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混合运算作文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分数混合运算作文(共12篇)

分数混合运算作文 篇1

主备人:王银香

辅备人:张帆、杨凯靖、曾凡慧、徐德丹、龙天锦、杨英跃、杨伟、龙向荣、欧丽。

授课教师:王银香

备课时间:2018年5月14日 授课时间:2018年5月15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

能力目标 :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计算,并能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难点: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教学过程 :

一、情景引入,复习回忆

1、出示湖北云梦风景图片及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图

师: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处美丽的景区(出示图片),这是湖北省的云梦森林公园景色,那里崇山峻岭,风景优美,森林里到处有高大的乔木林、低矮的灌木林,还有大片的草地。

这是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表(出示表格),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谁来说?(先请2位学生说,再一起读一遍。)

师:我们把这些信息绘制成一个扇形统计图,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口头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在本子解答。(反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2、提出问题:

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呢?你会列式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3、引出课题

比较:这些算式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合作探究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例1(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怎样计算这几个算式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选其中两种进行计算吗?

(1)尝试计算

(2)反馈评讲

反馈:A、说说解题思路先算什么?(指名说,同桌说)

B、观察这三种计算方法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比较归纳得出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C、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3)老师强调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用递等式计算,等号一律对齐,分数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例1(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过度语:森林多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好处呢?这云梦公园地处长江中下游,雨水特别充足(下雨动态图)。这么丰富的降水量都转化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的表格)一起读一读:“森林和周边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统计对比”。

师:仔细读这个表格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先让学生解读表格,再引导学生理解表格意思。)

(1)降水后,森林里的雨水储存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形式分别是多少?(7/20、1/

4、2/5)把谁看做单位“1”?

(2)提出问题:

再来看看周边裸露地面的降水量转化情况:地表水11/20、其他2/5,那么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先想一想怎样解答,再做在本子上。

(3)尝试解决

(4)反馈评讲(课件上出示两种方法)

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再比较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2+3/10-1/5 1/2+3/10-1/5 1-11/20-2/5 1-(11/20+2/5)=5/10+3/10-1/5 =5/10+3/10-2/10 =20/20-11/20-8/20 =1-(11/20+8/20)=8/10-1/5 =8/10-2/10 =9/20-8/20 =1-19/20 =8/10-2/10 =6/10 =1/20 =1/20 =3/5 =3/5

分数混合运算作文 篇2

1.通过回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关知识与方法, 能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提高计算能力。

2.在复习交流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能自觉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验算, 减少计算失误, 提高正确率。

3.能正视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树立“在错误中反思、学习和成长”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 课件展示

1.说一说四则运算指的是哪四种运算?

2.根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填空。 (1) 在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 () 是第一级运算, () 是第二级运算。 (2) 分数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是按 () 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3) 分数混合运算中含两级运算的, 是按先算 () , 后算 () 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4) 分数混合运算中含有括号的, 要先算 () 里面的, 再算 () 外面的。 (5) 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 () 的。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回顾整理, 通过老师引领学生及时地进行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也促使学生形成数学思考, 激发探究的欲望, 顺势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二、复习旧知, 练习尝试

1.大家先来做口算。

2.用递等式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醒学生的数学思考, 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新知识纳入知识结构的过程也就顺理成章。

三、评议错误, 归纳学法

1.选取有代表性学生的错误在黑板上板演, 全班集体分析评议。

2.指出:虽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不复杂, 同学们都掌握了运算顺序和各种简算的方法, 但从统计情况看, 正确率却并不高。那么同学们在计算中还存在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3.将各种错误归类并对应板书:抄错数字或符号、顺序错误、计算失误、约分出错、通分出错、格式书写错误等。

4.小组内讨论避免上述错误的方法。

5.学生说后, 师生共同总结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法:即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主要是看数字符号抄错没有;二想主要是想运算顺序错了没有;三算主要是计算失误、约分或者通分出错没有;四查就是要选择好检验方法 (重算、倒推等) , 检查应贯穿计算过程的始终。此外, 还要注意书写。

6.按照刚才总结的步骤, 教师课件展示以上两题的正确过程及答案。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练习后, 就组织学生集体分析错题的“症状”, 相当于“会诊”。这样, 不仅让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 改正了错误, 还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避免再出类似错误的方法, 达到“防脖”的效果。

四、相互竞赛, 练习提高

1.针对性练习。

(1) 完成后先独立检查, 再同桌交换检查。

(2) 订正答案, 统计正确率, 对学生仍然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分析。

2.拓展性练习。

请你来当列车调度员, 算式列车

请你添加 () 或[], 使列车按以下线路行驶:

(1) (+) 站→ (×) 站→ (÷) 站→ (-) 站

(2) (÷) 站→ (×) 站→ (-) 站→ (+) 站

(3) (+) 站→ (-) 站→ (×) 站→ (÷) 站

设计意图: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让学生纠错后带着自己总结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法再做巩固, 以加深印象。

五、回顾全课, 总结升华

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 你觉得你对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友情提醒?

3.学生充分发言后, 教师总结升华:其实什么事, 只要认真去做, 就一定能做好;另外, 犯了错误不要紧, 关键要正确对待, 认真分析总结, 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做题如此, 做人亦是如此。

六、善于反思, 完善自我

分数混合运算作文 篇3

【关 键 词】 运算能力;数学;小学;教学

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主要地位,而分数、小数混合混算更是小学高段数学的重要组成部位。小学数学的混合运算要求学生能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思考、判断,作出运算策略,以便快捷准确规范地完成计算,要达到上述目的,我在数学尝试中运用如下策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加强培养学生整体观察混合运算式题的良好习惯

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老师过分强调计算法则和撇开法则谈简算都是不妥的。计算时既不能违反计算法则,也不能抱住法则不放,所以教师应经常有意地训练学生对试题的整体观察,如果缺乏对试题的统观识别,那么计算时往往简单的变得繁杂,无形中增加了步骤,走许多弯路,从而导致错误的产生。如×+÷0.625,乍一看,试题中没有明显的能进行简算的特征,所以一般学生会采取先乘后除再加的顺序进行计算,对运算定律不熟的学生会先算加法,再算乘除法,犯数字诱惑错误。很明显,学生对×+÷0.625缺乏观察和预见技能,即使不用简算运算,试题中的乘和除也应该同步运算才是。再如,3.14×2.52×4,这种式子在求圆柱体积时经常会遇到,若按部就班地进行计算,那可就越算越大了,这就很容易出错,如果通过整体性观察把式子写成3.14×2.5 ×2.5×4,就会很快发现2.5×4得到整10,接着算2.5×10得25,最后算3.14×25,这样计算就变得简便得多。再让学生练习×3.14×7.52×8。

二、在训练混合运算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学生在计算中的直觉需要扎实的基础,需要在长期对数学计算能力的严谨训练才能达到,而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就有些试题按法则去套解,常常无从着手,花上很多时间也觉得不那么完美,而有时灵感突发,则很容易地解决问题,这种现象就是直觉思维起的作用。直觉思维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他需要比较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作为保障,并能在实际运用中把碰到的问题与原有的知识结构重新置组合,灵活运用,如×46,凭直觉,很多学生会认为分子与整数相乘,这个做法可以,只是结果得到分子很大,再化成带分数。如果数据大,例如2012×用上面方法就加大计算量、降低了准确性。其实,这类题是暗藏玄机,只要仔细观察,敏锐的学生马上会发现分母2011和整数2012相差1,只要把整数采用加法拆分方法,即变成(2011+1),这时就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2011+1)×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此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直觉思维是成功的,还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总结:把一个因数拆分的方法可以用加,可以用减,可以用乘可以用除。但拆分与变式都是计算中常用的技巧,要有理论为依据。最为关键的是,拆分与变式都不能改变原数的大小,这样才能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再让学生尝试练习:①199×;②16×12.5;③1100÷12.5。

三、在混合运算中,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细致的分析辨别能力

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迅速,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的运算和一般的简便算法,熟记常见的小数、分数的互化结果,同时要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与辨别能力。如在算(14-0.7)÷和÷(14-0.7)时,难点就在区分那个式子应用乘法分配律的推广,这就需要正确判断。分析①式与②式的特征,数字一样运算符号一样,如果没有细致的分辨,学生很容易误解①式和②式都用乘法分配律。②式不能运用乘法分配律,因为它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差,必需按照运算顺序计算。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和考试时就可以发现,②式是学生进行混合运算时错误率较高,因此这个计算应该要突破,就要培养学生细致的分析辨别能力。①式与②式容易混淆,给人感觉似乎都可用简便计算,实际只有①式能运用简便计算,②式必须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如上述①②式。教师让学生熟记常见的小数、分数的互化结果,例如:0.5= 0.25= 0.75= 0.125= 0.375=……提高学生分辨能力,如计算0.75×62+×37+0.75,学生熟记互化结果,就能很快把转化为小数,然后进行简算。所以教师必须充分预见学生学习困难及易发生的错误,对易错的题目,要经常练,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有效提高混合运算能力

调查发现,学生在进行运算书写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因书写缺陷导致运算错误。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算书写时,必须十分重视对数学运算的数字符号、运算的主要步骤以及递等式之间的空格距离等作严格的规范,强化学生的运算书写规范的养成。如写数字时3不能写得像5,4不能写得像9,0不能写得像6,等于号不能一长一短等等,计算能简算的尽量使用简算,减少因计算量大而导致的错误。

例如:96÷(0.24×3.2)+75

=96÷3.2÷0.24+75

=30÷0.24+75

=125+75

=200

这里如果先算小括号,就变成96÷0.768+75,这时除数的位数多,学生计算速度慢,且容易出错。

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除了教师的教法与要求之外,还需要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并且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只有选择合理的算法,才能真正达到迅速、正确、简便、合理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广兆,杨育枝.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 安徽教育,1997(3).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篇4

1.注重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能力培养。分数中的估算要比整数、小数的估算难把握一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先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独立进行估算,然后进行汇报,交流估算的依据。不仅能利用估算检验解题的正确性,还能借此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思考和探究的状态。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立足以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新旧知识的迁移都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水日吗?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呢?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不珍惜水资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人类的眼泪。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节约用水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三)]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节约用水的话题入手,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旧知铺垫。

课件出示:小刚家八月用水14吨,九月比八月节约了,九月用水多少吨?

(引导学生画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独立解决问题)

2.变更条件,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小刚家九月用水12吨,九月比八月节约了,八月用水多少吨?

3.组织学生边读题边思考:

(1)估计哪个月用水量多。

(2)你是根据哪句话来判断哪个月用水量多,哪个月用水量少的?

(3)你判断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交流问题的答案,同学互评,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4.出示自学指导:

(1)尝试画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3)想一想:你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

(学生独立探究解题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梳理自己的解题思路。

6.展示解题过程。

(1)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学生边画图边说解题思路。

数量关系:八月的用水量-八月用水量的=九月的用水量

八月的用水量×=九月的用水量

(2)指名板演解题过程。

方法一 解:设八月用水x吨。

x-x=12

x=12

x=14

方法二 解:设八月用水x吨。

x=12

x=12

x=14

(3)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师追问:你们为什么用方程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并汇报)

(4)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

(学生先独立检验,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一步理解题意,并结合线段图体会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1.淘气家八月用水14吨,比九月多用了,九月用水多少吨?

(1)试着估算一下哪个月的用水量少,并说出理由。

(2)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篇5

(三)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加乘减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与分数运算相关的问题情境非常抽象,不易理解,数量关系相对复杂,所以在小学阶段与分数有关的计算都是重点内容。因此在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正确把握课程标准、全面熟悉学生情况方面我们都要非常慎重,来不得半点敷衍。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败、收获与困惑等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与诸位共享和商榷。

一、教学流程

以人为本是我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切以学生的需要和成长为根本出发点,尽可能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主动的、生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设计了一下教学流程:复习铺垫——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课堂达标——当堂反思。

二、体现两个重视

1、重视学法渗透。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标要求之一。在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中,如何去分析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画线段图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它能够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很大。因此课堂教学合作探究环节我特别提出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此基础上找出途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方程解答才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2、重视情境创设。

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引发思考的问题情境,学生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必要的、有效的交流和探讨。因此在学案设计合作探究中,我设计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是对“比八月份节约了1/7”进行研究,让学生产生困惑,与分数混合运算一二中“单位1已知”产生认知冲突。第二次是把“比八月份节约了1/7”改为“比八月份增加了1/7”,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没有发生变化,等量关系也没有发生变化,形成解决“单位1未知”问题的基本数学模型。

当然在课堂实践后我也发现了很多缺憾。

1、课堂环境影响学生表现。

我班共有8个合作小组,在听课中很多教师参与在每一个小组中,原来思维敏捷、敢于大胆发言的学生都显得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学生不适应这么多听课者参加的课堂教学,就连学习最优的张星宇同学发言都语无伦次,那些天生腼腆性格内敛的学生表现就更是差强人意。因此学校要经常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常态课等多种形式的听评活动,这样既锤炼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抗干扰的意识。

2、钻研肤浅影响探究活动。

高效课堂给学生减负了,但是对教师来说却是加压了。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在课堂外下足功夫,这样课堂上教师才会游刃有余、进退有方。本节课中由于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忽视对教材难点的分析与处理,造成了探究活动的卡壳现象。我对“比八月份节约1/7”中“单位1未知”没有充分研究,让学生错误的认为“已知量”才是单位“1”,引发对等量关系的错误认识。

3、思路固化影响课堂生成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反思等环节都充满着预设和生成的矛盾,课前要充分预设,才能有效的应对课堂生成。但是课堂是动态变化的,无时无刻都在生成着新的问题,不是能够全部预设到的。面对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我还是坚持原来的学案设计流程,希望学生能够侥幸的冲破难关。在这个时候教育机智和教育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及时调整学案设计,针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扭转课堂教学面临的颓势。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无法超越自我,无法相信奇迹发生,只好任其自然了。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在课改的大路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练自己。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篇6

在对教材例题的讲解上,先是讲运算顺序,在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本教材的一个例题同时进行了这两个内容的教学,设计得比较巧妙,利用两种解法,先回顾出运算顺序方面的知识——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这一运算顺序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再用两种解法之间的联系及简便性的比较,让学生一步明白乘法的分配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同时强调除法没有分配率。

要强调好“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的原则,然后让学生通过对分数连乘的回忆,让学生感受到以前的计算已经应用了乘法的另两条运算律。如连乘时的交叉约分就应用了乘法结合律(比如先后两个乘数上进行约分),还有交换律的应用(比如连乘时的第一个数与第三个数的约分),还有连乘时列式的多样性等,都体现了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在上面的补充基础上才能总结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分数混合运算作文 篇7

学校常规听课先从六年级开始,第二天轮到我了,课改要求把学生的自主学案和教案融合在一块。直到讲课前我还是不知道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就按自己的思路讲吧,我想讲完后,同事们提出想法后,我想自己就有很大收获,讲完后才会知道哪些不足。在讲完这一课后,我果然收获很多。同时做了深刻的反思:

一、注重了情境的导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本节课,开启课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通过预习我还有什么知识不是很清楚,小组内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汇报。提高学生的热情。

二、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在新授课时,我设计的两个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一,在做完例6后,我让学生自己猜猜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于是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大胆的猜想。第二,在探究确认上述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能简便吗?出示例7.三、需要改进之处: 1,对整节课把握不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能简便吗?出示例7.还没做完已下课,整节课的教学任务没完成。

2,课前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所以使一些事先设计好的练习,没来得及做完。这也提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3,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就是自主学习与老师的教案没能有机结合,学生会的该怎样在课堂上处理,不会的又该怎样处理。没有在课堂上处理好。

总之,通过本节课,使我在教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让教为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最终版] 篇8

双目标

大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小目标:

1、会用方程表达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和解释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确定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微卡、小卡、大卡、彩笔。

关键项

线段图

流程性检测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

【前测】检测学生对已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的掌握情况。

【预设:。】

一、搭建标准性平台

分钟

2分钟

分钟

-1标准性平台一:

关键项:分数应用题

预设向度,板书: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要素:听+想+说】

【防空讲】

-2小卡出示2道练习题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单位“1”已知和单位“1”未知)

【要素:想+做】

【约定:手势】

【防泡沫】

-3全班统计、发现问题。

【中测】

【预设:0%学生能在独立解答、交流、相互质疑解疑的基础上解答问题。学生有困难的知识教师及时补讲、点讲、精讲。】

二解疑答惑

分钟

3分钟

3分

2-1多媒体呈现问题

2-2指名学生尝试讲解。

2-3教师点讲补讲。

(防空讲、防形式单

一、防与学生为敌)

【后测】思维扩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

【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补讲】

三、拓展提升

四、总结

想+做+说+听

3-1标准性平台二:

关键项:出示开放性素材(线段图)

预设多项度:

3-1-1出示线段图。

3-1-2观察线段图并独立提出问题。【1′看+想+做

微卡防空】

3-1-3单元组合作交互。

交互一:同桌交互(互看、互说、互补)并随机抽检交互情况。

【1′看+说+做+听防空放泡沫

强化3次】

交互二:6人组顺时针传阅小卡,讨论筛选问题。用图文结构大卡呈现问题及解题思路。

【2′看+说+做

防形式单一强化次】

交互三:全班大动奇偶互查学习成果,用笔批注。

【2′看+大动防与学生为敌强化2次】

交互四:抽一至三组全班汇报,其他组质疑补充。

【8′讲+听防泡沫强化2次】

3-1-4教师精讲补讲。

【1′听+想强化1次】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篇9

1.3/7 × 49/9 - 4/3

2.8/9 × 15/36 + 1/27

3.12× 5/6 – 2/9 ×3

4.8× 5/4 + 1/4

5.6÷ 3/8 – 3/8 ÷6

6.4/7 × 5/9 + 3/7 × 5/9

7.5/2 -( 3/2 + 4/5 )

8.7/8 + ( 1/8 + 1/9 )

9.9 × 5/6 + 5/6

10.3/4 × 8/9 - 1/3

11.7 × 5/49 + 3/14

12.6 ×( 1/2 + 2/3 )

13.8 × 4/5 + 8 × 11/5

14.31 × 5/6 – 5/6

15.9/7 - ( 2/7 – 10/21 )

16.5/9 × 18 – 14 × 2/7

17.4/5 × 25/16 + 2/3 × 3/4

18.14 × 8/7 – 5/6 × 12/15

19.17/32 – 3/4 × 9/24

20.3 × 2/9 + 1/3

21.5/7 × 3/25 + 3/7

22.3/14 ×× 2/3 + 1/6

23.1/5 × 2/3 + 5/6

24.9/22 + 1/11 ÷ 1/2

25.5/3 × 11/5 + 4/3

26.45 × 2/3 + 1/3 × 15

27.7/19 + 12/19 × 5/6

28.1/4 + 3/4 ÷ 2/3

29.8/7 × 21/16 + 1/2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总结 篇10

加减法运算律既适用于分数,也适用于整数,小数,百分数等的加减混合运算

加法交换律 a+b=b+a 练习题(1题2分,共8分):

加法结合律(a+b)+c=a+(b+c)练习题(1题2分,共8分):

减法的性质 a-b-c=a-(b+c);a-(b-c)=a-b+c 练习题(1题2分,共8分):

同级运算的特殊性质 a-b+c=a+c-b 练习题(1题2分,共4分):

综合练习题(1题4分,拓展题1题10分)

1.2.3.4.5.7.9.11.13.15.17.拓展题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 篇11

(三)》教学设计

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小学

伍素琼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60页――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你能说出下面各方程的解题的依据吗?

5X=25

5+X=25

X-5=25

X÷5=25

5÷X=25 学生独立思考后,抽生回答。

2、请你在2分钟的时间内把上面的方程解出来,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好!5人板演,全班齐练。等待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第2题后,师就说:孩子们我们这节课继续探讨有关方程解决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有没有信心来进行探讨?

2、教师出示例题: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估一再计算。

师:请孩子们边读题边思考: ①、估计哪个月用水的吨数多?

②、你是根据那句话来判断谁用水多,谁用水少? ③、你判断的关键字或词是什么?并请用笔划上线。④、请问你是把哪个月的用水量看作“1”,依据是什么? ⑤、你能画线段图来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吗?

1,八月份用水多少吨?先7

师板书:

(一)解:设八月份用水X吨。

(1-1)X=12

76X=12

X=12÷ X=14

(二)解:设八月份用水X吨,那么九月份用水(X-

1X)吨。71X=12 76

X=12

X=12÷

7X-

X=14 答:八月份用水14吨。

师:你能自己检验吗?(等待学生回答以后,教会学生书写检验的格式)检验的书写格式:

检验:把X=14带入原方程,左边=14-

1×14=12,右边=12,7左边=右边,所以X=14是原方程的解。指导学生看书。

三、练一练。

60页的4题解方程。(要写出检验)(三人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四、方程拓展:古算趣题——以碗知僧

以碗知僧

巍巍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合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尝一碗羹。

请问先生能算者,都来寺内几多僧。让学生读古诗,理解题意。(要求列方程解)解:设都来寺里有X个和尚。

11X+X=364 347

X=364

2X=364×7X=624

答:都来寺里有624个和尚。(让生自己写出检验过程)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篇12

付春芹

本学期,学生在学完分数乘除法后就已经将分数四则运算全部学习完了。另外学生已经具备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教学法”,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并重视对学生在计算习惯方面的培养。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借助具体情境,(出示例1)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来。首先我请两名不同做法的学生上黑板板演。第一种做法:2/5×18+3/5×18 第二种做法:(2/5+3/5)×18 当进行全班交流时,我首先请第一种做法的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和注意点。当学生提到要注意计算的运算顺序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接着,再请第二种做法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解答,当学生说到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时,我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方法的联系。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就发现了两者的紧密联系:“第二种方法只是第一种方法的简便算法。”我再让学生明确这是什么运算定律?学生在理解乘法分配律这个运算定律后,我又让学生回忆其它的运算定律,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个运算定律的意思。整个新授环节,我不是通过单纯地说教,让学生接受这些新知,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新知。我觉得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新知。

2、关注学生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掌握运算顺序,并形成合理利用运算定律进行运算的意识。精心设计练习。“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在实际解题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都会做,但真正准确率很高的学生却不是很多。通过教学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一、让学生牢记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老师要讲清楚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学生要牢记运算定律的意义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

四、对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

上一篇:负重的人优秀作文下一篇:参观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