级政府要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范围,省农业厅每年对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量化考核,并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排名通报。

3、典型经验。潍坊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列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并实行了一票否决;威海、青岛建立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其他市全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了量化考核。

二、今后工作重点

(一)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市、县、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重点是加强乡镇级监管机构建 设。根据省政府和省农业厅要求,年内我市的91个农业乡镇(办事处)全部成立相对独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各行政村全部设立监管员。同时按照标准加大建设力度,保证所有监管机构工作有场所、监管有手段、检测有工具,真正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二)全面推行农药管理两项制度。积极借鉴安丘等市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加强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药经营店为终端的监管平台,强化源头监管。按照省政府和省农业厅要求,年内全面落实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切实达到全覆盖、全到位、无遗漏的目标。同时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健全农资统一配送销售网络,规范经营档案,加大日常监管力度,真正实现高毒禁限用农药的可追溯管理,确保违禁农药不流入生产环节,从源头上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三)全力推进标准化实施进程。依据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组织专家制修订大宗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农药安全使用规范,并装订成册下发基层狠抓贯彻执行,全面实现瓜菜果食用菌标准化基地主导产品安全生产标准的全覆盖。以我市现有的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园区为基础,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依据“龙头带基地联市场”的发展原则,全 力抓好《瓜菜果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发展规划》的落实。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十有标准”抓好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力争年内全市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四)突出抓好沿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 以高效生态为最高定位,跳出单纯的农业概念,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规划建设和运作,全力打造沿黄“产加销”一体化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大力实施园区带动,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 整合单品生产基地资源,按照连片、规模、集约发展的要求,在黄河两岸10公里区域内建设高档次、高水平的农业示范园区,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切实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到2015年底,在黄河沿岸建设50处绿色或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30个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真正形成以园区为支撑,以标准化基地为基础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

(五)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本着“政府推动,生产主体自愿”的原则,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鼓励和支持基地、园区创建品牌、注册证明商标,积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确保“绿色农产品 基地市”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年内新认证“三品一标”20个以上,总数突破330个。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优质农产品全部按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并通过质量认证;沿黄的15个镇(办)整建制建设成为绿色或有机农产品示范镇(办)。逐步形成以地方品牌带动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持续健康发展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六)加强质检体系建设。加大对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的建设力度,争取财政支持,增加仪器设备,扩大认证项目,提升检测能力,力争年内达到由22种农药检测50农药的资质和能力。加强对承担农业部县级质监站项目的建设与管理,督促县区尽快落实配套资金,严格仪器设备的招投标程序,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照项目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省厅验收。督促乡镇、规模以上标准化基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建立检测室,配备速测仪器,能对生产基地和市场销售产品实现经常、快速定性检测,保证基地产出和上市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七)强化监督检测。全面开展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检测工作,继续实施市级“季检测、季通报”和县级“月检测、月通报”制度,重点是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集贸市场的抽检力度,确保全年的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8%以上。加大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监管力度,紧紧抓住瓜菜果食用菌产品病 虫害发生,生产用药高峰期等重点时段,对集中产区的农药经营店(点)进行重点监控,确保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监管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八)建立健全市场流通体系。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协会管理、企业运营”的原则,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为依托,积极推行“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流通方式,特别是要支持合作社在公益性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开设直销店。采取有效措施,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大力引导和扶持基地和园区与全国的城市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专卖店实施实地对接,创建长期的让消费者安全信赖的高效生态优质农产品“直采”基地,建立健全我市优质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售终端的“全封闭式”流通体系和“冷链”系统,真正达到实现订单生产、减少流通环节、优质优价的目的,有效保障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九)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良种培育、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取得突破,着力解决安全高效生产加工等技术难题。整合科研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材料的入户率和转化率。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和培养,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开展 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在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方面进行新技术集成开发,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和技术的示范推广,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物流和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

(十)强化培训与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农药管理人员和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使各级监管员明确职责,真正发挥作用,经培训合格的,核发市局统一印制的监管员证书;使各农药经营单位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规范农资经营行为;使各级检测人员真正掌握农残检测技术,达到会熟练使用速测设备、能快速定性检测、正确分析检测指标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网络和农业信息化平台等载体,采取多种渠道,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度和社会公信力,努力营造各级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社会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建议

一是建议市政府成立隶属市农业局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处级),下设质量标准科、产品认证科、农资监管科、执法大队、农药检验鉴定所、检测中心等科室,成为一个综合监管机构。县(区)、乡镇(办)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科室,村级设立监管员,切实做到农产品 质量监管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二是建议市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每年600万元。其中: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监督抽查费用80万元,“三品一标”认证奖励100万元,标准制定修订20万元,标准化基地建设奖励资金300万元,农业执法经费100万元。

另外2012年增加500万元,其中300万元用于市级检测中心检测能力提升仪器购置及人员培训,100万元用于乡镇级监管机构监测室的设备购置补贴,100万元用于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保证监管和检测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

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汇报 篇5

各位领导:

x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组成专班来我市检查水产品质量安全,既是对我们的关心,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和促进,现将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我局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年初,局党委就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布署了这项工作,并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领导小组由我市水产局局长张振华同志担任,分管的副局长谢xx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水产局办公室主任王xx同志兼任。水产局法规科科长赵xx、市渔政局局长赵xx和市渔政局副局长张xx组成工作专班。工作专班负责开展水产养殖执法行动,处理执法行动中的各类应急事件;负责制定xx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应急预案;负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以及培训计划的实施。同时,我们还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执行追究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人、分区、分责管理,切实加强了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各个环节工作的监管。

二、加强宣传培训,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今年以来,我局采取了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的办法培训渔政执法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渔业法》及《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水产苗种管理办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同时,今年我们还积极参加农业部、省、xx市举办的各类农产品质量培训活动,主动选派水产品质量安检员12人次赴外地参加学习。今年我们共举办了健康养殖培训班12期,参加培训人数有8000人次;举办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及生产记录培训班4期,参加培训1000多人次。在渔区刷写标语100多条,发放《禁用渔药清单》300多张进行广泛宣传。在重点渔业生产区域,全面推行以“生产记录”、“用药记录”、“投售记录”为核心的三项记录制度,监督指导生产者按标准要求组织水产品生产,规范水产品养殖、捕捞生产行为。向渔民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养鱼手册》、《禁用渔药清单》、《无公害渔用药物使用方法》等宣传资料和法规500余册。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的形式,我局建立了水产品质量监管的网络体系,加大了对重点养殖基地、水产品批发市场、报纸等媒体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监测,一旦发现本地水产品质量出现药残超标或变质产品交易的信息,迅速上报。查证属实,将依法处理,决不姑息,并将查处结果公开。同时市还设立了举报电话,鼓励社会各界进行监督举报,并给予举报人一定的经济奖励。

三、加强督办检查,确保监督到位。一是对养殖生产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在今年的常规检查中,我们主要是对国有渔场和水产养殖户,《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产品标签》制度进行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他们都配备了相应技术人员,养殖人员安全用药的自觉性得到了增强。同时,我局今年重点对饮水湖泊投肥养鱼现象进行了督办检查,下发了《关于严禁湖泊投肥养鱼的通知》,按通知要求我们每一个星期进行一次督办,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大检查。今年,我局对8个大湖养殖业主下放了整改通知书,对1个大湖投肥单位进行了处罚。目前,我市大湖投肥现象已经得到有效遏制,象上津湖、胭脂湖等湖泊已全面整改到位,再没有出现投肥养鱼现象。确保了我市水产苗种和成品鱼质量安全。二是对渔药渔饲料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今年我局联合畜牧局、工商局开展了渔药渔饲料市场整治活动2次。根据农业部制定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将各国有渔场、大型集体渔场、各渔药渔饲料销售门店作为主要检查对象,对渔药经营户的经营品种逐项登记,明确来源和主要成份,检查是否“三无”产品,不但查柜台上的商品,还对库房商品也进行了检查,并对一个经营业主进行查处。三是对开展水产品残留品进行检测。水产品药残抽检是判断水产品是否合格的直接手段,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正值水产品集中上市时期,我局按照《湖北省水产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通知》开展了水产品质量抽查。对水产品经销商进行了宣传,对经营的水产品进行检查,对抽查产品基地的水体按无公害产地认定水质指标要求进行检测,并对产地环境进行了科学评估。我市未抽查出含孔雀石绿等药物残留水产品。国有渔区水质均符合无公害产地水质要求。四是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执法监管。在渔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的行为,市渔政局将依法查处,对检查中发现使用违禁药物及含有违禁药物成分的投入品的行为,并将其列入黑名单管理,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实行特殊监管。水产品质量药残超标的实行封塘处理,严禁上市销售,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水产品实行销毁。凡是水产品药残检测出阳性的,启动追溯程序,查找源头,查清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阳性案件结案率保证达到100%。

四、加强生态渔业工程建设,建立水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一是严禁在城郊型湖泊、饮用水域养殖污染严重的珍珠和进行投肥养鱼,切实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将长江禁渔范围扩大到重点湖泊,如上津湖、中湖等国有渔场,实行“休渔”制度,使珍稀水生动植物和经济鱼类的幼体得到保护,保持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结合农业污染源调查活动,清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渔业水域造成的污染,依法保护渔业水域环境;四是大力发展小龙虾野生寄养,虾蟹混养,鱼藕共生,网箱养鱼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广国家级生态示范场—上津湖渔场的示范效应,扩大辐射规模;五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对河蟹、黄鳝、长吻鮠及“四大家鱼”等品种按照渔业行业标准,研究制定一系列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要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养殖,实现“从水域到餐桌”的全过程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抓好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论证工作。启动了水生动物防疫和监督检测体系,为老百姓吃上放心水产品提供了服务和保障。日前,全市已建成10万亩龙虾野生寄养板块、10万亩大水面河蟹养殖板块和10万口网箱养鱼板块三大示范基地。今年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22万亩,认定率100%,无公害产品60个,认证率100%,绿色产品2个。六是建立水产养殖投入品准入制度、养殖生产监管制度和水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对养殖指导用药,饲料、渔药等投入品的质量,从源头上把好准入关。建立规范的养殖档案记录,并保存到产品销售后2年以上,实现质量安全的可追溯,以实现水产品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们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市水产品经营户、渔药渔饲料经销商、水产养殖者以及水产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也不断提高。但我们也知道,我市水产局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与其它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今后我们将认真执行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健全“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监管长效机制,确保水产品质量。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篇6

半年工作情况汇报

我县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从畜禽投入品饲料、药物抓起,严把生产、流通、销售环节关,常抓不懈,保证了本县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对进出安化的畜禽实行检疫检测同步进行,自2009年5月26日发现一起来自湘潭的17 头生猪含有“瘦肉精”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以来,我县畜禽产品至今末发现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品饲养违法事件,我县畜禽养殖业正朝着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

主要工作重点:

1、重视源头治理:对投入品饲料、兽药实行准入备案制度,保证了饲料兽药投入品的安全可靠度,可信度。定期不定期对进入安化的饲料、兽药进行抽样,半年来,送省内外质监部门送检饲料8个样,兽药3个样,检验均合格,对非法生产企业无机可乘。

2、严把流通关:对进出安化的生猪一律实行检疫检测同步进行,从流通环节控制了“瘦肉精”生猪运输流通。对定点屠宰场生猪按5%快速检测“瘦肉精”外,对临床表现疑似“瘦肉精”猪不惜成本一律实行快速检测,从流通环节控制了“瘦肉精”猪肉市场上的流通,保证了我县人民群众吃上了“放心肉”。

3、加强宣传教育:从法律法规宣传,从如何保证我县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教育广大养殖户,让广大养殖户做好自己想做该做对社会有益对自已有益的事情。印发宣传资料1580份,上门指导宣传200多次,免费发放“瘦肉精”检测卡2680从套,让生产者同监管者形成了共识,让生产者自觉杜绝“瘦肉精”等违禁物品的添加。

4、强化各自责任:县局召开了“瘦肉精”整治专门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瘦肉精” 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和《安化县“瘦肉精” 专项工作整治方案》的通知,各乡镇动物防疫站同县局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加强了直接监管部门的责任。各乡镇发放《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告知书》850份,养殖户同各乡镇动物防疫站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460份,县局还把养殖户安全生产同畜牧业扶持政策挂钩。因“瘦肉精”整治工作落实到位,今年我县没有发现一起“瘦肉精”事件。

以上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得意于各级政府的重视,部门的支持,畜牧战线的共同努力,生产者的大力配合。我县畜禽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奠定了基础。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篇7

1 高度重视目前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所处的历史背景

从大的历史背景上看, 经过30余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家发展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 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 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五千年未出现过的时期。并且在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等呈现出新常态, 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政治建设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得到落实;社会建设上加强法制社会建设, 大力简政放权, 优化行政审批。

具体到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社会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并且由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必然引起畜产品相关企业的转型与调整, 这就必将引起各类矛盾的产生。政治建设中面临的新常态必然导致畜产品中的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产生新的问题。社会建设上面临的新常态可以预见, 必将激活畜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热情, 那么随之而来的利润与市场的矛盾问题必然出现。另外随着互联网经济和快递产业的不断发展,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也一定会出现新的矛盾, 面临新的冲击。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所面临的新的历史背景, 从战略高度对待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超前谋划, 高度重视新背景下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

2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层出不穷, 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影响, 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各方责任未能真正落实到位。畜产品生产企业的第一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有关质量监测部门的监督责任等未能真正落实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思想上不能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相关人员有侥幸心理:全世界那么大,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每年能有多少?能轮到我这里?所以很多工作虚以应付, 导致责任落不到实处。 (2) 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宣传不到位。对于宣传工作都是流于形式, 不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原因无非是在制作的宣传材料质量有问题, 不能达到宣传效果, 深层次原因依然是思想方面的问题。 (3)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其原因主要在于应急预案制定有问题, 资金准备不足。 (4) 对新形势、新问题研究不够透彻。相关从业人员习惯于听命办事, 缺乏独立思考, 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不够透彻, 对出现的问题应对不力。

3 全面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主要对策

3.1 要强化领导, 落实责任, 全面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

各级领导重视, 是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 要切实加强领导, 全面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要求地方政府与监管单位、监管单位与监管责任人、监管责任人与被监管单位等要层层签订责任书, 保证责任到人, 一旦出现问题, 实行严肃问责。并且要组织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认真学习, 邀请法律法规专家对其释义进行详细讲解, 以提高认知水平, 为加强畜产品安全执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并且要将《食品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的条款制成宣传资料, 由监管人员分发至每个规模养殖场和动物产品经营户, 并不断加大向社会的宣传力度, 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养殖户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

3.2 加强监管, 逐级溯源, 从源头保证动物及其产品卫生安全

为切实加强对规模饲养场、兽医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畜禽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力度, 在厘清责任的基础上, 对上述企业派驻专门的监管人员, 并由企业责任人签署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就食品安全等有关情况作出承诺。要在企业严格落实生产记录档案和进货票证查验制度, 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 能逐级溯源。同时进一步突出畜产品生产和经营者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地位, 从生产源头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安全。

3.3 落实制度, 联合执法, 实现全程无缝隙监督管理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制度落实到位, 并通过畜牧部门、食药部门、公安部门等联合执法, 实现全程无缝隙监督管理。其中畜牧部门要对动物及其产品实行严格检疫, 按照农业部要求规程认真履行检疫职责, 并加强监督检查, 加大查证验证工作力度。食药部门要加强对流通环节畜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并加强抽检, 严防事故发生。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有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对有关事件零容忍。通过联合执法确保畜产品的全程无缝隙监督管理。

3.4 加大投入, 有效应对, 确保突发事件在最小范围内得到控制

以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方案为基础, 要在加强应急队伍、培训、宣传、物质、演练等方面的建设下功夫, 确保一旦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能够有预案做指导, 有队伍能跟进, 有物质做保障, 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在最小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

3.5 强化预判, 加强科研, 确保科技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服务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篇8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168-02

农产品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但目前,很多地区的农产品都存在着相关的质量安全问题,因质量安全问题导致的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对消费者知情权、生命健康权等也有很大程度的侵害[1]。因此,一定要从根本上做好相关的检测工作。下面先来分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现状[2]。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状

1.1 质检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农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有着很大的不稳定性,一些小商小贩不经允许随意占道经营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且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关于此类问题,质量检测部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农村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监管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准入原则没能做到明确把握[3]。在质量检测工作中,还存在着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条件差、检测设备落后以及人员配备不集中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容易纵容违法行为的产生,如为延长保质期而向产品内部喷洒有毒物质等[4]。

1.2 检测经费不足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经费不足也是目前安全监测部门面临的一大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国家质量安全总局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在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很多先进设备的成本较高,耗费的功率也比较大,需要的水电用量、化学试剂以及其他仪器等较多[5]。因此,很难大规模投入使用。目前,计量法对计量仪器的使用提出了要求,如使用周期、使用强度等,如果大规模或高频率的使用的话,业务经费是严重不足的,检测经费的不足让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缺少了连续性和统一性,效率自然也会降低[6]。

1.3 农产品的品牌意识差

现在提倡“绿色消费”,即食用无公害的蔬菜、水果、有机食品等,但是在市场上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牌意识性还很差,很多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只追求食品的“色”“香”“味”而不注重食品的品牌和营养。长此以往,在市场上很难见到具有很强号召力的农产品品牌,即使一些原本影响力强的产品也无法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农产品的品牌意识导致了产品的竞争力不足,给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也带来了较大困扰,如应该针对哪种产品进行检测?检测的方向是什么?很多成本较低、没有营养的产品其实质量安全是达标的,检测工作又无法起到作用[7]。

2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措施

2.1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资金投入

要想提高检测效率,保证市场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要加大对质监部门的资金投入,只有政府提高重视,制定出强有力的政策,才能从根本上发挥作用。资金投入的范围主要包括检测设备的投入、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投入等,不仅要在质量上加大监督和打击力度,还要规范好市场行为,联合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杜绝违法占道经营的行为。不仅如此,还要加强相关机构的检测能力,如果检测能力不足,即使资金投入再大也无济于事,对于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应积极学习和借鉴,毕竟资金投入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可以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2 规范检测程序

目前,在很多地区,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都过于注重形式主义,即只有在检测部门进行检查的时候才用质量达标的产品应对检查,其余时间依然“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对于此类问题,检测部门一定要规范检测程序,尽量加大突击检查力度,不能提前告知销售部门,给销售部门缓冲的机会。发挥政府的财政支持作用,规划出明确的产品生产地,形成生产地产出、农贸市场进入、市场运营等一系列产品交易链。这种检测模式,能够更好地完善质量安全市场规范体系,推出更多的绿色、无污染、环保的无公害农产品,让广大民众能吃到安全、放心而又健康的食品。

2.3 加强对质量安全法的宣传

很多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目的仅是为了日常饮食,对于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丝毫不考虑,也不了解质量安全法的规定。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通过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等诸多途径都可以了解到农产品的信息。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向菜农普及一些知识,如何喷洒农药、如何使用化肥、如何防止病虫害等。质量安全监测部门要对消费者负责,见到违规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曝光,并联合管理部门予以打击。此外,还可以通过舆论进行抨击,不仅让消费者了解到农产品的具体情况,还能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邹士翔.对发展市级农产品安全检测的思考[J].食品科学,2009(15):355-357.

[2]黄阳成,翁春英,李翔,等.柳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与完善对策[J].广西农学报,2007(S1):65-66.

[3]田茂盛,潘太国.湘西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09(11):155-156.

[4]朱劲松.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及模型分析[J].农业经济,2009(15).

[5][新西兰]美国农民比中国效率高的秘密[N].中文先驱报,2009-06-24.

[6]刘培,丁森林.转型期提高农户经济效率:分工专业化与合作组织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5).

[7]王东平,彭建强,闫震.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26).

上一篇:小企业管理作业4答案下一篇:成功之前唯一的途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