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改革开放三十年(体育篇)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溧水改革开放三十年(体育篇)(推荐6篇)

溧水改革开放三十年(体育篇) 篇1

三十年来,我县的体育工作从弱到强,取得了快速地发展。

一、竞技体育

溧水县少年业余体校创办于1975年。之前,在镇江地区运动会上,我县非常落后。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县文教局与县体委联合创办了县少体校。止1978年,我县运动员不但在镇江地区运动会上能与大县抗争,而且在省级比赛中也有不俗的成绩。当年,县少体校田径班被评为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在2004年的南京市第十八届运动会上,我县参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共组队参加了乡镇部和学生部14个项目的比赛,获团体名次19个、个人名次123个,实现了我县团体总分、奖牌总数、金牌总数全面超越历史的好成绩。

田径、“三大球”、乒乓球等传统项目发展的同时,我县还新开展了多个新兴项目。晶桥小学、中学从射击项目上突破,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市级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2004年起,跆拳道项目在我县逐步开展起来,经过几年的努力,跆拳道作为一个兴趣项目开始向优势项目转变。几乎所有的城区学校都开设过该项目课程,全县现在有1个俱乐部和1个培训基地。在第18届南京市青少年运动会和2007年江苏省跆拳道俱乐部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群众体育

1、学校体育

我县坚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每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综合性运动会的基础上,举办了体育传统学校“振兴杯”田径比赛和城区小学“校长杯”足球赛,以竞赛促进训练,以竞赛促进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全县业余训练工作的普及和提高。

认真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面达到100%,达标率和优秀率常年稳定在95%和20%以上,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2004年与县教育局联合命名了省溧中初中部等九所中小学校为溧水县体 1

育特色项目布局学校,对布局学校量化考核,增加经费投入,实行制度化管理。县第一初中、第二实验小学、晶桥镇中心小学、柘塘中心小学、东屏中心小学先后被市体育局、市教育局联合命名为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5年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受到表彰。

2、职工体育

我县每年举办一届综合性运动会(职工运动会、老有所乐运动会、机关运动会依次举办)、一届迎春健身长跑运动会、一次“9.29世界步行日”纪念活动、一次全民健身月活动。近几年来共举办县级竞赛达80余次,参赛人数达2万余人次,竞赛经费投入50余万元。

扎实开展了“六送体育进社区”的活动(送设施进社区、送体育活动进社区、送体育指导员进社区、送健身方法进社区、送体质测试进社区、送管理制度进社区)。每年举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并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省、市一、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共培训人员达200余人次,目前城区十个晨(晚)练点及全县各镇都已配备了一名二级和两名以上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更方便更科学地开展体育健身运动。每年结合大型活动举办“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推广普及新的健身项目。积极开展国民体质测定工作,每年完成对各类人群体质监测1000人以上。

我县体育总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单项协会规模,目前已下辖农民、田径、老年人、篮球、乒乓球、中国象棋、围棋、足球、钓鱼、残疾人、羽毛球、网球、游泳共13个体育协会。

3、农村体育

柘塘、石湫、白马、晶桥、洪蓝、永阳、东屏7镇分别举办了一到两年一届的镇运动会,其余各镇举办了4次以上的单项比赛。

我县积极响应并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3年,柘塘镇被省体育局命名江苏省全民健身体系“八个一工程”先进单位(建立一个健身组织网络、每年举办一次全民健身周活动、建设一个全民健身工程点、建设一批晨(晚)练健身(点)、建设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立一个国民体质测试站、推广一套科学健身方法、形成一个特色体育项目),县体育局被省体育局命名为江苏省全民健身宣传周优秀组织单位。2004年,洪蓝镇被省农林厅、省体育局、省农民体育协会命名为江苏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永阳镇被市体育局命名为市级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2004年,县编委下文,将镇文化服务中心更名为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作为全市第一个更名的区县,全市在柘塘镇隆重举行了挂牌仪式现场会。2005年,永阳镇被省体育局命名为江苏省全民健身体系“八个一工程”先进单位。

4、健身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点)建设。自1997年开始,我县在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点)建设活动中,充分利用政策,从动员发动、摸底调查、协调争取、资金扶持四个方面入手,使建设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到2005年底,全县城乡共建成全民健身广场5个、健身路径39条,场地面积达13000平方米以上。

二是扎实开展“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宁委发[2006]20号)和省体育局《关于实施“江苏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苏体群[2006]17号)文件精神,在省、市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结合实际,进行周密的安排,从2006年开始,利用两年时间,共建成“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二类以上标准(含二类标准)村92个,其中一类标准7个,其中篮球场92片、乒乓球活动室92个、棋牌室38个、健身路径6条,场地面积达50000平方米以上,实现了村村建有体育健身场地的目标,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新农村体健身工程建设。另外,根据省局要求,在人口较多的农民集中居住点(较大自然村)设立健身点,安装一只小篮板,我县目前共配有276只,场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

三是大力兴建镇体育健身中心。2007至2008,按照省、市

体育主管部门要求,我县出台文件,制定了镇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在省、市、县三级支持下,于2008年年初,各镇全部按时完成了体育健身中心建设,中心的场地设施包括:3片室外球类水泥运动场(其中必须有一片篮球场)、2张室外乒乓球桌、健身路径1套、80平方米以上室内健身房1个、1个室内乒乓球室、1个棋牌室。各类场地面积达13000平方米以上。

溧水改革开放三十年(体育篇) 篇2

一、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背景

以班级授课制的建立为标志, 教师专业化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师资培训是以“学徒制”为主的, 教师的训练只是一种普通职业训练而非专业训练。18世纪中后期, 教学开始作为一门专业, 逐步从其他行业中分化出来, 师范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特征有所显现。

20世纪60年代中期, 随着世界各国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 关注的焦点由对教师数量的需求, 转向对教师质量的提升。各国政府及其相关组织纷纷出台政策, 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发表的《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 霍姆斯小组的《明天的教师》、《明日之学校》等, 都从不同角度, 强调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 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 而且是教育的专家, 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1]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 不仅是许多国家关注的中心问题, 也是世界教师职业和教师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

20世纪80年代, 教师专业化的重心从关注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权利, 转移到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 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2]

二、专业化与体育教师专业化

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 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构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工作方式。而专业则是在社会分工、职业分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的职业。它是一种人们经过长期的专门教育或训练后, 掌握了比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 形成了比较专门的技术和技能, 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专门化的职业活动, 从而获得相应的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职业。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 成为专门职业, 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3]

体育教师专业化, 既是一种状态, 又是一个过程。从静态的角度而言,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所处的状态, 是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一致或相接近的状态。从动态的角度而言, 体育教师专业化又是一个过程, 是体育教师专业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提升的动态过程, 是体育教师职业从一般职业向专门职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体育教师依托其培养与培训机构, 通过专门训练, 习得专业知识和技能, 实施专业自主, 表现专业道德, 提升专业素质。可以说, 体育教师专业化, 是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4]

体育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体育教师个体的职业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它一方面具有漫长性的特性, 即体育教师个体发展、成长过程在持续不断地进行, 是一个贯穿体育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连续过程;另一方面具有生长性的特性, 即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累积和连续的特性, 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三、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回顾

1. 从依附发展到专业突显

回顾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历史, 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依附”发展。“模仿”是“依附”的初始形态。我国最初的体育教师教育以模仿日本为主, 后转向模仿美国。可以说,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体制的形成与建立之初, 对日美等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师教育经验、理论、体制等具有鲜明的依附性。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方案、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材等都是对国外同类专业的照搬, 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等的推行也是“仿外”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依旧保持着一种依附性发展模式。体育教师教育模式, 以学习和借鉴前苏联师范院校和体育院校的教师教育模式为主, 从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到各专业课程所采用的教学大纲、教材等, 几乎都是模仿前苏联的。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 更广泛地借鉴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及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体育教师教育理论与经验, 全面探索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征渐渐显现出来。[5]

1979年“扬州会议”之后, 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如, 《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相继出台, 尤其是1999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颁布与实施、《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的出台, 确立了一体化的体育教师教育体制。一体化, “一是要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 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 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校的伙伴关系”。[6]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贯穿职前培养与职后进修的全过程, 一体化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体育教师教育体制的确立, 标志着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从“依附”发展, 走向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发展轨道。

2.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师资均处于严重短缺状态, “每年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体育师资1000多人”, [7]很难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解决体育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 成为当时的首要任务。1959年, 《关于培养中等学校体育师资工作的意见》发布后, 恢复和重建了一批师范院校的体育系、科, 调整了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 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 “加强体育新师资的培养, 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体育师资的状况仍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很不适应, 特别是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甚为薄弱全市 (指上海市) 小学还有30%左右的兼职体育教师, 体育业务水平较差”。[8]

改革开放之后, 特别是1986年《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后, 我国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转移到“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上来, 既关注体育教师的数量扩张, 又关注体育教师的质量提升, “补充的新体育教师, 必须达到合格学历要求, 即小学体育教师具有中师毕业程度;初中体育教师具有体育专业专科毕业程度;高中体育教师具有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程度”。[9]随着师范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体育系 (科) 建设的加快, 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 新生入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以及教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加强, 使体育系 (科) 培养的新教师, 不仅在数量上增长很快, 在质量上也不断提高”。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 “每年培养具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体育教师达万余名。城市基本解决了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10]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证制度》的颁布与实施, 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行, “培养与培训体育师资工作的重点, 转向提高体育专业毕业生和在职体育教师的素质”。“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深化本、专科体育专业教育和教学改革, 以提高新师资的质量。同时改进培训与进修学习的工作, 加强对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11]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 也由提高学历层次为本位, 向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师德修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和更新知识、全面提升质量的方向发展。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了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优化型”的转变, 体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鲜明特征。

3. 从政策支持到法律保障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 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 教育部于1950年1月17日, 发布了《关于改革北京师范大学的决定》,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关于教师培养的政策性文件, 它构建了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基本框架。至改革开放初期, 中央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相继出台了教师及体育教师培养与培训的相关政策, 主要有:《关于大量短期培养初等及中等教育师资的规定》、《关于高等师范学校教育、英语、体育、政治等系科的调整设置的决定》、《关于培养中等学校体育师资工作的意见》、《高教六十条》、《关于保证中小学师资质量的两项通知》、《关于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政策、规定、意见的出台, 为新中国体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提供了政策支持。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0年, 教育部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 在总结新中国成立30年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讨论了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任务、加强教育学科研究、保证师范学生质量、提高教师待遇、加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等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如, 《关于加强高等师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大力办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意见》等。1985年, 原国家教委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 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标志,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由政策支持到法律保障的阶段。此后, 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政府提高 (体育) 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声望、专业化水平的决心和信心。只有确立 (体育)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和专业地位, (体育) 教师专业化才会成为可能。

四、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未来展望

1. 体育教师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 对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

强调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 并将教师专业化作为教师教育发展的理念, 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在我国, 对体育教师是否是一种专门职业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 甚至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识还存在偏见和偏差, 对体育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尚存一些争议, 这是目前必须澄清的问题。体育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 体育教师教育要在教师专业化理念的指导下, 依据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进行整体规划、全面设计。只有将体育教师专业化作为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的理念, 正确认识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强调体育教师的不可替代性, 才能找准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 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才能符合世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体育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发展性、一体化的特征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2. 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紧密衔接, 体育教师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以完善的、规范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为前提。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主要由两大系统构成, 即, 体育教师的职前教育系统和在职培训系统。体育教师的职前教育系统, 主要由体育专业院校和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承担;在职培训系统, 主要由各级各类的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目前, 我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或重复雷同, 或相互脱节, 缺乏整合。因此, 只有坚持连续性和一体化原则, 以终身学习和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 根据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入职与职后教育, 进行全程的、系统的规划设计, 将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渠道打通、融合, 建立体育教师教育各阶段相互衔接、融合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 才能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3. 构建体育教师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 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一类职业, 能否被称之为专业, 在于该职业及其从业人员是否能够达到专业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讲, 体育教师专业化, 就是体育教师职业及体育教师达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过程和程度。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要求体育教师, 不仅应具有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团结协作、严谨治学、勇于奉献、为人师表的职业素养, 及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家长、认真教书、精心育人的职业情感, 还应掌握体育学科的知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育教学的经验性知识、人文科技知识;不仅应具备教育能力、体育教学认知能力、体育教学设计能力, 还应具备体育教学操作能力、体育教学管理能力、体育科研能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要能根据社会、经济、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充实、完善、更新自我。因此, 体育教师教育要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把教育学科课程、体育学科课程、人文教育课程、科学教育课程、体育实习实践课程有机结合, 根据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 确定课程内容、结构, 构建体育教师教育知识、能力新体系, 优化体育教师技能结构, 切实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4. 体育教师教育制度日益完善, 专业化的法律保障体系日益完备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完善和发展, 必须以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教师教育制度作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 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宏观的法律保障。我国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时间较晚, 对教师资格的认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我们应以此为契机, 促进体育教师教育与体育教师资格认定紧密衔接, 通过研究制订“体育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体育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体育教师教育水平等级评估制度”等, 逐步完善体育教师教育制度。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是提高体育教师教育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5. 体育教师的社会声望逐步提高, 体育教师职业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我国历史上教师曾处于“九儒十丐”的社会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但是, 与律师、医生等许多专业相比, 教师的社会地位依然不高, 且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同工不同酬、劳动保护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专业是以较高的经济回报和职业声望为支撑的。只有这样, 才能吸引大批优秀人才从事体育教师专业;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建立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 从而提高这一职业的权威性和社会地位。因此, 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水准, 提高体育教师的经济待遇、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 体育教师职业才能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职业选择, 才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体育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职业才能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参考文献

[1]、[2].刘微.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N].中国教育报.2002, 1:3 (4) .

[3]、[4].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8:76.

[5].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8.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3.

回望改革开放三十年 篇3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让中国巨轮从计划经济体系中破浪而出。正如杜润生所说:“坚冰已经打破,第一艘开出的帆船是农村改革。”以包产到户为先锋,到1983年年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在全国普及;几乎与农村改革同时,四大经济特区于1979年设立,城市改革的探索迈开大步;随着1984年国企改革由“放权让利”向“两权分离”的范式转换,中国的政经改革开始整体推进。而这必然引发资金、劳动力与其他各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深层变革,生产与消费市场的逐步发育,逼迫自上而下的计划之手节节退让,虽几经波折,但价格改革终于还是水到渠成,金融改革也得以市场化推进。“计划轨”向“市场轨”转型的过程中,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发展增量为存量改革提供条件,成就了中国改革的渐进之名。

1992年邓公南巡,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之船迅速超越低徊犹疑,以更大的力度向前航行。上海浦东的开发,催生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而中国的银行现代化之路,亦由此悄然提速。由于相对封闭的金融体系,让我们有幸躲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2001年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无回头路。背负着沉重不良资产的银行体系,自2003年掀起了又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革,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中国之船彻底驶向大海。

21世纪渐进改革“二次起锚”以来,社会思潮更加活跃。先是国资改革大辩论,接下来社会保障、住房、教育与医疗难题又引发了“反思改革”的浪潮。改革攻坚的呼声与改革反思的潮流同时呈现,增量改革中的难题取代存量改革困境,市场化改革方向一度遭到质疑。关键时刻,新一代领导层明确提出要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决心再次得以坚定。

在增量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改革开始呼唤治改革。正如邓公所言,“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胡锦涛“6·25讲话”也明确提出,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公权力在进行有意识地自我规范的同时,也逐渐认知到自己最天然的定位乃是公共服务。自1980年以来的三次比较大规模的财税体制改革,从一个重要角度见证了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权责和界限调整。

三十年,一代“而立人”。<物权法>与<反垄断法>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正说明中国“二次革命”的无比艰难。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以如此巨大的体量,怀如此巨大的耐心,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进行如此巨大的转型。是的,现在我们尚不能说大局已定,国人尚不能举杯相庆,但中国之船,确已过河半。

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 篇4

物流101班 廖耀南 学号10615118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这3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用说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消费的变迁,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最直接地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最细微、最形象地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可以透过不同时代人们的穿衣变化来寻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那段逝去的岁月,会惊奇的发现30年的服装变革史就是一部写在每个不同年代的中国人身上,鲜活而富有说服力的改革开放发展史。改革开放30年,一些渐渐消失的服饰词语,记录着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今天当我们重新回忆它们,除了苦涩、辛酸、亲切,还有不尽的感慨: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服装,这一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进步、创新,透过衣着的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中国。

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之“衣”

30年前,在所有人的身上,绿、蓝、黑、灰颜色的衣服一直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也许,稍微鲜艳一点的衣服就会引来“资产阶级思想”的指责;30年前,一家几口人一年四季的衣服,一个衣橱就可以轻松装下。用好听的话讲,人们的衣着穿戴以艰苦朴素为荣,其实还是供应紧张。那时买布得有布票,一个人一年就给三四米布,加上挣得也少,一个月三四十元钱的工资,想置办件新衣裳得在过年时。如今,人们大衣柜里五彩缤纷,很多女性朋友开始不得不为换季时清理衣柜而感到烦恼„„30年前,走在大街上,千篇一律。可是对于很多现代女性来说,最尴尬的事恐怕就是“撞衫”了。30年前,绿军装,小白鞋,是最时髦、最时尚的装束。谁要是穿有颜色的服装,自己都不好意思出门。在那清一色的年代,没有人讲究服饰衣着。

改革初期:走出“灰暗”的年代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老百姓服饰的春天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小青年身上。当年最抢眼的就是大街上横扫而过的大喇叭裤。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它的轰动效应不亚于现在的裸奔。所谓喇叭裤,因裤子形状似喇叭而得名。裤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的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状;裤长一般盖住鞋跟,走起路来,兼有扫地的功能。虽然喇叭裤作为一种“怪现象”出现,但是它却打破了之前中国服装的“统一制”,让人们大开眼界。随后,像什么“港裤”、“体形裤”等各种新潮的服装相继涌现,让人们紧跟潮流走。体形裤也流行了相当一段时间。当时特流行,凡是女生,无论年龄大小几乎都穿过几条。冬天天冷,为了保暖,大家还都在里面套毛裤,箍紧的双腿就像圆规,现在看起来是有些可笑。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的确很时尚。” 《霹雳舞》是20世纪80年代最震撼中国青少年的歌舞片,身着蝙蝠衫,头上裹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成为当时年轻人的追逐。于是,蝙蝠衫成了那个年代的流行装。蝙蝠衫宽宽大大的袖子,一改传统服装的样式,让人们耳目一新,当时穿上很时髦。牛仔裤在那个年代曾掀起过热浪。现在它被大众所接受。但在当时也是‘不良青年’的专利,由于它过于颓废、前卫,被大多数人所拒绝。不过经过时间的磨砺,牛仔裤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不光年轻人喜欢,上年纪的人同样可以穿牛仔裤,它成了最招人喜欢的服装。”

80年代:色彩缤纷时代的来临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人们看到大喇叭裤、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80年代。街上流行红裙子.80年代流行一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反映的是纺织厂的女劳模与漂亮裙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由当时的偶像级女星姜黎黎和赵静主演,影片的创作人员在拍摄时也许没有预料到,这部影片会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人服装革命的写照。80年代初,封闭的大门被打开,外面的世界使中国人眼花缭乱,别人的生活方式使中国女性开始以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穿戴——随着对文革极左思潮清算的深入与扩大,中国人开始认同这样一个真理:美是没有阶级性的,穿衣戴帽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必然相连。银幕上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的一个标志性道具,一个多样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到来。

比基尼的中国“处女秀”

1985年8月,全国体育界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国家体委规定,参加第四届全国健美比赛的女运动员,必须穿三点式泳装,因为这样才符合国际标准。可是,各地的选拔赛穿不穿三点式,没有规定。于是许多大城市一次一次地讨论研究,一次一次地请示报告。结果,这么大一个中国,竟没有一个城市敢领这个先。而第一个穿着三点式在选拔赛上成功地登台亮相的,竟是广东省的一个体育健美专业户——熊国晖培养的四名女运动员,因为,他不需要那么多的研究、请示、汇报。这就是在今天已经极为平常的比基尼首次在国内亮相。多少年来,封建思想的幽灵顽固地盘桓在中国人的脑海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穿衣不能露出皮肤,笑时不能露出牙齿的陈规陋习,如同一道道镣铐,紧紧地束缚在中国女性的身上。即使时间已跃进到80年代,即使改革开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即使我们已拥有了众多女政治家、女教育家、女企业家等中国女性的骄傲。西方有句俗语:“比基尼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就是自由。”对于80年代的中国,“女性的形体不能袒露于众”——这种观念如同最后一道镣铐,仍然紧紧地锁着国人的心。一个巨人苏醒的年代,凌乱和杂芜是它的必然特征。当第一个女人战战兢兢地把自己美好的肢体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时,整个民族对美好的追求开始对全世界表露。“新浪潮”大概是这个时代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世界以真实的面目呈现在中国人面前时,中国人也以极快的速度赶上了世界的潮流,而女性服装往往充当着潮流的风向标。女性自我性别意识的觉醒是一个社会的幸事,无论是哪个时代都存在这这样一条真理:女人漂亮了,世界才美好——改革开放的中国人更加相信这一点。

90年代:这个世界变化快 1998年,某时尚杂志上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大意是:假如昨天在米兰或巴黎发布的一种时装款式今天出现在北京或上海一位女性的身上,你千万不用奇怪。90年代,中国服装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世界的同步。奢侈、豪华、昂贵不再是用来批判西方生活方式的专用词,而成为人们理直气壮追求的生活目标,对名牌的崇拜成为高尚品位的表现。从地摊货到专卖店 90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变化最快的年代,一种潮流还没有形成几乎就面临着过时的尴尬,一群北京女孩托一位在广州上大学的同学捎带当时很时髦的健美裤,没想到同学暑假回北京时带的好几条健美裤大家都不愿意要,原因是健美裤已经过时了。在大城市里,这一时期女人都习惯到专卖店买衣服鞋子,而低收入的城市女性则更多地光顾各种服装摊,那里有更大量的款式与花色的服装供人选择,价格也更加便宜。而统治了中国消费市场几十年,高不成低不就的国营百货商店的服装柜台,一时间门可罗雀,除了外地旅游者,几乎无人问津。就连学生们也开始纷纷追求所谓的品牌服饰,于是“真维斯”、“班尼路”等各个品牌专卖店遍布于京城热闹的新街口、西单等繁华地区。昂贵的专卖店和便宜的地摊,成为90年代中国年轻女性们选购服装分化的两极,中间地带

几乎不存在。这一时期,中国人的日常着装意识在这个年代发生了一次彻底的革命,他们从长期以来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更注重品牌。着装的品牌档次成为人们身份和品位的主要标志。尤其是中国女性,当她们开始以更独立的身份出现在重要的社交及商务场合,“没有件名牌的行头没法见人”成为普遍女白领的共识。是“寒流”也是“韩流”

除了对品牌的追崇外,服装的大胆尺度也开始挑战中国人的眼球。内衣外穿、露脐装、哈韩服等站到了流行前沿。当露脐装、吊带装最早在中国出现时,让很多人的眼光无所适从。天寒地冻的严冬季节,你能看到穿着单薄的美女袅袅婷婷掠过你的视线,“要想俏,冻得跳”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私人汽车的普遍、办公条件的优越足以使更多的女性把夏天的轻衫薄裙一直穿到雪花纷飞。哈韩族的主要服饰特征则是穿着肥大并伴有大窟窿的及地牛仔裤和牛仔服招摇过市,很多人都以为是穷得没钱买衣服,只有少数经常阅读时尚类杂志的人才知道这是一种新潮流。其实这种服饰很不适合东方人过于矮小身材,然而这样的穿着搭配方式如寒流一般瞬间席卷中国,而这股潮流恰好叫“韩流”。

21世纪:个性才是王道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展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中国元素2001年在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章子怡在柏林电影节领奖台上惊艳亮相的一袭肚兜式晚礼服更是让中式服装跻身世界时尚前列。这种东方韵味十足的唐装,使穿惯了现代时装的人们产生了亲切感和新鲜感。于是乎,唐装也随着这股热潮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老人春节置办一身唐装尽显雍容华贵,孩子过百岁穿上唐装小袄越发喜庆可爱,时尚女性身穿经过改良的中式礼服参加小型party,所有男士都会行“注目礼”。有句话叫:“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服装作为时尚的风向标早已超越了民族的范畴,只有当传统和现代真正结合的时候,当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时候,时尚才能展现出最为夺目的光芒。我的衣服我做主

对于很多现代女性来说,最尴尬的事也许并不是穿了一件不得体的衣服,而是发现居然有人穿了一件跟自己一模一样的衣服,这叫“撞衫”,这是现代女性最不能容忍的。如果说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女性对于服装的追求要通过品牌穿出品位和档次,那么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女性对于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一部分有条件的高端女性开始向世界著名品牌商定做衣服。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是现代女性服装需求中最重要的元素。对于一个真正时尚的女性来说,如果有可能的话,她可以从北京专门飞到广州或香港,而目的仅仅好似为了买一双跟自己的服装匹配并且是全中国独一无二的袜子。当然,寻求个性化服装也是要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马小姐可以说是生活在时尚最前端的人群之

一。开着宝马车的她曾一度是世界名牌的忠实推崇者,Gucci,Prada, Chanel, Fendi等世界级品牌都是她衣柜里的“常客”。她最喜欢的电影是《穿Prada的女魔头》,最懊恼的事情是“撞衫”,最常说的口头禅是:“这可是限量版噢!”她经常会突发奇想的来一些DIY的独创,例如把一条新买牛仔裤的裤边剪掉,然后做成一对蝴蝶结缝在裤腿的两边,或者是把长袖外套的袖子剪掉改成马夹。在平时的穿着搭配上她也经常会不按常理“出牌”,西服下面配运动裤,连衣裙下面穿旅游鞋,她不无自豪的说:“我现在的穿衣风格就是“混搭”加“个性”,我要穿出我自己的独特魅力。” 在网络上,我们经常会“遭遇”80后的年轻人在自己的博客中大“晒衣服”,意思就是把自己钟爱的服装拿出来展示,供网友欣赏。其中不乏有DIY的作品,也有在不起眼的小店里淘到的精品。每个人都希望通过服装来体现自己的独特品味、灵感创意,以不媚俗、不趋同、不随波逐流来彰显自我。当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人们从简单的跟随潮流到现在的引领潮流;从盲目崇拜名牌到现在DIY个性服装的盛行,无不体现出了时代的更替和进步。21世纪是张扬个性的时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更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由时代。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通过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新时期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坚持和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和主要内容。一方面,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确保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确保了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实行改革开放,就是对原来僵化、缺乏活力的旧体制进行全面的变革,使之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更加符合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从而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

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 篇5

沐改革春风品幸福生活

无锡市东方娃实验幼儿园陈小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就是这个时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四川汶川发生了地震,近半个中国都有震感。泪水中坚强如钢。在地震灾区,8万多名群众从废墟中被抢救出来,9万多名伤员迅速得到救治,1000多万名失去家园的受灾群众在短短3个月内得到妥善安置,300多万名中小学生9月1日全部走进课堂„„“中国加油”的呐喊,从汶川到北京绵延不绝。

2008年8月8日20时,经受巨灾考验后的中国,用微笑欢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出席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运动员相聚北京,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85项奥运会纪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说:“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7日下午,中国人历史性地走出太空第一步。

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到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经受了检验和洗礼,谱写了一曲民族精神的赞歌。回望1978年,邓小平同志以农村和城市为背景,设计了一幅强国蓝图,然后站在中国经济的制高点上把手一挥,封闭已久的国门便敞开了。刚毅沉稳的姿势,恢宏的战略构想,给贫瘠的中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令华夏子孙精神大振,同时世界的目光一起聚焦,开始正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30年过去了,今日的中国与时俱进,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一摔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今日百业兴旺,万象更新,处处呈现这片古老大地的新生。

作为一个被亲切称为“80后”的我,虽然不曾感受六十年代的“大跃进”,七十年代的“文革”,但却伴随着祖**亲变革、变化的过程而成长,成为与“改革”二字有着深刻不解情缘的一代。改革的每个进程所带来的新生活和新变化,在我的记忆深处被流逝的时间划下了不可泯灭的印痕,让我在无声无息中细细地品味,慢慢地体会。

小学时,我们成为了教育改革的直接受益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于是,在学好语数英的同时,我们也接触音乐和美术,开明的父母甚至着手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由于素质教育的恩泽,我们的童年几乎无忧无虑,课业不再是唯一面对的事情。

中学时代,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扩招政策的出台,更让我们在“众人争过独木桥”的压力面前,幸运地走入了高校的大门。

大学时期,学校的培养重点已经从重视学习成绩发展向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转移,大学校园里,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之外,各类社团、讲座、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形式的教育方式的积极填补,我们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真正做到了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彻底摆脱了单调乏味追求学习成绩而奋斗不息的“填鸭式”传统学习方式。

当我们踏入社会,虽然没有了以前的“包分配”,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我们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我这样一个外专业的毕业生也能一圆小时候的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我始终以老教师为学习的榜样,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弥补专业上的不足。同时,认真对待日常教学活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们。我觉得在北塘教育良好的氛围中,年轻教师获得了更多的成长。

当社会各界对80后诸如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沉迷于网络、热衷网络游戏、“月光族”、“啃老族”等质疑时,人们担心五四精神的历史火炬能否在80后手中继续传承。然而,面对考验,青年人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青春乐章,彰显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新一代”的青春风采。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交出了“特殊团费”,我们中的另一些人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更有人成为光荣的支教成员奔赴四川一线支教。面对社会弱势群体,我们组成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家庭,积极帮扶。我们在沐浴着改革春风的同时,也在积极履行着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我们更加明白生命的全部意义不在于享有,而在于奉献。

“学校体育学”三十年历程 篇6

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 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一样, 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总体来说, 还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这是我们这一代参与其中的人, 在理性思考之后, 对“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现状做出的评价。因而, 用科学发展观, 反思昨天、今天, 展望今后的“学校体育学”课程, 对推进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学校体育学”的沿革, 大体可分为初创、探索、创立和发展四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的背景和思考 (1978年~1985年)

(一) 国门打开, 豁然开朗

“学校体育学”的初创阶段, 正处于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起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在这一转制的新时期, 学校体育工作者对“全盘苏化”提出了不少质疑, 开始以全球化、国际化的视角观察世界。

“文革”十年动乱, 正值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时期。苏美两霸的“争夺战”渗透至世界各个领域, 其中也包含竞技体育, 且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发达国家纷纷对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以促使竞技体育国际化、商业化, 但也远离了健身和娱乐的目的。尽管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仍在学校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其发展迅猛, 已从理论和实践体系中逐渐与教育分离。

上世纪60年代, 随着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逐渐感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的不良影响, 文明病的增多, 促使美国出现“有氧运动”和国“黄金计划”。全民健身的兴起,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 使大众体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二) 恢复整顿, 进入正规

“文革”十年动乱, 整个学校体育遭受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之初, 学校体育开始拨乱反正, 逐步恢复元气, 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一些新的探索, 为“学校体育学”的创建打下一定基础。当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也加快了步伐, “学校体育学”的前身《体育理论》试用教材重新编写、出版。该教材的重新出版, 是对学校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支持, 尽管其在理论体系上, 还没有完全摆脱苏联的《体育理论》的影响, 但对于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体育理论》教材的编写、出版是十分及时, 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 正本清源, 走上分化

在“以俄为师”的指引下, 上世纪50年代, 我国引进了苏联的《体育教育和竞技运动理论》 (简称《体育理论》) 课程, 作为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解放前, 我国并没有设置这门课程, 但设置了《体育原理》等相关课程。从框架体系和内容来看, 这两门课程具有明显区别。

凯里舍夫的《体育理论》来自于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都基于传授智育为核心, 如果说凯洛夫是以关注书本的知识为主, 那么凯里舍夫则是关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竞技体育体系, 技术形式上不同, 实质上是一致的。

凯氏《体育理论》中, 既包含体育教育理论, 也包含运动训练理论。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确实也没有把这两者严格区分开来, 犹如我国解放前举办的运动会, 大都是由学生运动员参加的, 分不清是体育教育还是竞技体育。但是凯氏《体育理论》至少将体育教育过程和运动训练过程明确区分开了, 这对当时的我国体育界来说, 在理论上是具有新意的。

但到上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 彻底动摇了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的传统观念。他们深深感到“全盘苏化”的路子太片面, 应该走出国门, 学习各国经验, 为我所用。凯氏的《体育理论》包含四个领域:体育概论、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和群众体育, 这四个方面基本归属社会科学理论范畴, 不能涵盖生物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理论范畴, 统称《体育理论》既名不正也言不顺。一门学科的名称, 最主要是其定位要准, 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因此, 要正本清源, 正研究对象之本, 清学科名称之源。我们在吸取世界各国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 实现学科分化, 把体育理论一门学科, 分为四门课程, 即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和群众体育学。《体育理论》正本清源, 实现分化, 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反响很大, 对体育教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 它催生了一门新的课程——“学校体育学”。

(四) 扬州会议, 体质论定位

1979年5月, 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在江苏省扬州市联合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 (简称扬州会议) 。会议各项主题均对我国学校体育进行了拨乱反正, 对恢复我国学校体育的正常秩序起了重大的作用。会议拟定了两个《暂行规定》, 明确确定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这一定位受到我国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关注, 其也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扬州会议前后, 我国体育理论界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曾有过广泛而热烈的学术争论。以徐英超、林笑峰为代表的体育专家提出“体育与竞技运动的严格区别”:体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的体质教育, 而竞技运动是以在竞赛中争夺奖牌为目标的精英体育。同时还提出, 技能形成和体质增强是不同的过程, 反对把体质增强作为体育技能学习的副产品的提法;并对传习式的学习提出批判。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任务的定位, 实质上是对传统《体育理论》的批判, 并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 这条思路已影响并仍在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从这层意义上说, 扬州会议在我国学校体育史上具有里程牌式的意义。

扬州会议后, 很多学校在体育课中采用“循环练习法”、身体素质“课课练”等, 重视对课上运动负荷和课的教学密度的测定, 并将其作为评定体育课质量的量化指标。这些做法无疑是对的。但是当我们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 却忽略了其他教学和教育因素, 甚至把体育课上成“达标课”, 轻视了对技术的掌握、技能的提高。这些都不利于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探索阶段的背景和思考 (1985年~1992年)

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简称《决定》) , 标志我国教育领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也积极影响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改革进程。

(一) 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

《决定》中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 必须牢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把教育与素质并列相提。1987年, 时任国家教委主管基础教育的副主任柳斌, 明确提出:“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 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 是社会主义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 引起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这不仅是在“应试教育”中长期得不到重视的体育, 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体育本身也找到了实施素质教育最薄弱环节的突破口、切入点。为此, 增强学生体质不再是学校体育唯一的主要任务。学校体育的目标, 除了增强体质, 还应包含知识、技能、体适能和情意、价值观等多维内涵。这为“学校体育学”进一步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层面上的支撑。

(二) 体育教学与体育课程

在“文革”前, 传统的《体育理论》只有体育教学理论专章, 缺乏相应的体育课程理论。如果说还有一点的话, 也只是在体育教学中, 有论述体育课程应用理论的章节。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 课程理论与实践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教学与课程是密不可分, 而又相互区别的两大范畴。两方面都关注为什么教和教什么, 怎么教和怎么评定。课程的重点是教什么, 而教学的重点是怎么教。教学是指教与学双向活动的教学过程, 而课程则是指对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确定。在我国课程是由教育部及编制课程内容的相应专家确定的;教学则是由教师承担。所以, 此前历来认为教育改革就是教师在教材教法上的改革。体育教学改革就是要求体育教师认真执行大纲、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而对于体育课程改革是行政部门的事, 与体育教师无关。

体育大纲和教材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编, 体育教学由体育教师执行, 这种现象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具有普遍性, 因而全国“一纲一书”的情况就自然形成。从全国来看, 教师跟着大纲走、学生跟着书本走。地方和学校体育缺少特色、学生个性无法张扬, 体育课堂难以形成生动、活拨、主动的气氛。

可见, 由体育教学改革转向体育课程改革, 这种双轨并列改革的趋势已成为“学校体育学”建设中必须探索的一个核心课题, 已引起学校体育界的关注。

(三) 体育课程改革的启动

《决定》的贯彻, 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 一场新的教育改革随之启动。这次改革突出的一点是改革了过去只改教学、不改课程的惯例, 而是从课程、教材两方面入手, 实施课程改革。为此, 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并于1988年召开“全国教材改革规划会议”。对学科建设来说, 这次会议具有指导性意义。会议首先提出了“一纲多本”, 即一个大纲, 在宏观上有统一要求;多种教材, 鼓励各地院校、科研单位编写符合各地实际和特点的教材。其次, 会议提出全国至少要编制三种类型的教材:普通水平的教材、发达地区和条件教好地区的教材、贫困地区但基本符合大纲要求的教材。

“全国教材改革会议”后,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成立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 其中包括体育学科教材改革小组, 体育学科的课程与教材改革得以全面启动。这次改革, 改变了全国“一纲一本”的局面。体育课程内容注重灵活性, 充分调动各地、各校灵活机动的特点, 在全国影响很大, 为新世纪全国全面改革体育课程打下了基础。

必须提出的是, 在这一阶段, 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体育课程改革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建立以全面提高素质为核心, 关注发展学生个性的课程与教材体系, 是从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发展三个基点上协同考虑的, 并在三个基点间取得平衡, 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这一阶段, 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解放思想, 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探索各种新思路、新模式, 如快乐体育、体质教育、生活教育、娱乐体育等各种教法纷纷出现, 形成“齐放共鸣”的学校体育改革的大好氛围, 极大地拓宽了“学校体育学”的思考领域, 为正式构建这一学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创立阶段的背景与思考 (1992年~2000年)

1992年由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中, 包括了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 由曲宗湖主编的《学校体育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 ;随后, 1994年, 相继由金钦昌、李祥等主编出版了多个版本的《学校体育学》。它们均是经国家教委规定, 高师体育专业的必修课教材或主干课教材。同期一批学校体育学专著的出版, 也极大地丰富了“学校体育学”的内容, 完善了“学校体育学”的学科体系。教材和专著的出版标志着“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课程被正式确立, 使用30多年的《体育理论》教材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一) “学校体育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 “学校体育学”的内容和框架体系主要包含四大块:学校体育概述、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余体育 (包含运动训练) 和学校体育管理。在当时的背景下, 关于课程论的理念和观点尚未引进到“学校体育学”的理论体系中。值得注意的是, 在当时有关体育课程论和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相关课程结构、大课程理论体系和知识、运动训练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等, 却在编写《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同时, 在有关专著和论文中得到广泛介绍。

众所周知, 作为教科书的教材与学术专著, 其理论体系的成熟度及内容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新理论和新知识, 或从国内外教育理论引进到“学校体育学”的新理念和新知识, 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检验, 更不用说编进教科书的理论和观点, 更是有待实践验证, 且不断完善。“拿来主义”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是不可取的, 态度是不严肃的。

(二) 课程的引进和体育课程改革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 引进出版了多个版本的国内外课程理论。如1984年出版的现代课程权威泰勒编写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89年陈侠编写的《课程论》;1992年之后, 又相继出版了吕达编写的《中国近代课程史论》和张华著编写的《课程设计基础》等, 这些译文和专著都带给学校体育工作者极大的启发。1988年出版的由王伯英和曲宗湖编著的《体育教学论》中虽然含有体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但它只是体育学科的教学论, 体育学科的课程论还应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

我国普通高校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探索是这一阶段的特色之一。它受益于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提出在高校开设普通体育课、选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专项提高课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基础上, 又有所发展。《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不强求统一, 而是一个不同学校开设其体育课的指导性文件,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因而, 实施新的《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时, 出现了各有特色的大学体育课程, 如, 深圳大学的俱乐部课程模式、北京大学的自主开放模式、福建师大的主副项模式、天津大学的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等。

这一阶段, 体育课程改革虽只在部分地区中小学和部分高校进行, 但影响波及全国。可以说, 这些体育课程改革对进入21世纪后, 全国大面积实行体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很好的预演。

(三) 体教结合, 优势互补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运动训练在“体教分治”的大环境下, 主要是由体委独家支撑——采用专业体工队的体制。“体教分治”使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各自独立形成体系, 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病。

1986年, 国家体委、国家教委共同召开“课余训练工作会议”, 提倡教育部门自办中小学业余体校、大学高水平运动队, 及体育中学、传统项目中小学, 实现了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齐抓共管的局面, 形成“体教结合, 优势互补”的特色。由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按照教育规律和竞技规律, 共同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后备力量;且将文化课学习及课余训练都纳入教育体系, 其目的是为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养, 解决运动员的生源和出路等一系列问题。

“体教结合, 优势互补”培养竞技人才的课余训练发展趋势, 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对建构“学校体育学”提出了新要求。

(四) 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树立大体育课程观

体育课程的改革, 单靠每周2课时的正规课程难以奏效。1992年, 国家教委提出两类体育课程, 即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思路。这一动态与国外广义和狭义课程理念相一致。狭义课程是指每周2课时的正规体育课, 广义课程包含校内活动课程, 如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社会实践课及校外体育活动课。建构大体育课程观, 就是在加强正规体育课程的同时, 也要注重非正规体育课程, 即活动课, 才能落实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的要求。

1995年, 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主要是以增强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还专门对学校提出《一二一工程》, 即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两次远足野营活动, 学生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

上述两类体育课程和《一二一工程》, 都是落实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的重要举措。但必须指出, 由于受“升学教育”传统观念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和空间基本得不到保证, 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日趋下降。

(五) 创建时的反思

纵观全球, 经济发达国家启动课程改革的时间都早于中国。上世纪, 全方位的体育课程改革还没有在中国出现, 但改革的思想十分活跃。

1992年~2000年, 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经验、介绍世界各国发展动态, 成为我国学校体育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要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关学校体育改革的各种专著也大量出版, 这些专著介绍了国内外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情况, 拓展了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视野、启迪了他们的思维, 也为创建“学校体育学”打下了理论基础。

在此期间, 大量“教学论”、“课程论”的译著, 加之国内学者所著的“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理论”的出版, 都对“学校体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人们不仅了解了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广义课程和狭义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区别, 而且对新世纪课程的理念、目标、教与学的方法及评价也有了新的认识。但是, 总体来说, 对体育课程理论的介绍仍然较少, 难以为体育课程改革打开思路。

1992年~2000年, 是“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8年。我们创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等课程。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 这一阶段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积累的新理念、新经验较多, 尤其从宏观上对课程论方面的理论介绍比较全面。而对于如何结合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实践方面取得的经验、理论较少, 因而很难在教科书、教材中得以完全呈现。

2. 这一阶段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 基本局限在对方法和多元教学模式的实验和探索, 未能触及和出现全国范围的全方位改革, 在国际教育和课程改革背景下, 我们还处于滞后态势。

总之, 这一阶段, 是我国进行新一轮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改革的前奏, 它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四、发展阶段的背景与思考 (2001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 我国学校体育面临两件大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二是北京奥运会对学校体育的巨大影响。

这一阶段出台了3个重要文件:2001年小学“体育”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2002年《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出台;2003年,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试行) 》的发布, 标志着全方位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将于新世纪初期在我国全面启动。这次改革的力度之大、影响之深, 远远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时期进行的课程改革。由于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的核心, 因而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改革是影响“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2004年、2005年, 由周登嵩、潘绍伟主编的《学校体育学》相继出版, 这两个版本的教材适应我国课程改革的需求, 并力求客观反映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 在内容上有较大变化。“学校体育学”的课程建设进入了发展阶段。

(一)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并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简称《决定》) 。依据《决定》的精神, 2001年, 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随后教育部又下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指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课程体系。”在这种背景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起有计划, 按步骤地全面展开。

《决定》明确学校体育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将课程改革导向学生的主体发展, 并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可见“健康第一”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 也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的理念,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被提出来了。但强调三维健康观, 并把中学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在我国尚属首次。“健康第一”已列入体育《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新的体育课程目标强调两条主线, 一条是运动主线:积极参与运动, 掌握运动技能;另一条是发展主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中, 较为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同时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社会交往能力和角色转化等方面的教育。所以说,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不仅全面, 且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体育《课程标准》指导思想的确定、学校体育确立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的思想, 将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内容。

(二) 体育课程分级管理与体育教师地位的变化

2001年国务院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简称《纲要》) , 其中对教材建设和课程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全国提出“一纲多本”的普遍要求, 并指出“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的政策”。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全国一本书、一刀切”的局面。

《纲要》还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根据体育课程分级管理的要求, 地方和学校可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 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造和组合, 进行教材化处理;也可针对本地区、学校的实际, 设计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一纲多本”和“分级管理”实施后, “学校体育学”的内容也要随之有所发展。很多新理念、新方法需要我们去解读和探索, 如“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教材化进程”、“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教研”等;在新方法方面, 尤其在“学”的方法, 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 都是从其他学科宏观课程论的视野中提出或引入的, 结合体育课程的实践能否运用, 运用中有何特点, 如何论述?新版的《学校体育学》虽做了解读介绍, 但仍较牵强, 尚须深入。必须提出的是, 在体育《课程标准》实验初期, 曾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 如“构建主义”的课程理论、“发现教学”和“程序教学”等方法论, 基本都强调学生主体发展的课程思想, 及以开发智力活动为主要特点。而对于是否适用于身体活动, 及是否以掌握动作技能为主要特点的课程理论, 需要经过多次实践的科研验证才能确认。因此, “学校体育学”在发展中要以严密的科学态度, 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在实施体育课程过程中, 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并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 这也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过程中逐渐达成共识。但应该认识到, “一纲多本”分级管理, 要求体育教师不再是大纲的机械执行者, 而是体育课程的设计参与者;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单纯传授者, 更是学生体适能的开发者。所以体育《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 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及教师地位的根本变化。

(三) 北京奥运会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2005年, 中国奥委会和教育部开始实施《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面向全国近4亿青少年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运知识、弘扬奥运精神。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推进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极大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作为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学校体育也同时受到世人的关注。

但是, 对学校体育界的有识之士和业内人士而言, 在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欣喜的同时, 更多的是反思和忧虑。

从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的夺牌情况来看, 中国已达到打破美俄长期争冠的传统格局, 占据金牌榜第一。但夺金的项目, 并不是标志国家竞技实力的田径、游泳两大项目 (在51块金牌中只取得1块游泳金牌) ;奖牌总数少于美国;奖牌的分布排列呈倒金字塔形;得奖巨星缺失等, 特别是我国步入体育大国、竞技强国, 关键是依靠举国体制的保障体系。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 只有约3%来自学生群体。而其他体育强国的学生运动员人数占据其运动员总数的30%~40%。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深化改革, 一旦竞技管理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 能否继续北京奥运的辉煌, 难以预估。

学校体育界最为忧虑的是, 在北京奥运会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 我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现状, 即一方面竞技体育达到顶峰, 而一方面体育教育整体却陷入低谷。能否充分发挥举国体制造就北京奥运会辉煌成绩的优势, 将其倾斜至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事业上, 以扭转这一极度落差的状况, 彻底改变这一态势呢?

(四) 后奥运时代, 全面落实纲领性的“中央7号文件”

在筹办北京奥运会期间, 我国已开启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工程。国家领导人得知我国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后, 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 并于2007年5月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发[2007]7号) , 这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指导性文件。随后, 教育主管部门又在全国开展了“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简称阳光体育) , 掀起了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序幕。

“中央7号文件”从指导思想到20条纲目内容, 是将奥林匹克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性文件, 如能全面落实到位, 学生终身受益, 但需要用对待北京奥运会的热情和毅力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实施, 使“阳光体育”的开展形成长效机制。

实施“阳光体育”, 建议解决以下问题:

1.“阳光体育”应普照全国城乡各级学校, 首先解决贫困地区学校学生享有体育的权利, 城乡学校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重点是西部农村学校, 难点是老、少、边、穷、山区学校。

2.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 应拟定两套分别针对城乡, 实施“阳光体育”的方案, 区别对待、因地制宜, 切忌一刀切。城镇学校体育要讲质量、讲效果。

3. 普通高校应试办健身俱乐部和竞技俱乐部, 鼓励大学生依据自身需要, 参与这两类俱乐部的教学与训练。坚持“三自主”, 深化体育课程改革。

4. 教育主管部门应保证学校的体育经费占学校教育经费的1%~2%, 专款专用。

5. 评定学校体育的质量, 其评价标准就是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指标的提升。评价管理应重神轻形, 不能搞形式主义。

在“学校体育学”的发展阶段, 必须全面贯彻“中央7号文件”、落实“阳光体育”, 把握好后奥运时代学校体育的走向, 做好理性思考, 即做好将“金牌第一”转向“生命至上, 健康第一”的理论准备。

五、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几点思考

(一) “和而不同”的哲学思考

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和途径是有区别的, 我国以减少政府部门对体育课程的约束力, 扩大学校和教师在实施体育课中的灵活性作为改革的方向。而国外却不尽如此, 如英国在1988年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 却加大了对体育课程的规范要求;美国在1995年颁布《走向未来——国家体育课程标准, 内容和评价指南》, 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体育课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可见, 中、日与英、美相比, 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同, 途径不一。中、日逐步减少约束力, 扩大灵活性;而英、美则逐步加强宏观调控, 限制灵活性。虽说表面看来并不一致, 但究其实质, 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即:力求宏观调控与微观实践相结合, 力求约束力与灵活性相结合。

“和而不同”的哲学思考, 要求“学校体育学”既要明确走向全球、共同发展的方向, 又要尊重各国家、民族相对独立的结构体系, 以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背景, 在强调宏观调控的前提下, 承认发展的不平衡、承认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和课程模式的多元化。

(二) 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

在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的过程中, 必须辩证统一地处理多方面的关系, 如增强体质与掌握技能、运动主线和发展主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等。

体育课的主要特征是学生从事身体练习, 既要掌握一定的动作技能, 又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因此技能学习和发展体适能是身体练习过程的两个方面, 是辩证统一的, 而不是对立的。只是不同结合阶段有所侧重而已。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颁布后, 提出五大课程目标, 分为运动主线和发展主线。其中, 运动主线是载体, 离开技能学习, 一味强调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就称不上是体育课;而离开了发展主线, 一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 体育课也就失去了方向。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这是对的。但是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教法理念时, 却出现照搬文化课中的学习方法、套用文化课中的学习模式;评优课中追求形式主义、忽略技能的传授;部分教师重视心理和社会适应, 忽略了技能掌握和体适能的发展等情况。实际上,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实践过程中, 两大主线是相辅相成的, 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在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中, 还有很多对立统一。如, 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体育课程的约束力和灵活性的关系;对体育成绩的评定中, 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 定性与定量的关系;课余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等。“学校体育学”的课程建设中, 应以辩证统一的态度, 处理这一系列的问题, 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层面, 对其做出科学的解读。

(三) 继承与发展的唯物史观

体育学从初创至发展, 经历了四个阶段, 逐步完善。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余体育的改革不断成熟、完善, 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继承与发展。21世纪进行一次全国大、中、小学普通体育课全方位的改革, 迎来了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

继承与发展的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是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上, “学校体育学”中各章节的内容都要根据教育和体育发展的新动态进行实事求是的梳理, 拿体育课程为例, 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文化课的最显著特点是, 体育课是一门实践类课程, 它的两大特点是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这一观点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都是正确的, 是不能否认的, 这就必须要继承。但又不能单纯地理解体育实践课的唯一特点是从事身体练习, 还必须考虑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观, 这一观点已在学校体育界业内人士中达成共识, 这一本质特点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可见“学校体育学”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发展。

总之, 对待一门课程的构建, 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持有这种唯物史观, 即“对的就要继承, 不完善的要充实补充, 错的要纠正”。当然, 也有这样的情况,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对的, 但由于时代的发展, 出现了新情况、新事物, 因此应当出现新的论述。所以继承与发展也是有针对性的, 讲历史条件的, 一切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决不能主观地臆断和推论。实践检验、辩证统一的思维、继承与发展的唯物史观是构建“学校体育学”的哲学基础。

(四) 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及其完善与发展

“学校体育学”是体育学的一门分支课程, 以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为主要教学对象, 根据学校体育教师的实际需要, 该课程分为四部分, 即:学校体育基本原理, 体育课程与教学, 课余体育 (含课余健身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校外体育活动) , 学校体育管理等。从这一体系可以看出, 虽然“学校体育学”中包含一些基础理论, 但更多的是实用理论, 这一框架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如果与日本比较, 他们在本科阶段开设《体育学科教育》, 其中包括体育课及教学论的相关知识, 但基本没有课余运动训练的理论。我国的“学校体育学”对课程与教学论介绍得较不充分, 这部分与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十分密切, 应予以完善、加强。而作为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课程——《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也应尽快建立起来, 应以体育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为主要教学对象, 对这门课程深化研究。近年来, 不少体育院校设立了体育教育理论的博士和硕士点, 如设立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和硕士点, 可考虑加设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

上一篇:对有效沟通方式的分析下一篇:教师作风整顿第一阶段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