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及反思(推荐11篇)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合肥市永红路小学

臧玲玲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第98——100页“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目标 :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2.在动手操作、直观演示中学会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3.感受分数源于生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生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感悟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丁丁和当当在野餐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和数有关的问题,要不要一起去看一看? 瞧,他们带来了不少的东西,你能帮他们把这些东西分一分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平均分

2、大家想一想,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份得多少呢?

指一指这个蛋糕的一半在哪儿? 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

1像这样的数,数学中把它叫做(分数)板书:分数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补充课题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观察大屏幕,我们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 这一半正好是这2份中的几份? 出示1,读一读 21,那这一份呢?答 21)2师指,这份是整个蛋糕的小结:这样看来,只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后,得到的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 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蛋糕的2、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的? 同位互相说一说 21(1)长方形纸的该怎样表示呢?你能表示出来吗?

21先来看看活动要求,学生独立操作。把它的涂上颜色。

2(2)学生汇报,展示不同折法

有这样浙的吗?(如无,老师拿一个),看看,涂色部分时这个长方形的 吗?(3)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呢? 21。2小结:噢,虽然折法不同,但都是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3、观察判断,巩固认识

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图形,一起来看看。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都能用学生判断,说明原因。

1来表示吗?

24、小结:不管是一个蛋糕、一个长方形、还是一个五边形、一个正方形只要(平均分成2份)那,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5、折不同分数,拓展认识

1(1)除了,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21)。2你们认为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 我们选几个记下来,师板书 1111、、、4836(2)用一个图形把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表示出来。出示活动要求。

你能用一张纸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把你想表示的几分之一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做,汇报展示。

谁来说一说,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学生汇报,同位互说。(3)展示几个11的作品,形状一样吗?那为什么你们说的都是? 44 小结:虽然形状不同,但都是平均分成4份,涂其中的一份,表示的就是()。

6、比较数的大小

(1)我们看到,不同的图形可以表示出相同的分数,那要是用2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比如这两个圆,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11和,哪个分数大? 2411(2)我这还有一个同样大小的圆,如果我想表示出,你觉得这要比这两个分数怎么样?

88(3)同小组内的小朋友,比一比谁表示的分数最大,谁的最小。组内交流

三、教学分数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1、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以后,分数你会写吗? 以1为例,先写什么? 通常先写中间一短横,接着写短横下面的2,最后写1。教师示范

22、想想做做第1题,你能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吗?

2、认识名称

分数各部分叫什么名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P98的内容,找到了吗?轻声读一读。

四、深化联系,延伸拓展

1、想想做做第3题

(1)这有一张长方形纸条。全部涂上颜色,就可以用“1 ”来表示。

继续观察,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呢?现在是几分之一? 指名3人 都追问:怎么想的? 你们都认为是平均分成了3份?为什么?

1(2)咱们再完整地看一看,把整张纸条看成“1”,把1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把

31111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样看来,、这样的分数跟我们以前所学的1有联系

636吗?

想想还能继续往下平均分吗?再往下分,还能出现几分之一?

想象一下,随着平均分的分数越来越多的时候,表示其中每一份的分数将越来越(小)。2、观察生活中的画面说几分之一 下面这些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1老师带来了一大块巧克力。你想到了几分之一如果这块巧克力每人吃它的,能分给几个人?

8还有吗?你打算把它平均分成几分?

小结:我们看到了,同样一块巧克力,思考的角度不一样,得到的分数也就不一样。

3、想想做做第5题

《科技天地》和《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版面的几份之一?

四、全课总结

今天同学们从生活中的场景,从我们常见的物品中发现了不少的分数,其实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的分数蕴藏在其中。希望大家都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找出生活中的数学。板书设计:

认识分数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

……

分子 —

……

分数线

……

分母 2教学反思:

1、这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入手,教师巧妙设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角色的转变,评价多元化、学生主体参与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尝试。教师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用多种形式,培养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构建分数的概念,感悟分数的意义,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自始至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发现和讨论的情境之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在这节课上,教师充分的尊重了学生及其思考,并为学生的思维发散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我们不仅看到教师充当好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教学不仅关注到了学生应该获得怎样的结果,更是关注到了他们是否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实践、探究与交流的过程,才有可能懂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3、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不需要让学生能够根据分数的意义比较分数的大小,只需要学生能够直观地比较出分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江苏省编教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五册98~10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 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 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 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谈话: (出示多媒体课件, 野餐活动场面) 同学们, 你知道画面上是什么景象吗? (野餐活动。) 秋天到了, 田野里一派丰收景象, 学校准备组织一次野餐活动, 你想参加吗? (想参加。) 小华和小芸也参加了野餐活动, 谁来说一说他们准备了哪些食品? (学生说, 教师相机贴图:4个苹果, 2瓶矿泉水, 一个蛋糕。) 这么多好吃的食品, 怎样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 (板书:平均分) 什么叫做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你们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小组长带着本组的小伙伴说一说。哪一组愿意来说一说? (学生说, 教师相机演示: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2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1瓶矿泉水;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半个蛋糕。

评析:新课一开始从学生熟悉的“野餐活动”这一生活情境出发, 在学生掌握平均分的基础上, 创设出一个新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经验体会“半个”这一结果, 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了伏笔。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声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深化操作, 感知新知

1. 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1) 提问:我们学过表示“半个”的数吗?“半个”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 教师可以直接告诉他们, “半个”又叫1/2个。)

(2) 出示多媒体课件:动画指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 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写作:1/2。 (板书:1/2)

(3) 谈话:1/2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 (板书:分数)

小华拿到这个蛋糕的1/2, 那么小芸拿到这个蛋糕的多少呢? (也是1/2。)

(4) 对于分数这个新朋友, 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学课本第98页, 自己找一找、读一读, 认识分数线、分母、分子。集体交流, 介绍读写方法。指名学生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 要求每个学生写几个自己喜欢的分数, 并读一读。

评析:学生有能力自学的内容, 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自己去研究, 做一回新知识的发现者。相对教师的讲解而言, 他们更乐于接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加深对1/2意义的理解。

2. 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

(1) 谈话:认识了1/2, 你想不想拿一张纸 (长方形、正方形或圆等) 折一折, 把它的1/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呢?学生拿出纸, 先折一折, 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再在小组里交流。

(2) 教师将学生的作品贴在1/2的下面。指出:这几种折法不同, 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 所以每份都是这张纸的1/2。

(3)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的不是平均分的长方形纸 (其中一份写上1/2) , 让学生讨论:涂色部分用1/2表示对吗? (不对。因为没有平均分。)

评析:这一环节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 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 主动探索, 再通过交流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学生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1/2, 进一步认识了1/2, 丰富了1/2的表象, 为后面继续认识其他分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教师预设的内容, 突出平均分这一概念, 进一步建立分数定义的表象

3. 认识几分之一。

(1) 谈话:谁来猜一猜, 分数王国除了1/2, 还有哪些分数? (学生口答, 教师相机板书:1/2、1/3、1/4……) 谁会折一折?

(2) 现在老师提供了许多材料, 有长短不同的线段, 有形状不一样的图形 (可操作) , 请你折一折、画一画, 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分数。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把你喜欢的分数介绍给小组里的同学, 告诉他们你是怎么找到的。 (教师参与小组的活动。)

(3) 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指定几个小组的代表把找到的分数给大家介绍一下, 说说找的过程, 同时把它贴在黑板上。让各组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 并让学生联系操作活动, 说一说得到的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4) 完成“想想做做”第1、2、3题。

第1题和第3题让学生直接填写, 集体讲评订正。第2题学生先判断再指名说出理由。

评析:让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操作练习, 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又拓宽了对知识的认识角度, 为小组交流和集体交流做好准备。学生在独立的操作过程中逐步积累独立探索的策略, 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通过交流可以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线段, 可以折可以量, 只要平均分就行。

4. 初步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

(1)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请大家猜一猜:1/2和1/4比, 哪个大哪个小?用同样大小的纸片 (长方形、正方形、圆) 分别折出它的1/2、1/4, 先涂一涂色、比一比, 再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小组讨论交流, 在班内指名发言。

(2) 谈话:再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片, 折出它的1/8, 和上面的分数比一比, 会怎样?让学生自由发言。

评析: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 去研究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让他们在一个具体的直观情境中自由地探索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获得对两个分子都是1的分数大小的体验, 发展了数学思考。

三、自主探索, 深化认知

1. 谈话: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多媒体课件:上面是两个同样的图形, 下面有两个分数, 先请学生判断填“>”还是“<”, 然后通过点击, 让图形涂上颜色, 直观显示出大小, 验证学生的判断。游戏继续进行, 不断出现新的两个图形及两个分数。

提问:通过刚才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发现: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 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2.“想想做做”第5题。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第6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

(1) “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 (变色显示“科学天地”部分。)

(2) “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 (变色显示“艺术园地”部分。)

(3) 哪一部分大一些?

分别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评析:用猜一猜来引起学生的思考, 通过大小比较, 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让学生和同伴交流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方法, 可以从图形上的涂色部分直观看出它们的大小, 也可以从平均分的份数上理解其中一份的大小。游戏活动的设计,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良好的情感状态有利于数学问题的顺利解决。

四、拓宽延伸,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学习了生活中的分数, 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 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

2.提问: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 (平均分。) 学生自由发言, 相互补充。

3.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分子都是1。) 你还想学习什么样的分数呢?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 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归纳本课内容, 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天到底学了什么。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共同完善, 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最后的提问, 起到拓宽延伸的作用。

总评: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课一开始用多媒体动画呈现小朋友的秋游场景,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学生兴趣盎然, 积极参与探索。

2.力求做到师为主导, 生为主体, 疑为主轴, 动为主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学生推向学习的前沿,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在质疑、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逐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3.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民主的氛围,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时刻注意尊重学生, 倾听学生的意见、观点, 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3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进行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2.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重点: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刀、月饼、苹果、正方形等学生用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疑,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中秋节到了,兔妈妈有4块月餅,要分给2只兔宝宝,每只得几块?如果2块月饼,要分给2只兔宝宝,每只得几块?如果1块月饼,要分给2只兔宝宝,每只得几块?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了解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课件展示)

二、解决问题,激发兴趣

师:下面我们就帮助兔妈妈解决这几道题。(课件展示)

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兔宝宝,每人分多少?

4÷2=2(块)

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兔宝宝,每人分多少?

2÷2=1(块)

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兔宝宝,每人分多少?

1÷2=?(半块)

师:“半块月饼”用什么方法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几分之一)

三、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认识1/2,研究1/2

小组活动,分月饼。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怎么分?(生汇报分法)

师:(课件出示例1图)老师带来一块月饼,你们看老师怎样分才公平呢?(生回答“平均分”,师演示平均分成两块)现在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了2块(出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这半块月饼是几份中的几份,我们就说它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出示:1/2 )

师:从刚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这个数怎么写呢?(板书:1/2)指导写法: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1”表示其中的1份。

练习反馈:请大家看一看他们分的对吗?(课件出示)

2.研究1/4

小组活动,分苹果。1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怎么分?

师: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出示苹果1/4分法的课件)

师:这个数怎么写呢?生说师板书:1/4。

3.教学例2

请学生拿出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小组合作折出不同的1/4涂上颜色贴在底板上,在相同的时间里看哪组折出的方法最多。

生汇报折法。(学生上前展示,师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师: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师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师:老师有几道难题,看哪个同学能帮助老师解决?(课件展示)

四、巩固练习,生活运用

1.完成目标检测卡。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2.练习第93页“做一做”第1、2题。

请同学们把下列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在○里填上“>”或“<”。

3.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2、3题。

五、全课小结,质疑问难

师: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你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我们以后再继续研究好吗?

六、板书设计(略)

(责任编辑 史玉英)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篇4

1、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从分月饼引出教学主题,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新知是多么有趣,富有亲近感,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2、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时,注意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新知,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在学习1/2、1/4等分数时,让学生通过折纸、交流想法发现了不同的折纸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5

【课后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是三年级数学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而且,这部分知识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领悟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上完课后,我就这节课的课后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通过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折一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一半是0.5,也就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在出示1/2时,让学生真正体验分数的产生以及分数的意义太过仓促。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感悟,引导学生去理解、体验分数的一样,比如结合例子让学生说说“1”、“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就可以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的意义。在练习设计中虽然有层次性,但还缺少趣味性和创造性,应该再多动点脑筋。

上完这节课,觉得自己有些问题没有处理好:

1、对于低年级的教学,趣味性要求比较高,这样才能符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本课在这方面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复习和新授部分创设得不够。

2、尽管在新授部分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学生仍然对当“物品的总个数”和“平均分的总份数”不一致时,如何确定一个分数的分母分子把握不准,以至于在练习中还是出现了意料中的问题,结果又要花一定时间去处理。

3、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练,有待加强。

4、在练习巩固的时候,和学生的互动反馈比较少,可以帮助其他小朋友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对于数学课还需要更多的精心设计和打磨,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几分之一,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与思维的灵活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对单位“1”认识的渗透。教学用具: 圆、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分过什么? 师:请每位同学把桌上的纸条平均分成两份,并用手势告诉我每份是多少?(2张纸条)

师: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1张纸条)师:把这一份再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半张)师:(学生不知所措时)这一张纸条的一半,还能用我们学过的0,1,2,3„„这些整数来表示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碰到分得的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你遇到过吗?说一说。

为表示这样的结果,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自主获取

1、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

(1)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这张纸的1/2。读一读。

(2)学生活动:请每个同学从组长那里任意领取一个图形,试着折出它的1/4,并用阴影表示出来。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①你是怎么得到图形的1/4的?

②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3/4?

(3)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成果贴到黑板上?

(4)折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谁愿意到前边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它的1/4的? 追问:你为什么对折?(平均分)折三角形或圆形的谁来说说?

追问:阴影部分是图形1/4的,那空白部分呢?

通过这个练习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6)小结:看来“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重要前提,没有“平均分”,分得的结果就不能用分数表示。

那么,要得到一个物体的1/3应该怎么分?要得到一个物体的1/

4、1/6呢?

2、通过活动认识几分之一。

(1)每个小组共同从黑板上的分数中任选一个,大家一起用你们小组的图形折一折,并把其中的一份画上阴影。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折法多。

把你们小组的成果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你们都能从中发现些什么?

(2)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来把你们小组的成果贴到黑板上,并说一说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谁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3)横着观察所分的图形,你们还能发现什么?(4)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认识? 像1/

2、1/

3、1/

4、1/6„„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自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和读、写法。对于分数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1)自学要求:看书互相说说你又学到了有关分数的知识。(2)汇报 板书:

„„„„分子

—— „„„„分数线 2 „„„„分母(3)练习读、写分数

请每个同学在纸上写一两个分数,并把你写的读给小组同学听,再互相看看写的对不对。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切成7块,每块是它的()分之()。

2、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分之()。每份长()米。

(四)生活中的分数

1、谈话: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分数。出示黑板报图,说说“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呢?哪一部分大一点?

2、提问:你能举些生活中分数的例子吗?(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导补充)

3、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事物,这样我们学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分子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篇6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1页至92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了解几分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分是分数的基础。

教具、学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几张圆纸片、4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敢问路在何方》,让学生说出这是一部什么电视剧的主题曲。(生《西游记》)接着师说这不他们取经回来的途中孙悟空与猪八戒就偷偷去庆祝。

2、课件出示他们所带庆祝的物品:4个苹果、2瓶水和1个蛋糕。引导学生若要公平分这些东西该怎么分?(说出平均分)每人两个苹果、1瓶水,他们得到的数量都可以用整数来表示。那蛋糕的一半呢,我们该用什么数表示呢?今天

1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板书:认识几分之一)

213、认识“”的各个部分。(我们在认识一个新朋友的时候先要知道他的名21字,然后在认识各个部分)(老师通过观察呀,发现这个分数“”,由3部分组

2成,……有些同学可能不信了,那好,跟老师一起来看看,老师让你们心服口服)1(课件出示的各个部分)

2(提醒:同学们,注意读作的“二分之一”中的“二”与“一”应用语文的1“二”和“一”,叫学生拿出草稿纸跟老师一起写“” :先写分数线“—”,2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14、知识迁移:你们已经成功的认识“” 这个新朋友了,想不想认识更多

21的分数朋友?“”是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如果把蛋21糕平均分成三份,每份可以用“”表示。追问:那如果平均分成4份呢?其中

3的一份可以用什么来表示?5份,6份,7份,8份呢……

5、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到底是不是真的认识这些分数朋友了,那老师要考考你们。(平均分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分子是一……)

课堂练习:

1)课本93页:做一做第1题。(请个别同学回答,然后全班同学做最后一题)

11116、恭喜同学们,你们都过关了,也就是说像、、、……都是分数。

23457、出示概念“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是几分之一,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写作“1”(男孩子读、女孩子读、全班读)你觉得你应该提醒同学们要用好几这个概念时要注意什么?(解释“整体”、“平均分” 分数都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有的,注意“一” 分数线就表示平均分,缺少它就没有分数了。)

8、接下来老师就检验一下你们对概念掌握的程度。课堂练习:

2)判断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二、教学例2 同学们做得很好,看来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挑战了?

1、小组活动: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表示出1正方形的“”,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要想出几种不同的折法;2)、每个41小组请一个同学汇报。(我们是表示的是正方形的,所以要把正方形平均分分

4成4份,其中的一份我们可以用手中的彩色笔画阴影线,比比看,那个小组想的方法多,动作最快,能够最先完成老师交给你们的任务……)

演示,强调折叠的时候对边一定要重合,重合才能表示平均分。

2、出示课件:演示4种不同的折法。

3、巩固练习

三、拓展练习

1、孙悟空看到同学们那么棒,也想来凑凑热闹,你们看看它在说什么?(课件出示)

2、老师通过观察呀,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不信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厉不厉害?你们也一样很厉害@

四、小结

1、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2、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

五、课后作业

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折一个你喜欢的分数。

(老师呀,喜欢“8”这个数字,所以我就用这张长方形纸折成同样大小的18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表示)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7

这一课时的内容是从“整数到分数”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单元起始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和平均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都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维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于沟通生活与课堂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本课中我巧妙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程序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设疑探究,学习新知

3.实践应用,巩固新授

4.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本课的重点是在第二个环节上,利用中秋节人们吃月饼的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知识的学习。通过巧妙地提问,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分数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通过电脑的动画演示,出示4 个月饼,让学生口头回答把4 个月饼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学生回答后,我利用课件的“动”,演示了分月饼的过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的兴趣,接着继续利用课件演示分2 个月饼的过程,进而将知识点升华到分1 个月饼的过程。这时,我巧妙地应用课件的动态演示功能,把1 个月饼分成一块大,一块小,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刺激学生的认知矛盾,将学生引入矛盾点,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的兴趣高涨,马上进入课堂学习中,并得出结论:每人分得一半。我抓住机会用电脑演示分1 个月饼的过程,并适时地提出那么一半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将学生引入新知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电脑演示,一个直观形象的“动”,让学生不自不觉中产生了求知欲。

在新知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设疑的方式来教学新知。利用课件的展示,引入了1/2的实际意义,并借助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电脑演示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方法。因为农村的孩子本来就很少接触电脑,当他们看见教学内容从屏幕上展示出来时,十分兴奋,同时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及理解,帮助我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学生已经理解并认识了1/2的基础上,我继续利用教育资源出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人能分得多少?学生动手操作及电脑动态演示分月饼的过程,再次强化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他们明确分数的实际意义,将分数由1/2拓展到1/4。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本课中通过演示,为学生提供了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1/4的方法及折的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利用电脑演示把月饼平均分成两份、三份等,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将直观形象的理解上升到抽象思维。利用多媒体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化静为动的特点,将学生带入数学乐园中,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利用新知解决和发现问题,感受着数学带来的乐趣。

整堂课,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我所用,而我和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及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所带来的好处。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巧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多媒体提供灵活多样的课堂练习,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深刻理解和领会远程教育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篇8

邗江区汊河学校 严苗苗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P98~P10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技能目标:会读、写几分之一,让学生学会用纸片或其他学具折出几分之一。

3、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 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4、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良好的合 作态度,初步渗透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如何解释一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也就是初步了解分数的概 念),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具准备:多媒休展示台,课件一套,装有圆形、正方形、长方 形、三角形纸片的学具若干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分数。

1、师:同学们,大家知道12月25日是什么节日吗? 生:(学生齐说)圣诞节!

师:对了,看,圣诞老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一大包礼物呢,(课件出示)猜猜看都有些什么呢?

师:不过,老爷爷说了,先回答出他提的问题,才可以打开袋子。

2、课件出示:比比谁的反应快,答案是几你就拍几下手来表示。师: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师: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有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师:怎么啦?为什么不拍手了? 生:分得“一半”,不能用拍手表示

3、师:“一半”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表示,这就需要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来帮帮忙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这位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

二、认识分数

11、认识

2师:咱们来打开老爷爷的袋子,看看袋子里有什么礼物? 生:有两个布娃娃,四个棒棒糖,还有一块蛋糕。师:把这些礼物分给2个人,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平均分。板书

师:谁来分一分这些礼物? 生:把4个棒棒糖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生:把2个布娃娃平均分成2分,每人分得1个。生: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分,每人分得半个。师:半个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生:1/2。

1师:板书。

2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课件演示,这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这份也是他的二分之一。谁来把分蛋糕的过程再说说,1引导说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3、4名学生说)

21学生读

2、分数各部分名称

师:向学生介绍分数线,分母,分子。同时板书。同学们写的时候,先写中间的这条横线,它叫分数线,再写分数线下的2他是分母。最后写分数线上的1,他是分子,来我们一起写一些。学生书空。

13、动手做

211师:同学们越来越了解了,如果让你自己做一个你会吗?

22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再涂上颜色。学生动手操作,展示学生作品,有3种折法。

师: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却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呢? 练习:判断:下列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吗?

4、分数比较大小。

1师:分数王国里像这样的分数多着呢,大家能举个例子吗?

2生:1/2,1/4,1/8…… 师同时板书 师:大家能把这些分数在纸片上表示出来吗?请小朋友们拿出圆形的纸片,选择一个自己有把握的分数,折一折,涂一涂,把它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选择部分展示。

11(1)选择长方形的和圆形的展示,问:为什么图形不一样,涂色部分都是他的221/2呢? 师:前提条件一定要是平均分。

(2)选择同一个图形的1/2,1/4,展示。师:你们说1/2和1/4谁大呢?为什么? 1生:我觉得是大,从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看出来。

21生,我也觉得是大,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和平均分成42份取一份比,当然是2份中的一份大。师:说的很有道理。

还有一张圆片1/8,你觉得1/8比这两个分数……? 学生讨论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学生打开课本,填在书上,指名回答,选一题说说为什么? 学生齐读这些分数。

2、想想做做2 学生写在书上,不是的说说为什么?

重点讨论:都分成了4份,为什么有些图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4表示,而有些却不能呢?

3、想想做做3 这是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全部图上颜色可以用1表示。第二个纸条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呢? 第三个纸条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呢?

讨论:从图上看,几个1/3是1?1里面有几个1/3?你还能想到什么?

4、想想做做5 学生写在书上,说说比较的理由。

5、想想做做6 启发:如果把黑板报的整个版面平均分成2份,那么《科学天地》大约是这样的几份?要想估计《艺术园地》大约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你可以怎么想?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附: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

分子 1分数线

平均分 2分母

1/2>1/4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篇9

1、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并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并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动态出示三排月饼,分别是4、2、1个,问:你发现它是怎样摆的?根据规律问:第四排应该摆多少月饼?引出半个,半个是怎么样的?落实“平均分”。“半个”可以用什么数表示?二分之一,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从月饼的排列规律到数字的排列规律,再顺势质疑1的一半或者说把1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用一个数如何表示?这样的安排从形式上与众不同,也体现了一定的思维含量』

二、认识几分之一、操作深化。

1、理解1/2的意义

老师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半个用1/2表示,那另外半个呢?

小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贴)

2、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你能折一折,并涂出这张纸的1/2吗?

学生活动。这些折法都不同,为什么每份都可以用1/2表示?师:虽然折法不同,但他们都把这张长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3、判断:下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也可以用1/2来表示?

看来无论是一个物体还是一个图形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4、认识并理解其他几分之一

认识了1/2,同样是这张长方形纸,你能表示出它的1/4吗?简单折一折。你还能表示出它的其他几分之一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说一下每个分数的意义)得出:不管是物体还是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写法。

四、直观比较分数大小并感受几分之一与“1”的关系

1、出示四张长方形纸条,先估再填分数,观察比较涂色部分问:你发现了什么?初步引出:同样一张长方形纸条,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2、练习,并出示两个都表示1/2的图形,其中一个被一块布遮住,猜一猜它们的大小,了解:要比较分数的大小,必须在大小相同的图形下进行比较。

五、练习巩固、应用生活

1、基本练习

2、找分数:其实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室中寻找分数。Code

3、小结:生活中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4、介绍分数产生的历史。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篇10

一、激情导趣,诱发学习欲望

本节课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需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认识几分之一”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因此我设计了分大饼故事情境引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教学一开始,我给学生给分大饼,怎样分得公平?引出平均分,学生很顺得地分完了,然后提问只有1个大饼要怎么分给两个同学?学生就回答每个人分得一半。于是我再问为什么这样分会满意?由此强调分数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平均分。一个大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到半个。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需要创造新的数来表示出这“半个”,由此引出二分之一。我就这样一步步,一层层地和学生一起慢慢地却又很自然地揭开了分数的面纱。

二、动手操作,探索方法

本节课我把二分之一的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首先通过电脑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在初步感知二分之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折一张纸的二分之一,通过对比不同纸张折法的二分之一,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二分之一的理解。教材对于分数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先认识二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一,我在教材有限的资源上给予了一定地扩充和加深。当学生充分认识二分之一后,我让学生自己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去创造喜欢的几分之一,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学生动手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由直观到抽象,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意义理解上的难度。

三、分层练习,适当拓展。

练习基础知识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以基础知识为扩展,面向部分优等生,注意体现层次性,针对性,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最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到生活中找一找几分之一,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知。

受上课时间有限的影响,没有充分挖掘学生中的错误资源。比如我让学生折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然后涂上颜色,我巡视指导时,发现有些学生不会折(平均分),有些学生涂了好几块。让差错成为引发正确结论的“基石”,那该多好呀!可是,一心只想着时间有可能来不及,我选择了让答案正确的同学来回答。错过了让学生感悟生成的好时机,课堂因此有了“给予”的痕迹。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2

教材分析

1.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从整数到分数是数学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这一节认识几分之一是放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也是为认识几分之几做铺垫。

2.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建立起分数的概念,知道并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事物分不到整数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学情分析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知上的突破,接受起来不算容易,为了能使他们更容易的接受本节课,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姿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并让学生有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

(2)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

难点:初步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直接拿出4瓶没有开过的矿泉水,让同学们说说把它分给2个人的时候一人几瓶?当有2瓶和1瓶时又是怎么分给两个人?(让学生动手分一分)

2.为了公平起见,我要求平均分。(强调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3.揭示课题,当一瓶水平均分给两个人后,每人得到半瓶,那半瓶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个新的数——分数来表示。(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学生思考后会有可能得出:1、两瓶 2、一瓶 3、半瓶…….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利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二、探究体验

1、认识1/2

①组织学生借助感知认识1/2

出示两个半瓶矿泉水的图片.把一瓶矿泉水平均分成两半,每一半瓶就是整瓶矿泉水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让学生用一个圆表示二分之一。板书一个圆的1/2(用途色部分区分来表示学生认真观察看分矿泉水的情境,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学生读二分之一

通过自己动手分一瓶矿泉水,使学生直观的知道一个人喝掉一半的矿泉水后,剩下的一半就是整瓶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平均分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教师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的。

板书:1/2

②指导学生读1/2

A、教师范写二分之一

在写二分之一时,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然后在横线下写数字2,最后在横线上写数字1,这个分数就读作:二分之一。边示范边解读:“——”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所以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

B、组织学生写1/2

C、组织学生读1/22、教师再提问,如果我要把一瓶水平均分给四个人又该怎么办?

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出四分之一的水,并写和读出1/4。

3、动手操作。

自己拿出不同的纸张折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并用斜线画出来。

(小组交流讨论:你拿的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1/2或1/4?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 1/2或1/4?)

4、让学生发现分数: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那些分数?或者,你们利用你们自己手上的纸张折处你们自己想要的分数并写出来。

(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学生看教师书1/2。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学生有可能回答:

直接把一瓶水平均分成四份……

学生有可能得出四分之一、八分之一…….1/2是分数认识的重点,由实物到图形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强化就平均分的理解。通过动手折1/2,说出自己的折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的体验理解了1/2的意义。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P93做一做:

(1)填一填。(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P96 2: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

(2)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既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帮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为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

读作:二分之一 读作:四分之一1

写作: — 写作: —4

教学反思

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之后,又一关于数的新的领域。《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今后学习分数的起始点,为下一阶段较全面的认识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学习奠定基础。我执教的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矿泉水”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本节课中,我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动手操作,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容量较大、难度较高。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包涵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和简单分数的比较。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容量比较大。这几部分内容,我是这样定位的:几分之一是重点内容,几分之几是拓展延伸,简单分数的比较是拔高检验。三部分内容围绕分数的意义进行开展。在教授的过程中,对语言也提出了要求,培养学生能够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分数的意义。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五、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与遗憾。

1、内容偏多,有些冗长。教学几分之一中,由1/2到1/4中,是否显得有些拖沓?

2、细节之处,有些粗糙。语言不够准确,有点啰嗦。讲述几分之几所设计的长方形,也没有能物尽其用。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3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几分之一比较大小的方法。在此次教学中,主要通过直观展示“是什么”帮助同学们理解“为什么这样比”实现教学目标。这节课我的收获是:要使学生学的扎实牢固,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深刻的学习体会,才能稳扎稳打。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4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这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设计矛盾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矛盾,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概念的辨析。

如在课的导入时,利用“分月饼”游戏,制造了“半个”月饼没办法拍掌的障碍,半个该用什么数表示呢?给学生造成悬念,为探索新知创设了情境,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新知识的需求。带着这个需求,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合作、乐于发现和创造,营造出互动教学的气氛。

又如:在课堂上,当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时,有一个同学出现了错误,(斜着折,没有平均分),我不是简单地给予判断评价,而是充分利用这个资源,让全班同学讨论。学生经过讨论,更清楚地认识到分数必须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再如:教学1/4时,当学生出现了多种分法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么多种分法,涂色的那一份为什么都可以用1/4表示呢?一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加深了他们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辨析能力。

2、重视学生做数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实施“新课标”,就是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陈旧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我在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去认识“几分之一”。通过各种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知识是自己探究感悟到的,而不是老师教给的。如在教学1/2时,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形成对“1/2”正确的认识,自主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从课堂的学习氛围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在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概念的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在生活中提升数学概念,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应用和方法的运用。

本节课我十分重视让学生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分数。如课的导入,从中秋节引出“分月饼”游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

在运用新知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从教材主题图和身边的事物中去寻找分数。由于主题图所呈现的“游乐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生能很快地找出这里的分数,并主动与同学交流。在汇报时,学生一个个争着说,形成了一个高潮。在最后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分数时,学生表现非常好,找了很多,把这节课又推向了另一个高潮。甚至有的学生把概念进行了拓展,如一个学生说“我们小组有7张椅子,每张椅子是其中的1/7”。如果学生不是对分数有了清晰的认识,他能发现这个吗?

4、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自己去学习。

教学1/2时,从扶到放,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亲身体验到分数必须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分数概念并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而在后面的教学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用学习1/2的方法自己去探究,类推出其他分数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等数学方法,逐步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与辨析,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获得了提高,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另外,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完整、正确表述“几分之一”含义时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语言表达的完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表达、叙述几分之一的意义,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完整性。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5

一、激情导趣,诱发学习欲望

本节课我充分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带着好奇心,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二、动手实践,训练学习思维

在分西瓜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四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在巩固延伸教学内容,使学生实践中学习,我安排了分小棒的游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升华,达到了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心情下完成了游戏,也理解了教学内容,真正认识了几分之一。

三、创设情境,支持理解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第一阶段:“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再认识”。我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创设好问题情境,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在认识几分之一时,例题设计的是根据4只猴平均分4个桃,提出问题: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这里是每份1个桃的情况,让学生从分数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接着安排“想一想”:把4只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通过图形直观地从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这样的一份上,得出每份是这些桃的。教材这样编排,为学生理解分数提供了背景支持。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思考如何创设情境,设计学习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先前的经验,引发认知突破。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题目不是要求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而是我们回答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应该怎么办?首先要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用画圈的办法表示,然后想想要把它平均分成几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几份,应该用什么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把当前的问题与学过的把一个图形平均分建立了联系,学生才可能说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教学第64页“想一想”时,教师应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学具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再现上述情景的呈现过程。继而,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小猴分桃的实际情景反思今天学习的分数与以前学习的分数有什么不同,突出今天得到的分数平均分的不是一个物体,而是几个物体的整体。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6

日前,上了一节公开课《认识几分之一》。在课前,我是这样设想的:

1、力求把数学课堂变为活动的课堂。本节课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成了几项活动:如让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学具,一方面激发兴趣,另一方面巩固平均分的意义,初步感知分数,让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体验学习分数的重要性;让学生折一折,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找一找,体验感知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等,力求体现出数学课堂活动化。

2、突出学生对概念理解的体验与感悟。本节课学生对几分之一概念的理解,是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后逐步建立的,虽然学生在描述过程时不够严谨,但这些是在学生操作,感悟,体验的基础上得来的,比教师直接讲授,单纯的重视机械记忆应该要好。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学生的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如:在分学具时,我采取同桌协商的办法,折纸采用独立操作的办法,讨论分数的意义时用小组合作等,这样逐步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大部分做得较好,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1、尽管分数是第一次学习,但部分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对1/2已有所了解,若教师此时能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放手让了解1/2的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因势利导,借助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分数的读写。使计划的课堂变成生成的课堂,将更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理解1/2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刚接触时,学生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应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组内多说一说,多争辩一下,从而逐步完善。教师不应为完成任务而缩短时间,代替学生思考。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7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学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学生对分数的一次新的认知,是对原有分数内涵的一次丰富;但是由于受以往学习经验的影响,学生往往很少会主动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并认识这些整体,我在课一开始就注意到引导学生观察是把一盘桃子平均分给四只猴子,避免说出是把多少只桃子分的。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每分一次不同的物体,我都能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一次“刚才我们把什么整体平均分了几份?”,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体会,学生对一些物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有了自己的认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整体的把握还不到位,需要引导学生对比感知“为什么同样是1/4,分得的结果却相差这么多?”,初步引导学生感受到所分物体的不同,再引导学生谈谈“这些整体还可以是那些物体?”,应该始终围绕体验认识“由一些物体所组成的整体”进行教学,将“整体”观念贯穿课堂始末。

本节课学习中,认识“由一些物体所组成的整体”是一个重点,用分数表示整体中的某几个物体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难点;学生往往容易受每份分得的物体的个数和整体个数的影响,为了排除这些物体个数所带来的干扰,在教学中巧要更巧妙地用多媒体辅助,在比如学生极易出错的把1/2理解成2/4的地方,利用多媒体课件巧妙地将桃子全部以色块挡住,让学生看不见这些桃子,学生所看到只是被平均分成两份的色块,为学生有效地避免每份分得的物体的个数和整体个数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所以,要合理的引入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把握知识的本质内涵。

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是在上学期,部分学生对所学相关知识已经遗忘,课始虽以对折长方形纸得出1/4,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但是多数学生还未记起,因此应该在课前安排学生复习相关知识。对于新内容的预习,我只是在课上安排了两分钟让学生看书,也未提出明确要求,所以在交流时,学生不知从何说起,只有个别学生能记忆再现形式,说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在课上,我安排了三次小组合作学习,总感觉气氛不热烈,尤其是组长的组织能力更为缺乏,所以今后务必要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与方法的培养。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8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表面上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有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1、尽管分数是第一次学习,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但部分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对1/2已有所了解,若教师此时能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放手让了解1/2的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展示生活中的1/2,让学生在组内多说一说,多争辩一下,从而逐步完善。教师不应为完成任务而缩短时间,代替学生思考。在教学时可以再让出一些时间和空间来让学生对二分之一进行理解,再因势利导,教学分数的读写。使计划的课堂变成生成的课堂,可能将更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完整性。因为语言表达是学生的思维的体现,从直观感悟到语言表达是学习思维的一个跳跃。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表述,要让学生说完整话,抓住谁是谁的几分之一,引在核心处,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而不能因为追敢教学的流程而疏忽了数学术语的严谨性,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学生将话说完,而不是急于和学生“抢”话说,同时,要留给学生时间和机会,让学生通过汇报、齐说、同桌之间互相说、小组说等形式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这样学生学得才扎实,顺利地认识几分之一。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9

《认识几分之一》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通过具体的操作使学生丰富对几分之一内涵的认识,并会比较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的大小。

这节课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创设情境,产生冲突。首先教师从旅游准备食物出发,出示图片,让学生把这些食物公平的分给两个小朋友,学生自然想到要平均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学生很容易分好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半个,教师提问:半个能有什么数表示呢?学生就产生疑问了,这时就表明半个可以用分数二分之一表示,揭题:认识分数(几分之一)。

第二部分是自主探索感悟新知。(一)探究二分之一;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提到的二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呢?教师揭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二分之一。教师追问:那还有半个蛋糕可以怎么表示呢?学生都会用二分之一表示。接着请5位左右的学生出来说一说二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强调平均分。接着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说明各部分的意义,接着对着自己的同桌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接着出示小练习:判断图形阴影部分是否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情调平均分)。(二)创造二分之一;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长方形制片折一折、突出它的二分之一,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得到三种不同的折法,教师质疑:为什么折法不同,但阴影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想到都是把这张纸通过对折,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肯定。(三)创造几分之一;提问:你还能把这张纸折一折,涂出它的几分之一吗?学生活动,学生会得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等分数。接着通过小练习进行巩固。

第三部分是初步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学生拿出小圆纸片,折一折,涂出它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并且比较大小,学生动手操作,根据图形大小得出二分之一大于,观察图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份就四分之一越小。教师接着出一张平均分成8份,涂出其中一份的圆形纸片,学生会用八分之一来表示,教师立刻抛出问题:你能比较二分之一与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与八分之一的大小吗。学生根据结论,比较大小。接着联系想想做做。

第四部分是练习应用,巩固提高。通过想想做做达到练习的目的。第五部分是全课总结,学生自述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如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整节课思路还算清晰,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在练习的思维含量上做的还不好,在学生能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有一定层次的提高,同一练习题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挖掘,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某些细节上如语言的表达还要进一步精炼。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

2.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

3.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4.《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5.《认识几分之一》的数学教学反思

6.《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7.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课件

8.《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范文

《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篇11

本节课我充分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带着好奇心,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二、动手实践,训练学习思维

在分西瓜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四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在巩固延伸教学内容,使学生实践中学习,我安排了分小棒的游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升华,达到了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心情下完成了游戏,也理解了教学内容,真正认识了几分之一。

三、创设情境,支持理解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第一阶段:“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再认识”。我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创设好问题情境,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在认识几分之一时,例题设计的是根据4只猴平均分4个桃,

上一篇:《接待管理办法》补充规定下一篇:开放周听课心得