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总讲话心得体会(共5篇)
同志们:
今年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央和省、市委先后发出通知,要求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贯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过程。按照全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下面,我结合自己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给大家做一次专题党课的辅导报告。
一、充分认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深刻阐明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对重大国内外问题的原则立场,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对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是对“不忘初心”的告诫和宣示,是对“继续前进”的激励和动员,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充满激情,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
(一)讲话科学总结历史贡献,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提供精神动力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以宏阔的视角回顾历史,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到“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伟大历史转变中蕴含的历史法则,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但从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一再侵略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灾难深渊。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屈辱和曲折,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前所未有的苦难,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不屈奋斗和不懈探索,但只有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才出现了伟大转折。习近平同志用“三个深刻改变”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这就是: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三个深刻改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谁能够带领人民完成前一个历史任务并不断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谁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领导力量。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先后出演过主角,但都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承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三个深刻改变”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备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性质和作用,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鲜明界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以开阔的历史视野来审视历史运动的结果,将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所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放到5000年中华文明、500年社会主义运动、60多年新中国建设特别是3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来认识,提出了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焕发三个“蓬勃生机”的崭新结论。三个“伟大飞跃”,就是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三个“蓬勃生机”,就是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 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讲话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把革命、建设和改革衔接起来,用三个“伟大飞跃”证明了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的重大历史意义,用三个“蓬勃生机”赋予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以崇高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为中华民族作出伟大历史贡献的党,党的伟大历史贡献是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讲话深刻揭示历史规律,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汲取历史智慧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党的自信来自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充满了让历史告诉未来的豪迈和激情。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就能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引领历史发展方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善于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揭示,为正确认识现实、改造现实提供历史依据和历史智慧,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得出了三个“永不动摇”的结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三个“永不动摇”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深刻的历史启示,是从历史演变中得出的根本结论,是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历史规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不动摇,根本原因在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95年来的实践证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险、危机和艰难险阻,我们党都能带领人民战胜它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党之所以有这样的伟力,是因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之所以有这样的伟力,是因为我们党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党之所以有这样的伟力,是因为我们党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永不动摇,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 路。
习近平同志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对于这样一条千辛万苦才找到的发展道路,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5000多年文明发展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5年党和人民伟大斗争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给了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也使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有底气、更加深厚持久。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永不动摇,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发展遵循规律、坚持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的发展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同时又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正因为如此,中国发展越来越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越来越自信。我们要始终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们党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完全正确的,必将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三)讲话再次强调历史性考试,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指明方向
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历史前进的脚步从不停歇,历史性的考试还远未结束,赶考永远在路上。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回顾了毛泽东同志在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所说的“进京赶考”的告诫,并指出:“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接连用八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明确了我们党未来的任务和努力的方向,为继续在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优异答卷向全党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这八个方面的要求吹响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号角,明确了我们继续前进的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使我们党继续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我们要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用新发展理念来推进经济社会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我们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今天,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要保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良好态势,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方面要求,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局面,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实现我们的梦想。
二、准确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
准确把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这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主要是进行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第二个历史时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这个时期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从1978年12月到现在。在这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主要是进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
这三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其意义在于,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第 二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其意义在于,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第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其意义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三大历史贡献,既有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也有对世界的贡献。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既有对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信、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自信,也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对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自信,更有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二)准确把握95年奋斗取得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 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一定要高扬旗帜、固本培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为民族的伟大复兴破浪前行定好向、掌好舵。
95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事业、道路、战略是内在统一的,三者的关系是辨证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肩上,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三)准确把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内涵与重大意义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系统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初我们为什么立党,立党后我们做了什么,今后还需要和将要做什么,这是关系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 人民的根本性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牢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这一理想和信念从未动摇。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是共产党员的信念之源。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为了理想,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
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艰巨繁重任务,面临风险困难挑战,广大党员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高扬理想旗帜,就是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不忘初心。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如何继续前进,面向未来,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 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好,理论体系也好,社会主义制度也好,优秀文化也好,是我们中华民族进一步前进的法宝,是我们前进的基石,也是我们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要指导。
继续前进,面向未来,就是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就是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是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就是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就是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三、以讲话精神为指引谱写好中国梦的篇章
试还没有结束,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奋力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篇章,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优秀的“答卷”。
加快建成全面小康。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强化创新和投资“双轮驱动”,优化“三区两翼”空间布局,以空间优化和产业更新为着力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为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集聚创新要素,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带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民本等重要项目中,为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提高城市建管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慧”建设步伐,实现市政公共资源统筹协调和共建共享。创新城市管理运作机制,强化城市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进人性化服务、网格化覆盖、智能化应用、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与亲和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发展品质。三是大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健康服务等民生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精准扶贫,把精准扶贫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结合、同“两学一做”支部生根工程结合,加大内引外联的力度,壮大帮扶力量,确保每一个贫困 户都得到有效帮扶。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坚守绿色发展底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快政务服务功能升级,运用互联网+,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校准统一、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全面实施“权力清单”制度,梳理、调整行政职权,配套建立“程序清单”和“责任清单”,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衔接主导产业上下游链条,完善交易系统,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促进资本市场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创新融资方式,运用资产重组、联合参股、产权与股权置换等市场化手段,完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模式,提高国有资产效率。提升国际化水平。三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武汉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文化、设计产业集聚优势,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建 设国家重要文化产业基地,打造中部设计之都。鼓励和支持优势设计企业承接国际高端工程,开展国际性项目、人才等方面合作,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不断扩大设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弘扬推广楚汉文化,积极传承发展“长江文明”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精神,向世界展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
全面建设法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等,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划定综合执法领域,完善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抓好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项工作。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把管党治党责任层层压紧压实。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 位,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强化理想信念、党章党规党纪、道德品行教育。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深刻汲取衡阳破坏选举案教训,严把换届选人用人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把严的要求贯彻管党治党全过程,努力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环境。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防止脱离群众这个党的“最大危险”,消除腐败这个党的“最大威胁”。
从辉煌历程汲取奋进力量,更好印证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无比正确。我们党从1921年仅有50多名党员,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发展成为88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到今天仍然生机勃勃、前程光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注意总结前进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始终保持了高度的政治清醒和使命担当,始终努力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和民族复兴誓言。我们党用95年的奋斗历程,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民族解放和执政兴国的优异答卷,印证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无比正确。这份答卷,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在内忧外患面前从容应对,如何在挫折失败之后砥砺奋进,更激励我们用心去传承和弘扬优良作风、时代精神,担当好历史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当前,团结带领150万人民步入小康,同步实现跨越发展,是全区党员干部的重要使命,也是干事创业的重大机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实施“三区融 合两翼展飞”战略行动,着力补齐短板、做强长板,全力守住经济两位数增长的底线,组织部门尤其要立足新起点、担当新任务,更加扎实有力地推进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建队伍聚人才各项工作。特别要认真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更加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永葆生机活力。
把学习贯彻“七一”讲话融入“两学一做”,巩固继续前进的执政根基。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当前,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行动。必须把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通过党委(组)中心组学习、支部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准确把握建党95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准确把握“两个一百年”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准确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落脚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体现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不移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生动实践中,推动工作方向更加明朗、工作成效持续呈现。特别要认真落实工作目标、岗位责任、正向激励、负向约束“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进一步形成重德才、重实干、重实绩的良好用人 导向,结合区换届工作把发展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推动“两学一做”向基层延伸,围绕党支部怎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怎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关键问题,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日常管理,把严格组织生活的好传统好制度巩固和完善起来,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扎扎实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遵守前提
习总书记讲话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推进“供给侧改革”。其含义就是要稳中求进。
“供给侧改革”与“扩大总需求”并不矛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都要求“扩大总需求”。人民群众的需求不仅是对产品品种、数量及其质量的需求,还包括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关注,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缩小反而要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梦的实现、全面小康的建成、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随着大国外交、全面外交和“世界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推进,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上游产业、高端产品和现代化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总需求必然扩大。采取“供给侧改革”,顺应形势发展,淘汰中低端产品和低档服务供给,提供高端产品和现代服务供给,最终是为了扩大总需求。
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处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时期。第一是“经济增长换档期”。经济速度下滑,从过去高速发展到现在减速为6.5%。第二是“结构调整期”。经济速度问题其实是结构问题,长期依靠“需求侧”拉动经济发展,久而久之形成粗放式发展模式,使得重化工行业和一般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破坏生态环境,经济下行压力大。第三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即动力转化时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我国政府采取“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强刺激政策,以扩大需求、保证增长。结果经济增长了,但是副作用很大,出现投资回报递减、资产泡沫,使国民资产负债率杠杆越来越高。在这个时期,继续依靠“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必然受阻,总需求受到影响,所以采取“供给侧改革”是势在必行。但是,“供给侧改革”是长期性刺激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改革措施,无法短期见效。因此,在它的作用没有明显发挥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并进行改革,否则就会“栽跟头”。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进行供给侧改革,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当务之急是“稳增长,调结构”。我国经济基本面和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局面没变,经济发展潜力大。但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攻坚克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营困难型企业数量增多、调结构难度大等。首先是保持稳定增长速度,在经济平稳运行中为“调结构”赢得时间;同时,不以GDP论英雄,追求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其次是“需求侧”手段还有发挥作用的地方,如社会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需求大,中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在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大。消费仍然是增长的基础,投资仍然是增长的关键,出口仍然对增长有促进作用,必须综合运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种手段。习总书记提出“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进行“供给侧改革”是非常正确的,既立足于实际又指明了改革方向,抓住了稳定与发展的关键,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在稳中求进中推进“供给侧改革”,要做到稳增长与调结构同步进行。第一,要正确处理“稳”和“进”的关系,既要稳中求进,又要进中求稳。第二,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消除体制机制弊端,攻坚克难,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第三,要发挥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资源环境在内的全生产率要素作用,为“供给侧改革”提供长期动力。
二、正确认识
习总书记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就是要下决心进行“结构性改革”,要求明白“供给侧改革”性质、目的和紧迫性。
“供给侧改革”的性质是“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侧”这一源头着手,从生产、供给端着手,进行结构性调整,提质增效,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是系统性改革,涉及劳动力、土地、资本、资源环境等各种要素,涉及制度创新、市场决定作用的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调动,核心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供高质高端产品和现代化服务。要求在微观上激励市场主体积极竞争,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在宏观上要提供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包括制定公平公正市场竞争规则,降低企业成本、减少政府干预,补上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方面的短板,改善民生。上述这些都是长期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搞好经济运行、科学宏观调控的要求所在,其目的是通过这项改革调动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全要素生产效率作用,主动面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扩大有效供给,“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需求侧”和“供给侧”是宏观调控的两种手段,这两种手段的调整都对经济结构产生深层次的影响。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协调的一面。在供需关系中,要求这两个方面协调发展,但是不同时期有所侧重,否则就会出现结构性失衡现象。当经济萧条或过热时,采取“需求侧”手段,从扩大或抑制需求出发,通过政府干预,实现短期调控。采取积极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可通过乘数效应对总产出产生拉动作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但是,长期采取这一手段,势必产生金融危机、政府债务危机。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总需求,给经济发展过热降温。但是,长期采取这一手段,最后会出现需求不足,影响经济持续发展。采取“需求侧”手段,短期成效好,却无法解决深层次的经济结构问题,造成一方面需求得不到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和现代化服务无法提供。因此,要使经济发展动力强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供给侧”手段,解决深层次的经济结构问题,提供高质有效供给。
当前,我国出现严重的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因此,推进“供给侧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采取“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这一“需求侧”手段,曾经取得很大的成绩,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使得改革开放后30年高速发展,但是需求始终是短板。特别是采取这一手段刺激起来的部分需求被转移到境外、如曾经出现到日本买马桶盖,到香港、新西兰买奶粉,到欧洲买奢侈品,到美国、加拿大购房的现象。一些国人因为到境外扫货,被称为“购物狂”。如果继续采取这一手段,将无法改变“供需错位”“无效供给”“过渡供给”局面。即使能上天登月、极度深潜,也无法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满意的既环保又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满街的汽车,却没有几个是自主品牌;房地产过度开发,成为“鬼城”;钢铁产能过剩,关键材料仍然依靠进口;人们一方面对国内教育、医疗、金融、旅游怨恨不断,另一方面又到境外消费。“无效供给”、“过度供给”造成的问题,主要是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太多、信贷杠杆难释放、地方政府负债率高、企业成本上升、有效需求成为短板。
三、把握关键
既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从产业、产品、服务着手,进行结构性调整,提质增效,那么搞好这项改革就必须把握习总书记指出的“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一关键。“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成为2016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求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工作任务。“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任务,供给老百姓最需要的产品。痛下决心,淘汰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等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通过适度限购、二孩政策、户籍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等多方面措施,减轻房地产的库存压力。反对企业采取投资加杠杆的运作模式,加快金融运作,通过地方债自发自还、债转股、资产重组等多种方法化解呆账坏账,去金融杠杆。
第二,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改变生产率低、技术落后状况,提供高端产品和现代化服务供给。首先是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现代化服务行业发展,构建产业新体系。其次是优化产业结构,搞好现代服务。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依托,进行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发展“互联网+”“工业4.0”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发展现代农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提高第三产业在三产中的比重。虽然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50%,但是仍然不够。扶持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产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实行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实现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相互融合,进行产业组织、供应链、购物链、消费链创新。再次是加快制造业强国建设。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掌握关键领域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疗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的核心技术。最后是创新消费模式。通过畅通消费渠道,推动消费升级和消费产品结构调整,培育新消费,使人们成为“全渠道消费者”。
第三,创立新服务型政府,提供高效公共服务、高质公共产品,“降成本、补短板”。要求政府制定政策,确保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制定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企业参与竞争的积极性,提供企业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的平台。降低行业准入条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打破区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减少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鼓励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使直接融资比重增加、企业融资渠道畅通、市场筹资功能多样、互联网金融融资作用充分发挥,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筹融资问题。制定激励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降低企业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在内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出台刺激经济政策,加大对水、电、路、通讯的投入,加大对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投入,解决如入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补好改善民生问题的短板。
第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瓶颈问题。首先是发挥科技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引领作用,利用先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科技水平。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其次是要求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出贡献。企业是创新主体,具有主导作用,要开展基础性前沿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者。政府要把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组建重大创新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给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自主权,调动其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最后是把握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转化的关键环节。创立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共同发力的创新模式,建立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升级、科学研究、推广应用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机制。创新发展市场环境,创新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在城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有序流通。由此,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劣、服务水平低这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瓶颈。
四、立足长远
“供给侧改革”是系统性、长期性的经济结构改革,关系全局,必须立足长远,以“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第一,特色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要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行政体制、财税、金融、价格、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二,提振全国人民的信心。提振全国人民的信心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基础。首先是提振人们消费的信心。主要是扩大就业机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稳定消费基础。其次是提振人们投资和创业的信心。要求政府提供有效公共产品和服务,制定成熟、稳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明确政府与市场界限,对“供给侧改革”勾划清晰、可预期的路径,由此提振人们的投资和创业的信心。最后是引导人们扩大消费。针对服务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和中高收入群体扩大而产生的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精准发力,引导低收入群体扩大物质型消费,中高收入群体扩大服务型消费。
第三,拓展发展空间。首先是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引领布局功能,在政策上、财政上对欠发达、相对弱势地区给予倾斜,在社保和公共服务方面跨区域、全覆盖。其次是坚持“以局部协调推动整体协调”的原则,搞好东中西部之间、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区域的产业之间、经济开发区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发挥城市群、中心城市、创新型城市、区域创新中心的辐射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再次是形成以京津翼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一路一带”建设为引领,以沿海沿江沿线为主的纵横经济轴带。保持对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不变。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措施的贯彻落实,协调区域间的生态环境建设。此外,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网络经济空间、蓝色经济空间。
摘要:习总书记关于“供给侧改革”讲话精神,其实是一个整体性思想,学习贯彻其讲话精神,就要用整体性思维推进“供给侧改革”。第一,要遵守“适度扩大总需求”前提条件;第二,要正确认识“供给侧改革”的性质、目的和紧迫性;第三,要把握“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关键;第四,要立足长远,“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学习了总书记讲话主要有3点感受:一是感受到厚重的历史纵深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讲话概括了我党三大历史贡献和在党领导下实现的三次伟大飞跃,要求我们要永葆建国时的奋斗精神,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要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对全党的政治要求,也是总结回顾历史的根本所在。
二是感受到对未来发展的把关定向和原则要求。
讲话围绕“不让初心、继续前进”的主题,明确提出了理论创新、理想信念、特色道路、总体布局、改革开放、人民立场、和平发展、党的建设8个方面的原则和要求,为我们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和工作遵循。
三是感受到讲话蕴含的政治智慧和思想火花,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如指出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第一次提出“四大自信”;对“人民立场”的阐述等,都非常具有创新意义,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目前我们党内和社会上对改革的攻坚克难、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对腐朽的源头治理、对当前的国际环境都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隐忧,总书记的讲话是及时雨和定心丸,对于增强社会共识、凝聚党心民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从前有一个少年,家里非常贫困,靠砍柴养活自己家,晚上就照着月光读书。邻村有个富人,穿着绫罗绸缎,吃着山珍海味,常在众人面前炫耀。一天富人带人出去打猎,途中遇到少年,富人一群人侮辱他说:“你贫困成这样,还不如我的鹰和猎犬。”少年不回应他。富人又说:“你跟随在我后面,和我的鹰、猎犬一同追逐狸和兔子,谁先追到我就赏谁。”少年说:“我虽然家里只有四面墙壁,然而志向很高很远大,不是你们这些鼠类可比的。”不回头的离去了。
通过这个故事,结合主席“七一”讲话,我深刻体会到--少年当志存高远。
只要心中有远大的理想报复,就有了目标,再为了这个目标去不懈奋斗,不为一时的小恩小惠所动,而向着远大的目标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前进,这样终究会成功的。
岳飞少年时,岳母就在其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从那一刻起,岳飞就立下了精忠报国的大志,在宋朝最危难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挽救了局势,使宋朝免招亡国。韩信少年时,曾被几个街头流氓欺负,他本可以一剑杀了他们,但他心中有高远的志向,他忍气吞声的从流氓胯下爬过,就是因为他的远大志向,最后成为打败西楚霸王的关键,成为了刘邦的一员大将。像岳飞、韩信这样的成功的历史人物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流芳百世,是因为他们少年时都志存高远,不为挫折放弃自己的理想报复。
作为一名军校大学生,我们更应当志存高远。我们应该以保卫国家,献身国防为我们的终身事业。我们现在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我们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充分肯定并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鼓励并发挥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人,要紧密依靠人民创造伟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鼓励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告诫领导干部带领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一定不要忽视人民群众的智慧与作用。改革要牢牢依靠人民力量,最大程度地发挥群众的智慧,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只是空中楼阁,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主体作用。他认为,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是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紧紧结合在一起。“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并不是虚幻的理论构建,而是蕴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上。从宏观看,不论是“五大发展理念”,还是“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价值目标和制度设计的着眼点都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利益需求;从微观看,着力改善民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更是在帮助人民脱贫减困,让改革发展带给人民更多获得感。此外,还要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利益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权利、公平正义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11月,中央正式宣布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明确提出到将实现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当前,一系列扶贫脱贫的政策措施正在全面有序推进,这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贯彻和落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体现在在物质利益方面确保广大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体现在改革发展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等政治权利的诉求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利益和基本民生需求等基本经济层面,还突出体现在民主权利、政治权利以及对于公平正义等政治诉求层面。为此,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用制度保障人民民主,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这就将中国共产党在价值层面的“人民主体”思想运用贯彻到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设计、权力运行过程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为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现实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的落实。
此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就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决摒弃损坏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要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优美环境效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体现在强调党的人民立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上。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的使命要求中国共产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导向、人民立场,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这些措施有力地净化了党内政治风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革新的政党。针对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习近平同志坚定地指出,要坚决查处党内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现在,我们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这就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事实证明,习近平同志关于改进党的作风和积极惩治腐败的做法,深受人民的好评和赞扬,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和支持,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显著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这就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正如列宁同志所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中华大地、适应中国国情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同志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学习习总讲话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学规范,明师德学习心得06-24
教育管理学学习体会06-04
学习杨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7-26
推销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心得11-13
纪检干部学习讲话心得07-05
教师学习系列讲话的心得体会09-14
学习总经理讲话精神心得体会09-17
2024学习XX书记讲话心得体会09-20
总裁年度工作会议讲话学习心得体会10-11
学习省领导近期讲话精神心得体会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