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共5篇)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 篇1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突破

传统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家们由于历史的局限,将私有制看成了一切罪恶之源,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就必须要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既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主要特征,公有制的实现以及实现程度成为衡量社会主义的及其成熟度的标志。因此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取得革命胜利后,由此废除了私有制和商品经济,走上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道路。但是,经过众多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公有制与计划经济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共同富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遭受了重大挫折。

(一)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实现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没有商品、没有货币,实行计划经济。在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所作的原则性构思想中,发展生产力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初,由于囿于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设想,认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就需要利用国家权力,以社会的名义把全部生产资料变为国家所有;而国家一旦实行了社会所有,货币和商品生产就要废除,旧的分工和竞争也随之消失,为统一的计划经济和直接的产品分配所取代,社会将进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只保留按劳分配)。在1919年制定俄共(布)八大新党纲时,列宁坚持社会主义是非商品经济的社会,并且在实践上尝试在俄国建立以产品经济为内容的高度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体制——“辛迪加”。在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巩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列宁依据当时国内战争需要,没有实施关于社会主义“辛迪加”的设想,而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体制和政策。战争结束后,1921年初,俄国农民由于余粮征集制而对苏维埃政权产生不满,城市工人因生活困难而对俄共(布)产生不信任,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现实使列宁重新认真考虑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到底应建成什么样子这个重大问题。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他在晚年写的八篇文章中集中探索了在落后的俄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如关于发挥私人资本主义作用的观点,关于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允许和鼓励小农经济发展等观点。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基本上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行全社会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设想,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由于在整体上忽略俄国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斯大林模式逐步表现出既束缚生产力发展,又限制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从而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发挥的严重弊端。苏联七十几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发展重工业和备战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是,随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体制僵化越来越限制了生产率进步,大大限制了社会主义发挥的应有经济潜力。正是这种具有严重弊端的体制,才使矛盾逐步积累、激化,导致斯大林逝世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最终导致社会主义苏联的崩溃和解体。与此同时,东欧诸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是照抄照搬斯大林模式,同样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造成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失败。反思前苏联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失误,就是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并且为此消耗了过多的宝贵资源和科技力量,60年代虽然曾一度有所调整,但是,由于未能根本改变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导致执政基础的流失,共产党痛失执政地位。美国国际战略专家布热金斯基认为,前苏联的计划经济虽然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洲际导弹和核潜艇,但是,无法生产出充足的 “黄油面包”,经济的长期发展方向令人民失望,因为在经济增长中,人民几乎得不到多少好处,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了失败的结局。

(二)毛泽东三十年艰难的探索

建立一个国家,巩固执政地位关键在于通过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社会,毛泽东先后在不同的场合提出要代表人民利益,但是在如何实现人民利益的问题上,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人充满着胜利后的激情,怀着一种赶超先进国家的强烈愿望,调动和利用了新社会制度诞生使全体劳动人民地位改变的巨大政治效应和政治热情,针对中国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采取外延扩展型经济增长和高积累、低消费的投入带动型赶超并重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充分发挥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动员能力,迅速动员和集中使用了全国的资源,借助前苏联的援助,以苏联模式为样本,在旧中国及其落后的基础上,实行均衡发展战略,在生产力空间布局上以“均衡”为主,提高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由于忽视了在中国占绝大多数农民的问题,建国几年后农业出了问题,引起了执政党的重视。但是在发展农业的问题上却采取的盲目冒进的办法,生产没有搞上去,国家的稳定却出了问题。经历过社会主义革命的毛泽东再一次感到了新生政权的巩固重要。从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一方面在拨高生产关系上做文章,误以为用先进的生产关系就可以把落后的生产力带动起来。误以为公有制越大越好,越纯越好,希望通过人民公社这个“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形式,一下子过渡到共产主义,这种只是在拔高生产关系上做文章的办法,阻碍、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狠抓思想意识领域里的阶级斗争,试图通过抓阶级斗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认为,在政治思想战线上,无产阶级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的首要任务,是要继续进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阶级斗争,抓革命、促生产,彻底解决在意识形态领域谁战胜谁的问题。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严重偏离了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由于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忽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为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就能把生产力促上去。发动了一系列针对不同意见的党派和个人的政治运动,建设问题自然而然被忽视了。“文化大革命”结束时,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建国以后的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实践,毛泽东虽然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形成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但是在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上实践也证明了:区域平衡推进和收入平均分配的选择是低效率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的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地区,以此为动力逐步推进其它地区的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针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没有得到改善的局面,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理论探索。小平同志讲“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过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现在才解决。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毛泽东同志一样,邓小平也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1979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是“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有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在社会主义应该贫穷还是富裕的这个根本性问题上,他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巨大理论勇气和胆略,进行了划时代的拨乱反正。首先,他深刻批判了“四人帮”以极左面目出现的主张贫穷的假社会主义,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根本原则、最大优越性和本质。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中,邓小平既讲到了生产力问题,又讲到了生产关系问题,而最终用“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统一了起来,把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和最终目的统一了起来,并且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的构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而且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多次指出,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特别是农民多,现在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这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来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邓小平讲得最多而又简洁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有条件、发展快的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和带动发展慢的地区和个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加上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此邓小平同志制定了“三步走”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也就是共同富裕的战略,即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走向富裕。制定了“三步走”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也就是共同富裕的战略,即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走向富裕。共同富裕战略构想对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做出了明确回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科学界定。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推进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积累物质财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五年的中心任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在经历了开始阶段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实验不成功、国有经济改革停顿不前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积蓄改革的力量,缩短改革的进程,采取了增量改革的战略,既运用一些修补的办法维持国有经济运转,使改革的重点,从城市国有经济转向农村的非国有经济方面,在那里创建市场导向的企业,并依托它们实现增长。1980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乡镇企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这种改革战略在农村取得初步成功以后,又把它推广到其它部门中,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增长,使非国有企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经济发展的基础杠杆——利益杠杆启动以后,这种最基本的制度构造发挥了巨大的效应,按照商品经济本性生长出来的各种经济主体,表现了极大的活力,整个中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渐进式改革最显著、最有成效的农村经济开始活跃,乡镇企业异军崛起,长期压抑的中国生产力得到了释放,经济总量的外延扩大并迅速发展,很快填补了对资本需求较少的部分,中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了保持稳定的最根本的条件。

在利用有利国际形势,实行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连接的战略指引下,中国借鉴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有限投资能带来迅速增长的工业部门,大力引进外资,优先考虑轻工业和中型工业,以发挥其投入产出周期较短效益较高的优势,利用发达国家因经济成熟和工资提高急于将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工业转移到比较便宜地区的要求,实现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在中国广大沿海地区引发了一场来势凶猛、规模巨大的经济高速增长,大约三亿多人口的地区实现着年均10%左右的经济增长。十几年的增量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高速增长。1978-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1%。在“体制外”的改革已经成为全面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准备了必要条件的情况下,由于多数改革者对于市场取向的改革没有明晰的理性认识,仍然习惯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推进改革,未能及时实现改革战略的转变,因此,国民经济中已经搞活的“体制外” 部分和在很大程度上仍受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的“体制内”部分之间出现了剧烈的摩擦,经济体系中存在着许多漏洞,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后,中国的改革在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原来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改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但是政府和国有企业仍然是稀缺资源的主要支配者。一部分人在旧体制中有既得利益的人,以种种借口阻碍改革的进行,国有经济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初级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随后的几年一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轮廓开始显现在人们的面前。

由于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不是以革命的方式、而是以改革的方式进行的,这就是说,它不是在政权发生更迭的条件下急速地进行的,而是在原有的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步实现的。特别是在改革的初期阶段,采取的经济改革优于政治改革的策略,使经济在稳定的环境中起步,避免了大的社会震动。不但非国有部门的经济得到发展,国有经济采取的“放权让利”的政策几乎使人人得益,人民群众对于改革的认同度很强。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经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通过10年的艰苦努力,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证,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作着重点的转变使经济建设成为中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

1979—200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5%,是全世界最快的。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超过原定20年翻两番的目标。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短缺状况根本改观。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8.1%降到15.9%,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由70%降到50%以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由温饱达到小康。改革开放二十五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居于同期世界前列,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快的时期。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7.9%和47.8%。群众消费由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数量的满足发展到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从以农产品消费为特点的温饱型进入以工业品消费为特点的小康型。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2.5亿农村贫困人口中85%以上已经脱贫,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降到3%。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对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20世纪末全国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有3/4的居民初步过上小康生活。

在增量改革时期,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经济成分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使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中就业的人们收入差距扩大。在改革的后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长期滞后,引起企业效益低下,大大限制了职工工资收入的稳定和提高,老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下岗工人的生计等问题,不断降低人们对改革的认同度。同时也由于城市工商业改革滞后造成的低效率和浪费,城市企业开工不足,下岗职工增多,城市不能创造足够的新的工作岗位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中就业: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下降,负担增加;都引起了人们的显著不满。普通劳动者包括国有企业的职工,特别是一般农民从改革中得益不多,生活改善不大,甚至收入水平下降,而少数掌握支配资源权力的贪官污吏和有寻租门道的人却能够凭借权力成为暴富,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给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难题。据2002年底著名经济学家王绍光、胡鞍钢、丁祝元在《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一文中表明,全国城镇居民对生活状况不满意的约1-2亿人,占全国城镇总人口比例的22%-45%,全国城镇居民对生活状况非常不满意的在3200-3600万人,占全国城镇总人口比例的7%-8%,社会分配不公是不稳定的终极根源。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改革也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社会阶层已经由1978年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组成情况,分化为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在这些社会阶层中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过小,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过大的农业劳动阶层,影响着共同富裕的实现。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出现了空前的经济繁荣。但是,经济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公平、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25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凡是保证了社会公正的时期(如80年代初中期),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也得到了保证;凡是牺牲社会公正的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也会受到威胁,特别是90年代下半期。社会分配不公是中国社会不稳定的终极根源。因此,遏制分配不公平,纠正社会不公正现象已经不仅仅是个伦理问题,它是危及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以及国家政权稳定性的政治问题。经济发展固然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坚持“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合法性的基础。能否坚持“共同富裕”防止贫富两极分化,是中国改革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标志。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完善

在一部分地区和个人迅速富起来,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并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越来越靠近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也确实已经出现了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其主要表现是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和财富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必然的,也是允许的,但差距若过分悬殊,长期得不到改变,势必挫伤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影响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共同富裕是小平同志理想中的价值追求

邓小平一方面从社会形态运动规律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又从历史活动主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价值目的的角度,阐示了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还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虽然这里所概括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还不等同,但是,这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逾越的现实要求。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以民为本的发展思想。他心目中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早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作为解放思想,激发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一个大政策提了出来。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新办法”。这个大政策和新办法是以承认差别、克服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为着眼点,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前提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严谨而完整的体系。这个大政策和新办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战略决策。总之,共同富裕决不可能是同时富裕、齐步走。因此,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便成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不仅如此,这还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在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构想中,先富是作为后富和共富的条件提出来的,它一开始就被共富目标所规定,尽管先富是共富目标的一部分,但它毕竟不是目标本身。在先富、后富、共富链条上,部分先富是手段,共同富裕是目的,而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后富追赶和超越先富,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所以,先富只有加上后富,最终才能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具体的目标的实现邓小平认为是21世纪中叶。“因为我们这里没有剥削阶级,没有剥削制度,国民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相当大一大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这就告诉我们,我国人均四千美元所过上的生活要高于资本主义国家人均四千美元的生活水准,因此,可以说是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目标。

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自发地倾向于效率,并因此而使效率高的社会成员获得较高的收益,从而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还和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要素资源有关。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的多少是按要素贡献来分配的,是否拥有生产要素,拥有的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都决定着其收入的高低。而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要素有是不平均的,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人拥有的多有的人拥有的少,有的拥有的要素质量高,有的拥有的要素质量低,从而导致了他们之间在收入分配上差距的存在。而这种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会产生马太效应,使收入多的越来越多,收入但是少的越来越少。我国的体制转型从一开始就偏离了现代经济学正统理论开出的“药方”,在路径选择上也没有听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休克疗法”,而选择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改革之路,而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中国体制改革和转型,试图走出一条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新路,也就是既符合现代型经济、社会的基本要求,又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另一种现代化形态。这种现代化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处于同时段(同在商品——市场经济阶段)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制度创新,是依据现代经济运动中出现的可以使公有产权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客观条件,自觉进行的一种历史性的探索和创造。实现这种结合的关键是探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客观条件和实现形式。这是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提出的崭新问题,而且是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彻底解决的颇具难度的问题。探索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各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任务,这种市场型公有制,就是既坚持公有制的本质内涵和本质要求,又具有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形式的公有制。回顾我国25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市场经济主体的结构演变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全民、集体等公有制企业覆盖全社会,到90年代中后期国有、集体、外资和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的企业并存发展,出现了全社会范围内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增长速度快于国有、集体等公有制企业情况,处于主体的地位的国营经济大量壅塞于竞争领域,而国营经济自身又因为种种弊病而竞争力差,这使国民经济在整体上竞争力弱,活力不足,从总体上影响了经济效能的提高;国企的大量存在耗费了财政大量资金,从而使得其它经济成分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妨碍了大多数人的发展;大规模国有资产的流失,导致非法致富大量产生,加速了两极的恶性分化。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部分人依靠自身长期勤劳与冒着巨大风险,得益于新的市场机制成为先富起来的人,而一少部分人则利用转型期的体制弊端,敛取不义之财。由于人们获得机会率的不均等,尤其是通过权力市场化而形成的收入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贫富差距的主要根源。这种由于机会的不平等造成的贫富悬殊,必须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实现机会的平等来解决。因此,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公正这种普世性的价值观,努力保持机会的平等和起点的公正,防止权贵资本主义的产生,只有切实运用法律和政策的手段,才能防止在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公共财产向少数人流失,避免出现财产初始占有的两极分化。

(二)共同富裕是立足中国国情的选择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邓小平认为,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已被实践证明不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办法,而是走向共同贫穷的办法,是行不通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理论界在研究区域问题时,逐步转向梯度发展理论。“七五”正式提出了“梯度发展理论”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区域发展战略。“梯度发展战略”以“效率优先”为基本指导思想,打破了片面强调“均衡布局”的传统布局模式,承认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强调遵从由不均衡到均衡的客观发展规律,强调集中资金和资源实行重点发展,同时在地区间形成产业结构转换的连续关系,从而使产业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相联系,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相结合,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相适应,较好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要求。这一战略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积累能力,比分散投入平衡增长要大得多。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差距拉大,地区间矛盾日益尖锐化。效率与公平成为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中,既要注重效率优先,同时也应兼顾公平。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了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改革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制度。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的差距,又用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体现社会公平。为此,就需要一部分人通过诚实的劳动和合法的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允许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可以适当地拉开。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因为:首先,共同富裕只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而逐步实现。生产发展是扩大分配、人民富裕的前提。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收入,必须建立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我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决定了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共同富裕,而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先富起来,不仅为共同富裕创造物质基础,而且通过竞争和示范,能够大大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产品总值,提高全体人民的富裕程度。可以说,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共同富裕的先导,是共同富裕的局部实现。因此,邓小平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其次,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区域之间自然条件、文化因素、原有基础及经济增长速度存在很大差别。看不到或者不承认这些差别,就不利于消灭差别;只有承认差别,允许和鼓励有条件发展的地区率先发展,率先致富,影响、带动和支持条件差的地区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才能缩小差别,最终消灭差别。再次,我国现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经济成份由于生产关系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经营水平和机遇不同,总收入、纯收入和分配方式不同,人们的富裕程度自然不会一样。此外,就每一个劳动者来说,人们的劳动能力不同,所处地域、环境和单位不同,再加上家庭人口不同,平均收入和实际富裕程度也不会一样。总之,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和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符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和成效也充分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

(三)实践共同富裕关键在制度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它的核心就是追求社会公正,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由于中国的改革不是一个经济自发演进所必然能够导致的过程,而是一种制度的重新安排。这就意味着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而利益的调整又必然会遇到那些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的人的阻碍和反抗。在过去20年中国的收入不平等性(基尼系数)是世界上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解决社会的不平等不仅只是把蛋糕做大,更重要的是建立国家基本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中国防止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1、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既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产权公平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权不仅意味着收入,而且意味着获取收入的手段或依据。社会主义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要保证起点的公正就必须建立完善处理产权的规章制度。产权制度改革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为了奠定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然要明晰多种形式的产权,现代产权制度是社会化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化、市场化的产权制度,因此,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相当于构建了一个公平有序、创业致富的大平台,从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只有在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才能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活力的市场经济。在我国,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而要改变国有经济一股独大的格局,必须借助产权改革,通过一连串的产权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设计,让外资、民资、管理层等各类资本参与到国企管理和发展中来,将国企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构造出相互制衡的多元投资主体,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把各种所有制经济的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农村,要以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化为核心,深化农村改革。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就是要从法律上明确农民拥有土地的产权,授予农民对所承包土地的转让、抵押、入股等处置权,任何一级政府和组织不得侵犯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得干预农民依法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加快农地制度创新,确保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前提下大力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并且在市场准入、交易程序、权利义务、合同格式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实现农地使用权的长期化、资本化和市场化,充分发挥农民最后一道生存防线——土地的作用,在因地而活的基础上,实现因地而富,开辟农民致富新途径。

2、制定和完善分配制度。由于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而在分配领域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整个社会看,从企业看,由于绝大多数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同时由于存在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以及管理者的收入包含机会—风险收入等因素,因而其分配也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企业职工的个人收入构成看,除了上述因素以外,还由于财产收入、投资于股票等因素,其收入来源也趋于多元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是我国现阶段生产要素所有权在分配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重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采取措施,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分配格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在企业中适当提高管理、科技、信息等收入所占的比重,以进一步激发这些生产要素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活力;在公有制单位中进一步打破“大锅饭”,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提高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的收入水平。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必须合理调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针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的情况,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更多的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成为支撑社会稳定与繁荣的中坚力量;合理调节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进一步健全税制,强化税收征管;坚决取缔、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对某些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进行合理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扩大就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降低低收入群体在人群中的比重。此外,为了降低经济不安全感和缩小市场初次分配造成的不平等,国家必须通过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从国民收入中汲取必要的经济资源,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再分配。所有公民,不论居住地、职业、性别、教育程度、年龄,都享有平等的经济和社会权利。只有通过规范收入分配,才能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一项基本的经济社会制度,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它通过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工伤有保险,灾害有赔偿,失业有救济,残疾有安置,贫困有支援,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须以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满足遭遇各种风险和困难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在安排财政资金中的社会保障支出时,必须认真清理支出项目,严格控制支出标准和范围,统一部署和确定合理的保障水平和方式。遏制诸如一次性支付失业保险金、提前退休等不规范行为,并在适当时机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调整城镇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认真分析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及其内部的财力差异,资金分配重点向财政确有困难的地区倾斜,保证其社会保障的基本支出。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如开征利息税、消费税、遗产税等筹集社会保障资金,从而为形成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可信赖的社会保障体系打下经济基础。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础上,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基本方针,根据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个目标确定一个较低的、绝大多数单位和个人都能承受的缴费标准,尽可能把各类人员都“囊括”进来,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保险、补充保险(商业保险)、社会救助和个人责任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个人、单位、国家三方负担,职工享受的保障水平,既要能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体现社会公平,又要与个人缴费多少挂钩,以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效率;商业保险则遵循效率原则。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 篇2

1. 全面、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体系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在特定历史时期,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实而提出的指导收入分配的基本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有人担心我们的改革会导致资本主义这一问题时他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各企业的共同富裕,其主体涵盖全体社会成员。具体而言,共同富裕不仅是工人富裕、农民富裕和其他社会各阶层富裕的统一,而且也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共同富裕,更是国强和民富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有差别的富裕,不是全体社会成员同时、同步、同等富裕,是有先有后、有时间差别的共同富裕,也是有快有慢、有程度差别的共同富裕。要求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等的速度达到同等程度的富裕,不允许有先有后,有快有慢,这是对共同富裕的曲解。坚持共同富裕必须反对平均主义。

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作为人类追求富裕生活的最新阶段,它所指的不仅是全体社会成员物质生活上的富裕,更重要的表现为全体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

2. 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应放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整个实现过程中去加以认识, 是一种富裕程度的区别, 是先富与后富的区别

这种贫富差距与中国人民的致富实践活动是同向的而不是逆向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出现的社会收入和贫富差别的拉大加剧并不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降低一部分人的收入为代价的,它并不导致贫的越贫,富的越富。只不过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一部分人富裕程度更高一些,更快一些,这种差距是相对差距而不是绝对差距。要把这种差距放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整个实现过程中去加以认识。历史使我们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而改革是从打破平均主义开始的,发展的高效率来自于有限资源的不平衡配置,如果没有一部分地区的更快发展,没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从而调动地方和个人的积极性,产生有效的竞争,就不可能有全国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证明:适度、有序的贫富差距是党的富民政策和迈向共同富裕的最具实际意义的一步,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大多数人共同富裕,是一个从个别到普遍、由点到面的渐进的积累、延伸、辐射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前者,就绝不会有后者。

3. 手段及方法的超越性和实现目标的开放性

毛泽东希望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依靠人民群众的热情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他历来都非常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更期望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生产力的迅速提高,甚至认为生产关系越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也越快,“社会主义制度加上群众运动将是万能的武器。”结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全国人民共同拥有、共同富裕的生活,反而导致全国人民的共同贫穷和生产力的滞后。正如邓小平所说:“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

邓小平吸取了毛泽东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在提出共同富裕的同时,就把它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4]我们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任务。为尽快使全国人民摆脱贫困,使生产力迅速提高,邓小平反复强调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把科学技术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才能使我国经济腾飞,才能使人民生活迅速得到改善。

4.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互为目的,而且是互为手段和条件的关系。具体地说, 没有社会的共同富裕, 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过来, 没有社会的和谐, 也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首先,共同富裕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必须而且必然是建立在共同富裕基础上的。换句话说,社会和谐应该是共同富裕基础上的和谐。这里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富裕不一定能达到和谐,但贫穷肯定不能造就和谐,至多只能形成“贫穷”的和谐——一种建立于沙丘之上的不稳固的虚假和谐;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内容无疑是全面的,但最根本的是物质利益关系的和谐,没有社会的共同富裕,同样不能形成社会的和谐。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一切建立在利益分裂、两极分化基础上的社会是不可能有和谐的,不和谐恰恰是其社会的常态。因为存在利益分裂、对立和冲突的社会,缺失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的利益基础。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就深刻地揭示了和谐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不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先富带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才是根本的目标。所以邓小平这些重要的思想本身就蕴涵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其次,没有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社会的和谐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根本一致的价值观念,没有协调一致的利益关系,没有稳定协调的社会环境,任何事业都不可能取得长足的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所面临的条件,决定了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经济基础薄弱,地区条件不平衡的国家,只能走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发展道路。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导致的社会矛盾加剧;人口增长和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的加剧等,都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因此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缩小各方面的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

不难看出,所谓发展,实际上包含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发展。经济是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目的;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这是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这种互为目的和条件的关系表明,二者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两者必须相互协调,缺一不可。从这个意义上讲, 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时期, 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 不仅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已经找到了这样的发展道路,那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发展道路。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把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机地统一了起来,这一点,可以说,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怀超.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科学社会主义, 2005, 2:12-21.

[2]刘鸿翔.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的共同富裕思想[J].求索, 2005, 1:65-66.

[3]王学东.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看当前社会收入差距[J].党政干部论坛, 2005, 5:27-29.

[4]黄利秀.论江泽民共同富裕思想[J].前沿, 2005, 5:175-178.

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共同富裕 篇3

§4 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共同富裕

教学目标:

1.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按劳分配是公有制是经济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非按劳分配的具体方式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

2.能够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认识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非按劳分配的具体方式。能对非按劳分配的几种具体方式进行区分。能够运用有关的基本理论分析非按劳分配方式存在的依据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和领会按劳分配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正确认识股份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掌握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国家的分配政策,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分配制度的选择;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共富与先富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看分配问题的重要性

1、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1)、生产决定分配

(2)、分配反作用于生产

2、分配方式的确定

(1)、确定分配方式的重要性

(2)、确定分配方式的依据

(3)、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分配方式:平均分配,按需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1、我国在个人消费品领域分配方式选择的经验教训

平均分配行不通

按需分配不具备条件

2、按劳分配的含义

按劳分配是指个人消费品以劳动者个人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为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者不劳不得。按劳分配原则。

▲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只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按劳分配范围是公有制;第二,按劳分配的客体是个人消费品;第三,按劳分配的依据或标准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具体地说就是要注意讲情以下几个内容: 分配的前提:在公有制范围内;

分配的依据:社会 以劳动为尺度,包括劳动的质和量两方面 分配的内容:向劳动者分配的是个人消费品不是其他产品 分配过程的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在我国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晶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按劳不按资”)

(2)、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按劳不按需”)

(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只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为了取得物质利益,就只能以劳动为尺度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实行按劳分配的优越性:(略)。

三、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

1、在我国现阶段,除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的分配方式。这些分配方式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的价值等生产要素进行的分配;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等

2、其他分配方式的存在,是由我国当前客观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 课堂练习与思考1:

李四一家五口,李四本人承包了责任田,完成上缴农业税后,收入不错;李四的妻子开了个小店,纳税后也有不少收入;李四的儿子是售货员,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李四的女儿是工程师,她利用双休日为一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李四的母亲靠出租房屋也有一定的收入。

思考: 李家五人收入各来自何种分配方式? 难点突破

▲个体劳动者的收入属于不属于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在个体经济中,个体劳动者运用属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以自己劳动为基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他的税后收入应包括按资本要素分配收入、自己从事生产劳动和经营劳动的报酬以及风险补偿等。所以,个人劳动者的按劳成果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关系

按劳分配(略),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一个组成部分,是以劳动力作为商品而进行交换的一种分配形式。

前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对分配的客观要求,是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而后者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产生于生产要素个人所有的基础上,是市场经济在分配领域的实现。

前者的尺度是劳动,即按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而后者的尺度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按劳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关系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是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上的,是以对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来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不都是劳动所得,对生产资料占有及经营方式也是影响个体劳动者收入高低的因素。

二者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都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都是合法收入都受到

法律保护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是关于所有制方面的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性的经济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国家在消费品分配方面的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是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的分配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则是基本经济制度的体现和实现。课堂练习与思考2:

小王把2室一厅的住房出租,每年获得租金6000元。这笔收入属于: B

A.按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

B.按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

C.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

D.按劳动力要素获得的收入 课堂练习与思考3:

杭州市各大医院在病人选医生的基础上实行“手术点名费”,被点名的医生可以在患者交纳的点名费中提成45%-50%,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你认为

A A是合理的,体现了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

B.是合理的,因为它体现了兼顾公平的原则

C.是不合理的,因为它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D.是不合理的,因为它违背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课堂练习与思考4:

近年来我国经济特区许多外资企业高薪聘用科技人员,并允许他们以技术人股,根据企业经营收益分红。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 D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所得 C.个体劳动所得

D.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

四、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2、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其次,这是同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联系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是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格局的最终原因。

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实践证明,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个人收入分配关系时,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是指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要把促进效率的提高放在第一位,即必须承认差别,使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以激发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兼顾公平原则强调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通过税收、财政和社会保障等措施,防止两级分化,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在处理个人收入分配关系时,要使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两者恰当地结合起来,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达到公平,防止和克服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

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不能只强调其中否认另一方。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通过分配促进效率,就要拉开收入差距,鼓励先进。

分配要实现公平,就要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市场经济会使财富向高效率处转移,所以市场经济既有高效率的一面,又有使富者越来越富,贫者越来越贫的一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样,只要效率不要公平,也不能像原先计划经济样,只要公平不要效率。兼顾公平和效率,就是要做到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

富裕。

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目标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所在

1、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在我国,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的历史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社会,居于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按劳分配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这些客观经济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可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供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在分配中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要实现共同富裕,还必须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反对平均主义和收入过分悬殊这两种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要取缔非法收入,要整顿不合理收入,要调节过高收入,要保障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2、“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1)“先富”是实现“共富”的必然途径

(2)“同步富裕”必将导致共同贫穷

(3)平均分配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同步富裕”与平均分配都是错误的3、允许部分“先富”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1)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不可能垄断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2)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主要是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而致富

(3)国家可以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调节个人收入 课堂练习与思考5:

▲辨析题:“先富”必将“共富”

提示:“共富”需要“先富”;“先富”未必“共富”。在我国, “先富”能实现“共富”。

针对训练

1.决定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直接因素是 B A.我国现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

B.我国已确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C.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2.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逐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差距。通过相互扩大开放和密切合作,促使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可见

A A.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B.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消除地区差距是当前国家的主要任务

D.地区之间相互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下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

D

①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

②债券股票交易收入

③出租土地和房屋的收入

④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⑤债券人的利息或股息收入

A.①②③

且①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⑤ 4.“国有企业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率应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应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体现了

A

A.生产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B.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

C.不同行业的分配制度

D.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5在我国,部分农村的农民采取资金入股、劳力入股、山地入股、技术参股的方式,实行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收益分成的方法,综合开发山区资源,取得了很大效益。这种股分合作制:

B ①使生产要素得到了优化组合 ②是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致富门路的一条重要途径 ③是搞活集体经济的惟一有益形式 ④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里所说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①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奖金收入 ②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混合收入 ③企业经营者的财产收入和风险收入 ④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投资股市获得的收入

D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浙江省绍兴县成立了“农民土地信托中心”,农民个人承包的使用权,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到“中心”来签约,以“土地入股分红”的形式,经营自己的土地使用权。据此回答6~7题。6.“土地入股分红”属于 C A.按劳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土地所有权分配 D.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7.“农民土地信托中心”的成立 C A.表明我国土地的私有化进程加快

B.有利于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C.能有效地解决土地使用供求矛盾,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D.说明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适应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2003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了第三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向获得200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怡濂颁发奖励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据此回答8~9题。C 8.国家重视科技创新,从经济学上看是因为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500万元的奖金属于 C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劳动的成果分配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据此回答10—11题。10.从孔子的话正确的一面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B 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必须高度重视生活资料的分配问题 C.要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必须严格防止劳动者出现收入差距 A.违背了“社会公平”的原则 B.违背了“平等互利”的原则 C.违背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D.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D.坚持发展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11.人们现在看来,孔子的话错误主要在于

C

12、市场经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优化资源配置、乏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和魔力。但是,也手看到,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也有盲,氮。对于缩小乙区发展差距,它往往是一根失灵的杠杆。这需要政府于伸出那只看得见的乎,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如何理解“看不见的手”在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和魔力?

(2)为什么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看不见的手”是一根失灵的杠杆,而需要伸出“看得见的手”? 答案要点:(1)“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能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汰劣,从而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和魔力。

(2)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由于各地经济基础、生产条件、劳动者素质不同,所以,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获利情况不.同,这必然造成地区发展差距。因此,“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一根失灵的杠杆。只有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指导,采取有利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才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请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论述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答案要点、(1)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1分)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1分)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1分)(2)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对生产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防止两极分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增加个人收入。③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有效的收入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上具体措施学生能回答三点即可得满分,如学生能回答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必须解决农民问题,确定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可酌情加分。但本题最高得分不能超过6分)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篇4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内容和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师点拨: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最终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新授

板: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先富帮后富,共奔富裕路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公有制经济中通过按劳分配获得的工资、奖金等;个体劳动者纳税后的收入;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购买国债增值;出租房屋收取租金;外出打工;买福利彩票中奖等。

这样多样化的分配方式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结:与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

板:

1、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讨论: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决定了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多媒体显示P93“几位民营企业家的扶贫倡议”

学生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倡议的? 小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分配方面既要讲究效率,鼓励先进,又要提倡奉献精神,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只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才能更好地贯彻效率优先的原则,才能更加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也就是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平均主义,奖勤罚懒,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

板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早在改革初期,邓小平就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资源,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体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从邓小平的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即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城市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劳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富不是同步,同时同等富裕。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1979东部沿海 2000西部大开发 2003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根据自己的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在各个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当改革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党和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先富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

现实生活中,家庭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有扩大的趋势,为了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国家采取了许多有利的措施:如税收、扶贫计划、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减轻农民负担等。

多媒体显示P94“两幅照片”

这两幅照片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鼓励和尊重。

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倡导“四个尊重”,就是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动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板:

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1、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在我们社会,创业的环境、成才的环境越来越好,不少有志者凭借良好的创业条件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开辟了新的天地。

多媒体显示P95 “小严创业”

师生分析:小严凭借的有利的社会条件有: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良性机制:如专利向市场转化、低息贷款等。

小严在创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良好素质是:善于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具有非常突出的创造才能;善于利用有力的创业条件,如申请专利、创办企业等。

小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力良好的条件,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板:

2、发挥自身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原则,学习了“四个尊重”及其与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关系,我们要增强创新能力,准备将来在“四个尊重”的良好社会氛围中大胆创业,在社会主义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

4.作业

关于贫富差距和共同富裕的看法 篇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科目作业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贸10-1任课教师:张忠江姓名: 陈学号: 100540701成绩:

关于贫富差距和共同富裕辩题的看法

贫富差距: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DP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上个世纪末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也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上一篇:鸡场搬迁协议书下一篇:文艺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