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共10篇)

(总结)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篇1

(2011年)

一、组织管理方面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创造性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学校领导班子科学规划,统筹发展,确保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

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小组成员是来自各学科的骨干教师、教育技术人员和学校行政。领导小组的工作任务是谋划发展、科学决策、制定和落实管理制度等,全面负责协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技术中心,由教学一线的一名行干担任中心主任,技术中心有两名计算机专业的骨干教师,主要负责技术支持等到工作。

今年,我校投入经费6万余元,用于设备维护、教师培训和教学科研等。此外,我校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面改造了校园网,优化了班班通设施设备,为教学创造了好的条件。

为我确保现代教育技术有序推进,我校根据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了现代教育技术各项规章制度,制度内容包括设施设备管理、资源建设、教师培训等,有效地规范了教师行为,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持续发展。

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为此,我校在规划学校发展的同时,优先考虑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发展工作的重要影响。关于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工作经验文章《科学谋划,着力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刊登在《教育信息技术》(第11期)中的一文中。

二、基础设施方面

学校有光纤与公网相连,有区教育局信息管理终端,有条件与区内各终端进行信息交流。形成了全覆盖、多功能的校园信息网络。

学校专用功能教室设施完整。机房配置了投影、耳机、音响等设施,兼备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会议室等功能。建设了少先队活动室、科技活动馆和电子阅览室等学生活动场所。学校功能教室设备先进,有很好的视听效果。教师办公室均安装了两台办公用计算机,教师能共享课程资源,能实现集体电子备课。

学校基础设施由教育技术中心统一协调管理,制度鲜明,分工明确,设施设备使用率高,为课教教学和校务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平台。

三、资源建设方面

按区教育局整体部署,我校逐步加大资源建设力度。一是集中本校教育技术力量进行资源开发;二是多方面收集使用价值高的教学资源。目前,我校资源总量已达120G,初步建成了种类多样、覆盖广泛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我们通过FTP对资源进行规范整理,分类别、年级、册次、单元和课时将资源进行有序存放,方便教师摄取资源。FTP和学校网站是教师使用资源的中转站,技术工作人员和学科教师可远程管理资源,资源库的更新和使用面向全体教师,大家一起共建共管,我校资源建设已逐步演变成学校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

到目前为止,我校所有教师均在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上实名注册,90%以上的教师能熟练使用该网站进行资源操作,下载资源总量达4396M,上传资源总量达2088M。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班班通桌面设置极为友好,基本能实现一键式操作使用资源,方便快捷,简单实用。我们把音乐和英语学科资源做成了虚拟光驱,在桌面上设置了快捷方式;把大部份常用的相关学科资源有序存放在硬盘中;在桌面上设置了2个FTP快捷方式,可直接打开学校资源库搜索资源;还设置了学校网站、红领巾电视台、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网络电视(中央和地方电视节目)等快捷方式图标,可方便教师快速在线检索资源。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使用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教师使用资源的积极性,据统计,我校教师利用课程资源教学的比例达95%以上。

四、队伍建设方面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丰富学校发展内涵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教育技术专业素养的提升关系到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是学校工作中应该摆在战略优先高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明确了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培训目标、内容和形式等,按规划要求制定培训计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培训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安排的培训的内容富有针对性的实效性,如,我们开展的班班通使用培训、PowerPoint和Flash软件培训等,都直接面向全体教师,即学即用,效率很高。我们还开展了资源应用培训,如省教育资源网的注册和使用、楼区教育信息网和资源平台的使用方法等。学校每年安排不少于20课时的教育技术培训,教师参培训率达95%以上。截止目前,我校95%以上的教师能自制多媒体课件,100%的教师能自主上网查阅资料,下载教学用素材,我校教师教育技术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此外,我们还将教育技术培训和学科建设相结合。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学科远程培训,如英特尔培训、“国培”和“省培”计划等;另一方面我们还在加强学科团队建设的同时加强了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渗透,如参加省市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等。通过培训,加大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力度,引导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理论水平。

五、应用效果方面

我校非常重视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发展,按课程计划开好开足信息技术课,安排专业教师任教,每年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进行考核评估,确保每一位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达到合格。

我们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开展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和其它专题教育活动。有很多教师能运用QQ、校迅通、个人主页等网络工具和学生家庭沟通,引导学生绿色上网,加强了和家长的常态化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家校联系,开避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新途径。我校还依托学校网站初步实现了校务工作、学生学籍和教育科研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学校主页结构合理,内容丰富。

加强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一直是我们在发展进程中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把这些工作渗透到常规教学工作中,逐步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鼓励教师充分运用教育技术,放手让学生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知识,把学生的信息意识、素养、能力纳入学生素质考核的评价内容。目前,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覆盖率达100%,教师参与率达90%,课时覆盖率达70%以上。

今年,我们还多次参加“三优联评”活动。学校教师还积极参加省电教馆的论文评比活动,今年有论文获奖。

永济中心小学

(总结)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篇2

2011年第二届中国国际现代建筑模板、脚手架及施工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国际模板脚手架展”),是由国家发改委、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支持,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模板脚手架委员会、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共同主办的建筑模板脚手架装备及技术的专业展会。展览会将于2011年5月12至1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本届展览会将通过多种渠道在国内外展开积极广泛的宣传推广,并与“第五届中国国际墙体材料、混凝土工业展览会”同期举办。中国国际墙体材料、混凝土工业展览会已举办了四届,取得了公认的业内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第四届参展企业已超500多家,国内外专业采购商及来自建筑施工等单位的观众已突破30000人次。此次,中国国际模板脚手架展与第五届中国国际墙体材料、混凝土工业展同期举办,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是建筑模板脚手架领域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行业影响力最大的一次专业性展会,是建筑模板脚手架技术及装备企业展示成就、彰显实力、推介产品、交流经验、促进合作、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总结)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篇3

吴光范理事长在2010年工作总结中说,2010年是云南教育基金会组织壮大、开拓进取,实现可持续发展之年。一年来,基金会进一步拓展募资渠道,总资产连续5年增长,截至2010年12月,基金会资产总额由2010年初的2 504.77万元增至2 672.24万元,实现总资产连续5年增长;“兴边富民解读书难工程”第一轮工程圆满完成;融合资源,扩大平台,顺利启动第二轮“支教助学工程”;多方探索,努力寻求基金会可持续发展之道,出台引资奖励政策,建立个人、企业冠名基金,面向社会聘请募资部长,拓展合作范围,进一步调动全体理事的积极性等;坚持民主办会,强化内外监督;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

2011年,云南教育基金会将重点做好6项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基金会自身建设。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建设学习型基金会为目标,坚定思想信念,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恪尽职守,高标准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发扬无私奉献、清正廉洁、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基金会团队精神,努力为基金会做大做强献计出力,添砖加瓦;加强基金会内外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和资金增长;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多措并举,广募资金。大力推行《云南教育基金会鼓励引进国内外资金的奖励试行办法》,鼓励引进资金,力争增加基金会资金总量;积极争取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更多企业和个人在基金会设立基金和募集无偿捐赠;拓展基金会与银行、金融企业支教助学的项目合作;开拓与海外企业家的联系,有效引进海外资金;创新募资方式,强化募资、聚资效应;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建立更多的合作平台,拓展支教助学空间;进一步扩大影响,壮大队伍;以典型带动,促进募资;充分发挥支教助学委员会的平台作用。三是以“十百千项目”推进支教助学工程。以资金与资源整合后形成的“十百千项目”的推进为重点,继续实施“一堂二室一所”、“特级教师支教讲学”、“园丁之家”、“7个人口较少民族支教助学”、“教师疗休养”等多个传统品牌项目,力求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取得更大实效。四是加强联络,促进合作。以支教助学委员会为抓手,适时开展一些中型、小型的联谊活动,形成支教助学合力,使“支教助学工程”更有效的实施。五是启动“山瑶支系及克木人、莽人教育扶持工程”。2010年11月已一次性下拨资金15万元,用于2010~2013年间资助富宁县25名山瑶等民族孤儿和特困学生完成高中阶段学业;募集资金资助山瑶支系聚居地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将山瑶支系、克木人、莽人聚居地区教师纳入基金会2011年教师培训、疗养、奖励等活动项目。六是规范管理,阳光运作。降低项目实施成本,规范资金运作程序,严格资金管理,特别要加强对专项资金、在基金会设立的个人和企业冠名基金、募资箱资金的管理,强化管理和内外监督机制,更加合规、合法、公开、透明地运作,进一步提高基金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总结)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篇4

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我镇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4321”工作思路,坚持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巩固深化灾后重建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综合成果,不断提高小城镇建设的综合水平,努力推进世界田园城市示范镇的建设,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安西走廊沿线搬迁农户安置点建设。

安西走廊沿线搬迁农户两个安置点(沙坪村敬老院安置点和花石村栗子坪安置点)的建设已基本完成竣工,目前只剩下少量扫尾工程,如场坪、绿化等,其中沙坪村安置点自来水未接通,花石村安置点污水处理净化池建设未完成。力争6月底或7月初将安置房分配给搬迁户。并按照新农村小区建设标准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群众的居住环境。二、一般场镇改造。

按照“西岭镇2011年一般场镇改造目标”全面推进我镇场镇项目改造。完成老街道光线电缆下地工程和光彩照明工程;完成了老街道临街建筑立面风貌整治,街道路面和节点广场打造;完成了公厕建设;完成了车站和停车场移位;完成河边整治工程;完成场镇入口打造;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拦河坝工程建设。目前,幼儿园的建设和集镇内安置房建设正在进行中。共计11个项目,总投资1866万元,预计2011年年底全面完成场镇改造。

三、集中居住区建设。

农民集中居住区存在管理难的问题,我镇专门确定一名副镇长负责此项工作,在每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管理职能,在管理经费开支上,采取农户交一点,镇、村补贴点,县上争取点的方式,使小区管理和服务在经费上得到保障,建立小区管理长效机制。并结合“三新活动”的开展,努力丰富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提升生活质量。按照“1+13”小区配套标准,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和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群众生活环境,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灾后重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云华小区被列为“三新”活动市级示范点后,通过一年的细致工作,小区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行为礼仪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并初建了灾后重建陈列室。

在3月11日动员会后,及时成立了西岭镇灾后重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了主题:在灾难中崛起,建雪山风情小镇。按照小区“九有”标准进行自查,存在果皮箱、健身设施部分破损,初建的灾后陈列室,面积不够,标准不高的问题。对照新标准,现已更换了破损的果皮箱,并与县文体局联系,对小区内破损的健身设施进行维修;针对初建灾后陈列室存在的问题,经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确定云华村活动中心大厅为灾后陈列室,将建成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的永久性陈列室。经过整理,目前已经收集抗震救灾、灾后毁损、领导视察灾情和灾后重建照片500余张,视频8个;受灾和抗震救灾实物10余件。通过县委宣传部的指导,策划公司和镇上的努力,全面建成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大邑县西岭镇抗震救灾灾后重建陈列室。并培训陈列室解说员两名:金蕾、杨丹。并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将工作量化、细化,落实到人,确保工作有效推进。

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一)七乱治理。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标准和要求,紧紧围绕“七乱”治理,坚持宣传发动和督查管理并举,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建立健全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实效,实现“清洁化、优美化、整洁化、制度化”标准,进一步提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二)垃圾分类。按照县相关部门的要求,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前端工作。制定“西岭镇农垃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了我镇的农垃分类处理工作,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生态、可循环利用的“农垃”收运处置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三)水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了镇、村干部全部参与的为期8天的“水环境专项治理义务劳动”,集中治理河道、沟渠、河面等。并与各村签订“水环境专项治理行动”责任书。之后,采取有利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水环境良好。

(四)示范创建。推荐 “栗子坪”安置小区为全市“全域创建、全域示范“工作村庄创建。

六、生态乡镇示范创建工作。

完成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后续工作并争取授牌。经过努力,西岭镇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已完成验收,镇党委、政府将以扎实的工作,在年内争取授牌。

七、项目建设。

为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提出的“1313”工作思路(一三产业互动,一个集镇和三条线路的建设),通过招商引资,于去年引进了西岭山海庄、雪岭之家、西岭一号、水岸西岭二期、原电影公司5个旅游项目,五个项目总投资5亿元,现水岸西岭二期进展顺利,其余项目均派专人负责,力争年内全面动工,两年内全面建成,使西岭镇的面貌得到更大改变,旅游产业得到更大提升,真正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

八、农村“四大”基础工程。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四项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深化城乡一体化的“四大基础工程”,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的主要抓手,是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

(一)按照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扫尾工作。并结合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鼓励群众和投资商,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利用效益效应,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二)农村新型治理机制建设将以群众为主体,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导作用,共同构建和谐西岭。

(三)按照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的要求和程序,不折不扣地开展工作,并以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困难为根本,使群众得实惠。

(四)按照相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分区域、分地段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镇将按照“西岭镇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全面推进城镇建设工作,提升本镇综合水平。

(总结)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篇5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集中力量投入远程教育建设工作

社区党总支、居委会根据上级安排,把远程教育列为小林社区重要议事日程,集中精力抓好社区远程教育的建设、施工工作。首先成立了小林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程卫根为组长、刘金根为副组长、曹小燕、唐明祥为ab岗的村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总支书记总负责,亲自抓,主任集中精力具体抓,各工作人员协力配合的格局。其次,及时召开有关人员会议,精心布署,分组负责、并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克服困难,扎扎实实开展工作。第三加大远程教育宣传工作力度,利用大小会议、村务公开栏、张贴标语等向群众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二)加强管理,逐步建立远程教育管理机制

站点建好后,为加强对远教站点的管理,使之有人管、管到位、有成效。本社区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的工作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设备管理使用制度》、《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电教片播放制度》、《管理员工作职责》等,要求严格按制度办事,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保证远程教育教学工作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在搞好制度建设的同时,对远程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使他们能胜任远教设备的维护、教育资源的收集和教学节目的播放等工作。

(三)结合社区+实际,认真抓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工作

为切实做好各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使远程教育的学习培训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干部经济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高远程设备的利用率,本社区把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落实远程教育各项工作措施,加强领导,明确专人负责,规划远程教育学习培训的方法和步骤,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

由于我社区的远程教育工作,社区党总支、居委会高度重视,工作措施有力,领导到位,责任到人,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广大党员干部能及时学到实用的经济科学技术,普遍反映较好。

三、教学工作有特色

通过远教工作的大量宣传,根据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本着共建共享、开创性地做好站点学用工作,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针对性的向社区不同群体党员群众定期开展了教学辅导培训工作,充分带动了社区文化体育、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工作的开展。

小林社区于2011年5月撤村建居,以前的村民一下子变成了居民。告别了土地的群众难以适应闲适的生活,纷纷沾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不仅影响到家庭的和睦,也使社区和谐的氛围粘上了不和谐的音符。社区远教工作人员想到了排舞这个能大众参与文化项目,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生活品质;既能改善民风,又能促进社区工作;既能增进感情,又能融合邻里关系。

排舞,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种排成一排排跳的舞蹈,它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西部乡村舞蹈,也叫牛仔舞,起先用吉他和拍手的方式起舞,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融入了欧洲宫廷和拉丁式的舞步,舞步多元,风格创新,简单易学,是一种既可以个人独享,又可以与团体共乐的舞蹈,适合在广场、社区、公园等场地所开展的活动,受到各个年龄层的欢迎,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的舞蹈。

<1><2>

有这个想法的不光是社区里的远教干部,许多居民都在远教意见本上提出了此类想法,所以社区印制了100份征询意见表,发放的妇女手中,并进行了整理,其中88%的人员都支持办排舞班,并表示会来参加。

2月25日,社区远教工作人员给场地安装上dvd、音响、电灯等设备,硬件全部到位。接下来,社区又召开了一次妇女会议,把排舞的基本要领和文化理念传达给女同胞们,让她们了解健身和享受生活的益处和必要。从而加入到健康排舞的队伍中来。

社区安排了一些妇女骨干来到天都城学习排舞,听从社区排舞老师的要点指导并当场跟从老师学会排舞的基本舞步

至今,小林社区排舞队走过了10个月的进取历程,这其中汇聚了社区远教人员的辛勤付出,也凝聚了社区居民鼓励和支持的信心,只要我们有信心,小林社区排舞队必定会有个美好的未来。

四、下步工作思路

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永久性的工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居民长期得实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结合自身特点,认真抓好远程教育工作,特提出下步工作意见。

【范文网】

(一)增加对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资金投入。远程教育管理、运行经费不足,我们要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增加对远程教育的投入,确保远程教育能正常运转,保证党员干部和群众科技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网络方面的协调工作。一方面与上级远教办加强联系,取技术上的支持,在设备安装、调试、养护、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得到帮助。

(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远程教育管理人员有关电脑网络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技能,通过培训,使管理人员能胜任远教设备的维护、教育资源的收集和教学节目的播放等工作。

(四)是加强远教管理,逐步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认真总结远教管理经验,积极探索管理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机房管理制度、信息资源接收记录制度、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村民实用科技培训制度,从制度上规范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行为,从而加强对远程教育的管理。

(总结)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篇6

文章来源:时间:2011-03-2

3请选择背景:

更改字体大小:

默认大小 最小 小一点 正常大小 大一点 再大一点 最大

------------------

准东将军庙煤电煤化工基地开发建设服务中心党工委、县直机关工委、各基层党委:

现将《奇台县2011年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附:奇台县2011年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安排意见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奇台县2011年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工作安排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州党委关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奇台县农村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结合我县远程教育工作实际,现就做好奇台县2011年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区州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区州组织部长会议及县委十届十五次(扩大)会议精神,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突出抓好建党90周年宣传这个中心工作,以落实长效机制为抓手,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发展,骨干队伍向高素质发展,学用活动向成果转化发展,努力推动“三个率先”目标的实现,有效服务换届选举工作,为奇台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依托全县远程教育网络,形成一套内容完善、实用有效的管理办法,创建一批合格的州级“五好”站点,申报一批区级“五好”站点,培树一批优秀的学用标兵,建设一批典型的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精品站点,全面推进远程教育频道,有效提升社区站点学用工作,全面完成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建立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任务,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奇台经济社会发展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管理系统、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三、工作任务

(一)继续深入开展“五好”站点创建活动。

1、提高认识水平,强化“五好”创建责任。各乡镇党委要将“五好”站点创建作为建立

远程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作为规范站点运行、优化站点管理、提升学用效果的主要抓手。要明确“只有创建了„五好‟站点的村,才有资格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五好”站点的党支部书记必须带头学习远程教育,做到会使用、操作远程教育设备。

2、实行动态管理,完善站点长效管理机制。各乡镇党委要加强对已命名的“五好”站点的管理工作,要随时督促其按照“五好”的标准进行自查,并在半年、年终进行两次专项自查,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整改,争取已创建的“五好”站点不被摘牌。要按照站点(含社区)总数1/5的比例开展创建活动,在3月底以前上报创建“五好”站点名单,并在7月底以前完成自查自验工作,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将于8月初对申报创建“五好”站点逐个进行验收,对于达不到“五好”标准的坚决不予审批和命名。“五好”站点至少有1个远程教育示范基地,至少有2名带动能力较强的学用“标兵”。今年,自治区将命名表彰第二批“五好”站点,各乡镇要在调研检查的基础上,按照每年申报1个自治区级“五好”站点的要求,推荐上报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优秀站点。

(二)继续抓好远程教育学用活动,不断提升学用效果。

3、积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扎实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一是乡镇党委要将学习培训活动与“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四议两公开”、“科技之冬”等活动有机衔接,要把农业科技知识、农村适用技术学习与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等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学习培训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二是社区站点要以服务社区党员、居民,维护社区稳定为目标,站点要实行全天候开放,方便党员干部群众点播收看和上网学习。并适时邀请教学辅导人员现场辅导,深化对社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培训效果。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远程教育丰富资源,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提升党员职工综合素质为主,扎实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三是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将接收到的有关政治理论、换届选举、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设施农业方面的课件,以及与县党校、农业局等单位协调收集有关教材,通过拷贝和刻录成光盘等形式下发到各党委及远程教育站点,站点要把此类课件为主要培训内容,组织党员群众学习,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和帮助干部真正懂得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增进群众感情的重要性,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学习和掌握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为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四是各乡镇要充分发挥当地乡土人才的作用,采取现场辅导、农事答疑等形式,面向群众开展服务活动。站点要保证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全年不少于24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坚持做到每名党员干部全年参加学习培训达24次以上,站点保证全天候开放,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党员群众自主点播学习,保证每月自主点播学习不少于10次。

4、围绕提高群众参学率,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学用活动有新突破。远程教育的工作对象要由以服务农村党员干部为主向覆盖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转变,努力提高群众参学率。要紧紧围绕建党九十周年大力开展生动新颖、形式多样的主题学用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站点建设要向产业基地延伸,以“站点+基地”模式增强远程教育学用针对性。把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训结合起来,采取“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现场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对应基地进行实地教学。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远程教育学用观摩活动,吸引广大党员和群众踊跃参与。要高度重视全国和自治区前端播出平台播出节目的下载、存储、播放和收看工作。凡是汉族聚居区的终端接收站点,均要下载、存储、播放全国和自治区两个平台播出的节目,每周二、三、五接收全国远程教育前端播出平台的节目,每周一、四接收自治区远程教育前端播出平台的节目。少数民族聚集区终端接收站点要下载、存储、播放自治区前端播出平台播出的节目。

5、认真开展学用标兵培树活动,有效提高学用转化效率。严格按照“三荐三审两公示”程序,培树学用标兵。每个站点要在已培树学用标兵的基础上至少再培树1-2名学用标兵。要继续执行帮带制度,建立帮带档案,评选出的学用“标兵”必须帮带1户普通党员和1户群

众,要通过帮带,使更多党员、群众成为学用标兵,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将学用标兵纳入培训计划,针对每个学用标兵的特点,制定详细的个体培养计划,要将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等纳入培养计划中,让学用标兵优先参加区州级专题培训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优先享受县、乡镇在农业发展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优秀学用标兵作为村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通过培树一批远程教育学用标兵,让他们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用群众身边发生的鲜活事例教育和引导群众,增强远程教育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吸引力,促进学用成果转化。

(三)努力扩大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

6、加大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为群众提供全方面的信息技术服务。今年,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将继续选择5-10个学用效果突出,支部书记重视程度高,操作员责任心强,党员群众参学率高的站点,建立远程教育信息服务中心。每个信息服务中心配备4-5台计算机,与远程教育接收机组成局域网,各乡镇党委也要争取在条件成熟的站点建立远程教育信息服务中心,并加强对已建远程教育信息服务中心的管理和服务,积极探索信息服务中心教学组织管理、课件信息服务、技术支持等工作模式,规范信息服务中心的运行。各远程教育信息服务中心要加强设备的管护力度,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信息服务中心的利用率,远程教育信息服务中心要实行免费开放,为党员群众提供自主学习、信息查询、技术培训、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全方位的服务,方便党员干部群众通过远程教育站点获取市场信息及实用技术。建立远程教育信息服务中心的站点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四项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要着重在培训当地党员群众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1-2门适用技术等方面多下功夫,不断拓宽受教育群体,增强党员群众致富本领。

7、建立“远教文化夜市”,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覆盖面。去年,在老奇台镇牛王宫村建立的远教文化夜市,经运行效果较好,今年,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还要选择2-3个乡镇或村级站点,建立“远教文化夜市”,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覆盖面及学习群体,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奇台镇党委要专门做出“远教夜市”工作计划,具体指导和监督社区远教夜市的运行,要把设备管理作为重点,制定操作性强的制度,切实有效进行管理。已建立“远程教育夜市”的社区,要积极搜集居民群众的观看意愿,切实把群众乐于看,能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就业的节目,在远教夜市上播放,竭力将远教夜市办成受居民欢迎、受务工人员青睐、受社会居民关注的一项乐民、富民、育民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宽受教育群体,为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提供服务。

8、接通“昌吉远程教育”频道,大力实施远程教育入户工程。今年,奇台县将接入新疆广电网络电视信号,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将与县电视台协商将原奇台无线数字远程教育频道更改为“昌吉远程教育”频道。各乡镇党委要通过新农村建设项目、优秀学用标兵培树奖励、优秀共产党员奖励等措施,扩大远程教育频道用户数量。要提前规划,采取多种措施,增取用3年时间,使远程教育频道在农村的入户率达到70%以上。

9、推进机关单位和非公经济组织远程教育站点建设进程。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将积极协调电信局做好新建站点建设任务,未建立远程教育终端接站点的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县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电信局做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各机关单位和非公经济组织必须在3月底前完成所有建点任务。经贸委党委要指导非公企业采取“企业+党支部+远程教育”的模式,以远程教育为载体,为企业文化建设搭建新的平台,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从而吸引更多从业人员向党组织靠拢,扩大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四)加强领导,强化培训,积极推进远程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10、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制管理,为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乡镇党委要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是远程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务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要熟悉和领导远程教育工作、党务副书记要精通和谋划远程教育工作,村党组织

书记要将远程教育工作程序、内容熟记于心,要亲自组织远程教育学用活动。二是乡镇党委要继续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党建目标工作责任制考核中,进行单项表彰,考核分值不能低于百分制的10分。全县的责任制继续实行百分考核制,年中检查占40%(其中平时占20%),年末考核占60%(其中平时占30%),年终将对远程教育工作进行单项表彰奖励。对领导不重视、任务不落实、主动性差的单位和个人,将在全县范围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并在综合考评中给予相应的扣分。

11、加强对村级站点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力度。今年,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不在下发统一的每月学习计划。各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站要在每月25日前制定下月学习计划,指定重点篇目,指导村级站点开展学用活动,并将学习计划一式三份,站点下发一份,乡镇党委留底一份,向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上报一份。乡镇党务副书记要做到会操作使用远程教育设备,了解熟悉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内容,要经常收看、查阅、学习远程教育课件信息,要坚持每月到站点督促检查学用活动。今年,我们将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增强乡镇主要领导抓远程教育的责任意识。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将每季度对站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做到一季度一通报。抽查方法要采取“三查一问”办法,即查看学用计划、查看学用记录、查看电脑下载存储内容,问询党员干部群众站点开展学用活动情况及其实际效果。同时,随时进行督查和暗访,督查结果将做为目标考核责任制检查结果进行运用,并将督查结果以文件形式予以通报,确保督查工作不走过场。

12、扎实培训、强化管理,有效提升远程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继续严格执行《奇台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操作员考核管理办法》,考核结果与大学生考核直接挂钩,远程教育工作年终综合考核结果为“差”等级的年底考核为“不称职”。乡镇党委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操作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加强考核管理。远教专干短缺的要迅速配备,将那些精通汉语、熟悉计算机操作的干部配备到远教专干岗位上。二是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将举办3期培训班,对乡镇党务副书记、乡镇专干和“领头雁”等进行分期分批培训。还将采取现场指导乡镇培训班、进点一对

一、手把手培训操作员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培训效果。乡镇党委要结合“领头雁”培训班做到年内至少对辖区站点的管理员、操作员轮训1次。三是今年上半年,自治州将举办全州远程教育管理员、操作员技能大赛,县级选拨活动将在5月启动,各乡镇要及早动手做好人员选拔和相关准备工作,条件具备的乡镇要在4月底前举办乡镇操作员技能大赛。

(五)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建立远程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13、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措施,巩固完善学习培训保障机制。一是要严格执行节目审定制、调阅审签制、预告制、两报告一督查一通报制等制度,有效的规范学习培训活动。二是要广泛开展文字信息发布工作,要制作规范醒目的信息发布栏,对于有打印设备的站点要规定每月至少发布4条信息,对于没有打印设备的站点,要想办法做到每月至少发布2条信息,有条件的站点可将信息发布到组、户。乡镇要充分利用网站,各站点要利用“农信通”信息机及时发布信息,有效扩大信息面。三是各站点要加强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要做到及时收集、及时整理,远程教育手册要详实填写。四是严格执行工作月报、设备维护情况双周报制度,及时上报反馈远程教育学用、设备管理、维护等方面的信息,做到出现问题当天上报。

14、着力做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努力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全力保障设备正常使用。一是乡镇专干要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要彻底解决“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问题,乡镇到站点进行日常督查维护全年不少于24次。要做到远程教育机柜和计算机主机统一上锁,严禁私自开箱更换部件,坚持使用“冰点”软件,确保设备正常使用率达到90%以上,接入宽带的站点必须配备摄像头和麦克风,以保障视频会议的正常召开。二是乡镇党委要做好操作员更换时的设备、档案的移交工作,要认真清查设备并填写设备移交清单,清单

一式三份,村站点存档一份,乡镇、县远教中心各备案一份,坚决做到“人员更换、设备不变”。今年,全国党员教育中心和全国基础设施项目检查组将来新疆检查验收,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提前筹备,对站点设备要进行彻查,并做好相关配合准备工作。上半年,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将专门组织人员对所有站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站点设备丢失、损坏现象进行通报,并收回部分站点设备。三是要坚决执行各项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制度,要将设备安全管理列入目标责任状进行考核管理,要严格按照“六防”(防盗、防火、防尘、防潮、防鼠、防静电)要求做好设备安全管理,同时坚决做到“五不准”,即:不准转借、出租;不准用于玩游戏;不准随意拆卸设备、器材;不准带故障强行工作;不准浏览、播放不健康的网上内容。

(六)扎实工作,努力做好外宣和设备更换等各项工作

(总结)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篇7

北京现代京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是韩国第一大企业集团——现代集团之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与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企业,公司由现代重工控股管理,全套生产设备由现代集团引进,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叉车制造商之一。

成立八年以来,北京现代叉车每年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2010年,更是北京现代叉车大踏步前进的一年。与2009年相比,现代叉车突飞猛进,销售量增加了50%以上,全面完成了公司的销售计划。所以这次年会上大家难得都有非常好的心情。

上午8点30分,年会正式开始。北京现代京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李钟万总经理首先致辞。他首先对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对大家在2010年的销售业绩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会上,李总分析了201 1年叉车市场的形势。2008年年末,受到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影响,萎缩的叉车市场在2009年逐渐恢复,到2010年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预计201 1年还将持续上升。叉车行业厂家生产能力的逐渐扩大,使得叉车供应量会跟进放大,未来的形势不容乐观。为此,北京现代将在提高质量、完善迅速、准确的售后服务网络、为代理商提供多样化销售政策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力争打好2011年的攻坚战。为争取扩大叉车市场的占有率,北京现代将集中优势资源投入到叉车事业上。

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销售总监吴源燮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张洁也在年会上做了精彩发言,他们在对叉车行业发展状况进行精辟分析的同时,也对现代叉车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代理商销售制是北京现代叉车的营销特色。而营销需要真情、需要技巧、需要策划,更需要高屋建瓴的营销理念。为此,现代叉车特别延请了知名专家江广营教授给大家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江教授结合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一些鲜活的案例,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营销培训课,使大家觉得受益匪浅。

15日下午,会议向代表做2010年工作总结,颁布了2011年新的政策;开发部向代表做了新产品开发的说明;销售部做了销售叉车成功案例的介绍。会议还特别安排了代理商的座谈会。座谈会上代表们畅所欲言,为北京现代叉车的发展,为销售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晚上,为代表们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欢快热烈的联欢活动和晚宴交织在一起,将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一个个精心安排的节目异彩纷呈。现代员工与代理商同唱一首歌,共同表达着心中的美好祝愿和同一个梦想。北京现代京城李钟万总经理清唱的一首韩文歌曲赢得了满堂喝彩;李春升副总经理带领叉车销售部担当科长合唱了一首《真心英雄》,动人的旋律和富有激情的演唱引得台下不少的听众按捺不住激动,跳上台去也加入了演唱的阵容——独唱节目变成了大合唱,将联欢活动再一次推向了高潮。联欢活动中安排的几次抽奖活动也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最后大奖的奖品出自北京现代京城公司的员工冯爱国,一幅精致的扇面上,由冯爱国亲手绘制的古色古香的“观瀑图”引得众位代表啧啧称赞:高山险岭,苍松古柏,山中瀑布高悬直下,一泻千里;全画笔法工细、严谨;意境幽深,动静结合。在现场,冯爱国又将自己亲手篆刻的两方玉印展示给大家,一方玉印上刻有现代LOGO和现代叉车图案,另一方玉印上镌刻着:“携手现代京城,共创美好未来”,字体清雅,笔势壮健。这两方印章在联欢会现场由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销售总监吴源燮,北京现代李钟万总经理亲自印在来宾签到的画卷上。一位代表跳上台来,当众宣布要收藏那枚具有历史意义的篆字印章,引来台下代表们的热烈掌声。

2011年现代叉车营销年会给代表们留下了很多难忘的记忆。八年的成长经历,已将北京现代京城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工程机械行业著名企业。北京现代京城通过CEPS生产管理,本着“勤勉、俭素、亲爱”的社训和“茁壮成长、开拓先进技术、团结进取”的企业精神,开展全员奖励机制,以用户所需为前提,以坚韧不拔的意志,继续创造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神话。

2011年人事教育工作总结 篇8

今年以来, 在区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人事处的具体指导下,人事教育科结合市局组织开展的“再塑窗口形象、共建文明城市”活动,紧紧围绕区局中心工作,以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以突破、创新的工作理念,全面做好人事教育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2011年的各项工作任务,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基层班子考核

年初,为全面掌握基层班子及成员的德能勤绩表现,总结基层班子建设经验,深入查找存在问题,明确加强基层班子建设的目标和措施,我们科室积极配合领导对各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班子进行了年度考核。通过考核,我们发现调整后的班子特点是:虽然人员变动较大,班子成员较多,但是各基层班子,能够服从区局的统一安排,顾全大局,互相支持、积极配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税收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积极带领大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通过考核,进一步明确了今年加强基层班子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二、认真组织2010年度绩效考核工作

为全面准确掌握2010年度税务工作绩效成果,总结经

验、查找问题,促进基层规范化建设和我局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2011年1月6日至18日,对各基层单位2010年

整体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新军屯税务分局、韩城税务分局、沙流河税务分局获得优胜单位。

三、认真完成2010年度年统、调资和津补贴测算工作。

今年调资主要涉及到两项:一是正常晋档人员1人;二是级

别滚动人员56人。工作中我们一丝不苟,做到了无差错、无遗漏。按照上级政策规定对在职人员进行了津补贴测算工

作。

四、认真开展2010年度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在考核

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有关考核政策,坚持原则,全面完成了年度考核工作任务,据统计,全系统共有220名公务员参

加了考核,其中评定优秀等次40人,称职等次180人,事

业干部参加考核3人,考核结等次为称职,5名工人,考核

结等次为1名优秀,4名合格。考核结束后,我们做到上报

资料及时、批复资料归档准确完整。

五、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

一是按照市局培训中心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各类

培训。今年我们共组织56人次参加了培训中心举办的五类

培训。它们分别是一期5人次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培训;两期

4人次的分行业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培训;四期22人次的办

税服务培训;三期11人次的成本会计分析培训;四期14人

次的计算机培训。

二是区局组织税源管理、纳税服务全体在岗人员参加4

期8天的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培训。主要是通过本单位的教

员进行细化讲解相关知识,每期培训后组织测试,通过这种

方式,对参训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市局组织的业务考试中考出了真实成绩。

三是精心组织好政治学习和“每周一讲”;组织每季一

考。今年我们主要集中学习了《2010年干部理论学习读本》,请区发改委主任为我们讲解“十二五”规划,并组织对区委

区政务献言献策,坚持“每周一讲”,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业务技能。

六、按照区文明办通知精神,开展创建文明城活动,引

导基层分局和办税服务厅,严格落实五种行为规范。今年是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之年,市局下发了“再塑窗口形象、共建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区委区政府对此项工作也是非常

重视,成立了创城指挥部。人教科按照区局党组的要求,紧

密结合区局制定的实施方案,对局内干部职工开展“六个一”

工作,每月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测试,撰写创城心得;督导基

层分局和办税服务厅,严格落实五种行为规范:一是落实语

言规范: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主动使用十字文明用语,不讲

服务禁语,普及行业规范用语,推广普通话和简易英语,推

广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三声”服务;二是仪表

规范: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坚持规范着装,整洁干净,仪

表端正,举止文明,态度和蔼可亲;三是行为规范:干部职

工自觉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认真执行“三德三做”不

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爱岗敬业、团结互助、见义勇

为、积极进取,自觉维护窗口形象;四是服务规范:窗口单

位便民措施,便民服务设施齐全,服务承诺制、政务公示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服务

内容、服务标准落到实处,投诉处理和反馈机制运行顺畅。在争创全国文明城期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抽

调11名同志参加区创城办组织的“走访千楼万家、共建文

明城市”活动。利用三个月的时间,组织询访两个社区2283

户,宣传文明城市有关知识,有力的促进了创城工作的开展。

七、做好正股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和人员调整工作。10

月初制定了《丰润区国家税务局正股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实

施方案》和《丰润区国家税务局干部职工交流调整实施方

案》,组织正股级干部的竞争上岗工作和人员调整工作。经

过紧张激烈的面试和笔试工作后,13名优秀的正股级干部脱

颖而出,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10月28开始进行了从副职到

一般工作人员的干部交流调整工作。经过双向选择,145名

同志全部上岗。

回顾全年工作,我们感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在以

后工作中加以克服:

一是已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抓落实不够,对干部管理的一些措施有所放松,亟待加强。

二是工作思路不够开阔,还没有完全做到适应新形势下人事教育管理的需要,在干部管理上还缺乏新手段、新措施。

三是工作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不够,对人事教育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应对措施滞后,没有做到及时发现情况,制定措施,参谋作用发挥的不够。

四是抓业务教育方法陈旧、力度不足。

2011年集团书法教育工作总结 篇9

工作总结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一项国粹,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是雄厚深沉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之所在。绍兴第一初级中学曾是鲁迅和蔡元培工作过的地方,人文精神深厚,我校又作为浙江省首批书法实验学校,为了传承文化的需要,更为了学生综合素质,人文修养提高的需要,一直以来重视写字教育,不仅着力于书法特长生的培养,更注重大面积普及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书写能力和氛围的营造,放眼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教育集团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教育部门对艺术教学工作的指示与要求特别是国家教育部最近发出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示,面向全体学生,讲求实效,强化书法艺术教育的美育作用,两校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颇有成效的的书法艺术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学校重视,组织有力。

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分管校长、教学处、德育处主任、艺术教研组长等相关老师组成的书法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书法艺术教育管理体系,能按要求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书法艺术活动和艺术工作会议。集团能定期就艺术教育活动专门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工作重点。学校书法艺术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学校开展的各项艺术活动能够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二、润物无声——营造高雅而有品位的书香校园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书法艺术才能的平台,学校开辟了艺术长廊,学校黑板报一律书法字体书写,字迹规范工整,行云流水,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更是成为别样的校园风貌写照。各个宣传窗,行政楼、教学楼、住校部墙上展示的众多学生书法作品,集甲金篆隶楷,书体之丰富;承唐宋元明清,大家之风范。并能做到定期进行更换,推陈出新,宣传窗、学校网站积极展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极大激发了学生个人成就感和成长的自豪感,置身于校园,更是置身于古典文化的翰墨馨香中。营造着一个高雅而又品位的书香校园。

三、课内渗透,课外引领,积极开展书法艺术社团活动 学校将书法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抓。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一方面在艺术课中渗透名家讲堂、名作赏析,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依靠第二课堂开展课外书法社团活动,我校的艺术社团是市教育局首批命名的十佳艺术特色社团,艺术组教师能结合学校“5+1”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做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

校园内多次为学生举办书画展览,每年年底组织学生到社区为居民书写春联,激发学生学书兴趣和社会责任感。书法艺术兴趣活动利用每周傍晚时间,都能准时、有效开展,信心鼓舞,耐心辅导,切实促进学生多样而全面发展。

四、书法艺术教育活动参与面广、成效显著。

学校每年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书写比赛,学生参与面广,成效显著。每学期举办班级钢笔字比赛,书写教育渗透到每日的日常教学中。今年正值党的九十华诞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以书画表达的形式来向党的生日献礼,又是极佳的方式。结合兰亭奖和全国廉正书法大奖赛活动,绍初教育集团先后隆重举行了大型学生廉正书法作品选拔赛、“品翰墨馨香 扬中华文化”名家进校园书画现场赛,校园名家书画作品展等。龙山校区15位学生还应邀参加了由中央纪委宣教室和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指导,浙江省纪委、省教育厅主办,面向全国中小学生举行的廉洁文化书法创作邀请赛兰亭雅集。在镜湖校区举行的名家书画进校园暨学生书画现场赛中,两校区两百多名学生齐聚一堂,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和书画现场展演,同学们挥毫动墨,校园内翰墨飘香。最近学校又举行了“名家书画进校园,翰墨飘香润心田”打造书画文化周活动,实实在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一睹名家风采。

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属学校艺术工作先进集体。每年浙江省艺术特长B级测试书法特长生我校通过人数始终位于市属前列。在历届绍兴市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学生作品多次获得初中组软笔硬笔一、二等奖。在省首届和第二届“兰亭奖”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学生作品获得绍兴市现场赛一等奖和浙江省中小学生书画赛二等奖。

通过这些丰富的书画活动,让同学们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一次又一次倘佯沐浴,并用传统精华滋润丰富着同学们的心田,激发着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提高了同学们自身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养。也增添了校园浓浓书香文化氛围。让艺术气息弥漫校园。让更多地学生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撷取艺术的精华,这正是绍初教育集团的一大办学特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总结)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篇10

南京市的“三个发展”战略,明确了“4+8+8”为重点的产业发展导向,明确了加快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八个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全市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和重点领域的认识逐渐统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

现代服务业初步发展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提出现代服务业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贝尔,他认为工业社会的服务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和零售业,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应该是现代服务业。一般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较发达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现代服务业在我国还没有统一定义和范围,各城市和各专业研究机构对现代服务业有不同的界定和分类。但是,不论哪种分类,现代服务业都基本涵盖了统计部门划分的服务业15个门类的绝大部分,在服务业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成为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和最快的门类。

1.南京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南京市立足省会城市、特大城市的集聚辐射优势,加快发展服务业。近两年,南京市服务业均以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个以上百分点的速度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170.4亿元,增长13.5%,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32:49.78:46.9,调整为2009年3.05:45.64:51.31,初步形成了“三、二、一”以服务业引领发展的格局,全市经济正在向服务经济主导型的产业结构迈进。

(1)服务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2009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70.4亿元,是2005年的1,09倍,占全市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6.9%,上升到2009年的51.31%。同期,第二产业下调4.14个百分点,2009年占比为45.64%。服务业总量持续扩张,成为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导力量。

(2)服务业对全市财政收入的贡献不断提高。

2009年全市服务业税收达到483.95亿元,比2005年增长1.54倍。占全市产业税收的比重,由2005年的39.11%,上升到2009年的49.36%,提高了10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税收占比由60.55%,下降为49.97%。服务业实现税收快速增长,比重逐年提高,为全市财政增长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3)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服务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42.51万增加到2009年的193.11万,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从45%提升到47.37%。同期,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的比重保持在41.5%左右。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新兴产业的就业岗位。吸纳了工业调整中的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4年全市新增91.01万就业岗位,56%由服务业提供,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为富民强市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服务业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来源。

“十一五”以来,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步增加。从2005年的811.5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344.48亿元。4年服务业共实现投资4186.2亿元,比同期第二产业投资4075.29亿元多110.91亿元,占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0.41%。一大批大型服务业项目的建设和建成,迅速拓展了城市布局,有力提升了城市功能,极大地改变了城市面貌。

(5)服务业成为利用全市外资的主要新增力量。

随着我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服务业逐步扩大对外开放。服务业年吸引外资从2005年的5.4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1.57亿美元;占比从26.88%跃升到48.37%。第二产业吸引外资占比从2005年的72.67%,下降到2009年的51.34%。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总额倍增,占比提高21个百分点,成为南京市吸引外资的重要领域和主要新增力量。

2.服务业发展的国内外比较

(1)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分工和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务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显现出两个发展趋势。一是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提升。2006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GDP的比重已达69%;其中,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72%,中等收入国家53%,低收入国家45%;美、英、德等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几乎都达到了70%或以上。二是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提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已经超过60%。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增加到70%左右,少数接近或达到80%。

与国际水平相比,2009年,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1.3%,吸纳劳动力比重为47.37%,人均GDP为8250美元左右。与世界银行发布的2003年数据相比,人均GDP处于中上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水平之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稍高于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服务业就业比重与中下等国家水平持平。

(2)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国内比较。

从国内的发展态势看,国家已经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意见》文件下发后,各主要城市都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重点,开始了向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发展迈进。

2005年到2009年,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不同,15个副省级城市呈三种发展势态。一是广州、深圳、厦门、南京、杭州、宁波、济南、青岛、武汉、西安等10个城市第二产业比重下滑,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都开始了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新一轮发展历程。二是哈尔滨二产、三产同步上升。三是成都、沈阳、大连、长春二产上升、三产下滑。

与15个副省级城市相比,2009年,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为2170.42亿,列广州、深圳、杭州、武汉、成都、青岛之后,居第7位;占比为51.31%,列广州、西安、深圳之后,居第4位。与2005年相比,南京市服务业的规模位次退后了两位,占比提升了5位,突出的显示了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和成果。

同副省级城市服务业增加值规模和占比居第一位的广州市相比,2009年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总量只有广州的39.13%,占比比广州低9.54个百分点,差距较大。同服务业规模前南京市一位的青岛相比,南京市少39.86亿。同占比前南京市一位的深圳相比,南京市低1.89个百分点。南京市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争先进位是有基础的。

与省内各城市比较。四年来,南京、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都呈现出第二产业比重下滑,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发展趋势;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低于苏州,居省内第二位。2009年,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比苏州少879.84亿;比无锡、常州、南通分别高出108.72亿、1173.09亿、1141.58亿;南京市服务业占比全省最高,居第一位,比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都高十个点以上。发展速度偏慢,2009年,南京服务业13.5%的增速在全省各市位居倒数第一。

(3)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

“十一五”以来,南京服务业发展的层次水平不断提升,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服务业比重逐年下降,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2009年与2005年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从12.65%下调为10.05%。批发和零售业从24.1 4%下调为21.53%。住宿和餐饮业从4.49%下调为3.77%。金融业从10.1 2%上升为15.76%.提高了5.6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从7.81%上升为12.87%,提高了5.06个百分点。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居民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体育、文化为主的其他服务业,从40.62%下调为36%。形成了一批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产业。交通运输业、商贸流通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四大支柱行业占整个服务业的64%,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增势强劲,但比重偏小。由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和批发业组成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为51.3%。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这些变化,深刻反映出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南京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主要的税收源、热门的投资领域和吸纳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门类。

二、2010年服务业及现代服务业主要行业发展情况

1.全市服务业稳定较快增长

2010年1季度~3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14.23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866.09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0.24%。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位居第5,增幅居第4。全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167.75亿元,增长14.9%,占比49.9%;实际利用外资8.59亿美元,增长4.3%;占比47.6%;实现产业税收348.60亿元,增长28.3%;截止2010年6月份,南京市服务业从业人员199.37万,占全市就业人数的48.9%。

受宏观调控影响,2010年南京市房地产增加值连续呈负增长,但服务业总体显示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前三个季度增速分别为11.2%、13.0%和13.1%,预计全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515亿元,增长13.4%左右。

2.现代服务业主要行业快速发展

(1)软件产业。

2005年南京市提出“中国软件名城”发展战略,软件产业被定位为第一优先鼓励发展的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9年实现软件业务收人632亿元,位居全国第四。

2010年1月~9月,全市软件业务收入656亿元,增长47.6%。新认定软件企业887家,累计占全省的33.3%。新增加软件产品418个,累计认定软件产品5505个,占全省的44.5%。入围2009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数占江苏省入围企业的84.6%。11家软件企业入围2010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占江苏省入围企业的77.78%。9家企业入围江苏省软件企业业务收入、纳税和研发投入前十名,继续保持了在全省的绝对优势。2010年9月3日,南京市被工信部授予全国第一家“中国软件名城”称号。

(2)服务外包业。

南京市2006年入围“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后(全国21个城市),服务外包业发展良好。2009年,南京市486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服务外包合同额、离岸外包合同额、服务外包执行额、离岸外包执行额均领先全省,居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前列。全市服务外包从业人员11.55万人。

2010年1月~10月,全市服务外包累计实现合同额23亿美元,增长55.8%,其中离岸合同10.5亿美元,增长42.2%;服务外包实现执行额20.1亿美元,增长77%,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额9.1亿美元,增长60.7%。四项指标均列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前列。服务外包多层次产业集群业形成,高端化步伐加快,外包业态日趋丰富,发包市场多元化。全市7个国家级、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内,集聚了全市近90%的服务外包执行额,形成良好的集聚示范效应。

(3)金融保险业。

2009年,全市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42.0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5.8%。2010年1月~9月,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297.2亿元,同比增长19.0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5.9%。1月~10月,全市金融机构完成各项存款余额12800.88亿,同比增长15.4%;贷款余额10820.31亿,同比增长16.2%。金融业保险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区域金融中心的规模效应日益彰显。金融总量(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不断扩张,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4位。金融业务占全省总量四分之一,位居第一,全市保险机构数量和保费收入居全省第一。

区域金融中心的集聚效能日趋显现。南京拥有分行以上银行机构38家,其中,外资银行5家。证券保险机构加速扩容,有法人证券公司3家,各类证券机构87个;保险公司省级以上分公司67家。区域金融中心的服务效能不断增强。南京是我国重要的金融监管中心之一,人行南京分行是全国九个大区行之一。现有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均为区域性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覆盖江苏,辐射安徽、江西。南京金融票据交换中心覆盖马鞍山、滁州等周边城市,是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的资金运转枢纽。

(4)现代物流业(交通运输业)。

南京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全市已基本形成了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五位一体”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物流区域中心城市地位逐渐凸现。2009年,物流业增加值为29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3.7%。南京港是全国最大的肉河港之一,是率先跨入亿吨级的江海型内河港之一,2009年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排全国第10、第14位。南京机场已开通了42个国内主要城市、19个国际城市(地区)的135条航线,国际货物吞吐量全国第5位,总货物吞吐量全国第9位。

2010年前三季度,初步测算,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67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4.3%,同比增长18%。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200.7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0.76%。1月~10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19亿吨,同比增长20.1%;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17万标箱,同比增长23.2%;完成邮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全市城市地铁客运量13948.93万人次,同比增长69.9%。

(5)信息服务业。

南京是我国传统的通信枢纽中心,是全国五大区级通信枢纽之一,是互联网中国的全国八大节点之一。南京市信息服务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比较齐全的产业门类。2009年,信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5.9亿元。实现增加值180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8.29%。全市共有各类信息服务业企业6000余家,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近10万人。我市信息服务业总收入和从业人员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位居第一。

(6)旅游业。

南京,十朝都会、六朝古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备发展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南京战略性支柱产业”,促进了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21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5家,四星级饭店21家)。共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旅游A级景区47家(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8个)。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居全国旅游城市前列。在“2009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榜”中,南京市由2006年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四个直辖市除外)。在携程网公布的2008年、2009年各“黄金周”全国人气最旺城市排名,南京市始终位居前十强城市(含直辖市)。

2010年1月~9月,南京市抓住世博机遇,积极对接世博旅游市场。实现旅游总收入702.73亿元,同比增长15.2%;接待国内旅游者4743万人次,同比增长11.6%;接待入境旅游者86.9万人次,同比增长14.6%;实现旅游创汇6.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9%。自五月份世博开园以来,南京市接待世博国内旅游者710万人次、世博入境旅游者10.5万人次,世博旅游为南京市创造的直接旅游收入达130亿元。在国家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二、三季度全国主要旅游城市满意度指数排名中,南京排名第一。

(7)会展业。

南京会展经济发展迅速,连年进入全国十大会展城市排名。2009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会议(论坛)、节庆、展览10700多个,展览活动总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在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出版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中,南京会展业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列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之后,位居全国第五。南京市获得“2009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2009中国节庆产业金手指奖·十大潜力节庆城市”和“跨越发展业绩突出的会展城市”称号。

2010年1月~9月,南京市共举办大型会议会展1080个,同比增加27%。3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览会13个,大型展会面积4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国内外高端展会稳步增加,全国大型展会加快聚集南京,自助品牌展会有了跨越性的提升,专业性学术会议持续增加,有力地推动了会展经济的发展。

(8)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南京”是南京五大发展战略之一。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51.73亿,比上年增长16%。比2005年翻了一倍多,占全市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9年为3.6%。《2008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把南京市列为重点发展创意产业的16个城市中的第二集团军,在全国名列第六。省内排名第二,低于苏州。“名城会”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是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十大文交会之一。

2010年上半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91.96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市GDP的3.7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7.5%。南京获得全省“文化发展水平先进地区”荣誉称号。组织了有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现场直播了“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系列活动,进一步树立了南京佛教文化重要地位,极大提升了南京文化影响力和向心力。

(9)商贸流通业。

南京是长江中下游区域商贸中心城市。2009年,全市商贸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48.08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1.59亿元,零售规模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4位,占南京都市圈八城市零售总额的45%左右。充分发挥了商贸业推动经济发展、引导生产、扩大消费的作用。

2010年,在国家扩大消费政策拉动、旅游会展经济助推、商贸流通业主动开拓的共同作用下,南京消费品市场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1月~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3.8亿元,同比增长18.2%;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2260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

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1~10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64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其中外贸出口总值199.9亿美元,同比增长32.7%;进口164.1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外贸出口额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水平,进口额创历史新高,增长31.0%。

(10)其他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信息传输业、商务服务业等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评为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咨询、会计、法律、策划、融资、租赁等各类商务服务业辐射范围已达到周边城市。

2010年1月~9月份,南京市254家商务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57.69亿元,同比增长44.5%;上交税金3.25亿元,同比增幅32,5%;实现利润总额44.30亿元,同比增长44.1%;应付工资总额13.38亿元,同比增长28.8%;预示着全市商务服务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

国际经验表明,一座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的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按照国际经合组织(OECD)2000年报告,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态势,或者按照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态势。即,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最显著的标志是两个60%。

目前国内人均GDP在1万美元上下的中心城市总体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北京、广州、上海(三个城市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75.9%、60.9%、59.4%)已初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城市。南京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50%以上,“十二五”期间正是向两个60%快速迈进的时期。南京市应力争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成国内领先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建成在全省、长三角及更大范围内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功能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这是南京城市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南京城市优势与约束条件的必然选择,也是“十二五”期间,南京城市和经济发展新形势给现代服务业带来的重大机遇和必然趋势。今后几年,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是:

1.城市发展的总体定位——服务业中心城市

“十二五”期间,南京城市发展面临的两个重要的标志。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南京将迈进人均GDP1万美元、地区生产总值1万亿元,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和成熟城市化阶段。发展规律表明,进入这个阶段,产业结构将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经济主导型转变。二是城市人口总量将从目前的近800万,增长到“十二五”的接近1000万。千万人口城市时代到来,意味着城市在公共服务和满足各方面消费需求上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南京逐步达到服务经济的两个重要标志,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看,南京发展的“优势”和趋势是服务业。尤其是在提升目前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长期目标,而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因此,城市的总体定位决定了南京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是必然选择和趋势。

2.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工业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

工业化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三个时期,“十二五”期间南京将总体转入工业化中后期。根据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产业结构呈现“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特征。

新型工业化要体现高端工业化战略,必然要求更高层次的新型服务业为制造业转型提供支持。南京工业产业链处于“U”字型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要实现高端发展,必然要求现代服务业加速向先进制造业的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降低企业内部经营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和价值。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市场竞争力,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产业经济整合能力。随着南京市经济发展逐步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重中之重,是南京加快制造业转型,从工商业城市向服务经济为主的中心城市转型必然要求。

3.城市辐射功能的基础——功能强大的现代服务业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南京的未来发展定位于——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区域性功能是城市功能体系的支柱,是城市中心地位的基石,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城市的服务功能完善。南京要实现对南京都市圈和中西部的辐射,既要靠综合经济实力,又要靠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要有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商业服务、高效的金融、优质的中介、高水平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功能,而南京恰恰具有这些功能的突出优势。现代服务业越发达,城市就越具有区域性的服务功能。南京要以城市的辐射功能为目标,重点推动交通物流中心、旅游会展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区域商贸中心、区域科教中心等重大功能的再升级。用强大的现代服务业担当起辐射中西部门户城市的重任,担当起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的重任。

4.服务业发展的趋势——现代服务业带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工业化中后期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推动了信息技术、新经营模式在服务产业中的运用和发展。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研发设计、软件外包、现代物流、商务服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处于上升趋势;现代服务业中的教育、文化等服务业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使服务业的结构出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的规律变动。创意经济、网络经济、总部经济、空港经济、楼宇经济、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新领域、新业态不断涌现,是南京服务业加速升级的重要信号。2014年世界青年奥运会的举办,将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促进南京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是带动服务业不断提升层次、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2011年及“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

1.“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目标

按照南京市“三个发展”的要求,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发展服务业的主要思路和发展目标是:

沿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提升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水平,提升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引导和促进水平,提升服务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促进服务业在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更大作用。

按照建设长三角承东启西国家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的标准,加快各类服务功能建设。按照服务于更广大区域的要求,拓展整个产业的发展视角,以建立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物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商贸流通中心为重点,建成主体功能突出的泛长三角西部服务业中心。

以申报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动力,抓住2014年世界青奥会的机遇,以现代服务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促进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增加值比重会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51%左右。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在开拓创新,探索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途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在以服务业发展创造美好生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2.2011年服务业发展目标

加大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个发展”战略,以提升服务业速度为核心,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八大优势产业发展的推进力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 4%左右,高于GDP增速1个点以上,占GDP比重争取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争取达到20%以上。软件业务收入增长40%,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35%;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物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6%,会展业展会数量、展览面积增长30%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通过2011年的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为服务业的“十二五”发展赢得良好开局。

3.现代服务业八个优势行业发展目标

在南京新一轮转型、创新、跨越式发展中,推动现代服务业八大优势行业发展提速、总量做大、水平提升,发展目标是:

(1)软件及服务外包业。

以建设“中国软件名城”为目标,面向新兴产业领域,着力推进软件名企建设,软件服务发展,软件应用市场,加速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重点围绕软件业、研发设计、物流、金融、医疗、电力、通讯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信息外包技术特别是软件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和应用系统集成外包。加快建设公共平台,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台湾市场,进一步发展欧美和日韩市场,打造全国著名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2)金融保险业。

以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完善金融市场建设,提高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能力为重点,依托省会城市优势地位,形成金融要素集聚、金融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金融集聚区。积极吸引外资金融、保险、证券、基金等机构,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打造以南京都市圈为核心,辐射苏皖,与上海错位发展的区域金融中心。

(3)现代物流业。

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打造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建设保税物流体系,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强化物流中心枢纽功能,加快推进物流集聚区建设。以江海港、空港、公铁枢纽联动发展为方向,完善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强化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地位,形成对提高东部与中西部物资流通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区域交通物流中心。

(4)信息服务业。

以建设“中国软件名城”为重点,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数字传媒、网络视听、信息传输、新一代移动通讯、卫星传输、信息咨询、数据库信息运用等产业,大力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提升城市的信息化程度和信息服务能力,打造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信息服务中心。

(5)旅游会展业。

发挥南京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山水城林,人文古都、现代都市等多层面的品牌效应,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推进南京从“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跨越。倾力打造会展品牌,推动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更多地策划和承接全国性、国际性的大展会、大活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展会,进一步提升南京市在全国的会展影响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区域商务会展中心。

(6)文化创意产业。

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创意产业基地为目标,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国际、国内创意设计交流平台,推动文化博览、广播影视、新闻传媒、出版发行、数字动漫、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景观设计、平面设计等创新产业发展,努力建成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

(7)商务服务业。

重点培育会计、律师、咨询、评估、认证、经纪、代理、策划、广告等商务服务业,形成种类齐全、与国际接轨、能满足服务南京都市圈和泛长三角西部区域发展需求的商务服务体系。

(8)商贸流通业。

加快利用现代技术、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新兴业态,改造和提升传统商业,发展连锁经营、购物中心、网上购物等新兴业态,提升商贸便民化程度,提升商贸流通集聚区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提升商贸业产业优势,把南京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区域、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商贸流通中心。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1.坚定服务经济为产业主体的发展思路

充分认清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构建南京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内容,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三个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从南京经济发展的现状看,要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协调发展,共同形成强大产业支撑。但从南京城市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看,又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转型,逐步转为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因此,“十二五”时期,南京经济应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而现代服务业更快发展的时期。面对这个长期趋势,全市要形成像重视抓新型工业化一样抓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共识,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服务全省、影响全国、走向国际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2.强化和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的主体,是跨部门最多,涉及行业最广的产业,面临繁重的发展任务,迫切需要建立和强化现代服务业的领导机制。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辽宁(服务委)和四川(商务系统)建立了统一领导服务业发展的机构,上海等城市建立了发改委和商务委共同领导服务业的工作架构。南京市在机构改革中,强化了商务系统现代服务业工作职能,仍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工作的体制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共同推进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3.强化和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深入研究现代服务业政策的执行情况,深入了解现代服务业大项目的建设情况,深入研究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培养和引进领军型人才的情况。针对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梳理滞后或缺位的政策,结合外地的先进经验,提出更加完善的现代服务业新一轮发展政策,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4.加快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建设推进

城市功能的提升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要有一大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影响的重大项目作为支撑。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强重大项目的策划、培育和储备的推进力度。建立对现代服务业投资建设的责任考核体系,建立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动态管理库,及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重大项目的投资和建设有序推进。

5.突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涉及服务业的各个门类,可重点突出三个方面,带动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是坚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核心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南京产业基础扎实,2009年,电子、石化、钢铁、汽车四大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2%,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对生产性服务业有大量多样化、专业化的市场需求。生产性服务业的突破性发展,一方面要围绕南京工业主导产业的需求,加快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另一方面,要加快落实市政府《关于推动服务业从工业企业中分离发展的意见》,积极引导制造业把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有序分离出去,做专做强做优。

二是坚持城区和郊县同步发展。

2010年,南京六城区的服务业比重达到了85%,七郊县的服务业比重为30.33%。城区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要通过加快盘活主城区老厂房等资源和加强楼宇功能的引导开发,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主导力量。郊县要破除只有工业发展后才能发展服务业的观念,在发展制造业为主的同时,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郊县的实际出发,加强城市商业副中心建设、服务业载体建设、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把更多的生活性消费留在本地;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的特色旅游、休闲、娱乐消费需求,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是坚持优势与传统服务业共同发展。

在新一轮发展中,要大力培植占领价值链高端的领头产业。南京的软件产业、服务外包,最有可能打造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南京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产业,要以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抓手,进一步扩大软件与服务外包在全省、全国产业格局中的地位与份额。“十二五”期间,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将加快升级,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围绕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教育服务、社区服务,拓展现代生活综合服务,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在更高层次上将南京打造成都市圈乃至更广阔区域的购物中心。

上一篇:三年级小学生期末班主任评语下一篇:工程造价大专的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