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的创新之处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移动学习的创新之处

移动学习的创新之处 篇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逐渐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迅速成为当代深受关注和欢迎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绝非偶然,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适应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这也是此种学习范式能风靡起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性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理念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服务,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著名教育家加德纳认为:虽然人的先天素质对智力的类型起决定作用,但智力的发展水平高低更取决于个体后天的文化教育活动,其中,开启经历是个体智力发展的转折点,而小组合作学习就尽可能的在最大程度上开启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提出看法和观点。

二、创新构想

“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为导师,变有效为高效”,皮亚杰认为:知识不可能仅由外部传授而获得,而应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年龄阶段的人共同探讨,在探讨中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从而形成新的看法和构想。这不仅是小组合作学习所致力的目标,更是新课标理论一直倡导的教学构想。

三、创新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建立的课堂教学“三要素”的新关系是:“学生→教师→教材”传统教学中的“三要素”可概括为:“教师→教材→学生”罗杰斯的自主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先决条件是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对人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把人视为可信赖的有机体,置学生于教学主体的地位。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极大程度上开放了一种新的关系,即生生关系。在课堂上,这种新关系的开放,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稳固了师生关系。

四、创新方法:

移动学习的创新之处 篇2

关键词:预算法,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创新

一、新预算法的修订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原预算法是在1995年正式开始实施的,在实施之后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当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预算法存在着一些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此后,我国历经十余载对此法做出修订,在2014年8月正式出台。原预算法的出台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健全,原有的预算法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预算内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以及预算活动公开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缺乏明确的规定。预算作为财政的核心,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因此,修改预算法,规范预算行为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有巨大作用的,在事业单位、行政单位以及国有企业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原预算法应用在市场经济当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包括预算原则的欠缺、预算审批权限及内容不具体、预算编制的口径不全面、预算编制的标准不明确、预算编制审批时间安排不合理、地方政府举债规定不健全、预算公开原则缺失以及问责条款失效等,新预算法在这些方面都做出了一些改变。

二、新预算法的创新之处

(一)确定了预算口径

新预算法将全口径预算体系的建立确立下来,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一般公共预算以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并对这四本预算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进行了规范的界定。同时,新预算法还将从中央到乡五级政府预算的预算体系进行了明确,把原先不具备设立条件就可以不设立预算的条文删除,体现了现代预算完整性的要求,也明确了我国全口径预算建立的改革方向,这就影响到了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的预算,扩大了预算的范围,提高了预算的全面性、完整性。

(二)确定了公开透明的预算原则

新预算法的开篇就将公开透明的原则明确了下来,并且在后续的条款中逐步对预算公开进行了细化规定,在预算的内容、时间以及法律责任上都做出了要求。在新预算法之中,明确地要求了单位的预决算以及相关报表要在20天之内向社会公开,重点提到了经费安排以及使用情况几个方面,要通过全程、全面的方式将政府以及国有资产部门的预算公开,势要真正地将政府预算公开到人民面前,提高了政府以及行政单位财政的透明度。

(三)打破了一味强调收支平衡的僵化规定

在原预算法当中,预算审查的重点是收支平衡,要求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这就使得预算法的审查僵化。在新预算法当中,这样的审查方式得到了改变,将审查重点改为下级政府转移性支出是否规范、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发展方针、重点支出以及终点投资项目预算是否安排合理等方面。此外,新预算法还要求各级政府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设置调节基金应对预算的不足,在短收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基金调节还是不能够实现收支平衡的可以列入赤字之中。新预算法的这些修改使得一味强调收支平衡的僵化规定得到了改善,将预算管理的重点放在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上,提高了国有资产的利用率,这样的预算方式不仅能够保障财政政策的持续性,也使未来的财政规划有了依据。

(四)对债务风险进行了把控

新预算法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举债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在举债的规模、主体、用途、管控等方面进行了限制,要求地方政府将债务公开,从法律的角度对债务的借、管、换几个问题做出了解释,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资产融资的公开,建立起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方便了人民的监督,有利于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应对。

(五)提高了监督问责的实效性

新预算法提高了预算审查监督的实效性。首先,新预算法细化了预算草案的编制要求,使得预算编制更加能够让人看懂。其次是对预算的审查制度做出了完善。最后是将预算审查的重点、预算审查流程、预算执行监督进行了规定。同时,新预算法对预算的违法事项进行了列举,针对情节的不同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处理方法。这些内容的修改,是对原预算法的改革创新,提高了人大审查问责的效果,使得违法追责的操作性更强。

三、新预算法的不足

(一)审核方式

新预算法虽然延续了原预算法中的综合审批方式,并没有将审核预算的具体事项分开,这就使得预算编制的审批出现问题。在预算审核之中,如果某一个项目预算编制出现问题,那么整部预算就要被否定,人大代表很可能会因为害怕承担后果使得漏洞被放过。

(二)预算编制还不科学

在新的预算法之中,还是没有对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式进行实质上的改变,在单位支出少的情况下在下一年度争取预算就会出现困难,预算的合理性会大打折扣,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展开。

四、结束语

新预算法相较原预算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预算完整性、公开性的强化大有帮助,对于行政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但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还是存在很多困难的,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对于新预算法中的缺点,还应该在后续的修订中完善,从而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预算法修正案通过地方政府获准发债[J].中国投资.2014(10)

[2]政策[J].财会通讯.2014(28)

《我是歌手》的创新之处 篇3

关键词:《我是歌手》;创新;节目形式;名嘴

0 前言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和数字时代的到来,电视节目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观众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电视行业“限广令”和“限娱令”的提出,就要求选秀节目的内容应更丰富,更富有思想意义。受到国外选秀节目的影响,我国选秀节目也朝着真人秀方向发展。《我是歌手》是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节目以原版为基础,运用明星PK模式,大众评委决定歌手去留,更加注重音乐的专业性,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1 《我是歌手》开拓明星真人秀形式的创新

(1)明星选秀形式。经过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平民选秀节目之后,怎样开发出更新颖的选秀模式,成为音乐选秀节目的热点问题。即使是颇受好评的《中国好声音》,也未能突破平民选秀节目在模式和内容上的框架。《我是歌手》采用了明星选秀的方法,这种方式在我国从未出现,从一开始播出,就吸引了观众关注的目标,知名歌手的参加,保证了节目质量,也增加了节目效果。

(2)真人秀全景记录形式。《我是歌手》另一个创新之處,在于真人秀全景记录形式。这种记录形式,包括歌手刚刚到长沙、在去湖南电视台的路上、进入湖南广播电视大厦、入房休息、试装、彩排、抽取序号、参加演出、等待排名。在剪辑的过程中,根据时间的推进,把所有环节一一展现出来,突出记录的真实性。另外,真人秀形式,会出现不确定的因素,提高突发事件的概率。观众能看到歌手的真实性和多面性,节目组设置了多个机位,通过不同视角为观众呈现出歌手参赛前的准备、参演后的情绪以及排名前后的紧张等真实画面,将整个选秀过程展现在观众面前,加上现场的音乐和灯光,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观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兴趣。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组还特意注重节目的保密性,以增加悬念。

2 《我是歌手》节目流程的创新

一般的音乐选秀节目只是简单的歌手介绍、歌手演唱、评委点评、最终结果等,而《我是歌手》是全景纪实类节目,它不仅记录歌手的比赛情况,更把歌手们的幕后生活展现个观众,满足观众的好奇心。《我是歌手》的节目流程一般是这样的:七名歌手分室而坐,分别进行彩排,歌手按照抽取的序号先后登场,观众由5个不同年龄段的500人组成,邀请明星进行观战,由观众选出3位歌手,在专业评委的监督下进行票数统计,与此同时,名嘴们争取自己心仪的歌手,最后,歌手们与湖南卫视签订合约。在后几期的节目中,新增了经纪人接送歌手这个环节,并为歌手们出谋划策。这种节目流程,开辟了选秀节目的先河,通过纪实性的手法,真实地展现出所有歌手的参赛状态和参赛水平,这也是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新之一。

3 《我是歌手》评分形式的创新

《我是歌手》的赛制是每两期为一个轮次,具体的方法是,节目开场时根据观众的累计投票进行排位,最后一名直接淘汰,空缺位置由新歌手补上。前五轮比赛结束后,从淘汰的5名歌手中以同样的方式选出一名复活歌手,重新组成7位歌手,分别进行半决赛和决赛,将两次比赛的方式累计叠加,票数最高者胜出。观众评委由不同年龄层次的500名普通观众组成,经过严格的身份核实。这种方式,在《超级女声》中也有使用,但是区别在于《我是歌手》中观众票数决定歌手去留,专家评委只对歌手的演唱水平进行点评,不充当评委角色。而《超级女声》则由专家担任评委,观众评委只是在最后PK的过程中使用,专家评审比观众评委占有的比例更大。《我是歌手》这种评分方式,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凭借人脉和权势影响比赛的情况发生,使比赛公正公平,体现出全景纪实节目的意义,增加观众对节目的信任感,另外,这种新颖的评分方式,也更加激起群众的参与欲望,引起观众的共鸣。

4 《我是歌手》内涵的创新:体现出音乐的专业性

与其他选秀节目相比,《我是歌手》节目没有经过过分的包装、没有过度的煽情,也没有过分的夸张,从开办节目开始,节目组立志打造成专业歌手综艺节目。不管是从音乐设备上来说,还是从歌手演唱的水平来说,节目组都十分注意,并且歌手都是专业歌手,能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体现出节目的专业性。而且,在比赛开始之前,音响都调节到最理想的状态,整场声音效果都十分精彩,在整场比赛中,歌手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中,没有假唱行为。另外,节目组还深入挖掘与音乐本质相关的方面,体现出音乐的专业性。而在其他选秀节目中,多少存在着音乐只是其中的一个元素,更多的目的在于吸引观众,制造噱头,提高收视率。

5 《我是歌手》在角色上的创新

《我是歌手》在制作上不断完善,增加了新的角色——经纪人。顾名思义,就是开发艺人的潜质,帮助艺人寻找机会。在昔日的选秀节目中,都是以主持人、评委、选手、观众组成的“选秀模式”。《我是歌手》则独具创新,湖南台名嘴通过抽签顺序,竞选歌手经纪人。当名嘴与歌手签约,成为歌手经纪人之后,就负责为歌手出谋划策,分担压力,确保歌手以良好的状态参加比赛。新增的这一角色,主要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第一,能够营造出更加现实的环境,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明星都有自己的经纪人和制作团队,使节目更加具有新颖性和真实感。第二,经纪人为选手出谋划策,能够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并且经纪人可以打理歌手的生活细节和一些紧急事件,能够让歌手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当中。所以,增加经纪人这个角色,可以为节目制作更多的悬念和吸引力。

6 《我是歌手》开拓新的对话机制

以往的电视选秀节目,都是专家评委进行点评,主持人掌握场上局面,控制话语权,选手们除了比赛之外,其他的互动对话很少。当然,为了体现选秀节目的公正公平,也出现过观众进行点评,但是观众只是少数专家或者是媒体评审团,场上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而《我是歌手》不仅有500名观众评委,并且名嘴都在观战间观战,无投票权的专家点评和观众采访,并且歌手和歌手之间也进行互相点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平等的对话机制,每一个参与对话的个体都具有独立的发言权,同时,现场、观战间都是讨论与对话的公共空间。

7 结语

《我是歌手》在追求还原音乐本质、注重节目本质的基本原则下,开拓创新,将节目尽量做到完美。选择有实力的歌手,专注于歌手对音乐的表现,通过电视荧幕将音乐展现给观众,带给观众听觉享受。

参考文献:

[1] 雷盛廷.《我是歌手》的创新理念与实现路径[J].当代电视,2013(7):6061.

[2] 于红.真实·生动·更加贴近——对体验类电视节目的“体验”[J].当代电视,2006(05):7071.

绪论三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篇4

应该说,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这一课题的研究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途径的创建提供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道德问题研究提供相关 理论支持,具有实践层面的应用价值。

在学术界已经有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进行理论研究,但大规模的实践应用研究还没有

真正开展,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问题的研究少之又少。目前国内有关环境伦 理学论著正日趋丰富,有关大学生生态德育教育或理论的论文也很常见,但将视野投向大 学生生态道德养成,从伦理学角度开展研究的课题几乎没有。生态道德养成问题上,学术 界研究的不多,仅南京工业大学黄爱宝教授在2007年《南京社会科学》上发表的“生态 型政府构建与生态公民养成的互动方式”一文,从行政学角度对生态公民和生态公民的养 成问题在概念上做了详尽分析。从“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字面上搜索,在期刊网上查到1 篇相关文章,为仲晓婷在2008年第3期《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上的《生态文 明建设目标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该文基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视角,以生态 人培养理念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进行了分析。

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的调查与问题的分析。论文比较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了大学生的生态认知、生态意识及行为的现状。基于现状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 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可行的一些教育途径及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涵盖了大学生 生态问题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因素。问题的设计尽量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突出现实性和生 活化。运用的SPSS17.0软件是该分析软件较新的版本,调查分析以相关性分析和归类分 析为主,具体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较为客观。论文中的调查数据原本体现了 调查现状,部分调查误差和个体差异进行了相应分析:如对大学生群体生态问题上的个体 差异分析,包括不同家庭居住所在地对生态知识了解程度的比较;又如对大学生生态知识、意识、行为具有一定相关关系的分析上。应该说,这次调查是较客观的,也是较为真实可 信的。

二是关于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理论探讨。本文立足于生态养成教育本质,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索我国生态道德教育在大学生培养规格上应有的眼界和追 求。包括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的规范、教育的原则与主要任务,具体对策。应该说,这些 分析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在理论和实践意义具有一定新意。同时,部分章节 也已在一些学报上发表。

谈移动设备的视觉语言创新 篇5

在WP7里面我们既没看到Vista透明毛玻璃质感,也没看到Surface的华丽酷炫,完全颠覆了“透明、质感加反光”的移动设备界面设计潮流,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是以往从没看到过的简单,简单到紧紧是几个色块!难道这是面对iPhone和Android刻意去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当然不是,这既不是刻意回避iPhone的华丽质感,也不是标榜创新的反其道而行之,原因只有一个:客观上的需要。

首先,体验上的核心价值向内容转移,并不意味着形式从此变得不再重要,相反,更需要一种全新的设计语言,一种全新的形式去适应这种变化。在以往的移动设备体验设计中,通用的逻辑法则是通过一个可映射某个功能或内容的文字、图形,如icon,为用户提供一个通向某个功能或内容的入口,而现在,这个入口变成了内容本身;其次,技术和硬件的进步,促使交互体验模式的变化发展,矢量交互模式变为可能,显然原有的基于位图式的用户界面视觉语言体系不再适应这种模式;最后,随着MS产品和平台线的扩张,出现了多种风格的界面语言,像早期的Winform风格以及后面的Aero,显然缺少一种统一的视觉品牌形象, 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体系去统一视觉体验,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了全新的界面设计语言——Metro。

创新的目的并不是与众不同

视觉传达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的功能性占主导地位。移动设备的界面设计在某一方面具有和视觉传达一样的特性,不同的是,比视觉传达对功能性的要求更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设计,是与产品割裂的设计;制造问题的设计,则是无意义的劳动。至于风格上不管是华丽质感加反光还是还是透明渐变加切光,这都不是视觉语言的核心,用户界面是依附于产品本身功能而存在的,而视觉语言则是和除了产品本身以外的更多因素息息相关,比如基于构建或统一视觉品牌形象的需要或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人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面对一个新的产品需求,绞尽脑汁的去追求让自己的设计是多么的与众不同,而这种与众不同,通常又会简单直接的体现在视觉语言的风格上,盲目追求华丽的效果、质感、反光以及复杂的颜色渐变,完全忽略了产品本身的特性、用户的特性以及交互场景和所基于的平台特性。比如,众多用户对iPhone趋之若鹜,很大的原因是因为Apple自上而下对完美体验追求的极致,App Store模式则决定了允许庞大的第三方开发者为自己开发海量的应用,但这不可避免的会破坏这种完美体验的统一性,于是Apple为解决这个问题在SDK里搭建了一种针对iPhone桌面icon的视觉样式标准,在这种标准下,开发者只需提供一张图片,即可以使自己的logo和系统体验保持完美一致。然而,却时常会在App Store里发现有类似的应用,也许这个开发者或是设计师实在是太想让自己的应用与众不同了,但这确是一种风险很大的与众不同或标新立异,因为在一种体验质量及体验统一度已经到达很高水准的平台设备中,作为应用层面的产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与这种体验保持一致,在这基础上再突出自己的特点,而完全无原则的突出特点,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用户界面的价值依附于产品本身功能而存在

创新是所有设计的生命,却不是体验设计的全部,受原则和条件的制约,视觉语言的创新同样如此。

坦白讲,我非常不想再拿iPhone来做例子,因为所有的人在讲移动设备体验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拿她来做案例,但没办法,我和大家一样情不自禁:)。

还记得1月份iPhone发布的时候吗?是的,当看到划屏解锁的功能时,是不是惊呆了?手指轻轻一划,原来可以这么玩的?其实,欣喜的并不是划屏体验上新奇,而是这种新奇并没有以过多的额外操作负担为代价。后来,各式各样的解锁出现了:画曲线的解锁;画笑脸的解锁;后来还出了有一个圆圈满屏跑的解锁。但其实,所有的方案都不是解锁方法上的变化—即完成从A到B的轨迹从而触发解锁动作,变化的是仅仅UI上的视觉体现,最终的结果,都是去用视觉语言完成操作上的逻辑而已,问题是,虽然所有方案都最终解决了解锁这个问题,却同时又制造了问题。

移动设备并不等同于手持娱乐设备,手机不是PSP,更不是Xbox,不管它有再多的娱乐功能,就目前来说,它最基本的角色,是工具,或者叫手持移动通讯设备终端,那么对于日常工具,那怕再新奇的体验,最终都会回归至它的基本体验或基本应用,如果以上不够通俗易懂的话,我们可以想象:女孩超市出来左手拎着重重的购物袋,右手掏出手机准备向男友求救的时候,却发现屏幕上正有一乱跑的家伙在考验自己的眼手协调能力·······

视觉拟物化中的映射关系

在以iPhone、iPad为代表的移动设备平台上,拟物化设计这个概念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或潮流,对于拟物化设计,我个人的总结是:拟物化设计的本质是把虚拟环境中产品体验的某一特性在真实世界中找到一种映射,然后把这种映射通过设计语言的归纳在体验中以视觉或交互形式得以体现,从而使产品体验本身更具真实度和情感化,并且更符合用户的认知心理,因此拟物化设计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条件,就是这种映射关系的成立,特别是对于视觉语言和视觉风格而言,这种映射关系会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就好比简单的为创新而创新,结果就是最终的体验并不能很好的符合用户的认知心理,反而会增加用户认知负担,更谈不上提升产品的体验价值。

移动学习的创新之处 篇6

摘 要:移动电视的特点随着视频信号移动传输的技术不断成熟,其技术优势、节目优势、播出优势、收看优势、观众优势和广告优势渐渐突显出来,此种独特的优势都是其他媒体暂时还难以超越的。这些优势不断创新和开发,必将使移动电视孕育出非凡的生命力,让广播电视重放出炫丽的光彩。

关键词:移动电视;优势;创新;信息

移动电视俗称为“无线数字电视”它是继传统模拟电视、有线电视传媒以来的一种新兴电视传播形式。移动电视是通过电视信号的无线传输覆盖和接收的一种新兴电视传媒。它采用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将电视节目经过数字编码,通过无线发射、地面接收的方法进行传播,并通过发射信号的单频网布设,使得地面电视数字信号覆盖达90%以上,在此范围内经无线接收,均能收看到高质量的电视画面。它的最大的优势还在于能支持移动接收,即使当车辆行驶速度高达150km/h时也不影响电视信号接收。也就是说,受众在移动的状态下,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到同传统电视和网络一样的各类电视节目和信息。

近年来,移动电视发展迅猛。美国In-Stat/MDR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全球地面(移动)数字电视市场已进入了一个高速成长的时期。20,移动电视服务创造了每年54亿美元的价值,达到了75亿美元。在我国其发展势头更快.五年前,东方明珠移动电视作为全国第一家、世界第二家最早成立也是最早赢利的移动电视,很快在上海的地铁、公交、楼宇、出租车和手机上建立起了上万个视频终端.移动电视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平台,灵活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100多个大中城市分别建设了移动电视媒体平台。20全国移动电视服务创造了近百亿元的价值。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的三年,我国移动电视每年服务价值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移动电视以其新的面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它与传统电视相比,有着许多不同的个性。就其播出时间收看场地和受众对象而言,传统电视播出的黄金时间是在晚上,主要的受众对象是家庭人员;而移动电视播出的黄金时间是在白天,主要的受众对象是公共场所的流动人群和休闲人群。移动电视出现在公交巴士、商业楼宇、地铁、私家车、出租车、户外大屏幕、手机电视以及户外电视街等公共区域范围内的电视接收终端。这决定了移动电视与其他媒体相比在传播形式上更具有灵活性、多样性,这就决定了移动电视必然有着许多独特的个性化优势,这些优势亟待我们不断创新和开发。

一、开发定时定点播放优势

从一般意义上看,传统电视是需要人来开启和关闭的。开发移动电视的定时定点播放优势,主要是指移动电视可以根据受众的不同收看时间和收看需求,采用新技术进行定时定点自动播放。目前,移动电视的播出形态主要是通过在车辆地铁、超市商城、机场码头、楼宇广场、医院诊所等各类公共场所安装移动电视液晶显示屏进行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接收和播放,使出行在外的流动人群或休闲人群能随时随地收看各类电视节目。在公交车上,观众能收看电视的时间与公交车运行时间是同时存在的,只要车辆在运行,乘客就有收看移动电视的需求;而在酒店饭店,一般只有中午和晚上几个小时的收看时间。根据这种不同特点,电视台移动电视的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华禄集团有关技术人员联合研制开发并率先应用了移动电视定时定点播放技术,一些地方实现了全天候自动播出,一些地方实现了分时间段自动播出,真正满足了不同场所自动化播出和不同观众的不同收看需求。这就充分体现了移动电视实现随时随地收看及定时定点自动播出的主要个性优势。

二、创新分片分域播出优势

在一般情况下,传统电视播出中,一套节目一旦播出,所有信号覆盖区域都只能同步收看一样的节目。而移动电视可以创新分片分区播出优势。也就是说,移动电视可以采用新技术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内容的播出。例如,在金融系统,可以根据各银行特点,定时播放金融节目,而这些节目只限在这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收看,但不影响其他节目的收看。再如,在许多大型连锁企业内部,还可以在建立移动电视网络的基础上,创新建设连锁企业系统内部移动电视信息网络平台,根据企业需要,分别播出不同节目或召开电视会议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即时播出相关节目内容。按照移动电视新的技术标准,一个频道同时可以播出15套不同节目,这为创新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系统播出不同节目提供了技术保障。

目前,全国的公交车移动电视节目主要以新闻、休闲、咨询、娱乐类节目为主,除此之外还包含健康咨询、新闻热点、娱乐新闻、幽默笑话、小品相声、广告、时尚服饰、英语媒体新闻等。以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台为例,它已经开办的栏目已达40多个,如《新闻夜线》、《上海早晨》、《国际简明新闻》、《全球资讯榜》、《东方快报》、《色拉英语乐园》、《娱乐放送》、《幽默一刻》、《移动竞买》、《展演快讯》、《荧屏导视》、《动感上海》等节目。另外,东方明珠移动电视还分别新推出了《股市快报》、《健康有约》等自制栏目,具有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特点。

三、开发主动滚动播出优势

我们接触的大众媒体,它与受众之间处于被动关系。就传统电视而言,随着节目套数的增加,观众的选择性越来越大,而移动电视的优势明显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它的特定收看环境和收视条件充分显示了许多个性优势。

1.节目播出的主动性

所有公共场所的移动电视一经播出,观众在一般状态下是没有选择余地的。移动电视受众对象为移动人群,不仅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同时也加大了传播效果的不可测性。这就要求我们移动电视人如何来重视移动电视节目质量,通过制作播放高质量的节目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如果移动电视节目不受欢迎,那节目播放再有主动性,观众也会视而不见,闻而不听。由此,移动电视更要注重制作适合移动电视观众胃口的个性节目。这种个性节目更要体现“新”“快” “短”“实”“乐”的风格。

(1)新。重点要抓好节目形式的新和内容新。要设计策划更有冲击力的节目新形式,播放更有震撼力的节目新内容,来抢夺观众的“眼球”、提高观众的兴趣。

(2)快。新闻节目一般不宜超过5分钟一个时段,让移动电视能真正实现快速反应。要尽可能让观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世界动态,掌握事态进展,知晓最新信息。

(3)短。重点要制作短小精悍的精彩节目。要根据移动电视观众的流动性和随机性特点来设计各种节目。如广告信息节目一般不要超过3分钟一个时段,新闻资讯节目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时段,娱乐知识节目一般不超过8~10分钟/时段。目前,许多城市移动电视都在制作10~15分钟左右一集的电视短剧,引起了社会良好反响,受到了普遍欢迎。

(4)实。重点要抓好节目内容的实用性和真实性。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决定节目的生命,知识咨询的实用性决定节目的价值。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这种优势尤为重要。因此,在节目上应做到“平实亲近”,从主持人的串联词到垫片都尽量体现电视节目的真实、贴近、亲和。“用百姓话说百姓事”是移动电视节目的一个努力方向。

(5)乐。重点要抓好节目内容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要深入社会,了解移动电视受众群体的情趣爱好,制作和播放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

2.节目播出的滚动性

移动电视观众是流动的,他们一般在流动状态和随机状态下观看节目,为此,节目的滚动次数越多,节目信息对不同观众的到达率就越高,对观众的影响面就会越大。这一点更体现了移动电视的滚动播出优势。在公交车上,每一班车往返的乘客基本上是不一样的;在公共场所,前5分钟和后5分钟的观众也不一样。我们可以根据这种特点来设计移动电视节目滚动播出的重复次数。

四、开发即时延时播出优势

移动电视的即时播出优势,比之传统电视更为明显。因为移动电视的播出时间及电视受众主要在白天的各大公共场所,所有有关重大活动和城市应急事件信息一旦即时播出,全城皆知。移动电视的即时播出,也是一种现场直播。移动电视的现场直播,可以在传统电视直播的基础上得到更好开发,因为移动电视的主要受众在白天。我们白天的许多重大活动,用移动电视即时直播,其效果是可以想见的。如各种重大庆典活动的直播、企业开张典礼的直播、各种商务推广活动的直播、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直播等,都为移动电视的开发服务功能和产业功能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阵地。移动电视的即时播出优势,还可以应用到城市的应急预警信息的发布上。城市预警应急中心可以充分利用移动电视终端播出平台,把城市的预警应急信息即时发布出去;移动电视可通过城市应急指挥中心获取的各种重要信息为来源,即时播出急需发布给市民知晓的各类城市突发事件信息。既提高了移动电视信息的权威性和视听性,又可加快城市应急预警的快速反应能力。移动电视的延时优势,比之其他媒体有更大的开发空间和优势。一方面,移动电视可以快速反应;而另一方面,因移动电视收看群体的流动性和多变性,也可以采取对一些重要节目进行延时播出或经再编辑后延时播出。

五、创新互联互动播出优势

移动电视的互联播出,不仅指在互联网上的播出,更是可以使移动电视进行区域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联播出。随着移动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不久的将来真正实现用卫星发射并进行信号覆盖后,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互联播出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开发。到那时,移动电视的优势会变得更加突出。移动电视的互动优势,更是一个相当大的创新领域。移动电视液晶显示屏一般都设在公共场所,只要在电视屏上增加触摸功能,出行在外的市民观众就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时随地进行节目的互动。出行人可以通过手机或短信随时随地参与各种节目,让出行在外的观众在休闲之时增加无穷的乐趣。“电视长了脚,跟着观众跑”这是人们对数字移动电视的形象比喻。“随时随地看电视”,一度是人们难以企及的梦想。然而随着视频信号移动传输的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个梦想正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切和清晰。公交与列车移动媒体、车载数字媒体相继登场。“面向局部公众”的移动数字媒体为“移动”中的旅行开辟了一方重要的音视频信息传播空间,成为有效的资讯分发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产业意义。总而言之,移动电视是新兴的媒体领域,其技术优势、节目优势、播出优势、收看优势、观众优势和广告优势都是其他媒体暂时是难以超越的。对这些优势的不断创新和开发,必将使移动电视孕育出非凡的生命力,让广播电视事业绽放出更加炫丽多样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郭衍,李天明.数字移动电视运营模式不清晰如何突破瓶颈[J].通信世界,2008(6).

[2] 辛伟.手机电视技术与标准的发展以及实现方式[OL].泰尔网,2008-08-15.

[3] 郭嘉.手机电视如何扬长避短[J].青年记者,(16).

[4] 吕杰,张波,袁浩川.传播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浅析高考新闻报道特点及创新之处 篇7

一、高考与高考报道

高考,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 是中国现行的选拔性教育考试制度。从隋唐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到现代的高考, 考试一直在中国社会中举足轻重。高考关乎教育公平、人才储备、社会阶层流动等重大问题, 并衍生出考试经济、考试文化。这样一件上关国家民族前途, 下系民众个人命运的大事怎能不引起公众关注?高考本身也是中国社会的擅变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我国于1952年建立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文革”时期中断, 直至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高考的建立、发展、波折、改革过程无不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变迁。

高考新闻属于教育新闻范畴, 与一般的教育新闻不同, 它具有常规性、重要性和复杂性。说它“常规性”, 是因为高考每年一次, 是媒体报道中必备的“四季歌”。从提前自主招生到高考当天, 媒体一窝蜂争相报道, 报道面也有固定的几个区域, 年复如此。说它“重要性”, 缘于其极大的社会关注度。与高考有关的新闻具有很大的社会敏感度, 譬如高考的每次改革, 从招生制度、科目改革、时间调整等都与考生家长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并且, 考试与录取公不公正、是否存在“走后门”现象、区域教育发展水平是否均衡也是全社会之焦点。说它“复杂性”, 主要归结于高考本身。高考本身就是争议的焦点, 既提供平等竞争平台, 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又存在缺陷, 如难以满足多元人才需求、教育趋于“应试”“填鸭”。除此之外, 高考也一直是“在路上”, 不断改革中:新课改的高考制度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对于这样一个处在矛盾之中, 又不断发展着的复杂利益集合体, 从怎样的角度介入, 以怎样的力度报道, 以怎样的价值标准界定, 如何掌握好国家教育宣传方向和反映普通民众心声的平衡, 这些都是媒体在高考新闻报道中需要深思熟虑、反复琢磨的问题。

二、高考新闻报道的特点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解放日报》, 作为上海市的党报, 也是主流大报, 其媒介影响力不言而喻。肩负社会责任的党报媒体一方面要深入基层, 聆听市民百姓的街谈巷议, 了解公众所思所盼所愿, 另一方面, 要做好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 准确有效地传递和诠释党的主张, 坚持党和国家的政策方向。其特殊的地位决定了《解放日报》不同于都市报或一般党报的特点。通过对于近十年来《解放日报》高考新闻的文本分析, 加之本人参与该报2012年高考新闻策划与报道的实践来看, 将其高考新闻报道特点归结为以下两点:

1. 有张有弛, 疏而有致

高考期间向来“料”多, 堪称媒介富矿, 林林总总的新闻让读者目不暇接, 但也容易烦琐致人厌烦。一般而言, 高考新闻分为高考政策和服务信息、应考方法指导、心理指导、高考现场动态等几类。如何掌握报道时段和节奏, 如何着重报道要点, 如何安排报道版面篇幅, 进而使报道既合乎时宜, 又合乎报道品位, 这些都是党报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笔者对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12日《解放日报》近10个月来高考报道的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 《解放日报》对高考的篇幅只有30篇, 这样的报道数量与长篇累牍的晚报与都市报相比简直是凤毛麟角。并非《解放日报》惜墨如金, 只是《解放日报》对高考本身这一新闻事件比较关注, 抓住重点, 不像晚报与都市报挥墨如土, 遍地开花, 对受众进行“地毯式”的高考信息轰炸, 连有关高考信息的细枝末节也极尽渲染之能事。两种风格, 各有利弊, 不能立判高下, 但过犹不及, 过度信息输送反而引起受众反感。从统计的时间节点来看, 报道频率分布图呈“倒U”状, 学期伊始就开始介入报道, 即时发布最新的政策动态“明年上海高考减少一门缩至两天”、“自主招生高校目前政策未变”, 为受众提供重要的实用信息。高考期间, 报道数量质量达到高峰, 多种新闻体裁并用, 多方部门记者协调, 多个方面跟进, 高密度大规模地对高考进行报道。内容丰富多彩, 既有关于高考的准备工作、今年高考新特点, 又有高考经济效应等, 多重视角透视高考。高考结束以后的报道则相对处于平缓、冷静的时期, 大多集中于对高考的反思, 如《高考何时不再那么沉重》、《高考, 能否再变一变?》。这样有张有弛, 疏而有致的报道节奏, 既能合理利用报道时段, 调配报道资源, 又能以新闻集纳的方式, 将同类新闻事实优化组合, 取得强化和持续的报道效果。

2. 民生视角, 民本意识

1842年, 卡尔马克斯在其《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一文中提出了“人民新闻”的概念, 指出“它生活在人民当中, 它真诚地与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它把它在希望与忧患之中倾听出来的东西, 公开地报道出来。”[1高考报道的民生视角主要体现在, 以为考生及家长服务、维护教育公平、支持国家的教育改革为出发点, 对高考政策和服务信息进行传达和解读, 对有关高考过程中不正常现象进行监督, 对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而在价值取向上, 则体现较强的民本意识, 贴近百姓生活, 为民排忧解难。肩负社会责任的新闻记者要做新闻名家穆青所提倡的“富记者”, 即能“吃透两头”, 一头是“上头”;一头是“下头”, 即深入实际、深入生活, 深入群众。一线新闻记者切忌做一名脱离实际、两头摸不着的“穷记者”, 或者是像范敬宜所讽刺的脱离群众的记者:“朝发宾馆彩云间, 百里调查一日还;群众呼声听不到, 小车已过万重山。”[2]从事高考报道的记者除了要为一般的普通民众提供有关的高考信息外, 还要将聚光灯照在一些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上, 真正了解群众, 为了群众。例如, 在《崎岖求学路爱心相伴随》这篇报道中, 记者描述了一位重度痉挛型脑瘫患者在同学老师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帮助下, 执着求学的故事。文章短小, 笔墨不多, 但抓住了这名特殊考生乘坐助动车离开考场的画面, 加之所叙述的平日点点滴滴, 娓娓道来, 关切之情感染着读者。

三、创新高考新闻报道的几点思考:

虽然高考新闻是媒体报道中必备的“四季歌”, 但如何唱响、如何唱动听仍是业界经常讨论的问题。下文笔者将从报道策划、报道方式、宣传导向、社会影响等几个维度探讨如何创新高考新闻报道。

1. 凝成一股劲儿

在激烈的新闻市场竞争中, 媒体不能再耽于“作坊式”生产, 而要通过“集团作战”掌控制高点, 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以大手笔、大制作、大策划来产生社会大效应。并且, 条线记者工作年限太长, 视野容易被教育系统的“小教育”框死, 陷入“为教育而教育”的误区。在此次的高考新闻报道策划中, 《解放日报》发挥集团优势, 充分调动人力资源, 将机动部、科教文卫部、经济部记者组成报道小分队, 派往全市各个区的不同考场。这样的安排, 不仅能采集到更多的信息源, 也让不同条线的记者合作凝成一股劲儿, 同时跳出各自的思维“盲点”, 发挥各自优势, 角度纷呈, 展现出一个集经济、社会、教育等议题为一体的“高考多面体”。

2. 深挖一个故事

在2012年范长江诞辰100年座谈会上刘云山发表讲话时, 称好新闻是跑出来的, 是“挖”出来的, “老关在楼房里体验不到火热生活, 光坐在电脑前敲击不出精品佳作”;号召新闻工作者接“地气”、“补”底气, 深入实际、体验生活。[3]在做好前期报道策划的同时, 要学会“深挖一个故事”、“讲好一个故事。”有人说新闻学是故事学, 故事讲精彩, 新闻就精彩了。譬如, 在《一路绿灯只为一名考生》这篇报道中, 标题就很吸引人, 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故事讲述了一名高考前三天突然患上“自发性气胸”的考生的高考状态, 主要描写了“凭着专用通行证, 送考的救护车一直开到考场大楼前”、“考点工作人员为其专门准备一间‘一个人的考场’”、“所在医院为其换特需病房, 并减免床位费”三个细节。通过记者的笔触, 考生、医院、校方各方形象跃然纸上, 一篇温馨的高考通讯比一个冷冰冰的短消息更有可读性, 更有感染力、更容易打动人。

3. 把握一定力度

前些年, 报纸媒体中大量出现“炒高考”、“炒作高考状元”的现象和高考新闻娱乐化现象。近几年, 国家新闻监管部门对个别报纸媒体“炒作高考”、“娱乐高考”这一现象进行了宏观控制, 此种类型的劣质新闻逐渐减少。有学者提出, 媒体对待高考报道, 可以用“不该做什么”和“该做什么”来概括, 两者之间不是一个简单的并列关系, 后者的成立要以前者为条件。“不该做什么”是最低要求, 主要指一些必要的服务消息, 如建筑工地静音, 交通管制等。而一些不具有普遍意义、与广大考生无太大关系的报道, 如”氧吧车”、“高考宾馆”等大可不必报道。[4]笔者认为除了要考虑“不该做什么”和“该做什么”之外, 还要思量怎么做, 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只有秉持理性的态度, 把握平衡的尺度, 才能将高考报道可持续发展。

4. 反思一个时代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这是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名言。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瞭望者”, 记者必须要高瞻远瞩, 把握好时代脉搏。回顾2007年, 恢复高考三十年之际, 《解放日报》承担起历史记录者职责, 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尤其在专题《非常年代的非常高考》中, 从四位不同时期的高考当事人的回忆中, 清晰地向读者勾勒出历史的脉络:1966年:与高考失之交臂;1977年:高考再开张;1985年:“上海卷”初登场;2003年:“非典”时期的高考。高考报道就像矗立在中国社会中的一面“镜子”, 清晰地反映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而想将这明镜擦亮, 媒体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历史记录者, 要学会常常反思, 将新闻放进社会和历史的宏大坐标系中思量。

注释

1[1]穆青.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J].新闻战线.1979 (04)

2[2]白建平.新闻精品深入实际采写[J].记者摇篮.2002 (04)

3[3]详见《光明日报》2012年3月7日

移动学习的创新之处 篇8

关键词:生态环境教育;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16-0215-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小学都关注对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我校立足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平台,开展了“科技生态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校本研究”。在科技生态特色课程建设探索历程中,科技创新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积淀。

关注生态环境教育,寻找论文研究课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的一个教育内容就是“珍惜环境”,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于是,我们便尝试将“生态环境教育”这一概念引入学校科技小组研究活动之中,将生态环境教育与学校科技生物小组活动结合起来,并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寻找研究课题,挖掘创新点,写出科技创新的小论文,形成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支点。

例如,在学期课题“发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开展中,我引导生物研究小组注意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当时正赶上有一名小组成员回到水果之乡——四会过春节,得知当地盛产的柑橘遭吹棉蚧危害特别严重,柑橘大幅度减产,果实的品质严重下降,给果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治病虫害,果农通常施用大量化学农药。这虽然能起到暂缓的作用,但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学生发现了问题,并利用摄像机将其录制了小视频,带到学校生物研究小组,提出了研究如何消灭吹绵蚧,帮助果农解决柑橘减产问题。于是,小组成员各有分工,有的积极上网查资料、有的利用Word软件整理文字资料、有的利用Excel统计数据,寻找消灭吹绵蚧的最佳办法。经过研究,学生决定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利用害虫的天敌去防治害虫。整个课题的研究结束后,我布置学生每人写一篇小论文,选出优秀文章,并放在学校的校园网上供其他同学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开展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教育,而且能够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去发现、去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挖掘教材生态源泉,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同发展。现行小学各科教材中蕴含着许多环境教育的内容,我们先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中进行摸底,统计出各册教材中蕴藏环境环保内容的课文,进行重点研究,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受到生态环境教育。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水的危机》一课时,我们就挖掘到教材中生态环境教育的源泉——爱护珍惜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为了树立学生对水资源危机的意识,培养在生活中做节水、护水的模范。我们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①调查小组利用网络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水资源现状。让学生关注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水资源污染给人们造成的危害极大。帮他们树立保护水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②调查小组运用PPT、视频等方法汇报学校或自家存在浪费水的现象。通过一连串的数据和图片使学生明白中国的水资源已经到了全面告急的危险时刻,我们要保护水源、防治污染,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珍爱水源人人有责。③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如果我们顺天性而用之,则必然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里我们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信息技术课所学的软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节水广告”、“节水提示语”等,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参与到节约用水的宣传中去。

总之,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进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对小学生而言,这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的教育内容。而少年儿童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造精神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智力资源,所以,对每位教师来说,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关注科技生态问题,挖掘科技创新之处,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检验,充分利用各种外部和内部条件,就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静.论校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生态环保责任意识的培养[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

[2]唐汉成.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的创新教育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10.

[3]卫金星.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9(7).

上一篇:建筑结构试验试题下一篇:七年级政治人生难免有挫折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