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机械论文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工程机械论文(推荐8篇)

建筑工程机械论文 篇1

工程机械维修的发展

[摘要]随着电液技术、CAD技术和材料工程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广泛应用,具有集成化、智能化的新型工程机械的更新周期将进一步缩短,恢复性修理将更多地被改善性修理所取代,具有最佳的经济效益,将成为修理工艺重点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故障 原位检测 离位检测

一、维修理念的变革

(一)事后维修思想。20世纪初期,工程机械维修一般都是在发生故障以后才进行的,即事后维修。它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地利用了零部件或系统部件的寿命,但事后维修是非计划性维修,浪费了较多的剩余修理,同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二)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设备的磨损机理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机件工作-产生磨损-发生故障-影响使用并危及安全。为使每个机件都达到使用可靠和安全,维修工作就必须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从而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这种维修思想包含了主动预防的思想内容,其实质是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性措施,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改变了事后维修缺乏计划性的被动局面。但这种维修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维修工作以直接经验作为指导,只能提出一般性的维修原则,缺乏针对性;二是只着重解决维修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忽视了维修的整体内涵,缺乏对维修管理的研究。由于事先很难预料大量的随机性的故障,尽管做了许多的预防性维修工作,也很难获得预期效果;三是刻板地实行定时定程维修的离位分解检测维修,不可避免地使维修工作出现频繁分解拆卸的现象,导致维修工作针对性差、工作量大、耗时多、费用高,而且还会因拆装可能埋下一些新的故障隐患,大大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三)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近二三十年来,在预防为主维修思想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广泛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诊断手段,逐步形成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这种维修思想是以对维修对象的系统监控为手段,用大量的原位检测代替离位检测,将单一的定时定程维修改变以可靠性数据分析为依据的维修。它使维修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主客观更加一致,增强了科学性,减少了盲动性。其基本要点:第一,维修工作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大到维修时机、维修方法、维修周期的选择和维修工作量计算、维修范围的界定,小到一个机件修复后的可靠性系数、一个项目的诊断检查的标准,都要以保证和提高设备的整体可靠性为依据。第二,工程机械的可靠性是由设计、制造和使用三个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因此,要提高其可靠性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第三,可靠性指标是评价维修质量最科学、最有效的依据和标准。

二、维修业的现状

在国外,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维修业发展,设有专职的维修管理机构,维修企业形式多样,维修市场已趋于成熟,民间维修团体也有40多年历史,经常举办维修设备展览和维修理论、维修工艺大型学术会议,有力地促进了维修业的发展。70年代初,我国工程机械维修研究和应用才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建立了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推广应用维修新设备、新工艺,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国工程机械维修业还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工程机械维修业的宏观管理缺乏统一的归口部门。目前,工程机械维修业受到国家部委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几个部门的管理,权力分散、责任不清,难以在政策上上协调统一,使我国的维修业人管理陷入“真空地带”。二是缺乏保护维修业正常发展的法律法规,致使维修业发展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三是工程机械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基本上局限于集体、私营性质的中、小型维修企业,融资意识谈薄。四是维修业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标准、制度不够完善,维修质量评价无据可依。

三、维修体制的改革设想

维修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维修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使工程机械的维修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适宜的维修体制。第一,要尽快成立责权统一的管理部门,负责工程机械维修业的宏观调控和规划其整体发展。第二,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业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从行政命令型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第三,积极营造工程机械维修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制订扶持维修业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引进外资,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灵活多样的管理形式,逐步形成合资、独资、集体和私营多家并存竞争和相为补充的局面。第四,促使工程机械维修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现代化的设备集机械、电子、液压、计算机、传感技术于一体,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完成单一专业和工种的维修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重复性投资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拥有少量维修资源的企业,只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适应发展的趋势。第五,将传统的定点维修方式转变为定点维修与机动维修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专业化的巡回维修队伍,配备高性能的机动维修设备,实现现场维修服务。

四、维修业的发展方向

(一)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电机械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将日益广泛。目前,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实践表明,工程机械性能越先进,结构就越复杂,其维修活动就越依赖于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事后维修、预防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思想,各有长短,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机械地规定某个维修单位或某种机型只能采用某一种维修方式,即不符合实际,又难以奏效。当前,发达国家的工程机械维修主要是,以状态监测为基础,可靠性维修为中心,以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视情维修。今后,随着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先进的工程机械将装备机电一体化的在线自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等仪器设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将成为工程机械维修管理的主导思想。

(二)建立智能网络维修服务系统。建立智能网络维修服务系统将成为21世纪工程机械维修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在瑞士,工程机械维修服务网已遍布全国,各地区均有配件中心仓库,业务人员仅用两三分种就可以掌握维修站点和某种配件在全国的分布情况。运用网络技术,还可以超越国家、地区和时空界限,将工程机械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生产厂、维修厂、配件站和使用单位联系起来,实现远程、快速、优质和全方位的服务。生产厂以此作为售后服务的主要手段,通过与工程机械配套的数据采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维修服务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从施工现场获得信息,按最佳效率时就有权取的措施完成售后服务。

建筑工程机械论文 篇2

2012年6月9~11日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国建筑业协会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郑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郑州市科中会展有限公司

长葛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长葛市程远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参展范围

★钢筋机械:除锈机、冷拉机、冷拔机、调直切断机、切断机、镦头机、弯曲机、焊接机、拉丝机等;

★路面与压实机械:压路机、冲击夯、振动夯、开槽机、平地机、路面切割机、路面破碎机、摊铺机、拌和机、沥青灌缝机、搅拌机、混凝土转运车、沥青泵等;

★混凝土机械:混凝土搅拌机 (站) 、泵车、混凝土输送泵、搅拌运输车、振动棒、布料机、磨光机、震动机、电动机、检测设备、控制系统以及软件等;

★工程施工机械:挖掘机、铲土机、装载机、塔吊、升降电梯、吊车、叉车、各种专用车辆及配件、维修检测与技术设备等;

★环卫机械:各类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路面清扫、冲洗设备与车辆;扫路机、多功能高压洗车、隧道洗车、垃圾车、轮胎清洗机、洒水车、洗粪车、渣土运输车、清扫与除雪机械、清洗机械、清障与抢险救援机械、路面养护机械等;

★其他机械:起重滑车、吊具、千斤顶、手动葫芦、电动葫芦和普通绞车、升降台、矿井提升机和料斗升降机;

★各类建筑机械、工程机械配件。

同期举办:

★国际工程机械发展高峰论坛

★第十二届全国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机械租赁企业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及优秀个人表彰大会

★中国城市发展与市政工程产业发展研讨会

★河南省首届建筑工程施工与机械现代化发展高峰论坛

★首届全国工程机械用户满意企业和产品评选活动及颁奖晚会

特别提示:组织参观、采购第三届全国建筑机械、工程机械 (郑州) 博览会嘉宾, 请与组委会联系登记, 组委会免费提供郑州三星级酒店住宿及专车接送。

联系方式:

第三届全国建筑机械、工程机械 (郑州) 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商务内环路13号楼 (奥园国际公寓) 一单元1101室

联系人:

李进 联系电话:13409393069

电话:0371-60689123 60689789

传 真:0371-60689100

邮件地址:1183999029@qq.com cgscl@126.com

网 址:http://www.zzexpo.org/

建筑工程机械安全措施及要求浅析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安全

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根本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施工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制定制度化安全管理标准是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有效措施。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都离不开施工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是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保障机械设备正常安全使用,防止施工设备事故发生是每个施工单位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谈保证安全施工措施和管理的要求。

1.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施工,应符合国家及行业规范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

2.目前应准照执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有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JGJ34-88、《钢丝绳报废标准》GB5972-86.各施工企业和单位必须严格按此执行。

3.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建筑企业现场机械管理中应制定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重点条款如下:

3.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3.2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

3.3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

3.4主要机械设备(含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桅杆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高处作业吊篮、混凝土搅拌楼(站)、混凝土泵、混凝土泵车、装载机、挖掘机、桩工机械等)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一般机械设备实行班组长负责制和多班作业的交接班制度。

3.5施工现场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的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起重吊装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编制机械设备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3.6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的安装、拆除必须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的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实施。

3.7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严禁拼设备和超负荷使用。

3.8任何人员不得命令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对违反规定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

3.9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施工机具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机检查,及时排除故障。

3.10严禁在设备运转时进行擦洗和修理,修理时应挂牌标识,并由专业人员按照原厂说明书规定的条件和有关标准、规范进行,不得任意使用代用部件或改装、改造。机械设备应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特种设备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应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出记录。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3.11施工现场长期停用的设备,必须拆除电源,并办理封存手续。

4.机械管理项目职责制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应对项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负全面责任;项目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对项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负责;项目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对项目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负责。

4.1贯彻落实国家、地方、企业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和规定。

4.2落实设备需用计划,负责组织设备进出场,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认真做好交接及安装验收工作,并做好验收记录,建立完善现场机械设备台帐。

4.3做好设备使用安全技术交底,检验作业人员操作证的有效性,并监督作业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

4.4组织对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日巡查,周检查、月全面检查,及时组织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消除机械设备安全隐患。

4.5做好设备使用、维修的原始记录、技术档案资料的整理。

4.6负责处理一般机械事故,配合处理严重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5.进入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基本条件

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不论机械设备来源是企业自有机械设备、还是外部租赁机械设备(包括分包单位租赁机械设备)、分包单位自带机械设备必须要纳入项目总包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监督管理。

5.1严格制定机械设备租赁单位准入条件。机械设备租赁单位必须是具有营业执照(营业范围含租赁)等证照齐全的、经济技术实力较强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的法人组织。

5.2租赁的设备必须是国家规定的生产厂家,租赁设备必须具有厂家的制造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及有关档案、技术资料。特种设备应有特种设备制造(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检测合格证或鉴定报告等文件。

5.3严禁使用国家明文规定淘汰的、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或安全保护装置配备不齐全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

5.4进场的机械设备必须完好,附件、随机工具及备件应齐全,各种限位、安全保护装置、仪器、仪表、报警和信号装置等齐全、灵敏、有效。机械、电气安全性能、安全保护装置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要求。

5.5自行研制用于特殊工程施工的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有设计图、设计计算书和加工工藝图,由企业技术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和鉴定,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经相关部门审核,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投入使用。

5.6进场的机械设备,应由租用双方负责人(委托代理人)签订机械设备租赁合同。

参考文献:

[1]吴永体.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建筑工程机械论文 篇4

当初报考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专业,其实对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教学内容、发展方向可以说都是基本无知的,只是因为对机械感兴趣,又知道机械工程专业是以材料成型为主要方向,所以报考了精仪系的专业,幸运的成为了高手云集大师辈出的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学生。就这样懵懵懂懂地来到清华大学,走进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开始人生在新一个起点上的征程。

经过入学以来半学期时间机械工程专业概论课学习,对专业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对原来难以有机会接触、听闻的尖端技术领域有了浅层次的了解。结合课上学习以及在网络、书籍上获得的资料,在这篇文章中,粗浅地谈一谈我所了解的机械工程专业。

一、机械工程学科的定义及战略地位

1、机械工程学科的定义: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2、机械工程学科的战略地位:钱先生说过:“技术科学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新部门。”作为一门技术科学,机械工程学科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研究人造的机械系统与制造过程的结构组成、能量传递与转换、构件与产品的几何与物理演变、系统与过程的调控、功能形成与运行可靠性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机械与制造工程中共性和核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机械工程师连接自然科学与工程行为的桥梁。

机械工程学科的重要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机械工程学科为满足国家目标的物质需求基础提供技术科学支持。例如:为可再生能源的社会应用提供产业装备解决方案;为社会创造人性化智能化和时空高效化的产品;为国家安全、国防装备性能的极端化提供制造科学支撑等

(2)机械工程学科的突破将催生中的社会经济变革。机械与制造科学创造了18、19世纪的诸多奇迹,最为突出的例如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的发明、的二次工业革命中透平发电机的应用等。时至今日,社会需求的产品已远非传统制造可以获取,需要新的制造原理的出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智慧往往是在高度丰富的知识交汇和碰撞中冒出火花,重大工程技术的变革毋庸置疑是源自于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的新发现。当今制造科学与现代物理、化学的深度融合正不断创造着新的制造原理和技术。

(3)机械工程学科拓宽自然科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并为之提供有效的研究途径。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对自然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为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拓宽了研究领域和视野,乃至催生新的学科,并为自然科学试验提供精密仪器的高精度技术和设备保障。

二、机械工程学科的总体发展趋势

在产品的服役功能与工作品质不断向新的极端发展的挑战下,需要发现更深层次的制造原理和更知识化的智能制造技术。当今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有如下几个趋势:

1、运用新的制造资源和基础理论发掘新的制造原理与方法,发展新概念产品。

2、从多尺度演变以及界面效应传递的角度探索零件几何结构与物理性能的高精度调控原理与方法,发展高效率、高品质的制造技术。

3、以系统的事业研究复杂制造过程和装备的集成科学,拓展装备设计理论。

4、以信息流全局监控为基本线索实现制造与服役过程的精确调控,实现智能化制造。

三、机械工程学科的研究特点及研究领域

1、与其他自然科学与其他工程科学高度交叉、融合,开辟学科新方向。机械工程学与自然学科高度交叉,探索新的制造原理和装备功能;业余多类工程学科相交叉,追求高的功能品质。

2、技术突破与科学发展高度依存、互动,实现制造尺度、精度与品质的跨越。追求自然科学规律的探索的精确过程与工艺模型,实现高精度高性能的数字化制造,是当今机械工程学科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3、探索机械制造与集成科学。当今的机械工程学科正在形成“复杂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集成科学”,将“机械设计”提升到系统集成科学的层面,扩大与深化了设计的科学内容,如界面科学、非线性科学、信息传递科学等;有传统的注重“设计方法”变革为涉及“机械”载有的物理过程如何经集成而演化成机械功能。

机械工程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机构学与机械振动学;机械驱动与传动学;复杂机电系统的集成科学;零件与结构的服役安全与实效科学;机械表面界面科学与摩擦学;生物制造与仿生制造科学;高性能成型制造科学;高能属于特种能场制造科学;高精度数字化制造科学;机械的制造与运行参数测量科学;微、纳制造科学技术等。

四、机械表面界面科学与摩擦学

1、机械表面界面科学与摩擦学的概况:机械表面界面是指在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和生物机械领域中存在的工程表面与界面,发生在机械表面和界面的物理化学变化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机械产品的功能性能都有重要影响。机械表面界面科学不仅研究表面效应和界面效应,而且研究利用机械改造对其优化调控的工程技术。摩擦学是一门与机械表面界面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主要研究相互运动表面之间的摩擦、磨损和润滑以及相关问题与实践的科学技术。机械表面与界面科学与摩擦学的研究范围都很广泛,涉及机械零部件、系统和装备中的表面界面行为与性能设计、机械制造和微纳制造中的表面界面行为与控制、生物及仿生机械系统中表面界面特性与规律,此外,还涉及到自然界和人类日常生活中许多表面界面现象。机械表面界面科学与摩擦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改善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机械系统这装备的可靠性,为人类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摩擦学研究从宏观向微观领域的不断深入,表面和界面效应越来越突出,从而催生出一个新的更宽广的研究领域—机械表面界面科学,成为新的学科生长点。当前,本来领域面临这一系列重要的科学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机械中的表面界面效应及其跨尺度行为、摩擦表面能量耗散与其有效利用原理等。

2、机械表面界面科学与摩擦学在科学发展、国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机械表面界面科学与摩擦学在解决能源、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问题上能够发挥重大作用。据估计,世界三分二年之一的总能源被一种或多种形式的摩擦所消耗,摩擦热也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机械表面界面科学与摩擦学的成果发展可以有效的解决能量流失、能源浪费的问题,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除了经济效益外,机械表面与界面科学研究对于减缓资源枯竭与环境破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改进表面技术和改进摩擦设计可以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减小维修成本和降低维修次数;通过表面自主修复技术可以减小汽车尾气的排放;通过研发高效水基础润滑剂、空气润滑和固体润滑技术可以逐步取代矿物油润滑剂,减轻对石油的依赖和对环境的污染等。

3、机械表面界面科学与摩擦学在未来5-10年的研究前沿与重大科学问题:

(1)机械中表面界面效应及其跨尺度行为:对于表面界面效应的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突显若干热点问题和主要挑战,其中有:①表面和界面是否存在真实结构②分子建立在表面行为中如何起作用③多场耦合下表面和界面性质如何改变④表面界面行为的跨尺度理论如何表征⑤表面和界面行为能否实现主动控制。

(2)摩擦表面能量耗散机制与有效利用原理:主要热点问题包括①摩擦的本源以及摩擦量如何定量描述?摩擦能以何种物理机制耗散?②磨屑生成的能量或力学条件是什么?如何描述磨粒和磨屑在摩擦表面的运动及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如何让定量分析磨损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学过程?③润滑剂分子在纳米间隙的受限空间内和高压高剪切条件下的分子结构、相态如何变化?润滑剂分子与表面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机理是什么?边界润滑膜剪切强度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等。

五、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

1、微、纳制造技术概述: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指研究特征尺度在微米、纳米并具有特定的功能器件与系统的设计与制造的一门综合交叉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微、纳器件与系统设计加工测试封装测试等。微、纳制造的发展不仅将人类的制造能力拓展到微、纳米领域,也将这门传统学科与基础学科的前沿研究紧密结合到一起,进而成为一门应用性基础理论学科;其次,随着制造能力的提高与研究的对象的拓展,微、纳制造学科与其他工程学科的结合也日益密切,为其他工程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也成为引领工程技术领域发展的前沿技术。

2、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范围

(1)微制造:微制造主要指MEMS微加工和机械微加工的制造。MEMS微加工只有微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批量微加工技术,主要包括硅表面微加工技术和非硅微加工技术,包括硅干法深刻蚀技术、硅表面微加工技术、硅湿法各向异性刻蚀技术、键合技术、LIGA技术、UV-LIGA技术、及其封装技术等。MEMS加工材料以硅、金属、塑料等材料的二维或准三位加工为主。其特点是以微电子及其相关技术为核心技术,批量制造,易于电子电路集成。机械微加工是指采用机械加工、特种加工技术、成型技术等传统技术形成的微加工技术从加工对象的尺度上来讲,机械微加工属于介观制造技术,加工材料不受限制,可加工真三维曲面。其微加工工艺包括微细磨削、微细车削、微细铣削、微细钻削、微冲压和微成型等。

(2)纳制造:纳米制造是构建适用于跨尺度集成的、可提供具有特定功能产品功能和服务的纳米尺度维度的特征、结构、器件和系统的制造过程。它包括纳米压印、离子束直写刻蚀、电子束直写刻蚀自组装等制造过程。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微、纳设计与器件原理;微加工;纳米加工;微、纳复合加工;微、纳操作装配与封装;微、纳测试与表征;微、纳制造装备新原理7个主要方面。

3、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意义

(1)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微纳制造技术在汽车、石化和通信等行业得到广泛地应用,目前向环境与安全、医疗与卫生方面迅速拓展,并在新能源装备、半导体照明工程、柔性电子和光电子等信息器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对制造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维娜制造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制造从宏观进入微观,不仅拓宽了制造技术的尺度范围,丰富了制造技术,也对传统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微纳制造面临制造对象的几何尺度是微纳尺度,随着尺寸的减小,纳米尺寸效应不仅影响了自身结构性质,也对器件加工过程和工作载荷作用相应规律和器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随着器件集成度的提高和不同能量场的耦合作用,多场耦合问题、电磁兼容问题生物相容性问题都在影响着器件工作性能和工作环境。因此,微纳制造业促进了制造科学的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对基础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挑战。如纳米效应、表面效应、尺寸效应量子隧穿效应和耦合效应,都要求将基础理论的前沿成果应用到微纳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中,同时,也丰富了相关基础理论学科的研究内容和催生了一系列新学科。

4、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主要方向

(1)微纳设计与器件原理:①微纳设计理论与方法。主要反映在:多场耦合建模与仿真、跨微纳尺度的理论和方法、微纳制造领域中非硅工艺等三个方面。②微纳器件与系统;当今微纳器件与系统已发展出基于各种原理和方法的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光MEMS、射频MEMS、生物MEMS、微流控芯片、能源MEMS、微光电器件等。

(2)微加工:MEMS微加工技术是由微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批量微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微加工技术和LIGA技术。①硅微加工技术:硅微加工技术主要包括硅表面为加工技术和体硅微加工技术②LIGA技术:加工厚度可达2mm,深宽比可达50~100.当今研究热点在于不用同步辐射的准LIGA技术。

(3)纳米加工:纳米加工就是通过大规模平行过程和自组装模式,集成具由纳米到微米尺度的功能器件和系统,实现对功能性纳米器件的可控性生产。①纳米压印技术②纳米生长技术③特种LIGA技术④纳米自组装技术

(4)微纳复合加工:纳米技术加工与微加工的结合,包括纳米加工与微加工结合的“自上而下”的微纳复合加工以及纳米材料与微加工结合的微纳复合加工

(5)微纳操作、装配与封装:①基于单场或多场的微纳米操作方法②微纳装配与封装③跨尺度集成封装

(6)微纳测试与表征:①特征尺寸测量②表面力学测量③机构性能测量

建筑工程机械论文 篇5

1.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40,求它内切正六边形的一条边长度? 20。2.公差分有哪几种: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3.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有哪些?至少填写五种,如(⊥垂直度): 同心度、平面度、平行度、对称度、位置度。

4.钢材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 正火、回火、淬火、退火。5.钢材的化学处理有哪些: 表面渗氮、表面渗碳、表面镀铬。6.常用的三种机械传动机构分别是: 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

7.为了便于互换及适应大量生产,轴承内圈孔与轴的配合采用 基孔 制,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 基轴 制。

8.按照平面图形的形状,螺纹分为 三角形螺纹、梯形螺纹 和 锯齿形螺纹 等。

9.选择普通平键时,键的截面尺寸(b×h)是根据 轴径d 查标准来确定的,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 侧面。

10.三大类焊接方法指: 熔焊,钎焊,压焊。

11.图样上四个相同M6螺纹孔尺寸标注的正确方法是: 4×M6。

12.钢铁材料按制造加工形式分为哪几类: 铸钢、锻钢、热轧钢、冷轧钢、冷拔钢。13.下图是千分尺测出的示值,其正确的读数值是: 14.685mm。

30.0210.0510.0313题

14题

14.上图示为使用游标卡尺测出的尺寸,两孔中心距应是: 40.06。

15.螺纹联接防松,按其防松原理可分为 摩擦 防松、机械 防松和 永久 防松。16.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 大 径。

二、画图题

1.用第三视角画出俯视图

2.用第一视角画出俯视图(6分)3.用第三视角画出俯视图(6分)

4.对此导套进行标注,未知尺寸用字母代替(6分)

三、简答题

1.解释调质处理的意义,并举出几个常用零件应用调质处理的的例子

答:调质处理的意义是提高零件的塑性和韧性,降低或消除残余应力并稳定零件形状和尺寸。

举例:轴类调质、2.解释极限偏差意义,并举例说明某基孔制零件的极限偏差

答:极限偏差即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分上偏差和下偏差。轴的上、下偏差代号用小写字母es、ei表示;孔的上、下偏差代号用大写字母ES、EI表示。

举例:,它的上偏差为0.021,下偏差为0。

3.23.3.2表示的意义是什么?3.2的单位是什么?

表示的意义是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 答: 3.2的单位是μm。

4.简述带传动的优点?

答:适于中心矩较大的场合;

带具有良好的扰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

过载时带与带轮间会出现打滑,打滑虽使传动失效,当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四、自由题

机械工程师 篇6

然后是《机械原理》,主要是对一些机构的原理性解析,如杠杆啊,齿轮啊,凸轮啊等等一些机构,如何计算并得到你需要的数据。不过在这之前你需要学习一些关于力学的知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以及一些关于材料方面的知识。

最后是《机械设计》,《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

这是在学校中比较系统的学习,但是现在你已经是在工作了,我觉得你应该先做好你现在的CAD制图的工作,在工作的同时,透彻的了解你所绘的图,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有不懂得就应该勤问设计人员,并且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关于金属方面的知识,关于金属的特性,一般实用在什么方面等等,慢慢熟悉之后,试着从设计人员那里拿到设计项目,自己尝试的做做看,做出来之后,可以对比一下别人的,看看差别在哪里,或者把你的设计给你们的设计人员审一下,听听他的看法,看看他有什么建议。接着可以询问一下,看能不能把一些简单的部分让你来设计,然后逐渐向复杂部分。

不过在这之前,最好和你们的设计人员处好关系,平时多问问,一些很基础的东西对你其实很重要的。

祝你好运!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教育部考试中心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更多关于机械的资讯请登陆:C)系统的构成、作用和控制程序的编制。了解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及应用。8.了解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有关知识。

Ⅱ.考试内容

一、工程制图与公差配合 1.工程制图的一般规定(1)图框(2)图线(3)比例(4)标题栏(5)视图表示方法(6)图面的布置(7)剖面符号与画法

2.零、部件(系统)图样的规定画法

(1)机械系统零、部件图样的规定画法(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齿轮、齿条、蜗杆、蜗轮及链轮的画法 花键的画法及其尺寸标注 弹簧的画法)(2)机械、液压、气动系统图的示意画法(机械零、部件的简化画法和符号 管路、接口和接头简化画法及符号 常用液压元件简化画法及符号)

3.原理图(1)机械系统原理图的画法(2)液压系统原理图的画法(3)气动系统原理图的画法 4.示意图

5.尺寸、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标注(1)尺寸标注

(2)公差与配合标注(基本概念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3)形位公差标注 6.表面质量描述和标注(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2)表面质量的标注符号及代号(3)表面质量标注的说明 7.尺寸链

二、工程材料 1.金属材料

(1)材料特性(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

(2)晶体结构(晶体的特性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的结晶 金属在固态下的转变 合金的结构)

(3)铁碳合金相图(典型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 碳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4)试验方法(拉力试验 冲击试验 硬度试验 化学分析 金相分析 无损探伤)(5)材料选择(使用性能 工艺性能 经济性)2.其他工程材料

(1)工程塑料(常用热塑性工程塑料 常用热固性工程塑料 常用塑料成型方法 工程塑料的应用)

(2)特种陶瓷(氧化铝陶瓷 氮化硅陶瓷 碳化硅陶瓷 氮化硼陶瓷 金属陶瓷)(3)光纤(种类 应用)(4)纳米材料(种类 应用)3.热处理

(1)热处理工艺(钢的热处理 铸铁热处理 有色金属热处理)(2)热处理设备(燃料炉 电阻炉 真空炉 感应加热电源)

(3)热处理应用(轴类 弹簧类 齿轮类 滚动轴承类 模具类 工具类 铸铁、铸钢件 有色金属件)

三、产品设计 1.新产品设计开发程序(1)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 产品定位 可行性分析报告)(2)概念设计(设计要求 功能分析 方案设计 设计任务书)(3)技术设计(工作内容与要求 机械结构设计 设计计算说明书)(4)设计评价与决策(评价目标、准则 评价方法)2.机械设计基本技术要素(1)强度、刚度

(2)结构工艺性设计(可加工性设计 可装配性设计 可包装运输的设计原则要点)(3)可靠性(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可靠性设计)

(4)摩擦/磨损/润滑(摩擦定律 磨损定律 影响摩擦磨损的因素 减少摩擦与磨损的方法)(5)机械振动与噪声(基本概念 振动、噪声产生的根源与危害 防止和降低振动、噪声的策略措施)

(6)安全性(安全设计的原则 防护设计)(7)标准化、通用化 3.机械零、部件设计

(1)机械传动及其零、部件(齿轮的功能特点及设计计算 轴的功能特点及设计 丝杠的功能特点及设计 带传动的功能特点及设计计算 减速器的功能特点及设计选用 调速器的功能特点及设计)

(2)联接、紧固件(螺栓联接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键的功能特点与设计计算 销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联轴器的功能特点与设计计算 过盈联接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3)操作调节与控制件(弹簧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离合器的功能特点与设计 制动器的功能特点)

(4)箱体/机架件(箱体、机架的设计准则 箱体、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 箱体、机架的设计步骤)

4.气动、液压的传动控制系统

(1)常用气动、液压元件(控制阀 泵和马达)

(2)气、液传动原理及系统设计(气动系统基本管路设计 液压系统基本管路设计)(3)常见故障诊断与维护(4)密封设计 5.电气传动基础

(1)电动机(直流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2)电气调速(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3)电气制动(直流电动机制动 异步电动机制动)(4)电动机的选用 6.设计方法与应用

(1)计算机辅助设计(概念 应用)(2)实用设计方法(工业造型设计 优化设计 人机工程 反求技术 模块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快速原型制造)

(3)现代设计方法(并行设计 智能设计 生命周期设计 绿色设计 创新设计)

四、制造工艺 1.工艺过程设计

(1)工艺过程基本概念(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工艺规程设计的依据、程序和主要问题(工艺规程设计的依据 工艺规程设计的程序 工艺规程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3)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对象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目的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内容)(4)定位基准选择(基准的概念 精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

(5)工艺路线设计(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阶段的划分 加工顺序的安排 工序的合理组合)

(6)加工余量确定(加工余量概念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7)工艺尺寸计算(工艺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基本的工艺尺寸链求解 综合的工艺尺寸链的图表计算法)

(8)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工艺方案的评价原则 工艺方案的分析与比较)(9)典型零件工艺设计示例(箱体件的加工工艺 主轴加工工艺 圆柱齿轮加工工艺)2.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1)工艺装备及其类型(工艺装备 工艺装备的类型)

(2)工艺装备选择的依据(工艺方案 工艺规程 工序要求与设备 本企业的现有工艺装备条件 各类工艺装备的标准、订购手册、图册及使用说明书等)(3)工艺装备的选择与设计的原则(4)工艺装备选择的程序(5)工艺装备设计程序

(6)工艺装备设计(或选择)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7)工艺装备的验证(工艺装备验证的目的 验证的范围 验证的主要内容 验证的方法)3.车间平面设计

(1)车间生产设备布置原则

(2)产品种类与生产分析(按产品(或流水线、生产线)的设备布置方案 按工种(或专业化)的设备布置方案 成组(或单元)设备布置方案)(3)车间设备的布置方式(机群式布置 流水线布置)4.切(磨)削加工

(1)切(磨)削加工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金属切削率 切削力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 切削加工方法与特点 经济加工精度)(2)车削(常用车削方式 典型车削加工表面类型 车床类型与适用范围 典型的车削加工(非数控车削方法)新的车削技术)

(3)铣削(常用铣削方式 典型铣削加工表面类型 铣床类型与适用范围 典型零件表面的铣削 超精铣削)

(4)磨削(常用磨削方式 典型磨削加工表面类型 主要磨床类型与适用范围 典型零件表面磨削)

(5)影响切(磨)削加工质量的因素和改进措施(工艺系统方面的因素 工艺过程的因素 环境因素 提高切削加工质量的原则措施)(6)切削用量的选择

(7)切削用的工夹具(机床夹具 切削刀具)5.特种加工

(1)特种加工方法与特点

(2)电火花加工(电火花成形加工 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过程 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 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质量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点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过程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设备 线切割加工的主要工艺质量指标 影响工艺经济性的因素与分析)(4)激光加工(激光加工原理、特点和分类 激光加工设备 激光打孔 激光切割)(5)超声加工(超声加工的原理与特点 超声加工设备 超声加工工艺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超声加工的应用)6.铸造

(1)铸造及其特点(铸造工艺基础 铸造工艺设计 铸造工艺文件)(2)砂型铸造(造型材料 铸铁件铸造 铸钢件铸造 铜、铝合金铸件铸造)(3)金属型铸造(铜合金铸件 铝合金铸件)(4)压铸(压铸件的结构 压铸合金 压铸机)

(5)熔模铸造(熔模铸件的结构 熔模铸造的工艺参数 模型壳的特点及应用)(6)铸造工艺装备(模样 模板 芯盒 砂箱)7.压力加工

(1)压力加工及其分类(压力加工的涵义和特点 压力加工的分类与应用)(2)锻造(自由锻 模锻)

(3)冲压(冲压加工的特点 冲压工艺分类 冲压工艺的应用要求)(4)影响锻压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其提高的措施

(5)压力加工用的工艺装备(冲压模设计 热锻模设计 胎模结构设计 快速经济制模技术)8.焊接

(1)焊接方法和特点(熔焊工艺基础 弧焊电源及其特性 焊接工艺)(2)电弧焊(手弧焊及其设备 埋弧焊)(3)氩弧焊(4)气焊(气焊与气割设备选用 气焊工艺参数的选择 气焊工艺参数的选择)(5)焊接工艺装备(焊接用夹具 焊接辅助加工装置 焊接操作机)9.表面处理

(1)表面处理的特点和分类(表面处理特点 表面工程技术分类)

(2)涂装技术(涂装材料 涂装工艺与装备 涂膜干燥 典型产品涂装 涂膜质量的评价)(3)热喷涂技术(常用热喷涂工艺分类和热喷涂技术特点 热喷涂工艺流程 热喷涂工艺方法 热喷涂材料 热喷涂技术的应用 热喷涂涂层质量评定)

(4)电镀(电镀的实施方式 电镀的工艺过程 影响镀层质量的因素 电镀种类及应用 电镀层质量评价)10.装配

(1)基本知识(组装、部装、总装 装配单元、基准零件与基准组件、基准部件 装配精度 影响装配质量的主要因素)

(2)装配尺寸链及装配方法(装配尺寸链 装配方法)

(3)装配方法类型及其选择(完全互换装配法 部分互换装配法(亦称大数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 修配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

(4)典型部件装配(滚动轴承部件装配 圆柱齿轮传动部件装配)

五、管理/经济 1.安全/环保

(1)设备维护保障(保养)与安全操作(设备的维护保障(保养)加工和起重机械的安全 机器人、数控机床和自动生产线的安全技术)

(2)常见劳动安全与卫生防范(防火、防爆 防触电和静电 防噪声)

(3)环境保护(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技术 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 清洁生产 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介绍)2.与职业相关的道德、法律知识(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3)机械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

(4)财务及税务制度(会计基本制度 财务三表 税种、税率)

(5)知识产权法(基本知识 专利法 商标法 著作权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6)现代企业制度相关法律(公司法 合同法 招投标法 生产许可制度)

(7)WTO规则和政府产业政策(历史和我国的承诺 WTO基本原则 WTO的四大宗旨 反补贴与反倾销 加入WTO对我国社会的影响)3.工程经济

(1)经济学基本概念(需求 供给 供给和需求平衡 市场 市场经济 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2)成本分析(成本的分类 量—本—利之间的关系 量—本—利分析)(3)价值工程(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实施价值工程的基本程序 产品功能分析 产品功能评价 提出改进设想 分析与评价方案 试验,检查,评价效果)4.管理

(1)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重要性和工作性质 管理的基本职能)

(2)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所有制 两权分离 企业财产组织形式 公司治理结构)(3)生产率分析与提高(生产率 方法研究 时间研究 熟练曲线)

(4)物流基础(物流及其系统的基本概念 制造企业的物流系统 常用物料搬运设备的特点及选用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5)现场管理(5S活动 定置管理)5.管理创新

(1)制造模式的变化和先进制造模式(制造模式从大量生产开始 成组技术、数控技术和单元制造——多品种成批生产的解决方案 当代的先进制造模式)(2)MRP/MRPⅡ/ERP(MRP MRPⅡ ERP)(3)精益生产(准时制(JIT)生产 看板管理)

(4)项目管理(项目及项目管理概念 项目管理三要素和目标 项目管理的过程和内容)(5)灵捷制造(灵捷制造战略产生背景 灵捷制造战略的基本概念 企业灵捷化案例)

六、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1.质量管理/质量保证

(1)质量/产品质量(质量定义 产品质量和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的形成与质量职能及职责)(2)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含义 质量管理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3)ISO 9000族标准与质量体系(ISO 9000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 ISO 9000族标准的构成与内容 质量保证和质量体系建立)

(4)质量认证(质量认证的类型 产品质量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2.过程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概念

(2)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工具(统计分析表 排列图 因果图)

(3)统计过程控制工具(直方图 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Cp 控制图)

(4)相关分析(相关图(散点图)法 回归方程法 相关分析在质量控制中的用途)3.计量与检测

(1)产品制造中的计量与检测

(2)几何量测量(测量基准 长度测量用的器具 角度测量器具 形状测量器具)(3)机械量测量(力、重量的测量 力矩的测量 位移测量 转速测量 振动测量)(4)其他物理量测量(温度测量 压力测量 噪声测量)

七、计算机应用 1.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1)微机的构成及种类

(2)常用微机的结构性能特点(十六位微机(8086/8088CPU)的结构性能特点 八位微机(Z80CPU)的结构性能特点 单片机的结构性能特点 I/O接口及存储器的扩展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3)微机软硬件的选用原则 2.计算机仿真(1)仿真的基本概念(2)计算机仿真的发展和意义(3)计算机仿真的一般过程

(4)仿真在CAD/CAPP/CAM系统中的应用 3.计算机数字控制(CNC)

(1)CNC控制程序编制基础(CNC加工程序编制的内容及步骤 普通程序格式及典型程序代码)

(2)CNC程序编制方法(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 手工编程举例 程序语言方法自动编程流程及APT编程简例普通程序格式)

(3)直线插补与圆弧插补 4.CAD/CAPP/CAM/CAE(1)CAD/CAPP/CAM的基本概念

(2)CAD/CAPP/CAM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4)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5)计算机辅助制造(CAM)(6)CAD/CAPP/CAM的应用状况

(7)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

八、机械制造自动化

1.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及其技术内容分类 2.加工作业自动化(设备自动化)

(1)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普通的自动化机床 组合机床 刚性自动线)(2)柔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数控机床 加工中心)3.物流自动化(1)物流概念和功能

(2)物流自动化设备分类(上、下料/装卸自动化设备 传输/搬运自动化设备 存储自动化设备)4.信息流自动化

(1)信息涵义与信息流/信息系统(2)信息源(3)信息采集/输入(4)信息处理(5)信息传输与交换(6)信息存储 5.管理自动化

(1)管理含义及其自动化基础(2)MRP-Ⅱ

6.常见的机械制造柔性自动化系统(1)DNC系统

浅谈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维护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维护

前言

随着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建筑工程机械成为施工企业的重要生产力。各种工程机械的广泛应用, 不仅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 而且提高了施工质量。然而, 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制约着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发挥。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做好工程机械的管理维护、故障的预防、机械设备完好状态的保持以及设备功效的充分发挥。因此, 搞好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管理工作, 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 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维护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 笔者根据工作实践, 就工程机械的管理维护工作,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 影响工程机械管理维护工作的主要因素

目前, 施工中工程机械的管理维护工作, 严重制约着施工企业工程效益的提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机械设备管理力量薄弱, 影响正常施工秩序。

在施工过程中, 工程项目往往点多面广, 机械设备、人员调动频繁。管理部门盲目地精简机械设备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 或将其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 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脱节, 致使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力量薄弱。还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形成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对机械设备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造成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混乱, 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

1.2 机械设备保养制度落实不到位, 致使机械设备完好率降低。

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使用上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 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制度, 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 没有能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 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 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 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 应付差事, 不从根本上解决故障问题, “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 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出现问题时, 操作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 不能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也增加了修费用、运转费用, 致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

1.3 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 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

由于部分操作人员对施工技术、设备使用知识所知甚少, 尤其是短期聘用人员的技术素质低, 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 一味的赶工期、抢进度, 使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 或带“病”作业状态, 甚至违章操作等状况, 从而加速了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此外, 在工程项目结束后, 设备不能按规定进行认真的保养、维护和大修, 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 机械设备常常出现故障。既花费了较大精力与高额费用进行整修, 又严重贻误了正常施工工期。

1.4 忽视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 造成施工效率低下, 竞争力下降。

目前部分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故障及老化现象重视程度不够, 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较慢。部分管理人员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 贪图方便, 不考虑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 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甚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破旧机械和报废机械, 致使机械的故障率大大增加。不仅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威胁, 而且造成整体的施工效率低下, 整体施工成本增加, 结果是工程收益降低, 企业竞争力下降, 最终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2 做好工程机械管理维护的有效途径

在市场经济规律下, 企业之间竞争加剧, 施工企业注重经营效益, 迫切要求降低设备管理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古语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只有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 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

2.1 完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 规范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施工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 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 定岗到人, 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其次,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统计制度, 加强机械设备的统一管理, 建立详细的设备技术档案, 并定期组织检查, 技术档案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另外, 实行绩效制度, 充分发挥工程机械管理、操作、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再者, 在实际工作中, 实行“三定一包”制度, 即定机、定人、定岗位、包维护。“三定一包”制度的执行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施工安全和工程机械的完好程度。

2.2 严格落实机械设备保养制度, 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保养好坏是影响到设备是否出现故障的要原因,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按照机械保养使用说明书制定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 并与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随时抽查督导保养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奖惩机制, 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保养、安全运行、消耗费用等列入奖惩内容, 以加强广大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 降低维修成本。

2.3 加大机械设备技术培训力度, 强化专业队伍技术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施工和技术人员不断的加强学习, 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 科学地使用机械设备。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的专业人才, 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同时, 有重点地组织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参加机械设备操作竞赛, 形成学技术、比技术、钻业务的良好氛围, 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 采用示范表演、技术知识讲座、观摩学习等形式, 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 以点带面, 逐步提高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2.4 落实机械设备更新换代, 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

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 直接影响企业的施工效率和竞争力。因此, 作为企业要以长远利益着想,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必须严格落实设备报废制度, 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在这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机械更新换代的原则, 通过科学检测, 将磨损严重, 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 修理维护费用高, 已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 坚决进行更新, 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另外, 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工程机械, 一律做报废处理, 不得以各种原因继续使用, 防止给企业造成不良后果。只有确保了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 才能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要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 相互协调, 以科学为指导, 积极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维护方法, 逐步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机械设备管理大全》, 刘薇,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2-67。

[2]《机械原理》, 安子军,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年, 60-70。

[3]《工程机械使用手册》, 中国水利水电总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8年, 5-11。

建筑工程机械论文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机械;管理;维修

中图分类号:TU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3-0119-02

1 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的隐患问题

1.1 相关人员对机械设备管理失误,缺少人才

在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大多是租赁的形式,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缺少专业手段,更缺少专门人才。另外,机械设备管理方式不对,缺少统一完整的管理方案。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自身经验不足,缺少专业知识。

1.2 建筑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经验不足、缺少人才

我国建筑业是展现劳动力为主的行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建筑工程往往是承包的方式转给企业,企业展开建筑工程时只是留下若干技术人才,但是这些人才并没有投入到建筑具体施工环节中,或者说企业为节省成本、获取经济效益不会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这样就会导致工作人员断层的状况发生。

1.3 建筑工程设备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有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赶进度,让工作人员熬夜加班进行,这样一来,机械设备就会承载更多的压力或是设备疲劳,这种行为直接造成设备出现质量问题、缩短使用年限等;有的建筑工程项目使用老旧的机械设备,对设备的过度使用,忽视保养修护,给建筑工程施工增加了压力。

2 新时期的建筑工程机械管理

2.1 加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

当前,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存在许多隐患问题,加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尤为必要。针对机械设备,具有专业的管理措施的租赁公司少之又少,多数是私营租赁公司。这些私营租赁公司有的具有经营资格,有的没有经营资格,使机械设备违章事故屡有发生。

要从根本上防止违章事故的产生,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规划机械设备的使用及修护措施,且对于专业技能人才规定具体的工作指标。

例如具有安装资格的企业应该重视专门技能人才,高级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专业生产技术人员、专业安全技术人员、专业安装人员、专员维修人员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等,配备专业技能人才,符合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的需求。

2.2 要保证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具备良好的运行状态

要重视关于施工机械的使用及维修的流程工作,从实际出发,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在上岗之前对其进行专门培训及技能考核,针对专业技能工作人员,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加强对其培训工作,让他们学习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安全操作流程,争取每一位人员持证工作,严格按照具体流程操作机械设备,避免各类违章事故的发生。

2.3 做好机械设备的预防监测及维修工作

企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管,做好对机械设备的监测及维修工作。机械设备的预防监测及维修工作主要有安全限位装置监测、三滤监测、加注润滑脂监测、紧固螺栓监测及油品污染程度监测等。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械设备,应该在最短时间内让租赁公司维修。

2.4 做好对机械设备的点检和月检工作

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进行工作,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做好监管工作,机械操作人员做好对机械设备的点检工作,如大型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和装载机等都要按时进行点检。

设备管理工作人员与租赁公司相互配合每个月都要做好对机械设备的检测工作,针对月检中出现的状况,最短时间内相关工作人员要采取具体措施对设备进行修护。

2.5 改进机械设备安装检测监督审核机制

在建筑工程中,企业所使用的塔吊是委托所在地专门检测机构,实现对塔吊的安装检测流程,但是这种检测方法通常是事后进行的,这种检测方法是极不科学合理的,甚至影响到塔吊的质量及其使用情况。

施工单位与租赁公司签订协议后,相关检测机构应该在使用塔吊前对其检测,要求租赁公司出示机械设备、租赁合同、资质证书及安装证书等,还需要出示工作人员安装资格证书、特种设备操作证书、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方案、机械设备制作方案等;将对机械设备事后把控改为事前把控,防止机械设备施工事故现象发生,防止机械设备无登记现象产生,防止工作人员无证操作现象产生,相关机构及施工单位做到检测资质、方案设计、相关证件、登记,施工前工作人员先对机械设备检测,遵循施工前对机械设备检测、施工过程及施工后监督的基础原则,这样才能防止大型机械设备安装或施工过程发生事故的现象。

3 新时期建筑工程机械的维修措施

3.1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在1970年代引进来,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是在电子测量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演变而成的一项综合技术。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实施是在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不拆卸零件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时需要专业操作人员了解机械设备的具体操作流程,能清楚某个施工环节中机械设备所出现的故障及成因,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动态诊断或再现诊断。以往守旧的机械设备检测方法是在拆卸机械设备零部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样会耗费工作人员的大量劳力,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展,甚至由于操作失误直接加大对机械设备的损害力度。提升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水平,排除以往的弥补方法,应用先进的专业诊断手段,防止机械设备造成经济成本的浪费。

3.2 机械设备修理技术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修理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是一些讲求技术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能否正常进行。每个企业所采用的机械设备修理技术各不相同,但是机械设备修理技术的实施都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机械设备修理技术主要包括设备修理检测、修理工艺制定、设备检测流程等。

4 结 语

新时期的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工作,要应用先进的技术、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营建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的具体操作流程。

当然,改善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及机械修理技术,改进机械设备安装检测监督审核机制,能够防止机械设备发生安全隐患的事故发生。针对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所出现的故障,企业应在分析成因的前提下,制定合理有效的举措,做好机械工程管理与维修工作,对建筑工程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肖强.试分析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策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4).

[2] 黄宁.试分析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策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

[3] 胡志正.浅谈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8).

[4] 杨长清.浅谈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J].企业技术开发,2013,(6).

[5] 朱建新,何清华.液压静力压桩机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A].预制混凝土木桩学术论文集[C].2004.

[6] 张连文,郭卫军,王昊,等.双吊点臂架整体稳定性校核段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喷刷画》下一篇:锦江乐园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