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方法探究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教育方法探究(推荐8篇)

幼儿教育方法探究 篇1

一、幼儿自主探究式科学教学的知识观基础

自主探究教学的知识观基础是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哲学。作为一种有关知识的哲学,建构主义对当代教育的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tnhat tista vico)。维柯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不过,对于教育者来说,我们对建构主义的了解大多是从皮亚杰理论开始的。建构主义是皮亚杰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识是通过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建构起来的。不仅儿童,我们每个人都足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经验为基础,来建构对现实的认识。儿童的认识不同于成人,是因为儿童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和成人相比尚不完善。我们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理解不同,就导致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的确,皮亚杰的观点对当代建构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门口大的贡献。不过,他的建构思想主要在于解释客观的知结结构如何通过个体与它的交互作用而内化为个体的认知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学者维果茨基的观点越来越多地被西方学术界注意并认同,建构主义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

维果茨基是和皮亚杰同时代的学者,但是一直不受四方学者的重视。他的理论早在20世纪初20年代就已经形成,是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重要代表。在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上,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特别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另—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另外,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对正确理解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有极重要的意义。所有这些都对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有很大的影响。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建构主义的思想提供了充分的事实证据,彻底地否定了传统的机械认识论。传统的认识论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和简单的摹写,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这些映象。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侮照相机一样,把外部世界的图景拍摄并储存到头脑中,这就形成了知识。事实上,人类的认知并不是这样进行的。主体在进行认知时,会积极地产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即在排除其他模式的同时,强化其中的一些模式。建构主义的观点则强调,建构首先服务于主体自身的目的:主体希望能控制他所感觉到的东西,以便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排除一切与之相背离和产生干扰的东西,控制自身需要的并可以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主体按照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建构知识。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个人的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不同。所以建构主义更关注如何以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杜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以其全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成为当今幼儿科学教育中“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理沦基础。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及其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确定的、普遍的和客观的。学习就是获取这些客观知识的过程,这种知识观反映了传统社会巾知识的存在状况。在传统社会中,知识的存在以其低传播性和高权威性为特征。因此。知识拥有绝对的权力,拥有知识的人便拥有了“话语的霸权”。而在当代信息社会中,知识的存在状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高传播性和低权威性为特征。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一方而便于信息的传播,另方面也降低了这些信息的权威性。知识和信息开始分离。我们也许每天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却未必能成为自己的知识:它们或者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或者不能真正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丰富而知识贫乏的人比比皆是。

建构主义知识观可以说是当代信息社会知识存在状况的反映。作为对传统知识观的反动,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至少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变革。1.从确定的知识观到批判性的知识观。

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知识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因此,知识不是用来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的,而是用来接受批判的。没有批判,便没有知识的增长。2.从普遍的知识观到情境性的知识观。

知识也不是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整个世界的法则,也没有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叮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这就是所谓的情境性。

3.从客观的知识观到主观性的知识观。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丁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星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个人经验、不同的认识立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完全可能是多样化的。(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不仅颠覆了我们对知识的传统看法,同时也预示着对如何获得知识这一过程的新认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巾,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正如建构主义者古宁汉所说:“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2.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自己建构意义的过程。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问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同时,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人也发生调整和改变。

3.学习是学习者新旧认知结构、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用皮亚杰的术语说,学习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即:学习者将外部信息纳入自己已有的或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同时,学习者自己的认知结构也因新经验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也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4.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而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每个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具有差异性的经验。从个体来说,这些经验是新的知识经验的生长点;从团体来说,不同学习者对问题理解的差异性,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中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它能引导学习者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建构主义关于知识和学习的观点,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刊实践,特别是对幼儿科学教育方法的改革大有启发。它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问题: 幼儿科学教育怎样让幼儿真正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并通过科学探索的过程获取知识?怎样让幼儿进行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怎样让幼儿获取真正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 同时,教师在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义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幼儿学科学? 下面,我们就在分析幼儿科学教育中幼儿科学探究学习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幼儿自主探究科学教学的策略。

二、幼儿科学探究学习过程的分析

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但从本质上说,它是幼儿自己的科学探究过程。因为,尽管我们说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的活动,但它又具体地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幼儿的学习过程。而且只有通过幼儿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活动的目的。幼儿既是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教育中,如果没有幼儿的探究过程,就不存在科学教育的过程。

而从学习主体的角度看,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师教、幼儿学”的过程,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一)幼儿科学探究学习过程的分析

下面是某中班幼儿学习“沉浮”的科学活动实例: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木块、石子、玻璃瓶等等,供幼儿探究沉浮的现象。在活动中,幼儿用这些材料分别做实验,探究它们在水里的情况,结果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有的幼儿发现木块是漂在水上的,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把它按下去,但只要手一松,木块就会漂上来。还有的幼儿发现玻璃瓶放进水里后,先是漂着的,过一会儿灌进了水,就慢慢地沉下去了;如果把玻璃瓶的盖于盖好,它就不会沉下去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发现,对活动的兴趣也很浓。教师还组织他们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并且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了今天的收获:“我们今天玩得真开心,而且发现了很多秘密。这些东西有的是浮在水上的,有的是沉到水里的。以后我们还可以把别的东西放到水里,看看它们会怎样。”

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科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整个科学教育过程的展开,就表现为幼儿在教师提供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自主的探究活动。幼儿把不同的材料放进水中,发现厂不同的结果—这一发现更加激起幼儿的好奇,于是又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做实验,以获取更多的发现。这就是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幼儿获取了丰富的科学经验。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和尝试,知道哪些物体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这些经验比教师告诉他们的知识更加直接、生动、丰富,也更加有意义。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幼儿也学习了科学的方法。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运用科学方法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使在很简单的探究活动中,都会有科学方法的存在。比如在上例中,幼儿通过观察收集客观的信息──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幼儿会作出推测──哪些可能是沉的,哪些可能是浮的:随后幼儿还会通过自己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如果实验的结果和他们的推测不一样,更会引起他们的思考,等等。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幼儿的好奇心得到厂充分的满足。幼儿对于世界的好奇是天生的,这种好奇是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在动机。同时,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又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这种满足不同于从教师那里得到问题的答案而带来的满足。因为后者是短暂的,它实际上不是引发而是中止丁幼儿的探究。而在幼儿自己的探究过程中,他们的满足是持续性的。即使幼儿不能马上得到答案,但探究的过程本身也能够给幼儿以充分的满足。

总之,科学探究是幼儿学科学的核心。明确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就是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明确幼儿在科学教育中的工体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不同于幼儿自发的科学探究,它是在教师的不同程度,不同方式指导下的科学探究过程。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很多自发的科学探究活动。这些都是幼儿和对象世界的直接的相互作田。幼儿会把木块放到水里玩,或者用纸折成纸船在水上“航行”。在这些没有明确目的的、宽松的过程中,幼儿尽享科学探究的乐趣。而且,在这些自发的科学探究讨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目的,幼儿也无需追求什么结果,常常只是为过程而过程,为探究丽探究,幼儿也完全沉浸于。满足于探究的过程中。比如幼儿在玩水时,可能并不是明确地在做什么“沉浮”实验,而是拿着一块木头玩上半天却乐此不疲。

有的学者提出,幼儿自发的科学探究活动有点类似于人类早期的科学探究过程:当时的人们对科学所知甚少,人们的科学探究活动也是很盲目的。每一个科学发现都经历了很多曲折的探究,甚至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在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充当了幼儿和对象世界之间的中介。教师参与到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其目的正是要克服幼儿在自发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使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成为具有明确目的的、能够达到一定结果的学习过程。换句话说,教师可以使幼儿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避免走弯略,使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所需要掌握的科学文化,教师的参与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和文化性。

明确教师的指导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并不是否认幼儿自身的探究过程的重要性,而是更加明确了科学教育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的指导并不取代幼儿自身的探究过程,它使幼儿以—种特殊的形式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的探究过程,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上的科学探究过程,而是“浓缩”地再现了人类科学探究的过程。正如科学教育的前辈刘默耕先生所说,教师指导的作用在于“带领幼儿跨越人类历史的长河”。它能使幼儿得以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掌握人类经过几千年所积累的科学文化。

教师对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可以降低幼儿探究的难度,排除可能出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指引和帮助,而保证其获得成功的结果。幼儿在日常生活的自发探究活动中也许不能发现的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完全可能发现;或者尽管发现却不会去深入探究的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完全可能深入地探究下去。比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玩水时,可能就不会去注意有沉浮的现象,或者尽管也有接触沉浮的现象,但没有去深入地探究。而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情景中,幼儿就能明确地、有意识地把这些现象连同在生活中获取的经验集中起来,去探究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和浮。再加之教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幼儿还会进行更多的探究,获得更多的发现,比如玻璃瓶会沉到水里,怎样让它不沉下去?木块不会沉下去,有什么办法让它沉下去呢?等等。

当然,我们并不排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有很多是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这些探究活动,都因为有救师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参与和指导,而赋予教育的含义。比如,有的探究活动是因教师提供的物质材料而诱发、产生;有的探究活动虽因偶然的事件而发生,但教师在注意到这些自发的活动以后,随即对其加以积极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

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在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外不是可有可无的。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和幼儿之间应该是—种合作的和互动的关系。

(二)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幼儿和教师

在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如何协调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呢,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幼儿的科学探究学习应该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是幼儿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幼儿是学习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

因此,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是一种建立在全新的师生关系基础亡的教学观。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及其作用的改变上,其中,幼儿作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应该: ──能够面对复杂的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

──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

──通过自主的探索和发现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主动地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井努力加以验证。

──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善于和同伴进行协商、合作,考虑别人的观点和意见。

教师作为幼儿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应该: ──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以及发自内心的赞许,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幼儿的学习动机。

──坚决地维护幼儿的自主性。自主性是个体建构过程的命脉,因此教师要始终站在幼儿一边,相信幼儿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从幼儿出发理解他们的思维,尊重和维护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必要的时候还要给予辩护。

──通过质疑、讨论等方式,帮助幼儿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是立足于改变幼儿的认识,而是立足于改变幼儿的思维方式。不是山外部对幼儿的学习作评判,而是要逐步减少对幼儿的外部控制,增加幼儿对学习的自我控制。

──为幼儿创设真实的、复杂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幼儿的主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要让幼儿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且要让幼儿认识到复杂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且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

──和幼儿一起讨论问题解决的方案,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引导。例如,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幼儿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以促使幼儿从各个方面理解问题;启发幼儿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和片面的认识,等等。

──帮助幼儿建构知识的意义,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示幼儿的已有经验、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方法,帮助幼儿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最后,不能忘记的是,也要保持教师自己的自主性。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观建构与兴趣,又不能“听任自由”,教学应该是有目的的活动。“建构主义的教师不是放弃自己作为指导者的角色──他要去鼓励和引导幼儿努力去建构知识,而不是仪通过呈现预备的结果,导致扼杀幼儿的自主性。”

三、幼儿自主探究科学教学的策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建构主义导致了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学习的革命”。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科学知识是不能由教师教给儿童的,而是要通过他们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同时,科学知识是个人建构起来的,而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观知识,因此我们要允许每个幼儿有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允许每个幼儿经历自己的建构科学知识的过程。而这也正是我们所提出的自主探究科学教学的本质含义。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自主探究”的教学呢?这里我们提出以下两条具体策略:(一)将教师指导寓于幼儿自主的学习之中

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教师只是幼儿学科学的助手,而幼儿才是科学学习的真正主人。

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俨然知识的代言人和象征,因此在幼儿面前也拥有绝对的权威。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教师手捧着一部科学知识的“圣经”,把幼儿当成是一张“白纸”来教导,用“科学”的知识来“填充”幼儿的头脑。不幸的是,这些科学知识并不能在幼儿的头脑中保持长久,往往转眼间就又被幼儿固有的“迷思概念”所代替。

为什么幼儿记住了却又会忘记、知道了却不能理解呢?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就不难理解厂。维果茨基早已指出,幼儿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如果仅仅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顶成的概念呈现给幼儿,那么他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想法所说的一切。皮亚杰也曾指出,只有儿童自己建构的知识,才是真正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和他的认知结构相适应的知识,也是最牢固的、不会遗忘的知识。正如一位儿童对皮亚杰所说的:“一旦你知道了,你就永远知道了。”(当皮亚杰问—位达到守恒认识的儿童“你是怎么知道的?”时,儿童说出丁上面的话,皮亚杰认为这是一个绝妙的回答。)而通过记忆或训练达到的熟练,则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当然也不具有发展的价值。

当然,我们坚持让幼儿自主探究、自己建构知识的方法,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作用的轻视。幼儿的自主性不是并不是与生俱来、恒久不变的,它也是历史地生成的。幼儿学习的自主性需要教师的激发、培养和保护,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发挥和教师的精心培育是分不开的。总之,幼儿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另一方面,教师的“教”也离不开幼儿的“学”。教师的“教”应该指向幼儿的自主学习。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做到将教师指导寓于幼儿自主的学习之中。教师无论星采用何种指导方法,都要以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学习为目标。例如以下问题都是教师应该加以考虑的: 怎样向幼儿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明确探究的问题,但是也可以通过材料的提供和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在自由摆弄材料的过程中、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自己生发出想要探究的问题。显然,后者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学习。而且,提出问题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为结论只不过需要些数学或实验方面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问题,则需要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会使科学真正地前进。”

怎样解决所提出的科学问题,教师可以向幼儿提供现成的方法,但是也可以和幼儿一起来讨论解决的办法,一起去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甚至可以完全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解决。我们应该相信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学习。

怎样让幼儿获得问题的答案,我们不主张教师把答案直接交给幼儿,而要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过程来获得答案。教师可以通过质疑、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幼儿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让幼儿根据自主的判断来选择一个他所能接受的答案。(二)将科学学习寓于过程性的探究之中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除了要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这一对矛盾,还要处理好学习过程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重过程还是重结果,在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着这一争论。强调结果的观点通常认为,只有让幼儿获得一个确切的结果(这种结果通常是指一种知识的结果),教育的目标才算是圆满地完成。但是,从建构主义的观点看,幼儿学习科学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幼儿获得的任何一个学习结果都不可能是学习的终点,而只是具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点”。

既然是从过程性的观点来看待幼儿的学习,我们也就不应该要求幼儿“一蹴而就”地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结果,即获得像成人一样的科学认识。事实上,幼儿自己建构的科学知识,常常并不是成人所认为的“科学”的和“正确”的知识。这就更需要我们用一种“过程性”的观点来看待它了。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看,所有的知识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也就是说,意义是相对于知识的建构者而言的,从来没有什么绝对的知识。因此,成人大可不必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结论教给幼儿,更不能以成人对知识的理解方式、以成人的“话语霸权”来作为强迫幼儿接受的理由。教师不应简单地把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结果强加给幼儿,而应该考虑下面的问题: 怎样让幼儿经历丰富的探究过程?怎样让幼儿在过程中获得结果? 教师固然可以直接给幼儿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个结果和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探究获得的结果是大不—样的。我们主张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过程来获得自己的认识。也许幼儿自己获得的认识未必正确,但教师可以在幼儿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出问题、质疑或建议,引发幼儿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修正自己的认识。

幼儿教育方法探究 篇2

一、引导幼儿多听、多看、多思考,增强乐感

乐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贯彻于幼儿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

(1)引导幼儿多听。音乐是声音艺术,它依靠乐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对比、旋律的变化有机组合为音乐形象, 主体通过感觉器官来感受变化。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引导幼儿多听,让幼儿在聆听中外名曲中感受音乐的变化,从听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感悟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乐感。而结合幼儿的特点来看,他们好动,耐力不强,在音乐聆听中容易“坐不住”“静不下心来”,为此, 在引导幼儿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配合画面、故事等来引导幼儿聆听。如在《小红帽》的节奏感知中,教师先引导幼儿听“小红帽”的故事,然后再引导幼儿聆听其节奏变化。

(2)引导幼儿多看。虽然音乐是声音艺术,但幼儿的乐感培养却需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在音乐欣赏中,引导幼儿通过观看演唱家的手、眼、身、步和唱、念、做、打等动作,让幼儿在观看中感受,体会音乐变化,增强其乐感。如在音高感的训练中,教师可通过手势的高低来引导幼儿通过动作比划感受音高感。

(3)引导幼儿在看和听中多动脑思考。乐感的培养不仅仅是直觉,还包括有意识的音乐感知能力,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直观为主, 自我意识不强,故而在引导幼儿听和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多思考音乐的变化,体会其节奏感和旋律感。如在《小花和雨》的A段图谱的聆听中,教师可提问“小雨滴落下来做了什么? 小雨滴敲在花瓣上,敲了几下? 小花这时候怎么了? ”引导幼儿思考,然后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小雨落下敲花瓣的动作(把腿当花瓣),提醒幼儿做“不一样的小雨”,让幼儿在聆听中思考旋律的变化,通过动作来表现旋律的变化, 这样才能加深幼儿对旋律的感受,增强乐感。

二、加强视唱练耳教学,培养乐感

视唱练耳是培养幼儿乐感最直接而有效的办法,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结合幼儿对音乐的认知规律从节奏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音准和旋律,逐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审美和表现能力。

(1)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幼儿通过“击拍”来体会节奏。以《堆雪人》的教学为例,教师教学中先以冬天下雪堆雪人的情境来引导引导幼儿聆听歌曲,然后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用击拍的方式来为歌曲伴奏,在伴奏中引导幼儿体会音乐的节奏。

(2)以“歌”唱谱的方法来引导幼儿感受音准。 如:

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幼儿学唱, 然后将歌词换成歌谱,反复进行练习,当幼儿“135”有了明确的概念后,教师再引导其用三个音来表现生活中的事件,也可用相似音乐来引导学生聆听,在聆听中区分,这样不仅可较好地提高幼儿对音准的感知能力,也能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3)结合幼儿特点而引导幼儿体会旋律。幼儿的最大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旋律的律动,这对一些乐感稍差的幼儿具有较好的作用。如在《郊游》的教学中第一乐句出现了全曲最高音“la”,高音的出现使第二部分出现全曲演唱上的难点,但因旋律得到大二度上的强调,色彩鲜明,为更好地让幼儿把握这一旋律,教学中引导幼儿用跺脚和拍手两种方法来跟着旋律做动作,在活动中体会旋律。

三、引导幼儿多表现,在表现中培养乐感

乐感的培养需要幼儿在音乐感受中辅以感官和身体来进行。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引导幼儿多表现,在表现音乐中体会节奏、音乐的力度和强度,以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乐感。以《可爱的小动物》教学为例:

节奏练习一:1火车到站了,小朋友的火车开得真棒,这不动物王国来了许多小动物欢迎我们。2出示课件(各种动物), 请幼儿用自己的节奏模仿动物的叫声。 (猫,狗,鸡等)请上几名幼儿先模仿,其他幼儿跟学。

在教学中以情境来引导幼儿通过学动物叫来感受节奏,通过角色扮演而让幼儿融入到音乐中,在具有故事情节的表演中感受节奏, 体会小动物的可爱, 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受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幼儿教育方法探究 篇3

1. 在实际的活动体验中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和知识收获

现在社会的变化使幼儿在生活学习中亲身体验的机会减少,对实际生活的关心减少,幼儿的间接经验多,自然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严重不足。例如在春暖花开时,在科学区,让幼儿种植一些易活的植物,养殖五颜六色的金鱼、小乌龟,供幼儿观察;在美工区,投放幼儿从生活中收集的废旧物品,供幼儿制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他们进行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修补图书等让他们通过创造物质成果养成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习惯。开展各类户外游戏,角色游戏,小小故事会,才艺展示,朗诵会、童话故事表演等模拟体验,在愉悦孩子身心的同时让孩子体验不同角色的劳动,并提高文艺表演能力。在活动前调动家长协助孩子收集资料,寻找相关图片,让幼儿当小记者调查,采访爸爸妈妈了解他们的工作,知道尊重成人的劳动。利用周末,老师孩子和家长起远足踏青,参观动物园,采集树叶标本等活动,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然,提高孩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名画欣赏、名曲欣赏、作品分析、辩论会等交流探讨活动可以集思广益,培养孩子的批判精神和鉴别能力。

2. 兴趣上使幼儿把学习活动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初步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的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以不固定的知识为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把语言活动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幼儿交往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音交往环境。例如教师看到幼儿对树上的蜘蛛网产生兴趣时,可引导幼儿寻找“哪些东西是网状的”,(幼儿找到鱼网、发网、羽毛球拍、网丝袋等许多网状的物品)。在健康教育方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采取孩子喜欢的形式如木偶表演、情景讲述、故事表演、说唱儿歌、童谣、绕口令、看图说话等形式还有语言实践活动,如报餐员、小记者、天气预报员、小小新闻发布员、值日生等,为孩子创设一个敢想、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篚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在科学活动中,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和孩子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先让幼儿实践探索发现问题再实践问题得出结论。例如对于“会转的陀螺”游戏,先让孩子制造陀螺,老师给不同形状的纸,让孩子自由选做。小朋友发现圆形陀螺转得快,三角形、方形、椭圆形转得慢,他们还发现不管是什么形状,转起来都是圆形。有的小朋友发现为什么自己的陀螺没有同伴的转得快,他就想办法,再试一试,最后陀螺转快了。孩子在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3. 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孩子真切地感到快乐的情绪体验

我们为幼儿提供的心理营养要以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体验的心理营养为主,以可能会给幼儿带来不愉快的心理营养为辅,前者是心理营养的“主食”,后者是心理营养的“维生索”,两者都是幼儿心里健康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大多数情况下,对幼儿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同时也适当的为他们提供磨练的机会,让他们适当地经受一些挫折,这时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是有利的。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幼儿形成热情、自信、乐观、有同情心等心理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从小事抓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坚持不懈地去做才能使幼儿心里健康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并不断改变更新自己的教育观,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热爱幼儿、平等对待每位幼儿,使他们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增强他们自信乐观、热情的快乐情绪。

幼儿教育方法探究 篇4

一、为人师表,榜样教育

不难发现,目前我们多见的有关教育教学的各类方法经验谈中,常常忽视了教师——施教者的典型作用。然而,教育(或教学)工作是一个从边互动的,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且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即受教者的素质上的活动。施教者和受教者在这一活动中,处于平等的两端,忽视了任何一方,都将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常说,家庭教育可能会对孩子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实际上就是把家长放到了一个启蒙教育者地 位来说的。因此,做为住校生管理人员,除了肩负教育工作者的全部职责外,还可以理解为是住校生的家长代言人的角色。由于社会角色的多重性,住校生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大,工作压力也大,相应的来说,工作难度大,住校生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均必躬亲,都要倾注许多的心血。然而,在一个教育教学机构中,住校生管理员只能身居配角,心理负荷重,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介于此,住校生管理人员也要学会“减负”,疏解工作中、心理上的压力。具体表现在:首先,不怨天由人,自怨自艾;其次,正视现实,乐观开朗。唯有如此,才不牢骚满腹,自暴自弃,才能用自己积极的情绪去感染人,以自己为优秀的榜样形象去鼓舞人,凭自己细致入微的体贴关爱去感动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都要想到自己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

二、针对现状,有的放矢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样的,唯物主义哲学也告诉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到一个国家,国策方针的制定如此,小到一个个人,家庭经济的收支计划也是如此。在住校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同样使用这一道理。简单的说,要搞好住校生管理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到住校生的家庭情况,个性心理,把住校生的实际情况摸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有的放矢。

住校生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如同住校生谈心,聊天,向班主任,科任教师,亦或是家长、同学探询情况后,针对自己所记录的资料,求同存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长此以往,会对住校生情况心知肚明,了若指掌。这样,找出共性,留存个性,面上的问题在面上处理,点上的问题在点上处理,管理工作会取得较好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还不应该忽视这样一个问题,住校生管理工作的“管”是为了“少管”或“不管”,这有如教师教书是为了由“教”到“少教”或“不教”。这其中,便涉及到管理模式和管理结构的问题,即关键在于管理的方法问题。试想一下,授人以渔肯定比授人以鱼具有更好的远期效果,那么,教会他们一套行之效和自主管理的方法、模式、结构,让他们学会自主管理不正是我们住校生管理人员管理住校生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吗?(当然,这个目的的实现还有赖于住校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获得较好效果),我在对住校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加以阐述前,首先分析一下住校生的管理模式,或许,磨刀不误砍柴功的意义正在于此吧!

住校生管理人员直接对政教处负责,同时管理各男、女生院的院长或楼层长,而院长或楼层长又管理舍长,舍长直接管理舍员。层层管理,逐级负责,责任到人。其中,院长或楼层长,室长的人选要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坚持选举品德好,学习刻苦,具有一定威信的同学担任。

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我就住校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方法加以如下探究。

一、住校生生活习惯的特点。

在初始工作准备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乡镇中学的住校生生活习惯方面有这样一些特点。

——大多来自农村,家境贫寒且年龄结构低龄化。

——生活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差。多数住校生生活无计划性,好乱花钱,导致月初富裕,月底拮据,他们穿着简陋,衣裤肮脏,不愿洗头洗澡。通过宿舍卫生检查,可见内务不清洁,不整齐,床铺下塞满未洗的内裤、袜子,铺下堆满臭球鞋、垃圾,宿舍内充溢着满是汗味及夹杂着其它臭味的不洁空气。——疏于锻炼,身体单薄,较易患病。

——社会阅历浅,眼见不开阔,思想意识落后,易受不良思想影响而染上恶习,诸如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抽烟酗酒等,这些现象虽是少数,但性质恶劣,严重违反中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二、住校生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找到住校生生活习惯的特点后,我们可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育。

——生活能力的养成教育。

1、内务整理:

培养住校生养成保持宿舍内整洁的习惯,要求他们做到:早晨起床,洒扫屋宇;折叠整理好被子,被子枕头规范摆放;勤擦门、窗、桌、椅,勤开窗通风;把洗脸用的盆、毛巾,把保温瓶、水桶、牙具等摆放整齐;个人衣物,鞋子等私人物品规范摆放。

2、个人卫生清洁整理:

要求做到:勤洗澡洗头;勤洗衣裤鞋袜;勤理发剪甲;勤洗床单被套被里枕巾,使其人其貌干净精神。

上述关于个人卫生及室内卫生的整理,应该长期督促,可动员舍长、楼层长或院长组成卫生检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或抽查,久而久之,住校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金钱观教育。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金钱至上的观点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如何正视金钱,也就是说培养树立怎样的金钱观对未成年学生来说则显得尤其重要。在金钱观教育方面,可侧重:

1、传统朴素思想的教育:

用一切古今中外的可资利用的典范故事,用周遭四围贴近其生活的榜样学生的事例告诉他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用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告诉他们父母挣钱来之不易,供养他们生活学习更为不易,以情动人。

2、人与人相处,靠的是真诚,这是一种情谊,吃喝小伴不是真正的朋友,金钱也不是衡量友谊的标准。

3、教育学生在节约的基础上,不乱花钱更不能乱借钱,学生一但有了生活上的困难,可及时反映给老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止并减少住校生之间的经济纠纷。

——体育观念的教育。

住校生应早起早睡,加强自身身体素质锻炼,这项工作可融入到督促学生出早操的教育中。

——自尊自爱的教育。

教育那些贫困的住校生,其实,贫穷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因贫穷而跌志,不思进取。

1、规定给住校生几个“定时”,如:定时返回宿舍,定时起床入睡,定时学习等;

2、教育他们,以学习为自己的任务,拒绝不良思想的影响、诱惑,抵制和杜绝与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可充分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活动,如:篮球赛,下象棋等,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在学校;

3、教育住校生,学会善待他人,帮助他人,视别人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团结一心,凡有大事小情,不自己私下解决,要积极主动反映给住校生管理人员和学校老师,要坚信学校老师能客观公正地加以解决;

4、教育住校生,年幼时,经济不独立时,严禁抽烟、喝酒,不能养成不良嗜好,这些不良嗜好将严重影响身体发育,危害极大。其次,关于住校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住校生学习习惯的特点。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住校生学习习惯方面有这样一些特点。

——学习素质低。

由于见识不远,思想意识落后,加之“五改六”前毕业的来自农村小学的住校生素质低下,学习缺乏目的性、计划性且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基础极差而又不想努力,学习中需要他人监督,一但独处一室或群处,则要么发呆或睡觉,要么吹牛谈天,嘻戏打闹,一句话,学习中怕苦怕累,不思进取,缺乏动力。

——学习方法落后。

大部分住校生学习方法差,可具体表现在:死读书,读死书,每日只会到教室里上那么几节课,课后一但胡乱完成作业,便万事大吉。学习中会预习的几乎为0,会复习的也只占极少数,大多数同学临时抱佛脚的观念很重,不到考试,誓不复习。同时,学习中会动脑筋提问题的极少,对于他们而言,向他人请教问题是一件很丢脸的事。由于学习方法差,加之素质低下,许多同学还因学习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普遍住校生成绩都或多或少有问题。

二、住校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1、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住校生学习方法加以指导,可使住校生学习阻力减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住校生管理人员可试图推行“五环节学习法”。“五环节学习法”是指课前预习、课中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以及循环复习。这种学习方法有一个最大的前提就是问,无论是五环节的哪一个步骤有了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问题,即时提问,这也正好符合了“学问”等于“学”加上“问”。

此外,对单科成绩较差的同学可指导其掌握单科学习方法,如语文的以读促学,英语的母语跟进,数理化的精学精练等,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

2、学习目标及学习计划的指导。

任何盲目的行动都将导致失败,学习犹为如此。因此,找准目标,制定计划至关重要。寻找学习目标,实际上就是给未来的自我描摹一幅蓝图,找出自己的发展方向,看到希望。告诉他们,只有掌握知识才可能改变命运。学习如同登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登至峰顶,哪怕步子很小,只要前进,就是进步,只要进步,就有可能“山登极顶我为峰”,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要指导他们定出计划,确定经过努力后可实现的近期目标以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将达到的长远目标,要让他们看到成功,品味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住校生管理人员不可吝啬鼓励,鼓励是每一个孩子进步的良方。

3、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学生加以辅导,应该切记,学生成绩的进步,除了和教学人员有密切的关系外,还和自己的付出密不可分,同时,学校整体质量的提高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有生存空间的前提条件。

上述对于住校生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住校生管理人员还应充分利用“两会”——即住校生大会及院长和楼层长,宿舍长会议加以落实,还可以对特殊的同学给予单独辅导,长此以往,会有较好效果。

幼儿教育方法探究 篇5

英语口语和书面语有很大的差别,书面语语言模式规范,语言结构严谨;而口语结构简单灵活,语法简易,语言片段化现象普遍,且充斥着大量的重复与停顿。因此,口语课一定不能沿用常规的精读课模式进行教学,而要在大量口头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使学生不断获得第一手最实用最有效的语言表达素材,并及时地运用到实践中,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学生学习口语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为他们创设亲身体验、动口操练的机会。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这样操作:

1、课前热身法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进行充分的教学活动的前提,它能带动学生的情绪,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乐于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因此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值日生,每次上课前来段简短且轻松的开场白,或者温故知新,或者讲故事,播报新闻等,来营造和谐的气氛。

1)值日汇报。值日汇报是一项普遍得到学生认可的方式,它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在短短的汇报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整理和复习学过的内容,预习新课等。这样学生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对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有好处。

2)讲述身边的人和事。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印象往往最深刻,最能激发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应鼓励职专学生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趣闻轶事讲述给同学听,获得英语口语能力锻炼的机会。

3)新闻报道。要求职专学生将收听到或读到的时事新闻用英语相互交流,报道内容可多可少,如类似中央台一周“新闻集锦”中的一句话新闻也行,每次报道人数不限,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尽量让学生多开口说英语。学生要说出新鲜事,有趣的事,就必须在课外多阅读英文报刊,多收听英语广播或观看英语新闻,这样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2、情趣导入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无论何种课型,导入这一环节都非常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导入这个环节来训练学生的口语,可用如下导入法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

1)图片评说。新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单元都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关系的插图。利用课文插图导入,引导学生认知图片,评说图片,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进行口语训练。

2)媒体导入。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可大大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视性强,信息密集度高,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

3)文化背景导入。中职新教材《英语》把很多文化现象融入到活动中,教师应启发点拨学生,认识中西文化差异,鼓励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对课文的文化背景等进行口头评述。

3、口头复述法

课文是一切领会性学习和表达性学习的基础。因此,英语口语教学的落脚点可以课文语篇为依托,结合课文所提供的词组、句型、话题和语境等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加以口述。口头复述对英语口语训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口述建立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刚学过的东西运用起来较容易,可以排除学生怕讲不好的心理障碍。

2)口述源于课文,语言运用具备一定的情境,便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3)口述经历重组、再现、创造,可以让学生变换课文的人称,时态、语态或体裁等进行复述,提高学生的语言活用能力。

4、小组活动法

英语口语学习,小组活动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口语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离开了人际交流无法学好它,因此,英语口语课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需要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可以用于课内外,形式多样。如:

1)课外小组活动

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人数不限。利用业余时间,讨论交流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时事新闻,奇闻轶事等。正确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这些内容,有助于他们口语水平的不断提高。

2)寝室小组活动

中职生大多住宿,舍友组成小组,约定日常生活用语用英语交流,比如问候、请求、感谢、道歉、就餐、打电话……;也可以每天确定谈论的话题或讨论学习中碰到的问题等,长此以往,口语水平必将大大提高。

3)课堂小组活动

课堂上,根据需要,几人合作进行问题讨论,角色扮演,口语对话等。这时分组就要注意不同性格,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搭配。

4)结对子活动

课外俩好友结对子,充分利用在一起的时间进行口语对话,谈论共同关心的话题等。

为了组织好小组活动,每组应有组长,起组织领导作用。他们是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与协调者。小组长可以由教师选派,也可由学生推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5、互动教学法

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当代英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法经常采用问答式教学。传统的问答式教学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比较被动。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大力提倡学生问、学生答,甚至学生问、教师答。这种对等交流的互动教学有利于师生间平等关系和学生之间伙伴关系的形成。

互动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充分的准备,否则问答活动就会出现失控现象。例如在学生向教师提问时,有时会出现一些涉及教师隐私的问题,如年龄、工资等,这些也是外国人通常回避的问题,应及时向学生讲授中外文化差异。最好在备课时即有所考虑,以便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为了控制学生提问的内容,可让学生先听一个语篇(对话、报告、新闻报道等),然后根据所听内容提问与回答。

在互动教学中,教师既起到示范作用,又平等地参与活动。学生自编对话时,教师可与一位学生组成对子共同编对话,然后与该学生一起在全班展示。在看图说话时也可让学生先提问,教师参与学生一起回答与谈论图片内容。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大大调动了学生口语学习的积极性。

6、模拟与角色扮演法

虽然英语教学中很早就使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但它的出现似乎是出于教师的直觉与经验,缺乏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交际法广泛采用模拟法,引起了应用语言学者对它的注意与研究,对与它密切相关的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新认识。过去提到模拟,常认为它仅是一种带有虚构色彩的对真实活动的模仿。近年来,对模拟的看法有了根本的变化。人们认识到,模拟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比比皆是,而且不可缺少。

现实生活中的模拟,一是具有代表性,它体现了某些重要活动的真实情景。通过模拟,使一些难度较大的真实活动得以顺利地、成功地开展。二是模拟本身也是正在运行的现实生活,不是一种虚构的现象,而是实际生活的一部分。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模拟活动,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使用不同角色的语言,从而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

为了把掌握的语句输出应用到实际的语境中,训练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下用合适的方式和语句进行交流,在厨师班教学《英语1(基础模块)》第6单元《Would you like to order?》时,我是这么处理的,在获取前面听力活动中的信息后进行小组活动,分好角色,一个当服务员,一个当唐华,一个当Sara,选用表格1中的表达方式和表格2中的词汇替换部分句子,在组内练习对话,反复操练。

Table1

Are you ready to order?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 drink?I’d like to.Would you like.Yes,please./No,thanks.What about you?I’d like./I’ll have the same.

Table2

Foodssteak burger noodles boiled dumplings salad DrinksCoffee tea orange juice milk Coca—Cola在熟练操练的基础上,小组间进行了一场角色表演大比拼,由小组互评,加上老师的评价,最后选出优胜组。同学们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他们布置了一个餐厅,拟定了英文菜单,准备了食品和饮料(这对厨师班的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各小组成员穿上各自的角色服饰。唐华的衣着打扮具备中国特色,Sara的穿着打扮要有西方特色,服务生穿上侍者的服装,同学们在仿真的生活和职业场景中运用英语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又引入竞争机制,因此热情高涨。通过这样的体验式活动,同学们口语学习的效率大为提升。当然,若教师并不觉得负担重,学生积极性又高,水平也不错,多开展一些模拟活动对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7、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英语口语教学还应开辟第二课堂。课后组织学生收听英语广播,欣赏英语歌曲,观看英语电影,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party,开办英语跳蚤市场等。

观看英文电影,可以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获得生动形象的语感和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真实的素材。

开设英语角,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交流环境,有利于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学习、生活、时事、体育、影视、娱乐、休闲等,都是英语角的话题。像今年影视《阿凡达》、,上海世博会,世界杯等都是热门的话题。

我们可以定期在班级、年段甚至全校举办英语跳蚤市场。在跳蚤市场上,师生把自己的玩具、书籍、学习用品、贺卡等拿出来进行买卖。卖方用英语推销自己的物品,介绍物品的来历,优点等;买方用英语赞美物品的好处或挑剔物品的缺点。双方用英语进行交流,讨价还价,好不热闹。这样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口语实践的机会,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结语:

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它们之间往往也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口语交互性强的特点,采用科学教学方法,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促进师生、生生良好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口语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交际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蓓《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探究》,职业圈,.6

[2]鹏红兵《语境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中学外语教与学,.3

[3]章亚青《浅谈职业中专英语口语教学》,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3

[4]惠鹏《高中生课外英语口语训练的探索》,中学外语教与学,2008.6

[5]何忠花《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方法》,中学外语教与学,2008.6

幼儿教育方法探究 篇6

摘要:本文以“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这节课为例,提出如何关注探究过程与方法,拓展探究思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探究过程;探究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11(S)-0010-3?おお?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新课程物理教学必须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现行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编写践行着这一基本课程思想。在教材的每个章节内容中提供了相应的物理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拓展探究思维,创新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并应用物理知识及有关规律的同时,更要经历探究物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并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物理实验器材,有效组织探究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则要拓展思维,因陋就简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发挥其认知指导、方法引导等作用,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实验探究。下面以初中物理苏教版中“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这节探究性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实践过程及认识体会。??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假设??

在探究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探究活动做必要准备,即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与摩擦有关的一些实例进行观察和体验,从而对摩擦力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中的“信息快递”,让他们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滑动时,测力计的读数大小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在此基础上,围绕“摩擦力大小的改变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想。根据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有关摩擦现象的观察和体验,从而得出以下几种猜想:??

(1)摩擦力的大小改变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2)摩擦力的大小改变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有关,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改变和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物体间的接触面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4)摩擦力的大小改变和物体是否与作滑动或滚动有关,物体由滑动变成滚动时,摩擦力就会变小。??

在学生得到上述几种猜想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它方法能改变摩擦力大小,比如改变物体匀速直线滑动的速度大小时,摩擦力大小是否会发生改变等。?? 设计实验方案,明确探究过程,有效组织探究活动??

学生在形成猜想后,怎样才能证实上述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呢?经过讨论知道:必须通过实验探究来进行验证,观察探究结果与猜想结论是否吻合。接下来,师生共同面对的任务是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包括选择什么方法、选用什么器材、采取哪些步骤、收集哪些数据、如何分析论证等活动。由于初二学生是初学物理,对上述方面知识与技能的积累相对较少,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对探究活动具体方法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组织学生先以学习小组形式展开互动讨论,然后全班学生再讨论交流,从而形成明确、统一的实验探究方案。??

例如,可设计如下探究方案:第一,可采用控制变量法,在上述几种可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分别突出对某个因素的实验探究。第二,对某个突出因素的探究,结合教材P50中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加以选用。第三,根据每项探究活动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并收集实验数据。第四,分析交流实验数据并归纳论证,从而得出探究结论。??

确定了探究方案,学生就比较容易进行具体探究实验的操作。??

探究活动一: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影响作用,控制物体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不变。??

实验器材选用:弹簧测力计、木板、木块、棉布、毛巾。??

实验表格设计及数据记录:??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动木块,使其在木板、棉布、毛巾上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观察弹簧测力计每次的读数,即为对应的摩擦力的大小,并记入实验表格。??

数据分析比较:经过对实验表格中记录数据的分析比较,可知道接触面变得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探究活动二:探究物体压力大小对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控制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积不变。??

实验器材选用:弹簧测力计、木板、木块、钩码若干。??

实验表格设计及数据记录:??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观察测力计读数,即为摩擦力的大小,并记入实验表格。连续两次分别在木块上加压钩码,再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分别观察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小,记入实验表格。??

数据分析比较:根据对表格中摩擦力大小数值的比较,可知道摩擦力的大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探究活动三:探究接触面积大小对改变摩擦力的影响,控制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

实验器材选用:弹簧测力计、木板、木块。??

实验表格设计及数据记录:??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动木块(平放和侧放),使其在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观察这时测力计每次的读数,即可知道摩擦力大小,并记入实验表格。??

数据分析比较:根据对摩擦力大小数值的比较,可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平放或侧放时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分析交流实验数据,归纳论证并总结??

在完成上述这一系列探究活动后,教师继续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论证归纳,使他们初步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下面两种情况下摩擦力大小改变的情况。??

(1)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由匀速滑动变成滚动时(启发学生在木块下面垫上圆珠笔芯或铅笔)的摩擦力大小改变情况,学生比较容易得出结论:物体滚动时的摩擦力比匀速滑动时的摩擦力大大减小。??

(2)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不同倾角的木板上作不同速度的匀速直线运动,观察测力计的读数,记录后比较得出结论:摩擦力大小跟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在对上述几种探究活动归纳形成正确结论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感知生活中利用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以及压力大小来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实例,从而加深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这样就更容易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关,而跟物体的接触面积无关,而且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经历了上述过程,不仅让学生验证了在活动开始时产生的各种猜想是否正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思路和方法。选择探究方案、选用器材、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归纳总结这一系列环节都经过师生合作互动、讨论交流完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这正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新课程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的重要体现。?? 拓展探究思路,创新多元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对改变摩擦力大小方法的探究活动中,应充分利用实验器材,通过学生分组互动探究,或者师生合作演示探究,达到探究教学的目的。??

然而对于实验器材比较匮乏的少数乡村学校而言,物理老师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去验证猜想假设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创造性地指导学生拓宽探究思路和方法,充分利用教室里的或学生手中的一些简单而方便的物件,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来验证猜想。比如没有弹簧测力计,我们可以用具有相同性质的橡皮筋来替代,没有木块可以用黑板擦来代替(黑板擦的正反面可以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它的平放和侧放亦可以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没有钩码可用一些书籍或文具盒来替代,没有木板可直接使用课桌面。??

对于橡皮筋的使用操作,教师可指导学生用手中的塑料直尺先测量橡皮筋处于自然状态时的长度(记下数值),再把橡皮筋和直尺配合使用。然后再按照上述所设计的几种探究活动方案逐一开展探究实验。??

探究活动一:探究摩擦力的大小改变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お?

??

如上图,用细线把黑板擦栓好并系在皮筋上,拉动皮筋随直尺一起匀速滑动(探究前可让学生观察黑板擦的正反面粗糙程度明显不同)。先把黑板擦包有铁皮的光滑一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拉动皮筋使黑板擦作匀速直线运动,观察并用直尺测量此时皮筋的长度,并记下数值大小,填入实验表格。然后再把黑板擦粗糙的棉毛一面平放在桌面上,同样拉动皮筋使黑板擦作匀速直线运动,用直尺测量皮筋的变化长度,记下数值大小。此时引导学生比较黑板擦先后两次滑动时皮筋长度的变化。不难发现,当拖动粗糙一面滑动时,皮筋的长度变化量大,表明受到拉力越大,即得出了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

探究活动二:探究摩擦力大小改变与物体的压力大小关系。??

演示用皮筋拖动黑板擦的粗糙一面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把课本或文具盒先后两次加在黑板擦上,观察此时拉动黑板擦匀速滑动时皮筋的长度变化,并用直尺测量。通过观察发现,增大了压力后,皮筋的伸长量明显变大,然后指导学生思考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物体压力对摩擦力改变有什么影响,学生很容易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探究活动三:探究摩擦力大小改变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关系。??

将黑板擦分别平放和侧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皮筋拉动黑板擦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观察皮筋的长度变化并用刻度尺测量,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皮筋的伸长量没有改变。这就证明了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与它和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没有关系。??

利用探究活动三,同样还可以得出“黑板擦作滚动时的摩擦力比其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要小得多”和“黑板擦作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改变对摩擦力大小改变没有任何影响”的结论。??

分析归纳:根据上述探究活动,师生经过讨论交流,仍然可以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的压力大小有关,而和接触面积无关,并且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在上述三个探究活动中,我们针对实验器材缺乏的情况,就地取材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同样达到了验证各种猜想正确与否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这里不仅仅讨论如何解决实验器材缺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如何去拓展多元思路、创新方法,并不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这比完成一个实验操作更为重要。

高校武术教育教学方法探究 篇7

1、讲解法

是教师给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练习名称、动作方法、动作要领、规则与要求等,指导学生来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一种方法。传统武术教学历来重视口授,拳谱中有“入门引路须口授”的古训。讲解时必须遵循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原则,同时抓住动作的关键,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讲明武术动作的规格,即完成某一动作时,人身体各部位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所应遵循的动作标准。这时要把握动作的点、线、型三点,在起止点动作过程中身体移动路线和动作中身体的姿态同一动作,相对讲解动作规格时,点、线、型是相对固定的。如冲拳,抱拳在腰间,即腰间为起点;冲完后在身体前一臂处为止点,路线为直线,型固定为拧腰、顺肩、送臂、拳面平等。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在练习前,除了讲明动作要领之外,还要着重讲明易犯的错误以及形成的原因,从而避免。讲解还要采用简明的口诀,让学生加深记忆,如讲弓步动作要领时口诀为“:前腿弓、后腿绷”。再者,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方言与普通话、中外语言的交替使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紧张情绪、调节课堂教学气氛。

2、示范法

是教师向学生展示身体练习或直观教具,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知识或动作表象的一种方法。武术动作错综复杂,一个动作在外形上有手、眼、身法、步法的配合,内在有精、神、气的统一,并要求内外合一。正确的示范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示范法中应注意示范者的示范面、示范位置、示范速度等。

2.1、示范面:

示范面是根据生物中关于人体运动器官三个基本运动轴线和运动平面的观点而定,分为正面示范、侧面示范和背面示范。正面示范用于显示左右运动动作。侧面示范用于显示前后运动动作。背面示范动作方向与路线变化较多、较复杂的初学动作。对于相同的一个动作,根据观察的目的不一样,应用多次不同示范面来进行示范。

2.2、示范位置:

教学中示范位置非常重要,原则上应尽量使每个学生能观察到示范对象和过程。当学生站成两列时,可采用等边三角形顶点位置示范;当学生站成四列横队时,可让前二排学生蹲下,示范者仍站于等边三角形点进行示范;当学生站成四列以上横排列队时,示范者可站于横队中间位置进行示范;在领做成套或成段动作时,示范位置在动作行进方向前,纵队组成矩形的对角线长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点处为示范位置。

2.3、示范速度与技巧:

示范速度有快速示范和慢速示范两种,当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或降低动作难度时,可将动作慢速示范。在新授课上,一般的先示范后讲解,让学生先有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再讲解动作要领。在复习课上,一般先讲解后示范或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知道动作要领以及观察的重点。

3、完整法与分解法

3.1、完整法:

指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动作的方法。一般在动作结构比较简单、方向路线变化比较小,或学生运动能力较强时采用。优点:能保持动作完整结构和环节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动作概念,完整掌握动作。不足:学习难度大,不利于掌握完整动作中最困难环节。

3.2、分解法:

将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在教学中,有学生完整练习时,做成了三个动作,破坏了动作的结构和节奏,这时要强调这是一个完整的动作,应连贯地完成,不应有明显的停顿。优点:降低难度、简化教授过程,掌握动作的困难环节。不足:破坏动作的完整结构,影响正确动作技能的形成。完整法和分解法两种方法不应孤立的应用,应有机结合。在完整法练习中,学生建立完整动作概念,完整掌握动作,应将完整动作中最困难环节或动作单独练习。分解法练习中,学生破坏了动作的结构和节奏,要经过多次完整、连贯的动作练习,才能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

摘要:普通高等院校武术教育教学,由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法和分解法切入逐步进行分析与最后总结,提出了高校武术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法,以求使高校武术教育教学能够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育教学方法,探究

参考文献

[1]张志勇.论中国武术美学思想的内涵与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1998,24(1).

[2]梅杭强,陈蓓.武术套路的传统美学阐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4).

幼儿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篇8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探究式学习可以从学习方式、活动方式出发,从而达到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在科学教育中实现探究式教育,对教师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评价观提出了要求,同时还对教师能否提供有效地指导和协助提出了要求。

一、创设宽松、安全的探究氛围

没有安全的心理环境,主动探究就不可能发生。所以这里的“安全探究的氛围”是指对幼儿探究的心理氛围进行激励,因为心理上的安全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活动的前提保障。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要给与幼儿充分的自由,创设宽松的探究环境。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错误要给与宽容和接纳。当然这里所指的错误是指教师包容幼儿在探究式学习中的错误,在包容幼儿错误的同时鼓励幼儿继续进行探索,给予幼儿自信和动力,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在幼儿的探究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与教师不同的观点、发现和解释。对于这点,教师也要进行接纳和支持,使幼儿产生安全感,袒露真实的感受。所以,在幼儿的发现或结论与教师的预设不同时,教师要尊重并努力寻找发现幼儿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

同时,幼儿对于环境的认识的角度往往会与成人不同,总是充满好奇心加以探究。而此时教师应该做到的就是耐心、仔细地观察幼儿,微笑着倾听他们的谈话,理解他们的思路和想法,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幼儿,真正的理解幼儿的想法。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

皮亚杰指出:“一个人既不太注意熟悉的东西,因为已司空见惯,也不太注意不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的‘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不断地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首先,提供的材料必须源于孩子的生活,只有幼儿熟悉和感性的材料才能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激发起好奇心,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比如水、沙、鞋盒子、玻璃瓶、食品包装袋等材料都是孩子最为熟悉的。其次,材料操作性的操作性要强。越是直观、可摆弄的物品越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科学操作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避免枯燥的讲解。幼儿需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理解消化。

三、引导幼儿发现和探究

1、引导幼儿自主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精神与操作技能,不单依靠集体教学活动,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是游戏。幼儿每天都在游戏,教师不仅要教幼儿怎么玩,更要教他们如何有技巧的游戏。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游戏,把渗透科学知识渗透在游戏活动中,从而来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对于偶发性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既要保护幼儿的探究兴趣,更要抓住机会进行随机教育,及时发现,鼓励、支持、引导,使幼儿成为真正主动的参与者。

2、在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上生成。有时,幼儿虽然有明显的兴趣,但并没有明确的设想和疑问,教师就要顺应孩子此时的兴趣和关注点,提出适宜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究。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是主动的,不仅如此,其实孩子们感兴趣的和想要探究解决的问题,本身就已经暗含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索的问题来生成探究活动。

3、引导幼儿记录获得信息。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结局具象化,有助于幼儿得出结论,同时还可以帮助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对幼儿的思考和过程强化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老师要明确为什么记录,记录什么以及怎样记。教师在引导孩子记录时应注意:(1)、记录应直观形象。由于幼儿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记录的方式要形象化。(2)、记录形式应丰富多样。记录的方法可以绘画方式为主,此外还可以采用实物或图片粘贴、情景照片等形式,配以简单的文字、符号、表格等丰富地记录方式。(3)、记录可操作性要强。记录方式与过程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4)、个人记录、小组记录、集体记录有机结合。个人记录是个人的操作探索个体记录;小组记录是几个人共同实验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集体记录或由几个小组记录汇集到一起而形成的。

科学其实就在孩子身边,我们要从孩子日常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帮助幼儿自主探究。我们的教师首先自己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长期地实践、探索,进一步完善幼儿探究式科学教育的研究。

上一篇:大专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居民困难补助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