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

2024-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精选5篇)

浅谈“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 篇1

【内容摘要】: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学习体验”的条件,平等对话,设疑激趣;导引比较,拓展延伸;摒弃“灌输”,重视个体。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将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身的价值的探讨,通过课堂教与学的载体,有机的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提高学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体验 创造 尊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由于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所以他们对事物、问题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有了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林黛玉”。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尤为重要了。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将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身的价值的探讨,通过课堂教与学的载体,有机的体现出来。

一、何谓“体验”?

“体验”——《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教育大词典》中解释成“体验、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我国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

“学习体验”就应该理解为:通过学习实践来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也就是说,学习体验从学习实践中来,没有学习实践就无法达到目的,从而得到相关的体验。就像登山一样,只有亲身登临山的极顶,才能感受“一览众山小”,才能真正体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乐趣。那么,怎样的学习实践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或者是获得更多、更深刻的体验呢?有句话说,要知道李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尝。要让学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体验,不仅要最近距离地、从不同角度地观察事物,还要亲自深入事物,“品尝滋味”,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或许他们的体验还幼稚,不是很确切,但他们的感受是真切的,认识是较为全面的,对学习过程的记忆也就深刻了。

所谓“语文学习体验”,就是通过课内外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人对语文学习的关注和向往,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知语文学习认知的对象,理解语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领悟其内在蕴涵的意义,从而逐步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二、创造“学习体验”的条件

朱绍禹先生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也曾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也就是说,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发现应该相互补充,相辅相承,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并提出富有一定思维含量,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对知识进行加工重组的问题,而并非简单的“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

所以,创造和谐“学习体验”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倾注了热情,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是否获得的丰富的体验。

(一)、平等对话,设疑激趣。

平等的对话关系可以帮助师生之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得到充分信任的前提下愉快的学习。在对话过程中,充满了学生发现、质疑、思考与探究,也伴随着教师的点拨、启发和引导。例如《华南虎》一文,教师请学生思考:“如果华南虎没有被关在笼子里,一旦从笼子里出来,它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如果你是一只华南虎,面对‘戏谑’、‘呵斥’、‘劝诱’,你会怎么做?”问题始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启发他们对“虎性”、“人性”的思考,于是,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也就有学生进而提出华南虎最后有没有发出“石破天惊的咆哮”?华南虎的爪子为什么会是“血淋淋”的?一系列的问题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得到积极的参与,学生的热情得到充分释放,对文章有了深刻的体验,从而学有所得。

(二)导引比较,拓展延伸。

“以此及彼,触类旁通”是问题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火花的关键。学生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他们都希望学习活动能使自己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取得成就,这就对学习活动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学习《荒岛余生》,教师让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并且分别仿照《观舞记》和《安塞腰鼓》的句式来写一段赞美鲁滨逊的话。学生从自身的阅读实际出发:“假如我是太阳,我要用耀眼的光芒照亮鲁滨逊不屈的人格魅力;假如我是白云,我要用不停歇的脚步散播鲁滨逊的坚强;假如我是不幸,我一定会远远地离开,因为我知道,我无法战胜鲁滨逊乐观豁达的精神„„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一个读者,我只能用自己稚嫩的文笔抒写对鲁滨逊的敬意,我只是一个读者,我只能用整个的身心去感受鲁滨逊倔强坚忍的人格魅力„„”“看!——一做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他告诉我们:拥有不屈的信念就拥有了战胜一切的力量;他告诉我们:勤劳的双手可以捧出灿烂的阳光;他告诉我们:只要心存希望,风雨之后会有彩虹„„好一个鲁滨逊!好一个不屈的汉子!„„

通过课外延伸与相关内容的比较学习,学生较为容易进入文本,产生接近于作者情感的体验,并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自身体会去注释幸运与不幸、信念与生命的关系,所以比较学习中得到的体验,是学生在不断阅读与比较积累中获得的特殊感受,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和再创造,也是对未知知识的探究,从而得到新的发现,这样的学习体验比单单记住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三)、摒弃“灌输”,重视个体。

面向全体学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我们必须“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个进步,有一个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只是一味重视知识的单向传授,忽视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点和情感价值观,在硬性而沉闷的书本知识的灌输下,学生机械地记忆教师认为能决定学生命运的语句、条文、规律,成为听话的“小秘书”“复读机”,学生求知的渴望、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在“你读我写”的过程中被抹杀,淡化,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改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创造和谐的“学习体验”条件,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权力,激活他们求知的欲望,从而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中得到独特的体验,三、尊重独特的“学习体验”

所谓“独特体验”,是学生个体从自己独特对文本所建构的“意义”。学生个体由于认知经验深浅不一,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思维活动千差万别,“尊重”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有多个义项,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语境的意思应该是“重视,严肃对待”。它不等于赞同,而是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关注与重视。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重视”和“严肃对待”来自学生的这些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感受和看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他们的认识程度,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已掌握的学习技能、方法,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走进文本,体验文本所赋予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形成自己对问题独特的新的认识。《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儿时的经历,有没有自己的游戏不被家长所认可,努力去制止,而自己却按捺不住渴望,偷偷去玩的经历?而现在你长大了,再跟家长谈及这段经历,你和家长都有怎样的感受?“小弟全然忘却”是故意安慰哥哥,还是自己认为哥哥确实是为自己,而自己玩风筝本也是不太正当的行为,所以并不耿耿于怀?“不幸”到底是谁的不幸?教师调动学生与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情感经历,让学生披文入情,把间接的文字符号成为真切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领悟、鉴赏就有了基础,阅读学习就有了乐趣。讲述《斑羚飞渡》,让“斑羚”和“猎人”“我”之间展开“面对面”的“对话”。学生走入故事设置的情境之中,“生命的意义”“种族的存亡”“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生命的抉择”“生存还是毁灭”“生命的震撼”等多个话题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习《安塞腰鼓》,有学生就将极具阳刚之美的腰鼓表演与《千手观音》、《两棵树》相比较,认为他们都是通过舞蹈宣泄情感,都是对生命力的赞美„„学生用他们的眼光和角度来审视世界,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逐渐达到语文教学追求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浅谈“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 篇2

前不久,执教《学会合作》一课,在课堂教学总结时,我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们都有什么收获?”我的问话刚一落,学生就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学会了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比如“牺牲”,除了“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一种意思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就是“古代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

生:通过学习,我理解了为什么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说得也都非常好。)

突然,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的想法与大家不一样,我认为只要我自己有能力,即使不与别人合作,我也可以成功。有时与别人合作时,反而阻碍了自己能力的发展。同时,与别人合作,自己就会产生一种依赖思想,总想让对方来做事情,这样,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听了这位学生的发言,许多学生又举起了手,有的甚至站起来,还有的与同桌说起话来。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我马上挥了挥手让学生静下来,对他们说:“一个人到底需要不需要与别人合作?请有秩序地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有的学生说:“做事情是需要与别人合作的,因为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只有与别人合作了,才能集中大家的力量,更好地完成任务。课本上不是说了吗?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成就……”

没想到这位学生话还没说完,就被另外一名学生打断了发言:“这么说不合作就很难完成任务?这道题目我不需要与别人合作,不是也能做出来吗?如果什么事情都要合作,那么,还培养我们独立探索的能力做什么呀?”(连续两个反问让前面的学生说不出话来)

紧接着,又有一位学生说:“我感觉合作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如果是自己独立可以完成的任务,那么我们就可以不与别人合作;而如果是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解决不了的事情,那么我们就要寻求与别人的合作。”

......

不知不觉中下课的铃声响了,看到学生还想再继续争辩下去,我就顺水推舟地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作文的题目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吗”。

[课后反思]

在这一课的教学最后,学生的发言是我没有想到的。通过教学《学会合作》,我有以下两点感悟:

一、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却很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阅读,往往都是在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的引导下来阅读,最后顺理成章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学生的个性参与,时间长了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就会人云亦云。而案例中的教学就给我们一个新的思路:当学生的感受与教材所要求的不一致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学生的争论还没有结束时,教师可让他们课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这样就把语文教学向课后延伸,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重新思考,从而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语文教学要体现开放的教学理念

浅谈“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 篇3

[关键词]引导 尊重 阅读体验 小说主题 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小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通过对小说情节、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剖析,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通过赏析结构艺术、人物形象描写技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赏读,使学生进一步认知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应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积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加以分析肯定。

在一次备课组内的公开课中,一位教师安排了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阅读教学,教学重点是通过鉴赏人物形象和小说情节来探究作品的主题。这位教师根据传统方法,把主人公玛蒂尔德定位为一位爱慕虚荣的法国小资产阶级妇女,由此得出文章的主题是通过这个小公务员的妻子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假项链的悲剧故事,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

评课过程中我们提出,按当代人的眼光来看,似乎女主人公的虚荣也是可以理解的,除了表示同情,我们在她身上还发现了许多值得敬佩的性格特征。所以我在安排这节课的时候,根据新课标的宗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公,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独特的阅读体验。 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给这个人物形象定位,而是鼓励学生从细节上来分析。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思维非常活跃,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是爱慕虚荣的,因为课文中多次提到她对目前的生活不满意,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而她梦想着自己能过上上流社会奢华的生活。可是小书记员的丈夫满足不了她的这些追求,于是她的内心苦恼不已。甚至看望一位富有的同学回家后,她会“哭好几天”。所以后来她因为一条假项链而过了十年异常艰辛的生活,也是必然的,根源就在于她的爱慕虚荣。这时有学生提出了异议,他觉得玛蒂尔德美丽迷人,虽然她对自己的生活并不满意,但是她始终忠诚于自己的丈夫,并没有抛弃丈夫去寻找更好的生活。晚会上,她备受关注,而且她可以结识许多上流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她利用美貌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但是,她只是“沉迷在欢乐里”“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玛蒂尔德来参加晚会的目的很单纯,只是让自己的美貌得到承认。在那个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玛蒂尔德从没想过靠美貌出卖自己的灵魂。这些能有力地说明,玛蒂尔德是一个纯洁高尚的女子。受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启发,其他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如“诚实守信”观,认为马蒂尔德和她的丈夫很有责任感,道德观念强,在生活异常拮据的情况下,也毅然决然地要赔偿一条一模一样的项链给朋友,没有动过一丝蒙混过关的邪念。并且他们承担起所有的债务,用十年的艰辛劳动来偿清这些债务。还有学生欣赏玛蒂尔德的勤劳坚强,认为她很勇敢,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不幸,显出了英雄气概,下定决心要偿清这些债务。以至于接下来的十年她过着底层劳动妇女的生活,辞退了女仆,自己干起一切粗笨的活儿,艰难地节省着每一个铜子。虽然她的美貌逝去了,但是我们看到了她勤劳坚强的内在品质。

随着学生积极地发言,小说中玛蒂尔德的形象越来越立体化,从单一的批判到赞赏再到一分为二的分析,既有同情、理解,又有对照、深思。此时,我对学生的观点表示了肯定和赞赏,并且进一步引导,把玛蒂尔德与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爱玛比较,爱玛有着虚荣和浪漫的幻想,而艾玛的丈夫老实本分,不能满足她对贵族生活的奢望,最终艾玛与现实隔离,服毒自杀;而玛蒂尔德却因此重获新生。由此引出对主题的探讨,其他学生受到前面分析人物形象的启发,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大致得出如下几点:

1.通过写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极力追求上流社会奢华的生活而遭受到了突如其来的不幸,来讽刺小资产阶级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的思想。

2.通过写玛蒂尔德追求上流社会的奢华而致生活遭受突变,来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同时批判谴责了资本主义社会庸俗、势利、虚荣的错误价值观。作者虽对主人公的虚荣持批判态度,但也能从字里行间显出他的同情。

3.小说的主旨是通过这个悲剧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全家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诚实守信和勤劳坚强的品质进行了肯定,当然也对女主人公盲目追求虚荣进行了批评。

4.谁都有一点虚荣心,何况美丽迷人的玛蒂尔德呢,她的追求也是热爱生活的表现。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资产阶级的产物。就是我们当今社会,适当地追求物质生活也是很正常的。根据课本第56页的一句话:“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我认为作者应该是表达生活太富有变化性了,而人在变化多端的生活中显得无能为力。

5.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社会地位不高的玛蒂尔德追求虚荣也是追求人格尊严的表现吧。所以小说的主旨应该是,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小人物极力想追求人格尊严,但是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这些观点中有的确实超出了我预定的范围,学生们思维的活跃性也让我感到震惊。首先我加以肯定和表扬,其次对那些不怎么准确的观点,通过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补充、修正,使之臻于完善。

类似的方法我还用在了其他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探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本的解读不是简单划一就能概括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基于自身经历、素养、思维习惯等的思考和认识往往独具慧眼,不受世俗和成见约束,颇具独创的感悟和见解。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那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呢?在听课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些教师为了事先安排好的教学进度,把学生的阅读、讨论、探究变成一种表演,没有具体落实,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后就开始叫学生回答问题,接下来就是教师总结。没有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哪里能够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此建议突出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和主题,应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是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的前提。

阅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篇4

“体验”指的是什么?“体验”就是“体”和“验”。体:身体(大脑、肢体、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学习要重视身体参与以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即“亲身体验”,才能进而升华出理性知识。其次,这一过程是个体性的,要让每个学生最佳投入,而不是“一刀切”追求标准化。验:经验(“既包括经验的过程又包括获得的结果”)。总之,“体验”是指学生经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过程并获得经验(包括学习对象的知识和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体验至关重要,学生阅读只有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思想的共鸣与心灵的火花,才能获得人格的熏染与精神的升华。但当今我们很多老师的阅读教学只注重了设计的完美与手段的巧妙,而忽视了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体验,产生了种种教学的误区,从而造成了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费时与低效,让我们的阅读课堂了无生气,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语文课堂索然无味。那么,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哪些误区呢?主要表现如下:

一、?读,忽视学生的认知体验

我们不少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结果,不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出现了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活动,甚至以做题或做笔记的方式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如: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首先要求学生扫描一下课本,找出文中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的片断,在学生只是粗略了解的情况下就给学生进行归纳,菲利普夫妇是六亲不认,惟利是图,自私势利的小市民的形象,最后要求学生做笔记背熟以便应付考试。试想,且不说当今的语文考试改革不会直接考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分析,单就学生获取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感性认识来看,学生的认识就是模糊的,因为学生没有认知的体验,教师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分析是强加给学生的。但笔者曾听到一位老师执教这一课时,他的处理手段就高明得多,要求学生从课文提取四个场景:“赶于勒”、“盼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让学生加入台词编成课本剧,然后让四个小组分别派代表表演这四个场景,这样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就在课本剧表演中表现得活灵活现,这样学生在观看课本剧的表演时就获得了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认知体验,有了这种体验,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的形象了解不需要老师的讲解与分析,就自然而然地在心中建构起来了。

再比如:执教朱自清的《春》,不能只在教室里讲朱自清笔下春天的美景:“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春人图”,这只是空头的说教,教师可借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或春天来了,带学生到户外看一看春天的世界,这样学生学起朱自清的《春天》来就有了认知的体验,就会觉得有滋有味,情趣盎然了。

二、阅读,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阅读只有建立在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走入文本,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在文本生活中,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才能与文本中的人物同喜同忧,同苦同乐,才能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从而产生心灵的振荡与情感的共鸣。然而,我们不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无视学生的生活体验,由教知识到教知识,强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如执教朱自清的《背影》,作者朱自清在文中多次流泪,但学生读这篇文章很少能受之感动的,更不用说流泪了,为什么?因为这篇文章所反映的生活情境离学生的距离较远,况且文中所叙述的父亲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事件太细小,通过作者平淡的叙述是很难激起在孩子心中激起情感涟漪的,究其原因,学生学习朱自清的《背影》缺少了生活体验,因此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情感很难为学生所接纳。有的教师在执教时就强行让孩子接受文本中父亲对孩子的爱,并且能有所感动,这样的教学即使学生有感动那也是虚假作秀罢了。对于这样的文章教者就要善于挖掘文本资源,采取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如通过背景资料的介绍,朱自清的父亲是差使交卸,赋闲在家,家境惨淡,老境颓唐,在这种情况下还不顾自己因肥胖而行动不便,坚持艰难地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这样,平凡的买橘子的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就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浓重的父爱就会在孩子的心中滋长、蔓延。另外,如果再巧妙设计一个教学的小细节,课前让孩子回顾自己生活中点滴的父爱,与同学们分享父爱故事,进而让学生换位思考,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朱自清笔下的父爱,让学生感受到朱自清父爱的深沉厚重。通过这样的教学的处理,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发现与捕捉与文本相勾连的父爱,这样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与感悟就能水到渠成。

三、阅读,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对孩子进行情感熏染,培养孩子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对孩子的情感熏陶并非凭空头说教,而要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通过循循善诱,让文本情感的玉液琼浆自然地浸润到孩子的心田。但我们的教师在自己平时常态课教学中,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无条件地把课文中的一些结论直接强加给学生,如:有位老师在执教《湖心亭看雪》一文时,让学生疏通文字之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学生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教师就在多媒体上提供了正确答案:本文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然后学生就快速做笔记,接着就匆匆进到了下一个教学环节。从这一教学细节看,教师阅读教学中,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存在,忽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只教一些结论性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到底有何意义呢?毫不客气地说,这样的教学老师教了还不如不教。对于《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作者情感的解读,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可见一斑。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通过这样的引导,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就会汩汩地流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另外,还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如诵读文中对雪景白描的一段文字:“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对这段文字应读出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通过进入情境的诵读,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句反复玩味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感,学生就不知不觉进入到文本所展示的情境之中,就能与作者一起同喜同忧,快乐着作者的快乐,痛苦着作者的痛苦,幸福着作者的幸福,这样文中流淌的情感就在不知不觉中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就能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趣、有品味的人。

另外,一些现代的诗歌也可以通过吟诵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地咀嚼、品味来把握作者的情感,但我们有的老师的教学也陷入误区,以学案代替学生诗歌的学习,学案设计如下:

1.本诗四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然后小组合作讨论,结合文本,寻求答案,最后小组派代表把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展示,得出结论:

1.本诗第一节写了贫困落后的祖国;第二节写痛苦、追求的祖国;第三节写新生、希望的祖国;第四节写养育、献身的祖国。

2.本诗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的责任感。

最后进入诗句的品析与练习,从而完成这首诗歌的教学任务。

试想,这样的诗歌教学给予了学生什么?只能把学生变成做题的机器,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语文中的诗歌充满灵气与灵性,学生在课堂应该是情意浓浓与激扬飞扬的,这就必须依赖于浓郁的情感体验,如果缺失了这一点就不是诗歌教学,就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我们以诵读来贯穿诗歌教学的过程,一读扫准字词,二读读清节奏,三读读懂诗意,四读悟出情感,通过诵读一线穿珠。比如“四读”悟出情感环节,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第一节贫困落后祖国用深沉、悲痛的感情,用舒缓、低沉的语气读;第二节痛苦、追求的祖国用舒缓的语气读,第三节新生、希望的祖国用欣喜的情感,用高昂的语气读;第四节养育、献身的祖国用深情的语调、高昂的语气读。通过这样反复的诵读,学生不仅读懂了诗意,更悟透了感情,这样的诗歌教学才会有滋有味,有情有味。

四、阅读,忽视学生的审美体验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除了有较为复杂的情感体验以外,还伴随一些审美的感受,即审美的体验。审美体验是指人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中所达到的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是一种心灵的高峰体验。初中语文课本有不少文章具有审美的元素,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显现的是意境美,琦君《春酒》透射出风俗美、人情美以及情感美,余秋雨《信客》给人传递的是讲究诚信的人格之美……然而课本中的这些审美元素并不是直接外显的,而需要学生进入文本,用心去感悟,只有学生真正有了自己个性的审美体验,课本中这些美的元素才能真正让学生感觉出“美”来,如果学生内心感觉不出美,那么再美的东西也就变得“丑陋”了。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她的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发现美,让学生用敏锐的眼睛找出苏州园林的美;第二环节:品味美,要求学生品味文中美的片断与美的语言;第三环节:表达美,要求学生仿照《苏州园林》的写法,用简洁的语句,表现学生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之美。在实际的教学中,第一、二环节均没有问题,因为苏州园林本身就很美,要求学生发现苏州园林的美很容易,第二环节品味美也很简单,因为这篇文章中有不少如“没有修剪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这样美的?Z言让学生充分品味,但问题就出在第三环节,要求学生写出校园之美,学生所处的学校校舍陈旧,布局也较凌乱,也没有美的景致,这样的校园在学生的眼中真的不美,但老师要求学生写出校园之美就勉为其难了,因为学生没有对校园的审美体验,无法写出校园之美,如果真的要写出来也只能是“无病呻吟”了。

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篇5

一、激发自主,培养自我

现代教育观倡导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为出发点,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古诗二首》时,我打破传统的逐字逐句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创设创新的氛围,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首先,让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而后安排了自学时间,在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疑难问题,设计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及学生自由发表中,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整堂课的教学,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的自我启迪,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接二连三迸发,学习高潮一波又一波涌起,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诱导质疑,激发情感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创新之母,常有疑点,才能有思考,才能常有探索,也才能有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善于在难点处生疑,在重点处求疑,在关键处质疑,诱导学生在质疑中体验情感,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如在教《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我让学生预习课文时质疑,学生提出事物几个问题:①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作者为什么要把当时的艰苦条件具体写出来?课文有五处地方用了省略号,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②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学习条件非常艰苦?③党中央是怎样从文件用纸中节省出纸张来的?为什么不选别人去取书,而选了我?——这时,教室里不时迸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并真正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善于谈情感。

三、尊重个性,鼓励创见

【浅谈“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推荐阅读:

浅谈美食06-09

《谈音乐》06-22

考官谈面试07-10

谈创新思维10-03

我谈人生10-15

浅谈李逵10-26

谈《四库全书》05-24

浅谈现代物流06-08

浅谈银行服务06-10

浅谈行政处罚06-23

上一篇:通用技术优质课下一篇:化妆品销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